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心理学在大学生教育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摘要:要想逐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就要积极做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成为优秀人才的基础和前提。

近些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事件频发,逐渐成为严重制约高校人才素质提升的主要因素。

高校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将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纳入大学生的课程学习体系之内,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的素质教育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面向21世纪的教育振兴计划的落实行动,只有不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才能更好地遏制逐年出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例如,发生于2013年复旦大学的林某某投毒案以及更早发生的清华大学刘某某泼硫酸“伤熊案”等,都说明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只有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更好地遏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最终保障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当前表现出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种类第一,大学生不适应全新的大学环境,导致大学生出现失眠忧郁等问题。

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定型的关键时期。

因此,只有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才能更加有效地避免大学生出现不必要的心理健康问题;第二,无法适应大学的人际交往,导致大学生自身的心理感到压抑和孤独,从而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十分不利;第三,大学生进入到大学全新的环境以后,对大学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学习生活产生了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的就业和课程学习压力较大,需要大学生不断调整自身的期望,进而使得大学生逐渐提升和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

二、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一直以来,高校的管理部门和高校管理者都应当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较高的关注。

但是我国高等院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新时期积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任务和使命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高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程度有待提升早在2001年,我国的教育部就针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出了要求和指示,颁布了要求各大高校持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工作意见,同时也强调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其应有的重要性。

专升本考试教育心理学全部论述题考点

专升本考试教育心理学全部论述题考点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联系实际谈谈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学生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一旦出现了学习困难,教育心理学可采用多种方法,帮助教师来了解困难的原因。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

教师可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材料、教学坏境等,将这些原则转变为具体的教学程序或活动。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的方向,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手段,达到预期的效果。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教育心理学不仅为实际教育活动提供一般性的理论指导,也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提供了可参照的丰富的例证。

有效的教学需要教师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灵活地进行,因为学生、班级、学校以及相应的社会环境各有不同,教学内容、教学时段,教学方法等也各有不同,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是不存在的、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创造性地、灵活地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应用于教学中,否则,生搬硬套某些原理无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甚至适得其反。

教育心理学并非给教师提供解决一切特定的问题的具体模式,相反,它给教师提供进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研究的方法,使教师不仅能够理解、应用某些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而且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去验证这些原理并解决特定的问题。

2.有的老教师认为自己没有学过教育心理学,上课同样上得很好,所以学不学教育心理学都没有关系。

请就此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原因如下:(1)有些老教师从未学过教育心理学,却可以做好教学工作,是他们在长时间的反复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和摸索的结果。

老教师从不断的教学实践中获得经验和教训,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轻松应对.但是实践经验不断总结和反思的过程,耗费时间长,见效慢,如果所有教师都用这种方法来开展工作,将会对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作用一、引言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学习和发展的科学。

它探讨如何理解、解释和改善学习者的行为。

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找到最佳的方式来教授他们。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作用很重要。

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掌握教学技巧和方法,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文将讨论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二、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作用1、帮助教师理解学生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

教师可以通过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要求,更好地把握学生的行为。

此外,教师还可以了解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学习习惯等,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帮助教师掌握教学技巧和方法教育心理学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技巧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

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

3、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效果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观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教学技巧和方法,更好地提高教育效果。

因此,教师应当更多地研究教育心理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指导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四、结论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掌握教学技巧和方法,更好地提高教育效果。

因此,教师应当更加重视教育心理学知识的研究,更好地利用它来适应、指导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当代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当代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当代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探索任祯(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眉山620860)教育心理学是当代教育与心理科学理论融合发展的产物,主要解决教与学这种双边活动中各主体产生的一切心理活动。

在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今天,大学生身心受到来自各方面观点和因素的冲击,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关键矛盾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提升院校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必然需求。

一、当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挑战(一)人际关系面临重构人际关系是大学阶段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来自各地域、各民族的青年学生聚集到同一院校甚至班级中,不管是思维方式还是心理定式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一些学生还未摆脱对家庭的依赖,人际交往面临困难,由此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少见。

人际关系的构建会受到学生认知结构、自我意识以及交往目的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在大学之前人际交往经验匮乏,心理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具体表现为冷漠、退缩、害怕失败;还有部分学生受功利思想侵蚀,片面将人际关系等同于利益关系,同样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1]。

(二)社会竞争压力较大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高度繁荣,我国逐步进入了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新常态发展阶段,科技、文化密集型产业层出不穷,对精英人才的需求愈发旺盛,高校教育也迎来了首个大众化发展趋势。

