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简介
贝聿铭-简介
贝聿铭
贝聿铭(Ieoh Ming Pei , 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
贝聿铭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
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
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也荣获了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等。
贝聿铭以设计大规模城市建筑和建筑群著称。
他认为应从整个城市的规划结构出发,而不能孤立的对待个体建筑,他在建筑设计中善于运用抽象的几何形体,作品的雕塑感很强。
除了公共建筑以外,他还积极从事城市改建规划工作。
他的代表作品有科罗拉多州美国大气研究中心、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候机楼、哈佛大学肯尼迪纪念图书馆、波士顿基督教科学教会中心、达拉斯市政厅、波士顿汉考克大厦、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以及八十年代的巴黎卢浮宫新馆扩建、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和北京香山饭店等。
其中,国家美术馆东馆的落成在世界建筑界引起轰动,被普遍认为是现代建筑的精品。
北京香山饭店是贝聿铭探索中国建筑传统继承途径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他反对把中国古代建筑的某些构成部生硬的附加到现代建筑上,主张寻找恰当的途径来表达中国建筑传统的本质,而不是肤浅的因袭过去的形式。
美国国家美术馆澳门科技馆德国历史博物馆。
贝聿铭
5.作品介绍——4) 肯尼迪图书馆
•
选址
由贝聿铭计肯尼迪图书馆,是总统夫人杰奎琳的主意。 她对不久前华盛顿完工的一座贝聿铭设计的国家美术馆东厅 很欣赏。肯尼迪图书馆选址的时候,本是选在哈佛大学的, 不知是什么原因,也许来自哈佛大学本身,也许是剑桥市政 府,可能由于怕太多参观者所嚼的口香糖会弄脏了环境,总 之,最终被拒绝。最后偶然找到了多切斯特海滨的一片垃圾 场,就是这个垃圾场,无意中成就了贝聿铭的杰作,如今它 被公认为波士顿的一大最佳风景名胜。
1.生平简介
• 他为什么会对建筑有兴趣呢, 说起来也属偶然。他在上海读 书时,周末常到一家台球馆去 玩台球。台球馆附近正在建造 一座当时上海最高的饭店。 (开业于1934年,具有七十年 历史的国际饭店,“远东第一 楼” ,是中国人自己筹资建造 的第一幢摩天大楼和二十世纪 三十年代亚洲最先进的酒店) 这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人们 怎么会有建造这么高的大厦的 能耐。”由此他产生了学习建 筑的理想。
2-1建筑风格
• 贝氏被公认为是最有影响的建筑师之一,他师从 现代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他的设计简洁利落, 合理,有秩序性,这是贝氏作品创作写照。精益 求精,对形势空间,建材与技术的不断研究,是 他建筑水准提升的原因,是他作品精髓所在,这 正是促使贝聿铭在建筑上名垂不朽,其作品屹立 长存的主因。
• 早期(1948—1963),在贝聿铭早期的作品有密斯的影 子,不过他不像密斯以玻璃为主要建材,贝聿铭采用混凝 土,如纽约富兰克林国家银行,镇心广场住宅区,夏威夷 东西文化中心。
2-1建筑风格
• 中期(1964—1979),历练累积了多年的经验,贝聿铭 充分掌握了混凝土的性质,作品趋向于柯比意式的雕塑感, 其中当以全国大气研究中心,达拉斯市政厅,等皆属此方 面的经典之作。贝聿铭摆脱密斯风格当属肯尼迪纪念图书 馆为标志,几何性的平面取代规规矩矩的方盒子,蜕变出
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师 贝聿铭
贝聿铭
贝聿铭
贝 聿 铭 简 介
追求内外协调统一:贝聿铭
贝 聿 铭 简 介
• 贝聿铭(1917~ ) • • 贝聿铭,美籍华人,祖籍苏州,世界著名的建筑设 计师,Pei,Cobb,Freed & Partners,Architects总 建筑师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士,哈佛大学建筑硕士, 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宾州大学荣誉博士, Renssselaler Polytechnic Institute荣誉艺术博士, 上海同济大学荣誉教授,香港大学荣誉博士;曾任: 全美人文委员会委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美国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院长,罗德岛 设计学院士,美国艺术委员会会员,法国学院海外 院士,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荣誉院士。
美术馆
• 现在收藏品仓库的设计则一反常规,它设计在最下层,因此在防水和防 潮方面成为施工上的大课题。所有的壁面都使用隔热材料,以防止由于 室内外的温差而结霜。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建筑上覆盖的土渗水,采用 了具有耐寒和耐根(即耐树根的侵蚀)性的,瑞士生产的防水剂,再在 那上面筑水泥以防方一发生的事故。 不只是建筑本身,其它如对美术品 的安放、收藏环境等,贝聿铭都下了相当的功夫,最突出的事例是展示 和收藏问的空调系统设计。在展示间没有直接的空调,而是在它的周围 加以设置,目的是保护珍贵的美术品。这一新的设想是,让具有理想温 度的空气渗透到展示空间中来,而内部的空气不对流,把对美术品的影 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收藏品仓库中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而展示 室的照明,取消了对展品有害的发热光源,用最近几年开发出来的光纤 维材料作照明。 借景与造园 所谓借景是通过人工的手段,截取或剪裁 自然中的一部分,享其纳入,这是中国传统造园中常用的手法,而日本 也有着同样的传统。 请看贝聿铭是这样加以运用的美术馆和神慈秀明会 建筑有一公里之遥,为了体现与这组建筑的联系、进入正庭之后,立即 可以眺望窗外的风景——群山和那仅露出屋顶的神慈秀明会神殿和钟塔。 在北馆有一个中庭,庭中有院,这是委托日本造园师设计的。越过庭院 周围的建筑,可见院外的山岗和蓝天白云,这美丽的关系让我想起在京 都修学院离宫所见。现在看得太局部,贝聿铭对美术馆设施整体的构想, 确实是在杜景观
贝聿铭
人物影响
人物传记
