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地带性

合集下载

垂直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
减少,使到达山地的太阳总辐射随高度递增。 ❖ 有Βιβλιοθήκη 辐射随山地高度的变化,受到两个相反
因素影响。
❖ 一方面主要因大气柱中水汽含量减少和气温降 低,使到达地面的大气逆辐射急剧减弱;而另 一方面却因地面温度降低而减少地面向上辐射 的长波辐射。
❖ 有效辐射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取决于何种因素 占主导地位。这导致山地辐射平衡随高度的变 化无一致的趋势。无论如何,根据太阳总辐射 随山地高度递增、土温随高度变化不大的观测 事实,可以推断,山地与同高度自由大气间的 感热交换和潜热交换是山地热量损失的主要因 素。
一、垂直地带性的概念
❖ (一)定义 ❖ (二)形成条件和原因 ❖ (三) ❖ (四)
(一)定义
❖ 垂直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综合体大致沿 等高线方向延伸,随地势高度发生垂直更替的规律。
❖ 它同时受到两种基本地域分异因素作用,是叠加了 地带性影响的非地带性在地表垂直方向的具体表现, 即垂直地带性与纬向地带性及经向地带性相互作用 共同支配着自然地理环境三度空间地域分异,被合 称为“三维地带性”。
❖ 在高山的峰脊,地表温度长期保持在0℃以下, 固体降水被长期滞留形成冰雪带。
3.小结
❖ 综合起来,一方面是热量和温度随高度的递 减,另一方面是水分随高度递增而后转为递 减,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制约植被和相应土 壤发育的气候条件随高度的变化,也就产生 了山地自然带的垂直更替。
二、垂直地带谱
❖ 1.定义 ❖ 垂直地带谱是山地垂直带的更替方式。 ❖ 它反映了自然综合体在山地的空间分布格局,
(二)形成条件和原因
❖ 1.构造隆起和山地地形是产生垂直地带的前 提条件。隆起的山地达到一定高度以后,就 可分化出不同的垂直地带。
❖ 2.直接原因则是山地热量及其与水分的组合 随地势高度的变化。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垂直地带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垂直地带性
土壤性质的垂直变化
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如土壤的厚度、质地、酸 碱度等。
04
垂直地带性的生态与环境 影响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增加
垂直地带性导致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从而增加了生物多 样性。
生态适应性
垂直地带性使得不同高度的生物适应不同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从而 形成
• 垂直地带性的基本概念 • 垂直地带性的表现 • 垂直地带性的形成机制 • 垂直地带性的生态与环境影响 • 垂直地带性的应用与实践 • 总结与展望
01
垂直地带性的基本概念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垂直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在垂直 方向上的分异规律,表现为不同海拔 高度的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要素 的差异。
研究方法的展望
高技术手段的应用
随着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技术的发展,未来的研究将更加依赖 于这些技术手段,以实现更快速、准确的数据获取和分析。
综合研究方法的探索
未来研究应探索更多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将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以更全面地揭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垂直地带性规律。
跨学科合作
加强跨学科合作,如生态学、地质学、气象学等,以更深入地探究自 然地理环境的形成机制和演变过程。
农业可持续性
垂直地带性可能导致农业的可持续性问题,如过 度开发和不当利用可能导致土地退化和生态破坏 。
05
垂直地带性的应用与实践
山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保护生物多样性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山地特有的动植物种群, 维护生态平衡。
恢复退化生态系统
采取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措施,恢复退化的山地生 态系统,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03
垂直地带性的形成机制

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专题

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专题

--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专题(地域分异规律专题)一、地带性1、纬度地带性——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即自然带自低纬向高纬更替原因:热量——自低纬向高纬热量逐渐降低典型地区:低纬度地区如非洲2、经度地带性——自然带南北延伸、东西更替,即自然带自东向西纬更替原因:水分——自东向西水分逐渐减少典型地区:中纬度大陆的东部和中部如我国3、垂直地带性——自然带自山麓到山顶的更替原因:自山麓到山顶热量、降水逐渐变化典型地区:高山地区,如喜马拉雅山4、规律:①山麓的自然带(基带)是该山脉所处气候下自然带②自然带多少:受海拔高低,纬度,相对高度等因素影响,海拔越高,纬度越低,相对高度大,自然带数量越多③自然带更替:(垂直地带性最高级的变化形式)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灌木林带—草原带—草甸带—荒漠带—冰川总结:必然先经过森林——草原——草甸——荒漠——冰川④垂直地带性的自然带变化类似于从该山脉水平方向上向北(北半球)的自然带变化⑤某些自然带在水平地带性上存在,垂直地带性上就缺失,如苔原带⑥同一自然带,阳坡的高度高于阴坡⑦雪线:<1>雪线随着季节变化,夏季雪线上升,冬季下降<2>海拔达到一定高度才可能出现雪线<3>降水多,雪线低,降水少,雪线高<4>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二、非地带性: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影响,自然带不成规律分布。

