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临床医学中的皮肤病诊断与治疗
临床医学中的皮肤病诊断与治疗在临床医学中,皮肤病是一类常见的疾病,涉及到皮肤以及与之相关的症状、病变。
对于皮肤病的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是保障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临床医学中的皮肤病诊断与治疗的相关内容,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问题。
一、皮肤病的分类皮肤病根据其病因和病理特征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感染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免疫性皮肤病、遗传性皮肤病等。
每种类型的皮肤病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因此,在诊断和治疗时应根据病情和病史进行综合分析。
二、皮肤病的临床表现1. 疼痛和瘙痒:许多皮肤病表现为疼痛或瘙痒的症状,如湿疹、银屑病等。
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通过药物治疗和局部护理来缓解。
2. 出疹和红肿:皮肤病往往导致皮肤出现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疹子,如红斑、丘疹、鳞屑等。
这些病变可通过细致的观察和进一步检查,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3. 溃疡和脱屑:某些严重的皮肤病会导致皮肤溃疡和脱屑,如疱疹、痤疮等。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伤口清洁和预防感染,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恢复。
三、皮肤病的诊断1. 病史询问:医生首先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的出现时间、发展过程、是否有家族史等。
这可以为进一步的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
2.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观察皮肤病的病变部位、形状、颜色等特征。
同时,还会检查患者的全身状况,观察是否存在其他症状和体征。
3. 实验室检查:在诊断某些特殊类型的皮肤病时,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如皮肤刮片、组织活检、血液检测等。
这些检查可以为确诊提供准确的依据。
四、皮肤病的治疗1. 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类型的皮肤病,医生会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感染性皮肤病,会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来控制感染;对于过敏性皮肤病,会使用抗组胺类药物来缓解瘙痒。
药物治疗应根据病情和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和监测。
2. 局部治疗:对于一些局部病变较轻的皮肤病,可以通过外用药物或局部护理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皮肤病的临床表现
皮肤病的临床表现皮肤病的临床表现包括患者的自觉主观症状和客观的体征,它们是对疾病做出诊断、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又是研究皮肤病的重要基础。
一、症状症状为患者主观上的不愉快感受,有时甚至难以用语言进行表达。
(一)瘙痒瘙痒是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其程度轻重不一,可表现为阵发性、间歇性或持续性,瘙痒范围可局限或广泛,各种瘙痒症状常在夜间、寒冷环境中加重,其发生机制不明。
临床上常见的瘙痒性皮肤病有荨麻疹、慢性单纯性苔藓、神经性皮炎、湿疹、银屑病等,有些老年患者由于皮肤干燥,常出现顽固性瘙痒症状。
某些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黄疸、肝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也可伴有瘙痒症状。
(二)疼痛常见的疼痛类型有刺痛、钝痛、烧灼样疼痛等,其发生机制主要是各种炎症介质或代谢产物刺激皮肤神经末梢而引起,范围多较局限,引起疼痛的皮肤病主要有带状疱疹、皮肤化脓性感染、结节性红斑等,有时接触性皮炎也可引起疼痛并伴有烧灼感。
(三)麻木感麻木感是指患者失去各种浅感觉,常见于麻风患者。
二、体征体征是患者的客观表现,表现为皮肤的局部或全身性损害。
根据皮肤损害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可以分为原发性皮肤损害和继发性皮肤损害,有时由于某些皮肤病的病程进展不同,两者之间并不能完全分开。
(一)原发性皮肤损害原发性皮肤损害是指由于皮肤病病变直接产生的皮肤损害,较早出现。
1.丘疹丘疹为高出皮肤表面的局限性、坚实性皮损。
一般为针头至直径1cm大小,由表皮或真皮浅层细胞增殖、代谢产物聚集或炎症细胞浸润所致,也可由斑疹转变而来。
丘疹顶部有水疱称为丘疱疹,有脓疱称为脓丘疱疹;有时丘疹随着病情的进展还可转变为水疱、脓疱,甚至发生糜烂,也有吸收消退者。
