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磁现象知识总结资料
初中物理磁现象知识总结
初中物理磁现象知识总结一、磁现象: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2、磁体: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分类:永磁体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二、磁场: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应线:①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
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②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5、磁极受力:在磁场中的某点,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
6、分类:Ι、地磁场:①定义: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磁极: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③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
Ⅱ、电流的磁场:①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该现象在1820年被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
该现象说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②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一样。
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电流方向与磁极间的关系可由安培定则来判断。
③应用:电磁铁三、电磁感应:1、学史: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
2、感应电流: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初中磁现象磁场知识点归纳
初中磁现象磁场知识点归纳一、什么是磁场?磁场是指物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物理场,它具有磁性物质的吸引和排斥作用。
磁场是由产生磁场的物体形成的,例如磁铁或电流。
二、磁场的特征和性质1. 磁场有方向:磁场的方向从北极指向南极,形成了一个环绕磁体的磁力线。
2. 磁场的大小:磁场的大小可以通过磁感应强度来表示,单位是特斯拉(T)。
3. 磁场的强度与距离成反比:磁场的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遵循反比例关系。
4. 磁场的作用:磁场可以使磁性物质受力,具有吸引和排斥的作用。
三、磁场的生成和消失1. 磁场的生成:磁场可以由磁体(如磁铁)或电流产生。
当磁体或电流通过时,周围就会形成一个磁场。
2. 磁场的消失:当磁体或电流停止时,磁场也会消失。
四、磁场对物体的作用1. 磁性物质的吸引和排斥:磁场可以使磁性物质受力,产生吸引和排斥作用。
2.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磁场可以使电流受力,产生电磁感应现象。
五、磁场的应用1. 电磁铁:电磁铁是利用电流在导线中产生的磁场而产生磁力的装置,广泛应用于电磁吸盘、电磁制动等领域。
2. 电动机:电动机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与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力矩,实现机械能转换的装置。
3. 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技术利用磁场对人体内部的水分子进行激发和检测,用于医学诊断。
六、磁场的实验1. 磁力线实验:用铁屑实验观察磁力线的形状和分布。
2. 磁场力实验:利用磁场对磁性物质的吸引和排斥力进行实验观察。
3. 电磁铁实验: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观察磁铁的磁性变化。
总结:磁场是物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物理场,具有方向、大小和强度衰减的特点,可以通过磁体或电流的产生。
磁场对物体具有吸引和排斥作用,并可以对电流产生作用。
磁场的应用广泛,包括电磁铁、电动机和磁共振成像等。
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和验证磁场的存在和作用。
初中物理磁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磁知识点总结一、磁性的基本概念磁性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性物质。
目前为止,只有铁、镍、钴和它们的合金、某些合金和氧化物等少数几种物质具有这种特性。
我们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磁铁、钢铁、磁盘等都属于磁性物质。
而铜、铝、玻璃、水、木头等都不具有磁性。
磁性物质可以吸引或排斥其他的磁性物质,而非磁性物质则不具有这种性质。
二、磁铁的基本知识1. 磁铁的基本属性:磁铁是一种可以吸引铁和钢的物质。
根据磁性的不同,可以将磁铁分为两种:一种是吸引铁的磁铁,另一种是排斥铁的磁铁。
吸引铁的磁铁叫做南极磁铁,排斥铁的磁铁叫做北极磁铁。
2. 磁铁的磁极:磁铁的两个端点叫做磁极,一个磁极叫南极,一个磁极叫北极。
南极和北极的性质是互相吸引的,南极和南极、北极和北极的性质是互相排斥的。
磁铁无论怎么切割,总是不能拆分成只有一个磁极的物体。
这就是磁铁的特性,也是磁铁的基本知识之一。
3. 磁场:磁铁的周围有一块隐形的空间,这种隐形的空间叫做磁场。
磁场的存在可以使磁铁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
磁场是一种非物质的力场,是由运动电荷产生的磁力线构成的。
当电流流经导体时,周围就会产生磁场。
磁场有方向和大小,是一个矢量场。
4. 磁力: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磁力。
它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很相似。
在磁场中,如果一个磁铁受到了力的作用,我们称这种力为磁力。
磁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由磁铁的性质和位置决定的。
磁力是一种独特的力,它是由运动电荷产生的磁场所产生的力。
三、磁场的基本知识1. 磁感线: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的形状和方向的一种线条。
磁感线是由磁场中磁力线的方向构成的。
在磁场中,磁感线是从磁北极指向磁南极的闭合曲线。
在同一条磁感线上,磁力线的箭头方向是相同的,表示磁力的方向;而磁力线的密度表示磁力的大小。
