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企业信用风险原因[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及对策.doc
目录l引言 (3)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概述 (3)2.1信用风险的内涵 (3)2.1.1风险不同于损失 (4)2.1.2风险是一种机制.........................................................---4 2.1.3风险的双重性 (4)2.2信用风险的特征 (4)2.2.1.风险的客观性...................................................---4 2.2.2风险的不确定性.........................................................---4 2.2.3风险的相关性 (5)2.2.4风险的可控性.............................................- (5)3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现状 (5)3.1现行管理模式不尽完善 (5)3.2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6)3.3信贷人员的责任管理不够重视 (6)4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6)4.1内部信用评级制度尚不健全 (6)4.2政府干预依然存在 (7)4.3银行过度重视抵押担保 (7)4.4银行对信用风险无法进行量化处理 (7)5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对策及措施 (8)5.1加强对银行内部的控制和监督 (8)5.2逐步完善银行信用分析和风险评估能力 (8)5.3建立企业及个人信用资料数据库信息系统 (8)5.4加强和完善金融法律法规建设 (9)5.5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9 5.6建立良好的银行信用文化 (9)结论…”………………………………………….1 1 致谢…..………………………………………….12参考文献……..………………………………………….13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经济日益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我国的商业银行面临的新困难和新挑战也日趋严峻。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原因、现状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班级:13金融学号:138332149 姓名:姚璐摘要 :由于金融的全球化渗透 ,我国商业银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用风险挑战。
信用风险管理较之其他风险,更是银行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为此就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风险管理 ;对策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概述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最古老、最重要的风险形式之一。
信用风险影响着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所包含的方方面面,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与经济发展,甚至还会影响到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协调发展。
我国的市场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国有商业银行不仅面临着绝大多数国外商业银行同样面临的经营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更面临着一些特有的风险,如资本充足率偏低的风险,不平等竞争的风险等等。
在金融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开发适用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适应《巴赛尔协议》新框架的需要。
深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问题,不仅足商业银行作为微观金融主体进行内部管理的自主行为,从全局上看也是防范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导致银行信用体系和支付体系崩溃,引发货币危机、股市暴跌和金融危机的需要。
二.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1.银行业市场结构垄断性强,市场份额集中在我国,四大商业银行占据垄断地位。
截止2011年底,大型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都占银行业的47%左右,虽然市场份额在逐年减少,但在我国金融市场中扔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资产和负债的高度集中显示了我国银行业的高垄断性特点。
在此种市场结构下,大型商行的兴衰会直接受制于其贷款客户自身的管理水平、信用度高低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影响。
一旦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降低,损失的概率增加,投资风险无法分散,投资政策固化等,就可能推动大型商行的信用风险的增加,进而威胁到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成因与防范对策论文
试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成因与防范对策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12-000-01摘要当前,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共同影响下,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也在不断的增加,在这些不断增加的风险之中,信用风险是影响最大的一种市场风险。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风险成因防范对策信用风险,是当前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的一种影响十分巨大的市场风险。
对于银行来说,信用缺失能够影响金融市场的公正性和竞争性,破坏市场的秩序,阻碍金融的发展。
基于这样的情况,商业银行就必须要加强对信用风险成因的研究,并根据其成因制定行之有效防范措施。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一)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当前,由于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银行不能够获得必要的法律保障。
