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不可能用实验直接来验证。
2)对任何物体都适用,不论固体、液体、气体。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保持它的运动状态)5)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状态(保持它的静止状态)二)惯性12、惯性的理解1)一切物体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运动的物体也具有惯性).牛顿第一定律表明,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状态的性质,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惯性的大小与物理的质量的大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质量越大的物体其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运动状态、位置及受力情况毫无关系。
3)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3、防止惯性的现象带来的危害:汽车安装安全气襄,汽车安装安全带。
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拍打衣服可除尘4、解释现象: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随汽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
二、基础知识检测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1)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2)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3)分析表中内容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__。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被称为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物体运动和力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1. 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牛顿第一定律是基于观察和实验证据得出的。
牛顿观察到,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意味着物体具有惯性,即物体会保持其运动状态,直到外力作用改变它。
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来描述:F = ma其中,F代表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这个公式,如果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该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示例:2.1 汽车运动当汽车处于静止状态时,即使油门踩到底,汽车也不会立即启动。
这是因为汽车具有质量,必须克服静止状态的惯性。
只有当发动机产生足够大的力,才能启动汽车。
一旦汽车启动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即使不再踩油门,汽车也会继续前进,因为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2 桌球在桌球比赛中,当我们用球杆击打一颗静止的球时,击球后的球会以一定的速度向前运动。
这是因为球杆对球施加了一个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球会保持运动状态,直到其他力改变它的轨迹或速度。
2.3 宇航员在太空中的运动在太空中,宇航员的运动受到微弱的重力和浮力的影响,几乎没有其他重要的外力作用。
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在太空中的运动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宇航员在太空中静止,他们将保持静止状态。
如果宇航员以匀速直线运动,他们将继续前进,直到其他力改变他们的状态。
综上所述,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这一定律在物理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通过理解和应用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之一。
它由英国科学家艾萨克·牛顿在17世纪提出,并在其著名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得以确立。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一个物体如果受到外力的作用而保持静止,或者以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该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
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打破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在其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物体需要受到外力才能始终保持在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的精髓在于描述了物体的自然状态,即物体在受到外力之前的状态。
这个状态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关键在于物体所受的合力是否为零。
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际应用非常广泛,特别在物体力学领域中被广泛运用。
下面将通过几个实际场景来进一步解释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1. 惯性现象牛顿第一定律中的惯性现象是指物体在受到外力之前保持其原有状态的趋势。
例如,在驾驶汽车的过程中,人们经常会感受到车辆加速或减速时的惯性力。
当车辆突然加速时,乘坐车辆的人会向后倾斜,因为他们的身体具有一种惯性,试图保持其原有的静止状态。
同样地,在车辆急刹车时,人们会向前跌倒,这也是因为身体的惯性使得人们趋向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趋势。
2. 空气阻力还有一个与牛顿第一定律相关的现象是空气阻力。
在空气中运动的物体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会逐渐减速直至停止。
例如,将一张纸从高处扔下,纸张会迅速地下降,然后逐渐减速直至停止。
这是因为纸张受到了空气阻力,使得它的速度逐渐减小。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如果忽略空气阻力的作用,物体应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3. 万有引力与行星运动牛顿第一定律不仅适用于地球上的物体,也适用于天体物理学中的行星运动。
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形的。
在行星运动中,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行星在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下保持运动的趋势。
行星沿着其轨道匀速运动的状态可以视为受到相等大小但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而保持,使得合力为零。
总结起来,牛顿第一定律阐述了物体的自然状态以及外力对物体的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公式
牛顿第一定律公式
牛顿第一定律,即动量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这一定律是由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艾萨克牛顿在17世纪末所提出的。
牛顿第一定律给物理学的发展确立了基础,同时,它也是现代宇宙论的基础理论。
牛顿第一定律的公式是:F=mA 。
在这个公式中,F表示受力,m 表示质量,a表示加速度。