这种变化带来整体教育水准提升的同时,也给大学生造成了极大的竞争压力,一方面社会和企业对大学生能力表达出了极高的期望值,但固化的高校教育模式却无法适应时代变更,另一方面学生在人生规划中表现出期望过高的现象,现实的打击很容易使其产生不满或者逆反心理,再加上繁重的课业压力,焦虑、烦躁等情绪也随之产生,给学生心理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三)自我调适能力欠缺大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学生面临的不再是单一的学习任务,而是来自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等方面的挑战,这无疑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其出现焦躁不安的情绪。

然而当前多数高校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设置心理保健教学学科,直接导致学生无法正确认识自身情绪障碍,对心理学相关知识关注甚少,缺乏自我调适能力。

大学教育心理学的论文

大学教育心理学的论文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揭示在教育、教学影响下,受教育者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研究形成道德品质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等。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篇一《浅谈高校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摘要: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内容是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揭示在教育、教学影响下,受教育者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研究形成道德品质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等。

教育心理学有别于一般的心理学课程,它是以受教育者为研究对象的,无论学生还是教师能否学好教育心理学这门课对今后的教育生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关键词:教育心理;认知;素养;形成一个人从小对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就不会感到陌生,尤其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侦探小说和悬疑电影的推理片断,俗话常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因此对人来说看来能够读懂对方的心理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有过这样一个案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1957年做过的一次“意向对保持学习材料的影响”的实验,发现学生存阅读之前有准备长时记区的意向,阅读之后才出现这种意向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从这个案例启发中得出,在教学中经常提示学生,不要只为当前的考试而学习材料,应为长远的学习或应用而去掌握材料,只有这样,知识才会保持得长久。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由于每个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都存在着差异,教师仅仅依靠学科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更多更好的运用心理学知识,科学合理的去因材施教,提高工作效率。

在大学的辅修课程里,有关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的课程,而作为教师,站在一个教书育人的知识传授者的角度上,我们学习教育心理学时,在准确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之前,首先要保证我们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试问一个心智不健康的教师,又怎么成为一名瘦学生爱戴的好老师呢教师应该具备比普通人更良好地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除了能促进生理健康以外,更与工作主动性、效率息息相关,只有处在良好地心理条件下,才能发挥工作最大潜能,取得积极地工作成果,教师的心理健康首先表现在有健全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在给学生传授学术知识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自身的品德修养。

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

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

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对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分别从认知发展、学习策略、教学评估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论述。

1. 认知发展心理学在教育中的第一个作用是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是指个体通过感知、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过程逐渐获取知识和学习能力的过程。

通过运用心理学知识,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阶段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和资源。

2. 学习策略心理学在教育中的第二个作用是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主动选择和采用的获取、整理和应用知识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心理学的研究,我们知道了不同的学习策略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例如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合作学习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3. 教学评估心理学在教育中的第三个作用是协助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是指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质量的评价,提供改进教学和提高学习效果的依据和参考。

心理学的测量和评估方法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差异、困难以及问题所在,从而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目标和方法,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辅导。

通过科学的教学评估,教师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水平。

4. 心理健康心理学在教育中的最后一个作用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功能良好、积极适应社会环境和压力、有良好心理状态的状态。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例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焦虑和抑郁等。

通过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心理学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还可以辅助教学评估,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论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

