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经典中国古代历史故事大全
中国古代历史故事简介
中国古代历史故事简介中国古代史包括以下三个阶段:原始社会阶段(距今约170万年前-约公元前2070年)、奴隶社会阶段(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5年)和封建社会阶段(公元前475年-公元1840年)。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古代历史故事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古代历史故事(一)1烽火戏诸侯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
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
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
2尊王攘夷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
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
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管仲的才于,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实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
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3问鼎中原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问九鼎的大小轻重。
鼎象征王权,庄王问鼎,表明夺权之心。
4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
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
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古代历史故事(二)夏桀亡国夏(约前2070~约前1600年),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
夏王朝的建立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家天下”。
据《史记》记载,夏王朝大约从前21世纪初到前16世纪初,前后大约有经历了5个世纪,有17个帝王先后作为统治者。
这时期的文化及文明程度高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从已出土的文物中可看到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礼器。
经典中国古代历史故事大全
经典中国古代历史故事大全【篇一】经典中国古代历史故事:张骞和丝绸之路汉朝的时候,汉武帝要派使者到西域去结交各国,加强往来。
年轻的侍从张骞主动报名要承担这项使命。
“西域” 指的是当时的亚洲中西部的广大地区。
张骞明知到西域的路途十分艰险,可为国探险立功的壮志支配着他带着IOO多人上了路。
路上,他被敌视汉朝的匈奴人扣押了10年,后来逃走,又跋山涉水挨饿受冻,终于到达了西域。
张骞先后到了大宛、康居、大月氏(Zhi).大夏等国(在现在的哈萨克、塔吉克、乌兹别克、阿富汗境内),见到了国王,表示了汉朝愿与他们友好来往的愿望。
这些国家的人见到汉朝使者十分高兴。
几年以后,张骞再次出使西域。
他还派出许多副使到身毒(yαndu)>安息(在现在的印度、伊朗一带)等国,和那里的人民建立了关系。
这样,汉朝和西域各国开始了友好往来,特别是经济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多。
中国的先进技术、丝绸、冶铁术、作物栽培法等都传到了西域,西域的葡萄、苜蓿、胡桃和音乐舞蹈也传到了中国。
在东西方之间,出现了一条商路,人们叫它“丝绸之路”。
来往的使者和商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张骞两次岀使西域,打通了东西方交流的通道,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知道了中国这个东方大国,扩大了中国的影响。
【篇二】经典中国古代历史故事:戚继光赶走倭寇明朝的时候,从日本过来的海盗不断从海上入侵我国的东南海疆,*放火,抢夺财物,甚至把大批男女抓走当奴隶。
人们痛恨这些日本海盗,叫他们是“倭寇”。
明朝派了许多优秀将领到沿海平倭,戚继光是最杰出的一个。
戚继光17岁就继承父业,成为一个能文能武的青年将领,立志为保卫祖国献身。
刚到前线的时候,有一次他率军去迎击倭寇,有些士兵竟不敢迎敌,见倭寇来了,回头就跑。
戚继光大喝一声「'站住!”随后跳上一块大石头,连发三箭, 射倒了三个倭寇头目,又带头冲上去杀敌,终于取得了胜利。
从此,他的声威大振,倭寇都叫他“戚老虎”。
为了扭转被动局面,他重新组建了由矿工和贫苦农民组成的能征善战的新军,严格训练、严明军纪,人称戚家军。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七篇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七篇中国历史悠久,璀璨辉煌。
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涌现出许许多多传世经典的历史故事。
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七篇,让我们一同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
第一篇:《白蛇传》故事发生在南宋时期,讲述了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
白娘子是一条化成人形的白蛇,她与许仙相爱,却遭到了法海的阻挠。
白娘子经历了生死离别、千年修行等艰难际遇,最终打败法海,与许仙团聚。
这个故事深情而又动人,展现了坚贞不渝的爱情和女性的勇敢。
第二篇:《孟姜女哭长城》这是一则著名的爱情传说。
相传,秦朝时期,孟姜女的丈夫被秦始皇活埋在长城下。
孟姜女为了寻找丈夫魂魄的下落,来到长城,伤心欲绝地哭泣,她的哭声震动了长城,最终引来了龙王,得知了丈夫的下落。
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和坚持,感人至深。
第三篇:《岳飞与精忠报国》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名将,他声名远扬,但不幸被奸臣陷害致死。
岳飞的忠诚和报国精神令人敬佩。
故事中,岳飞曾说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用自己的忠诚和赤诚铸就了中国历史上不朽的传世之名。
第四篇:《精卫填海》这是一则关于神话传说的故事。
精卫是传说中的一种鸟,为了报父母的仇,它投身大海,用嘴叼泥巴填海,誓要填平那些曾经夺去父母生命的大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追求正义,并超越个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第五篇:《曹操的三个愿望》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也备受争议。
有一天,他思考自己的人生,愿望却只剩下三个:一是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安康快乐,二是希望受到的负面言论能够减少,三是希望自己的事业能够逐步成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我们的成就多么伟大,内心的渴望始终是对幸福和平静的追求。