磁感线的研究对我们理解磁场和磁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2. 磁通量:磁通量是用来描述磁场强度的物理量。
当磁感线穿过一个面积为S的平面时,通过这个面积的磁感线的数量叫做磁通量,用Φ表示。
(完整版)初中物理-电和磁-知识点
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 流的方向,则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三节 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一、电磁铁
➢一根条形磁体,它的周围存在着磁场,这种磁体是一种永久磁体。 ➢如果把一根导线绕成螺线管,再在螺线管内插入铁芯,当有电流通过 时,它会有较强的磁性,没有电流时就失去磁性。我们把这种磁铁叫做 电磁铁。 ➢家里的一些电器,如电冰箱、吸尘器;工厂、码头上的电磁起重机, 都有应用电磁铁。
如果把小磁针拿到一个磁体附近,它会发生偏转。磁针和磁体并 没有接触,怎么会有力的作用呢? ➢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能使磁针偏转。这种物质看不见、摸不 着,我们把它叫做磁场。
在物理学中,许多看不叫、摸不着的物质,都可以通过它对其他 物体的作用来认识。像磁场这种物质,我们也可以用实验来感知它。 ➢在条形磁体周围的不同地方,小磁针静止时指示着不同的方向。物 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
实验结论:匝数一定时,通入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电流一定时,外形相同的螺线管,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第三节 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三、电磁继电器
大型机器的电流可能高达几十、几百安,而在工厂里, 利用按钮来控制机器,难道强大的电流就在按钮下面流过?
➢当然不是! ➢用手直接控制强大的电流或操作高压电路是很危险的,是否可 以利用电磁铁的原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在实际中,按钮控制的 只是继电器的开关,而电源的接通和断开是由继电器来控制的。
二、电磁铁的磁性
➢我们自制的电磁铁只可以吸引曲别针,而工厂里的电磁起重机却可 以吸引很重的钢铁。那么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 第一,电磁铁只有在线圈中通电时才有磁性,那么电流的大小应 该会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 第二,构成电磁铁的主要部件是线圈,那么线圈的形状和匝数可 能也会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物理磁学知识点总结初中
物理磁学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磁学是初中物理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磁性物质的性质以及磁场与磁力的规律。
以下是对初中物理磁学知识点的总结:# 磁性和磁体1. 磁性:某些物质能够吸引铁、钴、镍等金属,这种现象称为磁性。
2.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称为磁体,常见的磁体有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等。
3.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称为磁极,一般分为南极和北极。
4. 磁极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 磁场和磁力线1. 磁场:磁体周围的空间存在一种特殊形态的物质,称为磁场。
2. 磁场线:为了形象描述磁场的分布,引入了磁力线的概念。
磁力线是从磁体的北极出发,回到南极的闭合曲线。
3. 磁场的方向:磁场线的方向表示了磁场的方向,即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
# 地磁场1. 地磁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其周围的磁场称为地磁场。
2. 地磁南极和北极:地磁场的北极位于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位于地理北极附近。
3. 磁偏角:由于地磁场的磁极与地理极点不完全重合,指南针指向的北方与地理北极之间存在一个夹角,称为磁偏角。
# 电磁铁和电磁感应1. 电磁铁:通过电流产生的磁场来吸引铁磁性物质的装置称为电磁铁。
2. 电磁感应:当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力线时,会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
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导体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导体切割磁力线的速度和磁场的强度成正比。
# 磁性材料的应用1. 磁性材料:铁、钴、镍等物质容易保持磁性,被称为磁性材料。
2. 磁性材料的应用: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磁存储设备等。
3. 磁记录:利用磁性材料的磁性来存储信息的技术,如硬盘、磁带等。
# 安全使用磁性设备1. 安全距离:在使用磁性设备时,应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避免强磁场对人体的影响。
2. 避免接近心脏起搏器:强磁场可能干扰心脏起搏器的工作,因此在含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附近应避免使用强磁性设备。
初中物理磁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磁学知识点一、磁现象1. 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磁体有天然磁体(如磁石)和人造磁体。
2.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磁体有两个磁极,分别叫南极(S极)和北极(N极)。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3.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例如,用磁体靠近或接触大头针,大头针就会被磁化而具有磁性。
二、磁场1. 磁场的概念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能使磁针偏转,这种物质叫磁场。
2.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3. 磁感线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
磁感线是闭合曲线,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从S极指向N极。
