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紫砂壶陶刻装饰的思考

合集下载

浅谈紫砂陶刻的装饰艺术

浅谈紫砂陶刻的装饰艺术

1前言宜兴紫砂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数百年来,她以独特的造型艺术受到人们的喜爱,并且紫砂艺人与历代文人墨客合作,使得紫砂的造型和装饰等达到一定的高度。

文人、书画家积极参与和提倡陶刻装饰,将文字、书法、绘画、篆刻融于壶艺之中,使得陶刻装饰成为紫砂陶装饰的主流。

紫砂陶刻在初始之时已是紫砂装饰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篆刻作者铭款开始就被赋予了极大的意义,时大彬以竹刀画之,直至清朝“西冷八大家”之一篆刻名家陈曼生亲自刻陶,作为一县之长,由于自身喜好,把金石篆刻与紫砂造型艺术结合起来,并带动了一大批文人墨客参与紫砂陶刻装饰的行列中,对紫砂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紫砂陶刻不是单一地在壶体上进行刻画,它作为在胚体的一种装饰,讲究陶刻的刀法,要求技艺老道娴熟,在构图上要注重陶刻的内容安排,留白与整合,在内容上要切合壶的各方面形、态等,足见情趣和意蕴。

2紫砂陶刻的构图、内容、刀法(1)陶刻的构图紫砂作品可供刻绘的地方很小,如何在方寸之地,展开无尽的想象,篆刻出有独特意蕴的内容来,构图是极其重要的。

一副成功的陶刻艺术作品,首先是构图的成功。

成功的构图能使作品内容顺理成章,反之,就会影响作品的效果。

构图需有章法,有层次,有了理解的构图才能够得心应手。

对于画作构图的处理可以简洁地概括,对于书法的构图可以是满身满面,例如曼生壶。

一般陶刻的构图与国画相似,就是一个山水的基本构图模式。

构图一般是三角形构图,从中有高低错落,有虚与实对比的关系。

在对比上讲求宾主,即陶刻作为装饰,不可本末倒置地盖过了紫砂的风头,其次是线条的曲直、动与静之间的对比等,只有融合了各个方面的构图,才是完整完美的构图。

(2)陶刻的内容陶刻的内容主要以传统的中国书画为题材,极具文人意味的内容,更为符合人们的赏美情趣。

陶刻作品特别讲究各体书法的展示,在书法上可以是篆书、草书、隶书、钟鼎纹等等,也可以是书画结合,工写相融。

凡此种种皆可表现出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来,同时整合严谨的构图形式,参差有致,比例协调,体现了陶艺的装饰的严整性。

浅谈紫砂的陶刻装饰

浅谈紫砂的陶刻装饰
再发展到浮堆 ,使堆花工艺有了新的突破 。
随着紫砂陶被海 内外各界人士所喜爱 , 原先 只装t 在均 陶上的堆 币 花艺术也逐渐与紫砂陶相结合 ;以前 的产 品做完装饰后 需上各种 釉料 ,而用紫砂土堆 , 就无需上釉 ,它有 独特的性能 紫砂原料
民国之后的堆花工艺 ,不但在装饰手法上进行 变化 ,还在材质 、
【 摘 要 】 砂陶 刻是 紫砂壶 的主 要装 饰形 式 ,书画 陶刻的 装 紫 饰, 提升 了紫砂 壶的艺术档次 , “ 壶随字贵 ,字以壶传 ”。
【 关键词 】 紫砂陶刻 ;竹尖刀 ;钢制刻刀 ;刻底子 ;空刻 ;
就 陶刻角度论t壶 ,在掌握陶刻传 统手 工工艺 的同时 ,必须融汇 f i j
发 ”,俗称 “ 刀法 ” ,以刀代 笔 。 空
陶刻装饰方法 ,一般可分为清刻 、沙地 刻 、阳刻 、阴刻 、着色刻 五种 。根据紫砂壶 的不 同器形 ,施以不同方法加以装饰 。
陶刻 刀法 大体可 分为 两大类 ,即 “ 刀正入 法 ”和 “ 刀侧 入 双 单 法 ”。此外还有 涩刀 、迟刀 、留刀、轻 刀 、切刀 、舞刀等各种金
石用刀方法 。
紫砂壶陶坯刻款有 以下几种不 同类型 的刻法 。
写泥 刻款 :紫砂 壶泥坯 尚含有 2 %的 水分时 ,就 以圆钝 的铁笔 0
紫砂 专题
ZI SH A Zl UAN TI I
201 02 1.
浅谈堆花工艺的发 展与变革
张 吉
宜 指 艺搓 化 的手造 用 大 在上 、搭 、来 形 兴 花作 种陶 装法 是 拇 工的 美 瓷饰 塑利 的坯 为撕 、揿 ,象 堆体 一 、堆等 它 。
刻画装饰一般就 是在陶坯上书画 , 后依着字书雕刻 。雕刻工具 然 可用竹尖刀和钢制刻刀 。 刻技 法有刻底子和空刻两种 。 镌

浅谈紫砂壶的装饰设计

浅谈紫砂壶的装饰设计
达 到以泥代 画的效果 , 色 彩 自然 形 成 特 殊 的 美 态 。绘 由文 化人来参 与研 究 、 不断提 高才有不断 的精 品呈现 。 紫 然 。 画 装 饰 是 五 色 土 为 主 料 .在 壶 的表 面 以 书 画 的 形 式 画 出 砂不 是一般 的工艺品 。 确 切 的说 应 该 是 叫文 人 工 艺 品 。
关键词 : 紫砂 ; 装 饰
1 前 言
画陶刻有 着很高 的文化 品位 .有独 特 的地 方特 色和 民族
风情 , 字依壶传 , 壶 随字 贵 , 珠联璧 合 , 美 意 延 年 。从 而 吸
紫砂 是一种 以特殊材质 、全手 工成形 的特 殊工艺 而 引 了不少 精于书画 的文人 纷纷加入 紫砂壶 的行 列 。 泥 的 装 饰 更 是 种 类 繁 多 。绞 泥 的 装 饰 把 两 种 或 两 种 闻名 于世 , 紫砂 壶 以简练 大方 之形 、 纯朴典 雅 之色 、 安 详 恬静 之态 . 深得海 内外人士 的喜爱 。紫砂历史 以来是有 了 以上的性质 相 同而 颜色不 同的泥有 机 的结 合 ,适 当的加 文人 的支撑 , 才 有 了 紫 砂 艺 术 品 。紫 砂 的造 型 、 品 质 也 是 以 抑 制 。根 据 自己 的 设 想 产 生 一 定 的 纹 理 ,使 之 衔 接 自
浅谈 紫砂 壶 的装饰设计
陈珍 华
( 宜兴 2 1 4 2 2 1 )

