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文学考研经验贴最新最全必看
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https://img.taocdn.com/s3/m/59db8da5dd3383c4bb4cd2c0.png)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招生目录专业方向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复试笔试科目045300- 汉语国际教育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54-汉语基础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综合,外语050101- 文艺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文学理论,外语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语言学概论,外语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古代汉语及现代汉语,外语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中国古典文献学,外语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论),外语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中国现当代文学,外语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欧美当代文学,外语1303Z1- 戏剧戏曲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2-中外戏剧史戏剧戏曲学,外语1303Z2- 电影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3-电影史与电影评论电影学基础,外语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简介一、专业概况本专业是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点,由缪朗山、赵澧、茅于美、王金陵等老一代学者在1960年代建立,当时是国内最早培养导师制研究生的单位。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9736bd4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8.png)
⽐较⽂学复习资料⽐较⽂学复习资料整理⽐较⽂学绪论1、定义:⽐较⽂学是以世界性的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学⽐较研究。
它主要研究跨越中⽂学的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学变异研究、平⾏研究和总体⽂学研究为基本⽅法论,其⽬的在于以世界性的眼光来总结⽂学规律和⽂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学的发展。
2、⽐较⽂学的基本特征是:跨越性(跨国、跨⽂明、跨学科);四⼤研究领域是:实证性影响研究、⽂学变异研究、平⾏研究、总体⽂学研究。
3、三⼤学派及其主要代表⼈物、代表作和代表观点:(1)法国学派:影响研究。
四⼤代表⼈物: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
巴尔登斯伯格:《⽐较⽂学:名称与实质》,加强实证性,加强科学性,使⽐较⽂学研究落到实处,强调⽤具体材料⽀持研究。
梵·第根:《⽐较⽂学论》,“⽐较”两个字应该全部摆脱美学含义,取得⼀个科学的含义;将⽐较⽂学研究划分为“物质”和“形态”两类,由此产⽣“流传学”、“媒介学”和“渊源学”。
卡雷:《⽐较⽂学评论》,⽐较⽂学“精确化”⼯作,⽐较⽂学不是并列的平⾏⽐较,⽽是实证性的关系研究,是⽂学史的⼀个分⽀。
基亚:《⽐较⽂学》,坚持⽐较⽂学是“国际⽂学关系史”,重视不同民族作家之间的精神联系,这种精神联系必需是事实上存在⽽不是任意猜测。
(2)美国学派:平⾏研究。
代表⼈物:韦勒克、雷马克、韦斯坦因。
韦勒克:《⽐较⽂学的危机》,对法国学派只注重事实联系的研究⽅式发起攻击,主张进⾏跨学科和平⾏研究,把⽂学史、⽂学批评和⽂学理论综合在⼀起,正视“⽂学性”问题。
雷马克:《⽐较⽂学的定义和功⽤》,提出⼀个关于⽐较⽂学的定义,全⾯⽽集中地代表了美国学派的主张;批判法国学派“实证主义”保守态度,主张开展“跨学科研究”。
韦斯坦因:《⽐较⽂学与⽂学理论》,建⽴发展以“⽐较诗学”、“类型学”、“跨学科⽐较”为主,并拓展原属于影响研究的“主题学”、“⽂类学”等领域,扩展⽐较⽂学研究领域。
比较文学笔记(完整版)
![比较文学笔记(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24cbe0959eef8c75fbfb340.png)
第一篇绪论第一节“比较”的真谛——跨越与沟通1、文学研究的三种途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本性,文学的内在,文学作品的构成及特征等,基本上是将文学现象作为同一时代的一种思想体系来进行研究的。
文学批评(微观):是对某一具体文学作品的研究,它要求对具体文学现象做出分析评价。
文学史(宏观):主要研究文学的发展和演变,它不仅由对各个作品的分析和评价积累而成,同时受到不同时代的社会经济状况、风习、心态的制约。
2、比较文学中的“比较”雷马克的定义:是超出已过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地域),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回话、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政治、经济、社会学等)、自然科学、宗教等(学科领域)。
“比较”的真谛:跨越和打通既定的界限。
比较文学的本质:它是一种跨界限(民族、国家的界限和学科的界限)的文学研究。
3、比较文学的特点:1、开放性,2、比较性,3、汇通性。
第二节比较文学的定义1、季羡林的定义:把不同国家的文学拿来比较(狭义)。
把文学痛其他学科拿来比较(广义),包括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钱钟书:作为一门学科,则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
乐黛云:是历史地比较研究两种以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曹顺庆: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雷同性、异质性和互利性,以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和跨文明研究为基础方法。