这就是净力和物体质量以及物体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实际上根据力学原理表达了物体受力时形成的相
互作用。
它的最简单的表述就是“在某种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稳定的”。
也就是说,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是
不变的,而当外力作用与物体的质量这一属性相结合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
牛顿第一定律可以追溯到古代爱恩斯坦的原子论以及弗洛伊德
的动量定律。
牛顿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明确了受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为力学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由于牛顿第一定律严格地说明了质量、受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在运输物品、控制机器以及研究宇宙等诸多领域,牛顿第一定律被广泛应用。
牛顿第一定律也为研究宇宙及其天文现象、宇宙学家们探讨爱因斯坦的一般相对论等发现了新的可能性。
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可以说是科学史上的重大突破,它改变了人
们对自然界的理解,为宇宙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另外,牛顿第一定律的公式也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它的实用性和功能使它在物理学科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也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 状态,除非作用在它 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 这种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
力与运动
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 态。
(1)概念: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 物体抵抗运 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动状态变化
的“本领” (2)一切物体都有惯性,都有抵抗运动 一 样吗
状态变化的“本领”。
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种状 态。
(1)概念: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一切物体都有惯性,都有抵抗运动 状态变化的“本领”。 (3)惯性与质量:质量是惯性大 小的量度。——唯一因素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此处输入文本
1 2
3 4
此处输入文本
此处输入文本
此处输入文本
亚里士多德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
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
标题
在一个地方。
运动需要力的维持
伽利略——近代物理学之父
伽利略· 伽利莱 (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 15日-1642年1月8日),意大利 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及 哲学家,科学革命中的重要人物。
3、如果没有摩擦,丙中斜面做得无限长,小球将会怎样运动?
伽利略:若没有摩擦阻力,沿水平面滚动的
球将永远滚动下去。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笛卡尔:
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 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 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 方向。
高中物理牛顿三大定律公式及内容
牛顿三大定律公式: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F合=ma或a=F合/m
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定律公式:
F= -F;
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各自作用在对方。
4,共点力的受力平衡公式:
F合=0
二力平衡则满足公式F1=-F2
请注意,二力平衡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不一样的。
二力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同一个物体;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研究对象是两个不同的物体。
5,超重与失重的公式:
超重满足:N>G
失重满足:N<G
N为支持力,G为物体所受重力,不管失重还是超重,物体所受重力是不变的。
牛顿三大定律的内容: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定性的描述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但改变物体的运动一定需要力,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定量的计算力与运动的关系,F=ma)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说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是牛顿力学中最基础的定律之一。
它提供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并且成为了研究物体力学行为和预测物体运动的重要工具。
牛顿第一定律的描述是:“如果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它将保持静止或以恒定速度匀速直线运动。
”这意味着自身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保持这种状态,直到外力作用于它。
换句话说,物体会保持其状态,不会自行改变。
这个规律启示我们,惯性是物体运动的根本特性。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来源于牛顿对运动观察和实验的总结。
在牛顿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物体运动需要持续施加力以保持运动状态。
然而,牛顿通过观察和实验的结果,发现并提出了这一定律。
他的思考是建立在实验室和现实世界观测的基础上,这使得牛顿第一定律具有普适性和可验证性。
牛顿第一定律的重要性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物体运动和预测物理系统行为的基础。
从日常生活到宇宙的宏观尺度,都可以应用牛顿第一定律来描述和解释物体的运动行为。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牛顿第一定律来解释为什么摩擦力会使得我们乘坐汽车停下来,以及为什么我们打开窗户时会感受到风的力量。
牛顿第一定律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惯性”,它指的是物体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倾向程度。
具有较大惯性的物体更难被改变其状态,而具有较小惯性的物体则更容易改变其状态。
例如,一辆汽车在高速行驶时,需要较大的力才能改变其运动状态,而一辆自行车则相对容易改变其运动状态。
这是因为汽车具有较大的质量,所以具有较大的惯性。
除了提供物体运动规律的基础,牛顿第一定律还有实际应用和拓展。
工程领域常常利用牛顿第一定律来设计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
例如,在汽车工程中,利用牛顿第一定律可以设计出更安全、更稳定的转向系统和刹车系统。
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牛顿第一定律帮助科学家和工程师计算飞机的飞行轨迹和控制飞机的自动驾驶系统。
此外,牛顿第一定律还与其他物理定律和概念相互作用。
