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草原1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草原》精品课件【最新】
喜 远客图
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 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 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 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比喻
蒙古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作者 将这种景象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表现出蒙古族人民喜迎远客的热情。
草原的美景!
1草 原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跟着作者领略了草原的辽阔及 秀美,那奇丽的景色真是既令人惊叹,又叫 人舒服,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大家想不想知道草原上的人情风俗呢?
初 草原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 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来到几十里外欢迎 尽管语言不同,但那握住 方互相敬酒、齐声歌唱
远客,如此隆重的 不散、分不清是谁的手传 的场面以及夕阳西下不
迎宾仪式是对远客 递出饱含热烈情感的心意, 忍分别的场景体现出蒙
到访的重视与欢迎。 体现的是民族团结互助。 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主旨概括
本文是一篇散文,作者老舍先生以细腻清新的语言记叙了初入草原 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深情讴歌了蒙古族与汉 族人民之间团结友好的深厚情谊。
(2)精笔细描
如,把草原比作一幅翠色欲流的中国画,把羊群比作白色 的大花,把群马疾驰的迎客队伍比作一条彩虹,这些描写细致 入微,形神兼备,生动鲜活,传达出作者满心的喜悦与赞叹。
(3)写实清新质朴,不露雕饰的痕迹
如,“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 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种纪实性写法,更能表 达出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和民族间的团结互助。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草原》优秀课件
简要概括,从哪里可以看出文中所表 现的人情美?
从蒙古族人民跑几十里去迎接客人、 盛情款待远客、敬酒联欢、深情话别等可 以看出蒙古族和汉族之间的深情厚谊,体 现出了一种人情美。
学完课文后,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我感受到了蒙古族人 民和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以及依依惜别的情谊。
此刻,闭上眼睛深呼吸,想象你正站在 这片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你能用几句话描 述下你此刻的感受吗?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 大草原的景色,你觉得哪个字最合适?
关于散文: 1.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
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2.短小优美,生动有趣。散文主要在抒情,有
的借景抒情,有的借事抒情,有的借物抒情,也有 写人,借这个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任何散文都是 作者情感的抒发,心灵的倾诉和思绪的流淌。
1. 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柔美、洒脱、拘束”等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 能说出从哪里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4. 了解课文在写景中融人感受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写
第2自然段中,当作者逐渐走到草原深处,他 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哪一句话写出了草原 人民欢迎远客的情景?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 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 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比喻
请你找出这一段中的比喻句。
作者为什么会把骑在马上的男女老少比
伊犁草原中最出名的是那拉提草原,位于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新源县东部。“那拉提”意为“最先见到太阳
的地方”,这里地域广阔、水草丰美。
那曲高寒草原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因高寒著称。
因为鲜有人为干扰,所以草原的自然面貌保存得较好。
伊犁草原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草原》教学课件
“清鲜”除了“清新”之意,还有“洁净”的意思。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 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 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明朗”除了“晴朗”之意,还给人一种明丽、 开阔之感。“清鲜”“明朗”两词表达精准,从 嗅觉和视觉两方面写出了草原空气和天空的特点。
草原美景
稍微
上下 结构
写一写
1.在生字本上练习书写,师生评价。
2.听写生字、词语。
3.对照下面的词语,同桌互批,纠正错字。
绿毯 陈旧 微笑 线条 感人 拘束 奶豆腐
衣裳 柔美 举杯
彩虹 马蹄 稍微 礼貌 惊叹 回味 乐趣 洒脱 会心 目的地 热乎乎
课堂小结 思考:这篇访问记按什么顺序记叙了哪些内容?
