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辅料相容性作用机制及研究方法分析
口服固体制剂原辅料相容性研究进展
![口服固体制剂原辅料相容性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a2abd1a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2.png)
口服固体制剂原辅料相容性研究进展摘要:口服固体制剂是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常用药物形式。
然而,原辅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对制剂的质量和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口服固体制剂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辅料之间的相容性进行评估和研究。
本文通过对口服固体制剂原辅料相容性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制剂的开发和生产提供指导和依据,并提高制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关键词:口服固体制剂原辅料相容性研究进展引言在药物制备过程中,需要选择性能良好的辅料,辅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的不同都会极大的影响药物成品的制剂参数,例如溶解度、保质期等等。
一、价格评估口服固体制剂原辅料相容性价格评估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制药企业的财务成本和生产效率。
1. 原辅料成本分析针对制作口服固体制剂的原辅料进行成本分析,将影响成本的因素进行拆解和透析,并探讨各因素对原辅料相容性价格的影响。
这种方法适用于市场前景不确定或其他不确定因素对原料和辅料成本产生影响的情况。
2. 生产效率评估通过研究制药企业的工艺流程和设备管理情况,可以评估口服固体制剂原辅料相容性价格。
生产效率评估需要收集制药企业的各项成本记录,例如人工成本,机器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制备过程评估,以及品质控制记录。
通过全面的数据分析找出生产效率低的环节和成本高的领域,并寻找改进措施。
3. 市场统计分析通过针对口服固体制剂原辅料市场的统计数据分析(如市场增长率、参与方或企业数量、价格变化趋势等),评估价格趋势,预测口服固体制剂原辅料价格的变化,找出价格波动的主因以及寻找应对之策,从而对企业未来的财务预算和保障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技术性评估1、安全性口服固体制剂原辅料相容性技术评估需要涉及到一定的安全性问题。
因为一些不相容的原辅料可能会导致制剂的不稳定性,进而影响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选择符合规定的原辅料生产企业,确保原辅料的质量安全和稳定性。
生产企业要有较为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完善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和规范的操作制度,确保不相容的原辅料不会加入到药品的生产中,保证制剂安全性。
药物制剂中药物与辅料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药物制剂中药物与辅料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d64e84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7.png)
药物制剂中药物与辅料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摘要:在药品制备中,药品和辅料之间的作用对药品的水解度,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程度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因此,在药物开发中研究药物与辅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为此,该文从相关性研究方法出发,系统分析了各种制剂中药品和辅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现代药物制剂研发中的处方筛选与药物设计,提出了研究基本思路。
关键词:药物制剂;药物与辅料;相互作用;研究进展药物制剂是由活性药物成分和辅料组成,因此选择到正确的辅料能够有效的提高药物的质量。
药剂师在设计药物的时候,选择辅料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剂型的因素和辅料本身的性质,还要考虑药物与辅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现如今,有关的研究人员不仅考虑其内涵的新相互作用,还在考虑辅料剂与辅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并且也在加大研究力度,最大化程度的减少其产生的副作用的程度上,还能提高其相互之间的溶解性。
一、制剂中的研究方法1.1热分析法热分析方法包括DSC方法,DTA方法和TG分析方法。
该方法不需要长时间的样品制备,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筛查许多辅料。
其中,DSC方法被普遍采用,是因为它能够通过特征性熔解峰的移动,来确定药物和赋形剂之间的兼容性问题。
不过,由于热分析方法往往使试样暴露于与实际产品要求相悖的高热条件下,并且因为这些有机化合物之间存在着相对相似的热解特性,所以在加热过程中会出现同样或类似的加热过程,从而使得试样的热分布峰重叠,因此无法区别它们。
最近的研究成果也证明,虽然FA方法能够重新处理所有通过DSC方法和TG方式所得到的原始数据,只是很难分类并利用它们来提取清晰的兼容性信号。
