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经济与文化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面以生猪为例作进一步分析 。据 1993年 《玉林市志 》记载 : “民国 22年 ( 1933年 ) , 玉林 、兴业 两县有圩场 22个 , 是年输出 ……生猪 5 200头 , 货值 12132 万元 。”同时根据 《广西年鉴 》第一回记载 , 当时玉林年产猪 45 300头 ; 兴业年产猪 17 470头 , 共 62 770头 。如此算来当年生猪的输出率约为 8128%。 同为 《玉林市志 》记载 : “民国 25年 (1936年 ) 输出生猪 4 000头 , 货值 45万元 (毫币 ) 。”[ 8 ]555如表 1所 示 , 当年玉林产猪 43 594头 , 兴业产猪 20 940头 。如果这一输出数值仅仅指玉林县的生猪输出 , 那么其输 出率即为 9118%。如果这一输出数值包括兴业的在内 , 那么输出率为 6119%。据 《陆川县志 》记载 , 民 国 22年 (1933年 ) 改县输出生猪 2 000头 。同时根据 《广西年鉴 》载 , 同一时期此县的猪约年产 46 000 头 。所以当年其生猪输出率约为 413%。这几个输出率的平均值为 7100%。民国 26年 ( 1937年 ) 玉林五 属共产猪 237 439头 , 如果按 7100%的输出率计算 , 那么输出的生猪即约有 16 621头 , 占当年广西总输出 量 164 882头的 1011%。民国 22年 (1933年 ) 玉林五属共产生猪约 299 840头 , 当年宰猪约 84 970头 , 所 宰杀的猪占总产量的 28134%。假如我们也把 1937年前的屠宰率 (屠宰量与总饲养量比 ) 设为 28% , 那 么玉林五属本地区消费的猪与贸易输出的猪数量之比约为 4∶1。即每出栏 5头猪中 , 有 4头本地消费 , 有 1头出口 。
三 、结论
我们了解到 , 20世纪 30—40年代禽畜业在玉林五属有相当的重要性 , 这不仅表现在养殖量上更表现 在发展趋势上 。其产值在农户的收入中达到一定的比例 , 产品有相当部分参与了远程贸易 。对外输出 , 表 明了这一产业也已经在某种程度上纳入了珠江流域的贸易体系 ; 不论这种状况是提高禽畜的价格还是促使 禽畜养殖的扩大 , 抑或同时发生 , 都使小农家增加了收入 。民国时期 , 市场的力量开始渗入玉林五属的禽 畜业 , 这是一种发展趋势 ; 其最终在 20世纪后期完全改变了禽畜生产方式与目的 , 重新确定了玉林区域 的许多农户在整个珠江流域经济体中的位置 。
3. 禽畜养殖业的特点 首先 , 农家自产饲料 , 种苗与房舍要算最大的成本 , 因为外出务工的机会很少 , 所以间接劳力成本几 乎可以忽略 , 闲余劳力即可承担养殖需要 ———耕牛是个例外 , 但它参与贸易的数量也较少 。第二 , 产品一 般养成即卖 , 之前也不需要了解整个行情 。第三 , 由于不成规模 , 也就没有市场风险 , 而只有瘟疫带来的 生存风险 。另外 , 禽畜成品主要是农户自己消费或是在本地市场销售 , 远程贸易虽然有相当一部分 , 但不 成为主体 。这些都表明 , 养殖业只能视为在人优先利用后剩余的土地生产能力所承担的副业 , 目的是充分 利用地力以产生价值 。耕牛依然是最重要的养殖对象 。 所以近代该地区的禽畜养殖虽然借助了珠江三角洲的市场力量 , 增加了密集劳动精耕型的小农经济的 产出与收益 , 但它依然是处于瓦解中的自然经济的一部分 。
饲料的自产说明 , 当时该地区的禽畜饲养业 , 是把 “多余的 ”农产物以及空闲劳力充分利用 , 使之 产生价值 。人优先利用后 , 剩余的土地生产能力既要求禽畜养殖业的存在 , 同时也限制了它的规模 。但 是 , 因为资金 、饲料的缺乏 , 还是有不少贫穷的农户经营不起 。牛的养殖情况更是如此 。[ 6 ]252
关键词 : 桂东南 ; 禽畜养殖业 ; 对外贸易 中图分类号 : K 258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67225409 (2007) 0320087203