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强。
三、地磁场1. 地磁场的存在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叫地磁场。
2. 地磁场的特点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小磁针静止时能指南北就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四、电流的磁效应1. 奥斯特实验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其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这是第一个揭示电和磁之间有联系的实验。
2.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可以用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
五、电磁铁1. 电磁铁的构造电磁铁是带有铁芯的螺线管。
2. 电磁铁的特点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可以通过通断电来控制。
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关。
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电磁铁的磁极方向可以通过改变电流方向来控制。
初中中学物理磁现象知识总结归纳
初中中学物理磁现象知识总结归纳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磁现象知识总结 1.磁性:物体具有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①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 极);另一个是南极(S 极);②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通过电流磁化或磁体磁化。
5.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6.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7.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
磁感线和光线一样,都不是真正存在的,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引入的物理量。
每一条都是闭合的曲线,而以对于一个磁场而言,它有无数条。
磁铁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N 极出来进入S 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从S 极到N极9.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10.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
(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的夹角称磁偏角,这是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 11.奥斯特实验(图1)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12.安培定则(图2):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 极)。
13.通电螺线管的性质:①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③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来改变。
14.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15.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中考磁现象知识点总结
中考磁现象知识点总结一、磁现象的基本原理1. 磁性物质的特点磁性物质是指在外加磁场下会表现出明显磁性的物质。
通常来说,铁、镍和钴都是具有磁性的物质,而铜、铝和塑料等非磁性物质是不具有磁性的。
磁性物质在外加磁场下会被吸引或排斥,这是由于其内部的微观磁偶极子在外加磁场下发生排列,从而表现出磁性。
2. 磁场的产生磁场是指物体周围具有的一种特殊空间。
产生磁场的主要方式是由于磁性物质内部的微观磁偶极子排列所引起的。
除了磁性物质外,电流也会产生磁场。
根据安培定则,电流所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成右手螺旋规则。
3. 磁现象的原理磁性物质在外加磁场下会发生磁化,形成磁偶极子的排列。
当两个磁性物质相互作用时,其磁偶极子的排列会导致物体间的吸引或排斥现象。
根据库仑定律,两个相同磁性的物质会互相排斥,而两个不同磁性的物质会互相吸引。
二、磁现象的应用1. 磁铁磁铁是最常见的磁性物质,可以用于吸附铁质物体。
磁铁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2. 电磁铁电磁铁是由线圈绕制而成的,通电时产生磁场,通电时吸铁,断电时释放。
广泛应用于各种电磁设备中。
3. 变压器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电气设备。
在变压器中,两个线圈通过磁场感应产生电压变化,实现电压变换。
4. 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医学诊断技术,通过利用磁场作用于人体水分子产生信号,再通过信号处理实现对人体内部结构的成像。
5. 磁卡磁卡是一种普遍应用于银行卡、门禁卡等的存储设备,通过磁条记录卡片上的信息。
6. 磁记录磁记录是一种存储技术,通过利用磁性材料将数据信息记录在磁盘、磁带等存储介质上,实现数据的长期保存和读取。
三、磁现象知识点的学习方法1. 熟练掌握知识点学生在学习磁现象知识点时,首先要熟练掌握磁性物质、磁场产生和磁现象原理等基本概念,掌握这些知识点是学习和理解磁现象的基础。
2. 多做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磁性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磁化和相互作用情况,能够加深对磁现象的理解。
初中物理磁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磁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磁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磁场及其相互作用规律。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同学们接触到了一些基本的磁学知识,本文将对初中物理磁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包括磁场、磁感线、磁性物质、电磁感应等内容。
一、磁场与磁感线1. 磁场概念:磁场是指物体周围具有磁作用的空间区域,它是用来描述磁力作用的场。
