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知行合一【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简介】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是我今年读过的一本非常有收获的书籍之一。
书中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思想家和文化名人王阳明,并通过对他的生平、思想和影响的描述,展现了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王阳明生活在明代,也叫王守仁,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军事家和哲学家。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但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心学思想,也就是后来被称为阳明心学。
心学强调人的内心必须与外在行为相一致,要做到“知行合一”。
这本书首先介绍了王阳明的家族背景和他的成长经历。
他生长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
年少时他就显示出非凡的才华和聪明才智,赢得了许多人的敬佩和赞誉。
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表面的成就,而是追求更深层次的真理和智慧。
王阳明的思想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对于内心和行为的统一观点。
他认为,一个人的内心和外在行为应该是一致的,只有通过实践行动,才能真正实现道德境界的提升和个人的完善。
与传统儒学强调的是知识的积累和书本上的学问不同,王阳明更加强调个人的自觉和实践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通过实际的行动才能真正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在书中,我也了解到了王阳明的一生遭遇了很多挫折和困扰,他曾经被贬谪、被禁止出任重要官职,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并坚持实践,不断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他的坚持和顽强的精神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启示,让我明白了在人生道路上,遇到挫折和困难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和应对这些困难。
此外,王阳明的思想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他的心学思想对后来的儒家学派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东亚地区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他的思想理念也被许多现代人所认同和崇敬。
通过阅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我对王阳明的思想和生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钦佩他对于知行合一理念的坚持和实践。
他的思想不仅给我带来了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启示,而且也让我更加热爱和珍惜中国的传统文化。
王阳明知行合一心得
王阳明知行合一心得知行合一————读王阳明心学有感近期深公司开展了以“知行合一”为主题的讲座,会后给青年员工下发一本名为《王阳明心得》的书,拿到书后翻看了几页,一下子被迷住了,选读几篇之后,意犹未尽。
在会前,对王阳明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一搜索才知道原来是明朝的大哲学家。
王阳明,又名叫王守仁,因为号阳明子,人们一般尊称他为阳明先生。
王阳明生于公元1472年,卒于1539年,享年57岁。
王阳明是和孔子、孟子、朱熹并列的圣人,合称孔、孟、朱、王。
王阳明主要活动于明朝中后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
“知行合一”主要是针对社会上言行不一的弊端提出来的。
不止在当时,就在我们所处的时代里,在我自己身上,就存在很多“知”于“行”不合一的情况。
究其原因,大概有两个。
一、自身能力够。
明知道应该去解决某个问题,完成某件事情,可是不到目的,行动上没有什么进展,面对问题没办法解决。
二、思想上的怠慢。
有能力去完成的,有意识要把事情做好,可是思想上的弦松懈了,想着能马马虎虎简单处理就不把事情做到细致。
知与行,知与行是不可分割的。
而要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能够静下心来,“诚意格物”,摒弃自己的私心杂念,这其实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道德修养观点。
光是自己坐在那里想还是不行的,如果人老是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坐久了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喜欢安静,讨厌活动”,甚至成为“痴呆汉”,因此人还要多多“事上磨炼”,做到“知行合一”,这才是道德的完成。
王阳明指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为知。
”他认为,人在道德修养上要多多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实践,倘若只是空想,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乱了,不去努力实践,那平时所想的功夫,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王阳明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当有一个人看见一个小孩子掉到井里面,必然会动恻隐之心,倘若顺着这种恻隐之心的自然发展,他必定会奔走呼救,这就是“知行合一”,也就是他所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行合一》优秀读后感
