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酯

合集下载

水利工程用环氧树脂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性能研究

水利工程用环氧树脂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性能研究

水利工程用环氧树脂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性能研究李贵勋;李硕硕;孔令辉;刘书潭;张雷【期刊名称】《塑料工业》【年(卷),期】2024(52)4【摘要】水利工程金属结构和水工建筑物常遭受腐蚀、高速含沙水流磨蚀破坏,需对其进行便捷有效的防护。

利用环氧树脂对聚氨酯丙烯酸酯(PUA)进行改性提高PUA与基体黏结性能,采用紫外光(UV)固化技术制备PUA涂层。

研究了环氧树脂改性PUA的化学结构及环氧树脂用量对PUA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耐溶剂性能和抗冲磨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环氧树脂改性PUA的拉伸强度随着环氧树脂用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当加入5%时,PUA拉伸强度为103.0 MPa,材料呈强而脆的特性。

环氧树脂加入提升了PUA的拉伸剪切强度,由0.25 MPa增至1.60 MPa。

同时,环氧树脂改性PUA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能、耐溶剂性能、抗冲磨性能,5%环氧树脂改性PUA抗冲磨强度为800 h/(kg·m^(2))。

【总页数】6页(P84-88)【作者】李贵勋;李硕硕;孔令辉;刘书潭;张雷【作者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省水电工程磨蚀测试与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3.8【相关文献】1.新型紫外线固化环氧树脂/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2.光-热双重固化MAP-POSS改性水性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的制备与性能3.混杂固化MAP-POSS改性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邻甲酚醛环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4.水性纳米SiO2改性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的制备与热性能研究5.聚氨酯丙烯酸酯改性环氧树脂的结构与性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酯共聚物PA—E的试制

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酯共聚物PA—E的试制
[ 图分 类 号 】 中 TQ 2 5 3 3. [ 献标 识 码 】 文 B [ 章 编 号 】 0 3—5 9 ( 0 2 0 文 10 0 5 2 0 ) 3—0 3 0 7—0 2
丙烯 酸 酯 聚合 物 的乳 液 ( A)已被 广泛 应 用 到 P 许 多领域 …, 虽然 其具 有 许 多 优 良性 能 , 但其 涂 膜 存 在“ 热粘 冷脆 ” 不 耐有 机 溶剂 的缺点 。 目前 , 、 改性 这种 热塑 性 树脂 的方法 有三 种 : 一是 用 带 活 性基
取 P A—E 及纯 丙 P A、水性 P U、VE 四 种 乳 A 胶 , 别 在 玻璃 板 上 浇膜 , 温干 燥 3 分 室 8h成 膜 , 将 再 试样 膜 平 放 纸上 , 别 置 于 一3 分 0℃ 冰箱 冷 冻 3h和
【 稿 日期 】 0 2—0 —0 收 20 3 5
丙 烯 酸 丁酯 ,丙烯 酸 羟 丙酯 ,苯 乙烯 ,P DA, D
OP一1 , 2 过硫 酸铵 AP t H, F , 水 , 0 KI' S, —B S S 纯 环 氧树 脂 ( E一4 ) 均 为 国产 工业 品。 4,
1 2 PA —E 胶 乳 的 制 备 ~ .
性能优良, 大延 伸 、 回弹 等 。 高
1 实 验 1 1 主 要 原 材 料 .
化 合物 , 臭 、 味 , 碱 和大 部分 有 机 溶剂 , 寒 无 无 耐 耐 性 、 热 性 和柔 韧性 都 好 】按 P E 耐 , A/ P=8 2 ( 0: 0 质 量 比) 加 入适 量 的含 有 多种 活 性基 团 的交联 剂 P — , D D 通 过共 聚合 成 具有 互 穿 网络 结构 的乳 液 。由 于 A,
乳液。 2 3 聚 合 物 涂 膜 特 性 .

