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计算机
第1章 计算机概述
计算机概述
第一章 计算机概述
第一章
计算机概述
第一章 计算机概述
1.1 1.2 1.3 1.4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系统简介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第一章
计算机概述
第1章 计算机概述 章
1.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电子计算机又称电脑,是一种能够自动、高 速、精确地完成各种信息存储、数据处理、数值 计算、过程控制和数据传输的电子设备。1946年 2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如图1-1所示)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取名为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第一章
计算机概述
图1-1 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
第一章
计算机概述
第一代(1946年—1956年)是电子管计算机 第一代 (如图1-2所示)。这个时期使用的逻辑元件是电 子管,也称电子管时代。主存储器先采用延迟线, 后采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使用磁带。软件方面 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写程序。这个时期计 算机的特点是:体积庞大、运算速度低(一般每 秒几千次到几万次)、成本高、可靠性差、内存 容量小。这个时期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从事军事和科学方面的工作。其代表机型有 ENIAC、IBM650(小型机)、IBM709(大型机) 等。
第一章
计算机概述
1.2 计算机的应用 1.2.1 科学计算 科学计算也称数值计算。计算机最初是为解 决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中遇到的大量数学问题的 数值计算而研制的计算工具。随着现代科学技术 的进一步发展,数值计算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地 位不断提高。如在自然科学中的数学、物理、化 学、天文、地理等领域;在工程技术的航空、汽 车、造船、建筑等领域,都少不了计算机。特别 是在尖端科学领域中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导弹、 飞船、卫星研究设计,都离不开计算机的精确计 算。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3 计算机的分类
1、按规模和综合性能指标分类 1) 巨型机:运算速度快,可达到数百亿次/秒。处理能力最强:航天、
气象等尖端领域。我国的“银河”、“神威”和“曙光” 等
2)大型机:运算速度在100万~几千万次/秒,大型、通用、速度较快、
1.2.1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1.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1945年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mann)提
出了一个“存储程序”的计算机方案。这个方案包含3个 要点:
⑴采用二进制数的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⑵将指令和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
⑶计算机硬件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 出设备5大部分组成。
随机存储器 (RAM)
计
内存储器 (内存)
算 机
外存储器(外存)
只读存储器 (ROM) 软盘
硬盘
系
光盘
统
键盘
外设
结
输入
图
显示器、投影机
输出设备(Output)
打印机
微机计算机系统
操作系统
绘图仪
语言处理程序
数据库管理系统
网络通信管理程序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软件系统
应用软件包 用户程序
几种类型的CPU(奔腾4、赛扬D、AMD)
Pentium 4 506+ 2.66G 接口类型:LGA 775
CPU主频:2.66 针脚数(Pin):775
CPU外频: 制作工艺:0.09微米 二级缓存容量:1M CPU类型:台式机
64位技术:支持
Celeron D 346 3.06G 接口类型:LGA 775
第一节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过程在程序控制下自动执行,中间无需人工干预,
每秒可做5000个加法,或500次乘法,或50次除法,工
作一小时完成的计算量相当于100个人用手摇计算机计
算两个月。"埃尼克''被认为是电子计算机的始祖,它开
创了电子计算机的历史。
3
4
▪ 2.计算机的发展
1.1.2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概况
▪1.第一代(1971~1973年)4位型计算机 ▪2.第二代(1974~1978年)8位型计算机 ▪3.第三代(1979~1985年)16位型计算机 ▪4.第四代(1986~1992年)32位型计算机 ▪5.第五代(1993~今)64位型计算机 ▪位:指的是机器的字长,字长越长,其精度 越高。
已达几十亿次。
▪ 我国"银河"计算机
每秒达几亿次。
7
▪ 2 .计算精度高
▪ 一般电子计算机可以有十几位有效数字,有的在百位以上甚至更 高。
▪ 3.有较强的记忆能力
▪ 计算机能自动记忆住进入计算机的数据和程序,记忆的数据可以 达到几千万甚至几亿个。
▪ 4.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自动化程度高
▪ 计算机并无自己的意志,它不能自己启动,不会自己寻求问题和 制定求解问题的方案,计算机必须接受人的指令。但是,一旦人 们把求解问题的一串指令输入机器启动后,计算机就能按照程序 自动地进行工作直到完成为止,工作过程中一般不需要的人工干 预。它不但能顺序地逐个执行指令,也能按照程序的规定通过逻 辑判断选定下一步要执行的指令,还可按照程序的规定使某些指 令反复执行若干遍。
大家好
1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2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 1.1计算机概述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思考题1.计算机的定义与特点是什么?计算机自1946年诞生以来,哪几件事情对它的普及影响最大?为什么?【答】计算机的定义:现代计算机通常指电子计算机,这是一种能够存储程序和数据、自动执行程序,快速而高效地完成对各种数字化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
