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系统设计(课程设计)09

合集下载

数字电路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设计

数字电路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设计

数字电路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设计1. 简介数字电路是数字电子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它也是现代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电路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设计作为电子信息工程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提高学生的设计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程内容2.1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数字电路基础知识是数字电路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包括数字逻辑基础知识、二进制数系统、BCD码和ASCII码等。

2.2 数字逻辑电路数字逻辑电路是数字电路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涉及数字逻辑门电路和数字逻辑函数电路等。

学生需要掌握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设计方法。

2.3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组合逻辑电路是数字电路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涉及基本门电路的组合、编码器和解码器、多路选择器和多路分配器等设计。

学生需要掌握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实现原理。

2.4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时序逻辑电路是数字电路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涉及时序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

学生需要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时序电路的分析、设计和实现。

2.5 数字系统设计数字系统设计是数字电路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涉及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数字系统的硬件实现、数字系统的软件实现等。

学生需要掌握数字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际设计方法。

3. 课程实践3.1 模拟实验数字电路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设计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模拟实验和数字系统实验两个部分。

模拟实验主要涉及数字电路的仿真和调试,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应用和操作技能。

3.2 数字系统实验数字电路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设计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模拟实验和数字系统实验两个部分。

数字系统实验主要涉及数字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包括数字系统的硬件实现和软件实现,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4. 课程教材数字电路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设计的教材通常包括以下内容:•《数字电路》•《数字系统设计与实现》•《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自动化测试与数字电路》5. 学习建议数字电路设计与数字系统课程设计是比较难的一门课程,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数理知识和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逻辑电路与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数字逻辑电路与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数字逻辑电路与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数字逻辑电路基本概念、设计方法以及应用技巧。

学生应该能够使用Verilog HDL或者其他硬件描述语言(HDL)设计数字逻辑电路和系统,并能够基于FPGA平台设计和实现数字电路系统。

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数字电路基础知识:数字逻辑基本理论、逻辑门的特点、数字电路的抽象层次。

2.Verilog HDL编程:Verilog HDL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以及常用结构体。

3.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Karnaugh图、逻辑门级联、多路复用器/解复用器、译码器、比较器等。

4.时序逻辑电路设计: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触发器、寄存器、计数器等。

5.FPGA系统设计:FPGA的基本原理和结构、FPGA开发板的使用、FPGA系统设计的流程以及示例项目。

课程设计要求1.课程设计可以采用Verilog HDL或者其他HDL编程语言。

2.参与者需要结成小组,每个小组3-5人。

3.每个小组需要完成一项数字电路设计项目,包括设计报告和实验验证。

4.每个小组需要在课程结束时提交一份完整的设计报告以及实验数据和项目代码。

5.设计项目可以是基于组合逻辑或时序逻辑的电路系统设计,包括但不限于多路选择器、加法器、比较器、寄存器、时钟控制器、计数器、显示控制器等。

6.设计报告应该包含问题描述,设计总体方案,设计分级具体实现以及实验结果和分析等。

7.实验验证应该使用FPGA开发板完成,需要进行基准测试,并按照设计要求逐步进行验证。

8.设计报告和实验验证需要进行小组汇报,并进行讨论。

课程设计参考资料1.Verilog HDL编程指南(第二版), 王自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2.数字逻辑与计算机设计,M. Morris Mano, Pearson Education,20153.FPGA原理与设计, Jonathan W. Valvano, Morgan & Claypool,20114.FPGA开发实战, Evan A. Curtice, Packt Publishing, 2018结论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熟练掌握数字逻辑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关键技能。

数字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

数字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

数字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解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区别和转换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理解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引导学生了解数字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如通信、计算机、物联网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数字技术实验,如搭建简单的数字电路、编程实现基础功能等。

2.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字技术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实践,形成积极的科技创新态度。

3. 引导学生认识数字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树立正确的科技价值观,关注科技伦理和网络安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字技术基础知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但个别学生可能对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教学要求:教师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学生在课程中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课程设计和实验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升技能,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数字技术基本原理:-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区别和转换方法(教材第1章)-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如逻辑门、触发器等(教材第2章)- 数字系统的表示和运算方法,如二进制、十六进制等(教材第3章)2. 数字技术实验操作:- 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教材第4章)- 搭建简单数字电路,如逻辑门电路、计时器等(教材第5章)- 编程实现基础功能,如LED灯控制、温度检测等(教材第6章)3. 数字技术应用与发展:- 数字技术在通信、计算机、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案例(教材第7章)- 数字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如5G、人工智能等(教材第8章)- 数字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及潜在问题,如网络安全、隐私保护等(教材第9章)教学安排和进度:- 第1-3周:数字技术基本原理学习,完成相关实验操作- 第4-6周:数字技术实验操作,学习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搭建数字电路- 第7-9周:学习数字技术应用与发展,了解最新动态,探讨数字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第10周:课程设计,小组合作完成一个数字技术项目,展示和分享成果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丰富的案例,讲解数字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与发展,使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为实验操作打下基础。

数字城管系统课程设计

数字城管系统课程设计

数字城管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数字城管系统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城市管理的基本概念、数字城管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应了解城市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理解数字城管系统的架构和功能。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学会使用数字城管系统,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应认识到数字城管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理解信息技术对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数字城管系统的基本概念、数字城管系统的组成、数字城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数字城管系统的应用。

其中,数字城管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介绍城市管理和数字城管系统的定义、特点和分类;数字城管系统的组成主要介绍数字城管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部分;数字城管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介绍数字城管系统的工作流程和数据处理方法;数字城管系统的应用主要介绍数字城管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讲授法主要用于讲解数字城管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工作原理,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数字城管系统的理论知识。

讨论法主要用于讨论数字城管系统的应用案例,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具体的数字城管系统应用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实验法主要用于让学生动手操作数字城管系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将选择权威、实用的教材,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最新的知识。

参考书方面,将提供相关的学术著作、政策文件和报道,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数字城管系统的背景和发展。

多媒体资料方面,将制作生动的PPT课件,提供相关的视频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实验设备方面,将准备数字城管系统的模拟设备和软件,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实验。