这篇访问记按 地点转换 的顺序写了访问的过 程:( 初入草原 )→接近目的地→蒙古包外→ ( 蒙古包里 )→( 告别草原 )。
陈列 衣裳 彩虹
fǔ
奶豆腐
shāo wēi
稍微
易错音
读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陈旧(cén ché√n) 稍微(sāo shā√o)
马蹄(√tí dì)
衣裳(shang shàng)
√
我要去草原
识字游戏
衣绿彩陈马豆稍裳毯虹列蹄微腐
摘苹果
陈 微裳 虹 蹄
毯
稍腐
同音易混字
蹄 tí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初到草原的感受。作者在描写草 原风光时,自然流露出感叹赞美之情,构成了情景交融 的艺术境界。
草原美景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 不动,好像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回味”即细细地回忆、品味。用这一
拟
富有情感的词语来写骏马和大牛,它们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1 草原 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共25张PPT)
A.是什么使人惊叹?是什么使人舒服?还能 用别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境界吗? B.“奇丽”是什么意思?如果要你来吟诵一 首奇丽的小诗,你会吟诵什么呢?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1 草原 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共25张PPT)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 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A.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 B.你认为有那些草原的乐趣?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A.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B.“茫茫”是什么意思?同是写草原,为什么有的说 “天苍苍,野茫茫”,老舍先生却说“一碧千里,而 并不茫茫”呢?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向 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 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
2.只要不必希求太多——向朋友、向爱 情,尤其 是向生 活。是 否记得 ?我们 曾经多 么专注 地设计 美妙的 未来,我 们是如 何细致 地描绘 多彩的 前途,然 而,尽 管我们 是那样 固执、 那样虔 诚、那 样坚韧 地等待, 可生活 却以我 们全然 没有料 到的另 一种面 目呈现 于面前 。
•
即将来到草原的你,见了这 个题目,最想了解草原的什么?
生字生词
wēi
左中右结构。 中间部为上中下结构, 不要忘记中间的短横。
微风 微言大义
生字生词
毯 地毯 毛毯
陈 陈旧 推陈出新
生字生词
shɑng
裳 衣裳 鸿衣羽裳
虹 彩虹 气贯长虹
生字生词
fǔ
腐败
腐 蹄 流水不腐
马蹄 马不停蹄
蒙的读音是“ měng ” “好客”中的“好”读作“hào ” “同行”中的“行”读作“xíng” “似乎”中的“似”读作“sì” “毯”的最后一笔为点。 “吟”“貌”不要多一点“襟”“涩”不要少一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1 草原
2.选词填空。 到了夏天,大雨后的原野 一碧千里 ,密密层层的绿叶
上挂满了亮晶晶的水珠,到处 翠色欲流 ,真是美不胜收。
新归 纳课 总导 结入
1.整体感知草原景色及风情,理清文章脉络,划 分课文层次。 2.会写“毯、陈”等8个字,正确读写“绿毯、 线条”等词语。
“渲染”是用水墨和淡的颜色涂抹;“勾勒”是用线条画出轮廓。只 渲染而不勾勒,景物和背景的边界就不会太清晰。远远望去,小丘和 白云相接,就像绿色流到云里了,这一景象和只用“绿色渲染”的国 画很相似。作者将绿色的小丘比作只用绿色渲染的国画,突出了草原 的辽阔、碧绿和小丘的线条柔美。
作者把草原描绘成一幅中国画,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两个“那么”突出了作者 初入草原的感受:天朗气清。
“高歌一曲”则直接表达 了作者的愉快心情。
直接抒情
初见草原的“我”满心愉悦,到底是什么让 “我”满心愉悦呢? 让我们接着往下读。
赏析文段中画线的句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子,想一想:作者这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 样写有什么好处? 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
楼房的特点:
1.由钢筋水泥浇灌而成。 2.规划建设集中,楼层较高,一栋楼可以住很多人。 3.建筑结构牢固,使用寿命较长。
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走进观察课堂——饮食
新课导入
蒙古族的饮食习惯: 1.蒙古族的饮食大致有四类,即肉食、奶食、面食、茶食。 2.肉食主要以羊肉牛肉为主,例如烤羊肉。 3.奶食又分为食品和饮料,例如奶酪、奶茶、奶酒。
新听 写课 词导 语入
1草 原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二课时
课前回顾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草原》教学课件
1草原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课作时 者 简 介
老舍(1899-1966年)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小说
家、作家,有“人民艺术家”称号。 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 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 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 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知识备查
草原:指半干旱地区杂草丛生的大片 土地,间或杂有耐旱的树木。
shang
裳
易写错
不要少写“点、横”
衣裳
sè
涩
不要少写一“点”。
苦涩 羞涩
我要去草原
识字游戏
襟衣绿彩境鞭马飘裳毯虹界子蹄带舞
多音字
měng (蒙古族)
蒙 mēng (蒙骗)
méng (启蒙)
例:我的启蒙( méng )老师是蒙(měng) 古族人,他教导我做人要正直,不能蒙 (mēng)骗别人。
