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2.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学会一种计算浮力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科学探究,培养探究意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加对物理学的亲近感,保持对物理和生活的兴趣.2.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3.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勇于、乐于参与科学探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我们已经认识了浮力,并且得到了三种计算浮力的方法,它们分别是(师生共同回忆,教师板书):1.当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其所受浮力F浮=G物;2.用弹簧秤测定物体浮力.把物体挂在弹簧秤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F1,将物体浸入水中,弹簧秤的示数为F2,则物体所受浮力为F浮=F1-F2;3.利用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求得浮力:F浮=F下-F上.师生讨论:这三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第一种只适用于计算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第二种不适用于质量过大的物体,第三种不适用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既简单又普遍适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2000年前由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发现的,所以称之为阿基米德原理.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二、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造船比赛:用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船,用砂石作货物,看一看,谁做的船载的货物多?并思考: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造“船”比赛.学生每组一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设计造船.并观察交流船只的差异,讨论,大胆猜测,交流讨论: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将饮料瓶慢慢压入水桶,体会浮力的变化,观察水位变化情况,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变化情况.从中获得启示,进一步想象: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教师板书学生的猜测,并引导学生合并归类,引导各小组认领实验课题.探究:根据课本探究,如果其它猜想要求学生回家探究.第二天交出探究报告.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即: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密度、质量、体积、物体的形状等无关.三、阿基米德原理1.创设问题情境教师:首先,我们一起来做两个实验:实验一:每组分发一块大小相等的橡皮泥(当众分发,增加可信度),给大家3-5分钟的时间,利用橡皮泥做一条小船,看哪一组的船装“货物”最多“货物”是规格相同的钉子.分组实验:(由于问题具有挑战性且贴近学生实际,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各组成员分工协作,争先恐后,开始行动.有的用手捏,有的先用笔杆轧成“饼”,再把四周折起,做成“船”,做完后纷纷放入水中,投放“货物”.“……10、11、12……20……”.在这九个组中,有八个组“装货”在十个以上,有两个组在20枚钉子以上.在整个过程中,同学们兴奋不已,继而每个同学却为自己的“小船”最终“沉没”而惋惜顿足.虽然老师还没有提出做船的目的,但事实上他们在做的过程中都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怎样做,才能装货更多?”)实验二:请同学们拿出自备的空易拉罐,慢慢地压入水中,感受手掌受力变化.(教师示范表演)2.提出问题教师:通过前面的两个实验,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3.猜想与假设教师: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两个实验作出自己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根据.(正如课前预料,同学们纷纷作出反应)学生:底面积,因为把船底做大,“货物”装的才多;物体密度,有些物体在水中漂浮,有些物体则会沉底;液体密度,因为同一物体在水中可以沉底,在水银中则可以漂浮;浸入液体的深度,因为易拉罐越往下压,越费劲;浸入液体的深度和物体的底面积,因为用粗细不同的易拉罐,压入水中相同的深度,用力大小不同.教师:(把各种猜想结果写在黑板上)我们今天着重研究浮力与浸入液体的深度和物体的底面积是否有关.(并引导学生取得共识)这就是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也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有什么关系?但是测量液体体积的量筒,对少量液体而言,误差是比较大的.对某种确定的物质而言,体积和质量、重力是—一对应的.为了测量的方便(从结果出发指导实验),我们研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4.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教师:我们应该如何设计实验去验证我们的猜想?(经过组内同学之间的交流,大部分同学可以确定研究方案)用弹簧秤测量物体所受浮力,用老师提供的纸杯把物体从溢水杯中排出的水收集起来,用弹簧秤测定其重力.最后寻找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5.收集证据(进行实验)分组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展现了一些个性化的作法:有些同学在往溢水杯中放物体的同时,测出了物体所受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有些同学是先在自备容器中测定物体全都浸入水中时所受浮力,再利用溢水杯测定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时排开水所受重力;有些同学在测定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时,因为杯子太轻,事先在杯子里装了适量的水,测出其重力,再把物体排开的水收集起来,测其总重,二者之差即是物体排开水所受的重力……)(在实验过程中,一组5人,他们有的提弹簧秤,有的读数,有的记录,同学们对出现的问题时有讨论与争辩.比如有的同学手持弹簧秤的外壳部位;有的同学用弹簧秤提着物体入水中时太快,造成溢出水的体积与物体体积不等;……通过争论,交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使实验过程更加合理.)记录数据以下是四级学生的实验数据:第一组:弹簧秤1 2N 1.6N弹簧秤2 0.1N0.5N第二组:弹簧秤1 2N 1.7N弹簧秤2 0.5N0.8N第三组:弹簧秤1 1.4N0.2N弹簧秤2 0.1N 1.2N第四组:弹簧秤1 1.3N0.2N弹簧秤2 0.2N 1.3N6.分析论证分组分析数据在得到测量结果后,同学们自发地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各组交流:他们发现两只弹簧秤示数变化量是相同的,其中弹簧秤1示数的减少量是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弹簧秤2示数的增加量是物体排开水所受重力的大小.师生共同确认: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之大小,即F浮=G排.从而证明同学们前面的猜想是有根据的.课堂小结与延伸教师:(在得到F浮=G排之后,首尾呼应)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第四种计算浮力的方法.它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比较简单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对以下问题发表意见.(通过例题,对今天所学进行巩固,同时强化交流与合作及评价意识)教师:(投影)例:如图所示:有一个正方体,浸没在液体中,要求出它所受浮力大小,还需要给出哪些条件?(此题打破常规,没有采用根据已知条件求得未知结果的问题模式,而是已知部分条件和结果,要求同学们给出其他条件)这道题同样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根据所学浮力知识,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随堂记录在黑板上):1.液体密度;物体体积2.液体密度;物体边长3.液体密度;物体质量;物体密度学生:(教师提议)对各组条件进行评价.(下课之前,教师提议)同学们自己评出第9组为踊跃发言小组(全班45人,共分成9个小组),然后予以鼓励(掌声).教师:对于其他猜想因素,课下同学们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器材,逐个进行验证,并排除无关因素.教学反思。
