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
女权主义是什么意思
女权主义是什么意思
女性主义又称女权(女权主义)、妇女解放(女性解放)、性别平权主义,是指为结束性别主义、性歧视和性压迫,促进性阶层平等而创立和发起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批判之外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性底层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女权主义是女性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用语,两者本质没有区别。
女性主义的观念基础是认为,现时的社会建立于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体系之上。
女性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质以及着重在性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识之上。
女性主义政治行动则挑战诸如堕胎权、教育权、家庭暴力、产假、薪资平等、投票权、代表权、性骚扰、性别歧视与性暴力等等的议题。
女性主义探究的主题则包括歧视、刻板印象、物化(尤其是关于性的物化)、身体、压迫与父权。
女性主义运动是一个跨越阶级与种族界线的社会运动。
每个文化下面的女性主义运动各有其独特性,并且会针对该社会的女性来提出议题,、女性劳动报酬偏低的问题;女性下岗失业比例偏高的问题;流产和遗弃女婴问题;婚后居住在男方家所带来的男女不平等问题。
什么是女性主义?
什么是女性主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权益逐渐得到重视,女性主义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那么,什么是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有哪些流派和思想?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女性主义。
一、女性主义的定义女性主义广义上是指支持女性平等地参与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领域的运动和理论。
狭义上指的是关注女性问题的学说和社会运动。
女性主义的目的是消除性别歧视和不平等,实现性别平等和女性权利的实现。
女性主义的影响不仅仅在西方国家,而是全球性的。
二、女性主义的流派和思想1.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拥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以及实现性别平等的最佳方式是通过法律和政策的改革。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反对歧视性法律,赞成女权主义运动中的女权主义者,主张女权主义的目标是赋予女性更大的自由和自我控制。
2. 文化女性主义文化女性主义关注的是文化和媒体对女性的影响。
文化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是一群受到男性统治的弱势群体,他们认为这种统治是一种意识形态和社会结构的产品。
他们在研究和传媒方面,分析和批评了文化表现中女性的形象和角色,提出了女性主义的思想。
3. 同性恋女性主义同性恋女性主义认为,性别歧视不仅是女性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包括那些拥有性别的人们。
她们主张,性别歧视一部分就是异性恋歧视同性恋,通过建立互惠关系和共存理念,营造氛围,增强社会认同和社会支持以帮助实现性别平等性。
三、结语综上所述,女性主义是一种主张实现性别平等和尊重女性权利的运动和理论。
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多种流派和思想,每一个流派和思想都有其独特的观点。
在女性的发展和平等方面仍然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在实现性别平等方面仍然面临许多的挑战,但这并不影响女性主义的发展方向。
我们应该坚定地推进女性权利的发展,并为其前行不懈努力。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女性主义,作为一种关于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社会运动和理论框架,已经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影响力。
女性主义的目标是消除性别不平等和性别歧视,使女性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中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女性主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期的启蒙运动。
在这个时期,一些早期女性主义者开始质疑传统的性别角色和社会规范对女性的限制。
例如,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和她的《权利的申诉》提出了妇女应该享有与男性相等的权利和机会的观点。
19世纪和20世纪初,女性主义运动开始组织起来,并为妇女争取选举权、教育权和劳动权。
在这一时期,一批杰出的女性领导者如苏珊·B·安东尼、埃米琳·P·安特丽普和艾米丽·戴维森及众多其他女性为女性权益奋斗了数十年。
最终,他们的努力在20世纪初获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尽管女性主义运动在过去的百年中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性别不平等和性别歧视问题仍然存在。
在某些地区和领域,女性仍然面临种种不公平对待和挑战。
例如,性别薪酬差距、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暴力等问题依然普遍存在。
女性主义的目标不仅仅是妇女权益,而是追求整个社会的性别平等。
