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发布《2018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
2018年河南省金融运行报告
![2018年河南省金融运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3099a6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3.png)
2018年河南省金融运行报告河南省金融运行报告(2018)[内容摘要]2017年,河南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投资、消费需求基本稳定,对外贸易较快增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金融运行总体平稳,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证券期货业快速发展,保险业助推经济与保障民生功能增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结构持续优化。
三大需求总体稳定,结构改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设施投资聚焦重大项目和民生领域,民间投资较快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
消费市场总体平稳,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结构升级态势明显。
对外贸易延续2016年下半年以来增长态势,受市场需求回暖、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以及低基数因素影响,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较快增长。
三次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由2016年的10.7:47.4:41.9调整为2017年的9.6:47.7:42.7。
农业生产总体稳定,粮食总产量为历史第二高年份。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新动能较快成长。
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继续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第一、第二产业4.9和1.9个百分点,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高于第二产业。
价格指数温和上涨,就业基本稳定。
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4%,医疗保健、居住价格涨幅较大,食品烟酒价格小幅下降。
受国际大宗产品价格上涨和上年基数较低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由降转升。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多种政策引导下,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均稳定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8〕第2号——对2017年12月31日前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的公告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8〕第2号——对2017年12月31日前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的公告](https://img.taocdn.com/s3/m/2d69172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3e.png)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8〕第2号——对2017年12月31日前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2018.02.22•【文号】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8〕第2号•【施行日期】2018.02.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8〕第2号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涉及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7〕40号)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对2017年12月31日前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
现决定:一、废止《关于对进口黄金及其制品加强管理的通知》(银发〔1988〕363号)等35件规范性文件(目录见附件1)。
二、中国人民银行现行有效的主要规范性文件共386件(目录见附件2)。
中国人民银行2018年2月22日附件1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序号规范性文件名称文号1关于对进口黄金及其制品加强管理的通知银发〔1988〕363号2关于重申对进口金银及其制品加强管理的有关规定的通知银发〔1989〕244号3关于加强商业汇票管理促进商业汇票发展的通知银发〔1998〕229号4关于改进和完善再贴现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1999〕320号5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电子汇划收费标准的通知银发〔2001〕385号6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2〕第5号(关于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准入事宜)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2〕第5号7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大额支付系统业务处理办法》(试行)、《大额支付系统业务处理手续》(试行)及《大额支付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银办发〔2002〕217号8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开办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04〕40号9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5〕第3号(银行业金融机构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审核规则)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5〕第3号10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商业银行、信用社代理乡镇国库业务审批工作规程(暂行)》的通知银发〔2005〕89号11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小额支付系统业务处理办法(试行)》、《小额支付系统业务处理手续(试行)》及《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银办发〔2005〕287号12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落实《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5〕393号13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6〕第11号(关于商业银行发行混合资本债券)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6〕第11号14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银发〔2006〕450号共享企业环保信息有关问题的通知15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向商业银行提供企业集团信贷信息查询服务的通知银办发〔2006〕34号16中国人民银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企业年金基金进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07〕56号17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小额支付系统通存通兑业务制度办法和工程实施计划的通知银发〔2007〕203号18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修订《支付清算系统危机处置预案》的通知银发〔2007〕278号19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办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7〕287号20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下发《企业征信系统数据接口规范(修改版)》的通知银办发〔2007〕72号21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8〕第22号(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管理办法》公告有关信托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开立信托专用债券账户事宜)〔2008〕第22号22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保险机构以产品名义开立债券托管账户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08〕122号23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企业征信系统与银行信贷系统数据核对方案》的通知银办发〔2008〕95号24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改善企业征信系统集团客户关联企业信息查询服务方式的通知银办发〔2008〕154号25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9〕第5号(基金管理公司为开展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开立债券账户的有关事项)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9〕第5号26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9〕第7号(对非金融机构进行登记事宜)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9〕第7号27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9〕第11号(证券公司为开展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9〕第11号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开立债券账户)28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冻结有关恐怖活动人员资产的通知银发〔2012〕100号29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切实做好银行卡刷卡手续费标准调整实施工作的通知银发〔2012〕263号30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应用机构信用代码辅助开展客户身份识别的通知银办发〔2012〕66号31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金融机构报送境外机构反洗钱工作报告(表)的通知银办发〔2012〕175号32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