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会保障发展史

合集下载

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A、英国伊莉莎白济贫法(1601年)
(1)规定每一教区每周应向地方征收 济贫税。 (2)规定贫民救济应由地方分区举办, 每一教区设立若干监察员,中央政府同时 设立监督人员。 (3)规定凡有工作能力的贫民,必须 参加工作,以工作换取救济。教区设贫民 习艺所,供男女儿童习艺,教区义务地代 为介绍工作,或配给原料及工具,强迫生 产。
(四)世界专业社会工作的出现
早在国内战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期、美国就出现了一些 给薪的社会服务工作者,社会服务开始成为 一种职业。随着服务工作的需要,美国纽约 慈善学院于1896年开始对给薪的“友善访问 员”进行培训,同时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社会 工作学院成立,开始社会工作训练。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个要求有系统 的服务体系、服务人员需有一定的方法和技 巧、追求服务效果的现代社会工作逐步形成 了。
社会保障制度在全球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中叶,林顿· 约翰逊总统 运用“新政”的意识形态,采取了一系列 扩大福利救济的措施。 在这一期间,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开始 引进和创建社会保障制度,到1979年为 止,已有134个国家在不同程度地建立起 社会保障制度,许多西方国家还以建立 “福利国家”为其最终目标,后来则进一 步提出建立“福利社会”的理想。
二、专业社会工作的出现
(一)西方教会对社会工作的推动
不论基于善良的人性还是同类意识的发现抑 或宗教教义的宣示,对处于困境者和弱者的帮助 是早就存在的。在其中宗教对于西方社会工作的 促进作用是明显的。 西方国家早期的慈善事业主要是由教会推动 的。保护孤儿、照顾寡妇、帮助老弱病残者,这 一些行为不但是教士的义务,而且是教徒们死后 避免天谴而使灵魂得救的方法。这种宗教观念引 导信徒们去从事各种各样的慈善活动。

第二章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最低工资制度方面的 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最 低工资水平应该相当于雇佣工人的平均工 资,或者维持劳动者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 生活资料的工资;第二,各国的最低工资 水平应该是不同的;第三,最低工资水平 有越来越降低的趋势,对于这一点,他们 是根据当时资本主义最低工资的实际情况 做出的一种判断。
护私人产权。但是,斯密反对国家干预并不是绝对的。他 认为对“危害社会的安宁”的自由,任何政府都要予以 “法律的约束”,国家干涉是必不可少的。 主张政府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扮演“守夜人”角色 的自由市场经济。 国家的职能“首先在于保护本国社会的安全,使之不受其 他独立社会的暴行与侵略”;第二“为保护人民不使社会 中任何人受到其他人的欺辱与压迫,换言之,就是设立一 个严正的司法行政机构”;第三“建立并维持某些公共机 关和公共工程”。 反对《济贫法》,反对社会救助。
把“充分就业”和“收入均等化”作为社会保障 的两个主要内容。
主张国家干预,通过宏观经济调控来平抑经济周 期的波动以实现“充分就业”。同时,他们主张 依靠收入再分配的方法,主要是利用累进所得税 和转移性支付,举办社会福利设施,使社会各阶 层、集团之间的收入和消费水平通过再分配趋于 均等化,保障国民的最低生活标准,提高国民的 生活质量,从而实现收入平等。
社会保障学
行政管理管专业
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
2011年10月15日
Hale Waihona Puke 一、亚当·斯密的社会保障思想
一、亚当·斯密的社会保障思想 亚当·斯密(1723-1790),《国富论》,1776年出版。 市场经济是“国富裕民”的康庄大道。市场机制是一只
“看不见的手”,它在合理地配置资源。 反对国家以各种形式对工商业一般事务进行干预,主张保

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发展(排版)

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发展(排版)

第二章社会保障的发展第一节概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社会保障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起来的。

它由非正式制度发展到正式制度,从为统治者服务到促进社会公平以及为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协调、和谐发展服务,从一种社会政策演变为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等交互作用并相互协调的混合型政策,其本身就是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

考察社会保障的实践史及其在发展进程中的规律,剖析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各种不同实践模式,对修正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及技术选择方面的失误,促进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和谐地发展下去,意义重大。

一、社会保障发展阶段的划分就社会保障发展史而言,社会保障源远流长,已经产生并存在了数千年。

古代社会的救灾、济贫、恤孤等措施即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直接源流。

不同时代对社会保障有不同的需要,社会保障在不同的时代亦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与特征。

考察社会保障实践史,科学划分社会保障的不同发展阶段,是认识社会保障客观发展规律和构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所必须的。

(一)划分社会保障发展阶段的标志:1.一定时期内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它是决定该时期社会保障实践活动的关键性因素。

如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或者,原始社会、农牧社会、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社会。

每一阶段都只具备适合本阶段社会保障发展需求的社会经济基础。

任何超越或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保障,都将带来不良的后果。

2.一定时期内社会成员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它是决定该时期举办社会保障项目或内容的社会基础。

在农牧社会,农民依赖于土地和家庭,只需要救灾和济贫;在工业社会,工人需要各种社会保险;进入发达社会后,国民对社会福利的需求又将全面、普遍地增长。

越是发达的社会,社会成员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就愈多,社会保障制度也越健全。

3.政府介入的程度它是社会保障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一个分水岭。

因为政府介入的程度与介入的方式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社会保障复习资料第2章:社会保障的发展