第六篇:《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是中国四大爱情传说之一。
梁山伯和祝英台是两个相爱的年轻人,但被家族利益和世俗的束缚阻隔开来。
最终,在梁山伯过世后,祝英台才得知他的真实身份,她心碎欲绝,在梁山伯的墓前流下了凄美的泪水。
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和坚守,让人触动心灵。
历史小故事经典大全
历史小故事经典大全一、引言历史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它由无数个精彩绝伦的小故事组成。
这些小故事既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演变,也展示了各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本篇文档将为您带来一份历史小故事经典大全,让我们一起领略历史的魅力。
二、古代历史小故事1.《孟姜女哭长城》故事简介:孟姜女是新泰玉陵镇范西的人,是著名的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奇之一中的“孟姜女哭长城”的人物。
其人物故事是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千百年来一直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最早的传说可上溯到《左传》。
2.《空城计》故事简介:《空城计》选自《三国演义》,讲述了诸葛亮利用司马懿的疑心,制造了著名的“空城计”,使司马懿引兵退却的故事。
3.《昭君出塞》故事简介:王昭君是西汉南郡秭归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昭君出塞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讲述了王昭君为了国家安宁,远嫁匈奴的故事。
三、中世纪历史小故事1.《贞德救国》故事简介:贞德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她在英法百年战争中挺身而出,领导法国军队对抗英军,最终取得了胜利。
2.《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故事简介:哥伦布是意大利的探险家,他在1492年发现了新大陆——美洲。
这个故事成为了欧洲探险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四、近代历史小故事1.《辛亥革命》故事简介:辛亥革命是20世纪初中国的一次重大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2.《诺曼底登陆》故事简介: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次重要战役,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六、结论历史小故事经典大全展示了人类历史的各个方面,既有悲壮的战争故事,也有温馨的爱情故事。
这些故事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各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学习到人类的智慧、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让我们一起领略历史的魅力,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古代历史故事精选5篇
古代历史故事精选5篇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完备的国家之一,其对历史的记录不仅时间长,而且内容精确详细。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古代历史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古代历史故事1越王勾践(约前2113520年―前465年),5261姒姓,又名鸠浅、菼执,夏禹后4102裔,越王允常之1653子,春秋末年越国国君。
前496年,越王勾践即位,同年,在檇李大败吴师。
越王勾践三年(前494年),被吴军败于夫椒,被迫向吴求和。
三年后被释放回越国,返国后重用范蠡、文种,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
越王勾践十五年(前482年),吴王夫差兴兵参加黄池之会,以彰显武力率精锐而出。
越王勾践抓住机会率兵而起,大败吴师。
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与勾践连战惨败,不得已与越议和。
越王勾践十九年(前478年),勾践再度率军攻打吴国,在笠泽之战三战三捷大败吴军主力。
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前473年),破吴都,迫使夫差自尽,灭吴称霸,以兵渡淮,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迁都琅琊,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古代历史故事2《左传》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子罕是春秋时期宋国的贤臣。
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美玉,把它献给了子罕,子罕不肯接受。
献玉的人说:“我已经拿给玉工看过了,玉工认为它是宝物,所以我才敢进献给您呀!”子罕说:“我把不贪婪当作宝物,你把美玉当作宝物。
如果把玉给了我,那么我们两个人都丧失了宝物,不如各人保有自己的宝物吧。
”献玉的人叩头,然后对子罕说:“小人怀中藏着宝玉,到哪里都不安全,还是把它送给您吧。
这样就可以免于被人谋财害命了。
”于是子罕就把美玉放在自己住的地方,让玉工雕琢它,然后又卖了出去,把钱给了献玉的人,让他成了富翁,然后送他回家去了。
古代历史故事3凡是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李自成灭了明朝。
但这只是一个表象,明朝的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它的经济的崩溃。
而导致明朝的经济的崩溃的导火索就是白银短缺。
可是说是白银毁了大明帝国。
在研究明朝灭亡时,大多人将注意力集中在明朝和农民起义以后与后金清的军事斗争上,以及明朝内部的激烈党争上。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大全5篇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大全5篇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大全5篇历史故事在文化传承、思索启发、人文素养培育、借鉴指导和爱好激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大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历史故事精选大全(精选篇1)刘邦,秦末沛县丰邑人。
早年任沛县泗水亭长时奉命押送一批劳工去骊山为秦始皇修筑陵墓,途中很多劳工趁机脱逃。
刘邦暗想即使到达骊山,劳工也都逃光了,无法交差。
于是在芒砀山泽前休息进食,晚上释放全部的劳工说、“你们各自逃命去吧!我从今也逃亡去了。
”劳工中有十几位壮士见刘邦宽宏大度,豪爽义气,便情愿追随他。
晚上,刘邦喝了不少酒,乘着酒兴连续赶路。
月色苍茫,小径曲折。
