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体规划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总体规划(PPT)
![总体规划(PPT)](https://img.taocdn.com/s3/m/343a7ec7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a.png)
适合于城市向各个方向上扩展,但不易于形成显著的、集 中的中心区
适于汽车交通的发展,不适于地形复杂地区
密尔顿.凯恩斯
环形放射状
由放射形和环性的道路网组成。城市交通的通达性较好
易于组织城市的轴线系统和景观 有可能造成市中心的拥挤和过度集聚。用地规整性差,不利 于建筑的布置
分散式的城市总体布局
优点 布局灵活,具有弹性 环境优美,贴近自然 各要素布局关系井然有序 缺点
城市形态是表象的,能反映城市发展变化的空间特征
城市布局模式
集中式的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各项主要用地集中成片布置
便于设置较为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 城市各项用地紧凑,节约,有利于 保证生活经济活动联系的效率和方 便居民生活
网格状
形态规整,由相互垂直道路网构成 易于各类建筑物的布置,但易导致布局上的单调性
城市规模
以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来界定
城市人口规模
包括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所有居住人口:
户籍非农业人口; 户籍农业人口; 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
用地规模 根据人口规模预测的结果和合理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确定
用地规模 = 人口×人均用地指标
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工程技术与建筑空间 组合的综合反映,是通过城市主要用地组成的不同形态表现 出来的
用地分散,浪费土地 基础设施不易统一配套,建设成本高
跨区出行距离远,联系不便
组团状
城市建设用地因自然条件、矿藏资源、交通干线和环境生态绿地的分 割呈组团状分散分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城市的主中心多位于主要组团, 城市的副中心位于其他组团,路 网系统在城市的各个组团内部自 成系统,各个组团之间以城市干 道交通相连接,城市的市政基础 设施根据实际情况各组团自成系 统或共用一个系统
适于汽车交通的发展,不适于地形复杂地区
密尔顿.凯恩斯
环形放射状
由放射形和环性的道路网组成。城市交通的通达性较好
易于组织城市的轴线系统和景观 有可能造成市中心的拥挤和过度集聚。用地规整性差,不利 于建筑的布置
分散式的城市总体布局
优点 布局灵活,具有弹性 环境优美,贴近自然 各要素布局关系井然有序 缺点
城市形态是表象的,能反映城市发展变化的空间特征
城市布局模式
集中式的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各项主要用地集中成片布置
便于设置较为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 城市各项用地紧凑,节约,有利于 保证生活经济活动联系的效率和方 便居民生活
网格状
形态规整,由相互垂直道路网构成 易于各类建筑物的布置,但易导致布局上的单调性
城市规模
以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来界定
城市人口规模
包括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所有居住人口:
户籍非农业人口; 户籍农业人口; 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
用地规模 根据人口规模预测的结果和合理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确定
用地规模 = 人口×人均用地指标
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工程技术与建筑空间 组合的综合反映,是通过城市主要用地组成的不同形态表现 出来的
用地分散,浪费土地 基础设施不易统一配套,建设成本高
跨区出行距离远,联系不便
组团状
城市建设用地因自然条件、矿藏资源、交通干线和环境生态绿地的分 割呈组团状分散分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城市的主中心多位于主要组团, 城市的副中心位于其他组团,路 网系统在城市的各个组团内部自 成系统,各个组团之间以城市干 道交通相连接,城市的市政基础 设施根据实际情况各组团自成系 统或共用一个系统
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PPT课件( 65页)
![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PPT课件( 65页)](https://img.taocdn.com/s3/m/066b655e9b6648d7c1c746f0.png)
• 20、下列哪项属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 A.重点城镇发展定位 • B.市域城镇化水平 • C.市域内应控制开发的地域 • D.村镇建设及用地标准
• 21、下列哪项不是城镇体系规划有关城镇发展条件分析的主要内容: • A不同时期城镇演变的规律 • B.区域资源条件 • C.区域农业结构和发展方向 • D.各级城乡居民点不同时期人口变动的规律
– 2、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 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注意原则
– (1)符合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与全国城市发展政策相符, 与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其他相关法定规划相协 调
– (2)协调区域内各城市在城市规模、发展方向以及基础设 施布局等方面的矛盾,有利于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协调 发展,避免重复建设
• 9. 城市园林绿化、开敞空间、非建设用地 • 10、住房及居住环境
• 11、市政公用工程系统 • 12、城市环境
–
– 调查方法:
• 1. 现场踏勘或观察 2. 抽样问卷调查 3. 访谈和座谈会 4. 文献资料的运用
– 自然条件分析
• 土地资源的功能:承载、生产、生态
• 城市用地的特殊性:区位、集约、固定、整体性
E.排水设施
• 84、下列哪些项属于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专项规划范畴 • A.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 • B.科教义卫等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 C.农产品交易市场规划 • D.交通网络规划 • E.生产力布局规划
• 2007 • 城镇体系空间布局 • 城镇职能分工的特点是 • 市域城镇包括:多选 • 不属城镇体系的内容的是 • 有关空间管制的问题 • 远期规划阶段和近期规划阶段
•
• 19.下列关于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 21、下列哪项不是城镇体系规划有关城镇发展条件分析的主要内容: • A不同时期城镇演变的规律 • B.区域资源条件 • C.区域农业结构和发展方向 • D.各级城乡居民点不同时期人口变动的规律
– 2、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 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注意原则
– (1)符合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与全国城市发展政策相符, 与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其他相关法定规划相协 调
– (2)协调区域内各城市在城市规模、发展方向以及基础设 施布局等方面的矛盾,有利于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协调 发展,避免重复建设
• 9. 城市园林绿化、开敞空间、非建设用地 • 10、住房及居住环境
• 11、市政公用工程系统 • 12、城市环境
–
– 调查方法:
• 1. 现场踏勘或观察 2. 抽样问卷调查 3. 访谈和座谈会 4. 文献资料的运用
