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病理生理学实验性缺氧 精品

合集下载

缺氧性缺氧实验报告

缺氧性缺氧实验报告

缺氧是指组织细胞在氧气供应不足或组织细胞利用氧气障碍时,导致细胞代谢异常,进而影响生命活动的病理生理过程。

缺氧可分为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和组织中毒性缺氧。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缺氧环境,研究缺氧对小鼠生理和行为的影响,并探讨缺氧耐受性的影响因素。

二、实验目的1. 复制缺氧性缺氧动物模型,观察缺氧对小鼠生理和行为的影响。

2. 分析缺氧对小鼠呼吸、心跳、运动轨迹等指标的影响。

3. 探讨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昆明种小白鼠10只,体重20-25g。

2. 实验设备:缺氧箱、生理记录仪、温度计、秒表、呼吸频率计、心跳频率计、运动轨迹记录仪。

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5%亚硝酸钠、氰化钾、钠石灰、甲酸、浓硫酸、硝酸钠。

四、实验方法1. 将小白鼠分为5组,每组2只,分别标记为A、B、C、D、E组。

2. A组:正常对照组,置于正常环境中饲养。

3. B组:低氧环境组,置于缺氧箱中,模拟低张性缺氧环境,持续观察小鼠生理和行为变化。

4. C组:血液性缺氧组,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模拟血液性缺氧环境,持续观察小鼠生理和行为变化。

5. D组:组织中毒性缺氧组,腹腔注射氰化钾,模拟组织中毒性缺氧环境,持续观察小鼠生理和行为变化。

6. E组:缺氧耐受性影响因素组,腹腔注射钠石灰,模拟排除CO2干扰,持续观察小鼠生理和行为变化。

7. 每组小鼠分别记录呼吸频率、心跳频率、运动轨迹等指标,持续观察72小时。

1. A组小鼠生理和行为正常,呼吸频率、心跳频率、运动轨迹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2. B组小鼠在缺氧环境下,呼吸频率、心跳频率逐渐加快,运动轨迹逐渐变得不稳定,最终死亡。

3. C组小鼠在注射5%亚硝酸钠后,呼吸频率、心跳频率逐渐降低,运动轨迹逐渐变得缓慢,最终死亡。

4. D组小鼠在注射氰化钾后,呼吸频率、心跳频率迅速降低,运动轨迹逐渐消失,最终死亡。

5. E组小鼠在注射钠石灰后,呼吸频率、心跳频率基本稳定,运动轨迹无明显变化,存活时间较长。

缺氧病理实验报告

缺氧病理实验报告

1. 了解缺氧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和机制。

2. 探讨不同类型缺氧(如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组织中毒性缺氧)的特点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3. 分析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小白鼠作为实验对象,通过模拟缺氧环境,观察缺氧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以及血液颜色变化,了解不同类型缺氧的病理生理变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小白鼠2. 实验仪器:缺氧瓶、一氧化碳发生装置、恒温水浴箱、5ml 或 2ml 刻度吸管、1ml 注射器、酒精灯、剪刀、镊子、钠石灰、甲酸、浓硫酸、5%硝酸钠、0.1%氰化钾、生理盐水等。

四、实验方法1. 乏氧性缺氧实验:- 将小白鼠置于缺氧瓶中,记录死亡时间及耗氧量。

- 计算小鼠耗氧率。

2. 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实验:- 将小白鼠置于装有适量一氧化碳的缺氧瓶中,记录死亡时间。

- 计算小鼠耗氧率。

3. 亚硝酸中毒性缺氧实验:- 向小白鼠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记录死亡时间。

- 计算小鼠耗氧率。

4. 对比实验:- 取实验组小白鼠的肝叶与正常小白鼠的肝叶进行对比,观察颜色变化。

1. 乏氧性缺氧实验:- 小白鼠在缺氧瓶中存活时间为90分钟。

- 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小鼠耗氧率逐渐降低。

2. 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实验:- 小白鼠在缺氧瓶中存活时间为30分钟。

- 小鼠耗氧率明显低于正常水平。

3. 亚硝酸中毒性缺氧实验:- 小白鼠在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后迅速死亡。

- 小鼠耗氧率显著降低。

4. 对比实验:- 实验组小白鼠的肝叶颜色较正常小白鼠的肝叶颜色深,表明缺氧对肝脏组织造成损伤。

六、实验分析与讨论1. 缺氧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缺氧会导致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头晕、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

- 长期缺氧可导致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2. 不同类型缺氧的特点:- 低张性缺氧: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为基本特征,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

- 血液性缺氧: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变性,导致组织缺氧。

病理生理缺氧实验报告

病理生理缺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缺氧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观察和记录缺氧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3. 探讨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4. 学习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缺氧是指机体组织细胞因氧气供应不足而引起的生理和生化变化。

根据缺氧的原因和发生部位,缺氧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乏氧性缺氧:由于血氧含量降低所致,如高山反应、一氧化碳中毒等。

2. 血液性缺氧:由于血红蛋白含量或性质改变所致,如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

3. 组织中毒性缺氧: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气的能力降低所致,如氰化物中毒、窒息等。

本实验采用小鼠作为实验对象,通过模拟缺氧环境,观察和记录缺氧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分析不同缺氧类型和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健康小鼠(体重20克左右)4只。

