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简介
故事从一个‚闯入者‛讲起。他叫林震,本来是一名小学教师, 现在被调到北京市某区区委组织部工作。组织部已经形成了自 己的规则和气氛,然而一切在林震到来之后遭到了破坏。林震 按照对革命事业和党性的历来认识投入工作,在麻袋厂搞调研 时,从厂长王清泉身上发现许多与原则相悖的情形。他把这些 情况向上级韩常新汇报,后者的漫不经心又一次使他吃惊。于 是,他找到具体负责的第一副部长刘世吾,进一步反映。刘世 吾是小说中写得比较生动的人物。他是有能力的,谈吐机智, 气度不俗,淡定自若,有张有弛,世事洞明;甚至有一点风雅, 对文学不单爱好,还颇具见地。
背景
此时期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受到人们的普遍好评的作品是八个长篇。 ‚三红一创‛:《红旗谱》《红日》 《红岩》《创业史》 “青山保林‛:《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 《青春之歌》:林道静的成长代表着一 个‚小资‛的知识分子在向共产党靠近的过 程中从软弱到坚定的必然经历,杨沫用革命、爱情、理想谱写了这首飞扬的青春赞歌, 曾是一个时代年轻人的必读书。
刘世吾的哲学是: ‚当然,想象总是好的,实际呢,就那么回事。问题不在有 没有缺点,而在什么是主导的。我们区委的工作,包括组织 部的工作,成绩是基本的呢还是缺点是基本的?显然成绩是 基本的,缺点是前进中的缺点。我们伟大的事业,正是由这 些有缺点的组织和党员完成的。‛
结构特征
(1)在林震的角度,通过他的眼光,到组织部后 的经历,描写了组织部的情况与问题,塑造了刘世吾 等官僚主义者的形象。因此,林震这一个人物,既有 思想、性格上的意义,也有结构上的作用。 (2)小说以组织部处理麻袋厂党支部的问题为中心情 节展开叙述,线索单纯而清晰,不蔓不枝,结构严谨。
主题分析
揭露了组织部门存在的官僚主义等消极因素。塑造了林震 与刘世吾两个互相对立的人物形象,歌颂了青年人追求真理, 干预生活的精神。 小说以个人体验和感受为出发点,通过个人的理想、激情 与现实环境的冲突表现叙述心路历程的成长。刘世吾象征了理 想对现实的冲击,他的平淡默然的态度是对现实的妥协,但也 保留了一块理想的田地。林震对刘世吾持有疑惑、批判、同情 理解的态度,他经历了‚天真的兴奋‛到‚失望、困惑、迷 茫‛,再到‚与现实抗争‛,最终‚超越‛。林震与赵慧文之 间的爱情是朦胧的,他们的爱情需要对现实的退让。
文章剖析
• 是一篇在当代影响较大的短篇小说,曾一度被误读为 一篇揭露生活阴暗面、反官僚主义的小说,而事实上 这篇小说写的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生活所呈现的复 杂状态.作者的创作意图是通过对其中人物的塑造, 提出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重点剖析
1、原生态展现官场新人的蜕变心路,微妙的人情往还严酷的权谋 博弈,激烈的心灵碰撞难测的官运浮沉。 2、跟着组织部,天天有进步。一个带些书生气的年轻公务员, 进入一个充满权力诱惑的政治圈,明白了只有笔杆子是不行的, 更重要的是谙熟官场规则,磨炼成熟心志,懂分寸知进退,才能 一路平步青云,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也曾触碰现实规则,陷入人 情漩涡,在理想情怀与红尘俗欲中纠结不已。 3、深度剖析官员擢降奥秘,详细解读机关生存智慧。
主题思想
以揭露共产党干部的官僚主义为主题的作品,建国后一 段时间里几乎是空白。 这篇作品是较早的,有突破‚禁区‛的意义。作品描写 党中央所在地首都北京某区委的领导,这是较高层次的党 的机构和干部。艺术描写也较成功,因而在文坛和社会上 产生较大影响。小说的结尾部分是一个有关季节轮换的隐 喻——春天,象征青春、朝气、活力。面对生活,保持对 生活的激情,积极向上,勇于拼搏。
将来进入工作的心理准备。
小说中爱情线索的意义
