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轶事
欧阳修刚正不阿的事例
欧阳修刚正不阿的事例话说北宋年间,有个大文豪名叫欧阳修,此人不仅文章写得好,人品也是杠杠的,刚正不阿,是个响当当的汉子。
那时候,官场风气不太好,很多人喜欢搞小圈子,拉帮结派。
可欧阳修呢,偏偏不吃这一套。
1.1 有一次,朝廷里有个大官,想拉拢欧阳修,给他送了好多好东西,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应有尽有。
欧阳修一看,眉头一皱,说:“哎呀,你这是干啥呢?我欧阳修可不是那种见钱眼开的人。
”1.2 他把礼物统统退了回去,还写了一封信,大意就是:咱为官一任,就得清清白白,不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丢了原则和底线。
这事儿传出去后,大家都对欧阳修竖起了大拇指,说他真是个硬骨头。
欧阳修不仅对自己要求严,对身边的人也是一样。
2.1 他有个好朋友,叫范仲淹,也是个正直的人。
范仲淹因为上书言事,得罪了权贵,被贬到了外地。
欧阳修知道了,二话不说,也跟着上书,为范仲淹说话。
他说:“范仲淹是个忠臣,他说的话都是为朝廷好,你们怎么能这么对他呢?”2.2 这下子,可把那些权贵们惹毛了,他们也想找欧阳修的茬儿。
可欧阳修呢,根本就不怕,他说:“身正不怕影子斜,我欧阳修行的正坐得端,你们能把我怎么样?”2.3 后来,欧阳修还当上了大官,掌管了朝廷的考试。
他更是严格把关,绝不放过任何一个作弊的人。
他说:“科举考试,是选拔人才的大事,怎么能让那些不学无术的人混进来呢?”欧阳修的一生,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正气歌。
3.1 他不仅文章写得好,人品更是没得说。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人们什么是真正的君子。
3.2 有人说,欧阳修是个书呆子,不懂得变通。
可欧阳修听了,只是笑笑,说:“变通?变通也要有底线,不能为了个人利益,就忘了国家大义。
”如今,欧阳修已经离我们远去很久了,但他的故事和精神,却像一盏明灯,一直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更应该学习欧阳修那种刚正不阿、坚守原则的精神,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欧阳修的故事
欧阳修的故事欧阳修的故事(通用12篇)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欧阳修的故事(通用12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欧阳修的故事篇1提起“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许多人会首先想到千古传诵的《醉翁亭记》。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那种幽美山景,那份潇洒坦然,皆让人心向往之。
其实,欧阳修不仅是北宋诗文运动的领袖,而且是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曾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身居高位。
他忧国忧民,对有真才实学的后辈竭力推荐,使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张载、程颢等一大批青年才俊脱颖而出。
他重视传承清廉自守的家风,还写下名篇《诲学说》,教诲后代及世人要勤学上进,做有用之才。
寡母“画荻”自幼苦读宋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23岁的欧阳修中进士,次年即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
欧阳修在洛阳“守”了3年,迈出了步入仕途的第一步。
欧阳修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其父亲欧阳观也曾在绵州(今四川绵阳)任推官,主管刑狱。
欧阳修出生于绵阳,可他4岁时,父亲便患重病去世了。
欧阳观为官清正廉洁,没什么积蓄,欧阳修的母亲郑氏只得带着欧阳修到湖北随州去投奔欧阳修的叔叔。
叔叔家不富裕,好在郑氏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用池塘边长的荻(dí)草秆当笔,铺沙当纸,教欧阳修写字,直到写对、写工整为止。
这便是慈母教子典故“画荻课子”的由来。
欧阳修后来在为父母所作墓表(祭文)《泷冈阡表》中,记述了幼时母亲的诸多教导。
“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垅之植……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知其一二,有待于汝也。
”“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
”郑氏常用欧阳观生前的言行教育儿子,要求他清廉自守,奉养长辈不一定要衣食丰厚,重要的是要孝顺,待人处事则要敦厚仁爱。
在母亲的教导下,天资聪颖的欧阳修勤奋好学,叔叔给他留下的书籍很快便读完。
欧阳修的故事
欧阳修的故事关于欧阳修的故事欧阳修(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欧阳修的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欧阳修快马追字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他是宋代闻名遐迩的文学大师,是当时文坛盟主,诗、词、文均有很高的成就。