2. 实验仪器:缺氧瓶(100ml-125ml带塞广口瓶)、一氧化碳发生装置、恒温水浴箱、5ml 或2ml刻度吸管、1ml注射器、酒精灯、剪刀、镊子、钠石灰、甲酸、浓硫酸、5%硝酸钠、0.1%氰化钾、生理盐水。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乏氧性缺氧实验a. 将小鼠分为两组,每组两只。

b. 将甲组小鼠放入缺氧瓶中,瓶内加入5g钠石灰,密封瓶口。

c. 将乙组小鼠放入另一个缺氧瓶中,瓶内加入相同量的钠石灰,并加入一定量的甲酸和浓硫酸,密封瓶口。

d. 观察并记录两组小鼠的存活时间、呼吸频率、心率等生理指标。

2. 血液性缺氧实验a. 将小鼠分为两组,每组两只。

b. 向甲组小鼠腹腔注射5%硝酸钠溶液0.5ml,造成贫血模型。

c. 向乙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

d. 观察并记录两组小鼠的存活时间、呼吸频率、心率等生理指标。

3. 组织中毒性缺氧实验a. 将小鼠分为两组,每组两只。

b. 向甲组小鼠腹腔注射0.1%氰化钾溶液0.5ml,造成氰化物中毒模型。

c. 向乙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

d. 观察并记录两组小鼠的存活时间、呼吸频率、心率等生理指标。

病理生理学缺氧实验报告

病理生理学缺氧实验报告

病理生理学缺氧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模拟缺氧环境,探究缺氧对全身器官的影响及机制。

实验材料:
1.小鼠模型
2.缺氧模拟装置
3.生理测定仪器
实验方法:
1.将小鼠放置于缺氧模拟器中,调节缺氧度数,分别设置不同缺氧时间,如30分钟、1小时、2小时、4小时。

2.在不同时间段结束后,取下小鼠,用生理测定仪器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CO2排气量、血乳酸等指标进行检测。

3.对小鼠的心肌、肝脏、肾脏和脾脏等主要器官进行活组织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测。

实验结果:
1.与正常小鼠相比,缺氧小鼠的血压、心率持续升高,血氧饱和度不断降低,CO2排气量明显增加,血乳酸升高。

2.缺氧小鼠的心肌、肝脏、肾脏和脾脏等主要器官组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细胞水肿、坏死、坏死性炎症、间质出血等改变,组织结构发生明显变异。

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缺氧环境对全身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可导致多种缺氧病理生理学改变。

其中,心肌、肝脏、肾脏和脾脏等重要器官尤其容易受到缺氧侵袭,因此特别需要注意保护。

病理生理学实验性缺氧

病理生理学实验性缺氧

病理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题目:实验性缺氧实验目的:①复制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的动物模型,观察不同类型缺氧过程中实验动物一般状况、呼吸、唇尾颜色及死亡时间等机体功能变化。

②加深对缺氧分类和缺氧机制以及不同类型缺氧特点的理解。

③了解常见类型缺氧的解救办法。

实验步骤:一、低张性缺氧成年小白鼠3只,新生鼠一只分别标号1~4,做以下处理:1号鼠腹腔注射一定量0.1ml/10g乌拉坦。

2号鼠腹腔注射等量0.05ml/10g/可拉明。

3、4号不做任何处理。

2、上述处理之后将1~4号老鼠同时放入等容积的广口瓶中,并盖好瓶塞,同时用导管把四个广口瓶连通。

3、观察计时,并五分钟观察记录一次。

直至成年鼠全部死亡。

4、解剖死亡小鼠尸体,并观察记录其肝脏颜色。

二、等张性缺氧1、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①将装有小白鼠的广口瓶与一氧化碳发生装置连接。

②用吸管吸取适量甲酸加入试管中,再吸取适量的浓硫酸加入试管中,塞紧瓶塞,并加热。

仔细观察小鼠的变化并记录。

③待小鼠死亡后,取出小鼠,并解剖小鼠尸体,观察记录其肝脏颜色。

1、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①取成年健康小白鼠一只,观察其正常表现后,向腹腔注射适量0.3ml/20g亚硝酸钠。

②观察并记录小鼠的表现,待其死亡后,解剖小鼠尸体,观察并记录其肝脏颜色。

实验结果:一、低张性缺氧(2) 成年空白鼠实验过程中呼吸频率的变化:成年鼠呼吸频率变化98120141204210153159135114963600501001502002500510152025303540455055时间(min)呼吸频率(次/m i n ) ① 一号鼠注射乌拉坦之后行为状态比较活泼,放入广口瓶后较安静。

之后呼吸频率加大, 并渐渐闭上眼睛,之后出现躁动不安现象。

最后趴下安静不动,急促呼吸,死亡。

解剖尸体,肝脏颜色鲜红。

② 二号鼠注射可拉明之后非常活泼,放入广口瓶之后也比较活泼,之后出现呼吸明显加快的现象,并开始上串下跳,最后急促呼吸,慢慢呼吸变缓,死亡。

病理血缺氧实验报告

病理血缺氧实验报告

病理血缺氧实验报告实验背景病理血缺氧是指由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身体组织器官供氧不足的一种病理状态。

病理血缺氧实验旨在通过模拟实验,探索血液缺氧对身体组织和器官功能的影响。

实验目的1. 了解病理血缺氧对身体功能的影响;2. 探究病理血缺氧对不同组织器官的影响程度;3. 分析不同病理血缺氧程度对身体的影响。

实验材料与方法材料准备- 实验动物(小鼠或大鼠)- 缺氧舱- 血氧饱和度测定仪- 心肺功能检测仪- 组织切片样本- 常规实验器材实验过程1. 将实验动物置于缺氧舱内,控制缺氧舱内氧气浓度降低到设定水平,并记录缺氧程度;2. 实时监测实验动物的血氧饱和度,记录各个时间点的变化;3. 在缺氧舱内,使用心肺功能检测仪对实验动物的心肺功能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指标;4. 实验结束后,取出实验动物,进行组织切片,用于进一步病理学观察和分析。

实验结果与讨论血氧饱和度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不同时间点实验动物的血氧饱和度。

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实验动物的血氧饱和度逐渐下降。

在缺氧开始后30分钟,血氧饱和度已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并持续下降。

心肺功能结果利用心肺功能检测仪,我们评估了实验动物的心肺功能变化。

实验表明,随着缺氧时间延长,实验动物的呼吸频率逐渐增加,心率也出现明显的增加。

此外,血压的变化也表明病理血缺氧对循环系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组织切片结果通过对实验动物进行组织切片并观察,我们发现在病理血缺氧条件下,不同组织器官受损程度不同。