如绿洲、矿产资源1植被对环境的作用1吸烟除尘2净化大气3涵养水源4降低噪声5保持水土6减轻污染7防风固沙8美化环境2、土壤组成——矿物质(45%)、有机质(5%)、水分(25%)、空气(25%)3、土壤的形成过程①裸露岩石风化→成土母质②微生物和低等植物附着→原始土壤③高等植物着生→成熟土壤。

4.生物的改造作用5.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利:开垦、翻耕、施肥、灌溉可以使生土变成熟土,最后成为肥沃土壤不利:不合理使用,可能引起土地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导致土壤退化6、评价:东北黑土:有机质含量高,肥力高西北土壤:水分少,空气多,保温性差沼泽土:水分多,空气少,有机质高红壤:肥力较差,水分偏多,经改造形成肥力较高的水稻土。

垂直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
• 北坡---基带的海拔高,气温低,相对高度 小,背阳,面向干冷的高寒荒漠。处于西 南季风的背风坡,西南季风受山脉的屏障, 降水少,不具备森林生长的条件,故形成 大陆性草原荒漠带。 • 南坡---基带的海拔低,相对高度大,纬度 低(亚热带),向阳,有较充足的热量; 又处于印度洋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 富,形成了海洋性森林型垂直带谱。
7“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地理环境的( ) B A.差异性 B.整体性 C.综合性 D.区域性 8.我国缺少而南美洲有的陆地自然带是 ( ) A A.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冰原带、苔原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混交林带 D.热带季雨林带、温带荒漠带 9.下述的地理环境中属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的 是 (D ) A.青藏高原的高山植物区 B.加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C.秦淮以南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澳大利亚自东向西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带的半 环状分布
高山草甸带 落叶阔叶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疏林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基带
纬度地带性
通过观察山地由基带到山顶垂直带谱变化和 从赤道到两极自然带变化。
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与 山体基带所在纬度(该地)向极地(较高纬度) 地区出现的水平地带性变化规律相似
结论 :山地所处的纬度越低,自然带分 布越复杂,垂直带谱越完整.
南半球无苔原带和 亚寒带针叶林带
海陆分布
荒漠中的绿洲、四 水分条件变化、 川盆地的紫色土 岩性改变 南美巴塔哥尼亚荒 漠 美洲西部各自然带 沿海岸狭长延伸 地形起伏 地形
亚欧大陆亚寒带针 叶林带,大陆西岸 分布纬度高,大陆 东岸分布纬度低
洋流
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关系
1、非地带性叠加在地带性因素之上,使地带性分布规 律变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 2、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是普遍的、基本的;非地带性的 影响是局部的、特殊的。

高考地理常考的垂直地带性问题

高考地理常考的垂直地带性问题

高考地理常考的垂直地带性问题垂直地带性是高考常考的知识点,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垂直地带性的基本规律,很简单,就8条,常握这8条,所有的相关题目都可以拿下了。

闲言碎语不要讲,直奔主题里格啷1.概念定律:垂直地带性是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变化规律,自然带随高度更替,沿高度延伸。

如下图,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变化,基本沿等高线延伸。

2.因素定律:纬度地带性的基础因素是热量,经度地带性的基础因素是水分,而垂直地带性的这种带谱变化影响因素是水热状况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热量随高度变化好理解,随高度升高而递减。