例如,牛顿第一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共同构成了牛顿力学的基本原则。
牛顿第一定律定义
牛顿第一定律定义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牛顿定律”或“牛顿运动定律”,是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及哲学家弗朗西斯·约翰·牛顿(Sir Isaac Newton)的三大定律之一,也是现代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定律。
它主要用于描述物体运动的原理,是研究物体运动问题的基础。
牛顿第一定律可以正确描述物体在各种情况下的运动,它是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天文学、力学、流体力学、声学等多个领域。
牛顿第一定律的定义是:“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其他的内外作用力,则保持它的直线运动状态;如果给它施加了力,它就会以恒定的加速度增加它的速度,即加速运动。
”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如果没有外界作用力,一个物体处于它目前的运动状态,不会出现变化,它将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说,它的加速度为零;如果给它施加了外力,则物体的加速度会增加,物体的速度也会随之增加,物体的运动轨迹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发生加速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还提出,力与加速度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即:力与加速度之比等于受力物体的质量,也就是说,F=ma,由此可以推导出,质量越大,受力物体受到的
加速度越小,反之,质量越小,受力物体受到的加速度越大。
此外,牛顿第一定律还提出,力是一种合力,由多个作用力组成,受力物体在多个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总的力等于所有作用力之和,也就是说,F= F1+F2+F3+……,由此可以推导出,当多个作用力的方向相同时,受力物体的加速度会增大;当多个作用力的方向相反时,受力物体的加速度会减小。
总之,牛顿第一定律是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提出了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和力的合力,这些概念为物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为科学家推动科学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一、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应注意从如下四个方面理解:(1)“一切”,说明该定律对于所有物体都是普遍适用的,不是特殊现象。
(2)“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是指定律成立的条件,同时“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该物体确实没有受到任何外力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况。
实际上,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二是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它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的作用效果。
(3)“总”,指的是总是这样,没有例外。
(4)“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也就是说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而原来运动的物体仍保持匀速直线运运动状态。
注意:①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都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外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运动状态。
因此,我们应当切记“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②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但由此推出的结论,经实践检验是正确的。
③在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推理过程中,一共做了三次实验,让小车分别滑过毛巾、棉布和木板的平面,以便归纳出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改变越慢,也就是小车滑的距离越远。
实验时必须保证其他的实验条件相同,而只改变三次滑行表面的粗糙程度,让小车从同一高度的斜面上滑下的意思就是让小车进入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马拉车,车向前运动,马不拉车,车就停止运动,由此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的这一错误观点统治了人民二千多年,下面我们来分析其错误观点。
马拉车,车向前运动,车受到了马对它的拉力作用,但此时,如果我们对车受力分析的话,车在水平方向除受到马对它的拉力作用外,还受到地面对车子的阻力作用,也就是我们后面要讲的摩擦力,当撤去拉力后,我们会发现车子并不是立即停下来,而是通过一段路程后才停止运动,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车子在阻力作用下车速才越来越小,最终停止,若车子不受阻力作用,那么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一直运动下去,在这种状态下,车子的运动并没有力去维持,因此可见,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
3
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
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
物体将保持其现有的状态: 除非受到外部力的作用
当一个物体不受外力时: 它将继续保持其现有的状
态
任何改变物体状态的尝试 都将被物体的惯性所抵抗
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
这个定律可以用数学公 式表述为:F=ma,其
中F代表力,m代表质量, a代表加速度
这个定律可以用以下三个字来概括:"
2
3 惯性
"。即,物体总保持它们现有的状态,除非受到外部力的作用。如果一个 物体原来是静止的,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保持静止。如果一个
4
物体原来是运动的,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保持运动
2
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
这个定律最早由伊壁鸠鲁在 公元前3世纪提出,随后被 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等科
牛顿第一定 律
-
1 牛顿第一定律的概述 3 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 5 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验证 7 结论
2 历史背景 4 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6 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和影响 8 牛顿第一定律的推广
9 牛顿第一定律的局限性
10 总结
1
牛顿第一定律的概述
牛顿第一定律的概述
1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描述 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外,牛顿第一定律也无法解释物体的微观行为,如原子和分
子等
02
因此,我们需要更高级的物理理论来解释这些现象和行为。
例如,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是两个更高级的物理理论,它们可
以解释许多微观和宏观现象,并且与牛顿第一定律相结合,