在逃往芒砀山泽的小路上,走到前面的人突然惊叫一声,忙回头向刘邦报告、“前面有一大蛇挡道,请绕道而行吧!”刘邦醉意朦胧,朗声大笑道、“英雄豪气,所向披靡,区区一蛇,安敢挡吾道路?”说话间,拨开众人,仗剑前行,果见一巨蛇横卧路中,摇头摆尾。
刘邦正欲用剑砍去,只见那白蛇道、“我乃贵为天子,焉游四海,诛秦平分天下。
”刘邦不允,白蛇道、“你斩吧,你斩我头,我乱你头,你斩我尾,我乱你尾。
”刘邦酒壮英雄胆,说、“我不斩你头,也不断你尾,让你从中间一刀两断”。
说吧一剑下去把白蛇斩为两段,立刻蛇血喷溅,染红了土地,至今这里长出的草还是红的。
白蛇化作一股青气漂浮空中,喊道、“刘邦还吾命来,刘邦还我吾命来。
”刘邦道、“此处深山野林怎还你命,待到平地准还你命来。
”刘邦贵为大于,金口玉言,后来王莽篡权杀了汉平帝,把四百年的汉室分成两半。
传奇王莽乃是白蛇投世,至此也算还了刘邦所许之愿。
此是后话。
刘邦斩蛇之后,连续前行,又行数里,酒劲上涌,醉卧道旁。
其次天早上,有人经过斩蛇之处,见一老妪痛哭不已,问道、“你为什么痛哭?”老妇人道、“我儿子被人杀了。
”行人问道、“是谁杀的?”老妇人道、“我儿子本是白帝子,在此化蛇挡道本是向赤帝子讨封而来,却被赤帝子杀了。
中国历史典故100条
中国历史典故100条1、孟母三迁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
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
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
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
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
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2、坐观成败汉武帝晚年,对佞臣江充非常宠爱。
江充非常歹毒,总想铲除异己,被他杀戮的无辜之人竟多达数万。
有一次,汉武帝到甘泉视察,江充居然对太子不怀好意,想诬告东宫中埋有诅咒皇帝的木人,借机害死太子。
太子实在不能忍受,率领军队把江充杀了。
江充的同党急忙向汉武帝禀告,并说太子要起兵造反,把皇帝赶下台去。
武帝信以为真,派丞相刘屈统领军队,去捉拿太子。
太子见丞相带兵来捉他,就进行抵抗。
双方打了好几天,最后,太子吃了败仗,逃到湖县,终于被人杀死。
太子发兵对抗丞相时,没有打出公然造反的旗号,用的是肃清权奸的名义,他曾亲自到镇守京城的北军使者护军任安的营中,给他兵符,要他发兵对抗丞相。
任安拜受了兵符,却不发动人马相助,而是紧闭营寨不出,坐观事态的发展。
这是因为他吃不准交战的双方谁能获胜。
汉武帝抱病回京,了解了任安拜受兵符一事后,觉得任安没有发兵,只是假意接受兵符,而没有帮助太子之意,就没有治他的罪。
可是,任安手下有一个管理钱粮的小官,曾经遭到任安鞭打,怀恨在心,就向武帝告发任安,说任安曾说:“太子是想要我的精锐军队。
”这一下,任安坐观太子与皇帝成败的态度,便昭然若揭。
汉武帝勃然大怒,说道:“任安的资历相当老,可是他老奸巨猾,眼见战争发生,却脚踏两只船,想依附得胜的一方。
古代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四篇
【导语】中华⽂化历史久远,有⽂字记载的历史就有2000年以上。
华夏民族在中华⼤地上演绎出了⼀幕幕激动⼈⼼的故事,出现⼀个个叱咤风云的⼈物,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下⾯是⽆忧考分享的古代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四篇。
欢迎阅读参考!【篇⼀】古代中国经典历史故事 孙权占了荆州,杀了关⽻,怕刘备报复,就派使者给曹操送了封信,表⽰愿意归顺曹操,并且劝曹操顺应天命,趁早即位称帝。
曹操接到这封信,就随⼿递给他的⼼腹⼤⾂看。
他微笑着说:“孙权这⼩⼦,是想把我放在炉⽕上烤哩。
” ⾃从汉献帝迁都许都以来,朝廷⼤权和兵权全掌握在曹操⼿⾥。
曹操要废掉汉献帝,⾃⼰称帝,还不容易?可是他考虑到汉室虽然衰落,还有个正统的名义,怕⾃⼰做了皇帝,还有⼈⼼⾥不服。
所以他认为孙权劝他称帝,是成⼼要让他为难。
他沉思⼀下,⼜说:“如果真有天命的话,我就做个周⽂王吧!”意思就是让他的⼉⼦来做皇帝。
这件事过了不久,曹操旧病发作,请医服药都没有⽤,终于死在洛阳。
这⼀年,他六⼗六岁。
曹操死后,太⼦曹丕继承他做了魏王和丞相,掌握朝廷⼤权。
曹丕即魏王位以后,有⼈告发他的弟弟、临淄侯曹植经常喝酒骂⼈,还把他派去的使者扣押起来。
曹丕⽴即派⼈赶到临淄,把曹植逮住了押回邺城审问。
原来,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的妻⼦卞(⾳biàn)后⽣的。
曹操不但是个政治家、军事家,⼜是个⽂学家,兄弟俩也擅长诗⽂,⽂学把他们⽗⼦合称为“三曹”。
曹植从⼩聪明⾮凡,⼗⼏岁时候,就读了不少书,能写很出⾊的⽂章。
有⼀次,曹操看了曹植的⽂章,有点怀疑,问曹植说:“这是你请⼈代写的吗?” 曹植跪下来说:“⼉出⼝成⽂,下笔成章。
怎么会叫⼈代写呢。
⽗王不相信,可以⾯试。
” 曹操试了曹植⼏次,觉得他果然才华出众,因此对他特别宠爱,多次想把他封为王太⼦,只是因为有些⼤⾂反对,才决定不下来。
曹丕怕⾃⼰地位不稳,想⽅设法讨曹操欢喜。
有⼀次,曹操出外打仗,曹丕、曹植都去送⾏。
临别的时候,曹植当场念了⼀段颂扬曹操功德的⽂章,⼤家听了⼗分赞赏。
中国古代历史故事集锦【五篇】
【导语】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完备的国家之⼀,其对历史的记录不仅时间长,⽽且内容精确详细。
下⾯是⽆忧考分享的中国古代历史故事集锦【五篇】。
欢迎阅读参考!【篇⼀】中国古代历史故事集锦 隋朝末年,统治残暴,连年⼤兴⼟⽊,不断对外⽤兵,民不聊⽣,⼀群英雄好汉结义起兵。
这⽇,众英雄取下⾦墉关,后⼜⽴即去攻取⽡岗寨。
⽡岗寨守将马三保闻报,令众军⼠紧闭城门。
众好汉赶到,头领徐懋功派程咬⾦前去讨战。
咬⾦纵马⼀溜烟来到阵前,⼤叫道:“喂,哪个不怕死的快出来跟爷爷打⼀仗!” 马三保闻报,先遣马⾦宗出战。
马⾦宗⼿持⼤⼑出城,⼀见程咬⾦的模样,⼤叫⼀声道:“哎哟,你是哪⾥来的丑⼋怪?”程咬⾦⼀听此⾔,⽓得哇呀暴叫,⼆话不说,抡斧照马⾦宗头顶砍下来。
马⾦宗慌忙举⼑来挡,没想到⼑被砍成两段,马⾦宗⼀愣神,被咬⾦趁势砍下⼈头。
马三保在城楼上看到马⾦宗被程咬⾦砍死,⽓得⼜派⼀个族弟马有周出阵应战,没想到这⼈更加不济,刚到阵前,便被程咬⾦⼀斧拦腰斩为两截,摔落马下死了。
马三保见⼜折了⼀个兄弟,勃然⼤怒,亲⾃披挂出城。
程咬⾦见马三保上阵,抡斧劈⾯就砍,马三保忙举⼑来迎,只见⾦光四溅,⽕星乱飞。
程咬⾦⼜连砍三斧,直震得马三保双臂发⿇,慌忙拨马逃⾛。
徐懋功令众将⼀举攻下了⽡岗寨。
当晚,众将在帅府内摆酒庆贺。
正在饮酒热闹之间,忽听演武厅后⾯发出⼀声震天动地的巨响,众将循声跑去⼀看,只见地⾯裂开⼀个约⼀丈宽的⼤洞,⾥⾯⿊咕隆咚的,什么都看不清。
徐懋功⼀见便道:“此洞裂开,定有⽞机,不知哪位兄弟愿意下去⼀探究竟?”众⼈⼀听⾯⾯相觑,⽆⼈应声。
徐懋功⼜道:“既⽆⼈愿下去,只好抓阄决定。
我现在写下纸阄,只有⼀个写着‘去’,哪位拈着‘去’,就该他下去。
”众好汉都道:“有理。
” 徐懋功便写下纸阄,众⼈轮流拈起。
真乃天意,唯独程咬⾦抓到了“去”字。
徐懋功⽴即令⼈取来⼀个⼤筐,在筐上绑了⼀只⾦铃,⼜系上⼏⼗丈粗绳,命程咬⾦坐进筐⾥,⼏个将⼠提着绳索,将他送下洞去。
中国经典历史典故大全
中国经典历史典故大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比较著名的历史典故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中国经典历史典故大全,欢迎阅读与收藏。
1、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曾多次通婚。
晋献公曾将女儿嫁给秦穆公。
后献公妃子骊姬为乱,迫害献公之子申生、重耳。
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流亡到秦国时,秦穆公将自己的女儿文赢并同宗四女嫁给了重耳。
