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马原练习题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被称为:A. 马克思主义B. 列宁主义C. 毛泽东思想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分析了:A. 商品生产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C.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D. 共产主义生产方式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阶级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人与自然的矛盾4.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A.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B. 工人对资本家的剥削C. 工人与资本家的平等关系D. 资本家与工人的合作关系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人的理性C. 科学技术的进步D. 社会制度的变革6.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公有制B. 私有制C. 混合所有制D. 无政府状态7.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A. 阶级消亡B. 社会不平等C. 贫富差距扩大D. 个人主义盛行8.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革命目标是:A. 建立资产阶级专政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建立封建专制D. 建立民主共和国9. 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A. 唯物史观B. 唯心史观C. 辩证法D. 形而上学10.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途径是:A. 暴力革命B. 和平演变C. 经济改革D. 文化革命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2. 阐述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发展的五阶段论。
3. 马克思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机制?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 分析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途径。
马原期末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B4. A5. A6. A7. A8. B9. A10. A二、简答题1.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课程中,考试是检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一套典型的马原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供同学们进行复习参考。
第一部分: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
A.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阶级立场B.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阶级矛盾C.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资本主义参考答案:A.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阶级立场2.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论是()。
A. 实证分析B. 辩证唯物主义C. 唯心主义D. 经验主义参考答案:B. 辩证唯物主义3. 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是()。
A. 民主社会主义B. 和谐社会C. 人类社会的共产主义D. 资本主义参考答案:C. 人类社会的共产主义第二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
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认为,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的变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2.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是历史的产物?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是历史的产物,因为私有制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产生而逐渐形成的,通过私有制的出现,人类社会进入了阶级分化的历史阶段,私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第三部分:论述题请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当今世界的贫富分化问题进行思考和阐述。
参考答案:在当今世界,贫富分化问题愈发严重,这背后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矛盾和剥削压迫。
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是造成贫富分化问题的本质根源,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建设,消灭私有制和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最终消除贫富分化,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共同富裕。
结语以上是关于马原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的内容,希望对大家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所帮助。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的社会理论,对于我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素养。
马原试题及答案

马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答案:A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A. 商品B. 价值C. 剩余价值D. 资本答案:C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C. 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D. 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答案:D4.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社会基本矛盾C. 科学技术D. 人的意志答案:B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B. 生产资料公有制C. 计划经济D. 消灭了阶级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主要内容。
答案:马克思主义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内容包括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秘密;科学社会主义则阐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实现途径。
7. 阐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答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源泉,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这一理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8. 简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原理。
答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所引起的。
这种矛盾导致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进而引发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周期性的现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调节机制。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马原试卷及答案

马原试卷及答案引言马原,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中国高校中普遍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学习马原的过程中,掌握试题解答技巧并对历年试卷进行复习是学生们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套马原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马原试卷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A. 唯物史观 B. 唯心主义 C. 辩证法 D. 实证主义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初传播者是: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罗章龙 D.邓小平3.哲学认识论强调: A. 理性认识 B. 经验认识 C. 直观认识 D. 感性认识4.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点有: A. 实事求是 B. 革命斗争 C. 科学性 D. 自由主义5.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 A. 马克思列宁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判断题1.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特征是实践性。
A. 对 B. 错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五个: A. 不断变化的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C. 质量互变规律D. 否定之否定规律E. 因果联系规律3.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是因为人们的道德观念发展到了一定程度。
A. 对B. 错三、简答题1.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2.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请简要说明这些规律。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A4. C5. D二、判断题1. A2. A3. B三、简答题1.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辩证唯物主义看问题不是片面地使用一方面的因素,而是从事物的全部和发展的全过程来认识事物。
2.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主要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形态发展的规律、阶级斗争的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即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关系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形态发展的规律是指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阶级斗争的规律是指社会各个阶级之间在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力上的矛盾和斗争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大学期末马原考试题库