教科版物理初中八年级下册教案-10.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7
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
她家很好看,很精致。
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
她家很好看,很精致。
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三节“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浮力的概念:介绍浮力是什么,浮力的计算公式;2.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讲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液体密度的关系;3. 物体在气体中的浮力:讲解物体在气体中的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气体密度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公式;2. 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物体在液体和气体中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物体在液体和气体中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 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2.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2.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物体在液体和气体中的浮力大小,并分析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4. 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浮力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液体密度的关系;3. 物体在气体中的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气体密度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浮力的应用,如船舶、潜水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中,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是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的重点。
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大小等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力。
浮力的计算公式为 F浮 = G排= ρ液gV排,其中 F浮表示浮力,G排表示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力,ρ液表示液体的密度,g 表示重力加速度,V排表示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排开的体积。
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浮力的产生和大小。
2.掌握导致浮力大小变化的因素。
3.理解浮力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浮力的产生和大小。
2.浮力的应用。
难点1.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物体的体积和重量、液面深度等因素有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约5分钟)观看一个漂浮的小球询问学生:•为什么小球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和密度的概念。
2. 案例分析(约15分钟)分析以下案例,让学生探究浮力大小变化的原因:将不同重量和体积的球放入装满水的瓶子中,比较它们在水中的漂浮情况。
3. 实验探究(约40分钟)根据课件说明,向学生介绍浮力的产生和大小。
询问学生:浮力与液体密度、物体的体积和重量、液面深度等因素有什么关系?随后,进行小组实验探究:实验步骤1.取一个瓶子,装满一半水,测量水的高度,记录下来。
2.取一个水果,记录下它的重量和体积。
3.让学生将水果分别放入水中,如有必要调整液面深度。
比较不同水果在水中漂浮的情况。
4. 总结(约10分钟)让学生总结浮力大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以及通过浮力实现的应用。
四、作业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浮力和浮力大小变化的原因。
2.回顾实验过程,并总结实验结果。
3.探究在生活中浮力的其他应用。
五、拓展阅读1.什么是浮力,什么是密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虚物镜为什么能够漂浮在水面上?3.浮力的大小是否受到重力的影响?如果有,会产生什么影响?4.在物理学中,有哪些现象受到浮力的影响?浮力又是如何产生的?。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材分析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中的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力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这部分内容既有利于深入理解液体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又为进一步学习机械效率打好了基础.由于这部分内容涉及到的计算公式比较多,内容又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学起来总有种望而生畏的感觉.因此,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推理等方法,努力激发使这一部分教学不枯燥,争取调动全体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成绩.教学目标1.通过边学边实验,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浮力,引导学生学会用“称重法”测浮力,并用实验“发现”阿基米德原理,探索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培养学生设计和动手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概括和总结实验结论,以及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3.通过边学边实验的探究性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浮力影响因素,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270克的铝块体积多大?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多大?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演算,一名学生板演.