欧阳修的创作态度十分严谨,每一篇文章,他都要反复锤炼推敲,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这也正是他创作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宋代,一些达官贵人在亭台楼阁建成时,总喜欢请文坛大家作文或题字。
欧阳修有一位老朋友韩琦,当时在相州任职,曾建造了一座别墅。
他便请欧阳修帮忙写一篇文章,以记录别墅画锦堂建造之事。
并请欧阳修在文章写成后立即交给来人带回,以便在重阳节前镌刻堂上。
欧阳修计算了一下日程,立即闭门谢客,拟好腹稿后,一挥而就。
写毕交给来人,来人则立即辞归。
可到了晚上,欧阳修重读白天写的文章,读到“仕宦至将相,锦衣归故乡”时停住了。
他觉得这两句意思过直,与上下文衔接也不甚和谐,读起来气短而促。
原来是白天成文时,因来人再三催促,没有来得及仔细斟酌所致。
他经过仔细推敲,决定各加一个“而”字,从而使文句上下连贯顺畅,意思也较深邃。
欧阳修马上出门,唤醒家人,又牵出一匹快马,交代一番后,家人便快马加鞭,向相州路上飞奔而去。
到第二天日落西山时,才赶上了韩琦派来的人,把“而”字补上。
从此,欧阳修快马追字的故事便不胫而走,为许多人熟知和传诵。
欧阳修整肃文风没有伯乐,只能怀才不遇。
北宋嘉祐年间,士人刘几多次在国子监考试中得第一名。
因他文章中诡谲险怪的文句迭出,学子们纷纷仿效,一时形成了怪异浮华的风气。
欧阳修很讨厌这种文风,总想整肃一下。
这年,欧阳修主持进士考试,规定凡是写艰涩险怪文章的考生一概不取。
唐宋散文八大家欧阳修逸闻轶事二则
韩愈逸闻轶事
(接上) 希深、欧阳不得已要献出文章。欧阳修不服气文章 输给了师鲁,与师鲁通宵研讨切磋。师鲁说:“文 章忌讳文风纤巧、文字冗长,您的文章立意较高, 但少嫌文风纤巧、文字冗余。”欧阳修按照这种观 点另外写了一篇文章,比师鲁的字少二十多个。师 鲁对别人夸赞欧阳修说:“欧阳真是一日千里。” (转下)
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逸闻轶事二则Fra bibliotek欧阳修逸闻轶事
一、力矫文风 欧阳修字永叔,今江西吉安人。欧阳修父亲去世 得早,母亲守节亲自教诲。家里贫穷,用芦苇杆做 笔在地上写字学习。 宋代立国近一百年,文气不振。苏舜钦、柳开等 人向改变文风,由于才力不足,没有能彻底扭转颓 靡文风。欧阳修在游学时,在旧竹篓里发现韩愈遗 稿,潜心研读、废寝忘食,决心学习韩愈古文之法。 后来,欧阳修主持贡举考试,排斥士子追捧的“太 学体”,凡是写这种文章的一律剔除不用。(转下)
(接上)
欧阳修逸闻轶事
一些太学生非常不满,趁欧阳修外出,聚众围攻他,
连巡逻士兵不能制止这场哄闹。从此,考场文风主
见发生变化。
欧阳修逸闻轶事
二、欧阳修文章长进一日千里 钱惟演一丞相身份镇守洛阳,修了一座馆舍叫“临 辕”,请谢希深、尹师鲁、欧阳修各自撰写一篇记。 很快,文章就写成了,他们拿出来比较,希深、欧 阳的文章都有五百多字,师鲁的文章只有三百八十 多个字。三人商量把师鲁的文章交给丞相,希深、 欧阳的文章各自收藏起来不交。 丞相召见他们三人,只有师鲁献文,希深、欧阳推 脱有事不见丞相。钱惟演说,我哪里得罪他们这么 深?已经磨好三块石碑刻三人的文章呢。(转下)
韩愈逸闻轶事
(接上) 钱惟演把这三人当作朋友,准备了道服、竹杖三
套,每逢府里有饮酒赋诗、切磋学问的聚会,丞相 就就戴上头巾,穿上紫色短褐,欧阳等三人穿着道 服,拄着竹杖跟随。
关于欧阳修的故事3则
故事一:欧阳修整肃文风
没有伯乐,只能怀才不遇。
北宋嘉祐年间,士人刘几多次在国子监考试中得第一名。
因他文章中诡谲险怪的文句迭出,学子们纷纷仿效,一时形成了怪异浮华的风气。
欧阳修很讨厌这种文风,总想整肃一下。
这年,欧阳修主持进士考试,规定凡是写艰涩险怪文章的考生一概不取。
有个考生在文章中这样写:“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
”意思是:天地初分时,万物始
生长,伟人方问世。
欧阳修想:“这个人一定就是刘几!”于是戏谑地在其后续写道:“秀才剌,试官刷。
”意思是:你秀才的文章违背事理,考官就把你刷掉!还用大红
笔把文章从头到尾横涂一道,称作“红勒帛”,批上“大纰缪”三个字张榜公布。
后来
发现这个人果然就是刘几。
考场文风因此发生了改变,大家都学着写内容充实、朴素的文章了。
过了几年,欧阳修担任廷试考官,发现刘几又来参加考试。
欧阳修说:“清除
邪恶一定要彻底,今天一定要狠狠斥责这些个轻浮学子,以便铲除文坛祸患。
”他
发现一个考生写的《尧舜性仁赋》,其中一句:“故得静而延年,独高五帝之寿;
动而有勇,形为四罪之诛。
”意思是:所以能得宁静就可以养生,可以比五帝还高寿;如果易冲动而莽撞,就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惩罚。
欧阳修便将这个考生定为第一名。
等到张榜公布时,发现考生叫刘辉。
有人告诉欧阳修,刘辉就是刘几,为了彻底改变文风,他连名字也改了。
欧阳修很感动。
欧阳修通过大力改革文风,发现了许多人才,经过他的提拔,一个个都成了名家,其中就有王安石、苏轼与苏辙。
欧阳修的故事有哪些
欧阳修的故事有哪些欧阳修,是我国古代北宋时期的大文豪,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欧阳修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欧阳修的故事有故事说欧阳修是第一个向民间歌女学习的大家,民间诗歌许多都非常平易近人,自从欧阳修诚心学习之后,他的诗词文章多了简明,非常平易近人。