要: 紫砂是 一种以特殊材质 、 全 手 工 成 形 的 特 殊 工
艺 而 闻 名 于世 , 它 既 是 实用 品又 是 艺 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品 。 紫砂 壶 的装
饰激发想象 , 提 高 艺 术 审美 的 观 念 . 使 紫 砂 文 化 的传 播 起 到 推 波 助 澜 的作 用 。

传承紫砂陶刻装饰文化之见

传承紫砂陶刻装饰文化之见
传承紫砂 陶刻装饰文化之见
蔡 俊
( 宜兴 2 1 4 2 2 1 )

要: 紫 砂 陶 刻 是 一 门艺 术 , 刻绘 、 装饰 手法多样 , 文 人 墨
客亦参 与其 中, 深受传 统文 化影响 , 至今长 盛不 衰 , 是 中华 文 化 中 不可 多得 的瑰 宝 。
关健词 : 紫砂 ; 装饰 ; 陶刻


有文化底 蕴 。 切不可庸俗 , 更 不能有低级趣 味的文字及 图
案 现 在 紫 砂 陶 刻 装 饰 上 。 真 正 使 宜 兴 紫 砂 这 块 非 物 质

3 感 悟

文化遗 产招牌永 不倒 。给 我们 的后人 留下 宝贵 的精 神文
化财 富 , 才 是我们想要做 的而且必须做 的。

之 圆、 晶莹剔透 。 水滴、 水珠 , 古 今 有 多 少 文 人 墨 客 不 惜 笔 2 . 3 文人 之“ 雅” 意
曲 晚 步 十 韵 次 墨描 写 、 讴歌 她 。宋 梅 尧 臣《 王 德 言 夏 H西 湖 0
紫砂壶器 自明代文人 雅士参 与之后变 上升 到了艺术
而 和之 》 : “ 荷 积水珠 重 , 天 收霓 帔轻 。” 《 儒林 外史 》 第 一 的高度 ,由最初 的使用茶 器变成 了极具 收藏和雅 玩 的T
2 . 1 水滴之 “ 坚” 意
轻举 妄 动 , 更 多是稳 重 , 是思考 , 是 淡定 ; 不 悲喜 交 加 , 不
创作“ 一粒珠” 壶, 首先 想 到 的是 其 “ 圆” 型。 要 圆 且 心 随物动 , 不忧 形于色 , 更 多 的是处 变不惊 , 是上善 若水 ,
≯ 0 想 到 了水 滴 润, 圆而不涩 . 而又不 是标准 的几何 圆。于 是 是 心如明镜 。

浅析紫砂陶刻的艺术魅力--以作品《四方兽耳尊》为例

浅析紫砂陶刻的艺术魅力--以作品《四方兽耳尊》为例

浅析紫砂陶刻的艺术魅力--以作品《四方兽耳尊》为例
徐军
【期刊名称】《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卷),期】2024(58)2
【摘要】紫砂艺术有着多重的艺术表现,不管是实用价值较高的紫砂壶、紫砂杯,还是观赏价值较高的紫砂花瓶、紫砂挂盘等,紫砂作品不仅仅是一件纯粹的视觉艺术表达,更承载着直击文化根基的内涵。

在作品《四方兽耳尊》的创作中,笔者充分运用了紫砂陶刻这一装饰手法,将紫砂这种材质与陶刻做了最巧妙的结合,给予人们视觉冲击力的同时还带来丰富的文化熏陶。

笔者采用了书画结合的方式,在花瓶的两面分别刻了字与画,让人们在杜甫的《客至》一诗中联想画面,同时又在画中感受美好的诗意。

【总页数】1页(P171-171)
【作者】徐军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论紫砂作品“四方复古尊瓶”的陶刻艺术
2.紫砂艺术,唯美陶刻——以紫砂"象耳四方瓶"为例
3.简析陶刻作品《兽耳尊方瓶》的艺术魅力
4.万千美景入画中——论
紫砂陶刻《四方祥瑞兽耳对瓶》的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5.刻刀生辉隐尘埃——论紫砂陶刻艺术作品“兽耳博古瓶”的山水意境和人文韵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陶刻在紫砂壶上的演绎

浅谈陶刻在紫砂壶上的演绎

自文人 陈曼生参 与了设计 , 诗、 书、 画、 印, 在紫砂 壶上尽
诗意画境陶艺于一体 的创作之路 ,不应该仅仅做一个擅 于陶 刻 的工匠 ,而应是具有较高文化艺术素养独涉诸 多文 化艺 术
领域 的文化人 , 注重造 型装饰 , 又讲究其丰富 , 还辅之 以绘 画、 篆刻 、 铭文的和谐统一 。 在 陶刻文化上 , 我们要结合 中国画 , 而写 意是 中国画 中的 精髓 , 在 紫砂陶刻上 , 写意 的陶刻注重表现 刀痕 , 结构 的 自然 形态 , 表现出天然去雕琢 的 自然美 。 表现 出随意 , 洒脱 的意境 , 用 丰富 的想象力 , 多变的线条 , 夸张的结构去吸引人 。兼工带
情发挥 , 集 为一体 , 让“ 艺” 与“ 技” 巧妙 结合 , 使素 面的紫砂 陶
更添 了玩赏 的乐趣 。 实用 价值 , 不再是唯一的 目的。 也可 以说 ,
“ 艺” 乃紫砂 陶的“ 魂” 。 紫砂 陶上合理贴切 的刻饰 , 更能向人们
视觉传达紫砂 陶的精神 。 紫砂 壶装饰虽说 是与紫砂 壶发展相 生相伴 , 但“ 饰” 始终 是 只能从属 于“ 壶的” 主体 , 是一种壶文化的附加 形式 。 装饰 必 须 为造型服务 , 既不 能画蛇添足 , 更 不能喧宾夺 主 , 力求达 到 装饰 与造 型的和谐统一 。因此 , 我们欣赏紫砂装饰之美 , 也 要 认识紫砂装饰不 宜之拙 , 从而提高我们的欣赏水平。 陶刻是 指在半 干的坯 土上 , 用竹刀或金属刀等刻纹样 。 它 以刀代 笔 , 以刻代绘 , 融诗 、 书、 画、 刻诸艺术 于一体, 具有 强烈 的民族 风格 和地 方特 色。陶刻一般分两种 , 一种叫 “ 刻底子” , 即先用 毛笔 在坯 体上 书画 , 再 用刀沿着墨迹镌刻 , 说 白了就是 “ 依葫 芦画瓢 ” ; 另 一种则是空刻 , 以刀代笔 , 直 接在泥坯 上运 作 。双刀正 入法 、 单刀侧入法 还是涩 刀 、 迟刀、 轻刀等各 种技 法, 凡刀锋所及 , 必能准确体现理想 的艺术效果 。陶刻是追求 “ 诗、 书、 画、 印” 融合在一起 的人文陶刻艺术 , 在壶上凝炼 出如 惊 涛拍岸 的万壑松风 , 让方 寸紫砂 , 容纳 了整个世界 , 有 了一 砂 一世 界之妙趣 意境 。对金石篆刻 、 书法绘画 、 造型设 计都要 有 深入的研 究 , 作 品或俊 秀细腻 , 或粗 犷奔放 , 自成独特风格 , 在紫砂壶上演绎出唐碑汉瓦神韵。 陶刻是 由于紫砂特征 的材料 、 工具 、 技法、 表现 内容和欣

