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病人的出院指导
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2019全文版)
![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2019全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ef6eaa93f242336c1fb95e22.png)
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2019全文版)一、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突发性耳聋(ICD-10:H91.2)。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5, 50(6):443-447]。
突发性耳聋是指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HL。
注:原因不明是指还未查明原因,一旦查明原因,就不再诊断为突发性聋,此时突发性聋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
1.在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至少在相邻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HL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多为单侧,少数可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
2.未发现明确病因(包括全身或局部因素)。
3.可伴耳鸣、耳闷胀感、耳周皮肤感觉异常等。
4.可伴眩晕,恶心、呕吐。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5, 50(6):443-447]。
详细询问病史,积极寻找病因,尽早介入治疗。
1.一般治疗:适当休息并治疗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3.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
4.降低血液黏稠度和抗凝药物。
5.神经营养类药物。
6.其他治疗,如混合氧、高压氧等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91.2突发性耳聋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突发性耳聋的护理
![突发性耳聋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de866e2e87c24028915fc31d.png)
突发性耳聋的护理1心理护理:由于起病急,常伴耳鸣,患者情绪烦躁,担心预后。
做好心理护理关键是向患者讲解突发聋的发病因素及治疗等有关知识。
护士不但要了解疾病,更要从精神、社会、文化等方面了解患者。
由于听力下降,在与其谈话时,单侧者应在其耳边谈话,双侧者声调要提高。
护理人员要注意语言的整体效果,与突聋患者交流时注意力集中、态度诚恳,并不时加以点头、手势,以增添语言的力度,使患者消除不信任感及消极心理。
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介绍治疗的过程、注意事项,说明该病有较高治愈率。
介绍同病区恢复的患者现身说法,消除患者焦虑情绪,配合治疗。
3.2休息指导:患者的病情不稳定,反复发作,与其治疗不彻底、未能充分休息和重返工作岗位有关,有些年轻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病情不够重视,加之好动的性格,病情稍一好转即想离院。
首先,要使患者了解休息在治疗中的重要性。
在住院期间,嘱患者少活动,多休息。
在病情发作时,应平卧休息,避免病床摇动,以免引起眩晕。
护士要保持病室的安静、整洁。
另外,为避免患者寂寞要鼓励其亲友常来探访,与护士共同做好患者的安慰工作。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尚不明,目前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迷路水肿、血管病变和迷路窗膜破裂有关。
内耳缺血、缺氧是本病的病理基础。
因此发病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疲劳,眩晕患者卧床休息直至症状消失。
3.3饮食指导: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限制盐和水的摄人,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且注意勿食辛辣刺激性食忌烟、酒及浓茶等。
可给予适量纤维3.4药物反应观察3 .4 .1糖皮质激素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可使内耳血管内皮层肿胀消退,改善微循环,减轻抗原抗体反应对病毒及自身免疫因素有明显疗效,对中枢听力损失也有显著效果。
在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的饮食、胃肠道反应及睡眠状况。
患者出现食欲较前明显增强,嘱肥胖患者应适当控制饮食;10例原有胃炎、胃溃疡病史患者出现胃部烧灼感,经报告医生,应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对症治疗后症状基本缓解。
突发性耳聋的治疗及护理
![突发性耳聋的治疗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d496df0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6.png)
• 运用生物反馈、自我催眠等治疗方法改 善睡眠。