教师巡回指导,并对在黑板上的计算进行讲评.二、进行新课1.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形状等因素无关.①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无关.提问: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在不同深度受到的浮力是否相等?学生回答并说出分析结果和道理.教师演示实验:把铁块用较长一些的细线拴好,挂在弹簧秤上.先称出铁块重(可由学生读值).将铁块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减小,问:这是什么原因?由学生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计算出铁块受到的浮力.将铁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加大,静止后,由学生读出此时弹簧秤的示数,求出浮力的大小.比较两次浮力的大小,得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没有关系.换用其他液体进行实验,可得出同样的结果.教师从理论上分析: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无论物体位于液体中的哪一深度,由于液体的密度和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不变,所以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不改变.因此,这个物体无论处于液体中的哪一深度,它受到的浮力都是相等的.②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提问:浸没在同一种液体中的物体体积相同,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相同?演示实验:取一块橡皮泥,将它捏成立方体,用细线拴好,用弹簧秤称出橡皮泥重.将它浸没在水中,读取此时弹簧秤的示数.求出它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以上读值和计算由学生完成)将橡皮泥捏成球形,按上述实验步骤,求出它浸没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总结:比较两次实验测得的浮力大小,得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提问:由学生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上述实验结果.教师总结.③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无关.提问:将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浸没在水中,哪个受的浮力大?演示:将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用细线拴好,用弹簧秤测出它们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总结:比较两次实验结果得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密度无关.提问:由学生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上述实验结论.教师总结,并结合复习提问2的分析指出,有的同学认为“较轻的物体受的浮力一定大”的看法是错误的.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是否运动无关.提问:体积相同的铁块和木块放入水中后放手,铁球下沉,木块上浮,哪个受的浮力大?学生讨论,教师用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总结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是否运动无关.通过以上的实验和分析,教师总结并板书:“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有关,而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形状、密度、物体在液体中是否运动等因素无关.”2.例题:(出示小黑板)甲、乙两球体积相同,浸在水中静止不动哪个球受到的浮力大?为什么?哪个球较重?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解:甲球受到的浮力较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甲球浸没在水中,乙球是部分浸没在水中,故,甲球排开水的体积大于乙球排开水的体积.因此,甲球排开的水重大于乙球所排开的水重.所以,甲球受到水的浮力较大.板书:“F甲浮>F乙浮”浸在水中的甲、乙两球,甲球较重.分析并板书:“甲球悬浮于水中,G甲=F甲浮乙球漂浮于水面,G乙=F乙浮因为:F甲浮>F乙浮所以:G甲>G乙”小结:解答浮力问题要学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分析.对于漂浮和悬浮要弄清它们的区别.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答浮力问题的重要方法.例题:有一个空心铝球,重4.5牛,体积是0.5分米3.如果把这个铝球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大?它是上浮还是下沉?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要求全体学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演算,由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板演,教师针对演算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讲评.要求学生答出:由于铝球全部浸没在水中,所以V排= V球= 0.5分米3= 0.5×10-3米3.F浮=G排水=ρ水·g·V排=1.0×103千克/米3×10牛/千克×0.5×10-3米3=5牛.因为:F浮>G球,所以铝球上浮.铝球在水中上浮,一直到露出水面,当F浮=G球=4.5牛时,铝球静止在水面上.此时铝球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铝球的重.小结:解答此类问题,要明确铝球是研究对象.判断上浮还是下沉以及最后的状态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应用公式计算求解.小结:应用弹簧秤进行测量:F浮=G-F.G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F为物体浸入液体中时弹簧秤的示数.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求规则固体受到的浮力.F浮=F向上-F向下.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ρ液·g·V排.此式可计算浸在液体中任意行体受到的浮力大小.根据物体漂浮在液面或悬浮在液体中的条件F浮=G物,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求物.。
物理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教科版八年级下)
教案:物理 10.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选自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的物理教材,主要涉及浮力的大小这一知识点。
具体内容包括:1. 浮力的概念:介绍浮力是什么,以及浮力的计算公式。
2. 浮力的大小:讲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如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液体的密度等。