特别是对于高氧需求的器官,如心脏和脑部,其受损程度更为严重。

组织切片还显示了病理血缺氧引起的细胞变性、坏死和炎症反应等病理改变。

实验结论病理血缺氧对身体功能产生了明显影响,导致血氧饱和度降低、心肺功能异常和组织器官损伤。

尤其是高氧需求的器官更容易受到损害。

实验结果表明病理血缺氧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在疾病治疗中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1. Smith A, et al. (20XX) Pathological hypoxemia: an experimental study. JClin Exp Med, 123(4), 567-578.2. Wang B, et al. (20XX) Impact of pathological hypoxemia on organ function: a review. J Med Res, 456(3), 123-135.。

缺氧实验报告[最新版]

缺氧实验报告[最新版]

缺氧实验报告缺氧实验报告篇一:病理生理--实验报告之缺氧篇二:缺氧实验昆明医科大学机能学实验报告实验日期:年10月11日带教教师:金会艳专业班级:级麻醉班缺氧实验一、实验目的1、复制不同病因导致小鼠缺氧的模型,了解乏氧性,血液性,组织中毒性缺氧的分类。

2、观察缺氧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系统的影响,以及血液颜色变化。

3、了解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分别复制三型缺氧模型,观察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设备小鼠缺氧瓶(100ml-125ml带塞广口瓶),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广口瓶,恒温水浴箱,5ml或2ml刻度吸管,1ml注射器,酒精灯,剪刀,镊子,钠石灰,甲酸,浓硫酸,5%硝酸钠,0.1%氰化钾,生理盐水。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乏氧性缺氧1 取小鼠四只,标记编号(甲,乙,丙,丁)每2min记录死亡(记录时间及耗氧量,甲鼠尸体待留)计算小鼠耗氧率(R)一般情况* 2、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小鼠一只)观察记录如上死亡(记录时间)计算小鼠耗氧率(R)* 3、亚硝酸中毒缺氧(小鼠一只)观察记录一般状况*观察记录如上小鼠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死亡(记录时间,)2 计算小鼠耗氧率(R)* 4、取出甲鼠及2,3实验小鼠尸体部分肝叶进行对比,记录颜色。

备注:(1)一般状况*,呼吸频率,精神状态,皮肤黏膜颜色。

(2)缺氧瓶*,一定要密封,可用凡士林涂在瓶塞外面,且可以加入钠石灰吸收水汽。

(3)腹腔注射,正确拿握小鼠,左下腹,45°进针,回抽。

(4)耗氧率计算:R[ml/ 4 注:从左至右依次为,亚硝酸钠中毒,乏氧性缺氧,一氧化碳中毒。

5篇三:小鼠缺氧模型及其分析课程名称:机能实验学教研室: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任课教师:张彩华授课章节:缺氧与普鲁卡因对神经干的作用授课专业和年级:级医疗授课学时:8学时授课年3-7月实验题目:缺氧实验目的:1.观察原因和条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2.复制几种类型缺氧的模型,观察血液颜色的特点,分析其机制根据大纲要求:掌握概念:缺氧、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紫绀、肠源性紫绀。

07 [病理生理学]缺氧

07 [病理生理学]缺氧

一、低张性缺氧 (hypotonic hypoxia) 定义:以PaO2下降,血氧含量减少为基 本特征的缺氧。 特点:PaO2降低。
(一)原因与机制
1.吸入气PO2过低:
3km以上高空、高原
矿井、坑道、气体被稀释
大气性缺氧
海拔
(km)
大气压 大气氧分压 PaO2
(mmHg) (mmHg) (mmHg)
四、有AG↑型代酸时,需要作碱补偿 1、缓冲前AB=AB+△AG=AB+(AG-12) 2、有AG↑型代酸时,一定要用缓冲前的AB值 来进行判断。 3、碱补偿后是否有代碱的判断有两个标准: (1)有原发呼吸性酸碱失衡时,以代偿范围为标 准。 (2)非或无原发呼吸性酸碱失衡时,以AB正常 值为标准。
二、血氧容量(CO2max )
定义: 定 义 100ml血液中的Hb所结合的氧量。 PO2150mmHg, CO2max 20 ml/dL PCO240mmHg, 正常值 =1.34×15 (每克Hb T 38℃ 结合1.34ml O2) 影 响 取决于 Hb 的质与量 因 素
意 义
血氧容量大小反映血液携氧能力
一、 血氧分压( PO2 )
定定义: 义 物理溶解于血液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
正常值
影 因 响 素
PaO2 100 mmHg PvO2
40 mmHg
①吸入气体的PO2 :环境因素 ②肺呼吸功能:肺通气 异物、炎症、肿瘤 肺换气 呼吸膜损伤 ③静脉血掺杂程度

义 PaO2高低直接影响动脉血氧含量(O2与 Hb结合)、血氧饱和度、氧弥散速度。
玛丽今年50岁,患糖尿病已经有10多年了,今日因昏迷 家人将其送到人民医院。来到医院后,张大夫给她量了 血压,血压是90/42mmHg,护士小张给她测了脉搏和 呼吸次数,脉搏是98次/分, 呼吸次数是27次/分,呼 吸深大。接着张大夫又开出了化验单,进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显示:pH为7.12,血Na+160mmol/L,血Cl104mmol/L;PaCO230mmHg,AB9.8mmol/L, SB10.8mmol/L,BE-18.1mmol/L,血钾K+5.7mmol/L, 尿素8.2 mmol/L,β-羟丁酸1.0 mmol/L,血糖是 10.2mmol/L,尿酮体(+++)、糖(+++)、尿酸性。 经低渗盐水灌胃,经脉滴注等渗盐水、胰岛素等抢救, 5小时候后,玛丽呼吸平稳,神智清醒,重复上述检查 项目,血钾为3.3 mmol/L,其他项目都接近正常

病理生理学缺氧实验报告

病理生理学缺氧实验报告

病理生理学缺氧实验报告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模拟缺氧环境下的生理变化,探讨缺氧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和机制。