– 自然条件分析
• 土地资源的功能:承载、生产、生态
• 城市用地的特殊性:区位、集约、固定、整体性
E.排水设施
• 84、下列哪些项属于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专项规划范畴 • A.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 • B.科教义卫等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 C.农产品交易市场规划 • D.交通网络规划 • E.生产力布局规划
• 2007 • 城镇体系空间布局 • 城镇职能分工的特点是 • 市域城镇包括:多选 • 不属城镇体系的内容的是 • 有关空间管制的问题 • 远期规划阶段和近期规划阶段
•
• 19.下列关于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城市规划》PPT课件
![《城市规划》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47d1b902768e9950e73811.png)
整理ppt
7
2 . 城市规划的实施
(1)选址和布局 要符合城市规划,批准时要
有市规划局的选址意见书。
(2)申请用地 在规划局核发建设用地许可
证后,向县级以上的土地局申请用地,查
实后,方可由土地局划拨土地。
(3)施工建设 由规划局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
可证,方可办理开工手续。
(4)验收 建设单位应当在竣工验收六个月内
整理ppt
9
(2)确定城市性质的主要因素:
①国家有关土地和城市发展的战略方针、国民 经济和社会长远规划、区域规划
②该城市的企业地位和作用 ③该城市的自身条件,一般是包括自然条件、
建筑、历史、现状、社会经济条件。特别是 产业结构条件。
整理ppt
10
2.城市规模
(1)城市规模的含义:是指城市人口规模和 用地规模。由于用地规模随人口规模的变化 而变化,所以,城市规模通常以城市人口规 模表示。
整理ppt
16
(3)航空港:用地平坦,并有一定的排水坡度;净 空限制内没有障碍物,气象条件要好;机场位 置宜选择城市主导风向的两侧,以免飞机的噪 声对城市的干扰;应及尽量避开有电波和磁场 干扰的地区;在满足机场选址的技术要求前提 下,尽量缩短机场与城市的距离并与城市有直 接的快速交通联系。
(4)公路:过境公路离开城市,采用入城道路引 入;客运站场的位置既要使用方便,有不影响 城市生产和生活。
(4)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设计方案。 (5)确定城市各项市政设施和工程措施的原则和
技术方案。 (6)根据城市基本建设的计划,为各单位工程设
计提供依据。
整理ppt
5
3 . 我国城市发展方针 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 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 的合理布局
第五章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ppt课件
![第五章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ff190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6.png)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二、详细规划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标准术语》: 城市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
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
环境和各项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
城市规划区:指城市 市区、近的区域。
(4)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以及车站、铁路枢纽、 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确定城市主、
次干道系统的走向、断面、主要交叉口形式,确定主要 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容量。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二)城市建设用地。包括: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 发展规模、发展方向,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确定的土地使 用限制性规定;城市各类园林和绿地的具体布局。
(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城市主干道 的走向、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走向、大型停车场布局; 城市取水口及其保护区范围、给水和排水主管网的布局; 电厂位置、大型变电站位置、燃气储气罐站位置;文化、 教育、卫生、体育、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的 布局。
镇规划
乡规划
村庄规划
总体规划
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一、总体规划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标准术语》: 城市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
城市总体规划培训课件(ppt 28页)
![城市总体规划培训课件(ppt 28页)](https://img.taocdn.com/s3/m/849564eaa8956bec0875e310.png)
1. 年龄构成
① 指城市人口各年龄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②一般分6组:托儿组(0-3岁)、幼儿组(4-6岁)、小学组 (7-11岁)、中学组(12-17岁)、成年(Male:18/19-60,Female: 18-55)、老年组(Male:61以上,Female:56以上)。 百岁图、年 龄构成图
城镇体系规划
以区域为整体,建设良好的区域化基础设施和 生态环境;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 序进行引导、协调和控制,防止对区域整体 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 家产业政策。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影响子孙后代的需求能 力的发展,应是支持型发展;少用不可再生资源; 减少污染;基本内涵是生态的可持续性,还扩展 到社会、文化、经济领域的可持续性;核心是发 展,但要从全局、长远观点认识发展。达到可持 续发展是最本质的战略目标。
总之,确定城市性质时不能就城市论城市;既要避免把现状 城市职能照搬到城市性质上,又要避免脱离现状职能。
对城市性质的描述要简明,一要突出特色;二不回避难 免的“雷同”;三要避免罗列。同时在城市性质的 表述中对城市 的主要职能的概括深度要适当,城市性质所代表的城市地域要明
§4-4城市人口构成与规模
• 城市人口的含义 • 城市人口调查研究的意义 • 城市人口的构成与素质 • 城市的流动人口 • 城市人口规模
b.劳动人口(按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
基本人口:指在城市的主要职能部门的从业人员。 它不是由城市的规模决定,相反的对城市的规模起决定性的作用。
服务人口:在为当地服务的企业、机关、文化、商 业等机构中工作的人员。其多少随城市的规模而变动。
② 劳动构成:(人口构成)指人口按分类在人口中的比例,是 估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重要依据之一。 ③影响因素
① 指城市人口各年龄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②一般分6组:托儿组(0-3岁)、幼儿组(4-6岁)、小学组 (7-11岁)、中学组(12-17岁)、成年(Male:18/19-60,Female: 18-55)、老年组(Male:61以上,Female:56以上)。 百岁图、年 龄构成图
城镇体系规划
以区域为整体,建设良好的区域化基础设施和 生态环境;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 序进行引导、协调和控制,防止对区域整体 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 家产业政策。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影响子孙后代的需求能 力的发展,应是支持型发展;少用不可再生资源; 减少污染;基本内涵是生态的可持续性,还扩展 到社会、文化、经济领域的可持续性;核心是发 展,但要从全局、长远观点认识发展。达到可持 续发展是最本质的战略目标。
