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福教案

合集下载

大班社会教案《全家福》含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全家福》含反思

教案名称:大班社会教案《全家福》含反思课时:1课时年龄段:5-6岁教材来源:《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指导手册》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全家福,了解全家福的意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爱家庭、爱亲人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全家福图片、画纸、画笔、颜料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曾经拍摄过全家福,对全家福有一定的了解。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张全家福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张图片是什么?”、“你们知道全家福是什么意思吗?”2. 基本环节:(1)教师向幼儿讲解全家福的意义,让幼儿了解到全家福是家庭团聚的象征,是亲情的重要表现。

(2)幼儿分享自己拍摄全家福的经历,感受家庭的温暖。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全家福图片,发现家庭中的关系,如父母、兄弟姐妹等。

3. 拓展环节:(1)教师发放画纸和画笔,引导幼儿绘制自己的全家福。

(2)幼儿在绘制全家福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表达家庭中的亲情。

(3)幼儿展示自己的全家福作品,大家互相欣赏、交流。

四、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更加了解全家福的意义,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对全家福的热爱。

但在绘制全家福的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家庭成员的关系表达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在活动组织方面,时间安排较为紧凑,可以适当延长展示和交流环节,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分享和表达。

六、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全家福图片、画纸、画笔、颜料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曾经参与过家庭活动,对家庭成员有基本的了解。

七、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张全家福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张图片是什么?”、“你们知道全家福是什么意思吗?”2. 基本环节:(1)教师向幼儿讲解全家福的意义,让幼儿了解到全家福是家庭团聚的象征,是亲情的重要表现。

《全家福》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全家福》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全家福》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全家福的概念,知道全家福是家庭成员的合影。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学会观察和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画出家庭成员的形象。

4.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在画全家福时创造性地表现家庭成员的动态和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全家福的概念和意义。

2. 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和关系。

3. 简单的绘画技巧和颜色搭配。

4. 创造性地表现家庭成员的动态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全家福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和讲解。

2. 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 准备家庭成员的模板或范例,供幼儿参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全家福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和关系。

2. 讲解:教师讲解全家福的概念和意义,让幼儿理解全家福是家庭成员的合影。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画出家庭成员的形象,讲解绘画技巧和颜色搭配。

4. 创作:幼儿根据家庭成员的模板或范例,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画出全家福。

5. 展示:教师将幼儿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幼儿向大家展示并讲解自己的全家福。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创作全家福时的表现,评价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2.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幼儿在绘画技巧和颜色搭配方面的进步。

3. 鼓励幼儿相互评价和交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园参加幼儿的美术作品展示活动,让家长共同见证幼儿的成长和进步。

2. 家庭作业: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拍摄一张全家福,并用自己的方式将家庭成员画出来,下次上课时与同学分享。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和关系?2. 教师在示范环节是否清晰讲解绘画技巧和颜色搭配?3. 教师是否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创作全家福时表现出独特的动态和情感?4. 教师是否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和需求,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八、教学建议:1. 在导入环节,可以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的全家福,增加互动和参与感。

《全家福》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全家福》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全家福》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全家福,了解全家福的意义,知道家庭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幼儿的归属感。

二、教学内容1. 全家福的定义和意义2. 家庭成员的识别和特点3. 全家福的制作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全家福的意义,学会制作全家福。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观察家庭成员的特点,发挥创造力,制作出富有特色的全家福。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全家福图片、家庭成员的图片、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绘画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全家福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家庭成员的名字,让幼儿分享自己对全家福的认识和感受。

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全家福的定义和意义,介绍家庭成员的识别和特点,示范全家福的制作方法。

3. 动手操作: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家庭成员的图片,观察特点,发挥创造力,制作属于自己的全家福。

4. 作品展示: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相互欣赏、交流,分享制作全家福的喜悦。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全家福的意义,反思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幼儿的制作过程和作品,评价幼儿对全家福的认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评价方法: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等;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如创意、颜色搭配、画面构图等。

七、教学拓展1. 家庭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开展家庭主题的游戏、故事分享等活动,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家庭,增进亲子关系。

2. 家园共育: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制作过程,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增强家园合作。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是否充分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创作,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需求。

2. 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是否能理解和掌握全家福的意义。

小班《全家福》教案5篇

小班《全家福》教案5篇

小班《全家福》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主题活动《我爱我家》,以教材《全家福》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对第四章《家的温暖》第二节《全家福》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感受家庭的温暖。

详细内容包括:家庭成员的认识,全家福的制作,以及全家福背后的故事分享。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学会关爱家人,感受家庭的温暖。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3. 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家庭成员的认识,全家福的制作。