教材定义:比较文学史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2、基本要素:(四跨)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
第三节走向世界文学1、(1)民族文学:指在某个民族土壤上产生的,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的文学。
(2)国家文学:是按照国家这个政治概念认为划分的文学单位,它可由多个民族文学构成,也可是单一民族文学。
(NEW)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NEW)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a6dfe8c77da26925c5b0bc.png)
目 录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填空题(15空,1空1分)1.美文是_____提出的。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_____。
3.金钏、柳湘莲、晴雯出自_____。
4.杜丽娘出自_____。
5.《莺莺传》的作者_____。
6.五四时期影响最大的两个文学社团是_____和创造社。
7.第一个创作十四行诗的是_____。
8._____是现存古英文文学中最伟大之作,也是欧洲最早的方言史诗。
9.果戈理的代表作_____。
10.曹禺的成名作是_____。
11.《一地鸡毛》的作者_____。
12.50年代政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是贺敬之和_____。
13.高乃依的代表作_____;德莱赛的代表作_____。
1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出自_____的《饮酒》。
二、名词解释题(共5个,每题7分)1.古文运动2.模仿说3.意境4.浪漫主义5.革命样板戏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2题)1.简述“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特点。
2.谈谈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认识。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文类学)【圣才出品】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文类学)【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9dc166d2172ded630b1cb645.png)
第1章文类学1.1 复习笔记一、文类学研究概述(一)西方文类学的历史进程1.比较文学产生前的文类学(1)西方诗学中有关文类的理论①西方诗学理论起源于柏拉图。
②亚里士多德是最早从理论上对文学进行分类的学者,其《诗学》不仅是西方文学理论的源头,也是最先以文类观点来讨论文学的专著。
③从亚里士多德、贺拉斯到布瓦洛,从古典主义时期到新古典主义,经18世纪到浪漫主义时期,一直至今,文体、文学类型的范畴和理论,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2)比较文学兴起19世纪末比较文学兴起,视世界各民族文学为一整体,开始从国际接触的角度研究文体和文学类型。
2.比较文学发展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影响研究(1)梵第根《比较文学论》①1931年,梵第根在其专著《比较文学论》里专辟一章“文体与作风”,强调文类研究的重要性。
②他认为,在考察一部作品之先,得考察它的形式,这种形式往往或者是从本国文学的传统而来的(这传统本身有时也来自外国),或者从直接的外国影响而来。
③他把文体、文学类型的研究命名为“体类学”,“按序就班地”论述了散文体、诗歌体和戏曲体三大文类和“作风”的假借。
(2)基亚《比较文学》①继梵第根之后,基亚在其1951年出版的《比较文学》(现据1978年第6版)第二章中谈及“文学类型的命运”,在此章中他给文学类型下定义,评价文学类型和作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②在第四章的“类型”中谈到了戏剧、诗歌、小说和短篇作品的问题。
或许由于此书是基亚作为教授的讲稿之故,论述十分简略,仍未摆脱影响研究的窠臼。
(3)毕修瓦、卢梭《比较文学》①毕修瓦、卢梭合著的《比较文学》(1967)用比基亚更小的篇幅谈到文类学。
16年之后,由布吕奈尔教授领头出版了此书的修改本《什么是比较文学》(1983)。
②这三位法国学者在第三章“总体文学史”中论及文学类型和风格,在第七章诗学、文学形态学中,谈及作品构成形式、措词方式,散论了体裁、风格等问题。
一般认为,此书明确地接纳和融合了教堂山会议之后的各家观点,提出了一种相当宽泛的比较文学观。
《比较文学》重点整理
![《比较文学》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51914523b3567ec102d8a67.png)
《比较文学》重点整理比较文学的内部体系◆文学范围内比较研究(一)影响研究(重视“同” )1 .流传学(放送→传播→接受)2 .渊源学(接受→传播→放送)3 .媒介学(传播媒介:人、环境、文字的媒介)( 二) 变异研究(重视“异” )1 .译介学(误读)2 .形象学(“他者” )3 .接受学(重视接受)(三)平行研究(重视“审美” )1 .主题学(研究同一主题跨越性流变)2 .文类学3.比较诗学(四)历史类型学研究(前苏)(五)阐发研究(台湾大陆学者)◆跨学科的研究1.文学与艺术2.文学与宗教3.文学与社会科学4.文学与自然科学第一编绪论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定义与目标1.比较文学的定义美国比较文学家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中说: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
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比较文学并不是简单的文学加比较,而是以跨越为前提,以开放性为特征的。
) 比较文学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2.民族文学:指的是在某个民族土壤上产生的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的文学。
它受制于本民族的文化背景,由民族的政治、社会、心理、语言等条件所决定,同时也反映了本民族的审美心理和美学品格。
世界文学:包括中国文学之内的取得了经典地位的作品作家的总和。
第二章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一、法国学派(影响研究)1.观点①提倡“影响研究”的方法;②崇尚实证,重视考据;③不重视作品的美学欣赏与文学批评;④在学科上,将比较文学困于纯文学范围之内,而在地域上则局限于欧洲,特别是西欧的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⑤提出“总体文学”一说2.代表人物:①梵第根a.出版《比较文学论》,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法国文学的成就,阐述了比较文学的理论、方法与历史。