三、感知改变:与听力下降有关
增加听觉刺激,收听喜爱的音乐,同 时可增加视觉,触觉刺激。
给病人做各种操作时做到四轻,减少 刺激。
介绍病房周围设施,呼叫器,让病人 有亲切安全感。
血管扩张剂
主要用于血管病变引起的突聋。烟酸口服、 肌注或静脉注射。1~2mg磷酸组胺加于生理 盐水250ml或5%葡萄糖500ml中静滴(注意滴 速及病人反应)。也有用0.1%普鲁卡因250~500ml 静脉滴注。
1. 肝素
有人提出突聋常常伴发于血液凝固性过高。肝素具有抑 制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抑制凝血酶的活性、并阻止血小板 的凝集和破坏功能;尚有抗血管痉挛、减少血管渗透性等作 用;其在体内可和组胺结合,限制组胺对细胞的破坏。小剂 量肝素的应用已作为治疗突聋的常规用药。可作皮下、肌内 或静脉注射,剂量因人而异。一般深部肌内注射每次 100mg,8h一次。静注每次50mg,每4~6h一次。严重 者可用100~200mg加入5%葡萄糖1000ml中缓慢静脉滴 注,24h总量不超过300mg,以延长并维持凝血时间于 30min(Lee-White试管法)为准而调整剂量。但对有出 血倾向、严重高血压及肝病患者慎用或忌用。双香豆素、双 香豆素醋酸乙酯及丙酮苄羟双香豆素也有类似效果。
突发性耳聋的治疗及护理
点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常见急症
突发性耳聋是耳科常见急症之一,可发生在任何年龄, 任何季节,常有耳鸣,部分患者伴有眩晕、恶心、呕吐及耳内 闷胀感,听力于数分钟、数小时或数日内降至最低点。该病目 前病因不明,可能与内耳供血障碍或病毒感染有关,心理因素 和紧张状态带来心理异常。近来该病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除了进行常规治疗外,心理护理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起着重要 作用。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要点及效用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要点及效用](https://img.taocdn.com/s3/m/dede46c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6c.png)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要点及效用[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9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对引起突发性耳聋相关因素,针对性的制定出健康宣讲以及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护理应用效用。
方法:制定患者评估手册,对入院患者进行一对一的以文本或口头问答形式进行问卷调查,进行初步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手册督促患者完成自我健康监测,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
结果: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的治愈率,护理后突发性耳聋治愈率为95.5%,明显高于护理前83.3%,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
结论:责任护士通过与患者沟通,进行对患者的入院评估,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是非常必要和科学有效的。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健康监测;有效护理(引言)突发性耳聋俗称“突聋”,指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性听力损失,是一种有可能让人终身失聪的耳疾。
突发性耳聋病因复杂,发病机制目前尚无规律可循,其临床症状表现为:突然发生耳鸣,耳聋,数小时内听力迅速丧失或达到高峰,发病突然多伴有耳鸣,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眩晕、恶心等症状。
耳聋程度不一,部分患者发病期短暂,能够自行疗愈,重者全聋,且会导致永久性耳聋[1]。
大多数患者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没有及时治疗,从而永久性失去听力。
因此,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治疗与优质的护理显得越来越重要[2]。
本次实验研究针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因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发病机制复杂,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健康手册定制,因现在突发性耳聋患者逐步年轻化且受心理压力因素较大,因此,对突发性耳聋患者提供优质全面的护理变得尤为重要,且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临床资料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90例,男38例,女52例;年龄26-60岁,平均42岁。
单耳发病75例,双耳发病15例。
伴耳鸣45例,伴耳鸣、恶心、眩晕15例。
自我发现75例,被他人发现者15例。