总之,确定城市性质时不能就城市论城市;既要避免把现状 城市职能照搬到城市性质上,又要避免脱离现状职能。
对城市性质的描述要简明,一要突出特色;二不回避难 免的“雷同”;三要避免罗列。同时在城市性质的 表述中对城市 的主要职能的概括深度要适当,城市性质所代表的城市地域要明
§4-4城市人口构成与规模
• 城市人口的含义 • 城市人口调查研究的意义 • 城市人口的构成与素质 • 城市的流动人口 • 城市人口规模
b.劳动人口(按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
基本人口:指在城市的主要职能部门的从业人员。 它不是由城市的规模决定,相反的对城市的规模起决定性的作用。
服务人口:在为当地服务的企业、机关、文化、商 业等机构中工作的人员。其多少随城市的规模而变动。
② 劳动构成:(人口构成)指人口按分类在人口中的比例,是 估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重要依据之一。 ③影响因素
衢州城市总体规划 ppt课件
![衢州城市总体规划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0327c20b4e767f5bcfce27.png)
中心区(包括上洋市场)21.5平方公里, 西区 5.7平方公里, 南区(包括高新园区、巨化工业和生活区)12平方公里, 衢江新区 5.6平方公里, 东港园区 17.2平方公里。 城市建成区中工业用地面积约21.44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的 34.47%,居住用地约14.05平方公里,占22.6%,公共设施用地约6.08平方 公里,占9.77%。
市区旅游规划图
●市区旅游发展规划
衢州城市总体规划
总体布局:构筑市区旅游业 发展的空间布局,形成“一城一 区八点”的总体格局。
一城:通过名城保护、古城 文化、休闲度假项目的开发建设 以及提升中心城区旅游配套服务 水平,构筑休闲文化中心旅游城 市。
一区:以烂柯山为中心的城 郊度假旅游区
八点:重要旅游乡镇节点, 包括石梁、七里、湖南、莲花、 全旺、灰坪、九华、黄坛口等八 个乡镇。
其中包括: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72平方 公里(实测面积为112.5平方公 里,其中中心区25,西区12.5 ,南区24,东区51)。
明确六线的保护范围和综合 管制措施:
城乡建设用地“红线” 水系保护“蓝线” 绿地保护“绿线”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紫线” 基础设施用地保护“黄线” 地质灾害防治“黑线”等
衢州城市总体规划
市区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图
●市区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铁路规划:续设杭长高铁和九 景衢铁路;预留衢宁、衢黄、衢 建、杭金衢城际铁路通道。
三轴:市域应以衢州城区为核心,形成 “衢州城区-龙游城区-湖镇镇”、“衢州城 区-江山城区-贺村镇”和“衢州城区-航埠 镇-常山城区”三位为一体发展轴线,向东、 西南和西北轴向推进。
一点:开化县以城关镇为中心,点状重点 培育。
●城镇等级结构:“市域中心 -县域中心-中心镇-一般镇” 四级。
市区旅游规划图
●市区旅游发展规划
衢州城市总体规划
总体布局:构筑市区旅游业 发展的空间布局,形成“一城一 区八点”的总体格局。
一城:通过名城保护、古城 文化、休闲度假项目的开发建设 以及提升中心城区旅游配套服务 水平,构筑休闲文化中心旅游城 市。
一区:以烂柯山为中心的城 郊度假旅游区
八点:重要旅游乡镇节点, 包括石梁、七里、湖南、莲花、 全旺、灰坪、九华、黄坛口等八 个乡镇。
其中包括: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72平方 公里(实测面积为112.5平方公 里,其中中心区25,西区12.5 ,南区24,东区51)。
明确六线的保护范围和综合 管制措施:
城乡建设用地“红线” 水系保护“蓝线” 绿地保护“绿线”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紫线” 基础设施用地保护“黄线” 地质灾害防治“黑线”等
衢州城市总体规划
市区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图
●市区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铁路规划:续设杭长高铁和九 景衢铁路;预留衢宁、衢黄、衢 建、杭金衢城际铁路通道。
三轴:市域应以衢州城区为核心,形成 “衢州城区-龙游城区-湖镇镇”、“衢州城 区-江山城区-贺村镇”和“衢州城区-航埠 镇-常山城区”三位为一体发展轴线,向东、 西南和西北轴向推进。
一点:开化县以城关镇为中心,点状重点 培育。
●城镇等级结构:“市域中心 -县域中心-中心镇-一般镇” 四级。
城市总体布局规划ppt
![城市总体布局规划ppt](https://img.taocdn.com/s3/m/c4fb5bf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7b.png)
四、城市总体布局
•
地区的发展变化 对于城市总体布局的影响有以下三
方面:
1、地区工农业生产对城市总体布局的影响 ①国家工业化,把重要的骨干工厂和若干重要工业部门集中
在城市由国家办,配套、零部件工业由乡镇企业或周围中小 城市办,使大城市腾出手来发展新技术和高精产品。
②农业生产影响城市规划布局 a)农业用地、劳动力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b)城市周围农业是城市副食的生产基地,对城市居民 生活有密切的调节作用。 c)农业基本建设,农村居民点建设与城市对外交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 接衡庐 。襟三 江而带 五湖, 控蛮荆 而引瓯 越。物 华天宝 ,龙光 射牛斗 之墟; 人杰地 灵,徐 孺下陈 蕃之榻 。雄州 雾列, 俊采星 驰。台 隍枕夷 夏之交 ,宾主 尽东南 之美。 都督阎 公之雅 望,棨 戟遥 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 旬休假 ,胜友 如云; 千里逢 迎,高 朋满座 。腾蛟 起凤, 孟学士 之词宗 ;紫电 青霜, 王将军 之武库 。家君 作宰, 路出名 区;童 子何知 ,躬逢 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 清,烟 光凝而 暮山紫 。俨骖 騑于上 路,访 风景于 崇阿; 临帝子 之长洲 ,得天 人之旧 馆。层 峦耸翠 ,上出 重霄; 飞阁流 丹,下 临无地 。鹤汀 凫渚, 穷岛屿 之萦回 ;桂殿 兰宫, 即冈峦 之体势 。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 泽纡其 骇瞩。 闾阎扑 地,钟 鸣鼎食 之家; 舸舰迷 津,青 雀黄龙 之舳。 云销雨 霁,彩 彻区明 。落霞 与孤鹜 齐飞, 秋水共 长天一 色。渔 舟唱晚 ,响穷 彭蠡之 滨;雁 阵惊寒 ,声断 衡阳之 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 生,纤 歌凝而 白云遏 。睢园 绿竹, 气凌彭 泽之樽 ;邺水 朱华, 光照临 川之笔 。四美 具,二 难并。 穷睇眄 于中天 ,极娱 游于暇 日。天 高地迥 ,觉宇 宙之无 穷;兴 尽悲来 ,识盈 虚之有 数。望 长安 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 溟深, 天柱高 而北辰 远。关 山难越 ,谁悲 失路之 人?萍 水相逢 ,尽是 他乡之 客。怀 帝阍而 不见, 奉宣室 以何年 ?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 老,李 广难封 。屈贾 谊于长 沙,非 无圣主 ;窜梁 鸿于海 曲,岂 乏明时 ?所赖 君子见 机,达 人知命 。老当 益壮, 宁移白 首之心 ?穷且 益坚, 不坠青 云之志 。酌贪 泉而觉 爽,处 涸辙以 犹欢。 北海 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 晚。孟 尝高洁 ,空余 报国之 情;阮 籍猖狂 ,岂效 穷途之 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 ,等终 军之弱 冠;有 怀投笔 ,慕宗 悫之长 风。舍 簪笏于 百龄, 奉晨昏 于万里 。非谢 家之宝 树,接 孟氏之 芳邻。 他日趋 庭,叨 陪鲤对 ;今兹 捧袂, 喜托龙 门。杨 意不逢 ,抚凌 云而自 惜;钟 期既 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 矣,梓 泽丘墟 。临别 赠言, 幸承恩 于伟饯 ;登高 作赋, 是所望 于群公 。敢竭 鄙怀, 恭疏短 引;一 言均赋 ,四韵 俱成。 请洒潘 江,各 倾陆海 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城市总体规划》PPT课件