二、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将小鼠置于缺氧环境中,观察和记录小鼠在缺氧环境下的生理变化和表现,并对其进行相应的生理指标检测和分析。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将小鼠放入带氧气的实验箱中适应10分钟。

2. 缺氧处理:将小鼠置于缺氧实验箱中,缺氧时间为30分钟。

3. 观察和记录:在缺氧处理期间,观察和记录小鼠的表现,包括呼吸、心跳、体温、行为等方面的变化。

4. 生理指标检测:在缺氧处理结束后,采集小鼠的血样和组织样本,进行生理指标检测,包括氧气饱和度、乳酸水平、血糖水平、肝酶和肌酸激酶等指标。

5.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缺氧对小鼠生理指标的影响和机制。

四、实验结果1. 观察和记录在缺氧处理期间,小鼠的呼吸和心跳明显加快,体温下降,行为异常,出现明显的运动障碍和乏力等表现。

2. 生理指标检测在缺氧处理后,小鼠的氧气饱和度明显下降,乳酸水平和血糖水平明显升高,肝酶和肌酸激酶等指标也出现明显的变化。

3. 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缺氧处理对小鼠的生理指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缺氧导致小鼠体内氧气不足,引起乳酸酸中毒和血糖升高等生理反应,同时也会对肝酶和肌酸激酶等代谢酶的活性产生影响。

五、实验结论缺氧处理对小鼠的生理指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表现为呼吸、心跳、体温等方面的变化,同时也会对氧气饱和度、乳酸水平、血糖水平、肝酶和肌酸激酶等指标产生影响。

缺氧处理引起的生理变化可能与缺氧导致的代谢紊乱有关。

六、实验意义本实验通过模拟缺氧环境下的生理变化,探讨了缺氧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和机制,对于进一步研究缺氧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同时,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七、实验不足和改进本实验的不足之处在于实验样本数量较少,实验时间较短,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误差。

《病理生理学缺氧》课件

《病理生理学缺氧》课件

血液性缺氧
总结词
血液性缺氧是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导致氧合血红蛋白减少引起 的缺氧类型。
详细描述
血液性缺氧常见于贫血、血红蛋白异常等疾病,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 改变,导致氧合血红蛋白减少,引起血氧饱和度下降和组织缺氧。
循环性缺氧
总结词
循环性缺氧是由于血液循环障碍 引起的缺氧类型。
炎症反应
缺氧可能触发炎症反应,导致组织损 伤和修复障碍。
04
CATALOGUE
缺氧的诊断和治疗
缺氧的诊断
病史
了解患者是否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血 管疾病等可能导致缺氧的基础疾病。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等检查, 了解患者体内氧含量和酸碱平衡状态 。
观察患者是否有发绀、呼吸困难、乏 力等症状,以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注意力集中困难
缺氧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影响思维和判 断能力。
运动协调能力下降
缺氧可能导致运动协调能力下降,影响日常 生活。
对组织细胞的影响
细胞能量代谢障碍
缺氧导致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影响细 胞正常功能。
细胞损伤和死亡
长时间缺氧可能导致细胞损伤甚至死 亡。
组织水肿
缺氧可能导致组织水肿,影响组织器 官功能。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01
02
0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4
呼吸频率变化
缺氧会导致呼吸频率加快,以 吸入更多氧气。
呼吸深度变化
为了获取更多氧气,个体可能 会增加每次呼吸的深度。
呼吸道扩张
为了增加氧气摄入量,呼吸道 可能会自然扩张。
呼吸肌疲劳
长时间缺氧可能导致呼吸肌疲 劳和无力,影响正常呼吸。

实验性缺氧

实验性缺氧

实验性缺氧实验题目:实验性缺氧实验目的:复制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的动物模型,观察不同类型缺氧过程中实验动物呼吸频率、幅度、口唇粘膜颜色、肝脏颜色、血液及死亡时间等机体功能变化。

设计思想:(一)、低张性缺氧是由于肺泡氧分压降低,或静脉血分流入动脉,血液从肺摄取的氧减少,以致动脉血氧含量减少,PaO2降低。

常见的原因与机制:(1)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大气性缺氧),(2)外呼吸功能障碍(呼吸性缺氧),(3)静脉血分流入动脉(静脉血掺杂)。

在实验室中很难复制静脉血分流入动脉,而外呼吸功能障碍的模型复制回造成肺水肿,所以不能形成单一模型。

综上在实验室中可以复制吸入气氧分压过低的实验模型,方法是在密闭的广口瓶中加入钠石灰消耗到小白鼠呼出的二氧化碳,即(化学方程式),这样就模拟了大气性缺氧。

(二)、等张性(血液性)缺氧1、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实验室中可以用甲酸和浓硫酸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氧化碳,即(化学方程式),制造了一氧化碳的微环境。

2、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血液中强氧化剂可以把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

所以实验室只需在小白鼠腹腔内注射亚硝酸钠,即(化学方程式),就可以让小白鼠患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解救方法是在腹腔内注射还原性药物亚甲蓝。

实验步骤:取1只小白鼠,让其自然的钻入广口瓶中,待其安静后,观察并记录呼吸频率、幅度、口唇粘膜颜色。

(一)、低张性缺氧1、取大小差不多的小白鼠2只,同时放入等容积的广口瓶中,做以下处理:1号广口瓶中放5g钠石灰。

2号广口瓶不做处理。

2、盖好瓶塞,观察计时,并3分钟观察记录一次。

直至小白鼠全部死亡。

3、解剖死亡小鼠尸体,并观察记录其肝脏颜色。

(二)、等张性(血液性)缺氧1、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①将装有小白鼠的广口瓶与一氧化碳发生装置连接。

②用吸管吸取3ml甲酸加入试管中,再吸取2ml的浓硫酸加入试管中,塞紧瓶塞,并加热。

调节一氧化碳气泡的速度为每秒一个气泡。

仔细观察小鼠的变化并记录。

实验性缺氧

实验性缺氧

实验性缺氧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乏氧性、血液性缺氧动物模型的复制,了解缺氧的原因、分类与发病环节。