1.2护理方法1.2.1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热情接待病人,主动帮助患者熟悉环境、整理用物,注意良好的语言表达,尽早消除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和紧张、恐惧的心理.对于焦虑的患者,责任护士耐心倾听患者问话,给予热情的、积极的回答,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对他的尊重,针对患者耳鸣、听力下降,我科购进了写字板、笔和纸,制作了PPT供患者观看.通过适当提高音量、手势、笔谈等形式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突发性耳聋护理常规
![突发性耳聋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a7da0ad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d.png)
突发性耳聋护理常规
突发性耳聋是指无明显原因的瞬间突然发生的重度感音性聋。
患者多能准确提供发病时间、地点与前景。
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内耳供血障碍或病毒感染有关。
一主要护理诊断
1. 焦虑:与环境陌生、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担心治疗效果有关。
2. 交流障碍:与耳聋程度有关。
3. 康复期知识缺乏。
二观察要点
1. 听力检查,评估耳聋类型及程度。
2. 观察有无眩晕、耳鸣、头痛、恶心、呕吐、面瘫、眼球震颤的表现及其程度。
3. 患者的心理状况。
三护理措施
1. 做好听力监测,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
2. 给予心理疏导,消除焦虑情绪,住院期间保持安静,使其充分休息,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
3. 护理安排好患者各项治疗措施,无禁忌者可行高压氧舱治疗。
4. 禁烟酒,禁用各种耳毒性药物,观察有无高血压,
心、肺、肝、肾等脏器病变。
四健康教育
1. 工作及生活环境减少噪音。
2. 平时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避免过度劳累。
3. 禁烟酒及浓茶,禁用对听力有伤害的耳毒性药物。
4. 注意饮食调整,多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5. 一旦发生耳鸣等早期症状及时治疗。
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观察及护理
![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观察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8c9afa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c.png)
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观察及护理引言突发性耳聋是指原本正常听力突然下降30dB或以上,持续超过72小时的耳聋。
该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恢复患者听力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讨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观察及护理措施,以帮助医生提供全面的护理。
观察内容在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观察以下内容:1.听力状态:通过进行听力测试,评估患者的听力情况。
常见的听力测试方法包括纯音听力测定、语言听力测定等。
2.病情变化:观察患者的症状是否有所改善或恶化。
特别关注症状的持续时间、频率以及影响程度。
3.耳部症状:观察患者的耳朵是否有红肿、分泌物、疼痛等症状。
检查耳廓、外耳道和鼓膜等部位的异常情况。
4.伴随症状:注意观察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等。
这些症状可能与其他疾病的相关性,并影响治疗方案的制定。
5.药物使用情况:了解患者所使用的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以及过敏史。
这些信息对于判断药物相关性听力损伤的可能性至关重要。
6.生活习惯:询问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如暴露于噪音环境的频率、使用耳机的时间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对耳聋的产生产生影响。
护理措施在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过程中,以下护理措施是必要的:1.安静环境:提供安静的环境,避免噪音对患者听力的进一步损害。
建议患者避免使用耳机、参加嘈杂的聚会等。
2.定期复查: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定期进行复查和听力测试。
这有助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药物治疗: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等。
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并定期复查。
4.康复训练:建议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听力训练和语言矫正。
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听力功能和日常沟通能力。
5.心理支持:突发性耳聋可能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引发心理压力。
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患者应对情绪和认知困扰。