![《城市总体规划》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506895cf84b9d529ea7a22.png)
26
3)这种推算法对于新建工矿城镇,根据建设的企业规模推算建 成后的城镇人口是可行的。
27
3. 递推法 ① 核心:将城市发展分成若干阶段,根据城市发展不同阶段、
影响人口因素的变化,分别确定有关参数,逐段向前递推预测。 ② 动态修正有关参数进行推算,虽不及采用数学的相关因子、
回归分析法的严密,但这种定性分析结合动态的参数调整来预测, 显得更科学,计算也简单。 未来几年人口预测=现有人数*(1+人口增长率)n
42~52
31~36
17~22
42~52
24
2.职工带眷系数法 1)本法根据新增就业岗位数及带眷情况而计算的。 2)公式:规划总人口数=带眷职工人数*(1+带眷系数)+单
身职工数 Ⅰ =职工总数*居民系数 Ⅱ
注:带眷系数:每个带眷职工所带眷属的平均人数。 居民系数=带眷比*(1-同地双职工人数百分比/2)*平均
1.劳动平衡法: (过去较多采用) 1)它主要建立在“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理、
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以及相互平衡的原则基础之上,以社会经济发 展计划的基本人口数和劳动构成比例的平衡关系来确定。
2)城市人口发展规模=基本人口的规划人数/基本人口百分比 =基本人口的规划人数/1-(服务人口百分比+被抚养人口百
利用自然增长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来估算人口发展规模。计算城
市人口发展规模就是根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
理,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为依据,分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规律和
经济发展规律。合理确定城市劳动构成,再分析城市对劳动量的
需要和可能,求得其相对平衡。
22
二)估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方法
我国目前使用的方法有劳动平衡法、职工带眷系数法、递推法, 各类城市可根据情况以某种方法为主,辅以其他方法进行较核。
城市总体规划实例PPT
![城市总体规划实例PPT](https://img.taocdn.com/s3/m/775e68b3cc7931b765ce15cc.png)
城市总体规划实例研究
2
世界城市·文化之都
大西安总体规划·战略篇
3
第一部分:目标定位 第二部分:区域协调 第三部分:空间格局 第四部分:近期行动
4
大西安 总体规划·战略篇
汇报内 容 CONTENT
目标定位
1 国家责任 2 资源特征与问题 3 西安路径
5
大西安发展的两大主线: 世界城市——内陆开放 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 文化之都——民族振兴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主
1.2 文化之都
15
历史遗存丰富,中华文明的发源、成长和成熟地
省级以上遗存
仅西安就有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41处,省级65 处,市县级176 处,登记在册文 物点2944处,其 中秦始皇陵被列 入“世界遗产名 录”。
1.2 文化之都
16
唐长安——中国第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文化使者 唐朝世界城市
(封建社会的世界三大名城):
都城礼制文化的代表
西安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是我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古 都,承担民族振兴责任。
中华文化之源
中华文明之源在于西 安,她浓缩了七千年中华文 明的遗传基因,西安古代最 辉煌不只是周、秦、汉、 唐,还包括伏羲、炎帝、黄 帝之“ 三皇时代”;除了大 明宫、大雁塔、秦陵,更还 有黄帝陵 、半坡遗存、姜寨 遗存、崇部落遗址……
“努力把西部地区建设成现 代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 域、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示 范区域、生态文明建 设的先行区域, 加快构建具有全 局和战略意义的 新经济增长极”
——温家宝
350-300km/h 200-160km/h
中亚、西亚、欧洲
乌鲁木齐
银川
京津冀地区
拉萨 南亚、东南亚
2
世界城市·文化之都
大西安总体规划·战略篇
3
第一部分:目标定位 第二部分:区域协调 第三部分:空间格局 第四部分:近期行动
4
大西安 总体规划·战略篇
汇报内 容 CONTENT
目标定位
1 国家责任 2 资源特征与问题 3 西安路径
5
大西安发展的两大主线: 世界城市——内陆开放 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 文化之都——民族振兴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主
1.2 文化之都
15
历史遗存丰富,中华文明的发源、成长和成熟地
省级以上遗存
仅西安就有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41处,省级65 处,市县级176 处,登记在册文 物点2944处,其 中秦始皇陵被列 入“世界遗产名 录”。
1.2 文化之都
16
唐长安——中国第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文化使者 唐朝世界城市
(封建社会的世界三大名城):
都城礼制文化的代表
西安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是我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古 都,承担民族振兴责任。
中华文化之源
中华文明之源在于西 安,她浓缩了七千年中华文 明的遗传基因,西安古代最 辉煌不只是周、秦、汉、 唐,还包括伏羲、炎帝、黄 帝之“ 三皇时代”;除了大 明宫、大雁塔、秦陵,更还 有黄帝陵 、半坡遗存、姜寨 遗存、崇部落遗址……
“努力把西部地区建设成现 代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 域、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示 范区域、生态文明建 设的先行区域, 加快构建具有全 局和战略意义的 新经济增长极”
——温家宝
350-300km/h 200-160km/h
中亚、西亚、欧洲
乌鲁木齐
银川
京津冀地区
拉萨 南亚、东南亚
第13章 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ppt课件
![第13章 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934d5ca58da0116d174946.png)
第13章 城市总体规划
❖一、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 ❖二、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四、总体规划的编制
1
❖一、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和和特点 (一)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 (二)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战略性规划 (三)新时期对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四)城市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2
❖(一)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
❖ 城市总体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 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 措施。
❖ 20世纪以来,城市人口与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迅速扩大,规 划越来越认识到需要从更长远的角度和更大的范围对城市发 展进行控制和引导。
