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疾病应用蝉蜕治疗研究_王蕾_刁娟娟_庞冲
中医药在肾脏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中医药在肾脏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评价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肾脏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宝贵瑰宝,在肾脏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评价中医药在肾脏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
1. 中医药理论与肾脏疾病的关系中医药理论认为,肾脏是人体的先天之本,负责生殖、生长和发育等重要功能。
肾脏疾病的发生与中医药理论中的肾虚、湿热、淤血等概念密切相关。
中医药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气血循环以及强化肾脏功能等方式,帮助患者调节肾脏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肾脏疾病的目的。
2. 中医药在肾脏疾病防治中的药物应用中医药以草药为主要治疗手段,在肾脏疾病防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黄芪、人参等草药可以补肾益气,提高免疫力;茯苓、泽泻等草药可以利尿排湿,清热解毒;桑螵蛸、石花等草药可以活血化瘀,改善肾脏微循环等。
同时,中医药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进行治疗。
3. 中医药在肾脏疾病防治中的辨证施治中医药辨证施治是中医药治疗的核心理念之一。
通过全面了解患者的症状、舌苔、脉象等信息,中医医生可以根据中医药理论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治。
例如,对于肾阴虚的患者,可以使用知母、麦冬等滋阴清热的草药进行治疗;对于湿热痰浊型的患者,可以使用茯苓、泽泻等利湿清热的草药进行治疗。
辨证施治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症状和不适。
4. 中医药与西医药的结合应用中医药与西医药的结合应用被认为是肾脏疾病防治的有效方式。
中医药可以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形成综合疗效。
例如,在肾炎的治疗中,中医药可以通过调理肾脏功能和提高免疫力,减轻患者的症状;西医药则可以通过药物的抗炎和抗感染作用,控制疾病的进展。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中医药的长处,提高治疗效果。
5. 中医药在肾脏疾病预防中的作用中医药在肾脏疾病的预防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强调个体化预防,通过调理饮食、锻炼身体、养生保健等方式,增强体质,提高肾脏的抵抗力。
虫类药在肾小球疾病的临床运用
虫类药在肾小球疾病的临床运用虫类药是动物药的一部分。
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载虫类药28种,《伤寒杂病论》在300余方中,有7方应用虫类药,涉及水蛭、虻虫、土鳖虫、鼠妇、蜂蜜、蜣螂、蛴螬、蜘蛛等8味药,方如大黄土鳖虫丸、鳖虫煎丸、蜘蛛散等。
迨至《本草纲目》载虫类药已达107种。
并且《本草纲目》及其《纲目拾遗》还补充了诸蛇类药等。
千百年来,虫类药广泛用于治疗诸风、痰瘀、积聚等沉顽痼疾,收到了植物药难以获取的疗效。
唐容川在《本草问答》中说:“动物之攻利尤甚于植物,以其动物之本性能行,而又具有攻性。
”叶天士对虫类药的运用更是独具匠心,创“久病入络”之说,谓“久则邪正混处其间,草木不能见效,当以虫蚁疏逐”,以“搜剔络中混处之邪”。
叶氏并阐发仲景制鳖甲煎丸之深义曰“方中大意取虫义有四:意谓飞者升,走者降,灵动迅速,追拔沉混气血之邪。
”吴鞠通对虫类药运用也颇有心得,说:“以食血之虫,飞者走络中气分,走者走络中血分,可谓无微不至,无坚不破”。
近年来笔者依据虫类药行走攻窜,搜风逐瘀,攻毒化痰,入络剔邪等的药理特点,将其运用于各种原发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治疗,收到较佳疗效。
关于虫药类的具体用法可以通过电话咨询和我联系,根据您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建议。
3虫类药的功用:3.1入络剔邪虫类药物的最大特点是动而不居,性善窜透,能深入络脉,搜逐络中伏邪。
大凡慢性肾小球疾病之迁延不愈者,皆因病邪入潜肾络,其外感、内生之邪混处络中,风、火、痰、瘀、湿相互攀援,结成巣穴,导致络道失畅,络体损伤;渐至邪闭成痹,络道不通,导致肾络瘀痹;日久则络息成积,酿成肾微症积证。
病深入络,已非草木所能达也,必以虫蚁疏泄,方能力起沉疴。
清代叶天士云:“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辄仗蠕动之物松透病根”,以虫类药血肉之质,及动跃攻冲之性,体阴用阳,深入络道,搜剔络中伏邪以松透病根,攻逐邪积。
近年来笔者借虫类药入络窜透搜剔之性,广泛用于各种难治性肾脏病的治疗,以深搜细剔肾络中的伏邪,逐邪拔根,出奇制胜;既使是络息成积,出现早期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也可藉虫类药缓解病情。
蛛蝉(蝉蜕)的应用[附药·蝉花]——朱良春
蛛蝉(蝉蜕)的应用[附药·蝉花]——朱良春[荫物基源]蛛蝉为蝉科昆虫黑炸 Cryptotympana atrata Fabricius 的全虫,其蜕壳叫"蝉衣"(或作蝉蜕、蝉退),其幼虫在羽化前为麦角菌科真菌大蝉草的分生孢子寄生而死亡的带菌干燥尸体,叫"蝉花",均入药用。
南方各省均产。
蚱蝉味咸而甘,性微寒;蝉衣则无气味而性微凉。
人肺、肝、肾三经。
[本品功用]炸蝉早在《本经》即有记载,说它能治"小儿惊痈夜啼,癫病寒热",而入药实则先于蝉衣,但后世多习用蝉衣,而不用蚱蝉,淹没其功,殊为可惜。
一般散风热、透疹痘,固以蝉衣为胜;但祛风定痉,则以炸蝉效宏。
凡是因风、因痰而生热,因热、因恐"而致痉,因惊、因痰而为痈、癫的证候,用之都有疗效。
其所以奏效之理,诚如邹澎在《本经疏证》中所说:以其疏泄,致"阴中之清阳既达,裹撷之秽浊自消"。
民间常于螳螂攫食蚌蝉时捕之(阴干),用于防治小儿脐风,这是因它与螳螂都有定痉止搐作用的缘故,又取炸蝉以火烤熟食之,可治慢性失音。
蝉衣体气轻虚而性微凉,擅解外感风热,并有定惊解痉作用,为温病初起之要药,清代温热学家杨栗山氏称其"轻清灵透,为治血病圣药",有"法风胜湿,涤热解毒"之功,故《寒温条辨》治温热病的主要方剂中,有12首均用之。
蝉衣疏散风热的作用机理,可能是对体温调节中枢的异常兴奋性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通过皮肤,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汗腺分泌增加,使散热增加,从而使体温趋向正常,它不仅能法外风,又能熄内风,而达到定惊解痉的作用。
又善透托疹瘤,凡麻疹、水痘等之应发而不发者,用之可促其透发。
但若热邪已深入营血,如各种热病发生的出血斑,无论隐显与否,均必须应用大剂凉血解毒之品,倘误用蝉衣逆而透表,则反耗气动血,致斑益多,病愈剧。
