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纺纱原料控制标准
气流纺纺纱原理
![气流纺纺纱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84c944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f.png)
气流纺纺纱原理气流纺纺纱原理导言:气流纺纺纱是一种常见的纺纱技术,它通过利用气流的运动和压力来将纤维打散并纺成纱线。
本文将深入探讨气流纺纺纱的原理、工艺以及应用领域,并分享我对这个概念的观点和理解。
第一部分:气流纺纺纱的基本原理在传统的纺纱过程中,纤维经过拉伸和扭转的操作,通过纺轮和纺锭的转动来形成纱线。
而气流纺纺纱则是利用气流的力量将纤维打散并纺成纱线,其基本原理如下:1. 高速气流的引入:气流纺纺纱采用的关键设备是气流纺纱机,它通过喷嘴将高速气流引入纺纱腔室。
2. 纤维的打散:纤维在气流的冲击下被迅速打散,形成纤维束。
3. 纤维的拉伸和延伸:在纺纱腔室内,纤维随着气流的运动被不断地拉伸和延伸,使其更加平行、细长。
4. 纤维的聚合:纤维在气流的作用下逐渐交织在一起,形成连续的纱线。
5. 纱线的收集:纺纱机将纱线收集起来,经过一系列的后续处理,最终成为可用于织造的纱线。
第二部分:气流纺纺纱的工艺优势和应用领域相比传统的纺纱工艺,气流纺纺纱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势:1. 快速高效:气流纺纺纱的纺纱速度通常比传统纺纱快数倍,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 降低成本:气流纺纺纱不需要使用纺纱油等辅助材料,减少了生产成本。
3. 提高纱线质量:由于纤维在气流的作用下得到充分打散和拉伸,气流纺纺纱的纱线质量更好,纺出的纱线更加均匀、平整。
4. 物理性能优越:气流纺纺纱的纱线拉伸强度高、断裂伸长率大、纺纱后的纱线更有光泽。
由于气流纺纺纱的优势,它在纺织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高档面料、工业纺织品、汽车内饰、医疗用纺织品等。
第三部分:对气流纺纺纱的观点和理解对于我个人而言,气流纺纺纱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纺织技术。
它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还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纱线,满足了市场对纺织品品质的需求。
气流纺纺纱还有助于提升纺织行业的可持续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我认为气流纺纺纱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气流纺管理制度
![气流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e61ce2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c8.png)
气流纺管理制度一、管理概述气流纺是一种高效的纺纱技术,有效提高了纺织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为了保证气流纺的正常运转和生产效率,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管理、安全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些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
二、设备管理1、设备维护(1)定期检查设备的各部件,及时发现并修复设备的故障。
(2)设备维修人员应具备相关技能和资质,定期接受培训,保持技术水平。
(3)设备维护人员应按照厂家的要求进行设备维修,不得擅自更改设备结构和参数。
2、设备更新(1)定期进行设备更新评估,及时更换旧化设备,以保证生产效率和质量。
(2)设备更新应符合相关环保标准和国家规定,保证生产过程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3、设备标准化管理(1)设备使用应按照使用说明书和相关标准进行操作,遵守操作规程,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对设备进行定期检验和校准,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安全生产管理1、安全教育培训(1)新员工应接受相关安全操作、急救和紧急逃生的培训。
(2)定期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加强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和意识。
2、安全检查(1)定期进行生产场所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2)对生产设备和工作场所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员工的安全生产。
3、事故应急预案(1)制定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对各类事故进行分类和应急处理措施的制定。
(2)定期组织事故应急演练,培养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协作能力,提高事故应对能力。
四、质量管理1、原料检测(1)对进厂的原料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评估,保证原料的质量符合生产要求。
(2)对原料的质量进行详细记录和存档,以便追溯。
2、生产过程质量控制(1)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严格控制和记录,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2)定期抽样检测产品质量,及时发现并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3、成品质量检测(1)对成品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保证成品的质量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2)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记录和处理,追溯产生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气流纺棉国家一等品指标
