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微专题课件六水循环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3.1水循环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3.1水循环课件(共29张PPT)

1600年
9700年
2500年
2.物质迁移
3.促进能量交换,调节地表温度
水循环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吸收、转化和传输,缓解不同纬度地区 热量收支不平衡。
蒸发、蒸腾有利于减缓地面或者植物温度升高的速度和幅度, 降水也可以降低地面和近地面大气的温度。
太 地阳表能形的态能 的量 塑转 造换传输 4.影响气候和生态
城市内涝的原因: ①降水量大; ②植被覆盖率低; ③地面硬化程度大; ④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 解决措施: ①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推广使用渗水砖; ③加强市政建设,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④建设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 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 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 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 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 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7.森林植被遭破坏后( ) A.地表径流减少 B.地下径流增加 C.下渗减少 D.降水明显增加 8.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地的( ) A.水土流失加剧 B.蒸腾减少 C.土壤含水减弱 D.甲乙河径流量变化较稳定 9.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 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
(1)植被对河流流量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植被覆盖率的高低,主要影响河流洪峰流量的大小、洪峰期到来时间的早晚以及河流 径流季节变化的大小。
(2)运用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
在相同降雨条件下,如果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由于受植被阻挡,地表径流流速会减慢, 下渗会增加,也就是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地下径流随下渗的增加而增加,地表径流 减少。同时,下渗的增加会使区域自身蓄水量增加,意味着区域蒸发量可能增加,加上植 被覆盖率的提高导致植物蒸腾作用增强,二者都会导致大气中的水汽增多,水汽增加降水 可能增多。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水循环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水循环

02
蒸发与凝结过程分析
蒸发原理及影响因素探讨
蒸发原理
水分子从液态转化为气态,从水 面或地面进入大气的过程。
影响因素
温度、湿度、风速、水面面积、 太阳辐射等。
凝结现象产生条件解析
凝结现象
水蒸气从气态转化为液态,形成云、雾、露、霜等。
产生条件
降温、增压、水汽过饱和等。
蒸发和凝结在自然界中作用
蒸发作用
地下渗透现象产生机制探讨
土壤孔隙
土壤中的孔隙为水分下 渗提供了通道。
重力作用
水分在重力作用下向下 运动。
毛细管作用
土壤中的毛细管现象使 得水分在土壤中上升或
下降。
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的高低影响地 下渗透的深度和范围。
地表径流和地下渗透关系分析
互补关系
地表径流和地下渗透是水循环的两个重要环节,彼 此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降水形成原理
空气中的水汽在冷却过程中达到饱和状态,进而凝结成云滴或冰晶,当云滴或冰晶增长到一定大小时,在重力作 用下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
必要条件
充足的水汽、降温过程和凝结核。
降水类型划分依据和特点
01 依据 根据降水性质、成因和特征等因素进行划分。
02
对流雨
由强烈对流天气引起的降水,强度大、历时短、范围 小,常有风暴、雷电等现象。
备考建议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 固和拓展;同时,要加强真题训练, 熟悉考试形式和难度。
复习方法指导
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等方法梳理知 识点之间的联系;通过“错题集”等 方式总结易错点和难点,提高复习效 率。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研究方法
通过测量水体中的同位素、化 学物质等指标,结合数学模型 等方法研究水体的更新周期。

高考地理水循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共37张PPT)

高考地理水循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共37张PPT)

降水
水汽输送
下渗 地下径流
蒸 降水 发
图中①河流与图11中②河流补给的差异是 ①河流 夏季以雨水补给为主 ;
②河流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请在下面模式图中选择两条竖线,画上箭头并注明水循环环节名 称,以正确表示图中丙地区大气与地面之间的水分交换。
府南河水源源不断注入 岷江,水始终没有流尽
无数江河滔滔之水日夜 不息地奔向海洋,大海 却始终不满不溢
大气环流、洋流,使赤道附近的温度降低了13度,高纬 度地区的温度升高了19到23度。
“地形雕塑师”
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逐年增大的黄河三角洲
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 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
二、水循环 1.类型和环节
(1)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2)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 (3)陆地内循环:蒸发(蒸腾)、降水 2.意义 (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 (2)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3)塑造地表形态
3.47%
海洋水 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淡水
广义的水资源
0.0007%
陆地上的淡水
目前人类利 用的淡水
河流水
冰川 其它淡水 易利用淡水
狭义的水资源
湖泊淡水 浅层地下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的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总量不少,人均不多
国家
径流量(亿 占世界 人均径流量(立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危机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 淡水总量有限,水资源分布不均,季节变化大 (2)人为原因: ①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用水量大增; ②水污染和浪费严重,造成水质型缺水; ③植被破坏严重,陆地蓄水能力减小。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 水循环(21张ppt)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    水循环(21张ppt)

