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开发工程管护制度
XX乡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管护制度
![XX乡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管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0a4d5e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7.png)
XX乡高标准农田项目
建设、管护制度
为规范我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和建后管护工作,保证建成后高标准农田项目正常运转并长期发挥效益,结合农业相关项目工程管护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建设、管护范围
高标准农田项目指陂头、田间路、灌溉渠、排水沟、盖板涵、农田护岸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修复与提升。
二、人员配置
由XXX副乡长分管,XXX为具体负责人,各村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副主任为副组长,成员由其他村两委干部组成,每个村要在现有的村两委工作人员中合理调配1-2人兼职负责高标准农田管护工作。
三、管护责任
项目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明确管护责任,各村管护员平时每月对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巡查不少于1次,农忙时期每半个月巡查不少于1次,并及时填写巡查记录表。
1日常管护由管护人员承担,在质保期内因为施工质量不达标导致的损毁,由施工单位整改、维修;因机械作业或人为损坏的,由损坏人予以修复或出资维修费。
2.各村要把管护工作纳入议事范围,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解决管护存在问题,认真落实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管护工作,宣传高标准农田建后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引导农民珍惜爱护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
所有村民都有维护高标准农田设施的义务,有权制止、检举损坏农田工程设施的行为。
三、奖励机制
高标准农田项目管护工作责任重大,各村务必高度重视,凡因管护责任未落实,造成高标准农田项目建后损毁且未落实修复的,在未修复前该村不纳入下一年度高标准农田项目(含其他农田基础设施项目)实施村。
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7baa66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7.png)
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09.03.05•【字号】浙财农发字[2009]3号•【施行日期】2009.03.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浙财农发字〔2009〕3号)各市、县(市、区)财政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省监狱管理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为加强和规范我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工作,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颁布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暂行办法》,结合我省实际,我们制定了《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实施办法(暂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在执行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
浙江省财政厅二○○九年三月五日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实施办法(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工作,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已建成的工程正常运转并长期发挥效益,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暂行办法》(国农办〔2008〕183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浙江省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和省级立项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山区小流域农业生态工程项目建成的各类工程(以下简称“农发工程”)。
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参照国家有关灌区水利工程管护规定执行。
第三条农发工程管护按照“建管并重”、“谁受益,谁负责”、“以工程养工程”以及“市场手段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等原则进行运行管护。
第四条农发工程管护是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绩效考核内容之一,市、县(市、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和省监狱管理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县级农发办”)应高度重视,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农发工程管护的组织管理、协调指导和检查监督工作。
开发耕地管护工程施工方案
![开发耕地管护工程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98bac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4.png)
开发耕地管护工程施工方案耕地管护工程是指对农田进行维护和保护的工程,旨在保护农田的稻谷、小麦等农作物,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农田的持续生产能力。
耕地管护工程施工方案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对农田进行有效的管护和维护,保证农田的生产能力和产量。
本工程为某县农田耕地管护工程,共包括10万亩耕地,计划分为5个施工段进行工程施工,施工内容包括农田地块清理、防护栏杆安装、排水沟治理等。
二、工程内容及技术要求1. 地块清理对农田地块进行清理,去除积雪、草木等杂物,确保农田地表整洁,无明显障碍物。
2. 防护栏杆安装在地块边界和沟渠附近设置防护栏杆,防止人工和动物侵入,减少农田被损坏的可能性。
3. 排水沟治理对农田排水沟进行疏通,清除淤泥和杂物,确保排水通畅,减少因积水引发的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三、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组织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2. 施工人员招聘技术熟练的工程队伍,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经验,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3. 施工设备配备必要的施工机械设备,如挖掘机、推土机等,确保施工设备完好,保证施工效率和质量。
