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事故案例分析..
危化品事故的经验教训与案例分析

危化品事故的经验教训与案例分析危化品事故是指由于危险化学品的使用、运输、储存、处理等环节出现的意外事件,其后果严重且难以修复。
这些事故对人身安全、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避免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从过往的事故中吸取经验教训并进行案例分析。
1. 案例一:Bhopal化工厂泄漏事故(1984年)1984年,印度Bhopal城市的化工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事故。
该化工厂生产磷酸甲酯,当时由于厂区内部操作不当导致甲酯泄漏,形成了毒性气体云,并迅速蔓延至城市。
这场事故造成了超过3800人死亡,近5万人受伤,许多人遭受了严重的长期健康问题。
经验教训:a. 事故责任:该事故暴露了化工企业过度追求利润而忽视安全的问题。
企业应当承担起事故发生后的相应责任,并进行全面的赔偿。
b. 泄漏应急措施:该化工厂在泄漏事故发生后没有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进行控制,导致事故后果更加严重。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持续的培训和演练。
c. 泄漏预防措施:化工企业应加强装置设备和操作工艺的改进,确保化学品的泄漏几率降到最低,同时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2. 案例二:天津港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2015年)2015年,中国天津港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造成了至少173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这起事故引发了巨大的材料损失和环境污染,并引起了社会对于危险品仓储和运输管理的关注。
经验教训:a. 违规储存:该事故揭示出危险品仓库的违规储存问题,货物的储存符合规范和安全要求非常重要。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危险品仓库的检查和监管,并对违反规定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b. 培训与安全意识:事故中涉及的企业人员缺乏安全培训和危险品知识,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不足。
企业需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c. 相关法规修订:该事故促使政府加强危险品运输和仓储管理的法规修订,加强对企业的审核和核准程序,确保危险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3. 案例三: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化工厂泄露事故(2014年)2014年,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一家化工厂发生乙烯基氰胺泄露事故,导致数万人民众的自来水受到严重污染。
化工安全事故分享案例

化工安全事故分享案例一、案例一: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一)事故经过2015年8月12日22时51分46秒,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首先起火,23时34分06秒发生第一次爆炸,近30秒后发生第二次更剧烈的爆炸。
爆炸能量相当于24吨TNT炸药,现场火光冲天,蘑菇云升起,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事故原因1. 直接原因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运抵区南侧集装箱内的硝化棉由于湿润剂散失出现局部干燥,在高温(天气)等因素的作用下加速分解放热,积热自燃,引起相邻集装箱内的硝化棉和其他危险化学品长时间大面积燃烧,导致堆放于运抵区的硝酸铵等危险化学品发生爆炸。
2. 间接原因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瑞海公司严重违反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非法建设危险货物堆场。
企业安全管理极其混乱,未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违规存放危险货物等。
有关部门监管缺失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等部门和单位对瑞海公司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未依法查处并督促整改。
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在口岸监管方面存在漏洞,对瑞海公司危险货物的监管不到位。
(三)事故教训1. 企业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依法依规进行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活动,不得违法违规建设危险货物储存场所。
2. 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监管力度,形成监管合力,堵塞监管漏洞,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二、案例二:江苏响水“3·21”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特别重大爆炸事故(一)事故经过2019年3月21日14时48分许,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镇的江苏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化学储罐发生爆炸事故,并波及周边16家企业。
事故现场浓烟滚滚,爆炸冲击力巨大,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周边环境严重污染。
《化学危险品生产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例分析》

《化学危险品生产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例分析》
化学危险品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一旦事故发生,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案例一:化学品泄漏导致爆炸
在某化工厂,由于操作人员未按规定操作,导致一种腐蚀性化学品泄漏,并与其他化学品混合,最终引发了爆炸事故。
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操作人员对化学品性质和操作规程了解不足,安全意识不强。
案例二:化学品储存不当引发火灾
另一家企业因为将氧化剂类化学品与易燃物品存放在同一区域,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这个事故的根本原因是储存管理不当,没有严格遵守化学品存储规范。
案例三:操作失误导致中毒事故
在实验室中,由于实验人员错误混合了两种化学品,产生了有毒气体,导致实验室中毒事故。
这一事件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操作人员对化学品性质和混合规则理解不清,缺乏必要的操作技能。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化学危险品生产安全事故往往是由于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安全意识不强以及管理不力等多重原因造成的。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企业和实验室管理者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建立
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化学品操作规程,确保每一步操作都符合安全标准。