![气流纺棉国家一等品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3da8d07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4.png)
气流纺棉国家一等品指标
摘要:
一、气流纺棉简介
二、国家一等品指标概述
三、气流纺棉国家一等品指标分类
1.物理性能指标
2.化学性能指标
3.外观质量指标
四、实现气流纺棉国家一等品指标的意义
正文:
气流纺棉是一种利用气流将棉纤维纺成纱线的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纱线质量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纺织行业。
国家一等品指标是对气流纺棉产品质量的权威评价,包括了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外观质量等多个方面。
具体来说,物理性能指标包括纱线的线密度、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化学性能指标包括纱线的回潮率、含杂率、染色性能等;外观质量指标包括纱线的条干均匀度、疵点数量、颜色偏差等。
实现气流纺棉国家一等品指标,不仅可以保证产品的基本质量和性能,而且还能满足高端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我国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一等品指标要求,选择优质原料,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和控制,以实现气流纺棉
国家一等品指标。
2023年气流纺操作规程
![2023年气流纺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517a09a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a.png)
2023年气流纺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气流纺操作行为,确保生产安全和质量,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气流纺是一种纺织生产方法,将纤维通过气流进行纺织加工。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气流纺操作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所有从事气流纺操作的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本规程的内容并遵守。
第二章操作要求第四条气流纺操作必须在指定的生产区域进行,禁止在未经许可的地方进行操作。
第五条气流纺操作人员必须全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进行相应的培训。
第六条气流纺操作设备必须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第七条气流纺操作前必须进行设备的预热,确保温度适宜。
第八条气流纺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保持机器的正常运行,并及时排除故障。
第九条气流纺操作涉及到高温和高压,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知识和安全意识。
第三章安全措施第十条气流纺操作期间禁止吸烟、喧哗和饮食,操作人员必须保持专注和安静。
第十一条气流纺操作期间禁止穿着过于宽松、易于缠绕的衣物,操作人员需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
第十二条气流纺操作期间禁止将手指、头发等接近纺纱机,以免发生意外。
第十三条气流纺操作期间操作人员应随时注意操作区域的气流情况,确保其畅通无阻。
第十四条气流纺操作期间必须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保持操作设备的清洁和良好状态。
第四章紧急应急措施第十五条气流纺操作期间如发生异常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第十六条气流纺操作期间如发生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操作人员应紧急撤离,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救援。
第十七条气流纺操作期间如发生意外伤害,操作人员应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第五章处理措施第十八条气流纺操作期间如发现设备故障,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维修人员。
第十九条气流纺操作期间如发现纺织品质量问题,操作人员应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第二十条气流纺操作期间如遇停电或其他突发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应对。
第六章处罚规定第二十一条违反本操作规程的操作人员将依法依规受到相应的处罚,包括但不限于警告、记过、罚款、停职、解聘等。
(完整word版)织纱、机织纱、牛仔用纱纺纱要求
![(完整word版)织纱、机织纱、牛仔用纱纺纱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a7a4dbfad02de80d5d8401a.png)
气流纺针织纱、机织纱、牛仔用纱纺纱要求新疆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熊伟徐志武随着气流纺纱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对于40S以下纱支大批采用气流纺纱代替环锭纺纱,而目前在我国此项工作应用于针织纱,机织纱仅限于在气流纺20S以下纱支范围内,大批的气流纺纱主要用于牛仔布方面,为了赶超世界气流纺纺纱水平,扩展气流纺纺纱使用范围,我公司对国内国际市场调查后,从九五年开始,便先后开发高支高质气流纺纱,该纱不仅可用于高档针织物,而且还用于高档机织物、高档牛仔布,率先打进了欧、美、日市场,为此,总结了气流纺针织纱、机织纱、牛仔用纱的要求,为将来我国气流纺纱的应用领域拓开了新天地。
传统的气流纺纱在人们的心中总是认为只适用于牛仔布,这主要原因为气流纺纱捻系数高,棉纱生硬,弹性差,毛羽多,强度低等原因,其实,随着近几十年的设备技术更新与发展,工艺技术的提高,上述不利因素均相继不断改善,而且表现出良好的条干CV%,更好的细节、粗节,是针织物、机织物风格的实际需要.如何利用当今的气流纺生产路线纺好气流纺纱,供针织物、机织物使用,成了许多行家关注的焦点。
