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方环境保护引发的对中国环境保护的思考
浅析西方绿地系统规划思潮演变对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影响
浅析西方绿地系统规划思潮演变对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影响作者:何菲楠李玲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0期摘要:在对西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思潮演变的研究和总结的基础上,探索中国自身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演变过程。
通过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的研究,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以及近年来涌现的绿地系统规划新思想进行了归纳总结。
同时就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出了基于“山水城市”的新思想,展望发展的必然性。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山水城市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业规划,是对城市总规的深化和细化。
其主要任务,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规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思想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启蒙阶段--西方最早对城市的构思和设计大多出于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的理想模式。
这个时期的城市中出现的园林绿地,没有统一的空间规划,主要依据设计者或所有者的审美观和喜好而定,从形式到内容都是感性的产物。
这个时期的城市设计往往接近理想状态,城市绿地规划处于思想萌芽阶段。
二,思想形成阶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新兴的资产阶级统治者没收了封建领主及皇室的财产,把大大小小的宫苑和私园向公众开放,并统称为公园。
在英国,最早进行了有规划的城市公园建设。
英国人霍华德在1898年发表的《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描绘了一幅对未来田园城市生活方式的设想。
这一城市规划思想,对以后的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1915年,芬兰建筑师沙里宁提出“有机疏散论”,其中的城市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原则,对以后的城市绿化建设具有深远影响。
在环境保护方面,中国和另一个国家有怎样的差异?
在环境保护方面,中国和另一个国家有怎样的差异?在环境保护方面,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会导致环保政策制定和执行方面的不同。
这篇文章将重点介绍中国与另一个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差异。
一、中国的环保政策受到社会压力的影响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的环境问题愈加严重。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政府不断推出各种环保政策来缓解压力。
但是中国政府的环保政策通常需要通过协商、讨论、采取社会行动等手段得以实施,因为压力来自于社会公众和各种环保组织。
这种模式在其他国家往往不同,环保政策更多是政府单独制定,公众的反响和意见相对较少。
二、其他国家的环保政策更注重企业的自主责任相比中国政府在环保政策上“呼风唤雨”的作用,其他国家往往更依赖企业自主责任。
在美国,比如,政府的环保政策较少,而企业内部的环保意识和外部舆论的影响更占主导地位。
当企业进行环境损害时,公众往往会痛批并发出巨大的声音,这种压力能够迫使企业更加积极地采取环保行动。
三、不同国家对于环境监管的力度不同在对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上,不同国家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美国,对于企业的环境检查和处罚比较严厉,如果企业被确定为有环境问题,会受到很大的罚款。
而在中国,监管力度虽然有所加强,但某些问题仍需要改进,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还不够严厉。
四、发达国家对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境卫生问题受到了一定的忽视。
而在发达国家,人们对于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会对生活在城市中的环境造成影响的问题格外注意。
五、在能源消费方面,中国存在较大差异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能源消费方面还存在较大差异。
中国的能源消费规模仍然很大,煤炭、油气等传统能源仍是主要能源。
而在其他国家,比如日本和德国,已经在不断推广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减少了对于传统能源的依赖。
结论:总之,不同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与执行差异很大,各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背景、社会制度等因素不同,导致了环保政策的实施上的不同。
环境安全国际讨论应当引起我国重视
-------------------------------------------------------------------------------- 环境安全国际讨论应当引起我国重视日前西方国家以及北约、欧安组织等重要国际组织正在进行关于环境与安全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值得我国注意的观点。
例如,部分国家认为,一国内部的环境问题可能对该地区乃至世界安全构成威胁,为了国际安全,应当建立对其他国家内部环境问题的国际干预机制,包括必要的军事干预。
一些西方学者还对中国的环境与安全问题做了专门研究。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环境大国,正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
为了防止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以环境问题为借口实行干涉,必须对有关环境与安全的国际讨论引起必要的警觉。
一、西方国家近年来关于环境与安全问题的讨论十分活跃冷战结束后,对国际安全的非军事性威胁因素日益引起西方国家关注,环境退化及其可能引起的暴力冲突则被视为非传统的重大安全威胁之一。
围绕环境与安全的相互关系,近年来在西方讨论十分热烈。
其中比较活跃的国家为美国、英国、德国和加拿大等国;讨论比较积极的组织则有北约、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欧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及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等欧美有关大学和研究机构。
同时还产生了一批代表性研究报告和著述,如《国际背景下的环境与安全》(北约)、《环境和安全:通过合作预防危机》(德国)、《环境变化和安全项目报告》(美国)、《环境、短缺和暴力》(加拿大)。
在有关国家内部,参与讨论的部门除研究单位外,主要包括环境、外交、国防等部门。
如在美国,根据有关公开资料,白宫、国务院、国防部、能源部、中央情报局、环保局、国防大学以及南方军区、中央军区,都是环境与安全问题讨论的重要角色,表明美国对这一问题高度关注。
美国国防部1993年成立了“环境安全办公室”,并自1995年起每年向总统和国会提交关于环境安全的年度报告。
美国前国防部长佩里1996年11月20日还特别指出:“一个强有力的环境规划,是一个强有力的国防的有机组成部分。
国际形势的演变和对中国的影响
国际形势的演变和对中国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形势的演变对中国的影响愈发显著。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形势的演变既给中国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分析国际形势的演变对中国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经济体系的互联互通,促进了经济的国际化,但也加剧了经济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中国在全球经济大潮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贸易伙伴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与此同时,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推进贸易自由化和加强贸易合作,提高中国的国际贸易竞争力,同时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二、文化全球化加速了文化的多样化和交流,但也对中国本土文化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国际化影响着中国年轻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社会文化的转型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破坏。
在此背景下,中国需要保护自身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弘扬中华文化、传播中文和汉字文化,同时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元素,实现文化的多元共存、包容和发展。
三、政治在政治层面上,全球化深刻影响着国际政治格局和国家利益诉求。
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发展中国家对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提出了质疑和反对。
在此背景下,中国就需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为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稳定的国际政治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安全随着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的威胁加剧,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由于自身安全面临的诸多挑战,中国也成为了全球安全局势中一极。
中国急需加强国家安全战略、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和反恐怖主义合作,应对网络安全和海外安全威胁,确保国内安全和国际稳定。
五、环境随着全球化和人口的增长,环境问题日益引发重视。