3〕69号33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务融资工具跨境人民币结算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办发〔2014〕221号34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征信机构监管指引》的通知银发〔2015〕336号35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做好银行业金融机构由间连方式改为直连方式接入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综合前置子系统相关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15〕110号附件2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规范性文件目录序号规范性文件名称文号1关于各商业银行停止在证券交易所证券回购及现券交易的通知银发〔1997〕240号2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禁止非法买卖人民币的通知》的通知银发〔1997〕399号3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保障银行和客户资金安全的通知银发〔1999〕108号4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外汇业务经营范围的通知银发〔2000〕160号5关于开办债券结算代理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0〕325号6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切实加强商业汇票承兑贴现和再贴现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01〕236号7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通知银发〔2001〕246号8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办粤港港币支票双向结算业务的通知银发〔2002〕26号9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商业银行跨行银行承兑汇票查询、查复业务处理问题的通知银发〔2002〕63号10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商业银行办理信用证和保函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2〕124号11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银行计算机安全事件报告管理制度》的通知银发〔2002〕280号12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3〕第16号(关于为香港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提供清算安排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3〕第16号13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收缴、鉴定假币专用凭证印章样式及使用说明的通知银发〔2003〕104号14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03〕121号15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统一同业拆借市场中证券公司信息披露规范的通知银发〔2003〕157号16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颁发支付系统银行行别、行号业务标准的通知银发〔2003〕189号17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大额支付系统清算管理的通知银发〔2003〕193号18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的通知银发〔2003〕226号19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托投资公司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开立和使用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03〕232号20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4〕第12号公布21个人财产对外转移售付汇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4〕第16号公布22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4〕第18号(关于调整国家货币出入境限额)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4〕第18号23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4〕第22号(关于在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信用评级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4〕第22号24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关于印发《香港清算银行调运人民币现钞进出境通关业务管理办法》的通知银发〔2004〕10号25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会计财务资料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04〕72号26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到期收益率计算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04〕116号27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边境地区受理和使用人民币银行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4〕219号28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票据、结算凭证种类和格式的通知银发〔2004〕235号29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关于印发《澳门清算银行调运人民币现钞进出境通银发〔2004〕247号关业务管理办法》的通知30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内地银行与香港和澳门银行办理个人人民币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4〕254号31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存款准备金管理的通知银发〔2004〕302号32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调整支付清算系统收费标准的通知银办发〔2004〕5号33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商业银行银行汇票业务依托大额支付系统处理办法(试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银行汇票处理系统接入支付系统流程和应急方案》的通知银办发〔2004〕206号34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银联卡跨行业务资金清算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处理办法(试行)》和《中国银联信息处理系统接入支付系统流程和应急方案》的通知银办发〔2004〕213号35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5〕第7号公布36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远期交易管理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5〕第9号公布37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5〕第13号(债券结算代理业务)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5〕第13号38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规则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5〕第14号公布39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5〕第16号40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5〕第23号公布41中国人民银行自动质押融资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5〕第25号公布42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商业银行、信用社代理支库业务审批工作规程银发〔2005〕89号(暂行)》的通知43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银发〔2005〕16号44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报送管理规程(暂行)》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金融机构用户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银发〔2005〕62号45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对签发空头支票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5〕114号46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境外投资者因经营受让不良债权开立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5〕116号47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人民币存贷款计结息问题的通知银发〔2005〕129号48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快发展外汇市场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5〕202号49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远期交易保证金存款利率问题银发〔2005〕225号的通知50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票据业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5〕235号51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内地银行与香港银行办理人民币业务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银发〔2005〕359号52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待缴库税款收缴管理办法》的通知银发〔2005〕387号53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账号批量变更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办发〔2005〕216号54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规范商业银行取得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授权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