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的研究进展

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的研究进展
陈兰, 等: 环 氧树 脂 改性 丙烯 酸树 脂 的研究 进 展
羟 乙酯反应 , 制得 的预聚体再 和丙烯酸丁酯 、 苯 乙烯 、 甲
基 丙烯酸二 甲基 氨基 乙酯共 聚 , 得到含有封 闭的异氰酸 酯和叔胺官 能团的丙烯酸树脂 ; 环氧树脂与二 乙胺 反应 得 到 的产物 与上 述丙烯酸树脂 昆 合, 加入 乙酸和 去离子 水, 最终得 到 电镀 乳液 。该乳液 比单一的 阳离子环 氧树
树脂涂膜 。
树 脂水 性乳 液 ; 探讨 了环 氧树脂 相对分 子质量 、 单体 配 比及反应 时间和温度对树脂水分 散稳定性 的影响 , 并考 查 了漆膜 固化条件 及其性 能 , 制备 出了性能优 良的防腐 清 漆 。潘 桂 荣 等 “ 用 乳 液接 枝 聚 合 方法 制 备 环 氧 树 脂/ 丙烯 酸树 脂的复合 胶乳水 分散体 系 , 考查 了不 同引
聚二元醇 改性 异佛尔N- - -异氰 酸酯 ( I P D I ) , 得 到半封闭 的I P DI , 再 与 丙烯 酸羟 乙酯反 应得 到含 氟 的丙 烯酸 大 分子 单体 , 该单体 与环 氧树脂 共混形 成 I P N互 穿 网络 ,
适用 于高档 玻璃烤 漆 。黄 畴等“ 采用 甲基 丙烯酸 二 甲 基氨基 乙酯 与常用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 自由基 共聚 , 获
配合使用可 以迅速 的降低聚合物 的表面 自由能 , 改善涂
膜的耐 水性 和耐油性 。周孙 进等 先用丙烯 酸对环 氧
与 丙烯酸进行 开环反应 , 合成 出环 氧丙 烯酸 树脂 , 采 用
正交试验法 , 考察 了反应温度 、 催 化剂种类和用量 、 阻聚 剂 用量对合成反 应的影响 , 获得 了合成反应 的最 优工艺
枝 机理进行 了探 讨 。石钢 ¨ 以常规丙烯酸酯类 单体 、 苯 乙烯 、 三丙烯 酸三 羟 甲基 丙烷 酯为单体 , 过 氧化苯 甲酰

丙烯酸酯液体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

丙烯酸酯液体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

丙烯酸酯液体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3.2 胶粘剂力学性能采用环氧基含量为1.2 mmol·g-1的丙烯酸酯液体橡胶增韧环氧树脂胶粘剂,其力学性能见表3。

由表3可见,环氧树脂胶粘剂对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粘接性,但加入丙烯酸酯液体橡胶后拉伸剪切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铝合金试片的拉剪强度提高了133%,复合材料试片提高了124%,45#钢试片提高了84%。

这是因为加入丙烯酸酯液体橡胶,改善了体系的韧性,降低了固化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胶粘剂拉剪强度增大。

下面分别讨论液体橡胶添加量和环氧基含量对拉剪强度的影响。

表3 环氧树脂胶粘剂拉剪强度拉剪强度每百份环氧树脂中液体橡胶的加入份数/MPa 0 5 10 15 20铝合金试片 12.1 20.1 28.2 26.1 22.3玻璃钢试片 7.2 12.0 16.1 14.0(试片破坏) 14.1(试片破坏)45#钢试片 9.2 11.2 16.8 16.6 13.2由表3可见,随液体橡胶添加量的增加,胶粘剂的拉剪强度逐渐增大,当添加量为每百份环氧树脂加10份时,拉剪强度提高幅度最大,分别提高了约133%和124%。