2、观察缺氧对呼吸的影响和皮肤粘膜、肝脏颜色的变化。

二、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成年小白鼠6只2、器材:注射器(1ml、5ml)、注射针头、手术剪、镊子、止血钳、滴管、试管、小白鼠缺氧瓶装置、一氧化碳发生装置、酒精灯、火柴、测氧仪3、药品:钠石灰(NaOH·CaO)、甲酸、浓硫酸、5%亚硝酸钠、0.4%亚甲蓝、、生理盐水三、实验方法和步骤1、实验分组:乏氧性缺氧2只;CO中毒性缺氧1只;NaNO2中毒性缺氧及抢救2只;对照1只2、乏氧性缺氧:①将2只小白鼠及钠石灰置于广口瓶中,观察、记录小白鼠的精神状态,呼吸频率(数其腹部起伏次数)、幅度、口唇颜色。

②塞紧瓶盖,记录时间,每5min记录上述指标一次,直至动物死亡,记录死亡时间。

③使用测氧仪测定瓶中氧浓度:每10min记录一次,直至动物死亡。

3、CO中毒性缺氧:①将小白鼠1只放入广口瓶中,观察其正常表现。

②取甲酸9ml放入烧瓶中,缓慢加入6ml浓硫酸塞紧后与装有小鼠的广口瓶相连(可用酒精灯加热,但不可过热使液体沸腾)③观察、记录小鼠的口唇颜色、小白鼠的精神状态、呼吸频率(其腹部起伏频率)、幅度的变化,直至动物死亡,记录死亡所需时间。

4、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①取体重相近的两只小鼠,腹腔注射②A鼠:5% NaNO2 0.3ml→立即亚甲蓝0.3ml ③B鼠:5% NaNO2 0.3ml→立即生理盐水0.3ml④观察、记录小鼠的口唇颜色、小白鼠的精神状态、呼吸频率(其腹部起伏频率)、幅度的变化,直至动物死亡,记录死亡所需时间。

5、将乏氧性缺氧、CO中毒性缺氧、NaNO2中毒性缺氧及抢救、对照的6只小鼠(还存活的小鼠使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尸检。

死亡后打开腹腔,观察血液和肝颜色,互相对比,并记录。

四、实验结果不同缺氧条件对小鼠的影响乏氧性缺氧紫绀198∙144∙0 活泼∙渐渐安静∙开始抽搐∙死亡13 21∙19.6 暗红色活泼∙剧烈抽搐∙死亡3:30 剧烈挣扎∙失去活动∙死亡7:30亚硝酸钠中毒后抢救粉红色90∙108∙120安静∙安静∙偶尔走动15 暗红色正常小鼠(对照)灰色暗红色乏氧性缺氧CO中毒性缺氧亚硝酸中毒性缺氧亚硝酸钠中毒后解救正常乏氧性缺氧CO中毒性缺氧亚硝酸中毒性缺氧亚硝酸钠中毒后解救正常五、实验讨论1、本实验是如何引起乏氧性,血液性,组织性缺氧的,其机制如何?乏氧性缺氧:由于吸入气氧分压过低而引起的缺氧。

推荐-病理生理学实验性缺氧 精品

推荐-病理生理学实验性缺氧 精品

摘要为掌握各型缺氧的特点并观察其对机体的影响,本实验通过制造乏氧环境,制造CO中毒环境,腹腔注射亚硝酸钠的方法复制了低张性,血液性,组织中毒性缺氧动物模型。

对缺氧后小鼠行为状态,呼吸频率幅度,存活时间,每分钟耗氧量,皮肤黏膜,肝脏颜色等生理指标变化做了仔细的观察与记录。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变化,与相关报道一致。

证实了我们的推测并亲自验证了甲苯氨蓝的生物学作用。

关键词:缺氧;小鼠;生理指标变化实验性缺氧1 前言1.1目的与任务1.掌握各型缺氧的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2.观察机体不同机能状态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3.了解条件因素在缺氧发病中的重要性及其临床意义4.了解几种缺氧疾病的基本致病机理和应对办法1.2缺氧事故现状一氧化碳(CO)是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从感观上难以鉴别的气体。

亚硝酸钠为白色的晶体或粉末,有咸味,毒性很强,误食0.3 g~0.5 g,就会中毒,10分钟后就会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如呕吐、腹痛、紫绀、呼吸困难等。

甚至抽搐、昏迷,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1.3原理与意义O2是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在血液中主要以HbO2的形式存在和运输。

呼吸环境中氧的缺乏和氧利用结合的受阻都可使机体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

本实验是通过不同的方法给机体制造出不同类型的缺氧条件(低张性,CO中毒性,亚硝酸钠中毒性),观察其对机体所造成的影响和各自的特点,并利用化学药品观察机体在不同机能状态下对同一缺氧条件的耐受性。

对于缺氧发病的研究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2.1实验动物小白鼠2.2仪器与试剂耗氧量测定装置,CO发生装置,125ml广口瓶,1ml注射器,剪刀,手术刀,吸管,镊子等钠石灰,甲酸,浓硫酸,1:10000肾上腺素,1:10000乙酰胆碱,5%亚硝酸钠,1%甲苯氨蓝2.3观察指标1.一般状态,行为2.呼吸频率,幅度3.每分钟耗氧量(min)4.存活时间(min)5.皮肤黏膜和血液(肝脏)颜色2.4实验过程2.4.1低张性缺氧(1)将小鼠称重并标记,取体重相近小鼠三只,分别做以下处理:甲腹腔注射1:10000肾上腺素0.1ml乙腹腔注射1:10000乙酰胆碱0.1ml丙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作为对照(2)5min后,放入装有5g钠石灰的广口瓶,连通耗氧装置(如图2.4.1),开始计时,观察小鼠行为变化,记录上述指标,二十分钟后取出处死。

病生缺氧实验报告

病生缺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缺氧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2. 观察缺氧对机体的影响,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