FA方法可以通过对可观测变量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和获取潜在变量,来降低对原始数据收集的多维性。
1.2光谱分析法傅里叶转换红外线光谱(FT-IR)法、拉曼光谱法等,当中以FT-IR法的使用更普遍。
运用对主要原料药和辅助品混合物的FT-IR研究,再根据知识图谱中特性吸引峰的消失、新峰的产生以及峰值强度的改变等,可确定原物质官能基的结构改变情况和新物质的形成状况,进而发现新物质的作用机理,同时还可监测到药品的脱盐、天然气水合物藏的产生等状况。
原辅料相容性试验指导原则
![原辅料相容性试验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b3f25a5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1e.png)
原辅料相容性试验指导原则引言对于化学制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原料和辅料的相容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原辅料的相容性试验可以帮助生产商和加工商确定不同原辅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特定条件下它们的相容性。
这些试验对于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提高产品质量以及保护环境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份原辅料相容性试验指导原则,旨在帮助化学品生产商和加工商进行原辅料相容性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做出相应的决策。
1. 相容性试验的目的相容性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不同原辅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特定条件下它们的相容性。
通过对原辅料进行相容性试验,可以评估它们在混合使用时是否会产生不良的化学和物理反应。
这种不良反应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设备故障甚至生产事故的发生。
2. 相容性试验的方法相容性试验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相容性试验方法:2.1 试验前准备在进行相容性试验之前,需要对试验物料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准备好相应的试验设备。
试验物料应包括所有要测试的原辅料,以及可能会接触到这些原辅料的设备和材料。
2.2 温度试验温度试验是一种常见的相容性试验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原辅料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观察其反应情况,以评估其相容性。
温度试验可以采用恒温槽或热板等设备进行,试验温度应根据实际使用条件来确定。
2.3 混合试验混合试验是另一种常见的相容性试验方法。
该方法将原辅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观察其混合后的物化性质是否发生明显变化。
如果混合后的物化性质与预期不符,说明原辅料之间可能存在相容性问题。
2.4 其他试验方法除了温度试验和混合试验,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他试验方法,如压力试验、pH值试验等。
这些试验方法可以根据试验物料的特性和使用条件来确定。
3. 相容性试验结果的判定标准相容性试验的结果应根据一定的判定标准进行评估。
通常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试验结果:3.1 外观观察通过观察试验物料的外观变化,如颜色、透明度等,来评估其相容性。
药品与药包材相容性研究方法探索和应用举例
![药品与药包材相容性研究方法探索和应用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e4fe85cd0c22590103029d09.png)
收集有关的药包材信息
直接与药品接触的药包材信息(初级包装) 基本信息: 药包材名称(标准名称) 材质/规格/型号/生产商(供应商) 注册证/执行的标准/材料成分表 样品信息: 批号/生产商COA/自检COA 重点关注:外包装/预处理工艺;有关的 次级包装 必要时追踪:管制瓶的玻璃管供应商/塑 料瓶、盖、接口等的粒料供应商/胶塞的 原料胶的供应商;提供证明和有关资料。
1999
2005
国外主要参考资料(二)
学术机构/协会 内容 PDA PDA J Pharm Sci and Tech ;Technical (美国注射剂协会) Reports
PQRI SAFETY THRESHOLDS AND BEST PRACTICES FOR (美国产品质量研究 EXTRACTABLES AND LEACHABLES IN ORALLY 协会) INHALED AND NASAL DRUG PRODUCTS (OINDP) 2006 Parenteral and Ophthalmic Drug Products (PODP) Leachables and Extractables Working Group 2009
分配平衡
吸附
接触界面
药品的安全性评价
药+包装=药品 商品
药(API) 安全性评价 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 致畸性 致癌性 致突变 生殖毒性 刺激性 溶血性 药包材 安全性评价 材料生物相容性 (药包材依据)
药物制剂 + 合适的包装 = 安全使用
药物相容性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
![药物相容性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74bb811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3.png)
药物相容性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在医学领域中,药物相容性是指两种或更多药物混合后是否产生化学或物理反应的研究。