欧阳修作为一个文学巨匠,自然是离不开不断的学习的,他不仅向民间歌女,还听得进樵夫的建议。
欧阳修所写的著名的《醉翁亭记》就是经过一个过路的樵夫建议之后修改的,可以说,欧阳修在文坛的成就离不开他平易近人的品性。
他除了在文学方面听得进意见之外,他还喜欢琢磨文字。
说到对文字的琢磨,最有名的就是文学严谨。
他有一次帮一个朋友写一篇文章,写完了,也有人送走了。
欧阳修回头细想,琢磨不对,就快马策鞭将文章追了回来,只为在一句之中加上一个而字,可见他严谨的态度。
欧阳修勤学的故事在欧阳修刚四岁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然而由于他们家的家境并不富裕,因此没有钱供他上学,他的母亲是受过教育的,知道一定要让他学点知识,于是就用芦苇杆之类的木棍在地上写写画画,欧阳修小的时候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认字、写字的。
他母亲还让他背诵了很多古人写的文章,好让他能够学习怎么作诗。
等到他年纪稍微大一些之后,家里因为实在是没有钱让他继续看书了,他就去同村相对富裕一点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的时候还会趁机把书里的内容抄写下来,好让自己能够随时再看。
但是很多时候都是书还没有抄完,他就已经可以将这本书背下来了。
甚至还会因为沉迷于读书,连饭都会忘了吃,满脑子想的都是读书。
因为有了这样的刻苦和努力,他小的时候作出来的诗和写出来的字,就已经和成年人的水平差不多了。
欧阳修的性格怎样欧阳修性格受他父母的影响很大,欧阳修性格的形成主要是她母亲言传身教的原因。
他的母亲是大家闺秀,识字懂礼节。
他和母亲从小寄居在叔父家里,知道叔父家里拮据,他母亲就通过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和儿子,并教育欧阳修一定要有志气,千万不能看不起自己,要学会苦中作乐。
欧阳修的小故事简短
欧阳修的小故事简短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小故事有很多。
以下是其中一个简短的故事:
有一天,欧阳修正在公务忙碌时,其中一位仆人前来报告说家里的水缸里进了一只青蛙,无法取出。
欧阳修立刻停下手中的工作,走到水缸前观察了一会儿,发现青蛙体型较大,无法直接捞出。
欧阳修思考之后,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命令仆人拿来一个大水桶和一个长绳。
他把水桶往水缸旁边移动,然后将一端系在水桶的把手上,另一端在水缸边上拉着。
然后,欧阳修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水桶,借助水桶高出水缸的位置,他能够将手伸进水缸,然后抓住青蛙并将其放入水桶中。
最后,欧阳修爬下水桶,将青蛙放归自然。
整个过程并没有对青蛙造成伤害。
这个小故事体现了欧阳修聪明才智和善解人意,他能够灵活应对问题并带来解决方案。
欧阳修的小故事
欧阳修的小故事欧阳修是北宋文学家,他的文学成就在宋代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欧阳修的一生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其中不乏一些小故事,这些小故事或许并不为人所熟知,但却能够展现出欧阳修的风采和风度。
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欧阳修的一些小故事。
欧阳修年轻时,曾在乡间游历,他在一处山间小镇上遇到了一位贫穷的老翁。
老翁身穿破旧衣衫,面容憔悴,但却神采奕奕,显得很有风度。
欧阳修向老翁问起他的生活,老翁却笑而不答,只是指着身边的一株小草说,“这株小草虽然不起眼,却能顽强生长,我就像它一样,生活虽然艰难,却仍然能保持着一颗乐观的心。
”。
欧阳修听后深有感触,他意识到,生活并不取决于物质的丰富与贫乏,而在于一个人内心的丰富与贫乏。
他从老翁身上领悟到了一种生活态度,那就是无论遭遇怎样的困难,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不向命运低头。
另外,欧阳修还有一个小故事,那就是他曾在一次宴会上结识了一位风度翩翩的年轻人。
这位年轻人谈吐不凡,举止得体,引得众人赞叹不已。
欧阳修对他的表现赞叹有加,但年轻人却谦虚地说,“我这一切都得益于您的启发和教诲,您是我的良师益友。
”。
欧阳修听后微微一笑,他深知自己并非年轻人的良师,年轻人之所以能有今天的风采,完全是他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所致。
但欧阳修并没有直接驳斥年轻人的话,而是微笑着说,“你能有今天的成就,全凭你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我只是给了你一点点的指引而已。
”。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欧阳修是一个谦逊的人,他并不喜欢将自己的成就归功于他人,相反,他更愿意看到别人能够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这种谦逊和宽容的态度,正是欧阳修为人的真实写照。
欧阳修的小故事还有很多,每一个小故事都能够反映出他的风采和风度。
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更是一位有着高尚品格的人。