《知行合一》优秀读后感《知行合一》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10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知行合一》优秀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知行合一》优秀读后感篇1刚开始拿到《知行合一》这本书时,我还在担心这种传记读起来会非常乏味,后来发现这本书运用浅显、有趣的语言讲述了王阳明辉煌传奇的一生,我渐渐入迷。
《知行合一》是一本很励志的书,当你事业和生活跌落低谷时,读读王阳明的故事你就会不再感叹不公;《知行合一》就是一枚指南针,当你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时候,看看《知行合一》,你会找到心灵上的支撑。
此书吸引我的首先是描写王阳明传奇一身的故事。
无论学术还是事功,王阳明都已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王阳明虽然是一介文官,却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平息江西匪患、平定宁王叛乱……王先生都是在朝廷无计可施的时候,用了极少的兵力在极短时间内平定内战。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王阳明立了这样的奇功,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奖赏和加封。
对于这样不公的际遇,他从未抱怨一句,更没有因此消沉。
这正是心学的力量,是王阳明的大德:只坚持自己心中认为对的事情,其他的与我无关。
读了《知行合一》,便懂了王阳明神奇莫测的智慧,来源于他的心学思想和躬行践履的功夫,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一生多次大起大落,尝过牢狱之灾,也体验过权力之巅。
这一切铸就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思想精髓,他的心学思想被誉为是王侯将相的必读经典。
王先生在被放逐到龙场驿时,那里荒僻虫蛇众多、瘴气横行,他在这样艰苦流放时期沉静苦思后,悟出了“人要做自己主人”的道理,人是没有能力改变外部环境的,只能适应环境。
这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不经风雨,就不能见彩虹。
我第一次对心学有了认知:“心即理”。
他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
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心得范文5篇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心得范文5篇我们应该向阳明先生靠近学习,哪怕只是翻一翻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也会让我们受益不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心得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心得范文一用几天的时间读完了度阴山先生著的《知行合一王阳明》,收获颇丰,对王阳明的生平经历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心学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当然,要收获更多,是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去实践,按王阳明的说法,要做到知行合一,要做到致良知。
先梳理下王阳明先生的人生经历。
王阳明出生在贵族家庭,浙江余姚人,是王羲之的后代,父亲王华是状元,家族基因无疑是了不起的。
少年时王阳明表现出聪明过人的神童特质,还有他拥有心无旁骛的专注精神,以及遇到困难挫折坚决不抛弃不放弃的顽强勇气,他很小就立志要做圣人,这样的发愿让所有人惊讶,被人取笑、不理解也好,遇到各种外在的内在的挫折也罢,他始终坚持,终成一代大师,是伟大心学的缔造者,既是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又是书法家、军事家、教育家,集大成于一身,在有明一代,受到万人顶礼膜拜,敬仰爱戴。
他的人生经历可分成几段来看。
20岁之前,是他知识的积累准备阶段,是见山是山的阶段,在这个时间段,他兴趣广泛,对儒家学说、军事、骑射、书法、棋类、甚至道家养生等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且有很深的造诣。
这个阶段值得提起的几件事,一个是他说话说得晚,4-5岁还不会讲话,直到有个道士建议改个名字王守仁后,才开口讲话;二是他十七岁结婚婚礼当天,他竟然外出与一个道士聊天忘了时间错过了迎娶新娘。
21岁至34岁,是他心学创建的阶段,是否定之否定阶段,是见山不是山的阶段,21岁,他通过乡试中了举人,对朱熹格物致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竟然对着竹子格了七天七夜不睡觉,终于病倒,甚至产生了幻觉,通过这次经历,他对朱熹的理学产生了疑问,对心学有了初步的思考。
28岁,通过会试,进入中央部门当了个小官,接下来几年,他又对佛学、道家学说的一些理论进行了思考,终认为这二者非真正的道,有个传播非常广的故事,一个得道高僧坐禅3年了,王阳明问他是否想念母亲,和尚从入定中回神,满脸泪回家去了。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
良知是存在于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良知往往 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努力的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 复良知的本性。他的知行合一,是说知的行都产生于心,用 良知支配自已的行为实践。何为心学,即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心,心就是天理。
04 一点儿感想
10
21
第一部分
王阳明的 人生
第二部分
王阳明的 心学
第四部分
一点儿感 想
第三部分