6.营养指导:提供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指导,保证患者身体健康。
突发性耳聋综合治疗及心理护理
![突发性耳聋综合治疗及心理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b52a5ffeb8f67c1cfad6b8d2.png)
突发性耳聋综合治疗及心理护理1 临床资料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40例42耳,其中双耳2例,单耳38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25~55岁。
2 治疗方法静脉滴注654-2、复方灯盏花素、三磷酸胞苷二钠等扩血管、滋养神经药以改善血循环,配合高压氧治疗。
3 心理护理3.1 心理状态:突发性耳聋患者通常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病,可在一瞬间或最多不超过72小时即达到高峰,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因此易产生恐惧、焦虑、悲愤、忧郁等不良情绪。
3.2 对策3.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由于患者被迫入院,有抵触情绪,因此护士积极主动地与患者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十分重要。
为取得患者的信任,护士应耐心倾听患者的陈述以融洽气氛,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并可借助手势、目光、动作、写字等方式进行心灵沟通,找到适当切入点引导患者,使其心胸开阔,解除精神负担,切忌流露出冷漠的目光和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
3.2.2 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在有了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上,鼓励患者表达情感,劝慰患者尽可能通过各种方式倾诉自己的苦闷,以减轻内心的痛苦,加强自身休养,保持乐观情绪,学会对自己健康有利的保健方法。
向患者介绍成功的病例并已请治愈患者进行现身说教,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患者因双耳突聋久治不愈,几乎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我们要积极给予心理安慰,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现实,认识到急躁、忧郁等不利于康复,只有振作精神配合治疗才能早日康复。
对于治疗无效者可配助听器,目前助听器效果不错,即可以达到很好音效又不影响美观。
3.2.3 争取家庭成员的配合:及时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取得家属配合,消除不良因素,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疏导,尽量满足患者多方面的需求,共同努力,战胜疾病。
3.2.4 卫生宣教:针对不同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及性格特点进行卫生宣教,宣传防聋治聋的有关知识,对突聋患者必须早发现、早治疗,同时保持良好心态。
突发性耳聋的健康指导
![突发性耳聋的健康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023eae761ed9ad51f01df21c.png)
耳鼻喉科健康教育处方之六
突发性耳聋的健康指导
1.饮食可给予普食,宜选营养丰富、高热量、高维生素类、清淡、
易消化的食物。
忌吃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如煎炸食物,严禁烟酒。
2.活动在保证治疗的前提下,尽可能给患者卧床休息至少7-10天。
3.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急躁,发脾气,生气等。
注意休息,注
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注意睡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情绪波动和精神紧张。
4.注意保暖,防止感冒;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避免接触噪音,禁用
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丁安卡那霉素等)。
5.如还有头晕、耳鸣,外出时注意安全,避免进入噪音区;如果在
噪音环境下工作,需要配戴耳塞。
6.复诊时间及指征出院后一周复诊,如出现眩晕、耳鸣、耳聋等
症状时随时就诊。
以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健康教育
![以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2c764b3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12.png)