辩论赛计时器

辩论赛计时器

辩论赛计时器数字系统课程设计题目:辩论赛计时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 09计算机一班姓名:冯帆张琪学号:冯帆(0936008)张琪(0936036)指导老师:潘秀琴1)2) 根据实验要求作预习报告。

3) 根据实验需求,进行程序的设计。

4) 根据以前设计的经验,反复调试程序。

5) 调试通过,下载到FPGA开发板上进行实践调试。

程序如下://`include "hz.v"module traffic(clk,zof,dg,ds,la,lb,enable,m,dr,dc);input clk;input zof,enable;input [0:2]m;output [7:0]dr;output [0:7] dc;output la,lb;output [0:7] dg,ds;reg la,lb;reg [0:7] dg,ds;reg disj;wire conj;integer coni,disi;reg [0:6]set,ag,am,ad,bg,bm,bd;reg [0:7] a,b;reg [7:0]dr;reg [0:7]dc;wire [0:2]m;integer c;/*------------------分频模块------------------*/hz hzz(.clk(clk),.conj(conj));//控制显示的分频信号always @(posedge clk)beginif(disi>9999)begindisj<=~disj;disi<=0;endelsedisi<=disi+1;end/*----------------------倒计时模块-------------------------------*/always@(posedge conj)beginif(enable)beginif(zof)beginif(a<=0)a<=180;elsea<=a-1;endelsebeginif(b<=0)b<=180;elseb<=b-1;endendend/*-------------------------闪灯显示控制------------------------------------*/ always@(posedge clk)beginif(zof)begin la<=1'b1;lb<=1'b0;endelsebegin la<=1'b0;lb<=1'b1;endend/*--------------------数码管显示控制---------------------------------*/ always@(posedge clk)beginif(enable)beginif(zof)beginag<=a/100;am<=(a-ag*100)/10;ad<=a%10;endelsebeginbg<=b/100;bm<=(b-bg*100)/10;bd<=b%10;endendend/*------------------------数码管显示------------------------------------*/always@(posedge disj)begincase (set)0:begincase(ad)0:begin dg<=8'b11111100;ds<=8'b11101111; end //a方向个位显示01:begin dg<=8'b01100000;ds<=8'b11101111; end //12:begin dg<=8'b11011010;ds<=8'b11101111; end //23:begin dg<=8'b11110010;ds<=8'b11101111; end //34:begin dg<=8'b01100110;ds<=8'b11101111; end //45:begin dg<=8'b10110110;ds<=8'b11101111; end //56:begin dg<=8'b10111110;ds<=8'b11101111; end //67:begin dg<=8'b11100000;ds<=8'b11101111; end //78:begin dg<=8'b11111110;ds<=8'b11101111; end //89:begin dg<=8'b11110110;ds<=8'b11101111; end //9endcaseset<=set+1;end1:begincase(am)0:begin dg<=8'b11111100;ds<=8'b11011111; end //a方向十位显示01:begin dg<=8'b01100000;ds<=8'b11011111; end //显示12:begin dg<=8'b11011010;ds<=8'b11011111; end //显示23:begin dg<=8'b11110010;ds<=8'b11011111; end //34:begin dg<=8'b01100110;ds<=8'b11011111; end //45:begin dg<=8'b10110110;ds<=8'b11011111; end //56:begin dg<=8'b10111110;ds<=8'b11011111; end //67:begin dg<=8'b11100000;ds<=8'b11011111; end //78:begin dg<=8'b11111110;ds<=8'b11011111; end //89:begin dg<=8'b11110110;ds<=8'b11011111; endendcaseset<=set+1;end2:begincase(ag)0:begin dg<=8'b11111100;ds<=8'b10111111; end //a方向十位显示01:begin dg<=8'b01100000;ds<=8'b10111111; end //显示1endcaseset<=set+1;end3:begincase(bd)0:begin dg<=8'b11111100;ds<=8'b11111110; end //b方向个位显示01:begin dg<=8'b01100000;ds<=8'b11111110; end //12:begin dg<=8'b11011010;ds<=8'b11111110; end //23:begin dg<=8'b11110010;ds<=8'b11111110; end //34:begin dg<=8'b01100110;ds<=8'b11111110; end //45:begin dg<=8'b10110110;ds<=8'b11111110; end //56:begin dg<=8'b10111110;ds<=8'b11111110; end //67:begin dg<=8'b11100000;ds<=8'b11111110; end //78:begin dg<=8'b11111110;ds<=8'b11111110; end //89:begin dg<=8'b11110110;ds<=8'b11111110; end //9endcaseset<=set+1;end4:begincase(bm)0:begin dg<=8'b11111100;ds<=8'b11111101; end //b方向十位显示01:begin dg<=8'b01100000;ds<=8'b11111101; end //显示12:begin dg<=8'b11011010;ds<=8'b11111101; end //显示23:begin dg<=8'b11110010;ds<=8'b11111101; end //34:begin dg<=8'b01100110;ds<=8'b11111101; end //45:begin dg<=8'b10110110;ds<=8'b11111101; end //56:begin dg<=8'b10111110;ds<=8'b11111101; end //67:begin dg<=8'b11100000;ds<=8'b11111101; end //78:begin dg<=8'b11111110;ds<=8'b11111101; end //89:begin dg<=8'b11110110;ds<=8'b11111101; end //9endcaseset<=set+1;end5:begincase(bg)0:begin dg<=8'b11111100;ds<=8'b11111011; end //b方向十位显示0 1:begin dg<=8'b01100000;ds<=8'b11111011; end //显示1endcaseset<=set+1;end6:beginif(m==3'b001)begin dg<=8'b01100000;ds<=8'b01110111; endelse if(m==3'b010)begin dg<=8'b11011010;ds<=8'b01110111; endelse if(m==3'b011)begin dg<=8'b11110010;ds<=8'b01110111; endelse if(m==3'b100)begin dg<=8'b01100110;ds<=8'b01110111; endelse if(m==3'b101)begin dg<=8'b10110110;ds<=8'b01110111; endset<=0;endendcaseend/*------------------------点阵正反方字体显示--------------------------------*/ always@(posedge clk)beginif(c>=8)c<=0;elsec<=c+1;endalways@(posedge disj)beginif(zof)begincase(c)0:begin dc=8'b00000000;dr=8'b01111111;end1:begin dc=8'b01111110;dr=8'b10111111;end2:begin dc=8'b00001000;dr=8'b11011111;end3:begin dc=8'b00001000;dr=8'b11101111;end4:begin dc=8'b00101110;dr=8'b11110111;end5:begin dc=8'b00101000;dr=8'b11111011;end6:begin dc=8'b11111111;dr=8'b11111101;end7:begin dc=8'b00000000;dr=8'b11111110;endendcaseendelsebegincase(c)0:begin dc=8'b01111110;dr=8'b01111111;end1:begin dc=8'b01000000;dr=8'b10111111;end2:begin dc=8'b01111110;dr=8'b11011111;end3:begin dc=8'b01100010;dr=8'b11101111;end4:begin dc=8'b01010100;dr=8'b11110111;end5:begin dc=8'b01001000;dr=8'b11111011;end6:begin dc=8'b01010100;dr=8'b11111101;end7:begin dc=8'b01100001;dr=8'b11111110;endendcaseendendendmodule/*------------------------模块调用-------------------------------------*/module hz(clk,conj);input clk;output conj;reg conj;integer coni;always @(posedge clk)beginif (coni>9999999)beginconj<=~conj;coni<=0;endelseconi<=coni+1;endendmodule6)完成整个过程,写实验报告。