难点:全家福背后的故事分享,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全家福图片,家庭成员卡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全家福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家庭成员,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家庭成员卡片,让学生认识各种家庭成员,学会关爱家人。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制作自己的全家福。

4. 课堂互动(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全家福,分享全家福背后的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给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家庭成员的认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哥哥、姐姐、弟弟、妹妹2. 全家福的制作步骤1)画家庭成员2)剪下家庭成员3)粘贴家庭成员到画纸上4)装饰全家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张全家福,并分享背后的故事。

答案:根据学生制作的全家福和分享的故事,给予评价和指导。

2. 拓展作业:为自己的家庭成员画一幅肖像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全家福的制作,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家庭成员的认识和关爱家人的表现,进一步加强对家庭主题的教学。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家庭成员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家庭角色,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小班《全家福》教案(精选5篇

小班《全家福》教案(精选5篇

小班《全家福》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教材《全家福》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家庭成员,学习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家人的特征,通过绘画表达对家人的情感,培养家庭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家庭成员的称谓,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2. 培养学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家人特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敬长辈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用词语描述家人的特征。

教学重点:掌握家庭成员的称谓,培养家庭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全家福图片、画纸、彩笔、挂图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全家福照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全家福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家庭成员的称谓。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全家福照片,介绍家庭成员。

2. 例题讲解(1)引导学生观察全家福图片,学习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家人的特征。

(2)教师示范,如:“这位小朋友的爸爸很高大,妈妈很温柔,爷爷脸上有很多皱纹,奶奶头发花白。

”3. 随堂练习(1)学生用词语描述自己的家人特征。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指导。

4. 绘画活动(1)学生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的全家福。

(2)教师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5. 展示与分享(1)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家人特征。

(2)教师点评,给予表扬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全家福》2. 内容:家庭成员称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描述家人特征:高大、温柔、皱纹、花白等3. 配图:全家福图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自己的全家福,并用词语描述家人特征。

2. 答案:绘画作品:见附件描述家人特征:爸爸很幽默,妈妈很细心,爷爷喜欢看书,奶奶擅长做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家庭成员的称谓,能简单描述家人特征,家庭观念得到培养。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采访家人,了解家人的兴趣爱好、工作等,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2)组织学生开展“我心中的全家福”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敬长辈的情感。

中班社会优秀教案《新年全家福》3篇

中班社会优秀教案《新年全家福》3篇

中班社会优秀教案《新年全家福》中班社会优秀教案《新年全家福》精选3篇(一)教案名称:新年全家福适用年龄:4-5岁(中班)教学目标:1.了解新年全家福的概念,培养孩子对家庭的珍爱与关怀。

2.通过角色扮演与绘画等活动,增强孩子对家庭成员的认知与关联。

3.培养孩子参与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图片或电子版的家庭合照。

2.美术用品:纸张、彩色笔等。

3.角色扮演道具:帽子、眼镜、围巾等。

教学步骤:1.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家庭合照,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照片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照片?引导孩子们讨论家庭合照的概念,并告诉他们今天我们要讲一个与家庭合照相关的故事。

2.讲故事(10分钟)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新年全家福的故事,描述家庭成员们在新年时聚在一起拍照的场景,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团结的力量。

故事中可以融入一些角色扮演的元素,让孩子们更能参与进来。

3.角色扮演(15分钟)教师给孩子们分发一些角色扮演道具,如帽子、眼镜、围巾等。

组织孩子们按照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扮演,并模拟拍照的场景,让孩子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快乐。

4.绘画创作(20分钟)教师给孩子们发放纸张和美术用品,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画一幅家庭合照。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描述自己家庭成员的特点和关系,并鼓励他们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感激之情。

5.展示与分享(10分钟)教师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家庭成员的画像。

其他孩子也可以提问和互动,增强大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6.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孩子们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价值。

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心和照顾家人,营造和谐快乐的家庭氛围。

延伸活动:1.让孩子们制作一张家庭相册,用来记录家人的重要时刻和活动。

2.组织孩子们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表演他们自己的家庭故事。

3.邀请孩子们到家庭中的厨房或花园等地方参与家务劳动,培养他们对家庭的责任和参与意识。

小班语言活动全家福教案

小班语言活动全家福教案

小班语言活动全家福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语言启蒙》教材第三单元“我的家庭”,具体内容为“全家福”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学习家庭成员的称呼,理解家庭结构,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人,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家庭成员的称呼,理解家庭结构,培养家庭观念。