四、施工工艺和方法1. 地块清理采用人工清理和机械清理相结合的方式,首先清理地表雪、杂物等,然后利用机械设备对农田地块进行彻底清理,确保地块表面光滑整洁。
2. 防护栏杆安装首先测量地块边界和沟渠位置,然后利用机械设备挖掘出坑洞,将栏杆牢固地固定在坑洞中,最后对栏杆进行表面处理,确保栏杆牢固耐用。
3. 排水沟治理利用挖掘机清理排水沟中的淤泥和杂物,保证排水沟通畅,然后对排水沟进行加固和修复,确保排水沟的抗冲刷和排水性能。
五、质量控制措施1. 技术检查每个施工工艺阶段都要进行技术检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2. 施工现场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建立健全的施工台账,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管和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3. 质量检测在施工结束后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施工标准和要求。
晋城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设施管护制度
![晋城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设施管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0814e3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2.png)
晋城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设施管护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晋城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工程设施的安全、完整和高效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晋城市行政区域内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第三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设施管护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规划原则:根据农田建设的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工程设施布局。
(二)保障安全原则:确保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
(三)提高效能原则:通过有效的管理和维护,提高工程设施的运行效率和效益。
(四)环境友好原则:在工程设施建设和维护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工程设施管护的责任主体第四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设施管护的责任主体包括:(一)项目建设单位:负责工程设施的建设和验收。
(二)产权单位:负责工程设施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三)管护单位:负责工程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第三章工程设施管护的内容和标准第五条工程设施管护的内容包括:(一)设施巡查:定期对工程设施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设施维护:对工程设施进行必要的维修和保养,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三)设施更新:根据设施的使用寿命和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和改造工程设施。
第六条工程设施管护的标准包括:(一)设施完整性:确保工程设施的结构完整,无损坏。
(二)设施功能性:确保工程设施的功能正常,能够满足农田建设的需要。
(三)设施安全性:确保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无安全隐患。
第四章工程设施管护的程序和方式第七条工程设施管护的程序包括:(一)制定管护计划:根据工程设施的特点和使用情况,制定管护计划。
(二)实施管护措施:按照管护计划,实施具体的管护措施。
(三)监督和检查:对管护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管护质量。
第八条工程设施管护的方式包括:(一)日常维护:对工程设施进行定期的日常维护。
(二)定期检查:对工程设施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
农田建设工程管护制度汇编
![农田建设工程管护制度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97e70c6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0a.png)
农田建设工程管护制度汇编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农田建设项目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项目的有效运行和长期利用。
2. 农田建设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灌溉系统、排水系统、田间道路、防护林带等基础设施建设。
3.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农田建设、管理和维护的个人和组织。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各项管理工作。
2. 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项目审批、资金拨付、监督检查等。
3. 设立专门的技术指导团队,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
三、建设管理1. 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关于农田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
2. 农田建设项目应按照规划设计进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3. 施工单位需具备相应资质,并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职责。
四、资金管理1.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监督。
2. 资金使用应公开透明,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
3. 对于违规使用资金的行为,应依法追究责任。
五、维护管理1. 制定详细的农田设施维护计划,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
2. 鼓励采用节水灌溉、有机肥料等环保农业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
3. 对于老化、损坏的设施,应及时修复或更新,确保其功能正常。
六、监督管理1. 加强对农田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
