现代诗歌鉴赏方法汇总

现代诗歌赏析方法

一、初读,了解诗的内容

1、了解题目背景

首先我让同学注意题目;诗歌的题目就像全文的窗口一样,透过题目能知道诗人所写的

内容物,题目是切入点;古诗的题目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象杨炯的从军行,题目交代了事件背景,杜甫的春夜喜雨既交待了时间节令,又表明了事情、情感,让我们未读诗句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喜悦;

其次看“注释”;试卷中的短短一二句注释,却是给你的暗示;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2、初步感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首先是不同方式反复诵读;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被深刻地品味出;读之同时,还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然后我让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大意,通过对字词句的解释来初步感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当然要弄懂了语言才能欣赏到艺术;

二、细读,分析作者是如何写的,主要从表达技巧上鉴赏

1、寻找意象,体味意境;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或说是指经作者运思而成寓意深刻的

客观物象;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象是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其实,无论写诗也好,写其他的题材的文学作品也罢,都是

离不开想象的;对于诗歌来讲,想象无疑是诗歌的特色之一,也是诗人写诗最重要的道具之一;谢冕老师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实际上,就是通过想象去把握诗歌的意象,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

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住关键词语,感悟形象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诗歌往往借形象与形象的组合来传情表意;阅读时,先要辨别诗中所绘形象,再抓住关键词语,细细玩味,挖掘形象的内在意蕴;如夜一诗通过对静谧、美丽的夜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抒发了作者安适、宁静的心境;

现代诗歌鉴赏

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也包括现代人写的旧体诗包括诗词曲.新诗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产儿,反映新生活,表现新的思想感情.新诗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的束缚,创造出不少样式,总的说来,一种讲究格律,谓之格律诗,一种比较自由,即自由诗.

自由诗形式自由,诗行可长可短,行数可多可少,可以押韵也可不押韵,可用标点也可不用标点;格律诗在格律方面比较讲究,但不是像旧诗那样有固定的格式,大体说来,诗行要求有比较整齐和谐的节拍,双数诗行的末一字要求押大致相同的韵;有的诗不分节,有的诗分为若干节,分节的诗,各节的行数要大致相等.

诗歌的艺术概括力最强,鉴赏时,要从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入手,进而把握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品味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分析其多种艺术手段,把握并深刻理解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具体说来,现代诗歌的鉴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诗歌的语言

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诗歌尤其讲究语言的运用,其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情感的传达,都要借助语言.由于体裁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要求能用最简洁的词句来传达尽可能丰

富的内容,这就形成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相对来说,新诗采用白话文写作,较少用典,从字面上较旧体诗容易把握,但要能正确评价一首诗,还是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来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二诗歌的形象

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有些诗,通篇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借形象来抒发感情;有些诗,虽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想象,在想象中形成具体形象;也有些诗,既描绘了具体形象,也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尽管诗歌刻画形象的方式有所不同,但鉴赏诗歌都必须把握诗歌描绘的形象.

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我们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加以想象,构成整体形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并非实指,而是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就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来挖掘形象的内涵.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是白描,也可以是浓墨重彩;可以铺垫,衬托也可借助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

三诗歌的情感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可以通过诗歌的形象,意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一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理解这类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准确把握形象的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感情的理解,要避免形象把握上的实指性.

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的特征.同一题材的作品,由于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理解诗歌的感情还要顾及诗歌的体裁,风格,流派等因素.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在感情表达上就有区别,豪放派词和婉约派词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有不同.

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直抒胸臆,可以借景或借物抒情.许多诗歌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四诗歌的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主要是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在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

诗歌欣赏是一种艺术的认知活动;读者要借助诗歌的语言为媒介,把握艺术形象,感受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二诗歌欣赏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捕捉诗歌深邃的意境美;意境被称为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欣赏诗歌时,要善于借助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捕捉到诗的意境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世界的融合,也就是将诗的语言化为生动具体的画面,进而唤起自己的情感;

二、品味诗歌含蓄之美;钱钟书先生曾说过:“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诗歌讲究的是曲折回环,不能把想说的全部说出来,而是借助于意象表现出来,给人以回味,这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正是其含蓄的内涵,也是我们需用心体会的地方;

三、感受诗歌的音韵美;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因此,欣赏诗时要善于通过反复吟诵等手段,很好地感受诗的音韵之美,领略其节奏之感;古诗的节奏很有规律,一般说来,五言诗每句三顿;

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含蓄美和音韵美,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三现代诗歌欣赏

首先:应该先理解其表达的意思;

其次:斟酌其用词及句法构成;

再次:考虑“平仄”的分配是否合理,是否顺口或是通顺;

最后:以自己的观点及认知,综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领会及具体章法;逐一点评;

针对第三及第四点个人意见讲解如下:

如何考虑“平仄”,先总体考虑其整首诗歌是否蹩脚,是否读起来不顺畅,那么肯定是其用词或是句子构成间存在矛盾之处;然后再逐句进行斟酌,推敲具体是哪里存在问题;

注:一首好的诗歌,不仅是给人一种美丽的氛围和意境,更是读起来都让身心愉悦,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效应,给读者以新的视角及态度;

四如何鉴赏现代诗

诗歌是一种最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现代诗则反映了现代生活和现代人的思想情感,包括了“五四”时期始创和发展起来的新诗和现代人写的旧体诗;阅读大量的现代优秀诗篇,对于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和文学鉴赏水平大有裨益;那么,如何鉴赏现代诗呢

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可以说,每一首诗的产生都是有背景的,都有一个契机激发诗人创作的灵感;如大堰河,我的保姆见语文读本,是艾青1933年因为一次被捕,一场大雪,想起了身世凄凉的大堰河,从而引起对她的怀念,一口气写下了这首自传体抒情诗;了解这一背景对理解整个诗的内容是大有帮助的;当然并非所有的诗歌都要了解其创作背景,主要还是从诗歌本身内容出发,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二要把握形象;现代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感受诗中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如徐志摩的赠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抓住诗的开头这两个令人难忘的形象很重要:“低头的温柔”与“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实际上是以构思精巧的比喻,描摹了少女的娇羞之态;我们读到这样的艺术形象,就感到一股朦胧的美感沁人心脾,仿佛吸进了水仙花的香气一般;接着诗中写一遍又一遍互道珍重,那萍水相逢、执手相看的朦胧情意,被诗人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让读者与作者身同感受那悠悠离愁和那千种风情;我们抓准了诗中的形象,也就能从整体上把握了作者的情感或诗歌的主旨;

