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定稿版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最新5篇)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最新5篇)《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照注释,一字一句地通过自己努力,和小组合作,把课文读通读懂。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认识自然,探索客观事理,敢于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提示课题1、今天学习《两小儿辩日》(齐读课题)。
2、学生汇报预习收获。
3、根据学生汇报,补充有关知识。
二、展示目标我们已经学过文言文《对弈》,你能结合学习文言文的体会和本课要求,说说这篇课文我们该完成些学习任务?(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明确重点学习任务。
)三、教学过程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⑴ 学生初读课文。
⑴ 学生谈课文大意:(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将学生意见分歧较大的词句写在黑板上。
)⑴ 质疑:在预习过程中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2、小组交流:⑴ 重点理解分歧较大的词句以及不懂的问题。
⑴ 小组内质疑、释疑。
3、汇报讨论,交流情况: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用查字典或联系旧知识等方法理解重点词句,突破教学重、难点。
⑴ 住关键词理解句意: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中“以”、“去”各是什么意思?你能把它们的解释放在句中说这名话的意思吗?⑴ 联系旧知识理解词意。
⑴ 古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理解词意。
如“孰为汝多知”中“为”在这两课的注释中有“说”、“是”等意思,它们用在这儿恰当吗?想想现在“为”一般可组哪些词,它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同样的,“知”可以变成什么词?(此外,“问其故”可补充主语孔子;“车盖、盘盂”不必照注释说,可直接说名称……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只要解释清楚、通顺,可创造地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
)4、再读课文,理解内容:⑴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⑴ 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⑴ 同桌互说。
⑴ 指名说。
⑴ 集体评说。
⑴ 想一想: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⑴ 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
⑴ 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引发学生争辩,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学设计三篇解析
两小儿辩日:优秀教学设计三篇解析引言《两小儿辩日》是一篇经典的文言文,描绘了两个小孩就日出日落的现象进行辩论的故事。
本文档将分析三篇优秀的教学设计,以探讨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教授这篇课文。
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
2.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日常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出日落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日出日落现象的理解。
4. 课堂讲解: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释文中的难点和重点。
5.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两小儿辩论的场景。
6.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
教学设计二:互动探究目标1.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1. 问题引导: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观点和论证。
2.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
3. 课堂辩论:每组选代表进行课堂辩论,表达本组的观点。
4.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辩论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话题的写作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设计三:文化传承目标1.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教学步骤1. 背景介绍:教师介绍课文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2. 诗词欣赏:让学生欣赏与日出日落相关的古诗词,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3. 绘画创作: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绘画创作,表达对自然美的理解和感受。
4. 分享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分享创作背后的思考和灵感。
5. 总结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尊重。
结论以上三篇教学设计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分别注重情境导入、互动探究和文化传承,为《两小儿辩日》的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2024年《两小儿辩日》教案【优秀】
2024年《两小儿辩日》教案【优秀】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两小儿辩日》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
2.分析文中两小儿辩论的技巧和策略,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两小儿辩论的技巧。
2.教学难点:理解“日初而近,日中而远”的科学原理。
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孔子东游》一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介绍《两小儿辩日》的作者、背景及故事梗概。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语句。
第三环节: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两小儿辩论的技巧和策略。
a.分析两小儿辩论的立场和观点。
b.分析两小儿辩论的论据和论证方法。
c.分析两小儿辩论的语言表达特点。
2.讲解“日初而近,日中而远”的科学原理。
第四环节:课堂讨论a.你认为两小儿辩论的胜负如何?b.你从两小儿辩论中收获了哪些启示?第五环节:实践活动1.让学生模拟两小儿辩论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2.学生自行准备辩论材料,课堂进行辩论比赛。
第六环节:课后作业1.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两小儿辩日》的读后感。
