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常识中国戏曲发展经历2012MandarinA1Year2
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
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戏曲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八个时期:萌芽时期,雏形时期,成熟时期,发展时期,繁荣时期,集成时期,转折时期,终结时期。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先秦至唐代戏曲理论的发展是与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过程相表里的,先秦至唐代是古代戏曲的萌芽时期。
宋金时期在宋金时期,各种表演艺术经过发展融合后,形成了中国古代戏曲的雏形,即宋杂剧和金院本。
元代至明初元代是中国古代戏曲正式形成后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无论是南戏还是北曲杂剧,都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戏曲作家与作品。
萌芽时期先秦至唐代戏曲理论的发展是与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过程相表里的,先秦至唐代是古代戏曲的萌芽时期。
在这一时期里,组成戏曲的各种艺术因素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又相互融合,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性的戏曲艺术。
同样,在这一时期里,艺术评论家们对各种戏曲艺术因素的记载与评论,便是古典戏曲理论的萌芽,对后世戏曲理论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影响。
雏形时期宋金时期在宋金时期,各种表演艺术经过发展融合后,形成了中国古代戏曲的雏形,即宋杂剧和金院本。
伴随着杂剧和院本这一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艺术评论家们也对它们的渊源、形式原因、艺术特征及发展情况等加以了探讨与论述,这些论述,便构成了古典理论的雏形。
成熟时期元代至明初元代是中国古代戏曲正式形成后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无论是南戏还是北曲杂剧,都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戏曲作家与作品。
同时,在民间,戏曲演出活动十分活跃。
戏曲的正式形成与繁荣,也促进了戏曲理论奠定了基础。
发展时期明代嘉隆年间古代戏曲经过明初的沉寂后,到了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又趋于活跃,而这也使得元代开始成熟的戏曲理论有了新的发展,不仅戏曲论著的数量增多,而且理论成分大为增强,为戏曲的繁荣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繁荣时期明代万历年间明代万历年间是古代戏曲史上继元代杂剧繁荣以后的又一个黄金时期。
戏曲创作与戏曲演出的繁荣,也促进了戏曲理论的发展与繁荣。
元杂剧的艺术成就及其历史地位
元杂剧的艺术成就及其历史地位元杂剧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一颗瑰宝,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它以其独特的戏剧形式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并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元杂剧的艺术成就及其历史地位,以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一、元杂剧的发展及其特点元杂剧起源于中国元代(1279-1368年),在这一时期,元朝政权积极推崇戏曲艺术,为戏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元杂剧在元朝上层社会迅速崛起,并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繁荣。
元杂剧以它浓郁的音乐、舞蹈和唱腔表演闻名于世,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戏曲史上颇具影响力的一种艺术形式。
元杂剧有许多独特的特点。
首先是它的戏曲形式多样,既有它对华彩灿烂的曲艺表演,也有富有表现力的舞蹈和动作表演。
其次,元杂剧以音乐的演绎为核心,音乐在整个剧目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元杂剧还注重舞台美术的表现,通过舞台布景、服装造型等手段,使观众陶醉在一个富有视觉美感的艺术空间中。
最后,元杂剧模仿并引用了许多历史和文学作品,使剧目更具吸引力和深度。
二、元杂剧的艺术成就元杂剧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首先,元杂剧以其丰富多样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舞台表演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在元杂剧的舞台上,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使观众深入融入故事情节之中,体验到强烈的戏剧张力。
其次,元杂剧的音乐是其艺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元杂剧以其独具一格的音乐形式和丰富多样的唱腔艺术而闻名。
这些音乐作品经久传世,成为中国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元杂剧的音乐既表现了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性格特点,又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最后,元杂剧在舞台美术和表演艺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元杂剧注重细节和造型美,通过舞台布景、服装造型等手段,使剧目更加生动、形象,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艺术享受。
此外,元杂剧的演员们通过精湛的技艺和表演技巧,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为观众带来更加深刻的戏剧感受。
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
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
中国戏曲是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之一,其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古代戏曲阶段(汉代至唐代):古代戏曲主要包括曲艺、杂剧和小歌舞等,形式简单,表现方式单一。
2. 唐代至明代戏曲阶段:唐代时期,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戏曲,如“西洋滑稽”、“花木兰”等,成为现代戏曲的雏形。
到了宋代,戏曲发展更加完善,形成了“四大剧种”——京剧、昆曲、豫剧和评剧等,其中以京剧最为受欢迎,成为中国戏曲的代表。
3. 清代戏曲阶段:清代戏曲发展较为稳定,形成了现代戏曲的基本形式。
同时,由于清朝政府对戏曲的扶持,使得戏曲得以大规模传播。
4. 民国至现代戏曲阶段:近代以来,戏曲的发展受到了新文化运动和影视文化的冲击,不过仍有一些剧种仍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如京剧、豫剧、河北梆子等。
总的来说,中国戏曲从古到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影响,不断改良和完善,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元曲元杂剧的艺术特点与历史演变