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无一不浸透在诗的字里行间;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形象、意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如99年高考阅读鉴赏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该诗塑造的“一只鸟”的形象,使人体味到诗人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也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准确理解诗歌的情感,也就能正确把握诗歌的主题了;

四要品味语言;诗人十分重视锤炼语言,使诗歌表现出形象、凝练,富有色彩、节奏和动态,且以最恰当的字句生动而圆满地表达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如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每节开头分别用“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概括了诗人生活道路的四个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所选择的四个形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都是乡愁的载体,各有特色,又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前面冠以“小小的一枚”“窄窄的一张”“短短的一方”“浅浅的一湾”等词语,回环往复,委婉和谐,如泣如诉,充分表露了作者思念祖国母亲的情感,也给人以韵律美的感受;品味语言还要善于抓住关键的词语进行品析,并借助想像和联想,才可能进一步读懂其深层含义,领略诗歌语言的魅力;如李瑛的雨中:“一朵云/拧下一阵雨/匆匆地掠过车篷;”一个“拧”,一个“掠”,多么生动传神,给人无限的想像空间;品味语言一般包括遣词造句、语句含义和语体色彩等;

五要分析技巧;分析诗歌的艺术技巧重在体会修辞手法和诗歌表现手法在诗歌中的妙用,如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反复、排比、对仗、对比等,常用表现手法有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渲染、象征及映衬等;如上文所举例子中,赠日本女郎运用比喻和反复,乡愁运用比喻和排比,雨中运用拟人;我爱这土地前部分情景交融,最后直抒胸臆;由此可见,诗人是通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来抒发丰富的情感的;

六要重视诵读;鉴赏诗歌,无论是领会诗歌的思想情感,还是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都离不开诵读;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诵读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通过诵读,可以读出诗人倾泻在诗歌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可以感受到诗中的情感波澜,可以深刻地理解诗的意境;反复诵读,还可以读出诗歌的音乐美,特别是讲究节奏的现代诗歌;

情的形象;“意”即思想感情.“象”即形象物;这也就是说,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附着在一定的物象上,二者必须保持高度的一致,物是情感的载体;所以,通过诗中物象的分析.可以正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可以正确解答诗歌的一些鉴赏题;请看现代诗人艾青的<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要分析这首诗的主题,我们就不能不重视所咏之物——礁石;礁石的特点是坚硬的,作者把它放到一个又一个的浪中,但礁石依然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礁石已不是一种简单的物,它已蕴涵了作者的情和志,象征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抓住了礁石这一物象,中华民族那种不向命运低头,对前途充满希望,百折不回的形象就突现出来了,诗歌的意境之美也就抓住了;同时,我们也可以概括出这首诗的主题,即本诗表现出了一种不怕厄运,坚定不移,顽强不屈的反抗精神;4.以理解诗;有些诗歌,我们可以从推敲作者所表达的哲理或事理方面来鉴赏;如阅读臧克家的<有的人这一首诗,我们只要弄清为什么“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个问题,全诗的主旨就明确了;在高考现代诗歌鉴赏中,以理解诗也是一种方法;例如1999年第lO题,分析B这个备选项是否正确,就可以从抓事理方面人手;诗中作者用“被暴风雨所打击着”这几个字来修饰限制“土地”,可见诗人所写的“土地”并非和平时期的土地,而是正在遭受着磨难的土地;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生活在这样的土地上的人民.也就生活在苦难之中;挣扎在苦难中的人民能逆来顺受,一点都不愤恨吗道理非常明确:他们一定又悲又恨;加上诗中用“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来象征这种情感,用“温柔的黎明”来象征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这样,我们就可以判定备选项B是恰当的;又如要判断这一题的C项是否正确,我们也只需弄清,作者为什么愿意“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一原因;通过下文的阅读,我们发现,作者之所以愿意这样,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既然爱得深沉,为她献身也是情理中的事,所以,我们可以判定C项也是恰当的;5.以文解诗;文学性强也是现代诗歌的主要特点;现代诗歌虽然在形式、押韵方面比古诗自由,但现代诗歌也同样具有语言委婉、概括,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特色;所以,鉴赏现代诗歌.不得不注意它的文字特点;例如分析纪念与“四人帮”作坚决斗争而惨遭杀害的张志新烈士的<重量>一诗:“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到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的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分析这首诗,我们就要抓住这首诗的文学语言来看;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作者把英勇献身的烈士和“苟活者”进行了对比,表达出了自己强烈的爱憎之情.充分揭示出了革命者与“苟活者”生命价值的巨大反差,前者重如泰山,后者轻如鸿毛.从而达到了歌颂烈士的目的;又如判断1999年高考第lO题D项分析是否恰当,我们也要注意分析这首诗的文学特点;诗人用生动贴切的比喻,描绘出了一幅激情而又深沉的意境;所以,我们要抓住比喻手法的运用情况来分析;诗中诗人把自己比喻为一只鸟,表达出了要为土地歌唱.即使死了也要腐烂在土地里的深情;通观全诗,比喻句到“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句为止,最后两句已不是比喻的内容,诗人回到了直抒胸臆上;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判定.D项的说法是不恰当的,D项是该题的答案;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现代诗歌的鉴赏是高考的一项新内容,我们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不断地探索和灵活地把握各种鉴赏方法,以达到现代诗歌的鉴赏和审美目的;