再如邪已从火化,不拘上结为肺热叶焦,或下结为热结旁流或燥矢,此时更不当发疹,误用则病益甚,必须慎之。
从风论治肾病综合征
从风论治肾病综合征
庞冲;刁娟娟;金喻;王媛媛
【期刊名称】《山东中医杂志》
【年(卷),期】2014(0)4
【摘要】肾病综合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通透性增高,大量血浆蛋白自尿中丢失,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
本病主要归属于中医学水肿范畴。
风邪是本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从风论治可作为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
依据为:风能胜湿;宣肺以行水利湿;升发脾阳以利水;助活血化瘀以行水;疏肝行气以利水。
【总页数】2页(P251-252)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水肿;从风论治
【作者】庞冲;刁娟娟;金喻;王媛媛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1.4
【相关文献】
1.从风湿病的历史与现状谈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的关系 [J], 潘峥;周彩云;房定亚
2.从风药论治膝骨性关节炎的理论探析 [J], 朱文科;周中;罗板鑫;王晨
3.张昱从风论治IgA肾病蛋白尿思路与方法 [J], 马思佳;张昱
4.从风寒湿热论治流行性感冒的可行性研究 [J], 吴富甫;王戌;李蕙
5.基于肺痈“热毒血凝”理论从风、热、毒、瘀、虚论治支气管扩张并感染 [J], 甘盼盼;刘畅;王佳春;全毅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名医名方---石志超【蝉蚕肾风汤】(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
名医名方---石志超【蝉蚕肾风汤】(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名医名方---蝉蚕肾风汤石志超,男,汉族,1954年生,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硕士,曾师从著名老中医任继学教授。
现任大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名中医,大连市名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临床30余年,擅治肾病、肾衰、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冠心病、心肌炎、脂肪肝等疑难疾病。
先后有“前列安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实验研究”、“祛脂化瘀丸治疗脂肪肝及高脂血症临床与实验研究”、“祛瘀固本法治疗慢性肾炎血尿临床与实验研究”等科研课题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
主编《虫类药证治拾遗》、《冠心病的中西医诊治纲要》、《中华性医学大辞典》等医学著作25部,发表学术论文116篇。
组成:蝉蜕10克~15克,僵蚕10克~15克,鸡血藤20克,茜草10克,益母草20克,土茯苓20克,党参30克,山药30克,白术15克,熟地15克,当归15克,覆盆子10克,炙甘草15克。
功能:疏风解毒,祛瘀化浊,兼补脾益肾,补气滋阴。
主治: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解: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类疾病,中医临床多从水肿、虚劳等范畴论治。
然在本类病证的不同病理阶段,水肿见症或有或无,凡见肾病必从水肿治之已属牵强,此类疾病之病因病机关键为“风毒”瘀滞于肾,挟湿挟浊,久羁为患,病久正气亏损,脾肾先后天气阴两伤。
故从“肾风”论治更能切中病机,论治之时,当时时抓住“风毒”伤肾之病机关键论治,以期全功。
方中以蝉蜕、僵蚕疏风解毒,化瘀散浊为君药;再辅以鸡血藤、茜草化瘀生新散邪,益母草、土茯苓化浊利湿解毒为臣药;配以党参、山药、白术、甘草益气温阳,熟地、当归、覆盆子滋阴固摄而为佐使。
诸药合用,风毒瘀诸邪可祛,先后天阴阳正气得复,而收良效。
加减:本方为治疗慢性肾炎、肾病之基础方。
如风毒瘀浊较甚者,加乌蛇10克~15克,水蛭粉3克(分冲);如兼风热毒邪袭肺者,加牛蒡子10克、金银花15克;如阳气虚衰较甚者,加黄芪15克,淫羊藿10克;如阴虚兼尿血为主症者,加仙鹤草15克、旱莲草30克;如久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减撤激素类西药时病情反复者,可酌加中药替代疗法,药用淫羊藿、巴戟天等药温肾壮阳,再加生地、女贞子、旱莲草等药以阴配阳。
柴苓汤结合金蝉补肾汤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39例
柴苓汤结合金蝉补肾汤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39例盛晓茜【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柴苓汤结合金蝉补肾汤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78例,将其按门诊挂号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科素亚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柴苓汤结合金蝉补肾汤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值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柴苓汤结合金蝉补肾汤应用于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治疗中,其能够减轻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延缓患者病情发展,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6(014)001【总页数】2页(P79-80)【关键词】柴苓汤;金蝉补肾汤;慢性间质性肾炎【作者】盛晓茜【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中医院肾病科,沈阳110034【正文语种】中文慢性间质性肾炎在临床上被称作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其是以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与炎症病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
该病症具有起病隐匿、病情迁延难愈等特点。
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肾小管功能障碍、轻度蛋白尿等,随着病情发展,可导致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从而危及患者生命。