社会保障复习资料第2章:社会保障的发展

社会保障体系是体现社会公平的一种基础性制
度安排,是社会成员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 有效机制。在分析民工跨区域大规模流动时, 既要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保障农民工权益 的基础性作用,也要重视其对于劳动力流动的 导向作用。 目前,企业中存在较普遍的少、漏、瞒报社会 保险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民工的权益,也非 常不利于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慈善事业与济贫制度
第三节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第四节 社会保障发展的经验、教训与改革
第五节 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第一节 概述
一、社会保障发展阶段的划分
二、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因素
一、社会保障发展阶段的划分
对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进程在理论界一直
存在不同的见解。
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时代颁布的《济贫法》
为起始标志。
1883年德国制定并实施有关社会保险法律作
为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
划分社会保障发展阶段的标志:
1.一定时期内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或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
2.一定时期内社会成员对社会保障的需求
3.政府介入的程度
4.社会保障实践的出发点与基本目标 5.一定时期内社会保障实践的具体内容
根据上叙标准和社会保障活动的具体实践,可 以对社会保障的发展阶段做不同的划分:
第四阶段:从1976年到1986年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进入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重新启动
与初步改革时期。
失业保险(传统称为“待业保险”)初步建立 。 传统的国家---单位保障制的实质及其以单位为重心的
格局一直未变。但经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触动了这一
制度的经济基础改革势在必行。
2.计划经济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与特色

第二章 社会保险制度

第二章 社会保险制度

第三节 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社会保险
二、社会保险与社会分配 (一)社会保险的再分配作用 社会保险既不同于按需分配,又不同于按劳分配,是一种以保 证每一位劳动者及其家庭基本生存权利为限度的“按需分配”, 是对“按劳分配”必不可少的补充,是一种特殊的分配形式。 (二)社会保险实现收入再分配的形式 1.劳动者之间的横向再分配(定量或按固定比例缴纳保险费); 2.同一劳动者不同时期收入的纵向再分配; 3.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再分配; 4.企业之间的横向再分配; 5.地区之间收入的横向再分配; 6.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再分配(直接承担社会保险费用或补贴社会 保险基金)
第三节 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社会保险
五、社会保险与社会发展 对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 1.社会保险费社会成员提供了生存保障; 2. 为社会成员的发展创造了安全的社会环境; 3.缓和了贫富差别和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并最终使社会秩 序得以稳定。 六、社会保险与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收益分配、生活状况):起点、过程、结果 1.社会保险在一定程度生维持正社会发展的起点公平; 2.社会保险也能起到维持社会成员发展过程公平的作用; 3.社会保险还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着社会成员发展结果的不公平 (收入高,缴费高;贫穷、收入低,补偿多)。
六、社会保险的管理体制 集中型 完全集中型:德国、英国、瑞典等 分项集中型:法国、日本等 分对象集中型
第二节 社会保险制度的内容
七、社会保险中的权利与义务 1.保障每个劳动者的基本生存条件,是国家的基本 职责 (1)在全社会依法推行社会保险; (2)提供财政援助,补偿社会保险的支出。 2.企业对社会保险承担责任 (1)企业生产和经验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 (2)劳动者是社会的主体,也是企业生产的要素。 3.对劳动者来说,社会保险也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社保题库

社保题库

判断改错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论1、“社会保障”一词最初出现于1886年英国的《济贫法》。

2、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制度、服务网络和工作运行机制三个方面,其中工作运行机制是核心。

3、社会救助的主旨是反贫困,其救助标准相当于社会保险津贴的标准。

4、社会保障水平应尽量满足公民的生活要求,保障水平越高越好。

5、社会保障是独立于市场经济体系之外的系统,但是它对市场经济体系起到促进和调节作用。

单项选择1、“社会保障”一词最早出现于()A、1601年英国《济贫法》B、1834年英国《新济贫法》C、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D、1944年国际劳工大会发表的《费城宣言》2、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是()A、公平原则B、权利和义务对等C、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D、维护社会稳定3、最早出现的社会保障模式是:()A、投保资助型B、福利国家型C、国家保险型D、储蓄保险型4、保障社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社会保险B、社会救助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5、投保资助型的养老保险模式最典型的国家是()A、瑞典B、新加坡C、美国D、德国第二章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变迁1 、标志社会保障制度萌芽的法律是()A 、《济贫法》B 、《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C 、《社会保障法》D 、《医疗保险法》2 、目前,世界各国退休年龄变动的趋势是()A 、退休年龄不变B 、提高退休年龄C 、降低退休年龄D 、自愿选择退休年龄3 、在工业化以前,贫困救助是()A 、制度化的B 、以工代赈的C 、非制度化的D 、生产自救的4 、最早采用的社会保障形式是()A 、养老保险B 、社会福利C 、社会救助D 、社会优抚与安置5 、社会保障制度从建立至今已有()A 、50 多年B 、80 多年C 、100 多年D 、150 多年6 、1935年()政府制定的《社会保障法》确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一般原则。

A、英国B、美国C、德国D、瑞典7、1948年首先宣布建成“从摇篮到坟墓”均有保障的福利国家是()A、瑞典B、中国C、英国D、美国8、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是()A、1883年德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B、1935年美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C、1946年英国建立福利社会保障制度国家D、1834年英国颁布《新济贫法》9、福利国家的核心内容()A、强调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性B、消除贫困C、保持社会稳定D、社会保障制度10、下列不属于新历史学派政策主张()A、劳工问题是德意志面临最严峻的问题。

