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热资源可持续化利用技术应用分析
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分析
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分析1. 引言1.1 地热能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
在当前全球能源环境日益紧张、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加大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力度,推动地热能技术的创新与完善,将为我国节能减排、建设低碳环保的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字数:221】1.2 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在发达国家如冰岛、美国等,地热能开发利用已经较为成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地热发电和地热供热系统。
这些地区通过地热能源的利用,实现了对传统化石燃料的替代,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了环保和节能的目的。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地热能开发利用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由于地热能资源分布不均匀,开发利用难度较大;缺乏相关技术和资金支持也是制约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因素之一。
地热能开发利用的现状是多样化的,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发展中国家仍需要进一步努力。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前景将更加广阔,有望成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
1.3 地热能开发利用前景展望地热能资源丰富,具有分布广泛、规模巨大的优势。
全球范围内,地热资源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各大洲,包括热液资源、干热岩资源等多种类型。
热液资源蕴藏量巨大,有利于规模化开发利用,为地热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地热能开发利用前景更加广阔。
随着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的不断创新,地热发电效率不断提高,成本不断下降,同时地热能在城市供暖、工业生产等领域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
未来,地热能产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前景,为全球能源结构调整和环保战略实施提供重要支持。
2. 正文2.1 地热能的来源和特点地热能是一种利用地壳内部地热能量的可再生能源。
其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核聚变反应、地热循环和地质作用。
地热能具有稳定性、持续性和高效性的特点,不受气候影响,可以实现全天候、全季节的能源供应。
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地热资源勘查、地热井建设、地热循环系统建设和地热能利用设备安装。
地热能利用现状及前景
地热能利用现状及前景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地热能利用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前景,以期为地热能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地热能利用的现状1.地热能的概念地热能是指地球内部蕴藏的热能,包括地壳深部的热能和地表附近的热能。
利用地热能可以进行供暖、发电、温室农业等多种用途,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能源形式。
2.地热能的利用方式目前,地热能的主要利用方式包括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两种形式。
直接利用:将地下的热能通过热交换器传递给建筑物或工业设施,用于供暖或供应热水。
这种方式利用便捷高效,成本较低,被广泛应用于城市供暖和温室农业等领域。
间接利用:通过地热发电厂将地热能转化为电能。
这种方式适用于地质条件特殊的地区,如地下岩浆库或地壳热流较高的地带。
虽然间接利用的技术相对复杂,但其发电效率较高,对环境影响较小。
3.地热能利用的现状全球范围内,地热能的利用已有一定规模,各国对地热能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在北欧国家,如冰岛、挪威和瑞典,地热能已成为主要能源之一。
冰岛凭借丰富的地热资源,实现了100%的可再生能源供电,并成为地热发电技术的领先国家。
在亚洲地区,日本、菲律宾等国也在积极利用地热能。
日本将地热能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形式,发展了多个地热发电厂,满足了一部分电力需求。
而在发展中国家,如肯尼亚和印度,地热能的利用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成为解决能源供应问题、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地热能利用存在的问题1.地热能资源分布不均地热能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是制约地热能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全球范围内,只有部分地区地热资源比较丰富,大多数地区地热资源稀缺,甚至无法实现经济利用。
这就要求地热能的开发和利用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2.地热能利用技术尚待突破目前,地热能利用的关键技术尚待突破,特别是在地热发电领域,尚缺乏成熟的高效利用技术。
地热发电是利用地热能的重要途径,但传统的地热发电技术存在效率低、设备成本高等问题。
天津:地热资源循环梯级利用(组图)
天津:地热资源循环梯级利用(组图)2007-5-18 15:51:21采用地热梯级利用技术的高温热泵系统人民网·天津视窗5月18日电:节能降耗关键词地热资源利用,回灌技术,梯级利用技术项目单位: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天津市河东区房地产管理局供热公司项目内容:天津市地下蕴藏着丰富的中低温地热资源。
全市地热分布面积达8700平方公里。
地热资源已经成为天津经济发展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不可多得的清洁能源。
但在地热资源利用过程中也显现出种种问题,地热资源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时间漫长(几千年乃至数万年),补给量有限,随着地热资源利用的广泛,长期以单纯开采井的形式开发,将会导致热储层水位下降过快,地热井使用寿命缩短。
而且地热尾水排放温度过高,容易造成对环境的热污染。
为了解决保持热储压力,减少地热流体直接排放污染环境问题,并使地热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在地热的开采与利用过程中,组织地热勘查和开发利用单位研究和采用地热回灌技术和梯级利用技术。
地热回灌技术是将经过利用温度降低的地热尾水或其他水源通过地热回灌井重新注回热储层。