第一节突发性耳聋病人的健康教育突发性耳聋sudden hearing loss或称“特发性突发性聋”,简称“突发性聋”或“突聋”,是指在72h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发病特点1.原因不明;2.通常在数分钟、数小时或1天之内一般在12小时左右,病人听力下降至最低点;3.在相连的频率听力下降大于20dB HL;4.多数病人单耳发病,少有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病,可伴有耳鸣及眩晕;临床表现病前大多无明显的全身不适感,但大多数病人有过度劳累,精神抑郁,焦虑状态,情绪激动,受凉或感冒史;病人一般均能回忆发病的准确时间,地点,及当时从事的活动,约1/3病人在清晨起床后发病;1.听力下降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数小时或1天之内病人听力下降至最低点,听力损伤为感音神经性;2.耳鸣病人突然发生一耳耳鸣,音调很高,同时或相继出现听力迅速下降;3.眩晕约半数病人在听力下降前或听力下降发生后出现眩晕,多为旋转性眩晕,少数为颠波、不稳感,大多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卧床不起;与梅尼埃病不同,本病无眩晕反复发作史;4.部分病人有患耳耳内堵塞、压迫感,以及耳周麻木或沉重感;治疗原则本病应当尽一切可能争取早期治疗,可在初步筛查后一般在24小时内完成立即开始,然后在治疗过程中再同时进行其他的检查;1.改变血液流变学、扩血管及纤溶治疗包括血液稀释、改善血液流动度以及降低粘稠度/纤维蛋白原,如银杏叶提取物、巴曲酶等;2.营养神经与抗氧化治疗如甲钴胺、神经营养因子、硫辛酸等;3.糖皮质激素治疗;4.混合氧或高压氧舱治疗,提高血氧含量,增加氧的有效弥散距离,减轻水肿,改善内耳缺血缺氧状态;5.中医中药;6.对于最终治疗效果不佳者待听力稳定后,可根据听力损失的程度,选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听觉辅助装置;健康指导1.疾病知识指导:1向病人讲解本病发病的特点、诱因,及时治疗的重要性;2告知病人完善各项相关检查,解释各项检查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如行MRI检查时,指导病人携带耳塞,避免机器噪音加重耳鸣;3定期行听力测试,并与前相对比,判断疗效;2.治疗指导:1使用血管扩张剂,注意观察用药后的血压变化;2对于使用巴曲酶等溶栓治疗的病人,耐心讲解:使用药物前必须先查凝血功能,使用药物后病人应注意观察体表有无出血点,有无出现腰酸腰痛及血尿的情况,女性病人月经期不能使用此药物;3口服激素药物的病人,详细告知药物使用方法及作用,并督促病人按时服用,有不良反应时应告知医护人员;4高压氧舱治疗,咽鼓管功能不良者,如有耳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请医生视情况决定是否继续;3.护理知识指导:1尽量将病人安排在单间或病患少、较安静的房间,告知病人勿去嘈杂的环境中,避免噪音对听力的进一步损害;2提供清淡饮食,避免咖啡,浓茶等影响睡眠的饮品;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病人提供治疗性饮食;3 告知病人保证充足的睡眠,调整作息时间,避免熬夜;4 对于有不良嗜好的病人,劝其戒除不良嗜好,戒烟戒酒,改善生活习惯;5预防跌倒知识:对于伴有眩晕和呕吐的病人,告知一定要有家属留陪,实在无家属的病人要多关心多巡视;告知病人在紧急情况下的各种求救方法,如床头呼叫器,卫生间紧急呼叫铃等;起床遵循“起床三部曲”原则:首先要完全清醒,在平仰卧的状态下,凝视天花板或窗外30秒,然后才缓缓坐起来,将双脚移至床沿,双眼正视前方,或头颈稍作转动,持续30秒,再扶着床边站立30秒,这时如果认为头脑清晰,反应正常,便可离床缓步去做想做的事情; 4.心理指导:1认真倾听病人的诉说,针对每位病人进行个性化的答复;2每日与病人交流至少五分钟,使其放松心情,观察病人目前状态,有无家属陪伴,有无紧张、压力及其来源;3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暗示,对任何幅度的听力提高均表示鼓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帮助患者认识焦虑和紧张的情绪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开朗乐观的心态利于疾病的恢复,保持情绪稳定,以平常心对待生活,勿焦虑;5向病人介绍自我放松训练的方法,如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想像放松等;6与医生共同提供相关治疗及预后的实际信息,建立对疾病合理的期望值;7对于病情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病人,转移其对于听力的注意力,尽量减少听力下降对生活的影响,如强调健侧耳的功能保护等;8个别心理问题突出病人,可通过心理量表进行测试并给予对症处理;5.康复指导:疾病有此项时应添加1病人、护士、医生及康复师共同制定康复计划;2康复的具体实施方法;主动、被动、时间等3评价效果;6.出院指导:1建立合理的作息时间,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与情绪波动;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酒,清淡饮食;3改变快节奏生活方式和态度,培养平和、坦然的心态,自我调节生活与工作压力;4出院后责任护士回访了解目前恢复情况,指导定期复查听力测试、心理安抚、解答患者的疑问并提供其他病友可借鉴的信息;5如有康复治疗者,要追踪指导;第一节烷化剂的健康教育第二节抗代谢药的健康教育第三节抗肿瘤抗生素的健康教育第四节植物类抗癌药的健康教育第五节激素及内分泌类药物的健康教育第六节杂类药的健康教育第七节生物反应调节剂的健康教育第八节分子靶向药物的健康教育第九节化学保护剂的健康教育第十节增效剂的健康教育第十一节止吐药的健康教育第十二节生血药的健康教育第十三节骨溶解抑制剂的健康教育。
突发性耳聋临床护理路径
![突发性耳聋临床护理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876a4b78227916888586d710.png)
第2~3天
检查
遵医嘱抽血,指导病人正确留取大小便标本,完善各项检查。
饮食
l、根据辨证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忌辛辣、燥热、肥甘厚味之品及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2、年老患者低盐低脂饮食。