这是因为加入液体橡胶,体系成两相结构,由于橡胶相变形和撕裂的阻力对基体开裂有阻碍和钉扎作用,消耗大量的能量,提高了韧性。

而这种阻碍作用与橡胶相的体积分数成线性关系,故随液体橡胶添加量的增加,基体的韧性增大,拉伸剪切强度逐渐增大。

又由于胶结件在受拉剪载荷时,胶粘剂与胶接件表面粘接作用和胶粘剂本身的强度不同,胶接件的破坏形式也不同。

但是若橡胶含量过大,胶粘剂内聚强度降低,试件呈内聚破坏,拉剪强度反而降低。

3.2.1 丙烯酸酯液体橡胶环氧基含量的影响丙烯酸酯液体橡胶含有的反应性官能团为环氧基,不同环氧基含量的液体橡胶对胶粘剂拉剪强度的影响不同。

图4(图略)是体系中分别加入不同环氧基含量(每百份环氧树脂加入10份)的液体橡胶后,胶粘剂拉剪强度与液体橡胶环氧基含量的关系曲线。

环氧树脂如何进行表面改性

环氧树脂如何进行表面改性

环氧树脂如何进行表面改性环氧树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涂料、复合材料、电器绝缘材料等领域的热固性塑料。

其性能优良,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黏附性差、耐候性差等。

因此,如何对环氧树脂进行表面改性,提高其性能,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表面处理法表面处理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改性方式。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是利用特定的化学试剂处理环氧树脂表面,形成化学键,提高环氧树脂的表面活性和黏附性。

常用的化学试剂有酸、碱、有机硅、硅酸盐等。

其中,有机硅和硅酸盐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化学试剂。

有机硅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态物质,具有极强的亲水性和覆盖性。

通过在环氧树脂表面覆盖一层有机硅分子,可以大大提高环氧树脂的表面活性和黏附性。

硅酸盐是一种中性物质,可以在环氧树脂表面形成化学键。

硅酸盐的改性效果优于有机硅,在环氧树脂涂层中应用较广泛。

2、放电处理法放电处理法是利用高压电场在环氧树脂表面形成微弱等离子体,在等离子体作用下使环氧树脂表面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化学键,提高环氧树脂的表面活性和黏附性。

该方法无需使用化学试剂,对环境无污染,是一种环保的表面处理方法。

3、光气处理法光气处理法是利用紫外线和氧气作用在环氧树脂表面产生光化学反应,形成羟基等官能团。

通过这些官能团可以形成与其他物质的化学键,提高环氧树脂的黏附性。

该方法适用于对环氧树脂表面粘附物清除较彻底的情况。

二、表面涂层法表面涂层法是在环氧树脂表面涂覆一层改性材料,以提高环氧树脂的性能。

目前应用较多的表面涂层材料有丙烯酸酯、聚乙烯醇、聚乙烯醇酸酯等。

1、丙烯酸酯丙烯酸酯分子具有极强的极性和覆盖性,可以覆盖在环氧树脂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

该保护层可以提高环氧树脂的耐热性、耐候性、抗紫外线能力等。

2、聚乙烯醇聚乙烯醇是一种无毒无害的高分子材料,具有极强的亲水性。

将聚乙烯醇涂覆在环氧树脂表面可以提高环氧树脂的表面活性和黏附性,对环保无污染。

三、表面修饰法表面修饰法是通过在环氧树脂表面引入一定官能团,在官能团作用下形成化学键,提高环氧树脂的性能。

环氧树脂的改性与增韧研究

环氧树脂的改性与增韧研究

环氧树脂的改性与增韧研究引言环氧树脂是一种重要的聚合物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在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