2.深入了解“日初而近,日中而远”的科学原理,查阅相关资料,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讨论、实践活动等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了《两小儿辩日》的内容,分析了两小儿辩论的技巧,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在课后作业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写读后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激励。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补充:1.在分析两小儿辩论的技巧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两小儿如何运用逻辑推理、事实依据和情感诉求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简析《两小儿辩日》是人教修订版教材六下的一篇文言课文。
文章讲的是古时候两个小孩凭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
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
这个故事既渗透了要主动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并大胆质疑的科学态度;也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借助《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学生将初步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增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信心,并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2、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环节课前师生合作背诵(《论语》中的名句)①师:“三人行”,生---必有我师焉。
②师:“知之为知之”,生---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③师:“学而时习之”,生---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④师:“子曰:人而无信”,生---不知其可也。
⑤师:“子曰:朝闻道”,生---夕死可矣。
一、以“辩”为眼,初识“辩日”1、听音写字:bian(第四声)。
同学们,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最美也最有趣的文字。
大家看,两个“辛”之间加上一个部首可以构成几个不同的字?2、我们今天学的课文中有一个“辩”字,《两小儿辩日》,结合预习课题中的“辩”你是怎样理解的?“日”字什么意思?这个课题是什么意思质疑:辩论的结果怎样呢?谁又参与了这场辩论呢?现在就让我们进入课文的学习。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教学过程一、解读课题、了解孔子。
二、反复诵读,疏通文章。
1.畅谈感受,明确方向。
(1)给出机会让学生畅谈初次接触文言文的感受,并及时归纳和小结,启发学生思考解决疑难的方法。
(2)根据各自己有的经验,提出学习课文的方法。
2.合作学习,疏通文章。
(1)提示学生采用适当的方法,把课文读懂、读通顺。
(2)选取适当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协作,疏通文章。
3.检查学习效果。
(1)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席点拨。
(2)复述故事。
(3)出示一组选择题,让学生选定两小儿辩斗的焦点,即解开上课之初的问题──“两小儿在争论太阳的什么”(4)通过“写题板”的形式,快速表达各自的选择结果。
(5)在学生基本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浅谈”对重点词──“笑”的理解,并适时点拨。
(6)借助媒体画面展示全文。
反复诵读,共同感受古文的“韵律美”,以期达到熟读的效果,为深入理解课文铺平道路。
三、品读课文,感悟寓意。
1.小组合作,弄清“辩斗”的观点及理由。
(1)从文言文“简洁”的特点入手,引导学生弄清两小儿“辩斗”的内容,分清“辩斗”的观点和理由。
(2)通过小组协作,分清“辩斗”的观点和理由。
2.检查学习效果并品读课文。
(1)在学生分别汇报两小儿观点和理由的同时,完成板书。
并再次指导学生反复品读。
(2)反复品读,品出对“笑”字的深入感悟。
(点评: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分清观点和理由,并感受两小儿争论的氛围,激发学生边读边想。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能根据课后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章。
理解字词古今不同含义,如语气词“乎”“去”“汤”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步骤:一。
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知道孔子吗?请讲一讲。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就是说要谦虚实在,不能不懂装懂。
孔子又说过看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也就是说,从这个人所作所为去判断一个人,是否言行一致。
那么孔子是不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呢?刚好,《列子》中有一个故事告诉了我们。
(板书课题,解释课题——两小儿讨论关于太阳的问题。
)附注:(1)原文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知道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关于知道的真谛。
”(2)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解释: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
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从陈国逃往蔡国后,也没得到蔡君的重用,常发“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感慨,一天发现弟子宰予中午还在睡大觉,气得说宰予是朽木不可雕,弟子们赶紧来安慰孔子,孔子说今后听其言而观其行,好自为之二.温习旧知:1、教师指出需掌握的重点文言词语(1)东游:名词做状语,向东;辩斗:辩论,争论。
(2)故:原因,缘故。
(3)以:以为,认为。
(4)去:距离。
(5)及:等到。
(6)则:就。
(7)此不为:是。
(8)沧沧凉凉:阴阴冷冷,天气凉爽的样子。
(9)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
指天气很热。
(10)决:裁决,判断。
(11)孰为汝多知乎:孰,谁,哪个;为,通“谓”,以为,认为;汝,你;知,通“智”,智慧。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盂、孰、汝”3个字,会写“盂、孰”2个字。
2.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课文所表达的意思。
4.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
5.体会两小儿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质疑的品质,懂得认识自然,探索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地质疑。
6.感悟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参考注释读懂每句活的意思。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1.生字新词卡片。