元曲元杂剧的艺术特点与历史演变元曲元杂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其艺术特点与历史演变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本文将从剧本题材、表演形式、音乐伴奏、舞美构造等方面,探讨元曲元杂剧的艺术特点与历史演变。
一、剧本题材元曲元杂剧的剧本题材十分丰富多彩,涉及历史、神话、传说、故事、戏说、香艳等多种类型。
其中历史剧是其主要形式之一,以毛文锡的《汉宫秋》、关汉卿的《窦娥冤》等为代表。
这类剧本以历史事件为蓝本,并加入一些虚构或文学化的情节和描写,使得历史事件更加生动有趣。
除此之外,元曲中的戏说剧、香艳剧也非常具有特色。
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南柯太守传》等都是这类剧本的代表。
这些题材内容丰富、立意独特,给观众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和欣赏体验。
二、表演形式元曲的表演形式具有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特点,采用了唱、念、做、打、舞等多种艺术手段。
在表演方面,元曲注重角色刻画和意境运用,通过唱念做打的形式,使得戏剧角色更加鲜明生动。
这是传统文化的表现之一,它既是一种人物表演的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情感、声音和动作的综合体现。
元曲中还有一个独特的表演形式,就是“大曲”和“小调”。
在《汉宫秋》的唱词中,有很多旋律上的变化,比如“拔山盖世”、“小山沟里”的唱腔就不一样。
这种表演形式的变化,可以让剧情更富有节奏感和变化性,吸引观众的目光和情感。
三、音乐伴奏元曲的音乐伴奏是与唱腔紧密相关的。
钹、鼓、板、箜等打击乐器,配以柳琴、琵琶、月琴等弦乐器,构成了丰富的音乐韵律。
这种音乐伴奏形式,除了给观众带来听觉的愉悦,同时也是对剧情、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的揭示。
这些音乐元素的组合和变化,形成了元曲独具特色的音乐体系。
四、舞美构造元曲中的舞美构造十分讲究,取决于舞台设计和服装造型等。
剧场的台榭要装饰得华丽而高贵,以体现戏剧的神秘和尊贵。
同时,服装造型也非常重要,无论是战士的铠甲、宫廷女子的霓裳羽衣,还是民间百姓的多彩装束,都要根据不同角色的身份、性格等因素进行配色和造型,以突显人物特点和情感动态。
中国戏曲发展历程
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
中国戏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但是它真正开始兴盛起来却是在唐宋时期。
在唐宋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繁荣和稳定的局面,这为戏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当时的戏曲主要是宫廷乐舞助兴,以及民间的曲艺表演。
这些表演形式包括音乐、歌唱、舞蹈和戏剧表演,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皮影戏和宋腔。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戏曲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戏曲都成为了人们娱乐生活的一部分。
明代戏剧发展到了极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剧作家和表演者,其中最著名的有汤显祖、关汉卿和李时中等。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中国戏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还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戏曲艺术。
清代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
清代戏曲以京剧为代表,这是一种综合了歌唱、音乐、舞蹈和表演的综合性艺术形式。
京剧在清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戏曲形式之一。
京剧的剧本丰富多样,题材广泛,表演技巧独特,给人以强烈的艺术享受。
20世纪初,中国戏曲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时期。
中国的戏曲融合了西方戏剧和电影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话剧和电影戏曲形式。
这些新的戏曲形式既承传统的古典艺术,又具有现代的时尚感,更好地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求。
到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戏曲在经历了一段低谷之后,重新得到了重视和发展。
国家对戏曲进行了保护和扶持,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新剧目和新演员,戏曲艺术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总的来说,中国戏曲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多种形式的综合性艺术,包括京剧、越剧、昆剧等等。
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其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流传千年的历史文化内涵,深深吸引着世界各国观众。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戏曲正朝着更广阔的舞台发展,成为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一张璀璨名片。
元杂剧的发展
元杂剧的发展线索第一节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中国戏曲是融文学、美术、音乐、歌曲、杂技、表演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与传统的“乐”文化复合性特征有着天然联系。
上古原始歌舞:“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吕氏春秋)春秋战国:俳优。
楚庄王“优孟衣冠”汉代:百戏(歌舞、杂技、武术),角抵戏。
隋代:九部乐。
中原乐舞和边民乐舞的交流。
唐代: 歌舞渐趋戏剧化。
《霓裳羽衣舞》等大型歌舞;《代面》等小型歌舞。
“参军戏”(参军、苍鹘两角色)表演故事进一步戏剧化。
唐代传奇为戏曲剧本提供了故事素材;唐代诗歌、宋代长短句为戏曲唱词提供了借鉴。
宋代:杂剧。
演员已发展到五人,有完整故事情节。
金代:院本。
体制同宋杂剧,是向元杂剧的过渡形式。
宋金说唱艺术“诸宫调”,提供了解决故事内容与联套曲牌的音乐形式结合问题的借鉴。
古典戏曲产生并成熟于宋元时期。
元代杂剧是中国古代音乐舞蹈艺术发展至宋元时期,与叙事文学相汇合,在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吸收说唱艺术中“诸宫调”的形式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艺形式。
它综合了多种艺术因素的特性,并将其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式和风格特色;特别是诗歌与音乐舞蹈的结合,确立了元杂剧作为诗剧的基本风貌。
明清:传奇.以南方音乐为主.明代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清代的南洪北孔: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中国五大戏曲: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评剧元杂剧的兴盛一、元杂剧1、元杂剧的形成是我国历史上各种表演艺术和文学样式发展的结果。
宋杂剧和金院本是戏剧的雏形。
在二者的基础上,融合宋金时期在民间流行的说唱结合的诸宫调,便产生了元杂剧。