回灌的地热尾水和其他回灌水在热储层中经过与地热流体混合,并和热储层中的岩石骨架进行热交换,温度升高,可以再次循环利用。
梯级利用技术根据地热资源温度高、富含丰富的矿物质等特点,多梯次利用地热资源。
以冬季采暖为主,利用后的尾水可直接通过回灌井回灌到地下,也可以用于生活热水、理疗、种植、养殖等。
通过这种方式增加了单井供热能力,提高了地热资源利用率,降低了地热水的排放温度,从而有效地节约和保护地热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避免了热污染和环境污染,资源的效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项目背景:天津地热资源开采利用在全国开展得比较早,据中国地质调查局《我国地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报告》显示,天津地热供暖面积约占全国地热供暖总面积的50%,是我国利用地热供暖规模最大的城市。
天津市宝坻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天津市宝坻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对策佚名【摘要】天津市宝坻区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资源总量为12.896×1015kJ,可开采量按100 a计相当于2.929亿t标准煤。
据已有勘查成果和地热开发利用现状,对本区地质构造、热储特征、各热储层地热资源流体质量、综合利用和环境效益进行初步分析,提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期刊名称】《地下水》【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3页(P65-67)【关键词】地热资源;隆起;热储特征;开发利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宝坻区位于天津市北部,是我市重要的工农业和游泳渡假基地,处于周良庄地热田上,“京津新城”正是因为地下温泉而兴建的新城镇,这里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地热水大多自流,自流水量一般在40~300 m3/h,井口温度大于100℃[1]。
根据2009年《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在天津“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依托地热资源和良好的发展空间,经过历时6年的开发建设,“京津新城”已初步建设成为京津唐地区以休闲旅游、会议会展、文化教育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并成为天津11座卫星城中唯一的一座无污染生态新城。
该区位于天津十大地热异常区之一的周良庄地热异常区,该区地质构造复杂,地热流体温度较高,流体质量较好,矿化度较低,有着广阔的利用前景,为了保护好当地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热资源,使其能得到更科学合理的利用,下面就围绕地热利用和开发对策展开讨论。
周良庄地区位于沧县隆起北部的王草庄凸起和冀中坳陷北部武清凹陷的东部斜坡带之上,基岩主体构造为背斜构造,区内断裂主要有北西向的大口屯-汉沽断裂、北西西向的周良庄断裂、北北东向的牛蹄河断裂和王草庄断裂、北北西向的杨码头断裂[2](图1)。
该区整体为一个以中、新元古界为核部,以下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为翼部的不对称背斜构造,其南东(SE)翼稍比北西(NW)翼开阔,褶皱轴面略向北西向倾斜,背斜总体走向北东(NE),由北东向南西方向倾伏。
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现状及前景分析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地热能的开发现状地热能是指地球内部的热能,包括地表热能和地热水能。
目前,地热能的开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浅层地热能利用浅层地热能主要指地下500米以内的热能。
这种能源利用的方式主要是利用地热泵,将地下的热能通过换热器传递到建筑物内部供暖或供应热水。
这种利用方式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已经在一些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
2. 深层地热能利用深层地热能主要指地下500米以上的热能。
这种能源利用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开采地热水或地热蒸汽,将其转化为电力或直接供热。
深层地热能利用的主要技术包括地热发电和地热供热。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建立了多个地热发电站和地热供热系统,为当地提供清洁能源。
二、地热能的利用现状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地热能利用的几个典型案例:1. 冰岛冰岛是一个地热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约有25%的能源来自于地热能。
冰岛通过建立多个地热发电站和地热供热系统,大大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实现了清洁能源的利用。
2. 菲律宾菲律宾地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热资源较为丰富。
菲律宾利用地热能发电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是全球领先的地热能开发利用国家之一。
3. 中国中国地域广阔,地热资源分布广泛。
中国目前已经建立了多个地热发电站和地热供热系统,地热能的利用率逐渐提高。
三、地热能的前景分析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备巨大的潜力。
未来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将面临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技术正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新型地热发电技术的研发,如增强型地热系统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地热发电技术等,将进一步提高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效率。
2. 规模化应用地热能的规模化应用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未来,随着地热能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扩大,地热能的规模化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推广。
地热能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效益
地热能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效益地热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地壳中的热能来产生电力和供暖。
它在能源行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可持续利用和环境效益。
本文将探讨地热能的可持续利用方式和它对环境的影响。