2.搜集有关太阳离我们远近的科学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我们中华民族是古老的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我们有举世闻名的古代“四大发明”,有着无数的善于观察,勤于思索、勇于创造的古代科学家、发明家。
我们的古人是有着无穷的聪明智慧的。
你听,有两个古代的小孩儿,他们在为太阳争论起来了。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流利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初读课文,指出朗读有困难的地方。
教师帮助解决。
3.再读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结合注释,疏通文意1.学生自学。
⑴先找出不理解的词、句,在文中记下来。
⑵通过看注释、查字典理解它们的意思;如果还有不理解的就记下来。
⑶小组内交流讨论:讲自己对词和句子的理解,再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内容;对不理解的地方共同讨论解决。
2.全班交流,理解大意。
⑴学生汇报自学结果,老师对难理解的词句或学生理解有误的地方给以点拨指正。
⑵能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课文的内容。
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还可以分角色读;通过读来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教师点拨。
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辩斗:辩论,争辩。
其:他们(指两小儿)。
故:缘故,原因。
句意: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与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与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两小儿辩日》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六课,主要内容为《两小儿辩日》。
文章讲述了两个小孩在辩论日出日落的问题,通过他们的辩论,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课文插图3. 学生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观察大自然吗?b. 引导学生谈论日出日落的现象。
2. 初读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b. 学生分享自己掌握的生字。
3. 精讲细读a.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b. 讲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如日出日落的原因。
c. 分析两个小孩的辩论过程,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方法。
4. 品读感悟a. 学生分组讨论,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b.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 拓展延伸a. 学生举例说明自己观察到的自然现象。
b. 学生谈谈自己如何分析问题。
6.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a.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b.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的语气、表情。
六、板书设计《两小儿辩日》1. 辩论主题:日出日落2. 辩论过程:观察、分析、论证3. 科学知识:地球自转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课文中的句子解释日出日落的原因。
答案:日出日落是因为地球自转的原因。
2. 题目:谈谈你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并试着用课文中的方法分析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较为深刻,能较好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材分析:九年义务教材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一次选编了两篇文言文,其意图是让学生逐步了解文言文这一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瑰宝,其目的是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增强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运用文言文的基本技能,为以后更多更好地学习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两小儿辩日》就是其中的一篇,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时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时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
这个故事说明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了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全文仅一百来字,却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
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是其语言上的特点,从中表现了两小儿的天真可爱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反复诵读,理解故事内容,并复述故事。
能力目标:熟读成颂,积累文言文的语言,感悟文言文的魅力。
学习课文通过对话描写,展开故事情节的表达方法。
情感目标: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这是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开始,应该坚持以读为本的理念,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四、教学难点:理解文意,解开“辨日”之迷。
五、教学准备:相关课件,学生预习并查阅资料六、教学时间: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读名言、揭课题(或设置情景,以辩入题)出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齐读、理解、导谈孔子2、揭示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生发疑虑(适机过度)(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语句、读出节奏1、自由读,将读不准的字句作上记号并自己求助释疑。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与反思3篇2024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与反思3篇2024〖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朗读、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课文所表达的意思。
4.学会“盂、孰、汝”3个会认字和“盂、孰”2个会写字。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学生思考并回答。
引课激疑:一天当中,太阳什么离地球最近,什么时候离地球最远?你的依据什么?二、初读课文1.同桌间互相朗读课文,纠正字词发音2.请同学正确读出下列字词的读音斗盂沧为孰为汝知(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盂、孰、汝三个字的写法)3.自读课文,流利朗读。