心学对我 们的启示
— 21 —
01 王阳明的人生
02 王阳明的心学
03 心学对我们的启示
04 一点儿感想
22
3.1 实践“知行合一”意义重大
王阳明“知行合一”教导我们要追求良知与行为的统一,用良知来指引自己的行动,便能达到宁静于心。无敌于 外的境界。积极实践“知行合一”是我们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也是我们社会的需要。
03 心学对我们的启示
04 一点儿感想
3
第一章
王阳明的 人生
第二章
王阳明的 心学
第四章
一点儿感 想
第三章
心学对我 们的启示
—3—
01 王阳明的人生
02 王阳明的心学
03 心学对我们的启示
04 一点儿感想
4
[ 百科 ] 王阳明简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 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 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 亦称王阳明。
01 王阳明的人生
02 王阳明的心学
03 心学对我们的启示
04 一点儿感想
24
3.1 实践“知行合一”意义重大
阅读书籍《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阅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不管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荒凉”的村庄,每个人都可能会被身外的声、色、名、利所牵引,做出违背自己本心意愿的事情。
在为了解除自身的困惑也避免自己在当下、以后、将来不被所谓的身外之物困扰并能够坚持自己的初心愿望又因机缘巧合的情况下看到并且因生活琐事而有意愿仔细研读了这本书《知行合一王阳明》度阴山版。
首先,王守仁生于1472年,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讲述的就是王阳明的生平和他创造心学的经历过程故事的一本书。
不管是处在生活清淡的古代还是在资源、情感丰富的现代要做到知行合一、致良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懂得知易行难的道理之后才会深刻知道知行合一的重要。
只有坚持做自己的主人,有立志先修身,修身先修心的觉悟。
多读好书,多学好人,才能不被身外是非对错,声色名利所困扰,所左右牵引。
当感觉自己身处是非之中,坚持修身修心,不慌不燥,听从自己的良知的指引,听从自己的内心的声音(第一感觉,不被杂念干扰过的第一丝良知心声)。
在王阳明的《大学问》中,有这么一段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由此看来,止于至善,坚持中庸之道才是为人处世的准则啊。
在《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中也道出了体现王阳明三观的他所留下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无善无恶心之体——阳明心学世界观1.心是万物的尺度2.心即世界3.善恶只是一物有善有恶意之动——阳明心学人生观1.人人皆可为尧舜2.意志独立方有自尊3.内圣外王4.不过度,不执着5.有善有恶是习气所染知善知恶是良知——阳明心学价值观1.致良知,良知是道德与智慧的直觉2.知行合一是提高效率的法宝为善去恶是格物——阳明心学方法论1.四事规:立志、勤学、改过、责善2.静坐:独处时的自我管理3.事上练,就是练心,知行合一的去事上磨练,就是要到人情事变上去练心。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书心得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书心得王阳明知行合一读书心得1看了《知行合一王阳明》,方知“知行合一”的内涵,首先先了解王阳明,王阳明被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他还领兵平乱剿匪,用极少的代价闪电般地彻底击败了数倍于己的敌人。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
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司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
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
知行合一并非是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水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
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率文吏弱卒,荡平了江西数十年巨寇。
凭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
凭借知行合一的力量,王阳明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
通过讲述王阳明的辉煌传奇,为我们剖析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
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
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
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
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王守仁:知行合一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推荐1九篇
王守仁:知行合一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推荐1九篇篇1:王守仁:知行合一【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现在“知行合一”已经成了流行语了,但大多数人都有“道理我都懂,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感觉。
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最厉害的,是完全用故事在讲道理。