一.配棉成份与纱支范围的关系由于气流纺纱跟气流纺转杯直径、转杯速度、分梳辊速度的关系密切相关,因此原棉混配成份的优劣直接影响气流纺生产纱支的范围、工艺参数及成纱物理指标、生产产量、织物性能、织机断头率等,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要成功的纺好各种纱支,配棉成份是关健,现将配棉成份与纱支的关系列表如下:1.牛仔用纱配棉成份:5S~10S 10S~16S 16S~24S 24S~32S 32S~45S 45S~60S(%) (%) (%) (%) (%)(%)棉花 10~20 20~30 30~40 40~50 60~70 70~90精梳落棉 50~60 40~50 35~45 30~40 20~30 10~20盖板花 15~25 10~20 10~20 5~10 5~10 0~10车肚花 10~25 5~10 5~10 5~10 0 02.针织用纱配棉成份:5S~10S 10S~16S 16S~24S 24S~32S 32S~45S 45S~60S(%) (%) (%)(%) (%) (%)棉花 40~100 50~100 60~100 70~100 80~100 100精梳落棉 0~60 0~50 0~40 0~30 0~20 0盖板花 0 0 0 0 0 0车肚花 0 0 0 0 0 03. 机织用纱配棉成份:5S~10S 10S~16S 16S~24S 24S~32S 32S~45S 45S~60S(%)(%) (%) (%)(%) (%)棉花 20~35 30~40 35~45 40~50 50~70 70~80精梳落棉 40~60 40~50 30~50 30~50 20~40 0~20盖板花 10~20 10~20 10~20 10~20 0~10 0车肚花 10~20 0~10 0~10 0~10 0 0实践证明:从织物性能、染色性能分析,针织纱对混配棉成份要求最高,它不仅要求混配棉原料成份稳定,而且要求排包图各种原料成份位置固定,高度平齐,最底层10mm处原料在不是100%原棉的情况下必须禁用,否则会在针织布面上出现横档,影响针织物质量及风格,限制针织物品种的类型,尤其是染色针织物表现明显,所以混配棉成份的稳定及原棉所占百分比的数量是确定气流纺纱支及牛仔、针织、机织用纱的关健因素。
气流纺操作规程
![气流纺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45ea1c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8.png)
气流纺操作规程气流纺是一种常见的纺织工艺,它通过高速气流将短纤维或撕碎的废布以及其他低成本纤维混合后进行纺织加工。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利用率和降低成本,但需要注意操作规程以确保生产质量。
本文将介绍气流纺的操作规程。
操作前的准备1.检查各机器设备的安全状态,所有电气连接必须符合要求。
2.查看设备工作状态,若有出现故障请及时通知机械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检修。
3.检查计量配方制具及称量台计量器的精准度,精确进行计量。
操作流程1.将需要纺织的原料装入喂料机或预清洗机,开启设备,并将原料进行清洗。
2.调节气流纺纱机的转速及气流。
根据产品的纺织要求,调整机器的转速以及气压等参数。
3.将调整好的原料在气流纺纱机的喂料口放入机器中。
4.开启计量器,根据设备工艺标准配以适量的添加剂(例如油脂、润滑剂等)。
5.根据需要调整气压、纺纱速度等参数,以确保纺出来的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6.保持机器运行状态平稳,定期检查质量并进行记录。
7.当需要停机时,先停止配送机器中原料,然后关闭气流纺纱机的电源。
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应该穿戴好防护设备,不要在机器运行时站在机器旁边。
2.严格按照设备生产标准进行操作,不要超标进行调整。
3.每次操作完成之后,要对气流纺纱机进行清洗以及机器维护,保持机器的正常状态。
4.在更换原料或添加剂时,要及时停机,否则会影响生产质量。
5.定期对气流纺纱机进行检修,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纺织质量检查方法对于纺织品的质量,操作人员需要进行常规的检查,并且进行记录。
常规检查内容包括:1.原料的清洁程度和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2.纺出来的纺织品强度是否合格,且要查看纱线的粗细度是否一致。
3.检查纺织品的外观是否符合规格要求。
4.进行带电检测,确保气流纺纱机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
5.在生产过程中及时进行机器维护,确保气流纺纱机在正常条件下工作。
总结气流纺作为一种较为复杂的纺织工艺,需要操作人员高度重视,在生产过程中勤检查、勤维护、勤记录。
气流纺操作规程模版
![气流纺操作规程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40221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5.png)
气流纺操作规程模版您好!以下是气流纺操作规程的模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气流纺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气流纺生产操作,确保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气流纺生产操作经理应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每道工序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第三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气流纺生产操作过程中的各个工序和设备。
第四条气流纺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并按照相关规定取得岗位操作资质,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第五条气流纺操作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公司制定的安全生产规定。
第六条气流纺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和产品的质量。
第二章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第一条气流纺设备使用前需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各个部件运转正常。