在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安全第一永远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严谨的态度,才能有效预防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环境的安全稳定。
危险品事故案例分析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加强对危险品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和执 法力度,确保危险品的安全生产和储存。
对违反危险品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提高违法成 本,形成有效的震慑力。
05
危险品事故应对措施
紧急处置措施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危险 品事故应急预案,组织专业人员
赶赴现场进行处置。
高全球危险品安全水平。
谢谢观看
监测设备失灵
用于监测危险品状态的设备出现故 障或失灵,如压力表、温度计等, 无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操作失误或违规
违章操作
操作人员未按照操作规程 进行操作,如未按规定开 关阀门、违规排放物料等 。
缺乏培训
操作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 和技能,对危险品的性质 和操作要求不了解,导致 操作失误。
疲劳操作
操作人员疲劳或注意力不 集中,导致操作失误或疏 忽。
特点
危险品事故具有突发性、危害严 重性、影响广泛性和处置复杂性 等特点。
危险品事故的危害和影响
01
02
03
人员伤亡
危险品事故可能导致大量 的人员伤亡,给家庭和社 会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
财产损失
危险品事故可能导致大量 的财产损失,包括直接的 经济损失和间接的社会影 响。
环境污染
危险品事故可能导致严重 的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 造成长期影响。
安置受影响人员
对受影响的人员进行妥善安置,提供必要的心理 疏导和物资支持。
环境监测和治理
环境监测
对事故现场周边环境进行实时监测,掌握污染物的扩散情况,为 后续治理提供依据。
污染治理
根据监测结果,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降低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尽快恢复环境安全。
危险品运输中的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

危险品运输中的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在危险品运输领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事故。
这些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环境破坏,以及财产损失。
为了提高危险品运输的安全性,我们需要深入分析这些事故案例,并从中汲取教训。
1. 案例一:油罐车爆炸事故在一个夏日的早晨,一辆装载着易燃液体的油罐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突然,该油罐车因为未经检查的漏油管道而发生爆炸,造成司机当场死亡,附近的车辆和建筑物受到严重破坏。
经过调查,发现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油罐车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不到位。
在事故前的几次检查中,并未发现漏油管道存在问题,这使得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如果定期检查和维护程序严格执行,问题可能会被及时发现和修复。
其次,司机在事故发生时没有第一时间采取措施。
从事故监控录像中可以看出,司机并未立即停车并迅速撤离,而是试图控制车辆,结果导致了更严重的后果。
这说明危险品运输中的从业人员需要接受更全面和系统的培训,以应对突发情况。
教训:加强危险品运输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
同时,注重培训危险品运输人员,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
2. 案例二:化学品泄露污染水源一家化工公司运输的一批有毒化学品在转运过程中发生泄露,导致周边河流水源遭受污染。
事故的原因主要是:首先,化工公司的包装不符合标准。
在原始包装过程中,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确保容器的完整性。
这使得运输过程中发生泄露的风险大大增加。
其次,事故现场的应急反应不够迅速有效。
当泄露发生时,相关人员缺乏足够的应急处理经验和设备支持,导致泄露无法迅速控制,进一步加剧了水源的污染。
教训:加强对危险品包装的监管,确保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同时,加强危险物品泄漏应急处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应对能力。
3. 案例三:气体泄漏引发火灾某天,一家工厂的气体储罐发生泄漏,导致一场大火。
火势迅速蔓延,并造成多人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
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储罐的泄漏监测系统存在故障。
危险品运输中的常见事故案例分析

危险品运输中的常见事故案例分析危险品运输是一个高风险的领域,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分析一些危险品运输中常见的事故案例,探讨其原因和应对措施,以提醒相关从业人员注意安全,避免悲剧的发生。
事故案例一:化学品泄露引发火灾某公司运输一批化学品时,由于包装不当导致泄露,进而引发火灾事故。
起初,驾驶员没有意识到泄露情况,直到气味逐渐浓烈时才发现问题。
由于事发地点距离人员密集区域较近,火势迅速蔓延,造成多人伤亡和公司巨额财产损失。
该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包装不当和驾驶员缺乏对化学品泄露的敏感度。
为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企业应加强对危险品包装的质量控制,确保包装的密封性和耐火性。
同时,驾驶员需要接受相关培训,提高对危险品泄露的察觉能力,及时采取措施遏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事故案例二:运输车辆碰撞引发爆炸一辆运输危险品的车辆在高速公路上与其他车辆相撞,随后发生爆炸事故。
造成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交通事故,然而爆炸的后果却是由于车辆上的危险品引发的。
这一案例中,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危险品不符合运输标准,如运输车辆没有按照规定贴上警示标志,未采取足够的防火措施等。
为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企业和驾驶员需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运输车辆符合安全要求,并及时检查和更换老化或损坏的设备。
事故案例三:事故后急救措施不当在某次危险品运输事故中,车辆发生侧翻导致化学品泄露。
尽管此案例中幸好没有发生火灾或爆炸,但有多名工作人员因吸入有害气体而受伤。
该事故的原因在于事故发生后,相关人员未能及时、正确进行急救措施。
在危险品运输事故发生后,尽快远离事故现场,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同时,第一时间联系急救人员寻求帮助,并告知事故性质以便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
此外,企业还应该指定专门的急救人员并提供培训,以便能够及时应对事故并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结论危险品运输中的事故时有发生,但通过及时的学习和总结事故案例,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应对类似的事故。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