2. 磁感线:磁感线是用来表示磁场的方法,它是沿着磁场的方向,箭头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线条的密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3. 磁场的性质:(1) 磁场具有方向性,即有北极和南极之分。
(2) 磁场是矢量场,有大小和方向之分。
(3) 磁场可以叠加,当多个磁场同时存在时,它们的作用可以相互叠加。
二、磁性物质1. 磁性物质的分类:磁性物质分为铁磁物质、顺磁物质和抗磁物质三类。
2. 铁磁物质:铁、钴、镍等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是铁磁物质,具有很强的磁性,可以被磁化。
3. 顺磁物质:(1) 顺磁物质是指被磁场作用后,顺磁物质内部的原子或离子的磁矩与外磁场方向一致,增强了外磁场的作用。
(2) 顺磁物质的磁化程度较小,且在外磁场作用消失后,不具有自己的磁性。
4. 抗磁物质:(1) 抗磁物质是指被磁场作用后,抗磁物质内部的原子或离子的磁矩与外磁场方向相反,减弱了外磁场的作用。
(2) 抗磁物质的磁化程度较小,且在外磁场作用消失后,不具有自己的磁性。
三、电磁感应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 当导体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就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导致电流的产生。
(2) 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和大小与磁通量变化速率成正比。
2. 感应电流的方向:(1) 根据左手定则,当导体相对磁场运动时,通过导体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运动方向等有关。
(2) 在导体自身形成闭合回路的情况下,感应电流的方向会使得产生它的磁场方向与外部磁场相互作用。
3. 麦克斯韦导线环路定理:(1) 当导线形成闭合回路时,外部磁场通过环路,环路内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导致电流的产生。
初中物理磁场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磁场知识点总结一、磁场的概念与性质磁场是一种无形的物理场,它描述了磁力的作用和分布。
磁场是由磁性物质或电流产生的一种力场,能够对周围的磁性物质或运动电荷产生作用力。
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可以通过磁力线来形象地表示,磁力线的密度反映了磁场的强度,而其切线方向则表示磁场的方向。
二、磁场的来源1. 永久磁铁:永久磁铁是最常见的磁场来源之一,它由磁性材料制成,如铁、钴、镍等,这些材料的原子内部电子排列特定,使得它们能够保持持久的磁性。
2. 电流:电流通过导线时,会在导线周围产生磁场。
这一现象由安培定律描述,即电流与磁场之间存在直接关系。
电流越大,产生的磁场越强。
三、磁场的测量磁场的强度通常用磁感应强度(B)来表示,单位是特斯拉(T)。
测量磁场强度的工具是磁强计,它可以精确地测量出磁场的大小和方向。
四、磁场的分类1. 均匀磁场:磁场强度在空间中处处相等的磁场称为均匀磁场。
这种磁场通常由长直导线或磁铁的远场区域产生。
2. 非均匀磁场:磁场强度在空间中变化的磁场称为非均匀磁场。
这种磁场常见于磁铁的近场区域或复杂的磁场分布区域。
五、磁场的基本定律1. 奥斯特定律:描述了电流与磁场之间的关系,即电流周围会产生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垂直。
2. 安培定律:详细描述了电流与磁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于封闭回路中的电流,其产生的磁场可以通过安培环路定理来计算。
3. 毕奥-萨伐尔定律:用于计算由稳定电流产生的磁场,适用于计算复杂电流分布产生的磁场。
六、磁场对物体的作用1. 磁力:磁场对置于其中的磁性物质产生磁力。
磁力的大小与磁场强度、物体的磁化程度以及物体在磁场中的位置有关。
2. 洛伦兹力:运动电荷在磁场中会受到的力称为洛伦兹力。
洛伦兹力的方向垂直于磁场和电荷运动的方向,大小与电荷的速度和磁场强度成正比。
七、磁场的应用1. 电动机和发电机:利用磁场与电流的相互作用,电动机可以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而发电机则可以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初中物理磁现象知识点大全
磁现象一.基本概念1.磁体:物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我们就说该物体具有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2.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部分叫磁极,一个磁体有两个磁极,分别叫做北极(N极)和南极(S极)。
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的物体叫_软磁体,磁性能长久保持的物体叫硬磁体(永磁体),消磁、退磁方法:高温加热、敲击。
5.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其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力)的作用,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6.磁场方向: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同一磁铁的不同地方,磁场方向不同7.磁感线:我们可以用光滑的曲线来方便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磁感线越密集的区域,磁性越强。
8.几种常见的磁感线的分布。
9.地磁场: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其周围空间存在着地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10.注意:(1)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它对其他物体的作用来认识,应用了转换法。
(2)用磁感线表示磁场分布,利用了模型法。
(3)磁感线的画法:①画三至五条即可,且所画磁感线N极与S极对称,并在磁感线上用箭头标明方向。
②所画的磁感线不能相交,也不能相切。
二.电流的磁效应1.电流磁效应: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其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2.通电螺线管: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同条形磁体相似,螺线管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电流方向有关,可以用安培定则来判定二者的关系。
3.电磁铁:内部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叫电磁铁,铁芯只能用软铁制成,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和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芯后磁场大大增加的原理工作的。
