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与绍兴的百年教育

合集下载

《辛亥革命》教案 2022年部编版历史教案 (2)

《辛亥革命》教案 2022年部编版历史教案 (2)

第9课辛亥革命了解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等史实。

2.认识到革命志士的不懈奋斗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最终实现了辛亥革命的胜利。

3.通过学习辛亥革命,让学生体会辛亥烈士愈挫愈勇的精神,认识到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是由无数的仁人志士的鲜血铺垫而成的,因而要倍加珍惜。

而且,这种敢于牺牲自我、勇于奋进的精神是一个民族得以存续和开展的重要源泉。

重点辛亥革命的经过和影响。

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师:(诗歌导入)世间万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百年前的中国,帝国主义耀武扬威的占领着我们的土地,贪婪而蛮横的掠夺着中国的财富,而统治中国的又是一个封建专制腐朽软弱的满清政府。

中国人民承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华民族处于濒临灭绝的境界。

正是这个时候,无数仁人志士用血的代价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开启了中国进步的闸门和“振兴中华〞的道路……这节课我们走近孙中山,学习辛亥革命,重温辛亥精神。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教师:请大家阅读教材,说一说革命志士掀起武装斗争的概况。

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整理)起义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时间1906年冬1907年夏1907年1910年人物刘道一蔡绍南徐锡麟秋瑾孙中山黄兴孙中山黄兴赵声结果失败失败失败失败意义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教师:(补充)秋瑾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女革命家,她的事迹鼓励着许多人走向革命。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即将被处死的事实,她挥笔写下这样的遗书:“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

壮志犹虚,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肠堪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革命烈士,就义前他所留下的《与妻书》字字泣血,情感充分,读来令人心痛不已又热血澎湃,“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对辛亥革命历史人物及其教育意义的调查报告.x

对辛亥革命历史人物及其教育意义的调查报告.x

对辛亥革命历史人物及其教育意义的调查报告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汉。

次日在红楼——湖北省咨议局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

武昌的义举赢得全国响应,孙中山、黄兴、宋教仁、廖仲恺、程潜、谢觉哉等仁人志士领导革命起义,最终结束了清朝260余年的腐朽统治,同时终结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在辛亥百年之际,本小组选取《辛亥革命历史人物及其教育意义》为研究课题,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一、辛亥革命历史人物对现代青年价值观的影响;二、辛亥革命人物对我们的借鉴意义。

下面是我们的调查及研究报告。

第—部分.辛亥革命历史人物对现代青年价值观的影响为了解现代青年对辛亥革命的了解程度及看法,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本校250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其设计说明如下: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及其历史人物的了解情况。

(1-3题)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历史人物的印象及看法。

(4-5题)调查学生对社会上宣传辛亥革命及其人物的方式、力度的看法。

(6-8题)1学生对辛亥革命及其历史人物的看法.1[多选]提到辛亥革命,您想到了那些历史人物?()A孙中山 B黄兴 C邹容 D蔡元培 E秋瑾 F其它________2请问您对他们的生平事迹了解多少?()A了然于心 B大概知道 C只知道一些 D几乎不知道3[多选]您是通过何种渠道了解他们的呢?()A课堂、讲座 B书籍报刊 C电影电视 D网页浏览E参观遗迹、遗址、纪念馆 F其它a)大多数同学对辛亥革命只有大方向上的把握,对其具体的革命细节及各历史人物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并不十分了解。

在第一题中,我们列举了5位辛亥革命中的重要人物,调查发现多数学生(约占61%)知道其中的2位,但知道其中3位及3位以上的只占32%与19%。

而被问及对他们生平事迹了解多少时,有51.96%的同学回答只知道一些,30.88%回答大概知道,而只有11.06%的同学了然于心。

光复会的据点—大通学堂

光复会的据点—大通学堂

光复会的据点—大通学堂摘要:绍兴大通学堂是清末徐锡麟等创办的培养光复会的革命党人的基地,也是我国最早设置体育专修科的师范学校。

大通学堂开设的课程除体操专修科外,还包括国文、英文、日文、代数、测绘等,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模式,并以突出军事教育为主要特点。

虽然大通学堂仅仅存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却也是一个革命的阵营,培养了一批光复会的军事人才,为辛亥革命蓄积了力量;同时也开创了我国师范教育体育专修科和女子校长的先河。

关键词:大通学堂徐锡麟光复会体操专修科中国分类号:G529 文献编识码:A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进行武装起义斗争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对民众的教育。

他们试图通过教育来唤醒民众的觉悟,借以激发他们的革命情绪。

他们对人民大众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教育,与此同时也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

大通学堂便是其中的一所典型代表。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光复会的主要领导人徐锡麟、陶成章等在绍兴创办了大通学堂。