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防范水平
1 2 3
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研究
加大对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研究的投入,提高对 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机理和预防措施的认识。
推广先进技术装备
积极推广危险化学品安全监测、预警、应急处置 等方面的先进技术装备,提高应对危险化学品事 故的能力。
鼓励企业技术创新
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优化生产工艺和流 程,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水平。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认知和防范
能力
加强学校化学安全教育
将化学安全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提高青少年对危险化学品事 故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开展公众科普宣传
通过媒体、社区活动等方式,向公众普及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危害、 预防及应急处置知识。
提高企业员工安全意识
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 防范意识和能力。
危险化学品事故 的案例分析和经 验总结
目录
•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背景介绍 •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详细描述 •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经验教训总
结 • 危险化学品事故预防措施建议 •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启示与展望
01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背景 介绍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涉及的危险品
时间:2022年6月12日 地点:某市一家化工厂
涉及的危险品:液态氯、氨水等
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后果
经过
当天下午,化工厂某岗位工人在进行 化学反应操作时,不慎将液态氯、氨 水等危险品混合在一起,导致大量有 毒气体释放。
后果
事故造成周边居民和工厂工人共计30 人中毒,其中5人死亡,多人受伤。事 故还造成部分建筑物损坏和设备故障 ,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万元。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总结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总结近年来,危险化学品事故频发,给环境、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认识,本文将分析几起典型案例,并总结出教训,以期对未来的危化品管理和事故防控提供经验指导。
案例一:某化工厂氨气泄漏事故某化工厂某天发生了一起氨气泄漏事故,导致数人中毒,多人死亡。
经调查发现,该化工厂缺乏安全管理制度,操作人员不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严重违反操作规程。
教训总结:1. 加强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确保工人在事故发生时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2. 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遵守操作规程;3. 强化安全培训,保证员工了解事故防控措施和紧急救援知识。
案例二:某仓库火灾引发化学品爆炸事故某仓库存储的易燃化学品在高温下引发了火灾,并发生了爆炸事故。
这导致火势失控,波及附近居民区,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调查显示,仓库管理不善,防火措施不到位,没有进行定期检查和演练。
教训总结:1. 强化仓库管理,确保存储的危险化学品符合规范,做好危险品分类存放和标识;2. 加强防火措施,确保防火设施完善、灭火准备充分;3. 定期进行火灾演练和应急预案的训练,增强员工逃生和灭火的能力。
案例三:某化工企业泄露毒性气体事故某化工企业由于管道泄漏,导致毒性气体泄露,数十名员工中毒,数人死亡。
经查,企业缺乏管道泄漏的监测系统,员工缺乏及时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案。
教训总结:1. 建立完善的气体泄漏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危险情况;2. 提供员工给予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理培训;3. 定期检查和维护管道,确保安全运营。
结语:以上案例仅仅是危险化学品事故中的几个典型例子,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得出了一些重要的教训。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管理不善、操作不当和监管不到位所导致。
因此,为了防止危化品事故的发生,我们要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并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危化品行业的安全运营。
危险品事故案例分析

第四类易燃固体、易自燃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1、因货物包装不良引起的爆炸沉船[案情介绍] 案例一我国远洋轮“龙溪口〞载货航行至印度洋时,第二舱突然爆炸起火,之后危及其他舱口。
由于来势凶猛已经无法施救,船长不得已下令弃船,该轮于第二天漂浮。
事后展开调查,根据货运报表及积载图分析,最大的可能是第二舱二层柜上装载的四十余桶铝银粉自燃所致。
案例二1988年7月1日11时26分,415次旅客列车发生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19人受伤,一列车厢完全损毁,两列车厢严重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50余万元。
以现场勘查、技术鉴定和事故调查,事故原因是旅客贺某私自携带易爆物品铝粉造成的。
贺某是广东省某市的一家饲料公司的采购员,6月份在外出办公时,从某地化工商店购置了铝粉300克、铜粉50克,准备带回家自用。
7月1日,贺某从河北省高邑火车站乘上由北京开往平顶山的415次客车。
铝粉和铜粉与尼龙化纤面料的衣服混装在同一提包内。
旅途中尼龙化纤织品磨擦产生静电火花,导致铝粉爆炸。
[事故原因分析] 铝银粉,又名银粉、铝粉,呈银白色,生产铝制品的工厂都少不了它,铝银粉又广泛应用于颜料、油漆、油墨、烟花、冶金、化工等产品之中。
也可以作为加气剂,用作多孔混凝土制品的原料。
一般来说成型的铝块,只有在明火点燃时才会燃烧。
但铝粉就不同了,只要有一颗小小的火星溅落,都可以引起燃烧。
当空气中悬浮着铝银粉时,危险性就更大,在每立方米的体积中如果有40克铝银粉悬浮,就生成爆炸的条件。
铝银粉还能与水发生反响,如果是大量的水与铝银粉接触,这种反响倒不会发生;怕就怕铝银粉处于潮湿的环境中,缓慢地吸收水份,就会发生化学反响,放出氢气,并产生热量,其危险性就极大。
正因为铝银粉有这些特性,所以在投入运输前要经过涂层处理,在铝银粉颗粒外涂油脂或石蜡。
经过涂层处理的铝银粉,属于危险物品第四类的易燃固体,联合国编号为1309,在?国际海运危规?中,有关特性和考前须知内,特别注明:“……如果用油或腊进行处理,那么在常温下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近年来,全球各地发生了多起危险化学品事故,严重威胁了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针对这些事故,各国政府和企业提出了许多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案。