4.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多少、是否插入铁芯。
初三物理磁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物理磁知识点总结归纳物理学中的磁学是一门研究磁场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
初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磁知识点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本文将对初三物理课程中的磁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一、磁的特性和分类1. 磁性材料:物质根据其对磁场的相应程度可分为铁磁性物质、顺磁性物质和抗磁性物质。
2. 磁力线:磁场的可视化表达,是表现磁场特性的一种方法。
3. 磁极和磁场:磁物体的两端分别称为磁极,磁极周围存在磁场。
4. 磁场的方向和性质:由南极指向北极,磁场线不交叉,磁力线在空间中呈现闭合曲线。
二、磁的相互作用和应用1. 磁铁和磁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同极相斥,不同极相吸。
2. 电流和磁的相互作用:电流产生磁场,磁场作用于电流,使其受到力的作用。
3. 电磁铁:利用电流通过线圈形成强磁场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4. 电磁感应:磁场变化导致电流的产生,或者电流变化导致磁场的产生的现象。
5. 磁悬浮:利用磁的相互排斥或吸引,使物体在磁场中悬浮的技术。
三、电磁感应和发电原理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导线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在导线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
2.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方向:与磁通量变化率有关,符合左手定则。
3.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利用旋转的导体在磁场中感应出电动势,实现电能的转换。
4. 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区别: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四、电磁铁和磁场对电流的影响1. 安培环路定理:磁场中一点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该点绕线圈一周时的环流大小成正比。
2. 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利用通过线圈的电流产生磁场,形成强磁效果,通常用于制造磁场较强的磁铁。
3.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流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使导体产生位移或发生旋转。
4. 磁场对电流的定向性影响:根据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
五、磁力对物体的作用1. 磁铁的吸力和排斥力:磁场对磁物体产生的力,会使磁物体发生吸附或排斥的现象。
初中物理磁现象知识点总结
磁现象1简单的磁现象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磁体分类:软磁体和永久磁体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分为南极和北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判断磁极:悬挂磁体自由转动,静止时,指南的为南极(S),指北的为北极(N)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场:磁体周围实际存在,方向为静止小磁针N极的指向磁感线:为描述磁场分布人为引入的封闭曲线。
磁体外部都从N极出发回到S极。
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磁化:接触或靠近磁体,使原来不带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在磁体外部磁化结果:靠近磁体的一端出现异名磁极。
(小磁针几乎不会使物体磁化)。
在磁体内部被磁化结果:靠近磁体一端的出现同名磁极。
地磁:地磁南极在地球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球南极附近磁偏角:宋代沈括首先发现,指南针所指的方向与子午线夹角2电生磁2.1 奥斯特实验(电流的磁效应,体现了电对磁的作用力)丹麦科学家奥斯特首次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实验三十九、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实验过程:1断开开关,将螺线管接入电路2 按照图示将小磁针放置在螺线管的周围3 闭合开关,观察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4 根据小磁针的指向绘制磁感线反应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并标出方向实验结论: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于条形磁体的类似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及绕线方向有关。
极性判断:安培定则安培定则:四指环绕电流方向,大拇指与四指垂直,大拇指指向就是北(N )极。
电磁铁:插有铁心的螺线管。
电磁极性 由电流方向控制,也受绕线方法影响。
电磁强弱 由电流强弱 及线圈匝数 控制2 .2电磁继电器:实质是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
(体现了电对铁的作用力)2.3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体现了磁体对电的作用力)受力的方向 与电流方向 及磁场方向 有关;如果一个方向改变力的方向也改变,如果这两个方向同时改变则力的方向不变。
初三知识点物理篇 磁现象
初三知识点物理篇磁现象初三知识点物理篇磁现象一、磁性、磁体、磁极1、某些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2、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3、磁体磁性最强的地方叫磁极。
一个磁体有两个磁极:南极(S)和北极(N)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
二、磁场1、磁体周围存在一种我们看不见的特殊物质,叫磁场。
磁体之间的吸引或排斥正是通过磁场来实现的。