女性主义者认为,不平等对所有人都产生负面影响。
消除性别不平等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和和谐的社会,使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女性主义者通常从多个层面和领域推动性别平等。
在政治领域,他们努力争取女性在政府和决策层中的更多代表和发言权。
在经济领域,他们推动消除性别薪酬差距,并提倡职业平等。
在社会和文化领域,他们努力打破性别刻板印象和保护妇女免受性别暴力。
女性主义者还提倡教育的重要性,包括性别平等教育。
教育对于培养一个平等的社会意识和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当每一个人都接受了性别平等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性别平等的目标。
另外,女性主义运动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到不同族裔、阶级和性取向的女性的权益。
他们认识到,女性的经验和种族、阶级和性取向有重大差异,因此,女性主义者也开始关注到跨领域、跨群体的平等。
女性主义
激进主义的女权主义 (二)
激进女权主义的视角是新颖的,尤其是关于 性别差异和父权制理论对于传统的男性中心 文化和价值体系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激进性 表现在:主张革命而非改良去争取妇女的解 放;强调男女对立和决裂,将矛头指向男性。 不过该理论缺陷在于对女性的特别强调忽视 了男女的同一性,很容易走入“生理决定 论”,而且对妇女本身的强调,忽视了妇女 受压迫的社会、历史、经济层面的分析。
女权主义思潮的主要流派
1.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 2.激进主义的女权主义 3.社会主义的女权主义 4.后现代女权主义
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一)
代表作:玛丽· 沃斯通克拉克拉特《女权辩护》 传统认为女人智力低下,因而没能力从事政治社会事务。而女 权主义认为人人都有理性,都有权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其理 论根源于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 特点:依据人具有同等的理性潜能这一假设,推崇自由主义思 想原则,主张人生而平等,男女平等。其平等指的是机会平等。 多数强调妇女受教育的机会以及在法律上保障妇女的权益。 观点: ①争取法律改革,排除原有对妇女的歧视;②确保妇女的社会 平等权利,排除妇女生育带来的障碍,争取妇女参与行政和决 策;③争取平等的机会,着重于妇女的就业培训和再培训的机 会。
女权主义福利观 (一)
共同点:都认为父权制是妇女受压迫地位的主要原 因:社会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分离的背景下,妇 女仅限于私人领域是妇女地位低下的表现;性别分 工是帮助男性实现控制女性,实现霸权地位的工具。 ①反对性别歧视和性别贬抑,批判男女权力分配不 均以及女性沦为附庸的不公正境遇;②解构现行的 以男性为中心的权力结构、父权制历史文化传统; ③纠正单一的以男性视角去书写历史、构建文化的 偏差,建立女性视角的话语知识。
女性主义的存在对于社会的意义
推动社会公正
推动社会公正 女性主义的出现,打破了传统 的性别角色定位和社会分工模 式,使得女性能够更多地参与 到社会生产和决策中,为社会 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女性主义强调的是社会公正, 即每个人不论性别、种族、阶 级等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 机会 同时,女性主义也反对任何形 式的性别歧视和压迫,为所有 人争取公正和平等的权利
激发社会活力
激发社会活力
女性主义激发了社会的活 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 发展
而女性主义的兴起,激发 了女性的创造力和参与热 情,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新 的活力和动力
12
+
34
在一个充满性别歧视和压迫 的社会中,许多人才和资源 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
导致社会的停滞和落后
同时,女性主义也为社会 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促进性别平等
促进性别平等
1
女性主义的核心目标是实现性别平等,这意味着在政治、经济、社 会和家庭等各个领域中,女性能够享有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和机会
性别平等不仅意味着女性的权益得到保障,还意味着男性也能从中 受益
2
3
在一个性别平等的社会中,男性和女性能够共同参与社会的发展和 进步,实现真正的平等和互利
让人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 己的才能和潜力
推动文明进步
13 推动文明进步
女性主义是推动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之一。它不仅改变了女性的命运, 也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文明进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文 化和传统都存在着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这些文化和传统阻碍了社会 的进步和发展。而女性主义的出现,挑战了这些不合理的文化和传统, 推动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它让人们意识到,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不仅 是女性的权利,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
什么是女性主义,它的目标是什么?