用王阳明的一生,完美阐释了知行合首先是怎么回事儿,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让王阳明一介书生,建立了明代的至高军功?到底什么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知”,并不是简单的“知道”。
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
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
致胜决断,了然于心。
例如见到美色是知,喜欢上美色是行;闻到恶臭是知,厌恶恶臭是行。
一见到美色就喜欢,没有人见到美色后,还要思考一下我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一闻到恶臭就厌恶,没有人闻到恶臭后,还要思考一下我是厌恶还是喜欢。
这就表示,“知”与“行”是绝对不可分离的两个部分,知而不行,等于不知。
而良知感应神速,无需等待,也就是说:我们面对任何一件事时都能快如闪电地得出正确答案,知的同时毫不犹豫立刻去行,这就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有什么威力常听到有人说: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道理听过了,不代表就真的懂了。
因为这些道理并没有变成我们内心良知的一部分,没有变成我们的本能。
我们不会毫不犹豫、毫不怀疑地在极艰难的情境下去实践这些道理,但王阳明就可以。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率文吏弱卒,荡平XX数十年巨寇。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XX部族匪患。
篇2:鸡毛信【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鸡毛信》是1954年由XX电影制片厂摄制,石挥执导,蔡元元、蔡安安、舒适等人主演的一部抗战故事片。
影片主要讲述了龙门村的儿童团长海娃奉命给八路军送鸡毛信的路上所发生的故事。
读知行合一有感
读知行合一有感读知行合一有感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读知行合一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尊敬的公司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xx大厦项目部的xxx,很高兴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本读过的好书——《知行合一》。
接下来我将从王阳明简介、心学精髓、现实意义三个方面对《知行合一》进行阐述。
说到《知行合一》大家自然想到的是圣人王阳明先生,其原名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因晚年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
王阳明出生于世代为官的书香门第,由于从小就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博览群书,尤其是各种圣贤书,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他树立了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理想,从而创建了东方哲学史上五百多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心学。
《知行合一》这本书的作者度阴山是通过讲述王阳明先生辉煌传奇的一生,从而向大家深刻的的剖析"知行合一"的无穷智慧,即是"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王阳明先生的内心也经历了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到"知行合一"的一个过程。
而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同样也悟到了"读圣人书,学圣贤智慧,直面人生困惑,悟内圣外王之道。
"说到"完人",不得不提的是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两个半完人,一个当然是万世师表的孔夫子,另外一个就是开创了心学的王阳明,还有半个,即后来晚清实学的代表人物曾国藩。
而王阳明的"心学",五百年来折服无数中外名人,包括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等均对其称佩不已。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学"呢?《知行合一》则是用非常浅显有趣的语言,不但讲述了王阳明精彩的一生,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将"心学"作了清楚的介绍,其精髓在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读这本书,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心灵之旅。
我以前对王阳明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历史书上那简短的介绍,什么“心学”的创立者之类的干巴巴的语句。
可当我真正翻开这本书,才发现自己像是打开了一个装满宝藏的箱子。
书中王阳明的形象渐渐鲜活起来。
他年少时就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不是那种死读书的人。
就像一头闯进知识草原的小牛犊,对世间的道理充满了好奇。
他四处求学,拜访名师,可很多时候,他发现那些学问都像是隔靴搔痒,没有触碰到他内心真正的疑问。
这时候我就想,要是我处在他的位置,可能早就放弃了吧,毕竟追寻一个虚无缥缈的真理是多么难的事儿啊。
可是王阳明没有,他就像一个执着的探险家,哪怕前方是迷雾重重,也不回头。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念,刚接触的时候,我真是一头雾水。
啥叫“知行合一”啊?我心想,知道了不就等于能做到吗?这还用专门弄个理念出来?可是越读越发现自己错得离谱。
