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技术构成体系

合集下载

企业信息化的内涵主要包含六个层次

企业信息化的内涵主要包含六个层次

企业信息化的内涵主要包含六个层次现代企业在面对日益复杂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时,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企业信息化成为了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企业信息化的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六个层次,即战略层、管理层、技术层、应用层、组织层和文化层。

战略层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和核心,它涉及到企业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和战略目标的确定。

战略层主要包括确定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目标及相关策略,并将其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相一致。

在战略层面上,企业需要明确信息化对于企业的价值和作用,确定信息化对企业业务发展和竞争力的影响,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和资源投入策略。

管理层是企业信息化的决策和执行者,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管理层需要负责信息化项目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监控,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完成,并保证信息化项目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

此外,管理层还需要负责资源的配置和技术的引进,对信息化投资进行评估和决策,并监督和评估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效果。

技术层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和支撑平台,它包括硬件设备、网络通信、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技术层的建设与运维是信息化项目的基础工作,它为企业的信息系统提供了可靠的硬件和软件支持。

技术层需要不断进行更新和升级,以适应企业业务的变化和发展需要。

应用层是企业信息化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信息技术在企业业务中的具体应用。

应用层主要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等各类信息化系统的应用。

通过合理的应用层设计和实施,企业可以实现各项业务的集中管理和高效运作,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管理成本。

组织层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保障,它关注的是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变革。

企业信息化需要打破传统的“信息孤岛”,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流通,提高组织的敏捷性和协同能力。

组织层主要包括组织结构的调整、流程再造和人力资源的培养等方面。

企业需要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和流程,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信息化在企业内部的深入发展。

企业信息化基本知识

企业信息化基本知识

▪ 一、企业信息化,反映了管理软件的 发展是基于管理应用的推动和信息技 术的推动,指出了今天中小企业的管 理与经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
▪ 1、中小企业的经营和竞争已从以 产品为中心转向了市场为中心, 从区域化走向了全球化 。
▪ 2、中小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已从单 个的企业竞争变成了供应链一体 化的竞争 。
一、什么是企业信息化
▪ 1、企业信息化的定义 ▪ 2、企业信息化发展简史 ▪ 3、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意义
企业信息化的定义
▪ 企业信息化是指一整套管理系统体系 的标准,严格地说,它是由企业信息 化技术支撑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
▪ 它反映了管理咨询、管理软件、系统 集成、企业信息化硬件相结合的组织 运行架构,以及基于大型服务器(中 心数据库)与网络系统连接的社会大 生产方法。
▪ 2、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 素按一定的法则组成并具有一定功能的整 体。
▪ 系统有两个以上要素,各要素和整体之间,整体 和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有机联系。系统由输入、 处理、输出、反馈、控制五个基本要素组成。信 息系统是输入的数据,经过处理,输出的是信息 的系统。
▪ 3、管理信息由信息的采集、信息的传递、 信息的储存、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维护和 信息的使用五个方面组成。
▪ 6、CRM(客户关系管理) ▪ 7、HRM(人力资源管理) ▪ 8、CAD、CAM(计算机工业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制造)
▪ 9、OA(办公自动化) ▪ 10、E-Commerce电子商务
▪ 三、企业信息规划及实施
▪ 1、什么是企业信息化规划 ▪ 2、实施方案制定和执行 ▪ 3、企业再造(BPR) ▪ 4、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条件和步骤 ▪ 5、国内一些比较成熟的管理软件的介绍 ▪ 6、ERP实施成功个案简介

企业信息化的完整框架

企业信息化的完整框架

企业信息化的完整框架确立和分析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其主要目的在于,为企业提供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具有实际效用和指导意义的框架指南,通过专家研究结合企业实际案例分析探讨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内在规律,以促进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迅速判断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并发现其中的问题。

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的提出由于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构成细胞和命脉,推动企业信息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如何推动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同时,中国巨大的企业信息化市场中也汇聚着行业主管、企业IT厂商和合作伙伴的多方关注,但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政府、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困惑,市场也缺乏统一的游戏规则,企业信息化亟待得到有效的组织和必要的引导。

针对此种情况,2002年4月,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委托计算机世界研究中心/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进行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研究,开展企业信息化深层次的研究工作。

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企业提供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具有实际效用和指导意义的框架指南,通过专家研究并结合企业实际案例分析探讨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内在规律,以促使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迅速判断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并发现其中的问题。

例如,不同规模、处于不同信息化实施阶段的企业在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应该达到的水平、与成功企业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等。

