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对中国汇率风险影响的研究
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次贷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一、次贷危机对我国外贸影响日益加深次贷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不仅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而且还助推了全球通货膨胀水平的提高和美元汇率的持续贬值,从多个方面对我国外贸进出口产生严重影响。
1.次贷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减速影响我国外部需求次贷危机导致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放慢,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国际油价急剧上涨和粮价飙升加大了全球通胀压力。
随着次贷危机继续向实体经济扩散,2008年全球经济出现降温已成定局,对我国外贸出口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2.次贷危机导致美元持续疲软引发人民币汇率升值加快为应对次贷危机,美联储不断降低利率,为银行注入流动性资金,加速了美元的贬值速度,不仅导致大量热钱流入中国,人民币升值步伐也明显加快。
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积升值21%,而仅今年1-8月人民币升值幅度就达到6.88%。
人民币加速升值,一方面,削弱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并且由于难以预期人民币升值速度,企业基本不敢接大单和长单;另一方面,降低进口成本,对进口增加作用明显。
1-8月,一般贸易出口增长26.5%,比上年同期回落了6.5个百分点;进口增长48.5%,比上年同期大幅提高了23.3个百分点。
3.次贷危机推动初级产品价格大涨导致我国进出口成本上升2002年以来,随着全球流动性过剩、美元的持续贬值,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水平高涨。
次贷危机的爆发与扩散使得国际游资缺乏投资机会,为回避风险及追求利益,大量游资流向国际商品期货市场,进一步推高了石油和粮食的价格,直接导致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形势严峻。
由于我国对初级产品进口依赖不断加大,结果导致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进一步上升。
对于外贸企业而言,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进口成本,推动我国进口总体增速的提高。
二: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一)对美出口金额大幅下降2008年1-6月,中国对美出口金额比上年同期增长8.88%,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2007年同期对美出口增长速度。
浅谈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浅谈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作者:宋婷婷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07期摘要:由2007年年初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形成冲击,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分子,中国也无法独善其身。
本文对其产生的原因、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及我国应对这次危机所采取的对策进行了大量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对策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7-0214-01一、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一)美国次贷危机的含义。
次贷危机,全称“次级抵押贷款危机”。
在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是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动荡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这次危机是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和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二)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下降。
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在前几年美国住房市场很繁荣的时候,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起来,甚至一些在通常情况下被认为不具备偿还能力的借款人也得到了购房贷款,这就为后来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的形成留下了隐患。
二、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一)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使得对我国产品进口需求回落,从而对我国外贸出口构成负面影响。
2008年10月起,我国外贸出口连续大幅下挫,2008年11月份开始出现负增长。
2009年上半年,累计降幅达21.8%。
9月份起,出口降幅开始明显收窄。
美国次贷危机造成我国出口增长下降,一方面将引起我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放缓,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劳动力的供给,将使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增加。
(二)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使我国经济增长趋缓。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GDP完成值(即名义GDP)31.41万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较上年的25.73万亿元同比增长22.07%。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对世界经济、中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对世界经济、中国经济的影响引言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成为世界经济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不仅严重冲击了美国经济,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影响,并就其启示和教训进行探讨。
美国次贷危机的背景与原因美国次贷危机是由于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裂而引发的金融危机。
在2000年代初,美国央行降低利率并鼓励放松贷款标准,导致了大量高风险的次贷借款。
同时,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金融工具,将这些次贷债券打包成投资产品,并以高评级的形式出售给全球投资者。
然而,当房地产市场面临下跌风险时,这些次贷债务爆发违约,引发了金融市场的恐慌和信任危机。
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金融市场的冲击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