参考资料 1 苑文凯老师作《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的设计之路》专业讲座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 学院[引用日期2022-12-12] 2 贝聿铭 .中国工程院[引用日期2022-12-12] 3 贝聿铭:寿终百年,而他的作品将 屹立不朽 .新民晚报[引用日期2022-12-12] 4 贝聿铭、贝礼中父子的“香港情结” .新华社百家号[引用日期 2022-12-12] 5 谷建芬、林书豪等获“2019全球华侨华人年度人物” .新京报[引用日期2022-12-12] 6 2019全 球华侨华人年度人物——贝聿铭 .中国侨网[引用日期2022-12-12] 7 5位建筑师眼中的贝聿铭 .新京报[引用日 期2022-12-12] 8 贝聿铭: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的跨越者 .新京报[引用日期2022-12-12] 9 Ieoh Ming Pei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引用日期2022-12-12] 10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留下了 传奇故事和作品 .新京报百家号[引用日期2022-12-12] 11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他用一生为 世界留下传奇设计 .厦门日报百家号[引用日期2022-12-12] 12 《贝聿铭与一座古城(精编版)》 .中央广播电 视总台[引用日期2022-12-12] 13 贝聿铭的中国情结 .新京报[引用日期2022-12-12] 14 贝聿铭自述:建筑是艺 术和历史的融合 .新京报[引用日期2022-12-12] 15 102岁,富十五代,一图揭秘贝聿铭传奇一生 .新京报[引 用日期2022-12-12] 16 About | I.M. Pei Foundation .I.M. Pei Foundation[引用日期2022-12-12] 17 学院简 介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引用日期2022-12-12] 18 Profiling Ieoh Ming Pei | China's Best-Known Architect .Theculture Trip[引用日期2022-12-12] 19 关于提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候选人的通知 .中国工程 院......
贝聿铭
美秀美术馆
美秀美术馆
美秀美术馆
苏州博物馆
•
这座投资达3.39亿元的新馆建筑和相伴的忠王府 古建筑交相辉映,总建筑面积26500平方米,其中忠 王府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地面一层为主,局部二层; 新馆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为充分尊重所在街区的 历史风貌,博物馆新馆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也是以一 层为主,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 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修旧如旧” 的忠王府古建筑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 与新馆建筑珠联璧合,从而使苏州博物馆新馆成为一 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 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主要作品简介: 主要作品简介: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简介
•
东馆的地理位置十分显要。它东望国会大厦,西 望白宫。而它所占有的地形却是使建筑师们颇难处理 的不规则四边形。为了使这座建筑物能够同周围环境 构成高度谐调的景色 ,贝聿铭精心构思,创造性地把 不同高度,不同形状的平台、楼梯、斜坡和廊柱交错 相连,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感觉。阳光透过蜘蛛网似的 天窗,从不同的角度射入,自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这 座费时十年,耗资近亿美元建成的东馆,被誉为“现 代艺术与建筑充满创意的结合”。
人物评价
建筑界人士普遍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一是建 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化。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三是建筑 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这些特点全部做到,简直可以耗 费掉一个人所有的心血,但贝聿铭再三跟自己设计公司的人强调: “切不可沉湎于设计。”———千万不可一门心思钻研设计!给自 己很大压力,如果你的心思全部放在这上面,那么注定你将成为 孔乙己一类的人物!适可而止为之,因为设计只不过是你今后前途 ! 的支柱之一,而且还不是最大的支柱,除非你只愿意到老还是个 设计师! • 人们称贝聿铭为建筑设计界的“奇才”、“现代派设计大 师”,这绝非溢美之词。悬挂在他办公室墙上的幅幅奖状就是最 好的证明。美国全国建筑学院继1979年向贝聿铭颁发了金质奖 章之后,1982年推选他获得“最佳大型普里茨克建筑学奖金”。 总部设在纽约的“亚洲协会”向他颁奖,表彰他为中国和其他亚 洲国家设计的形式多样、宏伟壮丽的建筑物,有助于增进美国与 亚洲国家之间的了解。上海同济大学授予他“名誉教授”的称号。 •
贝律铭
6、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
一九七八年,华盛顿国家艺术 馆东馆的设计建造成功,便已 奠定贝聿铭作为世界级建筑大 师的地位了。当时的美国总统 卡特在「东馆」的开幕仪式上 称,“它不但是华盛顿市和谐 而周全的一部分,而且是公众 生活与艺术情趣之间日益增强 联系的象征。”称贝聿铭是“ 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
其实,在约翰· 肯尼迪图书馆建成的前一年- -一九七八年,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的设 计建造成功,便已奠定贝聿铭作为世界级建 筑大师的地位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在「 东馆」的开幕仪式上称,“它不但是华盛顿 市和谐而周全的一部分,而且是公众生活与 艺术情趣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象征。”称贝 聿铭是“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
2、香港中银大厦1982年 - 1990年
1990年完工。总建筑面积12.9万 平方米,地上70层,楼高315米, 加顶上两杆的高度共有367.4米。 建成时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亦是 美国地区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厦。结 构采用4角12层高的巨形钢柱支撑 ,室内无一根柱子。仔细观察中银 大厦,会发现许多贝氏作品惯用的 设计 外型像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 著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 精神;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 代表中国。 贝聿铭认为,“建筑和结构”是不可 分割的整体,建筑师如果不能意识到 结构所蕴藏的力量,就不可能有好的 设计。
贝聿铭的作品很重视光线和大 自然,其中不少传世之作,都 设计了让人活动的内庭,通过 大自然和游人的活动将钢骨水 泥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理念的 新。
