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中考地理(人教版通用)二轮专题复习方略(课件)专题一 地理计算(共44张PPT)
合集下载
2024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地理计算课件
1、先转换成线段比例尺,注意单位(1千米=100000厘米)。 2、用所给的图上距离(多少厘米)乘线段比例尺第二个数值。 度的计算
甲
1000米
乙
500米
1500米 海平面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图上距离 (1)计算公式:比例尺=
实地距离 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
【注】在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中考专题复习 地理计算
(2)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
线段式: 0 40千米 (注意单位)
数字式:
(1千米 = 100000厘米)
1
1:4000000 或 4000000 (1/4000000)
1. 下列大小相等的地图表示内容最粗略的是( D )
A. 兰州市政区图
B. 甘肃省政区图
C. 中国政区图
D. 世界政D区图
2. 下列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 世界
地图
B. 中国地图
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C. 甘肃省地图
D. 兰州地图
中考专题复习 地理计算
小结:比例尺计算步骤: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出生人数/总人口数)×100% 死亡率=(死亡人数/总人口数)×100%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人数-死亡人数)/ 总人口数]×100%
疏,坡度最缓。
中考专题复习 地理计算
读下图“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020中考)
1. 图中甲地位于乙地的( )A. 东南方 B. 西南方
C. 西北方
D. 东北方2. 若甲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
甲
1000米
乙
500米
1500米 海平面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图上距离 (1)计算公式:比例尺=
实地距离 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
【注】在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中考专题复习 地理计算
(2)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
线段式: 0 40千米 (注意单位)
数字式:
(1千米 = 100000厘米)
1
1:4000000 或 4000000 (1/4000000)
1. 下列大小相等的地图表示内容最粗略的是( D )
A. 兰州市政区图
B. 甘肃省政区图
C. 中国政区图
D. 世界政D区图
2. 下列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 世界
地图
B. 中国地图
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C. 甘肃省地图
D. 兰州地图
中考专题复习 地理计算
小结:比例尺计算步骤: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出生人数/总人口数)×100% 死亡率=(死亡人数/总人口数)×100%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人数-死亡人数)/ 总人口数]×100%
疏,坡度最缓。
中考专题复习 地理计算
读下图“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020中考)
1. 图中甲地位于乙地的( )A. 东南方 B. 西南方
C. 西北方
D. 东北方2. 若甲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
【优选推荐】2020中考地理专题复习全套课件
5.南北纬和东西经的判断: (1)向北度数增大的是 _北__纬__(__N_)_ ,向南度数增大的是 _南__纬__(__S_)_ (纬度范围 _0_°__~__9_0_°_ )。 (2)向东度数增大的是 _东__经__(__E_)_ ,向西度数增大的是 _西__经__(__W_)_ (经度范围 _0_°__~__1_8_0_°_ )。 6.东、西半球的判断: 东半球: _东__经__小于160°,_西__经__小于20°;西半球: _东__经__ 大于160°,_西__经__ 大于20°。
3.三大人种:
人种
主要分布地区
白种人 _欧__洲__、南北美洲、 _大__洋__洲__ 、亚洲西部和非洲北 部(阿拉伯人)
黄种人 _亚__洲__东__部__和__东__南__部__ 、美洲地区(印第安人)、 北冰洋沿岸(因纽特人)
黑种人
_非__洲__中__部__和__南__部__ 、大洋洲和美国
八、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语言: _汉__语__、_英__语__、法语、西班牙语、俄语、 _阿__拉__伯__语__ 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 _联__合__国__ 的工作语言。 _汉__语是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_英__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 语言。
2.(1)大洲的名称: A_非__洲__ 、B_亚__洲__、C_欧__洲__、D_大__洋__洲__ 、 E_北__美__洲__ 、F_南__美__洲__ 、G_南__极__洲__ 。 (2)大洋的名称: I_印__度__洋__ 、H_太__平__洋__ 、J_大__西__洋__ 、K_北__冰__洋_ 。 3.图中亚洲、非洲的分界线是① _苏__伊__士__运__河__ ,南、北美洲的 分界线是② _巴__拿__马__运__河__ 。 4.在图中描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0°经线、 180° 经线。
2024年地理中考二轮复习:跨学科主题学习课件(共25张PPT)
非洲内陆地区没有红树林的分布,AB错误。不是
所有大洲的海岸地区都有红树林,D错误。故选C。
7
(跨学科·生物)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胎生木本植物群落,素 有“海上森林”“海岸卫士”之称。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红树林保护和修复,成为世 界上少数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下图是世界红树林海岸分布图。
地理中考二轮专题复习
跨学科主题学习
课标解读
从2023年起,地理中考跨学科学习已经是成为常态,会经常考的 考点之一,一般都出现在选择题!