浅析宜兴紫砂壶刻绘艺术

浅析宜兴紫砂壶刻绘艺术
艺术形式 。
但 要注重 形式 、 内容及手 法上 的技 巧 , 主要 的是作 者 的 最
看 紫 砂 刻 绘 艺 术 的优 劣 , 单 仅 看 刻 T如 何 , 要 看 文学素养 、 画功力 以及人格 气质整体 的表 现 。 不 更 书 因为表现 刻绘 内容与壶整 体造 型的协调性 , 达 主题是 否统一 , 表 文 形 质 的 笔 法 、 法 、 法 只 是 手 段 , 写 神 才 是 艺 术 的 本 技 章 而
让人赏心悦 染, 创制 出造 型新颖 、 胜似金玉 的“ 供春壶 ” 。时大 彬则 改 韵。深厚 苍劲的金石昧 内涵装 点于紫砂 陶上 , 倍 前 代 的大 壶为精致 的小壶 “ 干奇百状信手 出 ”风 范一变 。 目 、 受 青 睐 。 ,
这 也是与 时大彬游 历娄东 时 , 多与陈眉 多 、 王世 贞等文人
化、 韵味 、 情趣 等多方 面是否更具艺术 的价值 。 所谓 “ 知其 质 , 也是 艺术表现水 平 的重要 标准 。所 以 , 把茗 壶配上 一
白 , 其 黑 ”正 是 说 处 理 某 一 部 分 时 , 考 虑 到 其 未 处 理 得体 的 陶刻 书画装饰便 为好 的艺术作 品。 守 , 要
浅析宜兴 紫砂壶刻绘艺术
华珊
( 苏 宜 兴 2 4 2 ) 江 1 2 1

要 : 砂 陶刻 的装 饰 方 法 , 以 烧 成 前 后 来 分 , 烧 成 前 有 绞 泥 、 紫 若 在 浮
雕 、 绘 、 古 青 铜 器 纹 样 装 饰 和 陶刻 等 装 饰 手 法 ; 成 后 的装 饰 则 有 釉 堆 仿 烧
紫砂刻绘 装饰有别 于其他 陶瓷雕刻 ,紫砂壶 的器 表
通 及 名 士交流有很 大关 系 。清代名手 杨彭年 干脆与 文人陈曼 非 平 整 的 表 面 , 常 具 有 较 大 弧 度 与 倾 斜 度 , 多 线 条 等 复杂 的造 型 , 刻绘起来 有一定 的难 度 。从 刀法来 说 , 充 要

浅论紫砂陶的陶刻装饰和雕塑装饰

浅论紫砂陶的陶刻装饰和雕塑装饰

陶刻装 饰
紫砂 陶刻装 饰历 史上最 为辉煌 的时期应 是嘉 道 年 间 的“ 生时期 ” 曼 。陈鸿寿 , 子恭 , 字 号曼 生 , 曾官居 溧 阳县 令 , 于金 石碑 版 、 青 书法 , 精 丹 以治 印最 为 著
体 上看 , 结合 画法 、 理 对 所表 现 对 象 的点 、 、 是 画 线
着 宽衫 , 肘端 坐 , 把 凝神 静 国 , 悠然 恬适 , 身旁 有古 松
苍 劲 . 草绿荫 , 芳 山石 冷峻 , 整幅 画面构思 严谨 、 次 层 分 明、 朗 明秀 、 疏 意境 深 远 , 与另 一 面 的佳 句遥 相 辉
收 稿 1期 :0 0 0 — 2 3 2 1— 7 0
主题 , 型 凸现 所特 有 的人 文 景 观—— 小 桥 、 造 流水 、
都显 示 了时代风格 情趣 和艺术 特色 .然 而紫砂 壶器
的装 饰更 多 的还 是沿 袭 传 承 , 绘 画饰 、 有 书刻 饰 、 雕 塑饰 、 纹饰 、 釉饰 、 金属 饰等 , 依然是 紫砂壶 器装 饰艺 术 的主流 .这才使 我们 的紫砂 壶器装 饰艺 术 日臻成 熟 . 成 了独 特 的紫 砂壶器 的艺 术美 . 面就本 人从 形 下
二 雕 塑装饰
海、 志强、 鲍 沈汉 生 和 毛 国强等 , 宜兴 陶 刻装 饰 一直
以任 老 传授 的双 刀 法( 刀法 1 正 和单 刀 法 f 刀 法) 侧 为
雕 塑 装 饰 可 分 为 动 物 象 形 装 饰 和 植 物 象形 装
主. 从而成 为紫砂 陶刻 的主流 以任淦庭 的“ 耳瓶 ” 双
1 6
第4 3卷 第 5期 21 0 0年 1 0月



