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技术概论

合集下载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第一章-1(网上课件)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第一章-1(网上课件)
➢ 1910年3月28日,法国人试飞成功世界上第 一架水上飞机;
➢ 1913年,俄国人研制了四发大型客机成功;
➢ 到1913年,飞行速度已达200km/h,续航时 间超过13小时,飞行高度达到6 500m。
06.10.2020
隐身技术
第19页
飞机进入战争
➢ 1911年10月23日,意大利人在土耳其军队 上空侦察了一小时,11月1日,意军飞机往土 军阵地投下了4枚2kg重的手榴弹。
➢ 1909年9月21日,26岁的美国华侨冯如 驾驶自己设计的飞机在美国旧金山奥克兰 试飞成功。两年后他返华报效祖国,不幸 于1912年8月25日在广州燕塘进行的一次 飞行表演中壮烈牺牲。
06.10.2020
隐身技术
第18页
早期的飞行纪录
➢ 1909年7月25日,法国人L. 布莱里奥驾驶自 己设计的单翼飞机飞越了英吉利海峡;
➢ 美国人莱特兄弟潜心钻研李林达尔的 著作和他的实验经验。通过风洞试验,纠 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
➢ 1903年12月17日,奥维尔·莱特(弟弟) 驾驶飞行者一号进行了试飞,接近1分钟的 时间里飞行了260m的距离,这是人类历史 上第一次持续而有控制的动力飞行。
06.10.2020
隐身技术
第17页
早期的飞行探索
➢ 1914年10月5日,法军飞行员用机枪将一架 德军侦察机击落。
➢ 1915年,为德军服务的荷兰飞机设计师A. 福克设计了机枪射击协调器,产生了专门用 于空战的驱逐机。
06.10.2020
隐身技术
第20页
一战中的飞机
➢ 一战中,飞机作为一种新式武器系统得到 了充分肯定和广泛应用,奠定了现代立体作 战的基础。
06.10.2020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实验报告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实验报告

实验一、飞行原理实验(一) 实验目的1.熟悉风洞的功用和典型构造;2.通过烟风洞实验观察模型的气流流动情况;3.通过低速风洞的吹风实验了解升力与迎角、相对速度之间的关系;4.通过对不同的飞机模型进行吹风实验掌握飞机的稳定性和操纵性。

(二)实验内容1.观察翼型模型或飞机模型在烟风洞中的气流流动情况;2.观察飞机模型的迎角大小和相对速度对升力的影响规律;3.观察飞机模型在受到扰动失衡之后如何自动恢复到平衡状态;4.观察飞机模型通过操纵设备来改变飞机的哪些飞行状态。

(三)实验设备实验设备主要包括:直流式低速风洞、烟风洞、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飞机吹风模型教具。

如图1-1所示是烟风洞构造示意图。

烟风洞也是一种低速风洞,主要用于形象地显示出环绕实验模型的气流流动的情况,使观察者可以清晰地看出模型的流线谱,或拍摄出流线谱的照片.1—发烟器;2—管道;3-梳状管;4-实验段;5—沉淀槽;6—烟量开关;7—烟速调整纽;8-模型迎角调整纽;9—发烟器及照明开关图1-1 烟风洞构造示意图烟风洞一般由风洞本体、发烟器、风扇电动机和照明设备等组成。