明朗——晴朗 奇丽——瑰丽 迂回——曲折 拘束——拘谨
勾勒——勾画 洒脱——潇洒 疾驰——飞驰 羞涩——害羞
明朗——阴暗 低吟——高唱 迂回——笔直 团结——分裂
舒服——难受 洒脱——拘束 静寂——喧闹 羞涩——大方
词语解释
一碧千里:指一片碧 绿的颜色,十分宽广。 本课指呼伦贝尔大草 原一眼望去全部都是 绿色的意思。
书写指导:整体要写紧凑,左 边是双人旁,中间山和几字 要扁小、两字中间有一横。
识字方法 加一加
毛+炎=毯 革+便=鞭 虫+工=虹
土+竟=境 尚+衣=裳 足+帝=蹄
识字方法
换偏旁: 江—虹
字理识字: 裳
形声字。衣表意,其古文字形体像 一件衣服,表示和衣服有关;尚表声, 有崇尚义,反映出古时人们崇尚服饰。 本义指下身的衣服。后泛指衣服。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草原课件(共41张PPT)
迂 回 例:山间的羊肠小道迂回曲折。
草 原
GRASSLAND
二
字
(ju shu) 过分束缚自己,显得不自然。
词 百
拘 束 例:上语文课时同学们一点也不拘束,都会积极发言。
花
(xiu se) 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羞 涩 例:这是她第一次登台表演,所以显得有些羞涩。
草 原
GRASSLAND
字词 近义词
巧记:勒( lè )索者把他的钱榨得一十二净,他只能勒( lēi )
紧裤腰带过苦不堪言的日子。
草 原
GRASSLAND
字词 多义字
二
字
词 百
① 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与“浅”相对。例:深井、深水
花
② (颜色)重。例:深色、深红
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③ 久、时间长。例:深夜、年深日久
④ 很,十分。例:深知、深信
⑤ (感情)厚。例:深情、深情厚谊
景
蒙古国,面积约70万平方千米。南部为狭长的河套平原及鄂尔多斯高原。东部
资 料
和北部为呼伦贝尔高原、乌珠穆沁盆地、锡林郭勒高原、乌兰察布高原。西部
为巴彦淖尔高原、阿拉善高原。
草 原
GRASSLAND
第二部分|字词百花
WORDS AND PHRASES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字词 写字表
二
花
例:那幅画的渲染手法很见工夫。
渲染
② 比喻夸大地形容。
例:这只是一件小事用不着这样大肆渲染。
草 原
GRASSLAND
字词 多义词
二
字
词
百
① (景象)繁盛活跃。
《1草原》课件- 语文六年级上册
tí
蹄 JJ
T正
形近字歌
草中莲并蒂 足旁有铁蹄
笔画1 6 画 笔顺 结构 左右 组词
师”冒显显显跡时跻踣蹄
书写:左窄偏上,右 部字形窄长,上紧
马 蹄 蹄 筋 成语 马不停蹄 下松。
忠言要谛听 造字 形声 同音 啼:啼叫 啼哭 短语 虎啸猿啼 立
开口公鸡啼 繁体 — 形近 缔:取缔缔约 短语 缔结条约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 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到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比喻)
2.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 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 也还是草原。( 反 复 )
写法借鉴
情景交融法 “情景交融法”指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融入主 观感情的写作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能使情与景 高度融合,所写的景融入感情色彩,所抒发的感 情又寄托在景物之中,从而达到景中有情、情以 景显的艺术效果。
结构 左右 组词 微 笑 微 妙 成语 微不足道 笔画的穿插迎让。
造字 形声 同音 薇:蔷薇紫薇 成语 一
W
相互偎依 繁体 —
形近徽:徽章 会徽成语
—微
字义 ①细小;轻微:细微/微风/微寒。②衰落:衰微。③微贱:卑微。④副稍微;略微:微感不适。
造句|①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②蔷薇花在微风中摇摆。
多音字
《四世同堂》。
目生字学习 会写的字
tǎn T毛
形近字歌
盛夏赤日炎 树下来言谈 羊毛织成毯 有水色变淡
笔画 1 2 画笔顺 六三毛毛毛毛毯毯毯毯毯
结构 半包围组词 绿 毯 毛 毯 短语 一条毛毯
造字 形声 同音 坦:坦白坦荡 成语 坦然自若
繁体 —
形近淡:淡化 冲淡成语轻描淡写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 草原》课堂教学课件PPT小学公开课
统编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小说家、作家,有“人民艺术家”称号。
著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剧本《茶馆》等。
作者简介读准字音。
绿毯 羞涩 柔美 蒙古包 襟飘带舞洒脱 衣裳 彩虹 马蹄 奶豆腐渲染 拘束 勾勒迂回 陈巴尔虎旗蒙古包měng 蒙古族měng蒙骗m ēng 欺骗。
启蒙m éng 开导蒙昧,使之明白事理。
蒙上一层纸m éng覆盖。
整体感知小组合作讨论:课文向我们描绘了哪几个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自由读第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直接写草原风光的句子。
草原风光图互动课堂“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大草原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的。
指一片碧绿的颜色,十分宽广。
绿毯草原大花羊群是用水墨和淡的颜料在宣纸上涂抹。
渲染 指用线条画出事物的轮廓。
勾勒 草原多像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呀!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
动态绿只渲染而不勾勒,景物和背景的边界就会不太清晰。
远远望去,小丘与白云相接,就像绿色要流到云里了。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作者看到的不只是草,“四面都有小丘”,羊群“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思考:第1自然段除了草原风光还写了什么呢?找出相应的句子,画出写作者感受的词语。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作者会唱些什么呢?作者的心情是什么样的?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朗读指导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这种境界”指的是由明朗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草地,清新的空气,线条优美的小丘,移动的白色的牛羊群所构成的画面。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草原教学课件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2)