为了探讨治疗该病症有效方法,本文选取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39例,采用柴苓汤结合金蝉补肾汤治疗,治疗效果颇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78例,其中:男32例,女46例;年龄在27~81岁,平均年龄为(47.6±10.2)岁。
入选标准:临床明确诊断为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自愿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实验患者。
排除标准:语言沟通障碍患者。
蝉蜕在内科病中的应用
查垫±垦垄.2004年6月第24卷第6期蝉蜕在内科病中的应用袁荣高,王庆林(连云港中药学校。
江苏连云港222006)关键词:蝉蜕;临床应用;喉源性咳嗽;肾炎中图分类号:R282.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699(2004)06—0051—02现代研究证明,蝉蜕主要含有氨基酸类、蛋白质、甲壳质和酸性及酚类化合物、微量元索、钙、铝等,强有抗惊厥、镇静、镇痛、解热、抗肿瘤、减慢心率、免疫抑制及抗过敏等作用。
!。
现就蝉蜕在内科临床的应用,归纳如下。
1呼吸系统疾病陈学勤|21等自拟蝉蜕煎治疗喉源性咳嗽42例,疗程最短4d,最长15d,全部治愈。
宋敏【31等自拟龙衣汤,以重剂地龙、蝉蜕为主治疗38例肺脓肿,收到一定疗效。
鲜光亚[41认为治疗咳喘于辨证方中加蝉蜕常可明显加强止咳平喘的效果,尤对肝肺热之咳喘有良效。
如肺卫风热咳喘,选桑菊饮、泻白散、麻杏石甘汤加蝉蜕、僵蚕;肝火犯肺喘咳用黛蛤散合泻白散加蝉蜕、地龙等。
张辉H1治外感咳嗽用银翘散加减,服2剂好转但不愈,改用单味蝉蜕煎服2剂病愈。
徐立然哺1治急性支气管炎用蝉蜕止咳冲剂治疗64例,对照组32例用神奇止咳冲剂,均为每日109口服。
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1%与75.30%,P<0.05。
惠仁杰n1用蝉蜕止咳冲剂治疗风温肺热病30例,对照组30例用莱阳梨止咳冲剂,均为每日10ml口服。
结果:经治9d,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6%与70%,P<0.05。
2,厶脑血管疾病朱梅¨o等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try)32例,对缓解UAP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方由人参、蝉蜕、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赤芍、冰片等组成。
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
傅明光【91治中风用蝉蜕、自僵蚕、姜黄、大黄、淡豆豉、栀子、石菖蒲、远志、郁金,1剂好转,继守方去栀子、淡豆豉,加丹参、赤芍、川芎、红花,并配合针灸治疗月余,获愈。
杨林¨训等在治疗中风的天麻钩藤饮及补阳还五汤中重用蝉蜕熄风,可明显缓解拘挛。
虫类药在肾病中应用举隅
虫类药在肾病中应用举隅
暴连英;原所贤
【期刊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年(卷),期】2005(32)5
【摘要】阐述了重用虫类中药水蛭、蝉蜕、地龙治疗肾病的经验。
具体介绍了肾病综合征首选水蛭,紫癜性肾炎重用蝉蜕,慢性肾小球肾炎常佐地龙等。
【总页数】2页(P480-481)
【关键词】肾病;虫类药;经验;中医药疗法
【作者】暴连英;原所贤
【作者单位】大连市中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92
【相关文献】
1.虫类药妇科应用举隅 [J], 董婷;曹旭升;曾庆秋;靳素萍;冯凌燕;曾倩
2.《章次公医案》中虫类药应用举隅 [J], 王亚芬;李琴
3.任喜洁教授应用虫类药治验举隅 [J], 应鑫;任喜洁
4.虫类药物在男科疾病中的应用举隅 [J], 严丰;吉庆
5.虫类药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举隅 [J], 胡豆豆;路广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虫类对药在肾脏病治疗中的应用
虫类对药在肾脏病治疗中的应用【关键词】虫类药;对药;肾脏病肾脏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炎症介导、血液高凝状态、高血脂等因素密切关系。
虫类药多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之功效。
笔者将虫类药合理配伍成对药治疗肾脏病,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1 蟋蟀-蝼蛄蟋蟀,味辛、咸,性温。
功效:利尿消肿。
对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的尿少及膀胱麻痹之尿闭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1],可能与其抗炎、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肾血流量有关。
蝼蛄,味咸、性寒,有利水之功,其利尿作用可能是由于其所含碱性氨盐经吸收后在体内分解,游离出氨类物质再经肝脏变成尿素,由肾脏排泄时在肾小管内形成渗透性利尿作用。
2 蝉蜕-僵蚕蝉蜕,味甘、咸,性凉。
功效:散风热、宣肺、活血。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有抗凝、抗组织胺、抗过敏及免疫抑制作用,并有消除尿蛋白的功效[2]。
僵蚕,味辛、咸,性平。
功效:祛风解痉、化痰散结。
该对药适用于急慢性肾炎合并急慢性扁桃体炎、咽峡部淋巴滤泡增生,既能控制上呼吸道感染,又有降低尿蛋白功效,对急慢性肾炎发作期及巩固期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3 鼠妇-蛤蜊(蛤蜊粉)鼠妇,又名湿生虫,生于湿潮之地,味酸、凉,性微寒。
功效:破血利水、解毒止痛、通经络气血、除湿热壅滞。
蛤蜊,味咸,性寒。
功效:滋阴利水、化痰软坚。
用治消渴水肿。
蛤蜊粉为蛤蜊壳之火煅制品,味咸,性寒。
功效:清热利湿、化痰软坚、除烦止渴、利大小便。
因蛤蜊难于保存不便使用,临床常用蛤蜊粉。
鼠妇与蛤蜊粉合用,临床常用于急慢性肾病使用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所致湿热内生而水肿不退者,以及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水肿不消并有湿热者。
4 地龙-乌梢蛇地龙,味咸,性寒。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利尿。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有降脂、抗凝、抗血栓、抗炎、抗组织胺及利尿作用,对巨噬细胞有双向调节作用,可改善肾血流量,缓解高凝状态,促进肾组织的重修复和提高肾小球滤过率[3]。
乌梢蛇,味甘、咸,性平。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