3. 对于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应依法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2. 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高标准农田项目建后管护制度
![高标准农田项目建后管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134213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b.png)
高标准农田项目建后管护制度高标准农田项目建后管护制度是指在农田项目建设完成后,为确保农田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收益,采取一系列措施和管理制度进行农田的后续管理和维护。
这一制度的建立是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对高标准农田项目建后管护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具体解答。
首先,为什么需要建立高标准农田项目建后管护制度?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一般投入较大,涉及农村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技服务的提供等多个方面,整个建设过程会消耗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
为了确保这些投入得以保值,项目建设后需要有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来保护农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高标准农田项目建后管护制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一方面,需要建立质量监督体系,对农田建设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监督,确保农田基础设施的质量达到高标准要求。
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农田管理科学化的制度,包括统一的耕作管理规范、农田水利设施和农机设备的维护保养等,以提高农田的利用效率和生产能力。
再次,高标准农田项目建后管护制度实施的具体措施是什么?一方面,需要建立农田监测体系,定期对农田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农田经营中的问题。
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的科学管理水平,提高农田的综合效益。
最后,高标准农田项目建后管护制度的实施效果如何?通过建立高标准农田项目建后管护制度,可以有效提升农田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和农田的经营效益。
同时,可以保护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后管护制度还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提高农村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综上所述,高标准农田项目建后管护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保证农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农民的收益,包括建立质量监督体系、科学管理制度、农田监测体系等一系列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高标准农田项目建后管护制度的建立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农田工程管护方案
![农田工程管护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be18cf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1.png)
农田工程管护方案一、前言农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农民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为了提高农田的生产能力和保护农田资源,必须加强农田工程的管护工作。
因此,制定农田工程管护方案,对于保护农田资源,提高农田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目标农田工程管护的目标是保护和修复农田资源,提高农田的使用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建设良好的农田生态环境。
三、工程管护措施1. 农田水利工程(1)修建渠系。
对于既有渠系,要定期清淤,并进行维修保养,保证农田的灌溉需要。
对于渠系不完善的地区,要进行规划设计,修建合理的渠系,提高灌溉效率。
(2)建设水库。
在适宜的地方修建水库,储备水源,保障灌溉用水的需求。
(3)改造护坡。
加强护坡工程,以避免水土流失,并保证农田生产的顺利进行。
2. 农田道路工程(1)修建道路。
对于农田道路不通畅的地区,要修建道路,方便农民出行和农田作业。
(2)改善道路。
对于既有的农田道路,要进行维修,加固,确保道路通畅。
3. 土壤保护工程(1)加强耕地保护。
对于农田的耕地,要加强土壤保护,避免水土流失,减少土地退化。
(2)进行土壤改良。
对于贫瘠的土壤,可以进行土壤改良工程,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产量。
4. 农田生态工程(1)建设林网。
在适宜的地方大力发展林业,建设林网,保护水土资源。
(2)建设鱼塘。
在农田中适宜的地方可以建设鱼塘,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
5. 农田防护工程(1)加强防汛工程。
对于容易发生水患的地区,要加强防汛工程,保障农田的安全。
(2)修建防风林。
在易受风灾的地区,可以修建防风林,减少风害对农田的影响。
6. 农田生产设施工程(1)修建农田水利设施。
如水泵站,灌溉设备等。
(2)修建农田生产设施。
如农业大棚,蔬菜大棚等。
7. 其他配套工程(1)加强农田科技推广。
通过加强农田科技推广,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提高农田的产量。
(2)进行农田保护建设。
加强对于农田的保护建设,防止农田被非法占用。
四、管理措施1. 增加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于农田工程的投入,增加农田工程的资金,确保工程的正常进行。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后管护制度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后管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a67b720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c3.png)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后管护制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是指按照国家农田质量标准和农业生产需要,在农田上进行土地开发、改造和施工,以提高农田质量和农产品产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确保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有效的建后管护制度。