当前,我国的法律和法规规定:公司的股东与法人只承认有限责任。
这样的情况为公司的股东,特别是对于那些控制股份的股东提供逃避债务、滥用有限责任的条件,使得大股东占用资金等现象成为了一种常态化的问题。
而且,因为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人们在追究这种行为时缺少法律依据,加之这种违法行为的违法成本过低,使得有更多的人去仿效这一行为。
这样的情况增加了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几率,加重了银行的信用风险。
(二)计划经济体制使得人们的信用观念淡薄在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的经济体制。
在这一经济体制之下,人们没有正确的认识商业信用,甚至存在否定和取缔商业信用的态度。
与市场经济不同的是,计划经济才去的是自上而下的纵向管理制度,在这一制度之下,各经营单位只需要按照计划完成任务即可,彼此之间不存在经济活动,因而也就没有商业信用的观念。
在过去的三十年之中,由于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使得整个社会都没有建立起良好的信用观念,使得信用的基础薄脆如纸,为信用风险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三)缺乏对道德风险的良好控制在信用风险之中,有一个影响十分巨大的风险:道德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与对策分析摘要: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形成的原因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银监会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前言银行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企业,与一般工商企业及其他经营单位相比,最显著的特征是负债经营,同时作为金融中介的代表,银行在经营中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时刻面临着各种风险。
因此,风险管理在银行经营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形成的原因造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原因:1)银行管理体制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沿袭着国营企业的治理结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并未真正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根本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这形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没有明确的出资人代表,没有关于权力制衡的制度性安排,没有合理的管理人员激励制度等等,致使银行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
内部监管缺位。
各经济主体行为缺乏长期的发展动机,由此加大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2)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存在严重缺陷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几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内的机构基本上是按行政区划设置的,因此,在信息传递、资金调拨等方面的困难,制约了金融资源的市场合理配置:机构设置和经营业务缺乏内在联系,造成一些机构业务严重不足,难以形成规模效益;银行业务过多受制于地方政府,影响了银行统一法人的体制,使银行风险控制弱化,不良资产大量增加。
3)社会信用环境欠佳目前.由于我国市场经济法规尚不完善,致使少数人、少数企业及少数地方政府不讲信用、不守诚信的现象屡屡发生。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3.1 信用风险管理观念和意识较为淡薄我国商业银行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因此其业务运作模式具有较浓厚的行政色彩,市场化运作机制未能完全建立,在业务运作过程中,信用风险管理的观念和意识长期以来一贯较弱,对业务运作中具体的信用风险研究不够、认识不足,致使风险管理的工作力度不大。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研究分析范文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研究分析范文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研究分析范文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商业银行所面临风险中信用风险是最主要的风险,也是最复杂的风险。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研究分析。
因此进行信用风险研究,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是我国商业银行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近几年来虽然随着经济发展,银行存款绝对额呈上升趋势,但增长率却是逐年下滑。
其原因在于银行经营活动中存在信用风险,导致银行客户在存款时瞻前顾后,银行存款率下降。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成因分析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关系到国家经济秩序的稳定和金融安全,在世界银行对全球银行危机的研究中表明,导致银行破产的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信用风险。
只有认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才能从源头上有效防范信用风险的发生。
笔者在此将信用风险成因总结为以下几点:1.1信息不对称在信息化时代,现代市场经济越来越依靠信息交流带动资金和商品的流动。
银行及企业或个人首先需要进行信息交流,然后进行银行业务。
但在实际过程中,双方在获取信息方面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被叫做信息不对称。
那么掌握信息多一点的一方可能会利用信息优势欺骗另一方,导致另一方决策失误,利益受损。
在银行信贷关系中,借款企业通常对借款项目风险与收益状况占有信息,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利用信息优势和信用缺失欺诈银行。
相对而言,银行处于信息劣势一方,无法获取足够多的信息,增加了信用风险。