数字系统课程设计 红外线遥控接收器

数字系统课程设计 红外线遥控接收器

数字系统课程设计报告第一部分设计题目及要求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及要求如下:一、设计题目红外线遥控接收器二、设计步骤1、EDA实验板组装调试参照提供的EDA实验板电路原理图、PCB图以及元器件清单进行电路板的组装。

电路板组装完成后,编写三个小程序进行电路板测试。

2、红外遥控系统的设计(1)发射编码部分使用指定的元器件在万用板上完成红外遥控器的制作。

(2)接收解码部分接收解码用VHDL语言编写程序,在EDA实验板上实现解码。

二、功能要求1、将一体化红外接收解调器的输出信号解码(12个单击键、6个连续键,单击键编号为7-18,连续键编码为1-6),在EDA实验板上用七段数码管显示出来。

2、当按下遥控器1—6号连续键时,在EDA实验板上用发光二极管点亮作为连续键按下的指示,要求遥控器上连续键接下时指示灯点亮,直到松开按键时才熄灭,用于区别单击键。

3、EDA实验板上设置四个按键,其功能等同于遥控器上的1—4号按键,当按下此四个按键时七段数码管分别对应显示“1”、“2”、“3”、“4”。

4、每当接收到有效按键时,蜂鸣器会发出提示音。

第二部分设计分析本次课程设计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电路设计及电路焊接,二是程序的设计及编写。

电路部分,根据题目要求,要做到红外发送,显然整个电路系统要分为红外发射和红外接收两个电路,分别做到红外的编码发射和译码接受,再在接收板上显示接受到的红外信号。

另外还包括一个从电脑下载程序到芯片上的下载线电路。

一、红外发射电路本次课程设计的红外遥控器由红外遥控专用芯片PT2248作为编码及发送部分,PT2248最大可用作18路红外遥控系统的编码,其内部己集成了38kHz的红外载波振荡及相应的数字脉码调制电路,只需外接3×6的矩阵式按键、红外发光二极管及其驱动电路等少量元器件便可完成编码发送的功能。

由PT2248和少量外围元件组成的红外遥控发射电路如下图所示芯片的发送指令由12位码组成,其中C1~C3是用户码,可用来确定不同的模式。

数字系统设计VHDL课设报告

数字系统设计VHDL课设报告
1)IEEE 754转定点数
模块名:ieee7542point(clk,rst_n,inp,pointdata);
出入参数说明:clk:时钟。
rst_n:异步复位信号输入。
Inp:三十二位浮点数输入,规定为ieee754格式,切指数范围为0——127,因为为了配合之前cordic算法的±90的输入。
-30度(14’h3fbd)
-0.5000(0x1fc0)
0.8750(0x0070)
90度(14’h00C9)
0.9843(0x7e)
0.0078(0x0001)
-90度(14’h3f37)
-1.000(0x1f80)
0.0000(0x0000)
结果分析:设计中采用流水线结构,第九个时钟以后,每个时钟都会产生一个结果,是一种高速度的运算器,从综合的结果看,运算器的运算速度可以达到200M以上,满足一般工程应用的需求。从采样出来的几组经典数据来看,也能够充分验证该运算器的精度,同时证明该设计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clk:时钟信号输入端,一位。
rst_n:异步复位输入端,一位。
inp:十四位定点数输入端,采用补码形式输入,输入范围±90度,采用弧度形式输入。
res_sin,res_cos:十三位输出端,也是带符号补码形式。
所有过程变量:均未补码形式。
六,实验结果
本设计采用SynplifyPro 9.6.2进行综合,采用modelsim6.5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如下所示:
(1)、cordic算法原理
CORDIC算法包含圆周系统,线性系统,双曲系统三种旋转系统。本文仅以圆周系统推导如下。该系统完成的是一个平面坐标旋转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将向量( Xi, Yi)旋转θ角,得到一个新的向量( Xi, Yi) ,那么有:

DigitalDesignPrinciplesandPractices第五版课程设计

DigitalDesignPrinciplesandPractices第五版课程设计

Digital Desig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第五版课程设计课程前言数字设计原理和实践(DDPP)的第五版是面向初学者的数字设计课程。

本课程所涵盖的领域包括数字逻辑设计、计算机组成、数字信号处理和硬件描述语言(HDL)语法。

DDPP第五版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理解数字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字设计工具和技术。

本课程不仅强调数字系统的硬件实现,还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数字信号处理和通信应用,同时也会提供一些软件应用和仿真工具的使用。

课程内容第一章:数字系统概述本章主要介绍数字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数字电子学的发展历史、数字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区别以及数字系统的应用领域。

第二章:数字电路基础本章介绍数字逻辑元件和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数字量的表示和计算、逻辑门电路的实现、布尔代数和卡诺图的运算方式。

第三章:计算机组成本章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主存储器、输入输出系统和系统总线。

第四章:数字信号处理本章介绍数字信号的基本概念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原理,包括数字信号的采样、量化、编码和解码、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和算法以及数字滤波器的设计过程。