浅论紫砂陶刻的装饰功能

浅论紫砂陶刻的装饰功能
第4 4卷 第 1 期
21 0 1年 2月




Vo .4 No 1 1 . . 4
Ja gu C rmis in s ea c
F b u r,01 e ray2 1
41
浅 论紫砂 陶刻 的装 饰功能
狄 夕 明
( 兴 24 2 ) 宜 1 2 1
宜兴 紫砂 自明清 发展 成 熟 以来 ,已经 成 为一 种 艺 术 与文 化 、 实用 与欣 赏 、 料 与审 美相 结 合 的具 有 材 中 国民族特 色 的工艺 品。 其是 形 制各异 的紫砂 壶 , 尤
曾等都 笔涉 砂壶 . 陶刻 书画 。
墨 迹刻 划 , 或是 凭 空 运 刀 雕 刻 ; 法 多 种 多样 , 刀 内容
以山水 、 物 、 鸟为 主 , 字 有行 、 、 、 、 、 人 花 文 草 楷 隶 篆 魏 碑 、 鼎 、 鼓 等 各 体 书法 ; 文 一 般 含 有 切 情 、 钟 石 铭 切 理、 切茶 、 壶 的深 刻 意蕴 , 图案 都是 祥瑞 之 物 、 切 而 吉 兆之 事 ,不 同艺 人 使用 不 同技 法会 表 现 出不 同 的艺
1 陶刻装 饰 凸现 作 品的人 文元 素 紫砂 壶 是 中 国茶 文 化 的承载 体 。获得 了文化 人
图 l 柱 础 壶
铭文 。这种 运用 陶刻抒 发文 人 情趣 的 紫砂 壶有 着 强
烈 的个 性风 格 和艺 术 内涵 , 庄文 秀 中壶 里有 诗 , 端 气
的支 持 和参 与 , 器皿 造 型 日趋 丰 富 , 意 深远 , 使 寓 间 或 饰 以诗 书画 印 , 品位 高雅 。 别是 清代 嘉道 年 间 的 特 “ 曼生 壶 ” 在 紫砂 陶刻 史上 是一 个 里程 碑 , 不拘 泥 . 它

以刀为笔玩转紫砂陶——浅析宜兴紫砂陶刻装饰手法

以刀为笔玩转紫砂陶——浅析宜兴紫砂陶刻装饰手法
术 的颂赞 。
【 考文 献 】 参
[】 1 良绍 紫砂赏 玩 台湾艺 术园书 公司 ,1 9 年版 93 【 ] 荣 中国陶 瓷文献指 南 轻工业 出版社 ,1 8 年 版 2徐 98 [ ] 庆正 简 明陶瓷词典 . 3汪 上海辞典 出版社 ,1 8 年版 99
以刻 为 本 的 陶刻 ,刀 法至 关 重 要 ,然 而 刀 法在 很 大 程度 上 是 靠模 拟 笔 的 表现 形 态 而产 生 的 。 笔法 的 体 现 同 时也 有 赖于 刀 的 灵活 运 用 。 因此 二 者 的 交融 、 良
上 的创 新 往往 是 借 助 于某 种 传 统 去发 展 ,比 如清 末 康
有 为 先 生 为 改 当 时 毫 无 生 气 的 “ 阁体 ” ,提 出 了 馆
供 春 、 时大 彬 ,清代 的陈 鸣远 、邵 大 亨 ,无 一 个不 是
艺 惊 四座 。
“ 学 ” 书风 ,实 质 是把 一 千 多 年前 的 北 魏 时期 ,魏 碑
随字 贵 。欺 哄 紫 砂 玩 家 ,漫 天 要 价 ,这 ~ 错 误 的 概 念 ,误 解 了陶 刻 的 存在 价 值 ,也 阻碍 了 陶刻 艺 术 的 发
展 与进 步 。
流 ,透 过 艺 术 的形 象做 心 灵 的 交 流 。紫 砂 陶 刻 ,既 是
物质 产 品 ,又是 精 神 产 品 ,她 将 诗 书 画铭 吸 纳 交融 , 使 其充 盈 文 化 味和 书卷 气 ,满 足 了人 们 的审 美情 趣 与 鉴 赏需 求。 紫砂 陶刻 装饰 是一 门学 问 ,也 是 一 门对 文 化人 具 有 特 殊魅 力 和 诱惑 力 的艺 术 。在 今 天 ,文人 参
关键 词 :宜 兴紫砂 ;陶刻手法 ;以 刀为笔

紫砂陶刻装饰对紫砂器的作用

紫砂陶刻装饰对紫砂器的作用

紫砂陶刻装饰对紫砂器的作用
紫砂陶刻装饰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陶器表面雕刻、划线、涂花、填彩等技术手段的使用。

在紫砂器的制作中,陶刻装饰起着重要的美化和实用作用。

首先,陶刻装饰可以美化紫砂器。

紫砂器本身材质单纯,没有繁琐的装饰花纹,但是通过陶刻装饰可以丰富器物外型,提高器物的审美价值。

陶刻艺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达到美化紫砂器的效果,比如在表面刻画动植物形象,运用不同的线条、色彩、立体等技法,增加器物的立体感和生动感。

此外,还可以在紫砂器的口沿、底座等位置进行雕刻,更好地呈现器物的整体美感。

陶刻装饰不仅能饰品紫砂器,还能够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风韵,使紫砂器更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其次,陶刻装饰还起着实用作用。

在紫砂器上的陶刻装饰使得器物表面更为坚硬,不容易损坏,增加了紫砂器的使用寿命。

同时,陶刻装饰还可增加紫砂器的功能,使其具有更多的使用价值。

例如,在茶具制作中,紫砂壶上的陶刻装饰可以增加壶身的摩擦力,便于顺手拿握,防止从手中滑落。

在滤水器的制作中,陶刻装饰可以增加滤水器的通气孔的排放量,使得滤水器的滤水效果更为高效。

综上所述,紫砂陶刻装饰在紫砂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美化了器物表面,增加了器物的审美价值,还使紫砂器的实用功能更为全面,丰富了器物的使用场合。

因此,紫砂陶刻装饰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工艺,成为了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工艺品,受到了广泛的喜爱和青睐。

浅谈紫砂陶刻艺术的形式以及含义

浅谈紫砂陶刻艺术的形式以及含义

浅谈紫砂陶刻艺术的形式以及含义【摘要】紫砂陶刻艺术作为传统中国陶艺形式之一,在艺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从紫砂陶刻艺术的形式特点、历史渊源、作品寓意与含义、当代影响以及传承发展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对紫砂陶刻艺术的全面分析,可以看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文章也探讨了紫砂陶刻艺术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和时代意义。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加深入了解紫砂陶刻艺术的独特之处,以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关键词】紫砂陶刻艺术,形式特点,历史渊源,寓意与含义,当代影响,传承与发展,社会影响,未来发展,时代意义。

1. 引言1.1 介绍浅谈紫砂陶刻艺术的重要性紫砂陶刻艺术作为中国传统工艺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更体现在人们生活中对艺术的追求和热爱。

紫砂陶刻作品常常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成为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瑰宝。

通过对紫砂陶刻艺术的研究和欣赏,人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到艺术的魅力,丰富自己的审美情趣。