2、元杂剧定义是金末元初在北方产生的、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以北曲演唱,体制完备,角色齐全。
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
名作如《窦娥冤》《西厢记》等。
3、戏曲“代言体”李白的《长干行》是典型的“代言体”。
简述元杂剧的发展历程 -回复
简述元杂剧的发展历程-回复元杂剧,也被称为杂剧、元曲,起源于中国元代(1271年-1368年),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大创新。
它融合了音乐、舞蹈、文学和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集中了元代社会各个阶层的精华,成为当时戏曲艺术的代表。
下面将一步一步回答有关元杂剧的发展历程。
一、元杂剧的起源元杂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元代开国皇帝成吉思汗的后代忽必烈时期。
在这个时期,蒙古族统治者开始对汉族文化进行重视和保护,通过各种文化交流使得蒙古文化和汉族文化发生了交融。
在这种背景下,汉族文化的特点开始融入到戏曲表演中,逐渐形成了元杂剧的雏形。
二、元杂剧的形成元杂剧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迎合政治需要的形成阶段、成熟阶段和衰落阶段。
1. 迎合政治需要的形成阶段元代初期,忽必烈为了巩固统治、融合民族,鼓励了各族人民进行文化交流。
在戏曲表演方面,他授权汉人贾似道改编了一些元素,形成了大概率符合蒙汉喜好的曲艺形式,为元杂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成熟阶段到了元宪宗时期,元杂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和艺术语言。
元宪宗时期的杂剧家郑光祖被誉为元杂剧的鼻祖,他的代表作品《窦娥冤》成为了元杂剧的经典之一。
在这一阶段,元杂剧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以动作演员和歌唱词曲为主的艺术形式,意境丰富、曲调婉转而情感深沉。
3. 衰落阶段到了元代末期,元杂剧逐渐衰落。
这主要是由于元朝政权腐败、社会动荡和民族骚乱等因素的影响,以及明朝的崛起。
明朝建立后,封建统治者对元杂剧不感兴趣,将其打入了冷宫,元杂剧从此走向了衰落。
三、元杂剧的特点和风格元杂剧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元杂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融合了音乐、舞蹈、文学和戏剧等多种表演形式。
演员们通过动作、面部表情、手势和舞蹈等方式来表达情感和展现剧情。
2. 丰富的音乐和舞蹈元杂剧强调音乐和舞蹈的表现力,演员经常以歌唱、对唱或合唱的方式演绎剧情,以及通过舞蹈来丰富表演内容。
《元代四大剧种的发展历程》
元代四大剧种的发展历程一、引言元代是中国戏曲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戏曲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元代,戏曲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繁荣,形成了许多优秀的剧种。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被称为元曲的四大剧种:元杂剧、元散曲、元织锦和元崇祯。
二、元杂剧1.起源与特点:元杂剧起源于南宋,兼具话本和鼓词两个传统文化形式。
其特点是体裁多样化,内容涵盖广泛。
2.发展历程:•元初阶段:以《窦娥冤》等早期作品为代表。
•中期发展:兴起了新的艺术风格,如蔡沈作品《红字》,王实甫作品《汉宫秋》等。
•元末明初:经历了衰落,但仍有重要作家如郑光祖、李时中等对其进行改革与创新。
三、元散曲1.起源与特点:元散曲起源于民间音乐,结合了宋代散曲和元人词章的特点。
其特点是音乐性强,形式多样。
2.发展历程:•元初阶段:以杨时中以及其门徒王直为代表,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曲作品。
•中期发展:兴起了新的艺术风格,如贾仲明、王沂孙等重要作者对元散曲进行了丰富发展。
•元末明初:与元杂剧一样经历了衰落,但个别重要作家如秦桧仍有所创作。
四、元织锦1.起源与特点:元织锦起源于南宋织锦戏,结合了传统诗词与戏剧的艺术形式。
其特点是舞蹈性强,造型华丽精致。
2.发展历程:•元初阶段:以《西华山》等早期作品为代表。
•中期发展:兴起了新的艺术风格,如白朴、冯骥才等重要作者对其进行了各种改进与创新。
•元末明初:因环境变迁以及官方曲艺政策的压制而逐渐衰落。
五、元崇祯1.起源与特点:元崇祯是一种以话本为基础,结合了歌唱、杂技和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的剧种。
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2.发展历程:•元初阶段:兴起了新的艺术形式,如陈辉《梁溪老大》等作品。
•中期发展:各地流派成立,如鄞州腔、长沙腔等分别代表不同风格。
•元末明初:受到明朝政府打压,逐渐衰落至清代。
结论元代四大剧种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它们各自都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发展历程。
虽然随着时代变迁,其中一些剧种逐渐衰落,并为后来的剧种所取代,但它们对于中国戏曲历史的演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戏剧历史知识:「元曲」到「昆曲」——宋元戏剧传承的演变
戏剧历史知识:「元曲」到「昆曲」——宋元戏剧传承的演变宋元时期是中国戏剧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它见证了中国戏剧从唱词本《太和正音谱》发端,到元曲、元杂剧、昆曲等剧种蓬勃发展,为中国戏剧史留下了厚重的一笔。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宋元戏剧传承的演变,重点介绍元曲、元杂剧和昆曲三种戏剧形式的演变及其特点。
一、元曲的起源与发展元曲是指在元代(1279-1368年)所创作、演出的一种歌舞剧。
它起源于唐诗、宋词和南北曲的融合与发展。
元曲有一些明显的特点,比如说音乐、舞蹈、词曲融合等。
元曲的发展继承了各朝各代剧种的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元曲分为三大类:散曲、杂剧和西皮。
其中以散曲最为著名。
散曲是以唱腔为主,以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侧重了唱腔、曲调、音韵,是元曲中的主要分支。
散曲有爱情、神话、历史、现实等多种主题,富有现代气息,因此在明清两代有着广泛的流传和发展。
二、元杂剧的特点与演变元杂剧是中国戏剧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剧种,与元曲齐名,它是元代早期的一种混杂戏曲,起源于宋代。
元杂剧在音乐、舞蹈、表演、音韵和制度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像是民间戏曲与宫廷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元杂剧具有多个角色、多个背景、多个表演等特点。
它在表演形式和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彩,具有更强的叙事性、引起观众共鸣的能力,因此成为元代最流行的戏曲种类,广受欢迎。
在画面、音乐、道具和水平方面,都呈现出当时的特点和文化风貌。
三、昆曲的特点与传承昆曲是中国戏剧史上经典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唐宋元时期长袖、箜篌、弦子等各种音乐、舞蹈元素的基础上形成的。
昆曲的浑厚、深沉、宏伟而又细腻,旋律优美婉转动人,极富艺术表现力。
昆曲在表演形式、剧本构思、角色塑造和配乐等方面,有着创新和独特之处。
它的剧目内容以历史和现实题材为主,描绘了社会生活和人类情感的丰富多彩,与中国传统道德、伦理、政治文化也有很大的关联,因此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关于元杂剧的文学常识
关于元杂剧的文学常识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