然而,传统的环氧树脂存在一些固有的缺点,如脆性、易开裂和低冲击韧性等。

为了提高环氧树脂的性能,研究人员不断努力开展改性与增韧研究,以满足不同领域对材料性能的需求。

一、环氧树脂的改性方法1. 添加剂改性添加剂是改善环氧树脂性能的常见方法之一。

通过添加不同类型的添加剂,如填料、增塑剂和稀释剂等,可以调整环氧树脂的硬度、抗冲击性和粘附性等性能。

填料的加入可以增加环氧树脂的强度和硬度,同时降低成本。

增塑剂的加入可以提高环氧树脂的柔韧性和延展性,改善其加工性能。

稀释剂的加入可以调节环氧树脂的粘度,降低粘度有利于涂层的施工。

2. 聚合物改性聚合物改性是另一种常见的环氧树脂改性方法。

将其他聚合物与环氧树脂共混,可以改变其力学性能和热性能。

常用的聚合物改性剂包括丙烯酸酯、苯乙烯和聚酰胺等。

通过共混聚合,可以在环氧树脂中引入新的相,从而改善其力学性能和耐热性。

此外,聚氨酯改性剂也常用于环氧树脂的改性,可以提高其抗冲击性和抗裂性。

二、环氧树脂的增韧方法1. 纤维增韧纤维增韧是一种常用的增韧方法,主要通过引入纤维增强相来增加环氧树脂的韧性。

常用的纤维增韧剂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和芳纶纤维等。

这些纤维增韧剂具有高强度和高模量的特点,可以增加环氧树脂的拉伸强度和韧性。

此外,纤维增韧还能提高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

2. 橡胶增韧橡胶增韧是另一种常见的增韧方法,通过在环氧树脂中引入橡胶颗粒,可以提高其冲击韧性和拉伸韧性。

常用的橡胶增韧剂包括丁苯橡胶、丙烯酸酯橡胶和乙烯-丙烯橡胶等。

橡胶颗粒能吸收冲击能量,从而有效阻止环氧树脂的开裂和断裂。

此外,橡胶增韧还能提高环氧树脂的耐热性和耐溶剂性。

三、环氧树脂的改性与增韧研究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环氧树脂的改性与增韧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一方面,研究人员通过改变添加剂的类型和含量,实现了对环氧树脂性能的精确调控。

环氧树脂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

环氧树脂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
3 . 2自由基共聚法 . 用环氧树脂以 自由基共聚法接枝改性水性丙 烯酸树脂 , 即在环氧树
粘性差 、 耐热性 、 耐沾 污性不 高等缺 点 , 限制 了其在某些特定场合 的应 用 ,因此一般在合成中都予以树脂的研究现状
环氧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有很多 , 按照其改性 的原理将其改性方法
冷拼法是用物理机械方法将水性丙烯酸树脂和环氧树脂搅匀 , 以期
实现水性丙烯酸树脂的改性方法 。 然而 , 环氧树脂 和水性丙烯酸树脂 的
用于装饰性要求特别高 的场合 ,如塑料表面涂装 、加 工过程 ( 如表面处
理 、电镀 、烫金 、镀膜等) 的需要 。 C h u等人利用 甲基丙烯酸单体 与环氧树脂在过氧化苯 甲酰为 自由基 引发剂( B P O ) 条件下进行接枝聚合 ,成功的把羧基引入环氧树脂骨架中 , 制得水 眭环氧树脂 , 通过 G P C 、 F T - I R以及 1 3 C — N M R等测试手段表征接
马洪芳 首先以丙烯 酸乙酯、 甲基丙烯 酸、 苯乙烯合成 了含有羧基的
丙烯 酸树脂 , 将溶解好 的环 氧树脂加人装有搅拌器 、回流冷凝器 、 温度
计的反应容器 中与丙烯酸树脂成盐 的方法 ,制得水性环 氧丙烯酸树脂 。
了冷拼 改进法、酯化改进法、接枝共聚改进法的现状 ,并对环氧树脂改
性 水性 丙烯 酸树 脂 的发 展 进行 了展 望 。
2 0 1 4 年第 1 期
电子技术论坛
环氧树脂改性 水性丙烯酸树脂
■王翠艳 魏 青
环氧树脂 踟陛水性 丙烯酸树脂是 目 前抽 陛丙烯 酸树脂领域的研 究热 点,改性后 可有 效弥补传统水性丙烯酸树脂的诸多缺点。文章简述 了 传
统水性丙烯酸树脂 的不足,根据 水性 丙烯酸树脂 的改性原理,重点介绍