降水随高度变化略微麻烦些,如果山足够高,降水是随高度先递增后递减的。

先递增的原因是随高度增加温度降低有利于水汽凝结形成降水,后递减的原因是前面把空气里的水汽都挤出来了,即使再降温,里面的水汽也不多了。

放到邯郸来说,如果是摩天岭这座相对高度1800米的山,降水应该是这样先增后减的,如果是鸡毛山这样10来米的山,那可能就增都不增,更别提后面的降了。

正是因为热量和水分随高度都在发生变化,也就引起了自然带的变化。

如下题: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

4.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A.大致相等 B.北坡较多C.南坡较多 D.难以判断5.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A.南坡3500米B.南坡2000米C.北坡3500米D.北坡2000米6.该山地所属山脉可能是A.南岭 B.秦岭C.阴山山脉 D.天山山脉答案是BDD,不再解析,放张图帮助大家理解下。

上面这个题是天山哦,天山是最经常被考的一座山,所以一定要记住天山的自然带的分布图,下图就是: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北坡2000米左右降水多对天山自然带的影响,在这个位置突然出现了一个山地针叶林带,林带的上下前后都是草原。

降水多少的主要影响就是这样,降水多,长树;少,长灌木;再少,长草;再再少,草也不长了,成了荒漠。

影响水分的因素除了降水,还有蒸发,降水多,水分充足,蒸发弱,也可以水分充足一些,尤其是降水少的地区,蒸发对水分的影响更大。

一轮复习垂直地带性 (18张)精品ppt

一轮复习垂直地带性 (18张)精品ppt
与山顶、山麓间相对高度有关: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与山顶、山麓间相对高度有关: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2)纬度较低 相对高度较大 面向北冰洋、大西洋的迎风坡,降水量大
③降水多,雪线低,降水少,雪线高;
比较珠穆朗玛峰南坡和北坡降水量的差异,并解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位于南半球的是②④
谢谢大家 1、 读下列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不考虑其他非地带性因素),完成下题
一般迎风坡高于背风坡。 一般迎风坡高于背风坡。 (2)D坡自然带数目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珠穆朗玛峰的南坡山麓地带分布着什么自然带,与该山所处自然带有什么关系? 四地位置自北向南的排序为①②③④
规律总结: ③山坡自然带谱的复杂程度与山 地所处的地理纬度、山地海拔高 度及相对高度等因素有关
④中低纬度高海拔的山脉表现最明 显
判断:山地的阴坡和阳坡
山地迎风坡、背风坡
雪线 D
背风坡 C
阳坡
B
S
A
永久积雪 冰川带
雪线
迎风坡 迎风坡 D 背风坡 C
阴坡 阳坡
B
阴坡
N
S
A
N
• 知识总结:
• 1、垂直分异规律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具有
2、山地雪线的海拔高度与气温和降水有 想一想,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比北坡低的原因。
一是山体所在的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 3、影响雪线的因素:纬度、坡向(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降水、坡度
密切关系。想一想,珠穆朗玛峰南坡雪 (2)纬度较低 相对高度较大 面向北冰洋、大西洋的迎风坡,降水量大
(3)甲山纬度较高,温度较低
(4)海拔高度 所处的纬度

【学法指导】专题--地带性分异规律最全总结

【学法指导】专题--地带性分异规律最全总结

【学法指导】专题--地带性分异规律最全总结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域分异规律)是高考频率比较高的知识点之一......正如上图中的知识框架所示,分异规律有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但从近几年高考考查角度来看:综合性很强,尺度越来越小。

考查方向1:从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来看,非地带性综合性更强,考查频率高。

考查方向2:垂直地带比水平地带性综合性更强,考查频率高。

垂直地带性主要规律总结一、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的成因二、垂直地带性分异主要规律1、相似规律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谱,与从当地向高纬方向的水平自然带谱相似。

应用:以带谱推断某处自然带类型依据带谱与当地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一致规律,可推断某一自然带名称。

2、基带规律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见下图)应用:以基带判定温度带、气候类型可依据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通过基带自然带确定该地温度带、气候类型,进而判断该山地所属位置,甚至山体名称。

如基带为常绿阔叶林,说明位于亚热带地区。

3、带谱数量规律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纬度、海拔、相对高度4、高度规律(含林线高度)影响因素有三个: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分布海拔高,纬度高,分布海拔低;②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③降水:温带地区南北走向的山,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高,迎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如下图)。

应用: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差异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5、坡向规律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迎风坡低、背风坡高。