论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
关 键 词 : 理 学 高校教 育 心理 活动 心 学业 不 良
中图分类号 :4 2 G 4
文献 标 识 码 : C
文 章 编 号 :6 2 8 8 (0 8 1 — 0 3 0 1 7 — 1 1 2 0 )0 0 2 — 2
新 世 纪 国 内外 形 势 的发 展 变 化 和 互 联 网 的普 及 ,对 高 校 教 育 工 作 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对 新 的挑 战 , 校 教 育 工 作 如 何 适 面 高
时 代 教 育
N o .0 1
丽 面
Oco e 0 8 tb r2 0
论心理 学理论在 高校教 育 中的应 用
陈玉 强
摘要 : 心理 学既 是 一 门理 论 性 的 学科 , 又是 一 门应 用 性 的 学科 , 诸 多理 论 都 具 有 很 强 的 实 用性 。 多年 来 , 国心 理 学在 认 知 心 理 其 我 学 、 物 心 理 学 、 育 心 理 学 、 织 管理 心 理 学 等 领域 中的基 础 与应 用研 究都 取 得 了较 大 的 成 就 。在 高校 的教 育 工作 中 . 何 从 实践 需 生 教 组 如 要 入 手 , 效地 利 用这 些 心 理 学成 果 来逐 步提 高 高校 的教 学质 量 , 有 已成 为 现 代 高校 管理 工作 的 重要 内容 , 得 探 讨 。 值
生 观 、 值 观 , 不 能 粗暴 地 采 取 硬 性 规 定 不 让 其 表 现 或 强 迫 其 价 而 改 变 某 种 思 想 或 情 绪 , 则 只会 越 管 越 糟 。 因 此 , 校 教 育 应 从 否 高 主 动 关 心 、 察 大 学 生 内心 矛 盾 人 手 , 过 及 时 给 予 热 情 关 怀 来 洞 通 引 导 他 们 战 胜 心 理 消 极 面 , 除 内心 的矛 盾 , 继 续 向前 发 展 积 消 为 蓄力 量 , 才 是 高 校 教 育 应该 选 择 的方 向 。 这

《高等教育心理学》思考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思考题

第一章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1.简述高等教学心理学的主要作用。

答: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1)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认识学与教的心理活动规律,做到科学与人;(2)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3)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4)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2.简述教师角色的构成。

答:所谓“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教师往往同时扮演着多种角色:(1)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2)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3)榜样和模范公民;(4)学生灵魂的塑造者;(5)教育科学研究人员。

3.简述教师角色的影响和作用。

答: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1)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教师的领导方式对班集体的社会风气有决定性影响,对课堂教学气氛.学生的社会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个性发展以及师生关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师的领导方式可分为四种:强硬专制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和民主型,民主型是最理想的。

(2)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学生中心的教学风格强调学生的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强调让学生自己参与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评议学习效果,教师则是一个不直接出面的领导者,教师中心的教学风格则是由教师直接出面知道学生。

(3)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期待.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品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期望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告诉人们,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都应寄予合理的期望和要求,给他们以公正和足够的支持与鼓励。

(4)教师的举止言谈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主要通过有声的言教和无声的身教实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是以全部行为和整个个性来影响学生的,“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

教育心理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研究

教育心理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研究

23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

由此可见,教育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育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人才回馈社会,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学校教育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学方式,以求跟上新时代发展的步伐,培养更多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才。

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今社会的发展。

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科学教育方是上策。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即研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及其中的心理现象。

教育心理学旨在将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于教育,可运用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改良创新、学习动机激发以及帮助学生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与挑战。

那么,如何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基础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呢?运用教育心理学就是关键。

一、遵循学习心理规律,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成长学生的学习不是混乱无序的,其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沙河二小 杨 慧中有一定的心理规律。

首先就是对未知的好奇。

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都会被未知、未掌握的事物吸引,吸引之后就是学习。

反推之,如果想要学生更好地学习,第一步就是用未知来吸引他们。

每一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魅力点,语文有文字、意境、精神,数学有理论、思想、力量,英语有交流、了解……不同的学科都有值得学生探究的知识,都有等待学生发现的美好。

“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显然与这一原则相悖。

教师单纯教授教材内容,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吸引力的。

学生需要的是启发。

如面对语文课文的题目,引导学生去思考作者、背景还不够,巧用情境式教学方式能很好地改善平铺直叙的枯燥。

将一堂课设定为迷宫,通向哪儿取决于学生走哪条路。

从作者出发,发散到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对作者的个人评价,把“作者”这个点吃透,这条路就走通了。