2. 培养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观察全家福照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人,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家庭成员的称呼,理解家庭结构,观察全家福照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全家福照片、家庭成员卡片、录音机、磁带。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张全家福照片,引导幼儿观察,让幼儿自由发表对照片的看法。

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全家福照片,让幼儿认识家庭成员,学习家庭成员的称呼。

3. 随堂练习:分发家庭成员卡片,让幼儿模仿教师,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人。

4. 小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用彩笔、画纸制作自己的全家福。

5. 成果展示: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全家福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家庭成员称呼: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2. 家庭结构:祖父母、父母、子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用彩笔和画纸画出自己的全家福,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人。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参与,让幼儿在家庭中观察和了解家人的职业、爱好等,为下一节课“介绍家人”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人,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情。

2. 教学重点:掌握家庭成员的称呼,理解家庭结构,观察全家福照片。

3.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全家福照片,引导幼儿观察。

4. 小组活动:制作全家福,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全家福小班教案

全家福小班教案

全家福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增强亲子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意识。

3.体验家庭温馨,传递正能量。

二、教学内容1.家庭成员的称呼、外貌特征和喜好。

2.家庭照片的观察与分享。

3.家庭合作游戏。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一张全家福照片。

(2)学生准备一张全家福照片。

2.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全家福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张照片里有谁?他们是谁和谁?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2)学生分享自己的全家福照片,介绍家庭成员。

3.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家庭成员的称呼、外貌特征和喜好。

(2)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

4.家庭照片观察与分享(1)教师出示一张家庭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张照片里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你感觉如何?(2)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照片,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5.家庭合作游戏(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家庭合作游戏,如:猜猜我是谁、快乐家庭等。

(2)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表达对家庭的热爱。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掌握程度。

2.学生在家庭照片分享中的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3.学生在家庭合作游戏中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反思1.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大胆分享自己的故事。

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让他们在课堂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六、教学延伸1.组织一次家庭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2.开展家庭主题绘画活动,让学生用画笔表达对家庭的爱。

3.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分享家庭故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庭。

重难点补充:1.家庭成员基本信息的理解与表达(1)教师出示全家福,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告诉我这张照片里的每个人都是谁吗?”“谁来说说爷爷的外貌特征?奶奶喜欢做什么?”“小明,你能不能告诉同学们,这个抱着你的男人是你的谁?”“小华,你姐姐叫什么名字?她平时喜欢和你一起玩什么游戏?”2.家庭照片背后的故事分享(1)教师引导学生讲述照片故事,难点在于引导学生表达情感:“这张照片是在哪里拍的?那天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情?”“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你觉得爸爸妈妈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们看,这个小宝宝笑得好开心,谁能猜猜他为什么这么高兴?”“这个大家庭聚在一起,你们觉得他们当时在聊些什么?”3.家庭合作游戏的设计与实施(1)教师设计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引导学生描述家庭成员特征:“现在我们玩一个游戏,我叫一个家庭成员的名字,你们要快速描述他。

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全家福》(通用

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全家福》(通用

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全家福》(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三单元“我爱我家”章节,详细内容为“全家福”。

通过本节课,让幼儿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学会珍惜和感恩。

二、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家庭,尊敬长辈的良好品质。

2.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及称呼,知道全家福的意义。

3. 技能目标: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对家庭成员的爱意。

2. 教学重点:认识家庭成员及称呼,理解全家福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全家福图片、家庭成员卡片、录音机、音乐CD。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幅全家福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家庭成员。

(2)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全家福,介绍家庭成员。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家庭成员卡片,让幼儿说出卡片上的人物称呼。

(2)教师通过讲解全家福的意义,让幼儿理解家庭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画出自己的全家福。

(2)幼儿在画全家福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1)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全家福作品,并说出家庭成员的称呼。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全家福》2. 内容:家庭成员及称呼全家福的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的全家福,并标注家庭成员的称呼。

答案示例:(1)爸爸、妈妈、我(2)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2. 作业要求:画面清晰,色彩鲜艳,家庭成员齐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

2. 拓展延伸:(1)开展“我心中的全家福”主题活动,让幼儿用画笔表达对家庭的爱。

(2)组织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完成全家福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3)开展家庭主题活动,让幼儿在家庭中学会关心、帮助家人,传承良好家风。

幼儿园大班《全家福》教案(精选5篇)

幼儿园大班《全家福》教案(精选5篇)