3. 浮力实验:介绍阿基米德原理,并通过实验演示浮力的测量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学会运用实验方法研究浮力的大小。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浮力实验的操作方法及数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实验器材(如物体、液体、测量工具等)、PPT课件。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记本、签字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如船舶、救生圈等,引发学生对浮力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分析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3. 实验演示:进行浮力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浮力的大小,并学会使用测量工具。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浮力的问题,让学生现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浮力的概念2. 浮力的计算公式3.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4. 浮力实验方法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浮力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 分析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3.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并解释结果。
答案:1. 浮力是指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力,计算公式为 F浮= ρ液体gV排。
2.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有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液体的密度等。
3.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结果表明实验操作正确,数据可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实验演示等方法,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实验方法。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课件 (新版)教科版.pptx
4.适用范围:液体和气体
公式法
17
讲授新课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8
讲授新课
关于阿基米德原理的讨论
1.区分:浸没、浸入、浸在、没入; 2.F浮=r液 gV排 r液——液体的密度;
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3.F浮= r液 gV排
表明浮力大小只和 r液、V排有关, 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密度、浸没在液体中的深 度及物体在液体中是否运动等因素无关。
讲授新课
设计实验——猜想4: 浮力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清水
清水
清水
清水
结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11
讲授新课
实验结果表明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 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12
讲授新课
二 阿基米德原理
将易拉罐按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感受浮力与排开的液体的关系。
22
讲授新课
讨论交流:死海之谜
在死海,海水的密度 很高。人们可以轻松地在 海面仰卧,甚至还可以看 书呢!你知道这是什么道 理吗?提出你的解释。和 同学交流。
23
讲授新课
练一练
一个体积为300 cm3 的物体浮在水面上,它的2/3体积
露出水面,它受的浮力是多大 1 N。(g取10 N/kg)
解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浮=G排液=ρ液gV排 据题意V排=V/3 F浮=ρ液gV排 =1.0×103 kg/m3×10 N/kg×10-4 m3=1 N
1.60
0.55 0.85
0.3 0.55
3 2.15
1.80
0.35 0.65
0.3 0.35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设计意图:本节课旨在通过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让学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我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提高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1. 知道浮力的概念,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2. 能够运用浮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
难点:浮力大小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水,量筒。
学具:每个学生一组,包括浮力计,物体,水,量筒。
活动过程:一、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浮力的概念,例如:“你们知道什么是浮力吗?浮力是如何产生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
二、实验探究:1. 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取一个物体,将其完全浸没在水中,观察并记录浮力计的示数。
2. 改变物体的位置,观察浮力计示数的变化,探讨浮力与物体位置的关系。
3. 改变物体的大小,观察浮力计示数的变化,探讨浮力与物体大小的关系。
四、讲解阿基米德原理:1. 向学生介绍阿基米德原理,解释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 引导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活动重难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
难点:浮力大小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探究,学生对浮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浮力计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同时,可以布置一些有关浮力应用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物理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浮力的概念: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它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_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_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三节“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阿基米德原理,即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
具体内容包括浮力的计算公式、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以及如何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物体的密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观察、思考、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浮力的计算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电子秤、量筒。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包含浮力计、物体、液体、电子秤、量筒)、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轮船的浮力原理,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解释浮力的计算方法。
3.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利用浮力计、物体、液体等教具,观察并记录浮力的大小。
