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物质三态与温度(讲)

合集下载

2.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

2.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
(3)待温度计的__示__数__稳__定___后再读数,读数时 温度计_不__能__离__开__被__测__物_ 体。
(4)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_相__平
(5)记录时,不要忘记单位。
练习: 1.下列四张图是测量液体温度和
读数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D )
看P30图2-7
偏大 正确
偏小
练习:
6.北方冬天某日的温度为-20℃,
正确的读法是 ( B)
A.摄氏负20度 B.零下20摄氏度 C.零下摄氏20度 D.负摄氏20度
7.以下温度接近23℃的是 ( A)
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B.我市冬季的最冷气温 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8.有关酒精灯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4.读数
35 36 37 38 ℃
37.5 ℃ 24℃
读作:
-6 ℃
读作:
36 ℃
5.实验小组在测量“某种物质的温度”时.三 位同学观察温度计的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
确的是已 ;如果沿甲的方向读数,示数变__大__
(变大,变小,不变),如果沿丙的方向读数,示
数变__小__(变大,变小,不变)温度计的示数放 大后如图所示,则示数应为-22℃.
2,_物_质__从__一__种__状_态__转__变__为__另_一__种__状态 叫做物态变化。
3,物态变化与__温_度___有关
你能认得它们吗?它们是什么状态?
温度
冷水 温度低 热水 温度高
温度: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测量温度的仪器 温度计










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 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 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教学设计
主备人:
年级学科:八年级物理
授课班级:
教学内容:《2.1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课型:概念课
审核签字: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下的特征,知道物态变化与温度有关。
(2)会使用酒精灯。
(3)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知道摄氏温度单位的规定。
(4)通过观察、了解常用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温度值。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与交流,学会使用酒精灯并归纳水的三态及特征。
(2)通过演示,使学生自己得出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及构造。
(3)通过实验使学生自己总结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2、难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整体设计:
一、导——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二、探——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三、点——归纳总结,适当点拨
四、测——目标检测,迁移应用
【教法设计】引导法、实验法、归纳法。
【学法设计】小组合作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环节设计
集体备课
个性备课
一、导:பைடு நூலகம்
展示自然界中的云、雨、露、雾、雪、冰川等自然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探
自然界中的水都是以哪些状态存在呢?
学生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物质一般情况下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教师提问,要想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我们可以怎么做?
引导学生回答出改变温度这个条件
引入酒精灯的使用
学生自学:
(一)酒精灯使用时的注意点:
学生自己学习,讨论注意事项
教师强调,多媒体展示。请同学上台展示。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1 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三态”和“温度的测量”。

1.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介绍三种态的特点和相互转化的条件。

2. 温度的测量:摄氏度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计的读数方法,以及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特点,知道三种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条件。

2. 掌握摄氏度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温度计的读数方法和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的识别。

2. 教学重点: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条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温度计、固体、液体、气体等物质样品。

2. 学具:温度计、实验记录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观察教室内的物体,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存在的三种态。

3.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演示,包括如何正确放置、读取温度计的示数等。

4.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物质的温度,记录实验数据。

6. 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三态固态: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气态: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2. 温度的测量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放置、读取示数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了解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物质的三态及其特点。

简述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 答案:物质的三态:固态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气态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放置温度计,保持温度计的示数在视线水平线上,读取示数时保持温度计稳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检查学生对物质三态和温度测量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教学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反思。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物质三态和温度》课件ppt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物质三态和温度》课件ppt

相同点
-30 ℃~50 ℃
1℃
直接读数
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
酒精
练一练 问题温度计
P52,18
特殊温度计
P53,19
特殊温度计
P53,20
思考水的三种状态 ? 描述水三态的特征
状态
形状
体积
(固/液/气) (固定/不固定)(固定/不固定)
固态(冰) 液态(水) 气态(水蒸气)
固定 不固定 不固定
热水
冷水
二、温度计 1. 温度计原理