关于信息对称与否与贷款难易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问题,贺力平认为银行信用风险大小与信息不对称程度成正向相关。
1.2银行内部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尚不健全,近年来随着金融业经营的发展,金融犯罪也越来越频繁,手段更加诡秘,出现了如虚假个人消费、恶意透支、关联企业骗贷、票据欺诈、大量非法洗钱等新的金融犯罪形式,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即银行工作人员工作懈怠,不坚持岗位规章制度,不能及时发现经营和管理中存在的违规和重大风险问题,即使发现也不能及时向上级反映,更有甚者,发现也不向上级反映。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与有效防范
其信用风险依然潜伏。目前,我国商业银行
银行自身风险
社会风险
普遍存在着短贷长期化,长贷固定化状况,
银行业自身风险主要指贷款风险,但同
由于社会信用制度不佳带来的银行信用 所以市场利率的“风吹草动”足可使商业银行 时也不能小觑其他来自银行内部自身内控机
风险,其实这也是商业伦理风险。在当今社 “草木皆兵”。一旦利率发生较大变动,商业 制不良带来的信用风险。如银行业制度不够
目前商业银行中出现的不良贷款陡增。企业 放房地产业贷款,预期利润本相当可观,可 违章违规行为等,都极有可能为商业银行发
政府假破产,违规破产逃避银行债务,利用 天有不测风云,正巧日本国内经济大停滞, 展带来羁绊与困扰。我国商业银行中人为因
24 经济导刊 2011 / 01
金融
素导致银行受挫的现象也是常见 :违章放贷, 暗箱操作,损公肥私等不良行为屡禁不止。 值得庆幸的是,国家已经对此类现象高度重 视,并下定决心,重拳打击金融违规与犯罪 行为,虽然已取得了斐然的成就,但其造成 的严重危害性容不得我们有丝毫懈怠。
70% 的利润来自于信贷。鉴于商业银行在经
国企改革风险
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特殊作用,其信用风
我国国企改革目前是方兴未艾,致使银
险的有效管理举足轻重。
行信用风险增加了高度不确定性。国企改革
机制健全,科学合理,企业发展就会如日中天,
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
银行业也会随之活力迸射 ;反之,如果国企 改革体制不畅,进展乏力,金融业也难逃萧条。
造环境。
开了问题,透明了情况,损伤了银行 ;而风
其次,提升银行自身防控能力,完善信 险监管则是一种积极主动、侧重引导与警示,
贷风险防控机制。
防患于未然的避险行为,通过对帐表手续、
《2024年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及管理研究》范文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及管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用风险管理已成为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其度量和管理对于保障银行资产安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度量方法及管理策略,以期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源于贷款业务。
由于贷款业务是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信用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贷款集中度较高,部分行业或企业的违约风险较大;2. 信用评级体系不完善,导致风险评估不准确;3. 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4. 外部环境变化,如经济周期、政策调整等,对信用风险产生影响。
三、信用风险度量方法针对上述信用风险现状,本文介绍几种常用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1. 信用评分模型:通过建立评分模型,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进行量化评估,如KMV模型、Z-score模型等;2. 信用组合模型:基于资产组合理论,对贷款组合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和度量;3. 信用等级转移模型:通过分析历史数据,预测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转移概率,从而度量信用风险;4. 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信贷市场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提高信用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能力。
四、信用风险管理策略针对不同信用风险的度量结果,本文提出以下管理策略:1. 完善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包括风险评估、监控、预警和处置等环节;2. 加强行业和区域风险管理:针对不同行业和区域的信用风险特点,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3. 强化信贷审批和贷后管理:加强信贷审批的严格性和贷后管理的有效性,降低违约风险;4.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信贷市场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提高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
商业银行所面临信用风险的防范论文
商业银行所面临信用风险的防范论文•相关推荐商业银行所面临信用风险的防范论文摘要:随着全球银行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环境日渐复杂,银行风险管理的重心一直是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作为一种古老的风险,是银行业所面临的最大风险。
对于承担信用风险的商业银行来说,将信用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则成为其生存之根本。
所以,提升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成为了亟待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成因一、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经营现状我国目前已形成以国有股份商业银行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相互并存的多层次金融体系,但银行业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通过对比国内外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我国仍然处于落后。
存款一直是银行资金的重要来源,然而近来存款增长趋缓,银行增加负债的难度越来越大。
近几年来,虽然经济有所发展,银行存款绝对额逐年提高,但从增长率上看却不断下滑。