许多金融机构面临破产风险,信任被严重破坏。
股票市场崩盘,股价暴跌,全球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
此外,许多国家的货币市场也受到了冲击,货币价值下降,国际汇率市场波动剧烈。
全球经济的衰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崩溃和金融市场冲击,最终导致了全球经济的衰退。
消费者信心下降,企业投资减少,国际贸易萎缩,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许多国家经济陷入衰退或者增长放缓的状态。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减少对外需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其经济高度依赖对外需求。
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衰退,消费者信心下降,国际贸易减少,中国的出口受到了重大冲击。
出口下降导致了中国制造业的产能过剩和增长放缓。
资金外流加剧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导致了大规模的资金外流。
全球投资者纷纷撤离风险较大的市场,包括中国。
资金外流对中国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压力,股市和房地产市场遭受冲击,中国的金融体系面临严峻挑战。
美国次贷危机的启示和教训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美国次贷危机暴露了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的不足。
各国应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规范金融机构的行为,提高透明度,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美国次贷危机的走向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的走向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历程、演变趋势,以及其对中国经济产生的深远影响。
我们将概述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包括宽松的信贷政策、金融监管的缺失、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等。
接着,我们将分析次贷危机如何逐渐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并导致全球经济的剧烈动荡。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深入探讨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包括对中国出口、金融市场、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影响。
我们将对次贷危机的未来走向进行预测,并提出中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减轻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并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建议。
二、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历程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01年,当时美国经济正处于衰退期,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采取了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资金流入了房地产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房贷机构开始放宽贷款条件,推出了许多高风险、高回报的房贷产品,如“零首付”“负利率”等,吸引了大量购房者。
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房贷机构的盈利也大幅增加,进一步推动了房贷市场的繁荣。
然而,这种繁荣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许多购房者并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他们只能依靠房价上涨来偿还房贷。
一旦房价下跌,这些购房者就会陷入负资产境地,无法偿还房贷,导致房贷机构出现大量坏账。
2007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房价下跌,房贷违约率大幅上升。
这时,许多房贷机构开始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甚至破产倒闭。
这场危机很快波及到了全球金融市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在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拯救金融市场,包括向金融机构注资、降低利率等。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市场的紧张情绪,但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
次贷危机的影响至今仍在持续,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典型的泡沫经济崩溃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房贷市场的过度繁荣和监管缺失是导致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这场危机不仅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次贷危机影响下的中国:看到风险,更要看到机会
次贷危机影响下的中国:看到风险,更要看到机会作者:巴曙松来源:《经济》2009年第01期次贷危机所引发的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其冲击力无论是在实体经济还是金融市场都已经得到充分显现。
在一片悲观的氛围中,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次贷危机日益恶化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放到防守和抵御风险方面,金融创新等方面的进展也在事实上明显放慢。
实际上,如果从一个更长的历史视角看,这一轮次贷危机可能带来的全球经济金融版图、金融游戏规则以及不同经济体的重新洗牌,对于一个正处于崛起阶段的中国经济来说,在更大程度上来说还显现出不少新的机会。
尽管中国经济深深介入到全球化的经济体系中,当前的次贷危机对于中国的冲击不容低估,但是中国在总体经济体系特别是金融体系方面介入全球市场的程度毕竟有限。
深刻把握次贷危机演进的逻辑,客观把握中国经济在危机中面临的挑战与机会,避免陷入过度的冒进或者过度的悲观,都是十分关键的。
对于中国来说,在经济金融体系的改革中,欧美发达的金融体系一直成为事实上的参照系之一,现在,参照系出现了显著倾斜,中国需要在危机中拿出自己的眼光,走中国自身的发展道路。
对中国经济的传导次贷危机发展到今天,必须要以一个全球化统一的角度来考察各国金融市场的调整,应当说,这次波及全球的金融经济危机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所产生的世界经济结构失衡的一个重要体现,而金融市场在急剧扩张后形成的脆弱性、错误的货币政策、缺乏约束的美元主导下的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滞后于金融创新步伐的监管则是危机产生的深刻根源。
综合来看,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传导主要通过如下几个渠道:第一,是直接投资损失。
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的金融机构投资的次贷证券及其相关产品的损失相对于其盈利能力和资本实力看,还可以说是可控的,与其资产规模和盈利水平相差悬殊,相关损失完全能够消化。
根据彭博资讯估计,内地金融机构直接损失不会超过全球直接损失的1%。