建筑物有中国山水画 般的寂与静。 简化了的形式语言 多用光影线条变化 丰 富室内空间 采用现 今建筑材料,诠释江 南风景园林 大量采用园林的借景 框景 庭园理水等涉8年 - Everson Museum of Art,纽约州 雪城。 伊弗森美术馆是贝聿铭建 筑生涯中的第一件美术馆 作品,其建筑物本身就是 一座巨大雕塑品,和其他 的美术馆想比较,伊弗森 美术馆本身是一个地方性 的小型美术馆,不足以靠 藏品来吸引人们,势必要 靠不同类别的特展和巡回 展来支持演出,功能决定 结构。
《现代大师贝律铭》课件
2023
PART 04
建筑思想与理念
REPORTING
人文关怀
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贝律铭的设计理念注重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和绿色建筑设计,为使用者提供舒适、健 康、宜居的环境。
关注文化传承与保护
贝律铭认为建筑应该反映当地文化和历史,因此在设计中融 入当地元素,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让建筑成为连接过去与 未来的桥梁。
自然采光与通风
充分利用自然光和通风, 减少人工照明和通风的使 用,降低能耗。
绿化与景观
通过绿化和景观设计,提 高建筑的生态价值和美学 价值,为人们提供舒适宜 居的环境。
2023
PART 03
代表作品
REPORTING
苏州博物馆
贝聿铭的代表作品之一,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一座集现代化建筑、园林和陈 列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获得奖项
普利兹克奖、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 章等。
2023
PART 02
建筑设计风格
REPORTING
现代主义风格
简洁明快
贝律铭的作品以简洁的线条和几何形状为主,摒 弃了繁琐的装饰,呈现出清新明快的特点。
功能主义
强调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以满足现代生活的 需求。
创新性
在材料、结构、技术等方面不断创新,推动建筑 设计的进步。
追求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贝律铭认为技术是实现建筑设计理念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表达艺术美感的方式 。他善于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创造出既具有技术含量又富有艺术美感的建筑作 品。
探索建筑与科技的结合
贝律铭关注新兴科技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尝试将数字化设计、智能建造等先进技 术融入到建筑设计和施工中,提高建筑的科技含量和未来感。
贝聿铭 一生简介
拿破仑广场的夜间照明,为巴黎再度 添加了一处胜景,贝氏设计玻璃金字 塔时,早已考虑到都市空间在夜晚时 所扮演的地位,贝氏希望拿破仑广场 白天是人群集聚之地,玻璃金字塔有 “桥”的功能,将来自各方的人“引渡”到 不同的三个殿翼
夜晚,玻璃金字塔在灯光照 耀下,成为都市焦点,吸引 人们来到广场,让美术馆的 生命从白天沿续到夜晚,让 公共空间更能充分得以运用 。也更生动。
倒置的玻璃金字塔
由停车场到拿破仑厅,虽说然是没有自 然光的地下,但贝氏在途中安排了一个 倒置的玻璃金字塔,让进入美术馆的行 进过程又创造了一次高潮空间,同时又 有了自然光,在空间与造型方面更呼应 了广场处的金字塔大门意象,这正是贝 氏设计高招之处。
在拿破仑大厅仰视675片钻石 状的玻璃,因为室内外光线之 亮度的差异,玻璃几乎视而不 见,确实做到了贝氏追求的目 标,更可贵的是能从地下室体 会户外,欣赏罗浮宫优雅的建 筑,让内外相边接,着实创造 了划时代性的室内空间设计。
他的作品中我最喜 欢的作品之一就是 卢浮宫的玻璃金字 塔。从图中我们可 以看到这座金字塔 是位于法国巴黎卢 浮宫中的拿破仑广 场。它主要是起到 装饰和前往拿破仑 馆的入口。它的艺 术欣赏价值在于在 转向的方正水池的角隅,紧邻着另外四个大小不一的三角形水池, 构成另一个正方形,与金字塔建筑物平行;每个三角形水池有巨柱 喷泉,像是硕大的水晶柱烘托着晶莹的玻璃金字塔,在拿破仑广场 贝聿铭将建筑与景观完整地合术馆东馆,华盛顿 1979年 - 肯尼迪图书馆,波士顿 1982年 - 香山饭店,中国北京(该饭店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外国建 筑师在中国的第一件作品,也掀起了中国建筑界对中国传统建筑 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大讨论。) 1995年 - 中国银行总行大厦,北京 2002年 - 2006年,苏州博物馆新馆,中国江苏苏州(贝聿铭封笔 之作) 1984年-1989年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贝聿铭
中国香港银行大厦
Hong Kong Bank Building
大楼地上70层 地下 层 大楼地上 层,地下4层,总 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楼高315 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楼高 万平方米 加顶上两杆的高度共有367.4 米,加顶上两杆的高度共有 建成时为香港最高的建筑物, 米,建成时为香港最高的建筑物, 界第五高建筑物。 也是世 界第五高建筑物。其设计 灵感源自竹子的“节节高升” 灵感源自竹子的“节节高升”,以 平面为例,大楼是一个正方平面, 平面为例,大楼是一个正方平面, 对角划成4组三角形 组三角形, 对角划成 组三角形,每组三角形 的高度不同,如同节节上升的竹子, 的高度不同,如同节节上升的竹子, 象徵著力量、生机、 象徵著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 取的精神,对于银行而言, 取的精神,对于银行而言,其中的 含意也不言而喻。 含意也不言而喻。其建筑特点是将 中国的传统建筑意念和现代的先进 建筑科技结合起来, 建筑科技结合起来,由四个 不同 高度结晶体般的三角柱身组成, 高度结晶体般的三角柱身组成,呈 多面棱形,好比璀璨生辉的水晶体, 多面棱形,好比璀璨生辉的水晶体, 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不同色彩。 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不同色彩。
贝聿铭简介
Person Introduction
美籍华人建筑师, 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 年 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 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 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代建筑的最后大师”。他是当 前世界成就最高、 前世界成就最高、最负盛誉的 建筑大师之一。 建筑大师之一。1940年美国麻 年美国麻 省理工学院获学士学位, 省理工学院获学士学位,1946 年美国哈佛大学建筑设计学院 获硕士学位。 获硕士学位。1955年创建贝聿 年创建贝聿 铭事务所至今。 铭事务所至今。美国艺术与科 学学院院士。 学学院院士。代表作品有美国 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 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 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 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中国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 馆,近期作品有卡达杜哈伊斯 兰艺术博物馆。 兰艺术博物馆。