一、项目建设前期准备1.招标阶段:明确农田建设项目的建设标准和要求,制定相关技术规范和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质量。
2.土地调查与规划:通过详细的土地调查、土地质量评估和土地规划,确定项目建设的范围和目标,为后续施工和管护提供依据。
3.资金筹措:确保项目建设所需资金的及时落实,保证工程的正常进行。
二、建设期的管理与施工1.施工方案与技术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明确技术要求,指导施工过程中的操作,确保达到预期的建设标准。
2.施工监督: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施工过程进行持续监测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3.工程验收:在完成工程建设后进行验收,保证农田质量和工程效果符合相关要求。
三、项目建设后期的管护1.农田质量监测:定期对农田进行质量监测,包括土壤质量和水质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2.农田管理:建立农田管理台账,记录农田的基本情况和管理措施,包括农业生产的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3.农田保护:加强对农田的保护和维护,避免土地沙化、水源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的发生。
4.科技支持:加强科技支持,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人员培训:加强对农田建设和管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
四、制度监督与评估1.监督机构: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负责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和管护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评估与奖惩:定期进行项目建设与管护的评估,对取得较好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不达标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惩戒。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后管护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田质量和农产品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管护
![关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管护](https://img.taocdn.com/s3/m/5cae49e60975f46527d3e143.png)
年第5期总第期&信息决策(下半月刊)关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管护□黎晗何玉新方少华中图分类号:F301.22文献标识:A一、明确产权,强化管护责任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管护,明晰产权,加强责任管理至关重要。
一是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后,及时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明确工程项目产权,由产权主体单位建立项目档案,建立管护组织,制定项目管护制度,明确管护措施,落实管护人员,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
二是项目县职能部门负责对建后项目管护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督促,有条件的县可成立专门监管机构,挂靠财政或开发部门。
三是项目乡镇负责对建后项目工程进行经常的检查,对工程质量、产权主体、规范运行、社会效应等等逐一落实有关具体措施。
四是项目主体单位负责对已建项目工程直接管护。
如:对一些水利工程项目,可按责任主体进行管护,跨乡镇的工程应由灌区管理部门管护;跨村就由乡镇水利站管护;其它水利工程应由受益村或农户管护。
或由农民协会和用水协会负责管护。
五是对效益型的项目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通过租赁、承包、拍卖使用权(租赁、承包、拍卖有关项目使用权等有关资金统一解缴项目工程建后管护基金专户)等形式移交给专业户或专业服务服务队管护,但他们必须遵守有关法律,信守承诺,为项目区群众服务,接受群众的监督。
六是对一些公益型的工程项目管护,由产权主体单位负责管护。
对机耕桥、机耕路、林网、线路等可落实有关管护责任人或责任户管护,但要给予一定的报酬,明确一定的责任。
七是对一些难以确立管护责任人的工程项目应由项目主体单位制定具体的管护运行方式,确保在项目的管护上不留空隙,保证开发项目的资产能够保值增值,长期发挥效益。
二、多管齐下,筹措管护资金必须建立项目建后管护基金。
一是地方财政挤一点。
项目县在年初的预算中安排一定的项目管护资金,划入管护基金专户,并实行滚动储存,主要用于大的项目工程的保养和维护,使用时要严格程序,严格审批。
二是在每年的项目资金中留一点。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在工程管护中健全和完善管理模式及机制的做法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在工程管护中健全和完善管理模式及机制的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fe24da99daef5ef7ba0d3ce4.png)
2 农 业综合 开发项 目区农 民用 水户协会 ( A) WU 工程管护 的模式
推进 W A项 目建后工程管护的模 式和 管理机制创新 , U 是加快 转变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需要。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 , 宁 夏农业 综合开发项 目区已经形成 各种形式 的农 民用水户合作 组 织为主 的管理体制 ,伴随着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的加速推进 ,
制 , 立相 应的工程 管护模式 。 建 宁夏农业综合开发项 目区按照 “ 以工程养工程 ” “ ,谁受益、 谁
负担 ” 经济 自主的原 则 , 和 各地在明晰产权的前提下 , 逐步形成 了
.
解决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前期工作不够充分 ,农民参与程度不高 , 工程建 后产 权不 明晰 , 管护 责任不 明确 , 制度不健 全及管理机 制 不活等 矛盾和 问题 目益突 出,迫 切需要理顺 工程管护的管理体
的量水设施进 行维护 , 包括混凝 土建筑的维护 , 闸淤 积或漂浮 涵
物清理。
费用预算及计 划实施 的保障措施 。 二是建 立科学规范 的工程使用 制度 。 应由用水户 , 协会和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制定 , 通过技术培训
使 用水 户 掌握 操 作 方 法 和 技 术 要 求 。三是 工程 检 查 维 修 管 理 。由
协会执委会 负责 , 必要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帮助实施。渠道的巡
宁 夏 农 林 科 技
21 0 第 1期 0年
4 3
农 业综合 开发项 目区在 工程 管护 中健全 和 完善 管理模 式及机 制 的做 法
孙元德 , 孙丽 萍 杨建 宁 。 , , 何 江
1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 业科技信 息研 究所 , . 宁夏 银川 7 0 0 50 2 2 银川市农业综合开发 办公 室 .