3. 掌握缺氧的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二、实验原理缺氧是指机体组织细胞因氧气供应不足而导致的代谢障碍。

缺氧可分为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三种类型。

低张性缺氧是由于吸入气体或血液中氧分压降低所致;血液性缺氧是由于血红蛋白携带氧的能力降低所致;组织性缺氧是由于组织细胞对氧的利用能力降低所致。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健康小白鼠4只,体重20g左右。

2. 实验仪器:缺氧瓶(100ml-125ml带塞广口瓶)、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广口瓶、恒温水浴箱、5ml或2ml刻度吸管、1ml注射器、酒精灯、剪刀、镊子、钠石灰、甲酸、浓硫酸、5%硝酸钠、0.1%氰化钾、生理盐水。

四、实验方法1. 乏氧性缺氧实验(1)将4只小白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只。

(2)将甲组小白鼠放入装有5g钠石灰的缺氧瓶中,乙组小白鼠放入装有5g玻璃珠的缺氧瓶中。

(3)将缺氧瓶密封,记录小白鼠死亡时间。

2. 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实验(1)将1只小白鼠放入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广口瓶中,记录小白鼠死亡时间。

3. 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实验(1)将1只小白鼠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0.5ml,观察小白鼠死亡时间。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乏氧性缺氧实验甲组小白鼠死亡时间为90min,乙组小白鼠死亡时间为120min。

说明缺氧瓶的密闭性越好,小白鼠存活时间越短。

2. 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实验小白鼠死亡时间为30min。

说明一氧化碳中毒可导致小白鼠迅速死亡。

3. 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实验小白鼠死亡时间为45min。

说明亚硝酸钠中毒可导致小白鼠死亡。

六、实验结论1. 缺氧对机体的影响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等。

2. 乏氧性缺氧、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和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均可导致小白鼠死亡。

3. 缺氧瓶的密闭性越好,小白鼠存活时间越短。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缺氧瓶的密闭性对实验结果有较大影响,应严格控制缺氧瓶的密闭性。

缺氧病理生理实验报告(3篇)

缺氧病理生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缺氧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探讨不同类型缺氧对机体的影响和病理生理机制。

3. 通过实验观察缺氧对小鼠生理指标的影响,如呼吸频率、心率、血液pH值等。

4. 分析缺氧耐受性的影响因素。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小白鼠(体重20克左右)10只。

2. 实验仪器:呼吸频率计、心率计、血液pH计、注射器、玻璃管、缺氧装置等。

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5%亚硝酸钠溶液、1%美兰溶液、1%氰化钾溶液等。

三、实验方法1. 将小白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2只。

2. 第一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

3. 第二组(低张性缺氧组):将小白鼠放入缺氧装置中,通过通入氮气使氧气浓度降低至5%以下,持续观察其生理指标变化。

4. 第三组(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组):将小白鼠放入缺氧装置中,通入一定浓度的一氧化碳,持续观察其生理指标变化。

5. 第四组(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组):将小白鼠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溶液,持续观察其生理指标变化。

6. 第五组(氰化钾中毒性缺氧组):将小白鼠腹腔注射1%氰化钾溶液,持续观察其生理指标变化。

7. 观察并记录各组小白鼠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液pH值等生理指标变化,直至动物死亡。

四、实验结果1. 对照组:小白鼠生理指标无明显变化。

2. 低张性缺氧组:呼吸频率和心率逐渐加快,血液pH值降低。

3. 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组: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加快,血液pH值降低,动物死亡时间约为30分钟。

4. 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组:呼吸频率和心率逐渐加快,血液pH值降低,动物死亡时间约为40分钟。

5. 氰化钾中毒性缺氧组:呼吸频率和心率迅速加快,血液pH值降低,动物死亡时间约为10分钟。

五、实验分析1. 缺氧对机体的影响:缺氧会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生理和病理生理反应,如呼吸频率和心率加快、血液pH值降低等。

2. 不同类型缺氧的影响:低张性缺氧和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对机体的影响较为相似,表现为呼吸频率和心率加快、血液pH值降低。

病生理实验报告缺氧

病生理实验报告缺氧

病生理实验报告缺氧引言缺氧是指机体组织或细胞供氧不足的状态,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病理现象。

缺氧可以导致细胞功能受损甚至死亡,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深入研究缺氧对机体的影响,本实验利用动物模型,进行了缺氧实验,以期进一步了解缺氧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实验动物本次实验选用小鼠作为实验动物,种类为C57BL/6J小鼠,数量共计30只。

实验组和对照组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

实验组在实验前接受一周的饥饿处理,并在实验过程中接受缺氧处理;对照组则正常喂养,不接受缺氧处理。

缺氧处理实验组的小鼠置于封闭的缺氧箱中,通过控制缺氧箱内气体的氧含量,模拟缺氧环境。

缺氧处理时间为2小时。

生理指标检测在实验进行前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小鼠进行生理指标的检测。

1. 血压测量利用尾动脉插管法,使用生理测量系统对小鼠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进行测量。

2. 血气分析通过尾静脉采血,采集小鼠的动脉血样本,送至生化实验室进行血气分析。

主要分析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SpO2)和酸碱平衡指标(pH值)。

3. 组织形态观察经过实验处理后,选择肝脏和肺脏为目标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制备,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的形态变化。

结果血压测量在缺氧处理后,实验组小鼠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 < 0.05)。

血气分析实验组小鼠的动脉血样本中,氧分压显著下降,二氧化碳分压显著升高,氧合指数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 < 0.05)。

同时,实验组小鼠的pH 值也发生了变化,明显向酸性方向偏移。

组织形态观察在缺氧处理后,实验组小鼠的肝脏和肺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

肝脏组织出现小梁结构紊乱,肝细胞排列紊乱;肺脏组织中出现肺泡壁增厚,出血和水肿。

讨论与结论本实验利用动物模型模拟缺氧环境,研究了缺氧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缺氧处理会导致小鼠血压下降,血气分析指标发生明显变化,并对肝脏和肺脏组织造成损伤。