本文将就近年来发生的几起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进行分析,并探讨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防范。
1. 埃尔克顿化学品公司爆炸事故2019年3月21日,美国德州的埃尔克顿化学品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两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这起事故的原因是该公司存放大量有机过氧化物,并未采取充分的措施防止其自燃。
当温度升高时,这些有机过氧化物发生自燃并引发爆炸。
此外,该公司未将危险品放在足够距离或固定在场所内的安全架上,从而增加了爆炸和火灾的风险。
针对这个案例的教训是,企业应该采取所有必要的措施来防止危险品和化学品自燃和爆炸。
这些措施包括储存在适当的地点、保持干燥和通风、规定温度限制、检查容器是否完整以及提供安全培训等。
2. 天津爆炸事故2015年8月12日,中国天津市港口爆炸事故造成173人死亡,798人受伤。
事故发生在一家仓库,存放有大量高度危险的化学品,如硝酸铵和钾肥。
事后调查发现,该仓库违反了规定,未取得合法的消防审批和运输执照,并存放了大量超过允许数量的危险品。
此外,消防车辆在灭火时使用了不合适的水源(如含有盐度的水源),导致爆炸事故更加严重。
这起事故的教训是,企业和政府需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存储和运输的管理。
企业应该确保停火设备和紧急预案的完整性,安全储存物品,确保所有文书记录和批准文件的完整和正确性。
政府应该建立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以确保企业按照规定进行经营和管理。
3. 北美卡蒂耶勒石油公司燃爆事故2013年4月,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列火车运输危险化学品(石油)失控,导致该车几辆油罐车发生爆炸,数十万加仑的石油泄漏,造成47人死亡。
调查发现,该列火车发生动力失控,并未采取任何措施保持安全速度,导致车辆在下坡时燃烧爆炸。
针对该事故的教训是,政府应该加强对危险品的监管,并立法要求企业采取所有必要措施来确保货运的安全。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案例分析

A
二、氯气泄漏事故案例 (一)氯气的特性 2.危险性特性
与还原性物质反应放热,有着火爆炸危险; 与可燃气体或粉尘混合后,受热或遇明火会爆炸
; 容器受热也可能会发生爆炸; 爆炸产物多有危害性。
32
A
二、氯气泄漏事故案例 (一)氯气的特性 2.危险性特性
蒸气比空气重,易积聚在低洼处 吸入少量即会刺激呼吸道和肺部粘膜,引起中毒
居民连夜转移
2006年7月11日凌晨1时30分,一辆装载23吨液化 石油气重型半挂牵引车,在途经104国道大荆舟山 头段(即1796KM+450M)时,因弯道行车措施不 当,导致车辆向左侧翻。
22
A
一、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案例 十吨液化罐装车侧翻 福建104国道封堵6小时
2006年6月30日上午6时50分,一辆满载10吨液化 气的槽车,刹车失灵侧翻在地。槽车油箱已破裂 ,柴油流了一地,情况非常危急。闻讯赶到的消 防官兵,一边用砂土掩埋流出来的柴油,一边用 高压水枪对罐体冷却降温,并将液化气转移到另 一辆车上。13时30分,交通恢复顺畅,至此104国 道已被堵了6小时
3
A
一、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典型案例
4
A
一、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典型案例
5
A
一、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典型案例
6
A
一、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典型案例
2005年03月29日京沪高速公路发生液氯槽车 事故,28人死亡,近万人疏散。
7
A
一、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典型案例
8
A 9
A 10
A 11
A
2004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厂氯气泄漏爆 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三人受伤,波及范围达 半径一公里,疏散居民15万,动用军队先后发 射21发枪、炮、坦克炮(枪)弹消除危险源。
危险品运输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危险品运输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在危险品运输过程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为了更好地了解危险品运输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安全性,本文将分析两个危险品运输安全事故案例。
通过深入分析事故原因和相关的教训,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案例一:油罐车爆炸事故在2018年6月,某城市发生了一起油罐车爆炸事故,造成多人伤亡和财产损失。
经过调查,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 设备维护不到位:油罐车长时间未进行必要的检测和维护,导致设备故障和泄漏。
2. 不合规操作:驾驶员在操作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操作程序,造成火源接触到泄漏的危险品。
3. 危险品标识不明确:油罐车上的标识不清晰,导致相关人员无法准确识别和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通过这起事故,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教训:1. 定期检测和维护设备:油罐车等危险品运输工具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
2. 强制执行操作规程:驾驶员和相关人员必须接受相关操作规程的培训,并在运输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程操作,避免违规行为。
3. 清晰明确的标识:危险品运输工具上的标识必须清晰可见,便于相关人员准确识别和采取必要措施。
案例二:化工品泄漏引发火灾2019年4月,一家化工企业发生了一起化工品泄漏事故,造成火灾和环境污染。
事故原因如下:1. 储存方式不当:化工品的储存容器未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储存,导致化学物质泄漏。
2. 缺乏应急响应能力:企业缺乏应急响应预案和培训,没有及时有效地控制和处理泄漏事故。
3. 安全管理失误:企业对于危险品运输和储存的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必要的监测和预警措施。
从这个事故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教训:1. 安全储存:危险品必须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储存,确保容器完好无损,防止泄漏事故的发生。
2.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确保员工接受相应的培训,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3. 健全安全管理体系: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建立有效的监测和预警机制,确保危险品的安全运输和储存。
危险品事故案例分析与应对策略

危险品事故案例分析与应对策略近年来,因危险品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时有发生,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了避免危险品事故的发生以及减少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及时分析案例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对两起危险品事故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应对危险品事故的策略。