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10
牛顿三大定律内容是什么
牛顿三大定律内容是什么
牛顿第一定律:孤立质点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与物体质量的倒数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质点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1 牛顿三大定律主要内容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简称牛顿第一定律。
又称
惯性定律、惰性定律。
常见的完整表述: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常见表述是: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与物体质量的倒数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常见表述是: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该定律是由艾萨克·牛顿在1687 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
1 牛顿三大定律详细说明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内容
表述一:任何一个物体在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时(Fnet=0),总是保
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表述二:当质点距离其他质点足够远时,这个质点就作匀速直线运动或保
持静止状态。
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
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是牛顿力学中最基础的定律之一。
它描述了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的状态。
本文将详细介绍牛顿第一定律,从定义、历史背景、示例和实际应用等方面展开。
## 1. 定义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它被描述为“一个物体将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
简而言之,如果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它会保持其原有的运动状态。
## 2. 历史背景牛顿第一定律最早由英国科学家艾萨克·牛顿于17世纪提出,并在其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首次阐述。
当时,牛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力学领域,他通过观察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总结出了三条基本定律,其中包括了第一定律。
## 3. 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有一个静止的小球,放置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当没有外力作用于小球时,它将保持静止的状态。
这是因为小球没有受到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它将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
另外,当我们在滑雪场上滑雪时,如果我们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我们将会继续以匀速直线运动的形式滑下去。
这也符合牛顿第一定律的描述,因为我们没有受到外力的干扰,我们的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
## 4. 实际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汽车的安全带就是基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设计的。
当汽车突然停止或加速时,乘客会继续保持运动状态,而安全带会通过阻碍乘客的运动,避免其发生碰撞。
此外,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也应用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
当飞机在空中匀速飞行时,没有外力作用于它,根据牛顿第一定律,飞机将保持直线飞行的状态。
## 5. 总结综上所述,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描述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的状态。
这一定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许多实际应用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论物体处于什么状 态,都具有惯性。
3、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外力突 然消失,则它将( D ) A. 立即停止 B. 速度减小,最后停止 C. 运动方向变为与原来相反 D. 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静止. B.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受力才能运动.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解:因为当瓶子从静止状态突然向右加速运动时,瓶 中的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相对瓶来说 是向左运动,气泡也有惯性,但相比水来说质量很小, 惯性小可忽略不计,所以气泡相对水向右移动。
有人设想,乘坐气球飘在高 空,由于地球的自转,一昼夜就 能周游世界,请你评价一下,这 个设想可行吗?
分析: 因为地球上的一切物体(包括地球周围 的大气)都随着地球一起在自转.气球升空后, 由于惯性,它仍保持原来的自转速度.所以升 空的气球与它下方的地面处于相对静止的状 态.不可能使它相对地球绕行一周的.
伽利略· 伽利雷 (1564~1642) “近代科学之父”
突破
维持运动可以不需要 外力
把实验的方法与数学方 法、逻辑论证相结合的 科学研究方法。 是直线运动?还是圆周 运动,或者。。。
依据
不足
伽利略理想实验
理想实验
事实依据 + 合理外推
揭示事物本质
笛卡尔(1596~1650) 如果没有其他原因, 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 原来的速度沿着同一 条直线运动,既不会 停下来,也不会偏离 原来的方向。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一、力与运动的关系 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外力吗?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牛顿第一定律ppt课件
光速不变原理是相对论的基本假设之一,它指出无论观察者的参考系如何,光在真空中的速度都是不变的。这与 牛顿第一定律中物体运动速度不会超过光速的观点相冲突。
牛顿第一定律与量子力学的关系
量子力学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挑战
在微观尺度上,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原理和波粒二象性等现象表明,物体的位置和动量不能同时被 精确测量,这与牛顿第一定律中物体位置和速度可以精确确定的观点相矛盾。
投掷物体
当我们投掷物体时,它们会按照牛顿第一定律沿抛物线轨迹 飞行。在投掷过程中,我们给予物体一个初始速度,然后物 体在惯性作用下沿此路径飞行,直到受到重力的作用改变其 运动轨迹。
牛顿第一定律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自由落体实验
在自由落体实验中,忽略空气阻力,所有物体无论质量大小都以相同的加速度 下落,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直接体现。
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观点相矛盾。
牛顿第一定律在宇宙观中的地位
尽管宇宙观的发展对牛顿第一定律提出了挑战,但牛顿第一定律在描述低速、宏观物体 的运动方面仍然是非常有效的。它仍然是物理学中的基础理论之一,为其他更复杂的理