农田建设工程管护制度范本
![农田建设工程管护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91679d3d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0.png)
农田建设工程管护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田建设工程的管护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国家和地方投资的农田水利、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等农田建设工程的管护活动。
第三条农田建设工程管护工作应当坚持科学管理、规范操作、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工程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各级农业、水利、土地、财政等有关部门应当共同参与农田建设工程的管护工作,建立健全农田建设工程管护体系,加强管护能力建设。
第二章管护责任第五条农田建设工程的管护责任分为建设期和运行期两个阶段。
建设期的管护责任由项目法人或者项目实施单位承担;运行期的管护责任由受益单位或者个人承担。
第六条项目法人或者项目实施单位应当对农田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负责,确保工程按期完成并达到设计要求。
第七条受益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对农田建设工程的运行维护、设施保护、环境治理等负责,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第八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农田建设工程管护工作的领导,明确管护责任,确保管护工作落到实处。
第三章管护内容第九条农田建设工程管护内容包括:(一)工程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设施安全、正常运行;(二)工程设施的巡检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三)工程设施的更新改造,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四)工程周边环境的治理,保障工程安全运行;(五)工程资料的整理归档,便于查询和管理。
第十条农田建设工程管护工作应当建立健全巡查、保养、维修、更新等制度,明确管护标准和流程,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第四章管护经费第十一条农田建设工程管护经费应当纳入工程预算,并根据工程运行情况和实际需求合理调整。
第十二条管护经费的使用应当遵守国家财务制度和有关规定,确保专款专用,严禁挪用、挤占。
第十三条各级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农田建设工程的管护工作,鼓励受益单位或者个人自筹资金参与管护。
田间工程管护制度和措施
![田间工程管护制度和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662c0d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3e.png)
田间工程管护制度和措施一、田间工程管护制度的建立1、确定责任部门在农田建设过程中,要明确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责任部门包括农业部门、地方政府、相关协会等,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推动田间工程管护工作的开展。
2、建立工作制度在农田工程建设中,要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明确各项工作的程序和要求,包括田间工程验收制度、质量监督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确保工作有序进行,不出现漏洞和疏漏。
3、建立考核评价制度为了激励相关部门和个人积极参与田间工程管护工作,要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制度,根据各方面的表现对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评价,奖惩分明,形成有力的监督机制。
二、田间工程管护措施的实施1、加强规划管理在农田工程建设之前,要做好规划管理工作,明确农田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合理规划工程建设的布局和结构,确保工程建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严格质量监督在农田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加强质量监督,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随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3、加强安全管理在农田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保障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止发生各类安全事故。
4、加强技术培训为了提高相关部门和个人的技术水平,要加强技术培训,定期组织培训班和技术交流会,提升参与田间工程管护工作的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
5、加强信息管理在农田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加强信息管理,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信息记录和管理,及时掌握工程建设的进展情况,确保工程建设的有序进行。
6、加强社会监督为了提高田间工程管护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要加强社会监督,及时向社会公布工程建设的相关信息和数据,接受社会监督和指导,确保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和规范。
以上就是关于田间工程管护制度和措施的介绍,希望能对农田工程建设相关人员和部门有所帮助,提高农田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只有通过建立科学的制度和完善的措施,才能保障农田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确保农田生产的正常进行。
农村农业生产项目工程管护内容
![农村农业生产项目工程管护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483f947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e.png)
农村农业生产项目工程管护内容1、管护主体项目工程竣工后,及时进行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后严格进行工程管护,充分发挥好本项目工程管护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强运行管理,提高运行质量,以发挥工程效益。
项目工程由村民委员会直接负责或委托受益范围内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管护。
按照“村民自治管理”的原则,有条件的地方应引导和帮助受益农民按照受益范围,项目区所在乡、村为单位自愿组建农民用水协会或农发工程管护协会,负责统一管护项目区农田水利、农业和林业等各类农发工程。
在项目的运行机制上,完善“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的生产模式和“公司+经济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方式,确保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一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二是充分发挥合作社的桥梁纽带作用;三是严格执行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规程,组织农户进行生产;四是强化公司、协会、经纪人及农户的规范化合同关系,提高产业化组织程度,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利益共同体;五是完善服务设施,增强服务功能。