中国也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和挑战。
空气污染、水资源危机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
生态现代化理论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与自然出现了不和谐因素。为了获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活模式和现代化模式 的生态转型成为必然。生态现代化建设,是追求一种人类发展的崭新模式,即要 求在环境友好的状况下,追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西方生态 现代化理论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生态现代 化的概念是德国学者胡'in矛u简尼克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其核心内容是以 发挥生态优势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体现了一种新 的发展理念。建设生态现代化,必须把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综合起来考虑,把生 态建设看成是发展之义、发展之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发展模式由先 污染后治理型向生态亲和型转变,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发展。 许多国家纷纷将理论转为实践,探索出自己的生态之路,这些理论探索和实践经 验将给予我们有选择性的推进生态现代化以帮助和启示,特别是在十七大上,胡 锦涛总书记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 新要求之一,对我国生态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有了明确的要求,吸取适用的经验, 找到一条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合理路径是本文写作的主要目的。
关键词:生态现代化、生态文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F205
Abst ract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modemization was proposed towards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in some developed countties in the west.It reflected their shift of attention to ecology in social economic system.polici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mentality and ideology.This theory emphasizes how an enterprise.a government.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s can adj ust their behaviors when faced with ecological problems.It points to a new approach to ecologic issues for US,that 1S,government,enterprises,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s in China should integr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in the theoretical frame o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offer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The ecological modemization theories indicates that the union of the economic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ecology modernization not only jS desirable.also iS feasible.For China to achiev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or“good and fast development”strategic goals,the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theori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reference.
由西方环境保护引发的对中国环境保护的思考
由西方环境保护引发的对中国环境保护的思考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和环境恶化等问题,西方国家对环境保护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这引发了对中国环境保护的思考。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环境保护责任重大。
下文将从政策层面、行动层面和公众参与层面分析西方环境保护对中国环境保护的思考。
首先,西方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和法规非常完善。
它们对工业排放、能源消耗和自然资源的利用等方面都有具体的限制和要求。
例如,欧盟实施了碳排放交易体系,通过设置碳排放权的限额,激励企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这种政策可以鼓励企业转向更环保的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与此相比,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虽然中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执行和执法力度上仍存在一定问题。
因此,中国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环境保护法律的有效实施。
其次,西方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行动。
例如,德国通过推广可再生能源和能源高效利用技术,已经成功实现了能源消耗的减少和碳排放的降低。
此外,西方国家还大力支持环境绿色产业的发展,并提供相应的补贴和奖励政策。
这些行动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迫切需要加大对清洁能源和能源高效利用的投入。
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制定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
然而,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能源消耗和生产方式。
因此,中国可以学习西方国家的经验,在加大对环保技术研发和推广的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环境投资,推动清洁能源的普及和推广。
最后,西方国家注重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事务。
他们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
此外,一些国家还鼓励市民参与环境保护组织和项目,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已经意识到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
全球化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全球化对生态环境(以下简称环境)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相互交织、颇为复杂。
一方面全球化加重了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全球化又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视野。
全球化在为中国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我国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
为减少全球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充分利用全球化对中国环境的积极作用,我国必须走“内外兼修”的路径:对内,必须探索和实践一种适合中国的有益于环境和人类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外,要通过国际合作广泛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关键词:全球化;环境;影响莱维特(Levitt)于1985年在《市场的全球化》一文中首次使用“全球化”一词来概括1985年以前20年间国际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
从那以后,全球化成为人们概括资本、技术、资源、信息、劳动力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重组、配置而导致全球经济和社会日益融合化、一体化现象最常用的词汇。
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有很多具体的表现形式,包括以资源、投资、劳动力、技术、贸易、消费的国际流动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以知识交流、观念互动、信息共享、技术流动为特征的知识全球化,以国际协议和机构为平台开展的治理全球化,等等。
不同表现形式的全球化对改进人类总体福利提供了很多机会,也产生了很多挑战,在环境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全球化对环境的影响全球化(尤其是全球化的不同表现形式)对环境的影响有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而且二者相互交织、颇为复杂。
一方面全球化加重了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全球化又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视野。
(一)全球化对环境的消极影响1 扩大了环境危害的范围。
自由贸易拓展了人类攫取资源的范围,扩大了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
如,木材的国际贸易对热带雨林的损害;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的非法国际贸易对生物物种生存的威胁;贸易范围的扩大使异地物种侵入他乡,导致当地物种及生物遗传资源多样性的丧失;国际贸易的发展还增加了大量有害物质、危险化学品的交易而引发跨国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风险。
2 加剧了全球资源消耗,加深了全球范围内环境和生态危害的程度。
中国与另一个国家的环保政策有何异同?