常见于疣、银屑病、扁平苔藓、昆虫叮咬、日光性角化和皮肤癌等疾病。
丘疹扩大或较多丘疹融合形成直径大于1cm的隆起性皮损称为斑块,多见于银屑病。
2.斑疹斑疹是指皮肤的局限性颜色改变,皮损与皮肤表面相平,无凸起或凹陷,可大可小,有的斑疹互相融合,直径大于1cm者称为斑片。
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
2021/10/10
35
皮肤病的治疗 外用药物 之 治疗原则
视病选药
根据病因、病理、自觉症状等选择相应药物:
➢ 脓皮病--抗菌剂 ➢ 真菌感染--抗真菌药 ➢ 变态反应--糖皮质激素制剂 ➢ 瘙痒--止痒剂 ➢ 角化不全--角质促成剂 ➢ 角化过度--角质剥脱剂
2021/10/10
36
皮肤病的治疗 外用药物 之 治疗原则
➢ 真皮网状层或更深的皮肤粘膜缺损 ➢ 愈后留瘢痕
2021/10/10
15
继发疹(Secondary lesions)
浸渍(maceration)
➢ 皮肤长期浸水或潮湿, 角质层水份过多 ➢ 皮肤白软/起皱
2021/10/10
16
继发疹(Secondary lesions)
瘢痕(scar)
➢ 真皮或深层组织缺损或破坏后新生结缔组织修复而成 ➢ 萎缩性 增生性 ➢ 表面光滑,无正常纹理
2021/10/10
22
皮肤病的诊断
皮肤病的诊断主要依靠:
➢病史 ➢体检 ➢实验室检查
2021/10/10
23
(一)病史
现病史的询问要点:
➢ 初发时的表现 ➢ 发疹部位、性质、发疹次序 ➢ 病情发展经过(进展快或慢、缓解或加重、治疗经过及疗效) ➢ 全身症状 ➢ 病因(内因、外因、诱因) ➢ 与鉴别诊断有关的症状
2021/10/10
3
原发疹(Primary lesions)
斑疹(macule)
➢ 斑片(patch):直径>3-4cm ➢ 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所致 ➢ 色素斑:色素沉着/色素减退/色素脱失 ➢ 出血斑:瘀点(petechia)
瘀斑(ecchymosis)
皮肤病常见鉴别诊断
2部位
外生殖器
外生殖器
3皮损
无痛性溃疡
基底部软骨样硬度肉红色
表面浆液性分泌物
周边水肿隆起
单侧腹股沟或附近淋巴结肿大,无破溃,表面无红肿
急性多发性疼痛性溃疡
基底部软易出血表面Fra bibliotek黄色脓性分泌物
周边有红晕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化脓
破溃,卫星溃疡
4预后
3到4周遗留瘢痕
1到3个月遗留瘢痕
硬下疳和生殖器疱疹的鉴别
表皮下水疱
11免疫病理
角质形成细胞间隙内IgG/C3网状沉积
血清中存在针对桥粒成分的抗体
基底膜带IgG/C3带状沉积
针对基底膜带的抗体
12治疗与转归
糖皮质激素不良
糖皮质激素良好
单纯疱疹
带状疱疹
1病原体
HSV1,2
VZV(HSV3)
2实验室检查
PCR检测HSV DNA
病毒培养
HSV-IgM
PCR检测VZV DNA
治疗
头孢曲松
大环内酯类
表皮全层坏死,表皮下水疱
9死亡率
低(0到5%)
高(25到50%)
常见的脱发:
1头癣见上表
2梅毒性脱发虫蚀状可再生
3斑秃突然发生无瘢痕
4假性斑秃皮肤萎缩毛囊口消失
5雄激素性秃发缓慢进展V型
6脂溢性皮炎多油
另外银屑病头部表现:皮损超出发际束状发(但是银屑病并非脱发!!)
低浓度为表皮促成剂高浓度为表皮剥脱剂的几种药:
瘙痒
疼痛
SSSS
表皮松懈型药疹
1病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药物
2机制
表皮剥脱毒素
变态反应,
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
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皮肤病是指发生在人体皮肤上的各种疾病,常见的皮肤病种类繁多,包括湿疹、银屑病、疱疹等。
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一、湿疹的诊断与治疗湿疹是皮肤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特征为皮肤红肿、瘙痒、起泡等症状。
其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皮肤病变的外观及部位等。
治疗上,可以采用外用药物和内服药物相结合的方法。
外用方面,可以选用激素类药物进行局部涂抹,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内服方面,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如氯雷他定片。
此外,还应注意避免刺激性物质及食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二、银屑病的诊断与治疗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出现银白色鳞屑,多见于头皮、膝盖、肘部等处。
其诊断主要依靠皮损的外观和病史。
治疗上,可以采用外用药物、光疗和口服药物相结合的方法。
外用方面,可选用类固醇类药膏外用,如醋酸脂膏;光疗方面,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或者窄谱紫外线治疗;口服方面,可以选用细胞毒类药物,如甲基地塞伏酮片。
三、疱疹的诊断与治疗疱疹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症状包括皮肤起水疱、红肿、疼痛等。
其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和皮肤病变的外观。