幼儿园大班《全家福》教案〔精选5篇〕幼儿园大班《全家福》教案〔精选5篇〕幼儿园大班《全家福》教案篇1活动目的:1、用绘画的方式,夸大地表现自己或别人的外部特征。

2、体验和大家在一起的亲密感,增强集体归属感。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展装饰。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才能,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1、幼儿集体照。

2、彩笔、纸张。

活动过程:一、我们的集体照。

1、和幼儿一起观看本班的集体照。

找一找,自己在哪里。

2、这张照片是全班每个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拍的,看起来让人感觉怎么样?二、画个自己留在幼儿园。

1、参观活动室墙面上的装饰及老师的自画像。

2、把自己画下来,贴在我们的“全家福”里吧!3、老师及时指导,要求构图合理,布局恰当,把自己富有个性的地方一一表现出来,如:五官、头发、穿着等明显特征。

4、请同伴看看,自己画的像不像。

三、亲密全家福。

1、请幼儿把自己的自画像,挂在活动室的墙面上。

2、幼儿一起欣赏“全家福”,猜一猜每一幅画像分别是谁?教学反思:本次开展的美术活动,不仅让幼儿观察人物的外表特征,分辨出每个人在家庭中的称呼,还让幼儿感受家庭的亲情,初步培养他们爱家庭、爱父母,尊敬老人的情感。

小百科:全家福,是一个家庭团聚的纪念,是一个组织团结筑梦的表现,是每一个家庭成员发自内心对家团结和谐的凝聚力。

一张全家福,定格了家的团聚时刻,凝聚亲情、凝聚梦想,是人们追寻幸福的影像记录。

一张全家福,像族谱一样记载家庭、企业、组织的成员变化和重要时刻,传递出不同家的情感和梦想。

幼儿园大班《全家福》教案篇2目的:1、能抓住家庭成员的主要特征,学习画出人物正面的形象。

2、热爱自己的父母与家人。

准备:1、请幼儿在家中观察家庭成员的长相,发型,服装等主要的外形特征。

2、已玩过角色游戏:“照相馆”。

过程:1、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家里人的样子,讲讲他们相貌的特点,常有的表情和动作以及喜欢穿什么衣服,从事什么工作。

2、帮助幼儿掌握家庭成员(包括自己)最主要的外形特征。

小班语言《全家福》教案

小班语言《全家福》教案

小班语言《全家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语言领域教材《全家福》,涉及教材的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包括通过观察和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学习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家的情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家庭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

2.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家的喜爱和情感。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家庭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表达对家的情感。

教学重点:观察家庭成员的特点,学会表达对家的喜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全家福图片、家庭成员玩偶、描述家庭情感的图片。

2. 学具:绘画纸、彩笔、全家福照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全家福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家庭成员。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全家福照片,介绍家庭成员。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用家庭成员玩偶,示范如何描述外貌特征,如“爸爸很高大,妈妈很温柔”。

邀请幼儿模仿教师,用玩偶练习描述家庭成员。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绘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画出自己的全家福。

鼓励幼儿用词语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并分享给同伴。

4. 情感表达(10分钟)教师展示描述家庭情感的图片,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家的喜爱。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画的全家福,并用词语表达对家的情感。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全家福》2. 内容:家庭成员:爸爸、妈妈、我外貌特征:高大、温柔、可爱情感表达:我爱我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的全家福,并用词语描述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和表达对家的情感。

2. 答案示例:画出的全家福:(照片)描述家庭成员:爸爸很帅气,妈妈很漂亮,我很可爱。

情感表达:我有一个幸福的家,爸爸妈妈很爱我,我也很爱他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关注他们语言表达和情感态度的发展。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共同分享家庭故事。

幼儿园小班教案《全家福》(通用

幼儿园小班教案《全家福》(通用

幼儿园小班教案《全家福》(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材《全家福》。

通过学习,让孩子们认识全家福,了解全家福的意义,知道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孩子们的亲情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认识全家福,了解全家福的意义。

2. 培养孩子们的亲情观念,让他们懂得家庭的重要性。

3. 提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全家福,了解全家福的意义。

难点:培养孩子们的亲情观念,让他们懂得家庭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全家福图片、视频、PPT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一段全家福的视频,让孩子们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全家福的定义、意义及家庭的重要性,让孩子们了解全家福。

3. 小组讨论(5分钟)让孩子们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家庭的全家福,分享自己的感受。

4. 动手绘画(10分钟)让孩子们用画笔和彩色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的全家福,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5. 成果展示(5分钟)让孩子们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自己的全家福故事。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全家福的意义、家庭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自己的全家福答案:请孩子们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全家福,可以包括家庭成员、表情、场景等。