办发〔2005〕293号55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6〕第1号(关于进一步完善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6〕第1号56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6〕第3号中国人民银行公告(上海总部承办金融机构进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准入等管理工作)〔2006〕第3号57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借贷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6〕第15号公布58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国库信息处理系统税收缴库业务处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银发〔2006〕26号59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香港人民币支票业务管理办法》的通知银发〔2006〕44号60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6〕71号61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防范信用卡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6〕84号62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银发〔2006〕95号63中国人民银行信息产业部关于商业银行与电信企业共享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银发〔2006〕112号64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发布《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银发〔2006〕121号65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币收付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06〕154号66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增强爱护人民币意识维护人民币流通秩序的通知银发〔2006〕217号67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货币经纪公司进入银行间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06〕231号68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发〔2006〕272号69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关于印发《储蓄国债(电子式)质押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银发〔2006〕291号70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样币管理办法》的通知银发〔2006〕354号71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小额支付系统业务推广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06〕384号72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促进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06〕385号73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小额支付系统质押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小额支付系统质押业务主协议》的通知银办发〔2006〕24号74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规范银行汇票专用章事项的通知银办发〔2006〕54号75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办发〔2006〕230号76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业务处理及系统运行有关管理规定的通知银办发〔2006〕255号77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开办全国农村信用社银行汇票资金清算业务的通知银办发〔2006〕279号78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7〕第1号(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管理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7〕第1号79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7〕第9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扩大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7〕第9号80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7〕第12号公布81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7〕第16号(加强信贷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池信息披露)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7〕第16号82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7〕第19号(公告公司债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交易和登记有关事宜)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7〕第19号83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7〕第20号(远期利率协议业务管理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7〕第20号84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7〕第21号(关于资产支持证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质押式回购交易的有关事宜)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7〕第21号85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证券期货业和保险业金融机构严格执行反洗钱规定防范洗钱风险的通知银发〔2007〕27号86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政策性银行为合格境外机构办理人民币贷款业务和货币互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7〕81号87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支付结算服务的通知银发〔2007〕154号88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调查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银发〔2007〕158号89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到期收益率计算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07〕200号90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税务代保管资金账户销户问题的通知银发〔2007〕252号91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银行卡境外受理业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7〕273号92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特殊残缺污损银发〔2007〕280号人民币兑换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93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关于切实做好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有关工作的通知银发〔2007〕345号94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银发〔2007〕359号95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入、退出支付系统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银发〔2007〕384号96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试行)》的通知银发〔2007〕385号97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转发FATF有关伊朗问题声明的通知银发〔2007〕436号98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依托小额支付系统办理银行本票业务有关管理规定的通知银发〔2007〕441号99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银发〔2007〕452号的补充通知100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业务处理办法》的通知银办发〔2007〕74号101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银行机构代码信息管理规定》的通知银办发〔2007〕75号102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批量迁移管理规定》的通知银办发〔2007〕76号103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空白开户许可证管理规定》的通知银办发〔2007〕77号104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银办发〔2007〕100号105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业务处理规定(试行)》和《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银办发〔2007〕126号106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公告〔2008〕第3号(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公告黄金及其制品进出口准许事宜)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公告〔2008〕第3号107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管理办法》的通知银发〔2008〕13号108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08〕18号109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授权核定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和财政存款交存范围的通知银发〔2008〕47号110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促进支票影像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