央视《走进科学--竹海金蝉花》对肾病康复的作用
央视《走进科学--竹海金蝉花》在肾病康复的作用2013年2月18日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竹海金蝉花》报道了大虫草金蝉花的科研成果播出后,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大量的肾病、痛风患者、高尿酸和冬虫夏草服用者进行电话咨询。
为此我们采访了该片解说文字的撰写、整理、审定等工作的的参与者吕迪主任。
他整理了一些人们较为关心的问题。
1、金蝉花是什么?金蝉花是蝉花的一种,为一味古老的名贵滋补中药,又称为“大虫草”,为7-17年生,是苦竹蝉感染蝉拟青霉而形成的“蝉”和“花”的复合体,和冬虫夏草一样同属虫生真菌。
所谓的“花”其实就是草,从蝉体头部发芽,结“种子”用的。
可作为药用的大虫草金蝉花药用部分一是“蝉体”即菌丝体,二是“种子”即俗称的“孢子粉”,三是“草”也有一定功效。
《神农本草经》等古籍记载:“(金)蝉花,稀缺,生于岭南峰间凹处,日时隐时现之密竹林,雾缭绕,上以厚落叶覆之,雨后出,可见白花,六七月者佳,苦竹蝉者良,药用之,有奇效,服之,可不老,身轻,延年益寿”等,可见金蝉花的原产地在岭南山区,经过科学考察横断山脉、天目山脉为最佳。
由于金蝉花不易保存,使这一稀珍滋补品未能广泛使用,如古籍记载“蝉花,掘之,存不易,鲜有过旬者”,从这些文献记载表明,金蝉花不容易保存,一般保存不能超过一旬即10天,这限制了金蝉花应用范围。
金蝉花也因而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和记忆,遗憾地在原始竹林沉寂千年。
2、播放的金蝉花在何地拍摄?这次央视《走进科学--竹海金蝉花》的拍摄地点在浙江的天目山脉和云南横断山脉的原始竹林。
3、《走进科学》中提到了冬虫夏草,那么冬虫夏草和金蝉花有什么关系?冬虫夏草是否有毒性?金蝉花又称为“大虫草”,为7-17年生,是一味名贵滋补中药;和冬虫夏草同属虫生真菌,为正宗的“同门同根兄弟”;冬虫夏草古籍称为“小虫草”就鲜为人知了,为2年生。
两者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和功效。
金蝉花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活性成分含量上优于冬虫夏草,如虫草酸为70.6mg/g,是冬虫夏草的1.99倍,腺苷为0.57是冬虫夏草的1.19倍,叶酸210ug/100g是冬虫夏草的9.13倍,而抗血管硬化的维生素E是冬虫夏草的143倍,不饱和脂肪酸、硒Se、多球壳菌素等在冬虫夏草中未有检出,多球壳菌素是近年来发现的在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硬化、免疫调节、慢性疾病康复、养生等领域有较好功效,目前德国正在开发此药。
虫类中药材治慢性肾炎
虫类中药材治慢性肾炎赵玉敏医师(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邮编:653100)运用虫娄药治疗慢性肾小球性肾炎取得较好的疗效。
慢性肾小球性肾炎病情迁延难愈,病变日久,不论气虚、阳虚、水停,均可有不同程度的气滞血瘀存在,故其治疗常法是活血化瘀。
根据“风能胜湿”、“活血通络”理沦,中药里的虫类药的主要特点是善行攻窜,疏逐搜剔,通达经络,其窜透之性胜于草木,行气活血之力较强,能疏通经络,又有抗变态反应,从而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改善肾脏灌注,增强肾的藏精功能,不使精浊混合而排出体外。
一、蝉蜕性味甘咸寒。
甘能养,成人肾,寒能清。
慢性肾小球性肾炎患者常困感冒或感冒不愈而使疾病加重、复发,重新出现蛋白尿或蛋白尿增多,蛋白尿患者的尿中多泡沫,中医辨证为风邪所致。
蝉蜕既能驱逐风邪,又能宣开肺气,发汗消肿以利水之上源。
蝉蜕配合益母草、紫苏治疗慢性肾小球性肾炎,对于消除蛋白尿效果较好。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蝉蜕对机体免疫功能和变态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根据肾病的免疫发病机制,清除抗原和免疫复合物,巾和血管活性物质是阻断病理环节的根本治疗措施,故运用祛风脱敏的蝉蜕治疗慢性肾小球性肾炎,可以达到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二、僵蚕性味辛成。
辛能发散,咸能软坚,能人血分搜浊,消痰通络,清凉祛风,常用于湿阻血瘀的慢性肾小球肾炎。
僵蚕研来内服治疗慢性肾小球性肾炎蛋白尿效果满意。
僵蚕与蝉蜕配伍治疗慢性肾小球性肾炎兼有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既能有效地消炎,缓解症状,又有降蛋白尿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僵蚕有抗过敏及提高蛋白作用。
三、地龙性味咸寒,体滑。
能降泄,善走窜,有清热解毒、通络利尿、消肿之功。
地龙性善下行而利水湿,可通络降压。
黄芪充养正气,调整肺、脾、肾三脏之功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兼有利尿作用,以上二药相配伍,具有益气开瘀、利尿消肿、降压等功效,使浮肿消退,血压下降,尿蛋白转阴。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地龙有抗凝、抗血栓作用,能降低血液的黏度,抑制血栓形成,具有促纤溶作用,能使已形成的血栓溶解。
蝉蜕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2 . 1 0 抗凝作用
蝉蝉蜕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 。刘善庭等 通过 观察蝉蜕水提液 对 高脂 血症大 鼠血 液流 变学 的影 响 , 发现
水提物具有 明显 的镇咳 ( 浓氨水喷雾法 ) 、 祛痰 ( 气管段 酸红 文献综述法 ) 、 平喘 ( 喷雾致喘法 ) 作用 。其 平喘作用机 制并
第3 0卷第 1 1 期
・
潮 南中 匠兹 志
V 。 1 . 3 0 No .1 1
1 9 4・
2 0 1 4年 1 1月
4 H U N A N J O U R N A L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N o v 201
蝉 蜕 的 药 理 作 用 及 临 床 应 用 r , J l - 究 进 展
张 驰 , 杨 届
( 1 .湖南师 范大 学 附属 中学 , 湖南
长沙 , 4 1 0 0 0 6 ;
2 .湖南中医药大学 , 湖南
[ 关键词 ] 蝉蜕 ; 药 理作用 ; 临床应用 ; 综述 , 学 术性
长沙, 4 1 0 2 0 8 )
含有 多种微量元素 , 其中以铝 ( A 1 ) 的含 量最高 , 并且含 有钙
( C a ) 、 铁( F e ) 、 锰( Mn ) 、 锌( z n ) 、 磷( P ) 等元素 。从 大量 文献 中可 以得知 , 蝉 蜕 中所含 磷和镁 对 中枢 神经 系统有 镇 静 以及抗惊厥 的作用 。近些年 随着研 究加深 以及提取 技术 的提高 , 蝉蜕中所分 离到 的 甲壳质 和多 聚糖 已经被 用 于工 业化生产并商业化 , 比如应 用到食 品与化妆 品中 J 。
[ 中图分类号] R 2 8 2 . 7 4
芪明颗粒联合蝉蚕肾风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芪明颗粒联合蝉蚕肾风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曹魏