它能部分地代替人的脑力劳动,因此也俗称为电脑。
计算机的特点:运行速度快,计算精确度高,可靠性好,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强,存储容量大而且不易损失,具有多媒体以及网络功能等。
计算机自1946年诞生以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对它的普及影响最大:(1)组成计算机的主要电子器件,由电子管到中小规模、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变化,使得计算机的成本不断下降,体积不断缩小,功能不断增强,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得计算机广泛普及进而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为可能。
(2)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多媒体计算机成为学习、办公和家庭电脑的主流。
(3)网络技术特别是1995年以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并进入普通家庭,使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了网络、微机、多媒体时代,或简称为进入了计算机网络时代,更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的普及。
2.什么是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试分别举例说明。
【答】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有科学计算(也称数值运算)、数据处理(也信息处理)、自动控制(也称是实时控制或过程控制)、人工智能、网络应用、计算机模拟、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教育等。
计算机的应用实例随处可见,读者可自行列举生活、工作中的许多例子。
3.计算机的主要类型有哪些?自从1975年到现在的这些年中,PC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试用几句话概括这些变化的特点。
【答】计算机的主要类型有巨型机、大型主机(也称大型机)、小巨型机、小型机、工作站和微型机6类。
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的苹果机和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的IBM PC,均属卫星计算机(简称微型机或微机)。
IBM PC及其兼容机又简称为PC。
第1章 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第1章 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本章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的类型、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和运算、CPU 、存储器等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装置,计算机软件是程序、数据和相关文档的集合。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如图1-1所示。
控制器CPU运算器 内存储器(主存储器)主机硬件系统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外存储器(辅助存储器)软件系统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外部设备计算机系统图1-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示意图1.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基本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大部件组成。
随着器件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运算器、控制器等部件已被集成在一起,统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CPU 是硬件系统的核心,用于数据的加工处理,能完成各种算术、逻辑运算及控制功能。
运算器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它主要完成算术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的主要功能则是从主存中取出指令并进行分析,控制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有条不紊地完成指令的功能。
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分为内部存储器(Main Memory ,MM ,简称内存、主存)和外部存储器(简称外存)。
内存速度快、容量小,一般用来临时存放计算机运行时所需的程序、数据及中间结果。
外存容量大、速度慢,可用于长期保存信息。
寄存器是CPU 中的记忆设备,用来临时存放指令、数据及运算结果。
与内存储器相比,寄存器的速度要快得多。
习惯上将CPU和主存储器的有机组合称为主机。
输入/输出(I/O)设备位于主机之外,是计算机系统与外界交换信息的装置。
所谓输入和输出,都是相对于主机而言的。
输入设备的作用是把转换成二进制形式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的存储器中,输出设备的作用是把运算处理结果按照人们所要求的形式输出到外部存储介质上。
2.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是指为管理、运行、维护及应用计算机所开发的程序和相关文档的集合。
第1章 计算机基础
人工智能由英国著名科学家图灵提出,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三大尖端技术之一。 人们为纪念图灵在计算机领域的卓越贡献而专门设立了“图灵奖”。
(6)网络应用
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的结合造就了计算机网络,它使人际交流跨越了时间和
空间的障碍,已成为建立信息社会的物质基础。
(7)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 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
1.2.2 计算机硬件系统
2.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3)总线