2. 作业题目:为家人制作一张感恩卡答案:请孩子们用彩色纸、贴纸等材料为家人制作一张感恩卡,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全家福,让孩子们了解了全家福的意义,培养了孩子们的亲情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在讨论环节,部分孩子表现出胆怯、不愿意分享的情况,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一次实地参观,让孩子们参观家庭成员的工作场所,了解家人的付出,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亲情观念。

同时,也可以开展家庭主题活动,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体验家庭生活的乐趣。

《全家福》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全家福》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全家福》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全家福,了解全家福的意义,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关系。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画出自己的家人。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画出自己的家人。

难点:让幼儿表达出自己对家人的感情。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全家福图片、画纸、画笔、彩色铅笔等。

2. 学生准备:自己的生活照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全家福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全家福的意义。

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如何用画笔和颜色画出自己的家人,演示绘画步骤。

3. 实践操作:幼儿按照教师的指导,用自己的画笔和颜色画出自己的家人。

4. 作品展示:教师将幼儿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大家一起欣赏和评价。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学会了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画出自己的家人,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

在实践操作环节,有些幼儿可能对绘画技巧掌握得不够好,教师应该在课后积极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

教师也应该关注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对家人的感情表达,引导幼儿更好地理解家庭和亲情。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拍摄一张全家福,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2. 亲子活动:邀请家长来学校,与幼儿一起制作全家福画作,增进亲子关系。

七、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如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给予积极评价。

2. 同伴评价:让幼儿互相评价彼此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水平的幼儿相应程度的指导。

2. 鼓励幼儿大胆创新,不要过分限制幼儿的绘画风格。

3. 在作品展示环节,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家庭故事。

《全家福》小班教案(

《全家福》小班教案(

《全家福》小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美术活动教材第四章《家庭与生活场景》,详细内容为“全家福”的制作。

通过引导幼儿回忆家庭幸福时刻,以绘画形式表达对家庭成员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全家福的意义,培养家庭观念。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增进幼儿对色彩、形状的认识,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将家庭成员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家庭、亲情的认识,提高绘画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全家福图片、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剪刀、胶水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实践情景: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庭的全家福照片,讲述家庭成员间的温馨故事。

2. 讲解(10分钟)(1)展示全家福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家庭成员的外貌、表情、动作等特点。

(2)讲解绘画全家福的基本步骤,如构图、上色等。

3. 示范(1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如何绘制全家福,边示范边讲解。

4. 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教师示范,开始动手绘制自己的全家福。

5. 互动(15分钟)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给予鼓励和指导。

6.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评价,分享绘画过程中的趣事。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全家福》2. 教学重点:全家福的意义、绘画步骤3. 教学难点:如何生动地表现家庭成员形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完成一幅全家福绘画作品。

2. 答案:作品需包含家庭成员,具有创意和美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完成全家福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鼓励幼儿用其他形式(如手工、泥塑等)表现家庭主题,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教学过程中的示范与互动6.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的选择需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以“全家福”为主题,能够让幼儿在绘画中表达对家庭的情感。

大班社会教案《全家福》含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全家福》含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全家福》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全家福的概念,知道全家福是一种家庭团聚的象征。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描述全家福中的人物和场景。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和亲情意识,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凝聚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全家福的概念,能够观察和描述全家福中的人物和场景。

难点: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和亲情意识,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凝聚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全家福图片、画纸、画笔、颜料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观察家庭团聚的经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出示全家福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提问:“这张图片是什么?你看到了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2. 基本环节:a. 介绍全家福的概念,让幼儿了解全家福是家庭团聚的象征。

b. 引导幼儿观察全家福图片,鼓励他们描述图片中的人物和场景。

c.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庭团聚的经历,让幼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

3. 巩固环节:a. 组织幼儿进行家庭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全家福。

b. 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幼儿对全家福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观察和描述全家福中的人物和场景。

在分享自己家庭团聚的经历时,幼儿表现出对家庭的热爱和亲情意识。

但在绘画活动中,部分幼儿对颜料的使用还需要进一步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六、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全家福画作、家庭成员角色扮演道具、家庭场景图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观察家庭团聚的经历,了解全家福的概念。

七、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幼儿对全家福的理解和感受。

2. 基本环节:a. 展示全家福画作,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b. 邀请幼儿进行家庭成员角色扮演,体验家庭团聚的氛围。

c. 引导幼儿讨论家庭中的亲情和责任,让幼儿认识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支持。

幼儿园大班教案《全家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全家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全家福》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了解家庭成员的称谓,如爸爸、妈妈、姐姐、弟弟等;2.能够认识和说出十个常见的家庭成员的名字;3.能够听懂和运用简单的家庭成员相关的词汇和句子。