他的一个弟子就曾经问他类似的问题,王阳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打了个比方。
他说,这就好比一个人看到美味的食物,嘴里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反应,知道食物美味和想吃这个食物是同时发生的。
这个比喻一下让我开了窍。
原来,“知”和“行”不是先后顺序的关系,而是一体的两面。
这就像一个硬币,你不能说正面和反面是分开的,它们共同构成了这个硬币的整体。
再说到王阳明的人生经历,那简直就是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剧。
他得罪了刘瑾那个大宦官,被贬到龙场那个偏远的地方。
我当时想,这对他来说不就是灭顶之灾吗?可王阳明却把这当成了一个转机。
在龙场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他没有自怨自艾,反而在山洞里静思己过,思考宇宙人生的大道理。
他要是个娇弱的花骨朵儿,早就被这风吹雨打给摧残了。
可他就像那崖壁上的松树,越是逆境,越能扎根生长。
他在龙场悟道,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儿啊。
我仿佛看到他在山洞里,眼睛里闪着智慧的光,那一刻,他肯定感觉自己像个解开了宇宙密码的智者。
他的这种精神在他后来平定宁王之乱等事迹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王阳明执行合一读后感
王阳明执行合一读后感读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就像是在思维的迷宫里突然找到了一条超级酷炫的秘密通道。
以前我老觉得吧,知道一个事儿和去做一个事儿,那就是两码子事。
就像我知道减肥就得少吃多动,可每次看到美食,啥道理都被抛到九霄云外了,这就是典型的“知”和“行”分离啊。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那意思可不是说知道了就等于做到了这么简单。
他这个理念就像一把大锤子,一下子把我脑袋里那些糊涂的想法都给敲碎了。
我才明白,真正的“知”,其实是包含着“行”的冲动在里面的。
比如说,当你真的知道孝顺父母是对的,你内心就会有一股劲儿,驱使着你去给他们打电话、关心他们的身体、陪他们唠唠嗑啥的。
如果光知道孝顺这个理儿,却啥也不做,那这“知”就是假的,就像画在纸上的大饼,看着像那么回事,其实啥用没有。
再说说这个“行”。
按照王阳明的说法,没有“知”的“行”那就是瞎忙活。
就好比一个人闷着头走路,却不知道目的地在哪。
我有时候做事就特莽撞,没好好想清楚就动手,结果常常是做了一堆无用功,就像无头苍蝇乱撞。
“知行合一”提醒我啊,做事之前得先让脑子清楚起来,把道理搞明白,这样行动起来才有方向,才不会白费力气。
而且这个“知行合一”还有个特厉害的地方,它让我觉得自己变得有力量了。
以前总是有很多想法,但是都被自己的拖延或者怯懦给拦住了。
现在明白了,只要我心里认定这个事儿是对的,那就得赶紧去做,不能光空想。
比如说我一直想写点小故事,可总是害怕写不好不敢动笔。
现在知道了“知行合一”,我就想,管他呢,先写了再说,在写的过程中我才能不断地学习和进步啊。
王阳明的这个思想,就像一个超级智慧的老大哥站在我身边,时刻提醒我别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在生活里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也不那么容易退缩了。
因为我知道,我心里认定的那个解决办法,只有通过行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要是光在那想,困难可不会自己消失。
总之呢,“知行合一”这四个字,就像一道光照进了我那些糊里糊涂的日子里。
知行合一 王阳明心得读后心得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读后心得《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著作,是他对于心学的思考和总结。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了王阳明的思想和他对于人生的理解。
以下是我对于这本书的读后心得。
首先,王阳明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他认为,知识和行动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
他说:“知行合一,是人生最高的境界。
”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意识到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改变自己和影响他人。
其次,王阳明强调了人的内心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的内心是最重要的,只有通过修养内心,才能达到真正的道德境界。
他说:“内外合一,心境自然安宁。
”这句话让我深思,意味着只有内心和外界的和谐统一,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开始更加重视自己的内心修养,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另外,王阳明还强调了人的自觉性和自省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应该时刻保持警觉,不断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他说:“自觉自省,是修身养性的关键。
”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意味着只有不断审视自己,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开始更加重视自我反省,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此外,王阳明还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观点。
他认为,通过观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可以获得更深刻的知识和理解。
他说:“格物致知,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