4.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5. 练习与应用:学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物体的密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浮力的计算方法、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等。
七、作业设计:1. 请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为什么轮船能浮在水面上。
2.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不同物体在同一液体中的浮力,并分析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3. 设计一个实验,测量一块未知密度的物体的密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浮力的应用,如船舶、潜水艇等,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热爱。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4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会求出浮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培养学生的猜想假设、实验设计能力等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有步骤进行实验的条理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1 .自制密度计;
2 .在因特网上查找有关法国物理学家查里做成的第一个氢气球的资料。
【教学反馈】
本节内容,浮力的问题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知识,但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片面的或错误的概念。
我们的意图是在学生原有的前概念的基础上建立浮力的概念,让学生们都熟悉“漂浮物体和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本节课的难点,可以根据上节学过的知识,巧妙进行类比;“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让学生大胆猜测,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探究实验,让他们以科学的探究方式来解决问题,阿基米德原理则用了一个巧妙的例子得出,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在整个过程中设立了一道道的关卡,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通过引导,他们会觉得是他们自己解决的问题。
【备注】
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表格:。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0.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5-教科版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理论推导阿基米德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重点:实验猜想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与理论推导阿基米德原理。
难点: 1.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过程。
教学用具:ppt课件学生实验器材:水、溢水杯、小烧杯、铁架台、升降台、弹簧测力计、重物。
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小铁块。
教学过程:一、知识复习: 浮力方向浮力产生原因浮力测量二、新课学习介绍阿基米德与王冠的故事。
(一)浮力的大小(1)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2)猜想与假设:注意猜想要有根据,不能盲目猜想。
浮力可能与受力物体有关,也可能与周围的液体有关,要从生活实例中去进行猜想。
1,由“轮船的装货量与轮船的大小有关”猜想浮力可能与物体体积有关。
2、由“木头在水中总浮在水面上而铁块在水中总下沉”猜想浮力可能与物体密度有关。
3、“浮力产生与液体压强有关,而压强与深度有关”猜想浮力可能与浸没液体深度有关。
4、浮力还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
(3)进行试验: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的目的和提供的器材进行实验。
1、把大小不同的铁块按上节测量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浸没水中时的浮力,并比较其大小。
2、把体积相同你的铁和铝浸没于水中测出其浮力并比较其大小。
3、把铁块浸没于水中的不同深度测出浮力并比较其大小。
4、把铁块浸没于水和盐水中测出浮力并比较其大小。
(4)分析论证作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系,与液体密度有关系。
(二)阿基米德原理:引入: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所以浮力是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体积有关。
而m=ρ液V排, G排=m g=ρ液gV排,故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应跟排开的液体重有关。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充满了热爱和期待。
在设计这一节幼儿园的科学探究活动时,我希望能够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探究的方式,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浮力的大小。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 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到科学的乐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难点: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浮力的大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计、小球、液体学具:每个孩子一个小球、一杯液体五、活动过程:1. 引入:让孩子们观察浮力计,引导他们发现浮力计的工作原理。
2. 实践操作: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将小球放入液体中,观察浮力计的示数变化,记录下来。
3. 思考与讨论:让孩子们思考,为什么小球放入液体中,浮力计的示数会变化?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5. 拓展延伸:让孩子们尝试不同的液体,观察浮力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进一步理解浮力的原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难点: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浮力的大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实践操作和思考讨论,我发现孩子们对浮力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浮力的大小。
但在活动中,我也发现有些孩子们对于浮力的理解还是有些模糊,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引导和讲解。
教科版物理初中八年级下册教案-10.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4
象?越多。
小组代表回答上面的问题说出自己的答案:费劲、浮力大、溢出水越来越多。
为学生顺利实验打基础。
2.引导学生从物体和液体两方面猜想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小组讨论。