论提供了基础。
THANKS
感谢观看
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其加速度为 零,即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 态。
牛顿第一定律的物理意义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即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会保 持其原有的运动状态。
该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之一,对于理解力学中的其他概念和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牛顿第一定律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车辆的启动、刹车和 转弯等运动过程都需要考虑物体的惯性。
03
牛顿第一定律的推导
牛顿第一定律的推导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设计──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宁波四中教师 林碧霞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自主探究教学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反馈结构,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
自主探究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个性的发展,乃至完美人格的形成。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如何让自主教学探究模式很好的得到实施,是教学过程设计的难点。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时笔者认为应把握以下三个原则:1.学生已知的内容可以通过自主探究方式让学生独自完成教学要求;2.学生未知的但经老师启发引导后能理解的也可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独自完成教学要求;3.学生未知的经老师提示后理解也困难的才是需要通过老师主导来完成的。
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充分了解哪些是学生已知的知识点,哪些是未知的知识点,哪些是能启发后掌握的,哪些是学生自己无法理解的,然后寻找探究点→再针对性地设计问题→设计具体探究过程。
下面以《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为例来看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一、教材分析这节教材首先对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回顾,介绍了四位科学家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贡献。
然后讲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物体惯性的概念。
这是初、高中知识相衔接的一节课程。
学生已经了解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所以在教学设计上应以教材中有关“力是运动的原因还是改变运动的原因”这一问题认识的发展历史为线索,以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
教学的侧重点应放在理解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研究、思考、推理过程,学习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理想实验方法。
在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的学习上,注重知识的理解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为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思维的积极性,本课采取学生自主探究模式组织教学。
二、教学过程设计引入新课:运动的起因是什么(一)学生阅读历史的回顾并找出四位科学家关于力和运动的观点这块内容中有些知识点学生是已知的,也有未知的,但学生都看得懂,所以就由学生来完成,同学们相互补充,教师只起到归纳总结的作用。
1.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现象:在平路上人推车,车才能运动,人停止用力,车子就要停下来。
2.伽利略:水平面上物体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摩擦的作用,如果没有摩擦,水平面上物体一旦具有某一速度物体将保持这一速度运动下去。
笛卡儿: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即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牛顿:一切物体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二)问:以上四位科学家每一位都把人类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步,试分析每人推进的一步体现在哪里?你认为谁的贡献最大?教师通过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指明学生要探究的内容与方向,具体由学生们合作完成,教师只起到总结归纳的作用。
a)亚里士多德的贡献:通过直觉的观察提出问题为科学家的研究确立了课题。
b)伽利略的贡献:(1)伽利略发现了不易直觉的摩擦力,改变了亚里士多德根据直接经验得出的直觉结论提出运动不需力维持;(2)思维代替直觉认识宇宙。
c)笛卡儿的贡献:(1)明确匀速直线运动;(2)指出速度改变是有原因的。
d)牛顿的贡献:(1)推广到一切物体;(2)提出静止;(3)明确力的作用。
关于谁的贡献大,学生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教师也无需给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但是通过对物理学历史发展过程的考察,对四位科学家贡献的探究,它将有助于学生了解物理学家认识和发现物理定理、定律的基本方法。
从而“以史为鉴”,培养他们以物理学家认识世界本来面目的方式去认识世界。
在一定意义上,通过对规律认识的历史的还原,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论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这是设计此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本节课的亮点所在。
在该块教学内容中学生未知的是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教师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是采用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具体可如下操作。
提问:伽利略用什么方法证明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呢?演示说明:设置一个向下的斜面,再圆滑地连一个向上的斜面。
然后拿一个小球放在斜面某点上,由静止运动下来,它将冲上另一斜面。
教师设疑:它能“冲”到哪里,它能回到原来高度吗?如果光滑,结果怎样?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通过实验发现,它升不到原来的那个水平高度,这是因为摩擦较大。
若换一个摩擦较小的斜面,可以看出,它就较接近那个水平高度。
若摩擦越小,就越接近。
这是实验事实。
科学推理:依据这可靠的实验事实为基础,然后沿着摩擦力越来越小的发展趋势,去科学推理──假如摩擦非常非常的小、以至于没有摩擦,那小球将非常非常接近──以至于达到原来水平高度。
这是一种理想的实验情景,即小球沿着光滑的斜面总能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教师指出“假设”两个字用得很好,它对物理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其结论的得出符合逻辑。
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倾角越小,小球为达到原来的高度所通过的路程就越长;倾角越小,通过的路程就越长。
然后,我们再去科学推理,假如它最终成为水平面,那小球所通过的路程也就无限长,只能沿着水平面继续运动下去。