案例一:化工厂泄漏事故某地一家化工厂发生了一起危险品泄漏事故。
事发时,由于管道老化和设备故障,导致厂区内的有害化学品泄漏,瞬间造成大量有毒气体释放。
事故发生后,现场工人和附近居民出现了中毒、呼吸困难等症状。
应对策略:1. 灭火与泄漏应急措施:根据化学品安全规范,制定灭火和泄漏应急预案,包括使用适当的灭火剂进行扑救,并采取隔离、封堵、紧急排放等措施以减少污染和扩散范围。
2. 人员疏散和保护:及时组织现场人员进行疏散,并提供适当的呼吸器材,确保工人和附近居民的人身安全。
3. 污染控制和清理:尽快将泄漏物收集,并进行安全处置。
同时,对事发场所进行彻底清理,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 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加强对化工厂员工的安全培训,普及有关危险品事故的知识与应对措施,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以防患于未然。
案例二:客运车辆油箱爆炸事故一辆客运车辆在行驶途中发生燃油油箱爆炸事故。
事故原因是由于车辆在维护检修过程中,未发现燃油泄漏,导致油箱内燃油蒸气聚集,并在行车过程中遇到明火引发爆炸。
应对策略:1. 定期检查与维护:建立完善的车辆维护检查制度,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并加强对燃油泄漏的检查,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
2. 灭火与救援:车辆爆炸事故往往伴随着明火,立即启动灭火设备进行扑灭,并组织人员进行人员伤亡的救援工作。
3. 车辆疏导与交通管制:在事故发生后,及时疏导周边车辆,避免造成更大的交通拥堵,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向驾驶员普及车辆安全知识,提高其对危险品运输安全的认知与意识,加强车辆驾驶员的安全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应对事故,并及时采取措施保护乘客和自身安全。
危险品运输事故案例分析与学习

危险品运输事故案例分析与学习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加,危险品运输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然而,由于危险品本身的特殊性质,危险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和安全隐患也相应增加。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危险品运输事故进行深入分析与学习,以便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通过分析两起危险品运输事故案例,对事故原因和应对措施进行全面研究,以期为危险品运输行业提供经验和借鉴。
一、事故案例一:危化品罐车爆炸事故2018年某日,湖南省某高速公路发生了一起危化品罐车爆炸事故,造成数十人死伤,严重影响了周边地区的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
经过调查,初步确定事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驾驶员操作不当。
事故发生前,驾驶员违反交通规则,超速行驶,而且在驾驶过程中疲劳驾驶,大大增加了事故的发生概率。
其次,车辆维护不到位。
据了解,该运输公司对危化品罐车的维护保养工作存在着疏漏,导致车辆在行驶途中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最后,缺乏应急处置措施。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由于缺乏应急处置措施和经验,导致事故的扩大化和蔓延。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得出以下应对措施:一是加强驾驶员培训和管理。
在危化品运输过程中,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意识和技能至关重要。
必须加强对驾驶员的培训和管理,切实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二是加强车辆维护保养。
危化品罐车作为运输工具,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运输过程中事故的发生概率。
因此,必须加强对车辆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并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三是加强应急处置能力。
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危化品运输事故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处置效率,以最大限度减少危害和损失。
二、事故案例二:航空货运起火事故2019年,某国际航空公司的货机在起飞前发生起火事故,航班被迫取消,造成经济损失和航空安全隐患。
根据调查,该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货物包装不符合要求。
事故发生前,部分危险品的包装存在着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导致火灾的发生和蔓延。
危险品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

危险品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危险品事故是指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危险化学品过程中发生的事故,这些事故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本报告通过分析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典型危险品事故案例,总结事故原因和教训,以提高人们对危险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案例一:某化工厂爆炸事故2019年,某化工厂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10人受伤事故原因是该厂一条丙烯管道泄漏,丙烯与空气混合后遇到火花引发爆炸事故调查发现,该化工厂在管道维护和检测方面存在疏忽,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此外,工厂员工的安全培训不足,缺乏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1.化工厂应加强管道的维护和检测,确保生产设备的完好2.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3.化工厂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案例二:某油轮泄漏事故2020年,一艘油轮在港口卸油时发生泄漏,导致大量石油泄漏进海,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事故原因是油轮卸油管道的连接处出现故障,未能及时发现事故调查发现,油轮公司未对卸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且相关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疏忽1.油轮公司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卸油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2.加强工作人员的操作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操作熟练度3.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案例三:某仓库火灾事故2021年,某仓库发生一起火灾事故,造成3人死亡,10人受伤事故原因是仓库内储存的易燃物品未妥善存放,与火源接触后引发火灾事故调查发现,仓库管理人员对易燃物品的存放和管理存在疏忽,且仓库内部消防设施不完善1.加强对易燃物品的存放和管理,确保与火源保持安全距离2.