护理
1、加强巡视,做好情志护理。
2、耳鸣甚影响睡眠者予穴位按摩、按医嘱予中药浴足。
出院随访
出院第三天随访第一次,出院后第二周随访第二次,出院后一个月随访第三次。
活动
院内活动,注意安全。
饮食
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护理
1、按服务规范要求,及时安置病人。
2、主管护士向病人自我介绍,发连心卡并讲述连心卡的内容。介绍病区环境、呼叫仪的使用及各种住院制度、安全知识。
3、了解病情,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焦虑情绪。
4、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
健康宣教
1、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检查、治疗的注意事项。
第4~7天
护理
注意护患沟通,加强情志护理,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
其余同前
第8~14天
活动
适当户外活动,注意安全,必要时指导病人配戴隔音耳塞。
其余同前
出院前1天
护理
1、办理出院。
2、发病人意见征询表,征询病人意见。
健康宣教
1、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注意安全。
2、调畅情志,合理饮食。
3、慎起居,防外感。
4、按医嘱用药,定期门诊复查。
3、注意有效沟通。
健康宣教
1、讲解耳鸣与休息、情志的关系,使患者明确保证充分休息和睡眠以及调畅情志的重要性。
2、慎起居,防外感。
3、勿到人多嘈杂的公共场所,尽量不要戴耳机听音乐,避免噪音刺激。4、保持耳部清洁、干爽,避免污水入耳,勿掏耳。
突发性聋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
![突发性聋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70ef3ae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5.png)
突发性聋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突发性聋患者,指突然丧失部分或全部听觉功能的人。
突发性聋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感染、药物毒性、耳部创伤等。
对突发性聋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突发性聋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
一、病情观察1.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病患的既往病史、家族病史、就诊经历等,以便更好地判断病因和设计治疗方案。
2. 观察病患的听觉功能:了解病患的听觉状况、听力丧失的部位和程度。
可使用各种听力测试方法,如声导抗测试、双击测试、文字测试等。
3. 检查耳部症状:仔细观察病患的耳部皮肤是否出现红肿、溃烂等症状,有无耳痛、耳漏、耳鸣等不适感觉。
4. 检查头颈部状况:观察颈椎、颞颌关节等部位是否存在异常,这些异常可能与突发性聋有关。
5. 评估病患的心理状况:听力丧失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产生显著影响,应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
6. 医学影像学检查:可以考虑进行听力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测、核磁共振(MRI)等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病因。
二、护理要点1. 提供心理支持:聋患者突然丧失听觉功能往往会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护理人员应尽力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患者,鼓励其积极面对失聪带来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2. 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尽早帮助聋患者学习和适应新的沟通方式,如手语、文字、唇语等。
护理人员应提供相关的教育和培训,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与外界的交流。
3. 提供辅助听力设备:为聋患者提供合适的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帮助其恢复一定程度的听觉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指导其正确使用和保养。
4. 加强康复训练:鼓励聋患者进行听力康复训练,帮助其逐渐适应聋生活,并通过言语训练和听写练习提高听觉和交流能力。
5. 管理并预防并发症:定期检查耳部状况、控制感染和炎症,避免耳部受损和进一步听力丧失。
对于经过咨询和评估认为可以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及时予以介入治疗。
6. 加强营养保健: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结构,提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维持听觉系统的正常功能。
突发性耳聋病人的出院指导
![突发性耳聋病人的出院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07d3593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d.png)
突发性耳聋病人的出院指导