治疗上,可以采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阿昔洛韦乳膏,用于局部涂抹;同时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口服,如阿昔洛韦片。
四、痤疮的诊断与治疗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期,特征为面部痤疮丘疹、丘疹囊肿等。
其诊断主要根据病史、皮肤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治疗上,可以采用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相结合的方法。
外用方面,可选用含有苯丙醇酸、松油脂等成分的外用药膏,如和丽洁凝胶;口服方面,可以使用维生素A酸类药物,如异维A酸胶囊。
总结起来,常见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各有不同。
在具体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同时,患者也应注意平时的护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以促进皮肤的康复与健康。
常见皮肤病的鉴别与诊断方法总结
常见皮肤病的鉴别与诊断方法总结一、常见皮肤病的鉴别方法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容易受到各种内外因素影响而发生病变。
常见的皮肤病包括湿疹、过敏性皮炎、银屑病、癣菌感染等。
为了正确诊断和治疗这些皮肤问题,医生需要进行仔细的鉴别与诊断。
本文将总结几种常见皮肤病的鉴别方法,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辨识不同的皮肤问题。
1. 湿疹与过敏性皮炎的鉴别湿疹和过敏性皮炎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皮肤问题,它们有一些共同的临床表现,如红斑、水泡、渗出物和搔抓损伤。
然而,在鉴别时仍有明显区别。
湿疹通常会在婴幼儿期出现,并可延续至成年。
它多发于面部、颈部及四肢伸侧等处,且往往呈对称分布。
患者可能会出现强烈的瘙痒感,进而导致反复的搔抓损伤。
过敏性皮炎则是一种发作性反应,较多见于成年人。
它通常呈对称分布,并以接触部位为主,如双手、手腕、脚背等。
患者体现出来的瘙痒和不适感常常有针对性地与接触过的物质相关联。
2. 银屑病与湿疹的鉴别银屑病和湿疹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皮肤问题,但它们在临床表现和治疗上存在显著差异。
银屑病最常见于头皮、四肢和背部等处。
它的典型表现包括红斑,覆盖着白色或银屑般的鳞片。
这些鳞片易于脱落,并可扩展到周围区域。
虽然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的瘙痒感,但一般情况下并不剧烈。
湿疹则是具有泛发性红斑、水泡、皮肤增厚和剧烈搔抓损伤等特点。
与银屑病不同,湿疹通常在发作期间伴有明显的搔抓损伤,且可出现渗出物。
3. 牛皮癣与银屑病的鉴别牛皮癣和银屑病是两种常见的角化异常性皮肤疾病,它们有很多共同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同。
牛皮癣以局限性或广泛性斑块为主要表现。
这些斑块通常呈现银灰色或灰白色,并具有显示出粘连情况下脱落的表面。
虽然有时会伴随轻微的瘙痒或刺激感,但一般不引起患者过多关注。
银屑病则更广泛地分布于全身,尤其是四肢和头部。
它所表现出来的红斑和鳞片比牛皮癣更加明显。
患者可能会出现关节疼痛和肿胀等其他并发症。
二、常见皮肤病的诊断方法针对常见的皮肤问题进行准确诊断很重要,因为各种皮肤问题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
皮肤病症状及诊断
(4)溃疡(ulcer):粘膜或皮肤以致皮下 组织缺损,愈后留有疤痕。其边沿、基底与 渗出物各不相同,例:结核性溃疡呈潜边、 化脓性溃疡呈坡边、肿瘤的溃疡呈火山口状, 三期梅毒溃疡呈肾形或马蹄形,边缘锐利, 韧硬。
可编辑ppt
17
(5)裂隙(皲裂)(fissure):炎症浸润 或过度角化等致皮肤弹力纤维变性,加上机 械力的牵引而致的线状裂缝,可深达皮下。
可编辑ppt
18
(6)抓痕(excoriation):搔抓、摩 擦或外伤所致的线状表皮以致真皮浅层 的损伤,可覆血痂,愈合后可有或无疤 痕。
可编辑ppt
19
(7)痂(crust):浆液、脓、血与脱落的 坏死组织、药物等混合干燥而成,附着于创 面,分别叫血清痂、脓痂、血痂、混合痂等。 可薄可厚、可柔可脆。
可编辑ppt
11
可编辑ppt
12
(7)囊肿(cyst):内含液体或粘稠分泌物 及细胞成份的囊样损害。位于皮内皮下,隆 起或可触及,有弹性感。
可编辑ppt
13
2、继发损害(secondary lesions):由原发 疹演变而来或机械作用所致的损害。包括:
(1)鳞屑(scale):附着皮表可剥落的角层碎 屑,由于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而引起。可有油腻 性的、干性的、白蜡样、糠状或大片的。
可编辑ppt
14
(2)浸渍(maceration):由于渗液较长时 间浸泡角质层膨胀变白、变软,有的起皱折 叫浸渍,易发生皮肤继感。
可编辑ppt
15
(3)糜烂(erosion):表皮或粘膜上皮缺损 露出的红润面,可伴有渗液。如水疱、脓疱破 裂或浸渍脱落后露出的红润面,愈后不留疤痕。
可编辑ppt
16
丘疹顶端有水疱的叫丘疱疹;有脓疱的叫 丘脓疱疹;
常见皮肤病的鉴别诊断
常见皮肤病的鉴别诊断皮肤病是指发生在皮肤上的一类疾病,种类繁多且常见。
正确的鉴别诊断是治疗皮肤病的关键,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皮肤病的鉴别诊断方法。