这所学校不同于一般专门传授知识的学校,它以从事师范教育为掩护来进行进步青年的培养和训练,同时也是会党的重要的联络点,于是光复会的活动中心由上海转至绍兴。

大通学堂为光复东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是辛亥革命前夜皖浙武装起义的重要据点。

一、大通学堂的创办1903年,徐锡麟赴日本大阪市参加国际博览会,期间参观了日本首都东京各地,看到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的学校林立;另外结识了从事革命的陶成章、龚宝铨、钮永建等,受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教育,并深刻意识到创办新式学堂的重要性。

在当时,徐锡麟的家乡绍兴东浦,除了教授《百家姓》、《三字经》、《四书》、《五经》等的蒙塾外,尚没有一所新式学堂。

1905年,徐锡麟赴上海造访蔡元培,并加入了光复会。

当时陶成章建议迷茫中的徐锡麟,如果要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就要积极联络会党,组织革命力量。

后徐锡麟回到浙江,结识了竺绍康、王金发等,并深感志趣相投,发展他们两人加入光复会。

通过联络会党,徐锡麟深刻意识到会党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游历数县,得俊民数十,知中国可为也。

辛亥革命 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

辛亥革命 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

成为一场“骗局
1901年初 清末新政 1906年9月 宣布预备立宪 1908年8月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请愿运动
1911年5月 “皇族内阁”
1905年 五大臣出洋考察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1911年 皇族内阁
清廷以“新政”挽救王朝气数的动机,却换来了推翻王朝以实现改革的 结果:新式学堂培养了近代学生,因而造就了成批反封建斗士;新政发展 工商,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军淘汰了旧军,结果却铸成了把枪口 指向清王朝的武装力量……
功今 名日 富得 贵此 ,, 非死 我亦 乐无 意憾
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 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
辛亥革清命帝形退势位图诏书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合影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的照片
探究2:对比两则史料,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与原则
大清皇帝统第治一大章清:帝国国,之万主世权属于国民全体。 一系,永永尊第戴二。…章…:用国人民之一权律平等 ,操之君上,第而三大臣-六辅章弼之:,参议议员行使立法权; 院不得干预。……君上调遣临全时国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 军队……得以全权执行。凡司一法切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军事,皆非议第院五所得章干:预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资产阶级立宪派认识到清政府无诚意推行立宪, 转而支持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兴中会 组织 同盟会 准备
舆论阵地
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成立
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 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 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民报》
思想 同盟会纲领 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
武昌起义后,1912年2月 12日,末代皇帝溥仪下诏退 位,标志着清朝统治结束。

清末绍兴留日学生与绍兴近代教育

清末绍兴留日学生与绍兴近代教育

清末绍兴留日学生与绍兴近代教育*◎何慧燕摘 要:清末大批绍兴学生赴日留学,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绍兴留日学生学成回国后,回到家乡投身于教育事业。

他们或在管理岗位,或在教师岗位,运用日本留学时学到的先进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宣传先进的民主主义思想。

成为当时发展新式教育、促进绍兴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力量,为绍兴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留日学生 绍兴 近代教育1896年,《时务报》创刊,李瑞棻奏请在京师设立大学堂,也就在同一年,清政府首次派遣唐宝锷等13人赴日本留学。

1898年,随着向日本派遣留学生被作为一项国策得以确立之后,各个省和一些政府部门开始向日本公费派遣留学生,除了公费留学生之外,也有很多人自费前往日本留学。

这股留学日本的热潮在1905——1906年期间达到高潮。

据日本人实藤惠秀在著作《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中的统计,“1901年以后,留日学生年年增加;1905年年初就有三至四千学生在日本”,“1905年及1906年都约有八千人”。

1在中国各个省份当中,浙江地处东南沿海,且自古以来与日本交流较为频繁,因此赴日留学学生的人数较多,位于全国各省的前列。

而在浙江省范围内,绍兴素来人文厚重,较早接受日本明治维新和欧美文化思想的影响,因此大批学子东渡日本留学。

他们学成回国后,很多都成为在绍兴、浙江乃至全中国都非常有影响力的名人,如:鲁迅(周树人)、陶成章、徐锡麟、秋瑾、经亨颐、何燏时、许寿裳等等,在各个领域为当时中国的发展发挥作用。

其中有不少留日学生学成后,回到家乡绍兴,从* 课题项目:2017年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科研项目( N2017004)《清末留日学生与绍兴近代教育》[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事教育事业。

他们或在管理岗位,或在教师岗位,运用留学时学到的先进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宣传先进的民主主义思想,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

他们通过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到家乡的教育事业中,来达到其教育兴国的目标,以实际行动促进了绍兴近代教育的发展,为绍兴培养出了大量优秀人才。

辛亥革命的历史启示

辛亥革命的历史启示

辛亥革命的历史启示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和启示辛亥革命毕竟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它跨出了一大步。

但这一步仍是有限的,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也没有结束。

为什么辛亥革命这样全国规模的革命运动依然不能解决这些根本问题?这是当时中国新旧社会势力的力量对比所决定的,也是中国还不成熟的社会条件所决定的。

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盘根错节,根深蒂固,推翻它、消灭它不是一两次革命运动的冲击所能完成的,而需要经过持久的多次冲击。