风洞的剖面呈矩形,为闭口直流式。

烟从发烟器1产生,沿管道2流向梳状管3(很多并列的细管),烟雾通过梳状管形成一条条细的流线,流线流过实验段4时,就可以观察气流流过模型时的流动情况。

烟雾流过实验段后流人沉淀槽5,最后流到风洞的外面。

发烟器底部装有电加热器,把注入的矿油点燃而发烟。

为了看得更清楚或方便摄影,风洞实验段后壁常漆成黑色,并用管状的电灯来照明。

如图1-2所示是一种简单的直流式风洞的构造示意图。

风洞的人造风是由风扇旋转式产生的,风扇由电动机带动,调整电动机的转速,可以改变风洞中气流的流速。

1—电动机;2-风扇;3—防护网;4—支架;5—模型;6—铜丝网;7-整流格;8-天平;9—空速管;10—空速表;11—收敛段;12-实验段;13—扩散段图1—2 直流式低速风洞直流式低速风洞的工作过程如下:电动机1驱动风扇2转动产生人造风,人造风首先通过收敛段11,使气流收缩,速度增大.气流通过整流格,使涡流减小,并在实验段的进口处达到希望的流速,然后再以平稳的速度通过实验段12.飞机或机翼模型就放在实验段的支架4上进行实验.气流从实验段流过扩散段13,使流速降低,能量的损失减小.最后气流通过防护网3流出风洞之外。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之航空科技发展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之航空科技发展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之航空科技发展
航空科技的发展具有多个阶段,从早期的热气球、马蒂辛或其他机械
性飞行器到现在的飞机、宇宙飞船等,每一个阶段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一个阶段是早期飞行器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20世纪前期,法
国先驱卢德和罗斯福等人发明利用气流推动物体前进的飞行器,如马蒂辛,并研究热气球的悬浮和推进技术,为今后的飞行器提供了基础性的参考。

另一个重要的阶段是20世纪初,空中运输方式的改变,这时利用引
擎驱动的飞机被首次应用于民用航空运输,若干种以发动机为牵引力的飞
机被推出。

至于引擎技术,由30年代起,涡轮增压发动机也相继推出,
其中具有明显优势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把飞机的飞行安全显著提高,并为客
运及货运航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后,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动力学和工程技术都发生了巨
大变化。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论文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论文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校际博雅课程)结课作业任课老师:郑祥明教授百年一梦多感慨——我眼中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康德有一则名言广为后世传扬—-“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心灵,那就是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准则。

”浩浩天地,朗朗乾坤,脚踏地面之实,头顶天空飘渺,无论在古今中外,无论是能人志士还是平民百姓莫不对我们头上的这一片蓝天怀有敬畏之情。

飞上蓝色的天空,探索浩瀚的宇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美好梦想。

明代的时候中国有个名叫万户的人,试图利用火箭的推力把自己送到太阳上去,可惜他没有成功,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而正是历史上像万户这样的勇士们前赴后继的不懈努力,才有了1903年莱克兄弟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在蓝天翱翔,从此人类历史上翻开了三维立体交通的新一页。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航空航天早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每天穿梭在蓝天白云之间的民用飞机实现了千百年来我们“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的美好梦想,千里之遥片刻即到,数百年前荒诞不经的小说家言在我们看来早已不在话下。

更辽阔的视野中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水平自二战以来已成为各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极化趋势下各大国各集团对于战机、导弹及航天器等的关注程度令人咋舌,超级大国“山姆大叔"每遇紧急军情无不是排遣先进的战机或者航母以张示肌肉,我们中国人也总乐意把本国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成果讲给友邦元首们听,足可见对于一个现代国家来说航空航天的技术水平举足轻重。

二十世纪初,广东人冯如旅美归来,成了第一个制造出飞机的中国人。

自冯如始,中国这个东方大国也踏上了立体交通之路。

解放前由于战事和民间需要,国民政府已经建成了覆盖面很大的航路体系。

1954年7月3日下午5时15分,社会主义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初教5升空,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中国虽然贫穷但在航空航天领域绝不甘于落后。

新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正式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

航空航天器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航空航天器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航空航天器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课程编号:MACH4262学时:40(理论学时:24学时实践学时:16学时)学分:2适用对象: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先修课程:完成机械类专业主干课程学习使用教材及参考书:[1] 谢础,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第2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8[2] 昂海松,童明波、余雄庆,航空航天概论,科学出版社,2008.7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性质:专业基础课目的:1.了解各类飞行器的飞行原理、飞行器分类、组成、工作原理、设计制造过程,建立投身航空航天领域所必需的基本概念与知识体系。

2.激发学生投身航空航天事业的热情。

二、课程内容简介航空航天技术是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科技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