相容性问题可能会导致药物失去疗效、产生毒副作用或形成有害产物,因此药物相容性的研究对于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药物相容性的研究方法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首先,药物相容性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包括物相法、溶解度法、分光光度法、热力学法等。
物相法是通过观察混合后药物的外观变化和结晶状态来判断相容性,可快速评估药物混合是否可能发生反应。
溶解度法则通过测定药物在混合溶液中的溶解度来判断相容性,可以反映药物间的溶解性差异。
分光光度法和热力学法则通过测定混合溶液的吸光度或热力学参数,可间接了解药物相容性。
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估药物相容性,为临床的使用提供有力依据。
其次,药物相容性的研究对于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上,往往需要将不同种类的药物混合使用,如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等。
如果这些药物相互不兼容,则会导致药物的失效以及不良反应的产生。
因此,在药物的配伍使用中,了解药物相容性是非常必要的。
研究药物相容性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哪些药物可以共同使用,从而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另外,药物相容性的研究还可以为制药企业提供参考,帮助其设计合适的药物制剂,确保药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药物相容性研究的临床应用不仅局限于药物的合并使用,还涉及到药物的稳定性研究、溶解度优化等方面。
例如,在药物制剂开发过程中,研究药物与辅料之间的相容性可以帮助选择与药物相容的辅料来制备药物制剂,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此外,相容性研究还有助于研发新的药物组合以及规避药物相互作用,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因此,药物相容性的研究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性。
总结起来,药物相容性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医学研究内容,利用各种研究方法可以准确评估药物混合前后的相容性。
药物相容性的研究结果对于临床药物的合并使用、药物制剂开发以及新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与辅料相容性研究进展
![药物与辅料相容性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7d16489102de2bd9705884c.png)
Vol.4 No.1Feb. 2018生物化工Biological Chemical Engineering第 4 卷 第 1 期2018 年 2 月药物与辅料相容性研究进展张卉(南京艾德凯腾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南京211100)摘 要: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药物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药物生产过程中,辅料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在辅料的设计过程中,如果不考虑辅料和活性成分的配比禁忌等因素,没有进行实时测定分析,就可能影响药物质量,从而对用药者产生潜在的风险。
本文从辅料和有效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药物与辅料的相容性。
关键词:药物-辅料相互作用;相容性;热分析法;光谱法;色谱法中图分类号:R943 文献标志码:AAdvances in Study on Compatibility of Drugs and ExcipientsZhang Hui(Nanjing Kaiteng Ed Biological Medicine Co., Ltd, Jiangsu Nanjing 211100)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edicine,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drugs. In the process of drug production, the excipient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process of excipient design, if we do not consider the factors such as the ratio of accessories and active ingredients, taboo and other factors, no real-time determination and analysis will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drugs, and thus have potential risks to the users. In this pape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excipients and the effective components is analyzed to improve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drugs and the excipients.Keywords: Drug excipient interaction; Compatibility; Thermal analysis; Spectrometry; Chromatography在药物研究开发过程中,经常会使用辅料来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增加病人的顺应性。