新课标中提到: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于学生的基础、体 验和兴趣,围绕某一研究主题,以地理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 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开展综合学习的一种方式。
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培育,关注学生探究 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和师生共同发展,以物化的学习产品(如各种文本、模型、设计图等)为 基本学习成果。
2
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 年龄特点,聚焦真实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体现鲜活的实践特征。 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包括制订学习目标、选取学习主 题和内容、选择学习形式、选定学习场所、开展学习评价等环节, 设计时要注意各环节之间的联系,突出整体效果。
5
典例分析
(跨学科·生物)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胎生木本植物群落,素有“海上森林”“海岸卫士”之
称。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红树林保护和修复,成为世界上少数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下图是世界红树
林海岸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B)
A.气温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 B.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C.气温从北半球向南半球逐渐降低 D.南半球陆地面积更广,等温线更平直
(人教通用)2019-2020中考地理总复习 专题2 地理计算课件
四、听方法。
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老师讲课的结论而且要认真关注老师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上语文课学习汉字,一般都是遵循着“形”、“音”、“义”的 研究方向;分析小说,一般都是从人物、环境、情节三个要素入手;写记叙文,则要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方面进行 叙述。这些都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其他的科目也有适用的学习方法,如解数学题时,会用到反正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消元法; 因式分解法等,掌握各个科目的方法是大家应该学习的核心所在。
二、听思路。
思路就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步骤。例如老师在讲解一道数学题时,首先思考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然后在思考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样的过程来进行解 答。听课时关键应该弄清楚老师讲解问题的思路。
三、听问题。
对于自己预习中不懂的内容,上课时要重点把握。在听讲中要特别注意老师和课本中是怎么解释的。如果老师在讲课中一带而过,并没有详细解答, 大家要及时地把它们记下来,下课再向老师请教。
优等生经验谈:听课时应注意学习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同学们如果理解了老师的思路和过程,那么后面的结论自然就出现了,学习起来才能够举 一反三,事半功倍。
2019/7/20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31
谢谢欣赏!
2019/7/20
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听得好好,直接关系到大家最终的学习成绩。如何听好课,同学们可以参考如下建议:
一、听要点。
一般来说,一节课的要点就是老师们在备课中准备的讲课大纲。许多老师在讲课正式开始之前会告诉大家,同学们对此要格外注意。例如在学习物理 课“力的三要素”这一节时,老师会先列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这就是一堂课的要点。把这三点认真听好了,这节课就基本掌握了。
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老师讲课的结论而且要认真关注老师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上语文课学习汉字,一般都是遵循着“形”、“音”、“义”的 研究方向;分析小说,一般都是从人物、环境、情节三个要素入手;写记叙文,则要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方面进行 叙述。这些都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其他的科目也有适用的学习方法,如解数学题时,会用到反正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消元法; 因式分解法等,掌握各个科目的方法是大家应该学习的核心所在。
二、听思路。
思路就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步骤。例如老师在讲解一道数学题时,首先思考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然后在思考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样的过程来进行解 答。听课时关键应该弄清楚老师讲解问题的思路。
三、听问题。
对于自己预习中不懂的内容,上课时要重点把握。在听讲中要特别注意老师和课本中是怎么解释的。如果老师在讲课中一带而过,并没有详细解答, 大家要及时地把它们记下来,下课再向老师请教。
优等生经验谈:听课时应注意学习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同学们如果理解了老师的思路和过程,那么后面的结论自然就出现了,学习起来才能够举 一反三,事半功倍。
2019/7/20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31
谢谢欣赏!