研究的出发点在于有效地指导和推进企业信息化工作,将推进工作中的各种要素加以提炼,形成可以量化的核心要素,进而帮助和引导企业对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针对性。

研究的最终成果在于提炼出企业信息化工作中的核心要素,形成基本的企业信息化框架,为企业提供广泛的指导性建议,使企业避免不必要的偏差。

构成要素的主体内容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革命性工程,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也力图涵盖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既有战略层次的要素,也有管理层次、操作层次的要素;既有衡量财务性能的要素,又有衡量技术、管理的要素;既有外部环境因素,又有内部因素;既有较为抽象的一级要素,又有非常具体的二级、三级要素。

信息资源管理名词解释简答整理

信息资源管理名词解释简答整理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名词解释:1、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队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等6大要素。

2、信息技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

简答题:1、按社会组织属性划分,信息资源可分为哪些类型?并对每一类型分别作简要说明。

1307答案:按社会组织属性的不同划分,信息资源被分为政府信息资源、企业信息资源和公共信息资源等三类。

(1)政府信息资源指政府生产和收集的信息,它包括政府业务流程(办公)产生的大量的文书记录和报表数据、调查统计得到的信息等。

(2)企业信息资源属于商业性信息资源,它是商业性机构或其他机构以市场化的方式收集和生产的,以盈利为目的的各种信息。

(3)公共信息资源属于公益性的信息资源,通常是由事业性机构产生、向公众提供并进入公共流通领域的信息,它包括教育、科研、文化、体育、卫生、娱乐、生活等方面信息。

2、按信息效用不同,信息可分为哪四个层次?试分别举例说明。

13041504答案:(1)按信息效用不同,信息可分为迹象、事实、知识和智能四个层次。

(2)比如司机在开车途中发现前方有异物,就是“迹象”层次的信息。

司机进一步发现路有塌方现象,这属于“事实”层次的信息。

连日下雨是导致塌方的原因,这属于“知识”层次的信息。

司机找到绕过塌方路段的路线,安全到达目的地,是“智能”层次的信息。

3、试以“烽火台”通信系统为例,解释Hartley信息量测度公式。

12041404答案:(1)Hartley信息量测度公式:H=N*log(S),其中H为信息量,N代表1条信息包含字符的个数,log 为对数符号,S代表通信符号集中符号的个数。

(2)在“烽火台”通信系统中,S=2,1个烽火台的N=1,则1个烽火台传输1条信息的信息量为H1=1*log2。

企业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

企业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

企业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企业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而企业信息系统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其构成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企业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

一、硬件设备硬件设备是企业信息系统的基础,包括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等。

计算机作为最基本的硬件设备,可以用于各种应用场景,如办公自动化、客户关系管理、生产制造等。

而服务器则负责存储和处理大量数据,并提供服务给其他计算机或终端设备使用。

网络设备则是连接各个计算机和服务器之间的桥梁,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

二、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操作系统是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进行交互的平台,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等。

数据库则是存储数据并提供数据管理功能的软件,在企业信息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常见的数据库有Oracle、MySQL等。

三、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针对特定领域或行业开发出来的软件,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特定目标或任务。

常见的应用软件有ERP系统、CRM系统、OA系统等。

ERP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源整合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CRM系统则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客户关系,提高客户满意度;OA系统则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四、安全设备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在企业信息系统中加强安全设备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常见的安全设备有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五、人员组成除了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之外,人员组成也是构成企业信息系统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包括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用户三个部分。

技术人员负责硬件和软件的维护和开发;管理人员则负责对整个信息化建设进行规划和管理;用户则是使用信息化工具完成各种任务的主体。

六、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指集中存储和处理大量数据的场所,通常由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硬件组成。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数据中心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可以提高数据的处理效率。