中国与另一个国家的环保政策有何异同?随着全球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各国环保政策也越来越重要。
在环保方面,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存在一些共性与差异。
下面将从环境保护目标、治理模式、技术手段以及政策实施等方面,分析中国和另一个国家的环保政策异同,以期为读者提供更为全面的了解。
一、环境保护目标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环境保护目标有所不同。
中国在实施环保政策时,主要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环境保护常常被视为“附带任务”,或者是为了避免由于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不稳定。
而在发达西方国家,环保政策则更加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和人民的身体健康。
例如,欧盟对燃油车的限制就是为了减少车辆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而中国在此方面的政策倾向更多是对经济利益的维护和发展。
这种差异主要源于国家的政治、文化、经济发展阶段等方面不同。
二、治理模式在环保治理方面,中国和另一个国家的治理模式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在组织、管理和实施环保政策方面更加成熟和科学。
在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中国通常采取层级管理、行政强制等强制手段,强调区域协调和政策一致性,但也缺乏一定的法制保障和民主参与。
而发达国家则倡导科学决策、公众参与、社会共治等形式,重视市场机制和民间力量的作用。
例如,欧洲国家采用了税收和经济激励政策来引导企业加强环境保护,较少使用行政强制和监管手段。
这表明治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环保政策的实施效果。
三、技术手段在环保技术方面,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也逐渐缩小,但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发达国家一般拥有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例如欧洲国家的废弃物处理技术、日本的环保材料和生产技术等,这些技术可以在减少污染、整治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比之下,中国的技术手段在某些方面仍然较为薄弱。
例如,垃圾处理方面,目前许多城市仍采用填埋或焚烧的方式,而这些方式在环境保护方面反而会对环境产生更多伤害,而在发达国家,则普遍采用更为环保的回收再利用技术。
浅析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启示
浅析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启示中文摘要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颇具影响力的一种社会思潮,它孕育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的绿色运动,是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一个派别,其思想是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集中反映了人类对生态危机及其引发的诸多新问题的思考和希望,提出了许多值得深入探讨和借鉴的观点。
它不仅对西方国家国内政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推动了全球范围的生态运动。
本文在吸收这些有益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思考和分析,以期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和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得到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环境问题;一、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一) 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在实现了人的解放与自然的解放的生态社会里,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是一种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关系,一种有着内在平等交流的生命关系。
生态社会主义主张以"人类尺度"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把"人放在物之上",把人类利益和自然利益统一起来。
它认为人和自然都是生物性存在,具有共同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社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是社会化的自然,二者相互作用,在人对自然支配的基础上走向和谐统一。
(二)追求社会公正社会公正是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强调社会公正是生态社会主义团结和动员广大下层人民群众的一种策略。
生态社会主义的社会公正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即把属于人的权力还给人自身,特别是那些"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处于被动的、受压迫地位"社会的阶层:而是,人的实现能力的平等,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的自由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三是反对利己主义,强调"社会责任感",使一切私人的或公共权力机构的决策和行为符合社会正义。
(三)提倡人类和平,反对暴力生态社会主义的非暴力原则有两层含义:第一,非暴力意味着终止个人暴力,人们极端的暴力行为将受到反对;第二,非暴力意味着终止国家和社会制度的暴力和压迫。
浅析西方生态主义及其对我国的警示和影响
浅析西方生态主义及其对我国的警示和影响摘要:生态主义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阶级政治的“新政治”,是一种新兴的左翼政治思潮,也是西方国家绿色运动和绿党的意识形态。
生态主义作为一种反主流的意识文化,在探寻人与地球生态道德关系的新思维和新观点时,以生态中心主义为思想理论基础,以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为主要内容,即生态优先、人权公正、基层民主、非暴力,这也是其四大政治原则。
然而在全球化已成为一种潮流的今天,我们应该警惕西方国家在生态领域对我国打“生态牌”,即在生态主义的旗帜下对我国施加新的压力。
关键词:生态主义;社会背景;警示;借鉴在当代西方的各种政治思潮中,生态主义以其在人类和自然关系问题上的独特观察和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而令世人关注。
生态主义既是以人类共同利益为着眼点,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特色,以人权公正和民主为基点,以非暴力为根本途径,以建立和谐、民主、公正的生态社会为奋斗目标的,涉及到生态经济、民主人权、社会公正、国际和平安全、人类未来发展等方面内容的政治思想体系,也是当代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影响广泛、具有举足轻重作用且正在不断上升的社会政治力量。
对于生态主义的认识,人们往往存在这样的误区,仅仅把生态主义看成是单纯的关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主张,对生态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社会政治力量以及国际政治斗争工具认识不足,对生态主义可能对我国带来何种政治影响缺乏思考。
一、生态主义的内涵及其提出的背景在反思形成生态危机的根源, 寻求解决危机的途径的过程中, 人们形成了许多具有鲜明个性、有着丰富理论内容的学说, 诸如生态社会主义、生态女权主义、生态后现代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等等, 我们将其统称为生态主义。