什么是女性主义,它的目标是什么?女性主义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政治运动,女性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其主要是为了争取女性平等的权利。
业内人士认为,女性主义的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加强对妇女权利的保护和反对妇女权利的侵犯。
下面,就让我们来仔细探讨什么是女性主义以及它的目标是什么。
一、什么是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是对性别不平等、歧视和对于女性的压迫的抵制和反击运动。
它的核心理念是反对性别歧视,强调男女平等,旨在让女性在社会、经济和政治方面像男性一样受到平等对待。
女性主义不仅仅是女性自由主义的争取,它也关注男性自由。
二、女性主义的目标1.推动社会性别平等女性主义的目标之一是推动社会实现性别平等。
女性主义强调女性的权利和自由,从而反对长期存在的性别歧视。
女性主义抗议暴力、涵盖文化、心理和物质层面,使得不同种类的权利得到公平对待。
2.反对性别暴力的发生女性主义力图消除对于妇女的性别暴力,包括性骚扰、性剥削、家庭暴力、强奸等。
女性主义者通过法律、社会运动、文化影响等多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为女性争取基本尊严和人权。
3.倡导性别自由女性主义要求妇女拥有同样的权利和自由,可以像男性一样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消除长期以来存在的性别压迫。
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应该掌握自己的生活和命运,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4.支持女性在职场的发展女性主义者呼吁通过培训机遇、公平薪酬、平等机会和工作环境等措施支持妇女参加职场,进一步增加妇女在巨大的市场竞争中的发展机会。
5.树立女性的地位女性主义的目标之一是为女性树立在社会、政治和经济层面的地位。
女性主义通过倡导灵活的职业机制以及公平的资产与财产构成,以增加女性在社会和经济中取得的权益。
女性主义的目标是消除性别歧视、推动性别平等、追求个人自由和尊重妇女的权利。
女性主义不但要为女性争取平等权利,同时也要让男性更好地了解和尊重女性。
最终,女性主义的目标是令我们的社会能更加平等和人性化。
《女性主义》读后感
《女性主义》读后感《女性主义》是一本让我深感震撼的书籍。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女性在社会中所面临的种种不公平待遇和歧视现象,引发了我对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深刻思考。
首先,书中对于女性在家庭和职场中的困境进行了深入剖析。
作者指出,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导致了女性在家庭中承担更多的家务和育儿责任,而在职场中却常常受到性别歧视和职场霸凌。
这种不公平待遇让女性在家庭和职场之间难以平衡,限制了她们的发展空间和自主权利。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揭示,作者呼吁社会应该重视女性的权益,推动性别平等的实现。
其次,书中还探讨了女性身体权益和性别暴力问题。
作者指出,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面临性别歧视和性别暴力的威胁,这种现象严重侵犯了女性的人身权益和尊严。
女性应该有权利保护自己的身体和尊严,不应该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或性对象。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作者呼吁社会应该加强对性别暴力的打击,保障女性的人身安全和尊严。
最后,书中还探讨了女性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中的地位和权利。
作者指出,女性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中常常受到性别歧视和排挤,导致她们难以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
女性应该有权利参与政治和经济活动,发声维权,争取自己的权益和利益。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作者呼吁社会应该重视女性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中的地位和权利,推动性别平等的实现。
综上所述,《女性主义》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女性在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引发了我对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深刻思考。
我相信,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性别平等的目标,让每个女性都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尊严。
希望这本书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思考,推动性别平等的实现。
什么是女性主义
什么是女性主义?(北青网)女性主义是跟女权主义、妇女解放运动相联系的。
妇女解放运动到今天为止,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很早,大概是19世纪末左右,是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次浪潮,当时争论的一个焦点是要求性别包括男女之间的平等,也就是两性的平等,当时也要求公民权、政治权利,反对贵族特权,强调男女在智力上和能力上是没有区别的。
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是要争取政治权利,往往被称作“女权运动”。
第二次妇女解放运动,一般地说,是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开始的。
人们认为,最早也是起源于美国。
这次运动一直持续到80年代。
其基调是要消除两性的差别。
把两性的差别实际上看成是在两性关系中,女性附属于男性的基础。
要求各个领域对公众开放,等等。
波伏娃的《第二性》即产生于这一时期。