第五章:HDL语法本章介绍硬件描述语言(HDL)的基本语法和设计原理,包括HDL的分类和应用、HDL的语法和设计原则、HDL的模块化设计和建模技术以及HDL的仿真和综合方法。

课程评估课程的最终成绩将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期末考试(50%)•课堂作业(25%)•项目(25%)考虑到本课程具有实验性质,所以将开展一个实验项目,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数字系统并进行测试和评估。

这将在本课程的第9周到第12周期间完成,占课程总成绩的25%。

课程资源为了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本课程提供以下资源:•教材:《数字设计原理与实践》(第五版)•仿真软件:Xilinx ISE、ModelSim•设计软件:Vivado、Quartus•硬件平台:FPGA开发板、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总结数字设计原理与实践(DDPP)第五版是一门介绍数字系统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的课程。

《数字系统课程设计》学习指南

《数字系统课程设计》学习指南
学生学习心得体会
学生演讲答辩PPT
项目申请要点
参考书《电子设计指南》
第一章 “电子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指南
教学录像;
教学PPT
项目申请模板
项目申请书范例

2


第4周
项目申请
参考书《电子设计指南》
1.2 电子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
1.2.1 关于“选题”
1.2.2 总体方案论证及选择
1.2.3 总体框图的构筑及任务的分解、细化
实验教学录像;
教学PPT;
学生设计报告
学生学习心得体会

4


第14周
项目工程实现、系统调试测试
参考书《VHDL数字系统设计》
第9章 电子系统测试
第10章 系统级设计
参考书《电子设计指南》
第十三章 电子设计实例
实验教学录像;
教学PPT;
学生设计报告
学生学习心得体会
第15周
项目总结分析、验收答辩、演讲交流1.3 总 Nhomakorabea方案的实现
1.3.1 技术路线和设计理念
1.3.2 设计方法
1.3.3 将借鉴、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1.3.4 尽量发挥软件的优势
1.4 元器件的选择原则
1.5 分级调试及系统联调
1.6 “电子设计”的文档整理及报告撰写指南
教学录像;
教学PPT
项目申请模板
项目申请书范例
学生设计报告
学生学习心得体会
项目认定
教学录像;
教学PPT

3


第5周-第13周
资料信息查询、核心技术分析、技术方案论证、系统需求规划、设计仿真优化

数字系统设计hdl课后答案

数字系统设计hdl课后答案

数字系统设计hdl课后答案【篇一:数字系统设计与verilog hdl】ss=txt>(复习)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就是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以eda软件工具为开发环境,以pld器件或者asic专用集成电路为目标器件设计实现电路系统的一种技术。

1.电子cad(computer aided design)2.电子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3.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eda技术及其发展p2eda技术的应用范畴1.3 数字系统设计的流程基于fpga/cpld的数字系统设计流程1. 原理图输入(schematic diagrams )2、硬件描述语言 (hdl文本输入)设计输入硬件描述语言与软件编程语言有本质的区别综合(synthesis)将较高层次的设计描述自动转化为较低层次描述的过程◆行为综合:从算法表示、行为描述转换到寄存器传输级(rtl)◆逻辑综合:rtl级描述转换到逻辑门级(包括触发器)◆版图综合或结构综合:从逻辑门表示转换到版图表示,或转换到pld器件的配置网表表示综合器是能自动实现上述转换的软件工具,是能将原理图或hdl语言描述的电路功能转化为具体电路网表的工具适配适配器也称为结构综合器,它的功能是将由综合器产生的网表文件配置于指定的目标器件中,并产生最终的可下载文件对cpld器件而言,产生熔丝图文件,即jedec文件;对fpga器件则产生bitstream位流数据文件p8仿真(simulation)功能仿真(function simulation)时序仿真(timing simulation)仿真是对所设计电路的功能的验证p9编程(program)把适配后生成的编程文件装入到pld器件中的过程,或称为下载。

通常将对基于eeprom工艺的非易失结构pld器件的下载称为编程(program),将基于sram工艺结构的pld器件的下载称为配置(configure)。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表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表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09级: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一)、大学英语(一)、体育、工程制图、
09级:认识实习、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廉洁修身、大学英语(二)、公益劳动、高等数学(二)、大学物理(一)、大学物理实验、线性代数、大学生心理健康、体育等。

08级: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电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大学物理(二)、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大学英语(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育等。

08级:信号与系统、电信专业常用软件、专业软件训练、数字系统设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英语(四)、矢量分析与场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体育等。

07级:高频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

07级:数字通信原理、电磁场理论、课外创新活动专题讲座、网络技术综合实验、专业英语、计算机通信网络、电子技术综合实验、自动控制原理、科技文献检索、应用写作、市场营销等。

06级:程控交换原理、大学生就业指导、DSP系统设计与开发、现代通信技术等。

06级: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一个产生110001001110序列码的计数器型序列码发生器。

设计一个产生110001001110序列码的计数器型序列码发生器。

第一章系统概述1.1实验目的及要求1.11 实验目的1.了解并学习EWB软件的使用。

2.了解序列信号发生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熟悉中规模集成电路的运用。

4.掌握序列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和实验。

5.了解简单数字系统实验调试及故障排除的方法。

1.12 实验要求1.根据设计任务要求,综合运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独立完成设计课题。

2.根据课题参考书籍,通过独立思考,深入研究课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培养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掌握合理选用的原则。

4.学会电子电路的连线安装和调试技能。

1.2实验设计任务1.21设计任务内容设计一个产生110001001110序列码的计数器型序列码发生器。

第二章 EWB软件的简介2.1 EWB软件的概述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已与计算机紧密相连,电子产品的智能化日益完善,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而产品的更新周期却越来越短。

电子工作平台Electronics Workbench (EWB)(现称为MultiSim) 软件是加拿大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公司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推出的电子电路仿真的虚拟电子工作台软件,它具有这样一些特点:(1)软件仪器的控制面板外形和操作方式都与实物相似,可以实时显示测量结果。