社会保障概论(史柏年)

社会保障概论(史柏年)
4、强制性
9
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功能
一、经济功能 1、劳动力再生产 2、促进资金市场发展 二、社会功能 1、体现社会公平 2、保持社会稳定
10
第三节 社会保障体系
一、社会保障体系及含义 概念:由一系列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功
43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功能 1、提供收入补偿 2、均衡社会消费 3、激活资金市场 4、规避社会风险 5、体现社会公平
44
第二节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与给付
一、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原则及其不同模式 1、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原则 (1)多渠道筹集原则 (2)收支平衡的原则 (3)依法筹集原则
433以基金的功能和用途为依据进行划分445体现社会公平453依法筹集原则463部分积累模式47社会保障给付标准也称社会保障待遇水平是指社会保障各个项目按照规定向受益人支付金额实物和服务的数额481以给付的次数作为标准社会保障基金给付可以分为一次性给付和多次性给付两种形2以给付的时间作为标准社会保障基金给付可以分为长期性给付和阶段性给付两种形3以社会保障项目作为标准社会保障基金给付可以分为社会救济待遇给付社会保险待遇给付社会福利待遇给付等4以社会保障待遇的给付内容为标准可以把社会保障基金给付分为现金援助实物供应和服务提供等三种形式501以个人消费基金形态表现的返还或分配给保障对象的社会保障金2以社会消费基金形态表现的社会服务设施保障基金3以后备基金形态表现的被储存积累起来以应付将来支付所需的社会保障基金5152社会保险是以政府为主体以法律为基础在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原则下通过政府企业劳动者个人的共同筹资为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提供经济收入补偿使其能够在年老疾病伤残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造成的社会生活问题面前仍然能够维持基本生活以保障社会安定与持续发展的社会互助制度535对象的特定性541社会功能

【社会工作】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社会工作】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二、德国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
• 汉堡制 背景
汉堡制是以社区为单位管理济贫事务的制 度,因创立于德国的汉堡市而得名。 工业革命后,汉堡市的人口骤增,贫富差 距加大,由失业等原因导致的乞丐与贫民的 人数渐增,甚至出现过乞丐列队街市、沿门 乞讨的现象。
汉堡制 具体措施
• 1788年,根据布什教授草拟的方案,汉堡市为使 议会推选出的志愿委员会能顺利开展工作,对个 别贫民进行调查和救济,遂采用了分区域管理济 贫事务的制度,将全市划分为60个区,每区设1名 监督员,并设一中央办事机构,综理全市的济贫 业务。即社会工作界所称的汉堡制。
本章小结
5. 继慈善组织会社后,英美又兴起了睦邻组织运动。 1884年英国首创汤因比馆,美国于1886年创立了 第一个睦邻组织霍尔馆(赫尔馆)。 6. 我国社会工作体现为:行政性、半专业化的社会工 作模式。 7. 社会工作在我国的专业化需要: ①加快发展经济 ,增加社会福利投入;②政府与社会的责任共担; ③提高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④大力发展社会 工作教育;⑤促进社会工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结合 ;⑥实干加宣传。
意义
• 爱尔伯福制在济贫事务管理方面为后来的社会工作者积 累了宝贵的经验。它通过建立有效的三级工作组织,上 下配合,使济贫工作既深入细致又灵活有效; • 它通过定期召开会议,使上下得以沟通,能及时解决问 题,及时计划、检讨与改善工作;赈济员由本地区志愿 者义务担任,熟悉情况,且负责区域较小,易于开展工 作,又可倡导服务精神,事半而功倍。 • 该制度对受助者状况进行深入细致调查并予记录的做法 ,为现代社会个案工作方法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 爱尔伯福制后因城市人口增加,赈济员无法处理太多的 案件而渐渐不再适用,1892年为新汉堡制所代替。
• 报告分析了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现状、问题, 对以往提供的各种福利进行了反思,并系统 勾画了战后社会保障计划的宏伟蓝图。报告 共分六个部分。 • 第一部分概要介绍了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部 际协调委员会的工作过程和整个报告的主要 内容。 • 第二部分审视了英国当时保障制度所存在的 诸多问题,详细论述了报告所建议的二十三 项改革的理由及具体建议。

第2章:社会工作发展史(No2)

第2章:社会工作发展史(No2)