突发性耳聋病人的出院指导
1.尽量预防感冒,有一部分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可能与感冒有间接关系,故预防感冒则可减少一个发病因素.
2.突发性耳聋患者应在家安心静养,杜绝噪声.保持家庭环境整洁,病人心情舒畅,才有利于疾病恢复.
3.情绪稳定,忌大悲大喜,避免人体内神经体液调节失去平衡,造成耳部血循环障碍,导致耳聋.
4.切勿过度劳累,做到起居有时,饮食定量.突发性耳聋多发于中年人,故中年人更应注意这一点.
5.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感冒,预防病毒感染。
6.定期复查,若有变化及时复诊。
耳鼻喉科常见病的出院指导
![耳鼻喉科常见病的出院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58409ac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b.png)
耳鼻喉科常见病的出院指导一、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疾病出院指导二、先天性白内障疾病出院指导三、青光眼疾病出院指导四、视网膜疾病出院指导五、机械性眼外伤疾病出院指导六、先天性耳前瘘管疾病出院指导七、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出院指导八、听神经瘤疾病出院指导九、特发性耳聋疾病出院指导十、慢性鼻窦炎疾病出院指导十一、鼻中隔偏曲疾病出院指导十二、顽固性鼻出血疾病出院指导十三、腺样体肥大疾病出院指导十四、慢性扁桃体炎疾病出院指导十五、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疾病出院指导十六、喉癌疾病出院指导十七、气管、支气管异物疾病出院指导十八、舌癌疾病出院指导十九、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疾病出院指导二十、腮腺肿瘤疾病出院指导二十一、带状疱疹疾病出院指导一、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疾病出院指导1、复查出院后常规1周之内首次复诊。
居家期间自我监测病情变化。
如出现眼痛、视力突然下降等情况,应及时来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2、做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术后的患者,可在术后3个月验光配镜。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下降,可能与出现后囊浑浊有关,医生检查后可行激光治疗。
3、患者出院后1周之内、1个月、3个月门诊随访。
二、先天性白内障疾病出院指导1、复查出院后常规1周之内首次复诊。
2、注意劳逸结合,患儿应避免长时间看电视,注意用眼卫生。
3、患儿按时用药、定期复诊,如遇患儿突然视力下降、眼红、眼痛应及时就诊。
4、门诊随访患儿出院1周、2周、1月遵医嘱随访。
出院后应及时进行弱视训练。
三、青光眼疾病出院指导1、青光眼术后,眼压虽控制,但不代表疾病痊愈,此病需终身随访。
仍应注意眼压和视野的变化。
出院一周之内首次复查,如发现看灯有彩虹圈、眼痛、视物模糊或视力减退,应立即就诊。
青光眼患者对侧眼也应定期复查。
2、先天性青光眼患儿如果在早期得到确诊并及时进行治疗,80%的患儿病情会得到控制,遵医嘱随诊,出院一周之内首次复查。
3、门诊随访:依据术后眼压及眼部炎症反应情况遵医嘱定时随访。
突发性耳聋的健康教育
![突发性耳聋的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dd427d411ed9ad51f01df299.png)
突发性耳聋的健康教育一、第一天(环境介绍)1、患者入院后,给予热情接待,并详细向患者介绍管床医生、责任护士、科主任、护士长。
2、嘱患者00:00禁食水,第二日晨起05:30-06:30为其抽取空腹血化验,抽血的项目一般为血常规、血凝四项、乙肝五项、血三检、生化全项、肝功能等。
3、每天早上08:10-09:00为查房时间,嘱患者在病房,不要错过查房时间。
4、住院期间不能私自外出,外出时请假写请假条。
5、贵重物品请随身携带,避免财产损失。
6、医院为患者配置的设施为一床一桌一椅,洗刷用品自行准备。
7、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及医院周边环境,病房内及公共卫生间的紧急呼叫器使用方法,请勿随意按铃。
8、嘱患者及家属请勿在病房内抽烟,告知在病房内抽烟的危害性。
9、住院当天一般检查的项目为硬性耳内窥镜检查、胸片、心电图、核磁共振、CT、纯音听阈测定等。
(病情了解及告知患者注意事项)1、询问患者家族中有无类似病例。
是否曾有药物损害或病毒感染引起发育障碍,评估耳聋程度,持续时间,询问患者现有症状,2、突发性耳聋的一般表现为高低调耳鸣,耳闷,听力下降。
3、向患者进行突发性耳聋知识的宣教,突聋多位单侧耳聋,发病前多无征兆,少数患者则先有轻度感冒,疲劳或情绪激动史,熬夜等,耳聋发生突然,患者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降至最低点,少数患者科在三天以内听力损失达到最低点。
4、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用药一般以营养神经药、扩张血管药、溶栓、激素、减轻耳鸣影响药物等5、患病期间避免感冒,避免熬夜以免加重病情。
6、(突发性耳聋常见症状的护理及健康教育)1、耳鸣的护理:(1)长期耳鸣会引起患者产生烦躁、焦虑、紧张、害怕或者抑郁的情绪状态可加重耳鸣,造成耳鸣与不良情绪之间的恶性循环,心理因素在耳鸣发病的过程中期重要作用。
(2)心理咨询和调试:消除病人的担心,告诫病人要置身于声音充实的环境中,主动接触自然界声音,争取与耳鸣共处,把耳鸣比作火车的轰鸣声,冰箱噪音等以适应和习惯这些声音让病人尽力消除耳鸣引起的心理反应,抑制消极情绪,并树立耳鸣可以治疗的信念。
突发性耳聋的护理 冉大佐
![突发性耳聋的护理 冉大佐](https://img.taocdn.com/s3/m/701f197065ce050877321328.png)