2、管护措施为了保护农村农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农村农业保护措施:1. 合理规划土地资源:通过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安排农田、耕地和园地的布局,保护并提高土地资源的质量和利用效益。
2. 推行农业生态工程:通过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恢复和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质量和水土保持能力。
3.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对农药、化肥和畜禽养殖等农业生产过程的监管,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信誉度。
4.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3、认真执行各项工程管护标准(1)机耕路管护标准:路面平整、路沿石、砖完好平直,无杂草,无杂物,保持畅通,路碑、标志保持完好无损,清洁卫生。
(2)水利工程:水利设施定期检查,确保井、泵、井房、管道、桥、涵、闸、井台、渠道、出水口、配电等设施完好,保证正常运行,渠道要及时除草,疏浚。
农田工程设施管护制度
![农田工程设施管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5117c9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0.png)
农田工程设施管护制度一、农田工程设施管护制度的制定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田工程设施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涵盖了水利灌溉设施、田间道路、围场围堰、农田水利建设、农田水利建筑物等多个方面。
然而,由于某些地区管理不善、维修不及时、投入不足,导致农田工程设施的利用率不高,部分设施甚至出现了严重损坏。
因此,有必要制定一套科学的管护制度,明确各方责任,保障农田工程设施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二、农田工程设施管护制度的总体要求1.明确责任分工。
要求相关部门、农田经营主体和农户在农田工程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中各司其职,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合力。
2.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农田工程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科学投入。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农田工程设施的特点和需求,科学合理地制定投入方案,确保设施得到充分的维护和利用。
4.提高维护水平。
加强对农田工程设施维护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其维护水平和技术储备。
5.强化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方式,向农户和农田管理主体宣传农田工程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知识,增强他们的管理意识和维护意识。
三、农田工程设施管护制度的具体内容1.建立健全农田工程设施档案。
每个乡镇、村庄应建立相应的农田工程设施档案,对农田工程设施的种类、数量、使用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为后续的管护工作提供依据。
2.明确责任分工。
相关部门应明确各自的责任分工,确定农田工程设施的管理单位、维护单位和使用单位,在责任分工上要细化到每个具体岗位,确保责任明确。
3.建立监督检查机制。
设立专门的监督检查组织对农田工程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4.制定农田工程设施维护计划。
根据农田工程设施的使用情况和维护需求,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明确维护内容、方法和时间节点,确保维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5.加强对维护人员的培训。
对从事农田工程设施维护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其维护水平和技术储备,确保维护工作的质量。
高标准农田管护制度
![高标准农田管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4e62aa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5.png)
高标准农田管护制度高标准农田管护制度是指为保护农田资源、提高农田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
该制度的目标是实现农田科学管理、优质高效生产、可持续利用和环境友好。
一、基本要求:1. 科学规划:制定农田管护规划,合理布局农田资源,保护耕地质量和面积。
2. 资金支持:提供必要的财政资金支持,用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田保护、农田科技推广等方面。
3. 法律保障:依法制定农田管理法规,明确各方责任,加强执法力度,维护农田的合法权益。
二、管护措施:1. 土壤保护:开展农田土壤资源调查评价,制定土壤保护措施,并实行分类管理。
加强农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建立防护林网、高标准农田等措施,保护土壤质量。
2. 农田水利:加强灌溉设施建设和改造,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农田防渗排水工程建设,保证农田排水畅通。
3. 农田保育:推行农田休耕制度,合理轮作种植,减少连作障碍物。
加强有机肥、绿肥、秸秆还田等农田保育技术推广,提高土壤肥力。
4. 农田环境保护:加强农平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田环境改善水平。
制定农药、化肥使用管理制度,防止农药、化肥超量使用对农田环境造成的污染。
5. 农田生态恢复:加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提高农田生态环境改善水平。
建立湿地保护区、生态景观带等,恢复和保护农田生态系统。
三、推动措施:1. 农田分类管理:根据农田的功能和质量等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管护策略和政策。
通过划分农田保护区、优质高效农田等不同区域,加强管理和保护农田资源。
2. 农田综合评价:建立农田质量评价体系,定期对农田进行综合评价,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护。
3. 科技支撑:加强农田科技示范推广,推动新技术、新品种在农田中的应用。
建立农技人员培训体系,提高农田管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 农业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实现农田管护与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
加强农业农村综合开发,提高农田的综合利用效益。
高标准农田工程管护制度
![高标准农田工程管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4a5b39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4.png)
高标准农田工程管护制度一、高标准农田工程的建设高标准农田工程是指在耕地基础上进行修整,采取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农业技术,通过改善土壤质量、优化农田结构、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等手段,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
在建设高标准农田工程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选址规划:选择适宜的土地进行建设,优先选择耕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并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合理规划高标准农田的布局和规模。
2.工程设计:根据土地的地形、土壤等情况,科学设计高标准农田工程施工方案,确定各项工程的要求和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3.施工实施:选择专业的工程队伍进行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施工,确保每一个工程环节都符合规定,并严格执行工程验收标准。