一、地热能的可持续利用方式1. 地热发电利用地下热能产生蒸汽,通过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来生成电力。
这种发电方式无需燃烧化石燃料,因此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
地热发电还具有稳定的发电能力,不受天气和季节的影响。
2. 地热供暖地热能可直接用于供暖系统,通过地源热泵或地面循环系统将地热能转换为热能。
与传统的燃煤供暖相比,地热供暖不会产生空气污染物和烟尘,减少了室内空气质量的污染。
此外,地热供暖系统还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二、地热能的环境效益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地热能的利用不需要燃烧化石燃料,因此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抑制全球气候变化具有积极的影响。
2. 降低空气污染地热能的利用过程中,不会产生烟尘和空气污染物,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
3. 保护水资源地热供暖系统不需要额外的水资源,相比传统的供暖方式减少了对水资源的需求。
这对于水资源短缺地区来说尤为重要。
4. 促进经济发展地热能的可持续利用不仅创造了就业机会,还降低了能源成本,提高了能源安全性,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地热能的挑战和应对策略1. 地热资源分布不均地热能的分布并不均匀,有些地区热能丰富,而有些地区则相对稀缺。
为了更好地利用地热能,应该根据地质勘探数据选择合适的区域进行开发。
2. 技术和成本挑战开发地热能需要先进的技术和大量的投资。
在面临技术和成本挑战时,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促进地热能行业的发展。
结论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可持续利用和环境效益的特点。
通过地热发电和地热供暖,我们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水资源,并促进经济的发展。
然而,面临的挑战也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创新,提高地热能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
地热能利用技术创新发掘地下热能资源的无限潜力
地热能利用技术创新发掘地下热能资源的无限潜力地下热能是一种被广泛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其无限潜力可以通过地热能利用技术的创新来发掘。
地热能是指地球内部储存的热能资源,可用于供热、发电和其他领域。
近年来,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意识的加强,对地热能的利用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创新,使地下热能资源的利用潜力得到了进一步发掘。
一、地热能利用技术的发展历程地热能利用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当时人们就开始利用地下热能进行浴池供暖和温室种植。
然而,地热能利用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后才得以加速。
以下是地热能利用技术发展的几个重要里程碑:1.热泵技术的应用: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大气、水体和地下热能进行供热和制冷的技术。
早期的热泵技术主要采用大气热能,随着技术的进步,地下热能成为了热泵系统的关键能源之一。
这种技术的应用大大扩展了地热能的利用范围。
2.地热发电技术的突破:地热发电是利用地下热能产生电能的一种高效、环保的能源转换方式。
传统地热发电主要依靠地下的干热岩,但这种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比较困难。
近年来,通过深部低温地热资源的利用,如油田废热和地下水的热能,地热发电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3.地热直接利用技术的发展:传统地热利用方式主要是通过地热井或地热能源回收工程进行热能传输。
然而,这种方式存在着能量损失和成本较高的问题。
现代地热直接利用技术采用更加先进的地热循环系统,使热能在地下和地上的传输过程中减少能量损失和浪费。
二、地热能利用技术的创新为了更好地发掘地下热能资源的无限潜力,人们不断进行地热能利用技术的创新。
以下是一些当前正在研发和应用的地热能利用技术创新:1.深井钻探技术的发展:深井钻探技术是开采地下热能资源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钻探技术只能达到较浅的地层,限制了地热资源的利用。
随着深井钻探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下,获取更多的地热能资源。
这为地热能利用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2.地热能与其他能源的协同利用:地热能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的协同利用是一种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途径。
地源热泵技术及其节能效益分析
408
技术性能分析 改造后的地源热泵系统在环境条件较差、 维温性能不佳的
40508
改造前运行费用 原 七 米 检 查 桥 冬 季 取 暖 采 用 电 热 板 85 片 , 额 定 功 率
检查桥中,经过一个取暖期的运行,保持室内温度在 89B 左 右。 另外, 它便于维护和管理, 且效率高, 夏季 ,-. (能效比) @5C 冬季 ,-.@5C/01。 因此, 耗电量小, 运行费用低, 能达到节能 304, 降耗要求。根据对现有系统的运行费用分析, 8 年以后就能收 回全部投资。 改造后的地源热泵系统地下部分可保持 49 年稳定运行, 地上机组部分可保持 51 年左右正常使用,系统控制自动化程 度高, 可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
大众用电 !""# $ %
!&
小资料
气体燃 循环流式床锅炉, 低 D-K 燃 烧 器 、 烧 再 燃 、 超 细 煤 粉 再 燃 等 低 D-K 燃 烧 技 术, /99)7 热电联产机组。
(部分) 当前我国能源产业化的重点
( 大容量超临界 $ 超超临界火电 机组和水电机组 &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生物质气化发电和供气技术,生物质液体 燃 料 技 术 , 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 ;99)7 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 电机组, ;99)7 空 冷 火 力 发 电 机 组 , >99)7 级 水 电 可以替换原来的锅炉和空调 两套装置, 这种系统可应用于各种建筑物中。
’
经济效益及环保效益
地源热泵机组可一机多用,虽然其投资略高于锅炉系统,
但兼顾夏季空调制冷和冬季采暖。既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节 约能源, 节省运行费用, 又降低了空调系统设备投资, 这是地源 热泵技术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 另外, 地源热泵与锅炉供暖相比, 所产生间接效益是不容 忽视的。由于锅炉及配套设备所占用土地、 燃料运输、 存渣、 排 放烟气及灰尘处理等, 在计算成本时受多种主、 客观因素所限, 很难以统一尺度进行衡量, 被视为间接效益。 与热泵供热相比, 燃煤锅炉要留有储煤、 存渣场地及运输通道, 占地面积相当于 除了要占用一部分 3 座地热站。燃油锅炉要有配套的储油罐, 空间以外, 还增加了安全管理上的难度。 虽然燃气锅炉清洁, 占 地面积小, 但由于天津港特点, 其输气管道不宜地埋和高架, 难 以进入港区各供热点, 另外, 由于管道建网费用高, 燃气价格较 高且呈上升趋势, 燃 (天然) 气锅炉供热系统的投资成本及运行 成本都是很高的。 最为重要的还是其环保效益突出。 地源热泵系统是通过从 地热资源中提取热量, 所以采用地源热泵供暖可有效地免除常 规燃料的灰、 渣、 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等的排放量, 并相应减少 燃料运输过程中的撒 (泄) 漏污染。