实验性缺氧实验报告

实验性缺氧实验报告

实验性缺氧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人在不同程度缺氧条件下身体的反应和适应能力。

实验组共有6名
参与者,其中3名是男性,3名是女性,年龄在20-30岁之间。

实验过程中,参与者先进行了一系列的前期问卷调查,确认身体状况良好后,进入缺氧实验的环境中。

实验过程中,参与者分别进行了不同时间段的缺氧实验,分为短时缺氧、中度缺氧和
严重缺氧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实验时间分别为10分钟、30分钟和60分钟。

缺氧实验是通过增加二氧化碳来模拟高海拔环境。

实验室内装置了缺氧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参与者的
呼吸频率、心跳、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在实验过程中,参与者开始出现失去平衡感和头晕的症状。

当进入到严重缺氧阶段时,许多参与者开始感到大脑昏沉,四肢无力,甚至失去意识,需要紧急解除实验过程。

实验结束后,参与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后续观察和检测。

结果显示,参与者的呼吸频率、心跳等生理指标在缺氧环境下明显升高。

此外,参与者在不同阶段的表现也有所不同。

短时缺氧实验下,参与者的身体还可以比较轻松地适应,体验不适感较少。

但到了中度和
严重缺氧阶段,参与者的身体开始出现明显不适感,甚至无法继续进行实验。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看出人类身体的适应能力是有限的。

在高海拔等缺氧环境下,缺氧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影响,尤其是长时间暴露在缺氧环境下,可能导致中暑、心脏病
发作等健康问题,所以在高海拔环境下,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逐渐适应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为掌握各型缺氧的特点并观察其对机体的影响,本实验通过制造乏氧环境,制造CO中毒环境,腹腔注射亚硝酸钠的方法复制了低张性,血液性,组织中毒性缺氧动物模型。

对缺氧后小鼠行为状态,呼吸频率幅度,存活时间,每分钟耗氧量,皮肤黏膜,肝脏颜色等生理指标变化做了仔细的观察与记录。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变化,与相关报道一致。

证实了我们的推测并亲自验证了甲苯氨蓝的生物学作用。

关键词:缺氧;小鼠;生理指标变化实验性缺氧1 前言1.1目的与任务1.掌握各型缺氧的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2.观察机体不同机能状态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3.了解条件因素在缺氧发病中的重要性及其临床意义4.了解几种缺氧疾病的基本致病机理和应对办法1.2缺氧事故现状一氧化碳(CO)是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从感观上难以鉴别的气体。

亚硝酸钠为白色的晶体或粉末,有咸味,毒性很强,误食0.3 g~0.5 g,就会中毒,10分钟后就会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如呕吐、腹痛、紫绀、呼吸困难等。

甚至抽搐、昏迷,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1.3原理与意义O2是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在血液中主要以HbO2的形式存在和运输。

呼吸环境中氧的缺乏和氧利用结合的受阻都可使机体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

本实验是通过不同的方法给机体制造出不同类型的缺氧条件(低张性,CO中毒性,亚硝酸钠中毒性),观察其对机体所造成的影响和各自的特点,并利用化学药品观察机体在不同机能状态下对同一缺氧条件的耐受性。

对于缺氧发病的研究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2.1实验动物小白鼠2.2仪器与试剂耗氧量测定装置,CO发生装置,125ml广口瓶,1ml注射器,剪刀,手术刀,吸管,镊子等钠石灰,甲酸,浓硫酸,1:10000肾上腺素,1:10000乙酰胆碱,5%亚硝酸钠,1%甲苯氨蓝2.3观察指标1.一般状态,行为2.呼吸频率,幅度3.每分钟耗氧量(min)4.存活时间(min)5.皮肤黏膜和血液(肝脏)颜色2.4实验过程2.4.1低张性缺氧(1)将小鼠称重并标记,取体重相近小鼠三只,分别做以下处理:甲腹腔注射1:10000肾上腺素0.1ml乙腹腔注射1:10000乙酰胆碱0.1ml丙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作为对照(2)5min后,放入装有5g钠石灰的广口瓶,连通耗氧装置(如图2.4.1),开始计时,观察小鼠行为变化,记录上述指标,二十分钟后取出处死。

(3)解剖动物尸体,观察肝脏和血液颜色。

2.4.2 CO中毒性缺氧(1)将装有小白鼠的广口瓶与CO发生装置连接。

(如图2.4.2)(2)用吸管吸取HCOOH3ml放入试管后,再沿管壁缓慢加入2ml浓H2SO4,立即塞紧瓶塞,观察小鼠行为变化,记录上述指标变化,直至死亡。

反应式:HCOOH-----H2O+CO(3)解剖动物尸体,观察肝脏和血液颜色。

图2.4.1图2.4.22.4.3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1)取小白鼠两只,观察正常表现后做以下处理:甲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0.3ml,再立即注射1%甲苯氨蓝0.3ml乙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0.3ml,再立即注射生理盐水0.3ml作为对照(2)观察小鼠行为变化,记录上述指标,直至死亡。

(3)解剖动物尸体,观察肝脏和血液颜色。

3.结果3.1低张性缺氧(1)甲鼠在注射肾上腺素后行为状态比较活泼,放入广口瓶后较安静。

5min后呼吸频率开始加大,并渐渐闭上眼睛。

9min时耗氧4ml,开始躁动不安。

13min时乱爬,呼吸变得非常急促。

15min时趴下安静不动,急促呼吸。

20min时耗氧25ml。

(2)乙鼠在注射乙酰胆碱后非常活泼,放入广口瓶后也在不断活动,7min时耗氧4ml,呼吸频率加快明显。

13min时耗氧20ml,这期间一直在不停活动,洗脸,向上爬,在瓶内乱转。

15min耗氧23ml,稍显安静,呼吸非常急促。

20min时耗氧27ml。

(3)丙鼠注射了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

在广口瓶内时而活泼时而安静,5min时耗氧2ml,10min时耗氧5ml, 呼吸频率有所加快,12min时耗氧8ml,呼吸稍显急促,20min时耗氧13ml。

3.2 CO中毒性缺氧小鼠(25.3g雄)刚放入瓶内时较安静,量筒内有气泡冒出时表明已有CO通入瓶内,此时计时。

1min30s后,开始剧烈跳跃挣扎,3min30s后,趴在瓶底四肢抽搐,仍在呼吸,3min55s时死亡。

尸体全身发红,解剖后肝脏,黏膜等呈樱桃红色。

3.3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这一步实验发生了一点意外,由于实验准备时的一时疏忽,所配置的亚硝酸钠溶液浓度过低,给两只小鼠注射后均无明显中毒反应。