银发〔2008〕72号111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作业管理的通知银发〔2008〕75号112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银发〔2008〕125号113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银发〔2008〕137号员会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114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华东三省一市银行汇票业务有关规定的通知银发〔2008〕146号115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境内外币支付系统运行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银发〔2008〕147号116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票据凭证印制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08〕150号117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和各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开立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8〕162号118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境内外币支付系统业务处理规定(试行)》的通知银发〔2008〕167号119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落实个人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实名制的通知银发〔2008〕191号120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境内外币支付系统危机处置预案(试行)》的通银发〔2008〕291号知121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廉租住房建设贷款管理办法》的通知银发〔2008〕355号122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境内外币支付系统业务处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08〕387号123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通知银发〔2008〕391号124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做好境内外币支付系统数字证书申请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08〕101号125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境内外币支付系统代理结算银行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银办发〔2008〕102号126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9〕第4号(同意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9〕第4号127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操作规程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9〕第6号公布128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9〕第10号公布129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币收付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09〕18号130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假人民币收缴工作的通知银发〔2009〕98号131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通知银发〔2009〕142号132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通知》的意见银办发〔2009〕149号133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加强银行卡银办发〔2009〕151业务反洗钱监管工作的通知号134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电子对账系统管理办法》的通知银发〔2009〕167号135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A 股上市公司外资股东减持股份及分红所涉账户开立与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办发〔2009〕178号136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银发〔2009〕212号137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指导意见银发〔2009〕224号138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发布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相关制度的通知银发〔2009〕328号139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明确地方国库集中收付代理银行资格认定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09〕385号140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做好商业银行人民币现钞处理设备管理工作的通银办发〔2009〕125号知141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0〕第17号公布142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银发〔2010〕37号143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明确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有关执行问题的通知银发〔2010〕48号144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对违法签发支票行为行政处罚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银发〔2010〕88号145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建立征信系统应用成效上报制度的通知银发〔2010〕181号146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银监会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10〕186号147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银发〔2010〕211号。
2018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2018中国金融稳定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cebd93b14791711cd791723.png)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组长:范一飞朱鹤新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朱隽纪志宏阮健弘孙国峰邵伏军陆书春周学东徐忠温信祥《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指导小组范一飞朱鹤新王兆星陈文辉李超刘伟《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编写组总纂:周学东匡小红黄晓龙陶玲杨柳统稿:杨柳张甜甜执笔:第一部分:正文:孙寅浩刘通王一飞马志扬王磊刘珂专题一:孙寅浩姜宁馨专题二:郭旻蕙专题三:纪宝林李宏瑾专题四:苗萌萌李知常陈勇专题五:刘通纪宝林谷仕平第二部分:正文:楼丹陈敏莫依依专题六:周媛专题七:郭旻蕙专题八:李敏波莫依依专题九:许玥莫依依专题十:王少群刘浏专题十一:程世刚孙寅浩专题十二:陈盼专题十三:苗萌萌第三部分:正文:刘通周乙彬孙毅专题十四:刘勤苗萌萌陈盼陈伟专题十五:丁洪涛专题十六:谢丹刘婕李岩吴文光段小钰专题十七:陈敏李恺宁专题十八:谢丹朱强朱汉宁杜萌专题十九:刘通专题二十:刘勤专题二十一:冯泽旭专题二十二:欧阳昌民孙彬丁菁专题二十三:张昕宁附录:纪宝林刘通杨青刘浏莫依依其他参与写作人员(以姓氏笔画为序):于勇于明星于海旭王婧王大波王文静王尊州卢钇辰刘诗颖李庆佟岳男季军赵文赵民胡永博战天舒姚丰夏伟亮高霞殷实董进董英超谢容雷昭明综述2017年以来特别是进入2018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度调整变化。
外部不确定性的增加,使得中国经济金融体系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
即便如此,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较高增长水平,而且随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展开,经济增长质量持续改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持续向前推进,中国金融体系弹性增强,金融运行总体稳定。
2017年中国实现GDP同比增长6.9%,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的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高出3.1个百分点,也高于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同期的经济增速;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年新增就业超过1100万人;通货膨胀总体温和,2017年CPI同比上涨1.6%,涨幅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国际收支总体平衡,2017年经常账户顺差1720亿美元、储备资产增加915亿美元。
2018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2018中国金融稳定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cebd93b14791711cd791723.png)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组长:范一飞朱鹤新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朱隽纪志宏阮健弘孙国峰邵伏军陆书春周学东徐忠温信祥《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指导小组范一飞朱鹤新王兆星陈文辉李超刘伟《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编写组总纂:周学东匡小红黄晓龙陶玲杨柳统稿:杨柳张甜甜执笔:第一部分:正文:孙寅浩刘通王一飞马志扬王磊刘珂专题一:孙寅浩姜宁馨专题二:郭旻蕙专题三:纪宝林李宏瑾专题四:苗萌萌李知常陈勇专题五:刘通纪宝林谷仕平第二部分:正文:楼丹陈敏莫依依专题六:周媛专题七:郭旻蕙专题八:李敏波莫依依专题九:许玥莫依依专题十:王少群刘浏专题十一:程世刚孙寅浩专题十二:陈盼专题十三:苗萌萌第三部分:正文:刘通周乙彬孙毅专题十四:刘勤苗萌萌陈盼陈伟专题十五:丁洪涛专题十六:谢丹刘婕李岩吴文光段小钰专题十七:陈敏李恺宁专题十八:谢丹朱强朱汉宁杜萌专题十九:刘通专题二十:刘勤专题二十一:冯泽旭专题二十二:欧阳昌民孙彬丁菁专题二十三:张昕宁附录:纪宝林刘通杨青刘浏莫依依其他参与写作人员(以姓氏笔画为序):于勇于明星于海旭王婧王大波王文静王尊州卢钇辰刘诗颖李庆佟岳男季军赵文赵民胡永博战天舒姚丰夏伟亮高霞殷实董进董英超谢容雷昭明综述2017年以来特别是进入2018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度调整变化。