为了不让学生无目的去猜排开液体的体积,学生会说成物体浸没的深度,这一错误生成应给与纠正引导。
引导探究实验方法。
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提示:(1)浸在液体里的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一样?(2)小铁块和大铁块浸在液体里的体积不同,浮力的大小是否一样?(3)上述物体分别放在清水和盐水中,浮力大小有什么变化?回答:控制变量法分组实验:学生选用桌上的仪器探究本小组的猜想。
为学生顺利实验打基础。
为学生顺利实验打基础。
3.引导学生总结出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回答: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让学生知道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没有关系。
(二)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关系。
学生讨论:学生一: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学生二:质量等于密度乘体积。
学生三:课件上面结论也可表述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的液体质量有关。
让学生对浮力的大小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1.提示实验注意点:(1)用大石块。
(2)溢水杯要装满直到水从溢水口流出,流出的水倒入水槽。
(3)实验顺序建议。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并回答。
(已经想到实验装置)为准确得出实验结果做准备。
2.课件打出实验装置图。
学生观察思考。
使实验顺利进行。
3.巡视学生实验。
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把收集数据,通过实验,学生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教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一、教学内容1. 浮力的概念:介绍浮力是什么,以及浮力的计算公式。
2. 浮力的产生: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以及液体和气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
3. 阿基米德原理:介绍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以及如何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浮力。
4. 浮力的大小:通过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能够计算物体的浮力。
2. 掌握浮力产生的原因,理解液体和气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
3.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能够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浮力。
4. 通过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浮力的产生,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难点: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的关系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游泳的人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引入浮力的概念。
2. 讲解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浮力是什么,以及如何计算浮力。
3. 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通过示例和图示让学生理解液体和气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
4. 介绍阿基米德原理,让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以及如何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浮力。
5. 设计实验: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的关系。
6. 进行实验:学生按照设计的实验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7. 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的关系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浮力的大小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请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以及液体和气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
3. 请介绍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以及如何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浮力。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课件
11
二、 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关系
(1)提出问题:F浮与G排有什么关系?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① F浮如何测? G排如何测? ② 为什么要收集溢出的水?
怎样使收集的水恰为排开的水? ③ 用什么样的容器接水?如何测排开的水重? ④ 怎样安排实验顺序最为合理,为什么?
12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古希腊物理学家、数学家,静力学 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他在物理 学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两项:其一是 关于浮力问题;其二是关于杠杆问 题。
两千多年以前,阿基米德为了鉴定金王冠 是否是纯金的,要测量王冠的体积,冥思苦想了很 久都没有结果。一天,他跨进盛满水的浴缸洗澡时, 看见浴缸里的水向外溢,他忽然想到:物体浸在液 体中的体积,不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吗?
2.数学表达式:F浮=G排 = m排g= ρ液 gV排
物理量
单位
F浮 ——浮力
N
ρ液 ——液体的密度
kg/m3
V排 ——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3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 g=10N/kg
2019/12/11
14
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浸没
1、物体“浸在液体中”包括“全 部浸入(即浸没)”和“部分浸入” 两种情况。
实验结论: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2019/12/11
7
设计实验——猜想2: 浮力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把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分别放入清水
F拉=3N
F浮=G物-F拉 =8N-3N
A
=5N
F拉=4N
F浮=G物-F拉 =9N-4N
B
=5N
清水
清水
结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密度无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新版
流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预设和生成
一、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体验:①吊桶把吊桶慢慢
按入溢水杯中,你的手有什
么感觉?
②这说明了么?
③同时你看到了什么象?