仓库应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灭火3.定期对仓库管理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其消防安全意识和管理能力这是文章的相关内容,后续内容将分析更多案例并给出相应的教训案例四:某化工厂毒气泄漏事故2018年,某化工厂发生一起毒气泄漏事故,导致周边居民区受到影响,数百名居民出现不适症状事故原因是工厂内一个有毒气体储存罐的阀门出现故障,未能及时发现事故调查发现,工厂在安全监管和维护方面存在疏忽,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估不足1.化工厂应加强对有毒气体储存设施的监管和维护,确保阀门等关键部件的正常运行2.定期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3.加强与其他部门和居民的沟通,提高事故应急预案的公众参与度案例五:某运输公司危险品交通事故2019年,某运输公司在运输的危险品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危险品泄漏,对周边环境和交通造成严重影响事故原因是货车司机疲劳驾驶,未能及时发现前方道路状况事故调查发现,运输公司对司机的驾驶时间和休息时间管理不严格,且未对危险品运输车辆进行定期检查1.运输公司应加强对司机的驾驶时间和休息时间管理,确保司机在良好的状态下驾驶2.定期对危险品运输车辆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3.加强危险品运输过程中的监控和通信设备,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案例六:某实验室化学品泄漏事故2020年,某高校实验室发生一起化学品泄漏事故,造成实验室附近区域污染,部分学生出现不适症状事故原因是实验室内一容器破裂,导致化学品泄漏事故调查发现,实验室安全管理不规范,缺乏紧急情况应急预案,且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化学品的安全知识掌握不足1.实验室应规范化学品的管理,确保化学品储存和使用的合规性2.制定完善的实验室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化学品泄漏等突发事件的能力3.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对化学品安全知识的掌握案例七:某煤矿瓦斯爆炸事故2021年,某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造成多名矿工被困,救援人员伤亡事故原因是煤矿通风系统存在问题,未能及时排除瓦斯事故调查发现,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未对通风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且矿工的安全培训不足1.煤矿企业应加强对通风系统的监管和维护,确保矿井内瓦斯的及时排除2.提高矿工的安全培训质量,加强矿工的安全意识3.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这是文章的后续内容,分析了更多危险品事故案例并给出了相应的教训整篇文章的内容详实丰富、条理清晰,符合您的要求案例八:某炼油厂火灾事故2017年,某炼油厂发生一起火灾事故,导致大量石油产品泄漏,火势蔓延至周边建筑物事故原因是炼油厂内一条输油管道发生腐蚀泄漏,泄漏的石油产品遇到火源引发火灾事故调查发现,炼油厂对输油管道的腐蚀检测和维护不足,且火灾应急预案不完善1.炼油厂应定期对输油管道进行腐蚀检测和维护,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2.建立健全的火灾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火灾事故的能力3.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案例九:某化学品仓库爆炸事故2018年,某化学品仓库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原因是仓库内储存的化学品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热量引发爆炸事故调查发现,仓库内化学品的储存和摆放不规范,且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管1.化学品仓库应严格按照规范储存和摆放化学品,避免发生危险的化学反应2.加强对仓库的安全监管,确保仓库内安全设施的完好和有效3.提高仓库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水平,加强安全管理能力案例十:某核电站冷却水泄漏事故2019年,某核电站发生一起冷却水泄漏事故,导致核电站附近海域受到放射性污染事故原因是核电站冷却系统中的一条管道发生泄漏事故调查发现,核电站对冷却系统的维护和检测不足,且对潜在的环境影响评估不充分1.核电站应加强对冷却系统的维护和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行2.加强对潜在环境影响的评估,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3.提高核电站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监测能力案例十一:某化工厂毒气泄漏事故2020年,某化工厂发生一起毒气泄漏事故,导致周边居民区受到影响,数百名居民出现不适症状事故原因是工厂内一个有毒气体储存罐的阀门出现故障,未能及时发现事故调查发现,工厂在安全监管和维护方面存在疏忽,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估不足1.化工厂应加强对有毒气体储存设施的监管和维护,确保阀门等关键部件的正常运行2.定期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3.加强与其他部门和居民的沟通,提高事故应急预案的公众参与度案例十二:某制药厂化学品泄漏事故2021年,某制药厂发生一起化学品泄漏事故,导致附近河流受到污染,影响水生生物事故原因是制药厂内一个化学品储存罐破裂,导致化学品泄漏事故调查发现,制药厂对化学品储存设施的维护不足,且缺乏对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1.制药厂应加强对化学品储存设施的维护,确保其完好无损2.制定完善的泄漏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化学品泄漏的能力3.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监测,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泄漏事故对环境的影响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和教训总结,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危险品事故往往由于安全管理不善、维护检测不规范、员工培训不足等原因引起2.加强危险品安全管理,需要从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人员培训等多方面入手3.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监管和应急预案制定4.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危险品企业的监管,确保危险品安全监管的落实5.社会应提高对危险品事故的关注和警惕,加强公众安全意识教育希望通过本报告的分析,能够对危险品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提供有益的参考,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危险品运输中的事故案例与教训分析

危险品运输中的事故案例与教训分析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危险品运输在各个领域中变得越来越常见。
然而,由于运输和储存危险品所涉及的风险较大,事故也时有发生。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危险品运输中的事故案例,总结出相关的教训和经验,以期提高我们在危险品运输中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案例一:石油罐车爆炸事故2016年,某城市发生了一起石油罐车爆炸事故,造成数十人死伤。
