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导学案:10.2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Word版
新教材高中政治 10.2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4
![新教材高中政治 10.2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0869ed4bb0717fd5370cdc87.png)
第二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学习任务核心素养1.识记创新的社会作用的表现。
2.理解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3.知道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1.培养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推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2.借助理论创新的意义,推进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
2.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3.创新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
4.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判一判] 创新对生产力的作用就体现在生产工具的更新上。
( )提示:错误。
创新对生产力的作用既体现在生产工具的更新上,还体现在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对象的开辟等方面。
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判一判] 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 )提示:错误。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1.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日益扩大,使得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2.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
[判一判] 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理论创新决定的。
( )提示:错误。
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实践方式决定的,而不是理论创新等因素。
创新的社会作用[创设情景]近年来,山东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
新政策、新业态、新品牌、新布局,使山东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年新增100多亿元,平均增幅超过15%,在强力支持山东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的同时,还推动了山东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促进了社会各个领域的和谐发展。
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人教必修4)
![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人教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1116511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a.png)
五、案例亮点
1.贴近生活:本节课通过引入我国近年来的科技创新成果,以及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创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培养创新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人教必修4)
一、案例背景
在当今社会,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而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正处在思维活跃、探索欲望强烈的阶段,对于创新的理解和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针对人教必修4《政治》中“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章节内容,我设计了一堂旨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案例。
3.注重情感态度:本节课强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4.强化社会责任:通过讲解创新相关的时事政治内容,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明白创新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激发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
5.教学策略灵活:本节课采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讲授新知
1.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采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系统地讲解创新的基本概念、类型和作用。
2.结合教材内容,我会详细介绍我国在航天、高铁、5G通信等领域的创新成果,以及这些创新如何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3.此外,我还会引入一些国际上的创新案例,让学生了解全球创新趋势,拓宽他们的视野。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共18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f42ce0fe518964bcf847ce6.png)
•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什么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第 一动力?为什么?
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当今世界,经济生活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 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
• 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 权,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
核心术语必背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 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 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 发展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 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 泉
知识归纳整合
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疫情之下,餐饮业陷入困境!
企业“云端”作战:餐饮业涌向线上 直播卖车又卖房
疫情之下,西贝全国几百家店停止堂食,此 前作为补充的外卖,成了西贝营收的主力渠道。
西贝并非孤例。2月份以来,阿里本地生活服 务公司副总裁胡晓昱总会接到一些餐饮朋友的来 电,内容几乎都是向他咨询发力线上,做外卖的 种种疑惑或问题。“从平台入驻的商家规模来看, 整个曲线都是上扬的,斜率非常高。”
卖车又卖房,直播新花样
• 有一些企业过去从不做线上,因为疫情应急入 驻平台,借助相关数据分析经验和对消费者的判 断,进行合理的数字化转型。“如果不做这样的 转变,他们的现状也不会有任何改变。”他认为 疫情突袭,让一些传统企业的思维转变更快了。
上“云”到底拼什么
• 透过淘宝直播,商家抛弃了原先的流量运营模式, “转变成今天私域运营、粉丝运营的思维模式里 来。”越来越多久“居”线下的导购、销售,甚 至企业老板们,在接受了简柔团队的培训后,告 别了接触新模式伊始的生涩与苦恼,“通过云工 作,他们还看到了自己的潜力。”简柔明白,将 来疫情结束,她所在项目组的工作并不会告终, “大家可以预想的未来商业,将会变成动态的、 可交互的,并且可实时进行反馈。”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导学案10.2创新引领发展第一动力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导学案10.2创新引领发展第一动力](https://img.taocdn.com/s3/m/052460d84b73f242326c5f4c.png)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导教案学习目标:1.识记创新在民族和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
2.理解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3.列举实例,运用有关原理,说明创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学习要点 : 识记创新在民族和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
学习难点 : 理解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课前预习自主研究】预习任务: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经过_________实现的。
试判断:创新就是科技创新。
()提示错误。
创新包含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创新。
2.详细表现(1)更新了人们的 __________,促使了生产技术的进步。
(2)提高了 _________的素质。
(3)开辟了更广阔的 ___________。
(4)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改革1.地位实践基础上的 ______________是社会发展和改革的先导。
2.作用经过理论创新推动 ______创新、 _____创新、 _______创新以及其余各方面的创新。
温馨提示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改革的先导,而不是起决定作用。
三、创新推感人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1.人的实践方式决定人类_________的变化。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使得人类思想的能力和水平不停提高。
2.人类文化的发展是经过_________实现的。
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 ______________。
我们一定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