一、湿疹与荨麻疹的鉴别诊断湿疹和荨麻疹是两种常见的皮肤病,容易混淆。
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症状,例如皮肤红肿、瘙痒等。
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湿疹的特点是皮肤潮红、丘疹或小疱,瘙痒明显,且会出现液体渗出。
该病多与过敏反应有关,如接触过敏源或食物过敏等。
荨麻疹则具有丘疹、风团和红斑,病变可以迅速排除,并在其他部位出现。
荨麻疹与过敏壁膜关联性较强,常见的过敏原包括食物、药物、寄生虫等。
二、银屑病与草疹的鉴别诊断银屑病和草疹是两种常见的自身免疫疾病,也容易被人们混淆。
然而,它们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银屑病通常特指斑块型银屑病,皮损表现为红色鳞状丘疹,瘙痒程度较轻。
其中,典型的慢性斑块病变常见于四肢和头皮,且常伴有指甲损害。
草疹则是一种过敏性反应,会导致皮肤上出现暂时性的红肿丘疹,瘙痒明显。
草疹的病变通常与过敏或嗜酸粒细胞增多有关,常见的引起草疹的原因有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等。
三、疱疹与疮疡的鉴别诊断疱疹和疮疡是两种常见的皮肤病,都会在皮肤上形成病变。
然而,它们的性质和症状有所不同。
疱疹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常见的症状是皮肤上出现带状的疱疹,疱疹会变成水疱,并逐渐结痂。
患者还可能伴有发热、疼痛等症状。
疮疡则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皮肤上出现褶皱溃疡形成的病变。
常见的症状是红肿、疼痛,并具有明显的脓液排出。
病程较长,往往需要经过抗生素治疗。
总结:不同的皮肤病在病因和症状上都有所不同,正确的鉴别诊断可以帮助医生制定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案。
从本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湿疹和荨麻疹、银屑病和草疹、疱疹和疮疡在临床表现上都有一定的区别,通过观察皮肤病变的性质、病变的部位以及伴随症状等,可以更好地进行鉴别诊断。
然而,对于复杂的病例,还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手段来辅助诊断。
皮肤科学中的常见皮肤病诊断知识点
皮肤科学中的常见皮肤病诊断知识点皮肤病是指发生在皮肤及其附属器官上的各种疾病。
皮肤科医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患者的皮肤病症状,以及进行必要的检查,来进行准确的诊断。
在皮肤科学中,有一些常见的皮肤病诊断知识点,本文将介绍其中的一些。
一、湿疹湿疹是一种慢性或亚急性的非感染性皮肤病。
它通常表现为皮肤红斑、瘙痒、渗液和鳞屑,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
常见的湿疹包括接触性湿疹、过敏性湿疹和特应性湿疹等。
诊断湿疹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皮肤病变的特点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来判断。
二、银屑病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覆盖有银白色的鳞屑。
银屑病可以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包括头皮、躯干、四肢和指甲等。
诊断银屑病的主要依据是患者的病史和皮肤病变的特点,有时可能需要进行皮肤活检以排除其他疾病。
三、痤疮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其特征是毛囊和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和增生。
痤疮主要表现为面部、胸部和背部的丘疹、脓疱和囊肿。
诊断痤疮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皮肤病变的特点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来判断,并根据临床分型来制定治疗方案。
四、荨麻疹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明显的瘙痒、红斑和隆起,形状类似蚊虫叮咬后的皮疹。
荨麻疹可以是急性的、亚急性的或慢性的,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
诊断荨麻疹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皮肤病变的特点以及过敏试验结果来判断。
五、皮肤癌皮肤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皮肤肿瘤,主要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黑色素瘤等。
这些皮肤癌的病变特点不同,但它们都可能表现为皮肤上的病变,如肿块、溃疡、出血等。
诊断皮肤癌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皮肤病变的特点以及病理检查结果来判断。
六、疱疹疱疹是一组由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上的水疱。
常见的疱疹包括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和水痘等。