历史上,图中河流多次决堤泛滥,威胁到城市人口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图中水闸修建在523米宽的河面上,通过控 制一个或多个河道之间的闸门可以减少朝向上游的水量。读该河流河口区域示意图及图示区域气候资料统计图, 完成4~6题。
4.该区域夏季降水量与冬季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 A. 地处背风坡 B. 寒流流经 C.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 西风偏弱 5.图示河流河口水闸泄洪孔关闭时间( ) A. 春季最长 B. 夏季最长 C. 秋季最长 D. 冬季最长 6.河口水闸关闭时,会促使水闸以上至城市河段( ) A. 河流水质下降 B. 泥沙沉积量增加 C. 泥沙沉积量减少 D. 河流含沙量增加
1.B 根据材料,该地区的降水蒸发28%,下渗到地下2%, 不产生地表径流,除去蒸发和下渗,小流域内水量支出还 剩70%。地表蒸发只有28%,A项错误;根据图5,该地植 被丰富,植物截留和蒸腾较大,可能是小流域内水量支出 最大的一部分,故B项正确;地下径流由下渗补充而来,下 渗只占2%,C项错误;该地区冰雪冻原海拔较高,2500米3400米应该没有固态水,D项错误。 2.B 甲自然带位于半荒漠带和山地针叶林之间,介于半荒 漠和森林之间的应该是草原,所以甲自然带最可能属于山 地草原带,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答案:红河哈尼地处低纬,气温较高,河坝、峡谷中的河 水常年蒸发;河水蒸发旺盛,加上森林植被的蒸腾作用, 水汽充足;受地形影响,水汽上升冷却凝结(或遇到高山 低温的冷空气)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雨水形成径流, 灌溉梯田。
⑥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地貌成因 例4.阅读材料,结合右图,回答 材料一 湄公河三角洲分布着由湄公河及众支流形成的稠 密河网,它包括越南南部的一大部分和柬埔寨东南部,面 积44 000平方千米(39 000平方千米属于越南),是东南亚地 区最大的平原和鱼米之乡,也是越南最富庶的地方。 试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湄公河三角洲的形成。

《水循环》PPT课件人教版高中地理

《水循环》PPT课件人教版高中地理
第4讲 水循环与河流
必修1 自然地理
地理
内容索引
考点一 水循环 考点二 河流的补给类型 常考综合题◉建模(四)
考点呈现
体系构建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
地理意义
考向解读
多结合区域特点考查河流水文特征、
水循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与
人类活动的关系,强调对特定区域水
体运动变化的过程描述和成因阐释
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 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 得以再生
陆地 内循环
F
I 蒸发
植物蒸腾
— —
→D____降__水________
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 非常重要
2.成因 (1)内因:水在常温和常压条件下的三态变化。 (2)外因:__太__阳__辐__射______和水的重力,提供能量和动力。 3.意义 (1)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____生__物__圈______相互联 系起来。 (2)在各个圈层之间进行__物__质__和_能__量_____的输送和转换。 (3)促进整个自然界的发展演化。 (4)水资源得到__更__新__________并能持续利用。
川储量
夏季
补给
我国主要
补给特点 主要影响因素
流量过程曲线图
类型
分布地区
湖泊 较稳定,对 湖泊与河流的
水补 径流有调 相对位置及湖 普遍
给 节作用 泊水量的大小
地下 较稳定,对 地下水位与河
水补 径流有调 流水位的高低 普遍
补给 补给 类型 特点
主要影响 我国主要
流量过程曲线图
因素
分布地区
季节性 多集中
积雪融 在春季
水补给
气温高低、 东北地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水循环课件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水循环课件
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
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可以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利用自然力量排
水,形成自然积存、渗透、净化的新型城市排水系统。
小科普:
人类智慧的结晶——坎儿井
坎儿井普遍见于新疆吐鲁番地区,
它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的
水平集水建筑物,主要作用是截取地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文材料,分析区域内水循环及意
运用示意图,说
明水循环的过程
及其地理意义。
义,分析不同区域内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水循环的环节、过程及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正确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原理,促进区域
水循环的良性发展,合理利用水资源,谋求人地协调。
____________。
2.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地表形态
(1)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 ____________,地表径流源源不
海陆
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成为 ________间
联系的纽带。
(2)水循环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
循环示意图。
材料二
黄河三角洲是以黄河入海口的河道为中心的巨大扇形地。
每年,黄河水将超过亿吨的泥沙从黄土高原搬运到入海口,不但塑造了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而且这些泥沙不断把海岸线
向海洋的方向推进,为我国每年新增几十平方千米的“年轻土地”。与
热量收支
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 ____________不平衡的矛盾。
自然环境
3.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 ____________产生深刻而