赵慧文,先到一步的青年人。虽有抗争的愿望,但 较悲观。从叙事上讲,为书写林提供了条件。理智 与情感,对待生活事业与爱情三者的同构性。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一书时,对王蒙这篇小说 有一个新评价。他认为:‚从小说的文本实际来看,《组织部 新来的青年人》虽然具有揭示官僚主义现象、‘积极干预现实’ 的外部写真倾向,但它更是一篇以个人体验和感受为出发点, 通过个人的理想激情与现实环境的冲突,表现叙述人心路历程 的成长小说。……与外部冲突的再现相比,作者更注重对叙述 人心理内部冲突的表现,甚至可以说,对心理冲突事件的精彩 呈现,才是这篇作品的艺术独特性所在。小说的主题和现实针 对性也只有在对其内部视角的分析中才能获得更切实的理解。‛
王蒙
王蒙在国内首开新时期国内意识流小说创作先河, 倡导作家学者化、学者作家化,掀起人文精神大讨 论,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现代写作技巧的开拓者。 王蒙的主要文学成就是从改革开放后的伤痕文学开 始,直到上世纪末的创作时期
王蒙小说的艺术特点
1、自叙传色彩。 2、意识流手法的使用(东方意识流)。 3、气势之美。排比句式的大量使用。 4、幽默、反讽等。
塑造人物的手法
塑造人物运用对比手法,人物间形成多种对比, 突出了性格特征,显示了丰富多样的性格,加深 和扩大了作品的主题意蕴。 1、林震和刘世吾构成性格对比。 2、林震、赵慧文、刘世吾构成连锁对比。 3、刘世吾和韩常新、李宗秦及王清泉的连锁对比
刘世吾形象及其意义
优点:一定的革命经历,工作能力很强,‚一下决心,就可以把 工作做得很出色。‛ 缺点:颇有深度的官僚主义。他对损害党和人民得益的错误、缺 点,却麻木不仁。 口头禅:‚就么回事‛。表现了他看透一切、极端冷漠、不思进 取的人生态度。 作品的深刻之处,还在于揭示了刘世吾的一套似是而非的理论, 刘世吾年轻时也曾充满革命热情,随着年龄的增长,涉世的深入, 阅历、经验的丰富,如何永远保持年轻时的单纯、热情、朝气, 这是刘世吾形象的另一方面的典型意义,也是作品思想的一个重 要方面。
王蒙自己解释写作动机时说: ‚想到了两个目的,一是写几个有缺点的人物,揭露我们 工作、生活中的一些消极现象;一是提出一个问题,像林震 这样的积极反对官僚主义却又常在‘斗争’中碰得焦头烂 额的青年到何处去。‛
四、突出的成就:
1、塑造人物上: (1)成功地运用了在对立中来刻画人物性格的表现技巧。 (2)通过富于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不同人物的思想品 格。 (3)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性格。 (4)标志着这篇小说主要成就的是作者塑造了一群新式官僚 主义者的形象。 2、构思巧妙。 小说涉及的内容繁杂,人物形形色色,依据什么将这些组织在 一起呢?作者组织了两条线索。
王蒙小说的表现手法
(1)
内心独白,自由联想
《杂色》《春之声》
(2)多重的结构形态《布礼》
《杂色》是双层次的复线Hale Waihona Puke Baidu构。《春之声,海的梦》放射型结构
(3)中西合璧式的幽默
《买买提处长轶事》
背景
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许多作家敢于正视现实,独立 思考,创作的题材领域也有所拓展,出现了一批干预生活和爱 情题材的作品,主要是短篇小说,在读者中引起广泛反响。 1.干预现实: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李国文《改选》、 刘绍棠《田野落霞》、白危《被围困的农庄主席》、耿简《爬 在旗杆上的人》。 2.人情人性: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邓友梅《在悬崖 上》,宗璞《红豆》,丰村《美丽》,陆文夫《小巷深处》。
3、尖锐的讽刺性和幽默性。 小说的讽刺不靠夸张和噱头,而完全是一种素描式的刻画,即靠真实 细致地再现生活中的丑恶来达到讽刺的效果。 4、小说成就最高的,还是其思想性,敢于揭批别人不敢批的事物。写 出了生活的复杂性,注重小说的写实功能,强调小说创作的社会客观 性,提高了作品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总之,作为时代的见证人,王蒙的《组》反映了时代的沧桑变化,也 为我们提供了见证历史的文学史材料。它因其‚文学‛和‚文学史‛ 上的双重意义而将继续被诠释下去。
人物分析
1.林震