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企业参观、讲座、课程实验方式,对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最新成果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了解,初步建立航空航天工程的基础概念,了解各类飞行器、动力系统、机载设备和地面设备的组成、分类和工作原理,了解航空航天设计、制造过程与相关技术,形成初步的工程意识,为今后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和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培养学生对航空航天的兴趣和国防意识。

三、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航空器和航天器的分类,航天、航空技术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方向。

2.掌握航空航天的基础概念,了解各类飞行器、动力系统、机载设备和地面设备的组成、工作原理。

3.了解飞机设计、制造总体流程。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 (24学时)第一章:绪论1.1 航空航天的基本概念与范围1.2 航空飞行器发展简史1.3 航空飞行器的主要种类1.4 火箭、导弹与航天器发展简史1.5 航天飞行器的主要种类1.6 火箭与导弹的主要种类1.7 我国的航空航天工业1.8 航空航天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第二章:飞机环境与飞行原理2.1 飞行环境2.2 流动气体的基本规律2.3 飞机上的空气动力作用及原理2.4 风洞的功用和典型构造2.5 飞机的飞行性能、稳定性和操纵性2.6 航天器飞行原理作业题目:PPT,飞行器的发展趋势第三章:飞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1 机翼3.2 机身、尾翼和起落架3.3 飞机的动力装置3.4 飞机飞行控制系统3.5 航空仪表3.6 航空电子系统3.7 其它系统作业题目:参观航空设计、制造企业的感受(3000字左右)。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后感想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后感想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后感这学期选课,当看到有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门课,因为我很热爱星空,原因一是喜欢那句名言:“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

”二是喜欢梵高的举世名画《星月夜》。

说来奇妙,因为对于文学的热爱,而选择对于科学做更深入的了解。

之前,我对航空航天并没有足够的了解。

只知道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前苏联的米高扬是飞机设计之父,设计了着名的米格系列战机等零碎的航空航天知识。

经过郑老师的认真细致的讲解,我逐渐对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产生了兴趣,在课后上网查询了一些航空航天知识,并对航天事业做了一份简单的了解。

近代以前,世界各国都没有重视空军乃至天空的发展,这是时代的局限性,我们不能妄加指责前人。

20世纪后,由于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飞机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航空器受到了世人的广泛推崇。

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航天飞机,火箭,卫星,空间站等新科技成果不断出现,大大促进了地球航空航天事业额发展。

其实,在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课上感触最深的是那些与航空航天事业相关的人员对于航空航天事业的热爱,以及他们把一腔热血付诸航空航天事业的无私,勇于探索新事物的无畏,还有对于年少理想的执着追求。

不可否认,很多人对于年轻时候的理想不够坚持。

所以他们只能永远平庸。

布伦克特说过,只要不让年轻时的梦想随风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确实,如果初心不改,历经岁月的磨练,成功必定指日可待。

可惜的是,大多数人耐不住寂寞,不能平心静气地做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他们注定是人生的失败者。

与之成对比的是中国老一代的航空航天事业工作者们,他们的坚持初心让人不得不心生敬意。

他们用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为新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他们理应获得鲜花和掌声。

课上的学习亦使我明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全面的人才。

这种人才并不能只是书本知识的权威,更要是各种社会技能的掌握者。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作业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作业

飞机及直升机飞行原理相关班级:1006061 学号:100606138 姓名:杨磊内容摘要:航空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的航行活动。

航空必须具备空气介质和克服航空器自身重力的升力,大部分航空器还需要有产生相对于空气运动所需的推力。

航空按其使用方向有军用航空和民用航空之分。

任何航空器要升到空中,都必须产生一个能克服自身重力的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升力。

航空器要在空中长时间自由的飞行还必须具备动力装置产生推力或拉力来克服前进的阻力。

重于空气的航空器靠自身与空气相对运动产生的空气动力升空飞行。

这类航空器包括固定翼航空器、旋转翼航空器、扑翼航空器和倾转旋翼航空器。

固定翼航空器包括飞机和滑翔机。

旋翼航空器包括直升机和旋翼机。

关键字:飞机直升机飞行原理正文:1、飞机飞行原理相关航空器的技术水平代表着航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现状。