第二条在使用气流纺设备时,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发生操作不当导致的意外事故。
第三条气流纺设备的定期检修、保养和维护工作应按照操作规程和制定的计划进行,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第四条气流纺设备运行中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待问题解决后方可继续操作。
第三章原料操作规程第一条在进行原料准备时,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准确称量所需原料,确保原料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第二条在进行原料筛选时,应注意对原料进行检查,确保原料没有任何杂质。
第三条气流纺原料的存储应符合相关标准,避免受潮、日晒等不良因素造成原料质量损失。
第四章工艺操作规程第一条在进行气流纺的工艺操作时,应按照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进行操作,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
第二条在进行气流纺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时刻关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指标以及设备运行状况,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操作参数。
第三条在气流纺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配合处理异常情况。
第四条对于气流纺产出的产品,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检验,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和标准。
第五章安全操作规程第一条在进行气流纺操作时,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操作安全和人身安全。
纺纱质量控制
![纺纱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18c6541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7.png)
纺纱质量控制1. 背景介绍纺纱是将纤维原料进行拉伸、捻合等加工工艺,制成纱线的过程。
纺纱质量控制是确保生产出的纱线符合规定标准和客户要求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原料质量、生产工艺和设备状态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次品率,增加企业竞争力。
2. 纺纱质量控制的步骤2.1 原料检验原料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基础,因此对原料进行全面的检验至关重要。
常见的原料检验项目包括: - 纤维强度:使用万能试验机测试纤维断裂强度,确定原料是否符合要求。
- 纤维长度:通过显微镜观察方法或仪器测试方法测定,确保原料长度分布均匀。
- 杂质含量:使用手工分选或机械分选方法进行杂质检测。
2.2 生产工艺控制生产工艺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纺纱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控制: - 温湿度控制:纺纱过程中,温湿度的变化会影响纤维的拉伸性能和捻合效果,因此需要对车间温湿度进行监控和调节。
- 拉伸比例控制:根据不同纤维材料,确定合适的拉伸比例,以保证纱线强度和均匀性。
- 捻合力控制:捻合力是指纱线中各股之间的捻合紧密程度,通过调整捻合力大小来保证产品质量。
2.3 设备状态监测设备是纺纱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设备状态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
因此,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并监测以下几个方面: - 设备运行稳定性:检查设备运行是否平稳、噪音是否正常等。
- 设备温度控制:确保设备运行时温度稳定在适宜范围内。
- 设备润滑状况:保证设备各部位润滑良好,避免因摩擦引起故障。
3. 纺纱质量控制的工具和方法3.1 统计质量控制统计质量控制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产品质量。
常用的统计工具包括: - 控制图:通过绘制过程参数的变化趋势图,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数据,并进行纠正。
- 抽样检验:通过抽取样本进行检验,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要求。
3.2 自动化监测系统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化监测系统在纺纱质量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棉纺工程工艺气流的控制和利用
![棉纺工程工艺气流的控制和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4d489f607e21af45b307a81d.png)
处抽走 ,根据离心力原理在抽吸 口的侧壁上打孔,使杂质分离,贯彻大杂早落 的工
艺原 则 。具体见 图 1 。
A
图 1 抓棉机 自由落杂示意图
备注 : A表 示侧 壁 的开孔 处
22 2输棉管道工艺气流的控制和应用 ..
面广 ,回用价值 小。正负压运行工艺气流特点:有一定的输送管道 ,方向性集中, 速度高,并且靠风机的散热有一定的热量 ,回收利用价值高。并且有一定的利用空
间。 ’
2 .棉纺工艺气流的利用和控制
2 1开清棉工艺气流的利用和控制 .
2 1 1抓棉机工艺气流 的影响及控制 .. . 抓棉机工艺气流的类型:打手回转 的工艺气流,前纺凝棉器的抽吸工艺气流 , 相 互混合,其作用是抓取棉块。 抓棉机工艺气流 的影响:工艺气流 的影响抓取效果,风力弱,抓取时易造成返 花 ,形成束丝和棉结 ,过高则造成增加 能耗。 抓棉机的工艺气流的影响控制:根据抓取棉块的硬度及材料的类型采用经济风 速 。达到既兼顾耗能又能达到稳定质量 的目的。
2 13 凝 棉器 工 艺气流 的利 用和 控 制 ..