2019/7/20
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听得好好,直接关系到大家最终的学习成绩。如何听好课,同学们可以参考如下建议:
一、听要点。
一般来说,一节课的要点就是老师们在备课中准备的讲课大纲。许多老师在讲课正式开始之前会告诉大家,同学们对此要格外注意。例如在学习物理 课“力的三要素”这一节时,老师会先列出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这就是一堂课的要点。把这三点认真听好了,这节课就基本掌握了。
中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一章世界地理综合复习方略课件
中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 第一章世界地理综合复习方
略课件
•一、区域特征分析
•续表
•续表
•结合下表对世界区域地理进行梳理,“/”表示此部分无考查 •内容。
•二、复习方法 •(一)以图为本,建立空间概念,落实地理事物
•一笔画世界
•图 Z1-1
•【例题 1】(2012 年福建福州)读图 Z1-2,回答(1)~(2)题。 •图 Z1-2
•(1)两国共同濒临的大洋是___•_太__平__洋__,A 国与俄罗斯的著 •名港口——_•_海__参__崴____距离最近。 • (2)在自然资源方面,两国的主要区别是__•_日__本__资__源__缺__乏__;_ ••_俄__罗__斯__资__源__种__类__齐__全__,__储__量__丰__富______。 • (3)两国的工业分布都不平衡,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 •_•_太__平__洋__沿__岸__和__濑__户__内__海__沿__岸_____,形成这种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_这__里__多__优__良__港__湾__;__日__本__资__源__缺__乏__,__市__场__狭__小__,__便__于__进__口__原__料__、_ ••_出__口__工__业__品_____________________;俄罗斯的工业分布多靠近 ••原__料__、__燃__料__产__地_________。
• (4)两国海运发展不同,日本海运发达,主要因为__•海__岸__线___ ••_长__,__多__优__良__港__湾_____________;俄罗斯海岸线漫长,但海运在 •运输中占的比重不高,主要因为•_纬__度__高__,__气__候__寒__冷__,__结__冰__期__长_。
•(四)重视热点问题,分析区域发展的方向、优势和问题 •每一个热点问题所在区域的各种地理要素要尽可能落实到 •地图上,自然、人文要素都考虑。
略课件
•一、区域特征分析
•续表
•续表
•结合下表对世界区域地理进行梳理,“/”表示此部分无考查 •内容。
•二、复习方法 •(一)以图为本,建立空间概念,落实地理事物
•一笔画世界
•图 Z1-1
•【例题 1】(2012 年福建福州)读图 Z1-2,回答(1)~(2)题。 •图 Z1-2
•(1)两国共同濒临的大洋是___•_太__平__洋__,A 国与俄罗斯的著 •名港口——_•_海__参__崴____距离最近。 • (2)在自然资源方面,两国的主要区别是__•_日__本__资__源__缺__乏__;_ ••_俄__罗__斯__资__源__种__类__齐__全__,__储__量__丰__富______。 • (3)两国的工业分布都不平衡,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 •_•_太__平__洋__沿__岸__和__濑__户__内__海__沿__岸_____,形成这种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_这__里__多__优__良__港__湾__;__日__本__资__源__缺__乏__,__市__场__狭__小__,__便__于__进__口__原__料__、_ ••_出__口__工__业__品_____________________;俄罗斯的工业分布多靠近 ••原__料__、__燃__料__产__地_________。
• (4)两国海运发展不同,日本海运发达,主要因为__•海__岸__线___ ••_长__,__多__优__良__港__湾_____________;俄罗斯海岸线漫长,但海运在 •运输中占的比重不高,主要因为•_纬__度__高__,__气__候__寒__冷__,__结__冰__期__长_。
•(四)重视热点问题,分析区域发展的方向、优势和问题 •每一个热点问题所在区域的各种地理要素要尽可能落实到 •地图上,自然、人文要素都考虑。
2019-2020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专题复习:专题二 地理计算专题(共11张PPT)
地理(江西)
第2部分 重难专题
三、海拔、相对高度的计算 1.海拔(也叫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 垂直距离,一般来说,该点所在的等高线的数值即其 海拔。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两个地点的海拔差)。
地理(江西)
第2部分 重难专题
四、气温与降水的计算(包括海拔与气温之间关系 的计算)
地理(江西)
第2部分 重难专题
一、昼夜长短的计算 1.计算公式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夜长=24-昼长 2.应用 某地昼长大于12小时说明其位于太阳直射点所在 半球。
地理(江西)
第2部分 重难专题
二、比例尺的计算 1.计算公式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比例尺的换算 (1)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 (2)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 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注意:比例尺是比值,没有单位;计算时应注意 单位换算。
地理பைடு நூலகம்江西)
第2部分 重难专题
五、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的计算 1.人口自然增长率 (1)出生率=出生人口数(1年内)÷总人口数×100% (2)死亡率=死亡人口数(1年内)÷总人口数×100% (3)自然增长率 方法一: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方法二: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总 人口×100%