一测试要点诗歌是一种最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阅读诗歌对提高文化修养和文学鉴赏水平都有很大的好处,因此,高考十分重视有关诗歌鉴赏的测试;那么,鉴赏现代现代诗歌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背景;可以说,每一首诗的产生都是有背景的,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1933年在狱中写成的,艾青因参加革命而被捕,在铁窗内,他看到窗外雪花纷飞,想起了自己的保姆,一口气写下了这首诗;了解这一背景对理解整个诗的内容是大有帮助的;当然对有些诗歌背景了解得不特别细致也不会影响对其内容的理解,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第二,要把握诗歌的形象;现代诗歌总会在诗中塑造艺术形象,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从而去感受诗人的情感和诗中的意境;如2000年试题诗歌鉴赏题,阅读郑敏的诗金黄的稻束;这首诗用象征的手法塑造了“金黄的稻束”这一艺术形象;“金黄”指稻束的成熟,那么,“金黄的稻束”就是指劳动的成果和结晶了;全诗由“金黄的稻束”这一中心形象引发的联想,由点及面、由空间而时间地形成了探寻劳动的意义,表现了对人类劳动中生命力消逝的沉思;理解了这一点,也就从整体上把握了诗歌的主旨;

第三,要理解诗歌的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无一不浸透在诗行间;所以必须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如99年高考试题阅读艾青诗歌我爱这土地,该诗塑造的“一只鸟”的形象,使人体味到诗人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也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准确理解诗歌的情感,也就能正确把握诗歌的主题了;

第四,要品味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语言要求凝练而概括,用最恰当的字句充分而圆满地表达所要表

现的思想感情;如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共有四个小节,每节开头用“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概括了诗人生活道路的四个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所选择的四个形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都是乡愁的载体,各有特色,又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前面冠以“小小的一枚”“窄窄的一张”“短短的一方”“浅浅的一湾”等词语,回环往复,委婉和谐,如泣如诉,充分表露了作者思念祖国母亲的情感,也给人以韵律美的感受; 高考现代诗歌鉴赏的考点主要也是设在以上几个方面的;

双桅船作者:舒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另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哪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双桅船赏析

所谓舒婷诗歌的“低音区”部分,是指那些采用朦胧、象征的意象来表达诗人内在的复杂心态与细腻情感的作品;如自画像、往事二三、童话诗人、双桅船、北戴河之滨等等;这部分作品由于内蕴丰厚,表达曲折,具有较丰富的美学价值,需要人们通过多层次的分析与透视才能理解与欣赏;因此,常被人们视为晦涩朦胧的“雾中之花”;

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作;全诗表现了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在执着追求理想的进程中,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别离,相和谐又相矛盾;同时,在理想追求进程中,诗人时而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重,又时而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诗中所表现的情绪与心态,既是诗人自我的、个性的东西,同时,又是那个特定时代的青年们所普遍感受到而难以言表的东西;诗人以她细腻的心,运用象征的技巧,把它完美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本诗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是象征;在朦胧诗中,象征多是用某种具体的事物和人们能直感的形象来替代人的某种主观情绪和某种社会态度;简言之,就是用具象来表达抽象;诗题“双桅船”,就是一种象征;全诗的目的不在于描写一只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用双桅船这一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自己,表现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或者说,诗人觉得,我就象一只双桅船;双桅船中的“双桅”又暗示着某种深层的含义;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另外,诗中的“岸”、“风”、“风暴”、“灯”等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给诗人的动力,“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边在一起;

意象的运用,是本诗的另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所谓意象,就是借用外在的景致来表现诗人的主观心态;它与传统诗歌中的“意境”不同;意境一般是触景生情并借景抒情,从而达到景中含情的艺术目的;而在朦胧诗中,诗人多以主观情绪和人的各种心态为表现对象,从主观情绪出发,想象并构造成某种具体的画面与景致,从而使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以达到艺术表达的效果;诗人在双桅船中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心态,一种情绪,一种感情历程;而落在语言上,却是“船”、“岸”、“风暴”、“灯”等具体形象,并把这些具体形象加以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有动态过程的画面;而在画面之下,隐含并跳动着作者的心,作者的真情实感;全诗意象清新,组合自然,使诗人内在强烈的情绪得以自如的表达;

另外,本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诗中所蕴含的情凝重而又细腻,既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诗的最后四名:“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被人们当作警句加以广泛流传和引用;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厦门石码镇,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着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秋天的情绪、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诗想”、舒婷文集3卷等;诗歌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

一现代诗歌的写作特点

一篇优秀的诗作,一般应具备四个方面的写作特点,即:诗歌的个体性,思想的内涵性,诗句的技巧性,诗意的画面性;

第一,诗歌的个体性;写作诗歌,要有自己的诗风和自己的风格;有的人擅长于写柔情诗,有的人擅长于写抒情诗,有的人擅长于写较有前卫意识的探索诗等等;不管怎么说,一个写诗的人应该把握好自己的特点,写出具有鲜明风格的作品,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思想的内涵性;一首诗作,无论是怎样的风格,还不是很重要,因为风格是一种个体的属性,它是和作者的阅历、气质、经验、个性息息相关的;而思想的内涵性是一个共性问题,当你的诗作一经被传播出去,作者就要肩负起社会的责任,你带给读者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理念,你想告诉读者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思想,应该完全体现在诗歌之中,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民族的血这样的一首诗,诗中既有个性化的色彩,又能以抒情的风格来表达思想内涵,给人以悲壮的激情,带有民族的忧患意识和社会的责任感,热爱自己的华夏民族,他写到;

民族的血/是一首无尽的诗/低沉徘徊/吟咏着千古至今苍凉的岁月/

民族的血/是一支永恒的歌/慷慨激昂/吟唱着万里无际壮美的山河/

民族的血/是神州的脊梁/震撼着江河的横流呀/

民族的血/是华夏的精魂/激荡着子孙儿女的心魄……

这些句子回肠荡气,一气呵成,震撼人心,在悲鸣中又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尤其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诗的思想内涵性,最好能给人以积极的心态,诗原本是给人一种愉悦和美感,我们力求每一篇诗作都能这样,这样一来,诗歌的整体水准也就得到了提升;

第三,诗句的技巧性;一首好诗,尤其是现代比较前卫的探索诗,诗中的遣词造句很重要,诗句中的每一个字都要深思熟虑,甚至要适当经过语言的技术处理,不能太白,更不能太直露,靠一般的比喻是远远不够的,它满足不了读者审美空间的延伸,为此,还需要通过一些变形的词根和跳跃的意想来图解帮助诗的饱满性,以便产生诗歌的视觉和感觉效果,使诗中的形象更为丰满,意境更为深远,从而起到诗歌的内张力和冲击力,这样的诗作才会有力度,以苍鹰中的几句为例:

在田鼠仓皇的眼球里

用身体拉出一道直线

一抹灰色的伤口印在夕阳唇边

狂风的呐喊中,你将乌云啄碎

自己也被染成深灰

以胜者的姿态,以乌云的眼泪

冲洗战斗的疲惫

这种意象描写很有力度,语感厚实,文字精炼,技巧也相对的有所体现;如从诗歌的语音角度中分析,节奏感和立体感一样重要,一般来说,诗句的技巧性,初学者很难把握,写的不好,就会弄巧成拙;在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现代的抒情诗和现代前卫意识较强烈的诗或朦胧派、或探索派、或先锋派等等,在用词的技巧上是有区别的,前者以听觉产生审美艺术效果,它适合上口朗诵,故用词不要欧化,尽量避免“文字游戏”.而后者是以视觉产生审美艺术效果,尽量少用连词和副词,词根可以适当变形,换言之,算是在文字上做“游戏”,以意象取胜;

第四,诗意的画面性;一首好诗,除了掌握以上写作特点外,还需要诗的联想或想象的画面性,没有画面的诗是苍白的;人们常说的“诗意”,就在于读者与作者一起构造诗中的意境——即画面的形象,作者要让读者产生共鸣,首先,作者要在自己的诗作中写出具有画面动感;

比如这一首葡萄架下

一堆忘了生辰的碎瓷片,守着/

那乌黑里沉睡多年的根/

新枝随着院墙蜿蜒,行进中张望/

知了唱着泛黄的歌谣,歌声/

出自何处,风儿也不知道/

几把蒲扇倚靠着,把夏天摇到冬天/

陈年旧事,从老人耳朵里缓缓流出/

此段清晰的勾勒出古朴的家乡一景,画面绵绵的意境,让人产生联想的画面美学效果;

又如一首轻烟淡水的江南,画面语感也很出色,诗中写到:

再次追寻遥远季节的歌声/

长橹绿水,游向朦胧的江南/

祁一片心灵的绿地/

幻作白色飞鸽/

连同你那苍茫的笑容/

飘摇在——江南水乡的上方……/

整篇诗中,画面清新、明丽、素雅,不时还流露出淡淡的江南芳香,就像让人步入世外桃源,心旷神怡,神采飞扬,有点像印象派的绘画艺术,使人身临其境;

另外,诗贵含蓄也很重要;它会有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别样的美,汉语自身的特点和东方素来的审美习惯注定了诗的品性是含蓄,不外露,不张扬,犹如一个颇有内涵和神韵的美人;需要一颗睿智的眼睛去发掘,去探索;

现代诗歌赏析方法

一、初读,了解诗的内容

1、了解题目背景

首先我让同学注意题目;诗歌的题目就像全文的窗口一样,透过题目能知道诗人所写的

内容物,题目是切入点;古诗的题目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象杨炯的从军行,题目交代了事件背景,杜甫的春夜喜雨既交待了时间节令,又表明了事情、情感,让我们未读诗句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喜悦;

其次看“注释”;试卷中的短短一二句注释,却是给你的暗示;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2、初步感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首先是不同方式反复诵读;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被深刻地品味出;读之同时,还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然后我让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大意,通过对字词句的解释来初步感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当然要弄懂了语言才能欣赏到艺术;

二、细读,分析作者是如何写的,主要从表达技巧上鉴赏

1、寻找意象,体味意境;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或说是指经作者运思而成寓意深刻的客观物象;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象是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其实,无论写诗也好,写其他的题材的文学作品也罢,都是离不开想象的;对于诗歌来讲,想象无疑是诗歌的特色之一,也是诗人写诗最重要的道具之一;谢冕老师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实际上,就是通过想象去把握诗歌的意象,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

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住关键词语,感悟形象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诗歌往往借形象与形象的组合来传情表意;阅读时,先要辨别诗中所绘形象,再抓住关键词语,细细玩味,挖掘形象的内在意蕴;如夜一诗通过对静谧、美丽的夜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抒发了作者安适、宁静的心境;

本诗以海为喻,揭示日常所见与文化想象之间的反差和我们与世界真实联系的空缺;

诗的开篇就指出了全诗的中心话题:“见”和“想象”这两种与大海发生联系的方式,及两者间可能存在的冲突;“见”即亲历,是日常生活的直接体验;“想象”是虚构,是一种文化参与意义生成的方式,然后诗歌写到我们一般体验大海的方式,先想象,后亲见;从第九行开始,诗歌的叙述从两种与大海的联系方式转到主体与大海的关系,由于我们只能想或看大海,由于我们只是与大海建立了一种外部的和虚构的联系,所以我们终究无法像水手那样接近大海,因此我们也无法更多地说出大海;这样,主体与大海就构成这样两种关系,一种是见和想,它使大海成为一片审美的风景——“也许你还喜欢大海”;一种是进入大海,但结局是被淹死,事实上又形成了对大海的另一种想象,这种想象比见和想更恐怖,因为它是接触到真实就意味着死亡;所以,我们与大海之间事实上不存在任何真实的关系;

这首诗在口语式语言的运用上堪称经典,特别在语音上,它通过“你”、“见”、“想象”和“就是这样”的反复使用,造成快速的节奏和回环的旋律,表明口语词汇也能达到丰富的表达效果;从篇章上看,这首诗篇幅短小,结构简洁而意蕴丰富,它表明现代汉语也能像古代汉语那样,在简短的篇幅中容含丰富的内容;转自诗歌经典鉴赏