贝聿铭
在中银大厦的设计 中,贝氏采用了严格 的“模数制”(统一模
数制,就是为了实现设计的标 准化而制定的一套基本规则, 使不同的建筑物及各分部之间 的尺寸统一协调,使之具有通 用性和互换性,以加快设计速 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造价. 以毫米为单位),所有的
模数都基于装修,所 以在设计中采用了以 建筑面作为设计面, 结构后退这样一个方 式:主要空间的轴线 都与装修线对齐,而 与结构没有任何直接 的关系。
主体建筑物与玻璃帷幕 构成底边为4.2英亩的 直角三角。空间的变化 有利于地平下空间的隐 藏以及提供高调控交流 场所。 简单的几何造型在流畅 的整体中实现不同的功 能。 “摇滚乐就是能量。”在 听过许多演唱会之后, 贝聿铭为摇滚乐下了如 此的批注,他说,他设 计这座摇滚乐博物馆建 筑物,就是为了显示这 种音乐的能量。
贝氏主要建筑作品范例
1 伊夫森美术馆
1968年 - Everson Museum of Art,纽约 州 雪城。 伊弗森美术馆是贝聿铭 建筑生涯中的第一件美 术馆作品,其建筑物本 身就是一座巨大雕塑品, 和其他的美术馆想比较, 伊弗森美术馆本身是一 个地方性的小型美术馆, 不足以靠藏品来吸引人 们,势必要靠不同类别 的特展和巡回展来支持 演出,功能决定结构。
肯尼迪图书馆(1964年)
1964年,为纪念已故总统
约翰· 肯尼迪,美国决定建 设一座永久性建筑——约 翰· 肯尼迪图书馆。起初, 肯尼迪家族在一大批应征的 一流建筑师中,并没太注意 贝聿铭这位“初生之犊”, 但当他生动地描述了根据建 筑场地所做的设计、建筑材 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 座建筑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 义之后,深深地获得了肯尼 迪
贝聿铭(Ieoh Ming Pei) (1917-)简介
贝聿铭简介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
1918年其父贝祖贻出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贝氏在香港度过了他的童年。
1927年父亲调职,举家搬至上海。
中学读于上海。
1935年被父送往美国宾州大学攻读建筑。
后转学麻省理工学院,1940年以优秀的成绩毕业。
在求学其间贝氏埋首图书馆,努力吸收欧洲近代建筑相关的资讯,并且获得学校举办的优秀设计奖,激励了他对建筑的兴趣使他与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
开始了他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四十年代由于战争,贝氏在父亲规劝之下滞留美国,在一家以混凝土见长的工程公司工作,贝氏在这段工作经验中,为自己奠定了在混凝土材料上表现佳绩的基础。
1942年,贝氏与毕业自卫斯里学院的陆书华结婚,同年贝氏至哈佛大学攻读建筑硕士学位。
入学不久,贝氏就辍学,工作于国际研究委员会,主要工作是摧毁德意意志境内的桥梁。
1945年秋,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贝氏开始他未竟的学业。
因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优秀成绩,尚未获得硕士学位就被哈佛设计院聘为讲师。
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理念,主导着贝氏一生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内庭,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
上海美术馆是贝氏的毕业设计,严谨的平面间错安排了数个内庭,使之观感为各个不同艺廊的背景,将自然引入室内是他的设计特点。
到晚期,内庭依然是贝氏作品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光与空间的结合,使空间变化万端,“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
1948年贝氏开始建筑生涯,早期贝氏作品采用混凝土,如夏威夷东西文化中心、纽约基辅湾公寓大楼等。
到中期,作品开始趋于柯比意式的雕塑性,如全球大气研究中心、肯尼迪纪念图书馆。
肯尼迪纪念图书馆属于机构建筑,该图书馆是贝氏建筑生涯的转折点,使贝聿铭名扬四海。
1958年贝氏成立了个人的建筑事务所,开业以来几乎每有工程竣工,就受到建筑界的注目,获得荣耀。
个人获美国建筑学会金奖、法国建筑学院金奖、日本帝赏奖和普利兹建筑奖。
其中普利兹建筑奖相当于诺贝尔奖,是建筑界最高荣誉。
建筑大师贝律铭简介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 卢浮宫。为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此,贝聿铭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高二十一米,底宽三十米, 耸立在庭院中央。它的塔身总重量为二百吨,其中玻璃净重一百 零五吨,金属支架仅有九十五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 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 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在这座大 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东 三面还有三座五米高的 小玻璃金字塔作点缀, 与七个三角形喷水池 汇成平面与立体几何 图形的奇特美景。人 们不但不再指责他, 而且称“卢浮宫院内 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 石”。