生态(中心)主义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相对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思想主张,它要求人类要尊重生态自然,在求得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同时,应当遵循生态规律和生态法则,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生态主义的兴起导源于人类社会自二战以来所面临的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
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及 其生态 论
从历史上看 , 资本主义制度曾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马 克思 曾描述道 ,“ 资产 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 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 的 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 自然力 的征服 , 机器的采用, 化学在工业和农业 中的应用 , 轮船的行驶 , 铁路 的通行, 电报的使用, 整个大陆的开垦, 河川的通航 , 仿佛用法术从地 下呼唤出来的大量 人 口——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样 的 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 ” 然而随着生产力 的飞速发展 , 环境 问题 日益突出。2 0 世纪7 0 年 代,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 第三次浪潮》中用一段相似 的话描述 了资本主义发展对环境的破坏 ,“ 从来没有—个文明, 能够创造出这 种手段 , 可以摧毁一个城市 , 而且可以毁灭整个地球。从来没有整个 海洋面临中毒的问题 。由于人类贪婪或疏忽 , 整个空间可以突然一 夜之 间从地球上消失 。从未有开采矿山如此凶猛 , 挖得大地满 目疮 痍。从未有过让头发喷雾剂使臭氧层消耗殆尽 , 还有热污染造成对 全球气候 的威胁”。 资本主义的发展对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直接 危及 民众生存权利, 引发了市民为主体 , 以保护生态平衡、人们正当 权益为基本 内容的 “ 绿色运动”。这场运动聚集 了各种政治倾 向 的党 派和个人 , 参与者大多对资本主义持批评态度。生态社会主义 理论正诞生于这一过程, 并伴随绿色运动的发展而逐步成熟。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包括生态学 、社会公正、基层 民主和非暴 力, 本文将从生态危机的角度对生态学理论进行简要的分析。 ( 一)生态危机 的范围是全球性 的。资本主义将其生产逻辑扩 大到全球 , 经济全球化带来更大的经济社会发展 , 但同时引发了物种 灭绝、环境污染等全球环境问题 , 演变成全球生态危机。 ( 二)生态危机 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 资本主义本身。资本主2 . X, t N润最大化的追求和市场的不断扩 张, 从根本上与生态合理 陛的要求不相容 , 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乔治 拉比卡指 出, 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才能消除生态危机。 ( 三)生 态危机的解决方法在于生态社 会主义现代化 。安德 烈 高兹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 , 要求生产和利润最大化 的经济标准服从于 “ 社会一 生态 ”标准 , 使发展从属于社会文化 目 标及个人的自由发展 , 铲除全球生态危机 的经济政治根源 。
我国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论文
我国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论文我国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论文“环境伦理学”(environmentalethics)或“生态伦理学”(eco-logicalethics)这两个概念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理论界“现身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虽然尚不能说它们己经家喻户晓,但是情况己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环境伦理学或生态伦理学不再只是两个干瘪的概念了,而是有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或实践内涵,这主要体现为:拓出了自身的问题域——从伦理学的视角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或者探宄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道德蕴涵;有了支撑起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或范畴,如自然价值、自然权利、环境正义等等,而且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作为明确的实践导向等等。
其次,环境伦理学在我国的伦理学的大学科体系(一般来说,我国伦理学的体系是由伦理学原理、中外伦理思想史和应用伦理学三大部分构成的)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了,虽然比较普遍的观点只是把它作为应用伦理学之一脉,然而其自身也细化出了不同的研宄领域,如对环境伦理学基本理论框架的探讨和对东西方环境伦理思想资源的分析挖掘等等。
再次,其实践意义也得到了肯定或承认,也就是说,从现实性上看,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除了要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借助于法律的调控之夕卜,道德力量的介入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其他方式所无法代替的.这三个方面大致可以代表我国环境伦理学或生态伦理学所取得的进展。
当然,20多年的时间对于一个学科或一种理论思潮的进展来说毕竟是太短暂了,其自身的许多内涵还没有获得充分的展现,思想脉络尚未定型,思维向度也还没有得到较为充分的伸展,所以对这种思潮的回溯或反思似乎有仓促之嫌。
但是我们在此所做的思考并不是要获得一种定性的结论,只是想回过头来看看这股理论思潮的发展轨迹,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思考或前瞻。
1.环境伦理学在我国的产生发展一方面与环境保护主义(environmentalism)在全球的兴起并一度呈席卷之势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但另一方面又要看到我国的环境伦理学是在实践基础和理论准备都不充分的情况下起步的。
关于环境问题的反思
关于环境问题的反思摘要:众所周知的是,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话题,也是现今各国政府共同关心并竭力处理的一件大事。
人类因为缺乏对保护环境的考虑,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这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已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现实威胁,而且人与环境的发展正处于的矛盾状态。
因此,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探讨也已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这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更是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以及我们子孙后代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全球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1、前言面对近年来,各类棘手的全球性以及某些局部性的环境问题,保护环境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重中之重。
我们必须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来共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至于如何实施、实施怎样的可行性应对措施,还需要根据当今具体的环境状况做具体分析。