第二,是贸易渠道。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中国出口的迅速下降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次贷危机的根源、传导及对我国的影响分析
次贷危机的根源、传导及对我国的影响分析引言:次贷危机自2007年爆发以来,对国际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次贷危机的根源和传导机制入手,分析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探讨我国应对次贷危机的对策。
一、次贷危机的根源:1. 投资者追求高收益在次贷危机前,由于美联储政策宽松导致利率偏低,使得投资者在追求高收益的驱使下,大量投资于高风险高收益的次贷市场。
2. 信用评级机构失灵由于次贷市场缺乏监管,信用评级机构将高风险的次贷债券错误地评级为低风险产品,误导了投资者对风险的判断。
3. 金融衍生品泛滥金融衍生品的快速发展使得次贷风险通过各种复杂的衍生品进行传导,进一步加剧了危机的程度。
二、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1. 美国次贷市场崩溃由于次贷市场违约率逐渐上升,导致次贷债券价格大幅下跌,引发次贷市场的崩溃,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
2. 全球金融市场动荡随着次贷市场的崩溃,全球金融市场陷入恐慌,股市暴跌,各大金融机构互相联动,形成了全球金融危机。
3. 对实体经济的冲击金融市场的动荡使得企业融资困难,投资信心下降,进而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陷入衰退。
三、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影响:1. 贸易和投资受挤压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陷入衰退,我国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受到较大的冲击,出口减少,投资意愿下降。
2. 金融市场波动加剧次贷危机的影响使得我国金融市场也遭受冲击,股市下跌、汇率波动、信用紧缩等问题相继出现,增加了投资者的风险意识。
3. 对内需的影响次贷危机加剧了我国市场供需的矛盾,由于外部需求减少,改革开放以来依赖出口驱动的经济模式遭到挑战,对内需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我国应对次贷危机的对策:1. 加强金融监管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提升风控能力,完善信用评级体系,防范次贷风险的传导。
2. 促进内需发展加强宏观调控,扩大内需,推动经济结构转型,降低外部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3. 深化金融市场改革推进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竞争性,增强市场自我调节能力,降低金融市场波动。
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
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1. 背景2008年次贷危机是由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不仅对美国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次贷危机震荡了全球金融市场,不同国家的金融机构、企业、投资者都受到了影响,而我国也不例外。
2. 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2.1. 外贸受冲击次贷危机对我国的经济最大冲击来自于外贸。
此前,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次贷危机导致美国经济衰退,其对我国的出口市场、出口商品和出口价格都带来了不利影响。
2.2. 资本外流次贷危机导致国际资本大量外流,我国也受到了影响。
因为部分国际投资者在次贷危机中亏损惨重,选择抽回资本,其中一部分来自我国的投资资本。
这些资本外流现象,使我国金融市场出现波动,汇率贬值,股市暴跌,随之而来的是实体经济的萎靡。
2.3. 金融监管不足在次贷危机中,我国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明显感受到监管机制的薄弱。
次贷危机暴露了我国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在风险防控、金融创新监管等方面存在的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在整个金融危机中被凸显和放大,深化了人们对我国金融体系漏洞的认识。
3. 次贷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启示3.1. 重视金融稳定次贷危机在金融市场中出现,说明金融稳定至关重要。
因此,我国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加强金融监管,完善监管制度,预防和控制金融风险。
同时,要解决经济平稳增长与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构建稳健、高效、有弹性的金融体系。
3.2. 多元化外贸市场次贷危机导致我国对外贸易的依赖度过高,从而暴露出我国外贸市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为了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度,我国应该加强对外经济合作,扩展外贸市场,推动国内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多元化的海外市场。
3.3. 发扬自主创新次贷危机直接冲击的是金融行业,也让人们认识到创新在金融行业中的重要性。
要让我国的金融行业长远发展,需要一直在自主创新方面发力。
加强金融科技研究和应用,提高金融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次贷危机后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对策
次贷危机后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对策[摘要] 美国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至今为止,危机已经造成全球众多知名的金融机构破产,并引发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
通过对次贷危机下中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现状分析,提出对中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次贷危机汇率风险管理一、引言爆发于2007年9月的美国次贷危机不断向纵深发展全球经济增速全面放缓,国际金融体系也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愈演愈烈的次贷危机,正席卷着全球的经济和金融体系,也同时考验着各国金融体系的风险承受能力。
面对尚未停歇的金融危机,中国的金融体系也在承受着各种风险的冲击,同时我们也从这次危机中学到不少关于风险管理的启示。
本文在深度剖析次贷危机不断升级的原因基础之上,提出了中国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应该在此次危机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二、美国次贷危机的起因2001年美国经济跌入了近十年以来的低谷,为了刺激经济复苏而制定的低利率政策促使次级抵押贷款迅速增长,美国所实行的宽松的房贷政策和创新的贷款产品成为了次贷危机的源头。
从2004年6月30日到2006年6月29日,为了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次级抵押贷款的利率随之大幅上升,这大大加重了贷款者的还款负担。
与此同时,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开始破灭,房地产价格大幅下降,从而使被抵押房屋的价值也随之下降。
次级抵押贷款的使用者纷纷选择放弃房产、停止还款,坏账大量出现,次贷危机开始浮现。