请思虑:文化引领时代民风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文化创作生产是在精神领域搞创建,也最需要创新精神。
这表现了创新拥有什么作用?提示文化创新能够促使民族文化的繁华,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裕凝集力的重要保证。
【讲堂活动】研究点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改革议题:发挥创新作用,跨入“高铁时代”第- 1 -页/共5页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规划按“八横八纵”铺网构架,打造东西南北互通的(1)科学的批评思想和批评精神不接受任何未经实践查验的理论,也不承高速铁路网,竣工后的每条八横八纵高铁网将覆盖广袤的领土面积。
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58cbae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e.png)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第十课创新认识与社会进步第二框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学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先生牢固建立创新认识,建立“创造伟大”的观念;
2.进步先生分析成绩的能力,培养先生的科学精神;
2.经过先生合作探求,构成政治认同。
对科研,对学术寻求,满足常乐便是创新的大敌。
丰富知识与经历,
不在于我们身居何处,,教师拓展延伸,深化理解,打破难点。
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
小结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
实战演练,反馈自查。
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教学设计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4)
![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教学设计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371a4d4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9.png)
3.引入新课:在学生讨论和展示案例的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并强调创新在个人、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创新过程,提高创新能力。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针对某一问题进行创新设计,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培养创新思维。
3.多元化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批判性思维。
教学活动:针对创新政策、创新人物等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发表不同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利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创新对发展的影响。
3.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4.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创新过程,提高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创新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树立创新意识,勇于创新实践。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培养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创新案例,激发学生对创新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创新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活动:展示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等领域的成功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创新带来的变化,引发思考。
6.家长参与作业:与家长共同探讨家庭中可以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形成一份家庭创新计划,旨在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同步训练: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同步训练: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d04e8ff12d2af90242e6b5.png)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同步训练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1、爱因斯坦说过:“科学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
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的,它作用于心灵。
尽管草率看来,这种方式不大明显,但至少同第一种方式一样锐利。
”其中,“第二种方式”指的是科学技术( )A.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B.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C.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D.推动教育方式的变革2、某村本来比较落后,村支书王某想到一个创业的“点子”,希望把该村打造成3D壁画村。
起初村里的老人们非常反对,认为没有什么用。
但后来随着计划的实施,游客越来越多,村里的收入大为增加,老人们的态度也逐渐转变。
由此可见( )①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②认识具有反复性③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④认识具有普遍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018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营商便利度近三年在全球排名跃升18位;其中,开办企业便利度更是跃升31位。
这得益于我国既不忘“抓项目”的老本事, 更学习“造环境”的新本领。
这说明( )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②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③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最大的创新在于把导航与通信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具备定位与文字通信功能。
“北斗”的发展和完善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材料表明( )A.科学理论能够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B.科学研究应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C.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D.科学实验是人类思维在认识和改造社会中创造性的表现5、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并开展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对于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检测:第十课第二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检测:第十课第二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080d929b6648d7c0c746cb.png)
一、选择题1.历史经验表示经济危机常常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起了电气革命,推感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
由此证明①科技革命是挣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②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记③社会实践的需假如科技发展的强盛动力④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超越式发展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起了电子革命,推动)分析:选 D 。
“经济危机常常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说明社会实践的需假如科技发展的强盛动力,③正确。
电气革命“ 推感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电子革命“ 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说明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超越式发展,即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④正确;①②看法错误,应清除。
2.漫画表示创新能够()①改换人们的生产工具②提升劳动者的素质③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④推感人类思想的发展A .①②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分析:选C。
举办员工技术竞赛是为了激发员工创新活力会生产力发展,②③看法正确。
创新能够更新人们的生产工具,提升员工科技素质,能推动社,①错误。
④不切合题意。
3.“创新理者为圣哲,创新术者为慧巧,创新益者为理智”,让全社会“皆创新之是图,无他志焉,无他思焉”,一百多年前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描述的梦想在当下渐渐成为现实。
建设创新式社会,是由于创新()①是社会改革的先导②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③是事物展的源泉和力④能推人思方式的革A .①②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分析:C。
践基上的理新是社会革的先,① ;矛盾是事物展的源泉和力,③ ;②④切合意,入。
4.迄今止空技的每一次重要打破,都惹起了生力的深刻革和人社会的巨大步。
从星通讯到太空育种,从气象到新资料⋯⋯半个世以来,全世界射到空道上的 4 000 多个航天器,令人的生活刻覆盖在太空技的光之下。
主要了然()A . 科技新会推人思和文化的展B. 科技新社会展起极的推作用C. 科学技的每一步都是通新的D. 科技新会推生关系和社会制度的革分析: B 。