二、研究信用风险的必要性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是关乎到商业银行经营成败的根本因素,而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
所以,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是银行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有效控制信用风险能够改善银行的资产质量提高银行资产周转速度,提高银行资产利用率。
目前来看,银行贷款、融资将仍是银行的主营业务,不良贷款极易发生资金量断裂,后果便是银行较多的贷款利息无法收回,银行却要如实支付这部分资金的利息及其它相关费用。
另外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包括风险管理的认识程度存在的相应的差距,缺乏科学有效的风险度量模型和管理工具,信用风险的度量未能实现动态评级等。
(二)有效控制信用风险是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重要保证。
银行有效的处理信用风险,能够使货币资金向急需货币资金的部门流动,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分配,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有效控制信用风险为银行等金融机构营造宽松安全的交易环境,使投资者更放心地进行交易,进而保证了金融机构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有效控制信用风险更有助于社会整体经济的稳定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存在问题、原因及应对措施
【摘要】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度量和管理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比较大的差距。
本文从信用风的险的概念及信用风险管理原则入手,剖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措施作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信用风险风险管理五级分类法风险控制制度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风险形式之一,它是现代经济体,特别是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主要风险。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所有金融机构都面临着不断增加的信用风险,对信用风险的准确度量和合理管理,从微观上讲有利于经济体经营的安全,从宏观上讲有利于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因此,对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一、信用风险的概念及发展信用风险指借款人不能按期还本付息而给贷款人造成损失的风险。
在传统意义上,损失被理解为只有当违约实际发生时才会产生,因此,信用风险又被称为违约风险。
然而,随着现代风险环境的变化和风险管理技术的发展,这一定义已经不能充分反映现代信用风险及其管理的性质和特点。
从当今组合投资的角度出发,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不仅会因为交易对手的直接违约而发生损失,而且,交易对手履约可能性的变化也会给组合带来损失。
一方面,一些影响交易对手信用水平的事件的发生,如信用等级被降低、投资失败、盈利下降、融资渠道枯竭等,其所发行的债券或股票就会跌价,从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
另一方面,现代风险衡量技术的发展也使得贷款等流动性差的金融产品的价值能得到更恰当和及时的衡量,上述信用事件的发生对资产价值的影响可以及时地在资产估价中得到反映。
如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也会随时影响贷款人资产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在违约实际发生的时刻。
因此,现代意义上信用风险应包括由交易对手直接违约和交易对手违约可能性变化而给投资组合造成损失的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一)信用风险管理体制存在缺陷1、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不够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显著的体制性根源。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成因分析
我 国在 经 济转 型 过 程 中 , 法律 制度 的建 设 明 显滞 后 于 经济 、 融 金 的发 展 .银 行 业 的商 业 化 改 革 已有 多 年 ,银 行 业 务 业 有 了相 当 的 规 模 ,但 是 第 一 部 规 范 国有 商 业 银 行 活 动 的 法 规 《 业 银 行 法 》 直 到 商 19 9 5年 才 出 台 , 且 从 实 际 的 执 行 效 果 来 看 , 项 法 规 的实 际可 操 并 各 作 性 较 差 . 之 相 配 套 的 细节 性 的 法规 明显 不 足 。 与 在 有 些 情 形 下银 行 作 为 债 权 人 没 有 地 位 ,其 权 益 也 得 不 到 法 律 应 有 的保 护 , 比如 当 银行 与产 生 不 良贷 款 的 国企 协 商 未 果 的情 况 下 , 往 往 只 有 通 过 诉 讼 的 方 式 进 行 保 全 和 清 收 ,而 此 时 或 者 地 方 政府 会 以“ 定压倒 一切” 借 口, 取 多种形式 对法院施加压力 , 成“ 稳 为 采 形 起 诉 不 受 理 。 理 不 开 庭 ” 局 面 ; 的 企业 甚 至 于 通 过 鼓 动和 怂 恿 职 受 的 有 工到银行静坐 、 闹事 , 银 行施 加 压 力 等 。 由 于 国 家 相 关 法律 法规 的 对 缺 失 . 行 又 缺 乏 债 务 重 组 的 自主 权 , 使 得 资 产 重 组 、 转 股 等 处 银 这 债 置手段无法派上用场 , 而导致国有银行的信用风险。 从
一
、
银行 内部 因素
长 期 以来 . 国 国有 商业 银 行 的发 展 一 直 遵 循 粗 放 型 的道 路 , 我 经 营 过 程 中往 往 只注 重 机 构 的 扩 张 和存 贷 款 规模 的 增 长 而 忽 视 了 经 济 效 益 和 资产 的质 量 。另 外 , 围有 商 业 银 行 的 内控 机 制 不 完 善 , 贷 款 在 数 量 不 断增 加 的 同时 贷 款 质 量 却 日趋下 降 , 险 逐 步 积 累 。 要 表 现 风 主 在 以下 几个 方 面 :1决 策 主 体 和 决 策 目标 不 明 确 。 在 决 策 过 程 中上 () 级 行 、 经 营行 以及 地 方 政 府 都 有 一定 的参 与权 ,决 策 目标 也 经 常 变 化 , 而 以 社 会 效 益 为 主 , 而 以 自身效 益 为 主 , 险 管 理 不 能成 为 时 时 风 经 营 管 理 中 的核 心环 节 ,并 且 在 决 策 过 程 中 风 险 因 素 往 往 被 忽 略 : ( ) 乏 有 效 的 贷款 决 策 程 序 和 客 观 的 风 险识 别 方 法 。 2缺 目前 我 国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的 贷 款 决 策 和 风 险识 别 主 要 是 依 靠 信 贷 员 的调 查 分 析 , 这 就 加大 了贷 款 决 策 的 主 观 随 意性 和发 生 偏 差 的 可 能 性 ;3 缺 乏 必 要 () 的 分散 风 险 和 规 避 风 险 的技 术 手 段 。 目前 我 国 国有 商业 银行 在 贷 款 发放 后 . 往 只 能被 动 地 接 受 风 险 。 不 能 主动 地 通 过 自身 的 资产 组 往 而 合 或 者 运 用 某 些 金 融 工具 来 分 散 和 规 避 风 险 ;4 ( )在 内控 建设 方 面 , 部 分 管 理 者 和 员 工 对其 缺乏 全 面 的认 识 .有 些 人 甚 至 认 为 只是 内控 制 度 的 建 立 和 完 善 ;缺 乏统 一 健 全 的 内 控 评 价 标 准 以及 完 善 的 内控 方 面的 激 励 约 束 机 制 : 有 信 息 系统 对 内控 管理 支 持 不 足 . 乏 统 一 现 缺 的计 算 机 数 据 信 息 系统 和集 中的 数 据 信 息 库 ,信 息 的快 速 传 递 和 反 馈渠道不畅。 因 此 ,我 国 围有 商 业 银 行 应 该 不 断 地 完 善 经 营 管 理 风 险 的能 力