凝棉器工艺气流属于动力抽吸正负压工艺气流 ,其主要功能是抽送棉流 ,排除
短绒。
凝 棉器 工 艺气 流 的影 响 :凝 棉 器工 艺气 流 的强弱 决 定纤 维丛 输送 的 快慢 , 同时 与纤 维 的揉 搓 ,停 留时 间长易 造成 棉 结 的产 生 。 凝棉 器 工 艺气流 的控制 :根 据输 送 的距 离 以及 纤 维体 积 的大 小 , 设定合 理风 速
输棉管道工艺气流类型:属于正负压运行工艺气流,有一定的方 向性 ,作用是 输送棉块或纤尘 。 输棉管道工艺气流的影响: 管道风速决定承载的重量和体积,以及输送 的效果;
气流纺纱流程
![气流纺纱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dd5742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e.png)
气流纺纱流程
首先是预处理阶段。
在气流纺纱之前,需要对原料纤维进行预
处理,包括开松、清理和均匀混合。
开松是指将原料纤维进行解扎,使其变得松散,便于后续的处理。
清理是指去除原料纤维中的杂质
和短纤维,以保证纺纱过程的顺利进行。
均匀混合则是将不同颜色
或不同性能的纤维混合在一起,以获得特定的纱线品质。
接下来是纺纱阶段。
经过预处理的纤维进入气流纺纱机,经过
牵伸、加热、拉伸和冷却等一系列工艺过程,最终形成纱线。
在这
个过程中,关键是要控制好牵伸、加热和冷却的温度、速度和张力,以确保纱线的拉伸均匀、强度合格。
最后是收卷阶段。
纺纱完成后,纱线经过一系列的整理和质量
检测后,被收织成卷。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纱线进行整理,去除
其中的短纤维和杂质,然后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对纱线的粗细、强度、均匀度等指标进行检测。
合格的纱线被收织成卷,以备后续的
织造使用。
总的来说,气流纺纱流程是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需要严格控
制各个环节的参数,才能获得高质量的纱线。
同时,还需要不断改
进工艺,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能够推动气流纺纱工艺的发展,为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气流纺操作规程模版
![气流纺操作规程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d47ca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ca.png)
气流纺操作规程模版一、安全操作1.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气流纺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接受相关培训。
2.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戴手套、吊链、项链等会被机器夹紧的物品。
3. 操作前,必须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并进行试运行,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4.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劳保用品,如防护眼镜、防护面罩和耳塞等。
5. 操作过程中,严禁喧哗、开玩笑和使用手机,确保专注于操作。
二、设备操作步骤1. 打开气流纺设备的电源开关,并调整至适当的工作状态。
2. 检查原料供给系统,确保原料充足并正常供给。
3. 调节设备的送料速度和送料张力,以保证纤维材料的均匀供给。
4. 调整气流纺机的风速和温度,以符合纤维材料所需的纺丝条件。
5. 检查纺丝板和冷凝器的清洁度,确保未被积尘或杂质污染。
6. 将纤维材料经过纺丝板进行纺丝,确保纺丝线均匀且强度合格。
7. 使用合适的收集装置收集纺丝的纤维线,避免纤维线的断裂和打结。
8. 定期清理设备内部的纺丝板和收集装置,以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设备维护与保养1. 定期检查设备的部件和连接件,如皮带、滚子、导轨等是否松动或磨损。
2. 定期更换设备的过滤器和冷凝器,以保证纤维材料的纺丝质量。
3. 定期清洁设备的内部和周围,确保设备的清洁卫生。
4. 检查设备的润滑情况,根据需要进行加油或更换润滑剂。
5. 对设备进行定期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四、操作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指或其他物品伸入设备内部,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2. 在设备运行期间,禁止随意接触设备的运动部件,如滚子、皮带等。