环境问题,指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乃至整个环境的生态退化和资源、能源面临枯竭。
环境问题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非人类活动所发生的环境问题,另一种是由人类活动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即次生环境问题[1]。
环境问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而不断变化,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极大的。
而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发展模式,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程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人类为了克服一系列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特别是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广泛的生态破坏,以及它们之间关系失衡所做出的理性选择。
而且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依赖互为加强的组成部分。
可持续发展在侧重于自然方面的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其含义为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2]。
很明显地,在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下,尽管成就是丰盛的,但付出的代价却是惨痛的。
新型污染物风险防范国际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引言新型污染物是指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目前已明确存在、但尚无法律法规和标准予以规定或规定不完善、危害生活和生态环境的所有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物[1],通常可以分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微塑料、抗生素等类型。
一般而言,新型污染物具有浓度较低、较强的生物持久性、明显的生物富集性、难以监测以及种类繁多等特性。
虽然新型污染物在环境中通常浓度较低,但因具有易富集、难降解、较稳定等特点,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依然构成较大危害。
当前,随着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各类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一些新型污染物对我国居民和生态系统健康的危害已开始显现,成为危及我国居民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风险因素。
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的水、大气和土壤中相继监测出较高含量的EDCs、抗生素、微塑料等新型污染物,如珠江流域三条支流中的双酚基丙烷含量与美国所有河流中该污染物含量总和相当[2]、我国室内灰尘中邻苯二甲酸酯平均浓度及河流中抗生素平均浓度均远超过发达国家水平[3]。
受一种新的类雌激素影响,2015年渤海湾野生梭鱼的雌雄同体发生率最高已经达到50%[4]。
另一方面,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如雌酮、双酚A等造成多起急性水、大气突发环境事件,多个地方出现饮用水危机[5],个别地区甚至出现“癌症村”[6];近十几年来我国人血清中某些环境污染物(尤其是EDCs)浓度增加了数十倍等[7]。
随着新型污染物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问题逐渐显现,为了防范新型污染物带来的风险,我国开始逐步建立新型污染物风险防范体系。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新型污染物风险防范体系尚不健全,无法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需求。
在明确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完善我国新型污染物风险防范体系,是极为必要和重要的。
1 文献综述目前,已有研究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1)梳理新型污染物分类及其特征。
目前,国际上尚未就新型污染物的分类达成共识,有关研究涉及的新型污染物及其特征见表1。
我国工业发展与环境问题思考
我国工业发展与环境问题思考全球环境问题源于西方的工业化,工业发展常常被视为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深入发展的时期,环境问题同样严峻。
但作者认为工业污染只是导致我国环境状况恶化的部分原因,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粗放型的工业增长方式,而非工业发展本身。
相反,大力发展工业有利于我国解决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与我国的环境形势全球环境问题源于西方的工业化,工业发展消耗了巨额的自然资源,排放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人类所赖以生存的地球变得越来越脆弱。
时至今日,环境问题依然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联合国最新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过去30年中,虽然国际社会在环保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全球整体环境状况持续恶化,主要表现在大气和江海污染加剧、大面积土地退化、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淡水资源日益短缺、大气层臭氧空洞扩大、生物多样化受到威胁等多方面。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在全球环境状况趋于恶化的背景下,我国环境形势也十分严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环境污染依然严重。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环境自净能力。
重要河流湖泊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工业危险废物、城市垃圾的数量在增加,噪声扰民相当严重。
(2)生态破坏问题突出。
主要表现为森林质量不高,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环境仍在恶化。
(3)生物资源破坏加剧。
生物多样性锐减,有害外来物种入侵,遗传资源大量丧失。
(4)未来面临的环境压力加大。
工业化进程中造纸、酿造、电力、化工等行业将继续发展,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难度加大;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长期存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量的垃圾与污水得不到安全处置;沿海地区高强度的开发加大近岸海域的环境压力;农业面源和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社会消费转型中,电子电器废物、机动车尾气、有害建筑材料和室内装饰不当等各类新污染呈迅速上升趋势;转基因产品、新化学物质等新技术、新产品将对环境和健康可能带来潜在风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害加重。
09公务员申论热点:我国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些思考
09申论热点:我国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些思考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研究中国环境保护战略和政策的立足点。