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带来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对于性别研究,女性主义的学术研究兴起。
因此,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女性主义流派。
长久以来,在社会上是一个以男权意识为中心的社会意识形态。
所以人们在这种意识形态中形成的概念使得他们从男权的角度来描述这个世界,并且把这种描述混同于真理,就是说,这种描述是千真万确的,是天经地义的。
他们对这些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些概念提出了挑战。
尽管流派众多,但基本点是争取两性平等,改变女性受歧视压迫的现状。
女性主义为何总和性相连女性的歧视是全方位的。
尽管如此性是比较突出的,带有性意味的歧视是占有中心地位的。
也就是说,压迫越深反抗越强。
女性对自身的反思恰恰从最激烈的地方表现是非常自然的。
(自《另类的尖叫》)。
女性主义(名词解释)
沿革
两性平权
两性平等
两性同格
19世纪末是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次浪潮,争论的焦点是要求性别包括男女之间的生命全历程平等,也就是两 性的平等,也要求公民权、政治权利,反对贵族特权、一夫多妻,强调男女在智力上和能力上是没有区别的。最 重要的目标是要争取家庭劳动与社会劳动等价、政治权利同值,往往被称作“女权运动”。
女性主义运动带来了美国和欧洲女性就业率的大幅度上升。1950年代美国婚后女性就业率仅为11%,甚至少 于1920年代。经历了在1960年代、1970年代伴随着带有浓烈地左翼色彩的民权运动而出现的的女性运动高潮后, 1978年美国已婚女性就业率上升到50%。1997年达到61%,在21世纪初头几年的经济繁荣期时,认同“返回家庭相 夫教子”的“选择女性主义”回潮,已婚女性就业率曾经回落到54%,在2008年底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因为生 活压力增大所迫,美国已婚女性就业率重新上扬,在2010年上升到69%左右,与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婚后女性就 业率下降到77%的中国大陆已相差不远。
大部分的女性主义者在政治上采取整体观的行动路线,他们相信马丁·路德·金所说的:“任何一个地方发 生的不公义都是对所有地方公义的威胁。(A threat to justice anywhere is a threat to justice everywhere.)”因此,有些女性主义者通常都会去支持其他社会运动,比如公民权利运动、同性恋权利运动、 以及最近的父亲权利运动。同时,许多黑人女性主义者如贝儿·胡克斯(bell hooks),批评女性主义运动为白 人女性所把持。女性主义者所宣称的女性不利之处,通常都是西方社会中女性的处境,而和黑人女性生活较没有 关系。这个观念正是后殖民女性主义的关键点。许多黑人女性主义者会比较喜欢使用女人主义(womanism)这个 名词来表示她们的观点。美国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她的杂文集首次点出这个名词,亦点出了女人同女性主义微妙 关系的本质。
女性主义理论
女性主义理论在性别平等与女性权益方面的贡献
强调性别平等,反对性别歧视
• 提高社会对性别平等的认识,减少性别歧视现象
• 为女性争取平等权利提供理论支持
关注女性权益,提高女性地位
• 揭示女性在家庭、职场、社会等方面面临的权益问题
• 为女性争取权益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 保障女性权益,提高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
• 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人类全面发展的目标
女性权益的历史与现实挑战
女性权益的历史挑战
女性权益的现实挑战
•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女性争取选举权和教育权
• 职场性别歧视,女性晋升和发展受限
• 20世纪初至中期,女性争取就业平等和生育权
• 家庭暴力,女性人身安全和尊严受威胁
益的全球性问题
性别差异的平衡
• 加强女性主义理论的实践指导,推动性别平等与女性权
• 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性别平等与女性权益问题,寻求全
益的实现
球化与性别平等的结合
谢谢观看
T H A N K Y O U F O R W AT C H I N G
Docs
• 保障女性在职场பைடு நூலகம்的权益,提高女性职业发展机会
• 关注女性在职场环境中的心理健康,提高女性在职场环
境中的幸福感
女性主义理论对家庭与社会关系的影响
倡导性别平等,改善家庭关系
关注女性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
• 消除家庭领域的性别歧视,提高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
• 倡导女性在社会公共事务中的参与,提高女性在社会中
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人类全面发展的目标
• 促进性别平等,实现人类在家庭、职场、社会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女性主义名词解释
女性主义名词解释女性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和社会运动,旨在争取和保护女性的平等权利和地位。
它通过批判性地分析性别差异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以促进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发展。
女性主义关注女性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益,并努力解决社会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是一种与父权制挑战和抗争的思想与行动的集合。
它涉及了广泛的议题,如性别平等、性别歧视、性别身份和性别角色,以及与之相关的议题,如家庭关系、婚姻制度、劳动分工、堕胎权利和性暴力等。
女性主义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其基本目标都是为了推动社会变革,消除性别不平等。
女性主义通过关注女性经历和观点的独特性,挑战了父权制下的男性主导。
它强调个人选择和控制权,主张取消对女性的剥夺和压迫,以实现性别平等和女性的自由发展。
接下来解释一下“性别平等”。
性别平等是女性主义的核心要求之一。