总线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通过它实现计
算机各部件之间的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传送。总线与微机各部件之间的关 系如图1-5所示。
1.2.2 计算机硬件系统
2.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4)外存储器
外存储器简称外存或辅存,属于外部设备,是对内存的扩充。外存具有存
2.光子计算机
光子计算机是一种由光信号进行数字运算、逻辑操作、信息存储和处理的 新型计算机。
3.分子计算机
分子计算机体积小、耗电少、运算快、存储量大,其运算过程是蛋白质分 子与周围介质相互作用的过程。
4.纳米计算机
纳米计算机是用纳米技术研发的新型高性能计算机,它几乎不耗费任何能 源,性能要比今天的计算机强大许多倍。
④光盘存储器:光盘存储器由光盘驱动器(简称光驱)和光盘组成。
1.2.2 计算机硬件系统源自2.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5)输入设备
①键盘
– 键盘的常用键位及功能见表1-2。 – 键盘的正确指法和操作方法,并进行指法练习。 – 按〈Ctrl+Space Bar〉组合键,可以启动或关闭中文输入法;按 〈Ctrl+Shift〉组合键,能够在输入法间切换。 – 单击中文输入法指示器中的全角/半角切换按钮(或按〈Shift +Space Bar〉 组合键),可以实现半角和全角切换。
第一章-计算机的发展
1.2.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科学计算 . 科学计算是计算机最早的应用方面。科学计算是指计算机用于完成 科学研究和工作技术中所提出的数学问题的计算。这类计算往往公 式复杂、难度很大,用一般计算机工具难于完成。如:天文、地质、
气象、航天等涉及的大量计算
2.实时控制 .
计算机可以用于科学技术、军事、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的过程控制,用 计算机采集检测数据,按最佳值对控制对象进行自动控制或自动调节。
人类追求的计算工具
春秋战国 算筹
1642加法器 加法器 帕斯卡
1822 差分机 巴比奇
电子计算机时代
1946 ENIAC
20世纪早期
电子二极管和三极管在20世纪头几年相继问世。真空电子二极管 的发明使人类打开了电子文明的大门,而电子三极管的发明及其放大原 理的发现,标志着人类科技史进入了一个新 的时代:电子时代。 1904年,英国人弗莱明发明真空电子二极管。 电子管的诞生,是人类电子文明的起点。1906年, 最早的电子二极管的形象 美国人德弗雷斯特发明电子三极管,并在研究中 发现,三极管可以通过级联使放大倍数大增,这 使得三极管的实用价值大大提高,从而促成了无 线电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德弗雷斯特因发明三 极管而被称为“无线电之父”。
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一个芯片
工作站:介于PC与小型机之间 工作站 介于PC与小型机之间 介于PC
高分辨率、大容量内外存, 高分辨率、大容量内外存,图形功能较强
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是微型计算机的一 个分支。
1.2.3 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 计算精度高 具有记忆能力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高度自动化与灵活性
大型、通用、较快、 大型、通用、较快、较强 大型机: 客户机/服务器” 大型机:作“客户机/服务器”的服务器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诞生的,该机的英文缩写是ENIAC。
2.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使用的主要元器件是电子管。
3.人们习惯于将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四代,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计算机所使用的主要元器件。
4.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
5.第一代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军事和国防。
6.形成冯.诺伊曼计算机基本结构是在第一代计算机时代,编程采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
7.第一代计算机体积大、耗电多、性能低,其主要原因是制约于元器件。
8.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元件是晶体管。
9.第二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大约为每秒几十万次。
10.计算机发展过程中,提出操作系统概念和开始出现鼠标,并作为输入设备是在第二代计算机的时代。
11.开创计算机处理文字和图形的新阶段是在第二代计算机的时代。
12. 第三代计算机采用的主要电子器件为小规模集成电路。
13. 以集成电路为基本元件的第三代计算机出现的时间为1965-1970。
14. 出现分时操作系统和出现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是在第三代计算机的时代。
15. 第三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大约是每秒100万次。
16.当前的计算机一般被认为是第四代计算机,它所采用的逻辑元件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17.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组成的微型计算机属于计算机的第四代。
18.LSI的含义是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含义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19.现代计算机之所以能够自动、连续地进行数据处理,主要是因为具有存储程序的功能。
20.第四代计算机问世的标志是1971年,Intel推出微处理器4004。
21.计算机可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和混合计算机,这种分类是依据处理数据的方式。
22.以数字量作为运算对象的计算机称为电子数字计算机。
23.用连续变化的模拟量作为运算量的计算机是电子模拟计算机。
24.既可以接收、处理和输出模拟量,也可以接收、处理和输出数字量的计算机是数模混合计算机。
25.将计算机分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两类的分类标准是计算机使用范围。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讲