现代诗赏析方法

现代诗赏析方法 现代诗赏析方法 一、初读,了解诗的内容 1、了解题目背景 首先我让同学注意题目。诗歌的题目就像全文的窗口一样,透过题目能知道诗人所写的 内容物,题目是切入点。古诗的题目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 象杨炯的《从军行》,题目交代了事件背景,杜甫的《春夜喜雨》既交待了时间节令,又表明了事情、情感,让我们未读诗句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喜悦。 其次看“注释”。试卷中的短短一二句注释,却是给你的暗示。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2、初步感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首先是不同方式反复诵读。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被深刻地品味出。读之同时,还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然后我让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大意,通过对字词句的解释来初步感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当然要弄懂了语言才能欣赏到艺术。 二、细读,分析作者是如何写的,主要从表达技巧上鉴赏 1、寻找意象,体味意境。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或说是指经作者运思而成寓意深刻的 客观物象)。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想象是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其实,无论写诗也好,写其他的题材的文学作品也罢,都是离不开想象的。对于诗歌来讲,想象无疑是诗歌的特色之一,也是诗人写诗最重要的道具之一。谢冕老师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实际上,就是通过想象去把握诗歌的意象,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就应该从这些问题入手: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何含义?诗歌表达的主旨是什么?为什么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想象,离不开诗歌语言环境。 《我爱这土地》写了鸟、土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核心是鸟,借此表达作者对热爱受苦受难的祖国和人民主旨。从诗中“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从修饰语可以看出,大地遭受着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这些结论的得出,无不是通过想象,依据诗歌本身的语境解读出来的。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 2、分析写作手法,体味表达技巧。 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什么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借物言志。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述,如果我们能借助这一作诗技巧,抓住这些关键性的诗句,那么我们就能拨开迷雾,透过现象,把握全诗的主旨。感

现代诗歌鉴赏方法汇总

现代诗歌赏析方法 一、初读,了解诗的内容 1、了解题目背景 首先我让同学注意题目;诗歌的题目就像全文的窗口一样,透过题目能知道诗人所写的 内容物,题目是切入点;古诗的题目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象杨炯的从军行,题目交代了事件背景,杜甫的春夜喜雨既交待了时间节令,又表明了事情、情感,让我们未读诗句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喜悦; 其次看“注释”;试卷中的短短一二句注释,却是给你的暗示;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2、初步感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首先是不同方式反复诵读;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被深刻地品味出;读之同时,还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然后我让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大意,通过对字词句的解释来初步感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当然要弄懂了语言才能欣赏到艺术; 二、细读,分析作者是如何写的,主要从表达技巧上鉴赏 1、寻找意象,体味意境;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或说是指经作者运思而成寓意深刻的 客观物象;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象是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其实,无论写诗也好,写其他的题材的文学作品也罢,都是 离不开想象的;对于诗歌来讲,想象无疑是诗歌的特色之一,也是诗人写诗最重要的道具之一;谢冕老师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实际上,就是通过想象去把握诗歌的意象,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 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住关键词语,感悟形象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诗歌往往借形象与形象的组合来传情表意;阅读时,先要辨别诗中所绘形象,再抓住关键词语,细细玩味,挖掘形象的内在意蕴;如夜一诗通过对静谧、美丽的夜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抒发了作者安适、宁静的心境; 现代诗歌鉴赏 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也包括现代人写的旧体诗包括诗词曲.新诗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产儿,反映新生活,表现新的思想感情.新诗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的束缚,创造出不少样式,总的说来,一种讲究格律,谓之格律诗,一种比较自由,即自由诗. 自由诗形式自由,诗行可长可短,行数可多可少,可以押韵也可不押韵,可用标点也可不用标点;格律诗在格律方面比较讲究,但不是像旧诗那样有固定的格式,大体说来,诗行要求有比较整齐和谐的节拍,双数诗行的末一字要求押大致相同的韵;有的诗不分节,有的诗分为若干节,分节的诗,各节的行数要大致相等. 诗歌的艺术概括力最强,鉴赏时,要从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入手,进而把握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品味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分析其多种艺术手段,把握并深刻理解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具体说来,现代诗歌的鉴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诗歌的语言 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诗歌尤其讲究语言的运用,其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情感的传达,都要借助语言.由于体裁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要求能用最简洁的词句来传达尽可能丰

现代诗歌鉴赏方法

现代诗歌鉴赏方法 现代诗歌鉴赏方法 引言 现代诗歌是一门独特而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形式,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欣赏和理解。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现代诗歌鉴赏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解读现代诗歌作品。 1. 诗歌形式与结构分析 •观察诗歌的形式,包括行数、韵律、押韵和格律等。 •分析诗歌的结构,包括节律、句子结构、段落安排等。 2. 符号与象征解读 •寻找诗歌中的符号和象征,包括意象、隐喻、比喻等。 •分析这些符号和象征的背后意义,通过它们来解读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 语言和词汇分析 •关注诗歌的语言风格和用词选择。 •研究诗歌中的重复、音韵、对偶等修辞手法,分析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4. 诗歌背景与作者分析 •了解诗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 •研究诗歌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帮助理解诗歌的创作动机和意图。 5. 主题与情感分析 •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包括诗人所探讨的人生、自然、社会等主题,以及所表达的情感和情绪。 •理解诗歌中的理性和感性成分,探究诗歌所传递的思想和情感的深层含义。 6. 诗歌与其他艺术的关系 •对比诗歌与绘画、音乐、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探讨诗歌与其他艺术形式共同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7. 多角度思考与交流 •培养多角度思考的能力,从不同的观点和角度来解读诗歌。 •参与诗歌交流活动,与他人讨论和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结论 通过以上提到的现代诗歌鉴赏方法,读者可以更全面地欣赏和解 读现代诗歌作品。诗歌是一种独特而深刻的艺术表达方式,希望本文 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现代诗歌的魅力。

附加方法:情境与体验联想 •将自己融入诗歌的情境中,想象诗歌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将自己的体验与诗歌联系起来,寻找共鸣和共通之处。 附加方法:历史与社会背景了解 •了解诗歌创作时的历史和社会背景,理解诗歌作品的时代特点和思潮。 •探究诗歌中涉及的社会问题和文化现象,从中获取更深入的意义和理解。 附加方法:跨文化鉴赏与翻译对比 •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诗歌表达方式和审美观念。 •阅读并比较不同语言的诗歌翻译版本,从中领略到跨文化翻译的艺术性与挑战。 附加方法:反复阅读与体验感知 •多次阅读同一首诗歌,体验其情感与意义的变化。 •细致感知诗歌的语音、节奏、韵律等方面的表达,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与欣赏。 附加方法:创作与实践 •通过模仿、创作自己的诗歌,深入体验诗歌的创作过程与思维方式。