它指的是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男性和女性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性别平等追求的目标是打破性别障碍,消除性别歧视,并为男女平等地参与到各个领域中创造条件。
女性主义还关注“性别歧视”,这是对女性主义者来说非常重要的议题之一。
性别歧视是指根据性别对个体进行不公正对待或剥夺其权益的现象。
女性主义者认为,许多社会制度和阶级结构都包含对女性的歧视,如工作场所的薪资差距、职业选择受限、家庭暴力和性骚扰等问题。
女性主义运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争取消除性别歧视,实现社会的真正平等。
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性别身份”。
性别身份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性别的认同和理解。
女性主义者批评传统的性别二元论观念,认为性别是社会建构的结果,而不是生理性别的自然产物。
女性主义者强调,性别不应该限制个体的自由发展,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以自己所认同的性别身份生活。
此外,女性主义还关注性别角色的问题。
性别角色是社会对于男性和女性应如何行为的期望和规范。
女性主义者批评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认为其固化了性别二元论,并对个体进行了限制。
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的概念辨析
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的概念辨析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是两个经常被提及的概念,它们都与关注女性权益和性别平等有关,但在具体含义和重点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辨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一、女权主义女权主义是一种追求女性权益平等的政治和社会运动,强调在政治、经济、教育、就业等各个领域消除性别歧视和不平等待遇。
女权主义的核心目标是争取女性享有与男性相等的权利、地位和机会。
女权主义关注的议题涵盖了众多方面,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推动性别平等的立法和政策;反对强奸、家庭暴力和性骚扰等性别暴力行为;争取女性在职场上的平等机会和薪资;推动女性参与政治决策等。
女权主义者通常会利用公众集会、游行示威、社交媒体和法律手段等方法来推动和倡导性别平等。
女权主义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妇女运动,尤其是妇女争取选举权的斗争。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权主义逐渐多元化,出现了不同的派别和理论流派,如自由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和后现代女权主义等。
不同派别在目标、方法和理论基础上有所不同,但都致力于争取性别平等和消除性别歧视。
二、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是一种关注女性权益和经验的意识形态,强调女性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由选择权。
女性主义关注的焦点更加广泛,涵盖了社会文化、心理学、性别理论、权力关系和个人经验等多个方面。
女性主义通常以女性的视角来重新审视社会问题与结构,并探索以女性为中心的解决方案。
女性主义追求的不仅仅是法律与政策上的平等,还包括推动社会的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的文化变革。
女性主义者强调将女性的声音与经验纳入到社会讨论与决策之中,以增进社会对女性问题的关注与理解。
女性主义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运动。
它倡导女性权益在各个社会领域得到平等对待,同时也关注其他群体(如种族、性别认同和性取向)的权益。
不同流派的女性主义,如自由女性主义、黑人女性主义、后殖民女性主义等,强调不同的权益和团结。
女性主义
白 流 苏
狭义定义:女性观点来诠释有关女性的议题的电影。 广义定义:女性导演拍摄的,不一定是女性议题的 电影,或是男性导演拍摄,但是探讨女性活动、女 性题材的电影。 女性电影是以女性为其主角,描写一些女性在父权 以及时代的倾轧下奋力求取生存尊严的故事,所描 写的女性角色并不是为了对旧时代的贤妻良母歌功 颂德,藉以更加巩固父权的教化;反之,它更多描 写的是一些桀骜不驯,甚至不容于当时的“坏女 人”,她们特立独行的行径除了勇气可嘉之外,对 于性别刻板的颠覆、以及性别压迫的解放更是引人 深思。
代表人物和作品
1、米利特:《性的政治》 (Sexual Politics) 2、费尔斯通:《性的辩证 法》(Dialecticof Sex ) 3、玛丽琳· 弗伦奇:《超越 权力》 4、玛丽· 戴利:《超越父神 :迈向妇女解放的哲学 》
3、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 19世纪到20世纪70年代 •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论。 • 其基本论点是:物质生活塑造人的意识。经济制度 决定上层建筑。它强调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阶级 压迫,看重物质和经济力量。关注男女不平等的经 济原因和资本主义问题。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认为, 必须改变整个社会结构,真正的性别平等才有可能 。
波伏娃
• 西蒙娜· 德· 波伏娃是法国 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 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让-保 罗· 萨特的终身伴侣。 • 波伏娃最重要的作品是她 的《第二性别》,这部作 品被认为是女权运动的“ 圣经”。 除了天生的生理 性别,女性的所有“女性 ”特征都是社会造成的。 男性亦然。这是她这本书 的最重要的观点。
她出生于索马里沙漠的游牧民族。三岁那年接受了当地习 俗要求的女性割礼。女性割礼为了保证女子在婚前的纯洁 。十二岁时为了五头骆 驼被父亲嫁给六十岁的老叟,结婚 前夜决定逃走投奔摩加迪沙的外祖母。外祖母让她去给当 时索马里驻英国大使夫人的姨妈作女佣。索马里战乱原政 府被推翻后不愿意回索马里而留在英国,在英国成为时装 模特,最终投身于妇女解放事业.