企业信息化管理(非常实用)ppt课件

企业信息化管理(非常实用)ppt课件
(3)、实施项目:
①、与供应商进行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 ②、在供应商协助下完成系统初始化与数据转换; ③、接受供应商的技术培训。
(4)、系统使用。
精选ppt课件
32
第四章:财务管理系统
一、概述:
1、概念: 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 切经济管理活动。
2、内容:
(1)、筹集资金:
权益资金+债务资金;
(3)、营销管理: 网络营销——
①、网络互动、沟通无限; ②、快捷及时、成本低廉; ③、突破时空、机会多多。
(4)、人力资源管理:
①、数据;
②、数据关系;
③、统计报告。
精选ppt课件
7
(5)、财务管理: ①、易于定量; ②、领先控制; ③、软件特殊; ④、相对独立。
(6)、决策支持-三个阶段:
①、认知阶段: 进行:现状与过去; 现状与计划; 现状与组织; 现状与其它企业比较。
⑤、改进企业生产链(零库存)。
精选ppt课件
16
五、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进行总体规划:
(1)、与城市发展战略吻合;
(2)、与城市产业结构适应。
2、典型带动全局;
3、建立信息化的培训体系;
4、必要的资金投入;
5、建设“资源库”;
6、软件建设是先导;
7、开展信息咨询与监理服务。
精选ppt课件
17
2、我国现状:
(1)、认识提高、实际操作反差大:
①、认识提高但企业之间不平衡;
②、基础普及但信息工精选程ppt课滞件 后;
11
③、新企业信息化建设好而老企业落后; ④、外向型企业好而内向型企业差; ⑤、地区发展差异大; ⑥、重大信息工程建设模式差异大; ⑦、信息化效果差异大; ⑧、信息化发展前景好。

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概述

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概述
➢ 在企业信息化服务层面上,服务的产品(信息和知识)主要通过界面来传 递给用户,企业信息门户(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EIP)就是这一界面 集成的体现形式。
5.2 系统融合界面管理
(1) 企业信息门户与集成系统关系
四要素:内容、应用、人员、流程
企业管理层 企业信息门户
李健明、叶丹
软件评测组
记忆:联络人1名,ERP项 目组,各部门负责人或主 管人员各1名 汉普:李博士、申瑞东、 赵庭尉、陈冲
2002-9-3
P. 5
企业IT面临的问题(管理部门)
我知道应用信息技术是个重要的趋势,但企业内几乎没人说得 清信息技术怎样和企业的经营目标联系起来。该怎样做出信息技术 投资决策?信息化是否支撑经营目标
发展趋势和 标杆对比
IT战略的机遇
信息、技术分析
业务体系架构及IT策略具体方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建立共同 的远景
信息化战略规划实施方法论
业务体系 架构及IT
策略
IT解决方 案
架构
IT战略与业务战略匹配
IT投资效 益与风险
评估
系统选型 与评估
最佳实践与变革管理
项目实施 与管理
IT资产管 理与绩效
评估
流程改进计划
组织体系重构
业务视角
技术视角
业务战略
我们的业务目 标是什么?
OOrrggaanniizzaattiioonn
Impact
业务流程
为实现业务目标,我 们需要怎么做?
Support
IT战略
IT能为业务创新 创造机遇吗?
Opportunity
IT系统
如何利用IT支持 业务目标?

国家信息化体系的6个要素

国家信息化体系的6个要素

1.国家信息化体系的6个要素:(1)信息资源:信息和材料能源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三者可以相互转化;(2)信息网络:包括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电视网(3)信息技术应用:它直接反映了效率效果效益(4)信息产业: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5)信息化人才(6)信息化政策法规等2.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为基础,在一定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3.企业信息化常用的几种方法:(1)业务流程重构:(企业流程改造的3个核心原则:以流程导向,以顾客为中心,团队式管理)(2)核心业务应用(3)信息系统建设(4)主题数据库(5)资源管理(6)人力资本投资方法:特别适用于依靠智力和知识生存的企业,如咨询服务软件开发等4.企业资源规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一种融合了企业最佳实践和先进信息技术的新型管理工具。

它扩充了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管理信息系统). MRP2(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的管理范围,将供应商和企业内部的采购生产销售和客户紧密联系起来。

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实现对企业的动态控制和资源的集成和优化,提升基础管理水平,追求企业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ERP实质上仍然以MRP2为核心。

5.客户关系管理(CRM):(customer relation management)是一种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管理机制。

CRM由两部分组成:即触发中心和挖掘中心,前者如电话,传真,WEB EMAIL 等;6.客户关系管理有效性应具备的因素:(1)有效的交流渠道(触发中心)(2)对所获信心的有效分析(挖掘中心)(3)CRM必须能与ERP很好的集成7.现代意义上的供应链: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貌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国家标准《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

目前《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系列标准由以下 6 个部份组成:第 1 部份: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第 2 部份:办公自动化规范;第 3 部份:电子交易规范;第 4 部份:呼叫中心规范;第 5 部份: CRM 规范;第 6 部份: SCM 规范。

本部份由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部份起草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本部份主要起草人:第 1 部份: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1 范围本规范给出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以下简称 ERP)的相关软件功能、开辟管理、实施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合用于企业 ERP 产品与服务选型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不着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者修订版均不合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确达成协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合用于本标准。