研读课文第三、四、五部分
思考: 主人热情好客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表现蒙古 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词句。
课堂小结
1.从全文看,前面两段主要是写什么?后面三段主要 是写什么?
课文前两段主要讲草原景物的美,后三段主要讲草原 人民的美,说明蒙汉两族人民感情深厚。
2.回顾全文,说说这篇课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本文记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 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社员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蒙汉两 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课堂小结
3.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但为什么要以草 原为题呢?
这篇课文主要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中心是表现蒙汉人民的友好 情谊,歌颂各民族的团结。作者以写草原之美衬托蒙古族人民的心灵之 美,民族团结的精神之美。同时,也写出了草原的独特的风光,形成了 蒙古族人民独特的风俗,独特的民族气质——热情豪爽。作者描写了草 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接、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 草原的静态美和蒙古族人民欢迎客人的热烈欢腾场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
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眼光决定未来的一 切,相信成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 生有挫折没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
协的信念。
谢谢观看
1.思考:这篇访问记按什么顺序记叙了访问的过程? 这篇访问记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了访问的过程:初入草原→接近公 社→蒙古包外→蒙古包内→告别草原。 2.按访问的过程,课文可以分为几段?为什么? 可以有三种分法: (1)按自然段可分为5段; (2)按初见草原景色→访问陈巴尔虎旗公社,可分为2段; (3)按初入草原→途中见闻→蒙古包外、内,可分为3段。
“渲染”就是用颜色来涂抹画面,而勾勒就是我们 用笔进行描边,勾画一层轮廓。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草原》教案
《草原》教学设计第一部分:教材解读一、五个画面五种美1961年夏天,著名作家老舍先生随一批作家、歌唱家、音乐家、舞蹈家共二十来人应内蒙古向治区乌兰夫同志的邀请,到内蒙古东部和西部参观访问了八个星期。
老舍先生亲眼目睹了内蒙古草原辽阔的自然风光,亲身感受了蒙古族人民的纯朴、热情、开朗和多才多艺,在无限感慨中,写下《内蒙风光》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草原》一文就节选自其中。
文章主要记述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见闻,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各民族间的团结,语言简练生动、情感真挚自然。
概括起来,这篇文章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五个优美的画面,分别是:草原风光图:第一自然段,“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远道迎客图:第二自然段,“群马疾驰、襟飘带舞”亲切相见图:第三自然段,“握了再握、笑了再笑”盛情款待图:第四自然段,“举杯敬酒、纵情歌唱”联欢话别图:第五自然段,“套马摔跤、跳舞骑马”总的来说,如果说草原风光图是静态描写的话,那么后几幅图就是动态描写。
这样动静结合,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另外,在这些画面中,呈现出多种形态的美:一是风光之美。
文章开篇,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
随着景物的变化,作者的情感也相应变化。
作者对草原美景的描述有三个特点。
一是直抒胸臆,如“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草原优美的情景让作者惊叹、欣喜、流连忘返,怎一个“美”字了得。
二是精笔细描,草原上的每个景物都给作者带来欣喜,因此,作者浓墨重彩、细致入微地描绘眼前的草原,特别是对草原上绿色小丘的刻画,让人如身临其境。
三是实景清新、质朴,不露凿痕。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这种记实的描写,真切感人,充分展示了草原草原秀美朴实的民风。
二是人情之美。
草原景美人更美。
老舍先生在精心刻画草原优美风景的同时,还细心描摹草原人物的风采。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草原》教学课件
一
二
三
四
五
点拨: 本题考查四字词语的理解和积累。“一碧千里”指一
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翠色欲流”指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 绿到了极致。描写“绿”的四字词语还有苍翠欲滴、绿草 如茵、青枝绿叶等,根据平时的积累写出一个即可。
一
二
三
四
五
3. 典典游览了呼伦贝尔大草原,写了下面的片段,请你 帮他选词填空。 呼伦贝尔大草原,天地间的界线并不那么明 显一,碧__千__里__________ , 好 像 无 边 的 海 洋 。 草 原 上 ___群__马__疾__驰_____,到处是“嗒嗒”的马蹄声。
我 们 的 到 来 。 他 们 面 带 wēi xiào(
) 、 有 lǐ
mào(
) 地 为 我 们 倒 好 了 奶 茶 , 摆 上 了 奶 dòu
fu(
),jǔ bēi(
)向我们敬酒,一点儿也不jū
shù( 一
)。二
三
四
五
1.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渲(xuān xuàn)染 √ .好(hǎo hào)客