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13世纪后半期-14世纪)。
主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等。
主要代表作有,《窦娥冤》、《倩女离魂》、《汉宫秋》、《梧桐雨》等。
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
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
杂剧角色分为旦、末、净、杂。
元杂剧的形成是中国历史上各种表演艺术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时代的产物。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北曲、元曲。
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1、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一级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元杂剧,也叫北曲杂剧,这是为了与南曲戏文相区别而有的名称。
元杂剧使用的曲调全为北曲,北曲各宫调的声情虽与南戏基本相同,但由于北曲比南曲多变宫、变徵两个半音,故从总的音乐风格来说,北曲比南曲高亢激越。
与南曲相比,北曲用韵较严,每套曲只押一韵,中间不换韵,而且韵脚密,几乎每句都押韵。
2、元杂剧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3、杂剧角色分为末、旦、净三大类。
其中正末为男主角,正旦为女主角。
末、旦、净、丑等角色的命名受蒙元时期欧洲文化的影响。
例如男扮女装的旦就和印欧语系中的“Dame”读音近似,dame在法语中的意思即是女士、夫人,由于唐宋以降,女性被禁止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所以在杂剧中便出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男扮女装的“旦”这一重要角色。
而元杂剧中使用的道具如“机关”与希腊古典戏剧中的机关异曲同工。
4、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
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
白,即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
剧本还规定了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叫作“科”。
中国戏曲发展历程
中国戏曲发展历程第一篇: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中国戏曲发展历程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支奇葩。
戏曲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闪边,其声腔曼妙委婉、韵律动人;其人物形象饱满、鲜明生动;其故事感人至深、脍炙人口。
戏曲纵横古今、博雅通实、韵律无穷,是一门品赏不尽的艺术。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歌谣。
如果说戏剧史西方的歌谣,那么戏曲则是古老中国五千年灿烂辉煌文明史上的优美歌谣。
然而,中国戏曲这么博大精深的艺术,或许是因为太古老太遥远,竟没人说得清楚它究竟起源何处。
关于戏曲的起源,有一下几类说法:其一,起源于宗教仪式说。
这一说法认为,中国戏曲的形成于原始鬼神崇拜之间有着颇为密切的关系。
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龙彼得他在《中国戏剧起源于宗教仪式考》一文中认为:“在中国,如同在世界任何地方,宗教仪式在任何时候,包括现代,都可能发展为戏剧,决定戏剧发展的各个因素,不必求诸于遥远的过去,它们在今天仍然还活跃着。
”其二,起源于原始歌舞说。
这是非常主流的一种说法,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国戏曲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原始时代的歌舞。
原始时代的歌舞虽具有模仿性质,但它的宗教性质却决定了它并非审美静观之物,不是纯粹的表演,还不能成为“戏曲”。
不过它一初具戏曲的前期形态了,中国戏曲就酝酿于这种原始时代的歌舞中。
其三,起源于古代宫廷优人说。
戏剧只能活在舞台上,没有演员的当众表演,也就不会有戏剧。
上古宫廷的俳优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职业演员。
他们或笑谑,或歌舞,或弹奏,以供人主之笑乐,所以不少古代学者视之为“优戏之始”。
优可以说是中国戏曲最早的专业演员,他们为中国戏曲的发展积蓄了深厚的底蕴。
其四,起源于傀儡戏说。
早在戏曲正式诞生之前,傀儡戏就已在我国广大地区普遍流行,是深受群众喜爱的表演艺术,因为傀儡戏是以演绎人物故事为职,故被称为戏曲之源。
戏曲的起源决定了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风貌,同时也具有十分顽强的生命力。
到汉代,“百戏”开始盛行。
中国元杂剧发展历程
中国元杂剧的发展历程NING YUAN&沐中国元杂剧,又称元曲、元剧,是中国元代(1271年-1368年)的一种重要戏剧形式,具有独特的发展历程。
以下是中国元杂剧的主要发展历程:起源阶段(13世纪):元杂剧起源于元朝初期,最早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和支持。
最早的元杂剧以舞蹈、歌唱、音乐为主要特点,受到当时蒙古、汉族、西域等多种文化的影响。
元世祖时期,元杂剧开始形成初步的雏形。
发展阶段(14世纪初-中期):元代中期,元杂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荣。
在这一阶段,元杂剧的形式逐渐固定,分为“正曲”和“杂剧”两大类,其中“正曲”为叙事性强、歌唱较多的剧种,而“杂剧”则为以舞蹈、杂技、武打为主要特点的剧种。
元杂剧开始注重情节、角色刻画,表现了对社会、历史和人性的关注。
成熟阶段(14世纪中期-末期):在元代中晚期,元杂剧达到了高峰,成为元代戏曲的代表形式之一。
著名的元杂剧作品如《汉宫秋》、《西华山》、《窦娥冤》等应运而生。
这一时期,元杂剧的编排、演出等方面都得到了更加精细的处理,剧本逐渐形成规范,演员表演技巧不断提高。
衰落阶段(14世纪末-15世纪初):随着元朝政治、经济的逐渐衰落,元杂剧也开始走向衰落。
虽然在元朝末年仍有一些重要的剧作问世,但由于社会动荡和战乱,元杂剧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后继阶段(明清时期):元杂剧的影响在明代、清代仍然存在,对后来的戏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代时,元杂剧的一些元素被吸收到了其他戏曲剧种中,影响了南戏、京剧等的形成。
元杂剧的部分剧本也在明清时期得到重新整理和传承。
总的来说,中国元杂剧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起源、发展、成熟、衰落等不同阶段,在元代达到了高峰,对后来的戏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虽然元杂剧在元代后期逐渐衰落,但其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仍然影响着中国戏曲的演变和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杂剧概况
南宋孟珙《蒙鞑备录》: “国王出师,亦从女乐 随行”。
《辍耕录》记元世祖忽必烈在桓州指挥战争时,命 教坊中人作《白翎雀》曲。
❖ 科(介)
❖ “科”,通常指唱、白以外的动作。 《南词叙录》:“相见、作揖、进拜、舞蹈、坐跪
之类,身之所行,皆谓之科”,又说:“以科字作介 字,非科介有异也”。
实际上,元杂剧剧本中的“科”表示四个方面 的意思。
一是人物一般的动作,如《汉宫秋》第一折写王 嫱迎接汉元帝,注明“趋接科”,被封为明妃后, “做谢恩科”。这里当有跪拜动作。
❖
张宗祥《中国戏曲琐谈》
❖ 曾永义:生、旦、净、末、丑的称谓是由宋元时 的市井口语经过省文、汉字的形近讹变以及字 音相同或相近的讹变产生的.