GB/T 8566-2001GB/T18491-2001 概念定义GB/T 18492-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软件测量功能规模测量第 1 部份: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GB/T 18493-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指南SJ 20778-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软件开辟与文档编制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 25 号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验收 acceptance需方授权代表一项活动,通过该活动,需方接受履行合同的部份或者全部的软件产品的所有权。

3.2 需方 acquirer为自已或者为另一个组织采购软件产品的组织。

3.3 批准 approval需方的授权代表对开辟方的项目计划、设计或者其他方面表示满意并可能作为一阶段工作基础而签署的书面文件。

aa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aa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aa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摘要:1.什么是aa 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2.aa 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构成3.aa 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作用和意义4.aa 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实施步骤5.aa 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优点和局限性正文:一、什么是aa 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aa 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指将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和工业化两种管理方式进行深度融合,形成一个统一、高效的管理体系。

它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aa 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构成aa 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信息化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管理。

2.工业化管理: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进行科学的规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

3.两化融合: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工业化管理进行深度整合,形成一个统一、高效的管理体系。

三、aa 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作用和意义aa 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管理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信息的快速、准确传递,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2.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工业化管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提升竞争力:通过两化融合,实现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四、aa 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实施步骤1.制定方案: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两化融合的方案。

2.搭建平台: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信息的快速、准确传递。

3.整合资源:利用工业化管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4.持续改进:根据实施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五、aa 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优点和局限性优点: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力。

物流信息化的体系和框架

物流信息化的体系和框架

物流信息化的体系和框架随着现代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信息化的趋势,物流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化物流运作的必要条件之一。

物流信息化不仅可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更可以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因此,建立合理的物流信息化体系和框架已经成为现代物流业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物流信息化的体系物流信息化体系是指由多个子系统和模块组成的集成化系统,支撑着物流业务的核心运作。

它涵盖了物流管理、物流执行、物流调度、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客户服务等方面,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子系统:1.物流管理系统:涵盖了物流企业的管理运作,包括企业资源规划(ERP)、财务、人力资源、销售、采购等方面,帮助物流企业管理和控制各项业务。

2.物流执行系统:通过物流执行系统可以更好地实现货物的跟踪、监控、配送、分拣等功能,提高物流执行过程的效率和准确性。

3.物流调度系统:物流调度系统通过对运输车辆和货物进行调度,实现物流运输的最优化,节省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4.仓储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可以管理仓库的入库、出库、库存、盘点等操作,提高仓库管理效率,降低仓储成本。

5.运输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可以对运输车队进行管理和调度,提高运输效率,缩短物流运输周期。

6.客户服务系统:客户服务系统可以整合客户服务流程,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增强客户满意度,提高企业品牌形象。

以上各个子系统之间是密切关联和互相配合的。

这些子系统协调运作,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物流信息化体系。

二、物流信息化的框架物流信息化的框架是指整个物流信息化体系的总体架构,包括物流信息化的目标、构成部分、数据流程、技术体系等方面。

1.物流信息化的目标物流信息化的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效率,优化物流运输流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客户满意度。

2.构成部分物流信息化系统主要有四个构成部分:物流信息收集系统、物流信息处理系统、物流信息共享系统和物流决策分析系统。

3.数据流程物流信息化框架的数据流程应该是实时采集数据,整合处理数据,快速传递数据,安全存储数据,为企业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企业信息化的架构和实现

企业信息化的架构和实现

企业信息化的架构和实现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了现代商业领域的必备元素。

而为了使企业信息化达到高效、便捷和安全的目标,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化架构和实现方式。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企业信息化的架构和实现。

第一,企业信息化的架构。

企业信息化的架构一般由硬件、软件、网络、数据等多个方面构成。

硬件方面,企业应该采购适合自身业务的设备,如服务器、计算机、移动设备等。

软件方面,企业需要考虑应用软件、开发平台、数据库、安全软件等。

网络方面,网络的配置、安全、带宽等都需要进行设计和优化,以确保信息的流畅和安全。

数据方面,企业必须为数据设置完善的备份和恢复机制,同时保证数据的隐私和保密性。

第二,企业信息化实现方式。

企业信息化实现方式包括数据管理、业务流程优化和移动化等方面。

数据管理是信息化的核心,企业需要通过数据整合和分析,提高业务的效率和质量。

业务流程优化是信息化的重要手段,通过重新设计流程,可以降低人工劳动力成本,提升流程的效率和准确性。

移动化是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企业需要将业务移植到移动端,以实现更高效的信息化管理。