相容性试验方法研究讲解材料
![相容性试验方法研究讲解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548b409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9.png)
确保试验环境符合要求,包括 温度、湿度、清洁度等,以确
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试验操作
01
按照试验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每一步骤都得到准确 的执行。
02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和记录各项数据,如温度、 压力、时间等,以便后续分析。
03
对于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记录,以 便后续分析和总结。
试验结果分析
01
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统计、图表制作等。
02
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所选材料之间的相容性,并评估其性能。
根据试验结果,提出改进建议或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为后续
03
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04
相容性试验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试验前的注意事项
明确试验目的 在开始试验前,必须明确试验的 目的和预期结果。这将有助于选 择合适的试验方法、试验材料和 试验条件。
实时相容性试验
总结词
实时相容性试验是通过实时监测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后的变化情况,来评估其相容性的试验方法。
详细描述
实时相容性试验通常使用在线监测仪器,实时监测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该试验方法可以 实时反映物质之间的相容性,但需要使用昂贵的在线监测仪器,且结果可能受到混合比例、温度、压 力等因素的影响。
直接相容性试验是通过直接将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观察其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或 物理变化的试验方法。
详细描述
直接相容性试验通常用于评估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后是否产生明显的化学反应或 物理变化,如沉淀、颜色变化、气体产生等。该试验方法可以快速地检测出物质 之间的相容性,但结果可能受到混合比例、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间接相容性试验
总结词
间接相容性试验是通过检测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后产生的溶液的某些性质,如pH值、电导率、浊度等,来评估 其相容性的试验方法。
原辅料相容性试验
![原辅料相容性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99683dd531126edb6e1a1042.png)
原辅料相容性试验对于原辅料相容性,我把我所了解的情况和大家说一下。
首先强调一点,原辅料相容性的指导原则是落后的、过时的东西。
CDE审评中心早已把它淘汰,这一点在前两年审评中心的各个培训中都已提到。
如果没有原料药光稳定性问题,原则上原辅料相容性只考察高温高湿即可。
另外,什么要做什么不用做的问题。
新药肯定是要做的;仿制药如果和原研采用相同的辅料,以前是不要求,但是现在也是要做的。
因为实际中我们发现国内厂家的某些辅料的质量确实不如国外,所以现在仿制药和原研处方一致也是要做原辅料相容性的,目的是考察辅料的质量。
如果处方一致,但是原辅料相容性结果很差,就要考虑辅料的来源或者型号等方面的问题。
具体试验过程是这样的。
按照原则,原辅料相容性就是一对一,API加一个辅料,而不是多个辅料,除了有稳定剂等特殊情况。
做的时候,辅料的量不是处方的用量,而是比处方量高出5-10倍,试验目的就是看高用量的情况下的影响。
也正因如此,原辅料相容性的结果不能和制剂划等号。
原辅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然后分装成几份,一般会加上5%的水,注意滴上水不要再混和,而是要密封。
密封之后放样,水会蒸发,自然就均匀的在容器中了。
不要敞口做,敞口之后放样,一加热,水都挥发掉了,试验还有什么意义呢?而且最好一个取样点放一个样,因为打开之后再密封重新放样,里面的水分含量和湿度就变了。
另外,每个取样点的样品量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
除了观察外观或者测水分外,准确的称量,然后全部溶掉,测定有关和含量。
有时直接放置在加速条件(40℃+75%湿度)的情况下,也可以的。
至于是加5%的水,还是放在75%的湿度条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样品特别容易吸潮,放到75%湿度条件,可能吸潮特别厉害,都没办法取样。
如果样品不是很容易吸潮,敞口直接放在75%的湿度条件下更便捷。
这个实验遇到的问题千奇百怪,各种各样的都有,比如锯齿状的数据。
主要出现的问题就是混不匀,取样的时候也没考虑到均匀性,所以就造成不同取样时间的数据忽高忽低,说明不了问题。
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a92395b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f.png)