从背景出发,就发散到具体的写作年代,去看看那个年代发生的事,用眼和心去感悟。

试论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后 以提 问的方式对相关 文学语句 的含 义进行提 问, 使学生充分表 达 自己的理解 , 尽可 能让学生 自由发挥 , 不 限制学生在其 中举 出 其他 典型例子作为补充 , 对于表现较 出色 的同学要表扬 , 提 高学 生 的成就感 。 3 培养学生学 习兴趣 “ 兴趣是 最好 的老 师 。 ” 兴趣 也是 激发学 生学 习 的最大 动 机 。学生对所学 内容产 生兴趣 , 就会一 门心思想把它学好 , 激 发 较强 的求知欲 , 会表现 出一种必须 要把所 学内容理解 透彻且必须 要将其掌握 的心理倾 向, 因而在学 习过程中就会表现出积极 主动 的态 度, 就会取得较好 的课堂成效 。在培 养学生学习兴趣上 , 课 堂 的引入是基础 , 教学是关键环 节。较好 的引入能够马上将学生 的注 意力集 中到课堂教学 中去。在教学 中, 教师可以将较为抽象 的概念进行 直观 的讲解 , 使学生在 课堂上将课本里的知识 不知不 觉地记住 , 学生变被动为 主动 , 变消极为积极 , 方能收到较好 的教
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重视的内容是对学生要保持一定的尊重要发自内心地给予爱护将学生的主动性创新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积极做好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个性以及心理特点为学生创造一个较为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及环境
塑 N O. 1 T I 皿 E 埘: 『 C 棚 O N J I m
中 图分 类 号 : G4 4 文献 标 识 码 : c
教 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 教育教学情景 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 规律 的科 学。研究 的主要内容是教育教学 情景中师生教与学相 互作 用的心理过程 以及 教与学过程 中的心 理现象。本文就如何 将教育心理学较好地应用 到教育教学 中去展开研究 , 为教 师的教 学提供可参考依据 。 1 树立“ 以学生为中心” 的 教 育 理 念 人 本主义心理学认为 , 人的潜能是通过 自我实现的 , 而并非 教育作用使然 。因此 , 教育学家认为教育 的作用就是为学生提供 个 相对 较安全 、 充满人 情味与 自由的学 习环 境, 使学生能够在 这种环境 中使原有 的潜能得 以激发 与实现 。 “ 以学生为 中心 ” 的理 念就是 在这种思想 的影 响下被提 出的。启 发式教学主要运用 了 “ 以学生为 中心 ” 的思想作为教学指 导, 而教 师在这种教学过程 中 作为 学生思维 的开发者 。人本主义强调教 学的 目的是促进学生 学 习上 的提 高, 因此启发式 的教学强调 的是教 师要利用学生 的好 奇心 , 使其在好奇心 的驱使下 去学 习与消化学生认为 的一切有趣 的、 需要 的知识 。也要启发学生将其启发性和 主动性作为学 习的 动力 , 有 机地将 自身学 习愿望、 目的、 兴趣等 相结合 , 促进学生 的 自身发展 。 启发式 的教学方式具有一定 的开放性 , 学 习中主要 以学生为 主体 , 教师只是引导者 、 协作者及促进者 。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 重 视的 内容是 对学生 要保持一定 的尊重 , 要发 自内心地给予爱 护, 将学生 的主动性 、 创新能力 以及创造能力充分地发挥 出来 , 在 教学过程 中要注重 与学生之 间的互动 , 积极做好 与学生之 间的沟 通交 流, 了解学生个性 以及 心理特点 , 为 学生创 造一个较为和谐 的课堂学 习氛 围及环境 。在课堂上 , 教 师要 以饱满 的热情调动学 生 学习积极 性 , 在课堂 内容 的讲解 上 , 尽量 将语言生 动化 、 有趣 化 。有教育学家认为 , 丰富有趣 、 具有较强 的逻辑性 、 系统性 的内 容能 够让学生学有所得 , 学生能够通过学 习获 取精 神上 的满足 , 这样 能够激发学生 的学 习动机。教师要尽 量在课堂教授知识过 程 中调动学生 的学 习积极 性 , 在课堂结束后学 生还意犹未尽 , 此 时可 以适 时提 出一些需 要解 决的问题 , 让学生 课下寻求答案 , 让 学生在 主动解决 问题 的过程 中体会 到知识 的力量 , 进一步提 高学 生 的学 习能 力 。 2 培 养 学 生 的 成 就 感 子 日: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当人们对某 个 问题 产生兴趣后 , 就会 被这个问题牢牢地 吸引, 不知不觉便 给 予 高度的关注 , 想方设法 寻求答案 。心理学家 指出 , 在学习 中没 有愉 快的心情 , 学习对于 学生来讲就是沉重 的负担。因此 , 要使 学生在学 习过程 中保持愉悦 的心情 。 在教学过程 中, 让学生能 随处得 到成就感 。学生在学 习过程 中得 到成就感就会建立起 学习的信心 , 觉得学 习是 一种乐趣 , 也 会对教 师所教 的科 目产生兴趣 。如语 文教学 中, 教 师单一讲解课 文中的内容可能会使学 生感到枯燥 , 时日 一长 , 学生会对该 门课 程产 生厌 倦感 , 认为 中国人都 会汉语 , 懂 不懂文章内涵没有多大 影 响。这样一来 , 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 以及艺术美 , 学生便无法 体会 , 另一方 面也会影 响到学生 的语 文成绩 。教 师可 以在课 文讲 授过程 中, 穿插一些 与此相关 的文学故事或者作者事迹等作为 吸 引学 生的手段 , 丰富学生 的文学储备 , 提 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育 教 学 中 的运 用