”这句话让我深思,意味着只有通过实际观察和实践,才能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开始更加注重实践和观察,努力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
最后,王阳明还强调了人的自由意志和责任感。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决定,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他说:“自由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
”这句话让我深受鼓舞,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权利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开始更加珍视自己的自由意志,努力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总而言之,通过阅读《知行合一》,我对于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知行合一读后感
知行合一读后感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大明帝国时期诞生的一位心学家,享誉国内外的圣人,心学,则是开启智慧的大门,修炼内心强大的自己,获得幸福的康庄大道。
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王阳明先生以及他创造的“心学”颇受阻碍,磨难可谓是一重又一重。
王阳明先生的一生,也如“心学”一般跌宕起伏。
经历过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后的狂喜、得道后的平静,一切过往,烦恼都随云烟淡逝,唯有挫折与坎坷带来的精神财富,久久留于心头,实于行动。
然而,这些常人难以隐忍的困难,却成为促进他悟道的推力,使得他建立“心学”的城堡,百年前的明朝,朱熹“理学”颇有一番成就,一定程度上,“心学”与“理学”是相悖的,但放至如今,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可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究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
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内心的空洞。
王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无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
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控制这个度的一杆秤。
天地间的心是人,而人的心本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
但现如今的我们,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层污秽。
对名与利的向往,私欲的产生,使我们不能正确听从良知发出的命令。
生活在如今这个时代,除了名与利,除了自己的私欲外,还有什么会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即使会有心怀天下的人出现,但毕竟我们大多数都为普通人,这些无疑成为了我们所能追求的目标。
我们能做的,是如何将这些所谓的“追求”控制在一个度里。
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有的`人有做领导的能力,为何要委屈了自己的这份才能呢,坐上了这个位置又要思考的,则是如何在这个位置上,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才能,在不违背良知的情况下,将利益扩展到最大化,而在良知下产生出来的利益,必定是利己又利他的。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读后心得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读后心得《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读后心得在阅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这本书之后,我对王阳明的思想和他的心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王阳明的心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从中吸收了一些启示。
首先,王阳明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他认为,知识和行动是密不可分的,惟独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才干真正体现其价值。
知识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将其应用于实践中。
这使我意识到,惟独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干真正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其次,王阳明强调了内心的自省和修养。
他认为,人应该通过自省来认识自己的内心,从而实现自我完善和提高。
惟独通过不断地反思和修养,才干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这让我意识到,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不仅需要在外在行为上做到合乎道德,更需要在内心深处进行自我反省和修养。
此外,王阳明还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起和谐的关系,通过互相学习和匡助来共同进步。
他提出了“致良知”的概念,即通过发掘每一个人内心的良知来实现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
这使我意识到,与他人的交往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来实现共同的进步。