甲鼠在注射甲苯氨蓝后,变得不活泼,动作迟缓,闭眼,腹部紧贴瓶底,后肢运动不协调。

乙鼠为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正常。

发现错误后,我们及时做了补救措施,马上配制5%亚硝酸钠溶液并立即给两只小鼠注射,现象如下:(1)甲鼠(24.7g雄)无明显中毒迹象,而且运动状态渐渐恢复正常,开始在瓶内活动。

12min5s 后死亡。

尸体全身青紫,腹部皮肤蓝色,肝脏深咖啡色。

(2)乙鼠(23.5g雄)3min后变得非常活泼,上窜下跳,甚至跳出瓶口。

4min时开始抽搐,仍然蹦跳。

5min时趴在瓶底抽搐。

5min30s后死亡。

尸体全身皮肤黏膜青紫,肝脏为深咖啡色。

4.讨论与结论氧可对机体产生许多不良影响,轻者可通过机体的代偿作用如增强呼吸运动,维持重要生命器官的需要,重者影响能量代谢,导致器官,细胞发生一系列形态结构,机能代谢的变化及组织器官的变性坏死。

4.1低张性缺氧由于原定的药品咖啡因,氯丙嗪不易获得,因此改为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作为替代品,因此所得的实验结果与预计中不同也是正常的。

因为咖啡因和氯丙嗪分别为中枢神经兴奋剂和抑制剂,可分别使小鼠处于中枢神经兴奋和抑制状态。

这样甲鼠会比乙鼠更加活泼好动,呼吸频率幅度更大,每分钟耗氧量更大。

而肾上腺素通过与心肌细胞膜上的β型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使心房肌和心室肌收缩力加强,使小鼠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每分钟耗氧量有所增加,但并没有使小鼠处于中枢神经兴奋状态,因此甲鼠并未表现得特别活泼。

相反,乙酰胆碱虽然可与心肌细胞膜的M型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心脏活动的抑制,但它却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递质,在中枢内分布较广,主要起兴奋性递质的作用。

这就是说乙鼠不但没有处在中枢神经抑制状态反到处于中枢神经兴奋状态,因此在实验中表现得非常活泼,呼吸频率幅度变化明显,每分钟耗氧量最大。

丙鼠为对照,表现正常,每分钟耗氧量最小。

实验结果与理论事实完全相符。

这一步实验是探索性的,因为实验前我完全不了解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会对小鼠的缺氧耐受性有怎样的影响。

通过实验结果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我得出了以上结论。

4.2 CO中毒性缺氧(1)在柴老师的帮助下,我改进了原有的CO发生装置(如图2.4.2),在广口瓶添加一个倒气管,将出口插入盛有水的量筒。

一方面可使CO顺利导入,一方面当量筒内有气泡冒出时即表明CO已成功导入,可以开始计时。

由于实验室通风,CO量少不会造成危险。

(2)血液中O2主要是以血红蛋白HbO2的形式存在和运输的,但是CO与Hb的亲和力是O2的250倍,这就意味着在极低的P co下,CO就可以剥夺O2的结合位点,从HbO2中取代O2,使机体处于缺氧状态导致死亡。

由实验可见,CO与Hb的亲和力很大,结合速度很快,因此致死速度很快,小鼠的存活时间仅为3min55s。

因为CO取代了O2与Hb 结合呈樱桃红色,所以皮肤黏膜和肝脏颜色为樱桃红色。

这一步实验是验证性的,通过实验结果完美的验证了以上结论。

4.3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1)血红蛋白所含的铁是亚铁,它能跟氧结合随着血液循环,将氧输送到身体各部。

当亚硝酸钠进入机体后,在血液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使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转变成三价铁,而三价铁的血红蛋白不能携带氧,因此造成小鼠缺氧中毒。

(2)由于美兰暂时无法获得,在柴老师的建议下,改为用甲苯氨蓝作为替代药品。

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乙鼠很快出现亚硝酸钠中毒症状,并在5min30s后死亡。

而注射了甲苯氨蓝的甲鼠则没有明显中毒症状,因为甲苯氨蓝将血红蛋白中的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使血红蛋白重新与氧结合,缓解了亚硝酸钠造成的中毒症状。

乙鼠存活12min5s后死亡。

这一步实验也是探索性的,实验前对于甲苯氨蓝的具体作用我们并不确定,只是猜测它有可能缓解亚硝酸钠造成的中毒症状。

通过实验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很好的证明了我们的推测,证实了以上结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围产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是新生儿时期严重疾病之一,危害很大。

一氧化碳,亚硝酸钠中毒事故每年都有发生,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

加强预防和改进临床治疗办法是造福于社会的大事,应当高度重视。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上述几种常见缺氧疾病的基本致病机理和应对办法,这对于我们今后从事这方面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1]肖向红.动物生理学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杨秀平.动物生理学实验. 高等教育出版社[3][美]J.G.牛晓著,H.L.多尔曼.生理学基础实验[4]王芳,韩丽莎,苗英.实验性缺氧致死小鼠组织病理学观察.内蒙古医学杂志[5]张雪云.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析.黑龙江医学[6]尚继越,罗书练,沈开金.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疗进展.人民军医杂志[7]于丽萍,王娜.92例亚硝酸钠中毒的急救与护理.黑龙江医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