实现梯级利用的地热供热系统节能经济性分析
该 项 目系统 包括室外两组 深井系 统及 室外管 网系统和换热 站 内的板换及热泵系统 以及换热站 内的电气系统。表 3为各 系统 初投资统计 。
表 3项 目初 投 资统 计
项 目名 称
审 外 深井 2座
根据公式( 1 ) Q = G e At , 其 中 Q为地热设计产热量 , 单 位为 K W; G为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井设计出水量 , 单位为 m ; △t 为地 热 经板 换换 热 后 的温差 ,单位 为 ℃ ( 最 大 温差 为
5系统运 行 发生 的能源 费佣
地 热作为一种清洁 环保 型能源 ,可 以替 代对化石能源 的使 系统运 行费应该包括 系统运行 发生 的资源费 ,水 电费用 , 设 用 , 由于天津地热资源潜力 巨大 , 是天津市一种 重要 的补充能源 , 备折旧和人员工资 , 系统 的维护 、 管理费用。表 4就系统运行所发 合理开发有助 于优化本市 的能源结构 ,有助于节能减排 的实现 。 生的能源类 费用如资源费和水 电消耗费用做统计。 表 4系统运行能源消耗费用统计 优化地热系统 , 实现对地热资 源梯 级利用 , 提高地热 的资源利用 率同时具有较好 的经济 性 ,可 以预见今后将 会有更多地有 识之
系统 相 结 合 , 实现 了对 地 热 资 源的 梯 级 利 用 。作 者 以 此 为
例. 对 该 地 热 供 热 系统做 了初 投 资及 运 行 费 用 分 析 . 得出 地 热 作 为 清 洁 可再 生 能 源 , 合理利用 , 有助 于 节 能 减 排 , 具 有 较 好 的 社会 效 益 与 经 济效 益较 好 的 结 论
某项 目位于天津市 区南部 , 现有两组 4眼地热井 , 其中 1 组为深 的基本 负荷 , 经过板换换热后 的深井热水 未热 和浅层井使用 热泵 井, 1 组为浅层地热井 , 每组井 中均有一眼开采井 , 一眼回灌井。其中 制热作 为系统中民用尖锋 热负荷使用 , 最 大换 热量 的地热水设计 深井深度为 3 5 o 0 米, 出水温度为 9 0 ℃, 设计 出水量为 1 2 0 m3  ̄; 浅层 回灌温度为 l 0 ℃。 地热井深为 4 0 0米 , 出水温度 3 0 %, 设计出水量为 4 0 m 。 供热范围 系统流程 图如下 :
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分析
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分析1. 引言1.1 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分析的重要性地热能是一种源源不断产生于地球深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极大的潜力和价值。
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分析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热能具有清洁环保的特点,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在当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严重的背景下,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地热能是一种稳定持久的能源形式,不受外界气候和天气的影响,可以实现全天候供热供电。
这对于提高能源供给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应对能源供给的紧张局势和恶劣气候条件下的能源保障问题。
地热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不仅可以用于供热、供电等生活和工业领域,还可以通过热泵技术实现低温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拓展其应用领域。
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绿色低碳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对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进行深入分析,不仅有利于充分挖掘地热能的潜力,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还有助于推动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保障人类社会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1.2 地热能的定义与特点地热能是一种利用地球内部热量来产生热能的可再生能源。
其主要特点包括稳定性、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地热能源源不断,不受气候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影响,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具有很好的环保性;地热能可以长期利用,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形式。
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
地热能的定义与特点使其成为未来可持续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 正文2.1 地热资源分布情况地热资源是指地球内部储存的热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受地质构造和地球内部热流强度等因素影响,主要集中在地热带和地震带。
近三十年天津市地热大规模开发热储动态特征研究
近三十年天津市地热大规模开发热储动态特征研究殷肖肖;赵苏民;蔡芸;闫佳贤;许磊【期刊名称】《地质学报》【年(卷),期】2024(98)1【摘要】天津是我国较早大规模开发深层地热的地区之一,经过30多年的持续开采回灌,对深部热储特征有无影响,是否引起了资源枯竭、水质恶化以及热储温度下降等环境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系统收集了1992年以来天津市地热开发过程中的不同热储层热水开发利用量、回灌量、水位、水质、水温等近30年的时间序列监测资料,通过垂向及横向对比,对地热持续开发30年来天津市不同地区不同热储层的热水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天津市各热储层地热流体的主要化学组分基本稳定,多年来无明显变化,地热采灌系统尾水回灌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地热流体的原始化学特征,但深大断裂作为热流通道引起的顶托补给,会对上层热储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近年来天津市回灌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大部分热储水位下降幅度减缓或出现回升,热储的温度没有明显的升高或降低的趋势,但回灌井热储段经过非供暖期的恢复无法达到最初的温度,呈逐年下降趋势。
未来持续采灌条件下,回灌井筒的“冷堆积”及采灌井的优化调配应是重点关注的问题。