3、慈善组织会社(COS)——1869年,伦敦。 、慈善组织会社( 年 伦敦。 背景:当时慈善机构林立,各自为政,重复浪费。洛克: 背景:当时慈善机构林立,各自为政,重复浪费。洛克: 慈善是慈善家想要解决的问题的原因——意为有害的‘慈 意为有害的‘ “慈善是慈善家想要解决的问题的原因 意为有害的 是贫困的原因。 善”是贫困的原因。“ 亨利.索利 英国牧师亨利 索利建议成立一个统一的组织来协调各种慈善 英国牧师亨利 索利建议成立一个统一的组织来协调各种慈善 活动——有组织的慈善性救济:希望减少穷人、节省不必要 有组织的慈善性救济: 活动 有组织的慈善性救济 希望减少穷人、 的支出。 的支出。 主要内容:成立管理联系机构,分区管理(办理)救济事务; 主要内容:成立管理联系机构,分区管理(办理)救济事务; 各区统一受理救济事务,进行登记,提供咨询; 各区统一受理救济事务,进行登记,提供咨询;对申请人调 提高救济配额以满足需要。 查;提高救济配额以满足需要。 意义:使救济工作更有效, 意义:使救济工作更有效,避免工作重复和经费浪费 对社会工作专业化贡献: 对社会工作专业化贡献:派“友好访问员”了解、调查申请 友好访问员”了解、 促进个别化方法产生; 人——促进个别化方法产生;促进救济机构间合作,促进了 促进个别化方法产生 促进救济机构间合作, 社区组织的发展。 社区组织的发展。
穷人争取住房、呼吁开放公共空间、 穷人争取住房、呼吁开放公共空间、实行图书馆 免费开放等活动中。 免费开放等活动中。积极参与巴涅特牧师倡导的 为贫民服务的活动, 为贫民服务的活动,做了大量慈善和社会改革工 不幸于1883年去世,年尽 岁。为纪念汤氏 年去世, 作,不幸于 年去世 年尽30岁 的伟大牺牲精神,号召青年服务社会, 的伟大牺牲精神,号召青年服务社会,巴氏在伦 敦东区建立了第一个社区睦邻中心, 敦东区建立了第一个社区睦邻中心,取名汤恩比

社会保障理论基础和流派

社会保障理论基础和流派
• 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的此消彼长—— 历史分析
可编辑ppt
6
• 福利经济学思想
– 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的英国,旧福利经济学
• 边沁的功利主义:个人的理性活动是寻求快乐避免痛 苦,如果让每个人都自由地追求个人利益,就可以实
现社会的公共利益,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
• 庇古《福利经济学》,将“富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给 穷人会使满足增大”——旧福利经济学
– 西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 古希腊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 公元前4世纪,柏拉图《理想国》 – 财产公有,分工协作、人人平等,没有压迫
• 中世纪后期
– 莫尔《乌托邦》(《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 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 • 财产公有,分配公平、按需分配,团结互助
– 康帕内拉《太阳城》 • 政治民主、贫富差别消失、按需分配、无阶级差别
– 中国近代大同思想
• 康有为《大同书》
– 建养老院、兴办教育福利、医疗福利
• 孙中山的民生思想
– 天下为公 – 兴办公立教育、保障充分就业、实行全民公费医疗
可编辑ppt
3
• 国家干预主义
– 国家干预主义,主要是指反对自由放任,主张扩 大政府机能,限制私人经济,由国家对社会经济 活动进行干预和控制。
– 国家干预主义最初集中表现为欧洲封建社会晚期 的重商主义,在当代则集中表现为凯恩斯主义。 1933年3月,罗斯福就职,并宣布实行“新政”, 从多方面推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国家干预主义是影响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的 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国家干预主义盛行的国家, 社会保障制度得到较好的发展。
可编辑ppt
4
• 自由主义
– 经济自由主义是一种支持个人财产和契约自由权利的 意识形态,经济自由主义希望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越少 越好,主张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应该由个人自由的选择, 也就是市场的力量。小政府主义和无政府资本主义都 是经济自由主义的形式。如弗里德曼自由主义、洛克 的“看不见的手”理论都主张国家作为守夜人而存在。

社会保障学知识点总结

社会保障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1.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2.社会保障的概念界定(责任主体、实施依据和保证、资金来源、目标)3.社会保障的基本体系(基本社会保障制度、补充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VS社会救助VS社会福利)4.社会保障与消灭贫困的关系5.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异同6.社会保障法的形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地方规章、法律解释、条约与协定、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7.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第二章社会保障的发展1.慈善事业时代(构成慈善事业的三大支柱)2.济贫制度的出现与发展3.对早期社会保障发展的简要评论4.现代社会保障制度5.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特征6.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计划经济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与特色)第三章养老保险制度一、养老保险定义及其特征二、养老保险模式【责任承担模式、资金筹集模式(筹资依据)、运行模式(管理方式)、缴费模式与给付(水平确定)模式】历史债务、养老金替代率三、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人:1.“强制险”?、2.“哪些职工必须参保”?3.试用期职工有权参保么?4.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等能参保么?5.农民工也能参保么?6.外国人有资格参保么?(二)钱:“缴费”【1.谁缴费?2.缴多少?3.如何缴?4.缴费能否中断?】“待遇”【1.基本养老金组成2.领取条件】四、新农保制度的基本特征五、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六、重复参保七、企业年金讨论议题1.退休年龄延迟(1)人口预期寿命、退休年龄与养老保险待遇水平?(2)退休年龄延迟与劳动就业的关系?(3)男女不同退休年龄如何影响其养老保险待遇?(4)退休年龄延迟真的可以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么?第四章医疗保险制度一、医疗保险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二、医疗保险的当事人及其关系三、医疗保险费的支付方式四、中国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五、医疗保险费用的分担方式【1.医疗保险费用的偿付方式;2.费用分担方式:起付线、共同付费、最高限额、混合支付】六、医疗保险的制度模式【国家医疗保险模式/强制储蓄医疗保障模式/合作医疗保障模式/私营医疗保障模式】七、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原则、覆盖范围、缴费费率、特殊群体缴费、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基金来源、职责(用途)(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三)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第五章工伤保险一、工伤的定义及其含义二、工伤保险的定义三、工伤责任认定四、工伤保险的原则【1.无过失补偿原则,2.个人不缴费原则,3.补偿直接经济损失的原则,4.因工伤残与非因工伤残区别对待原则,5.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的原则】五、工伤保险的基本内容【工伤范围认定、工伤鉴定、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保险基金、工伤预防与职业康复】六、中国的工伤保险【工伤保险的目的、工伤保险的原则、工伤保险的实施范围、工伤保险基金、工伤的范围(视同、认定)、工伤认定程序与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待遇】第七章社会救助制度一、社会救助的定义与特点二、社会救助的手段三、社会救助的内容四、社会救助标准及其确定方法五、社会救助管理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七、五保制度第一章绪论1.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国以后-1978:少有研究,也没有学科,仅有实践。