著名作品:肯尼迪图书馆 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扬,跻身于世界级建筑 大师行列的是对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和 建筑大师之贝律铭 肯尼迪图书馆 肯尼迪图书馆 建造。一九六四年,为纪念已故美国总统约 翰·肯尼迪,决定在波士顿港口建造一座永 久性建筑物--约翰·肯尼迪图书馆。这座 建造了十五年之久。于一 九七九年落成的图书馆, 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 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 引起轰动。被公认是美国 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 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 师”。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1917年出生 于广东省广州市,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 中央银行总裁,1935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建筑 系学习师从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和布鲁尔。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 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 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 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
建筑大师之贝律铭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 同济大学名誉教授。1917年4 月26日生于广州。他的祖辈是 苏州望族,他曾在家族拥有的 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 的一段时光。10岁随父亲来到 上海,1935年远赴美国留学, 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 学学习建筑,于1955年建立建 筑事务所,1990年退休。
贝聿铭简历
建筑大师:贝聿铭(Pei,Leoh Ming)美国籍,美国著名建筑学家,他是当前世界成就最高、最负盛誉的建筑大师之一。
194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学士学位,1946年美国哈佛大学建筑设计学院获硕士学位。
1955年创建贝聿铭事务所至今。
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50年代末60年代初,贝聿铭在继承第一代现代建筑大师的基本建筑原则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设计建成一批影响很大的建筑,其中美国大气研究中心、肯尼迪纪念图书馆等表现了建筑形象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是贝聿铭建筑事业中极为成功的一例。
在巴黎罗浮宫的扩建中,创造性地解决了把古老宫殿改造成现代化美术馆的一系列难题,取得极大成功,享誉世界。
贝聿铭对北京城市规划提出过重要建议。
他在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中,努力探索一条把现代建筑特征与中国民族特色相统一的可行之路,为丰富中国新建筑发展道路方面做了重要贡献,为北京城市建设规划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96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建筑大师贝聿铭所获荣誉:·美国建筑学会金奖·法国建筑学院金奖·日本帝赏奖·普利兹建筑奖·自由奖(Medal Of Liberty)章(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 建筑大师贝聿铭代表作品:·肯尼迪总统图书馆·卢浮宫金字塔·旧金山公共图书馆·北京中国银行总行大厦·埃佛森美术馆·日本美秀博物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香山饭店·梅尔森音乐厅·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苏州博物馆新馆·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摇滚音乐殿堂·贾维兹中心生平简介:1956年- 1963年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台湾台中市1961年- 1967年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科罗拉多州Boulder1962年- Place Ville-Marie,加拿大蒙特利尔1968年- 1974年基督教科学中心,马萨诸塞州波士顿1968年- Everson Museum of Art,纽约州雪城1969年- Cleo Rogers Memorial Library,印第安纳州哥伦布1969年- 1975年John Hancock Center,伊利诺斯州芝加哥1971年- Harbor Towers1972年- 达拉斯市政厅美国德州达拉斯1973年- 约翰逊艺术馆,康乃尔大学,纽约州Ithaca1974年- 1978年国家美术馆东馆,华盛顿1976年- 罗彻斯特大学Wilson Common,纽约州罗彻斯特:纽约时报选为当时全美最佳的前十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1977年- 汉考克大厦,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当时单块玻璃面积最大的全玻璃幕墙建筑,由于当时玻璃幕墙的技术不够成熟,大厦建成初期曾经出现过玻璃脱落的事故,后经过技术改进得以解决。
建筑大师 贝聿铭
●
内 部 构 造
Ieoh Ming Pei
•
日本美秀博物馆
清幽雅致的自然环境,别出 心裁的设计构思,一丝不苟的精 细施工,美轮美奂的丰富收藏是 美秀博物馆的写照
Ieoh Ming Pei
广场及周边
●
Ieoh Ming Pei
●
外部构造
Ieoh Ming Pei
●
内部细节
Ieoh Ming Pei
Ieoh Ming Pei
Ieoh Ming Pei
• 不锈钢的螺旋形楼梯
Ieoh Ming Pei
卢浮宫所在的位臵
Ieoh Ming Pei
●
鸟瞰图
Ieoh Ming Pei
●
可欣赏到外部的建筑
●
宽敞的内部
Ieoh Ming Pei
●
美丽的夜景
Ieoh Ming Pei
•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卢浮宫金字塔----------------------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澳门科技馆------------------------北京香山饭店----------------------德国历史博物馆--------------------日本美秀博物馆---------------------
平面图1
Ieoh Ming Pei
平面图2
Ieoh Ming Pei
平面图3
Ieoh Ming Pei
立面图
Ieoh Ming Pei
•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东馆位于一块3.64公顷的梯形 地段上,东望国会大厦,南临林荫 广场,北面斜靠宾夕法尼亚大道, 西隔 100余米正对西馆东翼。附近 多是古典风格的重要公共建筑。
贝律铭
巴黎 卢浮宫 扩建工程
螺旋形楼梯
玻璃金字塔是新卢浮宫美 术馆的大门,人们可通过 电扶梯从广场到达拿破仑 厅,拿破仑厅有两层,人 们通常都是先抵达大厅, 会经过不锈钢的螺旋形楼 梯,不过这次他没有再用 混凝土,而是选用更“科 技性”的建材。看似十分 单纯的不锈钢楼梯,其实 大不简单,没有支柱,全 以楼梯本身的螺旋形特性 来支撑,而且楼梯高度达 8.8米,高度的考验相当 惊人。同时为了美观,不 锈钢板的厚度即不能过厚, 不过虽然有这些困难限制, 贝氏依然很成功地创造了 一座优雅的楼梯。
THE END
THACKS!