他的人生态度和品德修养,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愿我们能够从欧阳修的小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自己的人生也能够如同欧阳修一样,充满风采和风度。
关于欧阳修的故事
关于欧阳修的故事“六一之意”故事欧阳修初次被贬至滁山时,自称为醉翁。
到了晚年准备在颍水边退休时,他又取号为六一居士。
有访客不解其意,询问“六一”的含义。
欧阳修解释说:“我家里有藏书一万卷,收集了三代以来的金石遗文一千卷,还有一张琴、一副棋,并且常备一壶酒。
”客人困惑地问:“这明明是五样东西,怎么叫六一呢?”欧阳修笑道:“加上我这个老头子,在这五物之间度过余生,难道不是六一吗?”“新旧女婿”故事欧阳修在中进士后迎娶了胥夫人,但不幸的是,新婚不久胥夫人便去世。
之后,欧阳修再婚,娶了名臣薛奎的第四个女儿。
有趣的是,薛奎的三女婿正是与欧阳修同科殿试并荣获状元的王拱辰。
当王拱辰的妻子过世后,他又续弦娶了薛奎的第五个女儿,这样他既继续成为薛家的女婿,也成了欧阳修的连襟。
欧阳修(或说是王拱辰本人)曾写诗戏谑这一情形:“旧女婿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
”欧阳修家风故事欧阳修的家风故事体现了深厚的文化传承和道德教育。
他的父亲欧阳观是一个仁厚的君子,他在世时担任推官,经常处理案件至深夜。
对于涉及百姓的案件,他非常慎重,总是反复审查,尽可能依法从轻处理;对于无法免除死刑的案件,他虽然痛苦地执行极刑,但内心深感悲痛。
这样的爱民情怀传给了欧阳修,被贬至夷陵后,他在翻阅旧案卷时发现许多冤错和不公,于是暗中发誓要杜绝政务中的任何差错。
为了实现这一承诺,他日夜努力,亲自处理事务,最终在这个资源匮乏的小县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制度。
通过在书籍中学习和在实践中锻炼,欧阳修在夷陵四年的艰苦岁月中培养了深厚的为民情怀,并形成了坚韧不拔的性格。
清廉故事欧阳修在担任官职期间,以公正无私的态度推荐人才,即使面对过去的仇敌也不例外。
在嘉祐六年,他作为参知政事,被皇帝要求推荐三位适合担任宰相的人选时,他推荐了吕公著、司马光和王安石。
尽管吕公著的父亲吕夷简曾诬陷欧阳修,导致他被投入大狱;司马光和王安石与欧阳修在政治观点上存在严重分歧,曾使他遭到贬谪,但欧阳修并未因此而怀恨在心,他的这种大度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关于欧阳修的小故事(通用12篇)
欧阳修的小故事关于欧阳修的小故事(通用12篇)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关于欧阳修的小故事,欢迎大家参考阅读!欧阳修的小故事篇1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少年时代的欧阳修家贫如洗,为觅生计和求学,四处奔波。
十二岁那年的一天,他身背书囊,匆匆行至襄阳城下,见城门已关,抬头望见城头有一个老兵把守,便拱手施礼道:“烦请老伯开门,放学生进城好吗?”老兵问:“城下何人?为何现在进城?”欧阳修答道:“读书人远道而来,进城求宿。
”老兵本不敢违例开城门,但听出是个很懂礼貌很有点口才的小学生,顿起爱怜之心,说道:“既是书生,我出一联,对得出,放你进城;对不出,明晨再进。
”欧阳修答道:“遵命。
”老兵念道:“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
”欧阳修一听这上联,看似随便说出,其实叠字连用,暗藏机巧,便接上说:“出对子容易,对对子难啊,请先生先对吧。
”老兵大声道:“我是要你对的!”欧阳修笑道:“学生已经对过了。
”老兵一想,恍然大悟,立即下城楼开了城门。
讲到这里,也许少年朋友们会问:“对联讲究的是字数相等,既然上联十一个字,下联怎么是十六个字呢?”其实,这幅对联是: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欧阳修的小故事篇2寒假里偶尔读到一篇《欧阳修的故事》,深有感触。
故事主要内容讲的是:有个人爱写诗,有一次与欧阳修同行,只是并不知道同路的就是欧阳修,他看到路边有一棵枯树,于是念念有词来了两句:“远远一枯树,两个树枝桠。
”显然,这两句诗既无生命,也无色彩。
但欧阳修听了并不嘲笑,而是笑眯眯地告诉他说:“你如果再加两句,这诗保证漂亮!”这个人听了也就绞尽脑汁地想,欧阳修见他想得挺苦,知道他已渐有所悟,也就加了两句给他听:“春来苔是叶,冬主雪作花。
欧阳修轶事
欧阳修轶事欧阳修轶事导语:欧阳修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在早年的时候,因为锋芒过于显露,众考官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欧阳修的轶事,欢迎阅读!欧阳修的轶事“千古伯乐”欧阳修对有真才实学的后生极尽赞美,竭力推荐,使一大批当时还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名垂后世,堪称千古伯乐。
不但包括苏轼、苏辙、曾巩等文坛巨匠,还包括张载、程颢、吕大钧等旷世大儒的出名与欧阳的学识、眼光和胸怀密不可分。
他一生桃李满天下,包拯、韩琦、文彦博、司马光,都得到过他的.激赏与推荐。
“唐宋八大家”,宋代五人均出自他的门下,而且都是以布衣之身被他相中、提携而名扬天下。
风流丑闻据传欧阳修与“外甥女”张氏有染,但双方并无血统关系,是欧阳修的妹夫的前妻所生。
张氏嫁给了欧阳修的堂侄,以后又和家中的仆人私通,事情败露后,此案在开封府审理。
在公堂之上张氏供出和欧阳修有私情。
欧阳修百般辩解,最后虽以“查无实据”了事,但在名声上却大受影响。
他的政敌钱勰也借此攻击他,最后被朝廷贬到滁州。
欧阳修妻子的堂弟蒋宗孺犯了事,遭到弹劾,蒋本来希望欧阳修能帮自己开脱一下,欧阳修却上书要求尽快处理。