新版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f24131c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0.png)
新版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考研是我一直都有的想法,从上大学第一天开始就更加坚定了我的这个决定。
我是从大三寒假学习开始备考的。
当时也在网上看了很多经验贴,可是也许是学习方法的问题,自己的学习效率一直不高,后来学姐告诉我要给自己制定完善的复习计划,并且按照计划复习。
于是回到学校以后,制定了第一轮复习计划,那个时候已经是5月了。
开始基础复习的时候,是在网上找了一下教程视频,然后跟着教材进行学习,先是对基础知识进行了了解,在5月-7月的时候在基础上加深了理解,对于第二轮的复习,自己还根据课本讲义画了知识构架图,是自己更能一目了然的掌握知识点。
8月一直到临近考试的时候,开始认真的刷真题,并且对那些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反复的加深印象,这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其实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身边还是有一些朋友没有走到最后,做了自己的逃兵,所以希望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梦想。
本文字数有点长,希望大家耐心看完。
文章结尾有我当时整理的详细资料,可自行下载,大家请看到最后。
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26)中国文学基础(857)小说写作参考书目为:1.《文学理论新编(修订版)》陈传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中国古代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3.《中国现代文学史》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5.《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6.《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黄晋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7.杰里克利弗《小说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罗扎基斯《创造性写作》辽宁教育出版社9.王家新《创造性写作课件》先介绍一下英语现在就可以开始背单词了,识记为主(看着单词能想到其中文章即可,不需要能拼写)从前期复习到考试前每天坚持两到四篇阅读(至少也得一篇)11月到考试前一天背20篇英语范文(能默写的程度)。
那些我不熟悉的单词就整理到单词卡上,这个方法也是我跟网上经验贴学的,共整理了两本,每本50页左右,正面写英语单词,背面写汉语意思。
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https://img.taocdn.com/s3/m/d85a84b4f121dd36a32d828c.png)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文学院文艺学专业招生目录专业方向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复试笔试科目045300- 汉语国际教育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54-汉语基础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综合,外语050101- 文艺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文学理论,外语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语言学概论,外语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古代汉语及现代汉语,外语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中国古典文献学,外语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论),外语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中国现当代文学,外语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欧美当代文学,外语1303Z1- 戏剧戏曲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2-中外戏剧史戏剧戏曲学,外语1303Z2- 电影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3-电影史与电影评论电影学基础,外语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简介一、专业概况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学科起步于1959年创办的“文研班”,由周扬任名誉主任、何其芳与何洛为主要负责人。
你不了解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复习方法
![你不了解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复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975663704a1b0717ed5dd66.png)
你不了解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复习方法备考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究生需要哪些复习方法,今天凯程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老师给同学们讲解复习建议,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就业,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辅导,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参考书,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的问题。