4.齐读三、理解文意1.根据书下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本内容。
2.四人小组间交流,尝试解决疑难字词句3.全班交流,解决疑难。
4.翻译重点字词及全文辩斗、其、故、以、日中、去、及、盂、则、为、沧沧凉凉、探汤、决、孰、汝、知、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四、诵读训练1.现在请同学们仔细揣摩文章中的每一句对话和叙述,说说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速去读,为什么?边自读,边揣摩。
总的说来,孩子的语气以天真、自信、要强为主,语速根据语言内容有快慢之分。
叙述部分语速适中,一体现孔子好奇,一体现思考之后无奈也不能决的情景。
2.学生范读。
3.齐读。
4.读背课文。
五、作业布置1.朗读、背诵课文。
2.完成同步练习册相应的内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与反思第【2】篇〗这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诵读欣赏中”的一篇课文,它是先秦古籍《例子》中记载的一则寓言,作为民族的经典文化,可以借这篇课文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同时关于课文的寓意,历来有不同看法,教师在提供,有关背影后,让学生在充分的文本感知“与”必要的生活参与“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解读,以实现“阅读教学智育结果的个性化”。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设计:一、游戏激趣导入猜一猜:——他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请同学给大家补充介绍有关他的文学常识。
孔子说过许多精辟的话,直到今天还给我们深深地启迪,能背一两句吗?可这位以博学多闻而著称的伟大哲人在往东方各国游历的路上却被两个小孩的争执给难倒了。
到底是什么难题难倒了这位对中国历史文化以深刻影响的卓越智者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两小儿辩日》去看个究竟。
二、温故知新1.(出示幻灯片2温故知新)辨析“辩、辨、辫”并简释文题中的“辩”。
2.“日”与“曰”区分,你能背诵有“日”的诗句吗?。
3.释题:两小儿辩日(出示幻灯片3常识简介)4.质疑:从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读准字音,(出示幻灯片4词语),检查预习情况(二)有韵味地朗读课文。
助媒体画面展示全文。
反复诵读,共同感受古文的“韵律美”,以期达到熟读的效果,为深入理解课文铺平道路。
出示要求:出示幻灯片5读对、读通、读懂.。
(出示幻灯片6课文)(三)小组合作,理解重点词语。
1.结合课下注释,引导学生用查字典或联系旧知识的方法理解重点词语。
2.学生汇报自学情况3.(师出示幻灯片7、8重点词语的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意,从而正确断句(四)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小组学习讨论:两小儿争辩的观点是什么?朗读,汇报)了解两小儿各自不同看法是什么?1、师:两小儿对太阳有不同的看法,各自的观点是什么?2、让学生在文中找出。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及反思(九篇)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及反思(九篇)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在新课标根本理念的指导下,精心组织学习活动,关注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交互式的学习平台,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全班合作,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读趣学,学有所得。
学习文言文最根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
因此,在朗读上必须有时和量的保证。
特别是小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更应该多读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从而丰富语文的积累,培养语感,开展思维。
乐读趣学自主感悟一引课激疑在上课之前老师迫切想理解一个问题:咱们班是女生聪明还是男生聪明……〔板书:辩〕大家辩论的非常剧烈,老师发现我国的汉字非常有趣,大家看这个“辩”字,中间是个什么部首,两边像是什么?是谁聪明,事实胜于雄辩咱们在下面学习课文时一见上下。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一篇有关辩论的故事,看到这个“辩”字你想知道些什么问题?〔由“辩”这一中心词入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定向研法看老师写课题。
从课题中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那么,你认为这节课我们还应该做几件事?〔引导学生来定向:朗读背诵译文〕这几件事如何去完成?三自学释疑1、范读好,让我们先来把课文试着读上两遍,看一看能读懂些什么。
〔生读〕感觉如何,有什么收获?读不通顺就是收获,因为你已经感觉到了文言文和现代文有些不同,有哪些不同?〔生谈〕想听老师读读吗?好,老师读时请你认真听听是怎样停顿的,你认为必要的地方可以拿笔画一画。
〔师范读〕听懂些什么吗?〔必要的范读和领读放在学生“悱”“愤”状态下进展,效果会更好。
〕2、领读试读来,先跟着老师读一遍〔出示有停顿提示的原文领读〕。
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几遍,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摇头晃脑地读,前俯后仰地读,都行,开场吧。
〔生自由读,这里要给足时间。
〕3、讨论读法→练读→评读读,已经通顺了,我们先来看看课前提出的问题懂了吗?〔鼓励生畅所欲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反思第【1】篇〗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我觉得以下几个环节是比较成功的:1、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多种方案,最后决定由“辩”字入手。
在板书课题时,我故意把“辩”写成了“辨”,这是学生经常弄混的两个字。
不出所料,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上来了,纷纷指出老师写了错别字。
通过区别,得出“辩”的意思是“争辩、辩论”;在表扬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同时,从而引出本文的中心:两小儿究竟在争论关于太阳的什么问题呢在此基础上,学生有了研究的兴趣,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2、在课堂上,我不是根据课文内容按部就班的学习课文,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先弄清本文的重点“辨日”之谜,再引出“孔子不能决也”,从而得出“辨日”启示。
这种教学流程让学生自此自终对课文兴趣盎然。
不足之处:1、我一直认为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但在实施教学时,这种方法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而且因为文言文的节奏比较难以把握,老师应该进行范读,我也没做到。
2、学生根据注释理解文意,在进行全班交流时,由于看到时间紧迫,所以使得交流有点仓促,流于形式,没有达到交流的目的。
3、本文的人文内涵大概有两种理解: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课堂上学生的感悟都比较深刻,好些优秀生还能联系实际进行阐述,但中下层学生则理解不到位。
课堂应是每个学生的课堂,教师应对学生的阐述及时进行评价与引导。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设计比较合理,体现了新课标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环节紧凑,层次感比较强,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讨论质疑释疑而真正得到了知识。