第三,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步骤。

企业信息化的实施需要经过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子系统开发、集成测试、上线运行、维护管理等多个步骤。

其中,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是评估信息化实施的必要前提,只有通过详尽的分析工作才能确立合理的信息化方案。

企业信息化的架构和实现是一个完善、高效的信息化体系的关键基础。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通过实施分析,认真制定适合自身的信息化战略,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达到企业信息化最大的效益。

企业信息化的五个基本层次

企业信息化的五个基本层次

企业信息化的五个基本层次
1.硬件层次:硬件层次是企业信息化的基本层次,它涉及到企业投入的物质和技术资源,其主要功能是为企业的信息化提供存储和处理计算
机上的信息,这包括一部分计算机硬件设备、通信设备、存储设备以
及计算机网络等。

2.软件层次:软件层次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层次,它关注的是在物质设备和软件上实现信息化,这包括:企业的应用程序、数据管理系统、
操作系统等。

它们共同构成了企业的信息化架构,也是应用层次的基
础层次。

3.信息流程层次:信息流程层次是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层次,它涉及到各部门、企业内部及其供应链之间信息流程的建立、调整、优化以及对
全局流程的跟踪,努力把信息流程优化,让信息才能快速有效的流动,从而改善服务水平,提升经济效益。

4.服务层次:服务层次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层次,它强调要把员工和客户的个性化服务作为企业信息化的服务水平提升的重要条件。

服务层
次是连接客户和企业各部门的关键层次,它可以提供信息便捷性和客
户满意度的最基本的满足。

5.系统层次:系统层次是把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功能等组合起来,结合企业对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形成一定形式、一定规模以及一定空间维度的信息集成系统。

它是企业信息化应用落地的最后一步,合理有效畅通的信息集成系统是企业信息化取得成功的关键。

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

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

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6个要素,这6个要素按照图1-1所示的关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图1-1 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关系图1.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应用是指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

信息技术应用是信息化体系六要素中的龙头,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阵地,集中体现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效益。

信息技术应用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效益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信息技术应用向其他5个要素提出需求,而其他5个要素又反过来支持信息技术应用。

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就是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水平,提供劳动效率,提供经济效益,提升产业结构和素质,推进国民经济更加迅速、健康的发展,从而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2.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材料资源和能源共同构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我国信息化的薄弱环节。

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是衡量国家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信息资源在满足信息技术应用提出的需求的同时,对其他4个要素提出需求。

在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界,可以开发利用的材料资源和能源资源是有限的,绝大多数又是不可再生、不可共享的。

而且,对材料资源和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产生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自然界的破坏。

与此相反,信息资源是无限的、可再生的、可共享的,其开发利用不但很少产生新的污染,而且会大大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从而相应地减少了污染。

3.信息网络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是信息传输、交换和共享的必要手段。

只有建设先进的信息网络,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整体效益。

信息网络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

信息网络在满足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分布处理所需的传输与通信功能的同时,对其他三个要素提出需求。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与效能指标构成方案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与效能指标构成方案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与效能指标构成方案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信息化建设,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

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指标和效能指标构成方案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方向,有助于企业评估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效,促进信息化建设与业务发展的有机结合。

一、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1.信息化投入占比指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投入程度,包括资金、人力资源、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占比。

可以通过计算企业信息化项目的总投入与企业总投资额的比例,来评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程度。

2.信息化设备配备指标:该指标衡量企业信息化设备配置情况,包括电脑、网络设备、办公设备等信息化设备的数量和质量。

可以通过计算企业信息化设备的数量和设备配置的质量指标来评估企业信息化设备的配备情况。

3.信息化应用覆盖面指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信息化应用的覆盖面,包括各部门的信息化应用情况和信息化应用的范围。

可以通过计算企业各部门的信息化应用情况和覆盖面来评估企业信息化应用的覆盖程度。

4.信息化技术应用指标:该指标衡量企业在信息化技术方面的应用情况,包括ERP、CRM、OA等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可以通过比较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应用程度和应用质量来评估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成熟度。

二、企业信息化效能指标构成方案1.信息化成本效益指标:该指标衡量企业信息化投入与效益的关系,包括企业信息化投入的成本、收益和绩效的比例。

可以通过计算企业的信息化ROI(资本回报率)、ITIL的TCO(总成本占比)。

以反映企业信息化投入的成本效益比例。

2.信息化决策效能指标:该指标反映企业信息化决策的有效性,包括信息化项目决策和方案的制定、实施效果的评估和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

可以通过评估企业信息化决策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可行性等来反映企业信息化决策的效能。