环氧丙烯酸酯的改性及其性能的研究进展探讨

环氧丙烯酸酯的改性及其性能的研究进展探讨
摘 要: 采 取一 定的措 施 改 变环 氧 丙烯酸 酯的 原有性 能之 后 , 所得 到 的改性 聚合 物性 能 已经得 到 了很 大程 度 的改善 。本 文分 析 了环氧 丙烯 酸 酯所 具有 的特 殊 性能 以及 被应 用 的现 状 , 探 讨 了环 氧 丙烯 酸 酯 的改 性 方 法及 改性后 的性 能情 况 , 包括 改 变 环氧 树脂 的性 能 , 以便 使 环氧 丙烯 酸酯 的性能 得 以改 变 ; 直接 改 变环 氧丙烯 酸 酯性能 的方 法 以及物 理 改性 的 方法 。 关键 词 : 改性 ; 性能; 环氧 丙烯酸 酯 ; 研 究进展 中图 分类 号 : T Q 3 2 文献 标识 码 : A 优 良性 能 , 因 此 被 广 泛 应 用 于 光 同化 领 域, 例 如 油 墨 的阻 焊 等 。第 三 种 聚 合 物 具 有较 快 的 光 固 化 速 率 , 制 备 此 类 聚 合 物 所 需 要 的原 料 价 格 低 廉 ,且 容 易 获 经 被 应 用 到 了许 多领 域 。在 对 环 氧 丙 烯 得 ; 在制备时 , 采 用 的工 艺 较 为 简 单 。此 酸酯进行 改 性时 , 分为 两种方 法 , 即 化 外 ,双 酚 A 类 聚 合 物 还 具 备 以下 优 良 学 改 性 以及 物 理 改 性 , 本 文 探 讨 了 环 氧 性 能 , 即耐 电性 能 较 好 、 耐热性能 较强 、 丙 烯 酸 酯 的 改 性 方 法 及 其 改 性 后 的 所 耐 腐 蚀 性 较 强 、 光 泽 度 优 良以 及 固化 硬 具有 的优 良性 能 , 以供 参 考 。 度 较 大 等 。但 从 另一 方 面 来 看 , 此 类 聚 1 环 氧 丙 烯 酸酯 所 具 有 的 特 殊 性 能 合 物 业 存 在 着 缺 陷 , 例 如 脆 性 较 高 以及 以及 被应 用 的现 状 固 化 后 的柔 韧 性 较 差 等 。 目前 双 酚 A 目前 , 主 要 存 在 三 种 类 型 的 环 氧丙 类 丙 烯 酸 酯 也 已经 被 广 泛 应 用 在 胶 黏 烯酸酯 , 即化油类 、 酚 醛 类 以及 双 酚 A 剂 当中 、 金 属涂 料 当中 、 塑 料 制 备 工 艺 类 。第 一 种 类 型 的 丙 烯 酸 酯 具 有 附 着力 当 中 。通 过 以 上 分 析 , 不 同类 型 的 环 氧 较 强 、 柔 韧 性 较 好 以及 价 格 低 廉 等 优 丙 烯 酸 酯 具 有 不 同 的 优 点 , 也 具 有 不 同 点, 但另 一方 面 , 此类 化合 物也存 在光 的 缺 陷 , 而 为 了 使 此 类 聚合 物 得 到 更 为 固化 效率较 低 的缺陷 以及不 具备 较 为 广 泛 的 使 用 , 则 应对 其进 行改性 , 以便 优 良 的力 学 性 能 。因 此 , 在应用方面 , 通 强 化 优 良 性 能 以 及 改 善 存 在 不 足 的 性 常不会单独使用 在涂料当 中, 当需 要 采 能 。 用此类 聚合物进行 光固化时 , 应 加 入 活 2环 氧 丙 烯 酸 酯 的改 性 及 其 性 能 的 性较好 的聚合物 。第二种聚合物具 有交 分 析 联 密 度 大 以及 反 应 活 性 强 的 优 点 , 且 同 2 . 1 改 变 环 氧 树 脂 的 性 能 ,以 便 使 时具有 电能性 较强 、 耐热 性较好 、 耐 腐 环 氧 丙 烯 酸 酯 的 性 能 得 以 改 变 蚀性 较强 、 光 泽 度 较 好 以及 膜 硬 度 大 等 环 氧 树 脂 是 制 备 环 氧 丙 烯 酸 酯 的基 环 氧 丙 烯 酸 酯 为 环 氧 树 脂 的 变 性 产物 , 即丙 烯 酸 与 环 氧 树 脂 两 者 发 生 相 互 反 应 后 所得 到 的一 种 聚合 物 。因 为 环 氧 丙 烯 酸 酯具 有 多 种 优 良性 能 , 目前 已