(2)EWB软件带有丰富的电路元件库,提供多种电路分析方法。

(3)作为设计工具,它可以同其它流行的电路分析、设计和制板软件交换数据。

(4)EWB还是一个优秀的电子技术训练工具,利用它提供的虚拟仪器可以用比实验室中更灵活的方式进行电路实验,仿真电路的实际运行情况,熟悉常用电子仪器测量方法。

2.2 EWB软件的操作界面1.EWB的主窗口2.元件库栏3.信号源库4.基本器件库5.指示器件库第三章 序列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及设计3.1序列信号发生器原理序列信号是指在同步脉冲作用下循环地产生一串周期性的二进制信号. 序列信号发生器是能够循环产生一组或多组序列信号的时序电路,它可以用以为寄存器或计数器构成。

数字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交通灯-实验报告

数字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交通灯-实验报告

交通灯控制电路摘要在一个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没有交通灯来控制来往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假设也没有交警,那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后果是难以想象的,可能会陷入一片混乱,甚至瘫痪。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这样。

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人都有责任为它的更加先进和快捷做出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设计的这个交通控制系统可以通过交通灯控制东西方向车道和南北方向车道两条主次交叉道路上的车辆交替运行,用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并且经过这次实验使得我对电子技术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也学会使用半导体元件和集成电路,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也为将来的就业或继续深造做好准备。

一、任务在城市道路上的交叉路口一般设置有交通灯,用于管理两条道路通行车辆。

现有一条主干道和一条支干道的汇合点形成十字交叉口,为确保车辆安全、迅速的通行,在交叉路口的每条道上设置一组交通灯,交通灯由红、黄、绿3色组成。

红灯亮表示此通道禁止车辆通过路口;黄灯亮表示此通道未过停车线的车辆禁止通行,已过停车线的车辆继续通行;绿灯亮表示该通道车辆可以通行。

要求设计一交通灯控制电路以控制十字路口两组交通灯的状态转换,指挥车辆安全通行。

指挥车辆安全通行。

设计要求1、基本要求(1)设计一个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电路,要求主干道与支干道交替通行。

主干道通行时,主干道绿灯亮,支干道红灯亮,时间为60秒。

支干道通行时,支干道绿灯亮,主干道红灯亮,时间为30秒。

(2)每次绿灯变红灯时,要求黄灯先亮5秒钟。

此时另一路口红灯也不变。

(3)黄灯亮时,要求黄灯闪烁,频率为1Hz。

2、发挥部分要求在绿灯亮(通行时间内)和红灯亮(禁止通行时间内)均有倒计时显示。

二、设计方案选取与论证1、所选方案的理由:本设计的交通灯控制电路是综合运用了74LS192芯片、7474芯片和NE555芯片等的集成电路。

根据任务要求,用单片机或分立组件来实现是比较容易的,但是由于要求不能使用单片机设计,因此使用数字电路课程里学过的知识,运用它们来设计分析电路。

tlc549数字系统课程设计

tlc549数字系统课程设计

tlc549数字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tlc549数字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功能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字系统相关知识,分析并设计简单的tlc549应用电路。

3. 学生了解数字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使用相关软件或工具进行tlc549数字系统的设计和仿真。

2. 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能够搭建并调试简单的tlc549应用电路。

3. 学生能够独立解决数字系统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具备一定的故障排查和优化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数字系统产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数字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对科技创新的热情。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数字系统设计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和数字电路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课程要求学生掌握tlc549数字系统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设计和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系统基础知识回顾: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区别,数字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

教材章节:第一章 数字系统概述2. tlc549芯片原理与功能:介绍tlc549芯片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应用领域。

教材章节:第三章 数字电路器件3. tlc549应用电路设计:分析并设计简单的tlc549应用电路,如模数转换电路、信号采集电路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数字电路设计与实践4. 数字系统设计与仿真: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如Multisim、Proteus等,进行tlc549数字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课案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课案

信号与系统
研究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和 处理技术,为通信、控制等领域提供理论 支持。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后续相关课程推荐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学习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接口技术和 应用,培养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系统设计
能力。
A 计算机组成原理
深入探究计算机内部各部件的工作 原理和组成方式,以及计算机系统
的整体性能优化。
B
C
D
数字信号处理
针对数字信号的表示、变换、滤波等处理 方法进行深入学习,应用于音频、图像、 视频等多媒体处理领域。
第3-4周
组合逻辑电路(8学时)
第5-6周
时序逻辑电路(8学时)
第7-8周
课程项目与总结(12学时)
02 数字逻辑基础知识
数制与编码
数制
介绍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 等数制的基本概念及相互转换方 法。
编码
讲解ASCII码、BCD码等常用编码 方式,以及它们在数字系统中的 应用。
逻辑代数基础
逻辑变量与逻辑函数
和设计计算机硬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数字逻辑为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提供了底 层算法和硬件支持,如神经网络加速器等

电子与通信工程
在电子与通信工程中,数字逻辑广泛应用 于信号处理、通信协议、控制系统等领域 。
物联网与嵌入式系统
物联网和嵌入式系统中大量使用数字逻辑 电路和可编程逻辑器件,以实现各种智能 化功能。
及它们之间的转换。
逻辑函数的化简
02
介绍代数法、卡诺图法等化简逻辑函数的方法,以及化简的目
的和意义。
具有无关项的逻辑函数及其化简
03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数字系统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设计报告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数字系统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设计报告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数字系统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设计报告姓名:学号:专业:自动化实验室:电工电子四楼组别:无同组人员:无设计时间:2012年8 月8日—- 2010 年9 月15 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含设计指标)……………………………………………3页码二.原理设计(或基本原理)……………………………………………………………3页码三。

架构设计(架构设计)………………………………………………………………4页码四。

方案实现与测试(或调试)…………………………………………………………5页码五.分析与总结……………………………………………………………………………15页码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含设计指标)主干道与乡村公路十字交叉路口在现代化的农村星罗棋布,为确保车辆安全、迅速地通过,在交叉路口的每个入口处设置了红、绿、黄三色信号灯。