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教学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
![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教学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https://img.taocdn.com/s3/m/ad38f95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9.png)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思维导图法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
2.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设计创新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创新、体验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新素养。
2.思维能力:高中生正处于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阶段,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创新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有待培养。
3.情感态度: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创新有一定的兴趣,但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对创新难度和挑战的恐惧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自信。
3.分层次教学,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课堂讨论、课后反思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适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创新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3.目的: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强调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分享学习收获,教师进行补充和点评。
3.目的:加深学生对创新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4.价值观:高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引导他们认识到创新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必修四 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9)
![必修四 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9)](https://img.taocdn.com/s3/m/26207d18dd36a32d737581dc.png)
何庭波透露,华为多年前已经做出过极限生存的假设,预计有一天,所有美 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而华为仍将持续为客户服务。为了这个以为 永远不会发生的假设,数千海思儿女,走上了科技史上最为悲壮的长征,为公 司的生存打造“备胎”。
第一次把电梯安装在室外。这一案例表明( )
①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②丰富的实践经验
必然促进思维创新 ③正确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首要环节
④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创新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创新推动社会 生产力 生产力的发展;
创
生产关系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
一,想象能力却排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倒数第五。当前,大力推进素
质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创新意识成为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也是建立
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 ②树立创新意识是推动认
识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树立创新意识要求我们敢于质疑权
威,否定一切 ④树立创新意识是辩证否定观和辩证的革命批判精神
任正非否决了在美国本土生产5G设备的可能。“即使美国请求我 们在那里生产,我们也不会去”,他表示。
探究一: 科技华为与创新中国
2018年3月31日,华为公布了2017年全年财报。报告 显示:华为2017年度实现全球销售收入603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7%;净利润4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28.1%!
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创新价值的重要体现 ②不断发展的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https://img.taocdn.com/s3/m/36d51751de80d4d8d15a4fdc.png)
由于缺少创新, 我国企业不得不将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 价的30%-40%支付给国外专利者;
由于缺少创新, 面积只相当于我国一个中小省份的韩国竟以中国汽
……
车业的“祖师爷”自诩;
由于不断创新, 我国高速铁路才会从空白到领跑世界,世界最快列车
才会驰骋于沪杭高铁;
由于不断创新, 袁隆平才被人们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
大数据正在成为政府改革和转 型的技术支撑。甲市民政局用大 数据核对17.4万保障房申请户的户 籍人口、住房等海量信息,很快检 出1.7万不符合条件的申请户。乙 市整合卫星、气象、交通、市政 等方面的信息数据,合理调配公安 、消防、城管等方面的力量,协同 应对一场百年未遇的台风和暴雨, 避免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小平的改革创新精神。
制度创新:他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
3
国家要建立起新的更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
他大胆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为实现祖国
完全统一找到了可行性的途径。
政策创新:他推进了中国社会主义政策体系的全面创新,
4
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
符合国情的基本政策。
“当代神农”;
由于不断创新, 我国航天人才会牵引“神舟” 、领航“嫦
……
娥” 。
• 陆地:徒步-马-马车-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火车-高铁 • 水上:人力船-风力船-汽船、轮船、航母 • 空中:滑翔机-飞机-火箭-载人飞船
想一想
• 1交通工具的不断更新靠的是什么? • 2在交通工具的更新过程中,对人的要求有了什么样的变
10.2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 动力
学习目标: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01
【教案】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教学设计
![【教案】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bb341e98bd63186bcebbca6.png)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第十课第二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预习、巩固,识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课前搜集素材和课上实例分析理解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列举实例、运用相关原理,说明创新推动了社会进步,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2.能力目标: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感知问题的能力及关注创新、大胆创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创新意识。
二、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对政治生活关心,但也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
因此,要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达到深刻理解知识进而树立正确的观念。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教学难点:树立创新意识。
四、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古代的中国有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现代的中国有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购“新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影响了世界,中国现代的“新四大发明”改变了中国。
新四大发明的全世界走红,说明我们国家在鼓励、引导、促进创新这条路已走上正轨。
无论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还是中国现代的“新四大发明”,都是广大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
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购,都是值得我们中国人民为之自豪的发明创造,它们改变了中国,影响着世界。
中国人民有着无穷的创造力,可以预见中国以后也会继续创造更多让世界惊叹的“中国发明”。
新课教学:(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说一说:你熟悉的手机品牌有哪些?篇一:科技华为与创新中国探究一:以“通信业巨人”华为为例,思考科技创新是如何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篇二:管理华为与中国道路思考: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华为的分配模式?探究二:如果你是公司员工,你更愿意现在拿高薪还是拿股权?说说你的理由。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53049eb7f1922791688e85b.png)
更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推动