外部不确定性的增加,使得中国经济金融体系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
即便如此,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较高增长水平,而且随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展开,经济增长质量持续改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持续向前推进,中国金融体系弹性增强,金融运行总体稳定。
2017年中国实现GDP同比增长6.9%,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的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高出3.1个百分点,也高于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同期的经济增速;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年新增就业超过1100万人;通货膨胀总体温和,2017年CPI同比上涨1.6%,涨幅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国际收支总体平衡,2017年经常账户顺差1720亿美元、储备资产增加915亿美元。
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召开
![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召开](https://img.taocdn.com/s3/m/7152c1041ed9ad51f01df2c2.png)
2月1 1日,人民银行与 世界银行联 合发 布中 普惠金融报 告—— 全球 视野下 的中 国普惠金 融 :实践 、经验 弓挑 战 。 该报 告对 中 国 过 去 1 5 ̄f间 普惠 金 融 的 发 展 方 法 和 模 式 进 行 了深 人 探 泔 和 总 结 , 将 中 国普惠金融 发展进 程 与其他相近 经济体 进行 了比较 ,并分析 _r 中国普 惠金融的要素和关键进展 。
百 行征信注 册资 本为 1o1a元 , 由中国互联 网金融协 会与 芝麻信 用 、腾 讯 征 信 、前 海 征 信 、 鹏 元 征 信 、 中 诚 信 征 信 、 考 拉 征 信 、 1| 智诚征 信以及北京华道征 信等8家征信 公司共同筹建 ,其中 ,中国 白: 联 网金融协 会持股36%,8g征信 公司各持股 8%。据 了解 ,百行i_lE信 的个 人信用 信息以 个人 负债信息 为主 、与负 债密切相 关的其 他信息 为辅 ,旨在作为人 民银行征信 系统 的补 充。
报 告 认为 ,中国 过 太 l 5年 间往推 动 惠 金融 发 展 面取 得 r 显 著的 成就 。中国的 传统金融 服 务提 供商极 大地拓 展 丁 j觇 金融 覆 盖 面 ,其中包括 建立 世界上 最大的银 行 代理 模式 (即 “助农取款 服 务 点 ” ) ;中 国 同 样 也 是 金 融 科 技 革 命 的 领 头 ’ ,技 术 动 的 服 务 提 供 商正在改 变中 国消 费者 的支付 、借 贷、储蓄 、保险以 及投资 行 为 ;中 国 的 账 户 拥 有 率 (普 惠 金 融 的 基 本 衡 量 指 标 ) 并增 长 , L 经 与其 他G20国 家 大致 相 当 。
新时代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困境与纾解
![新时代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困境与纾解](https://img.taocdn.com/s3/m/d1bbc3b60b4e767f5bcfce92.png)
Financial Market金融市场作者简介:肖新越,男,硕士,中国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高级经济师。
新时代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困境与纾解肖新越(中国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吉林长春 130000)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也步入新阶段。
近些年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增速提高,普惠金融探索实践的成就也有目共睹。
与此同时,新时代对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也提出更高要求。
普惠金融在快速发展中面临的现实困境也逐渐凸显。
如何纾解困境,让普惠金融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在阐述发展普惠金融必要性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新时代普惠金融的现实困境,并尝试提出纾解之策。
关键词:新时代;普惠金融;困境与纾解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3109(2019)03-0041-0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新时代背景下,普惠金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也逐步进入新阶段。
与此同时,普惠金融在快速发展中也面临着现实困境。
如何纾解困境,让普惠金融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维护人民群众公平享有金融服务的权利,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时代普惠金融发展态势良好普惠金融基本含义是建立有效、全方位、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
我国将普惠金融定义为:“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
”从2005年联合国第一次在小额信贷年提出普惠金融的概念到今天已经14个年头,2013年是中国普惠金融的转折点,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
2016年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 年)》,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出具体要求,这也标志着普惠金融已经被纳入了国家层面总体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2018年云南省金融运行情况发布
![2018年云南省金融运行情况发布](https://img.taocdn.com/s3/m/10daa4b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8.png)
2018年云南省金融运行情况发布云南省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金融行业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近日,云南省金融监管局发布了2018年云南省金融运行情况报告,对云南省金融行业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该报告进行解读,以便更好地了解云南省金融行业的发展情况。
一、云南省金融机构数量持续增加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云南省金融机构总数达到了1174家,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2家。
包括了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
这一数据表明,云南省的金融市场日益活跃,金融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加,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也在扩大。
二、金融业资产规模稳步增长报告指出,2018年云南省金融业资产规模达到了8.2万亿元,较去年增长了8%。
银行业资产规模占据绝对优势,达到了6.3万亿元,占比76.8%。
这说明云南省金融业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资产规模持续扩大,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更为充裕的资金支持,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为健康的金融保障。
三、云南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提升除了金融机构数量和资产规模的增加,报告还着重分析了云南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状况。
数据显示,2018年云南省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投放贷款余额达到了5.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表明云南省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增强,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在提升,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金融风险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尽管云南省金融行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报告指出,云南省金融监管部门一直将风险防控放在重要位置,2018年全省金融风险防控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各类风险监测和评估体系不断健全,风险防范意识得到提高,金融市场乱象得到有效遏制,为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云南省金融对外开放不断深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金融行业的对外开放也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8)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8)](https://img.taocdn.com/s3/m/050cfd5e48d7c1c708a145a5.png)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8)》摘要2018 年,中国抓住良好发展机遇,继续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和国际合作等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成绩。
一、高质量发展为绿色金融持续注入新动力2018 年,中国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各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 年12 月印发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自2018 年1 月1 日从先行试点进入全国试行阶段,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继将生态文明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后,2018 年3 月,中国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赋予其更高的法律地位和更强的法律效力。
生态文明成为重要的国家意志,进一步深化了绿色发展共识、推动了绿色发展实践。
2019 年1 月,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为合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又一制度支撑。
可以说,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绿色转型的新发展要求,为绿色金融提供了更加坚定的制度保障和更加广阔的市场机遇。