公元前636年,穆公帮助晋国流亡公子重耳回国做了国君,成就了“秦晋之好”。
2、楚王问鼎《左传》记载,春秋时楚庄王曾率兵北伐至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不得不派王孙满前去犒劳楚军,而楚庄王竟骄横地向王孙满询问周朝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轻重。
王孙满回答说“在德不在鼎”。
鼎是古代国家的权利的象征,楚庄公问鼎之轻重,有取代周室之意,“问鼎中原”源于此。
3、炎黄子孙大约四千多年前,轩辕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
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二族又融合在一起,所以中华民族又称为炎黄子孙。
4、周公吐哺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他曾两次辅佐武王伐纣,武王崩,又辅佐成王摄政,制礼乐,天下大治。
据说他“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成为礼贤下士、求才若渴的典范。
5、管鲍之交指春秋时期,齐国齐桓公的两位贤臣管仲和鲍叔牙之交。
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公子小白成为齐桓公后,公子纠死,管仲被囚禁了起来。
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
后管仲在齐国为相掌政,助齐桓公成为霸主。
管仲曾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6、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春秋五霸指春秋时期五次诸侯会盟的盟主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公,一说指齐桓公,晋襄公,楚庄公,武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七雄指战国时期的七个最强的诸侯国齐、楚、燕、韩、赵、魏、秦。
7、合纵连横自秦孝公起,强大的秦国便有了统一天下的雄心,在纵横家苏秦的游说主张下,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结成联盟,“合纵”抗秦,秦谋士张仪则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用“连横”瓦解联盟,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10篇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10篇历史故事,就是以前发生的事情,然后被后人流传到现在的就是历史故事。
你有看过哪些历史故事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10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中国经典历史故事1秦朝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
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藏了一个人,吓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见那个人连连摆手,恳求道:“别喊别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来逃难的。
”原来这时秦始皇为了造长城,正到处抓人做劳工,已经饿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来,见他知书达理,眉清目秀,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欢上了孟姜女。
他俩儿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准备结为夫妻。
成亲那天,孟家张灯结彩,宾客满堂,一派喜气洋洋的情景。
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渐渐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听见鸡飞狗叫,随后闯进来一队恶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说,用铁链一锁,硬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去做工了。
好端端的喜事变成了一场空,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
她想:我与其坐在家里干着急,还不如自己到长城去找他。
对!就这么办!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装,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孟姜女没有喊过一声苦,没有掉过一滴泪,终于,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对丈夫深深的爱,她到达了长城。
这时的长城已经是由一个个工地组成的一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找过来,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
最后,她鼓起勇气,向一队正要上工的民工询问:“你们这儿有个范喜良吗?”民工说:“有这么个人,新来的。
”孟姜女一听,甭提多开心了!她连忙再问:“他在哪儿呢?”民工说:“已经死了,尸首都已经填了城脚了猛地听到这个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雳一般,孟姜女只觉眼前一黑,一阵心酸,大哭起来。
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连天地都感动了。
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的眼泪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脸上。
中国历史故事大全5篇_精彩的中国历史故事5篇
中国历史故事⼤全5篇_精彩的中国历史故事5篇中国历史源远流长,风云⼈物层出不穷。
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量⽿熟能详的历史典故。
下⾯带给⼤家⼀些关于中国历史故事⼤全5篇,供⼤家参考。
更多历史相关⽂章内容推荐(↓↓↓)中国历史故事1温璋是谁?他是怎么死的?唐代有个执法严厉的官员,名唤温璋,是唐初名⾂温⼤雅的六世孙。
名⾂之后温⼤雅也称温彦宏,他是北齐⽂林馆学⼠温君悠的长⼦,以⽂学知名于世。
李渊在太原起兵以后,温⼤雅受到李渊的重⽤,李渊曾感激地说:“我起晋阳,为卿⼀门⽿”。
意思就是我从太原起兵,你和你的家族帮了我很⼤的忙。
唐初,温⼤雅与其兄弟共掌机要,为“时⼈荣之”。
温家⼦弟在唐朝皆出仕为官,温璋之⽗温造也曾⽴下了平定兴元兵乱的⼤功。
到了温璋这⼀代,温璋也和许多官宦⼠族的⼦弟⼀样,依靠⽗亲祖辈的功德⼊仕为官,他累佐使府,历三郡刺史,后来接任京兆府府尹。
执法严厉温璋和⽗辈们不同,他的祖辈以⽂学⽽闻名四海,但他却以执法严厉、⽆情⽽著名,令⼈闻风丧胆,俨然就是⼀尊“活阎王”!温璋执法到底有多严厉⽆情呢,举个例⼦,在《北梦琐⾔》中记载了温璋判的⼀个案⼦。
当时有⼀只乌鸦⼏次三番的撞响温璋命⼈挂在衙门⼝的悬铃,这本是温璋为⽅便⽼百姓投案⽽设。
温璋觉得奇怪,深思过后便派⼈跟着乌鸦去看看,他猜测⼀定有⼈掏了鸟窝,抓⾛了⼩乌鸦,所以⼤乌鸦才会来撞铃诉冤。