师参加二十一第四届普通
2020 全新版
专题二 地理计算专题
第2部分 重难专题
地理计算是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它不仅需要一 定的数学基础,还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地理知识基 础。运用地理规律、原理,通过一定的计算得出地理 数据,这是学习地理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初中地理 计算题不多,涉及的计算量不大,主要涉及以下五个 方面。
第2部分 重难专题
三、海拔、相对高度的计算 1.海拔(也叫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 垂直距离,一般来说,该点所在的等高线的数值即其 海拔。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两个地点的海拔差)。
地理(江西)
第2部分 重难专题
四、气温与降水的计算(包括海拔与气温之间关系 的计算)
地理(江西)
第2部分 重难专题
一、昼夜长短的计算 1.计算公式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夜长=24-昼长 2.应用 某地昼长大于12小时说明其位于太阳直射点所在 半球。
地理(江西)
第2部分 重难专题
二、比例尺的计算 1.计算公式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比例尺的换算 (1)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 (2)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 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注意:比例尺是比值,没有单位;计算时应注意 单位换算。
地理பைடு நூலகம்江西)
第2部分 重难专题
五、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的计算 1.人口自然增长率 (1)出生率=出生人口数(1年内)÷总人口数×100% (2)死亡率=死亡人口数(1年内)÷总人口数×100% (3)自然增长率 方法一: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方法二: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总 人口×100%
师参加二十一第四届普通
2020 全新版
专题二 地理计算专题
第2部分 重难专题
地理计算是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它不仅需要一 定的数学基础,还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地理知识基 础。运用地理规律、原理,通过一定的计算得出地理 数据,这是学习地理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初中地理 计算题不多,涉及的计算量不大,主要涉及以下五个 方面。
2020年中考地理计算题讲、练、测复习课件(共27张PPT)
A.15千米
B.150千米
C.1500千米 D.15000千米
【答案】A
【例3】小明发现河北省地图中唐山的某些信息,在中国地图上却没有记载,这是河 北省地图比中国地图( )
①比例尺大 ②比例尺小 ③承载的信息更简略 ④承载的信息更详细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类型二 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 知识归纳
【例2】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上可以看出山顶A的海拔是( )
A.400米
B.500米以上
C.400~500米 D.400米以下
(2).量得图上两个山顶之间的直线距离是1.5
厘米,其实际距离是( )。
A.3千米
B.30千米
C.300千米
D.4千米
【答案】(1).C (2).A
类型五 时间的计算
知识归纳
1.地方时 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 同一经线上各点的地方时都相同,
不同经线上,东方时间早,西方时间晚。 2.时区
国际上规定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7.5W-7.5E为0时区。当地经度除以15.若余数小于7.5,则该地的区时为 整数时区:若余数大于7.5",则该地区时为整数加1(以东经为例)。
2020·地理·中考二轮复习
专题四 地理计算
( 初中地理)
类型一 比例尺计算 知识归纳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在实际题目的运用中,实地距离往往会隐含性地给出,可利用公式
变形,知其中两值,计算另外一值,计算时注意单位换算统一。
知识点2 比例尺大小和图幅之间的关系
(1)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图幅相同, 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 容越粗略。 (2)放大或缩小比例尺,只需给比例尺乘以或除以扩大或缩小的倍数即 可。
人教版地理中考专题复习课件(一)
基础梳理篇
目录
01 考点梳理 02 拓展延伸
03 福建4年中考聚焦
01 考点梳理
·考点1 地球运动 ·考点2 地球的自转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 ·考点3 地球的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
考点1 地球运动
运动 形式
方向
地球
自转
自西
地球 向东
公转
周期
绕转中心及特点
1天(约 24小时)
1年(约 365天)
绕地轴自转
正午影子朝向
正午影子长短
北回归线及 其以北地区
正北
夏至日最短 冬至日最长Fra bibliotek南回归线及 其以南地区
正南
夏至日最长 冬至日最短
依据物体与太阳直射点的相对位置,如果 南、北回归
太阳直射点在物体南面,正午影子朝正北; 线之间
反之,正午影子朝正南
【方法点拨】 1. 太阳高度与物体影子的关系 (1)太阳高度大(∠A),影子短(a);太阳高度小(∠B),影