发展绿色金融、践行责任投资理念,成为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自发选择。
在国际上,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主动承担与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以建设性的态度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中国切实履行《巴黎协定》承诺,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行动。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8 年度报告》显示:2017 年中国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碳强度)比2005 年下降约46%,提前完成到2020 年碳强度下降40%~45%的自主承诺目标;煤炭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2005 年的72%下降到2017 年的60%;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13.8%,预计到2020 年可完成占比达到15%的目标;清洁能源投资连续九年位列全球第一。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解决对策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0b56dab71fe910ef02df802.png)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解决对策作者:谢永建来源:《全国流通经济》2018年第30期摘要:在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今天,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如:地区分布不均、地区政策不同、市场垄断、结构失衡、供给不足等问题。
而金融业的发展又是制约我国经济结构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金融业“不平衡不充分”又能推高国民储蓄率和投资率,从而降低居民储蓄率,加大国民经济的失衡,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就提出了要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着力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业等产业体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找出一条解决我国金融市场“不平衡不充分”的有效路径对提升我国金融市场整体功能,促进金融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金融市场;不平衡不充分;对策中图分类号: F830.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18)30 -0092-03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着力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业体系,着力构筑有效的市场机制、有活力的微观主体、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从而不断提高中国金融业的的创新能力力和竞争能力。
追根溯源,在党的十八大后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中指出,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关键的基础,加快形成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通的现代化市场体系,着力扫清市场壁垒,提高资源有效的配置,加强市场的公平性,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并未彻底解决,比如金融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不是很高,创新力不强,实体经济水平亟待提高,民生领域还有很多短板,城乡之间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等突出问题,因此,我国社会目前的主要的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12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12](https://img.taocdn.com/s3/m/906e36bec850ad02df8041c6.png)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12一、单选题1.2018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印发了(),这意味着证券行业步人金融强监管时代。
A、《关于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B、《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C、《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D、《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正确答案】:C解析:2018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这意味着证券行业步入金融强监管时代。
2.证券公司设立私募基金子公司与设立另类子公司均要求()。
①具有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风险管理制度和合规管理制度,防范与子公司之间出现风险传递和利益冲突②最近六个月各项风险控制指标符合中国证监会及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相关要求,且设立子公司后,各项风险控制指标仍持续符合规定③最近一年未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受到刑事或行政处罚,且不存在因涉嫌重大违法违规正受到监管部门和有关机关调查的情形④公司章程有关对外投资条款中明确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并经注册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审批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正确答案】:A解析:《证券公司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管理规范》规定,证券公司设立私募基金子公司,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具有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风险管理制度和合规管理制度,防范与私募基金子公司之间出现风险传递和利益冲突;(2)最近六个月各项风险控制指标符合中国证监会及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相关要求,且设立私募基金子公司后,各项风险控制指标仍持续符合规定;(3)最近一年未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受到刑事或行政处罚,且不存在因涉嫌重大违法违规正受到监管部门和有关机关调查的情形;(4)公司章程有关对外投资条款中明确规定公司可以设立私募基金子公司,并经注册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审批;(5)中国证监会及中国证券业协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打好“三大攻坚战”——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二)
![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打好“三大攻坚战”——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二)](https://img.taocdn.com/s3/m/c93e2eb6d0d233d4b14e69ec.png)
28《中国外资》 2019年第1期封面文章OVER STORY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打好“三大攻坚战”——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二)■ 文/ 齐中熙 于文静 吴雨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如何化危为机、转危为安?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针对突出问题打好三大攻坚战重点战役。
2018年注定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
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的内部压力,我国宏观调控目标较好完成,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
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如何化危为机、转危为安?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针对突出问题打好三大攻坚战重点战役。
迎难而上,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1至9月,中钢协会员钢铁企业实现利润2299.63亿元,同比增长86.01%,创下史上最好业绩。
“这要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刘振江说。
2018年11月13日上午,“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开幕。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中国外资Issue1 2019做好经济工作,必须聚焦主要矛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明确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
2018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明确2018年要持续深入开展钢铁去产能、不断提升煤炭供给体系质量、积极稳妥化解煤电过剩产能,力争实现再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左右、淘汰关停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的目标任务。
各地区、各部门陆续出台了一批建制度、管长远、见实效的新举措,如继续深化增值税改革,降低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推出一系列支持创业创新和小微企业发展的减税措施等。
某财经学院《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考试试卷(301)
![某财经学院《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考试试卷(301)](https://img.taocdn.com/s3/m/8172c1a9312b3169a551a49e.png)
某财经学院《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组合型选择题(66分,每题1分)1. 证券经纪商在接受客户委托后,下列进行申报时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2014年9月真题]A.在同时接受两个以上委托人买进委托与卖出委托且种类、数量、价格相同时,不得自行对冲完成交易,仍应向证券交易所申报竞价B.在申报竞价时,须一次完整地报明买卖证券的数量、价格及其他规定的因素C.在交易市场买卖证券均必须公开申报竞价D.按“时间优先、价格优先”的原则进行申报竞价答案:D解析:2. 关于股票型基金,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比较适合长期投资者B.风险较高,但预测收益率也较高C.平衡型股票基金不可以投资于收益稳定、价值被低估和安全性较高的股票D.投资目标侧重于追求资本利得和长期资本增值答案:C解析:股票基金的风险较高,但预期也较高,其投资目标侧重于追求资本利得和长期资本增值,比较适合长期投资。