后来,温璋派去的⼈果然捉住了抓鸟⼈,温璋认为乌鸦虽然不是⼈,但母⼦亲情同⼈却是⼀样的,这个抓鸟⼈欺凌弱⼩,罪⼤恶极,当即就判处那⼈死刑,⽽且还要求⽴即执⾏,⼀刻也不耽误。
为了⼀只乌鸦,杀了⼀个⼈,⽽且那⼈也没有伤害⼩乌鸦,他只是掏了鸟窝⽽已,哪⾥想到竟为此⽽丢了⼩命!温璋说:“罪⽆轻重,恶⽆⼤⼩。
除恶务尽,犯意⽅绝,此谓之能治者。
”唐代四⼤⼥诗⼈之⼀的鱼⽞机笞杀婢⼥绿翘,按照《唐律》规定,只需杖⼀百或充为奴婢⼀年即可,可温璋也是⼆话不说就判其死罪!服毒⾃杀唐懿宗有个爱⼥同昌公主,同昌公主突患重病⽽亡,懿宗悲痛不已,认为是医官所开的药⽯⽆效之故,怒杀了医官及其家属,受牵连者达数百⼈之多。
历史故事_中国历史小故事大全
历史故事_中国历史小故事大全中国历史小故事大全故事一、大禹治水大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伟大领袖,他治理水灾,令人敬佩。
根据传说,古代中国经常发生洪水,水患成为了人们的噩梦。
大禹年轻时开始治理洪水,他深入民间,亲自协调修建水利工程。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他成功地把洪水控制在可控范围内,让人民的生活恢复了安宁。
大禹治水的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古代中国的一段佳话。
故事二、愚公移山愚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住在山的北面,但山太高了,影响到了愚公的生活。
于是,愚公决心动用全家的力量,移走山上的大山。
尽管周围人都嘲笑愚公的愚蠢,但愚公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
最终,上天感受到了愚公的坚定和努力,派天神帮助他将山搬走。
愚公用自己的毅力和坚持的精神给了人们很大的启示。
故事三、鸿门宴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故事。
韩信、萧何等刘邦的部下在鸿门宴上,被项羽围困,韩信勇敢地接受了刘邦的指令,以骗术欺骗了项羽。
韩信的勇气和智慧最终救了刘邦一命,也为刘邦带来了胜利。
这个故事中,勇气、智慧和忠诚深深地打动了人们。
故事四、孔子的故事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是一个谦虚有学问的人,他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他通过教育来提升人民的道德水平,并注重礼仪、诚信、和谐等价值观的培养。
孔子的思想被后来的中国人称之为“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事五、范蠡与西施范蠡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贤士,西施是当时越国的美女。
范蠡为了促使越国与楚国结盟,通过游说西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经过范蠡巧妙的策略,西施被说服了,并最终嫁给了楚国国君,成功地实现了范蠡的计划。
这个故事表达了范蠡的智慧和外交手腕,也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生态。
附件:本文档不附带具体附件,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部门。
法律名词及注释:1、水利工程:指人类为了调节、利用和控制水资源而进行的工程建设活动。
2、洪水:指河流或水源超过其容纳能力而发生的严重灾害性洪水。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七篇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七篇中国历史故事(精选篇1)“鸿门宴”这个故事发生在陈胜吴广起义后的第三年(公元前206年)。
•陈胜吴广起义后,各地云起响应,其中有楚国贵族出身的项梁、项羽叔侄,有农民出身的刘邦。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梁扶楚怀王的孙子名叫芈心的人作了楚王,刘邦也投靠了项梁。
公元前207年,项梁战死,怀王派项羽等去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攻打函谷关。
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封为关中王。
项羽大破秦军后,听说刘邦已出咸阳,非常恼火,就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
这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暗中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
项羽听了,更加恼怒,决定第二天发兵攻打刘邦。
张良向刘邦分析,不宜和项羽硬拼,刘邦只得退出咸阳,回师霸上,更知道自己军力不及于项羽四十万大军,刘邦更把在咸阳所得一切,原封不动的送到项羽营中,更说愿让项羽称关中王。
范增已觉出刘邦必成大器,便命项羽设下“鸿门夜宴”一心诛除刘邦,但此事为项伯知悉,项伯竟顾念和张良故人之情,向刘邦大军报讯,刘邦知道这鸿门宴是去不得的凶险之地,但张良却表示不去便只有死路一条,赴会也许能有生机,刘邦无奈只得应约前往。
鸿门宴当日,范增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定要把刘邦人头留下,谁知刘邦竟以一跪化解了项羽之怨恨,范增便再命“项庄舞剑,志在沛公”,一心要在席中把刘邦刺死,可是还是被项伯和樊哙给刘邦解了围,刘邦终于更借往如厕而逃遁而去。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篇2)杭州上城有座“安乐桥”同一条河上还有并排三座“豆腐桥”。
这四座桥都是南宋年间造成下的,到如今已经有八百多年了。
岳飞大破金兵的时候,手下有个将军叫王佐。
他用苦肉计说降了陆文龙,把金兀术打得大败。
从此他缺了一只胳臂,不能再打仗了,岳飞便保举他做安乐王,皇帝还答应他在杭州城内造一座王府养老。
安乐王的王府造在河边。
动工的时候,泥沙、石灰、石板、木材堆满在河埠上。
河上没有桥,原来的一只摆渡船,又被运砖送瓦的工匠占用了,老百姓没法来往,心里很生气,便编出歌儿来唱:“安乐王,安乐王,为你安乐大家忙!”王佐从军中回到杭州,得知了这件事情。
历史冷门典故100篇
历史冷门典故100篇1、炎黄子孙: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黄帝(号轩辕氏)联合炎帝(号神农氏)战胜九黎族蚩尤,蚩尤被俘后称之为“黎民”。
之后黄帝又打败炎帝的部族,两个部落逐渐融合,形成华夏族。
所以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2、禅让:尧是黄帝之后比较著名部落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诸侯却推举舜为帝。
历史上称为“禅让”。
3、大禹治水:鲧的儿子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大禹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
后来,禹禅让帝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4、桀骜不驯、酒池肉林: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桀骜不驯”便出于此人。
商第三十代大王纣和夏桀一样是典型的暴君,历史上有“桀纣”的并称。
纣创造了“炮烙”“虿(chài,蝎子)池”等刑罚,造“鹿台、酒池、肉林”,劳民伤财,草菅人命。
5、网开一面:汤,又名“成汤”取得黎民百姓的拥戴,后打败夏桀,灭掉夏建立了商。
“网开一面”最初反映的就是汤的仁慈。