北极圈及其以内 冬至(12月 南回归线 昼最短 昼最长 极夜;南极圈及 22日前后) (23.5°S) 夜最长 夜最短 其以内极昼
4.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移动区域 节气 太阳直 太阳直射点
(范围)
(时间)
射点 所在半球
春分(3月21 日前后)
赤道
北回归线 (23.5°N)
夏至(6月22 北回归线 日前后) (23.5°N)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 长度——相等 点
短,到两极缩为一点);方向——南北
方向——东西
纬线
经线
以赤道(0°纬线)为界, 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界,
划 以北为北纬(N),以南 该线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
2020版中考地理(人教版通用)二轮专题复习方略(课件)专题三 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共37张P
①莱茵河流经平原区,地势低平,水流平稳 ②高原边缘,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③支流多,流域面积广 ④莱茵河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多,河流水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临沂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李明,利用导学提纲进 行自主探究学习。请你结合图1、图2、图3、图4帮助 李明完成相关问题。
(2)图1中河流流量最大的是丙河,请你从气候角度分析 其中的原因。 答:该河流域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
(3)你见过《动物世界》栏目中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大迁 徙的景象吗?每年的1月份,A地的动物向南部迁徙;7月 份,B地的动物向北部迁徙。请简要解释一下出现这一 景象的原因。 答:1月份A地是干季,B地是湿季,B地植物生长茂密,食 物充足;7月份正好相反。(言之有理即可)
B.中西伯利亚高原
C.西西伯利亚平原 D.东欧平原
3.俄罗斯东部有许多河流,但航运价值不高,最主要的
原因是 ( B )
A.运费高 B.结冰期长 C.流量小 D.流程短
下图是某区域分层设色地形图和该地基桑加尼的 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据图回答4、5题。
4.根据地形图可以推断该地的地形属于 ( C ) A.高原 B.平原 C.盆地 D.山地
5.根据基桑加尼的降水资料,可以得出该地的降水变化 特点是 ( B ) A.降水丰富,季节差异明显 B.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 C.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D.冬季多雨,夏季干燥
6.莱茵河是西欧第一大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 山北麓,西北流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法国、德国和 荷兰,最后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全长1 232千米,莱 茵河在欧洲是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河流航运价值高 低,与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密切相关。关于莱茵河航 运价值高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D )
地理人教版20初新课标全程复习方略课件1.1
读图,回答2、3题。
2.甲飞机飞行的方向是 ( D )
A.自西向东飞
B.自东向西飞
C.自北向南飞
D.自南向北飞
3.乙飞机从c飞到a,其航程大约为 ( A )
A.2万千米
B.3万千米
C.4万千米
D.5万千米
读图,完成4、5题。
4.乙点位于甲点的 ( D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3.抓关键:极昼、极夜出现在极圈以内;在极地地区图中 判断方向的关键是自转方向,据图中可知中心是南极;由 此可判断②位于③的东南方向。
【基础过关】 1.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B.日食现象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C.赤道长约8万千米,是地球最大周长 D.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讲 地 球
考点一 地球和地球仪 【主干必备】 【记·体系】
【练·地图】 一、地球的大小
二、经纬网
1.经纬度: A( _0_°__,_2_0_°__W_)、B( _2_0_°__N_,_6_0_°__W_)、E(2_0_°__N_,_0_°__) 2.半球划分: (1)A、B、C、D、E中位于东半球的有_D_、__E_。 (2)A、B、C、D、E中位于北半球的有_B_、__C_、__E_。
【易错易混】 ①东西经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东、西经以本初子午线 为界,东西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是两条对应的经 线组成的经线圈。
②误认为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正确的东西经 和东西半球的关系见下图:
【核心突破】 经纬网地图的判读 1.判读某点的经纬度位置:
2.判定某点的半球位置: (1)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北纬在北半球,南纬 在南半球”。 (2)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
地理人教版20初新课标全程复习方略课件1.2