教育心理学本科论文

教育心理学本科论文

教育⼼理学本科论⽂教育⼼理学本科论⽂(通⽤16篇) 论⽂常⽤来指进⾏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章,简称之为论⽂。

以下是⼩编为⼤家收集的教育⼼理学本科论⽂,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育⼼理学本科论⽂篇1 摘要:⾃从⼈类迈⼊新世纪以来,国际的竞争⽇趋加剧,⽆论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还是综合国⼒的较量,归根结底是⼈才的竞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校⼤学⽣的思想意识带来了巨⼤的冲击。

⾼校思政课是⾼校对学⽣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有助于引导学⽣树⽴正确的世界观、⼈⽣观与价值观。

⽽⼈的⼼理活动对⾼校思政课的成效有着⼗分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校思政课中要运⽤教育⼼理学的理论进⾏创新,以提⾼⾼校思政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校思政课;教育⼼理学;运⽤ ⼀、引⾔ 《中国教育改⾰与发展纲要》曾经明确指出:“谁掌握了⾯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

”⼤学⽣才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栋梁之材,⾼校只有培养出⾼素质的⼈才,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度重视与引导下,⾼校思政课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从整体上来看,⾼校学⽣的思想信仰以及价值观是积极、正⾯的。

然⽽当今社会瞬息万变,信息发展⽇益膨胀,各种思想价值观互相交融,这对于思想活跃、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社会阅历有限的⾼校学⽣来说,如果不加以引导,容易在思想上产⽣迷惘甚⾄⾛⼊歧途,这就给⾼校思政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教育⼼理学作为⼀门独⽴的学科,是⼼理学与教育的产物,符合⾼校思政课教学中学与教的基本规律。

因此在⾼校思政课教学中要以教育⼼理学为突破⼝,着眼于⾼校学⽣的思想实际,探讨有效的教学途径。

⼆、教育⼼理学视阈下的⾼校思政课教学概述 (⼀)教育⼼理学概述 教育⼼理学是⼼理学的⼀门分⽀学科,是⼼理科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主要是研究教学情境中的教与学的基本⼼理规律,如今已经有着百年的历史。

⽽教与学的相互作⽤是⼀个系统过程,包含学⽣、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是存在⼼理规律的。

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因此,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旨在提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改进。

一、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知觉和记忆等心理过程的学科。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认知心理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心理过程。

通过认知心理学的应用,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学会应对压力和挫折。

比如,通过认知重构技术,大学生可以纠正消极的思维模式,培养积极的心态,增强心理韧性。

二、社会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社会心理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交技巧和情绪管理能力。

通过社会心理学的应用,大学生可以学会与他人有效沟通、解决冲突,并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此外,社会心理学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提高自我认同感和自尊心。

三、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和变化。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展心理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自己的特点和需求。

通过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大学生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职业发展,增强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此外,发展心理学还可以帮助大学生理解他人的心理发展,提高同理心和包容性。

四、应用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应用心理学将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心理学可以提供个体评估和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和困惑。

通过应用心理学的应用,大学生可以获得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指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此外,应用心理学还可以开展心理干预和预防工作,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和活动,促进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健康发展。

教育心理学在提升学生学习成效中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在提升学生学习成效中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在提升学生学习成效中的作用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领域,其核心目标是帮助学生实现有效的学习和全面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心理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为教育者提供了深入理解学生学习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理论基础,还为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首先,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努力程度。

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非单一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例如,内部动机,如对知识的好奇心、对自我提升的渴望等,往往能够激发学生更持久、更深入的学习。

而外部动机,如奖励、表扬、考试成绩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学生学习,但如果过度依赖,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的功利性,一旦外部激励消失,学习动力也可能随之减弱。

教育者可以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

比如,通过设计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学习;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从而激发他们更强烈的内部学习动机。

其次,教育心理学对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有着深刻的洞察。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认知能力和方式都存在着差异。