通过这节课,我自己也得到了很多启示,对课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希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进一步完善课堂,完善自我。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反思第【2】篇〗小学阶段的文言文阅读是为初一正式实现文言文阅读教学目标做好辅垫,激发兴趣,打下基础。
《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版第十二册中的一篇文言课文。
文章讲的是古时候两个小孩凭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
这个故事既浸透了要主动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并大胆质疑的科学态度;也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借助《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学生将初步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增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信心,并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根底。
【学习目的】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到达“熟读成诵”。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得意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对照课文注释初步阅读课文,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读题、解题1、读题,引用古诗解题:锄禾日当午、白日依山尽。
日,是太阳的意思。
2、题意。
二、探究阅读方法1、读这篇课文遇到什么困难?⑴很难读。
⑵有些词语很难理解。
2、你用什么方法解决?3、归纳总结学习本课的有效方法:⑴多读几遍。
⑵联络上下文、结合书上注释理解。
三、初读课文1、学生阅读课文。
分两步解决问题:⑴结合注释读明白。
⑵理解大意读通顺。
2、老师巡视指导学生的阅读。
3、检查学生初读情况:⑴生分段读古文、说古文的意思。
⑵两小儿在辩论什么?〔两小儿都是围绕太阳的远近来议论的。
〕四、再读课文,理解感悟1、指名读,学生评读。
2、老师范读,学生感悟朗读的语调、速度、情感。
3、学生齐读。
带着自己认可的情感朗读。
4、再指名读。
其他同学考虑:两小儿辩斗的内容,观点是什么,有什么理由。
5、朗读课文。
合作读。
老师择要板书:大那么近小那么远故晨午不能决凉那么远热那么近6、讨论:孔子不能决,你们知道奥秘吗?〔早晨中午太阳是一样的间隔。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两小儿辩日人教新课标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组,理解成语、俗语的寓意,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以及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进行作文创作。
2.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难点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思辨兴趣,让他们在辩论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观点。
五、作业布置
针对本章节“两小儿辩日”的教学内容,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词语积累:请学生从课文中挑选5个生字和5个成语,查阅词典,了解它们的意思和用法,并尝试用这些词语造句。
2.阅读理解:请学生阅读课文,总结两小儿辩论的主要观点和论据,并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3.写作练习:以“我心中的辩论”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字数在300-400字。
4.辩论实践:分组进行辩论练习,每组选择一个话题,展开辩论。要求学生在辩论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
5.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古代辩论故事》等相关书籍,了解古代辩论文化,拓宽知识视野。
6.家长参与:请学生与家长一起讨论辩论的意义,分享课堂辩论的趣事,增进亲子沟通。
7.课后反思:请学生思考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在辩论、合作、表达等方面的收获和不足,并制定相应的提高计划。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明白辩论的目的是为了明辨是非。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传统文化,培养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设想
针对以上重难点,教学设想如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动画片、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本内容。
两小儿辩日教案及反思【优秀5篇】
两小儿辩日教案及反思【优秀5篇】《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篇一课本选编两篇短波汪近的文言文,其意图是让学生逐步了解文言文这一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瑰宝,积累一定的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增强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运用文言文的基本技能,为初中更多更好地学习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两小儿辩日》就是其中的一篇,在教学中,我针对文言文的特点,联系学生的实际,激活起点,孕伏方法、整合目标,使学生轻松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圆满地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一、激活起点。
应该说,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他们对此既新奇,又有点畏惧,猛一看,初学的都是新知,其实,文言文也是来源于生活,学生原有的语言知识和语言经验中就有许多关于文言文,只是大家全然不自觉而已: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使之成为认知的起点,新知的生长点,对建构文言文初步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合乎由易到难,温故知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在教学中,我采用成语导入,古装戏录像展示,拉近了白话与文言的距离,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对文言的陌生感和畏惧感,在学生朗读课文之前,用现代白话讲述课文的故事内容,大大降低了学生疏通文章,理解内容的难度,在读熟课文,对照注释,理解文章时,采用小班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根据各自的生活实际理解,讨论,校正,因大家的知识储备,生活经历相关不大,都能各抒己见,观点也易于接受,最终形成正确的见解。
课后,布置学生读读说说文言文《守株待兔》、《拔苗助长》等文言文,由于故事内容为大家所熟知,新旧互见,收到了更好的效果。
二、孕伏方法。