最后,作为房地产金融企业转移次级按揭贷款风险核心机制的资产证券化,将信用风险转移到了整个资本市场,从而使次贷危机迅速扩散。
从总体来看,此次次贷危机的根源在于金融创新过程中对信用风险不够重视并控制不当。
三、次贷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多年来,我国一直实行固定汇率,商业银行汇率风险意识浅薄,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经验和技能尚不健全,外汇风险管理现状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在:第一,过分追求业务指标,忽视风险管理,尚未形成清晰明确的汇率风险控制意识,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汇率变动时,商业银行束手无策,无法应对汇率风险问题。
次贷危机的来龙去脉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爆发 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 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准备。 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在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 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宣布盈利预警,后来更估计出现了82亿欧元的亏损,因为旗下的一 个规模为127亿欧元为“莱茵兰基金”(Rhineland Funding)以及银行本身少量的参与了美国房 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业务而遭到巨大损失。德国央行召集全国银行同业商讨拯救德国工业银 行的篮子计划。 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8月6日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成为继新世纪金融公司之后美国又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抵押贷款机构。 8月8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倒闭,原因同样是由于次贷风暴。 8月9日,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冻结旗下三支基金,同样是因为投资了美国次贷债 券而蒙受巨大损失。此举导致欧洲股市重挫。 8月13日,日本第二大银行瑞穗银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团宣布与美国次贷相关损失为6亿日元。 日、韩银行已因美国次级房贷风暴产生损失。据瑞银证券日本公司 的估计,日本九大银行持有 美国次级房贷担保证券已超过一万亿日元。此外,包括Woori在内的五家韩国银行总计投资5.65 亿美元的担保债权凭证 (CDO)。投资者担心美国次贷问题会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强大冲击。不过 日本分析师深信日本各银行投资的担保债权凭证绝大多数为最高信用评等,次贷危机影 响有限。 其后花旗集团也宣布,7月份有次贷引起的损失达7亿美元,不过对于一个年盈利200亿美元 的金融集团,这个也只是小数目。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我国外汇储备汇率风险动态研究
由于 外汇汇率和储 备资产之间的相关关系是时变的 ,静 态的外 汇储 备汇率风 险分析不能刻画过去一段 时间内的外 汇汇率 的变
动 趋 势 。 E ge 出 了动 态 条 件 相 关 系数 ( y a cC n i n l n l提 D n mi o d i a t o C r lin) 维 G R H模 型 ( C — A C ),具 有 良好 ora o 多 et A C D C MG R H
严 重 的缺 陷 :一是 仅考 虑超 过V R 的频率 ,而不 关心 超过 a值 V R 的损失 分布 情况 ,且在 处理 损失符合非正态 分布 ( a值 如后
尾 现 象 )及 投 资 组 合 发 生 改 变 时 表 现 不 稳 定 二是 V R 乏次 a缺
可 加性 ,不 是一致 性风 险度量 ,在 求解 组合最 优化 问题 时不 满 足 凸 性 要 求 , 不 存 在 最 优 解 。 针 对 V R的 缺 陷 , RT a .. R c aelrn a e 等 学 者 提 出 了条 件 风 险 价 值 C a o kfl  ̄ SUysv e r VR
《 统计科学与实践 》2 1年5 0 2 期
研 究探 索
D : 1 .9 9 .s .6 4 8 0 . 1 .50 6 OI 3 6  ̄i n1 7 - 9 52 0 .0 0 s 02
金 融危机背景下的我 国 ̄ f储备 lE ' 汇率风 险动态 研 究
邓鸣茂 ( 上海对 外贸易学院金融管理学院 ,上海 212 0 0) 6
摘 要 :本 文利 用DC MG RC C— A H模 型 结合 风 险 价 值 V R和 条 件 风 险价 值 C a 述 了次 贷 危 a V R描 机 前 后 我 国外 汇 储 备 的 汇 率 风 险 ,发 现 在 次 贷 危 机 后 ,V R和 C a a V R均 大 幅增 加 , ̄ C a 为 风 - V R作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以及对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启示
浅谈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以及对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启示摘要:2007年底,美国爆发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场金融危机,并由此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此次金融危机来势凶猛,波及范围非常广泛,影响力度深远,给全球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本文研究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与此同时,作者还分析了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启示,以确保我国金融管理体系的规范健康发展。
关键词:美国次贷危机中国金融市场金融监管一、引言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称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危机。
那么什么是“次级按揭贷款危机”呢?通常美国人在购买住房等高档商品时,大多采用抵押贷款的方式分期付款,美国银行把能够按时付款的消费者的信用级别定位优级;把那些不能按时付款的消费者的信用级别定位次级。
一般而言,按揭贷款的人没有或者缺乏足够的收入或者还款能力的证明,资信条件较“次”,这类房地产的按揭贷款被称为次级按揭贷款。
因此,美国的次贷危机是指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而引起的金融危机。
本文研究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从中总结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这对我国金融管理体系的规范以及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自2001年开始,美国开始采取压低银行利率的措施向次级信誉的消费者大量抵押贷款,以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不可否认次级贷款业务一方面为收入较低人群提供贷款,让他们实现了拥有住房的梦想;另一方面,也确实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福利的提高。
随着美国经济的稳步复苏,美国的银行利率也由先前的1%提高到5%以上,由此,次级按揭贷款者的银行贷款利率也随之大幅上涨,以致其无力偿还银行的贷款,进而将自己的房产抵押给银行,银行在得到大量抵押的房产之后,将其转手上市转变成基金,卖给各国投资者,以甩掉包袱,分担风险。