更重要的,在中国不成熟的社会条件下,当时的革命党人确实也存在严重的弱点。

第一,那时的革命党人充满着对祖国的热爱,有着革命的决心,却提不出一个彻底的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他们中许多人并未认清帝国主义的真面目,甚至天真地认为,他们既然以西方为学习榜样,就一定能得到西方国家的援助,并且总害怕革命的猛烈发展会招致帝国主义列强的干涉,所以在革命起来后小心翼翼地避免触动列强在中国的既得利益。

他们对封建主义也没有多少认识,大多数人把清政府看作唯一的敌人,不但看不到旧社会制度的基础是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而且把一切赞成或被迫同意推翻清朝统治者的汉族地方官僚看作自己人,不惜向他们作出重大让步。

因此,当清朝的统治一旦被推倒,建立了民国,许多人便以为革命已经成功,失去继续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妥协心理上升为主流,导致革命半途而废。

第二,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并发动了群众,但做得远远不够。

革命党人不仅在会党和新军中做了许多工作,并且开展了有力的革命宣传,举行了多次武装起义,在社会上博得相当广泛的同情。

这是武昌起义能够很快得到多数省响应的重要原因。

可是,依靠并发动群众的严重不足,尤其是没有深入到社会底层去,同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相脱离,又是导致它不能把革命进行到底的重要原因。

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那样根深蒂固,要推倒它们,不充分发动广大民众是办不到的。

绍兴台门探寻古城台门的时代记忆(二)

绍兴台门探寻古城台门的时代记忆(二)

绍兴台门探寻古城台门的时代记忆(二)古城秋雨后,一夜入冬来。

本周,绍兴气温骤降,古城的冬日悄然而至,和煦的阳光,冷冽的寒风,带来了一份独特的韵味。

让我们一起进入初冬的绍兴,邂逅充满历史气息的台门记忆吧!明清台门建筑—蔡元培故居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作为辛亥革命的重要发源地、光复会的大本营,绍兴曾涌现出徐锡麟、秋瑾、陶成章等一大批仁人志士,振兴中华抛洒热血。

1902年,蔡元培在上海创建中国教育会等,鼓吹革命,为反清斗争培养人才。

1904年,蔡元培促成徐锡麟、陶成章两派革命党的联合,组织并领导光复会,任会长,为民主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蔡元培与光复会》作者:章仁缘、尹骅、童雁汝南、李根蔡元培故居,位于绍兴市萧山街笔飞弄13号,为蔡氏祖父以下几代聚居地,是一个颇具绍兴特色的明清台门建筑。

1868年1月11日,蔡元培出生于此。

在他28岁前及绍郡中西学堂任职和历次返乡时均居于此。

故居由门厅、大厅和座楼组成,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共三进。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厅内安放着蔡元培半身塑像,目光和蔼、睿智,一派长者风范。

故居前东厢房、大厅、后西厢房及座楼西首两间均辟为“蔡元培生平史迹陈列室”,陈列共分为“稽山鉴水育英才”、“兼容并包孕育新北大”等六大展厅,系统展示蔡元培先生一生的成就。

清代台门建筑—范文澜故居范文澜故居,位于绍兴市区龙山后街,坐北朝南,为清代建筑。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北宋名相范仲淹后裔——范文澜出生于此,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时期。

故居三进三开间,第一进为门厅,第二进为范氏族人的用房,第三进为范文澜一家居所。

现存的清代建筑为第三进及两侧厢房,布置为范文澜生平简史陈列。

陈列共分为“清白家风源远流长”、“教书育人追求信仰”、“一代大家开宗立派”、“立德立言积贤为道”四个部分,介绍范文澜不朽的一生。

明代台门建筑—书圣故里探花台门书圣故里历史街区是目前绍兴市区历史风貌保存最完整的的区域,这里坐落着绍兴名士“书圣”王羲之和“学界泰斗”蔡元培的故宅,也是刘宗周、黄宗羲等历代名士的讲学求学圣地。