大学期末马原考试题库大学期末马原考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A.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B.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共产主义C.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D.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国际主义2.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的第一部著作是:A. 《共产党宣言》B. 《资本论》C. 《德意志意识形态》D. 《哲学的贫困》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自然辩证法D. 社会辩证法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D. 阶级斗争5.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A. 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C.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D. 资本主义经济的自我调节机制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包括: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俄国民粹主义7.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以下哪些问题?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B. 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C.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调节D. 资本主义经济的自我消亡8.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最终目的是:A. 消灭私有制B. 实现共同富裕C. 建立无阶级社会D.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9.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A. 地理环境B. 人口因素C. 经济基础D. 政治制度10.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A.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 社会形态更替的杠杆C. 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D. 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2. 马克思是如何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13. 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观点。
大学马原机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马原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是由谁创立的?A. 卡尔·马克思B.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C. 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D. 亚当·斯密答案:C2. 下列哪部著作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A. 《共产党宣言》B. 《资本论》C. 《德意志意识形态》D. 《自然辩证法》答案:B3.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历史学、法学、人类学C. 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D. 文学、艺术、宗教答案:C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唯心主义B. 唯物主义C. 辩证法D. 形而上学答案:B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供给与需求的矛盾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 阶级斗争答案:C6. 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A. 实现个人自由B. 实现社会公平C. 实现共产主义D. 实现世界和平答案:C7.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其中剩余价值是指?A. 工人创造的价值B. 工人工资C. 资本家从工人那里获取的额外价值D. 资本家的利润答案:C8.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科学技术C. 生产方式的变革D. 文化传承答案:C9.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它认为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A. 唯一动力B. 重要动力C. 根本动力D. 不是动力答案:C10. 下列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A. 科学性B. 革命性C. 实践性D. 宗教性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ACD)A. 科学性B. 抽象性C. 革命性D. 实践性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ABC)。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任务是:A. 批判反动的哲学体系B. 提供党和人民的思想武器C. 了解自然和社会的本质D. 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答案:B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A. 革命性B. 实践性C. 科学性D. 主观性答案:B3.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以什么为核心?A. 实践B. 理论C. 无产阶级D. 党的建设答案:A4.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发展过程一般分为几个重要阶段?A. 三个阶段B. 四个阶段C. 五个阶段D. 六个阶段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观点是:A. 实践决定意识B. 意识决定实践C. 实践和意识相互作用D. 实践与意识无关答案:A二、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什么?它对社会发展有什么指导作用?答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它指出,生产力的发展逐渐与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引发社会变革的动力。
这一矛盾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它与传统历史观的区别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观点是: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强调阶级斗争是驱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内在规律。
与传统历史观相比,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更加强调社会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刻揭示了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论述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强调实践在人类认识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请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论述。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类认识和历史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
例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决定意识",指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感知和理解客观世界,并在实践中不断改变和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另外,马克思主义强调的革命实践也是实践观的体现。
最新大学马原期末完整题库588题(含参考答案)

最新大学马原期末完整题库588题(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期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
模拟题库588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B)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2.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
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C.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
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A.个别劳动
B.社会劳动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4.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C)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
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D.人民当家作主
5.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A)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社会职能D,对外交往职能
6.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D)
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7.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CD)
A政治法律思想。
马原考试试题

马原考试试题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重要的理论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些关于马原的考试试题,帮助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对马原知识的理解。
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基本问题是()。
A. 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B. 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C. 价值和剩余价值D. 阶级觉悟和阶级组织2.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
A. 真理、和谐、人民B. 自由、平等、公正C. 爱国、团结、进步D. 勤劳、勇敢、正直3.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观点是()。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的标准B.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和指导C. 实践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D. 实践是人类解放的根本途径4.马克思主义的生命线是()。
A. 实事求是B. 革命斗争C. 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D. 科学论证5.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的根源是()。
A. 人的自由本能B. 人的私心和贪婪C. 生产力发展的需要D. 社会分工的要求二、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有哪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剩余价值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理论、实践论等。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包括党的最高理论和最高纲领、党的最高机关和组织原则、党的领导原则和党的纪律原则。
3.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发展规律有哪些?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的思想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历史发展规律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以及社会形态的更替和阶级斗争。
4.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国家和政权?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为维护自己利益所建立的暴力机器。
政权则是国家机器的核心和实际运作机构。
5.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阶段,是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社会形态。
大二马原知识点练习题