女性主义的理念有哪些?我们是否需要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的理念有哪些?我们是否需要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是20世纪以来不断发展和深化的思潮,其主张的核心是平等、尊重和自由。
女性主义强调,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女性应该得到与男性相同的权利和机会。
那么,女性主义的理念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我们为何需要女性主义呢?一、女性主义的理念1. 反抗性别歧视。
女性主义认为,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性别歧视现象,包括收入不平等、职业歧视、性骚扰等。
女性应该有权利和能力反抗这些不公平待遇。
2. 倡导女性平等。
女性主义主张,女性的权利和地位应该得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平等对待。
女性与男性应该享有相同的权利和机会,包括教育、就业、政治参与等方面。
3. 强调女性的自我决定权。
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应该对自己的生活和命运拥有自主决定权。
女性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的职业、伴侣、生育和家庭生活方式,而不受到外界的强制和社会压力的限制。
4. 打破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女性主义指出,社会上存在一些固化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比如“男子汉大丈夫”、“女孩子要温柔”。
这些刻板印象会限制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女性主义主张打破这些陈规,让人们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5. 关注女性的健康权利。
女性主义关注女性的健康权利,包括性健康、生育健康、心理健康等。
女性主义认为,女性的健康权利应该得到保障,女性应该有权利接受信息和知识,自主做出有关健康的决定。
二、我们为何需要女性主义?1. 促进性别平等。
女性主义的出发点是促进性别平等,强调女性应该得到与男性相同的权利和机会。
只有实现了性别平等,才能真正让每个人发挥最大的潜力,才能让社会更加公正和繁荣。
2. 让女性发挥潜力。
女性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女性的权利和地位长期受到限制。
女性主义强调女性应该拥有自己的选择权和自主决定权,在各个领域发挥自己的潜力。
3. 消除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它会给受到歧视的人带来伤害和痛苦。
女权主义简介
简介女性主义(Feminism)又称女权(女权主义)、妇女解放(女性解放)、性别平权(男女平等)主义,是指为结束性别主义(sexism)、性剥削(sexual exploitation)、性歧视和性压迫(sexual oppression),促进性阶层平等而创立和发起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批判之外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性底层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女权主义是女性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用语,两者本质没有区别女性主义的观念基础是认为,现时的社会建立于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体系之上。
女性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质以及着重在性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识(sexuality)之上。
女性主义政治行动则挑战诸如生育权、堕胎权、教育权、家庭暴力、产假、薪资平等、投票权、代表权(Representation politics)、性骚扰、性别歧视与性暴力等等的议题。
女性主义探究的主题则包括歧视、刻板印象、物化(尤其是关于性的物化)、身体、压迫与父权。
女性主义运动是一个跨越阶级与种族界线的社会运动。
每个文化下面的女性主义运动各有其独特性,并且会针对该社会的女性来提出议题,比如苏丹的性器割(genital mutilation)或北美的玻璃天花板效应,以及中国的女性参政问题、女性劳动报酬偏低的问题;女性下岗失业比例偏高的问题;流产和遗弃女婴问题;婚后居住在男方家所带来的男女不平等问题;媒体和社会观念中的父权(男权制度)(Patriarchy)思想残余问题等。
而如强奸、乱伦与母职则是普世性的议题。
女性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
综观女性主义的理论,有些激烈如火,有些平静如水,有些主张做决死抗争,有些认可退让妥协,但是所有的女性主义理论都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
综述女性的第二性地位是如此普遍,如此持久。
在这样一个跨历史、跨文化的普遍存在的社会结构当中,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认知、观念、伦理等各个领域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即使在家庭这样的私人领域中,女性也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
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的微观理论包括多个门类:
交换理论:这一理论指出,理性的人一向被假定为自私的、相互隔离的、无情感的行为者,而女权主义理论 则做出了另一种假设,它假设人是相互连结的、利他的、有情感的。女权主义还用交换理论解释男女两性之间的 不平等:男性占有了份额较女性大得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知识资源。
在17世纪,英国的玛丽·艾斯泰尔(Mary Astell)成为那个时代最激进也是最系统的女权主义者。她的行动 被誉为英国第一次稍具规模的女权主义抗争。这次抗争的形成原因是,英国当时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 工厂里出现了女工,社会的性别劳动分工(男主外女主内)发生了变化。
早期女权主义游行在欧洲大陆,女权主义运动的源头一般被认为来自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思潮的影响。法国 女性主义是世界妇女运动的第一声,它是在法国大革命中发展起来的 ,参加革命斗争的妇女人数非常可观。 1791年9月,著名女权活动家玛丽·戈兹(Marie Gouze,后改名奥兰普·德古热)代表她的俱乐部发表了世界上 也是法国历史上第一份要求妇女权利的宣言《女权宣言》,主张自由平等的公平权利不能仅限于男性。但大革命 中妇女们并不被认可,男人们的打击随之而来。1793年,法国妇女在努力成为法国公民的道路上挫折不断——奥 兰普·德·古热(Olympe de Gouges)、玛莉-简·罗兰(Marie-Jeanne Roland)以及其她女政治活动家被送上 断头台,女权俱乐部和社团被禁止,同时妇女也被禁止在公共领域参加革命活动,法国重回“男性共和国”。
什么是女性主义?它有哪些基本原则?