第二章-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例如古代中国:仓储,工赈,施粥,居养等。 •民办慈善事业
——范仲淹(义田)、朱熹(社仓)、刘宰(粥局)、熊希龄(慈幼局); ——德国:“基尔特”(手工业者互助基金会);
17
社会保障的不同阶段: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阶段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萌芽的标志是英国实行的济贫法。 1、旧济贫法
旧《济贫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地方行政和征税机构;为有劳 动能力的人提供劳动场所,强制他们去劳动;为老人、盲人建立收容所; 组织穷人和儿童学艺;提倡父母和子女的社会责任; 从比较富裕的地 区征税补贴贫困地区。
•“罗斯福新政”大体上具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恢复陷入空前严重危机的经济; 二是救济大规模的失业者和贫民;三是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也称 “3R(Recovery, Relief, Reform)”。 •“罗斯福新政”也可分为两个阶段:1935年以前以复兴和救济为主,通过与 私营企业的密切合作刺激经济复苏,鼓励“物价上涨”,促使利润增加,并用 提高工资的方式使购买力落入可以刺激复兴的集团手里;1935年到1939年以改 革为主,通过把购买力注入到特权较少的人们的手里,并且用“社会保障制度” 的方法担保他们的未来,以使全国经济转变为持久的复兴。
• 政治学者也因为实践中的社会保障事关国家的政治稳定,甚 至关系到党派竞争和政治家个人的前途,而将其划归政治学 范畴。
14
•社会学与社会保障 •若从社会保障的出发点与追求目标来考虑,社会学无疑是社会保障最重要的理论 基础之一。 •首先,社会保障的出发点是诸如养老、医疗、贫困、灾害等诸种社会问题的客观 存在,并需要通过社会保障机制才能获得解决; •其次,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与发展,通常被视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和重要标志; •再次,社会学还构成了社会保障理论发展进程中最早最直接的渊源,如人道主义、 伦理道德、历史文化传统就业是社会保障的道德基础和最初的理论源泉。 •社会学研究的社会问题、社会公正、社会稳定、社会价值、社会进步、家庭与社 区、社会化、社会阶层与人口问题等等,不仅为社会保障研究奠定了必要而坚实 的理论基础,而且直接指导着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与制度实践的发展。

社会保障学

社会保障学
?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救助
– “九惠之教”:“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 五曰合独;六曰问病;七曰通穷;八曰赈困;九曰接绝。”
– 常平仓制度。西汉宣帝时,大司农中垂耿昌奏请在边郡设立常 平仓,“以谷贱时增其贾(价)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 常平仓。”(《汉书·食货志》)
– 机构救助。悲田养病坊 、悲田院、养病院、福田院、安济坊、 普济院、 惠民药局。
? 三、社会保险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6
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
社会保障作为一种超越家庭保障的生活风 险保障机制源远流长,古代社会的救灾、 济贫、抚恤孤寡等措施是现代社保制度的 直接源流。
济贫制度出现前主要是慈善事业承担了一 些社会保障的职能:
宗教慈善事业 管办慈善事业 民办慈善事业
7
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
社会保障与社会学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 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社会保障有助于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与社会公平。 柏拉图的《理想国》、培根的《新大西岛》、莫尔的《乌托邦》、
康帕内拉的《太阳城》等视为社会保障的理论源泉。
2
三、社会保障学科性质
▲5.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调整(20 世纪80 年代---现 在)
10
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社会保障制度萌芽(17世纪初—19世纪80 年代):以社会救济为主要特征 英国
背景:原始工业化(圈地运动)---乞丐和流浪汉---1601年 《济贫法》---1834年《新济贫法》 主要目标:解决贫穷问题和为工业化服务
2. 社会保障为社会稳定发展服务,是国家通过法律实施的社会政策--政治学

社会保障学期末整理

社会保障学期末整理

社会保障学期末整理第一章绪论1、社会保障是国家依法强制建立的社会支撑网络和经济调节系统,它通过各种普通与特殊、基本与更高层次保障措施的实施,以达到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目的。

2、国际劳工组织对社会保障的界定:通过一定的组织对这个组织的成员所面临的某种风险提供保障,为公民提供保险金、预防或治疗疾病,失业时资助并帮助他重新找到工作。

3、英国建立福利国家的理论与政策依据便是1942年由贝弗里奇起草的《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4、德国是社会保险制度的发源地,基于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理论——代表人物是路德维希·艾哈德“经济奇迹之父”。

