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古诗题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政治古诗题型

巧解诗文名言型选择题

【解题提示】

诗文类试题的解题和常规试题并无本质区别,在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

(1)、总体把握诗文材料的主旨,明确试题的材料指向,审清材料的脉络和层次,注意推敲和揣摩;

(2)、注意诗文材料的“题眼”,即关键词,看能否“牵一发而动全省”.突破题目;

(3)、注意平时积累,学会从哲学的角度思考诗文材料。

【技巧点拨】

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在于双向理解与把握:一是对诗文名言的理解把握应结合语文知识,借助文言文阅读,提高古文阅读、诗文名言鉴赏能力;二是对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原理的熟练理解和把握能力。

(1).读懂诗文名言材料。解诗文名言材料题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把材料翻译成白话文。翻译古文不是为了获取语文知识,而是为了进一步弄懂原文的意思,从而为概括材料的中心意思及将其与政治原理联系起来分析奠定基础。

(2)、概括材料中心意思。概括材料的中心意思是解古文材料题的重要环节。只有弄清材料的中心意思,才有可能将其与该材料相关的政治道理联系起来分析。

(3).干肢对照确定选项。概括出材料的中心意思后,应把材料的中心意思与题肢中的政治观点联系起来思考,然后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12、《孙子兵法》曰:“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A.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B.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C.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D.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

13(2009江苏启东中学月考,27)“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首唐诗所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矛盾具有同一性 B.矛盾具有斗争性C.矛盾具有普遍性 D.矛盾具有特殊性

14、杜荀鹤诗云:“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首诗说明的哲理是

A.新事物的成长过程中,初期总是不能被人们接受

B.事物的发展总是经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C.对有发展前途的人才要及早给予重视和培养,使之早日成才

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反作用

15、(2007年江苏政治卷第9题)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

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它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世界是物质的②物质是运动的③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④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6、(2007年广东政治卷第26题)歌德的一首小诗:“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B.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17、(2008年全国文综Ⅱ卷第33题)17、恩格斯说:“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

级的机器,这一点即使在民主共和制下,也丝毫不比在君主制下差。”这句话的要义是

A.民主共和制和君主制在政体上没有本质区别

B.民主共和制与君主制在阶级属性上没有区别

C.任何一种类型的国家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D.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国家的统治职能始终不会消亡

18、(2008年海南政治卷第21题)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下列组合选项中,两者都蕴含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

A.干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19、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从哲学角度看,这首诗说明了

A.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有机统一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20、(2009江苏盐城中学综合考试,17)“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句古语说明

A.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进程B.局部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

C.要解放思想,敢于开拓新境界D.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21、(2009上海宝林中学期终,12)“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是清代阮元《吴

兴杂诗》中的名句。这一名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重视量的积累B.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C.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因果联系D.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09)河北衡水四调考试,50)22、“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与

这一诗句所蕴含的哲理相似的是()

A.黑夜与光明相互依存,双方互为前提B.黑夜与光明是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两个方面

C.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D.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相互联结的w

23、华罗庚生前曾说:“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是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人类共同的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灿

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这段话对我们如何实现人的个人价值的教益是()

①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统一的②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③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归宿④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生命的长短相一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4、温总理在与同济大学的莘莘学子交谈时引用一句哲言:“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总理希望大学生们“仰望天空”,就是要求他们要有远大理想,做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人。“仰望天空”其哲学寓意是:()

①理想对社会、对人生有促进作用②崇高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③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④崇高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D.②④

25、 16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②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③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离可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④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苏轼的著名词句。该句极尽豪迈奔放之美,同时又深刻地诠释了“风流人物”的历史归宿。这告诉我们

A“风流人物”驾驭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创造了历史

B“风流人物”虽对社会历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终被历史遗忘

C“风流人物”虽对整个人类做出重要业绩,但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规律性和客观性

D“风流人物”只不过是人类群体中的个体,其作用有大有小

27、“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数风流人物”在毛泽东笔下均“俱往矣”,而新的时代呼唤“今朝”的“风流人物”。这种历史观体现了

A“风流人物”均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B“风流人物”需要与时俱进,承载过去,面向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