例如,年幼的孩子通常更倾向于通过直观的、具体的经验来学习,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

了解这些认知发展的规律,教育者可以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

在教学中,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育者可以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如使用实物、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育心理学还提醒我们,学生的认知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个阶段都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教育者要有长远的眼光,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认知能力和学习习惯,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高校学生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高校学生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高校学生的重要性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为正确引导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重要性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and problems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during current undergraduates, and proposes the importance of university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and finally gives some workable measures in order to give us references for the subject.Key Words: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s, importance引言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快速的发展,社会的文明也正在向高水平前进,然而社会的各种问题也凸显出来,如就业难、看病难等。

加之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的不断扩大招生规模,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发展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将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因而,他们的心理健康承受着极大的挑战,也逐渐成为一个心理危机高发的群体。

我们必须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党和政府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等一系列的重要文件。

这充分说明了党和政府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这些文件也为更好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标志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系学校的自身发展,而且关系到为国家提供高素质人才储备,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1]。

大学生心理学教育案例(2篇)

大学生心理学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度不高的背景下,许多大学生在面对心理困扰时,往往缺乏正确的应对方法。

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调节情绪、提高心理素质,我国高校普遍开设了心理学课程。

本文将以一位名叫小张的大学生为例,探讨心理学教育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案例描述小张,女,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

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学习上成绩一般。

进入大学后,小张发现自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一方面,来自家庭的期望让她感到压力重重;另一方面,她发现自己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这让她更加焦虑。

在心理学课堂上,小张了解到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而焦虑的根源往往源于对自身能力的怀疑和对未来的担忧。

三、心理学教育过程1. 心理测评:在心理学课堂上,老师对小张进行了心理测评,结果显示她在焦虑、抑郁等方面得分较高。

这为后续的心理辅导提供了依据。

2. 心理讲座:老师定期举办心理讲座,邀请专家为学生讲解心理健康知识。

小张通过讲座了解到焦虑的成因、危害以及应对方法,这让她对焦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3. 团体辅导:心理学老师组织了团体辅导活动,让同学们共同探讨心理问题。

在活动中,小张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也找到了一些缓解焦虑的方法。

4. 个别辅导:针对小张的个性特点,心理学老师为她提供了个别辅导。

在辅导过程中,老师引导小张分析自己的内心世界,帮助她认识自我、调整心态。

5. 实践锻炼:心理学老师鼓励小张参加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

在活动中,小张逐渐克服了内向的性格,变得更加自信。

四、案例分析1. 心理测评:通过心理测评,小张对自己的心理状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有助于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改善心理问题。

2. 心理讲座:心理讲座帮助小张掌握了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了她的心理素质,为她应对生活中的压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3. 团体辅导:团体辅导让小张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增强了她的社交能力,有助于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1、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

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认识学与教的心理活动规律,做到科学育人。

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

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2、简述教师角色的构成。

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

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

榜样和模范公民。

学生灵魂的塑造者。

教育科学研究人员。

3、简述教师角色的影响和作用。

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

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的举止言谈对学生的影响。

4、简述教学效能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

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

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

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

5、简述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构成。

计划性与准备性。

课堂教学的组织性。

教材呈现的水平与意识。

沟通性。

对学生进步的敏感性。

对教学效果的反省性。

职业发展性。

6、试述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角色改变技术:让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其参加教育科研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实现角色的转变,包括专家讲座、听观摩课、参加教育科研工作。

教学反馈技术:对自己教学各环节有一个准确而客观的认识,正确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状况。

现场指导技术:帮助教师针对不同教学情景,选用最佳的教学策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7、简述气质典型的类型及其特点。

胆汁质:精力旺盛、热情率直、意志坚强、脾气躁、不稳重、勇敢、乐于助人,思维敏捷。

多血质:反应快、适应性强、可塑性高、活泼热情、充满朝气。

粘液质:缄默沉寂、反应慢、态度持重、稳健抑郁质:敏捷性低、反应迟钝、缺乏生气、不爱交际。

8、简述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

生理要素:学习者对学习环境中某些要素的偏爱。

社会要素:体现在学习活动形式上。

心里要素:认知、情感和意动。

9、简述适应学习风格差异的教学含义。

首先必须全面分析学生特点,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

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对学习风格不同的学生要一视同仁。

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吴 静(成都文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401)摘 要:新时期背景下,学生具有的创新意识强、思维超前、不甘生活现状、敢于质疑等心理特征,成为“00后”学生的普遍特征。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应适应新要求和新发展,不断学习掌握教育心理学知识,通过分析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帮助学生克服不良、消极的心理状态,消除各种心理隔阂。