【期刊名称】《河南中医》
【年(卷),期】2017(37)3
【摘要】目的:观察芪明颗粒联合蝉蚕肾风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92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口服芪明颗粒联合蝉蚕肾风汤。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及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的变化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b A1c、Cys C及ACR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芪明颗粒联合蝉蚕肾风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确切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总页数】3页(P493-495)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早期;芪明颗粒;蝉蚕肾风汤
【作者】曹魏
【作者单位】大连市中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872
【相关文献】
1.芪明颗粒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105例 [J], 杨俐;王成玉
2.芪明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J], 董华;孙传传
3.注射用胰激肽原酶联合芪明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J], 凌宏威;陈文君;刘璇;应长江;李伟
4.丹芪益肾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J], 吴晞;谭雯;蒋琳
5.芪明颗粒配合常规疗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71例临床观察 [J], 杨力;檀增桓;李玉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蝉蜕的现代研究进展
浅谈蝉蜕的现代研究进展摘要】蝉蜕为临床常用的中药材,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熄风止痉,透疹之功;富含大量甲壳质、蛋白质、氨基酸、蝶啶类色素、有机酸等;研究证明,具有解热、镇静、抗惊厥、免疫抑制、抗过敏等作用。
【关键词】蝉蜕现代研究进展蝉蜕为蝉科昆虫黑蚱(C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幼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
夏秋二季收集。
性寒味甘,入肺、肝经,功效疏风热,透疹利咽,明目退翳,熄风止痉,为临床常用药,现将其本草学、化学、药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蝉蜕本草学研究蝉蜕,首载于《名医别录》,原名炸蝉蜕,又名枯蝉。
《药性论》:“始有蝉蜕之名,主治小儿浑身壮热,惊痈,兼能止渴[1]”。
《名医别录》谓蝉蜕“主小儿痫,女子生子不出,灰服之,主久痢。
”《本草拾遗》曰:“臭科退皮,研一钱巴,井花水服,主哑病。
”《本草纲目》中云:“治头风眩晕,皮肤风热,痘疹作痒,破伤风及疗肿毒疮,大人失音,小儿噤风天吊,惊哭夜啼,阴肿。
”《医林篡要》又载能:“缓肝养肺,去血热,除风湿。
”汪昂在《本草备要》中对其功用不乏精辟之论,曰:“其气消虚,味甘寒,故除风热;其体轻浮,故发痘疹,其性善退,故退目翳,催生下胎;其蜕为壳,故治皮肤疮疡隐疹;其声清响,故治中风失音;又昼鸣夜息,故止小儿夜啼。
”清代应用蝉蜕亦多在治温热病、目疾、惊风抽搐、皮肤痒疹、疮疡等方中配伍。
现代,对蝉蜕的应用在前贤用药经验的基础上更加广泛,如在温热病、皮肤病、眼疾、破伤风、疮疡等疾病中均为常用之品,或作主药或作辅药。
2 化学研究蝉蜕中主要含氨基酸类,其中游离子氨基酸12种,包括天冬氨酸、苏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胱氨酸、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精氨酸;水解氨基酸17种,及丝氨酸、蛋氨酸、酪氨酸、组氨酸、脯氨酸等。
同时含有大量的甲壳质、蛋白质、酚类化合物,以及蝶啶类色素的异黄质喋呤和赤蝶呤。
从中提取的甲壳质和多聚糖,已经MP和IP鉴定,并已进行工业化生产,供医药化妆品及食品工业广泛应用。
蝉蜕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蝉蜕 , 别 名 蝉壳 、 蝉 衣、 蝉 甲、 蝉退 、 蝉脱 、 知 了皮 、 金牛 儿等 , 为 蝉科 昆虫 黑 蚱 C r y p t o t y m p a n a p u s t u l a t a
疫系统的整体调节来发挥效应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蝉
蜕水 提物 使 哮喘模 型 大 鼠支气管 及肺 组织 形 态基 本恢
( 对 惊 厥发 生率 无影 响 ) , 推 测其 抗 惊 厥 活性 成 分 为 水 溶 性 成分 。何 欣 嘏 ¨ 通 过 蝉 蜕 醇 提 物抗 惊 厥 作 用 的
研究 概况 综述 如下 。
1 药理 作用
药效 学 研 究 发 现 , 蝉 蜕 醇 提 物 对 最 大 电 休 克 惊 厥
( P T Z ) 致 小 鼠惊 厥 模 型 的抗 惊 厥 活性 。结果 证 明 , 两 种 提取 物均 可 明显 延 长 小 鼠发 生 惊厥 的潜 伏 期 、 死 亡 时间 , 降低死 亡率 。其 中水 提 物 的直 接 抑 制 作 用 显 著
儿夜啼、 小儿 抽 动症 、 产后 尿潴 留 、 面神 经麻 痹 、 失 眠 等
复 正常 , 血清 中 I L一2 、 5 、 T X B , 含量 降低 , 6一k e t o— P G F 含 量 升高 , T X B 2 / 6一k e t o—P G F 显 著下 降 , 判 断 其 治 喘机制 在 于缓解 慢性 炎症 、 改 善微 观血 瘀状 态 , 间 接缓解 支气 管平 滑 肌痉 挛而 实现 的 。 1 . 2 抗 惊 厥作 用
价值 等 方 面进 行 了较 为详尽 的论 述 , 表 明蝉 蜕 具有较 突 出的药理 作 用和 临床 疗效 , 为进 一步 深入研 究和
拓 宽其 临床应 用 范 围奠定 了坚实的基 础 , 并对 其今后 在 各 医药 学领域 的合 理 开发利 用进 行 了展 望 。 关键 词 : 蝉蜕 ; 药理作 用 ; 临床应 用 中图分 类号 : R 2 8 5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2— 2 3 9 2 ( 2 0 1 5 ) 0 2—0 1 1 0— 0 3
虫类对药在肾脏病中的应用
rl o u n ppl mai et g ad ae a cnst n [] o fhma aio vmstsn n g t o i i J . e l i ao B O 2 0 , 1 ( 1 : 0 — 0 . J G,0 6 13 1 ) 133 137