龙山中学:百年教育 风雨沧桑

龙山中学:百年教育 风雨沧桑

从辛 亥革命 到土地 革命
清政府碣石镇守军投降 ,以龙山高等小学学生数十人 为前 队,陆丰全县光复。这是龙山建校后首次写下 的
光辉 篇章。 12 ,彭湃揭 开了 中国现代 史上农 民 9 2年
运 动 的序 幕 。次 年 4月 ,中 国共 产 党早 期 领 导 人彭 湃
众抗 日力量 ,并与提高民众文化水平结合起来 ,龙山
百年知 识问答 ” “ , 中国共产党 成立 9 0周年伟 大成 就”图片展览等形式装饰楼道走廊 和厅堂 ,让师生深 受教育和鼓舞 。 旧教学楼则侧重展示校园文化 、班级文化 如介 绍教师业绩 ,表彰好人好事 .张贴师生书画摄影 、文 、 章等作品 ,与各班专栏文化 , “ 先进班级” “ 、 优秀
决 主张 ,国共 实现 了第 二次 合作 。14 9 0年 ,梁荫源 来 任龙山 中学校 长 ,党通过 统战关 系 占领 了龙 山中 学 ,陆丰的抗 日救亡运动再次兴起 。抗 日 亡宣传采 救 取 了多种形式 ,经常进行 的是文字宣传 ,如出版街头
龙 山之魂
龙山 ,地灵人杰 ,自中国现代史开篇 ,它就是 时 代 的弄潮儿。
中 队 ”等 奖旗 奖 状 彼 此 交 相辉 映 。墙壁 上 挂 的古 今 中 外 名 人 彩 照 、行 为 规 范 等 名言 警 句 ,操 场 四周 的 运 动 员 各 种 姿 势 的壁 画和 造 型 等都 显 得 栩 栩 如生 。进 入校
牺牲 的烈 士之 一 。 15 秋 ,龙 山开 始恢 复办 高 9 4年
墙报 、张贴标语 ,散发抗 日前线捷报等。14 90年冬 , 1 1 年武 昌起 义后 , 91 龙 山师生演 出的大 型话剧 《 五奎桥》 ,叙述一户农 民 在 日寇侵略与地 主的压迫 盘剥下 家破人亡 的悲惨故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部编版)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 (共3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部编版)第9课辛亥革命课件 (共33张PPT)



夺取镇南关,最后失败
虽然失败,但极大地鼓舞了 全国人民的斗志
前赴后继、浴血奋斗!
同盟会会员中第一位烈士:刘道一
刘道一,生于一个自耕农家庭。他 父亲仗义疏财,爱打抱不平,具有豪侠 精神;他哥哥刘揆一也是一位思想激进 的革命党人。刘道一精通英语、日语、 熟悉各地方言,又有一副好口才,被黄 兴称誉为“将来外交绝好人物”。刘道 一为掩护哥哥刘揆一被捕,1906年12月 在长沙惨遭杀害,年仅22岁。
喻培伦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在黄花岗起义中,喻培伦、林觉民等80多人英勇牺牲。后来收 殓烈士遗骨72具,合葬于城郊黄花岗。(喻培伦时年25岁,林觉民 时年24岁)
侠骨柔情:林觉民
林觉民《与妻书》
林觉民在起义中受伤被 捕。在受审时慷慨宣传革命 道理,其民族大义连敌人都 被打动。审问他的水师提督, 为他解开镣铐,亲手为他端 起痰盂。林觉民牺牲后,他 的妻子两年后终因悲伤过度 辞世。
思想解放
人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国家不属于皇帝, 而属于每一个中国人;既然2000多年来被视 为奉天承运的“天之子”不过是压在人们思 想上的土偶,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思想、落 后的观念、祸国的罪人不可以被推翻呢?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观 念里萌动着中华民族第一缕复兴的力量。
社会进步
历史的风云际会
结合课本思考:这场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
国名的变化
帝国、王朝
民国
国旗的变化
君临天下、君权神授
五族共和、民族平等
退
1912年2月12日颁布



政治文明
国家主权 人民地位 国家政体
封建政治
主权在君 臣民等级 君主专制

绍兴大通学堂观后感

绍兴大通学堂观后感

绍兴大通学堂观后感大通学堂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城内卧龙山北,创办于1905年,是辛亥革命时期光复会领袖陶成章、徐锡麟等人为培养训练革命武装起义军事干部而创办的一所学校。

1907年,秋瑾曾接替陶成章、徐锡麟,被推荐为大通学堂督办。

二十世纪伊始,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

有些傲慢的西方人把中华民族看成低等民族,“救亡"成为千千万万有爱国心的中国人所焦虑关注的问题;而这个世纪快要结束时,中华民族已经站立起来,并迈开大步不断前进。

在参观了绍兴大通学堂后,我开始思考,如今,中国已成为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个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尊敬的国家。

占世界人口将近四分之一的中国人,在一百年时间里,经历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确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在《百年中国》影片的开篇章节中,晚清政府不顾老百姓的生死存亡,慈禧太后的一句“量吾国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一个统治了大清王朝整整47年的女人,两次发动宫廷政变四次垂帘听政一次次地把国家的命运,埋葬在自己的奢华当中。

八国联军侵华、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海战、日军侵华,无不向我们述说着这样一个道理。

当初中法战争中中国作为战胜国家,却要为别国的支出买单,只因为落后就要挨打;中国的皇帝居然以皇帝的名义埋葬一个外国人,为他立碑。

只因为落后就要挨打。

现在,那块碑文正在中国的大地上述说着当初的耻辱。

洋务运动北洋水师,从外国人的手中购买了最先进的武器,却不懂得好好保养、好好使用,六年时间,任凭风雨将它们腐蚀,而当初的一个小小的日本,在经历了明治维新之后,一步步成为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在黄海大战中击败中国。