【解题指南】 1.巧判断: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变化特点可知,B 地与溶洞 口海拔相对高度差为100米,C处海拔与溶洞口相同,D 处海拔高于溶洞口;A地与溶洞口处海拔高度差为200 米。
2.会读图:图中白水河的两条支流都发源于山谷;图中等 高距是100米,海拔最高处是溶洞上部的山峰,其海拔在 900米~1 000米,E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 图中的居民点位于白水河干流和支流交汇处,以及河流 沿岸地区。
图幅 相同 的地 图
比例尺 越大 越小
表示地区范 围
越小
地图内 容
举
例
越详细
北京市地 图
越大
越简略 中国地图
【示范题】 1.(2019·衡阳学业考)下面四幅图是我国某直辖市的 轮廓图,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 )
2.(2018·东营学业考)2017年国庆节期间,济南丽丽一 家到北京游玩。读图,回答问题。
下图为一局部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分布示意图,据此 回答4、5题。 4.所示支流中,实际不存在的是 ( C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a点与b点相对高度可能为 ( B ) A.401米 B.368米 C.827米 D.999米
下图是中国某地地震灾区等高线地形图,地震后又 遇大雨,诱发了崩塌和山洪形成了堰塞湖。据此完成 6、 7 题。
【解题指南】 1.抓关键:计算比例尺最关键的是统一单位到厘米,最 后分子(即图上距离)变为1。 2.明关系: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是分数值大小的比较,分 子都为1,分母大的比例尺小,表示的实地范围大,表示 的内容就简略,反之则相反;实地范围相同时,图幅面积 越大,比例尺就越大。
二、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1.一般地图: 在地图上,如果既没有指向标也没 有经纬网,那么我们就可以面对地 图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 确定方向。如图所示,A在B的西北方向,其中B就是参照 物,应该以B为坐标点进行判断。
地理人教版20初新课标全程复习方略课件2
D.北冰洋
4.主体既在西半球,又在北半球的大洲是 ( C )
A.亚洲 B.南极洲 C.北美洲 D.非洲
5.读“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呈“S”形的大洋乙是_大__西__洋__。 (2)A大洲和B大洲的分界线是_苏__伊__士__运__河__。 (3)全部位于北半球且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是 _C_(填字母)。 (4)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丙是_印__度__洋__。 (5)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E_ (填字母) 。
3.两大山系: ③_阿__尔__卑__斯__-_喜__马__拉__雅__山系、④_科__迪__勒__拉__山系。
【核心突破】
板块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1.板块的运动形式:
运动形式 张裂运动 碰撞挤压运动
形成 裂谷或者海洋
山脉
2.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理现象:
地理现象 红海的面积将扩大 地中海的面积将缩小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日本地震频繁 印度尼西亚地震
原因
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板块张裂
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板块碰撞挤 压形成 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交界 处、地壳活跃
【示范题】 (2019·苏州学业考)据英国《卫报》报道,2016年
2.关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
A.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是①大洋 B.②大洲和③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C.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④大洲 D.赤道穿过的大洲只有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
读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完成3、4题。
3.南极洲濒临的大洋不包括 ( D )
A.太平洋
B.大西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2 000米
B.3 000米
C.3 600米
D.4 000米
2.从B地爬山到A地,高度约上升了 ( D )
A.1 000米
B.1 200米
C.1 600米
D.2 600米
3.珠穆朗玛峰的海拔约为8 844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
约为-155米,两者的相对高度为 ( A )
A.8 999米
B.8 689米
5.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 A )
A.2 400米
B.2 000米
C.1 800米
D.2 200米
6.若A地气温为20 ℃,那么图中海拔最高点(3 602 m)
的气温约为 ( B )
A.5 ℃ B.2 ℃ C.9 ℃ D.18 ℃
四、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的计算 【热考角度】 1.人口增长率的计算。 2.人口数量的计算。 3.人口密度的计算。
(1)两地都在等高线上。 相对高度(H)=d×(n-1) n为两地间相隔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2)两地都不在等高线上。 两地之间或陡崖的相对高度H为: (n-1)×d<H<(n+1)×d n为两地间相隔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中考猜押】 读下图,回答1、2题。