红灯禁止通行;绿灯允许通行;黄灯亮则给行驶中的车辆有时间行驶到禁行线之外。

主干道和乡村公路都安装了传感器,检测车辆通行情况,用于主干道的优先权控制。

具体要求如下:(1)当乡村公路无车时,始终保持乡村公路红灯亮,主干道绿灯亮。

(2)当乡村公路有车时,而主干道通车时间已经超过它的最短通车时间时,禁止主干道通行,让乡村公路通行。

主干道最短通车时间为25s 。

(3)当乡村公路和主干道都有车时,按主干道通车25s,乡村公路通车16s交替进行。

(4)不论主干道情况如何,乡村公路通车最长时间为16s。

(5)在每次由绿灯亮变成红灯亮的转换过程中间,要亮5s时间的黄灯作为过渡。

(6)用开关代替传感器作为检测车辆是否到来的信号。

用红、绿、黄三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作交通灯。

要求显示时间,倒计时二。

原理设计(或基本原理)本设计用了Verilog HDL语言, TOP—DOWN设计,设计方法从系统设计入手,在顶层进行功能方框图的划分和结构设计。

具体过程如下:该系统中输入变量有:set(使能开关),c(乡村道路开关), clk(系统时钟),该控制系统打开后共有两种状态: 一种是只有主干道交通灯亮,这种情况比较简单,此时主干道绿灯一直亮着。

数字通信系统课程设计

数字通信系统课程设计

数字通信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组成;2. 掌握数字信号的调制、解调方法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3. 了解数字通信系统中信道编码、差错控制等关键技术;4. 熟悉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及其评估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数字通信系统中的实际问题;2. 掌握使用相关工具软件对数字通信系统进行仿真、设计与调试;3. 能够撰写数字通信系统相关的技术报告和论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2. 激发学生对数字通信技术及其应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3. 增强学生的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数字通信技术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为其未来的学术发展和技术创新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达到以上所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数字通信系统概述- 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数字通信系统的特点与分类- 数字通信系统的应用领域2. 数字信号的表示与处理-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区别- 数字信号的表示方法- 数字信号的处理技术3. 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 常见数字调制技术:ASK、FSK、PSK- 数字解调技术及其应用4. 信道编码与差错控制-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常见信道编码技术:汉明码、卷积码、Turbo码- 差错控制方法:自动重发请求、前向纠错5. 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误码率与信噪比的关系- 数字通信系统的仿真与性能分析6. 实践教学环节- 数字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实际通信系统的故障排查与优化- 课程项目:设计与实现一个简单的数字通信系统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数字系统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数字系统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数字系统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南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2017年 2月一、课程设计要求1.完成课程设计,包括设计仿真与验证。

学生根据所选课题的任务、要求和条件进行总体的方案设计,通过论证与选择,确定总体方案。

此后运用EDA软件对方案进行程序设计、仿真分析。

2.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提高系统设计能力,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撰写总结报告。

总结报告是学生对课程设计全过程的系统总结,学生应按规定格式撰写说明书,说明书主要内容有:1)设计技术报告封面封面上应写明设计题目、学生姓名、专业、年级、指导教师姓名。

设计题目明确、简短,能反映设计的实质性内容。

2)摘要及关键词应扼要叙述设计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文字简练。

3)目录目录一般不超过3级,章节应编写所在的页码。

4)正文正文应全面、准确的反映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进行的主要工作和所取得的结论和成果,正文应包含一下内容:(1)前言。

应说明设计的目的、意义、市场需求;阐述本设计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以及解决技术难点的指导思想和要预期达到的技术效果。

(2)设计方案论证。

应说明设计原理并进行方案的选择,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该设计方案(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还应阐述所采用的方案特点和设计的技术路线。

(3)计算部分。

这部分在设计说明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在说明书中要列出各零件的工作条件、给定的参数、计算公式以及各主要参数计算的详细步骤和计算结果,并说明根据此计算应选用什么元器件和零部件。

对需要使用的计算机的设计还应包括各种软件的设计。

(4)结构设计部分。

这也是设计说明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包括机械结构的设计、各种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以及功能电路设计、计算机控制部件装置的设计等,以及以上各种设计所绘制的图纸。

(5)结论。

概括本设计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特色、优点、有何创新、性能达到何种水平,并应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进的方向,特别是对设计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要重点指出并加以研究。

(6)参考文献。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九路抢答器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九路抢答器
培养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抢答器方案。
预期成果
完成九路抢答器设计
0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九路抢答器的设计,包括电路原理图、PCB
板图等。
实现基本功能
Hale Waihona Puke 02抢答器能够实现基本的抢答功能,包括抢答信号的输入、处理
和输出等。
性能稳定可靠
03
经过测试和调试,抢答器的性能稳定可靠,能够满足实际应用
按键处理代码段
03
```
02
}
01
关键代码段展示
01
```c
02
void KeyProcess() {
03
if (P1 != 0xFF) { // 如果有按键按下
关键代码段展示
delay(10); // 延时消抖 if (P1 != 0xFF) { // 再次判断按键是否按下
key_value = P1; // 获取按键值
评估九路抢答器在长时间工作和不同 环境温度下的稳定性,并分析影响稳 定性的因素。
可靠性评估
评估九路抢答器的可靠性,包括平均 无故障时间、故障率等指标,并分析 影响可靠性的因素。
06
课程设计总结与展望
设计成果总结
实现九路抢答功能
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九路抢答器,能够准确、快速地识别并显 示第一个抢答者的编号。
问题跟踪与解决
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分析问题原因并 提出解决方案,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性能指标评估
响应时间评估
评估九路抢答器的响应时间是否符合 设计要求,并分析影响响应时间的因 素。
准确性评估
评估九路抢答器在各种条件下的准确 性,包括不同输入信号幅度、频率和 负载条件下的准确性。

数字系统设计与VerilogHDL第五版教学设计

数字系统设计与VerilogHDL第五版教学设计

数字系统设计与VerilogHDL第五版教学设计数字系统设计与VerilogHDL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在本教学设计中,我们将以第五版数字系统设计与VerilogHDL为教材,为学生提供全面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帮助他们掌握数字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数制转换、逻辑代数、组合逻辑设计和时序逻辑设计,并能够运用VerilogHDL进行数字系统的设计和仿真。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1.熟练掌握数字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数制转换、逻辑代数、组合逻辑设计和时序逻辑设计等知识点。

2.熟悉VerilogHDL的语法和使用,能够进行数字系统的设计和仿真。

3.具备分析和解决数字系统设计中常见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数字系统的优化和调试。