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它不仅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隔阂,让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并定向设计教学规划,进而实现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学生教育工作;教育心理学;应用价值;实践分析一、教育心理学(一)教育心理学内涵教育心理学是一种以研究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及学生个体及群体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分为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现象,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主要是以构造主义、精神分析学为依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师生之间在不同的教学情景中的心理现象研究,在教育教学情景的心理规律的研究环境下,主要的分类有普通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个性心理学等。

(二)教育心理学对教育教学的积极引导教育心理学是基于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并将教学过程中心理活动的变化进行定向研究的学科,其对教育教学能起到积极的影响,对教师起到的积极引导在于以下两方面。

第一,为教育教学提供心理学的科研成果,帮助教师更客观评价自己的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第二,为教学提供多种研究方法和全面教学视角,帮助教师有效解决实际教育教学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学生管理问题[1]。

对学校来说,教育心理学对本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也是息息相关,能帮助构建和谐文明新校园,并有效提升本校教育教学成果。

二、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一)教育心理学是教学实践的科学指导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提到,学习者受到环境刺激的影响,进行内在知识的加工,这就给怎样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教师本人来说,其能更有效协同教师的实际教学,充分认识学习过程三条主定律,并通过建构主义理念,重新定义教师本人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实践的创新。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法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若能合理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便能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特点,从而制定出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一、教育心理学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源于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外部动机则来自于外部的奖励、惩罚和社会压力等。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同时合理利用外部动机来辅助教学。

对于那些对学习本身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而对于那些主要受外部动机驱动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适当的奖励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度依赖外部奖励可能会削弱学生的内部动机,因此要把握好度。

二、教育心理学对学生认知发展的启示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和顺序性的特点。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对于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小学生,教师应多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模型等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概念。

而对于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中学生,教师则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抽象的逻辑思考和推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为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为他们提供略高于现有水平的学习任务,使他们在他人的帮助下能够达到潜在的发展水平,从而实现“跳一跳,摘桃子”的效果。

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作用

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作用

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有助于理解和说明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认识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教师天天都在同不同学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和行为打交道,但要真正理解和解释这些心理现象和行为并不容易。

但是,教师只有正确理解和解释这些现象和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

南风效应“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

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

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

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培养孩子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学科,研究学生认知活动、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研究学生年龄特点及在教育、教学条件下的心理活动规律,这些知识对于准确地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预测学生的发展前景,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教学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二)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学改革我们的时代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迁时期。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日益深化。

研究人的智能及其发展,研究思维规律、学习机制、智力开发、人才培养等教育问题,深人开展教育改革,已成为举世瞩目的一项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从心理科学的角度,探索开发智力、改革教育、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是每位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

纵观现代教学改革理论,大部分是心理学家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提出来的。

教师只有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理论,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教育心理学在大学生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 文章通过对大学生教育的探讨和实践,分析如何能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利用科学的理论引导当代教学,把教育心理学等各个学科融入到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

使其更好地为教育工作者服务,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方法素质教育心理教育
早在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也提出“我不是给人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生产的产婆。

”这样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这些思想无疑不是教育心理学的体现。

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所以它既有教育学的性质任务,又会有心理学的性质任务,教育心理学具有双重任务:
首先,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及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及条件;从而使心理学在教育领域中得到纵深发展。

其次,研究如何运用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指导教育工作者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

对待任何事物我们都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教育自然也不例外,而且教育的发展应该远远超前于其他事物的发展,这样教育才能起到对人、对事的指导和影响作用。

我本人作为一个从事高校教育近8余年的教育工作者,能够深刻的感受到社会不断发展给我们当代大学生带来的机遇和压力,能够深刻的体会到每一届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细微变化。

教育部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在校大学生中有20.33%-25.39%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这一严峻的形式,要求我们的高校教师不能再依循多年不变的教育方法,要用科学的理论为依托,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这样以来,教育心理学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第一、要做到理论研究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教育心理学是讲授给教育工作者的一门理论知识,具有抽象性、理论性的特点。

我们的广大教育工作者们,应该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发展方向等诸多方面的理论,并积极的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去。