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不是要对环境污染放任自流、不管不问,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把它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依据,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准确判断当前形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我国走过了一条“穿越环境高山”之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付出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20世纪70年代出现局部污染,80年代城市河段和大气污染加重,90年代后呈扩大态势。
伴随新的一轮高速增长,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大大超出环境容量;环境质量整体在恶化,情景令人忧虑;污染事件不断出现,具有高发特征。
一些新的或隐性问题逐步显现,外来物种入侵成为一个新的紧迫生态问题。
我国平均大约两天就发生一起环境污染事件。
2004年的沱江污染、2005年的松花江污染、2007年的太湖蓝藻暴发等,影响程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过去10年间,全国环境投诉信件由每年几万封猛增到60多万封,成为环境质量下降的佐证。
近年来因环境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每年29%的速度递增。
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
经常听到环保专家、国外归来人士,在做环境状态的国内外对比。
其结论大致是:国外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造景观都很好;而我们的环境一塌糊涂。
这种说法并非没有道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的也是事实。
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发达国家的环境好,是后天修复或改善的结果;在他们工业化过程中也经历了污染严重的阶段,20世纪60年代的“八大公害”、80年代的新“八大公害”就是例证。
地球日就是为纪念1970年4月22日数千美国人上街游行要求保护环境设立的。
用我们快速工业化阶段的环境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愿望是好的,但存在不可比因素。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重点城市和地区环境治理是在污染严重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的,并没有完全绕开“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作者:尹丽娜尹海燕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52期摘要:生态社会主义思潮是西方的绿色运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三者结合的产物。
它是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出发点的思潮,它设想了未来“绿色社会主义”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对策和措施,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主要包括:坚信社会主义能够克服生态危机,培养公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启示;评述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161-02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于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至今仍在深化发展中。
它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绿色运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三者结合的产物。
生态社会主义始终把“社会主义”作为其奋斗目标,它提出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模式,这对于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自从生态社会主义思想随着改革开放传入我国以来,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特别是,乔治·拉比卡(Georges Labica)在1990年提出的“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地球”,引起了国人的共鸣,极大地促进了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和普及,增强了国人的生态环保意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空前的认识高度,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观点第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全球性扩张是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
资本不计成本追逐利润的本性必然会破坏生态环境,导致异化消费。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张也必然造成全球性环境的恶化。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思想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G REEN DEVELOPMENT长期的高污染、高耗能的生产模式,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枯竭。
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问题,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日益尖锐。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科学地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指明了方向,对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思想的深刻内涵(一)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人与自然界是相互作用的。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依赖于自然界同时又反作用于自然界。
马克思指出,“自然界,……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1]人类的生命、意识和活动都起源于自然,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一直受到自然界的制约和影响。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二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人类自身是生存于自然界之中,不能将人类置于自然界之外,更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
人类与自然界应该是处于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的关系,而不是战胜和被战胜、消费和被消费的关系。
(二)人类应预见自身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长远影响人类应该预见自身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长远影响。
树木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陆地生态系统最为重要的部分。
恩格斯曾强调,“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2]人类走出森林后,却不停地滥砍滥伐,毁坏森林,破坏生态坏境。
恩格斯认为这种现象层出不穷的原因是其中既存在认识根源又存在社会根源。
前者是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看成对立的,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自然观。
这种将自然看成一个个孤立现象,而不是一个活的有机整体。
后者则是人类只注重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从而忽视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长远的影响。