u a rl ]G ncl no. 0 32 :7—8. pm ti [ . yeoO c1 0 49()49 43 ea J 2
[ ] lu JA a JMutEF O to f rcnzt nfr ev a 3 Ma f , ddS , r . ucmeat o i i ri l P a e ao o c c
ita p teiln o lsag a e Ⅲ :rlt nwi u gc l r ise — nre ih la e pai rd eai t sria gn .x o h ma
作者简介 : 马满淑 , , 女 主治医师。研究方向 : 的临床研究 妇科 ( 收稿 日 : 0 — 3 1 ) 期 2 8 0 — 4 0
tnint ecyt admissJ. u r,0 49 ( )4 3 4 7 eso t rps n t e[]T moi2 0 ,0 5 :7 — 7 . oh o
a rg si r e o ea s n hg —ga e d slsa o h — sp onotcmak rfrrlp e i ih—rd yp ai fte U— trn evxi o e r a : ers e tv o g— n l w— ei e cri nn .h m No w y a rtop cie ln —e ' f l — t no o
[ ] egt JBo s a , o dr G, 1 rd t no rcr ne 4 V r s , r e e B D n e e a .Pei i ur c u n lr s t co f e e
金蝉花在肾病、糖尿病领域的临床应用吕迪
金蝉花在肾病、糖尿病领域的临床应用吕迪糖尿病除急性并发症外,较为严重的慢性并发症有糖尿病肾病、尿毒症、心脑血管意外、血管神经病变、感染、免疫力低下诱发肿瘤、男性性功能障碍等。
随着我国糖尿病人口的增多,其并发症已经成为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一大类疾病,有可能成为第一杀手。
如何有效地干预、预防、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健康生活的重中之重。
而糖尿病肾病往往和糖尿病同时发生,但不被糖尿病患者注意,一旦发展为尿毒症悔之晚也。
糖尿病尿毒症存在透析容易感染、换肾伤口不易愈合、伤口感染等因素,因而较难控制和延续生命。
在尿毒症患者中,由糖尿病引起的约占27-31%,是尿毒症的主要发病因素。
不仅糖尿病可以引起肾脏疾病,高血压也可引起肾病、尿毒症等。
糖尿病肾病早期多无症状,有时仅表现为泡沫尿、蛋白尿、血尿、尿混浊、尿急、尿频、水肿、腰酸等而不被重视,随着疾病的进展可表现为肾功能不全、肾衰、尿毒症等。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遏制肾病、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而致的死亡呢?我们结合2012上海国际肾病康复峰会多位院士、教授的科研成果及近年来肾病、糖尿病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情况综述一下,以利患者朋友参考。
1、金蝉花在慢性肾病、蛋白尿、血尿、肾衰等领域的应用。
蛋白尿、血肌酐升高,常常是肾功能受损的表现,肾功能不全是临床常见的肾脏疾病,是慢性肾小球肾炎、lgA肾病、多囊肾等肾脏疾病发展的结果。
肾功能不全的治疗较为棘手,许多这类患者最后由于未能坚持治疗或治疗方式欠妥而发展为尿毒症。
而传统中药对肾功能的恢复往往有较好疗效,而虫生真菌占居重要地位,其中,金蝉花、冬虫夏草这一“同根同门兄弟”又是该类珍品中的神品。
金蝉花是我国古籍记载的最后一棵未被挖掘的人间仙草,金蝉花又称大虫草,为7-17年生虫草,药性寒凉,适宜肾亏内热、阴虚者食用,中老年人群,由于代谢垃圾、血液毒素的蓄积,90%以上属于内热肾亏的体质,非常适宜服用大虫草金蝉花。
冬虫夏草又称为小虫草属二年生虫草,温热,适宜寒凉体质服用。
中药在肾脏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中药在肾脏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肾脏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中药在肾脏疾病患者的治疗中被广泛运用,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旨在评估中药在肾脏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潜在机制。
一、中药的治疗效果评估在肾脏疾病的治疗中,中药的应用被广泛关注。
一些研究发现,中药可以改善肾功能,减少尿蛋白排泄,控制高血压等症状。
例如,黄芪、当归、山药等中药被认为具有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
中药的应用通过多个途径发挥作用,包括改善血液循环、抗氧化、抗炎等。
二、中药的药理作用机制中药在治疗肾脏疾病中的药理作用机制多样。
其中,总黄酮类、黄酮苷类、生物碱等物质被认为是关键成分。
这些化合物能够干预多个信号通路,抑制肾脏纤维化、减少尿蛋白排泄和炎症反应。
中药的药理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三、中药的临床应用前景中药在肾脏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中药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可以改善肾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尽管目前中药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还存在一些挑战,如剂量的确定、疗效评估等,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解决这些问题是有可能的。
四、中药的安全性与副作用中药的安全性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一般来说,中药在适当剂量下是相对安全的,但仍然存在一些潜在的副作用。
一些中药可能对肝脏和肾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使用中药时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定期进行相关的监测和评估。
五、结论综上所述,中药在肾脏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是积极的。
中药通过多个途径发挥作用,改善肾功能,减少尿蛋白排泄等,具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中药的应用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剂量的确定、疗效评估的标准等。
进一步的研究和规范化的应用将有助于推动中药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发展和应用。
总之,中药在肾脏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但其具体的疗效和药理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同时,中药的应用也需要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以确保其安全性和疗效的最大化。