疱疹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皮肤病变的特点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七、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是一种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皮肤感染,主要表现为红斑、水疱和脓疱。
西医皮肤病的鉴别诊断
西医皮肤病的鉴别诊断1、疱疹样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多形性皮疹的皮肤病,以水疱最为突出,无明显的过敏原因;本病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病起缓急不一,瘙痒显。
损害为多形性,开始为红斑,在其基础上出现丘疹、风团、水疱等,而以水疱最为突出。
偶亦可见大疱。
水疱自绿豆至葡萄大小,排列成群、环形或不规则形,疱壁紧张,不易擦破,棘细胞松解症阴性。
水疱抓破后即成剥蚀面,愈后常有色素沉着。
长期搔抓可使皮损湿疹化或苔癣化。
皮损常对称分布于四肢伸侧,特别是膝、肘、臀,亦可累及腋、肩、躯干、头皮等处,口腔粘膜罕见。
诊断要点是全身情况良好,多形性皮损以簇集性水疱为突出,分布于四肢伸侧;剧烈而持久的瘙痒;病程较长,反复发作。
本病应与大疱性多形性红斑鉴别,后者亦多为多形性损害,但常有特征性的靶样红斑及大疱,皮损分布呈泛发性,粘膜常受侵犯,瘙痒不是特征。
病程一般在2月左右,愈后无疤痕。
2、急性蜂窝织炎多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炎症可深入皮下组织,故损害界限不清,并可化脓坏死。
多发生于下肢、面部、外阴等处。
患处皮肤红肿、灼热、坚实、表面紧张,扩展迅速,边界不清,可有大疱形成。
局部淋巴结常肿大,有时形成脓肿、出血及坏死。
主觉疼痛。
全身症状有发热及白细胞增高等。
硬结性蜂窝组织炎好发于下肢,常围绕踝上部,有时见于颈部、腹部或上肢。
损害是板样硬化,暗红色并有色素沉着。
久之有皮肤萎缩。
3、接触性皮炎有明显的接触致病物史,发病部位多局限于接触部位,境界比较清楚,去除病因后即迅速痊愈。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粘膜接触某些外界物质后所发生的浅在性炎症,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大疱甚至坏死等。
本病应与湿疹相鉴别。
湿疹的原因复杂,不易发现,皮疹呈多种疹形,境界不明显,常全身泛发或对称分布,反复发作,易慢性化。
下肢湿疹呈对称性,局部无静脉曲张的表现,也无下肢水肿。
4、淤积性皮炎又名静脉曲张性湿疹,早期症状主要是小腿下三分之一轻度水肿,以后踝部和胫前可出现凹陷性水肿,胫前内侧常有红斑和褐色素沉着,局部搔抓继发改变,有糜烂渗出结痂的皮肤病。
皮肤病的症状和体征
二、皮肤病的症状皮肤病的症状可分为他觉症状和自觉症状两大类。
(一)他觉症状他觉症状是指用肉眼看得到或用手扪得到的发生于皮肤和粘膜上的病变。
客观存在于皮肤上的病变称为皮疹或皮肤损害,简称为皮损或损害。
传统上将皮肤损害区分为原发损害和继发损害两类。
在病理过程中直接发生的,最早出现的损害称为原发损害,如斑疹,丘疹,结节,风团,水疮,大疱,脓疱,肿物,囊肿等。
继发于原发损害上的,由原发损害演变而成的损害称为继发损害,如鳞屑,痂,糜烂,溃疡,皲裂,表皮剥脱,浸渍,苔藓样变,瘢痕,萎缩,硬化等。
然而,此种分类并非绝对,有些损害可为原发损害,亦可为继发损害。
例如,色素沉着过度性斑疹可作为黄褐斑的原发损害,亦可作为皮炎的继发损害。
有些学者根据损害的凹凸而将皮肤损害区分为扁平损害,隆起损害,和凹陷损害三类。
扁平损害系指损害与周围的正常皮肤处于同一平面上,如斑疹,梗死,硬化,毛细血管扩张等。
隆起损害系指损害高出于皮肤的表面,如丘疹,斑块,结节,风团,水疱,大疱,脓疱,脓肿,囊肿,痂,鳞屑,瘢痕,苔藓样变等。
凹陷损害系指损害较皮面为低,如萎缩,糜烂,表皮剥脱,溃疡,窦道坏疽等。
同样,此种分类法也非绝对,例如急性炎症引起的红斑常伴有水肿而稍隆起于皮肤的表面,深部小结节可不隆起于皮面。
另外,皮肤科学界对各种皮肤损害所下的定义也不统一,有待标准化。
例如,丘疹的大小有人定为直径小于0.5cm,有人定为小于1cm,还有人定为针头至豌豆大小;结节有人定为较丘疹为大的损害;肿物有人定为直径超过2~3cm的结节,有人则用以泛指任问良性或恶性的团块;斑片有人定为直径超过2cm的斑,有人定为直径大于3~4cm的斑,有人则定为非常大的斑,直径在15至20cm之间;斑块有人定为与其高度相比较,占据着较大面积的台状隆起损害;水疱的直径有人定为小于0.5cm,有人定为小于1cm;斑丘疹有人定为扁平隆起,介乎斑疹与丘疹之间的损害,有人则定为由斑疹和丘疹组成的损害。
临床皮肤病病例分析
临床皮肤病病例分析引言:皮肤病是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其病因复杂多样,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本文将通过对一名患有特定皮肤病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案,以期提供对于临床皮肤病的认知和处理能力。
病例描述:患者,男性,35岁,平时身体健康。
近期出现颜面部红斑伴瘙痒,蔓延至颈部和双上肢。
病情开始于一个月前,起初出现局部红肿,随后逐渐扩展。
患者表示红斑刺痒明显,尤其在夜间加剧。
患者未曾接受任何治疗和服用任何药物。
体格检查发现颜面、颈部和双上肢有多个红斑,边界清晰,表面微糠糠,灼热感明显。
病因分析: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病程发展,我们初步怀疑患者可能患有银屑病(Psoriasis)。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皮肤疾病,具有遗传倾向。