1.1 计算机概述
计算机系统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2)硬件系统:又称硬件或硬设备,指构成计算机的物理装置。 (3)软件系统:又称软件或软设备,指使计算机硬件系统进行 工作的各种程序、数据和文档资料的集合。 (4)两者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5) 裸机 缺少软件系统的计算机
14
第15页/共76页
天河1号A型
15
第16页/共76页
1.1 计算机概述
计算机的特点及主要应用领域
1.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具有存储容量大、处理速度快、工作全自动、计算精度和 可靠性高、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强等特点。
16
第17页/共76页
1.1 计算机概述
2.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工程 (5)人工智能
27
第28页/共76页
1.1 计算机概述
(2)应用软件 为解决用户的具体问题,面向某个领域而设计的软件。如:财
务管理软件、学习软件、游戏软件、Office、WPS等
28
第29页/共76页
1.1 计算机概述
计算机工作原理
指令 指示计算机如何工作的命令,是计算机能实现的基本操作, 每一个计算机系统都有它的指令集。指令是由一串二进制代码表示, 通常由操作码和地址码两个部分组成。
7.BIOS
38
第39页/共76页
1.2 微型计算机硬件构成
39
第40页/共76页
1.2 微型计算机硬件构成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即中央处理单元,是微机系统 的核心,也是整个系统最高的执行单位。它负责整个系统指令的执行, 数学与逻辑的运算,数据的存储与传送,以及对内对外输入与输出的控 制。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一章
第一代 (1946~1956)
电子管 5千~4万(次/秒)
第一代计算机的特点: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 物理器件。体积大、能耗高、速度慢、容量 小,应用也仅限于科学计算和军事目的。
第二代 (1957~1964)
晶体管 几十万~百万(次/秒)
第二代计算机的特点:采用晶体管作为基本物
理器件。体积小、能耗低、稳定性强,这一时
第一章 计算机概论
1.1 计算机发展与分类 1.2 计算机特点及其应用 1.3 计算机文化与社会信息化 1.4 计算机内的信息表示 1.5 如何学好大学计算机基础
1.1 计算机发展与分类
1.1.1 计算机的发展史 1.1.2 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 1.1.3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1.1 计算机的发展史
机器字长是指计算机CPU中的运算部件一次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 数。字长越长,作为存储数据,数的表示范围也越大,精度也越高;作 为存储指令,则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就越强。机器的字长会影响机器的运 算速度。计算机的字长一般是8的整数倍,如8位、16位、32位、64位等, 目前微机的字长通常是32位或64位。
容量包括主存容量和辅存容量,这里主要指内存储器的容量。内存容量 是指内存中存放二进制代码的总数。即:存储容量 = 存储单元个数×存 储字长。
运算速度与许多因素有关,如机器的主频、执行什么样的操作、主存本 身的速度(主存速度快,取指、取数就快)等等都有关。
3.计算机的应用
科学计算、自动化控制、数据处理和信息加工、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
例 : 将(35.6875)10转换为二进制数。
① 用除2取余法将整数部分(35)10转换为二进制整数:
2 35
………… 余数为1
低位
第1章计算机基础教案
第1章计算机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计算机的定义和基本组成部分。
2.了解计算机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3.熟悉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数据表示方法。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定义和基本组成部分a.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预先编好的指令,自动高速地进行各种数值计算和逻辑运算的电子设备。
b.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
2.计算机的分类和发展历程a.计算机的分类:按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按处理能力和性能分类(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
b.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
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数据表示方法a.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
b.数据的表示方法:二进制和十进制。
三、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通过讲解和举例子,介绍计算机的定义、基本组成部分、分类和发展历程等知识点。
2.学生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计算机的兴趣。
3.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数据表示方法,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过程1.探究引入:通过提问学生对计算机的定义和组成部分进行思考。
2.知识讲解:以PPT为工具,讲解计算机的定义和基本组成部分,让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基本的概念。
3.教学互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计算机的分类和发展历程,并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4.实验演示:进行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数据表示方法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计算机,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5.总结复习:梳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复习。