张宗礼运用僵蚕、蝉蜕治疗顽固性蛋白尿经验
僵 蚕为 蚕蛾科 昆虫 家 蚕 4~ 5龄 的 幼虫 感 染 自
僵 而 致 死 的干 燥 体 。 味咸 、 辛, 性 平 。归 肝 、 肺、 胃
之功 。近 年来 , 僵 蚕 的 应 用 范 围 日益 广 泛 , 韩 贵 清 等 …研 究发 现 , 僵 蚕粉 胶 囊 加服 龙 蜂保 肾汤 能有 效
经, 《 神 农本 草 经》 载僵蚕具有祛风解痉 、 化 痰 散 结 者多 为实 痞 , 患 者 痞 满 能食 , 食 后尤甚 , 饥 时可缓 , 伴便秘 , 舌苔 厚 腻 , 脉 实有 力 ; 脾 胃气 虚 , 无力运化, 或 胃阴不足 , 失 于濡 养所 致 之痞 为虚 痞 , 患 者饥 饱均 满, 食 少纳呆 , 大便 清利 , 脉虚无力 , 正如《 兰室秘藏 ・ 中满腹胀》 所论 述 : “ 或 多食 寒 凉 , 及脾 胃久 虚 之 人 , 胃中寒则胀满 , 或脏寒生满病 。 ” 虚实既 明 , 再辨寒 热 。 起病缓慢 , 得 温则 减 , 口淡不 渴 , 或渴不 欲 饮 , 舌 淡 苔
白, 脉沉迟或 沉涩者属 寒 ; 起病 急骤 , 口渴 且 喜
控 制蛋 白尿 。蝉 蜕 为 蝉 科 昆虫 黑 蚱 羽化 后脱 落 的 是将 利 气之 药 紫 苏 梗 与 理气 活血 之 药 香 附 二 者 巧 妙 结合 , 利用 紫苏 梗 走气 分 而 散滞 , 宣通郁滞 , 行 气 宽 中, 香附人血分而散瘀 , 行血 中之气 , 理 气 活血 。 如此一 血 一 气 , 气血双 调, 治 疗 胃痞 证 事 半 功 倍 。 《 施今 墨对药 》 中也 有 评 价 : “ 香附 、 苏梗伍用 , 不 寒 不热 , 不腻不 燥 , 流 畅气 机甚 妙 。 ” 在 临 床应 用 当 中 , 刘教授 注 重 随 症 灵 活 配 伍 , 以达 到 最 佳 疗 效 : 偏 寒 者与高 良姜 、 荜 澄茄 伍 用 ; 胁胀者, 与柴 胡 、 白芍 、 郁 金、 厚朴伍 用 ; 食 滞者 , 加 炒 鸡 内金 、 焦槟榔 、 炒 山 楂; 伴 阴虚者 , 加沙参 、 麦冬 ; 有血瘀 者 , 与川楝子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1第16卷 第2期 2014 年 2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6 No. 2 Feb .,2014蝉蜕为蝉科昆虫黑蚱、山蝉等若虫羽化后的蜕壳,为辛凉解表药,其质轻,味咸甘,性寒,入肺肝二经,具有散风热、宣肺、定痉的作用。
主治外感风热,咳嗽音哑,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小儿惊痫,目赤,翳障,疔疮肿毒,破伤风等。
近年众多医家报道,发现蝉蜕入复方应用在治疗肾脏病如肾炎、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上,其效甚佳。
本文从文献、临床、药理三方面系统阐述其起效机制。
1 肾病的病因病机及肺肾二脏的相关性“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故五脏的慢性疾病都可影响肾脏而为病,而在津液代谢方面以肺脾肾与肾脏疾病关系最为密切。
《景岳全书》云:“凡水肿等症,乃肺脾肾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
”历代医家喜好从脾、肾论治肾脏疾病,重视理脾化湿、益肾利水,然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从肺论治肾病亦收到良好的效果。
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起病初期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通常以外感风邪为诱因,故有名曰“肾风”。
《素问・风论》云:“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庞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
”提出了“肾风”的基本症状:水肿兼有表证。
这与肾脏疾病初期症状相近。
《素问・水热穴论》又提出“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入越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腑肿,帅之于肾,名曰风水”。
可见劳甚汗出当风,可发为风水水肿。
王暴魁等认为风邪贯穿于肾病始末[1]。
故治疗肾病水肿可从消风论治。
风为表邪,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寒热湿邪可随之侵袭人体而为病。
而“外邪上受,首先犯肺”,肺为娇脏,上通鼻窍,外合皮毛,易受外邪侵袭,外邪袭肺,肺气被郁,无以宣发,气不统水,则水肾脏疾病应用蝉蜕治疗研究王蕾1,刁娟娟2,庞冲3(1.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4;3.山东中医药大学临床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摘 要: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风邪对肾病的起病有重要作用,从风论治肾病在临床上起到不错的效果,而风邪上受,首先犯肺,且肺为水之上源,肺主行水,主宣发肃降,故从肺论治肾病较单纯从风论治更易收到良好的效果。
蝉蜕入肺、肝经,为辛凉解表药,善散风热,宣肺利水;可祛风利湿、利尿消肿。
现代西医药理研究发现蝉蜕对水肿、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血压、炎症都有一定的疗效;肾脏疾病多缠绵难愈,而蝉蜕作为虫类药物较草药更善祛陈疴痼疾,故可作为临床治疗肾病的常用药。
关键词:蝉蜕;肾脏病;肺肾相关性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4) 02- 0161- 02收稿日期:2013-07-04作者简介:王蕾(1986-),女,山东威海人,2007级七年制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儿科肾脏疾病。