蒋对此恨恨不已,就揭露出欧阳修和大儿媳吴春燕有染。
不久还被人告到皇帝那里去了,当时的宋神宗不相信,方才作罢。
科举之路欧阳修的科举之路可谓坎坷。
1023年和1026年两次参加科举都意外落榜。
1029年春天,由胥偃保举,欧阳修就试开封府最高学府国子监。
同年秋天,欧阳修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1030年,欧阳修再次参加礼部组织的春闱,欧阳修名列第一。
同年3月11日,由宋仁宗赵祯主持的封建社会最高等级的考试——殿试在崇政殿举行。
3月14日,殿试放榜,欧阳修被仁宗皇帝唱十四名,位列二甲。
据欧阳修同乡时任主考官晏殊后来对人说,欧阳修未能夺魁,主要是锋芒过于显露,众考官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
“琴论家”欧阳修一生不仅喜欢弹琴、听琴、藏琴,而且喜欢写琴诗琴文,以记琴声与琴事、以论琴意与琴理,深得琴中趣。
欧阳修的五个经典小故事
欧阳修的五个经典小故事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
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有关他的历史故事有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1、自幼聪慧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子不必担忧家贫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不仅可以创业光宗耀祖,他日必然闻名天下。
”欧阳修十岁时,从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为日后北宋诗词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
2、科举之路欧阳修的科举之路可谓坎坷。
天圣元年(1023年)和天圣四年(1026年)两次参加科举都意外落榜。
天圣七年(1029年)春天,由胥偃保举,欧阳修就试开封府最高学府国子监。
同年秋天,欧阳修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
欧阳修在国子学的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中均获第一名,成为监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礼部省试中再获第一,成为省元,也算是“连中三元”。
欧阳修觉得,在即将到来的殿试中,自己肯定也能夺得状元,于是特意做了一身新衣服,准备到时候穿。
欧阳修在有个同学,叫王拱辰,才19岁,也获得了殿试资格。
一天,王拱辰调皮地穿上欧阳修的新衣服,得意地说:“我穿状元袍子啦!”没想到,殿试那天,真的是王拱辰中了状元。
天圣八年(1030年),由宋仁宗赵祯主持的殿试在崇政殿举行。
殿试放榜后,欧阳修被仁宗皇帝唱十四名,位列二甲进士及第。
据欧阳修同乡时任主考官晏殊后来对人说,欧阳修未能夺魁,主要是锋芒过于显露,众考官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
3、步入官场虽然没中状元,欧阳修也获得了不错的名次,被授任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充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
欧阳修—轶事典故
欧阳修—轶事典故嘿,各位小伙伴!今天咱们就来唠唠欧阳修的轶事典故。
哇,欧阳修啊,那可是文学界的大拿呢!我跟你们说欧阳修这人可有趣了。
我记得好像有这么个事儿,他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但他可没放弃读书。
就像现在好多孩子,家庭条件不好,可那股子学习的劲儿,嗷嗷的。
嗯...欧阳修那时候读书可刻苦了,据说他经常从别人那里借书来看,看完就赶紧抄下来,生怕忘了。
这就好比我们现在看到好文章,赶紧收藏起来一样。
还有啊,欧阳修在仕途上也挺坎坷的。
他那性格吧,比较耿直,有啥说啥。
有时候就容易得罪人,唉。
我感觉我自己有时候也这样,心里想啥嘴上就秃噜出去了,也不管人家爱不爱听。
他呢,在官场里就因为这个吃了不少亏。
不过呢,他也没改,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
这一点我是真佩服,要是我估计早就妥协了。
说到他的文学创作,那可不得了。
我记得有个故事,说他写文章的时候特别认真,反复修改。
我就想啊,我写东西的时候咋就没这耐心呢?我常常是写完就不想看第二眼了,感觉自己写得就那样,破罐子破摔。
可是人家欧阳修,那是精益求精啊。
就像做一道菜,他是精心雕琢每一个细节,而我就是随便炒炒就出锅了。
哦,对了,欧阳修还有个关于喝酒的趣事呢。
他喜欢喝酒,喝醉了就诗兴大发。
我就在想啊,如果我也能像他那样,喝了酒就能写出好文章,那我不得天天喝哈开个玩笑啦。
他喝酒写诗这个事儿呢,感觉就像是那种艺术家的灵感乍现,喝了点小酒,整个世界都变得不一样了,文字就像泉水一样汩汩地往外冒。
我记得好像还有一次,他跟朋友之间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
不过我这脑子啊,一下子想不起来具体是啥事儿了。
哎我这又扯远啦。
不过没关系,咱们就这么随性地聊嘛。
你们想啊,如果欧阳修生活在现代,他会是什么样的呢?他还会那么痴迷于文学创作吗?还是会被现代社会的各种新鲜玩意儿给吸引走呢?嗯...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在学习这些历史人物的时候,一开始也是一头雾水。