它通常通过免疫系统异常引发,导致角质形成加速、上皮细胞过度增殖和炎症反应加重。
临床表现分析:银屑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包括红斑、鳞屑、瘙痒和色素改变等。
此病例中,患者的颜面、颈部和双上肢出现红斑,边界清晰,表面糠糠,灼热感明显。
这种表现与银屑病的特征相符,但仍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诊断。
诊断与鉴别:为了确诊该病例是否为银屑病,我们需要进行以下检查:1. 皮损活检:通过取皮损样本并进行显微镜检查,可以观察到增生的表皮细胞、角质细胞和免疫细胞等特征性改变。
2. 血液生化检查:可检测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辅助诊断。
3. 彩色超声心动图:排除心脏病变。
治疗方案:治疗银屑病的目标是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和提高生活质量。
根据病情的轻重,常规治疗措施包括:1. 局部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外用剂、维生素D类外用剂、角蛋白溶解剂等,用于减轻红斑和鳞屑。
2. 光疗:如紫外线B照射、窄谱紫外线B照射等,可减少皮损、控制炎症反应。
3. 系统治疗:对于重度病例,口服或注射免疫调节药物如甲氨蝶呤、环孢素A等可应用。
预后与随访: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红斑、鳞屑和瘙痒明显缓解,颜面、颈部和双上肢的表现逐渐消退。
皮肤病常见临床症状的鉴别诊断
• 鉴别诊断:
• 原发:维生素A应答性皮肤病、
•
皮脂腺炎、皮脂溢出、
•
毛囊发育不良
• 继发:蠕形螨病、皮肤癣菌病
黑头粉刺
• 扩张的毛囊充满了角质细胞和皮脂腺分泌物。形成毛囊阻塞。很容易 导致细菌性毛囊炎。
• 鉴别诊断: • 原发: • 常见疾病:猫下颌痤疮和脂溢性皮肤病(原发性皮脂溢出、维生素A反应性皮
• 鉴别诊断: • 常见疾病:原发性皮肤病(黄色厚痂:原发性皮脂溢出、锌反应性疾病)、
感染性皮肤病(黄绿色痂:幼年犬脓疱疮)、寄生虫性皮肤病(黄色厚痂: 疥疮)瘙痒(创伤性暗红色痂:深层组织出血) • 罕见疾病:免疫介导性疾病(天疱疮疾病、血管炎)
毛囊管形
• 大量角蛋白粘附沉积在从毛囊内延伸到皮肤表面,毛发呈簇状,易拔 出,附着的黏合物为典型的毛囊管形。
• 鉴别诊断:
• 原发疾病:常见疾病(营养缺乏性角化不良、原发性皮脂溢出、皮脂腺炎)
•
罕见疾病(遗传性鱼鳞病)
• 继发疾病:常见疾病(疥螨感染初期、癣菌感染、姬螯螨、马拉色菌性皮炎)
•
罕见疾病(免疫介导性疾病)
结痂
• 由渗出物血清、脓液、血液、细胞、角过识别结痂颜色和性状考虑鉴别诊断。
水疱
• 内部充满清澈液体,直径可达1cm。可能发生在表皮或表皮下产生大疱直径 大于1cm。在犬猫皮肤很少发现完整水泡,质地脆弱,容易破裂消失。
• 鉴别诊断: • 疾病极其罕见:病毒、免疫介导性疾病、刺激物等
风疹块
• 皮肤急性发作高于皮肤隆起的圆形水肿性病灶。通常几分钟或几小时 后迅速消失。典型的白色至粉红色。质地坚实黏连皮肤。注:如果发 生在嘴唇或眼睑,称为血管性水肿(蜂巢)。
抓痕
皮肤科 3 皮肤病症状和诊断
皮肤病的诊断
系统病史询问 全面体检 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病史 一般资料、 主诉、 现Fra bibliotek史、皮疹的性质、部位和先后次 序、既往史
体格检查
视诊时注意要点: 性质、大小和数目、颜色、边缘及 界限、形状 、表面、基底、内容 部位和分布、排列、毛发和指、趾 甲
体格检查
触诊时注意要点: 是否坚实或柔软;浅在或深在;与其 下组织是否粘连;局部温度升高或降低; 有无压疼,有无感觉过敏、减低或异常; 有无棘层松解征;附近淋已结有无肿大, 触痛或粘连。
丘疱疹:丘疹顶部有较小水疱; 脓疱疹:丘疹顶部有较小脓疮。
斑块:为扁平,隆起的浅表 性损害,直径大于lcm,多为 丘疹扩大或融合而成。
结节:是圆形或类圆形、限局、 实性、深在性损害,病变常深 达真皮或皮下组织,需触诊方 可查出。肿块:直径>2cm的 结节。
风团:为真皮浅层急性水肿引起 的略隆起损害,常伴剧痒,发作 急,扩大快,一般经数小时即消 退,消退后不留痕迹。
各部位常见皮肤病,皮肤的某些 部位较常发生某些疾病,有助于 临床诊断。
体格检查
压诊:用玻片压迫皮损区分出血和充血 性损害。
刮诊:用钝器或指甲轻刮皮疹表面了解 皮损性质,如银屑病刮诊可见银白鳞屑、 薄膜现象、点状出血等。
皮肤划痕试验:用钝器以适当压力划过 皮肤,观察出现的三联反应(红线-红晕风团)
实验室检查
如血常规、尿常规、真菌学、皮肤组织 病理、皮肤试验、血液生化、免疫检查等。
水疱和大疱:是内含液体, 高出皮面的限局性、腔隙性 损害。
脓疱:是含有脓液的疱、脓液 混浊,可粘稠或稀薄,周围常 有红晕。
囊肿:是含有液体或粘稠分泌 物及细胞成分的囊样损害。一 般在真皮中或更深,可隆起或 仅可触知,常呈圆形或椭圆形, 触之可有弹性感。
皮肤病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
针对不同类型皮肤病的治疗原则
感染性皮肤病
以抗感染治疗为主,根据病原体类 型选择相应药物。同时,注意保持
皮肤清洁,避免继发感染。
炎症性皮肤病
以抗炎治疗为主,根据病情轻重选 择外用或内服药物。同时,注意寻 找并去除诱因,如过敏原、刺激物
等。
免疫性皮肤病
以免疫调节治疗为主,根据病情选 择免疫抑制剂或免疫增强剂。同时 ,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如避免过度 劳累、保持情绪稳定等。