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是指对材料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的研究领域。
随着现代医学和生物工程学的发展,人们对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要求越来越高。
本文将探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的重要性、研究方法以及在医疗应用中的进展。
一、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的重要性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是指材料在人体内或与生物组织接触时对生命体不会产生有害的反应。
在医疗应用中,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直接关系到医疗器械、植入物和药物传递系统的疗效和安全性。
如果材料不兼容或具有毒性,可能引起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甚至组织坏死,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
因此,研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至关重要,可以为医疗器械的开发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的研究方法1. 细胞培养实验:细胞培养实验是研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将材料与细胞接触,观察细胞的形态、增殖和凋亡等指标的变化,评估材料对细胞的影响。
这些实验可以揭示材料与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为优选生物相容材料提供依据。
2. 动物试验:动物试验是研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将材料植入动物体内,观察材料与组织的相互作用,评估材料在体内的生物相容性。
这些实验可以模拟真实的生物环境,更接近人体情况,有助于预测材料在人体内的生物相容性表现。
3. 体外测试:体外测试是研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的一种快速、经济的方法。
通过将材料与生物液体接触,观察材料与生物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评估材料对生物液体的影响。
这些测试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初步结果,为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三、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在医疗应用中的进展随着对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认识的深入,新一代的生物相容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在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这些聚合物可在体内分解为无害物质,避免了不必要的二次手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此外,纳米材料在生物相容性研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调整纳米材料的形状、大小和表面性质,可以改善其生物相容性,实现更高效的药物传递和诊断成像。
药品研发中的原辅料相容性实验
![药品研发中的原辅料相容性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3d72b48452d380eb62946daa.png)
在药品设计过程中,辅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对于辅料及其在处方中的用量选择,不仅基于它们的功能性,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药物与辅料之间的相容性。
所谓的不相容性,可以定义为药物与处方中一种或多种辅料发生不良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制剂在物理、化学、微生物学或治疗性质方面的改变。
因此,辅料相容性的研究主要是用于预测药物在最终剂型中可能潜在的不相容性,同时为申报注册法规文件所需的处方中辅料及其用量的选择提供合理依据。
辅料相容性的研究通常被认为是很普通并且繁琐的。
但是,这些研究恰恰是药物研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原因在于:包括处方的选择、药物稳定性的评估,降解产物的鉴定,以及对于相互作用机制的了解,都可以从辅料相容性研究所获得的知识中得到有益指导。
如果发现药物稳定性不能尽如人意,就要采取对策以提高其稳定性。
因此,在药品开发的后阶段进行系统的,周详计划和执行的相容性研究,可以有效地节省由于稳定性问题而浪费的资源和拖延的时间;同时,如果当药物产品进入后期开发的阶段,辅料相容性的研究对于引起稳定性问题的原因推测也非常有帮助。
而且随时间的推移,监管的期望对此有了显著的增加。
正如一直都在提倡的质量源于设计(QbD)的倡议那样,这种趋势将会一直延续。
在进入申请的开发报告中,需要药物与辅料的相容性数据以证明对处方成分选择的正确性。
基于辅料对药品和生产工艺的影响,相关法规已经越来越多地关注其关键质量特性(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sCQA)和控制策略。
从药物开发过程的角度而言,通常是在对药品(药物活性成分,API)液体和固体稳定性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开展这些研究,但应在处方开发之前。
剂型中不相容导致的变化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①颜色或外观的变化;②机械性能的损失(如片剂硬度);③溶出行为的变化;④物理晶型的转变,⑤升华导致的损失;⑥药效降低;⑦降解产物的增加。