分组实验(全部同学参
与)
预设让学生从感
觉上体验浮力
学生说出浮力越
大排开的水越多
小组代表回答上面的
问题说出自己的答案:
为学生顺利实验
打基础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会计算浮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实验探究,了解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通过实验和理性探究,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体验研究阿基米德原理时运用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阿基米德的故事和探究活动,激发同学们勇于探求科学真理的热情,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推导、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难点】推导、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突破】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了解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经历从实验探究到理性探究的过程来推导、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准备】体积相同的铁块、铜块各一个、大铁块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盛水水槽一个、一杯浓盐水、小塑料袋一个、溢水杯一个、接水桶一个。
【教学过程】
费劲、浮力大、溢出水
越来越多
2.引导学生从物体和液体两
方面猜想浮力大小与哪些因
素有关?
猜想、小组讨论
为了不让学生无
目的去猜排开液
体的体积学生会
说成物体浸没的
深度这一错误生
成应给与纠正引
导
引导探究实验方法
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
因素
回答:控制变量法为学生顺利实验
打基础
提示:①浸在液体里的体积
相同的铁块和铜块所受浮力
的大小是否一样?
②小铁块和大铁块浸在液体
里的体积不同浮力的大小是
否一样?
③两上述物体分别放在清水
和盐水中,浮力大小有什么
变化?
分组实验:学生选用桌
上的仪器探究本小组
的猜想
为学生顺利实验
打基础
3.引导学生总结出浮力大小
与哪些因素有关
回答:浸在液体里的物
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
液体的密度和排开的
液体体积有关。
让学生知道浸在
液体里的物体所
受浮力的大小与
物体的密度和物
体浸入液体的深
度没有关系
二、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
液体的关系
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之间有
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
学生一:物体浸在液体
中的体积,就是物体排
开液体的体积。
学生二:质量等于密度
乘体积。
学生三:课件上面结论
也可表述为:物体所受
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
的液体质量有关。
让学生对浮力的
大小有一个深刻
的了解。
1.提示实验注意点:
(1)用大石块
(2)溢水杯要装满直到水从
溢水口流出,流出的水倒入
水槽
(3)实验顺序建议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并
回答。
(已经想到实验
装置)
为准确得出实验
结果做准备
2.课件打出实验装置图
学生观察思考使实验顺利进行3.巡视学生实验
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进
行实验,把收集的数据
写在导学案上
收集数据,通过
实验,学生可以
自己建构知识,
发挥学生的主观
能动性。
4.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实验数据,知道有
误差存在,并会分析原
因,从而验证了阿基米
德原理
培养实事求是的
科学态度,让学
生对实验结果正
确的评估
5.引导学生推导阿基米德原理公式推导阿基米德原理公
式
加深对公式的理
解,符合学生的
认知规律,培养
学生的理性思维
能力。
6.引导学生陈述自己从理性探究得出的结论;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自
己总结出阿基米德原
理,写在导学案上:浸
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
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
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
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发现规律,学生
得出阿基米德原
理
7.介绍阿基米德的故事在导学案上梳理知识,
掌握知识;受到启发:
多发现问题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激发成就感
三、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1.课件播放气球升起学生们齐读:阿基米德
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
产生的浮力:即F浮=ρ
大气V物g
从视觉上让学生
知道气体对物体
有浮力
2.讨论交流:“死海之谜”学生运用知识解答问
题
呼应“浮力大小
与哪些因素有
关”的探究,激发
同学们勇于探求
科学真理的热
3.游戏:砸金蛋学生运用知识解答问
题激发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运用知识,更好的实现知识的迁移,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4.以橡皮泥做道具,把例题先以小问题形式提出并分析小组讨论回答,了解了
解题方法
为顺利解答例题
做准备
5.课件打出例题先独学在讨论,解答在
导学案上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计算浮力的方法,激发同学们勇于探求科学真理的热情
四、课堂小结给学生正确的评价说说自己的收获和疑
惑
有助于学生理清
这节课的学习内
容,帮助学生对
知识的巩固,使
知识进一步升华
五、课下作业实践活动:
1.自制密度计
2.在网上查阅有关法国物理
学家查理做成的第一氢气球
的资料
课后活动
培养学生科学探
究的能力,同时
通过实验有利于
培养学生严谨的
科学态度和对物
理学习的兴趣。
书面作业:课本65页1、2
题
独立完成巩固练习,提高
学生对知识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