日本 美秀 博物馆
日本 美秀 博物馆
总结
通过这次专题的பைடு நூலகம்习,大量的查阅资料,拜读作品,充分的感受到了建筑大 师贝律铭那与众不同的对设计的理解。 他在《贝律铭谈贝律铭》一书中谈到:“设计作品应能有力且流畅地显示出 那个建筑设计的时间背景、环境因素和建筑目的。……这是建筑的核心。”“如 果过于讲究风格而忽略了其他因素,建筑设计的完美性会受到影响”,他还认为, “把建筑融合进周围的环境,而不是我个人的设计风格强加于建筑之上,致使其 受到限制”,而且“不过于强调个人的设计风格是一种责任心的表现”。“建筑 的目的是提升生活,而不仅仅是空间中被欣赏的物体而已。建筑必须融入人类活 动,并提升这种活动的品质。” 诚然,任何涉及的核心都是一样的,就是能给人带来更舒适的生活。设计时 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同样要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任务需求来设计不同的结构 和功能模块,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和需求的和谐协调,也许就是所有设计所 必需的东西。
出国会大厦西阶,在美丽的国家大 草坪北边和宾夕法尼亚大街(Pennsylvania Ave)夹角地带,耸立着两座风格迥然不 同的花岗岩建筑,一座在西,为新古典 式建筑,有着古希腊建筑风格;一座在 东,是一幢充满现代风格的三角形建筑。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国家美术馆。 这里是世界上建筑最精美、藏品最丰富 的美术馆之一,每一个爱好艺术的人都 会在此流连忘返,在目不暇接中全身心 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1937年,国会就决定把位于国家美 术馆东边的一块梯形地块留作将来美术 馆扩建之用。后人始终赞叹这项未雨绸 缪的决定。美术馆的扩建计划(东馆)从 1968年开始,由威廉· 梅隆之子保尔· 梅隆 提供资金,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担任 设计师。
贝聿铭简介
贝聿铭的代表作品与荣誉
巴黎卢浮宫金字塔
• 1984年完成设计
• 成为法国的象征
约翰·肯尼迪图书馆
• 1979年完成设计
• 独特的建筑风格获得好评
⌛️
苏州博物馆
• 2006年完成设计
• 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02
贝聿铭的建筑风格与特点
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体现
简洁明快的线条
CREATE TOGETHER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在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的元素
注重历史与现代的传承
• 如屋顶、园林等
• 在设计中保留原有的历史建筑
• 使建筑具有中国特色
• 同时融入现代建筑元素
贝聿铭对中国建筑事业的贡献与影响
推动了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
• 他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对中国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促进了中国建筑事业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化进程
为中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建筑遗产
热爱音乐和艺术
热爱生活
• 年轻时曾学习钢琴和舞蹈
• 喜欢旅行和摄影
• 家中收藏了许多艺术品
• 珍惜与家人和朋友相处的时光
贝聿铭与家人和朋友的生活点滴
与家人关系亲密
• 关心家人的生活和事业
• 与家人共同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
与朋友保持密切联系
• 与许多建筑界的朋友保持友谊
• 共同探讨建筑设计和人生的真谛
• 他的建筑作品成为中国各地的地标建筑
• 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建筑艺术财富
04
贝聿铭的个人品质与生活趣事
贝聿铭的职业精神与对待建筑的态度
追求卓越的品质
建筑大师贝聿铭简介
1993年 11月28日法国总统密特朗在罗浮宫开馆两百周年纪念会上,颁予获“荣誉军团司令勋章”。 Pamela Dell"I.M.PEI-Design of Dreams"由芝加哥Childrens Press出版。荣任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荣誉院士。
1960年,贝聿铭离开柴根道夫,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他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在纽约、费城、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他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
在他的建筑公司业务蒸蒸日上之际,他的注意力逐渐从都市改建和重建计划逐步转移到巨型公共建筑物的设计。60年代建于科罗拉多州高山上的“全国大气层研究中心”,可以说是他从事公共建筑物设计的开始。该中心外形简朴浑厚,塔楼式的屋顶使建筑物本身像巍峨的山峰,与周围的环境、色彩相调和。美国《新闻周刊》曾刊登它的照片,称贝聿铭的设计是“突破性的设计”。
1986年 7月4日获美国自由奖章。担任波士顿美术馆顾问。获法国文艺奖章。
1988年 Espuire中文版于秋季在香港发行,创刊号封面人物贝氏建筑师。美国《前卫建筑杂志》读者意见调查,贝氏被以认是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第一本贝氏作品专书,由法国Hazan出版社发行,全书以法文印行。获法国荣誉奖。
1984年,贝聿铭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了一座70层楼、高100米的大厦。这是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也是当时美国以外的世界最高建筑物。这固然因为他的父亲是香港中国银行的最早创办人,使他对这项建筑有一种亲切感,但他更强调的是:“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
贝律铭的简介
贝聿铭(英语:Ieoh Ming Pei;署名:I. M. Pei,1917年4
月26日-2019年5月16日),华裔美籍建筑师,1983年普利策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裔,出生于中华民国广东省广州市,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也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生母庄氏乃清廷国子监祭酒之后,于贝氏13岁时罹癌过世,继母蒋士云,为中华民国驻外使节蒋履福之女。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
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1970年日本万国博览会中华民国馆、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与陈其宽共同设计,由陈其宽执行),近期作品有卡塔尔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和中国驻美国大使馆。
扩展资料:
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主导著贝聿铭一生的作品,如全国大气研究中心、伊弗森美术馆、狄莫伊艺术中心雕塑馆与康乃尔大学姜森美术馆等。
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内庭,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
到晚期内庭依然是贝聿铭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唯在手法上更着重于自然光的投入,使内庭成为光庭,如香山饭店的常春厅、纽约阿孟科IBM公司的入口大厅、香港中银大厦的中庭、纽约赛奈医院古根汉馆、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与比华利山创意艺人经济中心等。
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聿铭的名言。
他持续地对形式、空间、建材与技术研究探讨,使作品更多样性、更优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贝聿铭贝聿铭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出生于民初广东省广州市,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也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近期作品有卡达杜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生平简介贝聿铭[1](Ieoh Ming Pei)(汉语拼音:bei yu ming) 美籍华人建筑师,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