应用1:可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

由此也可判断南北半球。

如下图甲所示。

(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图乙所示。

人教课标版地理必修1第五章 第二节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地理必修1第五章 第二节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PPT课件
域分异规律
亚热带常绿硬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叶林带
寒带苔原带
寒带冰原带
热 带 荒 漠 带 热 带 草 原 带 热 带 雨 林 带
20º E
极自 更然 替带 由 赤 道 向 两
40º N
自然带由沿海向内地更替
水平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展示
温带荒漠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知识 回顾
陆地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表现明显的 分布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纬度带
分异规律
赤道到两极 热量,水 水 的地域分异 东西延伸 分亦有影 太阳辐射 高纬度和低 南北更替 纬度地区 响 平 纬度地带性 地 域 沿海向内陆 水分,温 分 的地域分异 南北延伸 度也有一 海陆位置 中纬度地区 异 经度地带性 东西更替 定的影响
解析:
思考:天山基带为荒漠,但为何北坡却有云杉林带分布? 答:西风将大西洋的水汽带至天山,抬升后形成的 山地降水满足森林带的需求 。
两类自然带 成因相同吗?
天山山脉特殊的自然带分布
二、雪线的影响因素
1、雪线的概念:
雪线是指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的界线 ,即年降雪量与 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
2、.雪线高度的影响因素:
S
N
N
S
基带
基带 B、 北半 ﹍ ﹍球中高纬地区
南半 A、﹍ ﹍球中高纬地区
(10年海南卷)下图示意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 读图6,完成11~13题。
11.该山3000米以上东西 坡各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 海拔东坡比西坡( B ) A.较暖、较湿 B.较凉、较湿 C.较凉、较干 D.较暖、较干 12.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 的河谷终年盛行( D ) A.干冷北风 B.干热南风 C.上升气流 D.下沉气流 13.该山可能位于( A) A.四川 B.新疆 C.安徽 D.山西

垂直地带性的名词解释

垂直地带性的名词解释

垂直地带性的名词解释垂直地带性是地理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随着海拔或纬度的变化而发生的生态和气候特征的不断变化。

垂直地带性是地球上广泛存在的自然现象,对于理解地理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垂直方向上,气候和生态环境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发生逐渐变化的现象被称为海拔垂直地带性。

一般而言,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下降,并伴随气候和生态特征的变化。

比如,在高山地区,由于气温较低,降水较多,植被一般较为丰富,森林覆盖率较高,而在低海拔地带,气温较高,降水较少,植被类型可能会逐渐转变为草原、沙漠或灌木丛。

除了海拔,纬度也是导致垂直地带性的重要因素。

随着纬度的增加,各地的气候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被称为纬度垂直地带性。

纬度垂直地带性主要指的是地球表面的生态和气候特征随着纬度变化的现象。

一般而言,随着纬度的增加,接近地球两极的地区会变得寒冷干燥,而赤道附近的地区则会呈现炎热潮湿的气候。

这导致了不同纬度地区拥有不同的植被类型、动物种类和气候条件。

垂直地带性的存在对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形成与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赋予地球上不同地区独特的生物适应性。

例如,高山地区的植物必须具备对低温和强风的抵抗能力,而赤道附近的植物则需要能够耐受高温和湿度。

因此,垂直地带性为各类物种的繁衍生息提供了基础条件。

除了生物多样性,垂直地带性还对人类活动和资源利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不同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使得地球上的不同地区适合开展不同的农业、牧业和经济活动。

例如,高山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而赤道地区则适合种植热带水果和蔬菜。

垂直地带性还对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产生着影响,高山地区的冰川融水和雨水成为许多地区的重要水源。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垂直地带性正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威胁。

气候变化导致了垂直地带性边界的变动,一些物种可能会面临生存困境。

同时,过度的人类活动也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垂直地带性的生态环境逐渐变得脆弱。

【高考专题】高考常考的自然地理的垂直地带性问题

【高考专题】高考常考的自然地理的垂直地带性问题

【高考专题】高考常考的自然地理的垂直地带性问题1.概念定律:垂直地带性是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变化规律,自然带随高度更替,沿高度延伸。

如下图,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变化,基本沿等高线延伸。

2.因素定律:纬度地带性的基础因素是热量,经度地带性的基础因素是水分,而垂直地带性的这种带谱变化影响因素是水热状况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热量随高度变化好理解,随高度升高而递减。