凯程就是王牌的中国人民大学考研机构!!一、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考研复习方法解读(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
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
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
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
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
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
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
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
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
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
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https://img.taocdn.com/s3/m/1425953883c4bb4cf7ecd192.png)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招生目录专业方向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复试笔试科目045300- 汉语国际教育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54-汉语基础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综合,外语050101- 文艺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文学理论,外语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语言学概论,外语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古代汉语及现代汉语,外语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中国古典文献学,外语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论),外语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中国现当代文学,外语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欧美当代文学,外语1303Z1- 戏剧戏曲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2-中外戏剧史戏剧戏曲学,外语1303Z2- 电影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3-电影史与电影评论电影学基础,外语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简介一、专业概况: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上世纪50、60年代年代初由蔡仪、何其芳、林志浩等著名学者创立。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2019年统考硕士复试名单(学术型)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2019年统考硕士复试名单(学术型)](https://img.taocdn.com/s3/m/2c24e40aaaea998fcd220e25.png)
专二 136 125 125 129 129 119 111 136 130 130 125 129 124 129 112 124 107 110 115 127 132 133 136 136 140 127 114 129 129 123 130 128 130 128 125 133 114 116 110 116 121 122 103 104 119 126 127 110 105 115 109
文学院2019年统考硕士复试名单(学术型) 初试成绩 考生编号 姓名 政治 外语 专一 23578 方** 67 85 126 24927 刘** 65 67 129 13688 郭** 69 67 123 20468 蒋** 65 71 115 25656 陈** 64 64 121 19365 谢** 67 60 120 12851 甘* 69 80 102 18278 冯** 68 78 115 15267 王** 72 75 117 03454 谈** 70 78 112 22927 孙** 73 68 121 09161 郭** 63 64 120 16038 刘** 73 65 111 11306 赵** 65 64 113 17822 刘** 70 83 106 18082 刘** 67 80 99 15266 仇** 64 73 120 23701 王* 70 80 102 16216 吕** 66 66 114 08740 牛** 66 70 97 03460 王** 70 81 125 14573 朱** 71 67 131 20735 叶** 66 70 130 03461 边** 73 74 118 14838 吴** 72 67 120 08741 王** 66 73 122 15010 叶** 71 83 119 16375 张* 65 79 112 18083 谷* 72 66 118 11737 高* 71 78 108 19751 雷** 68 64 116 10600 许** 64 76 106 11307 张** 64 69 110 09750 沈** 68 72 103 11813 陈* 67 70 109 20704 张**(骨干) 62 60 79 03474 葛** 68 79 117 24928 乔* 77 68 115 03489 李** 73 73 119 20397 滕** 70 67 114 03472 孙** 68 60 117 13689 孙** 68 64 109 19063 皂** 66 73 121 19752 李** 69 71 118 09525 王** 71 64 106 20398 胡** 74 80 115 18589 张** 66 64 131 15679 刘** 71 80 116 03496 高* 72 70 124 11455 张* 66 77 113 03499 李** 67 72 122
比较文学知识整理
![比较文学知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5d8b6317cd184254a35350a.png)
第一章文学比较总论一、比较文学的定义:1、法国学派定义: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关系史,是跨国文学影响关系,反对平行比较研究,以实证性影响研究为基本特征。