3.信息化管理效能指标:该指标衡量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包括企业信息化管理流程的设立、管理规范的制定、应急和安全管理能力等方面。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企业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企业的各项运营活动进行整合和管理,以提高企业的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时,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指标来衡量其进展和成效。

下面是一份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的试行版本,供参考。

一、基础设施类指标:1.硬件基础设施投入比例:指公司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硬件设备投入的比例,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计算机等。

2.软件基础设施投入比例:指公司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软件系统和应用软件的投入比例。

3.信息化设备使用率:指企业信息化设备在工作时间内的使用率,可通过设备运行时间和工作时间进行计算。

二、信息资源类指标:1.信息资源统一管理程度:指企业信息资源统一管理的程度,包括数据标准、数据分类、数据集成等方面的指标。

2.信息资源利用效率:指企业信息资源被充分利用的程度,包括信息共享、信息查询、信息利用效果等方面的指标。

三、业务流程类指标:1.业务流程优化程度:指企业信息化系统对业务流程进行了优化的程度,包括业务流程简化、业务流程自动化等方面的指标。

2.业务响应速度:指企业信息化系统对业务请求的响应速度,可通过业务处理时间、业务排队时间等指标进行衡量。

四、人员管理类指标:1.信息化人员比例:指公司信息化人员占总人员的比例,包括信息技术人员、信息管理人员等。

2.培训覆盖率:指企业对员工进行信息化培训的覆盖率,包括培训人数、培训课时、培训内容等方面的指标。

五、安全保障类指标:1.信息安全防护水平:指企业信息化系统对信息安全进行的防护措施,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指标。

2.应急响应能力:指企业信息化系统对意外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包括备份恢复、灾备恢复等方面的指标。

六、成本效益类指标:1.信息化投入产出比:指企业信息化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包括投资回报率、成本效益比等指标。

2.成本节约程度:指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的成本节约情况,包括人力成本、物力成本等方面的指标。

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标准

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标准

前言目前《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系列原则由如下6个部分构成:第1部分: 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第2部分: 办公自动化规范;第3部分: 电子交易规范;第4部分: 呼喊中心规范;第5部分: CRM规范;第6部分: SCM规范。

本部分由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原则化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 中国生产力增进中心协会、中国电子技术原则化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第1部分: 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1 范围本规范给出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如下简称ERP)旳有关软件功能、开发管理、实施管理旳基本要求和措施、合用于企业ERP产品与服务选型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旳条款经过本原则旳引用而成为本原则旳条款。

但凡注日期旳引用不着文件, 其随即全部修改单(不涉及勘误旳内容)或修订版均不合用于本原则,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精确达成协成协议旳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旳最新版本。

但凡不注日期旳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合用于本原则。

GB/T 8566-2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GB/T18491-2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信息技术软件测量功能规模测量第1部分: 概念定义GB/T 18492-2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GB/T 18493-2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指南SJ 20778-2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原则软件开发与文档编制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23)25号3 定义本原则采用下列定义3. 1 验收acceptance需方授权代表一项活动, 经过该活动, 需方接受推行协议旳部分或全部旳软件产品旳全部权。

3. 2 需方acquirer为自已或为另一种组织采购软件产品旳组织。

3. 3 同意approval需方旳授权代表对开发方旳项目计划、设计或其他方面体现满意并可能作为一阶段工作基础而签订旳书面文件。

66831工作体系内容

66831工作体系内容

66831工作体系内容(原创实用版)目录1.66831 工作体系简介2.66831 工作体系的内容构成3.66831 工作体系的应用和优势正文【66831 工作体系简介】66831 工作体系,是一种以我国国家标准 GB/T 66831-2018《企业信息化工作体系》为基础的企业信息化管理框架。

该体系旨在为企业提供一个全面、系统、规范的信息化工作指导,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66831 工作体系的内容构成】66831 工作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明确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原则、范围和步骤,确保企业信息化工作与企业整体战略相一致。

2.企业信息化组织管理: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化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与权限,确保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顺利推进。

3.企业信息化资源管理:合理配置企业信息化所需的硬件、软件、人员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推广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提高企业各项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5.企业信息化安全保障: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确保企业信息安全。

6.企业信息化评价与改进:定期对企业信息化工作进行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持续改进。

【66831 工作体系的应用和优势】66831 工作体系在我国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通过实施 66831 工作体系,企业能够实现信息化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从而提高管理水平。