为了减少这种破坏,恩格斯认为人类必须预见自身的行为对自然产生的深远影响,并支配和调节自身的行为。
也就是说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任何社会活动都不应该只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应该追求经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中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分为两类,即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前者主要发生在广大农村,后者则集中在城镇地区。
而且,中国不仅受到国内环境问题的困扰,同时还面临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
可以说中国的环境问题状况及发展趋势异常严峻。
1、生态破坏问题1) 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长期以来,由于规模不断扩大的滥垦、滥伐等违背自然规律的掠夺性开发,使我国的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
目前总的状况是: 小片治理,大片加重; 上游流失,下游淤积; 灾害加剧,恶性循环,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
根据计算,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从解放初期的116万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约160万平方公里,增长了38%,占国土面积的1/6。
水土流失所引起的危害影响深远。
其最直接的后果是破坏土地资源,使耕地表土流失,带走大量营养物质,降低土壤肥力,并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下降,据估计,全国年土壤流失量达50亿吨,其中仅黄土高原年流失量就达23亿吨,长江流域为22亿吨。
其次造成下游河道与水库的淤积,既危及行洪安全,又降低水库库容,缩短水库寿命。
水土流失是“ 自然侵蚀” 与人类活动造成的“ 加速侵蚀” 相互迭加的结果,又由于后者的强度增加而不断发展。
今后,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人地关系日趋紧张,对土地的开发强度会直莱越大,如载根本性治理措施,水土流失将进一步加剧。
2) 土地荒漠化加剧所谓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某些半温润地区,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使其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
我国北方地区沙漠、戈壁、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53.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6%,其中土地沙质荒漠化( 简称土地沙化,即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 面积已达20万平方公里,且沙质荒漠化土地蔓延速度不断加快。
对我国荒漠化成因的分析表明,沙化土地的迅速蔓延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的,包括过度农、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西方环境保护引发的对中国环境保护的思考通过学习生态文明这门课,引发了我对生态的一些思考。
我所学的专业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也会接触到一些有关环境方面的问题和知识,其中很多内容和生态文明这门课有相通之处,所以每当我看到相似的内容,都会有种亲切的感觉,甚至会莫名地兴奋和激动。
生态文明这门课每节都会讲不同方面的内容,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朱洪强老师的那节课,是生态文明的第一章,主要讲的是西方的环境保护运动。
谈到西方的环境保护,首先要从环境问题的产生说起。
运用我们环境概论所学的知识,环境问题按产生原因可以分为两类: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也称第一类环境问题和第二类环境问题。
自然界固有的不平衡性,以及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都会引发第一类环境问题。
比如太阳辐射的变化造成干旱和洪涝,地球热力和动力作用导致火山爆发、地震活动等。
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也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涉及地球表面和岩石圈,而且涉及地壳,这些现象被称为第二类环境问题。
例如,人类对森林的滥伐、对草原的过度放牧会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交通量的猛增,带来巨大的空气污染;不适当的农业灌溉会引起土地退化等。
第一类环境问题在某些程度上无法避免,人类虽然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但终究无法战胜自然。
其实所有的环境问题中,绝大部分都是第二类环境问题,因而在环境问题的产生过程中,人起着主导作用。
可以说,环境问题是人类文明演替进程中的必然产物,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而产生并加剧的。
西方的环境问题是伴随着工业文明产生的。
英国第一台蒸汽机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工业文明时代。
从此机器大工业生产代替了传统的工场手工业,而资本主义不断扩大再生产的方式更使人类加快了掠夺自然的速度,生产力裂变式提高。
工业革命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人类中心主义”甚嚣尘上,自然与人类发展处于完全敌对的状态,征服自然是人类显示其力量的主要途径,人类发展走上了一条高能耗、高污染、高消费的发展道路。
人类大规模的攫取行为,违背了自然的规律,损害了地球的生态系统,其后果只能是不断受到自然的报复。
比较有名的“八大公害事件”相信很多人都熟知: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四日事件、富山骨痛病事件以及日本的米糠油事件。
这些都是由于有些国家不惜代价,盲目地增加国民生产总值,甚至不顾一切地挖掘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最终尝到了恶果。
一系列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从而推动环境保护运动的开展。
其实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就率先开展了资源保护运动,以约翰·缪尔的超功利自然保护主义和吉福特·平肖的功利性资源保护主义为代表。
被誉为“环境保护先知”的缪尔认为,应该超越自然的经济、环境效益,将自然看作人类体验自然之美、休憩闲适的场所,人类在自然面前应该“无所作为”。
平肖认为,上帝创造了人和自然万物,人的责任就是消灭那些对自己无用的物种,发展对自己有用的物种,应该“明智利用”资源来发展经济。
平肖的功利性资源保护主义迎合了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成为20世纪初资源保护运动的基本原则。
世界性环境保护浪潮是从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的。
首先必须提到的一个人就是美国学者蕾切尔·卡逊,她所著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分析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被广泛使用的高效杀虫剂——DDT的聚集过程,它既杀死害虫,也严重危害人类生存环境。
卡逊本想向人类社会提出农药潜在危害的警告,呼吁人们保护环境,却遭到了与杀虫剂利益攸关的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
作为一个学者与作家,卡逊所遭受的诋毁和攻击是空前的,但她所坚持的思想终于为人类环境意识的启蒙点燃了一盏明亮的灯。
后来经调查证实卡逊提出的警告是正确的,于是美国环境保护局成立。
有人曾说:“《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应该恰当地被看成是现代环境运动的肇始。
”环境保护意识的推动往往是通过一些环境保护论著推动发展的。
1968年美国学者奥尔多·利奥波德发表《沙乡思考》一书, 大声疾呼环境危机。
他在书中从美学、文化传统、道德和土地道德四个方面论述。