【总页数】17页(P297-313)【作者】殷肖肖;赵苏民;蔡芸;闫佳贤;许磊【作者单位】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创新基地【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相关文献】1.天津市滨海新区地热地质条件及热储特征分析2.天津市奥陶系热储层地热流体水化学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3.岩溶裂隙热储层采、灌井井间连通试验研究--以天津市王兰庄地热田回灌井HX-25B示踪测试为例4.冰岛Laugaland地热田热储回灌中水化学动态特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津某工业园区地源热泵节能改造实例
天津某工业园区地源热泵节能改造实例摘要:本工程为天津某工业园区地源热泵空调项目,替代原有外网供热的初步设计。
其中集中式中央空调采用垂直地埋管和冷却塔潜伏设计,末端采用风机盘管,吊顶空调器系统。
关键词:工业园区、地源热泵系统、优化设计、经济分析1、工程简介工业园项目分两期完成,建筑物主要用途为车间和办公楼。
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59737㎡,其中车间面积45808㎡,办公楼13929㎡。
总冷负荷6052kW,总热负荷4562KW。
2、案例介绍及分析2.1、系统简介地源热泵系统主要包括六部分:室外闭合埋管系统、主机、末端系统、整体配电系统、自控系统及监测系统。
1、室外闭合埋管系统:包括一个地下密封的高密度PE管热交换网系统,管网内充有流体介质,当处于制冷工况时,管内液体温度上升,热量向大地散出,供热工况时,管内液体温度下降,热量从大地吸入,埋管形式采用垂直埋管。
本工程设计地埋管换热器788组,双U型管,深100m。
横埋管敷设在地下负2m 处,采用同程编组的方式。
地下换热器根据项目特点设计了若干组地下观察井,用于方便检测、维修。
2、主机:厂房均根据设计的总冷、热负荷各选用2台地源热泵工况的机组,冷热负荷均能满足设计负荷的要求。
3、新风系统:按工作人员的数量及送新风标准30m³/人进行新风量设计,排风系统按局部排风和系统排风综合考虑设计,运行工况采用定时定点调节。
卫生间和机房通风换气次数按10次/h,室内保持5Pa风压。
4、整体配电系统:厂房为各自独立热泵机房系统,机房和末端系统配电也是各自独立系统。
热泵机房安装独立计量电表及水表,末端系统进户安装独立电表进行单独计量及核算。
5、自控系统:本工程水系统采用一次泵变流量双管制系统,配置自立式压差平衡阀和全自动定压排气装置。
末端系统根据各区域特点及使用功能配置电动两通阀和系统温度,流量调节阀。
系统及各子系统均采用同程式连接。
主机和水泵根据末端系统反馈的数据参数自动调节输出的冷、热量、流量及功率。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可持续发展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摘要:在当今社会,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能源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是解决当前大气污染问题、实现蓝天的有效手段。
这也是创建绿色、低碳、经济、集约型生态文明社会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前言我国对于可持续发展能源一向十分地重视,地热能作为我们方便可取绿色环保又不造成污染,同时又是可再生的能源,对我们来说就是近在咫尺、唾手可得一座宝藏。
但是,根据我国目前的技术条件,我们却不能完美的运用和拥有这座“宝藏”,以下将根据几点,来说明我国取得“宝藏”的程度,和应用“宝藏”的程度,同时提出对利用“宝藏”的宝贵“钥匙”。
1地热资源的类别与概念简述在定义上的地热资源,主要指的是地底岩石热能和地热流体中的热能以及其伴生的可用物质。
如果将其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得到的地热能的分类结果也不尽相同,如果按照地热能的储存状态分类,地热资源则可以分为水热型地热能、干热岩地热能型和地压型地热能;如果按照温度高低的不同进行分类,地热资源则可以分为低温地热能(温度低于90℃)、中温地热能(温度在90~150℃之间)和高温地热能(温度高于150℃);如果按照地热区以及地热田形成要素的不同进行分类,地热资源则可以分为沉降地型、隆起断裂型和岩浆盆型。
不同类型的地热能提供的能量多少不同,获取地热能的方式也不同。
2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式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可分为发电和直接利用两个方面。
2.1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包括热源端、热泵设备以及用户端三个部分。
其中,热源端大都由抽水水井和回灌水井两个部分组成,通过抽水泵的作用将水井中的水抽出,而后根据实际需求经过热泵装置对温度进行调整后通过运输装置将其输送到用户端,在达到预期的供暖或制冷效果的同时将作用后的地下水回灌到井中,确保地下水资源总量不发生明显改变,保证各储水层的相对稳定,在保护地下水环境的同时达到预期的供热制冷效果。
在地下水地源热泵运行环节,通常是通过地下水回转的方式针对浅表地下水的能源进行采集,但是根据实际经验,由于地下水的成分比较复杂,容易对管道产生一定的损伤,所以在这一环节应针对地下水的运行模块添加一定的防腐蚀措施,确保不会对后续的运行造成影响,同时达到预期的资源利用效果。
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分析
地热能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分析地热能是一种无污染、可持续的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通过利用地热能,不仅可以实现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还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地热能的开发利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开发。
地热能的开发利用现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地热能利用技术和地热能利用产业。
在地热能利用技术方面,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地热发电和地热供暖。
地热发电是利用地下热能产生蒸汽推动涡轮发电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地热蒸汽发电站来实现。
地热供暖是通过地热能源将地下热能传递到地上,供应给建筑物和社区进行采暖和供热的方式。
在地热发电方面,国内已经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开发了一批地热发电站,但规模和效率还有待提高。
在地热供暖方面,目前主要集中在一些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如西藏、新疆等地。
在地热能利用产业方面,目前国内地热能开发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地热能行业的产业链条相对不完善,缺乏配套设备和技术支持,也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产业体系。
地热能开发利用涉及到地热资源的勘探和开发,需要进行长期的投入和研究,对资金和技术要求较高。
地热能开发利用产业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和资金投入。