❖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更加注重区域整体的空间规划和经济 发展规划的结合,战略性规划扩大到了更大的范围和不同的 空间层次。
❖ 目前,我国也开始对战略性规划进行积极实践和广泛讨论, 许多城市将战略研究的成果直接用于指导城市总体规划,这 对于体现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性具有重要意义。
❖ 在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以及重点发展项目等 方面,应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出轮廓性安排的基 础上,通过城市总体规划落实到具体的土地资源配置和空 间布局上。
❖ 3、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着共同的规划对象, 都是针对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或利用进行的 规划,但是在内容和作用上存在着差异。
❖ 在编制内容上,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效低耗、社 会和谐的要求,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 节约型城市。
(四)城市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 1、总体规划与区域规划
❖ 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都是在明确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 的基础上,对特定地域的发展进行的综合部署,但在地域 范围、规划内容的重点和深度方面有所不同。
❖一、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 ❖二、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四、总体规划的编制
1
❖一、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和和特点 (一)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 (二)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战略性规划 (三)新时期对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四)城市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2
❖(一)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
❖ 城市总体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 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 措施。
❖ 20世纪以来,城市人口与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迅速扩大,规 划越来越认识到需要从更长远的角度和更大的范围对城市发 展进行控制和引导。
❖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更加注重区域整体的空间规划和经济 发展规划的结合,战略性规划扩大到了更大的范围和不同的 空间层次。
❖ 目前,我国也开始对战略性规划进行积极实践和广泛讨论, 许多城市将战略研究的成果直接用于指导城市总体规划,这 对于体现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性具有重要意义。
❖ 在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以及重点发展项目等 方面,应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出轮廓性安排的基 础上,通过城市总体规划落实到具体的土地资源配置和空 间布局上。
❖ 3、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着共同的规划对象, 都是针对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或利用进行的 规划,但是在内容和作用上存在着差异。
❖ 在编制内容上,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效低耗、社 会和谐的要求,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 节约型城市。
(四)城市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 1、总体规划与区域规划
❖ 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都是在明确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 的基础上,对特定地域的发展进行的综合部署,但在地域 范围、规划内容的重点和深度方面有所不同。
陕西三原城市总体规划ppt课件.ppt
![陕西三原城市总体规划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cbdba2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f.png)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
中心城区道路系统规划图
规划结合地形,依据高速路、一级路、 现有道路、铁路、高压走廊、河沟走 向确定城市道路走向,形成以方格网 为主的道路格局。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图
“双环内外相合、两带十字相 撑、六轴纵横交错”的城市绿 地系统。 “双环”——指城市规划建成 区外部沿道路形成的环形绿带, 以及为显现三原古城特殊城廓 而开辟的环绕古城一圈的绿带。 “两带”——分别指清峪河两 岸的绿化景观带和沿西铜高速 呈带状展开的防护景观绿带, 是城市绿化格局的大骨架。 “六轴”——分别指沿灌溉渠、 主要干道的六条纵横交错的绿 化景观轴。
县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城乡综合交通规划构想: 完善地方公路网络,以“四纵五横”为骨架,提高 公路等级,加大公路密度。
“四纵”即三方公路、三新公路、三马公路、 安陵公路。“五横”即三陵路、三都路、朱 柏公路、张陵路、洪马公路。
主要对外交通:西铜高速、包茂高速、咸铜 公路、咸铜铁路、西咸铁路
县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图
渭北城镇空间发展格局: 渭北城镇空间发展呈现“一核、二区、
三带、四极、多点”的格局。三原为其“四极” 中北部发展的一极。
机遇与挑战:
三原地处西铜与关中交汇节点城市,交通区位优势 相对突出。但处于渭北核心发展区外缘,且有被核心发展 区边缘化的倾向。
城市性质:
陕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以加工制造、旅游及都市休 闲产业为特色的西安国际现代化大都市北部新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用地规模
控
近期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控制为120㎡,建设用地
制为18k㎡ 远期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控制为115.18㎡,建设用地 控制在26.49 k㎡。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城市总体规划PPT
![城市总体规划PPT](https://img.taocdn.com/s3/m/4bb0d9de33d4b14e85246841.png)
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节约型城市。
一、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
• 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1. 总体规划与区域规划 ➢ 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 ➢ 一个城市总是和它对应的一定区域范围联系,同时,一定的区域范围
内必然有其相应的地域中心城市。 ➢ 城市规划必须从区域性的经济建设发展总体规划着眼,不应就城市论