实 验
温用

温 度
体 温 计
寒 暑 表
计计
(1)常用温度计的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二、温度计 2. 温度计结构
刻度
毛细管
玻璃泡
玻璃管
怎样提高温度计的精确性?
1、毛细管更细 2、玻璃泡里面的液体更多
单位
二、温度计 3 温度计的使用
量程: -20℃-100℃ 分度值: 1℃
一、温度 3.3常. 温见度温估度测:
①人体的正常体温
37℃左右
②人体感觉最舒服的环境温度 24℃左右
③热水澡的温度
41℃左右
④冰箱冷藏室温度 ⑤冰箱冷冻室温度
4℃ -18℃ 读作:零下18摄氏度或负18摄氏度
⑥惯性病毒失去活性 的温度
⑦灯丝的温度
60℃左右 2500℃左右
do your best
! ❤使用体温计前要往下用力甩几下。
温度计 对比
构造
量程
玻璃泡与直玻 体温计 璃管间有缩口
(大细)
35 ℃~42 ℃
分度值
用法
测温液体
0.1 ℃

2.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

2.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

乙:22℃
总结温度计的读数方法
1、找准0刻度线(补0法) 2、分清零上零下 3、明确分度值 4、数格子读数
讨论:
37℃ 人体的正常体温_____ 23℃ 人体感到最舒适的室温_____ 39℃ ,最低气 本地今年的最高气温_____ -5℃ 温_____ 37—40℃ 洗澡水的温度_______
某同学用体温计测热水的温度 (70 ℃).请你指出他的错误.
温度计量程太小 1.__________________ 玻璃泡没有完全浸 2.________________ 入待测液体中 _______________; 视线没有与液柱的 3._______________ 上表面齐平 ______________.
体温计
量程:35 ℃ ——42℃ 分度值:0.1 ℃
使用后
用酒精擦拭消毒,
不能进行高温消毒
寒暑表
量程:-20 ℃ ——50℃
分度值:1 ℃
2
练习:下图表示温度计的一部分,它们的 示数是 ℃ 37.5 ℃
35 6 37 8

-6 ℃ 24℃
39.5 ℃
2 0
10
记作12℃ 读作12摄氏度
0
负4摄氏度 或零下4摄氏度 读作
0
记作-4 ℃
10
3 9
38
记作38.2℃ 读作38.2摄氏度
37
-5℃
甲:35℃
乙:-25℃
甲:-24℃
温度计的使用
1、估: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2、选:选用适当量程的温度计 。(观察量程、认清 最小分度值)
3、放 :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要碰 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4、等: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5、读: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 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最新2.1《物质的三态_温度的测量》教案

最新2.1《物质的三态_温度的测量》教案
热力学温度:单位是开尔文,符号表示K。
三、体温计
1、构造和普通温度计的区别。
2、量程和普通温度计的区别。
3、使用方法和普通温度计的区别。
四、小结
创设情境,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各组分类比赛,要求学生说出分类标准。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引导学生根据分类总结各种物态的特点。
讲解物态变化的概念。
演示实验,叫学生尝试,由此引入温度概念。目的:让学生亲身体会,理解温度记这一测量工具学习的必要性。
1、温度:表示物体或环境的冷热程度。
2、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常见的有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3、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4、温度计构造: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是这样规定的: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均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叫做1摄氏度。记做1℃,用符号t表示。
课题
一、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
学习目标
1、能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理解气态、液态、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2、理解温度的物理意义,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
3、理解常用温度计的原理以及温度计的构造和刻度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三种物态的根本特征,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
结合实验仪器,介绍实验用的温度计、家庭常用的温度计——寒暑表、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等,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观察自己试验台上的温度计构造。目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温度计使用经历总结比照两种温度计。目的:教学生学会比照总结学习。
引导学生总结。
小组讨论并答复:同一种物质可以有固态、液态、气3种状态存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

2.1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教案 苏科版

2.1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教案 苏科版

铁佛中学活页教案授课教师授课日期课型班级课题§2.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物质三种状态的不同特征,会使用酒精灯。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观察,感受水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下的不同特征,利用语言将这些特征描述出来。

2、组织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并认真分析、讨论、总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理。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与交流,学会使用酒精灯并归纳水的三态及特征。

2、通过演示,使学生自己得出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及构造。

3、通过实验使学生自己总结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教学难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集体备课个人修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我们生活在自然界中,大家对自然界的云、雨、露、雾、霜、雪、雹等自然现象并不陌生吧!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征呢?你想知道其中更多的奥秘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章物态变化。

2、提问:什么是物态?我们在小学自然课中学过了物质通常存在的状态有三种,物质存在的状态通常有哪三种?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引入新课:物质通常有固、液、气三种状态,物质究竟处于哪种状态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节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