4.掌握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数字系统设计的任务。

教学内容与安排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字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数制转换、逻辑代数、组合逻辑设计和时序逻辑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3.VerilogHDL的语法和使用,数字系统的设计和仿真。

4.数字系统设计的优化和调试。

5.案例分析与实践项目。

教学安排本课程将采用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具体安排如下:1.第1-2周:课程介绍,数字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第3-5周:数制转换、逻辑代数、组合逻辑设计和时序逻辑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3.第6-12周:VerilogHDL的语法和使用,数字系统的设计和仿真。

4.第13-14周:数字系统设计的优化和调试。

5.第15-16周:案例分析与实践项目。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课件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数字系统设计的相关知识点和原理。

2.实验操作:通过实验课方式,让学生亲自操作数字系统设计软件,进行数字系统的设计和仿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课程设计: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项目,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字系统设计的设计和优化,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要求:1.自选题目:结合自己的工作设计一个数字系统,给出系统的功能要求,再进行设计。

2.设计与调试:用VHDL进行数字系统的设计,运用Modelsim等软件上机仿真、调试,给出实验结果。

3.提交设计报告:给出设计方案,画出设计的总体框图以及功能分割图;并作相应说明;打印各层次的VHDL文件;给出测试结果。

如无自选题目,可在下面题目中选择。

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一、设计目的1.学习数字系统设计方法。

2.设计一个数字频率计。

二、设计说明数字频率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仪器。

“频率”是指周期性信号在单位时间(1S)内变化的次数。

若在一定时间间隔T内测得某周期性信号的重复变化次数为N,则该信号的频率为f=N /T数字频率计测量频率的原理框图如图(一)所示。

图(一)脉冲形成电路将被测信号转换为脉冲信号,脉冲信号频率等于被测信号频率fs。

时基信号发生器提供标准的时间脉冲信号。

门控电路产生计数允许信号,其宽度为单位时间T,如1s、100ms等。

闸门电路由计数允许信号进行选通,计数允许信号到达时,被测脉冲信号通过闸门进入计数译码显示电路,计数允许信号结束时,闸门关闭,计数器停止计数,若计数器的计数值为N,则fs=N/T。

三、设计内容※(在1、2中选做一项)1.设计一个三位十进制数字式频率计,测量范围为1Hz~1MHz;量程分10KHz、100KHz、1MHz三档,量程根据信号频率高低作自动转换,采用1秒记忆显示方式, (送入信号应是满足CMOS电路要求的脉冲波或正弦波) 。

读数大于999时,频率计处于超量程状态, 显示器发出溢出指示, 下次测量时, 量程自动增加一档.读数小于099时,频率计处于欠量程状态, 下次测量时, 量程自动减小一档.采用记忆显示方式, 计数过程中不刷新数据, 等计数过程结束后, 显示计数结果, 并保存到下一次计数结束。

显示时间不少于一秒。

2.设计一个六位十进制数字频率计, 测量1~999999Hz 的信号频率。

可按上面的功能要求和提示,并查阅有关频率计的资料,画出频率计的设计框图。

两项设计均可采用自顶而下、层次化的设计方法进行逻辑设计,对频率计的功能进行分割,画出各层的功能模块图,确定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和模块内部的连接关系。

完成逻辑设计后,利用Modelsim等软件进行编译、仿真;进行功能测试。

四、设计要求1.给出系统的设计思路,设计、输入各层次的VHDL文件;2.利用Modelsim等软件对设计进行编译、调试;3.通过功能仿真、时序仿真进行功能测试。

五、设计报告要求1.给出设计方案,画出设计的总体框图以及功能分割图;并作相应说明。

2.打印各层次的VHDL文件;3.给出测试结果。

交通灯控制器的设计一、设计目的1.学习数字系统设计方法。

2.设计一个交通灯控制器。

二、设计说明图(一)交通灯控制器示意图交通灯控制器示意图如图(一)所示,其功能为:作为一个十字路口交通控制系统,其东西、南北两个方向除了设置红、绿灯指示是否允许通行外,还设有时钟,以倒计时方式显示每一路允许通行或禁止通行的时间,绿灯、黄灯、红灯的持续时间分别是40秒、5秒和45秒。

当东西或南北两路中任一道上出现特殊情况,例如消防车、警车执行任务或其他车辆需要优先放行时,即可中断正常运行,进入特殊运行状态。

此时两条道上所有车辆皆停止通行,红灯全亮,时钟停止计时,显示数字闪烁,当特殊运行状态结束后,管理系统恢复原来的状态,继续正常运行。

三、设计内容(在1、2、3中选做一项)1.依设计说明中的功能要求,设计一个交通灯控制器。

设计提示:交通灯控制器的工作流程大致如图(二)所示。

图(二)中:A表示东西方向、B表示南北方向,G、R、Y分别表示绿灯、红灯、黄灯亮,即GA表示东西方向绿灯亮、RB表示南北方向红灯亮,余类推;S=1表示出现特殊情况,S=0表示特殊情况结束;T表示计时器的当前值,如T=40s 表示计时器的当前值为40秒。

所设计的系统,按复位键后,应自动运行。

可按功能要求和参考上面的设计提示,并查阅有关交通灯控制器的资料,画出交通灯控制器的设计框图。

可采用自顶而下、层次化的设计方法进行逻辑设计,对交通灯控制器的功能进行分割,画出各层的功能模块图,确定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和模块内部的连接关系。

完成逻辑设计后,利用Modelsim 软件进行编译、仿真测试;进行交通灯控制器的功能测试。

2.由主、辅路线形成的十字路口的交通灯控制系统。

3.三叉路口的交通灯控制系统。

图(二) 交通灯控制器简略工作流程图、设计要求统的设计思路,设计、输入各层次的VHDL 文件;四 1.给出系 2.利用Modelsim 等软件对设计进行编译、调试;3.通过功能仿真、时序仿真进行功能测试。