大二马原知识点练习题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A. 辩证法B. 唯物论C. 唯心主义D. 辩证唯物论2.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A. 劳动B. 物质C. 发展D. 实践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指()A. 实践是对真理的最终考验B. 真理只存在于实践中C. 实践是验证真理的最可靠方法D. 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确认4. “辩证法是关于矛盾的学说”是指()A. 世界上不存在矛盾B. 矛盾是绝对的C.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5. 生产力是指()A. 人的主观能动性B. 社会的物质资料基础C. 社会发展的动力D. 人与自然的关系二、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和主要特点。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立足点和根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运动的,发展的。
它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基本规律,是人们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和处理事务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点包括实践性、阶级性、历史性和社会性。
2.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唯物论和辩证法。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源和本质,马克思主义坚持物质决定意识。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对的和暂时的性质。
3. 解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它指出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确认,只有通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才是可靠的。
实践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过程中对事物本质的理性把握和认识,只有通过实践的不断反复,才能验证真理的正确与否。
4. 解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矛盾是事物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事物内部的矛盾推动事物不断发展变化,促使事物在过程中不断解决矛盾,形成新的质的飞跃。
矛盾的存在既是事物发展的原因,也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马原期末考试原题

马原期末考试原题第一部分:选择题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是()。
– A. 实践与认识– B. 劳动与生产– C. 利益与权力– D. 人与自然2.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是()。
– A. 无产阶级专政– B. 社会公有制– C. 计划经济– D. 阶级斗争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是()。
–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 科学发展观–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价值追求是()。
– A. 自由– B. 平等– C. 公平– D. 全面发展5.认识对象的实在性和把握实在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基本特征之一。
以下关于实在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实在性是指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B. 实在性是指事物的变动性– C. 实在性是指人们主观的认识– D. 实在性是指事物的绝对性第二部分: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和认识论的关系是什么?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实践的和革命的?3.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意义是什么?4.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观与自然观是什么?第三部分:论述题请回答下列论述题。
1.人是社会历史中的自然存在,也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实践者。
请你谈谈对此观点的理解。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以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立场和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哲学学说。
请你谈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第四部分:分析题请分析下面的论述,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论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实际情况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产物。
问题:为什么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发展?第五部分:应用题请针对以下情景进行分析和解答。
情景:某国政府计划推行一项改革措施,但遭到部分人民的质疑和反对。
作为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你会如何理解和回应这种质疑?解答:作为一位马克思主义者,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回应这种质疑。
马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马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于它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事物发展的结构和层次C、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正确答案:A2.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出“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正确答案:A3.资本主义经济细胞和包括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是:A、雇佣劳动的存在B、劳动商品的出现C、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的存在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存在正确答案:C4.概念、判断、推理是: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C、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正确答案:C5.“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这是鲁迅对《三国演义》的点评。
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A、对事物既要认识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认识其矛盾的次要方面B、对事物既要看到其现象又要抓住事物的本质C、对事物既要把握其同一性又要把握其斗争性D、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正确答案:D6.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人民群众B、社会基本矛盾C、科技革命D、阶级斗争正确答案:B7.真理的绝对性是指:A、真理的无条件性B、真理的运用不受条件限制C、真理不能继续发展D、真理不需要检验正确答案:A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为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橘逾淮为枳说明了()A、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过程B、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C、任何实体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D、事物的发展变化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正确答案:D9.“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A、形而上学观点B、诡辩论观点C、唯物辩证法观点D、不可知论观点正确答案:B10.物质的根本属性是:A、运动B、层次性C、客观实在性D、结构性正确答案:A11.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A、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B、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C、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正确答案:D12.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A、人与人的思想关系B、人与人的经济关系C、人与人的政治关系D、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正确答案:B13.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A、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B、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C、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等D、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正确答案:B14.制约人们行为及其动机的根本条件是:A、传统意识B、阶级关系C、政治制度D、生产方式正确答案:D15.“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个论断是:A、唯物论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辩证法的观点D、决定论观点正确答案:B16.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超越空想社会主义,是因为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A、科学的思想体系上B、共产主义者同盟上C、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D、批判空想社会主义上正确答案:C17.“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的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一观点是:A、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B、庸俗唯物论观点C、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D、相对主义诡变论观点正确答案:A18.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马原试题库与答案