在信贷环境宽松、房价上涨的情况下,银行或者放贷机构这样做还是可以盈利的,但是在信贷环境紧张、房价下跌的情况下,购房者很难将房屋出售或者抵押给银行让其融资,于是在2007年初,美国的次贷危机开始显现出来。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和出口企业的影响与政策建议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和出口企业的影响与政策建议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和出口企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自2007年爆发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全球金融市场经历了巨大的波动和变革,中国经济也未能幸免。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面对外部经济冲击时,其金融体系和出口企业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因此,深入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对于稳定中国金融市场和促进出口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和出口企业的影响。
我们将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如何通过全球金融市场传导至中国,并对中国金融体系造成冲击。
我们将研究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包括贸易环境恶化、订单减少、汇率波动等方面。
我们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旨在稳定金融市场、促进出口企业转型升级、提高抗风险能力。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中国政府和企业在应对外部经济冲击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为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领域的影响是深远且复杂的。
次贷危机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金融市场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波及。
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在外汇储备、国际贸易融资、跨境资本流动等方面,都受到了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中国出口企业面临外需减弱的压力。
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长期依赖于出口,特别是对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的出口,因此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是显著的。
这种冲击不仅表现在出口企业订单的减少,还体现在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的增加等方面。
美国次贷危机还导致了全球金融体系的重构和金融监管的加强。
这为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
中国的汇 率制度会受到挑战 。美国次贷危机 会导致美国经
济和美元下滑 , 必然 也会对 主要与美元挂钩 的人民币汇率产生 影响 。当前 , 中国外贸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 , 中美贸 易顺差在
20 07年达到 13 、 632亿美元 , 人民 币与美元利差 扩大 , 流动 性过
动, 随着 2 0 06年底开始 的房地产市场价格 下滑 , 国次级债 问 美
、
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1 给投 资于此的银行 带来损失 、
如果以中国银行 2 0 07年上半年公布 的各项等级次 级债 占
比 (A A A级 占 7 . %, 级 占 2 . %, 占 2 2 ,以及 58 从 3 1 0 A级 7 . %) 9
美国次贷危机 有可能通过 外贸渠道对 中国的实体 经济产 生影响 。由于中国对 出 口( 特别是对 美国出 口) 的依 赖程度较 高 , 国次贷危机将会通过降低美 国国内消费需 求影响 中国对 美
一
剩和通 货膨胀压力逐步加大 , 热钱流入加快及人民币升值压力
不断加大 , 使得 中国处于加息和不加息两难境地 。同样 , 内外 在
部压 力下 , 我们必须在 急速升 值和稳步小幅升值之间做出艰难 的抉择 , 这对 中国的货币政策和汇率制度提 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 次贷危机对我国进出口企业的影响
四 、 贷 危 机 对 我 国房 地 产 业 的 影 响 次
果浮亏成为现实 , 势必对 中资银行造成 巨大的冲击。
2 使 我 国金 融 市场 的 风 险加 大 、
进入 2 0 08年以来 , 欧美以及亚太股 市普遍 表现 不佳 , 这和 美 国次贷危机的不断加深密切相关 。在美林等爆 出巨额亏损 ,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相关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相关启示背景介绍美国次贷危机是全球金融史上一次重要事件,始于2007年,持续到2008年,是由美国次贷市场的繁荣引发的。
次贷是一种信用等级较低的抵押贷款,通常由不符合传统贷款标准的借款人申请,如信用不良或收入较低的人士。
次贷危机在次贷市场泡沫破裂后爆发,引发了一系列金融危机和经济动荡。
中国自1978年以来开始进行经济改革开放,实现了快速经济增长和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然而,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相关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工业生产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金融危机波及中国,工业生产领域受到了冲击。
由于美国是中国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消费降低,中国出口减少,工厂无法维持正常的生产负荷,许多企业面临破产。
金融市场美国次贷危机最直接的冲击在于影响了全球金融市场。
中国也受到了严重影响,担忧也被加剧。
中国大银行家们开始改变他们对特定资产,如次贷债券的投资策略,已有的失业率的预测,以及他们企业债务的充足性。
人民币汇率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为了刺激经济,美国推行了货币政策宽松和大规模的印钞行动,导致美元贬值。
这使得中国的外汇储备受到挑战,使得人民币汇率出现了波动。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调整货币政策、提高人民币汇率,以保持其经济稳定。
员工就业由于工业生产下降,许多中国企业在经济危机期间被迫进行裁员和解雇员工,导致许多中国人失去了工作。
失业率上升,另一方面,为了吸引更多投资,一些工程项目被暂停以及新的投资不再涌入这个经济体系,导致了企业所需的就业机会大大减少。
相关启示财务监管美国次贷危机暴露出金融市场监管不足的问题。
中国也从这个教训中得到了启示。
中国的监管能力也进一步升级,监控更照相的市场机制。
中国规范了金融市场运作、加快完善监管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以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投资战略中国政府通过积极的投资战略,加强国内需求的引导,降低对外贸易的依赖性。
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对我国金融业的启示——基于信用风险的角度
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对我国金融业的启示——基于信用风险的角度一、信用及信用风险1.1信用信用是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