2.药物与辅料之间的化学作用在药物制剂中能观察到最普遍的反应为水解作用、脱水作用、同分异构化作用、消除作用、成环作用、氧化作用,光降解作用,以及与处方成分(辅料及其杂质)之间的特殊反应。
药物研究原辅料相容性的4大分析方法
![药物研究原辅料相容性的4大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1677b3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5d.png)
药物研究原辅料相容性的4大分析方法在药物研究开发过程中,经常会使用辅料来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增加病人的顺应性。
辅料一般认为是非活性且无毒害的,能够有效地改良药物外观以及顺应性。
但辅料一般是通过和药物有效成分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相互作用之后实现其功效。
在制剂的研究开发过程中,部分活性成分通常难溶于水,可以通过加入崩解剂或者将原料微粉化来加强其溶解度,同时加入一些其他辅料来保证药物的稳定性等其它属性。
辅料多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混合组成的,如果施用不当很有可能产生副作用甚至影响药物安全性和稳定性。
文章从辅料和药物有效成分反应入手,阐述其反应机制并对目前药物和辅料相容性研究进行综合阐述。
1.药物和辅料的相容性辅料自身并不具备相容性,在制剂中起到固定作用,通常是通过调节环境因素来确保药物理化性质的稳定。
在一些特殊药物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有效成分和辅料的相容性。
有时辅料会导致有效成分分子发生异构化,晶型转化等不良反应。
1.1物理作用有效成分和辅料发生的最常见的相互作用是物理作用,主要包括吸附作用和包埋作用。
1.1.1吸附作用在药物生产过程中,药物分子和辅料分子常常会通过范德华力或者静电作用相互吸附,这一过程可以有效提高药物溶解度和润滑程度,提高药物质量。
但当该反应过度进行导致吸附力过强时,解吸附力就相对较弱,药物进入体内难以扩散,导致药物利用率降低,甚至影响药物质量。
1.1.2包埋作用包埋作用通常发生在片剂中。
片剂中,常常通过加入辅料使药物小分子和辅料表面大分子结合从而得到均一、稳定的制剂。
但是当包埋作用过度时,就会影响药物的释放,降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一般在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类粘合剂加入亲脂性药物时常常会出现这种现象。
1.1.3物理作用的影响物理作用的失衡可能带来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药物利用率低,还可能干扰到制剂稳定。
当吸附包埋过度时,药物难以释放,药物不能充分溶解到溶剂中,导致含量测定以及质量分析等出现一定偏差,影响质量控制。
手把手教你原辅料相容性试验和包材相容性试验
![手把手教你原辅料相容性试验和包材相容性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6cce54f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a.png)
⼿把⼿教你原辅料相容性试验和包材相容性试验药包材与药品相容性试验的⽬的药包材对保证药品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因⽽药⽤包装材料将直接影响⽤药的安全性。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是药品的⼀部分,尤其是药物制剂中,⼀些剂型本⾝就是依附包装⽽存在的(如⽓雾剂等)。
由于药品包装材料、容器组成配⽅、所选择的原辅料及⽣产⼯艺的不同,导致不恰当的材料引起活性成分的迁移,吸附甚⾄发⽣化学反应,使药物失效,有的还会产⽣严重的副作⽤。
为此,CFDA发布了《药品包装⽤材料容器管理办法》(暂⾏)、《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管理规定》(暂⾏)⼆个局长令,以切实从根本上保证⽤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均⼀性。
这就要求在为药品选择包装容器(材料)之前,必须检验证实其是否适⽤于预期⽤途,必须充分评价其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评定其在长期的贮存过程中,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如温度、湿度、光线等),在运输使⽤过程中(如与药物接触反应,对药物的吸附等)、容器(材料)对药物的保护效果和本⾝物理、化学、⽣物惰性,所以在使⽤药包材之前需做相容性试验。
药包材与药品相容性试验的原则(⼀)、药物在选择药包材材料、容器时,应⾸先考虑其保护功能,然后考虑材料、容器的特点和性能,包括化学、物理学、⽣物学、形态学等性能。
(⼆)、药包材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较低的迁移性、阻氧、阻⽔、抗冲击、⽆⽣物意义上的活性、微⽣物数在控制范围内、与其它包装物有良好的配合性、适合于⾃动化包装设备等。
(三)、在评价之前药包材与药物应符合有关标准。
(四)、药包材与药物相容性试验应考虑以下⼏个⽅⾯:1、形成包装单元时,各包装物应有良好的配合性。
2、包装单元形成时,能适合特定的包装设备。
3、包装中的药物,能通过药物稳定性试验的所有项⽬。
4、药包材根据⽣产⼯艺要求耐受特殊处理的能⼒(如钴60消毒等)5、同⼀包装单元中⾸次⾄末次使⽤保证药物的⼀致性。
6、对恶劣运输、不同贮存环境的抵抗能⼒。
(五)、所有试验都应根据具体的包装形式和药物,设计试验⽅案并按《药品⾮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进⾏实验。
原辅料相容性试验法规要求和影响因素浅谈
![原辅料相容性试验法规要求和影响因素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12352f1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f.png)