按所持股票性质分类,我国股票基金可分为价值型股票基金、成长型股票基金和平衡型股票基金等。
价值型基金主要投资于收益稳定、价值被低估、安全性较高的股票;成长型基金主要投资于收益增长速度快、未来发展潜力大的股票;同时投资于价值型股票和成长型股票的基金都是平衡型基金。
3. 以下哪一个机构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方式进行宏观调控?()A.证券公司B.保险公司C.商业银行D.中央银行答案:D解析: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和基础货币,进而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行为。
4. 从全球来看,场外衍生品市场的()是最大的单个衍生品种类。
[2017年6月真题]A.货币互换B.利率互换C.汇率互换D.信用违约互换答案:B解析:5. 债券票面利率也称()。
2018年中国汽车金融公司行业发展报告
![2018年中国汽车金融公司行业发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8242bf4f8c75fbfc77db256.png)
2018年中国汽车金融公司行业发展报告一、汽车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概览 (4)1、国内汽车金融市场运行情况车市销量 (4)1.1渗透率持续提升 (4)1.2市场格局 (4)2、我国汽车金融公司运行情况 (5)2.1资产负债规模 (5)2.2经营利润 (9)2.3资本充足率 (10)2.4流动性水平 (10)2.5资产质量和拨备水平 (11)二、汽车金融市场监管政策评析 (12)1、允许汽车金融公司为附加产品提供融资政策解读 (12)1.1市场需求 (12)1.2业务规划 (13)2、促进二手车市场发展的相关政策解析政策解读 (13)2.1市场需求 (14)2.2业务规划 (14)3、《网络安全法》对汽车金融公司的影响 (15)4、人民银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对汽车金融公司的影响 (17)4.1 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引入背景 (17)4.2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以及激励约束机制 (18)4.3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总体目标及管理机制 (19)4.4宏观审慎评估体系重要指标解析 (20)4.5汽车金融公司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保持高位 (20)三、汽车金融创新评述 (22)1汽车金融产品创新 (22)1.1“附加品融资”创新实践 (22)1.2弹性还款业务创新 (23)1.3保险产品试点销售创新 (23)2、经销商关系管理创新 (24)3、融资方式创新 (25)4、汽车金融数字化创新 (26)5、信用风险管理创新 (27)图1 2005-2016年汽车金融公司资产增长情况 (6)图2 2005-2016年汽车金融公司主要业务增长情况 (7)图 3 2005-2016年汽车金融公司主要业务结构情况 (7)图 4 2005-2016年汽车金融公司负债增长情况 (8)图 5 2010-2016年汽车金融公司经销商批发贷款车辆占汽车产量比重 (9)图 6 2010-2016年汽车金融公司零售贷款车辆占汽车销量比重 (9)图7 2005-2016年汽车金融公司净利润增长情况 (10)图8 2005-2016年汽车金融公司不良贷款情况 (11)图9 汽车金融公司MPA体系 (18)图10 基于MPA评估结果的差别监管措施 (18)一、汽车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概览1、国内汽车金融市场运行情况车市销量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16年我国汽车产销增长较快,产销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11.9万辆和2802.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5%和13.7%。
《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2018)》
![《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2018)》](https://img.taocdn.com/s3/m/542f5a8baeaad1f347933f64.png)
亚信安 全提 出下一代 威胁治理 战略 3.0
本刊讯 亚信安全201 8下一代威胁治理战略3.O中提出了
“精 密编 排 的 网络 空 间恢 复 补救 能 力 SOAR模 型 ”,该模 型 从 安 全运 维 视 角 出发 ,通 过 SOAR 平 台的 精 密编 排 能力 ,先将 云 管 湍 安 全 产 品 (云 和 虚 拟 化 安 全 产 品 Deep Security、高 级 威 胁 网 络 侦 测 产 品 TDA、高 级 威胁 网络 防护 产 品 Deep Edge、高 级 威 胁 邮件 防 护 产 品 DDEI、终 端 安 全 防 护 产 品 OSCE)提 交 至现 有 SI EM/S0C 系统 的 威胁 告警 做 以分 类和 优 先级 划分 ,然 后 通过 高 级 威 胁情 报 平 台 CTIP以 及高 级 威 胁 分 析设 备 DDAN 确认 威胁 的真 实性 、本质及 意 图 ,再 利用 部 署在 服务 器和 终端 的 高级 威胁 取证 系统 CTDI对 威胁做 进一 步调 查取 证 、验 伤 、评估 , 按 照 SOAR 预先 定 义的 演 练脚 本 自动 化将 响 应 策略 下 发给 云 管 端 的 安 全 产 品 Deep Security、Deep Edge以及 OSCE做 威 胁处 酋和 响应 ,最终 形成 一套 精密 编排 的安 全联动 运维 体系 。
资讯 l nformation
青藤 云搭建 “自适应 安全 ”体系
本刊 讯 在 日前举 行 的媒体 沟通 会上 ,青 藤 云安 全 创 始人 兼 CE0 张 福认 为 ,“自适 应 安全 ” 作 为面 向下 一代 的 安全 体 系 ,其 以 持续 监 控和 分 忻 为核 心 ,覆盖 防 御 、监控 、响应 、预 测 四个 维 度的 安全 架 构 ,可 自适 应于 不 同基 础架 构 和业 务 变化 ,并能 形成 统一安 全策 略应 对未 来更加 隐 秘 、 专业 的高 级 攻击 ,能 够 帮助 企业 持 续动 态地 监 控 自身 安 全 ,并加 强快 速 分析 和 响应 能 力 ,有效 地 发现 攻击 者并 阻断其 行为 ,将 风险 降至最 低 。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及风险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及风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33922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b.png)
产业财经 Industrial Finance28摘 要:伴随金融市场创新,对外开放深入推进以及金融领域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我国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经营风险加大、挑战攀升。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审慎开展该项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并总结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稳健发展的风险策略建议。
关键词:表外业务;风险;风险管理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金融工具层出不穷,社会融资总体规模日益扩大,表外业务得到了显著进步。
银行表外业务蕴含的诸多风险日渐暴露,对其开展严格、审慎的风险管理迫在眉睫。
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及风险特点进行剖析,提出该业务稳健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概况(一)表外业务规模持续攀升,增速有回落趋势根据央行公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资料显示,2018年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余额 338.42万亿元,同比增长12.02%,增速较去年下降 7.15%。
就总体规模而言,近年来表外业务量持续攀升,而从增速上看,呈现相对平稳且有下行趋势。
就业务结构而言,金融资产服务类业务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超过55%,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从2016年的64.9%下降到了2018年的55.8%。
表1 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业务规模与增速年份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业务余额余额分类增速担保类承诺类金融资产服务类2016253.5219.0316.08164.6312.042017302.1118.3421.98186.0919.17%2018338.4220.6624.46188.812.02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二)表外业务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的重头之戏目前,在利率市场化深入推进与金融脱媒双重背景叠加下,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作用发挥日渐式微,金融市场融资格局正显著变化。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资产规模超过表内业务,2016年前者相当于后者的109.16%(分母为法人口径资产),2017年这一数字为119.69%,2018年则达到了126.16%。
一文读懂中国绿色金融全体系
![一文读懂中国绿色金融全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30d40c1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3.png)
一文读懂中国绿色金融全体系展开全文原创声明丨本文作者为金融监管研究院研究员刘永超,感谢孙海波老师对本文的指导和支持。
欢迎个人转发,谢绝媒体、公众号或网站未经授权转载。
写在前面回看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构建历程,可以说是走了一条“摸着石头过河”的路子,而2016年是绿色金融体系的元年,这一年8月31日,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银发〔2016〕228号)。
其中,绿色债券作为重要的绿色金融产品,已成为我国绿色金融市场最闪亮的新星,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绿色债券发行来源。
而在我国绿色债券发展中,绿色金融债券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政策体系不断完备,市场规模也远超其他绿色券种。