6、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殷商“谗言进用,忠良远黜”,比干被挖心、萁子装疯、微子出走,周武王兴兵伐纣,奴隶倒戈,纣王鹿台自焚,殷商灭亡,周王朝诞生。
周武王封姜尚在齐,周公旦(武王的兄弟)在鲁。
后来周公辅佐成王,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
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止进食,急于迎客。
7、烽火戏诸侯:周幽王千金难求妃子(褒姒)笑。
“烽火戏诸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都镐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太子即位,为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8、春秋五霸:东周在历史上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公被称为“春秋五霸”。
9、管鲍之交:指春秋时期,齐桓公的两位贤臣管仲和鲍叔牙的友情,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10、秦晋之好:指秦穆公帮助流亡在秦国的晋国流亡公子重耳回国做了国君,并将自己的女儿文嬴嫁给了重耳,成就了“秦晋之好”。
中国古代经典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经典历史故事中国古代经典历史故事(精选21篇)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颂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古代经典历史故事,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古代经典历史故事篇1东汉后期,清议盛行,对时政有很大影响。
由于宦官专权垄断了仕途,严重侵夺了士人的上进之路,大批太学生和儒生们上进无门,就与官僚士大夫结合,在朝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士大夫反对宦官专权的`社会政治力量。
他们以清流自命,视宦官人物为浊流,对宦官进行猛烈地抨击,其手段是上奏书,揭露宦官罪恶,或利用职权直接惩治贪桩枉法的宦官及其党羽。
他们"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后汉书.党锢列传》),兴起"清议"之风。
当时的太学成为京师"清议"的中心。
太学生们推崇李膺,陈蕃,王畅等人为其领袖和楷模。
桓帝时延熹九年(166),逮捕了李膺等200余人,后虽赦免回归田里,但却禁锢终身,此为第一次"党锢"事件。
灵帝时,又起用了李膺等一些被禁锢的名士,建宁二年(169)由于他们谋除宦官集团之事泄露,宦官集团再次以"部党"罪名逮捕了李膺等百余人,使这些人皆死于狱中,宦官集团又对他们五服以内的亲属免官禁锢,此为第二次"党锢"事件。
中国古代经典历史故事篇2汉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有封国制的存在,这是同秦最大的相异之处。
早在楚汉战争时间,刘邦为了分化项羽的阵营,壮大自己的力量,曾封韩信、英布等为王,这些人因为非刘姓,故称"异姓"。
由于异姓王非刘邦嫡系,又雄踞一方,在封立后数年之中,他们相继被诛除殆尽。
与此同时,刘邦又大封他的子弟为王,称为"同性王",高于列侯。
当时封立的'"同姓王"共有9国,他们在封国内是国君,权力很大,其政权与中央基本相同,除太傅和丞相由中央任命外,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
中国古代经典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经典历史故事中国历史悠久,如果自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良渚文化时期算起,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古代历史故事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古代历史故事(一)班荆道故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春秋时,楚国伍子胥的祖父伍举与蔡水师子朝(文公之子,公子朝)的儿子公孙归生是好朋友。
伍举娶与王子牟(即申公),王子牟因犯罪逃亡后,楚人皆言:“王子牟逃亡实为伍举护送之。
”于是伍举也因受牵连而逃奔到郑国,然后准备到晋国去。
恰在这时,公孙归生也将要去晋国,二人在郑国郊国相遇。
他们“班荆(扯草铺地)相与食(坐在上面,一面吃东西),而言复故(一面攀谈返回楚国的事情)。
后以“班荆道故”指朋友在途中邂逅相逢共话旧情。
苌弘化碧出自《庄子外物》苌弘是春秋时周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的大夫。
刘氏与晋范氏世代通婚姻,在晋卿内讧中(所指为公元前490年即周敬王三十年,赵氏击败范氏和中行氏),苌弘曾帮助过范氏,晋卿赵鞅为此声讨他,晋君怪怨周敬王,周敬王便把苌弘杀死。
苌弘死于蜀(今四川),蜀人感之,以柜盛放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及精诚之至也。
当然化碧之说为后人的演义。
后来常以“苌弘化碧”来比喻忠贞之人含冤而死;或指为国献身,忠烈精神长存。
像明末著名将领袁崇焕就有死后,鲜血化碧一说。
得鱼忘筌出自〈庄子外物〉:庄子说:“筌(就是一种捕鱼的竹器)所以能捕到鱼,是因为得鱼而忘筌;蹄(捕兔的哭具)都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指语言,言词)所以在意(要表达的意思、事理),得意而忘言。
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人言哉(就是说深悟其道、专心致意却并不侈于言辞的人,其实难得,故庄子希望能找到这样的人和他交谈)!’”庄子在这里以“得鱼忘筌”“得兔忘蹄”为比喻,并不从消极的意义上使用,承上启下,目的在于比照说明“得意忘言”的道理。
后世用“得鱼忘筌”却改变了原本的本意,一般都是有在消极的意义上,比喻办事情一旦达到了目的,便把赖以达到目的的手段忘掉或抛弃。
中华古代历史故事大全(5篇)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完备的国家之一,其对历史的记录不仅时间长,而且内容精确详细。
下面是分享的中华古代历史故事大全(5篇)。
欢迎阅读参考!(篇1)中华古代历史故事战国末年,陈轸和张仪同时担任秦惠王手下的大臣。
张仪非常嫉妒陈轸的才能,想要除掉陈轸,于是,他就在秦惠王面前说陈轸的坏话:“陈轸这个人经常出使楚国,这原本是为了发展秦楚两国的友好关系。
可是现在,楚国对我们秦国并不友好,而对陈辁个人却异常友好,依我所见,这恰恰表明了陈轸这个人为楚国利益考虑得多,而为秦国利益考虑得少啊!我没有办法同如此不忠大王之人共事,恳清大王将他轰走。
如果他表示要到楚国去,还请大王把他杀掉。
”听了张仪的这番话话,秦惠王将信将疑,于是就派人召來陈轸。
陈轸一到,秦惠王便问他是否有离开秦国而前往楚国的打算。
陈轸回答道:“如果大王不相信我而将我赶离秦国的话,我肯一定会去楚国。
何是,我这么做是为了表明,我并不是私下投靠了楚国。
现在,让我给大王讲一个故事吧。
“从前,有个楚国人娶了大小两个老婆,他的邻居有一个人十分好色,一天,他便调戏了这个楚国人的大老婆,结果,被这个大老婆骂得狗血淋头。
然后,这个人死不悔改,又去调戏那个楚国人的小老婆,结果那个小老婆仗着自己有几分姿色却反过来勾引他。
过了没多久,这两个老婆的丈夫就生病去世了。
这时候,便有人问那个调戏人妻的人,说:‘现在那个楚国人已经死掉了,你想要娶谁做老婆呢?是那个年长的寡妇?还是娶那个有几分姿色的小老婆?其他人原本以为这个人会说娶那个小老婆,岂料这个人却回答说:‘当然是娶那个年长的。