5、社会保障国际公约的建议书可分为两类:社会保障综合标准和社会保障专门分支项目的标准。

6、郑成功对社会保障的定义包含如下必备要素:1)依法建立2)突出以人为本3)具有经济福利性4)属于社会化行为5)经济保障6)服务保障7)精神保障。

7、社会保障的功能一)社会功能1)稳定功能首先是能够帮助陷入生活困境的社会成员从生存危机中解脱出来,其次则是能够满足社会成员对安全与发展保障的需要。

2)社会成员协调发展一是能够促进社会成员之间及其与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是社会生活实现良性循环;二是能够促进遭受特殊事件的社会成员重新认识发展变化中的社会环境,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三是能够促使社会成员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其更加努力地为社会工作;四是能够促进政府有关社会政策的实施;五是能过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3)社会服务功能二)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经济调节、促进发展、劳动保护。

三)政治功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国家主体性。

社会保障具有一定的阶级属性,是统治阶级用来治理国家,维护统治的有效工具和武器。

8、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公平性、社会性、福利(互济)性、法制规范性、多样性及发展性等方面。

9、公平原则的最充分体现,是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全体国民普遍享受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的普遍性原则是1942年贝弗里奇起草的《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政策研究报告中提出的一项基本原则。

社会保障知识点总结

社会保障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1、如何理解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答:基于国外、港台地区、内地学者三个方面对社会保障的界定,社会保障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三大部分,还有面向军人的独立保障系统,以及其他补充性的社会保障措施。

从层次上划分,则社会保障可以划分为如下三个层次:一是经济保障,即从经济上保障国民的生活,它通过现金给付或援助的方式来实现;二是服务保障,即当代社会还需要适应家庭结构变迁与自我保障功能弱化的变化,满足国民对有关生活服务的需求,如安老服务、康复服务、儿童服务等;三是精神保障,即属于文化、伦理、心理慰藉方面的保障,这是更高层次的保障。

2、如何理解社会保障的目标?答:从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与文明进步的视角出发,综合考察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发现,社会保障的总目标是通过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增进国民福利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围绕着总目标,社会保障制度在实践中需要实现如下分目标:①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

②满足国民的生活保障需求,不断改善和增进国民的福利。

③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3、为什么说社会保障具有多重功能?答:社会保障的功能,是指社会保障包括其各个子系统及其具体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发挥出来的实际效能和作用。

传统的社会保障理论,一般只承认社会保障事后救助的单一功能,然而,范围广泛、项目齐全、形式多样的当代社会保障体系,早已远非历史上单一的救灾济贫可以比拟,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社会保障通常发挥着稳定、调节、促进、互助等多重功能作用。

这些功能并不因为某些人对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批评甚至完全否定而被抹杀,而是在实践中作为事实而客观存在。

4、社会保障具有哪些特征?答:社会保障具有的特征有:①公平性特征。

主要体现在:一是保障范围的公平性;二是保障待遇的公平性;三是保障过程的公平性。

②社会化特征。

主要体现在:一是制度的开放性;二是筹资社会化;三是服务社会化;四是管理与监督社会化。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保障概论第一章概论第一节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一、定义:【童星】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和采取行政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以社会消费基金的形式,向由年老、疾病、伤残、死亡、失业及其他不幸遭遇发生而是生存出现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一定的物质上的帮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权利的措施、制度和活动的总称。

【郑功成】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在中国,社会保障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措施的总称。

二、特征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2、社会保障的对象(客体)是全体社会成员;3、社会保障的实施以立法为基本依据,其效力是靠最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来保证的;4、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方式实施;5、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水平)。

三、考察社会保障的几个不同视角运用经济学手段,通过社会管理,解决社会问题,实现政治目标。

1、经济学视角:经济范畴;2、社会学视角:解决社会问题;3、政治学视角:国家和社会的责任;4、管理学视角第二节社会保障的学科与理论框架社会保障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即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社会学科。

第三节社会保障的目标和功能一、社会保障的目标【童星老师】直接目标是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通过改善民生,扩大执政基础化解社会问题,预防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确保社会长治久安【郑功成老师】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满足国民生活保障需求,改善和推进国民的福利;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二、社会保障的功能1、社会功能社会稳定功能:从社会保障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看,社会保障的直接政治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减少社会冲突;社会公平功能:就社会公平本身而言,一是起点公平,二是过程公平,三是结果公平。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这三个层次的社会公平。

论社会保障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及其特征

论社会保障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及其特征

作者: 谯伟
作者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陕西汉中723000
出版物刊名: 社会科学家
页码: 158-160页
主题词: 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
摘要:社会保障发展历史主要经历了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三个发展阶段。

社会救助型社会保障阶段是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进程中的初级阶段,是现代社会保障的源头;社会保险的出现及普及化,标志着近代社会保障进入了现代社会保障阶段,即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阶段,它是保障项目较多、水平适度并制度化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中级阶段,也是最为重要的阶段;在社会保险已经普及化的基础上,社会福利逐渐成为社会成员最关注和整个社会最重视的社会保障问题,开始进入社会福利型社会保障阶段,这是社会保障发展的最高阶段。