包括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主要用于重 症或急性皮肤病的治疗。使用时需注意注 射部位、注射速度及药物过敏反应等,确 保用药安全。
非药物治疗手段介绍
01
物理治疗
包括紫外线照射、激光治疗等,可用于辅助治疗某些皮肤病。使用时需
注意治疗参数、治疗时间及副作用等,确保治疗效果及安全。
02 03
手术治疗
包括皮肤切除术、植皮术等,主要用于治疗一些严重或顽固的皮肤病。 手术前需充分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及手术风险,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及预 防感染等。
皮肤病对患者外观造成影响,可能引发 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预防措施建议
01
保持皮肤清洁
定期洗澡,使用温和的洁肤产 品,避免皮肤感染。
02
避免刺激
减少皮肤接触刺激性物质,如 化学物质、过敏原等。
03
健康饮食
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 和矿物质,增强皮肤抵抗力。
04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皮肤检查,及时发现 并治疗皮肤病。
心理治疗
针对一些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等,可采用心理 治疗手段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使用时需注意患者心理状况及 配合程度,确保治疗效果。
皮肤病的症状、体征与诊断2ppt课件
4、聚集:疱疹样皮炎、单纯疱疹和带状疱 疹的特征性表现。小的损害围绕大的损害 分布被称为伞房花形排列。同心圆形是界 线类麻风和多形红斑的典型表现。跳蚤和 其他节肢动物叮咬的损害常聚集并呈线性 (早餐-午餐-晚餐征)。各种大小的损害聚 集起来,被称作簇状分布。
表皮色素增多(痣、黑色素瘤、咖啡斑、黄褐斑 和雀斑样痣,wood灯下明显),(炎症后色素增 多或因金属、药物、变形的真皮物质沉积-褐黄病, wood灯不明显)
7、硬度:触诊:压之是否褪色?波动感?冷热? 神经纤维瘤环状结构沉入脂膜组织中?有无钙化? 瘢痕或皮肤纤维瘤?硬肿病?
8、感觉过敏/感觉缺失:界限类和结核样型麻风 病典型皮损中央感觉缺失。
继发损害
6、溃疡(ulcers)因表皮全层和部分真皮缺失而 形成的圆形或不规则性的凹陷。可以很表浅,深 度几乎不超过表皮,其基底部由真皮乳头层构成, 如见于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也可深度 真皮、皮下组织或更深,如见于腿部溃疡。愈合 留下瘢痕。
7、瘢痕(scars)由新鲜结缔组织构成,它可替代 真皮或更深部位的缺失组织,这是外伤或疾病造 成的结果,也是正常的修复过程。瘢痕类型可以 是特定疾病的特征性表现,如扁平苔藓和盘状红 斑狼疮。瘢痕可较薄并呈萎缩性,或形成瘢痕疙 瘩(胸前)。
皮肤病的症状、体征 与诊断
《安德鲁斯》
皮肤病的体征
(一)原发损害——最初的损害
1、斑疹(斑片macules,patches):各种大小不一,局限 性的皮肤颜色改变,不高起也不凹陷(不可触及)。可为 环状、卵圆形或不规则状,与周围皮肤界限清楚或模糊不 清。斑疹可为全部或部分的皮疹,也可仅为早期的皮疹。 如果损害轻度高起,就称为丘疹(或麻疹样皮疹),直径 1cm或以上叫斑片,如鲜红斑痣或白癜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菌镜检
真菌培养
蠕形螨疥螨和阴虱检查Fra bibliotek五节 性病检查
1.淋球菌检查 2.梅毒螺旋体检查
3.醋酸白试验
Epidermis
皮肤由: 表皮(epidermis)、 真皮(dermis)
Dermis
Subcutaneous tissue
真皮 (dermis)
真皮来源于中胚层,由: 乳头层 (papillary layer) 网状层 (reticular layer) 真皮组成:
① 纤维:胶原纤维、 网状纤维、弹力纤维; ② 基质:填充于纤维、纤维束和细胞间无定形物质 主要成份:蛋白多糖(proteoglycan) ③ 细胞: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 真皮树枝状细胞、LCs、噬色素细胞等 此外: 还有血管、淋巴管、神经、皮肤附属器等
9) 苔藓样变 Lichenification
为皮肤局限性;①浸润肥厚 ②沟深嵴大 ③表面粗糙 ④硬如皮革
10) 萎缩 Atrophy
①表皮萎缩 ②真皮萎缩 ③皮下组织萎缩
Secondary Lesions include (10) scale, maceration, erosion, ulceration, fissure, (鳞屑) (浸渍) (糜烂) (潰疡) (裂隙) excoriation, crust, scar, lichenification, atrophy (抓痕) (痂) (瘢痕) (苔藓样变) (萎缩)
(苔藓样变) (萎缩)
原发性损害: 1) 斑疹 macule
为限局性皮肤颜色的改变
与周围皮肤平齐
斑疹;直径<1cm 直径>1cm为斑片
斑疹: 红斑(炎症、非炎症) 出血斑: 直径<2mm瘀点 直径>2mm瘀斑 色素沉着斑
色素减退(或脱失)斑
2) 丘疹 (papule)
为限局、充实 隆起的浅表损害 直径<1cm 斑丘疹 maculopapule
皮肤的结构
1.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占总体重的16% ) 皮肤总面积: 成人约 1.5m2, 新生儿约0.21m2 皮肤的厚度 : 表皮与真皮约0.5~4.0 mm(年龄、部位的不同而异) 表皮约0.1 mm 2. 皮肤的颜色: 种族、年龄、性别、营养及部位.