但中国并没有因此而沉沦,列强的无耻掠夺和入侵激起了中华民族奋发的.怒吼,接连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的腐朽的清政府的统治,五四运动把中国从危险的边缘硬生生的拉了回来。

在中华民族的怒吼声中,中国人民醒了!大家团结在一起,为中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历史不应该忘记他们,孙中山、蔡元培、梁启超、陈独秀、康有为、鲁迅,中国的历史,一直就是这样,曲曲折折,英雄辈出。

历史(心得)之浅析鲁迅先生眼中的辛亥革命

历史(心得)之浅析鲁迅先生眼中的辛亥革命

历史论文之浅析鲁迅先生眼中的辛亥革命浅析鲁迅先生眼中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鲁迅先生对这次革命的积极意义,对英勇奋斗、慷慨悲歌的革命者的历史功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颂。

他深刻揭示了革命的种种弊端,以警示后人。

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一点,就不能公正地评论辛亥革命,也就不能很好地评价鲁迅先生了。

(一)鲁迅先生比较全面地论述了辛亥革命发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比较真实地把革命前的社会现实展现出来,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史料。

翻开小说集《呐喊》、《彷徨》,就能看到清末社会黑暗、闭塞,人民生活困苦、绝望等悲惨的景象。

《孔乙己》、《祝福》中的“鲁镇”,《阿Q正传》中的“未庄”,便是清末社会的缩影。

农民、妇女、下层知识分子在这里受尽压迫,物质资料极其匮乏——阿Q“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靠做短工为生,晚上仅栖身于土谷祠;孔乙己则在乞讨和偷摸中苟延残生。

精神上备受摧残——祥林嫂一生受尽凌辱,直至死前还受地狱恐怖的折磨,恐惧由于自己曾经再嫁,“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男人还要争”;阿Q则一味用“精神胜利法”来麻痹自己伤痕累累的躯体和心灵。

而骑在阿Q头上的赵太爷,将孔乙己打折了腿的丁举人,用冷酷的封建礼教把祥林嫂驱向绝境的鲁四老爷,却是那样的道貌岸然,颐指气使,“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

①鲁迅用自己无数的伟篇,告诉后人一个真理:压迫愈甚,反抗愈烈。

貌似沉寂的中国大地,地火正在运行、奔疾。

深受重压的人民,定会奋起搏击。

当革命风暴骤起的时刻,连那本不觉悟的阿Q,也迫于“生计问题”,决定“铤而走险”,去投奔“革命党”。

当武昌起义、绍兴光复的消息传来,一向“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的范爱农,脸上露出了“从来没有见过的”笑容,也高兴地上城来找鲁迅,“去看看光复的绍兴”。

②这表明当时的中国,亟待一场疾风暴雨般的民主革命的洗礼;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迫切需要和欢迎革命的到来。

陶成章故居 讲解

陶成章故居 讲解

陶成章故居讲解陶成章故居是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是中国辛亥革命先驱陶成章的故居。

这里不仅是陶成章曾经生活的地方,更是中国近代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

下面我们将从陶成章简介、故居历史背景、建筑风格与特色、陶成章与辛亥革命、陶成章的文学与艺术成就、陶成章的友人与影响以及故居的修复与保护等方面为您详细介绍陶成章故居。

一、陶成章简介陶成章,字焕卿,号丹溪,浙江绍兴人。

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光复会创立者之一,杰出的民主革命活动家、思想家。

陶成章一生致力于革命事业,曾多次组织起义,为推翻满清政府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革命思想和事迹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故居历史背景陶成章故居建于清朝末期,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乡建筑。

故居原为陶成章祖父所建,后由陶成章本人加以修缮和扩建。

在陶成章时期,这里不仅是他的住所,也是他与革命志士们探讨革命思想、策划起义行动的重要场所。

故居见证了陶成章领导的革命活动,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三、建筑风格与特色陶成章故居建筑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整个建筑以白墙灰瓦为主,简洁明快。

院落布局紧凑,错落有致。

建筑内部装饰古朴典雅,木雕石刻精美绝伦。

故居内陈列着陶成章生平事迹的珍贵文物和照片,以及他的一些手稿和著作,充分展示了陶成章的思想和文学艺术成就。

四、陶成章与辛亥革命陶成章是辛亥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在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

在辛亥革命中,他积极参与组织起义,为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革命思想和行动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人树立了光辉榜样。

五、陶成章的文学与艺术成就陶成章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还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和艺术家。

他的文学造诣深厚,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他的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民族精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斗争。

此外,他还擅长书法和绘画,作品风格独特,充满艺术魅力。

六、陶成章的友人与影响陶成章在革命期间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友人,他们共同为革命事业奋斗。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

第9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内容了解革命党人的一系列起义的情况,知道广州起义和武昌起义的经过和内容,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萍浏醴起义、浙皖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和武昌起义的大致情况。