每个阶段的目的、性质和水平都各有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据社会救助的方式,可以分为院内救助与院外救助 1、院内救助(indoor assistance) ——是指把需要救助者收容在救助机构内安养,也就是对于无法自
力谋生的国民予以生活上的照顾,一般是通过机构(institutions)如 安老、育幼、教养、疗养等有关院所(workhouse)予以收容。也称院 内服务(indoor service)或院内救济(indoor relief)。
第一节 传统社会保障阶段
二、慈善事业时期
• 在社会保障发展史上,慈善事业时期是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它可以从不同国家 出现自发的、临时性的救灾济贫活动算起到国家以立法的形式介入社会保障 活动为止。这时,人们获得保障的主要来源是家庭,但社会出现了贫富分化,民 族国家形成并得以巩固,生产力仍然落后,国家以抵御外来侵略为主,很少有财 力对贫困者进行救助。
英国政府基本接受了贝弗里奇报告的建议,于 1944
年发布了社会保险白皮书,并制定了国民保险法、国民卫
生保健服务法、家庭津贴法、国民救助法等一系列法律。
1948年,英国首相艾德礼宣布英国第一个建成了福利国家
。贝弗里奇也因此获得了“福利国家之父”的称号。报告
• 这些法令的颁布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的建立,社会保险制 度由此产生,这也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
第二节 现代社会保障阶段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 经济大危机使瑞典的劳动群众生活水平急剧下降,阶级矛盾严重激化。为了缓 和阶级矛盾,执政的社会民主党实行了一系列福利措施。而且,这一时期正是瑞 典学派主张国家调节以稳定经济、消除失业的理论传播之时。
• 报告的理论价值与积极作用
贝弗里奇报告是一个关于全方位福利问题的报告,基本宗旨是消 除贫困。它从人们的需要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形成一个完整 的福利体系。报告设计了一整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 提出国家将为每个公民提供9种社会保险待遇,还提供全方位的医疗 和康复服务,并根据本人经济状况提供国民救助。这9种社会保险待 遇分别为:失业、伤残和培训保险金,退休养老金,生育保险金,寡 妇保险金,监护人保险金,抚养补贴,子女补贴,工伤养老金,一次 性补助金(结婚、生育、丧葬和工伤补助金4种)。
• 原始社会中社会保障的基本特点: • 第一,在保障目的上,原始社会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人们的理性所及不仅十分
有限,而且相当愚昧,因此,保障氏族成员的基本生存是第一需要。 • 第二,在责任主体上,原始的组织制度具有同一性,即家庭、社会、国家无论是
内涵还是外部边界基本上是一致的,也就是只有单一形式的保障组织。 • 第三,在实施依据上,组织内的规则是非正式的,是最早的人类道德规范。
委员会受命成立后,首先向所有相关业务机构调查了现行社会保 险制度所涉及的各项业务,在此基础上构思设计了专门的问卷进行调 查,并与相关机构的代表进行了多次会谈,还请纳菲尔德学院的社会 改革调查小组收集社会保险待遇享受者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为借鉴 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委员会又专门邀请国际劳工组织的官员来英国 进行指导,听取他们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第二年,贝弗里奇提交了 题为《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
• 随着宗教宣扬的慈善救济深入人心,出现了官办的慈善事业和民办的慈善事业 。不过,这些慈善事业的救济活动都是随机的、临时的,并没有法律约束,它们 取决于举办者的意愿和财力,多数也是一些居高临下的施舍活动。
• 民间零星的互助或他助活动在中外历史上不乏记载。其中,有组织、有规模的 民间慈善事业大约是在中世纪以后出现的。
报告指出,社会保障应遵循以下四项基本原则:一是普遍性原则 ,即社会保障应该满足全体居民不同的社会保障需求;二是保障基本 生活原则,即社会保障只能确保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三是 统一原则,即社会保障的缴费标准、待遇支付和行政管理必须统一; 四是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即享受社会保障必须以劳动和缴纳保险费 为条件。
• 运用社会保障措施实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成为瑞典后来推行“ 福利国家”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现代社会保障阶段
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成熟
• 1952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并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对地标准公约》,对退休待 遇、失业津贴、疾病津贴、医疗护理、工伤赔偿、子女补助等应遵从的最低 标准都一一作了明文规定。虽然该公约对任何国家都不具有实质性的约束力, 但它表明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是一项全球化的事业。不仅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也纷纷建立自己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在此期间建立起 来的。
• 1601年 伊丽莎白一世颁布《济贫法》 旧济贫法 主要内容:规定地方政府负责办理救济贫民工作,为
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对贫困“不值得帮助”的穷人。
这一时期,政府承担社会救助责任是勉强、有限和被 迫无奈的。
奠定了英国济贫制度的基础。 法令对值得救济者提供院内救济。
习艺所(workhouse)成为收容救济穷人的 主要场所与组织机构。
第二节 现代社会保障阶段
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 欧洲工业革命完成,德意志统一,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软弱,无产阶级运动蓬 勃发展,新历史主义学派强调国家对经济的持续影响,加之“铁血宰相”俾斯麦 开拓海外殖民地,攘外必先安内,19世纪80年代,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 法令:1883年颁布了《疾病社会保险法》、1884年颁布了《工伤事故保险法 》、1889年颁布了《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
第二章 社会保障发展史
1 传统社会保障阶段
2 现代社会保障阶段
3 全球社会保障危机与改革 目

