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初中道德与法治《生命的追问》.docx
初中《道德与政治》《生命的思考》精品学案(整理含答案)
初中《道德与政治》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精品学案第八课 探问生命第1课时 生命可以永恒吗一、学习目标1.培养热爱生命、珍视生命的情感,认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实现人生的价值 。
2.能正确认识生命的短暂性和接续性,学会从容面对生命,担当一份使命。
3.了解生命的短暂性和生命的接续性。
二、自主预习1.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 。
2.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 ”的生命,还是“ ”的生命。
3.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 中的生命、 上的生命。
三、合作探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中主人公那段著名的独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你认为什么样的生命最具有价值?(3)你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四、随堂演练1.“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说明了( )A.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帆风顺的B.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C.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而且生命是短暂的D.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2.长生不老是许多人的梦想,但即使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人也难逃最终的死亡。
这启示我们 ( )①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②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我们要感激生命的获得 ③要向死而生,好好活着,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④生命有时尽,要认真对待生命的每一天,让它变得丰富、充实和有意义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3.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她(他)的家人有了新的身份,她(他)的家族后继有人,她(他)给家人带来了无数的快乐,国家又增添了一个纳税人……这则材料说明了 ( )①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③生命的接续,续 ②在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④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4.古罗马著名政治家、哲学家西塞罗说:“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
8.1认识生命(教材问题解答)-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资料(2024)
七上教材问题解答第15课时《认识生命》1.P60【参考答案】(1)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如:生命中还有的重要仪式有结婚仪式、入职仪式等等。
因为这些日子都值得纪念,都是我们生命成长中的重要时刻,都很珍贵。
(2)感悟: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财富。
2.P61【参考答案】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如:我与众不同的地方:我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我喜欢总结性的思维,喜欢归纳,不喜欢人云亦云的。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会汲取不同的物质和精神养分,形成独特的个性品质,拥有不同的人生道路。
3.P62【参考答案】(1)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
新陈代谢、生老病死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我们应感恩生命的获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风险之中,让生命的每一段历程都变得精彩和有意义。
(2)我们珍爱生命。
4.P63【参考答案】(1)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
因为上述是伟大的思想、崇高的信仰、高尚的道德,是社会的主流,所以会流传下来。
(2)“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这句话是臧克家在《有的人》一诗中用来评价不同人生价值和意义的。
这句话通过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念和生活态度。
具体来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部分指的是那些一生致力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即使他们的身体已经不在,但他们的精神、思想和影响力仍然活着,活在人们的心中。
这部分主要指的是像鲁迅这样的伟大人物,他们的精神和思想通过他们的作品和影响,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这部分指的是那些虽然身体还活着,但精神上已经死亡的人。
他们可能生活在社会上,但对生活没有热情,对世界缺乏思考,心灵已经枯萎,精神已经死亡。
这部分主要批判了那些思想僵化、精神空虚的人,尽管他们身体上还活着,但在精神上已经没有任何价值。
臧克家的这首诗通过对这两种人生状态的对比,强调了人生的真正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即一个人对社会、对人民的贡献和影响。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教案(六课时)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教案(六课时)第八课探问生命第1课时生命可以永恒吗核心素养1.培养感激生命、热爱生命、珍视生命的情怀。
2.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对生命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理解生命有时尽,生命有接续。
4.懂得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和短暂的;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生命有时尽。
难点:理解生命有接续。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一话题“生命可以永恒吗”。
课件出示:(1)学习目标。
(2)自主学习内容。
讲授新课一、生命有时尽1.活动一:课件展示材料。
有一天,我在楼下玩的时候,碰巧下雨了,我就躲在屋檐下面避雨。
突然,我看到一些黑黑的小东西,原来是一群小蚂蚁正在搬家。
它们头上都顶着一些食物、蚂蚁卵,它们一个挨着一个,生怕食物和蚂蚁卵会掉在地上。
我逆着它们走来的方向,看见它们的家被水淹没了。
它们正在奋力地抢救着自己的食物和保护后代的生命,蚂蚁们团团围住剩下的食物,浩浩荡荡地前进,冒着大风大雨向另外一个家爬去,我似乎听到了它们齐心协力的口号声……提问:蚂蚁为什么要努力保护食物和后代的生命?你从蚂蚁的身上学到了什么?归纳:生命来之不易。
2.活动二:课件播放视频《为什么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
提问:你有何感悟?提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
归纳:生命是独特的。
3.活动三:课件播放视频《生命的进程》。
提问:看完视频,你感受到了什么?提示:感受到新生命的孕育之旅、母亲孕育生命的不易和磨难。
我们可以通过保养、护理来延续容颜的衰老,但是我们的器官、机能和我们的人生阅历无法回到最初的样子了。
我们现在是少年,我们不可能再回到婴孩时候的状态了。
归纳: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也是短暂的。
4.笔记整理:生命的特点:①生命来之不易;②生命是独特的;③生命是不可逆的;④生命是短暂的。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单元测试题(四) 生命的思考