1.2 能力目标1.能够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并表达自己的喜爱;2.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简单的互动对话。

1.3 情感目标1.提高幼儿对家庭的理解和重视;2.培养幼儿的家庭意识和集体意识;3.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为《全家福》。

三、教学过程3.1 起始活动3.1.1 热身活动教师播放儿歌《乘坐火车》,要求幼儿跟着歌曲动作摆手,舞动身体。

3.1.2 自我介绍教师将一幅“全家福”图片展示给幼儿,要求幼儿说出自己的家庭成员并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

3.2 主题活动3.2.1 家庭成员相关单词的概念教学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家庭成员的图片,利用示范、联想等方式,激发幼儿对家庭成员相关词汇的学习兴趣。

3.2.2 互动交流教师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引导幼儿交流自己家庭成员的情况,并引导幼儿之间进行互动交流,例如:教师:小明,你有姐姐吗?小明:有!教师:那你说说你姐姐是什么样子的呢?小明:我姐姐很漂亮,她的头发很长,眼睛很大,身穿红色的衣服。

教师:这么漂亮的姐姐一定很受欢迎吧,那你的同学们有没有跟你说过他们家里的情况呢?你能介绍给我们吗?3.2.3 制作全家福教师提供白纸和颜料,让幼儿自己画自己的家庭成员,同时帮助幼儿改正错误,例如:教师:小红,你画的这个人腿好像长了一点呀,这样看会不会有点怪呢?小红:嗯,真的是这样。

那我改一下。

3.3 结束活动3.3.1 游戏启发教师播放《家有儿女》主题曲,让幼儿跟着音乐摆动身体,加深对家庭成员的印象。

3.3.2 反思环节教师邀请幼儿谈谈自己这次学习到了什么和有什么感受,以及自己的不足之处,给予幼儿肯定和建设性的反馈。

四、教学反思4.1 教学内容《全家福》是一款有趣的教学资源,可以让幼儿轻松地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家福教案全家福教案1活动目标:1、乐于为全家福制作相框,感受全家人在一起生活的幸福与甜蜜。

2、欣赏全家福能简单描述照片中的人物面部特征。

3、学习用粘贴的方法制作相框。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幼儿收集全家福的照片、剪好的圆形、三角形纸片若干,相框人手一个、浆糊、棉签、抹布活动过程:一、欣赏歌曲《我爱我的家》,激发幼儿对家的情感。

二、欣赏几幅全家福。

1、观察照片中人物的五官特征,学一学照片人物的表情、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和甜蜜。

2、提问:小朋友,你们家有几口人?请你来介绍自己的家吧?你发现爸爸和妈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三、互相欣赏、介绍自己带来的全家福。

四、为全家福制作相框。

指导语:我们全家福如果能有个相框就更美了?1、认识材料、了解制作相框的方法。

今天我们一起为照片做一个漂亮的相框,用什么来打扮相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们把漂亮的圆形和三角形纸片粘贴在相框上,这样我们的相框才更漂亮。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请你们想一想使用浆糊是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五、教师总结,评价幼儿作品。

活动建议:1、活动延伸:可以将幼儿的全家福作品布置成“我爱我的家”话题墙,引导幼儿欣赏。

2、关注学习品质:全家福的画面总是洋溢着爱的气氛,散发着幸福和温馨。

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全家福时,应注意激发幼儿主动为全家福制作相框的愿望,并认真完成制作。

全家福教案2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照片中人物的外表特征,分辨出每个人在家庭中的称呼。

2、让幼儿感受家庭中的亲情,初步培养幼儿爱家庭、爱父母,尊敬长辈的情感。

活动准备1、图片-全家福2、幼儿的全家福、照相机。

活动过程一、出示全家福照,引起幼儿兴趣二、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全家福”的含义。

1、谁的年纪最大?他们在哪?爷爷、奶奶长的怎么样?小结:爷爷、奶奶的年纪最大,头发都变白了,脸上都有皱纹了,爷爷胡子白了,奶奶的牙齿都掉了,硬的东西都咬不动了。

2、爸爸、妈妈在哪里?3、为什么爷爷、奶奶坐在椅子上,爸爸妈妈站着?4、还有一个人是谁,他在哪儿?小结:你们看,他们一家人都笑眯眯的,真好看,我们也来学学吧!教师:一家人在一起拍的照片叫做“全家福”(幼儿学说)三、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全家福。