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地热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丰富的资源储量,不受地埋深度和地埋区域限制。
根据国内地热能资源潜力评价,中国深层超高温地热资源预测可开采储量超过1亿吨标准煤,浅层地热资源开发潜力更为巨大。
地热能的利用范围广泛,不仅可以用于发电和供暖,还可以用于工业生产和农业温室等领域。
地热能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可以互补、互促,形成能源混合利用的模式,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地热能的开发利用面临一些挑战。
地热资源的分布不均匀,集中在一些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如青海、西藏等地。
在资源开发利用上需要克服地理条件限制,加大技术研发和能源输送建设力度。
地热能的开发利用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并且需要长期的政策支持和产业政策引导,才能形成规模化的产业体系。
天津市地热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天津市地热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赵莉莉;彭慧
【期刊名称】《海河水利》
【年(卷),期】2012(000)006
【摘要】天津市对地热水资源的开采忽略了其水资源特性,导致各热储层水位不同程度的下降.通过对全市地热水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发现天津市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粗放、低效、布局集中、回灌率低、热利用率低、资源价格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天津市地热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
【总页数】3页(P13-14,30)
【作者】赵莉莉;彭慧
【作者单位】天津市水文水资源勘测管理中心,天津300061;天津市水文水资源勘测管理中心,天津300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9;P641.8
【相关文献】
1.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J], 张兆吉;
2.宝应县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J], 张小岳;牛昊;卢玉莲
3.沂沭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J], 李蔚
4.黄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利用对策探讨 [J], 冯霄;闫金霞;杨光瑞
5.莫旗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J], 韩巧凤;鲍金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热能的利用方式与效益分析
地热能的利用方式与效益分析地热能是指地壳深处蕴藏的热能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合理利用地热能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热水供应和供暖需求,还可以用于发电、温室农业等领域。
本文将就地热能的利用方式以及其带来的效益展开分析。
一、地热能的利用方式地热能主要有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两种方式。
1. 直接利用:直接利用地热能主要是通过地热水或蒸汽的形式直接供应给用户,满足人们的供暖、生活热水等需求。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不需要转换能源形态,节约了能源转换的损耗,同时由于不产生烟尘等污染物,对环境友好。
2. 间接利用:间接利用地热能主要是通过地热能驱动传统能源装置,如地热发电或地热空调等。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更好地利用地热资源,将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源,大规模地推广应用有望减少传统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地热能利用的效益1. 经济效益:地热能利用能够降低人们的能源成本,特别是在供暖方面,使用地热能可以有效地替代燃煤、燃油等传统能源,减少经济负担。
此外,地热能还可以通过发电带来经济效益,减少对外部能源的依赖。
2. 环境效益:地热能的利用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需求,从而减少了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消耗量,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同时,地热能的利用也没有燃烧产生的烟尘、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没有负面影响。
3. 社会效益:地热能的利用可以稳定供应可靠的能源,减少供暖用能的不确定性,提高了生活质量。
地热能还可以应用于农业温室、水产养殖等领域,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促进了农渔业的发展。
此外,地热能的利用也可以为地区就业创造机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三、地热能利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地热能的利用方式虽然带来了许多潜在的优势,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 建设成本较高:地热能的利用需要进行地热井的钻探、设备安装等工作,这些都需要较高的建设成本。
特别是在一些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会增加钻探等工作的难度和成本,限制了地热能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天津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开发利用建议
源应用于供 暖 、 洗浴 、 养殖 等方面。 目前全市地 热供 暖面积约 12 3万m , 3 是我 国利用地 热供 暖规模 最大 的城市 , 并 于 2 1 年 1月获得 “ 0 1 中国温泉之都” 荣誉称号。地热资源 已经成为天津经济发展和改善城 市环境质量不可 多得 的清 洁能源。天津地 区的主要热储 层均 已形成降落漏斗 , 明化镇组热储层在市 区及新 四区形成漏斗 ; 大港 区形成 了本市
1 引言
地 热 因其 清洁 、 污染 少 、 再 生等 特 点 , 可 已被世 界 各 国作为 缓解 能源 紧缺 和 防治环 境污染 的绿 色 能 源 。 目前 , 国将 地 热资 源 的合 理 开 发利 用 摆 到应 我
2天津市 地 热资源 开发 利用 现状
21天 津地 区地 热资 源分布 .
地 热 资源 在 招 商 引资 中也 发 挥 了积 极 作用 , 宝坻 如
1瘸f j
效果不明显 , 还存在很多无证开采的现象n 。
收稿 日期 : 0 2 0 — O 2 1— 1 1
基金项 目: 天津市地热资源动态监测项 目( 国土房任[ 1]号) 2 1 0 1
作者简介 : 刘 杰 (9 4 , , 1 8 一)男 学士学位 , 助理 工程 师 ,07 毕业于郑州大学计算 机科 学与技术专业 , 20 年 从事地热勘查开发 与 地热信息系统工作 , i:e u 12 @ht alO ; n l il 一 2 3 om iCB。 E a j i .