2.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信息化能够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66831 工作体系能够引导企业制定合理的信息化战略规划,帮助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4.保障企业信息安全:通过实施 66831 工作体系,企业能够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确保企业信息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企业的压力: 提高决策效率和质量 提高信息共享和处理的质量和
速度 学习并借鉴先进管理经验,提
高业务管理流程的效率,降低 成本
成本 / 速度 - 在产能过剩、价格可能走低的
市场环境下,迫使企业必须更 大程度的降低成本,进行低成 本竞争; - 降低成本,提高产品销售周转 速度,是保持盈利的重要手段
信息化系统可以有效支撑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
面向产品技 术研发应用
PLM, PDM, CAD/CAM/CAE
配方管理 生产设计 质量设计 材料设计
面向供应 管理的应用
面向生产 管理的应用
面向法规
面向物流
管理的应用 管理的应用
SCM供应链管理 APS先进计划排产
供应关系管理 料源管理 采购管理
购方电子商务
业务与财务信 息的有机结合
改进生产流程 并加强管理
强化企业内部 控制和管理
加强营销、服 务管理和效率
提高供应链计 划准确率,降 低存货与成本
▪ 通过IT应用,将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通过信息系统实现有机结合和共享,以满足业务 和管理需求,提高效率
▪ 结合不同业务单元的不同层次系统(L3和L4),借助IT手段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改进 或再造,提高成功率,缩短时间,降低错误和成本;同时实现与产品数据库、供应 链、及生产制造管理系统的共享和连接
▪ 通过与生产流程管理、产品数据库、需求计划的有机连接提高供应链预测和管理的准 确率,规范管理流程,以降低存货,从而降低供应链管理成本、存货成本和缺货损失
Copyright © 2010 Neusoft Corporation
战略、组织、流程与信息化
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是以支持企业发展战略为目的 管理信息化项目的规划是基于对企业战略、组织、流程的改造设计 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和新业务流程的设计、推广是同步的 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是由使用部门与IT人员共同合作完成的 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效果不完全取决于系统本身,更关键的是系
• 业务运营
经营单元
• 所有企业战略和操作效果 最大化
• 操作控制、功能和业务领 域优化
• 市场份额增长
Copyright © 2010 Neusoft Corporation
企业管理信息化关键需求与目标
需求重点
快速决策的 信息支持
可通过IT应用达到的目标
▪ 建立高效的、基于IT应用的管理体系,便于为决策提供必需、日常的信息支持,并实 现信息共享和部门之间的快速协作
Copyright © 2010 Neusoft Corporation
管理信息化
•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存货控制
MRP
制造规划 •物料的控 制 •数量 •时间
MRP II
制造规划 •MRP •生产管理 与控制
财务规划
ERP
制造规划 •MRP II
财务规划
研发工程 管理
市场与销 售管理
人力资源 管理
缺一不可
相互制约
信息技术
(业务转型+管理变革)×信息技术=“打造信息化企业”
Copyright © 2010 Neusoft Corporation
企业的战略、组织、流程、信息技术须是一个统一 的整体
战略
组织
驱动因素 业务整合 IT技术
流程
组织是业务流程和薪酬设计的基础
战略对组织、业务管理流程、薪酬管理等起 指导作用
变并增强管理和产销一体化 - 国家政策法规要求企业规范运
作,合理使用有限资源 - 竞争分级-产品的利润空间压缩;
中小型企业面对大型企业集团的 竞争需要更多的差异化战略寻找 市场立足和突破点
研发 / 管理
- 改进技术和管理模式 – 需要更快的根据市场的 反馈开展产品的研发、 提高生产工艺水平,寻 求低成本下的技术核心 竞争力
信息化 企业
用户 应用
IT
应用 选择成熟、适用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在 实现快速见效的同时,保证数据的规范性、 信息资源的整合性和信息平台的扩展性
规划实施 控制
需求反馈
其中,集中代表先进生产力水平的信息技术,是全面推进业 务转型与管理变革工作、打造信息化企业的加速器
业务转型
互动提升
管理变革
打造信息化企业
信息化建设与信息技术 的广泛应用可以全面提 升企业核心能力
信息管理与信息 技术运用能力
产品研发能力
其它核心能力
在应对变化、整合资源、创造价 值方面领先一步
资金应用能力
成本控制能力
市场营销能力
Copyright © 2010 Neusoft Corporation
每个企业都在追求先进的管理模式,而每种模式的 实现,都需要强有力的IT工具支撑
面向顾客 管理的应用
CRM顾客关系管理 需求分析/计划 合同管理 卖方电子商务 顾客服务管理
通用的基础系统与应用
应用开发中间件、EAI企业应用集成、工作流管理、数据仓库/数据挖掘、 事件/事故/警讯管理、电子商务平台、电子邮件、视讯/音讯会议、知识管理
MES制造执行系统 EAM企业资产管理
过程优化/履历
SCADA/HMI 测试/质量管理
过程控制
文件管理
ISO9000 ISO14000 环保管理 工安卫生管理 质保管理
物流管理
WMS仓储管理 TMS运输管理 贸易/分销管理
面向财务与绩效管理的应用
ERP企业资源计划、财务会计、成本管理、定价与利润管理 绩效评核、分析、KPI管理、平衡计分卡
决策支持系统系统(DSS)、数据仓库、分析报告
产品数据、工艺管理 (PDM、CAPP、MDS)
项目管理 产品数据管理
企业资源计划(ERP)
总帐
应收
应付
客户关系管理(CRM)
呼叫中心 订单管理
产品生命周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 文档管理
现金管理 固定资产 销售配送
网上交易 市场管理
供应链管理(SCM)
销售预测
采购计划
采购管理 质量管理
营销/服务
- 需要具备足够的市场信息收 集、处理和灵活的市场应变能 力,了解客户需求并有针对的 提供销售和服务,需要与重要 客户建立长久的供求关系,保 证企业的长久发展
Copyright © 2010 Neusoft Corporation
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企业核心能力之一,是促进 其它核心能力形成和提升不可或缺的手段
▪ 借助IT手段实现集团总部对各分子单位的高效管控处理,如集团财务、全面预算、资 金管理、绩效考核、集中采购、集中销售等
▪ 将IT应用贯彻到营销和服务业务流程中去,规范营销和服务操作,并与供应链、制造 管理系统相联接,以提高响应速度和效率,并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加强营销和服务管 理,使营销和服务活动在公司的掌控之下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ERP APS MES CRM SCM SRM EC DSS
2010
Copyright © 2010 Neusoft Corporation
中小成长型企业发展给企业管理带来的巨大的压力
从企业管理运作方面
客户需求和竞争环境变化 - 客户需求多样化要求企业应需而
信息化建设过程模型显示:业务转型、管理变革和信息技术 应用处在循环发展的互动过程中,而动态的规划则可以保障 需求的合理实现
规范管理模式 及核心管理流 程,提升经营 管理和控制水 平
管理变革
进行业务流程的梳理与优化, 业务转型 转变经营模式,提高经营效