什么是女性主义?它有哪些基本原则?女性主义是一种旨在反对男性主义、性别歧视和性别不平等的社会运动。
女性主义者主张男女应该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权利应该是平等的,她们认为习惯性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已经造成了女性在许多领域面临的不平等待遇。
那么,到底女性主义是什么?它有哪些基本原则呢?本篇文章将为大家梳理一下女性主义的核心内容。
一、性别平等原则女性主义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达成性别平等。
女性主义者相信男女应该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拥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对女性的剥削、虐待和歧视必须予以抗争和制止。
她们认为所有人,无论性别、种族、阶级、性取向和身体能力,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机会和尊重。
二、宣扬女权意识女性主义接受“女权主义”的概念,即女性应该保持独立、强势,拥有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自由,更加关注女性自身所处的特定情境。
女性主义者不仅关注女性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权利,而且关注女性在个人生活方面的权利。
她们呼吁女性摆脱传统的性别限制和束缚,建立自信,追求自己的实现,做自己的主宰。
三、拥护集体行动女性主义拥护女性团结的力量。
她们认为女性可以在集体行动中更好地护卫自己的权益。
女性主义者的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捍卫女性权利,促进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平等。
女性主义运动唤起了更多女性投身社会圈子的热情,并将她们的力量聚集起来,成为女性权益争取的有力力量。
四、发声反对女性歧视女性主义者会发声反对男性主义、性别歧视和女性群体受到的不公平待遇。
女性主义者倡导性别教育,认为应加强对社会和媒体中性别歧视的纠正和宣传。
女性主义将女性视为社会中自己的一份子,女权主义不仅仅是为女性争取平等和权力,更是呼吁人们对女性给予尊重。
女性主义的核心在于追求性别平等、宣扬女权意识、支持女性团结、发声反对女性歧视。
女性主义者相信男女应该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拥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对女性的剥削、虐待和歧视必须予以抗争和制止。
她们提倡对社会和媒体中性别歧视的纠正和宣传,期望社会更加注重女性权益,对女性所创造的社会贡献给予应有的尊重和重视。
女性主义名词解释
女性主义名词解释
女性主义又称女权、妇女解放、性别平权主义,是指为结束性别主义、性剥削、性歧视、性压迫,促进性阶层平等而创立和发起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批判之外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性底层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女权主义是女性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用语,两者本质没有区别。
女性主义的观念基础是认为,现时的社会建立于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体系之上。
女性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质以及着重在性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识之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还是异
——女性主义的现代追问
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曾经做过一个《几代女人一个梦》的节目,反映的是中国女性的生存状况。
这个节目表现的是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妇女世代不能上学的悲剧。
电视画面中那趴在教室窗外的眼睛,背着娃娃的小女孩紧握铅笔的双手,以及死气沉沉又不停转动的石磨,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配着感人的画面,编者写下了这样一段解说词:那些上了大学走四方的兄弟们,当你们娶妻生子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想没想过当年为你砍柴挣学费的苦难的姐妹?当年她走了几十里山路赶到学校,将带着体温的卖柴钱交给你们时,你可知道她心里也有和你一样的渴望?
在韦氏《新世界字典》中,女性主义是指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上与男性共享有平等权利的原则。
在《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女性主义是指倡导女性权利的社会运动,其主要内容是为女性争得与男人同等的社会地位以及女性自由选择事业和生活方式的权利。
在国内,学界将女性主义界定为“西方19世纪到20世纪60年代之前流行的妇女运动理论和基本妇女观”,是争取男女平等权利的理论和实践。
由此可见,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浪潮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从理论上讲,它是一种强调两性平等的学说和原则;从实践上看,它是一场提高女性政治地位的斗争和争取妇女解放的运动。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运动,始于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
在此推动下,法国、英国、美国的妇女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掀起了妇女运动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也即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使得女性主义运动有了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由此掀开了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的序幕。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新左派运动的失败,女性主义曾一度沉寂。
但随着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解题和冷战时代的结束,西方国家固有的社会矛盾再度凸显,男女不平等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原来的女性主义流派纷纷提出新的主张,这就是第三次女性主义浪潮。
在现代,继续追问男女平等的存在和现实意义,然而我们不得不提出心中的疑问——男女平等就是女性主义的终极目标吗?社会性别的同与异,哪个更能接近男女平等的精神实质?