2、磁场的方向:把小磁针放在磁场中某一点,静止时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即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3、磁感线: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来表示感场的分布情况,这些曲线叫磁感线。
(1)磁感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磁场的方向。
(2)曲线分布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第二节、电现象一、电荷: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二、两种电荷:(1)正电荷:绸子摩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正电荷;(2)负电荷:毛皮摩察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3)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4)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注:两个物体靠近时有吸引现象:①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②可能一个物体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带负电;三、电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能。
Q四、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正、负异种电荷数完全抵消的现象,对外不显电性叫做中和。
五、①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②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③失去电子而带正电(缺少电子,正电荷占优势);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有多余的电子,负电荷占优势)④检验一个物体是否带电的一种电器叫验电器,它的原理: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六、电场:像磁体一样,带电体周围也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物质,叫电场。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来实现的。
七、电流:①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其实:正电荷移动;负电荷移动;正、负电荷分别向相反方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②电流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初中磁现象知识点总结
初中磁现象知识点总结一、磁的基本性质1. 磁的种类:磁现象是由磁性物质引起的。
通常我们所说的磁体是指有磁性的物质,有两种磁性物质:铁磁性物质和顺磁性物质。
铁磁性物质指的是铁、镍、钴等物质,这些物质在外加一个磁场时,会被吸引;而顺磁性物质则是指铜、银等物质,这些物质在外加一个磁场时,不会被吸引。
2. 磁的磁性:磁性物质的磁性有两个基本性质,即磁性和磁导性。
磁性是指磁性物质具有产生磁场和被磁场作用的性质;而磁导性是指磁性物质可以将磁场传递给周围的物质。
磁铁的磁性主要是由其微观结构和电子自旋产生的。
3. 磁场与磁力线:磁现象是由磁场引起的,磁场是指周围空间中由磁物质产生的一种特殊场。
从某种角度看,磁场可以看作一种旋转的力场,它的性质决定了磁铁相互作用时的形式。
磁力线是用来描绘磁场的有效工具,它具有起点无穷远、形成闭合曲线等特点。
4. 磁力:磁现象是磁场对物质的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力。
磁力具有磁性物质相互作用和磁性物质与非磁性物质相互作用两种形式。
二、磁场的产生和性质1. 磁场的产生:磁场是由运动电荷产生的。
根据安培环路定律可知,电流在产生磁场时,其磁场强度线圈(通常用磁感应强度B 表示)的大小与线圈的电流强度和线圈的匝数成正比:B ∝ In。
其中线圈的匝数越大,线圈中电流的变化率越大,磁场强度也就越大。
2. 磁场的性质:磁场具有方向性、环绕特性和能量特性。
磁场的方向是沿着磁力线的方向;环绕特性是指电流在产生磁场时,磁场围绕着电流的方向呈环绕状;能量特性是指磁场中储存了一定的磁能,这种能量主要由电磁场势能和电流产生的机械动能。
三、磁现象的应用1. 磁铁:磁铁的主要用途是吸铁磁性物质,如吸铁石、铁屑等。
2. 电磁铁:电磁铁是一种利用电流产生磁场的装置,它具有开关性的特点。
3. 电动机和发电机:电动机是一种利用电磁铁的相互作用使机械产生运动的装置,而发电机则是一种利用磁场的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
4. 磁共振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是利用磁场对人体发出的信号进行捕获和分析的一种医疗检测技术。
初中物理磁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磁学知识点总结一、磁现象磁现象是指与磁铁有关的各种现象。
磁铁有两极,北极和南极。
同名磁极之间相互吸引,异名磁极之间相互排斥。
除了自然界中存在的磁石之外,许多物质在特定条件下也会表现出类似磁石的性质,这种物质被称为磁性物质。
磁现象包括吸引、排斥、磁力的作用等。
二、磁场磁场是磁铁或电流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物理场。
磁场可以使铁磁性物质受力,使其运动或转动。
磁场是一种无形的物理量,但可以通过磁感线来描述。
磁感线是描绘磁场分布和性质的一种方法。
磁感线从磁南极出发,进入磁北极,磁感线不相交,磁感线强度代表磁场强度的大小。
在磁场中,磁性物质会受到力的作用,这种力被称为磁力,磁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磁场强度、物质的磁性和物质的受力位置有关。
三、电流的磁场电流产生磁场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发现,安培在进行电流实验时发现,通过电流的两条平行导线中间会产生互相吸引或排斥的力。
这表明通过导线中的电流会产生磁场。
电流产生的磁场可以通过安培环形实验来观测,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强度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与距离导线的距离成反比。
四、电场与磁场的关系电场与磁场在物理学中有许多相似之处。
它们都是物理场,都具有方向性和矢量性。
电场和磁场之间也存在相互关系,在一些物理现象中它们会相互转换,这一关系被称为磁电互感。
在电磁感应中,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流,而变化的电流也可以产生磁场。
这一现象是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基础,也是电磁波的物理依据。