现代诗歌鉴赏方法

现代诗歌鉴赏 具体说来,现代诗歌的鉴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诗歌的语言 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诗歌尤其讲究语言的运用,其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情感的传达,都要借助语言.由于体裁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要求能用最简洁的词句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形成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相对来说,新诗采用白话文写作,较少用典,从字面上较旧体诗容易把握,但要能正确评价一首诗,还是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来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二)诗歌的形象 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有些诗,通篇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借形象来抒发感情;有些诗,虽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想象,在想象中形成具体形象;也有些诗,既描绘了具体形象,也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尽管诗歌刻画形象的方式有所不同,但鉴赏诗歌都必须把握诗歌描绘的形象. 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我们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加以想象,构成整体形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并非实指,而是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就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来挖掘形象的内涵.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是白描,也可以是浓墨重彩;可以铺垫,衬托也可借助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

(三)诗歌的情感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可以通过诗歌的形象,意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一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理解这类诗 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准确把握形象的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感情的理解,要避免形象把握上的实指性. 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的特征.同一题材 的作品,由于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直抒胸臆,可以借景或借物抒情.许多诗歌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四)诗歌的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主要是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在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诗 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 1 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 诗歌欣赏是一种艺术的认知活动。读者要借助诗歌的语言为媒介,把握艺术形象,感受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二)诗歌欣赏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阅读现代诗歌的方法

阅读现代诗歌的方法 阅读现代诗歌是一种灵魂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对于理解和欣赏 现代诗歌,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研读诗人的生平和作品背景:了解诗人的生平和作品背景能够 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所写的诗歌。通过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成长 背景、文学交往等,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题、情绪和风格。 2.研究诗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现代诗歌深受历史和文化的影响。在阅读现代诗歌时,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相关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 了解其中的内涵与象征含义。比如,阅读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现代 诗歌,我们可以通过了解相关的历史探索诗人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考 和情感。 3.注重诗歌的语言与形式: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对语言 和形式的运用有其独特的要求。在阅读现代诗歌时,我们可以注意句 式的特点、韵律的运用、象征意象的表达等。通过关注诗歌的语言和 形式,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美感。

4.用心感受诗歌的情感和意境:现代诗歌强调情感和意境的传达,对读者的感受和共鸣有着很高的要求。在阅读现代诗歌时,我们要用 心去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从中汲取启发和共鸣。可以通过静心思考,体味其中的抒情、哲思和审美韵味。 5.参考他人的观点和评析:诗歌是一种开放的艺术形式,不同的 读者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我们可以参考他人的观点和评析,通 过他人的解读和分析来延展自己的思考。读者评论、文学研究论文等 都可以是我们参考的材料。 6.广泛阅读与比较:广泛阅读是培养我们对现代诗歌感知和理解 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各类风格、不同背景的现代诗歌,我们可以建 立对比和联系,丰富自己的阅读经验。尝试解读不同的风格和主题的 诗歌,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 7.开展创作与实践:通过开展创作与实践,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 理解现代诗歌的独特性和美学特点。可以尝试写一些自己的诗歌作品,通过摸索和实践来感受诗歌的魅力,并通过创作来提高自己对诗歌的 理解和欣赏。

解读现代诗歌的几种方法

解读现代诗歌的几种方法 编号:G40(2014)23-03-01 作者:王佩君 艾青说:“诗歌是灵魂的雕塑。”新的课程标准也要求“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学生却反映现代诗歌抽象、难懂,对诗歌学习丧失了兴趣。诗歌是纯文学,读懂并进行鉴赏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介绍解读现代诗歌的几种方法: 一、多样化的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最基本的方法,对于现代诗歌学习尤为重要。很多人喜欢戴望舒的《雨巷》,就是从一遍遍的朗读开始的。读时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声音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读的方式也要灵活多样,除了个别读、齐读之外,还可以男女二人朗诵,配乐朗诵。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适合配乐朗诵;舒婷的《致橡树》,适合男女二人朗诵;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又特别适合集体诵读。只有读到位,才能理解鉴赏作品。 二、抓住艺术手法诗歌的跳跃性强,想象丰富,表达的手法多样,只有抓住了每首诗歌的主要艺术手法,才能把握基本内涵。例如狄金森的《篱笆那边》,“篱笆”“草莓”“上帝”等意象具有象征意义;闻一多的《死水》反讽手法

的巧妙运用;里尔克的《豹》“客观的忠实描写”,存在先于本质的象征;艾青的《礁石》,细节描写和拟人手法是最主要特色。抓住了艺术手法,就拿到了一把通向文本的钥匙。 三、语言层面鉴赏诗歌的语言凝练,要侧重围绕语言进行鉴赏,领悟语言所负载的丰富意蕴,赏析遣词造句的妙处,感受语言所赋予的美好情趣。如“它月影一般轻轻地/从你那儿轻轻走过”。(冯至《蛇》)“月影”“轻轻”写出游走状态下,修长的蛇曲美动姿。欣赏至此,谁还会联想到平时令人厌恶的蛇吗?鉴赏诗歌语言时,还应避免脱离具体语言环境,泛泛地、空洞地或概念化地加以评析。 四、进行仿写练习仿写是进行个性化鉴赏的有效手段,可以进行片段仿写和整篇仿写。例如学习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后进行片段仿写练习,表达心中对爱人诚挚的爱。有同学写下了如下诗句:“我愿意是一方池塘/在宁静的乡村/倒映着天上的云彩/倾听着池塘的蛙鸣/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朵温柔的水莲花/在我宽广的胸怀里/悄悄地绽放、绽放……”意境优美,情感动人,表现出他对诗歌的深层次解读。《语文报》上登载了常伟才同学的《雨巷的思念》就是对戴望舒的《雨巷》的仿写,但是又不拘泥于原诗,具备了极高的审美价值,体现了他的创造性思维。借助于语言这个外壳独抒性灵是仿写的最高境界。 现代诗歌是最朴素、最平淡的语言组合,而且是最形