紫砂陶刻作品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让人们在品味艺术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浅谈紫砂陶刻艺术的重要性,不仅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更是为了让人们在当代社会中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和美好,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1.2 阐述紫砂陶刻艺术在艺术领域的地位紫砂陶刻艺术在艺术领域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它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朵璀璨明珠。

紫砂陶刻作品的精湛工艺和独特风格,使其在艺术收藏界和艺术市场上备受瞩目。

紫砂陶刻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工艺,更是一种艺术。

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陶艺与雕刻相结合,以纹饰、造型和色彩展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在当代艺术领域,紫砂陶刻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不断吸引着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紫砂陶刻艺术在艺术领域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它将继续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和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紫砂“半月壶”的视角谈陶刻与壶艺

以紫砂“半月壶”的视角谈陶刻与壶艺

以紫砂“半月壶”的视角谈陶刻与壶艺作者:闵华萍来源:《佛山陶瓷》2022年第03期摘要:紫砂陶刻是紫砂壶装饰艺术中一种经典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的陶刻内容给予紫砂壶独具特色的文化气韵,增添锦上添花之笔。

“半月壶”集半月与陶刻于一身,一气呵成的陶刻艺术、璀璨的半月与紫砂壶融为一体,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遐想,又彰显着紫砂壶的质朴与高雅。

关键词:半月壶;陶刻;内容;寓意1 前言众所周知,紫砂壶完美地将泡茶的实用、艺术的审美以及文化情感融合在一起,在不同的时代都能实现时代审美的契合,总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常常成为文人雅士把玩与赏析的茶具。

显然,紫砂壶往往不是通過华丽的装饰来彰显美的,它以一种独特的文化气质让人无限回味。

2紫砂陶刻装饰装饰艺术是紫砂壶常用的艺术表现形式,装饰艺术在紫砂壶中的装饰不是简单堆砌,其讲究的是增添紫砂壶的灵气而不夺其真。

不同的装饰艺术足以点缀出紫砂壶更为独特的艺术文化气质,陶刻装饰是一种经典的艺术手法,紫砂陶刻由古代陶器的雕刻衍生而出,从最初的壶底雕刻逐渐延伸至壶身、壶盖等,陶刻艺术涉及诗词、书画、金石艺术、题词等,内容包含一些具备哲理性的诗句引人深思与品悟,紫砂陶刻实现空间、文化上的跨越,呈现出百家齐放的美好局面,逐渐吸引更多文人骚客认识紫砂壶艺术的价值。

在艺术文化历史的潮流中,陶刻艺术仍未被淘汰,反而以一种积极拓展的方式坚强地生存着,这与陶刻文化坚固的文化内涵有着密切的关系。

陶刻艺术非常考究陶刻人的各个方面,一种性格上的考究,紫砂壶的坯体相对有限,陶刻者需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才能刻画出想要的陶刻效果;一种陶刻刀法的讲究,陶刻需要在坯体上出现刀法的痕迹,陶刻人需要熟练掌握刀法的技巧与不同文体刻画的手法,从而能够在坯体上起成转折形成粗细适度、轻重有力、自然的陶刻内容,这是一气呵成的。

一种文化素养的修行,陶刻人需要了解各方面的知识,根据不同文化内容的特点刻画出不同文体的气韵,得到赏心悦目的作品。

论紫砂壶“龙吟”的陶刻装饰艺术

论紫砂壶“龙吟”的陶刻装饰艺术
【参考文献】 [1] 汪成琼《紫砂陶刻艺术浅谈》 [2] 张美玲《论紫砂陶刻的前世今生》
我在紫砂陶刻艺术的创作过程中一直以陈曼生“铁 干银钩、简意驭繁”为指导思想,因为紫砂壶本来就不 上釉色、素面朝天,本来的纹路肌理就是很好的创作背 景,所以简约、古朴、清逸、典雅就是我在陶刻艺术之 路上追求的至高意境。一把紫砂壶,配上陶刻内容,让 我们在回味茶香、余甘留舌之时,仔细把玩端详,体会 壶身铭文之深刻内涵。这把紫砂壶取名“龙吟”,除了 形态的捏塑方面有着龙的元素在里面之外,我特意选择 “山水之间,可作主人”作为铭文,可以看作是飞龙在 天、潜龙入水,山水之间都是它的自由之地的意思之 外,还颇有几分欧阳大儒“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 间也”的情趣和雅兴。在当下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之余, 不妨来到山水之间,放松身心,作山水的主人,也作片 刻,到明代的时候逐渐 形成规制,流行开来。作为一件喝茶品茗的实用茶具, 紫砂壶古朴典雅、造型各异,上面可以用书法、绘画、 陶刻等等的手法进行装饰,一直以来深受高官富贾、文 人墨客的喜欢和青睐。紫砂原矿这种神奇的泥料,只有 在宜兴丁蜀才能觅得其行踪,世世代代的宜兴紫砂艺人 把手中的“五色土”幻化成形态各异、变化万千的各种 器型,经过118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烧制以后,又产生了 奇妙的色泽变化,遇水则呈现水雾袅袅之情景,把玩日 久则散发出幽幽之光,仿佛玉石一般温润尔雅。从一把 小小的紫砂壶中,承载着上下五千年的古老文明。今 天,年轻一辈的紫砂艺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 新,演绎出了紫砂艺术无穷无尽的魅力,紫砂壶更是成 为了炙手可热的茶座佳品和收藏珍品,吸引着许多壶友 和收藏家关注的目光。
96 CERAMICS SCIENCE & ART
《龙 吟》
我的这把“龙吟”紫砂壶,其灵感来源就是中国传 统文化中龙的形象,极具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壶 身曲线强劲有力,浑圆饱满,充盈着一股挺拔向上之气 韵。三弯流婉约隽永,自壶身胥出,出水利索,与壶身 衔接之处有着龙嘴的造型装饰,在精致中透露出威武霸 气之感,圈形壶把也是龙的形象来装饰点缀,坚挺有 力,刚柔相济,端握舒适,和壶嘴遥相呼应,自成一 体。壶盖微微向上隆起,加上扁圆四方形钮,犹如层层 方形叠加,设计感强烈,层次感丰富。此壶泥料上乘、 构思巧妙、工艺精湛、造型瑰丽,宛如苍龙于云水之间 吟啸,此等奇伟景象,全部容纳于一壶之中,让人不禁 啧啧称赞。然而此壶的点睛之笔在于壶身陶刻“山水之 间,可作主人”,八个大字赫然在列,用笔流畅俊逸, 纯熟老道,刻绘强调刀锋,遒劲有力,使得整器金石 味、文人味、书卷味并举,让人观之,时而活泼灵动, 时而磅礴大气,意境深远,宛如神龙一般,见首而不见 尾。