2.知道徐锡麟、秋瑾以及黄花岗72烈士的英雄事迹。

3.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通过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阶级等角度完整认知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影像、图片等资料,带领学生直观感受英雄人物的事迹,了解起义经过;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积极主动地整理材料、分析材料,培养学生解读历史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革命进行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才能体会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变。

3.通过对革命烈士人物事迹的叙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解放而不屈努力的奋斗精神,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广州黄花岗起义和武昌起义的情况。

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四、教材分析中国近代化的过程是学习中国近代史的一条重要线索,作为20世纪中国三大历史剧变之一,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辛亥革命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

因而在整个近代史中,辛亥革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同时,从历史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来看,让学生深入了解辛亥革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从中体会中国革命的艰辛以及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对旧版教材而言,新教材中增加了革命志士的奋斗一幕的内容,更加直观和严谨的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呈现出来,也让学生更加感慨,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继而更加理解和崇敬辛亥精神。

晚清新式教育与辛亥革命——以杭州及浙江为重点的考察

晚清新式教育与辛亥革命——以杭州及浙江为重点的考察
历 史研究
辛 亥 革命 在 浙 江
晚 清新 式 教 育 与 辛 亥 革 命
以杭 州 及 浙 江 为 重 点 的考 察
戴 鞍 钢
( 旦 大 学 历史 学 系 , 复 上海 2 0 3 ) 0 4 3

要 : 清新 式 教 育 在 杭 州 及 浙 江 起 步 较 早 , 展 较 显 著 。它 打 开 了众 多 年 轻 学 子 的 眼 界 , 迪 了 他 们 的心 扉 , 使 其 更 多 晚 发 启 促
等 ①
五 口通商后 , 教会 学 校 在 广州 、 门 、 州 、 厦 福 宁 波 和上 海相继设 立 。14 8 3年 英 国教 会 在宁 波开 设 的女子 学 塾 , 是传 教 士在 华 设 立 的第 一 所 女 子 学 校 。[]P29据统计 ,80年前 , 主教 在香港 、 3(. ) 3 16 天 澳 门、 广州 、 州 、 门 、 波 和 上 海 设 立 了 3 福 厦 宁 8所 学
生 理学 、 乐等 。 同 时也 向学 生 宣 讲 基 督 教 的 知 音
识 。[]P. —0 []P . — 8 1(P1 2)2(P4 4) 9 2
江 辛 亥 革 命 的 酝 酿 发 动 , 样 得 助 于 新 式 教 育 同
的 开 展 。综 览 海 关 报 告 、 土 文 献 、 人 记 载 乡 时 和追忆等 各 类 资料 , 可得 见 其 内容 的 生动 , 或 以 及 新 知 识 阶 层 与 辛 亥 革 命 的 关 系 和 贡 献
教 育 对 人 们 思 想 的 演 进 和 社 会 的 发 展 至
关 重 要 。 近 代ຫໍສະໝຸດ 中 国社 会 的 进 步 , 至 杭 州 及 浙 乃
增至 2 0多 人 。课 程 设 置 也有 增 加 , 中英 文外 , 除

历史的记忆——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年_初中作文

历史的记忆——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年_初中作文

历史的记忆——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年本文是关于初中作文的历史的记忆——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年,感谢您的阅读!随着时光的流逝,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尽,让我们把思绪回到那百年前神州大地的武昌城,我们耳边仿佛又响起那场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中隆隆的炮声,一副英雄的面孔仿佛又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是他们为真理与民主自由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行动,才有了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他们是革命的先驱,我们应该永远缅怀他们。

百年前的神州大地正处于清王朝的统治晚期,在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中,有一批接受了西方先进的文化与思想的青年,为了中华民族的自由与民主,悄然成立了一个个革命的团体。

这些团体成为了革命的火种,成了日后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20世纪初,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快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

由于各种近代学堂的设立,湖北出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他们成为革命的骨干。

其次,武汉是帝国主义侵略较早的地区,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压榨,使这里人民的反抗怒潮不断高涨,为武昌起义奠定了群众基础。

第三,革命党人在武汉地区进行了较长期的起义准备。

文学社、共进会深入湖北新军,做了大量宣传与组织工作。

这样,武汉成了辛亥革命的摇篮。

文学社与共进会时那时的秘密革命团体,在湖北地区特别是湖北新军中积极活动,经过他们的争取,1911年,湖北新军中参加革命团体的达到五六千人,占湖北新军的三分之一,成为起义的主要力量。

在同盟会的推动下文学社和共进会在武昌组成起义的领导机关,文学社社长蒋翊武任军事指挥,孙武任参谋长。

十月九日,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制造炸弹发生爆炸,俄国巡捕闻声赶来,将起义用的旗帜、印信、书稿和革命党人的名册全部搜去,转交给清政府。