突发性耳聋的护理冉大佐突发性耳聋指原因不明的突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患者听力可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
症状多见合并耳鸣、眩晕出现。
既往发病均值为46岁,近年发病均值呈递减趋势。
随分子生物学、免疫血清及病理组织学发展,临床多认为突发性耳聋病因与病毒感染、内耳缺血及微循环障碍相关。
临床常选用糖皮质激素、血管扩张药、抗凝纤溶药、维生素、高压氧及微波方式治疗,配合临床护理可提升药效,缓解病症,避免永久性听力损伤。
故文就突发性耳聋临床护理报道如下。
一、日常护理入院护理。
常规调查患者年龄、工作、病史、用药禁忌、社会背景、学历、职业、家庭情况。
全面评估患者各项身体指数。
为患者做好病房温湿度护理,调节室内灯光,保持病房安静。
若住院时间<20d可指导患者保持头高位休息。
增加头部回心血量,减轻迷路动脉血流淤滞。
若有合并眩晕者可做好安全风险管控。
二、饮食护理。
护理期间忌食高糖高盐类食物,低纤维素进食。
戒烟戒酒,多喝淡茶。
增加维生素E蔬菜水果进食,如蛋黄、白菜等。
坚持清淡饮食,积极预防高血脂及新脑血管疾病。
可经枸杞粥、猪肾粥等食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
二、心理指导发病年龄不同,疾病心理亦不同。
<30岁者大多处于恋爱、婚姻、工作初级阶段,疾病承受力不足,易出现恐慌心理;30~60岁群体多受社会、家庭、工作等方面压力,疾病悲愤情绪过重;>60岁群体多见疾病忧郁心理。
故护理人员可依照不同年龄段疾病心理为患者配合适当心理护理。
恐慌者可增加疾病宣教、病友会等活动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疾病心理,消除恐惧感。
悲愤情绪过重者可利用肢体及面部表情安抚患者,为患者调节感兴趣节目转移注意力,丰富患者日常生活冲淡负性情绪。
忧郁情绪过重者可由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增加互动,询问问题根源,帮助患者解决并行心理疏导。
若有重度听力丧失者可以笔谈形式交流。
若有轻、中度听力丧失者可指导患者观看唇形沟通交流。
或有合并耳鸣者可指导患者看书、看电视缓解。
突发性耳聋的原因分析和护理指导
![突发性耳聋的原因分析和护理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60f739c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3.png)
突发性耳聋的原因分析和护理指导摘要: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找出突发性耳聋发生的原因,和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症状,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并在护理过程,分析突发性耳聋的原因和针对性健康指导对患者诊疗和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结论为突发性耳聋的发病因素是很复杂的,应该尽量避免可能导致此病的各种危险因素,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应做好药物副作用、高压氧治疗、心理方面、饮食方面及其出院前等方面相关的护理指导。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发病原因分析;护理指导。
突发性耳聋是耳科常见的急症,是一种突然发生的不明原因的神经性耳聋,引起突发性耳聋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因为着急或是过度劳累,也可能是负面情绪刺激以及疲劳、饮酒、失眠、妊娠和环境气压温度改变等诱因[1]。
对象为突发性耳聋的原因与护理指导,方法为护理工作经验与临床材料收集,现做出以下分析:一、发病原因分析(一)病毒感染:能引起突聋的病毒有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Ⅲ型等,均可引起病毒性内淋巴性迷路炎;带状疱疹病毒可引起病毒性神经元炎和神经节炎。
鼻、咽部慢性疾病和鼻窦炎、扁桃体炎及增殖体肥大等,炎性分泌物易于进入咽鼓管内,而且病变妨碍了咽口引流。
这是突发性耳聋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内耳血管病变:长期大量吸烟、酗酒,精神紧张、失眠等,都会使内耳供血血管暂时性痉挛而中断供血;当人在情绪激动或着急之后,肾上腺素分泌会迅速增加,此时,内耳小动脉血管会发生痉挛,由于小血管内血流缓慢,造成血液中的红细胞与血小板相互粘着,发生血行障碍[2],内耳供氧不足导致突聋的发生。
一些老年人,特别是合并动脉硬化者,内耳血运极易发生障碍而引起突聋。
(三)内耳窗膜破裂:打喷嚏、擤鼻、呕吐和潜水等,可使静脉压和脑脊液压力骤然升高,引起蜗窗、前庭窗膜破裂,前庭膜、覆膜和内淋巴囊破裂,有潜在的先天性内耳畸形者更易发生。
梅尼尔病内淋巴液过多,亦可以造成蜗窗破裂而发生突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发性耳聋病人的出院指导
1.尽量预防感冒,有一部分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可能与感冒有间接关系,故预防感冒则可减少一个发病因素.
2.突发性耳聋患者应在家安心静养,杜绝噪声.保持家庭环境整洁,病人心情舒畅,才有利于疾病恢复.
3.情绪稳定,忌大悲大喜,避免人体内神经体液调节失去平衡,造成耳部血循环障碍,导致耳聋.
4.切勿过度劳累,做到起居有时,饮食定量.突发性耳聋多发于中年人,故中年人更应注意这一点.
5.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感冒,预防病毒感染。
6.定期复查,若有变化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