代表人物:卡雷基亚樊第根主张:反对平行研究;研究国际文学关系;研究文学的影响关系评价:彻底否定平行研究,显得比较狭隘;其口号让比较文学偏离了文学比较;潜藏着一种法国中心主义、欧洲中心主义的文化沙文主义倾向问题的原因分析:学界对比较文学学科合理性的质疑和挑战;法国学者对比较文学学科科学性的理性反思与追寻;法国中心主义导致了法国学派的学科理论特征2、美国学派定义:比较文学把一国文学同另一国文学或几国文学进行比较,把文学和人类所表达的其他领域相比较。
韦勒克的《比较文学危机》是美国学派的宣言代表人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能》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名称与性质》、《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能》基本特征:重视“文学性”,重视作品的文学欣赏与美学分析;高扬无影响、无实证的平行研究;提倡跨国界、跨学科的比较研究不足之处:研究范围界限划分比较模糊;主观随意性大;过分强调文学的美学价值平行研究的背景分析:学科理论的纠缠;民族主义动机;文化软实力的原因3、比较文学定义:比较文学是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性文学比较研究,以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作为可比性的基础,即认同“求同”也强调“求异”,强调文学变异学研究核心理念:跨异质文明研究;文明变异学研究正式传入中国的标志:第一个是比较文学专著和论文的出现:1919年张锡深翻译日本学者本闻九雄的《文学研究法》;第二个是比较文学的讲座和课题的开设:1942年吴宓在东南大学开设的“中西诗之比较”等讲座(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的讲座)1979年钱钟书的《管锥编》出版,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复苏标志;1985年中国比较文学文学会正式成立,《中国比较文学》杂志正是创刊,标志中国比较文学全面复兴。
代表人物:乐黛云《中西比较文学教程》曹顺庆:《比较文学教程》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历史比较文学发展阶段(涟漪式结构):欧洲阶段,比较文学的成形期;美洲阶段,比较文学的转型期;亚洲阶段,比较文学的拓展期。
2020-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复试线、招生人数
![2020-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复试线、招生人数](https://img.taocdn.com/s3/m/7c364b9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5.png)
2020-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复试线、招生人数育明教育506大印老师联合名校导师及考研状元联合整理2019年9月20日星期日【温馨解析】育明教育从2006年开始办学,校长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夏教授,北京总部负责人是北京大学政管院博士,主打专业课一对一辅导。
到现在已经有十年的时间,在我们育明教育,每年都有成功学员积累的一些经验可供各位考生参考。
育明教育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研成功的基础保障。
我们的辅导包括前期的报考指导,中期的核心参考书的讲解、专题(真题、出题老师论文专著、最新时事)讲解、模拟考(答题技巧框架、创新点的讲解)。
后期还会有教务老师时事根据上课情况,对考生进行查缺补漏,进行答题技巧的辅导。
在我们育明教育,前期咨询师、后期教务与辅导老师三方对您的上课负责,所以每年我们的通过率一直都是有保证的。
班型分专业课一对一和集训营两种。
集训营是包括政治英语的小班课+专业课全程一对一。
小班课全年分四个阶段:寒假,暑假,国庆,最后冲刺(您现在报名可以参加今年和明年两年的),授课老师是人大的教授(也会请海文海天的教授结合讲课)。
专业课一对一是按总课时来规划,保证够用。
上课形式是面授和远程一对一相结合,上课时间和进度主要根据你的进度来安排,第一次上课后会给你做一个导学规划。
数学我们请的是北理工的教授一对一讲(这个是其他机构请不来的),专业课请的是你所报考学校专业的研究生助教和北大博士结合授课(这个也是近几年我们独家尝试的非常合理的方式)。
此外,院校选择也很重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是成功的关键,但是考生信息有限,很难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在这里,大家可以直接联系我,我免费给大家做规划和咨询。
目录一、2019-2020年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笔记二、2020-2021年院校考研复习技巧三、2020-2021年考研专业课答题技巧内容一、2019-2020年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笔记(1)列出每日学习计划表可能你们也都有自己做的计划表,但是都比较粗浅,比如早上复习政治下午英语这样的。
(完整版)比较文学复习知识点
![(完整版)比较文学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5cd2eb8e2bd960590c677b3.png)
第三章复习题⏹一、填空题⏹ 1.比较文学的四种基本类型和研究方法分别是:影响研究、平行研究、阐发研究、接受研究。
其中最基本。
这四种研究类型中最主要的两种是: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
⏹ 2.从传播方式来看,影响研究中的影响分为哪两种?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 3.影响的过程可以分为放送、接受和传播途径。
从放送的角度进行的研究称之为“流传学学”,从接受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可以称之为“渊源学学”,从传播途径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可以称之为“媒介学学”。
⏹ 4.影响研究的具体方法是:考据的方法、科学性、历史性,平行研究的具体方法是哲学的、审美的、批评的⏹ 5.第一次正式正式提出“阐发法”这一名称的台湾学者是古添洪。
⏹ 6.接受研究可以看作影响研究的发展,它是在接受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7.阐发研究可以看成平行研究是衍生出来的一种类型。
⏹二、名词解释⏹ 1.影响研究:是指对跨民族、语言和文化界线的不同文学之间基于事实联系之上的互相渗透与互动的影响史实进行的一项专门研究。