3. 当设备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进行维修和排除故障。
4. 操作完毕后,必须关闭电源开关,并将设备四周清理干净。
5. 提倡多人协作操作,互相提醒和监督,确保操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操作规程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纺织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
在操作过程中,应始终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气流纺纱原料控制标准
![气流纺纱原料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3e10952f90f76c661371ad0.png)
平均≤20%;最高40%(控制比例10%以内)
4、含杂率
平均≤6%;最高12%(控制比例5%以内)
三、涤棉特纺纱
1、配棉主体成份
以涤棉风箱花、涤车肚花、涤斩刀花为主,涤棉扫地花为辅。
2、混纺比
理论计算控制的混纺比与名义上的混纺比偏差控制在±4%。实测混纺比与名义上的混纺比偏差控制在±8%。
气流纺纱半成品质量控制标准
项目
控制标准
关车标准
试验周期
低要求粗支纱配棉
较高要求中支纱配棉
低要求粗支纱配棉
较高要求中支纱配棉
1、生条棉结杂质(粒/克)
≤360
≤150
≥400
≥180
1次/周.台
2、生条重量(克/5米)
±1
±0.8
±1.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6
3次/班.台
3、生条重不匀%
≤3.5
≤3.0
≥4.0
≥3.5
9、末并重量(克/5米)
±0.25内要求改齿;
±0.5内要求均匀搭配回纺;
超过±0.5范围要求均匀毁条。
4次/班.台
气流纺纱成品质量控制标准
项目
控制标准
关车标准
试验周期
低要求粗支纱配棉
较高要求中支纱配棉
低要求粗支纱配棉
较高要求中支纱配棉
1、重量CV%
≤3.0
≤2.5
≥3.5
≥3.0
1次/天.品种
2、重量偏差%
≥100
≥80
1次/周.品种
6、乌斯特条干%
10S:≤14.0
21S售纱:≤14.0
21S股线用纱: ≤15.0
气流纺棉国家一等品指标
![气流纺棉国家一等品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94291307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f6.png)
气流纺棉国家一等品指标
(原创版)
目录
一、气流纺棉国家一等品指标概述
二、气流纺棉国家一等品的主要指标
三、气流纺棉国家一等品的意义和影响
正文
【一、气流纺棉国家一等品指标概述】
气流纺棉是一种重要的棉纺织产品,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纺织品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对气流纺棉的质量进行评价,是确保棉纺织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其中,国家一等品指标是评价气流纺棉质量的重要标准。
【二、气流纺棉国家一等品的主要指标】
气流纺棉国家一等品的主要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纱线质量:包括纱线的细度、强度、均匀度等,这些都是影响纺织品质量和性能的关键因素。
2.纱线外观:包括纱线的色泽、毛羽、杂质等,这些都会影响到纺织品的质量和美观度。
3.纱线结构:包括纱线的捻度、捻向等,这些都会影响到纺织品的强度和性能。
【三、气流纺棉国家一等品的意义和影响】
气流纺棉国家一等品的意义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产品质量:通过国家一等品的评价,可以推动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2.保护消费者权益:国家一等品指标的评价,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质量,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3.推动行业发展:通过国家一等品的评价,可以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提升,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
第1页共1页。
织布用纱基本内控指标
![织布用纱基本内控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fdcc5e2067ec102de2bd89a0.png)
常州业务部喷气织造部分主要用纱内控指标(2011年10月30日修订)50S以上的高支漂白纱几乎没有或强力较低(接单应慎重);JC50~60一般要求含30~50%长绒棉或紧密纺,JC70~100基本要求含60~100%长绒棉或紧密纺一般情况下,单纱与并线的捻比值在1:1.2的状况下,其并线强度最佳,其中单纱捻度显重要;一.用纱基本定位:★.总体要求:服从品质标准、兼顾采购价格,以物理指标实测、比对值为参照,以布面品质风格、生产效率、实用满足为评判基准。