怎样赏析现代诗歌

怎样赏析现代诗歌 一、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我国古典诗歌如唐代的律诗和绝句、宋代的词、元代的散曲等可称作旧体诗。自1919年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大批的文学家通过诗歌来反映新生活,表现新的思想感情,虽然其中也有部分运用旧体创作诗歌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但是,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形式是为内容而服务的,新诗用比较自由的形式来自由地抒发诗人奔涌的激情,或者自由地表现诗人心中的潜流。它们将新的思想感情融于诗的艺术形象,融于诗情画意的意境,因此,阅读新诗要要善于把它的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感受诗的艺术形象,体味诗美,从而领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新诗的几个步骤。 1、了解作家流派和创作背景。 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流派,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写作背景,是我们理解和鉴赏诗作的钥匙。 再比如,在阅读《死水》时,如果我们了解了闻一多这位著名的爱国诗人,曾于1922年赴美留学,深切感受到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激发起强烈的爱国热情,写下了大量的爱国诗篇,1926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却令他极为失望,面对着路边的一汪死水,吟成了《死水》一诗,无疑有助于我们理解“死水”的象征意义。如果我们知道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闻一多与“新月诗派”同仁一起致力于新诗形式的建设,并以其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和广博的艺术素养,在对新诗作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新格律诗体的理论主张,在他的《诗的格律》中强调了诗歌要“形质兼美”、“精神和形式调和”,并具体阐明了新格律诗体的具体要求是:“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和“建筑的美”,我们就可以轻易地从“三美”的角度来欣赏《死水》。 对作者、背景有了较明确的认识,能够使读者从整体上感知、领悟全诗的内容,对作品给予客观而又全面的分析评价。 2、咀嚼诗歌语言,把握诗的形象。 别林斯基说过:“哲学家用三段论,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诗歌是通过具体感人的形象来表情达意的。只有把握了诗的形象,我们才能更深一层地理解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情感,而诗的形象则必须是通过咀嚼诗的语言来把握。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尤其如此。前人作诗,十分讲求炼字、炼句、炼意,常有许多精妙传神的地方,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春风又绿江南岸”

现代诗赏析方法

现代诗赏析方法 一、关于现代诗。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生活,表现新思想。 朦胧诗古已有之,并非当代专有。其实,朦胧诗只是诗歌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朦胧诗的一特征是“不直白”。“不直白”在诗人而言,是一种创作习惯或思维习惯;对阅读者而言,则增加了解读介入的机会。 二、鉴赏诗歌应关注的内容。 诗歌的艺术概括力很强,鉴赏时要从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入手,把握关键语句的深含义,品味诗歌抒发的情感,分析诗歌的各种艺术表现手段,把握并深刻理解诗歌塑造的艺术形象,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具体来说,鉴赏现代诗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诗歌的语言。

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诗歌尤其讲究语言的运用,因为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情感的传达,都要借助语言。诗歌的语言要求用简洁的词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使诗歌语言形成了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相对而言,现代诗用白话写成,且较少用典,字面上较旧体诗容易把握。但是,要正确评价一首诗,还是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并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仔细品味其层含义。 2. 诗歌的形象。 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和抒发感情的。鉴赏诗歌须准确把握诗中的艺术形象:有些诗,通篇都通过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抒发感情;有些诗,虽然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的想象;有些诗,既描绘具体形象,又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鉴赏时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想象,构建整体形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不是实指,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挖掘形象的内涵。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

怎样欣赏现代诗歌

怎样欣赏现代诗歌 篇一:如何欣赏现代诗 第一,背景的理解。如果你不理解背景你就不知道作者在写什么,到底为什么写这首诗。 第二,诗本身的理解,要逐字逐句地读,读通读透,如果这两点最根本的都做不到,那么下面就不能进行。 第三,诗都是由一个个意象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个就是要你找出诗人列举的意象物,然后看这些意象物各自表达什么意思,然后把它们连接起来,看看总体上表达什么意思 第四,读诗其实根本就不是在读诗,是要你用自己的感觉去体会去把握的,所以不要参考什么别人的评注,这是最下等的读诗之法。读诗最上乘的方法莫过于无法。要你自己去感觉,这样学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说,人没有一点诗歌修养,是说不好话的。此话不无道理。另外,优秀的诗篇还承当着丰富和美化精神生活的使命,并启示真理。但它一般不直接告诉读者应当如何怎样,而是以默默的持久力量,改造和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净化人们的灵魂。所以,诗歌的学习应是中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精神营养品。而掌握诗歌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那么是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对于现代诗的学习,应当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揣摩意境。意境是作者在诗作中所创造的一幅画面,这幅画面凝聚着作者独特的情思,它是读者获得审美趣味的基石。由意象入意境是把握意境的较好方法。例如胡适在新诗《鸽子》中写道: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有一群鸽

子,在空中游戏/看它们三三两两/回环来往,夷犹如意/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碧蓝的天空,有鸽群飞舞,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观,作者抓住鸽子飞翔的动态,使诗歌具有极其亮丽的色彩之美,意境恬静优美,读后给人以审美的快感。 二、把握情感。诗言志。诗是抒情的艺术,情绪和情感是诗的根底。与其他文体相比,诗更能充分地显示诗人的品格和情怀。长久以来,人们常用诗歌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内涵——深沉的思想,老实的品质,宽宏的怀抱,自然的意趣,情致婉约,风骨挺拔,以及操守、风格、丰神等人格魅力来抒情志,明教化,寄情思,逞才能,以默默的持久的力量,改造并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净化人们的灵魂。读诗时,把握了诗的思想感情,也就把握了诗的灵魂与命脉。例如《理想》这首诗是一首哲理诗。在这首诗里作者指出了理想的特征、内涵,以及对人生、历史、社会的重大意义,号召人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挥鞭起程,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我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我们手中实现,党和人民殷切期望我们志存高远,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平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这正是作者在这首诗中所抒发的强烈的思想感情,也是作者所热切期望的。读后,每一个读者都会被感染得激情亢奋,热情高涨。 三、赏析技法。诗歌的表现形式及表现技法是经过多年的摩挲砥砺,在实践中已经使大家觉得是最方便、最熟练、最能得心应手的,可以拈来随手随心应用。淘沙拣金,去粗存精,诗歌大家们给我们留下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什,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们的横溢才华。这些精美的诗篇既表达在诗篇的形式上,包括它的语言,它的音韵、节奏和旋律;更重要的是诗篇表现出的完美的表达形式,恰