❖ 如“旦”的来源:宋元时青楼女子被称为 “姐”,宋杂剧《偌卖妲》、《老孤遣妲》等 中出现的“妲”,则是由“姐”形近讹变而来, 还有一些记载中将“姐”省写为“且”,于是 “妲”经过省文、“且”经过讹变,就产生了 戏曲中代表女子的脚色“旦”。
二是表示人物表情,《汉宫秋》第一折写毛延寿 定计,注明“做忖科”;第三折写汉元帝送别王嫱时, “与旦打悲科”,表示两人都作出悲伤的表情动作。
三是表示武打动作,如高文秀《襄阳会》第四折前 楔子写张飞与曹仁交战,“调阵子一遭科”;写刘封、 糜竺、糜芳和张飞一起杀向曹军,“四将作混战科”。 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二折写燕青痛打杨衙内,“做打 杨衙内科”、“杨衙内打斛斗科”,也属武打动作。
四是指剧中穿插的歌舞动作,如《梧桐雨》第二折 写杨玉环演舞,“正旦做舞科,众乐撺掇科”。
除这四类外,还有一类指剧中需要的音响效果,如 《汉宫秋》第四折连续出现五次“雁叫科”,《荐福碑》 第三折写雷轰石碑,有“内做雷声科”,即后台作打雷 的音响效果。
元杂剧知识识
元杂剧常识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明清戏曲,包括元杂剧、元散曲、明清传奇。
课文《窦娥冤》、《长亭送别》分别为元杂剧《窦娥冤》、《西厢记》的节选,《闺塾》为明代戏曲《牡丹亭》的节选,《哀江南》为清代传奇《桃花扇》的节选。
古代戏曲的语言包括曲词、宾白和科介。
曲词、宾白是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科介是舞台提示,是对剧中人物的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的简要说明。
1.戏曲知识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明清戏曲,其中包括元杂剧、元散曲、明清传奇;课文《窦》、《长》属元杂剧;《哀》属清传奇;《闺》为明代套曲。
⑴古代戏曲的三要素——曲词、说白、科介曲词和说白是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科介是舞台提示,是对剧中人主要动作、表情、舞台效果的简要说明。
戏曲以曲词为主,另两项也有各自的特点与使命。
三者交相配合。
推动剧情发展,刻画人物形象。
所用术语为:唱——唱曲词;云——道白;科(介)——角色动作;上——出场;内——后台,等等。
⑵角色杂剧的角色主要分“末”、“旦”两类。
末,又分正末、副末、冲末、大末、小末等;旦,又分正旦、贴旦、外旦、老旦、花旦等。
其中,正末为男主角,正旦为女主角。
此外还有净(俗称“花脸”)、孤(官员)、卜儿(老年妇女)、孛老(老年男子)、邦老(盗匪)、洁郎(和尚)等。
常见角色有:生——扮青壮男子;外(外末)——扮老年男子;卜儿——扮老年女人;旦——扮青年女子;正旦——扮女主角;净——扮花脸。
⑶元杂剧一般每本都由四折构成,依次写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有由五折构成的。
有的还有“楔子”,一般置于第一幕之前,类似现代剧的序幕,有时也置于两折之间,具有过场戏的性质。
⑷元散曲与杂剧散曲是兴盛于元代的一种配乐歌唱新诗体。
它的曲调有3个来源:①词调;②我国北方民间歌曲;③辽金音乐。
它的体式与词相近,均为可配乐歌唱的长短句。
它的分类,可参考下表:小令——独立的只曲,相当于单调的词。
曲——A.散曲套数——即套曲,由同一宫调的至少两个曲牌联成的组曲,多的可达二三十支曲子。
关于元杂剧的知识1-PPT课件
关于第二部分的思考
1.窦娥为什么叫走前街而不走后街?这表 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因为她不愿见到婆婆,怕引起婆婆伤心。 这表现了她性格中善良的本性。 2.作者为什么要表现窦娥善良的性格?