商业银行风险论文六篇
商业银行风险论文六篇商业银行风险论文范文1【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资金运营过程中由于财务结构不合理、经营状况不佳而引起的财务风险。
为了规避财务风险,需要在风险发生之前进行识别,准时实行措施化解风险。
为了进行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识别,需要对以往银行所发生的财务危机进行汇总分析,找出应对措施,避开下次发生。
风险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风险的监管,对财务资产负债表等财务资料定期汇总进行讨论分析,了解企业财务经营状况,发觉潜在危机,同时,银行财务风险也需要对往来客户的信用风险与经济市场风险进行识别。
客户的负债清偿力量是需要银行谨慎考核推断的。
面对市场经济需要不断的进行市场监管,把握市场动态,准时发觉可能影响财务风险的缘由,做出对策,规避风险。
一、商业银行风险特征(1)不确定性: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双重性和相关性:商业银行风险存在患病损失的可能性与取得收益的机会,这不仅与其自身的经营活动影响,更受其服务对象的经济行为决策和活动效率的影响。
正是由于银行风险的双重性和相关性,所以会使经济主体产生一种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更好地有效配置资源。
(3)可控性:商业银行风险所具有不确定性,并非意味着不行控,从肯定程度上可以把风险掌握到肯定范围内。
(4)加速传染性:银行风险一旦爆发,不同于其他经济风险爆发,它会因信用基础的丢失而提高金融经济危机的发生。
(5)集中累积性:企业融资渠道与方式单一,使银行风险过于集中化;基层银行的经营不善并不会危及其生存,各种风险通过向上级转嫁,逐级汇总到总行,这样风险将逐步累积。
二、商业银行风险分类(一)外部风险外部风险包括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和国家风险的来源于商业银行外部的风险。
1、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象未能履行契约中商定的义务而造成商业银行经济损失的风险。
信用风险是目前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2、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商业银行内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它存在于银行的经营活动中。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成因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成因商业银行作为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金融领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商业银行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本文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成因进行浅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些风险。
首先,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是主要的风险成因之一。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贷活动中的债务违约、担保不足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资金无法收回的风险。
这意味着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贷款或利息。
信用风险可能来自于个人、企业、政府等各个方面,如企业经营不善或财务状况恶化,政府违约等。
商业银行通过建立风险管理体系、评估借款人信用状况以及设置合理的担保措施等手段来规避和管理信用风险。
其次,市场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利率波动、外汇汇率波动等因素导致的资产价值波动的风险。
商业银行通常通过分散投资组合、有效管理流动性、建立风控制度以及使用衍生品等方式来管理和降低市场风险。
此外,商业银行还需要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风险敞口,防范可能的风险。
另外,操作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需要关注的一个风险因素。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操作失误、技术问题、人为失误等因素导致的损失的风险。
操作风险可能来自于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安全、内部流程不规范等方面。
为了规避和管理操作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监督。
此外,流动性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由于无法及时满足存款者和借款者的资金需求而导致的资金周转困难的风险。
商业银行需要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情况合理安排资产和负债结构,保持良好的流动性,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流动性挑战。
最后,法律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需要关注的风险因素之一。
法律风险是指由于法律规定变化、法律纠纷或合同违约等因素导致的风险。
商业银行需要密切关注法律法规的动态变化,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并建立有效的合规体系,以降低法律风险对银行经营的影响。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及控制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及控制策略信用风险是影响商业银行命脉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想提高自身竞争力,参与国际化挑战,信用风险是一个不能不面对的难题。