社会性别是一个与性别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性别是指男性和女性在生理上的差别;社会性别则是指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它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综合产物。
作为个体,每一个男子或女子都是独特的,但作为群体,男子和女子又都分别具有其共性。
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就是对男子和女子的群体特征即共性的表述,两者构成并衍生出一系列二元对立关系。
例如,男性特征往往与公共领域、积极、理性、果断、暴力、独立、支配和统治等特性相联系,女性特征则常常与私人领域、消极、重感情。
优柔寡断。
和平、依赖、被支配和被统治等特性相联系。
在这种语境中,社会性别被分解为两对二元对立关系:男子和女子;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
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往往与自然的男性和女性分离开来,作为一种隐喻用于社会之中,便构成了统治与被统治、支配与被支配的等级关系。
在西方,女性主义浪潮存在着有关男女两性的同异之争,分为两个阶段:从1848年到1890年,思潮的主要旨趣是强调男女的共性,要求平等的工作权利、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代表人物是法国的西蒙·波伏娃;从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则强调男女的差异,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丽·莫依、法国的艾莱娜·西苏等。
随后,女性主义分裂为“同”与“异”两大阵营。
一部分主张男女应该“相同”,她们不愿意生育,追求个人机会和兴趣,接受法理社会的原则;与此相反,主张男女“相
异”的人则接受礼俗社会的原则,强调传统女性角色,不赞成女性就业,主张在家庭内部争取女性的经济独立和地位。
长期以来,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在对男女平等的理解上是强调共性,即男女平等就是“男女要一样”、“男女要相等”。
这种观点认为,女性要取得与男性一样的社会地位就必须全面进入男性领域,用男性的标准要求自己,把达到男性标准视为是女性的解放。
这种理念的内在逻辑是:要享有男性的特权,女人必须做男人,同男性一样进入社会领域运作。
“男同志能办到的事情女同志也能办得到”作为一个政治纲领,固然对中国的女性解放起着政治动员的作用,但是,这一纲领在实践中的直接后果是:广大女性不顾生理上的差异,和男性一起开山凿石,甚至在经期也要跳进冰冷的水里劳动。
这一似乎平等的名义下被忽略时,男女之间持续的、实际的不平等就会被掩盖、被合理化。
尤其是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形式上的男女平等常常可能在结果上保证了男女的不平等而不是消除了男女的不平等。
换句话说,当女性与男性自觉不自觉地攀比时,就隐含了以男性为中心的预设,从根本上说这并不是女性向自身的回归,而是在认同和强化男性尺度,这恰恰是偏离了男女平等的目标和初衷。
改革开放以后,新的文化反思促进妇女性别意识的觉醒,人们意识到,以男性为标准是对女性的异化,女性应该找回自己。
于是,女人们纷纷踏上了找回女性自身特质的历程。
然而,物极必反,矫枉过正,这一浪潮发展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妇女开始讲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故事。
在市场经济和商业文化的驱使下,女性走向了另一端:强调女性的自然生理特性。
我们看到,整个社会包括女性自身在内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女性的“身体”上。
女性时装、化妆品、美体休闲、香车加美女……在大学校园里,还广泛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学得好不如长得好,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把自己的前途和幸福寄托给容貌以及与此相关的婚姻上。
鲍德里亚一语道破了问题的实质:现代社会,哪怕女性主义者呼声很高,但男性范例仍然以体格和社会成功为中心,而女性范例却是以美和魅力为中心的。
这种对女性心理的特别强调,通过现代社会的运行机制,控制和引导了女性身体及其精神世界,反映了男女之间的一种控制和被控制、引导和被引导的权力关系。
极端的跳跃还是极端,过犹不及。
在中国,男女平等从“男人女人一个样”到强调“女人的身体特征”,二者都背离了男女平等的真正含义,这里的问题无论是强调同还是异,都在不自觉之中走向了真理的反面,即强调“同”时,忽视了女性的生理的和社会的特色,强调“异”时,专注于女性的生理和身体,而抹杀了女性身上的精神气质。
男女平等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要与男性对抗,把男性踩在脚下,由女性来统治这个世界,而是要与男性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不再依附男性,不再做男性的玩偶、奴仆。
要与男性和睦相处,达到完美的双性和谐。
的确,平等的核心意义是“相同”,但是在强调男女两性的相同之处时,往往会抹杀二者的差异。
在一般意义上说,平等不是对人们即刻感觉到的需要做出的直接反应,而是对处于具体情境中的具体人作出的总的概括。
片面理解男女平等,认为男女平等就是男女“一个样”,无视男女间在体力、性格、气质上的差异,即使是平等权益也会创造出新的不平等。
在消除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平等的目标下,男女应该是合作的而非对抗。
男女都有机会享有自己的权利,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才能,给男女以选择的自由,以便参与适合自己的社会活动,从而平等地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