就觉得这些古人离我好远啊,他们的故事就像天书一样。
(完整word版)欧阳修轶事
欧阳修轶事别号由来欧阳修的名字虽然不是自己所取,但他的号则是自己取的,我们可以从他自取别号看一看他的个性,当为用义深远。
欧阳修号醉翁,在他的《醉翁亭记》中曾经自叙以“醉翁"为号的原因。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至滁州(今安徽滁县)时所作。
《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优美……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可见欧阳修是经常喝酒之人。
在美丽的山水之间,有一座醉翁亭.当时欧阳修是滁州太守,常与朋友到亭中游玩,“饮酒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事业上的不如意,欧阳修只有用饮酒来排解心中的郁闷,所以自号“醉翁"。
欧阳修别号“六一居士”,“六一”指的是“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六一居士传》(欧阳修),以上共有六个“一”。
所以他自号“六一居士”。
逸闻轶事欧阳修曾被指控和外甥女张氏乱伦。
早年张氏原本嫁欧阳修的远房侄子欧阳晟。
外甥女与家仆陈谏私通,被人发现送开封府右军巡院审理.在官府里外甥女竟又向知府杨日严揭发欧阳修和她通奸。
钱世昭《钱氏私志》称:“欧(阳修)后为人言其盗甥,《表》云:丧厥夫而无托,携孤女以来归。
张氏此时年方七岁,内翰伯见而笑云:‘七岁正是学簸钱(“簸钱”是当时小女生玩的游戏)时也。
’欧阳词云:‘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那忍折,莺怜枝嫩不胜吟,留取待春深.十四五闲抱琵琶,堂上簸钱堂下走.’恁时相见已留心,何况到如今?"“盗甥”的轶闻出于《钱氏私志》,而多认为,此因钱氏与欧阳修有私怨,兼当时政局所构,为人诽谤;欧阳之词实为穿凿附会之言。
欧阳还被指控与儿媳妇吴春燕乱伦被御史蒋之奇上书弹劾。
但其弹劾被指“无以对,俱坐谪官”,该传闻被定诬蔑。
司马光《涑水纪闻》记载:“士大夫以濮议不正,咸疾欧阳修,有谤其私从子妇者。
御史中丞彭思永、殿中侍御史蒋之奇,承流言劾奏之。
北宋诗人欧阳修那不为人知的趣事
北宋诗人欧阳修那不为人知的趣事!欧阳修是我国古代北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号醉翁,六一居士。
说起欧阳修,让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于《醉翁亭记》中表达自我的、朗朗上口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而关乎他的趣事有:1、新衣裳之状元袍子被人穿。
欧阳修于天圣元年(1023年)和天圣四年(1026年)参加了科举考试,但无奈都落榜了,而欧阳修却没有灰心,天圣七年(1029年)春,欧阳修就试于开封最高学府国子监,并于同年秋天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
欧阳修在国子监的广文馆试和国学解试中都获得了第一名,即成为“监元”和“解元”。
第二年(1030年),欧阳修一鼓作气,又在礼部省试中考取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成为了“省元”,这也算是“连中三元”了。
欧阳修对于即将到来的殿试考试,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觉得自己定能夺得状元的头魁。
于是,他特意的为自己做了一件新衣裳,为殿考之日穿。
天意弄人,事与愿违。
殿考前的某一天晚上,一位名为王拱辰(与欧阳修在广文馆中是同学,19岁,也获得殿试资格)的同学很是调皮的穿上了欧阳修的新衣裳,并且还洋洋得意地说:“我穿状元袍子啦!”没想到,殿试那天王拱辰获得了第一名,中了状元。
其实,这样的结果也是意料之外,有在情理之中。
后来,据欧阳修同乡的时任主考官晏殊说,欧阳修未能考取第一名、夺得首魁、成为状元之才的原因是欧阳修本人个性张扬,锋芒过于显露,众考官想要挫其锐气、磨其棱角,从而促其成才。
2、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之洛阳风流。
错误比喻之洛阳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天圣九年(1031年)3月,殿试结果已出。
欧阳修虽然没有夺得状元,但也获得了很好的名次。
欧阳修被授予官职,于古时西京,即当今洛阳,任留守推官。
有一天,欧阳修与同僚到五岳之中“嵩山”游玩观景,要返程回去时,被傍晚时分的一场雪给捆住了。
忽然的被钱惟演的使者赶到了,使者带来了优秀的厨子和歌姬,并奉命传达钱惟演的话与欧阳修等人:“府里没有什么事,不用着急急着赶回来,好好留于嵩山游玩赏雪吧。
欧阳修轶事
欧阳修趣事一、巧对过关欧阳修四岁那年,父亲在江苏泰州判官任上去世,从此,这个原本没有田地房产和积蓄的家庭变得一贫如洗,母亲郑夫人只得带着儿女投奔远在湖北随州任推官的小叔子欧阳晔。
欧阳晔职位低,俸禄少,抚养三个儿子已显得力不从心,又增加四口人吃饭,家里显得清贫寒酸,以致欧阳修到了上学的年,买不起纸笔进不了私塾。
为了儿子的前程,郑夫人以沙为纸,以荻杆为笔,手把手地教儿子读书写字,演绎了一段“画荻教子”的千古佳话。
在母亲的教育下,欧阳修好学不倦,进步很快,十岁时已能吟诗作赋,叔父欧阳晔很高兴,安慰郑夫人说“嫂嫂不要为家里贫穷儿女年幼担心,这孩子将来一定大有出息。