原辅料相容性试验法规要求和影响因素浅谈各国对原辅料相容性试验要求中国对原辅料相容性,在化学药物制剂研究基本技术指导原则中的“四、处方研究”,“(二)辅料”“2、相容性研究”部分药物与辅料相容性研究为处方中辅料的选择提供了有益的信息和参考。
药品申请人可以通过前期调研,了解辅料与辅料间、辅料与药物间相互作用情况,以避免处方设计时选择不宜的辅料。
对于缺乏相关研究数据的,可考虑进行相容性研究。
例如口服固体制剂,可选若干种辅料,若辅料用量较大的(如稀释剂等),可按主药:辅料=1:5的比例混合,若用量较小的(如润滑剂等),可按主药:辅料=20:1的比例混合,取一定量,参照药物稳定性指导原则中影响因素的试验方法或其他适宜的试验方法,重点考察性状、含量、有关物质等等,必要时,可用原料药和辅料分别做平行对照试验,以判别是原料药本身的变化还是辅料的影响。
”如处方中使用了与药物有相互作用的辅料,需要用试验数据证明处方的合理性。
ICH 指导原则Q8(R2)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中的“2.1.1”章节中要求在制剂研发开始阶段进行原辅料相容性试验。
应该评估在3.2.P.1所列赋形剂的药物和辅料的相容性,对于多个原料药,还应该讨论各原料药之间的相容性。
在FDA发布的“Chemistry Review of Question-based Review (QbR)Submi ssions”原辅料相容性也有要求。
ATTACHMENT2: QbR QUESTIONS - DRUG PRODUCT (CHEMISTRY)部分,第9条:9. What evidence supports excipient-drug substance compatibility andif applicable,excipient-excipient compatibility?FDA发布的仿制药案例(QbD)里面也有提及“Quality byDesign for ANDAs: An Ex ample for Immediate-Release Dosage Forms ”原辅料相容数据如表1和表2。
原辅料相容性试验指导原则
![原辅料相容性试验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bf42b56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98.png)
原辅料相容性试验指导原则引言在药物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原辅料的相容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原辅料相容性试验旨在评估不同原辅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确定它们的相容性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本文档将介绍原辅料相容性试验的指导原则,并提供一些实践建议。
试验目的原料和辅料相容性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药物产品中各种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该试验有助于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生物有效性,同时帮助制定正确的配方和工艺参数。
试验方法以下是原辅料相容性试验的基本方法:1.选择合适的试剂:根据药物成分和预期的原辅料,选择适当的试剂进行相容性试验。
试剂的选择应考虑到其在试验过程中对原辅料反应的敏感性。
2.确定试验条件:确定适当的试验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反应时间和pH值等。
确定试验条件时,应考虑到产品的预期使用条件以及原辅料在这些条件下的稳定性和相容性。
3.准备样品:准备包含药物成分和原辅料的样品,按照实际配方和工艺参数进行调配。
确保样品中的原辅料浓度与实际产品一致。
4.进行试验:将样品暴露在所选试剂中,根据指定的试验条件进行反应。
观察样品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包括颜色变化、沉淀形成和pH变化等。
5.评估试验结果:根据试验结果评估原辅料的相容性。
如果发现了任何不良反应或相互作用,应重新评估配方或调整工艺参数。
实践建议以下是一些实施原辅料相容性试验的建议:1.试验设计:在试验设计阶段,应考虑到产品的特性和预期使用条件。
根据产品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试剂和试验条件,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制定试验方案。
2.引用标准:参考相关的药典和法规要求,在试验过程中遵循相应的标准和法规要求。
3.样品处理:样品的制备过程应遵循良好的实验室规范。
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遵循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样品处理。
4.仪器设备校准:确保使用的仪器和设备符合标准要求,并按照校准程序进行定期校准。
5.数据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仔细分析和解释。
确保对实验数据进行准确记录,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评估。
原辅料相容性试验工作总结
![原辅料相容性试验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80f565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6b.png)
原辅料相容性试验工作总结第一篇:原辅料相容性试验工作总结原辅料相容性试验工作总结summersmiling 最近项目要做原辅料相容性试验。
因为是第一次做,感觉无从下手。
拿到这个任务,有点不知所措,因为没有一个具体的原辅料相容性试验的官方指导原则。
于是打算在两大平台“丁香园”“小木虫”地毯式扫描一遍再开始实验,当然,没扫完就拖了两周。