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信用关系已经成为一个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基本要素,不仅各类企业之间普遍形成信用关系,家庭个人生活也越来越依赖于信用。
故讨论信用风险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信用”。
1.1.1信用概述“信用”一词产生之初属于社会学范畴,它是被用来评价一个人的道德标准。
后来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信用”一词的经济意义逐渐突出。
在经济学中,“信用”是指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主要包括国家信用、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和消费信用。
在信用活动中,商品或货币在一定时期的使用权被贷出者转让出去,借入者向贷出者支付一定的利息作为报酬,期间所有权不发生变化,所以到期借入者应偿还所借商品和货币。
信用是在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条件下,以商品赊销或货币借贷为形式的一种价值单方面转移活动,它有四个基本特征:期限性、偿还性、收益性和风险性。
1.1.2信用的职能信用自产生之日起,便对人们的经济生活发挥着独特的职能作用。
信用首先发挥的是集中和积累社会资金的职能,从而它大大加快了资本集中。
资本集中与资本积聚有利于工业的发展和提高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也有利于推动一国的经济增长。
信用一方面把社会闲置资金累积起来,另一方面又通过特殊的资金运动形式把这些资金分配出去。
上述属于社会生产要素的分配,而信用活动中得利息可以看做是对生产成果的分配。
所以信用的第二个职能是分配和再分配社会资金。
信用的第三个职能是节约流通费用,这可以使得有更多的资源用于生产,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
信用通过分配职能促进资本的再分配和利润率的平均化。
信用作为一种经济杠杆还给国家提供了调节经济运行的工具。
1.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指的是交易对手信用质量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证券或投资组合的价值。
违约,即交易对手不愿或没有能力履行合同义务,是信用风险的一个极端例子。
次贷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经济影响
次贷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经济影响一、次贷危机以来的世界经济形势(一)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增加,影响扩大次级债危机可能成为美国经济周期的拐点,次级债危机反映了本轮经济周期中美国房贷和金融市场累积的风险。
2007年美国住宅存货继续大幅上升,价格回落。
2008年美国次级房贷还款仍处高峰,房贷市场风险仍未充分释放,次级房贷危机有引发全面次级信贷危机的可能。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急剧调整和布什政府的经济拯救方案难以改变美国经济周期性走势。
美国本轮经济增长动力已基本释放。
美国经济扩张进入第七年,经济扩张动力已基本释放。
私人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从2006年的2.2%降到2007年的2.0%,4季度进一步降到1.4%。
住宅和汽车业的萎缩对美国的影响已经超过了短期经济调整的幅度和范围,住宅投资连续8个季度呈现负增长,交通设施投资过去7个季度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为负0.14%。
2007年前11个月出口增幅仍然高达12.3%,但进口增速已明显回落。
2007年底美元兑欧元、日元和英镑分别贬值69.5%、19.7%和40.1%,2008年美元对欧洲主要货币贬值空间将变得非常有限,可能出现拐点。
工业生产屡现负增长,企业利税波动较大。
美国工业生产自2006年3季度出现负增长以来,频繁出现负增长。
2007年工业生产1月、3月、5月和10月份不断出现负增长,12月份为零增长。
工业生产不足主要表现为最终消费品生产不足,制造业生产疲软。
2006年4季度到2007年3季度生产企业利润和公司收入出现较大波动。
2006年4季度,企业利润、企业流动资金、公司所得税和非金融类国内企业利润大幅减少;2007年1、2两个季度呈现回升的态势;但3季度又全面下滑。
就业增长继续减缓,生产和制造领域就业大幅减少。
2007年美国就业连续50多个月保持增长后,2008年1月首次出现萎缩,失业率也保持在4.9%的较高水平。
2008年1月份非农就业减少1.7万人,制造业的就业已连续3年出现负增长。
次贷危机下的中国外汇储备汇率风险
次贷危机下的中国外汇储备汇率风险汇报人:2023-12-14•引言•次贷危机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目录•中国外汇储备汇率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中国外汇储备汇率风险的管理策略•中国外汇储备汇率风险的防范措施目录•结论与展望01引言源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迅速蔓延至全球金融市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
导致金融机构信任危机、股市暴跌、货币贬值、企业倒闭和失业率上升等。
次贷危机背景危机影响2008年次贷危机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庞大,是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之一。
外汇储备规模外汇储备构成外汇储备作用以美元为主,其他货币和资产为辅。
用于维护国家金融稳定、支持经济发展和应对突发事件。
030201中国外汇储备现状由于汇率波动导致外汇储备价值变化的风险。
汇率风险定义包括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等。
汇率风险类型可能导致外汇储备价值下降,影响国家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
汇率风险影响汇率风险概述02次贷危机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资本流动与汇率波动次贷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投资者信心受挫,资金可能从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回流美国,对中国外汇储备造成资本流出压力。
汇率波动次贷危机可能导致美元汇率波动,而中国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汇率波动可能对储备资产价值产生影响。
次贷危机可能导致美元贬值,从而使中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贬值,降低储备资产的实际购买力。
美元贬值风险次贷危机可能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投资收益下降,中国外汇储备投资于全球金融市场的收益可能受到影响。
投资收益下降储备资产贬值风险融资难度增加次贷危机可能导致全球金融市场融资难度增加,中国外汇储备在需要融资时可能面临更大的困难。
流动性风险次贷危机可能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下降,中国外汇储备在需要变现时可能面临更大的流动性风险。
储备资产流动性风险03中国外汇储备汇率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历史数据分析法通过对历史汇率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汇率波动规律和趋势,从而识别潜在的汇率风险。
敏感性分析法通过分析不同货币对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不同货币对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从而识别潜在的汇率风险。
05次贷危机影响
次贷危机影响(1)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出现恶化迹象,引起美国股市剧烈动荡。