”但欧阳修不满足已有的进步,认为要成就一番功名,必须广见博闻,为此十二岁时,欧阳修背起行囊,迈上了外出求师学习的历程。
一天傍晚,欧阳修匆匆来到襄阳城下,看见城门一关,心里很是着急,抬头一看,城头有一个老兵把守,便拱手施礼道:“烦请老伯开门,放学生进城好吗?”老兵本不愿破例开城门,但听出是个很懂礼貌的少年,顿生爱怜之心,说道:“既是读书人,我出一联,对得出,放你进城;对不出,明晨再进。
”老兵出上联:“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
”欧阳修略加思索,说:“出对子容易,对对子难啊,请先生先对吧。
”老兵有点恼怒,大声道:“我是要你对的!”欧阳修笑道:“学生已经对过了。
”老兵一想恍然大悟,立即下城楼开城门。
原来,欧阳修的下联是: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二、以诗论菜一天中午,身为颍州知州的欧阳修与朋友悠游山水回来,已错过了用膳时间。
于是,他带朋友来到一家挂有“杏花村”酒旗的普通酒店。
瑟瑟秋风中,酒旗猎猎飘动,“杏花村”三字显得特别醒目,但酒店生意却显得很清淡,只有三五赶集的农民就着炒花生喝酒聊天。
地上的花生壳伴着阵阵北风缓缓地往屋里挪动,酒店里显得很静。
欧阳修正是看中这里的安静,便于同朋友交流写诗体会。
欧阳修没有官架子,平时经常深入百姓,了解民生疾苦,所以很多人都认得这位慈眉善目的父母官。
欧阳修轶事
欧阳修妙语戏蠢材欧阳修,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著述颇多,位列“唐宋八大家”,在文坛名气很大。
可是江南有位姓陶的富家子弟,人称“酸秀才”,读了几本书,就目空一切,自以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天下无敌。
他听说欧阳修的才学和名气,很不服气,扬言一定要找到欧阳修比个高低。
春暖花开时节,陶生带了几本唐诗,背着雨伞就兴致勃勃地上路了。
走了一段路程,看见路旁有棵枯树,顿时诗兴大发,随口吟道:“路边一枯树,树上两个杈。
”吟完这两句,就再也吟不下去了,凑巧对面走来一老翁,他又反复吟了几遍,还是吟不出来,没想到老翁脱口吟道:“春来苔为叶,冬至雪当花。
”陶生一听,暗暗吃惊。
这两句续诗不是把枯树写活了吗?你看春苔作叶,冬雪当花,构思多么新奇呀!但一贯自高自大的陶生不肯服输,淡淡说道:“看来你也懂点诗,你这两句虽不如我那两句实在,还算凑合。
我们结伴同行一块去访欧阳修吧。
”他们往前走了一段,看到一群鹅正向河中走去,陶生诗兴又来了:“远看一群鹅,噗通跳下河。
”吟罢抓耳挠腮,满脸憋得通红,看着老翁发呆。
老翁笑了笑说:“老夫不才,试接两句:白翼分清水,红掌踏青波。
”陶生听后又是一惊,心想这两句如此工整对仗,而且意境清新,生动形象,决非一般人所能为,对老翁立刻刮目相看:“老头儿,看来你还真有点才学,这两句续诗非同一般呀!”老翁说:“这两句续诗本不是我的,是从唐朝诗人骆宾王的《咏鹅诗》借用过来的。
原诗是这样的:‘鹅鹅鹅,曲颈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陶生听后更加吃惊:这老头肚子里墨水真不少!我怎么没读过骆宾王这首诗啊。
于是对老翁说:“老头儿,我今天本来是和欧阳修比高低,没想到遇到了你,幸会!幸会!”他们顺着河继续往前走,来到一个渡口,一起上了船。
陶生诗兴又来,对着老翁高声吟道;“你我同乘舟,去访欧阳修。
”那老翁听后再也忍不住了,立即接道:“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陶生一听,立刻明白了。
原来这老头儿就是欧阳修啊!顿时满脸羞愧,忙叫船家靠岸,跳下船逃回家去了。
欧阳修的历史故事
欧阳修的历史故事一、少年才俊,文采飞扬咱们得聊聊北宋那位大名鼎鼎的欧阳修,那可是个少年就露出尖尖角的才子。
话说欧阳修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但人家有个好妈妈,知道书到用时方恨少,愣是用芦苇秆在地上教他写字。
欧阳修也是争气,一点就通,那字写得跟印刷出来似的,文章更是出口成章,让人不得不服。
1.1 刻苦学习,不负韶华欧阳修白天帮着家里干活,晚上就点着油灯,埋头苦读。
那时候可没有电灯、手机这些玩意儿,但他那份专注劲儿,比咱们现在熬夜刷剧还上头。
他常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话儿从他嘴里说出来,感觉特别有分量。
1.2 文采初露,惊艳四座没多久,欧阳修的文章就在乡里传开了,大伙儿都说这孩子将来必定成大器。
有次他参加乡试,那文章写得那叫一个妙,考官看了都连连点头,直夸他是“后生可畏”。
从此,欧阳修的名字就像长了翅膀似的,飞遍了大江南北。
二、仕途坎坷,不改初心虽然文采出众,但欧阳修的仕途却没那么一帆风顺。
他当官那会儿,朝廷里乌烟瘴气的,各种派系斗得跟啥似的。
欧阳修呢,就是个直肠子,有啥说啥,得罪了不少人。
2.1 直言敢谏,不畏强权有回皇帝想提拔个奸臣当大官,欧阳修一听就火了,直接上书痛陈利弊,把那奸臣批得体无完肤。
皇帝一看,嘿,这小子胆子挺肥啊!不过呢,他也知道欧阳修说的是真话,只好作罢。
2.2 屡遭贬谪,不改文风因为老是得罪人,欧阳修没少被贬官。
但他不在乎,到哪儿都照样写诗作文,还越写越好。
他的文章就像他的人一样,有骨气、有情感,读起来让人心里热乎乎的。
2.3 提拔后辈,桃李满天下欧阳修不光自己厉害,还特别爱提携后辈。
他就像个老园丁似的,整天忙着给那些年轻才子浇水施肥。
像苏轼、苏辙这些大文豪,都是他的学生呢。
三、晚年生活,悠然自得到了晚年,欧阳修终于看开了官场上的那些破事儿,开始享受起退休生活来。
他在家里养养花、种种草,偶尔还约上几个老友喝喝茶、聊聊天。