把各种抽象的概念,变成实际中设计课堂,传授知识,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和其他科学一样,坚持在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指导下,采用观察法、调查访问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等。

比较切合实际的研究方法是经常观察、访问、了解学生的心理现象、心理动态并进行分析,以加速认识学生在教育和教学影响下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

例如,班级里要评选能够享受助学基金的同学,要求家境贫困,学习认真刻苦等。

在班干部的推荐和评选之后,老师就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和情绪,及时询问一些同学,了解学生们心里的真实感受和想法。

分析这次结果是否被认为是公平、公正、公开的。

同时也要安抚好那些贫困学生的情绪,维护好他们的自尊心和心理感受。

第二、在传统理论及客体基础上,提出许多新的教学方法
大学这个阶段的学生更需要老师多方面的正确引导。

教师不该惯用以往的教学经验,用一成不变的要求来约束不同时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不同教育背景下的学生。

教育上提倡“因材施教”,主张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提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才能有的放矢的实施教育,教育也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功效。

不同教学方法对于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有什么影响,以及教师如何与教学方法进行匹配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等等,都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法,对于物理、电子等操作性强的科目可能很有用,但对于文学、语言等科目却可能没什么效果。

对同一门学科,不同的内容来说,同一种教学方法的作用也可能相差很远。

例如,英语口语、听力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等等,而综合英语、精读却很难采取这种教学方法。

同样,不同的教师也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

对学生来说也是如此,有些学生喜欢自己发现问题,因而探索性的方法更适合这些学生,而对于那些不爱动脑筋,喜欢老师告诉自己方法,以便按部就班的执行的学生来说,这种方法就不合适了。

有时候老师的循循善诱,被学生们认为是陈词滥调、老生常谈。

我受到孟母“子不学,断机杼”的启发,对学生进行“挫折式”教育。

用事实教育他们,例如:一个大学生一年学费平均12000元,四年近50000元。

有的学生认为毕业后一个月可以赚2000元,有的3000元,有的5000元。

我利用经济学,给他们算了算工作后的衣食住行等费用,结果平均下来毕业后8年左右可以赚会四年的大学花费。

这样的数据似乎要比“抓紧时间,好好学习”的劝导来的更有说服力。

第三、提高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
教育心理中的心理现象的规律主要是指学生如何学习和教师如何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因此教师作为教育心理学的另一个研究对象,自然也对教学的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

有这样的现象,教师的文化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并没有多少提高;
教师的责任心很强,对工作很负责,可学生就是不听话。

一个数学家,他的数学知识水平很高,心理素质很好,在数学科学上有所创造,可要他教学,效果确不很好。

这一切说明,要当好一名教师,光有以上素质还不行,还要有一种从事教师职业的特殊的素质。

这种素质就是教育教学能力,特别是心理教育能力。

教师心理教育能力是教育心理结构的一部分,就是有效地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发展个性的能力。

如果教师具备了心理教育能力,就能将自身的优秀素质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变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或者说,要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到学生的上,塑造学生的灵魂。

反之,教育效果就会很差;甚至产生负效应。

所以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提高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具体措施如下:
1. 增强教师的心理教育意识。

教师要有自觉进行心理教育的需要,充分认识心理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

心理教育意识一旦成为教师个性倾向性的有机组成部分,就成为心理教育能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2. 教师要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修养:(1)高尚的情感,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心理教育事业,有培养心理素质的责任心,(2)良好的情绪状态,教师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不感情用事,善于控制消极情绪;(3 )坚持的意志,心理教育无论从教师还是学生的角度难度都很大。

教师要了解心理素质培养是长期的过程,要持之以恒;(4)不断提高自我教育水平,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正确地调控自我,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以良好的自身心理素质去影响学生。

3. 学校应当组织系统科学的心理教育培训,各位老师经常会谈,在工作当中总结经验,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便于自我和教学业务的不断提高。

从古至今,从中到西,纵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无论是实验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还是系统的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要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践,因而它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也有人因此认为它是一门应用学科。

教育心理学在服务于教育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不断地进行自身的理论研究和建设,提炼出学习、教学的各种理论,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

因此,让我们更好的利用这一学科,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 潘菽.《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 薛天祥.《高等教育理论丛书》广西师大出版社2009-02-01 第1版2009-02-01 第7次印刷.
[3] 饶淑园/赖美琴《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丛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05-01 第1版2009-05-01 第1次印刷.
[4]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