投资者担心,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会扩散到整个金融市场,影响消费信贷和企业融资,进而损害美国经济增长。
但开始许多分析家认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可望被控制在局部范围,对美国整体经济构成重大威胁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就目前看来,次贷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根据最新数据公布,美国已是第二季度GDP下降,且降了百分之零点五,这已宣告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而且预计美国经济还将继续低迷。
首先,美国的许多金融机构在这次危急中“中标”,而且其次贷问题也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如雷曼兄弟公司的倒下,以及大量银行的倒闭,使得许多的企业的融资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像美国的汽车三巨头就因为融资的问题岌岌可危,最后是美国政府的援助,暂时缓解了它们的破产危机,但是任然面临风险。
虽然过去几个季度的实际情况也表明,尽管住房市场持续大幅降温,但美国经济并没有停滞不前。
消费和投资增长抵消了住房市场降温的不利影响,并支持了经济的继续扩张,但是到了现在,人们才发现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生活,要么失业,要么收入大幅下降,而前期的“假象”实际上是整个市场库存的调整暂时掩盖危机的影响。
其次,美国经济基本面强健,不乏继续增长的动力。
这是因为美国的各方面任然是世界最强的,如最新的世界大学排行榜显示美国的科技实力和创新力任然是世界第一,且在相当的时间内没有国家和组织能撼动;而且美国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强,像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进行战略收缩就有效的缓解了当时的危机。
再从外部环境看,其他国家的境况并不比美国好到哪去,而美元任然世界上最被信赖的货币,据最新数据显示,对美元的持有任在不断的增加,且呈现增长趋势,这也意味着美国的金融地位暂时无人能撼动。
最后,这次危机虽然不断的向其他经济产业蔓延,但整个世界都在积极的采取措施应对,而美国金融体系相对成熟,市场发达,拥有各类对冲风险工具和渠道,这为缓解危机带来的影响提供了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贷危机对中国汇率风险影响的研究——基于极值理论与VaR模型的定量分析张瑞端俞滢栗相如厦门大学摘要本文运用极值理论与V aR模型深入研究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外汇储备风险的影响,分析我国外汇储备的汇率风险的变动情况,特别是对汇率风险进行结构性剖析。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外汇储备的汇率风险自次贷危机爆发后明显增加,且随着美元资产比重的增加,危机到来时外汇整体汇率风险的波动性增强。
实证分析进一步说明:次贷危机前后美元汇率风险比欧元及日元的汇率风险都更小,各币种汇率波动之间具有某种相关机制,且次贷危机使这种相关机制得到了强化。
关键词:次贷危机汇率风险极值理论V aR模型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持续高速增长。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截止2009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达到21316.06亿美元,总体规模已是世界第一,并且超过了世界主要7大工业国(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的总和。
高额的外汇储备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象征。
众所周知,外汇储备是一国可以自由支配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
足额的外汇储备可以用来弥补本国国际收支逆差,满足支付性需求;也可以用来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汇率,从而满足预防性需求;还可以缓解外部经济的冲击,维护本国信誉,满足国家的发展性需求。
但是超额的外汇储备在给国家带来荣耀的同时,却也给国家的外汇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国内不少学者对我国当前的外汇储备的规模做了研究,所得结论十分一致:我国当前的外汇储备规模已远远超过了外汇储备的正常需求。
这无疑加大了我国外汇储备所面临的风险。
另外,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单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数据表明,各国持有的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的平均比重为65%。
虽然中国人民银行从未公布中国外汇储备的币种、资产结构,但普遍认为美元资产的比重应高于世界平均比重。
许多研究表明:过于单一的外汇储备结构不仅不利于发挥我国外汇储备应有的职能,而且还加大了外汇储备的风险。
外汇储备的风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便是焦志文(2008)关于外汇储备风险的界定。
通过对外汇储备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及归纳,他把外汇储备风险分为狭义风险和广义风险。
其中狭义外汇储备风险是一种外源性的风险,指外汇储备在持有和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偶然的或随机因素的变化造成外汇储备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具体包括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政治风险等。
而广义的外汇储备风险还应该包括内源性风险,即持有外汇储备对经济运行带来损害的可能性,主要包括通货膨胀与泡沫经济风险和冲销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外汇储备的风险也随之凸显出来,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我国外汇储备的风险进行了研究。
这些研究一方面是从外汇储备所面临的诸多风险的角度来进行全方位分析和诊断,另一方面则单独深入分析其中某一种风险。
纵观这些关于我国外汇储备风险的研究,汇率风险是主要的被研究对象。
究其原因,主要有理论和现实两方面影响因素:理论上,由于汇率指标单一,并且数据易于收集,因此汇率风险可以方便地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深入分析汇率风险奠定了良好的方法性基础;而现实中,由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巨大,并且结构单一,主要集中于美元资产,因此汇率风险对我国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影响巨大,使得对于我国汇率风险的研究具有了非常现实的意义。
朱孟楠、喻海燕(2007)在研究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诸多风险中定性分析了汇率风险,指出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占绝对比重的情况下,美元的贬值将对我国外汇储备带来极大的损失。
焦志文(2007)等其他学者也有类此结论。
当然,为了更加深入地分析我国外汇储备所面临的汇率风险,许多学者也用了各种定量的分析方法。