单元测试题(四)生命的思考(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人类不是孤立存在的,是有别于一般动物的高级动物,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
对生命认识正确的是( B )①每种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②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者③生命最宝贵,每种生物都只有一次生命④生命是可爱、可敬和可贵的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季羡林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人生真有意义和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在于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这句话启发我们( D )A.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要热爱生命B.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非常短暂C.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D.每个人都要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4.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四万多医务工作者齐聚武汉,他们被称为“最美逆行者”,“不计报酬、不论生死”“这就是打仗,和病毒战斗,和时间赛跑,只有跑赢了,我们才能挽救更多生命”。
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行动( C )①体现了对自我生命轻视、对他人生命重视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③诠释了“生命至上、敬畏生命”的真谛④弘扬了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当汽车被引燃大火时,孙刚不顾个人安危,冲进驾驶室,一路鸣着笛,沿省道将汽车开出5千米左右,直到确认旁边没人后,才跳车逃生。
狂奔突围的硬汉孙刚的事迹启示我们( D )A.要关切他人的生命,漠视自己的生命B.生命的意义在于救助他人C.面对挫折,要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D.要敬畏生命,自觉珍爱他人的生命6.下图中①和②依次应填的内容是( A )A.生命至上、内心自愿B.风雨同舟、亲密无间C.命运与共、骄傲自豪D.以人为本、和谐统一7.2021年3月,中央文明办在浙江嘉兴举办“中国好人榜”发布活动,207名身边好人光荣上榜。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重难点汇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重难点汇总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一、中学序曲1、新的起点(1)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2)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2、成长的礼物生命给了我们哪些成长的礼物?(1)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2)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3)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4)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二、少年有梦1.有梦就有希望(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2)少年梦想的特点①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②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2.勉力就有改变(1)我们怎样才能实现梦想?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
勉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2)甚么是勉力?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3)怎样努力?1①努力,需要立志。
②努力,需要坚持。
③努力也有方法。
第二课研究新天地一、研究伴成长1.打开研究之窗(如何正确认识研究?)(1)中学阶段,研究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研究,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能力的培养。
(2)研究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尝,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研究。
研究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3)研究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4)研究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5)研究没有终点。
我们终生都在研究,终生都需要研究。
2.研究点亮生命(我们为甚么要研究?)(1)研究,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
(2)研究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
(3)研究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生命的追问》知识点达标(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生命的追问》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句名言体现了()
A.生命的意义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
B.生命的价值在于解放斗争
C.生命的价值在于做一些伟大的事业
D.我们人生的度过方法
2.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获得了年度国家最髙科学技术奖。
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他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的一系列基础问题,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对于于敏的事迹,以下理解正确的有()
①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②只有获得大奖才能体现出生命的意义
③刻苦勤奋就能取得成就
④为社会做贡献能延伸生命的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3.暴雨突袭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岩前镇,村民魏富贵开着铲车,在洪水里救出百余名乡亲。
当魏富贵回家抢救财物时,家里已是满目疮痍,他对家人很愧疚,但不后悔,他说:“人命最重要!”对魏富贵的言行认识正确的是()
A.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B.关爱自己比关爱他人更重要
C.普通人无法提升生命的价值
D.只有做大事,生命才有价值。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守护生命》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守护生命》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守护生命》教学设计一、知识目标如何守护生命,如何养护精神二、能力目标学会如何爱护身体,懂得安全自,护掌握自救自护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明确生命是宝贵的,既要爱护身体,也要充实精神、养护精神。
重点:爱护身体,守护精神难点:正确面对挫折【导入新课】情景导入: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么生活。
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
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
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胡适《人生有何意义》。
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十课第一框——感受生命的意义。
活动:阅读教材P111运用你的经验,回答:(1)采访三个你生命中重要的人物,请他们说说活着是为了什么。
(2)你的答案是什么呢?答案提示:(1)请同学根据自己实际回答。