最后,王阳明还强调了人的责任和担当。
他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
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念,即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出实际的贡献。
这使我意识到,作为一个个体,我们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通过阅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我对王阳明的思想和他的心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的思想不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更对于我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知行合一的理念让我认识到,惟独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才干真正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知行合一》读后感_《知行合一》读书心得五篇
《知行合一》读后感_《知行合一》读书心得五篇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一、“龙场悟道”拿起《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我看到了王阳明那坚毅、严峻、从容、仿佛能化解一切困难的脸。
但现实中谁也不能做到“化解一切困难”,哪怕是创办心学、弟子满天下、文武双全的一代圣贤——王阳明,也会在回想到自己悲惨过去的时候无奈地摇摇头,既而欣慰地笑笑。
因为那艰难的处境,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又加深了自己的思想。
王阳明幼时即表现出自己的特别:他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研究四书五经,去考取功名,赢来荣华富贵。
他潜心研究自己的爱好,道家、佛家的思想和如何布置战场等非正经的爱好。
他立志成为圣贤,却迫于身边人的要求,开始学习去考取功名。
他凡事讲求随良知,未受冤大臣申清白,却把自己也搭了进去。
龙场乃荒凉之地。
这里居住的多为不开化的土著,这里有的也只是一大片原始丛林,连房屋也没有。
王阳明没有被这恶劣的环境打倒,他开垦荒地,修建房屋,每天要靠自己辛勤的劳动来维持生计。
房屋后的丛林中带有虎熊等野兽出没,王阳明险些丧命。
当地的土著十分排斥外来之人,他们动不动就向王阳明示威,可王阳明只是对他们友好地笑一笑。
有一天晚上,王阳明独自躺在床上,他忽然想起了自己前半生那不幸的遭遇及落魄的处境,他又看看窗外那艰苦的环境,想到自己受到的对待,不禁叹了一口气,心里有些悲怆、沧桑之感。
他闭上眼——在青少年时期他曾有那么多爱好,可每样都不够深入,不够精致,现在也没有什么成就,可为什么,自己不后悔呢?他心中有个答案惊人地蹦了出来:要随良知!他恍然大悟,一下子坐了起来,这种信念塞满他的胸膛,他的心莫名地坚定了,慢慢思考良知与实践之间的关系……那一夜,他突然开悟了,把自己所想的边边角角整合为一门新的学说——心学。
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王阳明知行合一第三章读后感
王阳明知行合一第三章读后感读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第三章,就像是在思想的奇妙丛林里又深入探索了一番,那感觉真挺特别的。
这一章里,我感觉王阳明就像一个超级耐心的老师傅,把“知行合一”这个事儿掰开来、揉碎了给我们讲。
以前我老觉得,知道一个事儿和去做一个事儿那是两码子事,就像我知道每天早起锻炼身体好,可那温暖的被窝总是像有魔力一样把我紧紧拽住,我的“知”和“行”就完全是分道扬镳的。
但是看了这章后,我才恍然大悟。
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可不是简单的知道了就去做,这里面的“知”和“行”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本就是一体的。
就好比说你看到一朵花特别美,你心里产生那种美的感受的瞬间,其实就已经是一种“行”了,因为这个时候你的心已经对花的美做出了反应,而不只是脑袋里知道花美这么简单的概念。
这可把我之前的认知完全颠覆了。
这章还让我想到我学做饭的时候。
我看那些菜谱,感觉步骤都很简单啊,这就是我的“知”,我以为我已经懂了做饭这回事儿。
可是等我真正站在炉灶前,手忙脚乱地摆弄锅铲的时候,才发现那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按照王阳明的说法,我之前那种看菜谱的“知”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知”,因为它没有和“行”紧密结合起来。
真正的“知”应该是在做饭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修正的,每一次菜炒糊了或者盐放多了,都是对“知”的一种更新,然后下一次再做的时候,这个“知”又能更好地指导“行”,就这样不断地螺旋上升。
我还从这章里感受到王阳明对人的一种深切的期望。
他似乎在说,咱们人可不能活得稀里糊涂的,光有想法不去做,或者盲目地去做而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
他想让我们成为那种有通透智慧的人,把知道的和做到的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在生活里活得明白、活得洒脱。
就像武侠小说里的绝世高手,内功(知)和招式(行)相辅相成,才能笑傲江湖。
总之呢,这一章读下来,就像是给自己的脑子来了一场大扫除,把那些关于“知”和“行”的错误观念都清扫出去,然后重新建立起一个更加清晰、更加合理的认知体系。
王阳明知行合一第三章读后感
王阳明知行合一第三章读后感读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第三章,就像是在精神的原野上进行了一场妙趣横生又收获满满的冒险。
这一章一开头就像一把钩子,把我整个人都钩进了王阳明深邃的思想世界里。
我感觉自己像是个懵懂的小探险家,闯进了一个满是智慧宝藏的神秘洞穴。