3、板题:一、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二、预习设计、成果展示物质的三态、酒精灯的使用教师出示冰块,问:冰除了有这种状态外,它还能变化成哪些状态?——水,水蒸气,继续提问:如何使冰块变成另外两种状态呢?学生回答:液态,气态或水和水蒸气。

学生答:加热师:加热的手段,方法很多(如:各种热具)实验室里我们用酒精灯作为热源来加热。

三、小组合作、师生探究(一)物质的三态教师出示冰块并提问:如何使冰块变成另外两种状态呢?(引导学生回答:加热)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加热方式。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2.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讲义 (新版)苏科版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2.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讲义 (新版)苏科版

错解:C 注意:部分学生受生活中使用体温计的干扰,错认为温度计 都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认为A选项错误;生活中常用酒 精和沸水消毒,部分学生只注意了消毒物质,而忽视了体温计 的测温范围,错选C.
题型一 温度及温度估测
例6 (山东济南模拟)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 ℃的是(B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人感觉舒适的温度 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D.水沸腾时的温度
体温计
内容
分类
用体温计测量体温 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口温、腋温和肛温
体温计的量程通常 测量范
围 是35 ℃到42 ℃,分 度值为0.1 ℃
图示
内容
体温计下部靠近玻璃泡处的管颈是 一个狭窄的曲颈,测体温时,玻璃泡内 构 的水银受热体积膨胀,水银可由颈部 造 上升到管内某位置,当与体温达到一 和 致时,水银柱恒定.当体温计离开人体 原 后,外界气温较低,水银遇冷体积收缩, 理 就在狭窄的曲颈处断开,已升入管内 的水银退不回来,仍保持水银柱与人 体接触时所达到的高度
章物态变化 一、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
物质的三态
内容
举例或说明
物质通常 在不同状态下,水 具有不同的特点,
物质 有三种状 云、雨、露、雾、
的三 态,即固态、 霜、雪、雹等都是
态 液态和气 由于水的状态发生
态 转变而形成的
内容
举例或说明
物质从一种状 发生物态变化是有一定条件的,只有 物态 变化 态转变为另一 达到一定的温度条件,物态才可能发
的是(A )
A.用常用的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 开被测液体读数
B.用体温计测体温读数时,体温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人体 C.如果没有酒精来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 水中消毒 D.用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都能直接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2.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第1课时)教学设计-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第1课时)教学设计-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第1课时)教学设计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实验技能为主要目标。

通过设计一系列实验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物质的三态和温度的测量方法。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质的三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并知道它们之间的转化条件。

2. 让学生掌握温度测量的基本方法,学会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3.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三态之间的转化条件,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重点:物质三态的概念,温度测量方法。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冰块、水、酒精、温度计等)。

2. 学具:笔记本、笔。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物质三态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不同状态。

2. 讲解:讲解物质的三态概念,解释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特点。

3. 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冰块、水和酒精的态变化,引导学生发现物质三态之间的转化条件。

4. 演示: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5.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温度测量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物质三态之间的转化条件,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 活动重点:物质三态的概念,温度测量方法。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家庭实验或观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设计和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物质的三态和温度测量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同时,我也将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物质三态的转化条件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我注意到,学生对于物质三态的概念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对于它们之间的转化条件却容易混淆。

(新)苏科版物理八上《2.1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公开课(教案)

(新)苏科版物理八上《2.1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公开课(教案)

2.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三种状态的不同特征,会使用酒精灯。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2.○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提出问题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3.○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理。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酒精灯;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及构造。

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教学难点判断温度计的分度值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启发引导法、讲授法、演示法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播放冰川、河流、云、雨、雾、露、霜、雪、雹的画面,创设教学情境,引入物质的三种状态。

提问:我们在小学自然课中学习了物质通常存在的状态有哪几种?〔引导学生答复物质通常有固态、液态、气态〕讲述并导入:物质通常有固、液、气三种状态,物质究竟处于哪种状态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本章第一节就是讲了物质的三种状态以及温度的测量等方面的知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个知识点:物质的三态。

二、内容新授板书:第二章物态变化第一节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一〕物质的三态教师出示冰块,问:冰除了有这种状态外,它还能变化成哪些状态?继续提问:如何使冰块变成另外两种状态呢?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热源归纳总结:要使冰块变成另外两种状态必须给它加热,而加热的手段、方法很多〔如:各种热具〕,实验室里我们常用酒精灯作为热源来加热。