现代诗歌鉴赏方法

现代诗歌鉴赏 具体说来,现代诗歌的鉴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诗歌的语言 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诗歌尤其讲究语言的运用,其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情感的传达,都要借助语言.由于体裁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要求能用最简洁的词句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形成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相对来说,新诗采用白话文写作,较少用典,从字面上较旧体诗容易把握,但要能正确评价一首诗,还是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来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二)诗歌的形象 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有些诗,通篇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借形象来抒发感情;有些诗,虽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想象,在想象中形成具体形象;也有些诗,既描绘了具体形象,也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尽管诗歌刻画形象的方式有所不同,但鉴赏诗歌都必须把握诗歌描绘的形象. 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我们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加以想象,构成整体形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并非实指,而是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就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来挖掘形象的内涵。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是白描,也可以是浓墨重彩;可以铺垫,衬托也可借助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 (三)诗歌的情感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可以通过诗歌的形象,意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一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理解这类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准确把握形象的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感情的理解,要避免形象把握上的实指性。 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的特征.同一题材的作品,由于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直抒胸臆,可以借景或借物抒情.许多诗歌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四)诗歌的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主要是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在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

语文考试《现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语文考试《现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现代诗歌的鉴赏是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要求考生对 现代诗歌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有一定的了解。本文将介绍一些答题技巧,帮助考生在语文考试中更好地应对《现代诗歌鉴赏》这一题型。 1. 熟悉现代诗歌的特点和风格 在答题前,考生需要对现代诗歌的特点和风格有一定的了解。 现代诗歌通常注重表达内心情感,形式多样,节奏感强,使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丰富。通过阅读和研究现代诗歌,考生可以对其进 行深入理解,为答题提供基础。 2. 注意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在答题过程中,考生需要仔细阅读诗歌,理解其主题和情感。 通过分析诗歌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抓住作者想要传达的核心思想和 情感,从而准确回答题目要求。要注意细节和关键词,以免误解诗 歌的意义。

3. 注重诗歌的形式和修辞手法 在鉴赏现代诗歌时,诗歌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也是需要注意的要点。考生可以关注诗歌的韵律、格律、押韵等方面,分析其对诗歌意义的营造作用。此外,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也值得考生重视,通过分析修辞手法可以深入挖掘诗歌的美感和思想内涵。 4. 增强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除了对现代诗歌有一定的了解外,考生还应增强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通过大量阅读优秀的现代诗歌,提高对诗歌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同时,可以研究一些常用的鉴赏词汇和术语,用于准确描述诗歌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5. 做好答题细节和时间管理 在考试中,做好答题细节和时间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考生需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理清答题思路,避免遗漏或错误理解题目要

求。同时,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每个题目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避免因时间不足而草率作答。 以上是语文考试《现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的一些建议,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考生可以在备考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和总结,提高自己的答题水平。祝您取得优异的成绩!

现代诗歌鉴赏方法

现代诗歌鉴赏方法 诗歌圣地是人类的精神后花园,聚焦了美景,凝结着美情。现代诗歌更具情理义,更富新美力。它想象丰富,构思巧妙,极富音乐节奏,能凝练地反映时代生活,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结合教学,我觉得,鉴赏现代诗歌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鉴赏语言 1、反复诵读,品味韵律。 诵读,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而诗歌,一般都具备旋律、节奏、押韵这三个韵律要素,适宜诵读。古代诗人很讲究在“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诗的语言要在朗诵时顺口流畅,欣赏时悦耳动听,要富有抑扬顿挫、起伏迭宕的韵律美和流畅回环的音乐感。作为鉴赏者也要从诗歌的音韵与节奏中,体会出其中的音乐美。就诵读方法看,一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二要帮助学生入情入境,三要采用多种形式激趣。诵读让学生获得的不仅是语言表层的东西,对深层的,以及对整体感受全诗内容也有切实的帮助。浅咏低吟戴望舒的诗句:“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反复吟诵品味,体会诗歌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调、动听的旋律,就不难领略诗歌内涵,包括音乐美、情感美。优秀诗歌十分讲究音乐美,席勒甚至认为“诗里的音乐在我心中鸣响,常常超过其内容的鲜明表象”。我国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一大批现代诗人,很重视诗歌的音乐美,他们的诗歌行数、字数整整齐齐,停顿、韵脚斩截自然,遣词造句绘声绘色。欣赏诗歌时我们反复诵读,熟悉诗歌的节奏韵律,就会领悟诗歌语言体现的音乐美。 2、抓关键词,推敲语言。 诗是精炼的语言,一句话乃至一个字,里面蕴藏着深厚的旨趣,所以诗家以一字称工,刻意锤炼,以求其精深。对诗歌的炼字进行推敲,从而品味语言的隽美。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叠词等都是关键词。而古典诗歌(特别是律诗)“诗眼”一般出现在上下两句中相对称的位置上,而且要是五言律诗,就出现在第三或第五个字上,一般都是动词或形容词。它是诗人用心琢磨的结果,因而也最富表达力,最为“精炼传神”。如上例中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诗眼都分别在上下两句中的第三个字上。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诗眼则分别在上下两句中的第五个字上。(着重号为笔者所加)至于七律、绝句和其它体裁的诗歌,其诗眼出现的位置则不太固定。分析“好处”:分析诗眼的好处,就是要结合诗眼所在的整个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形象或情理(有时还需要结合整首诗的意境或中心),来充分发掘其丰富的意蕴,把握其优美的艺术效果,进而用精炼的语言表述出来。推敲炼字技巧,赏析语言隽永美。 二、鉴赏形象 1、捕捉意象,体察诗情。 “意”是作者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意象”合指作家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也指表现在作品里的、包含着主观

现代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

现代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 (学习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 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 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 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现代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 山东的一次省级模考,文学类文本考查了现代诗歌《刈禾女之歌》。小伙伴儿们是不是瑟瑟发抖啊?不怕不怕,今天就为大家总结了现代诗歌答题技巧,再配上十道例题,赶紧拿去做一做。有备无患~ 读懂现代诗歌必知的5个角度 一、意象 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