’问话的人不解地问:‘那个年龄大的寡妇不是曾经骂过你吗?而年少的又有几分姿色的不是曾经与你有过私情吗?你为什么要放弃那个年少的而娶那个年长的呢?’这个人说:‘如果作为一个局外人的话,我当然希望她能够来勾引我;但是如果是作为妻子的话,我当然希望她能够拒绝并责骂前来调戏她的人。
’”“如今楚王乃是贤明的君主,昭阳是贤明的楚相。
中国古代历史故事14则
中国古代历史故事14则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古代历史故事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古代历史故事(一)三国归晋晋(265~420年),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
265年,司马炎夺取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280年,晋军成功灭吴统一了天下。
之后,西晋发生了八王之乱,国家陷入混乱局面。
名门望族和士绅豪强地主把持政治,官员也大多出自这些名门望族推举和荫恩的子孙、学生、亲朋,西晋的政治愈发腐败。
316年,五胡(匈奴、鲜卑、羌、羯、氐)趁西晋发生内部混乱之际,进入中原,相继建立政权并攻打西晋,西晋就在这样的乱世中灭亡了。
317年,晋皇室中的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称帝。
为了区分这两个朝代,史学界将之称为西晋、东晋,合称“两晋”。
东晋建立后,已经沦为少数民族天下的北方相继出现了很多政权,东晋只保留半壁江山苟延残喘直至灭亡。
三国归晋魏明帝曹睿死后,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佐曹芳当了皇帝。
之后,经“高平陵之变”,曹爽被判斩刑,魏的政权落入司马懿手中。
司马懿死后,他的儿子司马昭当了丞相执政。
司马昭掌握朝政大权,但他自己不做皇帝,想效仿曹操让自己的儿子曹丕称帝那样,将帝位留给儿子司马炎去做。
后来,司马炎接替父亲掌管魏国朝政。
265年,司马炎在洛阳逼魏帝曹奂让出帝位,建立了晋朝,史称“西晋”。
司马炎坐上皇帝宝座之后,并没有开始过高高在上的奢靡生活,而是审时度势地巩固自己的帝位。
他知道父亲司马昭和祖父司马懿对曹氏所进行的残酷杀戮使人们对他也存有戒心,南边的东吴也还没有统一,这都是他的心病。
为了灭东吴统一天下,司马炎采取了以仁义治国的方针:赏赐安乐公刘禅的一个子弟做驸马都尉,安抚人心。
又专门下诏书,准许原是皇帝现为陈留王的曹奂继续用皇帝的仪仗出入,向他上书时也可以不用称臣。
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安定天下人心,包括自己统治区、西南的原蜀国领地。
中国历史故事总集_历史典故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总集_历史典故故事中国是⼀个历史⽂明发展悠久的国家,历史渊源深长,其中也发⽣了很多有趣的经典⼩故事。
下⾯给⼤家带来⼀些关于中国历史故事总集,供⼤家参考。
中国历史故事1⽕药的发明在冷兵器时代,⽕器的运⽤⽆疑是⼀种⾰命性的进步。
中国⼈很早就探究⽕器的应⽤,最早使⽤的⽕器是“⽕箭”。
“⽕箭”最早出现在三国时代,蜀汉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诸葛亮率兵攻打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
魏国守将郝昭指挥⼠兵⽤“⽕箭”向架云梯攻城的蜀军怒射,云梯燃烧,蜀军受挫。
不过,郝昭使⽤的⽕箭只是在箭杆上绑上易燃引⽕物,点燃后靠弩⼸放射出去的,这还不是我们所说的⽕箭。
我们所说的⽕箭,是靠⾃⾝携带的燃料燃烧产⽣的⽓体喷射的反作⽤⼒推进的。
但是它跟⽕药的发明密切联系在⼀起。
⽕药发明后,真正意义上的⽕器才正式出现。
⽕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
⼈类最早使⽤的⽕药是⿊⽕药,它是我国劳动⼈民在⼀千多年前发明的。
它的发明,闻名于世,被称为我国古代科技的四⼤发明之⼀,在化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炼丹⽅⼠的以外发现炼丹术在中国起源甚早,据史书所载,⾄少在战国时期,即已有⽅⼠炼制不死之药,且⾃始即受统治阶级的⽀持与⿎励。
因此,历代总有或多或少的所谓⽅⼠在进⾏炼制“长⽣不⽼”仙丹的实验,也累积了⼀些实际的经验与⽂字记录(如东汉魏伯阳撰的《周易参同契》即为⼀例)。
三国以后,这些⽅⼠逐渐托⾝于应时⽽兴的道教⾏列,⼤批的道⼠开始学习与尝试炼丹的⼯作,于是炼丹术与新兴的道教结合了起来。
随着道教的在我国⽇益盛⾏,炼丹术也随之⽇渐发达,奠定了我国⽕药与养⽣医学发展的基础。
炼丹家始终认为:如果在适当条件配合下,⼀种物质经过若⼲程序处理后,若与另⼀种物质相结合,则可以⾃动的将其原有的特质转换到另⼀种物质⾝上,⽽凡⼈也有接受这种变化的可能。
因此,他们利⽤烧炼的⽅法,企图将⼀些不易腐坏的物质,特别是如黄⾦、⽩银等矿⽯制造成易于吞⾷的丹丸,经由⼈吞⾷后,将其中“不腐不坏”的特质为⼈所吸取,以达到长⽣不死之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经典中国古代历史故事:张骞和丝绸之路汉朝的时候,汉武帝要派使者到西域去结交各国,加强往来。
年轻的侍从张骞主动报名要承担这项使命。
“西域”指的是当时的亚洲中西部的广大地区。
张骞明知到西域的路途十分艰险,可为国探险立功的壮志支配着他带着100多人上了路。
路上,他被敌视汉朝的匈奴人扣押了10年,后来逃走,又跋山涉水挨饿受冻,终于到达了西域。
张骞先后到了大宛、康居、大月氏(zhī)、大夏等国(在现在的哈萨克、塔吉克、乌兹别克、阿富汗境内),见到了国王,表示了汉朝愿与他们友好来往的愿望。
这些国家的人见到汉朝使者十分高兴。
几年以后,张骞再次出使西域。
他还派出许多副使到身毒(yāndú)、安息(在现在的印度、伊朗一带)等国,和那里的人民建立了关系。
这样,汉朝和西域各国开始了友好往来,特别是经济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多。
中国的先进技术、丝绸、冶铁术、作物栽培法等都传到了西域,西域的葡萄、苜蓿、胡桃和音乐舞蹈也传到了中国。
在东西方之间,出现了一条商路,人们叫它“丝绸之路”。
来往的使者和商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东西方交流的通道,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知道了中国这个东方大国,扩大了中国的影响。
【篇二】经典中国古代历史故事:戚继光赶走倭寇明朝的时候,从日本过来的海盗不断从海上入侵我国的东南海疆,*放火,抢夺财物,甚至把大批男女抓走当奴隶。
人们痛恨这些日本海盗,叫他们是“倭寇”。
明朝派了许多优秀将领到沿海平倭,戚继光是最杰出的一个。
戚继光17岁就继承父业,成为一个能文能武的青年将领,立志为保卫祖国献身。
刚到前线的时候,有一次他率军去迎击倭寇,有些士兵竟不敢迎敌,见倭寇来了,回头就跑。
戚继光大喝一声:“站住!”随后跳上一块大石头,连发三箭,射倒了三个倭寇头目,又带头冲上去杀敌,终于取得了胜利。
从此,他的声威大振,倭寇都叫他“戚老虎”。
为了扭转被动局面,他重新组建了由矿工和贫苦农民组成的能征善战的新军,严格训练、严明军纪,人称戚家军。
戚家军连战连胜,把入侵浙江的倭寇消灭了。
戚继光又率军到了福建。
他决定先拔除倭寇在海上的据点横屿岛。
为了接近横屿岛,戚家军将士冒着巨大的危险,赤膊匍匐前进在海滩上。
戚继光亲自擂响战鼓。
经过一场激烈的厮杀,盘踞在岛上的大批倭寇被歼灭。
戚家军又乘胜前进,把福建沿海的倭寇一一扫平。
在戚继光和其他将领的共同努力下,危害我国沿海达300年之久的倭寇被彻底平定了。
伟大的统帅、民族英雄戚继光和他的戚家军为祖国立下了不朽功勋。
【篇三】经典中国古代历史故事:刘备三顾茅庐东汉末年,天下四分五裂,刘关张桃园结义之后,刘备广招贤能异士,于是便有了刘备三顾茅庐请隆中诸葛的故事,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青年时代躬耕于隆中,并苦读经书,熟悉历朝兴衰的历史,潜心钻研兵法。
