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变形”母题的时代内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文学变形母题的时代内涵

有关于变形母题,从中国古代典籍来看,《山海经》等原始初民神话诸如女娲之化为精卫鸟,大禹化为熊,庄子化为蝶等等都有表现。关于这种神话的变形,著名学者温儒敏说:在这些奇形怪相的神话中,很明显地组合了三个观念,就是神,人,兽。所谓神,是人和兽的构成;所谓人,是同兽形而具神性;所谓兽,是共人形而可通神,三者混而为一,不知其名。①而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看,关于变形的题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神话《变形记》,此书是集变形神话的大成,向我们展示了200多个变形故事。德国学者卡西尔指出:如果神话世界有什么典型特点和突出特性的话,如果它有什么支配它的法则的话,那这就是变形法则。②而经过神话时期的想象,变形母题更是找到了它适合生活的土壤。在当代文坛上,在新千年的时期,出现了《生死疲劳》和《怀念狼》这两部描写变形的长篇巨著。两本书虽然描写的年代不一样,内容不一样,但是同样的是表达了作者对人与社会的关心。两位作者以各自独自的眼光和写作手法表达了对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的精神和灵魂的变形。而这些题材在当代文学中有如下的时代意义。

一、人性的凶残和丑恶的展示

在西方的语境中,人是作为理性的存在,而兽性则是不理智的,丑陋的存在。福柯认为:从一开始,西方文化就不认为动物参与了全部自然,参与了它的理智和秩序。动物属于一种反自然,一种威胁着自然秩序,以其狂乱威胁着自然的积极理智的消极否定方面。③我国的传统思想中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对人性是抱有积极的看法的。可是在《怀念狼》和《生死疲劳》中,两位作家对人性的恶的展示,显示了新的时代下的对于人性的思考。在人性不再美好的现代,人身上的兽性就会出现。莫言在《生死疲劳》的台湾版本的后记中说到:只有正视人类之恶,只有认识到自我之丑,只有描写了人类不可克服的弱点和病态人格导致的悲惨命运,才能真正的了解人性,产生对人性的大的感悟吧。

这种人性的丑恶和凶残在文本中表现的很明显。在贾平凹的《怀念狼》中雄耳川的男人们变的越来越惨暴。他们行为怪异,脾气火暴,平时不多言语,却动不动就发狂,龇牙咧嘴地大叫,不信任何人,外地人凡事经过那里,就遭受他们一群一伙的袭击,抓住人家的手,脚,身子的什么部位都咬。他们形体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已经不再是之前的雄耳川传的村民。他们是一群称之为人狼的生物,完成了他们人格的退化,兽性的产生。不仅仅是形体上的,更主要的是精神上的变化,他们变的不像人没有人性的悲悯和善良。在《怀念狼》中,作者通过子明一路的见闻中,描写了许多令人不忍卒读的丑恶之事。父母拿着孩子往车上撞来换钱,而不管孩子是否会有生命危险。而乡村饭店经营者更是为了赚取金钱,以屠杀活牛为噱头,吸引顾客。全然不顾牛的痛苦之感。更可怖者,狼没有了,但是狼性幻化到人性之中。一个男子杀人杀了30多个,竟然没有任何的原因,杀了还摆放的好好的放在自家的房子里面。这样的人,与嗜杀如命的动物有什么分别?这些来自于生活中的现实,更是让读者读之心惊胆战。这些异化的,变形的人性是作者对当今社会中诸多诱惑下,人性失去原本的面目而被兽性所站占据的表述。在这些人性的丑恶和凶残的背后,作家呼唤的是完美的人性。

二、根的剥落信仰的丧失,精神的荒漠

陈佳翼说:贾平凹的《怀念狼》在看似离奇甚至荒诞的神话叙事中,却无处不散发出一种典型的现代人的恐慌和焦虑,一种对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的焦虑,对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执着和留恋。④这种说法指示着现代人类的内心。现代人性的内心是充满着欲望而焦躁不安的。莫言的《生死疲劳》写出了建国的50年间的社会的变化。在这50年的变化中,没有什么原则和认识是一成不变的。作者独特的通过蒙冤而死的西门闹的6次转世经历,也说明超脱遗忘的必然结果。而这一次一次的转世,就是对历史根的斩断,与曾经过去的历史相脱离。在《怀念狼》中,贾平凹描写了现代人的精神荒漠。我是一个很没有活力的城里人,生

活的烦闷使我觉得无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