二、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 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 3. 战略措施 ➢ 战略措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步骤和途径,是把比较抽象的战略目标、 重点加以具体化,使之可操作的过程。
新加坡概念规划
二、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 城市职能 1. 城市职能的概念 ➢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
承担的分工。 ➢ 城市职能是由该城市为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来体现的,由专业化部
城市。 ➢ 区域规划应与城市规划相互配合协同进行,从区域的角度,确定产业
布局、基础设施和人口布局等总体框架。
一、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
• 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2. 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包括短期的年度计划、中期的5-10年规划和
10年以上的长期规划。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源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发展计划”自“十一
用也不尽相同。 (1)西方国家战略规划历程 ➢ 战略规划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起伏涨落的历程。 ➢ 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由于里根和撒切尔时代的保守主义和新自由
主义盛行,空间规划处于瓦解的边缘。 ➢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剧,为了谋求更加有利的生存环
境和发展机遇,针对城市、区域、国家甚至跨国界的空间战略规划受 到更加广泛和空前的重视。
的战略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现行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充分肯定了这项工作的意义,并要求在
一、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
• 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1. 总体规划与区域规划 ➢ 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 ➢ 一个城市总是和它对应的一定区域范围联系,同时,一定的区域范围
内必然有其相应的地域中心城市。 ➢ 城市规划必须从区域性的经济建设发展总体规划着眼,不应就城市论
二、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 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 3. 战略措施 ➢ 战略措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步骤和途径,是把比较抽象的战略目标、 重点加以具体化,使之可操作的过程。
新加坡概念规划
二、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 城市职能 1. 城市职能的概念 ➢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
承担的分工。 ➢ 城市职能是由该城市为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来体现的,由专业化部
城市。 ➢ 区域规划应与城市规划相互配合协同进行,从区域的角度,确定产业
布局、基础设施和人口布局等总体框架。
一、总体规划的作用与特点
• 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2. 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包括短期的年度计划、中期的5-10年规划和
10年以上的长期规划。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源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发展计划”自“十一
用也不尽相同。 (1)西方国家战略规划历程 ➢ 战略规划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起伏涨落的历程。 ➢ 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由于里根和撒切尔时代的保守主义和新自由
主义盛行,空间规划处于瓦解的边缘。 ➢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剧,为了谋求更加有利的生存环
境和发展机遇,针对城市、区域、国家甚至跨国界的空间战略规划受 到更加广泛和空前的重视。
的战略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现行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充分肯定了这项工作的意义,并要求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区域发展研究 1.1.2中观发展背景
作为武汉地区长江以南唯一的 集装箱码头,是武汉新港的三大核 心港区之一。未来花山生态新城和 白浒山港区在产业配套上相互支撑 和依托,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实现 港城互动的良好格局。
武汉花山新城总体城市设计
HOLISTIC URBAN DESIGN OF WU HAN HUA SHAN NEW TOWN
“两型”社会建设—
“十二五”期间将推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和发 展,明确各城市发展定位,发挥集成效应,提升核心竞争力, 从而实现武汉城市圈新突破,推进“五个一体化”建设的新局 面。
“低碳-生态”的时代背景 —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两会提出“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 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 ,针对 “十二五”期间将积极建设低碳 示范城镇,构筑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目前零碳经济城市已经在我国落成,其发展趋势必将促使城 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在国家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的前提下, 武汉以建设“两型社会”为契机,实施低消耗低污染的生态发展。
武汉花山作为城市圈“两型” 社会试验的启动项目,2010年5月 纳入国家自主创新新型城市化示范 区。武汉花山将打造成武汉“两型” 社会先行生态新城,从而促进大东 湖生态建设,武汉新港的建设和生 态旅游业的发展。
1.3现状土地开发研究 1.3.2可用地分析
可用地分析—
已批已建: 花城家园一期一组团
水绕城、水穿城、水伴城: 配合大东湖水网工程建渠引水,形成水城相融的 城市形态;
城市化与生态化同步发展: 规划6条南北绿道,建设白羊体规划原则 下,对于未开发地块的功能定位和空间塑造, 从而全面创新升级,为花山生态新城迎来新 的城市面貌格局。
武汉花山新城总体城市设计
基地面积为67平方公里,预计规划人口为20万人。本规划将针对 以下四个地块进行定位及城市设计,面积约为11.5平方公里。
软件产业园
花山镇
严东湖片区
港口产业园
武汉花山新城总体城市设计
HOLISTIC URBAN DESIGN OF WU HAN HUA SHAN NEW TOWN
现状土地开发研究
1.现状分析
HOLISTIC URBAN DESIGN OF WU HAN HUA SHAN NEW TOWN
现状土地开发研究
项目概况—
1.现状分析
1.3现状土地开发研究 1.3.1项目概况
项目西北部接近钢铁、化工区、北部将是新港的港区,东南部有 高新技术园区,东西两侧为严西湖和严东湖。武汉外环线从基地内 穿过,和机场间的交通联系十分方便;而基地与武汉市中心仅15公 里,与鲁巷副中心及规划中的杨春湖副中心个10公里,并有现状道 路到达,整体交通区位便利.