五、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指在磁场中,当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产生感应电动势。
磁通量是磁感线在磁场中的数量。
在磁场中,当磁铁或线圈发生运动或磁场的强度发生变化时,磁通量会随之发生变化。
磁通量的变化会引起感应电动势的产生,从而产生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是变压器、发电机等电器设备的基础原理。
在电磁感应中,法拉第定律是对电磁感应现象的定量描述。
六、电磁波电磁波是指电场和磁场在空间中的传播,它们会携带能量。
电磁波是一种横波,它的特点是振动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
初中磁现象磁场知识点归纳
初中磁现象磁场知识点归纳初中物理学中,磁现象和磁场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磁现象是指物质表现出的磁性特征,而磁场是指由磁物质所产生的力场。
下面我们来归纳一下初中磁现象和磁场的相关知识点。
一、磁现象1. 磁性物质:铁、钴、镍等金属和一些化合物具有磁性,可以被磁铁吸引。
2. 磁铁的两极:磁铁有两个极,一个是北极,一个是南极,相同极互相排斥,不同极互相吸引。
3. 磁化和消磁:将非磁性物质放在磁铁附近,可以使其具有临时磁性,这就是磁化;将磁性物质离开磁铁后,使其失去磁性,这就是消磁。
4. 磁力:磁铁的两极之间有磁力作用,可以吸引或排斥其他物体。
5. 磁力线:磁力线是用来表示磁场的线条,从磁铁的南极出来,从北极进入磁铁。
二、磁场1. 磁场的方向:磁场的方向由磁铁的南极指向北极,这是磁力线的方向。
2. 磁力线的特点:磁力线是闭合曲线,磁力线之间不能相交,磁力线越密集,磁场越强。
3. 磁场的作用:磁场可以使磁性物质受到力的作用,使其发生位移或转动。
4. 磁场的产生:磁场是由磁物质所产生的,例如磁铁、电磁铁等。
5. 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一个物理量,用符号B表示,表示单位面积上的磁力线数目,单位是特斯拉(T)。
三、应用1. 磁铁:磁铁可以用来吸引物体,制作电磁铁等。
2. 电磁铁:电磁铁是由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的磁场而形成的,可以用来制作电磁吸盘、电磁铁悬浮列车等。
3. 电动机:电动机利用磁场的作用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4. 发电机:发电机利用磁场的作用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通过以上对初中磁现象和磁场的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对磁性物质、磁铁的两极、磁化和消磁、磁力和磁力线、磁场的方向和特点、磁感应强度以及磁场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知识点不仅是初中物理学的基础,也对我们理解和应用磁场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物理磁电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磁电知识点总结一、磁场与磁力1. 磁场:磁场是一种无形的物质,它存在于磁体周围,能够对其他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2.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称为磁极,一般分为南极和北极。
3. 磁力:磁极之间相互作用的力称为磁力,遵循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的原则。
4. 地磁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周围的磁场称为地磁场,地磁北极位于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位于地理北极附近。
二、磁化与退磁1. 磁化:使原本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称为磁化,通常通过磁体靠近或电流通过线圈产生。
2. 退磁:磁体失去磁性的过程称为退磁,可以通过加热、冲击或放置在交变磁场中实现。
三、电流的磁效应1. 奥斯特效应:电流通过导线时,导线周围会产生磁场。
2. 电磁铁:利用电流产生磁场的装置,通过电流的通断来控制磁场的有无。
3. 电磁感应:当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力线时,导体两端会产生电动势,此现象称为电磁感应。
4. 发电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设备,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四、电磁波1. 电磁波定义:电磁波是一种携带能量的波,由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组成,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 电磁波的种类: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
3. 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
4. 电磁波的应用:广泛应用于通信、广播、电视、雷达等领域。
五、电磁铁与电磁继电器1. 电磁铁:利用电流产生磁场的装置,通常由线圈和铁芯组成。
2. 电磁继电器:利用电磁铁控制开关的装置,可以实现远距离控制和自动控制。
3.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当电流通过电磁铁的线圈时,产生磁场吸引铁芯,从而带动开关动作。
六、电磁兼容性1. 电磁兼容性定义: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且不对其他设备产生不可接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2. 电磁干扰:电磁波对电子设备正常工作产生的干扰。
3. 电磁兼容性措施:包括屏蔽、滤波、接地等方法,以减少电磁干扰。
磁现象知识点总结(含常见磁现象解析)
磁现象知识点总结(含常见磁现象解析)磁现象知识点总结(含常见磁现象解析)一、磁现象简介磁现象是指物质在磁场作用下表现出的特征和行为。
磁现象的研究对于电磁学和材料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的磁现象及其解析。
二、磁现象解析1. 磁吸引和磁排斥当两个磁体靠近时,它们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行为:磁吸引和磁排斥。
如果两个磁体的磁极相同(两极均为北极或两极均为南极),它们将互相排斥。
如果两个磁体的磁极相反(一个是北极,一个是南极),它们将互相吸引。
2. 磁铁的磁性磁铁是一种具有磁性的物体。
它能够吸引含铁物质并产生磁场。
磁铁的磁性来源于其内部的微观结构,主要与电子的自旋和轨道运动有关。
3. 磁化和去磁化当一个物体被置于外部磁场中时,它的内部原子或分子会重新排列,使得物体自身产生磁场的现象称为磁化。
而去磁化是指物体失去磁性的过程。