任何事情有方法可循,问题就可迎刃而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和“学贵得法”就是强调了这一点。
诵读,有助于形成文言文的语感和积累文言词汇,是学习文言文基本方法,教学中,我注重诵读训练,深得其法。
上课伊始,教者声情并茂朗读,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并告诉学生,等他们淀粉地这篇文言文,也一定读得像老师一样好,甚至超过老师,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接着安排学生自由朗读,到读熟为止,小组合作学习,理解文意,并讨论该怎样读每一句话,请学生上台领读,大家证券共同提高,再分角色读,在此基础上,进行表演,最后一齐背诵,这样层层深入,使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不知不觉地把文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同时,也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同时,加强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的共同点,即沟通古今联系,利用学生熟知的词汇句式去学习文言文,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另一基本方法,如理解“问其故”时,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会怎样说,怎样写,让学生明白两者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说法不同而已,在学习文言文的起步就孕伏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学生升入中学乃至终生学习都将受益匪浅。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与反思【第1篇】《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下列词字句的读音和意思东游、故、去、车盖、盘孟、探汤、孰为汝多知乎2.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知识。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流利地朗读古文的能力,并达到熟读成诵。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理解故事所寓含的道理。
三、情感目标1.学习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
2.引导学生体会《两小儿辩日》中所体现的古代劳动人民认识自然,探求真理、敢于思考,大胆质疑的求真美。
【学法引导】1.这则故事生动活泼,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然后在加强诵读训练的同时,指导学生复述故事,并结合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讨论时,学生可能会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文中涉及的有关科学常识、历史典故等,教师将有关材料印发给学生。
.、掌握“东游、故、去、车盖、盘孟”等词语的意思。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是朗读短文,并理解故事所深含的道理。
指导学生在熟读基础上复述故事情节,同时指出自己对此事的看法。
2.难点是《两小儿辩日》的思想内涵。
解决办法:将短文中三者的言行与复杂的科学知识作比较,体会古人对知识的执着的探索精神。
【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学具准备】1.涉及的科学常识、历史典故、课后堂练习等打印资料。
2.多媒体课件【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文章。
2.引导学生自行疏通文章,达到能够复述的程度。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文章,力争达到当堂背诵。
4.在对故事内容加深理解的同时,引导学生阐述故事所说明的道理,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从多种角度有所感悟,如两小儿喜欢探索,精神可嘉;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一样;孔子能正确对待小孩提出的问题,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与反思第【1】篇〗文本解读:《两小儿辩日》是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的一篇小古文。
短文讲的是古时候两个小孩经过仔细地观察和思考,辩论太阳离人远近的问题,确实截然相反的意见。
为此,两人各持一词,谁也不肯认输,就连大学问家孔子也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文章简短,富有童趣,寓意深刻,三个人物形象鲜明,提出的问题也值得人们深思。
短文紧扣“辩”字,以语言描写为手段,逐步展开故事情节。
文章通过两个人的对话,以日常生活中直接观察和感受到的现象,作为论据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他们或者直接阐述,或者间接引用。
一个从视觉角度去分析,太阳早晨大,中午小,所以太阳早晨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一个从人的冷暖触觉去分析,早晨凉,中午热,所以太阳早晨离人远,中午离人近。
辩斗的过程中,两人都用了反问语气,这样符合孩童的争强好胜的特性,也照映了题目中的“辩日”。
最后连学识渊博的孔子也不能够判断谁对谁错?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反问句强调了儿童的机智可爱。
寥寥几笔,“辩日”的精彩过程清楚可见,栩栩如生。
由此可见,只要认真观察、善于思考,即使是小孩子也可能会有独特的发现;德高望重的孔子诚恳坦然说自己不能决也,诚实品质令人敬佩。
小古文是传统文化流传下来的宝贵遗产。
通过学习《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小古文的语言特点和魅力,产生学习古代语言的兴趣,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增强他们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信心,并为中学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1、会写“援、俱”等四个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善、之、决”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 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两小儿为探索自然、善于思考和大胆质疑的精神,了解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与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
2、培养学生流利地朗读古文的能力并达到熟读成诵、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3、激发学生学习和欣赏古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整体感悟作品的能力。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意思。
教学准备:(学生)1、预习课文,记录下不懂的问题。
2、搜集孔子有关资料。
(教师)1、设计与课文内容有关的cai课件。
2、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1、交流资料,揭示课题(出示孔子画像)师:同学们看,他是谁?生:这位是孔子爷爷。
师:下面我们来听听有关孔子爷爷的介绍。
(听录音介绍)师:介绍听完了,告诉老师,你对孔子还了解多少?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还有一句名言:“诲而好学,不耻下问”。
师:真好,连孔子说的话你都记得。