1.A地的海拔约为
(C)
专题一 地理计算——地理实践力
一、比例尺的计算 热考角度
1.依据间的实地距离。
【归纳整合】 1.基本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地图上两地实地距离的量算: (1)首先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然后除以比例尺,即可计 算两地的实地距离。
多大比例尺 ( D )
A.1∶25 000 000
B.1∶2 500 000
C.1∶250 000
D.1∶2 500
2.将1∶100 000的某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制作形成 一幅新图。新图与原图相比 ( C ) A.新图图幅面积是原图的2倍 B.新图表示的内容比原图简略 C.原图上某河流的长度为10厘米,新图上长20厘米 D.新图比例尺为1∶200 000
率为0.6%。则该乡这一年自然增长的人口为( C )
A.900人
B.1 500人
C.300人
D.1 600人
2.某乡2018年人口出生率为1.0%,死亡率为0.6%。则该
乡这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 C )
A.10%
B.1.6% C.0.4% D.-0.4%
3.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的含义是 ( D ) A.表示该地区不出生婴儿 B.表示该地区出生率等于零 C.表示该地区死亡率等于零 D.表示该地区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2.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
(1)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2)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 气温之差。
3.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 计算方法:某地气温=已知气温±两地相对高度 ÷100×0.6。
【中考猜押】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实习活动,按要求一天共
3.李明在一幅地图上,量算出香港与可燃冰试开采点的 直线距离为5.7 cm,查阅资料知道香港距离可燃冰试开 采点约285千米。于是他计算出该图的比例尺大约是
(C) A.1∶1 624 5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C.1∶5 000 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6.245千米
C.-8 999米
D.-155米
4.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①地等高线为300米 B.②地适合登高望远 C.①②相对高度为200米 D.②地等高线为200米
读图, 完成5、6 题。
5.AB 两地的相对高度 ( B ) A.100米 B.150 米 C.300 米 D.450 米 6.图中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 C ) A.OA处 B.OB 处 C.OC处 D.OD 处
二、高度的计算 【热考角度】 1.海拔与相对高度的计算。 2.等高距、陡崖高度等。
【归纳整合】 1.海拔与相对高度: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微点拨】 海拔的起算点一定是海平面,相对高度的起算点可以是 任意一个地点。
2.相对高度的计算:
(2)根据公式,获得任意两个要素的数值,就可计算得出 第三个要素的数值,即: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 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
3.图幅相等,比例尺大小的比较:相同图幅,反映内容越 详细,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反映内容越粗略,范围越 大,比例尺越小。
【中考猜押】
1.会展中心有一个车展,若要制作车展地图,需要选用
【归纳整合】
出生率 出生率=(出生人数/总人口数)×100%
死亡率 死亡率=(死亡人数/总人口数)×100%
自然增 长率
人口密 度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人数-死亡人 数)/总人口数×100%
人口密度=某地总人口数/该地总面积(单位:人/千 米2)
【中考猜押】
1.某乡人口5万人,2017年人口出生率为1.2%,人口死亡
三、气温的计算 【热考角度】 1.一天中气温最高值、最低值,气温平均值。 2.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 3.根据海拔计算气温的变化。
【归纳整合】 1.平均气温的计算:
人工观测记录气温在8时、14时、20时、2时各测量一 次,取其平均值,即为该天的日平均气温。用类似方法, 可以求得一个月或一年的平均气温。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气温、降水资料。读图回答3、4题。
3.该城市气温年较差约为 ( D ) A.15 ℃ B.20 ℃ C.25 ℃ D.30 ℃ 4.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 A ) A.北京 B.成都 C.广州 D.乌鲁木齐
一般而言,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 1 000米,气温降低6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 图。读图,完成5、6题。
测得4次气温值:21 ℃、15 ℃、32 ℃和27 ℃,但是他 们却忘记记下测量气温的时间。据此回答1、2题。
时间
2时 6时 12时 14时
气温/℃
1.32 ℃的气温值将填在哪个时间栏内 ( A )
A.14时 B.12时
C.2时
D.6时
2.这一天的气温日较差是 ( C )
A.6 ℃ B.11 ℃ C.17 ℃ D.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