本文首先从一般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来探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然后,基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标签: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成因策略一、引言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最古老的风险之一,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的损失的可能性。
收益与风险的不对称性、非系统性、数据稀缺性是信用风险的基本特征。
银行信用风险基本上包括信用违约风险(Default Risk)和信用息差风险(Spread Risk)两大类型。
信用违约风险是指在商业交易中由于交易一方的违约,使交易另一方应得的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减少而遭受损失的风险。
信用息差风险是指在商业交易中,交易一方信用质量的变化(包括违约)使交易另一方应得的预期现金的现值面临不确定的变化而带来的风险。
当今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银行危机的困扰,我国也不例外。
虽然我国还没有出现大量银行倒闭,但存在单个银行危机,存在银行经营危机,国有银行已经出现了不良资产比例过高,资产流动性差的高风险症状,银行危机是我们当前必须面对的现实。
本文深入探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并提出控制的策略。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从经营的业务范围来说,商业银行存在信用风险有其一般性的成因,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也不例外;从我国经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又有其特殊性的一面。
因此,笔者从一般性和特殊性两个角度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一般性成因(1)信用风险的广泛存在性。
现代经济是契约式经济。
随着金融的不断发展,金融产品不断创新,导致了信用的不断扩展。
由于现代信用的大量使用,信用风险存在于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中。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成因与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与管理摘要:基于商业银行内外竞争环境日趋复杂,风险管理水平正在日益成为考量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成因的分析,根据《新资本协议》监管要求,提出加强风险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金融全球化新资本协议信用风险是指银行借款人和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约定来履行义务而导致银行损失的潜在可能性,也包括由于借款人的信用评定和履约能力发生变动,导致其清偿能力下降和市场价值发生变化引起损失的可能性。
随着现代商业银行不断发展,银行所面对的风险对象和性质已超越最初的内涵,由单一的借贷产生的信用风险演变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在内的多类型风险,从最初的局部风险演变为全球风险。
尽管风险对象和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总体上都可以纳入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范畴。
系统性风险是指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必须承担的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是银行自身面临的风险,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1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成因分析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关系到国家经济秩序的稳定和金融安全,全球经济化趋势下,一个国家的商业银行不在是一个独立的金融实体,而是融入到整个世界金融体系中。
在金融领域内,挑战在升级,竞争在加剧,这一切都警示着我国商业银行提高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认清商业银行风险的成因,才能从源头上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1.1 政府部门对银行业的隐含担保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商业银行与政府部门之间联系紧密,对于银行的经营行为,政府部门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支持和担保,特别是一些地方性商业银行,一直以来由地方政府控制,其经营决策一般都是政府左右,一旦其经营出现问题,也是地方政府买单,这种隐含的担保使我们形成了一种偏颇的认识,有困难找政府。
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企业的道德风险,也滋生银行的道德风险。
因为有政府撑腰,银行就很有可能从事风险较大经营活动,从而导致银行经营的更大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控制风险的建议
C D E F G H
!"#$%& ’( )*+*,$)$+& %-".+-.
经济 管 理
!"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
原因及其控制风险的建议
! !"#
主要大额 客户是国 有企业 & 其 中商业银 行 可是私营业主 的违约 损失 率依 然也很 大 & 这是 因为 我 国没 有 对 私有 财 产 保护 得 力 的民 法典 & 企业 所 有 者对 自 己 的私 有 财 产所 有权 的 担忧 # 因此 # 大多 数 业主 喜 欢使 用短 平 快的 方式去追 求短期 利益 & 因 此 就会 出现 私 营业 主 不 重视 自 己 的信 用 的行为 & 再者 # 企业 的寿 命预 期也 决定了 企业 经 营者追求 短期利益 & 因为我国 很多的企 业) 包括 国有 企 业和 民 营企 业 # 当 然 以民 营 企业为 甚 * 的 兴衰 成败 很大 的程度 上取 决 于这个 企业的 + 一 把手 , & 所 以 # 一 个企 业 的 生命 预期 大 致 可以 以 企业 的 + 一把 手 , 自上 任以 后 的生 命 与其 为 极限 # 这对 一 个 企业 来说 # 这是 一 个 很短 的 生 命预 期& 根据 统计 # 国 外的 公司 大多 数 寿命
%"&’()*+,-.