▲.一挡指标:属于难度偏高及重点品种用纱参考指标,二挡指标:属于一般品种基本用纱参考指标。
1.精梳弹力府绸、直贡、2/1、3/1经面斜纹,其纬纱可使用条干水平稍差(二档)的原料,亦可考虑使用半精梳或普梳纱;第一只布的检测确认必须及时。
2、漂白坯(极浅色坯),均使用漂白专用纱,以美棉为主,因50S以上的高支漂白纱不易采购(几乎没有或强力较低),故高支品种的接单应慎重。
3、磨毛织物、牛津纺、21S以下的粗支线织物、高档客户等使用倍捻线。
4、对布面条干、粗细节、棉结要求较高品种,照一挡标准掌握,原则要求使用赛络纺或近于米通纱。
5、对布面毛羽、强力要求较高的品种,以新疆棉为主,可用紧密纺代替含长绒棉或长绒棉比例偏底的棉纱。
6、18S及以下的粗支纱,除客户指定用环定纺外,一般以气流纺为主。
7、棉涤(锦)交织布:一般属于单染,对经纱要求较高(主要是条干、竹节、棉结),照一挡标准掌握,近于米通纱。
8、留白坯专用纱:关键是原料的混纺比和均匀度,主要由混棉形式决定,先要少量投料试染……待确认后,再批量投产!二.原料品质的高低,是影响产能与质量的十分重要因素之一,是生产要思考的关键!1.读透品种(订单评审),合理用纱;3.耗用核算(盈亏追溯),节约用纱;4.品质验收(检测把关),明白用纱:库存不良品利用处理重点是跟踪第一只布使(试)用效果,合理(经济)选择用纱,在满足质量与经济使用的问题上,要以满足质量为前提!质量更是效益!树立意识:因原料质量问题导致产能或布面质量下降,我们要尽全力避免!三.原料品质的高低,不完全是因采购价格决定的,这是采购要关注的问题!1.建立原料供应商信息资源库:(装备、产能、品种、品质管控、价格、服务及使用质量评判等),坚持合格供方评审、采购的原则;2.扩大采购渠道,比质比价,择优择廉、竞价采购:3.与供应商保持良好、及时的沟通关系,争取“最惠客户待遇”(价格、付款、帐期)4.灵活多样的采购形式:A.常规品种的计划预测采购B.订单品种及时沟通超前沟通C.非常规品种的节约采购D.满足质量、及时供应、合理价位、控制存量。
毛纱质量标准与控制
![毛纱质量标准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6ad98b0c524de518964b7df7.png)
毛纱质量标准与控制 一、 毛纱质量标准与前纺质量控制缺乏全面系统地理解乌斯特纱线质量指标统计值,以致误导生产.主要表现为过分重视条干CV %,常发性纱疵IPI 值、单纱强力值和毛羽值等,尤其是重视平均值,忽视离散值。
应高度关注:强力CV %,条干CV b %、毛羽CV %、伸长率、伸长率CV ε%、HV 强力仪测0。
1%下限F %1.0p =强力值,以及管理性偶发纱疵A 3+A 3+C 3+D 2及长粗、长细节、规律性条干等。
许多质量问题事实上是供需矛盾问题,客户并不能准确地提出自己真实的需求。
“好的纱线"要满足客户两大需求:(1)使后道工序(主要是机织、针织)能高效率地进行生产。
出问题的纱线往往是在离散值过大方面出问题,大多数是由所谓的“劣”锭造成的。
任何一个处于不良状况的专件器材都会造成一个或更多的“劣”锭。
(2)要满足最好纺织成品的性能要求,如面料风格、手感、外观色泽等。
有时候各项质量指标都很好,但可能因为捻度设计不合适而造成重大质量问题.正确的解决之道是把每一个纱锭都看成一个纺纱厂,关注每一个细节,最大程度地减少离散,减少弱环发生的机率。
错误的做法是通过提高平均值,增加成本,损失效率来解决问题.1.1标准内容支数偏差强力与伸长捻度外观疵点毛纱条干不匀率CV %值每千米毛纱的粗节、细节、毛粒毛纱品质支数I 值1.2控制I 值的计算=CV 实际/CV 极限CV 值极限=%100*0004.012N CVd +=N 112(%)=0。
1125N m μ其中:N__是纱支截面平均纤维根数CVd__是纤维本身的细度离散。
一般精纺羊毛纤维取0.25 N=Nm⨯2917000μ⨯混纺比(毛) N ‘=混纺比纱支纤度⨯⨯90001.3细纱:1。
3.1测试:1。
3。
2国际毛纱标准(IWTO)的其他方面要求:支数不匀1。
7%左右双股针织绒线强力5~7gm/tex平均6~6。
5最低平均伸长率10%中高支纱9%上蜡纱线摩擦系数0.14~0。
气流染色工艺技术控制要点
![气流染色工艺技术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acedb3a336c1eb91b375d30.png)
气流染色工艺技术控制要点(1)浴比,严格按每缸布重和工艺要求执行,这是提高成功率的基本条件,并且要合理控制浴比。
与常规染色不同,并不是水多有利于质量,如果浴比偏大,染缸底部水位超过特氟隆条,染液与织物局部接触,布上带液不均匀,反而容易引起色花。
所以染液量以织物能完全吸液后,染缸底部有一定量的多余染液可供染料泵抽吸循环为最经济合理。
气流染色时水量也不能太少,若水量太少,染液循环有时有抽空现象,压差表的压力不稳定,也容易色花。
(2)染色配方,染料配方和常规染色相比差距不大,染涤纶织物配方基本相同,用活性染料染纤维素纤维织物时,个别染料用量可以减少3-5%。
助剂按浓度计算(g/l)投放,因为染液水量下降约50%,故助剂用量大幅度降低。