这是一幕悲剧,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 西毁灭给人看,是把一切善良美好的 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要有感染力, 首先是悲剧的主人公要有善良的性格。
关于元杂剧的知识:
•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 • 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除楔子中可由次要角色唱以外, 一剧四折通常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其他角色有白无唱, 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也 有变例,如《西厢记》第四本就出现了莺莺、张生、 红娘轮唱的情况。剧本中的唱词,即曲词,是按照曲 牌规定的字数、句法、平仄、韵脚填写的。每折的曲 子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故事梗概
元代穷苦书生窦天章要进京赶考,因欠下蔡 婆的高利贷,被迫将7岁的小女窦娥抵给蔡家做 童养媳。窦娥成婚两年后,年仅17岁就成了寡 妇,与婆婆相依为命。流氓张驴儿父子要霸占 她婆媳俩为妻,窦娥坚决不从。张驴儿想用毒 药害死蔡婆婆,不料被他的父亲误食而死,于 是张驴儿嫁祸于窦娥,并告到官府,窦娥被判 成死罪。临刑时,窦娥指天发誓,痛斥官府。 她立下的三桩誓愿都一一应验。最后,窦天章 做了大官,复审此案,替女儿报了冤仇。
关于元杂剧的知识:
• 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 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宫调, 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 C 调 D 调等。曲牌 ,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 。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 调。如《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的【 正宫】【端正好】,表示这一折自【端正好】 以下各曲均属【正宫】。
《望江亭》 元· 关汉卿作。写谭记儿在望江亭内设计对付权 贵杨衙内的故事,剧本表现了谭记儿的机智。全剧共四折。 剧情是:才貌双全的谭记儿新寡,暂居于女道观中。观主的 侄儿白士中往潭州上任途中探访观主,告知自己失偶之事。 观主于是从中作合,使得白士中与谭记儿结成夫妻。权贵杨 衙内早已看中谭记儿,本想娶她为妾,此时对白士中怀恨在 心,暗奏圣上请得势剑金牌,前往潭州取白士中首级。白士 中得到消息,愁眉不展。谭记儿不愿让他受自己连累,想出 妙计。时逢中秋,谭记儿扮作渔妇卖鱼,在望江亭上灌醉杨 衙内及其随从,将势剑金牌窃走。杨衙内欲绑缚白士中却没 有凭据,白士中出示势剑金牌,说有渔妇告杨衙内中秋欲对 她无礼。等到再见谭记儿,杨衙内方知中计。恰好湖南都御 史李秉忠暗中访得此事,奏于朝廷,杨衙内到惩办,白士中 依旧治理潭州,夫妻和美。《望江亭》又名《切浍旦》,全 名《望江亭中秋切浍旦》。
元杂剧知识简介(人教版高二备课资料)
元杂剧知识简介(人教版高二备课资料)元杂剧即元代的戏曲。
杂剧,最初是一个总的名称,意即各类的戏。
杂剧约始用于唐末,宋金两代虽已有杂剧名称,但所包括的内容,有歌舞、滑稽表演、杂耍,讲唱文艺等类的技艺,仍然不是纯粹的戏剧。
到了元代,在前代“杂剧”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真正的元代戏剧。
他在十三世纪后期繁荣起来,形成我国文艺史上的奇观。
元代杂剧是综合表演、说、唱、音乐、舞蹈的艺术形式。
每本通常四折,一般按照剧情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束来划分。
有时为剧情的需要,在四折之外,加上“楔子”,有的穿插在剧本中间,相当于现代剧中的过场,有的放在剧首,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
每本杂剧的末尾有两句、四句或八句诗句,概括全剧的内容,叫“题目正名”。
元杂剧的唱词占比重很大,在音乐上要求严格,每一折由联缀同一宫调(乐调)的若干支曲子组成。
一折中不变调子。
杂剧剧本的组成,包括唱(歌唱)、白(道白、对白)、科(动作、表情)三部分。
全剧一般由主要演员一人来唱,其他角色有白无唱。
主要的角色通常是“正旦”或“正末”,故剧本分“旦本”或“末本”。
元杂剧角色上一般分末、旦、净、杂四大类。
末,多扮演中年男子。
正末指剧中的男主角。
旦,扮演妇女的角色。
正旦指剧中的女主角。
净,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人物,通称花脸。
杂,扮演杂差、百姓等人物。
(选自:高中语文读本助读)杂剧的结构体制杂剧这种戏剧形式开始于宋代,成熟于元代。
元杂剧的艺术形式:每本一般由四折构成,也有再加一个楔子的。
楔子是一个短场戏,放在全剧的开头或加在四折之间,起序幕或过场的作用,但不能放在末尾。
每一折戏相当于今天的一幕,用同一宫调内的套曲,押同一个韵脚,联套次序有一定的规律,伴奏以弦乐为主。
在演员的表演方面,已具有唱念做打的表演特点,角色也有了细密的分工,剧中男女主角分别由正末和正旦扮演,男女配角由冲末和贴旦扮演,此外还有扮老人的孛老、扮老妇人的卜儿、扮小孩儿的袜儿、扮皇帝的驾、扮秀才的细酸等各种角色。
中国戏剧的发展史概述
中国戏剧的发展史概述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起源于原始歌舞。
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有表演成份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
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
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形式。
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民娱乐场所——'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
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
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
2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它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古称永嘉)一带的民间。
它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
以体制庞大、曲词通俗质朴为其特点,粗具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
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
3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一种重要时期,它以其元曲闻名于世,而元曲中影响最大的是北杂剧(亦称元杂剧)。
北杂剧之文学,以质朴自然胜,后世戏曲文学无有出其右者;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杂剧作家,使北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
北杂剧的表演则显示出戏曲在形成之初的朴实和浓郁的民间气息。
4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明清传奇传奇,源于宋元南戏,是其成熟化与规范化的结果。
明中叶以后,传奇代替杂剧成为戏曲舞台上的主角。
其剧本文学曲词典雅,体制庞大,名篇佳作不胜枚举,表演上则日趋成熟,多用昆曲演唱。
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
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