教师总结:“理想实验”虽然也叫实验,但它不等同于科学实验。
真实的实验是一种实践活动,而“理想实验”则是一种思维活动,是由人们在抽象思维中设想出来而实际上无法做到的“实验”。
并指出理想实验是以真实的科学实践为基础,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对实际过程做出了更深入的抽象分析。
理想实验是以正确的逻辑法则为依据的。
它是自然科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方法。
(三)演示气垫导轨实验气垫导轨实验是学生未知的实验,所以采用的方法是由师生共同操作完成,教师介绍实验装置及装置的特点,由学生来推动气垫导轨上的物体,观察它的运动,进一步地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四)让学生们仔细阅读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并思考定律包含的几层含义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时,不能只满足于学生能复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还应帮助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所包含的几层意思。
定律的理解是未知的,但可以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学生们相互讨论、自主探究、教师补充共同完成下面的三层含义。
1.描述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或者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阐明了力的科学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它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产生和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揭示了物体普遍具有的属性──惯性。
(五)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己分析惯性问题三、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打破了以往的传统设计,从对学生的调查询问看,学生对这样处理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所采取的探究式教学方法相当满意,普遍反映通过探究学习真正深刻地认识到了牛顿第一定律的本质。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这一节课最突出的亮点和成功之处。
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深刻体会到教师应该充当怎样的角色,才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导演,是顾问。
要导的好、导的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
备课时既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目的要求来制定教学目标,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为学生铺设符合其认识规律的思维轨道,使学生的信息处理和思维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处于最大限度的主动激活状态,使学习成为其自主活动。
教学中不是只关注掌握知识结论,更要关注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
坚持学生活动互动性,有利于加速知识的意义建构。
2006-02-27 原创作品《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浙江平阳中学 石丹莲 一、设计思想 物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生活、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有着最为广泛联系的科学。
让学生封闭在既不联系自然,也不联系生产、生活,远离科学探究乐趣,甚至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思辩游戏”式的难题和怪题的牢笼之中,他们是不可能热爱物理课程的。
所以要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物理规律,在物理史实中领略思维的力量和美。
本节课的设计特点是注重物理规律的发现和发展,对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敢于置疑、坚持真理的献身精神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好素材。
另外,实验的验证是本节课必需要的。
适当介绍一些物理学史的知识,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分析,让学生真正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先是介绍了人类对力和运动关系的发展历史,并着重讲述了伽俐略的理想实验及其重要的实验思想。
然后引入了牛顿第一定律,引入了惯性概念,并由此分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二、教材分析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定律的基石,正是因为它破除了长达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改变了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才导致牛顿第二定律得出。
与此同时,它本身还包含着力、惯性、和参考系这些极富成果的科学概念,成为物理学理论的支柱和基石。
另外,伽利略的研究过程蕴涵了重要的科学方法,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领会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充分说明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实验基础和推理过程,展示了伽利略斜面理想实验的猜想依据、推断结果这一思维过程,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确运动和力的关系,提升对力、惯性、质量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惯性是学生学习运动和力的基础,因其抽象难懂而成为难点。
新课标中本节内容对学生有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论述及存在的错误。
2.认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关系的思想方法,了解理想实验的作用。
3.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4.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有关现象。
5.知道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知道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6.运用惯性概念,解释有关实际问题。
在发展要求中:1.了解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角度的差异。
2.会识别惯性系与非惯性系。
三、学情分析 本节所述内容在初中课本上已涉及到,初中课本中用到的标题是惯性定律,所以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关键是如何让学生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对力和运动的关系,从日常经验出发,人们往往会产生错误的认识,所以使学生建立起运动改变的原因在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观点,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在对惯性的学习中,这仍是学生难于理解的问题。
许多学生把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状态的性质与物体在这种状态下的特点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