表皮
( Epidermis)
及皮下组织(subcutaneous tissue)
1. 原发性损害 (primary lesions): 皮肤性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的损害 2. 继发性损害(secondary lesions):
由皮肤原发性损害转变而来,或由于治疗及
瘙抓所致
Primary Lesions include: (7) macule, papule, wheal (斑疹)(丘疹) (风团) nodule, vesicles, pustule, cyst (结节)(水疱)(脓疱)(囊肿) Secondary Lesions include (10) scale, maceration, erosion, ulceration, (鳞屑) (浸渍) (糜烂) (潰疡) fissure, excoriation, crust, scar, (裂隙)(抓痕) (痂) (瘢痕) lichenification, atrophy
3) 斑块 plaque
直径 >2cm的扁平 隆起性的浅表性损害
多为丘疹扩大
融合而成
4) 风团 wheal
为真皮浅层急性水肿
引起的隆起性损害
淡红或苍白
忽起忽消
常伴瘙痒 消退后不留痕迹
5) 结节 nodule
为圆形或类圆形 局限、实性 深在性损害 可深达真皮 或皮下 直径>2cm 的结节 称肿块(mass)
皮肤的血管:
① Subpapillary plexus 乳头下血管丛 ② Subdermal plexus 真皮下血管丛
③ dermal plexus 皮下组织血管丛
皮肤的血管
皮肤的功能
①屏障、②吸收、③分泌与排泄、
④感觉、 ⑤调节体温、⑥代谢
重要的免疫器官--⑦皮肤免疫系统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皮肤的结构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皮肤性病常用实验室技术
1. 完整健康的皮肤-------人类生存所必须
体无完肤
人活一张脸 树活一张皮
2.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皮肤免疫系统 3. 皮肤病种类多 约1800余种 分类复杂 4. 临床皮肤病---形态学强
5. 美容皮肤学---美容热
Epidermis
Dermis
Subcutaneous tissue
皮下组织 (subcutaneous tissue)
位于真皮下方,其下与肌膜等相连接;
由疏松结缔织及脂肪小叶组成 含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小汗腺和顶
泌汗腺
皮肤附属器 (skin appendages) 包括: 毛发(hair)与毛囊 (hair follicle) 皮脂腺(sebaceous glands) 小汗腺(eccrine gland) 顶泌汗腺(apocrine gland ) 甲(nails)
为表皮或粘膜上皮的缺损而露出的湿润面
因损害表浅、基底层细胞仍存在、故愈后不留瘢痕
4) 溃疡 Ulceration
为皮肤或粘膜深层真皮或皮下组织的限局性缺损 愈后留有瘢痕
糜烂与溃疡的区别
5) 裂隙 Fissure
为线条状的皮肤裂口、通常深达真皮
常见于掌跖、指趾关节部位、口角、肛周等处
2. 继发性损害 (secondary lesions):
可由皮肤原发性损害转变而来,或由于
治疗及瘙抓所致。
1) 鳞屑 Scale
为脱落或即将脱落的异常角质层细胞 由于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所致
2) 浸渍 Maceration
由于皮肤长时间浸水或处于潮湿状态
使皮肤变软变白、甚至起皱
3) 糜烂 Erosion
6) 水疱 vesicles 和大疱(bulla)
为内含液体
高出皮面的局限性 腔隙性损害
直径<1cm称水疱
直径 >1cm称大疱
7) 脓疱 pustule
含有脓液的疱 感染性脓疱 (如脓疱疮)
非感染性脓疱
(如脓疱性银屑病)
8) 囊肿 cyst
是含有液体
或粘稠分泌物
或细胞成份的 囊样损害
第一节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
(一)症状:
• 瘙痒 (pruritus or itching)
• 疼痛(pain)
• 烧灼感 ( burning ,sensation of heat ) •麻木感 ( numbness, anesthesia) • 其它:蚁行感等 •周身症状: 发热、乏力、关节痛等
(二)体征 (cutaneous signs)-
视诊
• • • • 皮疹的性质与特点 部位与分布 排列 大小及数目
其他临床检查
• • • • • 玻片压诊实验 划痕实验 尼氏征 贴斑试验 组织病理
皮肤性病常用实验室技术
真 菌 检 查
浅部真菌:毛发、皮屑、甲屑、痂 深部真菌:痰、尿液、脓液、口腔
或阴道分泌物、血液、
脑脊液、穿刺液、活检组织
6) 抓痕 Excoriation
为搔抓或磨察所致的表皮或深达真皮浅层的缺损
可留有或不留有瘢痕或色素沉着
7) 痂 Crust
为创面上浆液、脓液、血液、药物、上皮细胞、 鳞屑、杂物、细菌等混合干涸而形成的附着物
8) 瘢痕 Scar
为真皮或深部组织缺损或 破坏后,由新生结缔组织修 复而成
萎缩性瘢痕 增生性瘢痕
第二节 皮肤性病的诊断 General Diagnosis
1. 主诉 Chief Complaint 2. 现病史 Present History 3. 体格检查 Physical Examination Examination of the skin must be carried out: ① in a brightly lit room(daylight is better) ② patients must be undressed at least down to the underw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