⏹ 2.平行研究:将那些相似、类似、卓然可比,但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两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文学、两个或多个不同民族的作家、两部或多部属于不同民族文学的作品加以比较,研究其同与异,并导出有益的结论。
⏹⏹ 3.接受研究:以接受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不同民族的文学和读者之间的关系,而不考虑在同一民族内部文学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 4.圆形的研究:⏹ 5 .平行回现论⏹三、简答题⏹1、渊源学分为哪五类?笔数的渊源、口传的渊源、印象的渊源、集体的渊源、孤立的渊源⏹ 2.影响研究的理论体系(理论基础)有哪四个方面?1.影响的超国界存在说2.影响的事实联系论3.影响的历史意识论4.影响即对创作的理解论⏹ 3.影响研究的步骤有哪些?1.影响存在的提出2.材料的搜求和考订3.假设的证明4.影响的深入研究⏹ 4.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之间的差异?1.平行研究尚未发现或根本不存在事实联系2.平行研究范围广泛,影响研究范围窄⏹ 5.阐发研究包含哪三个方面的内容,需要注意哪两点?1、文学理论对文学现象的阐发2、理论对理论的互相阐发3、以别的学科对文学作出阐发⏹ 6.影响研究和接受研究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相同点:比较文学中的接受研究同样研究一个民族的作家和作品对外民族的影响,或者研究自己对外民族文学的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与影响研究有一致性。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729cce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3.png)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比较文学复习资料●比较文学北京大学乐黛云教授这样界定的:“比较文学是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支。
它是历史地比较研究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相互关系的学科”。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与果戈理的《狂人日记》的比较研究。
在题材上鲁迅的《狂》是受果的《狂》的影响。
另一方面,鲁迅的《狂》的思想主题是受尼采的部分精神人格影响。
●法国学派法国学派是以巴登思贝格和梵.第根等为代表人物的比较文学研究学派。
它的基本特征是注重历史意识,崇尚考证,强调事实联系。
法国学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的资料,从而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为比较文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尤其是在影响研究领域。
它的缺点是,1.研究始终局限于西欧文化系统和文化遗产范围内;2.过分拘泥于实证主义方法,强调事实联系,忽视对文学作品的美学分析;3.考证中流露出法国文学优于其他国家文学的民族沙文主义。
●美国学派美国学派是以韦勒克、雷马克和奥尔德里奇等为代表人物的比较文学研究学派。
它强调,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不是史料研究;应该将文化引入比较文学研究领域;注意文学的美学含义与文学批评的审美原则。
美国学派在平行研究领域和跨学科研究领域上有重大贡献。
作为对法国学派的反拨,美国学派的研究领域过于宽泛,可能导致这一学科特殊性消失。
●影响研究影响研究,指以历史方法处理不同民族文学间存在的实际联系的研究,它的根基在于各民族文学的相互接触和交流。
影响研究强调实证和事实联系。
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1.作家作品的实际联系和影响,2.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互相呼应,3.文学史的外来渗透和对外影响。
●影响比较文学的“影响”概念强调外来性,它关注的是外来因素的影响。
指的是,一国作家从外国作家、作品中获得一些新的因素并有机地融入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去的现象。
例如,鲁迅的小说无论是体裁内容还是结构形式都与中国传统小说迥然不同。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简介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bfa560ff78a6529647d5300.png)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介绍第一部分、全国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点一览表和文学专业的传统学科如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相比,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个较为年轻的学科,因此全国高等院校所设立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并没有其他传统学科多。
目前来说,全国开设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高等院校有80多所,其具体情况如下表:一、北京1、北京大学2、北京师范大学3、中国人民大学4、清华大学5、北京语言文化大学6、首都师范大学7、中国社会科学院8、北京外国语大学9、北京第二外国学院10、中国传媒大学二、上海1、复旦大学2、上海大学3、上海师范大学4、华东师范大学5、同济大学6、上海外国语大学三、天津1、南开大学2、天津师范大学3、天津外国语学院四、湖北1、武汉大学2、华中师范大学3、华中科技大学4、湖北大学五、江苏1、南京大学2、南京师范大学3、苏州大学4、苏州科技大学5、南京艺术学院6、南京农业大学六、山东1、山东大学2、山东师范大学3、青岛大学4、曲阜师范大学七、广东1、中山大学2、华南师范大学3、暨南大学4、深圳大学八、福建1、厦门大学2、福建师范大学3、集美大学九、四川1、四川大学2、四川师范大学3、四川外国语学院十、吉林2、东北师范大学3、延边大学十一、辽宁1、辽宁大学2、大连外国语学院3、辽宁师范大学十二、重庆1、西南大学2、西南师范大学3、重庆师范大学十三、黑龙江1、黑龙江大学2、哈尔滨师范大学十四、内蒙古1、内蒙古师范大学十五、广西1、广西师范大学2、广西民族大学十六、安徽1、安徽大学2、安徽师范大学十七、江西1、南昌大学十八、浙江1、浙江大学2、浙江师范大学十九、湖南1、湖南大学2、湖南师范大学3、湘潭大学二十、贵州1、贵州师范大学二一、河北1、河北大学2、河北师范大学二二、河南1、河南大学2、郑州大学二三、山西1、山西大学2、山西师范大学二四、陕西1、陕西师范大学2、西北大学3、西安外国语学院二五、甘肃1、兰州大学2、西北师范大学第二部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本情况介绍从目前文学类的入学考试来看,绝大多数的高校都采用综合考试的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https://img.taocdn.com/s3/m/bb74d605f12d2af90242e693.png)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招生目录专业方向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复试笔试科目045300- 