通讯作者:刁娟娟(1973-),女,吉林延吉人,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儿科肾脏疾病、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Cicada in Kidney Disease TreatmentWANG Lei 1,DIAO Juanjuan 2,PANG Chong 3(1.Basic Medical College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014,Shandong,China ;2.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014,Shandong,China ;3.Clinical Institute of Shandong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014,Shandong,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clinical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onset of pathogenic wind on nephropathy has an important role,and the treatment from the wind of nephropathy had a good effect in clinic. But the wind pathogen first attacks lung,and the lung is the upper water source and controls the water as well as Qi asending and descending. Treatment from lung for nephropathy is better than pure treatment from the wind. Cicada belongs to lung and liver meridians and it can relieve the exterior with cool and pungent natures. It is good at dispersing wind-heat and dispersing lung to promote urination and dispelling wind and promoting urination to resolve swelling. Modern western medicine pharmacological study has found that it has a certain effect on edema,proteinuria,hypoalbuminemia,hypertension and inflammation. Kidney disease is refractory,and cicada,as an insect drug,can get better effect. Therefore,it can be used as a commonly-used drug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nephropathy.Key words :cicada ;kidney disease ;correlation between lung and kidney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14.02.057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16卷湿泛滥于肌肤,出现周身浮肿的症状。
《素问・痿论》云:“肺者,脏之长也”,肺为华盖,居高位,可宣发卫气于体表,具有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的作用,肺之宣发肃降功能正常则可保护肾脏的功能正常运行。
肺主气司呼吸,《景岳全书・水肿论治》篇云:“故凡治肿者必先治水,治水者必先治气,若气不能化,则水必不化”。
气为血之帅,亦为水之帅,气行则水行,水行则不聚而为肿。
且肺主行水,通过肺的宣发肃降推动、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并通过肃降作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微中的稠厚部分向下向内输布以濡润脏腑,并将脏腑代谢产生的浊液下输肾及膀胱排除体外,若肺之肃降功能失常,水液不能下输膀胱,则可出现少尿。
肺外合皮毛,又主宣发肃降,故散肺经之郁气,气机得舒,使水之上源畅达,则有利于下源之通畅,可利水消肿,有提壶揭盖之功,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称之为“开上源以利下流”。
故治疗肾脏疾病应在益肾化湿利水外,配以宣肺祛风解表之品,并重视风邪对整个肾脏疾病发病过程的影响。
临床上慢性肾病往往迁延难愈,反复发作,与湿邪重浊、黏腻的致病特点密切相关,若肾病发展过程中水肿长期不消,则易生湿邪,水不利则为湿,湿邪久蕴化热,且临床上应用激素的患者常有舌红苔黄腻等湿热表现,故治疗肾病特别是慢性反复发作性肾病勿忘化湿清热。
而张佩青等[2]认为风能胜湿,“风能胜湿”就是用具有生发、疏散作用的药物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则湿邪可化。
李东垣认为“肾肝之病同一治,以俱在下焦,非风药引经不可”。
风药即具有生发、疏散作用的药物,其味多辛,《内经》“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治疗湿邪应在苦燥的基础上佐以辛散之品。
且风药在五行中属木,归肝经,能疏肝气以理脾气,脾为太阴湿土,喜燥恶湿,主运化水湿,脾气得舒则水湿得化,水湿得化则肾病易除。
2 蝉蜕治疗肾脏疾病的中西医研究吴鞠通云:“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蝉乃土木余气所化,味辛以发散,入肝经舒达肝气以理脾气,可化湿浊。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蝉蜕解:“为其不饮食而时有小便,故又善利小便”,由此可见,蝉蜕又可利小便。
蝉蜕为蝉之若虫羽化后的蜕壳,以之入药,以皮治皮,其形中空,其气清虚,其性轻扬,其性寒凉,入肺经而长于宣发肺气,清热解表化湿,祛肌表、头面之风。
故治疗肾脏疾病时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一味蝉蜕,往往效用更显。
肾脏疾病中大多伴有蛋白尿,中医认为蛋白属于人体的精微物质,饮食水谷入胃,经脾运化,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输注全身,封藏于肾,若肺之宣发肃降功能失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精微下泄,则精微输布失常;膀胱为津液之府,肾合膀胱,若肾失封藏,最终导致精微物质下移,可出现蛋白尿。
肾病蛋白尿的患者尿液中往往可见或多或少的泡沫,尿中泡沫的多少及消退的快慢往往可间接反映疾病的发展情况。
泡沫的产生往往与风邪相关,风邪搅动水液则会出现泡沫,而泡沫的多少及消退的情况又与精微物质密切相关,精微物质较水液稠厚,尿中精微物质多则泡沫多且难消。
西医认由多种原因导致肾小球的炎症使肾小球滤过膜的分子屏障和电荷屏障受损,特别是电荷屏障受损时,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以白蛋白为主)的通透性增加,致原尿中蛋白含量增多,当超过远曲小管回吸收量时,形成大量蛋白尿。
而肾小球的炎症病变与免疫复合物的产生与沉积有关。
治疗上以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为主,而据现代药理研究,蝉蜕具有抑制免疫反应和抗过敏的作用[3],同时蝉蜕含有可溶性钙[4],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轻炎症反应,日本学者Naoki NODA等[5]和韩国学者Ming-Zhe Xu等[6]从蝉蜕中分离得到乙酰多巴胺二聚体成分,认为其有抗氧和抗炎活性。
牛跃华[7] 用蝉蜕25 g、浮萍15 g随证加减水煎服一日一剂,对急性肾小球肾炎68例临床应用,治愈54例,显效9例,好转5例,显示有明显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