最终还是决定动手干起来,而不是寻找一份完美的方案。
首先看了《药物制剂研发指导原则》、《药物(原料和制剂)稳定性指导》。
知道比例的常规做法如与稀释剂等大比例为1:5,与润滑剂小比例为20:1;放置条件参照影响因素试验。
接着写方案,罗列要考察的辅料、原料,要考察的条件(高温60℃、高湿92.5%、光照三个条件),考察时间点(0、10、30d),考察项目(有关物质、形状,另外高你湿加吸湿增重考察);设计样品量(每次检验量、考察点、考察的条件),这里混合的方法是取原料和辅料同置密封袋中,抓住袋口使袋子充满空气然后振摇使混合均匀,然后分装到各个条件去放置,一般总用量到5g这样,分到三个条件每个条件1g以上,切勿只是按照检验量只混一点点物料,我一开始就是只关注检验量只设计了不到1g的总混物料,结果被制剂的鄙视了,那么一点点,怎么混!而且做高湿试验的吸湿增重才放几十毫克怎么测得准!起码要放1g以上吧!关于放置的容器,大一点的(直径10cm吧)扁形称量瓶就合适不过了,高湿试验敞开,光照和高温最好盖上盖子,放置空气流动交叉污染(特别是高温的鼓风干燥箱,很容易把空白辅料给污染到主药)。
关于有关物质检测,最好配样后立即进样,因为不知道辅料存在下的溶液稳定性。
具体操作步骤碎碎念:方案详细点,充分点,与制剂沟通;器材准备充分;物料准备充分,最好买多点敞口试剂瓶从大袋辅料里分装出来备用;关于混合前的原辅料称量,不用很准确1g以上的用千分之一天平就可以,称量数我认为都不用记录,当然,油多不坏菜,还是记录吧;关于主药加总混辅料的,比例是按照单个辅料时的比例还是说总混辅料作为一个整体占的比例与单个辅料时一致,应该都可以吧,看辅料多少种类来定;检测时取样量就按照理论比例来称取检验量就好了。
药用辅料相容性研究及安全性评价课件
![药用辅料相容性研究及安全性评价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c01fc2aaea998fcc220ef9.png)
2)根据拟用处方组分和制备工艺,采用小试方法进行制剂制备后,再 粉碎后作为另一实验组(综合对照组)联合评价。
如:制备片剂、颗粒、微丸或冻干制剂后,再适当粉碎(注意条件)
3)关注多晶型药物的晶型变化条件(温度、湿度、粉碎撞击、冷冻和 升华速度),测定原料药、制剂和空白辅料的X衍射谱,根据图谱的 差异性和相似性,评价晶型是否改变。
5、使用目的和要求
1)目的:保证制剂成型与符合药品标准;保证与提高药品安全、有效 、稳定;存储、运输、携带、使用方便等
2)要求:科学、合理、安全(种类、规格、用量等)
药用辅料相容性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5
二、药用辅料相容性研究
总体内容
1、辅料与药物(已达成共识) 2、辅料与辅料(有待进一步加强“功能化”) 3、药物与药物(复方制剂的配伍基础)+辅料(与1相似)
药用辅料相容性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周建平 中国药科大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药用辅料相容性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1
内容提要
➢ 一、概述 ➢ 二、药用辅料相容性研究与案例 ➢ 三、药用辅料安全性评价与案例 ➢ 四、展望
药用辅料相容性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2
一、概述
1、基本含义
系指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使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 是除活性成分以外,在安全性方面已进行了合理的评估,且包含在 药物制剂中的物质(包括制备过程中)。
药用辅料相容性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12
☆安全性评价案例(一)
1、口服用辅料 1)如水性包衣液一般含有一定量乳化剂、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等)
,应严格控制种类、规格、用量等; 2)如丙烯酸树脂应严格控制丙烯酸单体以及有机溶剂残留; 3)如胶囊壳应严格控制“铬”(控制回收胶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氢键作用
药物分子与辅料分子以氢键结合,是提高水难溶 性药物溶解度的方法之一
质子转移
质子转移是将药物分子从盐转化为自由离子,酸 碱反应是质子转移的常见类型之一
沉淀反应
辅料与药物活性分子特别是含金属或离子态的有 机化合物可发生沉淀反应
水解反应
辅料中的水分影响药物稳定性;聚乙烯吡咯烷 酮、硬脂酸镁的含水量高,易导致药物降解
常用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 以 mg 计)、重复性好等优点,多用于原料药鉴别
原子吸收(AAS)
光谱法
测量物质内部量子化能级跃迁产生波长、强度进 行分析
紫外(UV-Vis)
红外(IR)
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法(FTIR):比较红外 光谱图
分子荧光光谱法(MFS)
色谱法
按物质在固定相与流动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别而进 行分离、分析的方法
X射线粉末衍射(XRPD)其他
特定官能团的药物与常用辅料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药物与辅料相容性研究方法设计
考虑其适用性、专属性、灵敏性、精确度和建立 的实验模型
大多数相容性试验中都选择配制处方药用辅料比 为 1:1的混合样品
分析方法
热分析法(TA)
在程序控制温度下,准确记录物质理化性质随温 度变化的关系
热重法 差热分析法 示差扫描量热法(DSC)
原辅料相容性作用机制 及研究方法分析
药物与辅料的相容性
物理作用 化学作用
吸附(最常见)
制剂生产中,药物分子通过物理力(范德华力)或 静电作用吸附在辅料表面,增大分子活性表面 积,提高药物润滑度和溶解度
包裹(片剂中常见)
药物小分子通过物理力与辅料表面大分子结合
Maillard反应
一种还原糖与胺类基团(伯胺、仲胺)的反应,是 最典型的药物与辅料的化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