(2)为了学习;为了养育后代;为了帮助他人;为了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振兴……一、生命的追问1.教师:有人说,活着是为了学习;也有人说,活着是为了养育后代;也有人为了帮助他人而活,为了梦想而活,甚至为了改变世界而活。
还有人说,活着是为了美食,为了美景;现实中,也有人为了金钱,为了权力而活。
人为什么活着?人们的回答也许各不相同。
但是,对有些人而言,是为了让生命有意义。
2.阅读教材P112阅读感悟及探究与分享,回答:(1)学生分享《雷锋日记》,谈谈自己的感悟。
(2)有人说,不要为别人而活;也有人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谈谈你的思考,并和同学交流分享。
答案提示:(1)感悟: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无论事情大小,我们都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2)人活着,既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
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活出生命的精彩,这样的人生是值得的,是有意义的。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六课师生之间一、走近老师1.了解教师职业(1)教师的工作有什么特点?①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
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靠教育来传承。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②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职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2)时代对教师有什么要求?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2.风格不同的老师(1)为什么老师有不同的风格?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2)我们为什么要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①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好老师的形象,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可能不尽相同。
②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③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
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3)我们怎样与风格不同的老师相处?①承认老师的差别。
②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
③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
④主动交往。
二、师生交往1.教学相长(1)我们为什么要与老师相互交流?古人云:“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2)我们怎样与老师交流?①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②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框敬畏生命教案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中,第八课“探问生命”的第二框“敬畏生命”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敬畏生命的重要性,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珍惜生命,尊重他人生命,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敬畏生命”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敬畏生命的技能。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敬畏生命的知识的应用。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内容逻辑关系
-重点知识点:生命的多样性、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
-词:多样性、价值、意义、尊重、敬畏
-句:生命的多样性是指生命的种类繁多,每一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板书设计:生命的多样性、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
2.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精版2019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第1框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思路】课标分析生命是由无数瞬间构成的,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为宝贵的阶段。
因此,要教会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
使学生懂得人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生命的意义是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来实现的,人生的价值要靠今天的努力学习和将来的积极工作来创造。
一言以蔽之,要使学生意识到生命意义与内涵的创造要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做起,从今天做起。
生命的宝贵,在于生与死给生命规定的界限是那样的短暂。
每个人降临到世上,都有生的基本权利。
作为有意识的特别是有独特自我意识的生命体,人要时时做出如何生的重大抉择。
正是通过这种抉择和行动,人的有限生命释放出了它应有的光和热,树立起了生命的丰碑。
在等级社会中,通常以出生的家庭背景和个体的社会地位来划分生命的贵贱,而社会主义社会,则把维护每一个生命体的天赋平等作为基本原则。
因此,要教会学生善待生命,包括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
把不自杀和滥杀,作为一种关于对待生命的限制性的“善”的基本要求。
同时,还要使学生明白,善待生命还包括在人生的实践中不断地追求自我完善。
因为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过程和不断提升的完善过程,这正是人的生命的高贵所在。
但追求自我完善,并不是要用同样的崇高标准去要求每一个人,而是要求每一个人在认识“今日之我”的基础上,去创造一个较“今日之我”更为完善的“明日之我”;追求自我完善,并不是如同古人一样闭门思过、静心养性,而是在积极的人生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反思、重构、再实践;追求自我完善,也并不是洁身自好、远离社会,而是用发展性的生命去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实现幸福的人生。
尤其在中国已进入小康社会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无论生产、工作和生活,对人的体力付出、生活艰苦等方面的挑战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使学生体会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不断地追求自我完善,保持人生精神上的奋发向上的追求就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按照课程标准的上述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达到如下基本要求:正确理解生命的含义,懂得人的生命不仅有时间的长短之分,更有质的差别。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时 感受生命的意义
生命就像一根火柴 “孩子,趁年轻,何不踏踏实实地工作,以成就一番事业呢?”一老人劝告一少年。 少年满不在乎地回答说:“何必那么急呢?我的青春年华才刚刚开始,时间有的是!
再说,我的美好蓝图还未规划好呢!” “时间可不等人啊!”老人说,并把少年引到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地下室里。 “我什么也看不见!”少年说。 老人擦亮一根火柴 , 对少年说 : “ 趁火柴未熄 , 你在地下室里随便选一件东西出 去吧!” 少年借助微弱的亮光,四处努力辨认地下室的物品,还未等他找到一样东西,火柴 就燃尽了,地下室顿时又变得漆黑一团。 “我什么也没拿到,火柴就灭了!”少年抱怨道。 老人说:“你的青春年华就如同这燃烧的火柴,转瞬即逝,朋友,你要珍惜啊!”