改性丙烯酸酯金属防腐蚀涂料的研究进展

改性丙烯酸酯金属防腐蚀涂料的研究进展

改性丙烯酸酯金属防腐蚀涂料的研究进展摘要;综述了丙烯酸酯防腐蚀涂料用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改性、有机氟改性、有机硅/环氧树脂改性以及纳米材料改性的研究情况,并指出了丙烯酸酯防腐蚀涂料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丙烯酸酯;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防腐蚀丙烯酸系乳胶涂料具有优良的环保性和良好的耐热性、耐候性、耐腐蚀性、耐玷污性、附着力高和保光保色性好等优点。

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自身结构的限制,在硬度、抗污染性、耐溶剂性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为了更好地提高丙烯酸酯涂料的防腐蚀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需要对丙烯酸酯乳液进行改性。

本文对丙烯酸酯乳液金属防腐蚀涂料的改性情况进行综述。

1 环氧树脂改性环氧树脂具有粘附力强、成型收缩率低、化学稳定性好、电绝缘性以及热稳定性好等优点。

环氧改性丙烯酸乳液既具有环氧树脂的高模量、高强度、耐化学品和优良的防腐蚀性,又具有丙烯酸树脂光泽、丰满度和耐候性好等特点,且价格低廉,适用于装饰性要求高的场合,如塑料表面涂装和加工过程(如表面处理、电镀、烫金、镀膜等)的需要。

常见的改性方法有自由基聚合和酯化法。

以高氯化聚乙烯树脂和环氧丙烯酸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添加防腐蚀颜填料,制得单组分、附着力好、防腐蚀性和耐候性优异的防腐蚀涂料,已广泛用于钢结构、桥梁等的防腐蚀工程。

用环氧树脂改性亲水性丙烯酸树脂,改性后涂层的亲水性和耐水性能达到较好的均衡,耐蚀性和附着力得到提高。

采用E-10环氧改性丙烯酸树脂为基料,N75聚氨酯为固化剂,HT 助剂高光疏水物,制备具有良好耐酸、酸碱性能的自清洁防腐蚀涂料。

通过反相转法,用磷酸和丙烯酸及其酯类单体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得到一种性能优良的水性丙烯酸改性环氧树脂防腐蚀涂料乳液。

]利用丙烯酸环氧树脂的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了环氧-丙烯酸自乳化自交联水性防腐蚀乳液,所制得乳液的固含量为20%~40%,并且乳液的储存、稀释、机械和冻融等稳定性好。

2 有机硅改性有机硅和丙烯酸酯共聚可以制得以丙烯酸酯类大分子为主链,侧链为带烷氧基或羟基的硅烷或聚硅氧烷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乳胶涂料,以该树脂为主要成膜物的硅丙涂料集丙烯酸涂料和有机硅涂料之长,不仅具有超耐候性,还具有优异的耐水性、耐盐雾、耐温变性、耐玷污性及耐洗刷性能,主要应用于对耐候性能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外墙涂料、工程机械涂料以及作业环境更为恶劣的码头设备、海洋设施等的表面防腐蚀及装饰。

优异柔韧性改性环氧丙烯酸酯

优异柔韧性改性环氧丙烯酸酯

优异柔韧性改性环氧丙烯酸酯
两官能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柔韧性佳,耐水煮,对镀层层间附着力好,被广泛用于真空电镀底漆。