3.1 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给自己起了个号叫“醉翁”,还写了篇《醉翁亭记》。
关于欧阳修的小故事
关于欧阳修的小故事其一、虚心求教其一、虚心求教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被贬滁州任太守。
此后,他时常闲游山水,并与附近琅琊寺的智仙和尚结为好友。
为便于他游览,智仙和尚带人在山腰盖了座亭子。
亭子建成那天,欧阳修前去祝贺,为之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
文章写成后,欧阳修张贴于城门,征求修改意见。
开始大家只是赞扬,后来,有位樵夫说开头太罗嗦,便叫欧阳修到琅琊山南门上去看山。
欧阳一看,便恍然大悟,于是提笔将开头“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山,林壑尤美”一串文字换上“环滁皆山也”五个字。
如此一改,则文字精练,含义倍增。
字精练,含义倍增。
其二、行文求简其二、行文求简欧阳修在翰林院任职时,一次,与同院三个下属出游,见路旁有匹飞驰的马踩死了一只狗。
欧阳修提议:“请你们分别来记叙一下此事。
”只见一人率先说道率先说道::“有黄犬卧于道,马惊,奔逸而来,蹄而死之”,另一人接着说:“有黄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
”,最后第三人说:“有犬卧于通衢,卧犬遭之而毙。
” 欧阳修听后笑道:“像你们这样修史,一万卷也写不完。
”那三人于是连忙请教:“那你如何说呢?”欧阳修道:“‘逸马杀犬于道’,六字足矣!”三人听后脸红地相互笑了起来,比照自己的冗赘,深为欧阳修为文的简洁所折服。
的简洁所折服。
其三、文风严谨其三、文风严谨据《宋稗类钞》记载:有一次欧阳修替人写了一篇《相州锦堂记》,其中有这样两句:“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
”交稿后,他又推敲了一下,觉得不妥,便派人骑快马将稿子追回,修改后再送上。
来人接过改稿,草草一读,很是奇怪:这不还和原稿一模一样吗?仔细研读后才发现,全文只是将“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改成了“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快马追回的只是两个“而”字。
但他反复吟诵后,才发现个中妙处。
原来,改句中增加了两个“而”字,意义虽未改变,但是读起来语气由急促变为舒缓,音节和谐,增加了语言抑扬顿挫的音乐美音节和谐,增加了语言抑扬顿挫的音乐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阳修轶事
别号由来
欧阳修的名字虽然不是自己所取,但他的号则是自己取的,我们可以从他自取别号看一看他的个性,当为用义深远。
欧阳修号醉翁,在他的《醉翁亭记》中曾经自叙以“醉翁”为号的原因。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至滁州(今安徽滁县)时所作。
《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
峰,林壑优美……峰回
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
上者,醉翁亭也。
”可
见欧阳修是经常喝酒
之人。
在美丽的山水之
间,有一座醉翁亭。
当
时欧阳修是滁州太守,常与朋友到亭中游玩,“饮酒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事业上的不如意,欧阳修只有用饮酒来排解心中的郁闷,所以自号“醉翁”。
欧阳修别号“六一居士”,“六一”指的是“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六一居士传》(欧阳修),以上共有六个“一”。
所以他自号“六一居士”。
逸闻轶事
欧阳修曾被指控和外甥女张氏乱伦。
早年张氏原本嫁欧阳修的远房侄子欧阳晟。
外甥女与家仆陈谏私通,被人发现送开封府右军巡院审理。
在官府里外甥女竟又向知府杨日严揭发欧阳修和她通奸。
钱世昭《钱氏私志》称:“欧(阳修)后为人言其盗甥,《表》云:丧厥夫而无托,携孤女以来归。
张氏此时年方七岁,内翰伯见而笑云:‘七岁正是学簸钱(“簸钱”是当时小女生玩的游戏)时也。
’欧阳词云:‘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那忍折,莺怜枝嫩不胜吟,留取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堂上簸钱堂下走。
’恁时相见已留心,何况到如今?”“盗甥”的轶闻出于《钱氏私志》,而多认为,
此因钱氏与欧阳修有私怨,兼当时政局所构,为人诽谤;欧阳之词实为穿凿附会之言。
欧阳还被指控与儿媳妇吴春燕乱伦被御史蒋之奇上书弹劾。
但其弹劾被指“无以对,俱坐谪官”,该传闻被定诬蔑。
司马光《涑水纪闻》记载:“士大夫以濮议不正,咸疾欧阳修,有谤其私从子妇者。
御史中丞彭思永、殿中侍御史蒋之奇,承流言劾奏之。
之奇仍伏于上前,不肯起。
诏二人具语所从来,皆无以对,俱坐谪官。
先是之奇盛称濮议之是以媚修,由是荐为御史,既而攻修,修寻亦外迁。
其上谢表曰:‘未干荐祢之墨,已弯射羿之弓。
’”
邢居实《拊掌录》记载欧阳修喝酒时与人行酒令,规定每人各作两句诗。
有人说:“持刀哄寡妇,下海劫人船”,另一人说:“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欧阳修说:“酒黏衫袖重,花压帽檐偏。
”意思是酒喝到这种程度,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