五、设计报告要求,画出设计的总体框图以及功能分割图;并作相应说明。

1.给出设计方案2.打印各层次的VHDL文件;3.给出测试结果。

电梯控制器的设计一、设计目的1.学习数字系统设计方法;2.设计一个全自动电梯控制器。

二、设计说明要求设计一个4层楼全自动电梯控制电路,其功能为:1.每层电梯入口处设有上、下请求开关各1,电梯内设有乘客到达层次的停站请求开关。

2.有电梯所处位置显示, 电梯正处于运行状态指示灯,和电梯上、下行状态指示灯。

3.电梯每隔一定时间升(降)一层楼。

到达某一层楼时,显示牌显示该层层次号,并一直保持到电梯到达新一层为止。

4.电梯到达有停站请求的楼层后,运行指示灯灭,经过短时间隔,电梯门打开(开门指示灯亮),开门5秒后,电梯门自动关闭(开门指示灯灭),电梯继续运行(运行指示灯亮) 。

5.能记忆电梯内、外的所有请求信号,并按照电梯运行规则次第响应,每个请求信号保留至执行后撤除 。

6.电梯运行规则: 电梯处于上升模式时,只响应比电梯所在位置高的层次的上楼请求信号,由下而上逐个执行,直到最后一个请求执行完毕。

如更高层次有下楼请求,则直接升到有下楼请求的最高楼层接客,然后进入下降模式。

电梯处在下降模式时与之相反,仅响应比电梯所在位置低的楼层的下楼请求,由上而下逐一解决, 直到最后一个请求执行完毕。

如再低楼层有上升请求,则降至该楼层,并转入上升模式 。

电梯执行完所有请求后,应停在最后所在的位置不变,等待新的请求 。

7.开机(接通电源)时,电梯应停留在一楼,而各种上、下请求皆被清除 。

※(选做)8.考虑更多层(如8层)电梯控制器的设计。

三、实验内容依实验说明中的功能要求,设计一个4层楼全自动电梯控制电路。

设计提示:可用K1~K3分别作为1楼至3楼的电梯入口处的上楼请求键。

用K6~K8 分别作为2楼至4楼的电梯入口处的下楼请求键。

用按键S9、S10、S11、S12分别作为电梯内1楼至4楼的楼层停站请求键。

用M1 作为电梯到达楼层位置显示。

利用发光二极管作为电梯下行状态指示灯(如用L1)、上行状态指示灯(如用L2)、运行状态指示灯(如用L3)、开门状态指示灯(如用L4)。

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判断前进方向是否出现上楼请求或下楼请求信号,如到达某层后,均无上、下楼请求,则电梯停在该层,中止运行。

预习时可按的功能要求,并查阅有关电梯控制器的资料,画出电梯控制器的设计框图。

要求采用自顶而下、层次化的设计方法进行逻辑设计,对电梯控制器的功能进行分割,画出各层的功能模块图,注明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和模块内部的连接关系。

四、设计要求1.给出系统的设计思路,设计、输入各层次的VHDL文件;2.利用Modelsim等软件对设计进行编译、调试;3.通过功能仿真、时序仿真进行功能测试。

五、设计报告要求1.给出设计方案,画出设计的总体框图以及功能分割图;并作相应说明。

2.打印各层次的VHDL文件;3.给出测试结果。

智力竞赛抢答器的设计一、设计目的1.学习数字系统设计方法;2.设计一个智力竞赛抢答器。

二、设计说明智力竞赛作为一种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它通过抢答和必答等方式引起参赛者和观众的兴趣,并能在短时间内,使人们增加一些科学知识和生活知识。

进行智力竞赛时,一般分为若干组,主持人对参赛各组提出的问题,分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种。

必答题有时间限制,若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回答完问题,则发出超时警告。

对抢答题,要准确判断出哪组优先,并予以指示和鸣叫(如响铃等)。

回答问题正确与否,由主持人判别并进行加分或减分,成绩评定结果通过电子装置显示。

要完成以上功能的智力竞赛抢答器,该数字逻辑系统至少应包括:判别选组控制部分、定时电路和音响部分、记分和显示部分。

三、设计内容要求设计一个智力竞赛抢答器,其功能为:在进入抢答前,按启动键,先设置各组基本分,加分步长,减分步长,倒计时时间,然后进入抢答状态。

每次抢答之前,先由主持人按下复位建,计时显示器显示初始值(以秒为单位),主持人宣布抢答开始。

当某参赛组抢先将抢答键按下时,该路抢答信号则将其余各路抢答信号封锁,同时扬声器响起,这是台号显示器显示该参赛组的台号,并且显示该组的当前总分。

主持人对抢答结果确认,随后给出倒计时计数允许信号,开始回答问题,计时显示器则从初始值开始以秒倒计时,计至零时,停止计数,扬声器发出超时报警信号,以终止未回答完问题者回答问题。

当主持人给出倒计时计数禁止信号时,扬声器停止鸣叫。

若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回答完问题,主持人可给出倒计时计数禁止信号,以免扬声器鸣叫,此时主持人可根据对错给参赛者加分或者减分,步长根据抢答前的设定进行。

按下复位建,可以进行新一轮的抢答。

当要修改步长和倒计时时间时,可再次按下启动键修改。

可按上面的功能要求和提示,并查阅有关智力竞赛抢答器的资料,画出抢答器的设计框图。

可采用自顶而下、层次化的设计方法进行逻辑设计,对智力竞赛抢答器的功能进行分割,画出各层的功能模块图,确定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和模块内部的连接关系。

四、设计要求1.给出系统的设计思路,设计、输入各层次的VHDL文件;2.利用Modelsim等软件对设计进行编译、调试;3.通过功能仿真、时序仿真进行功能测试。

五、设计报告要求1.给出设计方案,画出设计的总体框图以及功能分割图;并作相应说明。

2.打印各层次的VHDL文件;3.给出测试结果。

数字钟与定时控制器的设计一、设计目的1.学习数字系统设计方法;2.设计一个多功能数字钟。

二、设计说明1.本实验要求设计一个多功能数字钟,其功能为:(1)正常时钟计时模式。

能够按s(秒)、mim(分)、h(时)进行计时,按每日24h(小时)计时制。

(2)手动校准电路。

按动方式键,将电路置于校时状态,则计时电路可用手动方式校准,每按一下校时键,时计数器加1,按动方式键,将电路置于校分状态,可用同样方式手动校分。

(3)整点报时。

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整点报时信号,从59分50秒起每隔2秒钟发出一次低音“嘟”信号,连续五次,到达整点,发出一次高音“哒”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