降水随高度变化略微麻烦些,如果山足够高,降水是随高度先递增后递减的。

先递增的原因是随高度增加温度降低有利于水汽凝结形成降水,后递减的原因是前面把空气里的水汽都挤出来了,即使再降温,里面的水汽也不多了。

放到邯郸来说,如果是摩天岭这座相对高度1800米的山,降水应该是这样先增后减的,如果是鸡毛山这样10来米的山,那可能就增都不增,更别提后面的降了。

正是因为热量和水分随高度都在发生变化,也就引起了自然带的变化。

如下题: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

4.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A.大致相等B.北坡较多C.南坡较多D.难以判断5.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A.南坡3500米B.南坡2000米C.北坡3500米D.北坡2000米6.该山地所属山脉可能是A.南岭 B.秦岭C.阴山山脉D.天山山脉答案是BDD,不再解析,放张图帮助大家理解下上面这个题是天山哦,天山是最经常被考的一座山,所以一定要记住天山的自然带的分布图,下图就是: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北坡2000米左右降水多对天山自然带的影响,在这个位置突然出现了一个山地针叶林带,林带的上下前后都是草原。

降水多少的主要影响就是这样,降水多,长树;少,长灌木;再少,长草;再再少,草也不长了,成了荒漠。

影响水分的因素除了降水,还有蒸发,降水多,水分充足,蒸发弱,也可以水分充足一些,尤其是降水少的地区,蒸发对水分的影响更大。

我国北方的山地北坡受太阳照射少,蒸发弱,水分条件更好,如下面这道高考题。

垂直地带性分异

垂直地带性分异

·山地水热条件及其组合状况随高度的变化是产生垂直地 带的充分依据。即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以及在一 定高度范围内降水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多,超过这一限度 则相反,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 制约植被、土壤生长发育的气候条件也随高度发生有规 律的变化,从而产生山地自然地带的垂直更替。平坦而 完整的高原面垂直分异也不明显,原因是它虽有足够的 高度,但缺少形成水热条件随高度变化的充分依据。
·它同时受到两种基本地域分异因素作 用,是叠加了地带性影响的非地带性在地 表垂直方向的具体表现。
整理课件
3
二.垂直地带性分异的原因
垂直地带性分异起因是地球内能, 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构造隆起和山地 地形,但其直接原因是由于山地高度不 同而引起热量、水分及其对比关系的变 化。
整理课件
4
·构造隆起和山地地形是产生垂直地带的前提条件。隆起 的山地达到一定高度以后,就可分化出不同的垂直地带。 平原地区的自然地理要素和自然综合体不存在垂直分异, 因为不具备足够的高差这个必要条件。
整理课件
11
(4)顶带:是某一山地垂直地带谱中最 高的垂直地带。
·它是垂直地带谱完整程度的标志; ·一个完整的带谱,顶带应是永久冰雪 带; ·如果山地没有足够的高度,顶带则为 与其高度及其生态环境相应的其他垂直地 带所代替。
整理课件
12
四.影响垂直地带谱的基本因素
垂直地带的形成取决于山地热量及其与 水分的组合。对水热组合状况起着深刻影响 的山地位置和山体性质是决定垂直地带谱性 质和结构的基本因素。
整理课件
13
·山地位置
(1)不同纬度位置具有不同的垂直地带谱性质。 因为水平自然带的纬度变化导致了基带的纬度变 化。
垂直地带谱的热力性质是与山地所处的纬向 自然带热力性质相一致的,并有相应的结构特征。