武汉花山新城总体城市设计
HOLISTIC URBAN DESIGN OF WU HAN HUA SHAN NEW TOWN
上位规划分析:
长江
1.现状分析
1.2上位规划分析
规划总面积67平方公里,包括新港、新城和生态 保育三大功能区。
集约用地、紧凑布局: 以组团形式形成三大集中建设区,预留更多自然 开敞空间;
武汉花山新城总体城市设计
HOLISTIC URBAN DESIGN OF WU HAN HUA SHAN NEW TOWN
一、现状分析
区域发展研究 宏观发展背景:
1.现状分析
1.1区域发展研究 1.1.1宏观发展背景
“中部崛起”发展战略—
中部崛起战略已被写入“十一五”规划,武汉作为全国 “东 靠西移,南北对流”总体战略的交汇点,经济地理中心的区位优 势进一步强化。交通的跨越式发展和产业集群效应,将增强武汉 城市圈的辐射影响力。
二、规划研究
2.1规划思考 2.2规划目标 2.3规划策略 2.4规划结构
三 、总体规划
3.1 用地调整 3.2 经济技术指标 3.3 道路交通规划 3.4 绿色慢行系统 3.5景观体系规划 3.5.1绿地系统 3.5.2道路空间设计 3.5.3 水岸类型规划 3.5.4 景观照明设计 3.5.5 室外家具
武汉花山新城总体城市设计
HOLISTIC URBAN DESIGN OF WU HAN HUA SHAN NEW TOWN
区域发展研究 中观发展背景:
“武汉新港” 和“亿吨大港”发展目标—
武汉新港以“黄金水道”建设“亿吨大港、千万标箱”,集一 个新港商务区、两大集装箱港区、五个临港新城、十二个临港产 业园、十大产业于一体。
2008年
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武汉花山建设一座生态新 城,作为城市圈“两型”社会实验的启动项目
2009年12月
通过对生态花山新城的概念总体规划,确立基 地成为武汉新型城市化示范区
2010年05月
纳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范围,同时基地 进行开发建设启动
基地部分项目建设已开始启动,在现 有发展的背景下,应挖掘剩余可开发用 地的潜力,强化国家级示范生态新城的 规划目标。本次规划将遵循前瞻、创新、 实用的原则,充分彰显“两型”社会下 的示范生态新城。
目前,花山生态新城已列为武汉新港首批启动的16个重点项目 之一。根据《花山码头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市场预测, 未来白浒山港区的花山码头一期工程将建成17个5000吨级集装 箱码头,年吞吐量总计310万标箱。同时港口腹地将建设保税加 工区,重点发展消费电子、光机电、精密机械和环保设备等产业。
1.现状分析
HOLISTIC URBAN DESIGN OF WU HAN HUA SHAN NEW TOWN
花 山
武汉花山新城 总体城市设计
目录 CONTENTS
一、 现状分析
1.1区域发展研究 1.1.1宏观发展背景 1.1.2中观发展背景 1.1.3微观发展背景 1.2上位规划分析 1.3现状土地开发研究 1.3.1项目概况 1.3.2可用地分析
区域发展研究 微观发展背景:
上位规划 — 建设目标:
国际一流生态城,新型城市化示范区
项目功能定位:
东湖国家自主创新区研发服务中心、武汉新港核心港区、大东湖水网 生态集中建设区
重点发展:
设计与研发、商务会奖与旅游、养生与居住、港口与保税加工等产业
1.现状分析
1.1区域发展研究 1.1.3微观发展背景
作为武汉地区长江以南唯一的 集装箱码头,是武汉新港的三大核 心港区之一。未来花山生态新城和 白浒山港区在产业配套上相互支撑 和依托,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实现 港城互动的良好格局。
武汉花山新城总体城市设计
HOLISTIC URBAN DESIGN OF WU HAN HUA SHAN NEW TOWN
“两型”社会建设—
“十二五”期间将推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和发 展,明确各城市发展定位,发挥集成效应,提升核心竞争力, 从而实现武汉城市圈新突破,推进“五个一体化”建设的新局 面。
“低碳-生态”的时代背景 —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两会提出“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 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 ,针对 “十二五”期间将积极建设低碳 示范城镇,构筑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目前零碳经济城市已经在我国落成,其发展趋势必将促使城 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在国家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的前提下, 武汉以建设“两型社会”为契机,实施低消耗低污染的生态发展。