谁再来说说?生:孔子自幼好学,熟读文献典籍,并整理好向弟子传授,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
师:说得真精彩,你是位爱读书的孩子。
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孔子的文章《两小儿辩日》。
(板书课题,提醒学生“辩”中间是个言字旁。
)师:在课题中,“辩”是什么意思?生:“辩”在课题中是辩论、争论的意思。
课题的意思是:两个小孩在争辩太阳。
(齐读课题)师:读完课题,你从课题中还想知道些什么?生:我想知道他们在辩太阳的什么?生:我还想知道两个小孩是怎么辩的?生:我想知道他们辩的理由是什么?生:我还想知道他们辩的结果怎样?师:说得真好,同学们别急,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文言城里。
今天,咱们就和孔子爷爷一起来玩个闯关游戏,好吗?生:好!2、游戏闯关,学习课文第一关:走向文言城(初读,读顺课文)师:那我们就来闯文言城的第一关,第一关的通行指令是: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师:同学们,平时你们是怎样读课文的,谁来说说?生:平时我们读课文是咬准字音,并有感情地读。
师:哦,你是这样读的,还有别的方法吗?生:在读古文的时候,要用古人的语气去读。
《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与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与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两小儿辩日》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道德问题,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教学重点:1.理解《两小儿辩日》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掌握寓言故事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3.培养学生品格修养和道德思考能力。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适当表达对道德问题的看法。
2.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
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对《两小儿辩日》的背景故事和故事情节进行介绍和解读。
2.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寓言故事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
3.角色扮演法:将学生分为不同角色,模拟《两小儿辩日》中的辩论情景,练习表达和辩论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童年的寓言故事,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二、正文教学(35分钟)1. 展示故事背景(5分钟)通过图片或文字展示《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背景,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两个小孩要为一个帽子争吵呢?2. 教师讲述(10分钟)教师对《两小儿辩日》的故事情节进行简要介绍,并注重强调故事中的道德问题。
可以结合图片、动画或视频,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3. 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发放《两小儿辩日》的文本材料,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比如:你是哪一个孩子,你认为帽子是谁的?为什么?请列举你的理由。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促进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
4. 角色扮演(5分钟)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扮演故事中的主要角色,进行辩论。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问题,如:请辩论双方分别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辩论结束后,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批评。
三、拓展任务(10分钟)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回答以下问题:1.你觉得帽子是谁的?为什么?2.你认为两个小孩为了帽子而争吵对吗?为什么?四、反思与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对道德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及
课后反思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S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10.《两小儿辩日》
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洛阳伊滨区诸葛镇司马小学张秀丽
10.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感受两小儿勇于探索的精神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以“辩”为眼,初识“辩日”。
1、板书“辩”字,学生组词。
争辩辩论辩斗辩驳等
2、出示课件图片,今天要学习的文章中“辩斗”的人是谁?辩斗的话题是什么?
3、适时补充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
二、明确目标,回顾方法。
讲述:这是一篇文言文,之前学习《夸父逐日》时我们总结过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谁来说一下?出示课件
1、读通全文
2、读懂意思
3、明晰道理
三、检查预习,读通全文。
1、指名朗读
2、正音;
孰为汝多知乎
3、听范读,注意断句、停顿。
4、学生试着练习读
5、同桌互读,评价。
6、齐读
四、深入理解,读懂意思。
1、提出学习要求:
讲述:课文你们读得真好,现在看书,结合书下注释和你自己查阅的资料,想想你都读懂了哪些内容?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可以提出来和大家交流。
2、交流:说说你已经知道了哪些词语或句子的意思。
3、总结方法:你们是怎么理解到这些句子的意思的?
学生:交流方法。
(如结合课后注释,联系生活经验、联系已有知识、多读等。
)
4、还有不理解的词句吗?谁来帮帮他?(让学生知识资源互补。
)
(学生回答时,教师课件出示“车盖”、“盘盂”图片、“汤”的拓展词语“赴汤蹈火”)
5、增加难度、讲述故事。
五、品读课文,明晰道理。
1、听师读,生找关键句。
教师:刚才这位同学故事讲得很生动。
而这么生动的故事。
我们的古人用简短精悍的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
可见我们中国的古文是多么的富有魅力。
老师也想来读一读,既然辩斗的话题是“日”,那么现在,你们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划,找出文中写到“日”的句子。
2、师生交流,共议辩斗观点理由。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教师相机完成板书)
日始出日中
一儿(观点)
(理由)
一儿(观点)
(理由)
3、师讲述,指导学生辩斗。
讲述:怎么才是辩斗呢?结合你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你持一个观点,另一个人非和你对着干,你说东,他非说西,你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呀?假设你和同桌就是文中的两小儿,你们也来辩一辩,放开声音,把这辩斗的味儿读出来。
4、同桌互辩并展示。
5、师评价:他们各自有自己充分的理由支撑观点,讲起话来自然理直气壮,胸有成竹。
这真是一场的辩斗啊!