!" 国有企业 产权问题 对 于我 国银行 业债 务 作 为监 守 自 盗 的手段 & #" 预 期的原因 在私 有企 业中 # 产权 问题 非常 清晰 # 发挥 会 计人 员的 监 督 作用 # 防止 违 规 票 据入 帐 # 堵 塞财 务 开支 的 漏洞 - 并且 增 加 有效 审 批人 数 # 实 际等 于 废 除个 人 说 了 算 # 扩 大了 知 情 面 # 防 止 财务 开 支 的 + 暗 箱操 作 , & 一 个反 面的 例 子是 # #’’( 年 底 成立 的 中 再人 寿 在 成 立 伊始 就 违 规 将 ) 亿元 投 入汉 唐证 券 # 次 年 * 月 汉唐 崩 盘 # 中 再人 寿 约 & 亿 元 资 金 由 此 深 陷 其 中 # 收回 的可 能很 渺茫 & 此 后调 查得 知 # 这 ) 亿元 资 金只 可能 是 其 * 亿 注 册资 本 金 中 的数 目 # 这 笔大 投 资没 有 通 过股 东 大 会 表决 # 董事 会也 未 讨论 过 # 巨 额 资金 的 划 拨 全凭 总 经 理 冯 宏 娟 一 支 笔 说 了 算 # 造 成了 重大 损失 & 从 这个 案例 中可 以看 出 # 现代 财 务管 理制 度 已不 再 青 睐集 权 式 的 审批 机制 # 而是 要 求建 立 和 完善 内 部 制 约机 制 # 实 行多 级 审核 和 全 位 的监 督 #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形成原因及对策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形成原因及对策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它指在借贷、融资、投资等金融活动中,由于借款人或大宗交易对手无法按时履行合约义务而导致的金融损失的风险。
本文将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形成的原因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形成原因1. 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宏观经济环境的持续不稳定会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产生直接影响。
例如,经济衰退期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失业率上升,导致借款人违约风险增加。
2. 不良贷款管理不当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如果没有足够严格的风险评估和抵押物管理制度,可能会导致贷款变成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的积累会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水平产生负面影响。
3. 不良客户选择失误商业银行在寻求扩大市场份额时,可能会出现以追求新客户为导向的风险扩张行为,导致与信用状况较差的借款人建立合作关系,增加了信用风险的潜在风险。
4. 内部控制不足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薄弱环节存在是造成信用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内部操作不当、信息不准确、风险评估不全面等问题,容易导致信用风险的形成。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对策措施1. 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应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监测、报告、汇总等环节,以及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进行风险控制和监督。
同时,加强对不同类型借款人的风险评估和审查,严格把控贷款发放的条件和审批程序。
2. 加强内部控制商业银行应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包括完善操作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制定审批流程等,确保贷款发放和管理过程的规范和合规。
此外,应强化内部审计和风险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导致信用风险的问题。
3. 多元化风险分散商业银行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风险分散策略,通过分散借款人风险来降低信用风险。
例如,分散贷款资金投放领域和客户群体,在不同行业、地区和经济周期中平衡风险。
4. 加强信用风险监测和管理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监测和管理机制,包括建立风险预警指标和风险评估模型等,及时掌握信用风险的动态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的成因及对策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一、信用卡及信用风险 (3)(一)信用卡概述 (3)(二)信用卡风险的分类 (3)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的成因 (4)(一)信用卡发卡规模 (4)(二)信用卡发卡环节 (4)三、信用卡信用风险的对策 (5)(一)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为信用风险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伤害事故的特点 (5)(二)加强银行内部信息管理建设 (6)四、小结 (7)参考文献 (7)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得到大幅度增长,信用卡这种便利的信用方式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但随着信用卡业务的迅猛发展,信用卡产生的风险也越来越明显,而信用风险作为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中最主要的风险,应当引起商业银行的高度关注。
本文从分析信用卡信用风险入手,在对风险成因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防范信用风险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信用卡信用风险对策一.信用卡及信用风险信用卡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信用卡在西方普及,并逐步为各国所接受和青睐。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信用卡业务已成为发达国家以及许多国际大银行的黄金业务。
(一)信用卡概述信用卡作为一种循环信贷工具,是银行或专门的发卡机构发给资信良好的消费者的一种信用凭证。
持卡人可凭卡在发卡机构指定地点消费,也可以向银行存取现金。
信用卡的基本功能有三方面:一是提供转账结算,即持卡人到特约商户消费或取得相应服务时,可进行信用卡支付,替代现金结算,这是信用卡最主要功能;提供信贷,即允许持卡人进行一定额度的透支,这是银行或专门的发卡机构向信用卡客户提供信贷的一种形式;支取现金,这作为信用卡的辅助功能。
(二)信用风险的分类信用卡作为一种先进的支付方式,其业务不同于一般的银行信贷业务,具有高成长性、高利润率、客户群体庞大、发展前景广阔等特点。
它在给商业银行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商业银行企业信用风险原因探析
【摘要】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从信用文化缺失、外部监管缺陷以及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三个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进行分析,这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企业信用风险;原因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00021-01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不能履行事先的约定按时足额偿还债务,进而使得债权人遭受经济损失。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不仅直接造成银行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扰乱市场的有序性、公正性和竞争性,给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恶劣的负面影响。
对于以经营资产业务为主的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仍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及主要收入来源。
而贷款业务中,又以企业贷款为主,因此企业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也是最严重的风险,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也一直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重点。