A.生命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国家和民族
B.将个人追求建立在国家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C.要守护自己的生命,不参加有危险的工作
D.生命充满不可预知,要享受当下,得过且过
初中练案·道德与法治
2.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下列行为有利于我们做到这一点的是(
①在家中为爸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立志成为祖国需要的栋梁之才 ②牺牲学习时间,陪朋友去网吧上网 ④利用节假日去敬老院看望老人
发现我的生命 (发现和创造 生命的意义)
初中练案·道德与法治
1.我国第一位歼-10战斗机女飞行员余旭,曾参加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飞行表演,也 在历届中国航展中展示中国空军风采。她说:“我期待能在飞行之路上多添几笔,收藏 在我生命每一页中。”2016年11月12日,余旭在飞行训练中不幸发生事故壮烈牺牲。 余旭的经历告诉我们( B )
B )
④有
③立足本职岗位对社会有所贡献
初中练案·道德与法治
5.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下面的漫画启示我们要(
2019上半年初中思想品德(道德法制)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题及答案(2)
2019上半年初中思想品德(道德法制)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题(2)一、初中道德与法治《生命的追问》题目来源5月1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面试考题1.题目:生命的追问2.内容:人为什么活着?为了学习,为了养育后代,为了帮助他人……人们的回答也许各不相同。
对于有些人来说,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和生命无穷的奥秘已经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了。
但是,对有些人而言,是为了让生命有意义,他们认为探索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的。
怎样得一生是值得过的?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3.基本要求:(1)讲解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2)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3)要有师生互动。
(4)试讲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
答辩题目1.在本节课中人生的意义是什么?2.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课堂导入展示诗歌《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人死了,但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但已经死了,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一起今天的课程:《生命的追问》。
环节二:新课讲授1.人为什么活着活动一:自由探究学生针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自由发言。
回答后教师总结:经过大家的回答可以发现,有的人活着是为了学习,有的人为了养育后代,为了帮助他人……大家的回答也许各不相同。
当然大家的回答都对,但是对于有些人而言,是为了让生命有意义,这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
2.怎样的人生是值得过的活动二:案例分析1.江苏省灌云县唯一一个海上哨所——开山岛民兵哨所,是军事要塞连云港的右翼前哨阵地,也是当年日军侵占连云港时的一个跳板。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感受生命的意义
①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②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③我们要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D
④我们要增强责任感,在奉献中提升生命价值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七(2)班的同学召开了题为“创造生命价值与我的学习”的主 题班会。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你认为下列同学的观点中 正确的是 A.创造生命价值不需要远大的人生目标 B.创造辉煌的人生需要我们长大之后才能实现 C.今天的学习与创造生命价值没多大关系 D.珍爱生命,珍惜学习时间,努力学习也能创造应有的价值
有人说,不要为别人而活; 也有人说,只有为别人而活 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小组讨论: 这两个观点是否矛盾? 你赞成哪个观点?
探究分享
两种观点不矛盾,都有道理,要辩证地看待。
(1)“不要为别人而活”强调每个人要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 自我价值,不要浑浑噩噩,人云亦云,从这个角度来说是正确 的。如果认为人只是为自己而活,只顾自己而不管别人的需要, 这样的认识是错误地。
发现我的生命
02
小组探索
一.画一条自己的生命之 河,在左端开始的地 方标示自己的出生。 在右端标示现在的自 己。
二.回忆自己生命历程中, 曾经发生过哪些重要 的事情?在河流的相 应位置上点出时间点, 说明当时发生的事情, 并用几个词表示这件 事情对自己的意义。
三.与小组成员一起分享 你的生命故事。
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著名诗人臧克家在一首诗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句诗告诉我们( ) ①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生命的意义 ②既要善待自己的生命, 也要善待他人的生命 ③人生的意义在于能够活出自己,处处为 自己着想 ④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生命意义也不相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0课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
李金茹还说:“事发前,张老师正面对着大客车,只要她向后退一步,就能躲过大客车,可她却义无反顾地冲出去救了学生。”
(4)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生命。
(2)懂得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驾驭自己的生活。
能力目标
(1)全面理解有意义的生命,提升自己驾驭生活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态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第二目“发现我的生命”。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
追问生命只是在一般意义上对生命进行探讨。本目具体进入到对自我生命意义的探索。本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
其一,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教材通过要求学生画自己的生命线,回顾自己生命中的重要经历,探讨这些经历对自己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寻求生活意义的努力是人的最原始的推动力量。明确生命的意义,让我们更好地驾驭自己的生活,指导人生,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探问生命”和“守护生命”两课内容的学习,学生虽对生命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和了解, 但对于中学生来说,“怎样的生命才有意义”“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依然是十分陌生的问题。因此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要使学生对有意义的生命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点地建构自己, 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活出生命的精彩。
美德传颂柔弱的女性,用阳刚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人师表的深层含义。
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1.1《探问人生目标》教学设计