飞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航空器,而军用飞机则是代表着先进航空科技的结晶。

飞机是指由动力装置产生前进推力或拉力,由固定机翼产生升力,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

飞机机体结构通常包括机翼、机身、尾翼和起落架,如果发动机不安装在机身内,那么发动机短舱也属于机体的一部分。

机翼是飞机产生升力的部件,机翼后缘有可操纵的活动面,外面的叫做副翼,用于控制飞机的横向运动。

靠近机身的称为翼襟,用于增加起飞着陆时的升力,机翼内部通常装有邮箱,机翼下面可外挂副油箱或各种武器。

机身用来转载人员、货物、设备、燃料和武器等。

尾翼是平衡、安定和操纵飞机飞行姿态的部件,通常包括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两部分,方向舵位于垂直尾翼后部,用于控制飞机的航向运动;升降舵位于水平尾翼后部或全动式水平尾翼,用于控制飞机的俯仰运动。

起落架由支柱、缓冲器、刹车装置、机轮和收放机构组成,用于飞机停放、滑行、起飞和着陆滑跑。

飞机的功能系统一般包括动力装置、燃油系统、操作系统、液压冷气系统、人机环境工程系统、电气系统、通讯导航和敌我识别系统、军械和火力系统等。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知识点及题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知识点及题

第一章1.什么是航空?什么是航天?航空与航天有何联系?答:航空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的航行活动,必须具备空气介质;航天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航行活动,又称空间飞行或宇宙航行;航天不同于航空,航天器是在极高的真空宇宙空间以类似于自然天体的运动规律飞行。

但航天器的发射和回收都要经过大气层,这就使航空航天之间颤声了必然的联系。

尤其是水平降落的航天飞机和研究中的水平起降的空天飞机,它们的起飞和着陆过程与飞机的非常相似,兼有航空和航天的特点。

航空航天一词,既蕴藏了进行航空航天活动必须的科学,又饱含了研制航空航天飞行器所涉及的各种技术。

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看,航空与航天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2.飞行器是如何分类的?按照飞行器的飞行环境和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把飞行器分成三类:航空器、航天器、火箭和导弹。

3.航空器是怎么分类的?各类航空器又如何细分?根据产生升力的基本原理不同,航空器分为轻于(或等于)同体积空气的航空器和重于同体积空气的航空器两大类;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包括气球和飞艇。

重于空气的航空器有固定翼航空器、旋翼航空器、扑翼机和倾转旋翼机。

固定翼航空器又分为飞机和滑翔机。

旋翼航空器又分为直升机和旋翼机。

4.航天器是怎么分类的?各类航天器又如何细分?1航天器分为无人航天器和载人航天器;2无人航天器可分为空间探测器和人造地球卫星,人造地球卫星按照卫星的用途,可分为科学卫星、应用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

空间探测器又可分为月球探测器、行星和行星际探测器载人航天器可分为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和空天飞机。

5.在发明飞机的进程中,要使飞机能够成功飞行,必须先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要先解决飞机动操纵稳点性问题。

6.战斗机是如何分代的?各代战斗机的的典型技术特征是什么?共四代。

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其中的典型型号有美国的 F-100和苏联的米格-19。

其主要特征为高亚声速或低超声速、后掠翼、装涡喷发动机、带航炮和空空火箭,后期装备第一代空空导弹和机载雷达。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范例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范例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范例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众对物质需求的快速增长,航空业的持续发展需要越来越大的空域容量,因此“最优化可利用空域”的重要性凸显。

在世界航空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民航在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安全水平稳步提高,运输总量快速增长,航路航线不断丰富,保障能力逐渐完善,因此从其中一种意义上来讲中国民航更迫切地需要引进和掌握新航行技术使我国的民航事业更上一个台阶,使我国真正向民航强国迈进。

而把基于性能导航(PBN)这项全球瞩目的航行技术系统化、中国化以及普及化正是当前我国民航推动和发展新技术的一项重要课题。

1 概念介绍传统导航是指航空器依靠地面导航设施(如VOR、NDB、VOR/DME等)所发射的信号进行引导和定位,通过向背台航迹指引进行飞行的一种导航方式。

在这种导航方式下,航空器沿固定的航路飞行(因为传统的航路正是基于地面导航设施位置、逐个连接各导航台点而成的),受地面导航台布局与导航设施性能的制约,传统导航呈现出飞行航迹的精度不高、约束性和局限性日益彰显的现实情况。