1、请个别幼儿在集体前介绍。

2、请全体幼儿向好朋友、老师介绍自己的全家福。

四、布置“全家福”专栏五、师生一起合拍“全家福”小结:我们班,老师就像你的爸爸、妈妈,你们就像老师的宝宝。

我们在一起就像是一个大家庭。

让我们一起来拍一张“全家福”吧!全家福教案3目标:1、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2、知道不同的家庭中成员的数量会有差异。

准备:1、幼儿每人带一张全家福,布置在“亲亲一家人”的主题墙上。

教师从中选择家庭成员分别为3个、4个、5个的三张全家福照片予以放大,将照片中的幼儿头像遮住。

2、数量分别是3、4、5的圆点卡片各一张。

过程:(一)谁的全家福1、依次出示家庭成员为3个、4个、5个的全家福照片,引导幼儿猜猜是谁的全家福。

2、呈现幼儿的头像,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分别说出每张全家福中家庭成员的总数。

(二)我家有几口1、幼儿分组到主题墙上拿取自己的全家福照片,指着照片上的家庭成员数一数共有多少人。

2、在黑板上出示数量分别为3、4、5的圆点卡片,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家庭成员的数量,将全家福放到相应数量的圆点卡片下面。

3、将按人数多少重新排列的全家福照片布置在主题墙上。

(三)谁家的人口多1、全家福上都有谁?2、幼儿观看重新排列的全家福,比一比谁家的人多,谁家的人少,哪些是一样多的。

全家福教案4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课件中人物的外表特征,分辨出每个人在家庭中的称呼。

2、让幼儿感受家庭的亲情,初步培养孩子爱家庭、爱父母,尊敬老人的情感。

3、让幼儿感受新春佳节中相互拜年的热闹气氛,学说简单的贺年用语。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1、全家福的课件。

2、录音机和录有《新年好》歌曲的磁带。

活动过程(一)引出主题,引起幼儿兴趣。

(二)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1、请幼儿看看他们每个人脸上是怎样的表情。

幼儿回答时,还可模仿一下。

2、引导幼儿观察人物的外表特征,分辨人物的身份。

后提问:(1)爷爷长得什么样?(白胡子、白头发、脸上有皱纹)(2)奶奶长得什么样?(3)这个叔叔是谁?是爷爷奶奶的什么人?(4)爸爸旁边的短发阿姨是谁?(5)这个长发阿姨是谁?(6)站在姑姑边上的是谁?(7)这个最小的是谁?3、引导幼儿观察每个人的位置。

提问:(1)照片上爷爷奶奶坐在什么位置?(2)爸爸、妈妈、姑姑站在哪里?(3)姐姐和宝宝在哪里?4、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小结。

(三)游戏“拜年”。

1、说简单的贺岁语句。

2、让幼儿互相拜年,说贺岁语句。

3、结束部分:大家一起唱歌曲《新年好》。

教学反思这个活动的设计我认为还是比较成功的,体现在以下几点一、做幼儿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在创设情景中生成主题我通过倾听、观察、谈话,及时捕捉幼儿的爱好。

新年给予了孩子们太多美好回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探索兴趣。

我尊重幼儿的自发生成活动,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幼儿生成活动,而且给予极大鼓励,并为此创造了一种自由、轻松的氛围,让孩子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我表现、充分交流,分享活动带来的快乐,使活动成为幼儿生活的舞台,成为幼儿自我发展、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幼儿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

二、做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活动的顺利开展师生戴一顶新年帽进教室,充满了喜庆的气氛,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快乐,心里激荡着过年的喜悦,这次活动伴随幼儿求知欲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使幼儿在活动中,自始至终充满学习兴趣,共同体验到了过年的气氛。

三、做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让幼儿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我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感受到了新年的喜庆气氛。