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1.1《探问人生目标》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生命的思考”为主题,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11.1《探问人生目标》是本单元的开篇内容,起着引领学生开启对人生目标思考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人生目标的探讨,为后续关于生命的意义、价值以及如何面对挫折等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材内容结构本框题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生命的追问”,引导学生思考人为什么活着,探索生命的意义来自何处;二是“发现我的生命”,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要在探索中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三)教材特点1.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问题为导向,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共鸣。
2.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深入思考人生目标。
3.强调知行合一,不仅引导学生在认知层面理解人生目标的重要性,还通过活动设计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探索和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人生目标的含义和重要性。
2.知道生命的意义来自对生活的付出、责任、与他人的关系等方面。
3.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要在探索中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1.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人生目标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探索和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制定合理的人生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责任和价值。
3.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鼓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
三、教学重点1.理解人生目标的重要性。
2.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来自对生活的付出、责任、与他人的关系等方面。
四、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探索和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命的追问》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生命的追问
2.内容:
人为什么活着?为了学习,为了养育后代,为了帮助他人……人们的回答也许各不相同。
对于有些人来说,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和生命无穷的奥秘已经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了。
但是,对有些人而言,是为了让生命有意义,他们认为探索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的。
怎样得一生是值得过的?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3.基本要求:
(1)讲解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
(2)要有合适的板书设计;
(3)要有师生互动。
(4)试讲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
答辩题目1.在本节课中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2.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展示诗歌《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宏伟!”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人死了,但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但已经死了,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带着这个问题一起今天的课程:《生命的追问》。
环节二:新课讲授
1.人为什么活着
活动一:解放探究
学生针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解放发言。
回答后教师总结:经过大家的回答可以发现,有的人活着是为了学习,有的人为了养育后代,为了帮助他人……大家的回答也许各不相同。
当然大家的回答都对,但是对于有些人而言,是为了让生命有意义,这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
2.怎样的人生是值得过的
活动二:案例分析
1.江苏省灌云县唯一一个海上哨所——开山岛民兵哨所,是军事要塞连云港的右翼前哨阵地,也是当年日军侵占连云港时的一个跳板。
该岛远离人烟、面积只有12000平方米,仅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
岛上无电无树无淡水,除去几排空荡荡的营房便只剩下满山的野草和呼啸的海风。
因受阴恶环境的影响,1986年7月前的短短几个月中,持续换了4批人,有的甚至只呆了几天便忍受不了海岛的孤寂与苦恼,带着那冷却的满腔热血,落荒而逃。
而当年才27岁的小伙子、如今已是白发星布的王继才,却从1986年7月接任至今,干了整整25
个年头,他那份执着的海岛情、爱国情依然如初。
20xx年10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圆了他一生最大的心愿。
2.支月英,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
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19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欠亨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通过案例思考:他们的人生是怎样的,这样的人生值得过吗?教师:他们都活出了自己的人生,实现了人生的自我价值,为社会做出了强大的贡献。
继而引导学生再次思考应该如何更好的过好自己的一生,让学生解放回答。
环节三:巩固提高
有人说,不要为别人而活;也有人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更有价值。
针对这两个观点学生进行辩论:
学生甲:人应该为自己而活,不应该为别人而活。
学生乙:为别人而活生命才会更加有意义。
教师进行总结:这里的不要为别人而活主要强调每个人要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不要浑浑噩噩,人云亦云。
这个角度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认为只是为了自己而活,只顾自己不管别人的需要,则是错误的。
而为别人而活是看到了人的生命是相互关联的,热衷于帮助他人,奉献社会。
当然如果认为只有别人严重,自己只是为别人而活,也是错误的。
所以,人既要为自己而活,也要为别人而活。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课后作业:给自己列出一个规划表,如何使自己的人生过的更加有意义。
【板书设计】
生命的追问
1.人为什么活着?
2.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
【答辩题目解析】
1.在本节课中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②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的大小,都能承担自己的责任。
③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的基础上。
2.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
【参考答案】
1.教学中要避免仅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本节课内容相对比较抽象,所以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可以多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学生熟悉的案例进行分析,更好的理解人生的意义所在。
2.本节课在进行辩论赛的时候要注意辩论的节奏和课堂氛围,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注意课堂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