基于性能导航(PBN-Performance Based Navigation)是国际民航组织(ICAO)建立在区域导航(RNAV)与所需导航性能(RNP)的基础概念之上,以新航行系统(CNS/ATM)为基本架构,并且参考整合了空域概念后所提出的一种航空运行概念。

区域导航(RNAV)是一种导航方法,允许航空器在相关导航设施的信号覆盖范围内、或在机载自主领航设备能力限度内、或在二者结合下沿所需航路飞行。

从理论上来讲,实行区域导航的航空器,只要能在导航信号覆盖范围内,可以沿任意期望的航迹飞行。

所需导航性能(RNP)的定义为航空器在一个确定的空域、航路或终端区域内运行时所必需的导航性能精度。

RNP不仅对航空器机载导航设备(如FMS)有运行方面的相关要求,还对支持相应RNP类型空域的导航系统(如GPS)也有相应的要求。

在ICAO对RNAV与RNP概念的整合管理之后,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RNP除了具备RNAV的能力外,还增加了自主监视与告警功能。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北航)第三次课后作业参考答案与总结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北航)第三次课后作业参考答案与总结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北航)第三次课后作业参考答案与总结第三次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15. 什么是激波,超声速气流流过正激波时,流动参数有哪些变化,激波是由较强的压缩波组成的边界波,是受到强烈压缩的一层薄薄空气,波面前后的物理特性发生突变。

超声速气流流过正激波时,其压力、密度和温度突然升高,流速由超声速降为亚声速,波面后的流速方向不变。

24. 低速飞机和超声速飞机在外形上有何区别,(1)低速飞机机翼展弦比较大,一般子啊6~9之间,梢根比较大,一般在0.33左右;而超声速飞机机翼展弦比较小,一般在2.5~3.5之间,梢根比较小,在0.2左右。

(2)低速飞机常采用无后掠翼或小后掠翼的梯形直机翼;而超声速飞机一般为大后掠翼或三角机翼,前缘后掠角一般为40?~60?。

(3)低速飞机的机翼翼型一般为圆头尖尾型,前缘半径较大,相对厚度也较大,一般在0.1~0.12之间;而超声速飞机机翼翼型头部为小圆头或尖头,相对厚度较小,一般在0.05左右。

(4)低速飞机机翼的展长一般大于机身长度,机身长细比较小,一般为5~7之间,机身头部半径较大,前部机身较短,有一个大而突出的驾驶舱;而超声速飞机机身的长度大于翼展的长度,机身较为细长,机身长细比一般大于8,机身头部较尖,驾驶舱与机身融合成一体,成流线形。

28. 飞机的飞行性能包括哪些指标,飞行速度、航程、静升限、起飞着陆性能和机动性能等34. 影响飞机纵向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影响飞机横向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影响飞机方向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飞机纵向稳定性的影响因素:重心与焦点相对位置等;飞机横向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机翼上反角、机翼后掠角和垂直尾翼等;飞机方向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垂直尾翼、腹鳍等。

35. 什么是飞机的操纵性,驾驶员是如何操纵飞机的俯仰、偏航和滚转运动的,飞机操纵性是指驾驶员通过操纵设备(如驾驶杆、脚蹬和气动舵面等)来改变飞机飞行状态的能力。

飞机的俯仰操纵是通过升降舵实现的,驾驶员推操纵杆,升降舵下偏,平尾的附加升力向上,产生低头力矩,飞机低头;拉杆,舵面上偏,附加升力向下,产生抬头力矩,飞机抬头。

航空航天概论

航空航天概论

航空航天概论引言航空航天技术是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还对经济发展、国防安全以及社会进步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简要介绍航空航天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关键技术以及未来趋势,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精炼的航空航天领域概览。