垂直带谱越丰富垂直地带性的分布特点

垂直带谱越丰富垂直地带性的分布特点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是影响垂直带谱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海 拔高度的升高,气候条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气温下 降、降水增加等。这些变化会影响植被的生长和土壤的形 成,从而影响垂直带谱的形成。
在不同的气候区,垂直带谱的分布特点也会有所不同。例 如,在湿润气候区,高山上的森林带可能会更加明显,而 在干旱气候区,高山上的草原带可能会更加突出。
垂直带谱的丰富程度取决于不同海拔高度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种类 的多样性。
垂直地带性的定义
01
垂直地带性是指由于海拔高度、 坡向、坡度等地理因素的影响, 导致不同海拔高度的生态环境和 生物种类的垂直分布规律。
02
垂直地带性是地理学和生态学研 究的重要内容,对于了解地球生 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 义。
在大陆内部,由于气候干燥 ,垂直带谱较为简单,主要 分为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等 类型。
在大陆西岸,由于受到海洋 性气候的影响,垂直带谱也 较为复杂,主要分为温带阔 叶林、温带针叶林、寒带苔 原和寒带针叶林等类型。
垂直地带性规律
垂直地带性规律是指由于地形起伏的影响,导致 地表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垂 直带谱和类型。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不同海拔 高度的垂直带谱和类型也会发生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态环境对垂直带谱的影响
80%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对垂直带谱的影响尤为 显著,如温度和降水量的变化可 能导致植被带的迁移和重组。
100%
地质地貌
地质地貌特征是形成垂直带谱的 基础,地壳运动和侵蚀作用等地 质过程对垂直带谱的分布和特征 产生影响。
80%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垂直带谱的形成和 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生物群 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竞争关系影 响垂直带谱的分布和稳定性。

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你懂得吗:喜马拉雅山南坡 山麓(大致北纬27度)按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应是什么?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旳地域分异旳关系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旳规律:
1、山地基带与本地水平旳自然带一致 2、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更替与从赤道到 两极旳地域分异规律相同 3、纬度越高,山地旳垂直带谱越 简朴, 纬度越低,垂直带谱也复杂。
增长而变化
4.垂直带谱:最下面旳为 基带
5.经典地域:低纬度、海拔较高旳山地,
垂直带谱更完整。
第一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热带沙漠气候
23°26N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低纬度地域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第一页
上一页

热带雨林带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旳形成:
从山麓到山顶,海拔 增高 气候旳水热组合变化 植被和土壤等自然要素 旳变化 形成不同景观旳垂直自 然带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3)、同一自然带内水热情况相同,纬度越高同一自然
带分布旳海拔__低___;同一自然带在阳坡位置__高__、阴坡位 置___低__。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旳规律
1.随海拔旳变化,从山麓到山顶旳 水热 情况差别
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
2.形成基础:水热情况
3.形成原因:从山麓到山顶旳 水热 情况伴随高度旳
纬度越高,雪线海拔越低 2.坡向:向阳坡雪线海拔高,背阴坡雪线海拔低;

山地垂直地带性规律总结

山地垂直地带性规律总结

……………………………………………………………最新资料推荐…………………………………………………山地垂直地带性规律总结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更替方向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地区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水热状况(水分、热量)由山麓到山顶的垂直更替高大的山地【注】①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②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

一般从山麓到山顶的降水量呈“少—多—少”的变化。

【专题1】山麓自然带(基带)的确定:山地垂直自然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自然带与该山所在水平自然带一致。

【专题2】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与山地所在纬度向高纬方向的水平自然带谱相似。

(或者说,垂直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具有相似性。

)【专题3】垂直自然带谱数目的影响因素:1.山体的海拔高度;2.山体所处的纬度;3.山体的相对高度(从山麓到山顶)。

一般海拔越高,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垂直自然带谱的数目越多,完整程度越好。

【专题4】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1.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越低。

2.坡向(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一般来说,同一自然带阳坡高于阴坡,因为阳坡热量条件优于阴坡。

【注】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受气温和降水的共同影响,但判断该类题目时往往以热量作为主要依据,一般地,自然带分布高的坡为阳坡。

【专题5】雪线的分布高度1.雪线是山上积雪冰川带的下界,是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

2.雪线高度的影响因素:①—雪线高度②—气温③—降水量(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

(2)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海拔高。

(3)坡度:坡度越小,越利于积雪保存,雪线越低;而陡坡积雪易下滑,雪线越高。

【注】①全球雪线最高的地区并不在赤道而是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区。

②雪线高度同样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但常以降水为主要依据,因此,雪线低的坡往往确立为迎风坡。

高考地理考前微专题探究59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PPT(完整版)