新 需 求
Copyright © 2010 Neusoft Corporation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
Vision
技术信息化
通过微电子、计算机、 网络技术的应用,推 动产业研究发展和设 计水平的提高以及生 产工艺技术、过程控 制的变革;
产品信息化
通过促进信息产品与 传统产品的融合,以 及信息技术在新产品 中的广泛应用,增加 产品的信息技术附加 值。加速企业生产、 经营管理的信息化进 程;
核 心 功 下属业务单元 能
业务单元角色 目标
• 财务/资产 • 集团规划 • 监控/投资管理 • 收购、兼并
• 战略制定 • 公关 • 人才培养 • 法律 • 审计 • 营销 • 现金管理
+ 总部组织机构的管理
决策中心
• 集团收益最大化 • 红利/资金回收 • 企业的高质量
• 财务/资产 • 集团规划/SBU战略 • 监控/投资管理 • 收购、兼并 • 公关 • 人才培养 • 法律 • 审计 • 集团营销 • 现金管理
• 监控实施与资源协调 • 财务预算和控制 • 集团战略的实施和控制 • 子公司 / 分支机构运作
的管理和控制
战略业务单元/利润中心
• 战略资源优化配置
• 协调的管理
• 共享平台管理
• 各业务单元的增长
• 财务/资产 • 集团规划/SBU战略 • 监控/投资管理 • 收购、兼并 • 公关 • 人才培养 • 法律 • 审计 • 集团营销 • R&D • 采购/物流 • 销售网络 • 人事管理
合理、高效的业务和管理流程是战略执行的 管理成功的重要手段
信息技术是实现公司竞争力和效率的重要工 具和保证
Copyright © 2010 Neusoft Corporation
组织策略和管理模式左右业务流程和信息化应用的设计
管理模式 功能和人员配置
财务管理模式
战略管理模式
业务管理模式
集团(公司)
管理信息化
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的 应用特别是ERP的应 用,推动企业生产、 销售、采购及财务等 管理水平的提升,降 低运营成本,扩大市 场占有率;
Copyright © 2010 Neusoft Corpor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