4.材料选用:在建设过程中,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建材设备,杜绝使用劣质材料,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耐用性。
5.验收运行:工程建设完毕后,进行严格的验收工作,确保工程达到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同时指导农民科学管理高标准农田,保证农田的正常运行。
二、高标准农田工程的维护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完毕后,需要进行一定的维护工作,以保持农田的良好状态,提高农田的生产力。
维护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田病虫害防治:定期对农田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保持农田的干净卫生,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
2.土壤养分管理:定期对土壤进行施肥、施药等管理工作,保持农田的土壤肥力,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水利设施维护:定期检查农田的水利设施,及时维修和更换老化设施,保证农田的灌溉和排水畅通。
4.作物管理:科学安排作物种植,合理轮作,及时对农作物进行修剪、揭土、松土等管理工作,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5.环境保护:加强对农田周围环境的保护工作,严格控制农田周围的农药、化肥、生活垃圾等污染源,保护农田环境质量。
三、高标准农田工程的管理为了科学有效地管理高标准农田工程,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指导农民对农田进行规范管理。
高标准农田工程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责任明确:建立高标准农田工程管理机构,明确各级管理者的责任和权限,实行分工负责,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安市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管护办法(试行)》的通知
![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安市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管护办法(试行)》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f7d40d0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1.png)
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安市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管护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泰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5.15•【字号】泰政办发[2008]22号•【施行日期】2008.05.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土保持正文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安市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管护办法(试行)》的通知(泰政办发〔2008〕2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泰安市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管护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八年五月十五日泰安市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管护办法(试行)第一条为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成后的工程管护,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第29号令)及国家、省有关规定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经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批准立项的所有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第三条项目竣工验收后,应明确产权归属,将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移交给管护主体。
第四条市、县(市、区)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农开办)和财政部门负责项目管护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工程管护按照项目申报、承担单位确定管护主体,原则上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农村合作组织是工程管护主体。
项目采取租赁、承包、拍卖进行运营的,在租赁、承包、拍卖期间,按双方签订的合同由经营主体负责项目的具体管护。
第六条建立健全市、县(市、区)、乡镇、村(受益单位)四级管护网络。
市、县(市、区)两级农开办、财政局要明确专人负责工程管护监督、检查、考核、指导工作;项目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负责工程管护的组织、管理工作;项目村(农合组织)应明确专人或经营主体负责工程管护工作。
第七条鼓励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筹集管护资金,建立多元化管护投入机制。
健全高标准农田长效管护机制
![健全高标准农田长效管护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b118244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63.png)
健全高标准农田长效管护机制
一、明确管护主体
首先,要明确高标准农田的管护主体,确保责任到人。
政府部门应承担起监管职责,同时鼓励和支持农民、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参与管护工作。
二、落实管护责任
制定具体的管护责任制度,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
建立奖惩机制,对于管护工作做得好的主体给予奖励,对于不履行管护责任的主体进行惩罚。
三、筹措管护资金
通过政府财政投入、社会资本引入、使用者付费等方式,多渠道筹措管护资金。
同时,建立合理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四、建立考核机制
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定期对高标准农田的管护工作进行考核。
考核结果应作为资金分配、奖励惩处的重要依据。
五、加强监督检查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高标准农田管护工作的日常监督和
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管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六、完善奖惩机制
根据考核结果,对于优秀的管护主体给予奖励,对于不合格的主体进行相应的惩处。
同时,对于破坏高标准农田的
行为,应依法追究责任。
七、推广科技应用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提高高标准农田管护的效率和准确性。
鼓励和支持科技企业在高标准农田管护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和研发。
八、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对高标准农田管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九、鼓励社会参与
通过宣传教育、政策引导等方式,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高标准农田的管护工作。
发挥社会组织和企业的作用,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农业工程建后管护制度