革命党人彭楚潘、刘复基等被捕就义,蒋翊武幸免于难。

1911年10月10日,湖广总督在武昌实行全城戒严,按名册大肆搜捕革命党人。

革命正处于群龙无首状态,形式极为严峻。

一部分革命党人自行联络,继续发动起义。

当晚,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等率领士兵鸣炮冲出营房,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亥革命与绍兴的百年教育
/sxwb/html/2011-10/23/content_589315.ht m
绍兴有多所以鲁迅命名的学校
元培中学里的蔡元培纪念室
系列专题报道之绍兴影响(结束篇)
已有百年历史的杨浜小学
杨浜小学创办人秦吉人
回眸百年
绍兴近代教育真正起步于
辛亥革命时期
放眼身边
由辛亥志士创办、以辛亥名人命名的
学校依然有着鲜活生命力
寻觅余温
绍兴百年名校里的“辛亥遗迹”
热诚学堂旧照
本版由绍兴市乡土文化研究会协办
本版撰文/摄影记者徐霞鸿
100多年前,绍兴的许多新式学堂就是由辛亥志士创办起来的。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当时浙江革命的“大本营”——大通学堂。

1905年春,辛亥英烈徐锡麟在绍创办“大通学堂”,广招会党骨干来校训练,学生皆为光复会员,以合法办学进行武装革命之准备,还将“寄托于府学堂枪弹尽数移往大通”,使其成为皖浙起义的革命中心,而且为后来
的武昌起义输送了大批军事人才。

大通学堂设有体育专修科,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同时,尤其注重军事训练。

另一方面,革命学堂的创立,旅日革命志士学习的先进教育理念得以贯彻实践,又时常灌输“爱国救国”思想给学生,可以说给当时陈腐的绍兴教育界吹来一股“重体操,倡爱国”的新风,为发动革命培养和造就了一批骨干力量。

明道女校的创办也是绍兴反封建革命斗争的一个胜利。

1904年,辛亥革命先驱徐锡麟及教育家蔡元培在绍兴万安桥创办“明道女校”。

王子余曾在当时《绍兴白话报》上发表评论说:“自从明道女校办起,几个明白学务的人,全力注重于此,于是绍兴学界遂略放出一线光明来。

”明道女校的创办对全省学界也是一个重大贡献,实际上它是浙江省第一所女子师范学堂。

1905年秋瑾从日本第一次回国时,在此执教3个月,提倡妇女解放、男女平等,也成为当时思想革命的一大潮流。

此外,光复会成立之前,蔡元培就应聘任绍郡中西学堂总理(校长),招揽“极一时之选”的中外教员,力排守旧势力的阻挠和干扰,积极推行新式教育,使之成为清末国内新式学堂的佼佼者之一。

而徐锡麟也曾任山阴县学监督、绍兴府学堂副办,在东浦创办了热诚学堂。

1902年冬,徐锡麟和钱绳武等改蕺山书院(现为绍兴市蕺山中心小学)为“山阴县学堂”,开绍兴城区班级授课制教育之先河。

徐锡麟不仅在开学典礼上讲话,还曾多次在这里讲课,给学生播下了爱国思想的种子。

当然,出于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局限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教育救国的理想最终难以实现。

而且光复会主张以“暗杀”为形式开展革命,也为教育界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据绍兴市乡土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何信恩介绍,他们经过作过一个详细的统计,在绍兴境内以名人的名字来命名的学校有30多所,大、中、小学及幼儿园一应俱全,而且大部分都是由辛亥革命志士创办或者为纪念这些辛亥志士而创办的。

最难能可贵的是,那些当年由辛亥志士创办的新式学堂,经历了100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如今依然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

比如现在的北海小学教育集团,其前身就是“明道女校”,学校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先后被确定为绍兴地区、绍兴市、浙江省重点小学,2007年组建教育集团后,现辖新河弄、胜利、龙洲三个校区。

再比如现在的绍兴一中的前身就是“绍郡中西学堂”。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山阴乡绅、维新人士徐树兰捐银一千两,并筹得山阴县沙租及绍郡茶业公所捐款四千余元,仿盛宣怀所创天津中西学堂,以二等学堂(相当于中学)规制创办绍郡中西学堂,并由浙江巡抚廖寿丰奏明清廷备案,领绍兴乃至浙江近代教育之先。

如今,该校依然是绍兴教育界的领跑者。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曾走出了一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两位北大校长,17位院士,不胜枚举的专业人才,还有4万名优秀毕业生。

此外,有着99年校龄的杨浜完小,则是光复会员秦吉人于1912年在东湖镇杨浜村创立的。

与此同时,以辛亥名人的名字命名的学校,在绍兴也为数不少。

比如经国家教育部确认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就是以蔡元培的名字命名。

还有元培中学,则是1989年12月,绍兴市政府在蔡元培先生逝世50周年前夕,专门召开常务会议,为纪念这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于1991年8月正式创办。