如由中国经济运行风险研究报告编委会编制的《中国经济运行风险研究报告2007》中利用V aR模型——历史模拟法度量了2003至2005年我国外汇储备的汇率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项政策建议;马杰、任若恩(2000)探讨了V aR模型——方差—协方差模型在我国汇率风险防范中的应用,指出V aR模型可以有效度量汇率风险,并依据得到的风险度量值来控制和防范风险;陈卫连(2008)利用基于资产组合理论的V aR方法发现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外币资产进行资产组合后,可以大大降低我国外汇储备的汇率风险;李志、鲁肇文利用基于投资组合理论的马科维茨均值—方差模型发现国家外汇储备通过进行不同货币的投资组合,可以在有效提高收益的同时,大大降低外汇市场中存在的汇率风险。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而在两年内迅速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与此同时,我国外汇储备的风险管理也随着危机的爆发而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朱孟楠、陈晞(2009)在研究次贷危机后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策略中定性描述了次贷危机后我国汇率风险增加的事实。
正是基于此,本文决定应用极值理论和V aR模型定量分析次贷危机对我国汇率风险造成的影响。
二、研究假设和数据来源㈠研究的基本假设1、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类型假设假设我国外汇储备总共有四种货币构成:美元、欧元、日元以及港币。
出于国家金融安全的考虑,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只定期发布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的相关数据,并不发布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包括币种的类型和相应比重以及具体的资产表现形式。
即便如此,除了以上四种币种,出于经济或政治方面的需要,在我国的外汇储备构成体系中还有其他币种。
而在本文的分析中,只考虑美元、欧元、日元以及港币,主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一、简化问题的需要。
虽然我国外汇储备币种较多,但是许多研究表明在外汇储备的所有币种中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以及港币所占比例几乎达到100%,为此选取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和港币作为外汇储备的具体币种就很好地代表了我国外汇储备的货币构成情况。
二、数据的可得性。
2006年8月1日起国家外汇管理局才开始公布英镑对人民币的汇率价格,而本文研究所需要的数据区间则是2005年7月21日至今,因此出于对样本容量的保证,本文舍弃了对于英镑的分析,所占份额用港币来代替。
另外总结以往对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研究可知英镑和港币以及其他币种(不包括美元、欧元、日元)在外汇储备资产中所占比例不高于10%,这就说明即使在具体分析中用港币来取代英镑的原有比重,并不会对最终结果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这为合理简化币种结构找到了现实依据。
2、我国外汇储备币种所占比重假设如假设⑴中所提到的那样,虽然政府部门并未公布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方面的信息,但国内学者出于研究的需要还是利用国内外各种数据估计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
李政勤、孙瑜(2003)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推测出2003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的近似组合为:美元占70%、欧元占15%、日元占10%、英镑占5%。
另外,李成、杜志斌(2005)又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推测出2004年9月我国外汇储备的近似组合:美元占60%、欧元占20%、日元占13%、英镑占7%。
虽然这些研究已距今五六年,但是美元资产在我国外汇储备中还是占了绝大多数比重,这可以从近些年许多学者还在不停地呼吁应该降低我国外汇储备的美元资产得到佐证。
为了使得研究更加严谨并为后续分析做准备,本文决定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我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作分组讨论。
一般认为,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所占比重在60%—70%之间,故将美元比重分三组进行讨论:美元资产分别占60% 、65%和70%,而欧元、日元、港币等其它币种根据以往三种货币之间的大致比例即3﹕2﹕1进行本文的研究分析。
为研究方便,本文将美元资产占60%、 65%、70%这三组外汇储备结构分别定义为组1、组2和组3。
㈡数据收集本文研究中使用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兑人民币的汇率中间价等四项时间序列数据,数据起始时间为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日即2005年7月21日,截止时间为2009年7月31日。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为使数据分析具有可比性,分析中所需要的汇率数据均是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后的数据,而且研究所用数据均来自于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
三、研究方法与模型㈠风险V aRV aR(V alue at Risk)风险价值是指:在一定持有期Δt内,一定置信水平α下,投资组合P的最大损失值,具体用数学公式表示为:∆>-=-()1prob P VaRα其中P∆表示组合P在持有期内的价值变动量由于V aR 能够定量地、综合地、通俗地反映金融市场的风险,因此它获得了广泛应用,范围涉及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养老基金及其非金融企业等。
估计V aR 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参数模型与非参数模型。
参数模型指通过假定收益率服从一定的分布来估计V aR ;而非参数模型则不需对收益率的分布作任何假定,它通过对已有历史数据的分析和模拟来估计V aR 的值。
经典模型方差—协方差法、历史模拟法、蒙特卡罗模拟法逐步确立, 已成体系。
但是经典模型覆盖尾部事件能力的欠缺, 且小概率事件对于金融机构的市场风险管理有着莫大的意义, 由此压力测试等风险管理方法逐步受到重视, 尤其是把极值理论和V aR 结合起来研究风险得以兴起。
㈡极值理论极值理论主要是对分布两端极端值的分布情况,即尾部数据的分布情况来进行建模,它可以在总体分布未知的情况下,依靠样本数据得到总体中极值的变化性质,具有超越样本的估计能力,这样就避免了模型风险带来的估计偏误。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次贷危机前后的汇率风险,因此只研究汇率收益率的下尾部(即负收益的上尾部)。
次贷危机的爆发必定波及汇率市场,使得汇率市场极端值出现的可能性增加,这样用极值理论来度量汇率风险变得更有实际意义。
极值理论中有两种方法研究极端事件:一种是对最小值或最大值的分布直接建模(分块样本极大值模型);另一种是对一个特定阈值的超过数进行建模的POT(peaks over threshold )模型。
尽管Fisher-Tippett 定理表明广义极值分布可以用来拟合样本极大值分布,但是样本极大值模型需要大量的数据,实际中往往不能满足这一条件,因此本文选择POT 模型进行建模。
POT 模型是极值理论的一个分支,它的主要特点是对样本中超过某一个充分大的阈值的所有观测值进行建模,巴塞尔市场风险资本修正协议认为,它是实际应用中最有用的模型之一。
以下将简要介绍一下POT 理论。
首先定义超额数(超过阈值u )的分布为如下的条件概率()()(){|},01()u F y u F u F y P X u y X u y F u +-=-≤>=>-可以证明对于足够大的u 存在一个非负函数()u β使得超额数分布可以用广义Pareto 分布来很好地近似1/,()1(1(/())),0()11exp(/()),0u y u for G y y u for ξξβξβξβξ-⎧⎫-+≠=⎨⎬--=⎩⎭式()以上函数当0000()/y y u ξξβξ≥≥<≤≤-时取,当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