引入酒精灯的使用。

〔二〕酒精灯的使用让大家观察课桌上的酒精灯,让同学们认识酒精灯并配合课本P28信息快递“酒精灯的使用〞尝试点燃和熄灭酒精灯,体验酒精灯的使用过程,然后谈谈是如何正确使用酒精灯的。

师: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应该用酒精灯的哪局部火焰?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酒精灯的哪局部火焰的温度最高?实验完成后提问:有谁知道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学生答复,老师演示、讲解酒精灯的使用本卷须知:1、实验演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2、不可以用一盏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3、酒精灯的熄灭方法是用酒精灯的灯帽盖灭,不可以用嘴吹4、酒精外溢燃烧,扑灭的方法是用湿布扑盖〔三〕实验探究:观察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特征在掌握了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后,从保温瓶中取出几小块冰块放入学生烧杯内,要求学生相互配合,完成课本P28“做一做〞实验,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水的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情况,并思考水不同状态时的形状、体积等方面各有什么特征?将实验结果填入教材第29页的表中。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课件-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课件-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
2.1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2.1视察水的三态及其特征
做一做:在烧杯中放入冰块,并 用酒精灯加热,视察冰的变化。
议一议:水有哪些状态?不同状态的水,它 们的形状.体积有何特点?




固态
水 液态
水蒸气 气态
状态
冰(固态)
水的三种状态
形状
固定
体积
固定
水(液态)
不固定
固定
水蒸气(气态)
不固定
不固定
10
10
0
0
10
10
0
0
10
10
0
0
10
10

甲图是 丙图是
10
10
10
10


3 ℃ ;乙图是 9 -8 ℃ ;
℃;
-4℃
读作:零下 4摄氏度
-13℃
【其他温度计】
耳测电子温度计
贴条温度计
口腔电子温度计
三、温度的测量
【体温计】
A
C
1
D

E B


A.玻璃泡
B.测温液体(只用水银)

C.毛细管
D.玻璃壳(呈三棱形状)
E.缩口(细弯管)F.参数(35—42℃)(0.1℃)
37.2℃
36.5℃
温度计 对照 体温计
构造
玻璃泡与
体温计
直玻璃管 间有缩口
(大细)
量程 35 ℃~42 ℃
分度值 用法
测温液体
可离开人体 0.1 ℃ 读数;使用 水银
前要甩一甩
实验室 温度计
玻璃泡与直 玻璃管相连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1节《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二是温度的测量方法。

1.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这三种状态是由于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而形成的。

在不同的条件下,物质可以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相互转化,这种转化称为相变。

2.温度的测量: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常用的温度测量工具是温度计。

本节课将介绍摄氏度和华氏度的转换方法,以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掌握温度的测量方法,能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物质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教学重点: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温度的测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温度计、实验器材。

2.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冰棍熔化、水结冰等,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不同状态,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新课:介绍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通过实验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状态之间的转化。

讲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包括摄氏度和华氏度的转换。

3.巩固:进行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4.拓展:介绍一些与温度测量相关的知识,如温度传感器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三态、温度测量方法两部分。

物质的三态部分包括固态、液态、气态的定义和特点;温度测量部分包括摄氏度和华氏度的转换方法,以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七、作业设计1.填空题: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在____、____、____之间相互转化。

2.选择题: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温度计使用方法?A.将温度计放入待测液体中,待示数稳定后读数。

B.将温度计放入待测液体中,不断搅拌,待示数稳定后读数。

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

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

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 段特别细的弯曲的玻璃管
能离开人体读数,温度降 低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 要用力甩几下。
• 2、体温计的构造特点是:
• ①大的玻璃泡,使温度的微小变化就能 导致水银柱长度显著变化;
• ②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弯曲的玻 璃管,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温度忽然 下降,水银快速收缩,水银柱在这里断 开,上面的玻璃管内的水银就退不回来 了,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
(4)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 ,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平。
议一议,书本P30页 谁对?谁错?
练习:下图表示温度计的一部分,
它们的示数是