《水循环》课件(共20张PPT)

《水循环》课件(共20张PPT)
2. 运 用 水 循 环 的 原 理 , 分 析 常 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水循环过程
面对滔滔黄河水,李白曾感叹: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过程及类型
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_水__圈、_大__气__圈、_岩__石__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 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类型及主要环节
2 课后总结
拓 展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回流四个环节。 蒸发是指水从地表或水体表面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但温度越高,蒸发速度 越快。蒸发是水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它是海洋和陆地水循环的起点,也是大气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 凝结是指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到较冷的空气或物体表面时,转化为小水滴或冰晶的过程。凝结是水循环的重 要过程之一,它是大气中云和雾的形成原因之一,也是陆地和海洋水体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 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滴或冰晶在重力作用下落到地面上的过程。降水包括雨、雪、雾露等形式,它是大气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陆地和海洋水体的主要补给来源之一。 回流是指水流从地表或水体表面流回水源的过程。回流可以是自发形成的,也可以是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 。回流是水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它是海洋和陆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河流和湖泊等水体的主要 补给来源之一。
循环类型 字母
主要环节
a蒸发、b_水__汽__输__送__、c降水、d_地__表__径__流__、e下渗、地下径流 海陆间循环 A
f_________
海上内循环 B
a蒸发、g降水
陆地内循环 C
j蒸发、h植物蒸腾、c降水
陆地内循环
植物蒸腾
降水 蒸发
水循环示意图
海陆间循环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课件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PPT课件

字母 类型
主要环节
A _海__陆__间__循环 a蒸发,c_水__汽__输__送__,h降水,d_地__表__径__流__,e下渗,f_地__下__径__流__
B 海上内循环
a蒸发,b_降__水__
C _陆__地__内_循环
g_植__物__蒸__腾__和蒸发,h降水
内因:水在自然界中的_三__态__变化 3.原因 外因:_太__阳__辐__射__和重力提供了能量和动力
12345
2.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A.海陆间循环
C.陆地内循环
B.蒸发 D.地下径流
解析 将海水淡化成淡水,就相当于海水蒸发后通过水汽输送,在陆地上形成降水, 从而成为淡水资源,其作用类似于海陆间循环,选项A正确。
12345
水循环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大类,下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 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⑦分别表示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人工降水 B.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
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
课程标准
KE CHENG BIAO ZHUN
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XUE XI MU BIAO
1.学会绘制水循环示意图。 2.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3.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内容索引
修梯田及平整 下渗,地表、地下
土地
径流
3.水资源是可以通过水循环不断再生和更新的,是否可以说地球上的水资源就是取之 不尽,用之不竭的?
答案 不可以。水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的状态,从这一角度讲,水资源是可再生 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但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如果人类用水量超过了 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资源型缺水或水质型缺水。