经调查发现,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罐车未能按照规定的安全标准进行维护和检查,并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泄漏导致爆炸。
此外,事故现场的消防设施也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和更新。
从这起事故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教训:1. 必须定期对危险品运输车辆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2. 对于存在泄漏风险的危险品,运输前必须进行密封和防漏处理,以减少事故风险。
3. 重视现场的消防设施建设和维护,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灭火救援。
案例二:化学品泄漏事故近年来,化学品运输事故频频发生,其中一起较为有名的案例是2019年的一起液氨泄漏事故。
该事故发生在一家化工企业的储存库房,由于贮存罐存在老化和损坏,导致液氨泄漏并蔓延至周边地区。
事故导致多人中毒,甚至死亡。
从这起事故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教训:1. 定期检查和维护化学品贮存设施,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容器和管道,防止泄漏发生。
2. 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必须对化学品进行正确的包装、标记和封存,确保安全性。
3. 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进行适当的救援和处理。
案例三:铁路危险品运输事故铁路运输危险品的事故也时有发生,如2017年的一起火车脱轨事故。
事故发生后,一些危险品货车发生泄漏和爆炸,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调查发现,在这起事故中,火车运输公司未能对车辆和轨道进行充分的检查和维护,导致了脱轨事故的发生。
从这起事故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教训:1. 加强对铁路危险品运输车辆的监管,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运行状态。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危险化学品在现代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不当使用和管理也可能引发严重事故。
本文将以一些真实的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为例,分析其原因和教训,以便更好地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
1. 案例一:天津港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造成173人死亡,多人受伤。
事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违规储存:该仓库未按照规定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分类、分区、储存,并超过了承载能力。
(2)管理不到位:相关管理部门对该仓库的监管不严格,存在监管漏洞。
(3)违规建设:该仓库周边存在大量违法建设项目,导致安全隐患增加。
教训:危险化学品仓库的储存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包括分类、分区、容器选择和数量控制等。
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仓库的监管力度,确保各项规定得到遵守。
此外,对周边环境进行审查,禁止违法建设和违规使用危险化学品。
2. 案例二:博鳌石化公司喷洒溶剂引发火灾事故2017年5月20日,博鳌石化公司发生一起溶剂喷洒引发火灾的事故,造成数人死亡,大规模财产损失。
事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操作不当:作业人员在喷洒溶剂时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导致溶剂泄漏、蒸发和点燃。
(2)紧急处置不当:事故发生后,应急响应措施不及时、不得当,增加了事故后果的严重性。
(3)安全意识薄弱:企业员工对危险化学品的风险认识不够,缺乏安全意识和培训。
教训:企业应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对危险化学品的风险认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同时,完善应急预案,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紧急处置。
3. 案例三:Bhopal化工厂毒气泄漏事故1984年12月2日,印度Bhopal化工厂发生毒气泄漏事故,导致数千人死亡,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工业事故之一。
事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管理混乱:化工厂管理体系不完善,存在安全漏洞和操作失误。
(2)技术措施不足:厂内缺乏必要的气体检测和泄漏报警设备,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泄漏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类易燃固体、易自燃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1、因货物包装不良引起的爆炸沉船[案情介绍] 案例一我国远洋轮“龙溪口”载货航行至印度洋时,第二舱突然爆炸起火,之后危及其他舱口。
由于来势凶猛已经无法施救,船长不得已下令弃船,该轮于第二天沉没。
事后展开调查,根据货运报表及积载图分析,最大的可能是第二舱二层柜上装载的四十余桶铝银粉自燃所致。
案例二1988年7月1日11时26分,415次旅客列车发生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19人受伤,一列车厢完全损毁,两列车厢严重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50余万元。
以现场勘查、技术鉴定和事故调查,事故原因是旅客贺某私自携带易爆物品铝粉造成的。
贺某是广东省某市的一家饲料公司的采购员,6月份在外出办公时,从某地化工商店购买了铝粉300克、铜粉50克,准备带回家自用。
7月1日,贺某从河北省高邑火车站乘上由北京开往平顶山的415次客车。
铝粉和铜粉与尼龙化纤面料的衣服混装在同一提包内。
旅途中尼龙化纤织品磨擦产生静电火花,导致铝粉爆炸。
[事故原因分析] 铝银粉,又名银粉、铝粉,呈银白色,生产铝制品的工厂都少不了它,铝银粉又广泛应用于颜料、油漆、油墨、烟花、冶金、化工等产品之中。
也可以作为加气剂,用作多孔混凝土制品的原料。
一般来说成型的铝块,只有在明火点燃时才会燃烧。
但铝粉就不同了,只要有一颗小小的火星溅落,都可以引起燃烧。
当空气中悬浮着铝银粉时,危险性就更大,在每立方米的体积中如果有40克铝银粉悬浮,就生成爆炸的条件。
铝银粉还能与水发生反应,如果是大量的水与铝银粉接触,这种反应倒不会发生;怕就怕铝银粉处于潮湿的环境中,缓慢地吸收水份,就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氢气,并产生热量,其危险性就极大。
正因为铝银粉有这些特性,所以在投入运输前要经过涂层处理,在铝银粉颗粒外涂油脂或石蜡。
经过涂层处理的铝银粉,属于危险物品第四类的易燃固体,联合国编号为1309,在《国际海运危规》中,有关特性和注意事项内,特别注明:“……如果用油或腊进行处理,则在常温下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即是指不会发生与水反应放出氢气的危险性。
但即便如此,涂层处理过的铝银粉,还是容易与酸类和苛性碱发生反应,与氧化剂也容易化学反应而引起爆炸,因而必须与这些物质严加隔离。
“龙溪口”轮载的铝银粉,是经过涂层处理后,用金属桶包装。
根据事后调查证实,这个包装的密封程度没有达到国际上认定的标准。
由于容器密封不良,潮气侵入桶内,舱内的温度又比较高,致使桶内铝银粉所涂的油脂熔化。
裸露的铝银粉吸入空气中的水份之后,产生化学反应,这时候的铝银粉就成了未经涂层处理的物品,属第四类中的“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品”。