而认真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成因,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信用文化缺失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由经济和政治决定,同时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先进文化能促进经济发展,反之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资本市场不完善,信用交易和信用意识发展滞后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
近代中国由于封建小农经济占主体地位,政府重农抑商,使得市场经济的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信用交易起步较晚,国民信用
意识较弱。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实行计划经济,经济发展完全由政府主导,使得整个社会缺乏信用发展的土壤,信用意识普遍淡薄。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市场观念和市场意识也逐渐增强。
但是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信用缺失等,整个社会并没有形成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信用文化环境。
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主体,缺乏市场经济运行所必须的信用意识。
信用文化的普遍缺失,已经成为商业银行企业信用风险的诱因。
二、外部监管存在缺陷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在商业银行信用监管和企业失信惩戒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缺乏健全的国家信用管理体系。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都有关于诚实守信的的法律原则和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也有关于诈骗等行为的处罚规定,但是并没有形成专门针对信用缺失的法律法规,对信用缺失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
此外,在相关问题的处理过程中还存在地方保护、执法不严等问题。
总之,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和执法现状,使得企业失信违约成本较低,企业有足够的动机违约或者拖欠银行贷款。
(二)监管不力
我国信用风险管理工作起步晚,目前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不规范之处。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主要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
员会(银监会)直接负责,同时受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的监管。
首先,银监会监管技术比较落后,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监管方面,以现场检查为主,缺乏系统的监管措施和对风险的实时监控。
其次,在这种监管相对缺失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现代企业,彼此之间进行了盲目、无序的竞争,如放弃原则为企业多头开户,致使企业逃避了信贷资金的监督。
最后,这种多头监管的商业银行管理体制存在着监管标准不一、重复监管、监管落空、监管效率低下以及难以应对金融控股集团特殊风险等弊端。
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
商业银行企业信用风险最终来源于商业银行的业务特点和自身
的脆弱性,并且商业银行也是最终信用风险造成的损失的承担着,因此对商业银行自身的原因的分析是本文的重点。
(一)缺少高素质的信用风险管理队伍
信贷管理工作需要大量既懂银行业务又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既有深厚而渊博的经济、金融、法律知识,又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既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又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的人员。
而高素质的风险管理队伍的形成,是保证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有效进行的关键。
现有风险管理人员大多年龄偏大,并且缺乏风险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对新的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技术的掌握较慢甚至心存排斥。
此外,虽然我国银行业一直在改革,由于之前旧有的银行体制
的惯性,很多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和作用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有些商业银行都没有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岗位。
[i]而目前在我国金融业高等教育中,不能与时俱进,存在知识结构和内容陈旧等问题,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缺乏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
(二)信贷管理流程不完善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贷款的风险度量和风险预警之间缺乏对应关系,信用风险信息在信贷业务前、中、后台的传递过程中传递渠道单一,使得商业银行内部各部门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在基本处于分离孤立状态。
前台信贷业务人员,是以一种单向、分离的状态,向中、后台管理人员传递方式和业务流程,在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构成上反映为各业务部门平行设置的组织机构和风险管理部门的不完整,主要表现为中、后风险管理部门对前台业务部门缺乏“事前”的业务指导。
此外,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中“重贷前检查、轻贷后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商业银行相关从业人员不及时按期进行电话回访和实地检查,无法及时获得借款企业资金使用情况和企业经营状况等方面的信息。
进而使得商业银行无法及时了解借款企业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等方面的的变化,无法没有进行及时的终止不良贷款,从而出现了信用风险。
(三)信用风险测量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的主流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仍旧是打
分卡法、专家判断法等传统度量方法,其优点是简单易行、判断指向基本合理,但经济含义不够明确,结果有失精确,首先,对贷款风险的分级不准确;其次,内部评级系统科学性差,评级结果检验性较差。
专家判断法主观性较强,无法客观的对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进行衡量。
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相关要求推行风险管理的量化分析和相关技术的应用,但是,在风险管理硬件设施建设、技术应用、数据积累和应用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可以说,我国现阶段的信用风险技术还停留在基于主观分析的阶段。
落后的风险量化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多发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陈晓慧.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与控制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年版
[2]周晓庆.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9 (11)
[3]单新磊.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4]单新磊.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5]张晓琦.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及管理研究.[d].哈尔滨
工程大学,2011
[6]王振宇.论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 (04)
[7]于晨曦.计量技术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兼论我国商业银行引进和运用计量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金融论
坛.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