浅谈宜兴紫砂陶刻

浅谈宜兴紫砂陶刻

式, 同时要掌握切实的基本功 , 真正达到 “ 壶随字意 , 字以壶传” 。
紫砂工艺 , 除“ 壶” 以外 , 品种范围很 广 , 有盆 、 瓶、 鼎、 日用紫砂器 等, 雕刻亦可在其他陈设品发挥它的特点 。 看 紫砂 陶刻艺术 的优
艺装饰 , 不管是 哪一位书画名家在饰 壶时 , 倘若 不加刻意经 营 , 的深度 与空 间要求 , 就算是笔墨技法高超 , 也 只能说是壶上 留下 了某某名家的墨迹 , 不能算是一件成功 的陶刻艺术 品。
影响的是 清中期 的陈曼生 。曼生壶打开了紫砂 步入 艺术殿 堂的 通道 , 如 陈鸣远的南瓜形 壶上刻有 “ 仿得 东陵式 盛来 雪香 ” , 自
具备多年雕刻经验的紫砂艺人进行雕刻工序 ,或熟悉 紫砂 陶刻
的书画家亲手雕刻 , 他们在确定大体轮廓安排后 , 用斜 刀刻法 以 刀代笔 , 唯刻画精细 的作 品 , 必须注 意行 刀的浮沉利钝 、 深浅 宽 窄、 刀势 的气脉连贯 , 以显示出迹外传 神的韵致 。空刻用 刀必须 胸有成竹 , 自由驰骋 , 犹如天马行 空 , 刀法 多变 , 可轻 可重 , 或虚
此之后 , 朱石梅 、 梅调鼎 、 吴 昌硕 、 任伯年 、 于佑 任等许多著名 书
画家参与紫砂 陶刻 , 发扬 光大 了紫砂艺术 , 推进了紫砂壶艺的繁
荣。 清末 , 据资料记载 , 宜兴当地较有名气 的书画家 , 受壶商的聘 请从事紫砂器的陶刻 ,他们是兼职于 陶刻 的宜兴文人 ,有崔克 顺, 陈懋生 , 陈研卿 , 沈端 田, 卢兰芳 , 韩泰等 . 他们 笔法老辣 , 技
近年来 , 书画界 和紫砂壶仍然有着不解之缘 , 在 风格 的追求 上, 各具 面貌 , 或飘逸 潇丽 , 或顿挫有致 , 书味浓郁 , 用刀 的变化 亦 在继 承传统 的基础上突出了个人 的风格 ,章法 的布局上亦是

竹影潇潇亦感怀——浅谈陶刻作品“虚怀若谷”的创作感悟

竹影潇潇亦感怀——浅谈陶刻作品“虚怀若谷”的创作感悟

竹影潇潇亦感怀一一浅谈陶刻作品"虚怀若谷 的创作感悟李启山【摘要】竹刻是一种相当雅致的艺术形式,紫砂艺术的诞 生始终与竹为伴,竹的意蕴可以说已经深入到紫砂的骨髓, 在紫砂陶刻创作中,刻的是竹,塑的是心,情感是陶刻艺术 的最终归宿。

【关键词】紫砂;陶刻;竹;文化竹子是中国人相当熟悉的一种植物,之所以熟悉并 非人人宅有竹林,食有竹笋,而是从古至今,各种竹制 品始终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大文豪苏东坡也曾经说 过,可以吃饭没有肉,但不能生活中没有竹。

这个说法 虽然有些夸张,但却符合那个时代文人的秉性。

文人文 化在竹子的艺术化过程中可谓起到了绝大的推动作用。

由于竹子有节,青翠,具有相当的韧性,所以可以弯曲 制作成各种各样的竹制品,当见得多了,也就对竹子的 种种特性耳熟能详,渐渐地,古代文人就赋予了竹子种 种的雅号,认为竹子是人世间种种美好品质的象征,这 就为各种文艺创作提供了基础的土壤,并最终衍生出广 泛的社会认识,这种认识没有在时光中沉沦,相反人们 总是一再记起,口耳相传,这其中自少不了艺术创作的 功劳。

紫砂陶刻艺术作为紫砂艺术的分支,对于竹的刻画 可以说古已有之,历代精善此道者,多少都制作过与 “竹”相关的作品。

所以在紫砂陶刻创作中,竹的形象 多种多样,显示出各种不同的性格,通过这些性格,可 以从中感知到微妙的情感差别,让人收获种种的共鸣。

对于陶刻创作者自身来说,成长是一种缓慢且无法量化 的过程,刻画技艺的深浅大部分基于刻刀的运用,用刀 的功力决定了作品最基础的走势,而想要塑造更高的意 境,光有刀法就不足够了,个人的修养,眼界,认识甚 至情绪情感都会影响作品最终的效果,所以在下刀刻画 之前,排除杂念,集中精神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步骤, 作品“虚怀若谷”的创作,就是基于这一内心的准备创 作而成的。

相对于紫砂壶有着相对固定的形体结构,紫砂陶刻 的创作就拥有更高的自由度,但在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 作品中却很难发现其中自由创作的痕迹,即便是清末时 期拥有极髙成就的“玉成窑”也是如此,这些作品美则 美矣,雅则雅之,但却总是给人一种在既定的框架中施 展的感觉,无法跳出囚笼,只能在一个限定的区域打转。