林震是一个纯洁、善良、而又充满着激情的年轻人,他有正义感,时 时想伸张正义但又不得不倒在理想主义的漩涡当中,他有理想,有个性 有思想,但又有点幼稚,大是大非面前非常容易冲动,显得不够理智。 在面对腐朽势力的时候,往往会显得不知所措。 林震这个形象,多少代表了建国初期中国知识分子阶层步入官场的困 惑和生存状况,他们凭借自己的想法想施展政治抱负,又不得不接受不 如意的现实,或许林震的想法可能代表了王蒙的些许困惑。
唯有一点,他的聪明才智现在全部变成了巧妙拿捏领导干部身份、权位、处事方 式中的细节,使自己于尸位素餐状态下游刃有余的策术。看得出来,刘世吾身居 第一副部长之职,却从不打算认真地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而组织部在他的这种 ‚领导艺术‛熏陶下,空气中似乎也飘浮着懒洋洋、充满倦意的味道。可是,现 在却闯进来一个毛头小子,一个愣头青,一个对任何事仍然愿意较真儿的人。刘 世吾试图影响他,帮助他明白‚事理‛,林震却未能开窍。终于等到区委常委讨 论麻袋厂问题,区委书记周润祥亲自主持。列席会议的林震鼓足勇气要求发言, 讲述所见所闻,并且对韩常新、刘世吾两位领导提出批评。故事在周书记请林震 去办公室谈话的悬念中结束,不过实际上并无悬念,作者的遣词说明,那应该是 一个光明的结尾。
2.刘世吾 刘世吾看似一本正经,其实是新式官僚主义主义的最初 原型,刘世吾具有官僚主义气息,有革命的工作经验,熟悉 ‚领导艺术‛,但对工作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平定默然,忽 视工作上的缺点。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就那么回事。‛ 他似乎什么都了如指掌,也什么都看透了。他善于舆论宣传, 不作为但擅长玩弄思想,这也是当今一些官员的惯用手段, 只宣传思想不干实事,这也是为什么官场腐败难以遏制的原 因了。
革命激情与革命后的平庸秩序
革命第二天到来的平庸,新中国的春天开始出现的惰性。党的 利益,异化成为新的权力阶层,革命热情的消退,职业化、秩 序化之后的冷漠。对最初理想与承诺的背弃。最可怕的是,这 一切似乎是不可避免地到来的。
理想主义与现实秩序
现实秩序与自由个性的冲突。年轻的热情与强大的 现实。 抗争的热情。最后的获胜者是谁? 两种选择: 以卵击石式的抗争。 先牺牲自由,进入秩序,获得改造现实的权力再说, 但代价是被现实所改造,真正有了权力反倒成为现 实秩序的维护者,成为自己当年所反对的人物。
二、十七年小说的总体特点
1宏伟的建构,史诗的追求 2纪实性品格 3鲜明的政治色彩和教化作用
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1956年王蒙发表的这篇短篇小说。通过一个区 委组织部对通华麻袋厂厂长王清泉所犯错误的 处理,敏锐地揭露了组织部门存在的官僚主义 等消极因素。塑造了林震与刘世吾两个互相对 立的人物形象,歌颂了青年人追求真理,干预 生活的精神。
主题思想
小说发表于1956年,是较早反映社会主义体制下人民内部矛盾, 揭露官僚主义的作品。 小说揭露和描写了多种类型的官僚主义主义。 组织部长李宗秦——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官僚主义者。 组织部第一副部长刘世吾——革命热情衰退,似乎看透了一切, 对错误采取冷漠麻木态度的官僚主义主义者。 工厂建党组组长韩常新——浅薄的官僚主义者。 麻袋厂厂长兼党支部书记王清泉——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作风简 单粗暴的官僚主义者。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王蒙
王蒙(1934-- )北京知识分子家庭出身。河北南皮人,祖籍河 北沧州,中国当代作家、学者。 成名作《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成为他被划为右派的一大罪 证。1979年平反。 复出后,短时间内写出一批式样别致的小说。《春之声》、 《夜的眼》、《布礼》、《蝴蝶》、《海的梦》、《风筝飘带》 等,曾被大陆学人称为‚中国当代第一批意识流小说‛ 。 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近百部小说,其作 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