马原试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A、概念——判断——推理B、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C、实践——认识——实践D、感觉——知觉——表象正确答案:C2.“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是:A、《资本论》中的一段话B、《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C、《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D、《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正确答案:C3.哲学上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A、形式和内容的关系B、一般和特殊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本源和派生的关系正确答案:B4.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
这里讲的“有限的范围”是指:A、物质能否被意识所正确反映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C、意识是否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意识是否根源于物质正确答案:B5.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人民民主专政B、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现实C、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D、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正确答案:C6.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C、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D、科学实验正确答案:A7.真理是:A、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意见B、客观事物及其规律C、人们有用的观点或理论D、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正确答案:D8.区分和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是:A、矛盾的特殊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普遍性D、矛盾的同一性正确答案:A9.概念、判断、推理是:A、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D、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正确答案:B10.“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B、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C、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D、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正确答案:A11.下列是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是:A、真理是正确认识B、真理是社会规律C、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D、真理是自然规律正确答案:C12.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大学马原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马原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它包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分别是: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学说C.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D.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答案:D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能量答案:B3.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剩余价值的产生是通过:A.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B.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C. 超额剩余价值生产D. A和B答案:D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 生产过剩B.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答案:D5.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目标是:A. 实现个人自由B. 建立无阶级社会C. 消除贫富差距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A. 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生产方式D. 上层建筑答案:B C7.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市场调节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 资本家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答案:A B C8.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A.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B. 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C. 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D. 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答案:A B三、简答题9.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主要内容。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探讨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以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基本原理。
政治经济学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剥削关系,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过程,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科学社会主义则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
马原期末题型

马原期末题型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A. 唯心论B. 辩证唯物论C. 实用主义D. 唯物辩证法2.关于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A. 人的本质是社会的B. 人的本质是善良的C. 人的本质是恶性的D. 人的本质是自由的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是()A. 阶级斗争和革命B. 社会主义建设C. 生产力发展D. 人民民主专政4.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是()A. 实证主义B. 理性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D. 经验主义5.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论成果是()A. 《资本论》B. 《共产党宣言》C. 《哲学的贫困》D. 《社会主义与科学主义》二、问答题1.解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辩证法和唯物主义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辩证法是研究事物内部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的方法论,强调对事物的整体性和变化性的认识;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现实世界的根本实体,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矛盾普遍存在: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推动事物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事物内部存在着主要的矛盾和次要的矛盾,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两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通过斗争促使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矛盾的转化: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向前。
2.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什么?它有哪些基本特点?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法和唯物主义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特点有:–辩证法的观点: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视对事物的全面认识,注重事物发展的动态过程。
对事物现象的研究和分析要从整体和矛盾的角度出发。
–实践性:强调理论要结合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理论,才能真正把握和改造客观世界。
–历史性:强调对事物的研究要放在其历史条件和发展过程中来考察,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马原练习题(附答案)

马原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社会基本矛盾是: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C、生产和消费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正确答案:D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正确答案:B3.制约人们行为及其动机的根本条件是:A、政治制度B、生产方式C、传统意识D、阶级关系正确答案:B4.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是: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诡辩论的观点C、经验论的观点D、旧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A5.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A、反动阶级对革命政权的篡夺B、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C、统治阶级内部政权的更替D、思想、文化、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正确答案:B6.“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A、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B、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C、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D、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正确答案:D7.《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这段记载中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A、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B、精神是运动的主体C、精神运动时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正确答案:B8.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A、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B、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和熟练程度决定的C、劳动者为资本家创造的剩余价值决定的D、劳动者劳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正确答案:A9.现阶段,先进生产力集中体现为:A、管理方式B、科学技术C、劳动对象D、劳动者正确答案:B10.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靠:A、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B、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C、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D、工作日不变,增加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正确答案:A11.社会意识的本质特点在于:A、它是全社会人的共同意识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独立性C、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D、它是独立于社会存在之外的精神实体正确答案:B12.哲学上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一般和特殊的关系C、本源和派生的关系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正确答案:B13.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治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马原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马原模拟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实践高于理性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A、直接现实性B、绝对性C、客观实在性D、普遍性正确答案:A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A、经验论B、不可知论C、先验论D、能动的反映论正确答案:D3.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这表明:A、人的意识具有对象性B、人的意识具有主观性C、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D、人的意识具有客观性正确答案:C4.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A、是否承认事物发展是有客观规律B、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C、是否承认事物的永恒发展D、是否承认事物的普遍联系正确答案:B5.感觉是认识起点的观点:A、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不是唯心主义的观点B、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不是唯物主义的观点C、可以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也可以是唯心主义的观点D、可以是可知论的观点,也可以是不可知论的观点正确答案:C6.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A、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B、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等C、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D、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正确答案:D7.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A、统治阶级内部政权的更替B、思想、文化、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C、反动阶级对革命政权的篡夺D、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正确答案:D8.经济基础是指:A、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B、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C、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和分配关系的总和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正确答案:A9.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的统一的,这对矛盾解决有赖于:A、商品物质实体的消亡B、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C、货币的出现并充交换媒体D、商品的出现正确答案:C10.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本质上是:A、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C、人与自然的关系D、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正确答案:B11.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是:A、经验论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D、旧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B12.生产资料包括: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生产工具和劳动者C、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D、劳动产品正确答案:C13.在货币和资本的关系上,正确的论断是:A、只有能增殖自身价值的货币,才是资本B、凡是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都是资本C、任何数量的货币都能成为资本D、货币本身就是资本正确答案:A14.经济基础相对于上层建筑来说是易变的,这种情况存在于:A、资本主义社会B、一切社会形态C、社会主义社会D、封建社会正确答案:B15.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迎接正在兴起的()时代。
大一马原考试题目及答案