航空航天基础定义与分类航空航天是指涉及航空器(如飞机、直升机等)与航天器(如卫星、宇宙飞船等)的设计、制造、运行及其相关科学的技术领域。

通常分为航空和航天两大领域:- 航空主要研究大气层内飞行器的原理、设计、制造和使用。

- 航天则关注于从地球表面穿越大气层到达外太空的飞行器。

发展历程航空航天的历史始于19世纪末期,随着莱特兄弟首次实现动力飞行,人类进入航空时代。

随后,火箭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航天领域的突破,尤以1957年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为标志,开启了人类的太空时代。

关键技术航空技术航空技术的核心在于提高飞行器的性能,包括气动设计、动力系统、航电设备等。

其中,发动机技术是航空技术的关键,从早期的活塞发动机到喷气式发动机,再到现代的涡扇发动机,不断推动着航空器性能的提升。

航天技术航天技术则更加复杂,涉及到运载火箭、卫星应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多个方面。

运载火箭作为通往太空的桥梁,其研发一直是航天技术的重中之重。

同时,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等应用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未来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航空航天领域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可持续性:环保型航空器和可回收利用的火箭技术成为研究热点。

- 智能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将使航空航天系统更加智能高效。

- 商业化:商业航天活动的兴起,为航空航天领域带来新的增长点。

- 国际合作:面对共同的挑战和机遇,国际间的合作日益加深。

结语航空航天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也促进了全球的交流与合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航空航天将会带给我们更多惊喜和可能。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第二章飞行环境及飞行原理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第二章飞行环境及飞行原理

(6)无尾式布局
无尾布局通常采用于超音速飞机。例如英 法合作研制了“协和”超音速客机采用的 就是无尾布局。
1、对流层 大气中最低的一层,特点是
其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逐渐降低。 (0 ~18公里)
2、平流层 位于对流层的上面,特点是该层中的大气主要是水平方向流动,没有上下对流。(18~50公里)
3、中间层 中间层为离地球50到80公里的一层。在该层内,气温随高度升高而下降,且空气有相当强烈的铅
垂方向的运动.
点击播放
2.2.2 质量守恒与连续方程
取横截面1,2,3,假设在流管中流动的流体质量既不会穿越流管流出,也不会有其它流 体质量穿越流面流入,则通过流管各截面的质量流量必须相等。
v1
v2
在单位时间内,流过变截面管道中任意截面处的气体质量都应相等,即 该式称为可压缩流体沿管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
1 v 1 A 1 2 v 2 A 2 3 v 3 A 3 常 数
2.4.3 临界马赫数
根据流体的连续性方程,当气流从A点流过机翼时由于机 翼上表面凸起使流管收缩,气流在这里速度增加;当气流 流到机翼最高点B时,流速增加到最大。当B点马赫数为1时, A点马赫数称为临界马赫数。
2.4.4 超音速飞行的空气动力外形及其特点 1、飞机几何外形和参数
飞机的几何外形主要由机身、机翼和尾翼等主要部件的 外形共同来组成。
歼8Ⅱ战斗机
(3)变后掠机翼
变后掠角飞机通过机翼后掠角的变化可以解决高低速性能要求的矛盾。飞机在起飞着陆和低速飞 行时,采用较小后掠角。这时机翼展弦比较大,因而有较高的低速巡航性能和较大的起飞着陆升力。 而在超音速飞行时,采用较大后掠角对于减小超音速飞行的阻力很有利。
(4)边条机翼 解决超音速飞机高速飞行和低速飞行矛盾的

航空航天概论 课程描述

航空航天概论 课程描述

航空航天概论课程描述
航空航天概论是一门介绍航空航天领域基本知识和原理的课程。

这门课程通常作为航空航天工程、航空航天技术等专业的入门课程,也可以作为其他工程、科学相关专业的选修课。

课程描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航空航天历史:介绍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历史,包括航空和航天技术的起源、演变和里程碑事件。

2.航空航天基础知识:讲解航空航天的基本概念、术语和原理,包括飞行器的结构、动力、控制等基本要素。

3.大气与航空:介绍大气层的组成和特性,以及航空器在不同大气层的飞行特点。

4.航空器设计与性能:探讨航空器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过程,以及性能指标如升力、阻力、载荷等。