草原
平地
天底下 羊群
骏马
大牛
课堂演练
根据意思写词语
1.用水墨和淡的颜料在宣纸上涂抹。( 渲染 ) 2.用线条画出事物的轮廓。( 勾勒 ) 3.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翠色欲流 )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跟随老舍的脚步初入 呼伦贝尔大草原,感受到了草原奇丽 的风光。下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课 文,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与淳朴。
在这些描写草原景色的语句中,哪一句给 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件 第一单元 1 草原 第一课时
即将来到草原的你,见 了这个题目,最想了解 草原的什么?
生字生
词wē
i
左中右结构。 中间部为上中下结 构,不要忘记中间
的微短横风。
微言大
生字生 词
毯 地毯 毛毯
陈 陈旧 推陈出新
生字生 sh词ɑng
裳衣裳 鸿衣羽 裳
虹 彩虹 气贯长虹
生字生 词fǔ
腐败 流水不
腐 蹄 腐
马蹄 马பைடு நூலகம்停
蹄
蒙的读音是“měng” “好客”中的“好”读作“hào” “同行”中的“行”读作“xíng” “似乎”中的“似”读作“sì” “毯”的最后一笔为点。 “吟”“貌”不要多一点“襟”“涩”
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 和表现的情况。 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 气清新,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 然,不拘束。 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 开车是
迂回:回旋,盘绕。 文中指河向带子,弯弯曲 曲的样子。
这篇文章作者按事情发 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 首先描述了一望无际的 草原美景,使作者感到
接着又展示了一幅人们 欢迎远方客人的隆重场 面,最后把酒话别,直 至用“蒙汉情深何忍别,
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 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 写了草原之美的?划出你认 为描写优美的词句。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
A.说一说“一并碧不千里茫”茫在。你脑海中是一
幅怎样的画面? B.“茫茫”是什么意思?同是写草原, 为什么有的说“天苍苍,野茫茫”,老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就向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 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 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A.是什么使人惊叹?是什么使人 舒服?还能用别的词语来形容这 样的境界吗? B.“奇丽”是什么意思?如果要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 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 草A原.闭的上无眼限睛乐想趣象。一下这样的情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一课草原的笔记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一课草原的笔记一、课文背景《草原》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第一篇课文,作者是中国著名作家老舍。
这篇文章以作者亲自体验为基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国内蒙古草原的美丽风光以及草原人民的生活。
二、重点词汇和句子1. 重点词汇:* 草原:大片未被耕作的土地,主要生长着草本植物,是畜牧业的重要基地。
* 风光:景色,风景。
* 骏马:健壮快速的马。
* 羊群:许多羊聚集在一起。
* 蒙古包:蒙古族人居住的圆形帐篷。
2. 重点句子:*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这句话描绘了草原的广阔无垠,以及草原的生机勃勃,不让人感到空旷和迷茫。
*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句话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草原丘陵的美丽和草原的绿色延伸到天际的情景。
*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美景的深深喜爱和赞叹之情。
三、主题思想《草原》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是赞美自然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作者通过描绘草原的美丽风光和草原人民的生活,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四、感悟与思考学习《草原》这篇课文,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更加尊重和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丽和快乐。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草原人民的朴实、善良和勇敢的品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和乐趣。
五、个人收获与行动计划通过学习《草原》这篇课文,我不仅了解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草原人民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我将积极采取行动,保护我们的环境,尊重每一个生命,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丽和和谐。
具体行动计划如下:1. 参与环保活动:我将积极参加学校和社区的环保活动,如植树、清理垃圾等,为保护我们的环境做出贡献。
人教版《草原》课文原文
人教版《草原》课文原文人教版《草原》课文原文《草原》一文中故意将互相对立和排斥的描写巧妙地熔于一炉,使语言在简洁中见意蕴、普通中见哲理,生动而鲜明地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