同一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普尔·埃利希写了《人口爆炸》一书, 强调人口过剩不仅是环境危机的加速剂, 也是更大环境危机的前兆。
1971年美国学者巴里·康芒纳在《封闭圈》一书中提出:“生态系统在更大程度上是社会利益而不是私人利益, 生态系统需要的是一个社会的道德准则, 而不是私人的道德准则。
”环保著作的发表,一方面提高了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一方面也引起了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从而推动了一系列环保运动的开展和环保政策的出台。
1970年4月22日,美国3000万人走向街头,参加了规模空前的群众环境宣传的集会,以唤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注意。
从此,4月22日成了全球的“地球日“,拉开了人类环境保护的序幕。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会上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
这是联合国史上首次研讨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也是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它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是世界环境保护史上的里程碑。
为了纪念大会的召开,当年联合国作出决议,把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会议通过了《地球宪章》和《21世纪议程》这两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促进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协调已成为全球共识和各国的政治承诺,“可持续发展”理念被广为接受。
这次会议是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最高级别的一次国际会议,是环境保护思想的又一次革命。
1997年,在日本京都通过了“以二氧化碳排减为主题的”《京都议定书》,迈出了人类保护地球气候稳定、关键的一步。
2002年8月,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可持续发展执行计划》,确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可见,自工业文明带来环境污染问题以来,西方国家乃至世界越来越提高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20世纪60年代开始被生态环境危机所困扰的西方国家,经过20年来自各方面的努力,到80年代它们基本控制了污染,普遍较好地解决了国内环境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成为了生态文明实践的先驱者。
走进绿色,拥抱森林,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城市,是全球化时代城市发展的新潮流。
绿色城市意味着污染全部控制、资源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西方国家在绿色城市建设方面也树立了诸多典范。
比如鼓励环保交通工具的阿姆斯特丹,以氢气为燃料、风力发电的芝加哥,征收车辆“环保税”的伦敦,建绿色建筑、发展轻轨的波特兰和以LED照明系统、深层湖水冷却系统为特色的多伦多等。
在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通过学习西方先进国家环境保护的经验,来完善我们的环保体制,形成自己的环境保护体系。
在世界性的环保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我们国家也参与到其中,参加了多次世界级的环境保护大会,并将环境保护制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在每次的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都会提出纲领性的制度和措施。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到科学发展观,再到今天的建设美丽中国,也体现了我们国家对人类与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
但不得不承认,我国的环境现状总体来说是不容乐观的。
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对环境的压力很大,环境极易遭受污染和破坏;中小型工业的发展,给环境造成了很大冲击;能源以煤为主,对环境污染严重;经济不发达,在较长时间内环境投资困难;科学技术和文化落后,公众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等都是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原因。
要想改善我国的环境问题,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必须的,另外还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能源结构;推广生态农业,大力植树造林;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推进科技进步,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健全环境法制,强化环境管理等。
发达国家为我们树立了很多绿色典范,我们要结合国情,从中学习一些先进思想和经验应用到实践当中。
比如,我们可以学习芝加哥,大规模推行“屋顶绿化”储存太阳能和过滤雨水,从而节省能源。
学习阿姆斯特丹鼓励环保交通工具,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虽然我们现在也强调绿色出行,但毕竟只有少数人在做,如果在全国形成一种全民共识,我想效果一定是十分惊人的。
还有一点比较容易做到的,就是像多伦多一样推广LED照明系统,从而节省用电,在维护夜景的同时,减少城市的光污染。
在我国的大城市,光污染现象普遍严重,不仅对人体造成危害,也破坏了一些鸟类的正常生活,如果将LED照明推而广之,一定卓有成效。
我们国家的一些地方在环境保护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学习。
比如说台北市,在台北的街上没有垃圾桶,这是因为在台北人们已经形成认同,即在公共场合吃完零食的袋子、瓶子都会收到专门的分类垃圾袋中。
如果没有专门垃圾袋,便拿回家中再分类处理。
台北以前有垃圾桶,现在除了少数特定地点外,已经不再设了,主要是为了防止大家乱丢,提高市民环保意识。
台北市民如果要丢垃圾,就必须购买专门的垃圾袋,把垃圾处理的部分费用随袋征收。
公共场所有活动时会设临时的分类回收处。
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台北规定任何公共场所的空调房内不得低于26℃。
他们还推广公共交通。
台北市还向市民发放免费的省水垫片,安装在水龙头和马桶上,一年省出了一个水库的水量。
我想单就垃圾分类这点谈一下我的感受。
台北的“垃圾不落地”政策规定,居民要先把垃圾分成五类,再装入政府规定的垃圾袋里,然后定时、定点地把垃圾送到环保部门派来的垃圾车上。
投放垃圾时会有专人抽样检查居民的垃圾袋,如果发现没有按规定分类,会被罚款1200元到6000元新台币。
由于措施得力,现在所有台北市民养成了自觉将垃圾分类的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垃圾箱,垃圾箱上总会有垃圾分类回收的标志,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但周围几乎所有人包括我在内,都不清楚垃圾分类,很多垃圾我都不知道它到底可不可以回收。
从生活中这个小细节就可以看出,我国在垃圾分类回收这方面虽然付诸行动,但没取得很好的效果,原因在于没有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
台北可以说是垃圾分类回收这方面的杰出代表,我们可以以此为榜样,学习它的强制垃圾分类措施,在全国形成一种全民意识。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很多小的问题乘以十四亿就会变成一个很大的问题,就像我们的环境问题,如果大家在生活中都不注意一些环保的小细节,那我们的环境到最后只会惨不忍睹,甚至我们也无法生存。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生活中处处留心环保细节,有的时候甚至只是举手之劳,这样的话乘以十四亿,我们周围的环境将会更加美好。
“美丽中国”的实现要靠全社会共同努力,要靠我们每个人的双手来建设,我相信只要每个人心中有绿,我们的山川将更绿,河流将更清澈,我们的生活也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