高中地理必修课件水循环

高中地理必修课件水循环

海上内循环
发生在海洋内部的水循环,由海面蒸发和海洋降水等环 节组成,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
03
陆地内循环
发生在陆地内部的水循环,包括蒸发、植物蒸腾、降水 、下渗和地表径流等环节,对陆地生态系统和地貌塑造 具有重要作用。
影响因素与驱动力
A
气候因素
气温、湿度、风速等气候因素直接影响水循环 的各个环节,如蒸发、水汽输送和降水等。
河流排泄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河流排泄
河流将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径流形式向海洋或其他水体排泄, 是水循环中重要环节。
影响因素
河流排泄功能受地形、气候、植被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影 响。例如,地形坡度大、降水量多、植被覆盖好的地区,河 流排泄能力较强。
河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
对自然环境影响
河流通过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塑造各种地貌形态,影响自然环境演变。同时,河流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 成部分,为各种生物提供栖息地和迁徙通道。
05 人工干预下区域水循环变化
水利工程对区域水循环影响
水库建设
水库能够调节河流径流,改变天 然水循环过程。通过拦蓄洪水、 调节枯水,水库能够影响下游河
道的水位、流量和泥沙输移。
跨流域调水
跨流域调水工程能够改变水资源 的地区分布,缓解缺水地区的用 水紧张状况。但同时也可能对调 出区的水循环和水环境产生影响
河流补给来源及变化特征
雨水补给
以雨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河流,其流 量变化受降水量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 影响。
地下水补给
以地下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河流,其 流量变化较为稳定,受季节和气候变 化影响较小。
冰雪融水补给
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河 流,其流量变化受气温高低影响,夏 季流量较大,冬季流量较小甚至断流 。

高中新教材地理课件必修水循环

高中新教材地理课件必修水循环

水循环意义
水循环使地球上各种形式的水体不断得到更新,维持全 球水的动态平衡;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 物圈有机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 迁移,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 ,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水循环是地 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水循环是 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 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农业节水的重要途径。
工业节水
工业领域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 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和加强废水
处理等措施,实现节水减排。
治理污染,改善水质举措
水污染现状
01
我国水污染问题严重,主要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
农业面源污染等。
水污染治理措施
02
为治理水污染,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污染源控制
、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推进生态修复等。
流。
地下径流
地下径流是径流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陆地上最 重要的水体运动,如地 下河、泉水、岩溶水等

地球上水资源分布
海洋水
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陆地淡水
只占总水量的2.53%(其中冰川占陆地淡水的68.69%)。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占0.94%。可直接被人类利用的河流淡水,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01%。
人类活动影响
人类活动如水利工程、城市化等会 对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相互作用关系 产生影响,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水 资源。
04
河流、湖泊等水域生 态系统服务功能
河流生态系统结构特点
河流生态系统的组成
河流生态系统的特点
包括河流中的水体、河床、河岸带以 及其中的生物群落。
具有流动性和开放性,与周围环境不 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人教地理教材《水循环》PPT(部编版)

人教地理教材《水循环》PPT(部编版)

【名校课堂】获奖PPT-人教地理教材 《水循 环》PPT (部编 版)推 荐(最 新版本 )推荐
在陆地内循环中,如果储水变化量为零,降水量和蒸发量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降水量=蒸发量
(2017·课标全国Ⅰ,6~8,12分)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 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 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第1~2题。
12
2017课标I 选择题6,7,8
剖面图+文字
以西北地区闭合流域蒸发与降水关系为背景 考查实际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12
2016课标III 选择题7,8,9
剖面图+文字
以山地分水岭岩层剖面图为背景材料,具体 考查森林植被破坏和恢复情况对河流径流量 影响
12
• 【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 地理意义。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 相互关系。【学习目标】1.自主梳理基础原理,分 析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2.结合程海和长江三峡等 图文资料,分析不同地区水平衡的自然演化的趋势。 3.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预测人类活动对区域 水环境的影响。

定义: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 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叫水循环
原则:水在数量上遵循收支平衡原则,即总水量是平衡的。不 会无中生有,也不会无故损失,一定是此消彼长,总量不变。