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人教版《草原》课文原文,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草原》课文原文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六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1草原(课件)
你从哪里体会到了蒙古族人民的 热情好客?
(1)远道迎客—— 一群马,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几十里外欢 迎远客,等。 (2)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也不知道谁的手,总是热乎 乎的,握住不放,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等。 (3)蒙古包内—— 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干部、70岁的老翁 向我们敬酒,再举杯,再回敬,鄂温克姑娘既大方,又有点羞涩,等。 (4)联欢话别——饭后,小伙子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民族舞 蹈,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等。
面对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我们”有哪些表现呢?
有礼貌,亲热,一点儿也不拘束, 依依惜别。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 的带子——河!
感受作者的兴奋与惊喜.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 族服装,挥动马鞭,从 很远的地方来迎接客人的情景,体会蒙古族人民的 热情好客,对汉族兄弟的情谊。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是啊,蒙汉情深,怎忍别离,虽然已 是夕阳西下,但大家谈兴正浓。
第一大部分(第1自然段),讲作 者初次见到草原的美丽景色和感 受。这一部分是写景,作者用简 练、生动的文笔描写了草原的美 丽景色。第二部分(第2-5自然 段),讲作者访问草原的经过。
教学完毕谢谢观看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 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 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 《龙须沟》 。
这篇精读课文是一篇叙事散文。 文章主要记叙了作者到内蒙古草 原访问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和蒙 古族人民热情欢迎、盛情款待来 访各族同胞的动人情景,反映了 各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厚情谊。
读一读,从作者对草原景色的描 写和自己的感受两个方面,品味
草原美景。
描写:天空、空气、、一碧千里,而 并不茫茫,小丘线条柔美,羊群,等。 感受: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 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 四望,又......骏马和大牛静立不动,好 像......
人教部编版1《草原》课件幻灯片
人教部编版1《草原》课件幻灯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部编版《语文》1年级上册《草原》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章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朗读与感悟。
具体章节为《草原》全文。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文章大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朗读课文、感悟课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生僻字词、长句子理解和文章主题的把握。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朗读与感悟、文章大意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草原美景图片,引发学生对草原的向往,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尝试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带领学生解析生字词,讲解长句子,指导朗读技巧。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为例,进行语法、修辞等方面的讲解。
5. 随堂练习:学生对重点句子进行仿写,巩固所学知识。
6. 课文感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生字词:采用田字格书写,规范美观。
2. 重点句子: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注,突出重点。
3. 课文结构:用箭头表示课文脉络,清晰易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完成课后练习。
2. 答案:课后练习答案将在下一节课讲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推荐与草原相关的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知识面。
组织学生进行草原题材的写作练习,提升写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与书写2. 课文朗读与感悟3. 长句子的理解与语法讲解4. 课文结构的把握5.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生字词的学习与书写生字词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类文阅读-1 草原(含答案)
类文阅读-1 草原草原八月末(节选)梁衡车子从围场县出发,翻过山,穿过茫茫林海,过一界河,便从河北进入内蒙古境内。
车子在缓缓地滑行,除了车轮与草的摩擦声,便什么也听不到了。
我们像闯入了一个外星世界,这里只有颜色没有声音。
草一丝不动,因此你也无法联想到风的运动。
停车下地,放眼尽量地望,细细地寻,不见一个人,于是那牛羊群也不像是人世之物了。
我努力想用眼睛找出一点声音。
牛羊在缓缓地移动,它不时抬起头看我们几眼,或甩一下尾,像是无声电影里的物,玻璃缸里的鱼,或阳光下的影。
仿佛连空气也没有了,周围的世界竟是这样空明。
这偌大的草原又难得的干净。
干净得连杂色都没有。