浅谈紫砂陶刻装饰

浅谈紫砂陶刻装饰
画 ”而 且 要 书 画 出 宣 纸 上 没 有 的 “ , 味道 ” 可 供 镌 刻 , 的部 分壶 身 造 型大 都是 不 同形 态 的 曲面 ,或 书 或 画
装 饰 于紫 砂光 器 与 筋纹 器 。而绘 画 陶刻 除 了紫 砂光 器 造 型之外 , 些 紫砂 花器 也有 采 用 。 是 因为 紫砂 一 这 光 器一 般 整体 构 图 画面 “ 净 ” 与 国学 书法 的“ 干 , 高古
之风” 相宜 , 绘 画艺 术 就 不存 在 这样 的艺术 适 宜性 而 的“ 隘 ” 无 论光 器 还是 花 器 . 要 造 型条 件适 宜采 狭 , 只 用 陶刻 装饰 ,一般 都 能 给整 体 造 型艺 术 增 添艺 术 内 容。 对 于紫 砂 艺术 来说 ,一 把好 壶 皆有 它作 为好 壶 的个 性 , 质 、 型 、 神 都 要做 到 完 美 , 如采 用 紫 材 造 精 假
合作 发 展紫 砂 陶刻优 秀 作 品 的先河 。对 现代 紫 砂 陶
刻艺 术 的发 展 来说 , 我们 不但 要 寻 求两 方 合 作 , 可 更 以 寻求 三方 合 作 。“ 术业 有 专攻 ” ,把 最好 的紫 砂 艺
紫砂 整体 造 型 的适 宜关 系 。壶非 纸 ,必须 “ 因壶 制 宜 ” 优 秀 的紫砂 陶刻艺 术 家 , 壶 身 、 , 把 壶把 、 嘴 、 壶 壶 盖 看 成是 一 个完 整 的 陶坯 画 面 。 部 分 非但 都 能 “ 各 书
画面 自身 的 布局 与 构 图规 则 , 又要 注重 布 局 、 图与 构
兼备 太 过 强人 所 难 , 这样 的紫砂 艺 人 只 占少 数 , 因此
便局 限了现 代紫 砂 陶刻 艺术 的发展 。 在紫 砂历 史上 , 著名 的“ 生 壶 ” 已为 我们 开 创 了紫 砂 艺人 与文人 曼 早

试论紫砂壶陶刻装饰的表现形式

试论紫砂壶陶刻装饰的表现形式
腕配合 , 重顿挫有神 , 条变化有致 , 面生 动。 轻 线 画 紫 砂 陶刻 的表 现形式 , 线 描 阴刻外 . 有 阳刻 、 除 还 琢
就 阳 易于刻 画 。 金石 印章 是方寸之物 , 紫砂陶坯 的坯体 要大 沙 地 等 。线 描 阴 刻 , 是 凹状 的 刻 文 , 刻 就 是 凸状 的 刻 而
的行 为 方 式 ,单 纯 的刻 字 刻 画就 是 宜 兴 地 方 所 谓 的 刻 底
刻 , 有墨迹 的规 范束缚 , 没 以单 刀行走 较 多 , 亦有 加 强补 刀或两面人 刀的。 刻底 子可 以 自己进 行 , 也可 以请人 代为
书 画 , 后 运 刀 。空 刻 须 由擅 长 书 画 并 有 一 定 雕 刻 经 验 的 然 紫 砂 艺人进 行 , 确定 大体 轮廓 安排 后 , 刀直接 镌 刻 , 在 以
子, 虽然 有水 平高 低之分 。 只是 技艺 娴 熟与 否 的 区别 , 也 是技 术层 面的要 求 ,在 陶都宜兴 从事这 样 陶刻 的工 匠少 说有 几百之 多 , 中绝 大多数 只在产 品上作机 械刻 画 , 其 而
不 是 二 度 创 作 。 刻 中最 主要 的 是 艺 术 层 面 ( 陶 下转第 4 8页)
期。 紫砂壶艺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进入现代 , 特
关 键词 : 砂 壶 ; 紫 陶刻
1 陶亥 的独 至 之 处 0 4
陶刻 用 刀 不 比金 石 用 刀 , 体 材 质 比 金 石 印 章 松 软 , 坯 得 多 . 刻 的 自由度 也 大 得 多 , 此 陶 刻 一 般 用 薄 刃 快 口 陶 因
要求运 刀快捷 , 慢则呆板 无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下刀和 走刀 时 , 意指 、 在 注

浅谈紫砂壶陶刻铭文情与理

浅谈紫砂壶陶刻铭文情与理
未解 煎 , 君 录 哪 知 味 ” 因此 要 品 此 “ 桐 。 白石 茶 ” 其 真 趣 . 得 就 得请 这 位 “ 录 哪 知 味 ” 桐 君 . 其 独 特 的 文 化 魅 力 吸 引 饮 有 的 以 者 , 情 节 涵 义 是 何 等 的切 壶 、 情 、 意 。 其 切 切
结庐 栖 身 , 以采 药 求 道 , 医 济世 , 人 尊 称 为 桐 君 。 擅 长 识 行 被 他 别 草 木金 石 的性 味 , 撰 有 记 录 茶 事 的《 君 录 》 但 没 有 煎 饮 并 桐 , 过 , 如 唐 代 诗 人 刘 禹 锡 在 《 山兰 若 试 茶 歌 》 :炎 帝 虽 尝 正 西 云 “
境 、 凡 脱 俗 的趣 味往 往 会 改 变 一 个 人 的处 事 哲 理 、 个 人 的 超 一
命运 。如陈文南 的“ 度壶”见 图 2 , 大 ( ) 以传 统 的 圆 器 “ 球 ” 掇 、
“ 包 ” 基 础 , 腹饱满 , 盖 , 桥为钮 , 壶身浑然一体 , 蛋 为 壶 截 过 与
2 紫砂壶陶刻铭文之“ 。 理”
所谓“ ” 即“ 理 ” 理 . 哲 。人 们 往 往 在 品茶 修 闲 之 时 回 顾 往
事 、 视 现 实 、 往 开来 . 断 总 结 经 验 . 不 同 的 角 度 汲 取 营 正 继 不 从 养 、 高 修 为 , 善 处 理 好 社 会 、 活 及 周 围 一 切 的 为人 处 事 提 妥 生 关 系 。 与 其 它 陶 瓷 相 比 . 砂 壶 艺 有 着 自已特 有 的气 质 . 紫 除材 质 上 的朴 实 、 厚 外 . 造 型 和 陶刻 装 饰 铭 文 的 哲 理 通 常 会 成 淳 其
片 , 山 白露 , 西 云垂 绿 脚 , 浮 碧 乳 。 意 思 是 以清 泉 煮 白石 茶 , 香 ” 茶汤清 澈 , 白花 浮 在 表 面 , 气 袅 袅 而 上 , 如 流 起 的 绿 云 ; 热 犹 “ ” 即 是 “ ” 是 引用 了 晋 舍 人 杜 毓 的 “ 之 以匏 ” 匏 就 是 瓢 。 匏 , 酌 , 瓢 。 “ 君 ” 传 是 黄 帝 时 的人 。 浙 江桐 庐 东 山湾 大桐 树 下 而 桐 相 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一 , 它 充 分利 用 紫 砂 泥 料 所 固有 的 本 色 和 特 性 , 在 泥坯 上先
用 毛笔 写 好 墨 稿 , 然 后 用 锋 利 的钢 刀 依 迹 刻 去 , 有 的 在 刻 好 后 再 填描各种色泥 . 最 后 经 高 温烧 制 而 成 。在 陶刻 装 饰 中 , 诗、 书、 画、 印 四位 一 体 , 撷取 古 诗 词 之 佳 句 , 缀 以书法、 绘 画, 配 以
对 书 画 的珍 爱 与 收藏 活动 代 不 消 歇 ,铭 刻书 画也 在一 定 程 度 上 对 紫 砂 壶 美 的 整 体 布 局 产生 影 响 。 因此 , 壶 身 有 了搭 配 就 有
了形 式 上 的审 美 课 题 的 产 生 。 显然 , 人 们 在 把 玩 紫 砂 壶 时 有 一
手 段 制 作 工 艺 品 。陶 刻 装饰 是紫 砂 壶 应 用 最 广 泛 的装 饰 方 法
也 是 紫砂 壶 艺 术 作 品具 有 不 朽 的 艺 术 魅 力 的 根 本 原 因 。英 国
1 紫砂壶陶刻装饰的历程
紫 砂 壶 中 的 陶刻 装 饰 ,是 由制 壶 艺 人 署 名 落 款 而 逐 渐 发 展 起 来 的 一 种装 饰 形 式 , 最早 见 于元 代 壶 铭 “ 且吃茶 , 清隐” 五
中 发现 作 品 的极 高 审 美 价 值 。
另外 书画 内容 与 紫 砂 壶 结合 往 往 会 产 生 内在 的 含 义 或
意味 。 体 现 为 一 种 哲理 、 诗情或神韵 , 经 常 是 只 可 意会 , 不 可 言 传, 需要欣赏者反复品味、 细心感悟 , 用 心 灵 去 探 究 和领 悟 , 这
遒 劲 的金 石 刀法 , 使 壶艺 与 陶刻 取 得 完 美 和 谐 的统 一 , 成 为 具 有 高 雅 气质 和浓 郁 文 化 的 实 用 艺 术 品 。
种 综 合 的审 美 习 惯 ,他们 总是 在 这 种 欣 赏 的 过程 中 赞 叹 其 形
式 上美 的完 整 性 . 又藉 此 抒 发 思 古 之 幽 情 , 人 们 也 从 书 画 铭 刻
5 0
第4 6卷 第 4期 2 0 1 3年 0 8月