气流染色的保温温度与常规染色工艺相同,但保温时间不呵缩短,宏其化工认为应视实际染色效果适当延长保温时间为好。
(3)染色工艺程序,根据织物品种、颜色及所用的染化料制定合理的前处理、水洗、染色和后处理的工艺步骤、加料、升降温保温曲线等。
(4)进料,气流缸的进料设计得非常好,其料桶有二只,一只染料桶,一只大一点的为加盐溶解桶,用量大的盐和纯碱应从加盐桶里溶解后加入,方便操作工,整包的助剂可直接抬到桶口上格栅架上开包,加完后包装袋取下,如不小心混入一些杂物也会被染液过滤器阻档住,不争于进入染料泵,有利于保护染料泵,减轻其磨损,另外可提高加助剂的速度和促进助剂与染液的均匀混合,从而提高匀染性,减少染色时间,增加产量。
而染料液则必须从染料桶里加入,清洗盛装染料液桶的用水量要在浴比中考虑进去。
(5)风机、提布轮速度控制,要根据织物材料性质、坯布规格品种、坯布质量、加工要求等,选择合适的风量、提布轮速度,保证合理的布速,般布速在250~380m/min.既要防止断头,又要防止色花。
(6)染液滤网和空气滤网,染液滤网每缸拆洗,空气过滤器每个月拆洗一次。
(7)水质要求,由于喷嘴很小,气流染色对水质要求较高,水中不要有沙粒、杂质,防止喷嘴堵塞产生管差和色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配棉主体成份
以五级为主的棉花占40-50%,纯棉纱头棉占30-40%,精落棉占5-10%,其它预处理花或纤维素纤维占10-15%。各成分根据纱线质量实际水平可做10%左右的调节。
2、配棉中棉花平均品级
平均4.5-5.5级;最低品级7级(控制比例10%以内)。
气流纺纱质量控制标准
用棉要求与标准
一、低要求粗支纱(7-12S)配棉
1、配棉主体成份
白破籽为主占70%,斩刀花、精落棉为辅各占15%。各成分根据纱线质量实际水平可做10%左右的调节。
2、短绒率(12.7mm)
平均≤30%;最高40%(控制比例15%以内)
3、含杂率
平均≤12%;最高16%(控制比例10%以内)
±1.5
售纱:±1.5
股线用纱: ±2.0
±2.0
售纱:±2.0
股线用纱: ±2.5
1次/天.品种
3、断裂强度CN/Tex
≥8.8
售纱: ≥9.2
股线用纱: ≥9.0
≤8.5
售纱:≤8.9
股线用纱: ≤8.7
1次/天.品种
4、强力CV%
≤10
≤10
≥12
≥12
1次/天.品种
5、黑板棉结杂质
≤90
≤70
1次/班.品种
4、生条萨氏条干%
≤25
≤20
≥27
≥22
1次/2周.台
5、头条重量(克/5米)
±0.8
±0.6
±1.2
±1.0
1次/周.台
6、头并萨氏条干%
≤28
≤21
≥30
≥23
1次/月.台
7、末并萨氏条干%
≤30
≤23
≥32
≥25
1次/周.台
8、末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匀%
0.9
0.7
1.1
0.9
1次/班.品种
9、末并重量(克/5米)
±0.25内要求改齿;
±0.5内要求均匀搭配回纺;
超过±0.5范围要求均匀毁条。
4次/班.台
气流纺纱成品质量控制标准
项目
控制标准
关车标准
试验周期
低要求粗支纱配棉
较高要求中支纱配棉
低要求粗支纱配棉
较高要求中支纱配棉
1、重量CV%
≤3.0
≤2.5
≥3.5
≥3.0
1次/天.品种
2、重量偏差%
3、短绒率(12.7mm)
平均≤20%;最高40%(控制比例10%以内)
4、含杂率
平均≤6%;最高12%(控制比例5%以内)
三、涤棉特纺纱
1、配棉主体成份
以涤棉风箱花、涤车肚花、涤斩刀花为主,涤棉扫地花为辅。
2、混纺比
理论计算控制的混纺比与名义上的混纺比偏差控制在±4%。实测混纺比与名义上的混纺比偏差控制在±8%。
气流纺纱接批原料街接控制值
项 目
接批原料性能
混和平均差异
产地或类型
相同或接近
变动不超10-15%
棉花品级
1
0.3
长度mm
2mm
0.2-0.3mm
短绒率%
3%
0.3%
含杂率/%
低要求粗支纱配棉4%
较高要求中支纱配棉2%
低要求粗支纱配棉0.6%
较高要求中支纱配棉0.3%
回花和用比例/%
低要求粗支纱配棉10%以内;较高要求中支纱配棉7%以内
≥100
≥80
1次/周.品种
6、乌斯特条干%
10S:≤14.0
21S售纱:≤14.0
21S股线用纱: ≤15.0
≥15.0
21S售纱: ≥15.0
21S股线用纱: ≥16.0
1次/周.品种
7、条干cvb
≤5.0
售纱:≤3.0
股线用纱: ≤4.0
≥6.0
售纱: ≥4.0
股线用纱: ≥5.0
1次/周.品种
8、捻度CV%
≤5.0
≤5.0
≥6.0
≥6.0
1次/周.品种
9、倒筒纱疵个/十万米
≤4
售纱:≤3
股线用纱: ≤4
≥6
售纱: ≥4
股线用纱: ≥6
1次/2周.品种
(15只筒)
10、筒纱回潮率%
≥7.5
≥7.5
≤7.0
≤7.0
1次/天.品种
气流纺纱半成品质量控制标准
项目
控制标准
关车标准
试验周期
低要求粗支纱配棉
较高要求中支纱配棉
低要求粗支纱配棉
较高要求中支纱配棉
1、生条棉结杂质(粒/克)
≤360
≤150
≥400
≥180
1次/周.台
2、生条重量(克/5米)
±1
±0.8
±1.8
±1.6
3次/班.台
3、生条重不匀%
≤3.5
≤3.0
≥4.0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