这草本是一色的翠绿,说黄就一色的黄,像是冥冥中有谁在统一发号施令。
除了草便是山坡上的树。
树是成片的林子,却整齐得像一块刚切割过的蛋糕,摆成或方或长的几何图形。
一色桦木,雪白的树干,上面覆着黛绿的树冠。
远望一片林子就如黄呢毯上的一道三色麻将牌,或几块积木,偶有几株单生的树,插在那里,像白袜绿裙的少女,亭亭玉立。
我们将返回时,主人还在惋惜未能见到草原上千姿百态的花。
我说,看花易,看这草原的纯真难。
这时自然美的韵律与你的心律共振,你就可与自然对话交流了。
(选自《意林》)1.“发号施令”的意思是,在文中指的是。
2.第二自然段用了()。
A.静态描写B.动态描写C.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3.用“”画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
4.读选文的最后一段话,写出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1.发命令,下指示让翠绿的草一下子都变黄了2.A3.这偌大的草原又难得的干净。
4.示例:这段话写出了八月末草原的美不仅仅是外在的,而且是震撼人的心灵的,是能让人真正感受到并沉醉其中的。
美丽的大草原(节选)苑凡科尔沁草原位于内蒙.(méng měng)古大兴安岭南端,那里地势平坦,水草茂盛,是一个天然牧场。
春天,冰雪融化,万物复苏,太阳高挂空中,万缕金光温柔地抚摸着群山、草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顺学区 中心 小学
教 学 设 计
六年级二班 科目:语 文 教者:杨红霞
课 题
1.草原 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 本课生字、词及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重点难点
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
(播放关于草原的歌曲)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们是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受 呢?谁能谈一谈草原在你心中的印象?(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自由交流)
当老舍先生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
随着老舍先生一起到美丽的草原去看一看。
(板书课题:草原)
二、自主学习,整体把握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弄懂词义。
(教师重点指导“勾勒、翠色欲流、襟飘带舞”的意思。
)
2.再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
(1)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的?(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小结:作者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
首先描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作者感受到了一种境界美;接着又展示了一幅主人欢迎远方客人的隆重场面;最后把酒话别,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来收束全文。
2020年 月 日
第 1 周 星期 第 节
(板书:初到草原——远迎客人——热情相见——盛情款待——联欢话别)
(2)作者笔下的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印象,可与读此文之前对草原的印象进行对比并探讨。
)
三、精读细品,品味草原之美
1.老舍初到草原时的感受是独特的,指名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草原之美的?画出优美的词句,印象深刻的地方可以作上批注。
2.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归纳出草原的“可爱之美,自然之美,意境之美”。
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
(1)课件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①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②“茫茫”是什么意思?老舍先生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写出了草原什么样的特点呢?(广阔)
(2)课件出示: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
①翠色“欲”流,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这不是很矛盾吗?
②“翠”是什么颜色?那为什么不说绿色而要说“翠色”呢?区别在哪里?学过国画的同学能说说“渲染”和“勾勒”分别是什么意思吗?(渲染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勾勒是用线条画出轮廓。
)
③轻声读读这句话,想象“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在你眼前呈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3)课件出示:这种境界……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①是什么“使人惊叹”?又是什么“叫人舒服”?你还能用别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境界吗?
②“奇丽”是什么意思?如果要你来吟诵一首奇丽的小诗,你会吟诵什么呢?
(4)课件出示:在这境界里……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
②你认为草原还有哪些乐趣?
这句话里的“绿毯”指的是,“白色的大花”指的是。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的情景。
四、视频演示,再现草原之美
1.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感受到了草原之美,那么真实的草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看一看吗?(播放有关草原的视频资料,自由交流感受)
2.指名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结合文中的语句,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
3.试着背诵第1自然段。
作业设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