4 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史
5 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传统社会保障阶段
一、萌芽时期
• 传统社会保障的萌芽时期大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其特点是由于生产力 水平低下,人们必须共同生产、共同享受,多则同饱,少则同饥。
• 此后,各国也以“贝弗里奇报告”的精神为指导,广泛推进社会政策,加强社会 立法,使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法的发展日趋成熟。
1942年 《贝弗里奇报告》 • 起草过程:
1941年,英国成立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部际协调委员会,着手制 定战后社会保障计划。经济学家贝弗里奇爵士受英国战后重建委员会 主席阿瑟·格林伍德先生委托,出任部际协调委员会主席,负责对现 行的国家社会保险方案及相关服务进行调查,并就战后重建社会保障 计划进行构思设计,提出具体方案和建议。
• 一是一个社会对贫穷观念的理解,不同的观念会导致对穷 人的不同制度以及不同的救助制度安排。
英国政府将需要救助的穷人分为两类:
一是“值得帮助”的穷人,如老年人、残疾人、长期病患者、盲人 、麻风病人、精神病人和孤儿。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基本丧失劳动能力 ,无法通过劳动市场来满足自己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英国 政府为他们提供院内救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16世纪的英国“丧 失劳动能力的人”专指那些染疾在身,或不能就业,但品行良好的人, 道德化色彩浓厚;
• 英国以“贝弗里奇报告”为基础,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社会 保障法案:
• 1945《家庭补助法》 • 1946《国民保险法》 • 1946《国民卫生保障服务法》 • 1946《国民保险(工业伤害)法》 • 1948《国民救济法》
这五部法律于1948年7月5日生效,这一天标志着英国 福利国家的形成。

第二类是“不值得帮助”的穷人,如身强力壮的流浪汉、乞讨者、 窃贼和前罪犯。他们的共同特征是身强力壮,有劳动能力。英国政府 将他们强行安置到就业习艺所和私营企业中就业,主要目的是通过惩 罚性工作和以工代赈的方式解决他们的救济问题。这个群体是否应享 受救济,社会与国家如何对待这个群体,始终是英国社会界定穷人议题 中的难点和关键,一直充满争议。
2、院外救助(outdoor assistance) ——对于无法自力谋生的国民,不分男女老幼,无需强迫送至安老、育幼、 教养、疗养等有关院所收容,而留在自己家里或由亲人照顾,由政府予以现 金的家庭补助或提供食物及其他用品,或者提供必要的服务,使贫困无依老 人或儿童或残障者等等,均能获得正常化的家庭生活,也称为院外服务 (outdoor service)或院外救济(outdoor relief)。 ——院外救助的优点: (1)可作大规模的院外收容,受救助的人数多而普遍; (2)无须机构的设备及管理的工作人员,可节省设备费及人力费; (3)被救助者除了政府的家庭补助与服务外,有很多日常生活活动仍须由自 己去动手维持,所以不会养成依赖或自卑心理; (4)可减少被救助者与他人的争执和纠纷; (5)不会产生社会隔离。 ——院外救助的缺点: (1)救助范围较广,工作人员常有人手不足之感; (2)各地方政府财力不一,救助标准各异,所以救助绩效不同,有失公平合 理原则; (3)被救助者日常所需的衣、食、住、行、医疗、娱乐……的生活并非完全 靠政府提供,有很多需自己去想办法或自己动手,所以,会给一些人的生活 带来困扰与不便。
• 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到济贫制度时期,与传统的社会保障萌芽时期相比,主要有以 下两个明显的特点:
• 一是虽然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仍以救济为主导,但救济形式逐步由道德驱动、慈 善性质的临时救济向法律驱动、经常性的制度化救济转变。二是随着资本主 义和市场经济的萌芽及产业工人的产生,除济贫制度以外,商业保险等市场化保 障机制开始萌芽,行会保障职能的发挥也为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 组织基础。
• 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报告六个部分内容介绍 报告正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导言和概论”,概要介绍了部际协调委员会的工作过程和整个报告 的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为“主要改革建议及理由”,审视了英国当时保障制度所存在的诸多问 题,详细论述了报告所建议的二十三项改革的理由及具体建议,如废除批准社团制度 、改革工伤赔偿制度、统一社会保险制度及缴费和待遇标准、将医疗和康复服务作为 公共服务向国民统一提供等。 第三部分“三个特殊问题”,重点讨论待遇标准和房租问题、老年问题以及关于 伤残赔偿的途径问题。 第四部分“社会保障预算”,主要论述了社会保障预算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问题。 在分析社会保险支出状况及各方的缴费能力和意愿之后,提出了由财政、雇主、参保 人三方共同缴费的缴费方案,且就各方应承担的比例作了具体划分;同时,还专门论 述了工伤保险费的筹资问题,明确了事故和职业病高发的行业应承担额外的工伤附加 费的原则和比例。 第五部分为“社会保障计划”。首先论述了社会保障计划所赖以存在的三个假定 ,提出通过社会保险、国民救助和自愿保险三个层次保障人们不同需要的重要观点。 同时,在明确养老金、保险金、补助金及补贴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将全部国民分为 六个群体,分析了各群体的不同保障需要,并就其参保的待遇、缴费等有关问题进行 了系统阐述。 第六章为社会保障和社会政策,详细讨论了子女补贴、全方位医疗康复服务和促 进就业问题,提出把消除贫困作为战后的基本目标,即社会保障计划的目标是:确保 每个公民只要尽其所能,在任何时候都有足够的收入尽自己的抚养责任,满足基本的 生活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