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新时期历次思想解放 1978年战胜“两个凡是”,冲破了 “个人崇拜”。 1992年破除姓“资”姓“社”,冲 破了“计划经济崇拜”。 1997年冲破姓“公”姓“私”,冲 破了“所有制崇拜”。 2000年,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推动了新一轮思想大解放。
B、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创新有哪些哲学依据? “创新”的哲学依据
(温馨提示:第四课——第十课) 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际是变 唯物论: 化着的,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 放思想,与时俱进。 辩证法: ①发展具有普遍性,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 题发展。 ②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 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③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思想观念要 随着事物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不断创新,与时 俱进。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
第十课
第二框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创新的社 会作用及其哲学依据。
通过学习,实际创 新能力有所提升。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进一步 培养创新意识与为 社会服务的意识。
【发现创新】
我们身边都有哪些创新的事物?
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曾经是困扰 我国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难题。 理论创新 → 邓小平: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推动
制度革新 → 1992年,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实现了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活跃了社会主义市场,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繁 荣发展。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导学案:10.2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导学案:10.2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https://img.taocdn.com/s3/m/7ed46f96cc7931b764ce1531.png)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导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创新在民族和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
2.理解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3.列举实例,运用相关原理,说明创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学习重点:识记创新在民族和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
学习难点:理解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课前预习自主探究】预习任务: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_________实现的。
试判断:创新就是科技创新。
()提示错误。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创新。
2.具体表现(1)更新了人们的__________,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
(2)提高了_________的素质。
(3)开辟了更广阔的___________。
(4)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1.地位实践基础上的______________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作用通过理论创新推动______创新、_____创新、_______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温馨提示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而不是起决定作用。
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1.人的实践方式决定人类_________的变化。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使得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2.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_________实现的。
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______________。
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
请思考: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文化创作生产是在精神领域搞创造,也最需要创新精神。
这体现了创新具有什么作用?提示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课堂活动】探究点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议题:发挥创新作用,跨入“高铁时代”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规划按“八横八纵”铺网构架,打造东西南北互通的高速铁路网,完工后的每条八横八纵高铁网将覆盖广袤的国土面积。
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4)
![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0c2c7300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5.png)
2.案例分析:提供几个创新案例,请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创新举措及其效果,总结创新的成功经验。
3.互动交流: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2.时事引入:通过展示近期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新闻报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创新的力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联系实际:请学生举例说明自己身边的事物或现象,是如何通过创新得到改进或发展的,从而导入新课“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讲授新知
1.创新的概念与类型:讲解创新的基本含义,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不同类型,结合课本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四)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创新的概念、类型、作用以及个人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
2.强调创新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的热情。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创新、勇于创新,为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书面作业: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心得体会。
4.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案例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创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追求卓越、不断进取的价值观,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5.教学内容与过程全面,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本案例从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到作业小结,教学内容与过程全面、系统。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还注重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全面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导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创新在民族和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
2.理解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3.列举实例,运用相关原理,说明创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学习重点:识记创新在民族和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
学习难点:理解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课前预习自主探究】预习任务: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_________实现的。
试判断:创新就是科技创新。
()提示错误。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创新。
2.具体表现(1)更新了人们的__________,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
(2)提高了_________的素质。
(3)开辟了更广阔的___________。
(4)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1.地位实践基础上的______________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作用通过理论创新推动______创新、_____创新、_______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温馨提示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而不是起决定作用。