他常以春秋战国时的管仲、乐毅自比,是难得的一位将才、谋士,自称“卧龙”。
善于网罗人才的刘备闻知,高兴地说:“我需要这样的人才!”并表示哪怕山高路远,行走不便,也非亲自去请他不可。
深冬的一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到隆中邀请诸葛亮。
谁知诸葛亮恰好不在家,刘备只好扫兴而归。
刘备回到新野,不断派人到隆中打听诸葛亮何时在家。
当打听到诸葛亮外出已经回到家时,刘备当即决定二请诸葛。
这时,张飞不以为然地说:“一个平民百姓,派个武士把他叫来就得了,犯不着让你一再去请。
”刘备说:“诸葛亮是当代大贤,怎么能随便派个人去叫他呢?你还是痛痛快快地跟我去吧。
”刘备说服了张飞,叫上关羽,三人骑马直奔隆中而去。
这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冷得实在教人难忍。
张飞对着刘备大嚷:“我等何苦找此罪受!不如等天晴再说。
”刘备却说:“贤弟,咱们冒此大风雪,不怕山高路远,去请诸葛,不正表明了我们的一片诚意吗?”三人继续往前赶路。
不料,这一次刘备又未见到诸葛亮,只好写了一封信托诸葛亮的弟弟转交,说明来意,并表示择日再访。
第二年春天,刘备更衣备马,决定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
张飞、关羽竭力劝阻。
关羽说:“我们两次相请,都未见到他,想必他徒有虚名,不敢前来相见。
”张飞更是带着轻蔑的口吻说:“我们已仁至义尽,这次只需我一人前往,他如若不来,我就将他绑来见你。
”刘备连忙说道:“不得无礼,没有诚意哪能请到贤人呢?”刘备三人飞马直奔隆中,来到诸葛亮的草庐前。
此时诸葛亮正在午睡。
刘备唯恐打扰诸葛亮,不顾路途疲劳,屏声敛气地站在门外静候,直到诸葛亮醒来才敢求见。
刘备见了诸葛亮,说道:“久慕先生大名,三次拜访,今日如愿,实是平生之大幸!”诸葛亮说:“蒙将军不弃,三顾茅庐,真叫我过意不去。
亮年幼不才,恐怕让将军失望。
”刘备却诚恳地说:“我不度德量力,想为天下伸张正义,振兴汉室。
由于智术短浅,时至今日,尚未达到目的,望先生多多指教。
”刘备谦虚的态度,诚恳的情意,使诸葛亮很受感动。
于是诸葛亮终于答应了刘备的请求,怀着统一全国的政治抱负,离开了隆中茅庐,出任刘备的军师。
他忠心耿耿地辅佐刘备,为“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篇四】经典中国古代历史故事:俞伯牙和钟子期俞伯牙在蓬莱仙岛上学到高超琴艺后,被周天子拜为司乐太师之职。
他奉命修乐谱,专程去楚地采风。
一天,俞伯牙带着琴僮顺汉水而下来到长江口,突然乌云盖顶,狂风大作。
霎时之间,波涌浪翻,惊涛怒吼,将俞伯牙所乘的船颠得起伏摇晃。
船夫急忙拉索,降下帆来。
不多时,暴雨倾盆,江面上金蛇狂舞。
船夫速将船摇到山崖下江湾处抛锚系缆,单等那风雨过后,再行开船。
狂风暴雨直到天黑才停。
俞伯牙待风住雨停,站在船头一看,只见月儿初升,挂在崖顶,月影沉碧,波澜不惊,杜鹃啼鸣,更添幽静,不禁触动乐思,犯了琴瘾。
他便回舱开囊取琴,对着明月和浩荡的江水弹拨起来。
他一曲尚未弹完,突然琴弦断了一根,船夫和琴僮从沉醉中醒来,突然见有个樵夫也立在船头听琴。
船夫掂着一把桨喝问:“黑夜上船为的哪般?”那人答道:“小人打柴贪晚,被暴雨阻于此崖。
雨过之后,正要还家,忽听琴声一片,便冒失上船聆听。
”琴僮冷笑道:“山野打柴之人,也敢称‘听琴’二字!”那人非但不走,反诘道:“若欺负山野之中没有听琴之人,那么这夜静更深,荒崖之下,也就不该有弹琴之客了!”俞伯牙见这位樵夫出言不卑不亢,便问道:“你既然听琴,可知老夫适才弹的是什么曲子?”樵夫从容答道:“小人若不知,也就不来听琴了。
”俞伯牙听这口气,颇为惊疑,便道:“那就请讲吧!”樵夫道:“方才大人所弹,乃是雨后江畔,羁旅愁怀,即景生情,随想之曲。
其商声悲凉,使人听了后十分怆然,不过照全曲之意,那末尾两声应是怕见秋月才好,可惜琴弦嘎然而断,不知是不是此意?”俞伯牙一听,连忙说道:“先生所言极是!快别站立,坐下一叙!”樵夫听了这话,爽然坐下。
琴僮见樵夫不谢而坐,忿然道:“山野粗人,真不知礼数,也不看看眼前是何大官儿哩!”樵夫白了琴僮一眼,朗声道:“我钟子期有个怪脾气,只看琴艺高低,不问官阶大小。
”俞伯牙见自报家门的钟子期虽身为樵夫,却有一股傲气,便有几分不满。
他捋着银须问道:“你既能听得出琴声一二,想必也晓得一点乐理吧?”钟子期一听这话中有奚落之意,便索性傲然答道:“假若老大人于乐理上有何不明白处,只管发问就是!”俞伯牙听钟子期口出狂言,便道:“那老夫就彻夜不眠,来个打破沙锅问到底了!”钟子期点点头道:“大人请随便问!”俞伯牙想:“若是挑太难的发问,算是欺负这乳臭未干的小儿,只有拣个简单的难住他,才好叫他服气。
他略一思忖,便问道:“《礼经》云:‘文之以五声,播之以八音。
’《书经》亦云:‘八音克谐。
’请问:这‘八音’作何解释?与‘七音’有何不同?”钟子期随口答道:“所谓‘八音’,乃指八类乐器,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是也。
而所谓‘七音’,不过是七声音阶。
宫、商、角、徵、羽五声外,又加变宫、变徵二声,合为七声。
”俞伯牙想到这一般乐理,只要记忆力好都记得,不足为取。
他想了想,又问道:“何者为乐?何为乐之妙境?”钟子期侃侃答道:“夫乐者,天地之体,万物之性也。
合其体,得其性则和;离其体,失其性则乖。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máo),谓之乐也。
且闻乐习乐,可使人精神平和,衰气不入,天地交泰,远物来集。
故知圣人之乐,和而已矣!和心足于内,和气见于外,和声成于乐。
盖人有喜怒哀乐,声有节奏法度,应时变化,不失其和。
以是观之,乐之妙境胜界,唯和谐焉!“俞伯牙见难不倒钟子期,哪肯罢休,又问道:“同是音乐,何以有动人、不动人之别?”钟子期微微一笑:“作乐者性情有真假之分,听乐者心弦有动凝之异。
真者,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无以动人。
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
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情动于中而神飞于外,外感于人乃复动于中。
所以音乐想感动人,其要旨贵在一个真字!”俞伯牙见钟子期对答如流,暗思道:“老夫琴艺,天下第一。
每逢弹出蓬莱自创的琴曲无人可识,现即兴弹出,谅他绞尽脑汁也难猜出!于是,他又问道:“倘若老夫弹琴,眼前虽无其景,心中却有所思,你能猜出来是什么意思吗?”钟子期笑道:“在下不才,然而只要听到琴音便知雅意,大人且请开弹,在下洗耳恭听。
”俞伯牙十指跳跃,使出浑身解数,弹出一曲。
钟子期听罢,击掌赞叹道:“妙呵,听老大人的琴音是那般昂扬雄伟,就像巍巍峨的高山一样!”俞伯牙不禁暗自惊奇。
他不动声色地又重划快搓,只听那叮叮咚咚,嘈嘈切切,又泻出一支曲子来。
俞伯牙的曲子还没弹完,钟子期又赞道:“妙呵,听老大人的琴音是那样浩浩荡荡,就像滔滔流水一样!”俞伯牙一听,惊喜万分。
他急忙推琴而起,拱手作礼道:“真是荒山藏美玉,黄土埋明珠!老夫遍游五湖四海,今天终于找到知音了!”钟子期听到这前所未闻的琴音,知道这老大人来历不俗,拜问后,知是大名鼎鼎的当今司乐太师,顿生敬意,便相邀到自己茅舍叙谈。
俞伯牙欣然随钟子期登上岸上山,来到山间茅舍。
他在这里看到钟子期所整理的乐谱竹简,那渔歌、牧歌、猎歌、樵歌、祭歌、宴歌、情歌……均分类在册。
他大开了眼界,想不到多年忙碌,天下乐谱只记下皮毛,而眼前这小伙子却记下世上难觅的乐谱。
他拜谢再三,要钟子期出山辅佐他修乐谱。
钟子期道:“我收集的乐谱全在简册之中,老太师可悉数拿去。
这些乐谱,能留后世,我这位山野中人就心满意足了。
以此去谋个一官半职还显得不够朋友。
”钟子期边说边束起竹简,作为送给俞伯牙的礼物。
俞伯牙见钟子期虽是个樵夫,可是学识渊博,深谙乐理,具有高尚的志趣和情操,便拉他面对青山作拜,结成刎颈之交。
次日,艳阳高照,长江口两人洒泪而别。
约定来年春暖花开之际在此聚首,以叙衷肠。
转眼到了约定日期,俞伯牙又驾舟来到钟子期的茅舍,谁知在路口,便见一块墓碑。
他上前一看,墓碑上写着:“钟子期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