高考地理考前微专题探究59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PPT(完整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典例探究:
(1)简述莱茵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
【详解】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莱茵河的径流量季节变化比较小。 原因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莱茵河的河水补给主要来源于该 区域的降水,该河流经的地区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该区域多 数地区终年温和湿润,且降水季节变化比较小,因此莱茵河的径 流量季节变化是比较小的。
6、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 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 高度南坡比北坡低
知识梳理: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知识梳理: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其分布规律与降水的分 布规律有一定的相关性,主要相关因素:气温和降水。
知识梳理: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的判读
答案提示:1.A 2.B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 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该山地只有一处分布着森林带,其位置是( ) A.南坡海拔3000米左右B.南坡海拔4000米左右 C.北坡海拔4000米左右D.北坡海拔2000米左右 4.图示山麓地区时常发生季节性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峰”,白天流量很大, 夜晚洪峰消退。其合理的解释是( ) A.冬季冷空气南下受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 B.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加 C.夏季白天气温高,蒸发强烈,水循环活跃,大气降水丰富 D.夏季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高,冰雪融水多
知识梳理:影响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知识梳理:影响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知识梳理:影响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知识梳理: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小结
下图为青藏高原自然带与北半球自然带分布相关图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题
1.图中四座山峰垂直自然带类型最多的是 A.珠穆朗玛峰 B.木孜塔格峰 C.博格达峰 D.友谊峰 2.影响四座山峰苔原带分布高度的主导因素是 A.海拔高度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相对高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垂直地带性【2018天津卷】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1.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2.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A.终年积雪区 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 D.山麓草原【答案】1.A 2.C【解析】1. 图示区域为天山,云杉林出现在山体2000米左右,山麓为草原,可知位于降水较多的伊犁河谷地带;根据右图显示的天山全貌可知,天山向西敞开一个豁口,可以接收到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因此,伊犁河谷地带气候较为湿润;图2显示甲地符合要求,而乙、丁附近降水较少,丙地海拔较高,不到图示景观,选A。

2. 图示区域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只有水汽量大的地方才可能形成森林。

天山北坡因位于大西洋、北冰洋湿润水汽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形成云杉林,据此选C。

【点睛】本题组考查学生区域综合能力,判断出云杉林是天山谷地降水多而形成的,再根据图示信息及问题解答即可。

【2018JS卷】图5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

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

据此回答9~10题。

9.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A.地表蒸发 B.植物截留和蒸腾C.地下径流 D.转化为固态水10.甲表示的自然带是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带【答案】9.B 10.B【解析】9. 根据材料,该地区的降水蒸发28%,下渗到地下2%,不产生地表径流,除去蒸发和下渗,小流域内水量支出还剩70%。

地表蒸发只有28%,A项错误;根据图5,该地植被丰富,植物截留和蒸腾较大,可能是小流域内水量支出最大的一部分,故B项正确;地下径流由下渗补充而来,下渗只占2%,C项错误;该地区冰雪冻原海拔较高,2500米-3400米应该没有固态水,D项错误。

10. 甲自然带位于半荒漠带和山地针叶林之间,介于半荒漠和森林之间的应该是草原,所以甲自然带最可能属于山地草原带,故B项正确。

A、C、D项错误。

【点睛】本题组第1小题容易错选D,要注意观察冰雪冻原的位置,并判断冰雪冻原的降水特点,再结合该地大部分地区植被丰富这一特点,来推断该小流域水量支出的主要去向。

【2017北京卷】图5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

读图,回答第8题。

图58.该山地A.海拔3000米左右积雪终年不化 B.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增C.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 D.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答案】8.C【解析】读图可知海拔3000米气温大于0°,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坡是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左右,而这四个站点海拔低于4000米,所以山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考点:山地垂直地带性规律、板块运动。

【点睛】解答该题关键是获取图中信息,根据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可以判断出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减,另外还需要掌握喜马拉雅山脉的北坡在青藏高原上,北坡海拔起点高,从而可以判断该山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

【2017全国卷I】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

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

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图6)。

图6(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6分)(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6分)(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6分)(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

(6分)【答案】(1)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阳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000—2300米左右)。

干扰强度分布特征: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

(2)(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

依据:(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

(3)特点: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

原因: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

(4)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

【解析】(1)由材料可知,山地苔原带呈单峰变化,在苔原带底部地区,由于少数植物获得竞争优势,随着海拔升高,植物多样性增加,到了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读图可知,阳坡曲线(虚线)呈单一变化,生物多样性始终呈减少趋势,说明受到了干扰。