4. 磁场线磁场线可以用来描述磁场的分布情况。
磁场线从磁南极指向磁北极,并形成闭合曲线。
磁场线越密集,表示磁场越强。
5. 磁场的产生和消失磁场可以通过电流或磁体产生。
当通过导体中的电流时,会产生磁场。
磁体也能够产生磁场,这是由磁体内部的磁性原子或分子所引起的。
磁场可以通过断开电流或移除磁体来消失。
6. 磁化强度和磁场强度磁化强度是物体单位体积内的磁矩,也可以理解为物体自身的磁性程度。
磁场强度是在特定点上的磁场强度大小。
磁化强度和磁场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三、总结磁现象是物质在磁场作用下的特征和行为。
常见的磁现象包括磁吸引和磁排斥、磁铁的磁性、磁化和去磁化、磁场线、磁场的产生和消失以及磁化强度和磁场强度。
了解磁现象对于电磁学和材料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现象知识总结
1.磁性:物体具有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①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
②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通过电流磁化或磁体磁化。
5.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6.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7.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
磁感线和光线一样,都不是真正存在的,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引入的物理量。
每一条都是闭合的曲线,而以对于一个磁场而言,它有无数条。
磁铁周围的磁感线都
是从N极出来进入S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从S极到N极
9.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10.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
(地
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的夹角称磁偏角,这是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
11.奥斯特实验(图1)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12.安培定则(图2):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
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13.通电螺线管的性质:①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②线圈匝数越多,
磁性越强;③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
流方向来改变。
14.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15.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
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16.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
它的作用可实现
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
还可实现自动控
制。
17.电磁感应(图3):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18.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
①电路必须闭合;
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
③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19.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20.电磁感应现象中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1.发电机的原理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交流发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
子。
22.高压输电的原理:保持输出功率不变,提高输电电压,同时减小
电流,从而减小电能的损失。
23.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图4):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
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应用是制成电动机。
24.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25.直流电动机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
的。
26.交流电:周期性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流。
27.直流电:电流方向不改变的电流。
戴尔公司的物流配送分析
图1 图2
图3
图4
○陈宏糜祖慧
戴尔公司的营销理念十分简单,就是"To be direct","直接最好!"根据这个理念,戴尔公司将供应商直到最终消费者整合成一条最短的供应链,形成戴尔公司特有的直销模式。
使它在电脑界异军突起,迅猛成长为全美第一,全球第二的计算机跨国集团。
在戴尔的直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戴尔与众不同的物流配送模式。
直销模式对制造体系库存管理以及物流提出了极高的挑战。
本文主要是从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三个方面分析戴尔公司是如何实现其物流配送的。
一、戴尔公司的供应物流
戴尔公司主要采用第三方物流的方式实现其物流。
戴尔公司的供应物流主要是指戴尔公司的物料采购物流,主要涉及到商务计划、物料采购、物流等部门。
其流程图见图1所示。
图1戴尔公司的供应物流
我们以DHL公司为例,简要分析第三方物流公司是如何完成戴尔公司电子商务的供应物流配送的。
DHL公司承接着戴尔公司的采购物流,其中就有样机和软件母盘的物流工作。
比如母盘的运送,当Austin戴尔总部将母盘由DHL上门收取后,DHL即提供托运货物的AirWay Bill#给Austin,Austin 会将AirWay Bill#信息提供给各厂。
于是各厂就可以通过DHL的网站跟踪查询自己的货物信息。
DHL一般需要3天多的时间,将物流空运到物流保税中心,其中包括海关清关的时间。
二、戴尔公司的生产物流
戴尔公司生产物流见图2所示
图2 戴尔公司的生产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