大一马原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统一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理念答案:B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
A. 反映B. 创造C. 决定D. 先导答案:A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B. 社会革命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C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
A. 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B.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C. 人的自然属性D. 人的理性答案:B6.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 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C. 资本和劳动之间的矛盾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B7.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A.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B. 生产过剩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答案:D8.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 公有制B. 计划经济C. 按劳分配D. 无产阶级专政答案:A9.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B.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C. 按需分配,各尽所能D. 按劳分配,各尽所能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 教育B. 劳动C. 科学技术D. 社会革命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
大学马原复习题库

大学马原复习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论和唯心论的统一C. 唯物论和形而上学的统一D. 唯心论和辩证法的统一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A. 劳动价值论B. 剩余价值论C. 资本积累论D. 社会总资本论3.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代表作是()A. 《共产党宣言》B. 《资本论》C. 《哲学的贫困》D. 《反杜林论》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社会基本矛盾C. 科学技术进步D. 文化教育发展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A. 历史的偶然B. 历史的必然C. 人为的安排D. 社会的选择二、多项选择题6. 马克思主义包括以下哪些理论()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法学7.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A. 生产关系B. 生产力C. 资本的积累过程D. 商品和货币8.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A. 公有制经济B. 计划经济C. 阶级斗争D. 高度的民主9.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任务是()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 发展社会生产力C. 实现共同富裕D. 维护社会稳定10.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需要()A.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B. 全人类的共同富裕C. 社会关系的全面和谐D. 阶级和阶级差别的消灭三、简答题1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2. 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13. 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四、论述题14. 论述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15. 请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论述。
六、结束语通过上述题目的复习,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核心内容,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大一马原考试题目及答案