汉语国际教育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54-汉语基础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综合,外语050101- 文艺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文学理论,外语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语言学概论,外语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古代汉语及现代汉语,外语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中国古典文献学,外语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论),外语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中国现当代文学,外语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1-汉语言基础欧美当代文学,外语1303Z1- 戏剧戏曲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2-中外戏剧史戏剧戏曲学,外语1303Z2- 电影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13-电影史与电影评论电影学基础,外语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简介一、专业概况: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是中国语言文学系重点发展、具有相当学术实力的学科之一,1982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文学考研经验贴最新最全必看一、关于择校对我来说,因为对外国文学、异域文化、语言学习都很感兴趣,比较文学专业的选择应该是很自然的。
在我有所了解的几所学校里,北大的比文所和复旦对语言的要求都很高,如在复旦就读后需要学习二外和古典语;川大在学科理论、英美文学等各方面都极具实力,排名第一大抵有师资的缘故。
也曾考虑过北师大和华东师大,但个人还是倾向更综合性的大学。
定下人大,有以下几个因素:1、地理优势。
北京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作为一枚博物馆、美术馆爱好者,这点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
2、人大考大综合,但不考语言学。
文学基础部分包括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其中东方文学占比极小,也许是因为人大比文本身没有专门研究东方文学的老师)、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涉及西方文论和古代文论)等科。
题目虽面广量大,但中规中矩,很少考较偏或具有学校特色的题,更注重对文学史的整体把握。
3、人大的气质是陈恳而温和的,对本科背景少有偏见,跨专业考上的不在少数,人大本身就有许多具有多学科研究视角的老师。
一、专业概况本专业是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点,由缪朗山、赵澧、茅于美、王金陵等老一代学者在1960年代建立,当时是国内最早培养导师制研究生的单位。
本专业于1963年开始招收“外国文艺理论史”研究生;1981年又成为全国高校最早的三个“世界文学”硕士点之一;1996年以后开始招收“西方文艺理论”、“比较诗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专业的博士生;2001年以后开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本专业已经日趋成熟,并形成了一支学有专攻、精通外语(包括英、法、德、俄、日、希腊、拉丁等语种)并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学术队伍。
本专业特别突出文学、文论与宗教、哲学的跨学科研究,并以这一特色和相对优势贯穿各研究方向。
二、研究方向比较诗学与西方文论比较文学与欧美文学比较文化与艺术批评三、研究内容比较诗学与西方文论:包括专题研究、通史研究、原典译介等三个分支。
近年的研究特色和重点,主要在于当代西方人文学术的交叉概念、欧陆学术经典、神学诠释学等。
比较文学与欧美文学:包括文学史研究、作家研究、比较研究等三个分支。
近年的研究特色和重点,主要在于西方文学中的宗教意识、西方现代批评中的经典文学诠释等。
比较文化与艺术批评:包括中西思想与文化精神研究、中西艺术与宗教精神研究、文化对话与文化传统研究等三个分支,近年的研究特色和重点,主要在于中西文化、宗教、艺术的比较研究。
四、毕业生去向除出国深造者外,本学科毕业生主要分布在高校、研究机构、政府部门、新闻传媒等单位,也有部分毕业生担任国企或外企的高级文秘、宣传策划、教育培训等工作。
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26中国文学基础853外国文学与文论2018录取名单近三年录取情况2018年复试分数线;50分、50分、90分、90分、总分360分。
2018年进入复试10人(最高分394,最低362)2018年统考录取8人(最高分394,最低362)2017年复试分数线;58分、58分、90分、90分、总分360分。
2017年进入复试8人2017年统考录取6人(最高分389,最低376)2016年复试分数线;58分、58分、90分、90分、总分365分。