全家福教案5设计理念(或教材分析):在小班上学期,幼儿已经进行过手口一致点数五以内的数量。

大部分幼儿都已掌握这一方法。

本次活动“全家福”,结合主题,运用幼儿熟悉的家人为媒介,引导幼儿进一步巩固手口一致点数五以内的数量,并能用相应的点数表示总数。

活动采取闯关游戏《数数我家有几口》的方式,使幼儿在玩中学,获得学习的乐趣。

活动目标:1、学习手口一致点数五以内的数量,并能说出总数。

2、学念《数数歌》,学习用相应的点数表示总数。

活动准备:1、全家福PPT2、幼儿用书第一页3、小兔、小猫、小老鼠、小鸭图片。

苹果卡片若干。

一、小兔分苹果,复习手口一致点数五以内的数量。

1、创设情景《小兔分苹果》,引出主题。

2、请个别幼儿上来帮小兔分苹果,大家帮他数数看分的对不对。

二、闯关游戏《数数我家有几口》,学习手口一致点数五以内的数量,并与相应的点数相对应。

1、个别幼儿回答,请全体幼儿一起手口一致点数验证。

2、家里有几个人,就可以用几个点来表示。

初步了解数量与点数的对应关系。

3、教师总结,鼓励幼儿在幼儿用书中运用手口一致点数的方法完成练习。

4、对于程度较差的幼儿教师鼓励运用《数数歌》手口一致点数。

三、幼儿操作,巩固手口一致点数五以内的数量。

1、翻到幼儿用书《数学》第一页,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第一题。

引导幼儿了解该练习的操作方法。

2、教师点评,运用《数数歌》进行校对,进一步加深对数量与点数对应关系的认识。

创设小兔分苹果的情景,引导幼儿在情境中复习手口一致点数。

闯关游戏颇具趣味性,增加数学学次的乐趣。

《数数歌》帮助幼儿进一步加深对数量与点数对应关系的认识。

执教者修改或反思1、手口一致点数的基本知识讲解的不够清楚:伸出右手食指,从左往右。

2、在幼儿操作环节,教师首先请幼儿回到座位上,然后教师分发书本,请幼儿翻到书本第一页。

教师讲解示范题。

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一拿到书就不听教师指挥了,自顾自看的,翻来翻去和人交流的,非常的混乱。

在与刘老师交流后,刘老师建议可以先将幼儿用书放在桌子上,然后将幼儿操作的图片做到PPT中,教师在PPT上示范第一题,这样幼儿手中没有书,就会比较安静的听教师的示范了。

示范完后,请幼儿回到座位上翻开书本第一页。

3、由于时间紧迫,PPT设计比较简陋,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将PPT的形式与幼儿操作上的形式更加一致,可以让整个活动环节的衔接更流畅,幼儿的思维方式更加一致。

我采用的是一般意义上的点数,而幼儿操作上所采用的是一行五个圆圈,有几口人涂几个圆圈。

在课后,我与部分出现错误的幼儿交流,发现他们能数出图上有几个人,但不知道对应的要涂几个圆圈。

这应该就是游戏环节与幼儿操作衔接的不够一致性所产生的后果。

4、幼儿操作时,涂圆圈的顺序没有强调,出现部分幼儿圆圈从右边开始涂起。

全家福教案6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通过观察、讨论体会画面中人物的特征、喜好以及与动物的对应关系。

2、学说句式“我是……其实呢……”并尝试仿编。

3、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体验阅读的快乐。

重点:初步理解故事内容,通过观察、讨论体会画面中人物的特征、喜好以及与动物的对应关系。

难点:学说句式“我是……其实呢……”并尝试仿编。

活动准备:课件、音乐活动过程:一、介绍图书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PPT)这是封面,上面有书的名字,我们一起把它读出来。

2.咦,这个小男孩怎么会说自己的家是动物园呢?(扩散思维)3.(出示PPT家)这就是祥太的家,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家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动物,难道他们家真的是个动物园吗?我们一起往下看。

二、阅读绘本(PPT),并尝试创编。

1.观察祥太(1)师:我叫祥太,是个小男孩,其实呢……我是只小猴子。

(2)祥太为什么说他是一只小猴子呢?(3)教师小结:因为他爬树很拿手,喜欢吃香蕉,这些特征跟猴子的特征很像,所以他说自己是一只小猴子。

2.观察爸爸(1)师:这是我爸爸,其实呢……他是只大狮子(2)祥太为什么说爸爸是狮子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看到的)(3)小结:原来他是说自己的爸爸的样子和喜欢吃的食物和狮子很像,他就把自己的爸爸比喻成狮子了。

3.观察妈妈(1)你们看,这是谁?(浣熊)浣熊在干什么呀?你们猜猜,这只勤劳的浣熊会是祥太家里的谁呢?(2)你怎么想到是妈妈呢?(3)你们知道浣熊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吗?(4)小结:妈妈和浣熊的相似之处。

4.观察爷爷、奶奶、妹妹(1)这是祥太的爷爷、奶奶、妹妹,你觉得他们是什么动物呢?(2)幼儿依次观察并大胆猜测(尝试使用这是……其实呢……的句式)5.观察曾祖母(1)师:最后,介绍我的曾祖母,阿花老太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