在这一章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王阳明对于“知”和“行”之间那种微妙关系的进一步阐释。
他说的那些道理啊,一开始就像一团乱麻在我脑子里,但是越读就越觉得清晰起来。
以前我老是觉得“知”和“行”是两条平行线,知道归知道,做归做,就像我知道每天早起锻炼身体好,可早上闹钟响的时候,身体就像是被床封印了一样,根本不想动,这就是典型的“知”和“行”脱节。
王阳明却告诉我,“知”和“行”是一体的两面,就像一枚硬币,缺了哪一面都不行。
真正的“知”必然会引发“行”,如果没有“行”,那这个“知”就是假的,只是嘴上说说或者脑袋里空想的东西。
这就好比我光知道锻炼的好处却不去做,那就说明我不是真的知道锻炼有多好,可能只是知道一些皮毛知识而已。
而且,这章还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纠结,都是因为没有把握好“知行合一”。
比如说,我们想要改变自己某个不好的习惯,像总是拖延做事。
我们心里明白拖延不好,这是“知”,但是每次还是忍不住拖延,这就是“行”没有跟上。
按照王阳明的说法,我们得从心底深处真正认识到拖延对我们生活造成的严重后果,把这种“知”变成一种刻骨铭心的力量,这样才能在行动上坚决地改掉拖延的毛病。
还有啊,这章的文字就像是一个智慧的长者在跟我唠嗑。
没有那种高高在上、让人听不懂的大道理,而是特别接地气。
我读的时候就感觉王阳明就坐在我对面,一边喝茶一边给我讲述这些深刻的思想。
他举的那些例子,就像是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一样,让我很容易就理解了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
读完这一章,我感觉自己像是被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
我想我以后再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选择和挑战时,就会试着用“知行合一”这个法宝来武装自己。
知行合一 读后感(王守仁)
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
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 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守仁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 朱、王。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
二、《大学问》内容简介
《大学问》是中国明代著名哲学家王守 仁的纲领性哲学著作,被其弟子们视为儒家 圣人之学的入门教科书。 《大学问》采用问答的形式,通过对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等问题的探
现出你是否知行合了,才能将三纲五常等"明德"落实到日常生活之中。做不到"亲
民"所有的说教都会沦为滑舌利口的恶谈。有了亲民的境界,才会老我老以及人之 老,才能有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心态,这样才能"尽性"。"尽性"与"止于至善"不是 两张皮,而是一体化。而且既不能独善也不能空谈,必须在"亲民"的过程中"实修", 开放性的"修"。这才能找到"吾性自足"的正确门径。
与天人之兄而为一体矣。实与之为一体,而后弟之明德始明矣”。
就是说,如果每一个人都能依照这种方法明其“明德”,推广吾心良知,就能 形成人人相亲,各安其分、各勤其业的理想社会。这正如王阳明所描绘的:“天 下之人熙熙皞皞,皆相亲如一家之亲。其才质之下者,则安其农工商贾之分,各 勤其业,以相生相养,而无有乎希高慕外之心;其才能之异,若皋蘷稷契者,则 出而各效其能”。
三读后感王守仁心即理之说是其知行合一论的基础它充分肯定了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相信自我的道德力量和自我成圣潜在能力反对迷信外在权威否定用现成规范和书本教条来禁锢人的身心而主张依靠自我的心之本体良知来主宰和支配一切行为在道德实践中努力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守仁:知行合一【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简介】
现在“知行合一”已经成了流行语了,但大多数人都有“道理我都懂,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感觉。
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最厉害的,是完全用故事在讲道理。
用王阳明的一生,完美阐释了知行合一是怎么回事儿,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让王阳明一介书生,建立了明代的至高军功?
到底什么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知”,并不是简单的“知道”。
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
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
致胜决断,了然于心。
例如见到美色是知,喜欢上美色是行;闻到恶臭是知,厌恶恶臭是行。
一见到美色就喜欢,没有人见到美色后,还要思考一下我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一闻到恶臭就厌恶,没有人闻到恶臭后,还要思考一下我是厌恶还是喜欢。
这就表示,“知”与“行”是绝对不可分离的两个部分,知而不行,等于不知。
而良知感应神速,无需等待,也就是说:我们面对任何一件事时都能快如闪电地得出正确答案,知的同时毫不犹豫马上去行,这就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有什么威力
常听到有人说: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道理听过了,不代表就真的懂了。
因为这些道理并没有变成我们内心良知的一部分,没有变成我们的本能。
我们不会毫不犹豫、毫不怀疑地在极艰难的情境下去实践这些道理,但王阳明就可以。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率文吏弱卒,荡平江西数十年巨寇。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