其父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祖怡。
10岁随父亲来到上海,1935年远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所,1990年退休。
作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被人描述成为一个注重于抽象形式的建筑师。
他喜好的材料只包括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钢。
作为20世纪世界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设计了大量的划时代建筑。
贝聿铭属于实践型建筑师,作品很多,论著则较少,他的工作对建筑理论的影响基本局限于其作品本身。
贝聿铭被称为“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优秀的建筑家”。
1983年,他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建筑奖。
作品风格在美国的许多大城市中,都有贝聿铭的“作品”。
他设计的波士顿肯尼迪图书馆,被誉为美国建筑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还有丹佛市的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纽约市的议会中心,也使很多人为之倾倒。
费城社交山大楼的设计,使贝聿铭获得了“人民建筑师”的称号。
在贝聿铭设计的那么多的建筑物中,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大厅最令人叹为观止。
美国前总统卡特称赞说:“这座建筑物不仅是首都华盛顿和谐而周全的一部分,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之间日益增强联系的艺术象征。
”贝聿铭的作品不仅遍布美国,而且分布于全世界。
我国北京西山有名的香山饭店,也是贝聿铭设计的,它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之大成,设计别具一格。
1984年5月间,美国在凤凰城举行建筑学会年会,几百名建筑师和来宾,从500个候选建筑物中选出13个建筑物授予年度荣誉奖,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名列榜上。
贝聿铭还应法国总统密特朗的邀请,完成了法国巴黎拿破仑广场的卢浮宫的扩建设计。
使这个拥有埃菲尔铁塔等世界建筑奇迹的国度也为之倾倒。
这项工程完工后,卢浮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人们赞扬这位东方民族的设计师,说他的独到设计“征服了巴黎”。
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与法国华人画家赵无极、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被誉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
也许有人会说,建筑是科学,为何与艺术并列?但是世界建筑界人士都知道,贝聿铭不仅是杰出的建筑科学家,「用笔和尺」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宫殿;他更是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善于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最新技术熔于一炉,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贝聿铭自己说:”建筑和艺术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上是一致的,我的目标是寻求二者的和谐统一.”事实证明对于建筑艺术的执着追求是他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生平简介贝聿铭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风景如画的苏州和高楼林立的上海度过的,从小立志要当一名建筑师。
后来他留美学习建筑学,以超人的智慧多次完成复杂的设计任务,并在纽约开设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又成立了“贝聿铭设计公司”,专门承担工程的设计任务。
贝聿铭于一九一七年四月二十六日诞生于广州,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他的童年时光是在苏州园林里度过的。
一九二七年以后,他回到上海读中学,后来又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
一九三五年他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
父亲原来希望他留学英国学习金融,但他没有遵从父命,而是依自己的爱好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建筑系。
他为什么会对建筑有与趣呢,说起来也属偶然。
他在上海读书时,周末常到一家台球馆去玩台球。
台球馆附近正在建造一座当时上海最高的饭店。
这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人们怎么会有建造这么高的大厦的能耐,由此他产生了学习建筑的理想。
但是宾州大学以图画讲解古典建筑理论的教学方式使贝聿铭大失所望,便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一九三九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还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的奖项。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美国空军服役三年,一九四四年退役,进入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一九四五年学成,留校受聘为设计研究所助理教授。
贝聿铭从纯学术的象牙之塔进入实际的建筑领域是在一九四八年。
这一年,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为建筑师,担任他创办的韦伯•纳普建筑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任。
柴根道夫和贝聿铭,一个是有经验、有口才,极其聪明的房地产建筑商人,一个是学有专长、极富创造力的建筑师。
两人配合,相得益彰,是一对事业上的理想搭档。
他们合作达十二年之久。
十二年中,贝聿铭为柴根道夫的房地产公司完成了许多商业及住宅群的设计,也做不少社会改建计划。
其间,贝聿铭还为母校麻省理工学院设计了科学大楼,为纽约大学设计了两栋教职员工住宅大厦。
这一切,使贝聿铭在美国建筑界初露头角,也奠定了他此后数十年的事业基础。
一九六零年,贝聿铭离开柴根道夫,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他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
他在纽约、费城、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
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
因此,费城莱斯大学在一九六三年颁赠他「人民建筑师」的光荣称号。
同年,美国建筑学会向他颁发了纽约荣誉奖。
《华盛顿邮报》称他的建筑设计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都市计划。
在他的建筑公司业务蒸蒸日上之际,他设计的主力逐渐从都市改建和重建计划逐步转移到巨型公共建筑物的设计。
六十年代建于科罗拉多州高山上的「全国大气层研究中心」可以说是他从事公共建筑物设计的开始。
「中心」始建于一九六一年,一九六七年落成。
它的外形简朴浑厚,塔楼式的屋顶使建筑物本身像巍峨的山峰,与周围的环境色彩相调和。
美国《新闻周刊》曾刊登它的照片,称贝聿铭的设计是「突破性的设计」。
在贝聿铭早期的作品有密斯的影子,不过他不像密斯以玻璃为主要建材,贝聿铭采用混凝土,如纽约富兰克林国家银行,镇心广场住宅区,夏威夷东西文化中心。
到了中期,历练累积了多年的经验,贝聿铭充分掌握了混凝土的性质,作品趋向于柯比意式的雕塑感,其中当以全国大气研究中心,达拉斯市政厅,等皆属此方面的经典之作。
贝聿铭摆脱密斯风格当属甘乃迪纪念图书馆为滥觞,几何性的平面取代规规矩矩的方盒子,蜕变出雕塑性的造型。