(激烈精彩引人入胜针锋相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6、多种角度,升华辩斗。
师:两小儿这一辩,辩出了什么?(辩出了两小儿的童真,辩出了他们的观点和思想,辩出了他们的善于思考,辩出了他们对未知世界充满疑惑的求知欲望,同时,也辩出了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
)
六、拓展延伸,积累知识。
1、假如你在场,你支持谁呢?为什么?你能解释两小儿的问题吗?
2、指名学生解释或课件解释。
七、客观公正、评价人物。
1、师引导:孔子被尊称为圣人,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形象何其高大,可是
面对两个小儿关于太阳远近的辩论,竟然“不能决”也。
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2、学生从多方面评价。
3、小结。
八、板书设计:
10. 两小儿辩日
日始出日中
一儿近远
大(车盖)小(盘盂)孔子
一儿远近不能决也
凉(苍苍凉凉)热(探汤)
《两小儿辩日》课后反思
围绕着高效课堂,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一、环节的精心设计
虽然这是一篇文言文,但我仍然精心设计了主线,围绕着“这是一场怎样的辩斗?”展开学习,使本课的环节清晰,教师易于把握,学生印象深刻。
开课从“辩”字导入,为下文理解课文做铺垫。
这个导入虽然没有什么花架子,却语文味十足,既检测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有效地将焦点聚焦到本课的重点上。
中间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以“这是一场_______的辩斗”串联,边理解课文,边引导学生得出这是一场引人入胜的辩斗,这是一场针锋相对的辩斗,这是一场有理有据的辩斗。
这样层层深入,既梳理了课文内容,又始终围绕主线进行,形散神不散。
最后水到渠成的引导学生总结,这场辩斗,辩出了什么?使学生体会到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
二、多元化的解读教材
这篇文章故事虽短小,但蕴含的道理不少。
除了两小儿活泼可爱,孔子实事求是的人物评价外,还关注了“宇宙无限,知识无限,学无止境”“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就不一样”,而这些道理的得出都是通过深入的文本学习,通过教师启发,学生自悟得出来的。
尊重了学生多元化的知识体验,也使教材的意义得到了拓展,使德育渗透在本课的学习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三、多种方法的朗读指导
叶圣陶说过:阅读教学总得读。
本课教师我采取多种方法常设情境,指导朗读。
有指名读、听录音、齐读、辩论读、检查读等等,联系生活体验,激发读的兴趣。
让学生模仿古人吟咏的样子来有滋有味地读。
通过这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初步感知古文的语言特点,积累语言,从而热爱古代灿烂的文化。
1、教师范读,做到声情并茂,让学生有样学样,体味朗读的韵味。
因为小学生
模仿力较强,范读是指导学生读好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师精彩的范读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地传达出来”。
本课老师的范读语言清晰,委婉悦耳,抓住了学生的心,激发了学生的情,点燃了学生的趣,活跃了学生的思,发展了学生的智,给人以美的熏陶,学的榜样。
2、读后点拨。
把朗读指导与教学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边读边评,以评促读,在读与评中培养语感,提高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情感体验与领悟。
在评价中,还做到了对语气、语调和语速不露痕迹的点拨,让学生自己感悟,自己体会,做到教学无痕。
3、角色表演渗透朗读指导。
课文很短,如果只是反复的指导朗读,必定非常枯燥,而教师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兴趣,让他们演一演,参加表演的同学大胆创新,“添油加醋”,展示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他们对文言的感悟力,既锻炼了学生朗读能力,又实现了全员参与的目标。
尤其在表演中,学生把自己置于两个小孩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参与辩斗,自然而然地就注意到了语气、语调的问题。
“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虽然进行了精心的教案设计,但备课时仍然有欠缺考虑的地方。
总结如下:
教学时,让学生用课文原文两个孩子的语言来辩斗,这对课文不是很熟悉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教师应考虑到这个问题,适当降低难度。
或者设计分层练习,能力强的孩子就用古文辩一辩,能力弱的就用白话文辩一辩;还可以让学生先练习原文上一个孩子的话,等熟练了再练另一个孩子的话,然后再合起来辩斗。
还有,学生表演辩斗,教师不能及时对辩斗进行指导,此环节时间过短,学生没能表演尽兴。
教学时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我始终尽心尽力的追求着,努力使我的课堂向更高更好的层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