![农业工程建后管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4187f0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61.png)
农业工程建后管护制度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工程建设在我国的农村地区日益普及和重要。
农业工程建设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农业工程建设后的管护工作则是确保农业工程设施长期有效运行,发挥最大效益的关键。
本文将从农业工程建后管护制度的必要性、目的、组成及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农业工程建后管护制度的必要性1、保障农业工程设施的正常运行:农业工程设施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建设的重要设施,如灌溉设施、排水设施、温室大棚等。
这些设施的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如果缺乏有效的管护工作,这些设施可能会发生故障或损坏,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甚至导致经济损失。
2、延长农业工程设施的使用寿命:农业工程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如果缺乏有效的管护工作,这些设施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当或损坏而提前报废,导致浪费。
通过建立健全的管护制度,可以延长农业工程设施的使用寿命,节约资金和资源。
3、提高农村管理水平:建立农业工程建后管护制度,可以有效规范农村管理行为,推动农村管理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提高农村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
三、农业工程建后管护制度的目的1、明确责任:建立农业工程建后管护制度,可以明确各级管理单位、相关部门和个人在农业工程建设后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中的责任分工,确保责任清晰、履行到位。
2、规范管理:建立规范的管护制度,可以明确各项管护工作的具体内容、标准和程序,规范管理行为,确保农业工程设施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
3、提高效率: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管护制度,可以提高农业工程设施的利用效率,发挥其最大作用,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四、农业工程建后管护制度的组成1、建筑物维护:农村地区的建筑物维护包括房屋、大棚、库房等建筑设施的维修、保养和改造工作。
建立健全的建筑物维护制度,可以保护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提高农民居住和生产的舒适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开发工程管护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规范我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后工程管护工作,确保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正常运转,长期发挥效益,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管护原则
各项目乡(镇),要高度重视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管护工作,结合本地实际,建立科学,规范的工程管护机制,统一组织、指导、管理本乡(镇)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管护工作,指定专人负责,以确职责,工程管护工作要与项目工程竣工验收、产权置换、落实管护主体同时开展,坚持全面管护、“堵疏”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
第二条管护责任
各级管护机构要切实履行职责。
要有具体、明确的管护制度和考核办法,管护工作要落实到人,实行定人员,定任务、定标准、定报酬、定奖罚的“五定”原则。
以承包形式进行工程管护项目区乡(镇)、村要与管护人员签订合同,以确保承包合同各方的权利、责任。
第三条管护范围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工程管护范围是:各年度农业开发建设的水利工程、农业工程和林业工程及标牌标志。
水利工程包括:井、输变电线路、输水管道、渠系及配套建筑物。
农业工程包括:机耕路。
林业工程包括:农田林网。
第四条管护经费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管护经费要结合乡(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护机制具体情况严格落实,对能实行市场化运营的水利工程、农业工程中购置农机具等,管护经费原则上实行以工程养工程的办法加以落实;对具有公益性质的机耕路、农田防护林等以财政管护费进行落实。
管护经费主要用于农业综合开发工程设施的维修、补植树木及管护人员的报酬,严禁挪用和浪费。
第五条管护标准
水利工程:水利设施定期检查,确保井、泵、井房、管道、桥涵、井台、渠道、出水口、配电等设施完好,保证正常运行。
机耕路:路面平整、无沉陷、裂缝、损坏现象,无杂草、无杂物、保持畅通。
农田林网:做到定期修剪,缺株补栽,跌倒扶正,林网树木长势良好,无缺株,折损现象,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达到90%和80%以上。
标牌标志:标牌、标志保持醒目、清晰、完态。
第六条运行机制
各级管护机构要根据当地实际和不同工程,采用适宜的运行机制,保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工程管护工作正常有序进行,促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长期持续发辉效益。
水利工程:对节水管道,输变电线路采用集体投资,集体维修的机制进行管护,机电井可采用民办民营、承包经营,拍卖及其他形式
进行管护。
机耕路:机耕路及其它公益性设施可采用专业队承包的管理机制,定期进行维修、养护。
农田林网:绿化树,可采用专业队承包,集体管护的形式,用材树可采用集体栽植、集体管护、集体植,承包管护,承包区域,个人栽植管护三种形式进行管护。
第七条组织实施
乡(镇)政府要明确一名领导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村级管护机构具体组织实施本村范围内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管护工作。
管护人员要热爱管护工作,能够为集体和农户利益着想。
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及坚持原则,遵纪守法,责任心强,办事公道,身体健康,家庭劳力充裕等条件。
管护人员按照要求,依法进行工程管护,要保证管护工程的完好和正常使用。
第八条监督检查
县开发办公室定期对各乡(镇)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管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项目工程管护和管护资金落实情况进行评比,依据结果进行奖优罚劣,奖评比结果作为研究确定下一年度开发项目区的重要条件。
第九条广泛宣传
项目区乡镇村要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群众会议、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关于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护的政策,规定,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并将管护制度公布于房前屋后,以增强群众
管护意识。
调动群众管护积极性,严厉打击破坏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设施行为,在项目区形成一个建设工程、使用工程、爱护工程的良好社会风气。
第十条各乡镇要根据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十一条本办法有广平县农业综合开发办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00九年四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