海陆间循环(大循环) 对陆地水体更新最为重要
循类型陆地内循环来自海上内循环环与
蒸发 光照 气温 风力大小 水域面积等
高考地理微专题 ------水循环与水平衡
近四年课标卷考情分析
高考试题 呈现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
(2)第 5 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
()
①历时长 ②强度大 ③下渗少 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第 6 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
A.河床
B.沟谷
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
解析:第(1)题,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因此汾 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会减小河流径流量和河水含 沙量,B 对、D 错。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对减 小降水变率和增加降水量影响不大,A、C 错。第(2)题,由于 该月降水异常增多,因此到第 5 次降水时,土壤含水量达到饱 和,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从而产生洪峰;由表可知,第 5 次降水时间短,降水量多,即降水强度大,②③对。由表可 知,第 5 次降水历时只有 2 天,相对于第 2 次和第 3 次降水来 说,历时较短,①错。由于该地植被覆盖率没有发生变化,因
[微点拨] 陆地水体相互补给是高考常考点,也是考生失分的重灾区。 因此,在备考复习时要准确理解陆地水体间的相互补给规律。 (1)高纬、高山地区的冰川,融化后补给河流、湖泊和地下水。 (2)河流源头地区的湖泊始终补给河流。 (3)河流中下游的湖泊与河流之间相互补给,洪水期河流补给 湖泊,枯水期湖泊补给河流。 (4)河流与地下水之间是相互补给的,洪水期河流补给地下水; 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流;但在河流的“地上河”河段,始终是河 流补给地下水。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解析:第(1)题,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森林植被遭破 坏后,一方面降水较多的季节下渗减少,从而使更多降水转化 为坡面径流,使河流汛期径流量增加;另一方面汛期地下水减 少使其在枯水期补给河流的水量也减少,进而导致枯水期水位 下降,所以河流径流量的年内波动强烈,A 项错误,B 项正确; 降水变率主要取决于该地的气候,小范围森林植被遭破坏,对 降水影响较小,C 项错误;河道淤积是森林植被遭破坏后,降 水冲刷地面,河水含沙量增加的结果,而不是河流径流量年内 波动强烈的原因,D 项错误。第(2)题,森林植被恢复后,植被 覆盖率增加,植物蒸腾作用会明显加强,但是山地绿化只是小 范围的植被变化,对降水影响较小,①说法错误,③说法正确;
[微点拨] 高考对水循环的考查,侧重于考查影响水循环环节的各个 因素。环节不同,影响因素不同,现列表对比分析如下:
环节
主要影响因素
蒸发、蒸腾
光照、温度、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水域、 裸地、绿地等)
降水 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地势
地表径流
植被状况、地质地貌条件、降水量、流域面积、 人类活动
下渗
()
A.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 6 点后
B.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 15 点后
C.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
太阳辐射
D.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
大气逆辐射
解析:第(1)题,图示取水管作用是把集水器收集的淡水取出, 类似于水循环的径流环节。第(2)题,图示膜下气温高于膜上气 温,主要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了装置内部的大气逆辐射,故 D 正确。该装置主要是利用膜内热量来蒸发水汽,再利用膜外温 度低于膜内温度的温差,使蒸发的水汽遇冷凝结,故最容易获 取淡水的时段为膜内高温且膜内外温差最大的时段,即当日 10~18 时。 答案:(1)D (2)D
微专题六
水循环
1.(2018·全国卷Ⅱ)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 率大幅度提高。2013 年 7 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 下表为当月 6 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 况。第 5 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 6 次降水形成的洪 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1)~(3)题。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2)森林植被恢复后,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
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
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2.(2017·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 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 210 mm。但湖面年蒸发量可 达 2 000 mm。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 据此完成(1)~(3)题。