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
《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
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
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
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
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
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
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历史沿革:1、家庭剧泛滥乘革命之浪潮而兴起的文明戏,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而逐渐衰落。
辛亥革命的果实为军阀所篡夺窃取,中国社会现实一如既往,黑暗,贫困而虚弱。
为革命所鼓舞的从事新剧的人士,面对残酷的现实;有的从狂热走向消沉;有的则把戏剧作为生存之手段;有的则去迎合小市民的庸俗趣味。
一些商人见演文明戏有利可图,于是,便一拥而上,一时间新剧团林立而起,所谓新剧目也纷纷出台。
到1914年,按中国旧历为甲寅年,此类家庭戏居然十分兴盛,故被称为“甲寅中兴”。
其实,在这种虚假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深重的危机。
看似新剧从业人员增多,表面上壮大了队伍,实际上鱼龙混杂,降低了素质。
只顾赚钱,曲意媚俗,使本来没有站稳脚跟的文明戏艺术质量急剧下降,最终,反倒失去了观众。
后来的家庭戏,一味展示家庭的丑恶,把玩男女私情,如《雌老虎》、《贪色报》、《妻妾争风》之类纷纷登场。
简述元杂剧的发展历程
简述元杂剧的发展历程摘要:一、元杂剧的起源与发展背景二、元杂剧的黄金时期及其代表作品三、元杂剧的流派与艺术特点四、元杂剧的衰落与传承正文:在我国戏剧史上,元杂剧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
它起源于金朝末年,繁荣于元代,对我国戏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元杂剧的起源与发展背景元杂剧起源于金朝末年,那时的戏曲表演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多种地方戏曲相互交融,为元杂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蒙古统治者对文化艺术的宽容和支持,使得元杂剧得以迅速发展。
元杂剧融合了诗词、歌唱、表演、说唱等多种艺术形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演体系。
二、元杂剧的黄金时期及其代表作品元杂剧的黄金时期为元朝中期,那时的杂剧创作空前繁荣,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品。
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墙头马上》等,这些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内容、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优美的艺术表现,成为我国戏剧宝库中的瑰宝。
三、元杂剧的流派与艺术特点元杂剧主要有两大流派,一是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的北方流派,二是以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方流派。
北方流派以豪放、雄浑著称,南方流派则以婉约、细腻见长。
元杂剧的艺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剧本结构严谨,情节紧凑,一气呵成。
2.角色分工明确,行当齐全,表演技艺高超。
3.唱腔丰富多样,曲调优美,具有很高的音乐价值。
4.剧本语言生动,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四、元杂剧的衰落与传承元末明初,随着政治稳定和文化复苏,南戏逐渐崛起,元杂剧逐渐衰落。
然而,元杂剧的艺术成就并未消失,许多后世戏剧作品仍受到元杂剧的熏陶。
如明代的昆曲、京剧等,都继承了元杂剧的表演技艺和艺术风格。
总之,元杂剧是我国戏剧史上一个璀璨的时代,它为后世戏剧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我们今天研究和传承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元杂剧知识点总结
元杂剧知识点总结一、元杂剧的历史渊源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独特时期,是蒙古族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而元杂剧正是在这样一个政治、社会、文化大变革的时期应运而生。
元代的戏曲在宋元交替时期,中国戏曲日趋成熟,而在元代,因加强封建统一,促使各地戏曲活动荒废,官府禁戏,民间演出日益式微,从而促使歌舞故事剧的产生。
这一时期,民间歌舞活动在今日中国戏曲发展的史籍资料上有了相对丰富记载。
元杂剧或称为“元戏”,是元朝时期的一种戏剧形式。
元杂剧汇聚了中国北方、南方,以至游牧地区的戏曲形式的成果,以其较大的观赏性,形成了崭新的戏曲体系。
元杂剧诞生于元朝,是以当时现实为素材,集汗漫、断章、散曲等为一体,常常以大规模的舞蹈、表演、武术和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推星戏曲的审美张力。
其风格豪迈、富丽堂皇,与传统戏剧有本质的区别,被誉为“超级戏曲”。
二、元杂剧的特点1、历史背景和社会层面元杂剧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了元代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时期,汉、回、蒙古等各民族在这一时期共存并重,元杂剧正是集各民族文化艺术之精华而成。
元代的文学艺术对中国戏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杂剧创作具有融合多种文化、风格的特点。
2、文学形式和演出手法元杂剧多以历史题材为主题,具有史诗般的气势和豪情,它的作家们大量利用说唱文学、寄唱等种种民间文学形式,如盲诗、歌以及当地的故事、各地风土人情,以及敦煌的木雕造像、摩崖石刻,五谷丰登的各种画像等为题材,而有关他们的内容合都在《元曲遗编外集》、《元曲遗编补编》等中看到,这些以民间故事为题材乐曲都有着特别鲜明的特色。
3、舞台布景和表演元杂剧的演出形式多样,常采用大型舞台、繁复布景,注重音乐舞蹈和武术的表现,场景宏大、瑰丽夺目,大规模的群体舞蹈和搏斗场面被视为元杂剧表演最具特色的部分。
同时,其演出形式也受到对象标票的社会评价的影响,这使得元杂剧在演出内容上更具大规模画面和气势恢宏的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人绘宋代杂剧演出场面绢画(故宫博物院)
右方一人,背后插一扇,上书“末色”二字,是宋杂剧中副末色专用 的道具;左方一人头戴诨裹,有斗笠等道具置于地上,似为副净色。两 人均作打拱状。这两幅绢画反映了宋杂剧一般的演出形式
宋杂剧是宋代各种滑稽表演和 歌舞杂戏的总称,是在继承隋唐参 军戏和歌舞戏的基础上,广泛吸收 曲艺、歌舞的伎艺发展而成的戏曲。 北宋时盛行于东京,南宋时临 安也很流行。演出时一般由四个角 色组成,有的增添一人。北宋的杂 剧分为“艳段”和“正杂剧”两个 部分 。到了南宋,杂剧变为三个 部分,即“艳段”“正杂剧”“杂 扮”。“杂扮”是由民间的滑稽戏 演变而来的,作为杂剧之后的散段, 又称“杂班”或“拔扣”。 据《都城纪胜》载:“杂剧中, 末泥为长,每四人或五人为一场, 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 次做正杂剧,通名为两段。”“杂 扮或杂班,又名技和,乃为杂剧之 散段。”即演出以“末泥”角色为 首,四人或五人参加演出,戏剧结 构为艳段、正杂剧二段,杂扮四部 分。戏分两类,一是以对话为主的 滑稽逗乐杂剧,二是以歌舞为主的 歌舞杂剧。
.
