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率市场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利率机制改革是我国一系列化改革中较滞后的一环。随着增长和结构调整的变化,利率改革的条件逐渐成熟,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国内方面,利率改革的滞后已经成为其他改革推进和绩效发挥的制约因素;外部方面,加入WTO意味着业必须在5年内完全开放。面临国内外双重压力,我国政府决定在3年内完成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利率放开的顺序是:从贷款利率到存款利率,从到城市,从股份制商业到国有银行。这是对利率市场化改革首次提出的包括明确的步骤和时间跨度的方案。

目前,改革已经有了实质性的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0年9月21日开始,改变我国现行外币利率体制。其主要内容是:由自行确定各种外币贷款利率;300万(含300万)美元以上或等值其他外币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水平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300万美元以下的小额存款利率水平由中国银行业协会统一制定。根据改革的进程安排,下一步放开的将是贷款利率,并且改革将最终实现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贷款利率。如果说放开外币利率只是小试牛刀,那么放开存贷款利率则是大动干戈,必然会对整个金融市场格局的变动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在今后几年内,利率改革将是金融改革的持续热点。本文着眼于利率市场化将对市场产生的

影响,目的在于为市场参与者的决策提供判断依据。

影响利率走势的因素

一、宏观经济因素分析

决定一国均衡利率水平的基础是长期平均利润率。虽然我国企业的平均收益率没有准确的数据,但1990年中后期以来,随着经济从短缺走向过剩,企业的平均利率水平较经济高速增长期下滑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今年的中报反映企业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只有4%,全年约在8%左右,而目前一年期的贷款利率只有%.这一点反映了贷款利率放开后市场均衡利率水平不会过度上升。利率水平又受到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我国经济目前正逐渐走出谷底,因此从中期来看,均衡利率将略有攀升。宏观经济因素还包括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国际市场利率水平等,下文将详细说明。

1.社会资金供需状况

如果社会对资金的需求比较强烈,那么放开贷款利率后,上升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市场资金的供需基本达到均衡,则利率可能比较平稳甚至有所下调。我国上半年GDP 同比增长%,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复苏阶段。下半年国家将继续实行积极的政策以拉动民间。从总体上看,社会对资金的需求将会有所增加。

从银行上半年的存贷款总额来看,存款增加了8376亿,而贷款只增加了1114亿元,由银行惜贷导致的存贷倒挂现象

仍然非常突出。从贷款结构来看,上半年企业贷款增幅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一年以下的短期信贷比重增加很快。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半年对贷款的需求还会增加,将逐步缩小存贷款之间的差距,改变资金供大于求的局面,带给银行升息的预期。而且随着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的逐渐好转,长期利率逐渐回升将成为必然趋势。

近期的二级市场各券种的表现、一级市场上债券发行情况也体现了投资者对长期利率上升的预期。比如近日发行的宝钢固定利率债券,年利率为4%,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近期发行的国开债券6个月、两年期的申购金额远远高于5年期的固定利率债券。在二级市场上,浮息国债也是不断走强,浮动利率债券010004受到市场热烈追捧。这些都意味着市场对利率上升的预期在不断增强。

2.经济周期与利率的关系。

经济周期与利率的关系非常密切。一般来说,在周期的萧条阶段,利率水平最低;当经济走向复苏时,利率开始缓慢回升,到繁荣阶段达到最高。我国上半年宏观经济的各项指标均呈现好转,意味着经济增长在经过长达7年的持续下降后,已开始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复苏阶段,利率水平有小幅上升的必要。

在宏观经济指标中,物价是反映经济周期的关键指标。1996年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多年的通货膨胀得到抑制,此

后直到1999年第二季度,物价基本处于下跌趋势,此间利率连续7次下调。央行在1999年6月最后一次降息时,零售物价指数为-%,消费物价指数为-%.此后,物价指数稳步回升,我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今年2月份同比增长%,首次步出22个月以来的下降通道。生产资料价格从去年10月份回升后一直保持增长势头。此外,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加速增长的迹象,进出口在恢复性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上升趋势,尤其是进口的增幅高于出口,反映了由进口带动的企业设备投资正在增加,投资信心有所恢复。上述现象都属于经济增长复苏阶段的明显特征,这意味着市场均衡利率水平不可能再下降。如果经济继续稳步复苏,均衡利率水平将有所上升。

3.国际市场利率水平。

国际金融市场普遍加息。美联储已经连续6次调升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从去年的%上调到%,境内美元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至%,目前仍存在加息空间。欧洲中央银行将其主导利率提高了个百分点,日本银行也宣布结束零利率政策,上调利率个百分点,其他新兴化国家也提高了本国货币的利率。这对正在加快国际化进程的中国而言,无疑是升息的外在压力。如果再降息,将会导致资金外流,不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二、银行系统的行为分析

1.银行的竞争动力。

从理论上讲,在存款利率不变的情况下,贷款利率放开后,银行之间的竞争会导致贷款利率的下降。但这同一国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有很大关系。如果银行体系呈现垄断格局,那么存贷利差反而会扩大。

从中国金融体系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所有银行对非金融部门的负债资产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仍占69%(1998年)的比重,“简单地看,我国银行业处于高度垄断状态,但实际上由于实行庞大的分支机构体系,大银行之间处于激烈竞争的状态”(黄金老,2000)。另一方面,近年来金融体系的改革进展较快,各种地方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扩展迅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目前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大多规模较小,属于地方银行,主要服务于地方性、民营经济,央行对其往往采取性的措施,所享有的政策更为灵活,而且地方政府对其也有倾斜政策。所以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虽总体规模不及专业银行,但其收益率却大大高于前者(见表1)。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金融统计年鉴》1998年整理

我国在加入WTO的谈判中,对有关金融业开放达成协议。中国将在3年内有限度地放开外资银行业务,5年内完全取消外资银行的准入限制。由于外资银行资金实力雄厚、服务体系完备,潜在的冲击力更不容忽视,国内银行业已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