37.5 ℃
35
6
37
8℃
24℃ 39.5 ℃
-6 ℃
学生练习使用温度计
体温计
注意: 使用前 要拿着 体温计 把水银 甩下去!
结构特 点:玻 璃泡和 直玻璃 管之间 有一很 细的细 管。
下列用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碰容器壁
碰容器底
未全浸入
四、温度计的使用(课本P29)
1、观察
⑴、量程(可测出的温度值的范围)
⑵、分度值(一个小格代表的温
度值)
2、正确使用方法
(1)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选择恰 当的温度计。
(2)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不碰容器底、壁。
(3)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待 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实验室测量温度的仪器是温度计
二、温度计
1、常见温度计的种类












特殊温度计
电子温度计

2.1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知识点

2.1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知识点

第二章 物态变化第1节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一、物质的三态二、温度计 摄氏度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温度计:1.测温原理: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如下图所示3.摄氏度(℃)的规定:温度计上的字母C 表示所使用的温标是摄氏温标。

该温标是由瑞典物理学家摄尔修斯首先规定的,它以通常情况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

以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作为100℃。

在0度至100度之间等分100份,每一等份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常识〗洗澡水的温度:38~40℃; 舒适房间的的温度:25℃。

三、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2.使用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不可与容器底或容器壁接触。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③.等到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和被测物体接触。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四、使用温度计测热水温度的步骤⑴.用手摸一下热水杯,估计待测热水的温度;⑵.选取适当的温度计;⑶.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⑷.让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水中,但不接触容器壁和底; ⑸.等待一段时间;⑹.按要求正确读数并记录。

五、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如下表:〖例1〗物体的冷热程度是用 温度 来表示的,可以用 温度计 来测量。

〖例2〗0℃的冰和0℃的水冷热程度是 相同 的。

(填“相同”、“不相同”)〖例3〗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丙温度计的示数为 ℃;丁温度计的示数为 ℃。

〖例4〗如右边的左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85 ℃。

〖例5〗如右边的右图所示,是测某温度时的部分温度计的示意图,液面稳定在如图所示位置。

则所测温度为 –8 ℃,读作负八摄氏度(或零下八摄氏度)。

〖例6〗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3 ℃;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1 ℃;丙温度计的示数为 3 ℃;丁温度计的示数为 4 ℃10 10 20205 110 05 甲 5 110 05 乙 5 1105 丙 5 1105 丁105510甲 105510 乙105 0510丙 丁105510〖例7〗图示体温计的示数为36.9 ℃。

2.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教案

2.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教案
学生举例:(油锅上方的油蒸汽、蜡烛熔化后变成蜡油)
(投影图片)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铁都是固态,这是进行浇注铸件熔化后的铁水;
CO2一般呈现气态,图片中看到就是在人工降雨用到的固态CO2,俗名干冰;
师:物质的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二、温度的测量】
过渡:同学们刚才观看的冰、霜、雪、雨、露、雾、云的画面,它们都是由于温度发生了改变,使水的状态发生转变而形成的,究竟什么是温度,怎样测量温度呢?
要点:我手头准备3个装水的杯子,其中有一个杯子做了记号;
方法:先后要求两位同学将手伸入冷(热)水,再伸入同一温水中;
师:同样一杯水,为什么他俩的感觉不一样呢?
生:――――――――――
【总结】由于选作标准不同,人手感觉结论截然相反;
通过实验,我们体会到,要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光凭感觉并不一定准确、可靠;我们需要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并以此标准来进行测量;
活动2:哑剧欣赏:
引言:今天我想请一位同学表演几个规定情节的哑剧,下面的同学来猜一猜他们的肢体语言表达的含义。
(1)冬天在户外的人冻得打哆嗦
(2)高温下旱流浃背,忙着擦汗。
(3)手摸烫手的山芋
(4)父母用手判断孩子是否发热
【过渡】生活中,人们通过感官能感知外界的冷暖。
活动3:辨别冷暖
下面我还要请二位同学来做另外一组实验;
难点
对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的描述及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
方法
通过“问题”、“猜测”、“设计”、“检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教学
用具
小烧杯(水)酒精灯火柴盒子湿抹布不同形状的烧瓶温度计冰块不同规格的温度计(温度计、体温计各一根)多媒体等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 讲义(无答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 讲义(无答案)