2016年进入复试录取8人2017年统考录取6人(最高分424,最低388)新祥旭首推考研参考书目:【古代文学及文论】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现当代文学】钱理群《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郑克鲁《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朱维之,赵澧,黄晋凯,杨恒达《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西方文论】杨慧林《西方文论概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朱志荣《西方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曾艳兵《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刘象愚《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高等教育出版社章安琪《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张中载《西方古典文论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学术丛刊《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文学理论】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自选教辅】曾艳兵《外国文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唐红梅《外国文学史辅导与习题集》崇文书局易漱泉《外国文学500题》辽宁文明出版社贾培《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解析外国文学史》齐鲁书社王萌《中国文学史》辅导及习题精选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李杰,顾大鹏《中国文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齐鲁书社杨建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同步辅导与习题集崇文书局秦为忠《文学理论教程》辅导及习题集崇文书局关于文学基础对于一个跨专业考研狗来说,文学基础简直是噩梦,要背的实在太多太多了。
一穷二白的我,从四月份开始,作乖巧状,一科一科过课本。
这一轮尽量看得全面,没有做笔记,结合辅导书写写划划,对知识点有基本的了解,明了整体的框架和前后时间逻辑,。
另外每一科我都有在看作品选。
前后花了四个月,实在过于久了,学弟学妹可以适当加快速度,别像我一样蹉跎。
八月份开始第二轮,此时真题应当充分利用起来。
反复看真题,不难总结出重点,然后在课本上相应的地方标示,心中有数。
除了文学基础的题,我还分别看了每一科历年真题,包括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和文艺学。
关于做笔记,我是参考从学姐处买的资料,结合辅导习题集,自己再加以补充总结(处女座加强迫症,总嫌弃别人写的不够完整全面…捂脸)。
当然事事躬行是很耗时间和精力的,笔记一直整理到十月份。
第二轮可以说是最繁杂和痛苦的一个阶段,一方面知识点多到爆,另一方面随着政治复习开始,时间带来的紧迫感让整个人越来越慌。
一定要稳住自己,佛系的我,每天都在发挥迷之淡定的精神[捂脸]。
十一十二月份,最后的背诵阶段。
这时候真题还是不能离手,反复看,对重点时刻记挂,另外还得查漏补缺。
抛开课本,以资料和笔记为主来记忆。
我是一科一科背的,一科背完再背另一科,背另一科的时候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回头复习背过的那科,没有别的办法,遗忘太快,只能反复反复。
十一月份一开始的时候,你会发现内心除了习以为常的焦虑,还会很直观地感到害怕,毕竟大敌当前,人之常情。
相信我,这时候能做的只有马不停蹄地背诵,背着背着,心情自然会沉稳,瓶颈期是短暂的。
必须提醒的一点!虽然这话大家都不爱听,但我真心建议考前最好进行两次模考。
为什么呢,你知道10个名词解释最少花去40分钟的时间吗?(蠢蠢的我两门专业课的名词解释都花了将近一个钟…)你明白上了考场发现题目都会做,但是由于时间紧迫最后的论述题只能草草结束的那种痛苦吗?[大哭]比如19年,专业课二的论述题,一道考20世纪文论,一道考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非理性因素,都是偏基础的题,但我写到最后真的不够时间了,没办法充分展开,答得都比较肤浅和简略,考完内心真的郁闷许久。
希望学弟学妹们引起重视,人大的题量真的很大。
*关于外国文学与文论西方文学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梳理起来不算困难。
只是对于考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生来说,要背的知识点更为精细。
关于做笔记,我以崇文书局的外国文学史辅导习题集为基础,以人大出版社曾艳兵老师的那本作补充。
对文学基础来说,启蒙文学、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是重点,对于一个跨专业的小白来说,这几个时期作家作品的艺术特色一开始真的很容易搞混,后期随着做笔记和大量背诵,理解加深之后,记忆起来就轻松很多了。
在专业课二的考察中,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又是重中之重,论述题考得宽泛而博大精深。
因此在明了每个流派及代表作家的思想艺术特色之后,在宏观上加以把握更为关键。
比如可以思考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关系、荒诞意识、神话倾向、反英雄等等。
西方文论,好惨。
我最先看的是杨慧林老师的《西方文论概要》,这本书第一遍看的时候随缘就好,文风太高深不求看懂,内容太简略也没办法做笔记,主要是以此框架作为基础,来把握马新国《西方文论史》和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我个人是认为这三本教材足够了。
刚开始看不懂是正常的,比如康德论美与崇高,从字面上理解都很困难。
而且,看了一两遍之后,虽然每个时期和单独的知识点都懂,但是一时之间可能仍然没有办法贯通古今,作高瞻远瞩的追寻。
比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开创的两大文论传统,康德论美与崇高对后世文学文论影响,叔本华唯意志论和尼采超人意志的非理性色彩对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启发,20世纪形式主义的发展潮流等等。
还是那句话,不要心急,反复啃才能化抽象为具体。
最麻烦的是,市面上没有西方文论的参考书和习题集,做笔记全靠自己,没有捷径可走,我当时整理的时候真的很惨。
总而言之,对于人大这种注重基础的试题来说,没有什么比扎实更重要。
外国文学与文论的考察,近年来题目灵活多变,难度有所上升,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毕竟知识学来学去就是那些。
平时踏踏实实积累,在考场上哪怕遇到难题也能急中生智,信手拈来地调动知识,会人品大爆发的。
最后按照国际惯例,撒一波鸡汤。
备考的大半年时间里,我并未出现过诸如情绪崩溃的状况。
我的压力更多地体现在我的生物钟上,七八月份开始,我每天一点多睡觉,十一十二月份的时候,将近两点半才睡,而且我睡前还一定要看半个小时的动漫来缓解心情,逃避压力。
这个小秘密说出来好像影响很坏…但讲真,这一点任性的做法,可能最后反而让我保持了无知而无畏的迷之淡定。
[捂脸]考研是场持久战,个性一点,无论是学习、作息还是心态调整,请找到你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