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1.人的实践方式决定人类_________的变化。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使得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2.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_________实现的。
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______________。
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
请思考: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文化创作生产是在精神领域搞创造,也最需要创新精神。
这体现了创新具有什么作用?提示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课堂活动】探究点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议题:发挥创新作用,跨入“高铁时代”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规划按“八横八纵”铺网构架,打造东西南北互通的高速铁路网,完工后的每条八横八纵高铁网将覆盖广袤的国土面积。
预计到2020年,中国200千米及以上时速的高速铁路建设里程将超过2.5万千米,届时真正的高铁时代将来临。
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一场商业格局的变革也随之而来,各地以全新的面貌灵活机动地应对高速发展的“高铁时代”。
(1)请运用创新的作用的知识,说明我们如何应对高速发展的“高铁时代”。
(2)你知道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规划的“八横八纵”吗?答案(1)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要抓住高铁发展带来的机遇,增强创新意识,推陈出新,引进高新人才,运用新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依据“高铁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适时调整与此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部分和环节。
③创新推动人类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发展。
在实践中变革思维方式,运用高铁发展带来的便利条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发展。
(2)①八横是绥满通道,京兰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厦渝通道,广昆通道。
②八纵是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兰(西)广通道。
1.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1)科学的批判思维和批判精神不接受任何未经实践检验的理论,也不承认有绝对完成了的科学认识。
科学中内在的批判精神,是区别于非科学、伪科学的本质特征。
(2)科学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要求人们对自然现象和身边事物保持独立思考,并将它们置于科学理论的审查之下。
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科学的创新使科学家始终勤于思考,善于提问,敢于怀疑,勇于突破。
2.科技创新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例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
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关于创新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②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③创新是人们思维的源泉,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④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C解析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①错误;②是创新的意义,符合题意;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④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
题点创新的意义探究点二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议题:大胆创新,开拓京剧新市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趋加剧,文化价值向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中国京剧艺术不仅在艺术创作上吸纳包容当代的、甚至西方的多元文化元素,而且在市场开拓上大胆创新,成功走出国门,远播海外,拥有了许多黄头发、蓝眼睛的“拥趸”(“拥趸”来源于粤语,指的是坚定的支持者和拥护者,是英语“fans”的意译)。
《新京剧》就是北京京剧院在创新方面的锐意尝试。
它将京剧与现代流行音乐等多种艺术完美结合,为年轻人带来提升品位、激发思维的新概念,突破京剧传统的传播方式,引入轻松、娱乐的时尚信息,不仅使青少年体会到了京剧的魅力,也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1)结合材料分析,京剧为什么会形成衰落之后的又一复兴浪潮?(2)《新京剧》为什么能提高年轻人的思维能力?答案(1)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京剧的繁荣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结果。
(2)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
北京京剧院坚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对京剧的内容和形式锐意创新,为年轻人带来了激发思维的新概念,使得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1)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
具体讲它有三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即与建立在感性直观基础上的古代科技相对应的是模糊直观的思维方式,与近代经验自然科学相对应的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而与现代理论自然科学相对应的则是辩证的思维方式。
(2)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实践方式决定着人的思维方式,实践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创新。
例23D打印参照的是打印机技术原理,能够将计算机设计出的物体直接打印出实物。
3D打印降低了设计与制造的复杂度,能够制造出传统方式无法加工的奇异结构,拓展了设计人员的想象空间。
这印证了()①意识能直接创造出新的物质形态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③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发展的④创新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思维的进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D解析①错误,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能够指导人类创造出新的具体物质形态,但不能直接创造物质;②与材料主旨不符;“3D打印参照的是打印机技术原理”,体现了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③正确;“能够制造出传统方式无法加工的奇异结构,拓展了设计人员的想象空间”,体现了创新对推动生产力发展和思维进步的作用,④正确。
题点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思维的进步总结: 学生总结【检测巩固】1.李克强强调,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各行业各领域覆盖融合,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
这说明()A.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C.通过创新能够实现人类文化发展D.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答案 A解析材料主要强调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非对人类思维方式、人类文化发展和社会制度的作用,A符合题意。
题点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李克强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赋予科研院所和高校更大的科研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
加大成果处置、收益分配、股权激励等政策落实力度,使创新者得到应有荣誉和回报。
着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
之所以要加强制度创新,是因为() A.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B.制度创新对科技创新有重要作用C.只要制度创新,就能促进科技发展D.制度创新能够推动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答案 B解析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创新,是因为制度创新对科技创新有重要作用,B符合题意;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舍去A;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舍去D;C 说法绝对化,舍去。
题点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3.我国每年都要举行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表彰科技领域取得重大成果的科研人员,鼓励他们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请结合材料,运用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科技工作者进行创新的重大意义。
答案(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的本质是发展。
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技创新,有利于推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推动人类思维水平的提高,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4)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拥有引领发展的领导权。
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