而我国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体系的中坚力量,其促进绿色金融体系构建的真正动力何在?另外,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绿色产业认定标准能否真正统一?等等疑问,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文纲要一、国内绿色金融体系政策综述(一)2016年之前:国务院顶层指导,银监会进行绿色信贷指引A.国务院:生态文明建设意见以及生态文明总体方案B.银监会:从绿色信贷指引到正式纳入绩效考评监管C.发改委与央行:出台绿债指引并公布支持项目目录D.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元年:2016年七部委联合发布,上交所试点绿色公司债券(二)2017年以来:绿色金融配套政策密集落地A.多部委进一步推动、规范绿债,并落实监管、考评与信息披露B.多协会引入相关指引:绿债工具、绿色投资、绿色银行(三)2019年伊始:发改委引领绿色产业认定标准先行(内部能否形成并执行统一的绿色产业标准?)(四)国内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体系(绿色信贷与绿色债券)构建的动力何在?二、国内绿色债券市场综览(一)总量与结构分析:从与国际绿债定义接轨到占比不断提升、绿债类型及其结构变化(二)发行特点分析:在岸为主、金融机构发行为主、地方融资平台发行逐渐活跃、投资级债权为主、发行人青睐短期绿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占据外部核查主导地位、发行利率及票面利率特点(三)绿债发行节奏与承销商:第四季度发行量最大,国君承销占比最重(四)绿债募集资金投向日益广泛(五)中债系列绿色债券指数不断丰富(六)如何在中国发行绿债(七)绿债市场前瞻:市场化、开放型、地方性、新债种一、国内绿色金融体系政策综述(一)2016年之前:国务院顶层指导,银监会进行绿色信贷指引1.国务院:生态文明建设意见以及生态文明总体方案追溯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架构构想的政策指导文件,还属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决定》中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消费环节,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发展绿色建筑;推动生态省(市、县)、环境保护示范城市、环境友好企业和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创建活动。
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18年)
![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18年)](https://img.taocdn.com/s3/m/2c1668018e9951e79b8927d9.png)
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为贯彻落实《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G20普惠金融成果文件要求,2016年底人民银行建立了中国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及填报制度。
《中国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现包含使用情况、可得性、质量3个维度共21类51项指标,其中8个指标1通过问卷调查采集2。
从2018年填报结果看,各地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为普惠金融发展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我国普惠金融继续稳步发展。
一是金融服务覆盖率进一步提升,基础金融服务可得性较高,特别是偏远地区居民金融服务可得性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是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成效明显,数字技术与金融融合速度加快,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覆盖率进一步提升,服务普惠金融目标群体的能力显著提升,数字普惠金融生态不断完善。
三是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状况得到改善,企业银行账户服务流程极大优化;小微企业融资困难进一步缓解,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增长迅速。
四是信用体系建设、金融消费纠纷非诉解决机制建设、金1这8个指标为:拥有活跃账户的成年人比例,使用电子支付的成年人比例,购买投资理财产品的成年人比例,成年人个人未偿还贷款笔数,在银行有贷款的成年人比例,在银行以外的机构、平台获得过借款的成年人比例,金融知识,金融行为。
2问卷调查采集时间为2019年3月至5月。
融知识普及教育等继续稳步推进。
五是金融对民生领域、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一、使用情况维度(一)账户和银行卡使用情况银行结算账户和银行卡广泛普及,全国及农村地区人均持有量持续稳步增长。
截至2018年末,全国人均拥有7.22个银行账户,同比增长9.39%;人均持有5.44张银行卡,同比增长13.08%(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49张)。
东部地区人均账户和持卡量最高,中西部略低。
截至2018年末,农村地区累计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43.05亿户,同比增长8.55%,人均4.44户。
2018年中国养老金金融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2018年中国养老金金融行业发展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d6f5a0c04a1b0717ed5dd70.png)
2018年中国养老金金融行业发展分析报告目录一、年度政策盘点 (4)(一)全国社保基金条例颁布 (4)(二)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政策 (6)(三)职业年金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7)(四)养老保障管理产品监管加强 (8)二、年度行业回顾 (11)(一)企业年金规模破万亿,但增速持续下降 (11)(二)全国社保基金规模达到2万亿元 (11)(三)职业年金投资运营相关基础工作推进 (12)(四)基本养老金管理机构完成遴选 (13)(五)养老保险公司扩容,新华养老开业,人保养老批筹 (14)(六)养老保障管理产品规模过千亿 (15)三、资产管理情况 (16)(一)企业年金、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均创新低 (16)(二)企业年金投管市场保险业份额持续扩大 (18)(三)法人受托份额进一步增加,业务集中度持续提升 (19)(四)托管和账管业务的市场集中度均有所下降 (21)(五)养老金产品:规模持续增加,收益率优势初显 (22)(六)基本养老金外部委托投资启动 (25)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25)(一)基本养老金收支压力进一步加剧 (25)(二)地方政府对基本养老金委托投资运营意愿不强 (26)(三)养老金长期资金优势始终未能发挥 (27)(四)全国社保基金规模发展不及预期 (29)(五)企业年金发展趋于停滞 (30)(六)养老保障管理产品的养老功能不足 (31)五、行业发展的趋势与思考 (32)(一)企业年金增长依赖存量,投资业绩重要性凸显 (32)(二)全国社保基金规模有望快速扩容 (33)(三)养老金产品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33)(四)个人税延养老金:核心是产品还是账户? (35)(五)年金理事会需要谋划新出路 (38)(六)职业年金将为年金行业带来新机遇 (40)(七)经济新常态下养老金资产管理难度加大 (41)图表目录图表 1 230号文对开放式养老保障管理产品非标投资比例规定 (10)图表 2 2007-2016年企业年金运作规模与增速情况 (11)图表 3 2003-2016年全国社保基金管理资产规模及增速 (12)图表4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托管机构 (13)图表5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机构 (14)图表6养老保障管理业务规模 (16)图表7 2007-2015年企业年金历年投资收益率 (16)图表8 2009-2016年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率 (17)图表9 2008-2016年保险、基金和券商的年金市场份额比较 (19)图表10 2008-2016年企业年金基金法人受托机构管理规模占比 (20)图表11 2008-2016年企业年金法人受托市场份额发展情况 (20)图表12 2008-2015年企业年金托管业务市场份额情况 (21)图表13 2008-2016年企业年金账管人管理的个人账户占比情况 (22)图表14 2013-2016年养老金产品发展情况 (23)图表15 2014-2016年混合型养老金产品与年金组合投资收益对比情况 (24)图表16 2008-2016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历年收支情况 (26)图表17 2008-2016年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数量及增长情况 (30)图表18 2008-2016年参加企业年金计划员工数及增长情况 (31)图表19 2012-2016年企业年金单一计划受托理事会数量及占比 (38)2016年以来,养老金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市场化运作正式启动、《职业年金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监管加强,政策层面首次提出养老型基金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银行发布《2018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
吉林银行招聘网为您提供吉林省银行招聘包括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政策性银行、大型股份制银行、地方性银行、外资银行等考试报名时间、报名入口、职位表、备考指导、时事政治、模拟试题、笔试面试/递补/体检等考试信息。
更多吉林省银行招聘考试信息,请关注吉林中公金融人。
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势头放缓,国际金融市场走势分化,整体金融环境有所收紧。
面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影响因素增多的复杂环境,中国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经济运行保持较强韧性。
金融市场运行稳中有进,市场改革与创新持续深入,服务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功能更趋优化,对外开放举措有序推进,市场化、法治化防范化解金融市场风险取得积极进展。
为全面反映2018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的情况及特点,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组织相关机构共同撰写了《2018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中、英文版)。
报告包括总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衍生品市场共8章、11个专题。
总论部分着重描述了2018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宏观环境、金融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和2019年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展望。
报告主体部分从市场运行情况及特
点、市场创新、制度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开放、市场展望等方面对各金融子市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
此外,报告在附录部分编制了2018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大事记和金融市场统计数据。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是人民银行正式对外发布的全面介绍中国金融市场创新和发展情况的年度报告,自2006年起已连续出版并公开发行14期,对国内外公众全面了解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背景、现状和前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