典型例题1.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2.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岳阳年平均气温42℃B.某中学生质量50kgC.正常人1s内心跳75次D.物理教科书长260cm3.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4℃.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22℃,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A.18℃B.20℃C.22℃D.26℃4.下图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5.以下时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工具与它对应得的工作原理,其中不正确的是()A.液体温度计一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B.弹簧测力计一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其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C.验电器一同种电荷相互排斥D.验钞机一荧光物质在红外线的照射下能发光总结8.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B.可以将体温计放入沸水内消毒C.如图体温计所示温度属于人的正常腋窝温度D.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测完温度后都应用力甩几下9.给体温计消毒,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用自来水清洗 B.在沸水中煮C.用酒精棉擦D.在酒精灯上烧10.关于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的区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体温计与常用的液体温度计仅是长短不同而已B.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的管径特别细,且略有弯曲,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没有这一结构C.使用体温计前需用力甩动,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不能甩动D.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可离开人体后再读数,常用的液体温度计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11.监测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时要测量体温.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A.37.0℃B.37.5℃C.38.0℃D.38.5℃12.两支用后没甩过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用它们分别测量体温37.5℃和38.5℃的两个病人,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A.37.5℃和38.5℃B.37.5℃和38℃C.38℃和38℃D.38℃和38.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温度的测量
【活动】 测一测身边的一些物体的温度值




冰块 估计温度/ ℃ 实测温度/ ℃
自来水
温水
二、温度的测量
【体温计】
1
A
C D
组 成 结 构
E B
A.玻璃泡 (更粗大)B.测温液体 (只用水银) C.毛细管 (更细) D.玻璃壳 (呈三棱形状) (0.1℃) (35—42℃) E.缩口(细弯管) F.参数
偏大
正确
俯 大 仰 小
偏小
二、温度的测量
【实验用温度计】
4
使 用 方 法
A
B
C
会记: 区分正负,明确分度,单位不漏 沿液柱方向示数变大则正,变小则负。
读出下列温度:
1.人的正常体温是37℃ 37摄氏度 0摄氏度 2.冰的熔点是0℃ 3.水银的凝固点是-39℃ 零下39摄氏度 4.酒精的凝固点是-117℃零下117摄氏度 5.钨的熔点是3410℃ 3410摄氏度 6.绝对零度是-273.15 ℃ 零下273.15摄氏度 负273.15摄氏度
d、熄灭时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 e、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酒精在桌上燃 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互动突破】(一)物质的三态 做一做: . 在烧杯中放入少许冰,不断加
热,观察冰的变化。
想一想:
水有哪些状态?不同状态下的水, 它们的形状、体积有何特点? 状态 固态 液态 固态 气态 液态 形状 体积
5、请按照正确的顺序,把下列步骤重新排
列: 3 A.观察温度计的量程 5 B.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 液体 2 C.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6 D.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 E.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 7 F.记录测量结果 1G.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6.某同学用体温计测热水的温度(估计 70℃左右).请你指出他的错误.
1
温 室 效 应
A、温室气体 B、海面上升、热带风暴
互动突破(三)生活 物理 社会
【阅读探究】地球变暖的成因和影响
2
热 岛 效 应
A、热源多 B、吸热强 C、水少 D、散热难
温度计
构造
对比
量程 分度值 用法 测温液体
玻璃泡与 直玻璃管 体温计 间有缩口 (细弯)
35 ℃~42 ℃
可离开人体 0.1 ℃ 读数;使用 前要甩一甩
体温计量程太小 (1)__________________ (2)玻璃泡没有完全浸 _______________ 入待测液体中 _______________;
(3)视线没有与液柱的 ____________ 上表面相平 ______________.
挑战能力题
1、甲、乙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均为38.0 ℃, 若没有将水银往下甩,就去测量两位就医者 的体温,甲体温计测得的示数为38.0 ℃, 乙体温计测量得到的读数是38.5 ℃,则以 下结论正确的是( C ) A.甲、乙均不能反映就诊者的体温 B.甲、乙均能反映就诊者的体温 C.甲体温计不能反映就诊者的体温 D.乙体温计不能反映就诊者的体温
开尔文(K):T=t+273K 华氏度( F):F=(C×9/5)+32
【思考】 如何精确地比较物体的温度高低呢?
o
二、温度的测量
【实验用温度计】
1
C A
组 成 结 构
D B (绝不用水) A.玻璃泡(粗而大) B.测温液体
D.玻璃壳(有均匀刻度) C.毛细管(细而长)
二、温度的测量
【实验用温度计】
固定
不固定
不固定
气态
固定 “白气”“白 雾”是液态的 固定 小水珠。水蒸 不固定 气看不见。
试一试:
你还能列举出一些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处于不同 状态的物质吗?
结论:
自然界中大部分物质有三态
三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所处的状态与温度有关
【互动突破】(二)温度的测量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摄氏温标:摄氏度(℃)
二、温度的测量
【体温计】
2
使 用 方 法
A、轻甩 B、离开人体读数 C、消毒
寒暑表
量程:-25 ℃ —— 50℃
分度值:1 ℃
二、温度的测量
【其他温度计】
寒暑表
双金属温度计
辐射温度计
光测高温计
二、温度的测量
【其他温度计】
耳测电子温度计
贴条温度计
口腔电子温度计
互动突破(三)生活 物理 社会
【阅读探究】地球变暖的成因和影响
不能离开被 1 ℃ 测物体读数; 不能甩
水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验室 玻璃泡与直 -20 ℃~110 ℃ 玻璃管相连 温度计
寒暑表 玻璃泡与直 玻璃管相连 -30 ℃~50 ℃ 相同点
煤油
1 ℃
直接读数
酒精
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
【总结提升】
一、物质的三态 1、固态、液态、气态。物质所处的状态与温度有关。 2.酒精灯的使用:
2
设 计 原 理
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温度的测量
【实验用温度计】
3
摄 氏 温 标
瑞典物理学家 摄尔西斯 符号:℃
摄氏温度
单位:摄氏度(℃)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50
0
10 20 30 40 50
记作1℃
60 70 80 90
100
0
-1 ℃
等分100份 1份为1摄氏度
二、温度的测量
常用温度计 体温计