J i a n g s u Ce r a mi c s
Vo 1 . 4 6 . N o . 4 A u g u s t , 2 0 1 3
浅析紫砂 壶 陶刻装饰 的思考
姚 夏 雨
( 《 宜 兴 日报 》 书 画院 墨颜 居 工 作室 , 宜兴 2 1 4 2 2 1 )
取 古 诗 词 之佳 句 , 缀 以书法、 绘画, 配 以遒 劲 的 金 石 刀 法 , 使 壶艺与 陶刻取得完美和 谐的统 一 , 成为 具 有 高 雅 气质 和 浓 郁 文 化 的 实 用 艺 术 品 。本 文 从 “ 石瓢壶” 、 “ 六和春风 壶” 、 “ 西参 与 使 当时 的紫 砂 壶 一 改 过 去 的 繁 琐 ,设 计 出 简 洁 、 明 快、 新颖、 美观的造型 , 线面结合较多 , 体 现 了设 计 功 能 与形 式 的统一 , 大 面 积 的 空 白 留得 干净 利 索 , 让诗 、 书、 画、 印 尽 情 发
挥, 从而将诗、 书、 画、 印集 为一 体 , 达 到 完 美 统 一 。而 今 , 也 有 很 多 书 画家 与紫 砂 艺 人 合 作 ,紫砂 壶 上 的 铭 文 往 往 选 取 古 代
表 性 的作 品 出 发 , 举 例 说 明 紫 砂 壶 陶刻 装 饰 的 艺 术 性 。 关 键 词 紫砂 壶 ; 陶刻: 装 饰
庞 薰 栗 先 生 在论 及 装 饰 的概 念 时 曾说 : “ 什 么 叫装 饰 ?装 者, 藏也 ; 饰者 , 物 既 成 啊舢 以 文采 也 。 ” 所 谓 的装 饰 艺 术 , 就 是 以丰 富 、 强 烈而 完 美 的装 饰 性 为 特 征 的一 种 艺 术 形 式 。 它 可 以 按 照 形 象 思 维 创 作 富 有 装饰 性 的绘 画或 雕 塑 ,可 以 以设 计 意 识及功能为主导 , 驾驭一定的材料 , 运 用装 饰 技 巧及 某 种 工艺
摘 要 装 饰 艺 术 , 就 是 以丰 富、 强 烈 而 完 美 的装 饰 性 为 特 征 的 一种 艺 术 形 式 。 陶刻 装 饰 是 紫 砂 壶 应 用 最 广 泛 的装 饰 方 法 之 一 , 它 充 分 利 用 紫砂 泥 料 所 固有 的本 色 和 特 性 , 诗、 书、 画、 印 四位 一体 , 撷
著名艺术理论 家克莱夫 ・ 贝尔认为 : “ 艺 术 品 中必 定 存 在 着 某 种特性 . 离开它 . 艺术 品就 不 能 作 为 艺 术 品而 存 在 ; 有了它 , 任 何 作 品 至 少 不会 一 点 价 值 也 没 有 。 这 是 一 种 什 么性 质 呢 ? 可 做
解 释 的 回答 只 有 一个 . 那就是 ‘ 有 意 味 的形 式 ’ 。” 贝 尔 的 这 句
紫 砂 壶 的 陶 刻装 饰 艺 术 在 于 它 的 内容 与 器 型 的搭 配 如 何 取 得
和谐 . 为单 纯 的紫 砂 壶 提 供 最 好 的衬 托 。 也 就 是 说 一 把 器 型 完 好 的紫 砂 壶 制 作 完成 以后 , 以 何 种 字体 、 何种 画面、 何 种 内容 、
何 种 刀 法 在 紫 砂 壶 的何 种 部 位 进 行 镌 刻 尤 为 重 要 。 由 于 历 来
字草书 。至明代 , 供春、 时大彬等名家所制紫砂壶都刻有作者
的姓 名 和 制 作 年 代 ,一般 都 刻 于 壶 的底 部 或 壶 盖 的子 I ; 3 下 等
不 显 眼 处 。在 清 代嘉 靖 、 道 光 年 间 陶 刻 装饰 已 趋 于 成 熟 , 陈曼
富有 哲 思 的话 . 强调了“ 形式” 与艺 术 品 内 的各 个 部 分 和 素 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