按照一般变化规律,植物多样性应当先增加后减少,阳坡2000-2300米之间,植物多样性少,而在2300米以上,基本符合苔原带植被类型的变化规律,所以在2300米以下,干扰强度强,2300米以上,干扰强度减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2)读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所以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苔原带的多样性多于阳坡。

(3)阳坡受太阳光照时间较长,获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

根据材料可知,阳坡与阴坡的降水条件、坡度差别不大,而导致阳坡与阴坡的植物多样性有明显差异,引起干扰的因素应为蒸发量大小导致的水分条件的差异,所以可以判断阳坡温度高,蒸发量较阴坡大,湿度小。

(4)由材料可知,在更高海拔地区,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热量条件变差,蒸发量减少,而水分差异也相应变小,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从而导致阴坡和阳坡的植物多样性差异减小。

考点:自然带、植被分布及其变化的影响区位因素【点睛】此题解答的关键是抓住“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这一关键信息,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阳坡曲线没有呈现单峰变化,而是一直降低,故说明其受到干扰。

(2016•北京卷)图5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

读图,回答第7、8图。

7. 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A. 1月B. 4月C. 7月D. 10月8.该山地A.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B.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C.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D.山顶海拔低于1000米【答案】7.C 8.C【名师点睛】从图中读取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时间为6时,日落时间为18时的信息,从而判断该气象站的纬度位置;从图中提取一年中逐时气温变化状况,就可以判断温差大小的月份。

(2016•江苏卷)某教授参加了新疆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回答17 ~18 题。

17. 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A. 山地针叶林带B. 高山草甸带C. 高山苔原带D. 冰川带18. 阿尔泰山南坡A. 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B. 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C. 此时季节为冬季D. 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答案】17.B18.D考点:山地垂直自然带【名师点睛】解答山地垂直自然带时,要分清山脉所在的纬度位置和山体的高度,因为纬度位置和山体的高度决定山体的垂直自然带多少和类型。

坡向不同,自然带谱也不同,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山地,南坡(阳坡)比北坡(阴坡)要获得更多的热量,因此,尽管南北坡海拔高度大致相同,但南坡气温高于北坡;潮湿气流如果与山地延伸方向相垂直或斜交,那么,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例如我国东部山地,夏季因气流来自东南方向,所以南坡降水量多于北坡,以致南北坡相同海拔水热状况不一,所以南北坡垂直自然带有明显差异。

同是一个山地,南北坡坡麓可以分属不同的气候带和自然带。

例如,我国秦岭南坡坡麓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北坡坡麓则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任何一个山地垂直自然带,总是在相应的水平自然带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与水平自然带相一致的山麓自然带,称为垂直自然带基带。

一般说来,山地所处地理纬度愈低、气候愈湿润、相对高度愈大,垂直自然带表现愈完整。

南极大陆气候严寒,呈现茫茫一片冰原景观,就谈不上真正的垂直自然带。

(2016•新课标Ⅰ卷)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

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

图2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0~11题。

10.磷高累积区是A.高山草甸带B.高山冰雪带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11.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A.大气温度较低B.生物生产量较低C.土壤含水量较低D.地表径流量较小【答案】10.A 11.C考点: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名师点睛】该题组难度不大,主要通过获取图文信息,分析地理环境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第10题,解答该题,先读取图中磷高积累区的海拔高度为4000米左右,再结合四川所在的纬度位置,可推测出该海拔高度所属自然带的类型。

第11题,读图可知2000-3000米处磷积累量很低,该地为山地迎风坡降水最丰富地段,植物生产量高;由文字信息可知大气温度低利于磷的积累;地表径流越小越利于磷的积累;土壤含水量低不利于磷的积累,由此确认C选项符合题意。

(2016•新课标Ⅲ卷)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图2所示。

据此完成10-11题。

10.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11.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A.日照更长B.气温更高C.植被更密D.海拔更低【答案】10.B 11.B【解析】11.从图中可以看出,点苍山属于只经历末次冰期的山峰,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说明现在气温偏高,没有形成冰川。

考点:青藏地区和冰川【名师点睛】在地球地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四次冰期和三次间冰期,该组试题的设置即基于这一背景。

考生无需掌握关于地质历史上冰期的相关知识,能够从材料中准确的获取有效信息并掌握“青藏高原处于不断隆升状态”这一地理常识即可解决该组试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