元杂剧常识
★中国戏曲发展经历:
1、从原始社会到南北朝时期属于戏曲的萌芽期 原始歌舞 周朝“优人”伎艺 汉代 “百戏”中之角抵 2、唐和宋、金时期是戏曲的形成期 唐参军戏 宋杂剧 金院本 诸宫调 3、元代以来为戏曲的成熟期 元杂剧
★中国古代戏剧的发展脉络
原始歌舞 图腾崇拜 巫祝活动 宫廷歌舞 汉 代 百 戏 隋 唐 戏 文 宋 金 杂 剧 南 宋 戏 文 元 代 杂 剧 明 清 传 奇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新石器时代战争舞蹈
原 始 狩 猎 图
《尚书· 舜典》:“予击 石拊石,百兽率舞。” 《吕氏春秋•古乐》: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 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一曰载民,二曰玄鸟, 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 谷,五曰敬天常,六曰 建帝功,七曰依地德, 八曰总禽兽之极”。“载 民”的“载”字当“始”讲。 这一阙似乎是歌咏祖先 的由来,“玄鸟”当是一 种传说。以下接着歌咏 草木、五谷的生长。这 首古乐总的说来是反映 生产劳动和原始宗教信 仰。它有歌有舞,“投 足”是一种舞姿,手里 拿着牛尾,象征着耕作 的动作。由此可以看到 原始时代的文学艺术活 动经常和生产劳动有着 密切联系,歌舞和音乐 也总是互相结合的。
《钵头》面具(1173年)
《拨头》——或作《钵 头》,《通典》卷一百 四十六记述:“《拨头》 出西域。胡人为猛兽所 噬,其子求兽杀之,为 此舞以象也。”《乐府 杂录》“鼓架部”的记载 较详,并说:“山有八 折,故曲八叠。戏者披 发,素衣,面作啼,盖 遭丧之状也。”等。
踏谣娘舞佣
《踏谣娘》——据《教坊记》载:“北 齐有人姓苏,齆(wèng)鼻,实不仕,而 自号为郎中,嗜饮酗酒,每醉辄殴其 妻。妻衔悲,诉于邻里,时人弄之。 丈夫著妇人衣,徐步入场。行歌,每 一叠,旁人齐声和之云:‘踏谣,和 来!踏谣娘苦,和来!’以其且步且 歌,故谓之踏谣;以其称冤,故言苦。 及其夫至,则作殴斗之状,以为笑乐。 今则妇人为之。” 《旧唐书· 音乐志》:“踏谣娘生 于隋末。隋末河内有人貌恶而嗜酒, 尝自号郎中,醉归必殴其妻。妻美色 善歌,为怨苦之辞。河朔演其曲而被 之管弦,因写其夫妻之容。妻悲诉, 每摇顿其身,故号踏摇娘。”
原 始 武 舞 图
春秋战国时期祈祷舞
(广西左江流域花山崖画)
战国时期墓出土锦瑟漆画巫师图
(河南省博物馆藏)
“百戏”(又称散乐,与宫 廷中的“雅乐”相对应),它实 际上是汉代民间歌舞、杂技、 武术、魔术的总称。 “百戏”一词产生于汉代。 《汉文帝篡要》载:“百戏起 于秦汉曼衍之戏,技后乃有 高絙、吞刀、履火、寻橦等 也。”可见百戏是对民间诸技 的称呼,尤以杂技为主。 李尤《平安观赋》中有 “歌舞俳优,连笑伎戏”的记载, 逗笑说唱的俳优当是“百戏”中 仅有的曲艺节目。至南北朝 时,“散乐”与“百戏”合称“散乐Biblioteka 百戏”,涵盖面更加广泛。参军戏
《太平御览》卷 569“倡优”类引《赵书》 曰:“(后赵)石勒参军周 延,为馆陶令,断官绢数百 匹,下狱,以八议宥(yòu,宽恕) 之。后每大会,使俳优著介 帻,黄绢单衣。优问:‘汝 何官,在我辈中?’曰: ‘我本馆陶令。’斗擞单衣 曰:‘正坐取是,故入汝辈 中。’以为笑。”这个例子 可能才是参军戏的真正起始, 其时间是东晋时期。
《东海黄公》 西汉角抵戏中的一个节目,取材于民 间故事。 《西京杂记》卷三: 余所知有鞠道龙,善为幻术,向余説 古昔事:有东海人黄公,少昔为术,能制蛇 御虎;佩赤金刀,以絳繒束髮,立兴云雾, 坐成山河。及衰老,气力羸惫,饮酒过度, 不能復行其术。秦末有白虎见於东海,黄公 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 三辅人俗用以为戏,汉帝亦取以为角抵之戏 焉。 《东海黄公》表现人虎搏斗,但它不像 一般的角抵戏那样,由两个演员上场竞技, 以强弱决定输赢,而是根据特定的人物故事 演出的一段情节。戏里人物的造型、冲突的 情境、胜负的结局都是预先规定好的,其间 还有举刀祝祷、人虎相搏等舞蹈化的动作。 它第一个突破古代倡优即兴随意的逗乐与讽 刺,把戏曲表演的几种因素初步融合起来, 为戏曲的形成奠定了初步基础。
魏晋南北朝的歌舞戏
《大面》——又名《代 面》或《兰陵王入阵曲》。 演北齐世宗高澄第四子兰陵 王高长恭故事。唐代崔令钦 《教坊记》说:“《大面》 出北齐。兰陵王长恭,性胆 勇而貌若妇人,自嫌不足以 威敌,乃刻木为假面,临阵 著之。因为此戏,亦入歌 曲。”唐末段安节所著《乐 府杂录》“鼓架部”所记为 《代面》,并有化装的叙述。
东汉墓出土的优人百戏图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乡小板申村东汉墓壁彩画)
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百戏壁画
西汉墓出土的百戏陶俑(济南市博物馆藏)
角抵戏《东海黄公》
角抵戏在百戏集演之中,有一 种运用技艺的戏剧化的表演,这就是 角抵戏。角抵原是两个人角力以强弱 定胜负的技艺表演,后世的相扑、摔 跤即源于此。它有着很好的观赏性和 娱乐性。当时的艺人力图用角抵的技 艺去表现生活故事。这样就促使角抵 向戏剧的转化,成为角抵戏。
萌 芽 期
形 成 期
繁 荣 期
★王国维戏剧起源的观点
后世戏剧,当自巫、优二者出;而此二者,固未 可以后世戏剧视之也。 古之所谓巫,楚人谓之曰灵……灵(巫)之为职, 或偃蹇以象神,或婆娑以乐神,盖后世戏剧之萌芽, 已有存焉者矣。 古之俳优,但以歌舞及戏谑为事。自汉以后,则间 演故事,而合歌舞以演一事者,实始于北齐。顾其事 至简,与其谓之戏,不若谓之舞之为当也。然后世戏 剧之源,实自此始。 巫之事神,必用歌舞……古代之巫,实以歌舞为职, 以乐神人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