地 热 资 源 的利 用 主要 为 发 电和 直 接利 用 , 接 直 利 用包 括 供 暖 、 民生 活 用水 、 居 职工 洗 浴 、 养殖 等 多 个 方 面 。天津 市 地 热 资源 主 要用 于 建 筑供 暖 、 民 居
地热能的深部开采与利用技术
地热能的深部开采与利用技术地热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是地热能利用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效率、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地热能的深部开采与利用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关键技术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以期为地热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地热能的深部开采与利用技术现状分析地热能是一种源源不断的能源资源,具有稳定性、可再生性等特点,是一种清洁能源。
目前,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开采深度不足、利用效率低等。
地热能的深部开采与利用技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1.1 地热能的深部开采技术地热能的深部开采技术是指通过地热井等设施将地下热水或蒸汽抽到地面利用的技术。
目前,地热能的深部开采技术主要包括地热井开采技术、地热井井筒设计技术、地热井井筒完整性评价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效率和经济性。
1.2 地热能的深部利用技术地热能的深部利用技术是指将地下热水或蒸汽利用于发电、供热等领域的技术。
目前,地热能的深部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地热发电技术、地热供热技术、地热直接利用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地热能的利用效率和环境效益。
1.3 地热能的深部开采与利用技术存在的问题地热能的深部开采与利用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地热井井筒完整性不足、地热发电效率低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效率和经济性,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研究解决。
二、地热能的深部开采与利用技术发展趋势分析地热能的深部开采与利用技术在不断发展创新中,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2.1 地热能的深部开采技术发展趋势随着地热资源的逐渐枯竭,地热能的深部开采技术将朝着高效、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未来,地热井开采技术将更加注重井筒设计、井筒完整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以提高地热能的开采效率和经济性。
2.2 地热能的深部利用技术发展趋势地热能的深部利用技术将朝着多元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 岩热 储地 层 岩石 中, 热储 层 的主要 矿 物 成
份 为 方 解 石 (a O) 白玉 石 (a g(o)) 基 础 C C 。、 C M c 。。, 酸 液 主 要 成份 为盐 酸 (C ) 酸 液 注 入 后 的 主 要 H1, 化 学 反应为 :
C C 32 C = a 1+ O+fH0 a O+ H I C C 2C 2 2
C M (O)+ H I M C 2C C 22 0 + H0 a g C 3 4 C = g I a 1+ C 2 2 2 2 + f
4 梯级 利用 . 开采 出来 的地热 流 体 首 先进 入 一级 换 热 器 进 行换 热 ,满足 散 热器 采暖 用户 的供 热 需求 ; 在 充 分利 用 了地热 高温 段 热能 后 , 过 二级 换热 器 经 满 足 一 部 分 地板 辐 射 采 暖和 风 机 盘 管 用户 的基 础 热 负荷 ; 经二 级利 用后 的地 热 流体 ,进 入三 级 换 热器 继 续换热 , 足 另一部 分地 板辐 射 采 暖用 满 户 热 负荷 , 最后 进入 四级 换热 器 为水源 热 泵提 供 热源 , 以满 足 严寒 期部 分地 板辐 射采 暖 用户 ; 最 终 地热水 降至 l ℃左 右 回灌至 地下 。 0 利 用之 后 的地 热尾 水则 进行 回灌 , 免 了地 避 热尾 水 排放 可 能造 成 的污染 , 到 了保 护 环境 的 起 作用 。 三 、 热回灌 地
房地产 开发
C Ⅳ E LE 阿 m AR A S
天地资可续利技应分 津热源持化用术用析
王光 辉 王坤 天津 市 国土资 源和 房屋 管理 局 赵娜 刘 洋 沈 健 天津 地热 勘查 开发设 计 院
目前 , 国家 对 资源 的利 用 正在 由粗 放 型 向可
l 方米 。 0立
持 续利 用 方 向发展 , 东丽湖 旅游 区作为 天津 地 热 综 合 开发 利用 的示 范 工程 , 技术 应用 对 于天 津 其 地 热 的开 发利用 具有 很好 的推 广作用 。 东丽湖 地 热 开发 利 用较 早 , 模 较 大 , 规 利用 较 好 , 中 国 为“ 温 泉 之 乡 ” 一 。东 丽湖 地热 资源 开 发利 用技 术 之
用率。 2 系 统流程 .
及 回灌技 术 , 于天 津及 国内地热 同类 型 的地 热 对
开发 具有 重要 意义 。
一
、
东丽 湖地理 位置 及地 热井 概况
1 东丽湖 旅游 区地 理位 置 . 东丽 湖 旅 游 区位 于 东 丽 区 的东 北 部 是天 津 市 八大旅 游 景 区和七 大 自然 保护 区之 一 , 天津 被 市 政府 确定 为滨 海 新 区旅游 度假 区域 。 目前 , 天 津 市 东 丽湖 地 热 开 发 有 限 公 司 负责 对 东 丽湖 旅
DL 9 DL 34、 L一 4 D 4 D 一4 B、 R一 5 一1 B、 一 D 3 B、 L一 0、 L 0 S 3 D、
他用 户采 暖 。 该系 统将 开采井 D -9D - 4 过 L 1、L 3 通
管 道相 互 连 通 , 行 集 中开 采 , 根 据 各井 的实 进 并
际生产 能力 分配 开 采量 , 开采之 后 的地 热水 统 将
二、 开发 利用技 术
1利 用系 统介 绍 .
东丽湖 旅游 区现 已使用 的地 热井 , 别 构成 分 第 一 系统和 第 二系 统 , 两 个系 统分 别采 用 群井 这
联 动 技 术 根据 各 井 的实 际 能力 分 配 开 采量 和 回 灌 量 ,在合 理 分配 流量 满足 供 暖效 果 的 同时 , 又 起 到 了保护 开发 的作 用 , 梯 级 利 用技 术 , 其 可在 充 分 利用 地热 热量 的前 提 下 , 高 地热 资源 的 利 提
道 相 互 连接 , 形成“ 采 两灌 ” 井群 采 灌 模 式 , 两 的
达 到 了统 一规划 、 统一 管理 、 一开 采 、 统 统一 供应
房地产开发
C JA RE L HⅣ A 阿
灌 井 回灌量 均 可达 到 l0 m/ 3h以上 。S 一6 1 R 3D地 热 井成 井初 期 回灌 试验 时 , 回灌 水接 近井 口或 多
2 回灌技 术 .
米 计算 , 套 费收入 约 4 1.2万 元 。供 暖 面积 配 641 的运 行 收 入 增 加 15 24万 元 , 回 灌 能 力 提 高 到 10 , 开采 量 不 变 的状况 下 , 年 可减 少地 热 0% 在 每
矿 产 资源补 偿 费 l . 1 元 。 由此可 见 , 热 资 8利用 进行 统一 管理 。
2 热储 层及地 热 井概况 .