大一马原考试题目及答案**大一马原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以上都是答案:D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 以上都是答案:D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多样性B. 物质性C. 可知性D. 规律性答案:B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A. 反映B. 决定C. 创造D. 否定答案:A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人与自然的矛盾B. 人与社会的矛盾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C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A. 创造者B. 旁观者C. 领导者D. 被领导者答案:A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实践具有()A. 客观性B. 能动性C. 社会历史性D. 直接现实性答案:D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 主观符合客观B. 主观创造客观C. 客观符合主观D. 客观创造主观答案:A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个人奋斗C. 英雄人物D. 人民群众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价值在于()A. 个人财富的积累B. 个人地位的提升C.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D. 个人对自然的征服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 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答案:ABC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包括()A. 地理环境B. 人口因素C. 生产力D. 生产关系答案:ABCD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包括()A. 政治法律思想B. 道德观念C. 宗教信仰D. 艺术形式答案:ABCD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过程包括()A. 感性认识B. 理性认识C. 从实践到认识D. 从认识到实践答案:ABCD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价值实现需要()A. 个人的努力B. 社会的支持C. 历史的机遇D. 自然的条件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1、期末总评成绩=20%平时成绩+20%实践成绩+60%期末成绩2、期末成绩=50%主观题(课堂随堂)+50%客观题(上机)3、主观题(50分,共三个大题):说明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等形式。
(带书,不能带手机,独立完成)4、客观题(50分):单选(每小题1分,共35分)、多选(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每小题0.5分,共5分)。
(闭卷,不能带手机和任何资料;学生证和身份证两证齐全)4、考试时间:主观题(两节课90分钟);客观题30分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按章节比例随机抽取35题,每小题1分,共35分)绪论(共8个)1. 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 A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 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 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 C )A.古希腊罗马哲学B.中世纪唯名论哲学C.德国古典哲学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3. 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 C )A.马克思恩格斯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B.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罪恶的正确批判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马克思科学地预见了全球化的性质和结果4.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C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 机械唯物主义5.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6.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吐故纳新 B. 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7.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之时,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8.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应是( D )A.凡是经典著作中阐述的思想我们都必须坚持B.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C.应当用儒家思想取代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D.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一章(共42个)1.哲学基本问题是( C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 A )的依据。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和辩证法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3.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C )A.实践性 B.运动性C.物质性 D.客观性4.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D )A.实物 B.具有体积和重量C.运动 D.客观实在性5.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反映的哲学观点是(D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 B )A.时间的有限性 B.时间的不可逆性C.时间的客观性 D.时间的相对性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东西而已。
”这个命题表明( A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上的东西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8.关于人类意识的产生,正确的说法有( C )A.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语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B.人类的意识完全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人类意识形成的初期不是社会的产物D.意识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9.“一切以条件、时间、地点为转移”的观点是( )A.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B.夸大了主观条件的作用C.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 D.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10.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11.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变是世界的本原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12.“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这说明()A.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B.物质决定意识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D.道德和意识的关系13.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变化的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1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16.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不是真正的人手了”。
这句话表达的哲学道理是( ) A.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C.否认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 D.承认普遍联系的辩证法观点17.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A.普遍性和特殊性 B.变动性和稳定性C.绝对性和相对性 D.斗争性和同一性18.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A.阶级分析法 B.矛盾分析方法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唯物史观19.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C.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一 D.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0.“盲人摸象”与“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告诉我们的哲理是()A. 看问题要全面,反对以点代面、以偏概全B.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 坚持适度原则21.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问题精髓的原理是()A.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C.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D.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原理22.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管在发展中曾遇到和仍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它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巨大的成就和胜利。
这说明(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B.事物的发展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3.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这说明()A.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24. 下列说法中,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是()A.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B.掌握火候,适可而止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D.欲擒故纵,声东击西25.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26.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27.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 )A.质量互变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C.永恒发展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28.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是()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29.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认为()A.事物发展过程的开始阶段只有差异,后来才有矛盾B.矛盾解决意味着矛盾终结C. 矛盾存在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D. 矛盾只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30.“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一个()A.客观唯心主义命题 B.主观唯心主义命题C.庸俗唯物主义命题 D.机械唯物主义命题31.哲学是()A.自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科学之科学32.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D.事物的变化是否合乎规律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质量互变规律34.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
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 D.辩证否定的原理36.“居安思危”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C.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D.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37. “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这体现了()A.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原理 B.质变形式非爆发式的原理C.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 D.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38.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意思是( )A.世界都是过程,所以什么也不存在B.一切都在变化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C.世界只是过程,所以是无方向的运动D.否认事物存在的相对稳定性39.“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法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40.唐代诗人顾况写道:“冬青树上挂凌霄,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有( )(1)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内因(2)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3)事物变化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4)特殊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A.(1)(2)(3)B.(1)(2)(4)C.(1)(3)(4)D.(2)(3)(4)41.蚕蛹蜕茧时,要经过艰苦的挣扎,才能生出强有力的翅膀,变成蛾。
如果人们将茧剪开,它虽然可以毫不费力的爬出来,但身体十分臃肿,并很快死去。
这一现象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B.生命运动的过程是同化和异化的统一C.外因对事物的发展也起决定作用D.促进事物的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42. 宋朝有个画家叫文与可,在他住处周围有很多竹子。
他一年四季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枝、竹叶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形状、姿态有透彻了解,因而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受到大家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