(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 2 000 mm
() B.约为 2 000 mm
3.(2016·全国卷Ⅲ)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 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 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 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四翼”齐展析考情]
水循环的环节及影响因素是高考常考点,高考一般通 基础性 过区域图、统计表格或相关图文材料为载体来进行考
查,考查考生原理知识的调用能力
高考对陆地水体相互关系的考查,往往涉及两到三个
综合性
知识点间的综合考查,这就要求考生既要从图文材料 中提取相关信息,又要调动区域地理环境的相关知识,
(1)下列关于“海绵公园”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雨水花园可减缓地表径流的速度,缩短汇流时间 ②生态植
草沟可利用沟内的植物和土壤截流、净化雨水,具有一定的污
染控制功能 ③渗、滞、蓄、净、用、排等系统单独运行,与
其他系统没有衔接 ④可以缓解城市供水压力和城市内涝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海绵公园”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是 ( )
2.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
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
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
平衡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解析:伏尔加河流域的纬度较高,总体上蒸发较弱,排除①; 伏尔加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地处西风带,虽然距离大西洋较远, 但西部并无特别高大的山地阻挡,西风仍然能给该流域带来降 水;伏尔加河注入里海,里海为内陆咸水湖,因此伏尔加河主 要参与的是陆地内循环;伏尔加河中上游地区以侵蚀作用为主, 下游地区以沉积作用为主,故伏尔加河使流经地区总体趋于平 坦,排除④;注入里海的河水来自较高纬度地区,水温较低, 有利于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综上可知,选项 C 正确。 答案:C
A.调节 a
B.调节 e
C.增加 f
D.增加 d
(3)下列城市中,最适宜建设“海绵公园”的是
A.兰州
B.乌鲁木齐
C.拉萨
D.杭州
()
解析:第(1)题,由题干可知,雨水花园的作用是集水(或汇水), 增加下渗,①对于雨水花园作用的表述错误。渗、滞、蓄、净、 用、排等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③错误。第(2)题,读 图可知,图中 a 为地表径流环节,d 为降水环节,e 为蒸发环节, f 为水汽输送环节。通过题干材料对“海绵公园”建设原理的描 述,可以确定其主要影响地表径流。第(3)题,杭州降水丰富, 可利用“海绵公园”减轻城市内涝问题。A、B、C 选项中的城 市气候均较干旱,不易发生内涝现象。 答案:(1)D (2)A (3)D
[微点拨] 地理实践力在试题中往往是借助问题研究,运用地理学原 理来解决地理问题。例如本题运用“海绵城市”原理,将城市 公园的渗、滞、蓄、净、用、排等功能进行合理布局进而影响 水循环环节,通过调节地表径流、影响下渗等来改变城市水循 环过程,实现趋利避害。
集训过关(三) 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
4.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意
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②说法 错误,④说法正确。故选 C 项。第(3)题,森林植被恢复后,下 渗增加,透水岩层中含水量增加,则甲、乙两河径流总量会减 少,A、B 项错误;从图中岩层倾斜状况可知,同一岩层的海 拔在甲河流一侧高于乙河流一侧,因此降水时甲河流一侧山体 的降水转化形成的地下水就会成为乙河流的补给水源,导致甲 河流径流量减少,乙河流径流量增加,C 项错误,D 项正确。 答案:(1)B (2)C (3)D
植被状况、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地表坡 度、地面性质
集训过关(二)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3.2017 年,长春市首个“海绵公园”——劳谦公园建设完成,
整个公园充分体现了“海绵城市”的渗、滞、蓄、净、用、 排等功能。雨水通过透水铺装、生态植草沟和雨水花园等下 渗,再经过地下的过滤装置过滤,实现雨污分开,干净的水 被收集储存,用于植物的灌溉养护。如图为水循环部分环节 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此植被截流差异不明显,④错。第(3)题,第 5 次和第 6 次降水 过程,都为同一流域的河床和沟谷,因此水土流失变化不可能 相差太大,A、B 错。第 5 次降水的强度更大,对裸露坡面泥 沙的冲刷作用更明显,但河流泥沙含量较低,说明裸露坡面不 是主要的泥沙来源,C 错。由于多次降水,坡面径流冲刷,将 植被覆盖坡面植株之间的枯枝落叶冲走,部分土壤裸露,第 6 次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冲刷这些土壤,导致水土流失,增加河 流的含沙量,D 对。 答案:(1)B (2)B (3)D
C.a 变大
D.b 在枯水期变大
解析:第(1)题,能与长江水形成互补的,除了湖泊水,只有地 下水。第(2)题,a 表示长江水补给鄱阳湖水,反映长江水位高 于鄱阳湖水位,为洪水期,即 6~7 月。第(3)题,由于围湖造 田,使湖泊面积减少,故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能力下降,a、b 都变小。 答案:(1)C (2)C (3)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