5.航空航天动力系统:讨论不同类型航空器的动力系统,包括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等。

6.航天器发射与轨道:介绍航天器的发射原理和技术,以及航天器在轨道运行的相关知识。

7.航空航天材料与结构:讲解航空航天领域常用的材料和结构,以及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8.航空航天导航与控制:介绍航空航天导航与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9.航空航天安全与管理:探讨航空航天领域的安全问题和管理规范。

航空航天概论课程旨在让学生对航空航天领域有一个全面的了
解,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航空航天工程、技术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门课程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是探索宇宙奥秘和掌握飞行原理的重要起点。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大作业——激光陀螺仪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班级:021211学号:02121042姓名:激光陀螺仪前言:激光陀螺仪是迄今为止在惯性领域唯一真正获得了卓有成效的实际应用的非机电式中高精度惯性敏感仪表。

作为一种原理先进的光电式惯性敏感仪表,它无需机电陀螺所必需的高速转子,性能优势相当明显,是新一代高灵敏度、高精度、大动态范围捷联惯导系统的理想传感器。

1850年法国的物理学家莱昂·傅科(J.Foucault)为了研究地球自转,首先发现高速转动中地的转子(rotor),由于它具有惯性,它的旋转轴永远指向一固定方向,他用希腊字 gyro(旋转)skopein(看)两字合为gyro scopei 一字来命名这种仪表。

陀螺仪是一种古老而又很有生命力的仪器,从第一台真正实用的陀螺仪器问世直到现在,陀螺仪一直在吸引着人们,这是由于它本身具有的特性所决定的。

陀螺仪最主要的基本特性是它的定轴性和进动性。

人们从儿童玩的地陀螺中早就发现高速旋转的陀螺可以竖直不倒而保持与地面垂直,这就反映了陀螺的定轴性。

研究陀螺仪运动特性的理论是绕定点运动刚体动力学的一个分支,它以物体的惯性为基础,研究旋转物体的动力学特性。

一般把陀螺仪分为激光陀螺、光纤陀螺、微机械陀螺和压电陀螺,这些都是属于电子式的,可跟GPS、磁阻芯片以及加速度计一起制造成为惯性导航控制系统。

激光陀螺仪,是一种能够精确地确定运动物体的方位的航空仪器。

它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工业,国防和其它高科技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激光于1960 年在世界上首次出现。

1962 年,美、英、法、前苏联几乎同时开始酝酿研制用激光来作为方位测向器,称之为激光陀螺仪。

激光陀螺仪的工作原理是基于 1913 年萨格奈克(Sagnac)阐述的萨格奈克效应,它是以双向行波激光器为核心的量子光学仪表,依靠环行波激光振荡器对惯性角速度进行感测。