联合国编号为1396,在《国际海运危规》的“积载与隔离”栏内特别注明:“仅能在干燥气候下装载,舱内应具有机械通风。
避开生活居住处所”。
铝银粉在当时这种情况下不断地与空气中的水份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氢气,并积聚热量;热能又不断地加快这种化学反应的发生,致使越来越多的氢气聚集在船舱内。
在船舱这种特定的条件下,猛烈爆炸更会引起一系列的更强烈的反应,足够使一条万吨巨轮覆灭。
[案例评议] “龙溪口”轮沉没事故,起因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接触的金属铝的粉末,令人扼腕。
然而事实就是如此,无法回避,也无法掩盖。
这一事故给我们的教训是:货物包装必须严格地符合国家或国际上认定的标准,不能有丝毫的差距。
包装不良是交通运输过程中货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产品的生产厂来说,货物的运输包装属于追加成本。
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经营者就想千方百计地降低追加成本,而往往就在货物外包装上做文章。
结果由于货物运输包装不良,轻则货物受损坏,造成浪费,重则引发货运事故。
这样的教训实在是不少。
把好货物包装的检查这一关,我们港口的作业工人和现场管理人员责无旁贷。
2、赛璐珞受潮爆炸案[案情介绍] 1985年5月,南京有一乐器厂停产,在乐器制作中所需的一些材料,如赛璐珞、酒精、松节油等,过去有专门库房储存,现在厂房要另作他用,剩余的50公斤赛璐珞、15公斤酒精以及少量松节油等无处存放。
于是乐器厂的管理人员求助于同一行业的一单位大楼的地下室招待所。
这家招待所有一间堆放杂物的仓库。
这间仓库内没有电灯,钢制的门一关,外面的火源、热源也隔绝了,由于在地下,所以气温也不高。
他们认为,这些易燃物品堆放在里面是最安全的。
1985年9月7日傍晚,该地下室招待所的仓库发生猛烈爆炸,引起一场大火。
扑救火灾用了四个多小时,爆炸产生的有毒气体使22人中毒。
[事故原因分析] 恰恰是地下室这样的环境,造成了这场大祸。
地下室不通风,因此是常年处于潮湿之中。
赛璐珞正式名称是硝化纤维塑料,主要成分是硝化棉、樟脑和酒精。
该物品最忌的就是受潮;由于仓库与外界隔绝,空气不流通,赛璐珞受潮后产生的热量也不易散发。
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赛璐珞会分解出一氧化氮(NO),在空气中氧化后又会生成二氧化氮(NO2)。
二氧化氮遇到空气中的水分能产生酸根和亚硝酸。
这时的赛璐珞表面上会出现所谓“霉班”,这种变质会加快分解反应,物品的自燃点也随之下降,在分解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使温度不断上升,地下室近于封闭的状态更加快了热量的积聚。
灾祸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案例评议] 这家乐器厂的领导知道这些东西是危险物品;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这些物品的危险特性。
他们想为这些危险品寻找一个安全的储存场所,却不知道自己找到的偏偏是最不具安全性的处所。
人们不禁要问:长期与这些物品打交道的人,竟然连这些物品的特性也不知道,这是正常的吗?这家地下室招待所是对外营业,接待旅客投宿的。
将危险品放置在这种环境下,还有什么安全可言!就在事故发生之日,这个招待所住进了72名旅客。
这个案例使人引以为鉴的是:凡从事与危险物品有关工作的人,一定要掌握危险物品的特性,防范措施和应急救援的方法。
不然的话将为自己的无知付出惨重的代价。
3、粉尘爆炸——悬浮在空中的炸弹[案情介绍] 案例一1982年12月,我国南方某港口的粮食储存筒仓,由于电焊作业飞溅的火花点燃了管道内悬浮的小麦粉尘,引起猛烈爆炸。
接着21个筒仓内的小麦粉尘相继爆炸,炸伤7人。
整套国外引进的设备完全损毁,多幢楼房被震塌,一些建筑构件被抛出80余米远,损失惨重。
案例二1977年12月22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耸立在密西西比河沿岸的一个谷物储存筒仓发生粉尘爆炸,从提升塔中腾起的火球高达30米,爆炸产生的振动波传至16公里以外。
73座筒仓中有48座遭严重破坏。
这起事故造成36人死亡,9人受伤。
两天之后,已经扑灭的火灾又重新燃烧起来。
据分析,是传送装置在抢险过程中因磨擦生热.再度引起现场谷物粉尘着火爆炸。
案例三1987年3月15日,哈尔滨亚麻纺织厂发生猛烈爆炸,爆炸首先发生在地下约12米深的除尘室,安装在里面的十余吨重的机器被巨大的气浪冲上地面;与其相关地面建筑如电动换气室、变电所等全部摧毁。
爆炸顺着几百米的地下通道扩展,凡是所能触及的一切瞬间都遭到残酷的破坏;连成一片的36000平方米厂房,被炸毁9500平方米,268台机器设备遭毁损,54人丧生,1821人受伤。
事后查明原因,是亚麻粉尘爆炸。
案例四1986年5月22日,延边亚麻厂制棉车间发生粉尘爆炸,736千方米厂房被毁,50台机器受损,4人丧生,15人受伤。
国外,因粉尘爆炸引起的事故也相当多。
1977年12月,发生在美国的一次粉尘爆炸造成65人死亡,80余人受伤。
[事故原因分析] 许多属于普通货物的产品在生产、运输过程中会产生粉尘。
农业产品中主要有面粉、玉米粉、土豆粉、黄豆粉、糖粉、木粉、以及烟草、茶叶的粉尘;动物产品也会有粉尘,如鱼粉、奶粉、骨粉等;金属(包括矿产品)也会有粉尘产生,如镁粉、铝粉、硫磺粉等等。
粉尘悬浮在空气中,与空气中的氧充分混合,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只要一遇到火星,就会发生燃烧,这种燃烧能以极快的速度扩大,通过热传导和火焰辐射的方式将热量迅速传给周围悬浮的粉尘,使它们也受热燃烧。
由于粉尘所处的空间温度越来越高,局部压力增大,最终就形成强烈的爆炸。
两家亚麻厂的燃烧、爆炸事故都起始于除尘设备。
亚麻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因此需要采取除尘措施,即通过鼓风机和风筒将粉尘吸引到除尘室处理。
在风力的作用下,除尘室内的亚麻粉尘呈悬浮状态。
麻尘是可燃粉尘,当它在空间的浓度达到16.7克/立方米时,即达到爆炸的下限,也就是形成了爆炸性混合物。
鼓风机的叶片上不可避免地会缠绕上麻绒,当鼓风机打开时,因摩擦而产生的火花已足够将粉尘点燃,事故就是这样发生的。
会产生粉尘的货物在运输、装卸作业过程中,一定条件下也可能造成粉尘浓度超过燃爆下限的现象,如船舱、储存粮食的筒仓等,这些场所的空气不流通,粉尘无法飘散,而是聚集在有限的空间内,并且浓度不断升高。
但是引起粉尘爆炸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粉尘与空气中的氧充分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没有一定浓度,粉尘颗粒之间距离较大,火焰难以传递;二是要有火源。
如果没有点火源,即使浓度大大超过爆炸下限,只要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也不会引发燃爆。
掌握了粉尘爆炸的这些特性,要预防也就不是不可能的。
首先要控制粉尘漂浮,控制粉尘漂浮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就是提高空气中的湿度,粉尘吸水后成了较大的颗粒下沉.就可以达到降低空气中粉尘浓度的目的。
但要特别注意的是,金属粉尘遇水则反而会加速燃爆,因此切忌用水喷淋。
其次,对通风设备要经常进行清理,因为这些设备上很容易沾染着这些物品的颗粒,造成轴心偏转。
除尘室的配备是为了除尘,但恰恰是除尘室及其设备中危险性最大,因此除尘室的清理是相当重要的。
第三,一定要杜绝火源,除防止明火外,还要防止电器火花、工具撞击火花,各种情况下出现的摩擦起火,甚至静电起火。
[案例评议] 普通货物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危险性,粉尘爆炸是又一有力证明。
从某种意义上讲,此类性质的危险更具有破坏力,因为人们对此没有防范。
大宗散装货物卸货之前,一般都应当先用鼓风机强力通风,而且在作业过程中不间断通风。
自动化的装卸散货的设施应当都具备除尘装置,所以,关键还在于操作的人员,不要认为这只需按按电钮就可以了。
你必须懂得相关的原理,了解其中的利害关系,掌握应急除灾的关健,只有这样才能杜绝粉尘爆炸及其他事故。
4、鱼粉自然引发的火灾近年来.鱼粉自燃引起的事故越来越多,在船舶运输过程中,在港区堆场或受货人仓库的储存过程中都有发生。
鱼粉同样为常见的普通货物。
由于其自燃性能较强,经常引起火灾,因此被国际货运组织(MCO)定为危险货物。
这里介绍一例鱼粉自燃的重大火灾事故。
[案情介绍] 1984年11月3日.我国远洋运输公司的38000吨载重量的“柳林海”号货轮.从秘鲁装载了18300吨鱼粉,横渡太平洋回国。
11月27日19时,船员发觉一号舱内鱼粉自燃,第二天六号舱内也开始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