后来有机会贝聿铭身为齐氏威奈公司专属建筑师,从事大尺度的都市建设案,贝聿铭从这些开发案获得对土地使用的宝贵经验,使得他的建筑设计不单考虑建筑物本身,更关切环境提陹到都市设计的层面,着重创造社区意识与社区空间,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当属费城社会岭住宅社区一案,而他们所接受的案子以办公大楼与集合住宅为主,贝聿铭后来取得齐氏集团的协议于1955年将建筑部门改组为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开始独立执业,事务所共从事过114件设计案,其中66件是贝聿铭负责。
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主导著贝聿铭一生的作品,如全国大气研究中心,伊弗森美术馆、狄莫伊艺术中心雕塑馆与康乃尔大学姜森美术馆等。
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内庭,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
到晚期内庭依然是贝聿铭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帷在手法上更着重再自然光的的投入,使内庭成为光庭,如香山饭店的常春厅纽约阿孟科IBM公司的入口大厅,香港中国银行的中庭,纽约赛奈医院古根汉馆,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与比华利山庄创意艺人经济中心等。
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氏的名言。
身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建筑物四十余年来始终秉持著现代建筑的传统,贝聿铭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不可能时刻变花招取宠,建筑是千秋大业,要对社会历史负责。
他持续地对形式,空间,建材与技术研究探讨,使作品更多样性,更优秀。
他从不为自己的设计辩说,从不自己执笔阐释解析作品观念,他认为建筑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
综合贝聿铭个人所获的的重要奖项包括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等。
主要成就学术1940年,麻省理工学院「阿尔法罗池奖章」(MIT Alpha Rho Chi Medal)1940年,麻省理工学院游学奖学金(MIT Traveling Fellowship)1940年,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师学会奖章」(MIT AIA Medal)1951年,惠尔赖特游学奖学金(Wheelwright Traveling Fellowship)1975年,获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 ers)终生院士1978至80年,当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首位建筑师背景的院长1979年,罗德岛设计学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校长院士1984年,成为法兰西艺术院(L'Académie des Beaux-Arts de France)外籍院士1993年,获选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the Royal Academy of Arts)名誉院士1997年,获选为法国建筑学院(L'Académie d'Architecture de France)海外院士专业1961年,美国艺术文学院「阿诺·布鲁纳奖」(The Arnold Brunner Award)1963年,美国建筑师学会纽约分会「荣誉奖章」(The Medal of Honor)1970年,美国波士顿国际学院「金门奖」(Golden Door Award)1976年,美国「汤玛斯·杰佛逊记念奖章」(The Thomas Jefferson Memorial Medal),表扬其「对建筑领域的卓越贡献」(for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 to t he field of architecture)1978年,美国室内设计师协会「埃尔希·德·沃尔夫奖」(Elsie de Wolfe Awar d)1979年,美国艺术文学院「建筑学金奖」(The Gold Medal for Architectur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1979年,美国建筑师学会金奖(AIA Gold Medal)1981年,法国建筑学院「建筑学金奖」(La Grande Médaille d'Or)1981年,美国纽约市「艺术文化类市长荣誉奖」(The Mayor's Award of Ho nor for Art and Culture)1981年,美国国家艺术委员会「荣誉金奖」(Gold Medal of Honor)1983年,普利兹克奖1989年,日本高松宫殿下记念世界文化赏「建筑终身成就奖」1990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奖」1991年,美国柯尔贝尔基金会「卓越首奖」(First Award for Excellence)1994年,以色列贝扎雷艺术与设计学院(Bezalel Academy of Art and Desi gn)「艺术与文学类耶路撒冷奖」(Jerusalem Prize for Arts and Letters)1994年,中国建筑学会「杰出成就金奖」(Gold Medal for Outstanding Achi evement in Architecture)1994年,美国纽约州政府「艺术奖」(New York State Governor's Arts Awa rd)1996年,意大利「新世纪金玫瑰国际奖」(Premio Internazionale Novecento La Rosa d'Oro)1996年,美国纽约市政艺术协会「贾桂琳·甘乃迪·欧纳西斯奖章」(Jacqueline Kennedy Onassis Medal)1997年,美国布朗大学「独立奖」(Independent Award)1998年,美国麦克杜威部落「麦克杜威奖章」(Edward MacDowell Medal)1999年,美国纽约市历史地标保存中心「文化桂冠奖」(Cultural Laureate)2001年,美国哲学会「汤玛斯·杰佛逊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卓越成就奖章」(T he Thomas Jefferson Medal for Distinguished Achievement in the Arts, Hum 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03年,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库珀·休伊特国家设计博物馆「国家设计奖之终身成就奖」(National Design Award: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2003年,美国国家房屋博物馆「亨利·C·特纳奖」(Henry C. Turner Prize),表扬其「对建造技术创新的贡献」(for Innovation i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2006年,德国埃尔文·维克特基金会「东方与西方奖」(Orient und Okzident Preis)2009年,英国RIBA皇家金质奖章荣誉1984年,获法国政府授与艺术及文学勋章司令勋位1988年,获法国密特朗总统授与法国荣誉军团勋章骑士勋位1993年,升格为军官勋位1988年,获美国雷根总统授与美国国家艺术勋章1993年,获美国乔治·布希总统授与美国总统自由勋章作品年表1956年- 1963年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台湾台中市1961年- 1967年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科罗拉多州Boulder1962年- Place Ville-Marie,加拿大蒙特利尔1968年- 1974年基督教科学中心,马萨诸塞州波士顿1968年- Everson Museum of Art,纽约州雪城1969年- Cleo Rogers Memorial Library,印第安纳州哥伦布1969年- 1975年John Hancock Center,伊利诺斯州芝加哥1971年- Harbor Towers1972年- 达拉斯市政厅美国德州达拉斯1973年- 约翰逊艺术馆, 康乃尔大学,纽约州Ithaca1974年- 1978年国家美术馆东馆,华盛顿1976年- 罗彻斯特大学Wilson Common, 纽约州罗彻斯特: 纽约时报选为当时全美最佳的前十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1977年- 汉考克大厦,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当时单块玻璃面积最大的全玻璃幕墙建筑,由于当时玻璃幕墙的技术不够成熟,大厦建成初期曾经出现过玻璃脱落的事故,后经过技术改进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