所谓萨格奈克效应是指在任意几何形状的闭合光路中,从某一观察点发出的一对光波沿相反方向运行一周后又回到该观察点时,这对光波的相位(或它们经历的光程)将由于该闭合环行光路相对于惯性空间的旋转而不同。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 第一章-2(网上课件)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 第一章-2(网上课件)
➢ 1958年9月22日,北京航空学院师生研制的 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号”BJ-2S型 固体火箭发射成功。
➢ 我国研制了一系列近程、远程及洲际导弹, 并掌握着可用于实战的核导弹。
2020年3月3日星期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第30页
➢ 1982年10月12日,我国常规动力潜艇成功 地从水下发射了我国第一枚固体推进剂战略导 弹。
2020年3月3日星期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第28页
1.4.1 我国的航天工业
➢ 新中国的航天工业起步于1956年。
➢ “两弹一星”工程辉煌和40多年来, 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 航天工业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巨 大的贡献。
2020年3月3日星期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第29页
导弹武器
➢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院, 即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
“长征” 2号F等。
2020年3月3日星期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第12页
弹道导弹的特点
➢ 弹道导弹发射后,除开始的一小段有动力 飞行并对其弹道进行制导外,其余全部沿着 只受地球重力作用的椭圆轨道飞行。
➢ 弹道导弹的飞行特点:主要飞行段在大气 层外,最后再入大气层攻击目标。
➢ 弹道导弹的发展,“三位一体”核战略的 形成。
➢ 我国第一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适用于私人 商务活动的轻型飞机“小鹰-500”于2003年10月 26日首飞成功。
2020年3月3日星期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第25页
➢ 我国与美国合作生产MD-82等大型客机,共 生产了35架,其中10架返销美国。还承担了波 音、空中客车多种型号客机的零部件生产工作。
航天器发展概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舟五号 1999年11月20日~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神舟”无人试验飞船飞行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2001年初至2002年底又相继研制并发射成功了神舟2~4号无人试验飞船,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实施载人航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神舟-5飞船是在无人飞船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在轨运行1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总长8860mm,总重7840kg。飞船的手动控制功能和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飞船由长征-2f运载火箭发射到近地点200km、远地点350km、倾角42.4°初始轨道,实施变轨后,进入343km的圆轨道。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 神舟-5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神舟六号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飞船系列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神舟七号 全国政协委员、载人航天火箭系统顾问组组长、“神舟”五号火箭总指挥黄春平表示,“神舟”七号发射时间将推迟半年左右,原定2007年的发射计划将拖后到2008年。与“神舟五号”、“神舟六号”不同,“神舟”七号火箭在研制上的关键点是宇航服和气闸舱。因为“神舟”七号将实现太空行走,航天员能否从舱内气压骤然适应真空环境,气闸舱和宇航服扮演了重要角色,还要出舱,三名航天员,一个要出舱行走,一个在轨道舱迎接,返回舱还要留人,最终坚持了下来,成功完成这一计划!神舟七号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发射升空。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成功将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三位宇航员带回地球,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 航天技术有巨大的科学技术价值,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已经通过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如卫星通信信息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传输质量好、能全天候通信,广泛用于国际通信、电视转播。移动通信、电视广播教育等。卫星定位系统可向地面提供全天候导航,气象卫星可观测气候变化,地球资源卫星可预,对很多领域的科学技术起着引领和推动作用,也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
为航空航天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创立的一系列高级复杂的施工作业程序。它涉及人力资源配置,设备仪器搭配与安装使用等艰深的学术作业。是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发展的高度追求。 航空航天技术使人类文明进入三维时代。航空是大气层内的飞行活动,航天是穿越大气层的飞行活动。 1.航空技术 航空的基础理论是空气动力学。航空技术是综合高技术,在理论和设计的基础上,材料技术是关键,电子技术是灵魂。 航空指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内的航行活动。气球,飞艇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在大气层内飞行,飞机则是利用与空气相互作用产生的空气动力在大气层内飞行。飞机上的发动机依靠飞机携带的燃料(汽油)和大气中的氧气工作。 2.航天技术 航天技术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的技术。它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科学技术,涉及各类航天飞行器的设计、制造、发射和应用。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的最前沿。 科学家曾把航天器在太阳系内的航行活动称为航天,航天器在太阳系外的航行活动称为航宇,现在则把航天器在太阳系内和太阳系外的航行活动统称为航天。航天活动的目的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与天体,为人类服务。航天的基本条件是航天器必须达到足够的速度,摆脱地球或太阳的引力。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是航天所需的特征速度。 按航天器探索、开发和利用的对象划分,航天包括环绕地球的运行、飞往月球的航行、飞往行星及其卫星的航行、星际航行(行星际航行、恒星际航行)。按航天器与探索、开发和利用对象的关系或位置划分,航天飞行方式包括飞越(从天体近旁飞过)、绕飞(环绕天体飞行)、着陆(降落在天体上面)、返回(脱离天体、重返地球)。 执行军事任务(具有军事目的)的航天活动,称为军用航天;执行科学研究、经济开发、工业生产等民用任务(具有非军事目的)的航天活动,称为民用航天;执行商业合同任务(以营利为目的)的航天活动,成为商业航天。有人驾驶航天器的航天活动,称为载人航天;没有人驾驶航天器的航天活动,称为不载人航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