分度值 1℃ 0.1℃ 1℃
量程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5℃~42℃ 根据地区而改变
寒暑表
三、热岛效应产生原因:(1)排热(2)吸热 (3)水少(4)不通风 温室效应产生原因:人类燃烧大量燃料,排放出 大量的二氧化碳。
1、温度是表示 物体冷热程度 的物理量,常用 的温度计是根据 液体热胀冷缩 的性质来测量 温度的,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采用的是 ______ 的 摄氏 温度,它把 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 温度规定为 0℃,把 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 的 温度规定为 100℃.
2、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 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1个 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6℃,用此 温度计测某液体的温度是22.4℃,则这杯 液体的实际温度是( C ) A.16℃ 22.4C 4C 96C 4C B.18.4℃ t 0C 100C 0C 得t 20C C.20℃ D.24℃
【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的物质具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 状态。 2.知道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特征。
3.了解自然界中云、雨、露、雾、霜、雪、
雹的形成都与温度有关。
4.掌握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及使用方法,会用
温度计测量温度。
5.分析温室效应及热岛效应的成因及危害,
培养环保意识
【预习导航】
1.如何正确使用酒精灯? 2.常用的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什么?如何正 确使用温度计? 3.摄氏温标是怎样规定的?
挑战能力题
课程结束了,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哦!
101 ℃
100
二、温度的测量
【实验用温度计】
4
使 用 方 法
测量前先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 会选: 认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二、温度的测量
【实验用温度计】
4
使 用 方 法
A
B
C
D
会放: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二、温度的测量
【实验用温度计】
4
使 用 方 法
A
B
C
D
E
会读: 液面稳定,视线齐平,不离被测物
2、图中甲、乙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量物体温度 的结果,那么甲温度计的示数是 -18 ℃,乙温度计 的示数是 ℃。 36.7
3、-20℃的正确读法是( D ) A.零下20度 B.零下摄氏20度 C.负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 4、请在-10℃、22℃、37℃、40℃、200℃中 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 22 ℃ 人感到最舒服的温度是 , 37 ℃ 人体的正常温度是 ,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是 , -10 ℃ 40 ℃ 洗澡水的最佳温度是 。
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观,它们是由什么演变而来的?
【互动突破】(一)物质的三态 想一想:
烧杯中有一块冰,随着时间 的推移,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如何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 看到这种结果呢?
学一学:酒精灯的使用
酒精灯及其使用方法 【信息快递】
a、容量:不超过瓶容积的2/3 不少于瓶容积的1/4
b、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应用外焰加热; c、酒精灯只可点燃,绝对禁止用酒精灯 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