20世纪末 , 商贸性质的禽畜养殖业成为玉林区域 (包括玉林市 、博白 、陆川 、北流 、兴业 、容县 ; 玉林五属是民国遗留下来的称呼 , 也主要包括这一区域 ) 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是农民增收的 渠道之一 。该产业 , 以铁路为渠道从外界运进饲料 ; 以本地农户为劳动单位进行小规模养殖 ; 以珠江三角 洲为产品输出地赢取利润 。该区域的农民从中受益匪浅 。
的平均统计数据 , 结合玉林五属的特点进行探讨 , 可有助于了解当时饲料问题的迫切性 。
表1
广西粮食各项用途之百分比 ( % ) [5 ]

稻谷
小麦
大麦
玉米
荞麦
黄豆
甘薯
木薯
用途
芋头
人用食料
74
60
73
57
55
54
66
67
88
家畜饲料
7
15
16
33
34
7
23
20
2
种子
7
10
6
8
8
9
wenku.baidu.com
7
9
10
其他
12
15
5
2
3
30
4
4

收稿日期 : 2006209222 作者简介 : 庞济燎 (1981 ) , 男 , 广西玉林人 , 硕士研究生 , 从事近现代中国经济史研究 。
87 B IAN J IAN G J IN G J I YU W EN HUA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一 、玉林五属各县的禽畜养殖概要
1. 禽畜的养殖量
民国时期 , 玉林五属地区的主要禽畜有耕牛 、生猪 、鸡鸭等 。耕牛与生猪最重要 , 养殖的数量多 , 价
值相对而言也比较高 。各县对牛的养殖在 10 000—30 000头之间 , 唯兴业县约 5 000头 ; 对猪的饲养在 20 000—90 000头之间 ; 对鸡的养殖在 25—60万只之间 , 唯兴业县约 6万只 。玉林五属平均每户养殖的禽
禽畜饲养量取决于农家自身的饲料生产量 , 这对禽畜养殖是一个很大的制约 。由于缺少饲料 , 禽畜养殖一 般只能作为副业 。“县属无畜牧专业 。日常饲养牛 、猪 、鸡 、鸭 、鹅 、鸽等 , 仅为农家副业而已 。其中以
养牛 、猪 、鸡为最普通 。牧养情形 , 牛 , 日放于山野 , 夜饲以稻秆或杂草 ……鸭放牧于水田 ……猪之饲 料 , 为薯藤 、苦卖菜或薯藤枯及各种菜屑 , 混以米或米糠煮之为粥 ……鸡 、鹅 、鸭饲料 , 纯用谷类 。”[ 2 ]
二 、民国时期玉林五属的禽畜贸易
1. 禽畜贸易 民国时期 , 桂东南各县养殖禽畜较多 , 每年输出不少 。[7 ]玉林五属是这一禽畜养殖及输出系统的重要 组成部分 。
这一时期禽畜的出口值仅次于谷米出口值 , 位居第二 。玉林与兴业在 “民国 20 年 ( 1931 年 ) 前后 , 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 , 出口商品有油粘细米 、生猪 、大蒜头 、圆肉 、蔗糖等 ”。[ 8 ]561生猪由私人经营 , 大部 分输出北海 、廉州 、广州等地 。在民国 25年 (1936年 ) , 输出的生猪有 4 000头 , 货值达 45万元毫币 。[ 9 ] 据 《兴业县志 》记载兴业县 : “每年牛 、猪 、鸡 、鸭产量为数颇巨 , 多返销外埠 。”[2 ]在博白 , 食粮 、豆 、 油 、猪等是为输出的大宗 , “县内大宗出口有生猪 1 000担 、木料 7 000条 、香粉 5万公斤 、圆肉 4 000多公 斤 、瓷土 7 500多公斤 、芒心 1万多公斤 ”。[ 6 ]495在陆川 “到民国 22 年 ……当年出口货物以谷 、米为大宗 , 输出大米 12 000担 、谷 8 000担 , 其次是生猪 2 000头 , 木材 3 400根 , 鸡 200担 ……牛皮等 , 货值总额 1 192 万元 (国币 ) 以上 ”。[ 4 ]594民国前期 , 禽畜尚未成为该县的主要输出品 , 但是到民国中后期 , 其生猪即成 为主要的输出商品之一 。北流县的情况与之大体相同 , 此不再列举 。
畜数量为 : 019头耕牛 ; 114头生猪 ; 3 至 6 只鸡 , 其中 , 若每户有 5 人 , 则博白 、玉林两县人均饲养 1 只 , 北流 、陆川 、兴业人均饲养不足 1只 。[ 1 ]