东丽 湖 旅 游 区及 其 附近 从 上 到 下 发 育 孔 隙
型热储 包 括 新近 系 明化镇 组和 馆 陶组热 储 层 , 岩 溶 裂 隙型 热储 包括 奥 陶系 、 武 系 昌平 组 和蓟 县 寒 系雾 迷 山组 热储 层 。 东丽 湖旅游 区 目前 开发 利用 的主 要 为蓟 县系 雾迷 山热 储层 和 奥 陶系热 储 层 , 目前地 热井 1 3眼 ,使 用 的有 8眼 ,包 括 D 一 9 L 1、
其余 均 为雾迷 山地热 井 。 东丽 湖地 热主 要用 于供 暖, 部分用 于温 泉洗 浴 。2 1 0 0年 东丽湖 旅游 区年 总 开 采 量 为 1 1 9X 1 立 方 米 , 回 灌 量 为 0 . 0 8 . ×1 方米 , 12 0 立 整体 回灌 率约 为 8 % 0 。雾 迷 山 组 热储 层 为东丽 湖旅 游 区 的主要 开 发热储 层 , 总 开 采 量 为 8 . ×1 方米 , 回灌 量 为 6 . 69 0 立 9 2×
酸化 压 裂 洗 井 技 术是 石 油 勘 探 开 发 中 一 项
较 成 熟 的增 产 措施 , 年来 逐渐 在地 热井 的施 工 近 中得 到应用 。基 岩热 储 层是 碳酸 盐岩 地层 , 注入
酸 液进 行 酸 化 压 裂洗 井 , 除残 留岩 屑 , 清 沟通 裂
隙 通 道 , 大 岩 石 的裂 隙 率 , 增 能有 效 地 保 证 成井
2 ×1 方 米 , 0 0立
用 地板采 暖 和热泵 相 结合 的技术 。 在地 热井 相对
集 中 的地方 , 议推 广地 热 资源 集约 化利 用 与群 建 井 联动 结合 的资源 集约 应用模 式 。
王春敏 / 责任编辑
1 方米 , 体 0立 整 回灌 效 果 方面 , 好 ,其余 地热 回
一
输入 梯 级利用 系 统进 行利 用 , 利 用后 的地 热 将
尾 水管 道 并联 到一 起 , 行 统一 的 回灌 。第 二系 进 统 与第 一系统 理性 流程 较 为相似 , 故不 再赘述 。
3 群井联 动技 术 .
群 井 联 动 技 术 是将 开采 井 和 回 灌井 通 过 管
S 一 6 ,其 中 S 一 5 、R 3 D为奥 陶 系地 热 井 , R 3D R 3DS 一6
1地 热 回灌系 统地 面工 艺 .
东丽 湖 地 面 系统 工 艺 包 括地 热 井 井 口装 置 基 础 、 口监 测仪 器 仪 表 安装 、 热 井井 口泵 房 井 地 建设、 回灌 系 统 水质 净 化 装 置及 排 气 设 备 、 压 加
技 术应 用后 , 丽湖 旅游 区 地热尾 水 温 度可 东
质 量 。尤其 在 回灌 井 的施工 中, 对提 高 回灌 效 果
极 为重要 。 20 0 9年 1 0月 2 9日至 1 0月 3 0日对 该井 进 行 酸化洗 井 。2 0 0 9年 1 1月利用 冬季供 暖 开采 回 灌 生产 运行 进 行 回灌试 验 , 最大 瞬 时回灌 量 可达 2 7 。h 回灌 能力大 幅度 增加 。从 回灌 技术 角度 3 m/ , 讲, 目前 4眼 回灌井 的 回灌 能力 可 以完全 满 足两 组 系统 地热 供 暖尾水 回 灌 的要求 , 以实 现 地热 可 尾 水 1 0 回灌 。 0% 四、 经济 效益 分析
源 采用 梯级 利用 不仅 增 大供 暖面 积 , 而且 能 够 实
现 地热尾 水完 全 回灌 , 济效 益优 势 明显 。 经 因此 , 议推 行 以东丽湖 旅游 区为代 表 的地 建 热 集约 化利 用 开发 利用 模式 , 热梯 级利 用 中采 地
目前 , 丽湖 旅游 区 已使用 的地 热 回灌 井 4 东 眼 , 别 是 D 一 9 、 L 3B D 一 0 、 R 6 , 灌 分 L 1 B D 一 4 、L 4 B S 3 D 回
以达 到 l ℃后 进 行 回灌 ,累 计 供 暖面 积 增 大 了 0 5 . 6万 平 方米 ,按 住宅 供 热 配套 9 01 2元 /平方
泵 的设 置等 方 面 。回灌 系统 水质 净化 、 气及 加 排 压装 置对 于防止 地 热 回灌堵 塞 , 保证地 热 回灌 的 持续 性 具有 重要 作 用 。 目前 , 东丽湖 旅游 区回 在 灌 井共 4眼 , 1眼 回灌井之 前 均配 备有 回灌 过 每 滤 系统 , 过滤 精度 为 5 1m 03 。 .
第 一 系 统 开采 井 D 一 4和 D 一 9的部 分 地 L3 L1 热水 作 为一站 热源 , D - 9另一 部分 地热 水 作 引 L1 为 朗钜 站 热源 , 别 供 给用 户 采 暖 , 一 站 和 朗 分 经 矩站 换热 后 的地 热尾 水再 进入 一站 扩 建站 , 为 作 低 品位 热 源 , 水 源 热 泵 再 次提 取 热 量 , 给 其 经 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