再比如创建于1995年的秋瑾中学,因为所在地福全镇是革命先烈秋瑾的故里,故学校以秋瑾名字命
名。

秋瑾中学与秋瑾小学、秋瑾幼儿园一起,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金三角教育园区。

还有位于绍兴县的“东大门”陶堰镇的成章中学,学校的前身是绍兴县陶堰镇中学,创建于1968年。

1995年新建学校于陶成章故居以西100米处。

为纪念民主革命先贤陶成章烈士,1996年5月16日,更名为“成章中学”。

还有成章小学,虽然从今年起已经停止招收新生,但它是以辛亥革命先烈陶成章名字命名的一所全日制小学。

此外,还有鲁迅中学、锡麟中学、树人中学、鲁迅小学、元培小学、秋瑾小学、鲁迅幼儿园、元培幼儿园等等,全部都是以鲁迅、徐锡麟、蔡元培、秋瑾等辛亥名人的名字来命名的,其中不少还在校园里专门建立了纪念馆。

市区胜利西路877号,走进元培中学的大门,一眼就能看到右手边一幢古朴雅致的二层小楼,那就是蔡元培纪念室。

“这是1991年学校创立之时,香港同胞陈银海先生携其夫人王祥云捐资20万元人民币建立的。

去年,我们又花了50万将其整修一新。

一楼陈列的是蔡元培生平事迹,二楼则是学校校史。

我们还请了中国美院公共艺术学院的副院长、教授于小平为我们设计了两尊蔡元培的雕像,一尊是立式的,一尊是半身的。

在10月底学校20周年的校庆活动中,我们还将为这两尊雕像揭幕。

”该校校长周菊芳告诉记者,他们之所以要花这么多精力在校园里建设这个纪念室,主要是因为元培精神是元培中学办学思想的源头。

记者了解到,除了整修蔡元培纪念馆,该校的日常教学也是紧紧围绕着元培精神而开展的,比如每一批新生进校,校长周菊芳都会亲自给他们上一堂元培教育思想报告课,让学生们能够更深层次地了解究竟什么是“元培精神”。

再比如学校正在编写一本关于蔡元培的《名人教育读本》作为学校的校本教材,用以深化蔡元培教育思想在元培中学的实践。

如今走进绍兴一些有着百年历史的名校,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那里保留着的“辛亥遗迹”。

市区胜利西路城市广场对面,绍兴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龙山校区里的那一幢古色古香的二层小楼,就是鲁迅先生曾经办公、休息、改作业的地方。

1910年,这里还是“绍兴府中学堂”时,鲁迅先生曾在这里教过书。

当时,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员的他,因不满意校方封建高压手段,愤而辞职,回到了故乡绍兴。

受绍兴府中学堂兼任监督杜海生之邀出任该校博物教员,不久又兼任监学(即教务主任),工作时间约一年。

虽然经过整修,这幢老楼看上去有点新,但当年的风貌还依稀可见。

楼前面是一条石板走廊,廊下是一个狭长的天井,种了各色花草。

先生在《秋夜》中提到的在北京鲁迅故居前的那两棵枣树,后来周建人先生亲手培育了第三代并赠送给了学校,就栽在这儿。

进门就是先生的一尊半身塑像,楼下靠东面的第一间就是先生当年办公与就寝的地方。

用木板隔开的前半间是办公室,朝南开着一扇五尺高、四尺阔的格子窗。

紧靠窗门是一张五斗写字台,东墙下放着一张茶几和两把椅子,靠北壁是一张荸荠色的八仙桌。

后半间是卧室,一张棕色的油漆木床,一张黑漆的二斗长方形桌子,简朴至极。

当年,学生们经常在窗外看先生批改作业或为他们书写书簿封面。

一楼的西面一间,是学校建设的鲁迅纪念室,门口还挂着周建人先生1981年4月亲笔书写的题名,里面展出的是鲁迅生平的一些事迹。

楼的后面,先生当年亲手种下的一棵广玉兰已经郁郁葱葱,长成了参天大树。

楼的东面,与之相邻的是“养新书藏”,这是蔡元培先生在担任绍兴一中校长时规划创设的图书馆,这很有可能是近代浙江首家学
校图书馆,当时蔡先生还亲手写了一副楹联:“吾越多才由实学,斯楼不朽在藏书”,以此激励师生汲取新知。

而在镜湖新区东浦镇锡麟路122号,热诚小学依然保持着当年徐锡麟创办该校之时的模样。

“有热心人可与共学,具诚意者得入斯堂”,校门小而古朴,一副徐锡麟亲自撰写的对联历经百年的沧桑之后,仍然坚守在校门口。

操场边上的三幢老楼,就是1904年徐锡麟创办“热诚学校”时亲手建的,最近正在进行着落架大修。

在楼的后面,还有一个藏枪池。

当年,徐锡麟办热诚小学的目的是使本乡儿童都能免费读书,同时,也为了联络革命志士,积蓄革命力量。

据一些老人们回忆,这个水池里曾藏过一些枪支,这些枪支是徐锡麟独自一人驾小船秘密运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