2. 禽畜养殖与饲料关系
饲料生产与禽畜养殖关系密切 , 由于当时无法便利地从外地运进 , 饲料只能靠当地生产 。所以农家的
北流与陆川的养殖方式与此大同小异 , 猪的饲料也是红薯藤 、红薯 、木薯 、大米 、米糠等 ; [3 ]牛的养殖也
是以山坡放牧为主 , 饲料为青草 、稻草等 , 冬天则加喂红薯与米水 。[ 4 ]417北流的农户有养仔猪的习惯 , 即
养母猪以生猪仔 , 仔猪在断奶以后喂养稀粥 , 待到 90天体重约为 12至 13公斤时就出售 。[3 ]引用当时广西
2007年第 3期 (总第 39期 )
边疆经济与文化
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No1312007 Gene ra l1No139
论民国时期桂东南的禽畜饲养与出口贸易
庞济燎
(广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广西 桂林 541004)
摘 要 : 民国时期是桂东南禽畜养殖业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期间 , 受运输 能力以及饲料缺少等因素的制约 , 桂东南的禽畜养殖方式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范围之内 ; 但在市场资本因素的 影响下 , 桂东南开始出现较大规模的禽畜远程贸易 。民国时期玉林五属的禽畜养殖与贸易是该行业市场化 、 规模化的一个过渡时期 , 开启了以后发展的大门 。
庞济燎 : 论民国时期桂东南的禽畜饲养与出口贸易
殖业较大程度上参与了远程贸易 , 这说明了该地区的禽畜养殖此时已具有一定的商业性质 , 即商业贩卖已 经是其禽畜经营的一个组成部分 。
2. 禽畜贸易的影响 以生猪出口为例对禽畜贸易带来的变化进行论述 。民国 26年 ( 1937年 ) , 玉林五属地区平均每百户 饲养的猪约为 144头 , 即每户饲养量约为 1144头 。当时每头猪的单价约为 17元 。所以每家年均的养猪收 入为 25元 。当时普通农家的人均年生活费约为 60元 , 可见禽畜业带来的收入较重要 。正因出口拉动 , 当 时的生猪平均单价才会达到每头 17元 , 因为本地是生猪主要消费市场 , 所以外来的需求只是抬高了价格 。 假如不存在出口 , 原来买 4头猪的钱 , 即约 68元 , 就可以买到 5头 , 结果是每头猪的平均单价约为 1316 元 。假若如此 , 平均每户农家就会有 5元多的损失 。“如果只靠本地消费 , 价格降低 , 这会影响农民的收 入 ”。 贸易给整个桂东南地区的禽畜养殖业带来了重要变化 。在整个产业链中 , 养殖方式上未发生什么变 化 , 但通过商人 , 该产业已被连接到远方的市场 。如 , 粤商在贵县设立的猪庄 、香港商人在梧州设立的 “大牲堂 ”, [10 ]收购禽畜出口珠三角地区 。因此 , 市场资本诱发养殖户努力增加禽畜产出 , 并促使其在条 件允许时改变养殖方式 、扩大经营与增加产出 。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年第 3期
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No13, 2007
从上表可以看出 , 广西生产的粮食主要为人消耗掉了 , 余给禽畜的粮食不多 。根据玉林五属的具体情 况 , 该地区的稻谷 、木薯 、芋头产量相对比较高 , 按当地习俗它们作为家畜饲料的比例也相对要高些 ; 而 玉米由于种植量较少 , 按当地好食玉米的习俗 , 它们作为家畜饲料的比例也应该会低于 33%的水平 。其 实 , 禽畜对饲料的需求促使桂东南农民种植了更多的甘薯 、木薯 、芋头等作物 , 从上文可知 , 它们是禽畜 的主要饲料 。
1911年至 1937年 , 桂东南的禽畜出口随着广西的出口能力提升而提升了 。民国时期桂东南的禽畜养
88 B IAN J IAN G J IN G J I YU W EN HUA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