但此类两官能聚氨酯树脂都存在着固化速度慢的问题,今天为大家介绍一款既有优异柔韧性同时又可以兼顾固化速度的新产品- FSP2651,这是一款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

我们针对该产品做了一系列完整的性能测试,配方采用树脂搭配少量单体、适量引发剂,主要考察树脂的附着力、柔韧性、耐水、上镀性、颜料润湿性等性能。

附着力
LuCure2651对常规塑料基材(PC、ABS、PMMA)有着优异的附着力,在PC基材上喷涂固化后经过沸水1小时的耐水煮测试后,附着力仍未下降,漆膜不发雾,有着优异的耐水煮性能。

上镀性
在上镀性方面,LuCure2651对常规金属镀层如铝、铟、锡有着优异的上镀性,通用性较强,同时长期稳定性好。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搭配传统两官能聚氨酯丙烯酸酯来进一步提升上镀性,同时也能够保持良好的反应活性。

柔韧性
作为一支两官能的改性环氧树脂,LuCure2651固化收缩率低,有着很好的柔韧性,实测中将涂料喷涂在PET膜上固化后进行180°多次对折,漆膜未裂。

将LuCure2651做为甲油胶主体树脂使用时,在假指甲片上刷涂固化后,对折指甲片后,胶层仍不会开裂。

因此,LuCure2651具有优异的柔韧性,适用于各类柔性基材或着有较高柔韧性要求的应用。

展色佳
除了上述性能外LuCure2651对颜料有着优异的润湿性,颜色艳丽,透明度高,不仅可用于真空电镀加色体系也可用于甲油胶彩胶体系。

放热低
LuCure2651在低能量下也有较好的表干性能,同时固化过程中放热量很低,不烫手,非常适合用于甲油胶体系。

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丙烯 酸 丁酯 ( B A) , 分析纯 , 天 津 市 河 东 区红 岩
试剂厂 ; 甲基丙 烯酸 甲酯 ( MMA) , 分析纯 , 天 津市 福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7 — 0 3 ; 修 回 日期 : 2 0 1 3 — 1 0 — 0 4 。
加 入 到 带 有 电动 搅 拌 器 、 回流 冷凝 管 、 温 度 计 和 分
对于共 聚单体 总质量 而言 ) 时, 改性胶粘剂 的稳 定性 、 耐水 性 、 力学性 能和 粘接性能等 均得 到明显提 高。 关键 词 : 环氧树脂 ; 改性 ; 丙烯酸酯 ; 乳液 ; 半 连 续 种 子 乳 液聚 合 法 ; 胶 粘剂 中 图分 类 号 : T Q 4 3 3 . 4 3 6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 — 2 8 4 9 ( 2 0 1 3 ) 1 0 — 0 0 3 5 — 0 4
稳定 性 、 耐水性 、 力学 性 能 和粘 接 性 能等 影 响 , 以期
为后 序研 究提 供有 效 的参考 依 据 。
1 试 验 部 分
1 . 1 试验 原料
单体[ E P( 已溶解 在 单 体 中 ) 】 、 软单 体 ( B A) 、 硬 单 体( MM A) 、 功能单体 ( A A) 和 去 离 子 水 等 混合 均 匀 后, 高速乳 化分 散 3 0 mi n , 制得预 乳化 液 , 备用。 将 l / 4预 乳 化 液 、 3 / 4引 发 剂 ( A P S ) 和N a H C 0 3
2 0 1 3年 1 0月第 2 2卷 第 1 0期
Vo 1 . 2 2 No . 1 0, Oc t .2 01 3
中 国 胶 粘 剂

水性油墨用环氧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1]