武汉花山作为城市圈“两型” 社会试验的启动项目,2010年5月 纳入国家自主创新新型城市化示范 区。武汉花山将打造成武汉“两型” 社会先行生态新城,从而促进大东 湖生态建设,武汉新港的建设和生 态旅游业的发展。
1.3现状土地开发研究 1.3.2可用地分析
可用地分析—
已批已建: 花城家园一期一组团
水绕城、水穿城、水伴城: 配合大东湖水网工程建渠引水,形成水城相融的 城市形态;
城市化与生态化同步发展: 规划6条南北绿道,建设白羊体规划原则 下,对于未开发地块的功能定位和空间塑造, 从而全面创新升级,为花山生态新城迎来新 的城市面貌格局。
武汉花山新城总体城市设计
基地面积为67平方公里,预计规划人口为20万人。本规划将针对 以下四个地块进行定位及城市设计,面积约为11.5平方公里。
软件产业园
花山镇
严东湖片区
港口产业园
武汉花山新城总体城市设计
HOLISTIC URBAN DESIGN OF WU HAN HUA SHAN NEW TOWN
现状土地开发研究
1.现状分析
HOLISTIC URBAN DESIGN OF WU HAN HUA SHAN NEW TOWN
现状土地开发研究
项目概况—
1.现状分析
1.3现状土地开发研究 1.3.1项目概况
项目西北部接近钢铁、化工区、北部将是新港的港区,东南部有 高新技术园区,东西两侧为严西湖和严东湖。武汉外环线从基地内 穿过,和机场间的交通联系十分方便;而基地与武汉市中心仅15公 里,与鲁巷副中心及规划中的杨春湖副中心个10公里,并有现状道 路到达,整体交通区位便利.
武汉花山新城总体城市设计
HOLISTIC URBAN DESIGN OF WU HAN HUA SHAN NEW TOWN
上位规划分析:
长江
1.现状分析
1.2上位规划分析
规划总面积67平方公里,包括新港、新城和生态 保育三大功能区。
集约用地、紧凑布局: 以组团形式形成三大集中建设区,预留更多自然 开敞空间;
武汉花山新城总体城市设计
HOLISTIC URBAN DESIGN OF WU HAN HUA SHAN NEW TOWN
一、现状分析
区域发展研究 宏观发展背景:
1.现状分析
1.1区域发展研究 1.1.1宏观发展背景
“中部崛起”发展战略—
中部崛起战略已被写入“十一五”规划,武汉作为全国 “东 靠西移,南北对流”总体战略的交汇点,经济地理中心的区位优 势进一步强化。交通的跨越式发展和产业集群效应,将增强武汉 城市圈的辐射影响力。
二、规划研究
2.1规划思考 2.2规划目标 2.3规划策略 2.4规划结构
三 、总体规划
3.1 用地调整 3.2 经济技术指标 3.3 道路交通规划 3.4 绿色慢行系统 3.5景观体系规划 3.5.1绿地系统 3.5.2道路空间设计 3.5.3 水岸类型规划 3.5.4 景观照明设计 3.5.5 室外家具
武汉花山新城总体城市设计
HOLISTIC URBAN DESIGN OF WU HAN HUA SHAN NEW TOWN
区域发展研究 中观发展背景:
“武汉新港” 和“亿吨大港”发展目标—
武汉新港以“黄金水道”建设“亿吨大港、千万标箱”,集一 个新港商务区、两大集装箱港区、五个临港新城、十二个临港产 业园、十大产业于一体。
2008年
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武汉花山建设一座生态新 城,作为城市圈“两型”社会实验的启动项目
2009年12月
通过对生态花山新城的概念总体规划,确立基 地成为武汉新型城市化示范区
2010年05月
纳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范围,同时基地 进行开发建设启动
基地部分项目建设已开始启动,在现 有发展的背景下,应挖掘剩余可开发用 地的潜力,强化国家级示范生态新城的 规划目标。本次规划将遵循前瞻、创新、 实用的原则,充分彰显“两型”社会下 的示范生态新城。
目前,花山生态新城已列为武汉新港首批启动的16个重点项目 之一。根据《花山码头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市场预测, 未来白浒山港区的花山码头一期工程将建成17个5000吨级集装 箱码头,年吞吐量总计310万标箱。同时港口腹地将建设保税加 工区,重点发展消费电子、光机电、精密机械和环保设备等产业。
1.现状分析
HOLISTIC URBAN DESIGN OF WU HAN HUA SHAN NEW TOWN
花 山
武汉花山新城 总体城市设计
目录 CONTENTS
一、 现状分析
1.1区域发展研究 1.1.1宏观发展背景 1.1.2中观发展背景 1.1.3微观发展背景 1.2上位规划分析 1.3现状土地开发研究 1.3.1项目概况 1.3.2可用地分析
区域发展研究 微观发展背景:
上位规划 — 建设目标:
国际一流生态城,新型城市化示范区
项目功能定位:
东湖国家自主创新区研发服务中心、武汉新港核心港区、大东湖水网 生态集中建设区
重点发展:
设计与研发、商务会奖与旅游、养生与居住、港口与保税加工等产业
1.现状分析
1.1区域发展研究 1.1.3微观发展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