水性油墨用环氧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1]
稀释有絮状物 可稀释水溶 完全水溶 可稀释水溶 完全水溶 完全水溶
溶解速度
几乎不溶 较慢 快 较慢 快 快
32
刘旭等 水性油墨用环氧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从表 1中可以看出 ,随着 AA 用量的增加 ,树脂的水溶性
变好 ;在不加入 22HEA 情况下 , AA 用量在 20%左右才具有较
3) 水性油墨颜色 、细度 、粘 度 、初 干 性 、着 色 力 按 GB / T 13217测试 ,耐水性按 QB 568—83测试 。
4) 附着牢度测试 。用丝棒将水性油墨印刷涂膜于 BOPP 薄膜上 ,在 80℃下完全干燥 ,在印刷膜上贴上胶带 ,均匀揉搓 后迅速剥离 ,考查剥离后印刷膜的表面状态 。目视测定标准为 良好 (印 刷 膜 残 留 90% 以 上 ) ; 合 格 (印 刷 膜 残 留 60% ~ 90% ) ;较差 (印刷膜残留 60%以下 ) 。
3) 水性油墨的配制 。将上述合成的环氧改性水性丙烯酸 树脂与钛白粉 、水及其它助剂按常规比例混合调配 ,经涂料快 速分散试验机研磨到合适细度 ,即得到水性油墨 。 1. 3 分析与测试
1) 红外分析 。测试样品为薄膜 , FT2IR 型傅里叶变换红 外光谱仪 ,美国尼高利公司 。
2) 树脂粘度测试 。按 GB / T2794 - 1995测试 ,采用旋转 粘度法 , NDJ - 99型旋转粘度计 ,成都仪器厂 。
1) 环氧丙烯酸酯 ( EA )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 、冷凝管 、 恒压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三口烧瓶中 ,加入一定量的环氧树脂 E - 44和阻聚剂 [6 ] ,缓慢搅拌加热到 70℃,再缓慢滴加计量的 丙烯酸和催化剂的混合液 ,加热 、搅拌 ,升温到 95℃,严格控制
收稿日期 : 2008Ο04Ο11 作者简介 : 刘旭 (1983 - ) ,男 ,成都人 ,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 ,主攻胶黏剂 、油墨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氧树脂的品种和加入量直接影响涂料的附着力等物理性能,低分子量的环氧树脂活性大,得到树脂的透明度好,高分子量的环氧树脂活性低,不易改性,但其耐磨性较优。环氧树脂的用量要适中,加入量过少对聚苯乙烯(PS)和丙烯酸树脂改性效果不够,加入量过大,则可能在聚合反应后期出现乳液分层现象。从实验结果来看,环氧树脂的加入量为丙烯酸及其酯(单体)加入量的6%~112 低分子量环氧树脂 E-54 E-44
环氧丙烯酸酯树脂既具有环氧树脂的高模量、 高强度、耐化学品和优良防腐蚀性,又兼具丙烯酸 树脂光泽、丰满度和耐候性好等特点,且价格低廉, 特别适用于罐头内壁涂料和汽车防腐蚀涂料。用 其做预聚物制备的涂料在紫外光照射下可发生光 聚合或光交联反应,不仅固化速度快,而且涂膜性 能优良,近年来发展迅速,正逐步取代传统木材、金 属等使用的涂料 。 环氧一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反应是自由基聚合机 理。环氧树脂虽然没有不饱和双键,但含有醚键, 其邻位碳原子上的0l—H和频碳原子上的H相对 比较活泼,在引发剂自由基的作用下可形成自由不饱和单体的接枝聚合反应,制得环氧丙烯酸树 脂 ,其聚合反应的最终产物为未接枝的环氧树 脂、接枝聚合的环氧树脂和丙烯酸共聚物的混合 物。 环氧树脂具有优良的防腐蚀性。申欣等 通 过自乳化并结合相转化法,用磷酸和丙烯酸及其酯 类单体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得到了性能稳定的水 性环氧防腐蚀乳液,并可广泛用于要求无毒的大型 容器内壁的防护装饰。郑耀臣等 制备了环氧- 聚丙烯酸酯互穿网络防腐蚀涂料,这种涂料既保留 了环氧一芳香胺固化体系所具备的优良耐腐蚀性, 同时又具有良好的柔韧性、附着性和抗冲击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