五、教学评价1.参与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评价学生对计算机分类和发展历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实验表现:通过实验演示,评价学生对计算机工作原理和数据表示方法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3.总结复习:通过学生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总结复习,评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计算机背诵资料第一章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奠基人:英国科学家艾兰·图灵和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
图灵在1936年提出了图灵机的理论模型,发展了可计算性理论。
冯·诺依曼首先提出了在电子计算机中储存程序的概念,从而确立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冯·诺依曼结构(即电子计算机由控制器、运算器、储存器、输入和输出等5部分组成)。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莫奇莱和学生埃克特在1946年退出了世界首台电子计算机——ENIAC。
电子器件:计算机时代划分标志。
计算机已经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代。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运算速度、储存容量、功能强弱、规模大小以及软件系统的配置程度。
一般将计算机分为巨型计算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等类型。
现在计算机主要朝着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方面发展。
微机:它是随着集成电路集成度不断提高和位处理器的出现而产生的。
它是由美的设想,弗金于1971年11月实现,构成了CPU(中央处理器)即四位微处理器Intel4004。
CPU人们又习惯称为微处理器。
微机的升级换代一般都是按CPU的集成度来划分的。
微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就是:字节、主频、运算速度、内存容量等。
字节即运算器能并行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运算速度不仅与主频有关,而且还取决于指令执行周期,也常用单位时间内执行多少条指令来表示。
内存容量表示计算机储存信息的能力,由当时的1MB发展到现在的512MB。
科学计算(最早的应用领域):也称数值计算,主要涉及复杂的数学问题。
例如:宇宙火箭、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的研究和发射。
信息处理(最广泛的应用领域):信息处理也称数据处理或事务处理。
它不涉及复杂的数学问题,只是处理的数据量大、实践性强。
例如:人事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金融业务处理、财务处理、电子商务、情报信息检索、图书资料以及报表统计等。
自动控制:也称过程控制、实时控制,是指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控制。
第1章计算机概论
1.3.2 各进制之间的转换
1、 进制和位权 十进制——以10为基数的计数体制 不同数位上的数具有不同的权值10i。 例如:
(333.33)D 位置计数法 =3 102 + 3 101+ 3 100+ 3 10-1 +3 10-2
权 权 权 权 权
10 i
基数
按权展开式
表示相对小数点的位置
神威Ⅰ计算机系统
2000年8月,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峰值运算速度达到每秒 3840亿浮点结果的高性能计算机神威Ⅰ投入商业运营。我国继 美国、日本之后,已成为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 国家。该系统在当今全世界已投入商业运行的前 500位高性能 计算机中排名第48位。 这个被命名为神威Ⅰ计算机系统的可缩放大规模并行计算 机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在 巨型计算机研制和应用领域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从而打破了 西方某些国家在高性能计算机领域对我国的限制。 神威Ⅰ计算机系统的应用范围主要涉及气象气候、航空航 天、信息安全、石油勘探、生命科学等领域。北京高性能计算 机应用中心在试运行期间,已开发成功多个基于神威Ⅰ计算机 系统的实用化大型应用软件。初步统计,神威Ⅰ计算机系统使 用率达到60%以上,在国民经济建设领域正发挥着积极作用。 如:与我国气象局合作开发的集合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在 8小 时内可完成32个样本、10天全球预报;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合 作开发的人类基因克隆系统,已完成人类心脏基因克隆运算, 取得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
两种分类方法
1、按功能分类:
①专用计算机
应用于特殊领域,在特定用途下非常有效, 功能单一
②通用计算机 功能齐全,通用性强,用途广泛,但效率 相对专用机低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4
常见计算机图片
5
1.1.2 计算机的发展
• • • • 1.第一台计算机和计算机之父 2.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3.微机的发展 4.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趋势
6
1.第一台计算机和计算机之父
• 第一台计算机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即“电 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它诞生于1946年2月, 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莫希莱和埃克等人研制 并使用,直至1955年10 月停止使用,服务了9 年多。
17
1.2.2 计算机硬件系统
• 运算器 又称为算术逻辑单元,是数据处理装置,其主要功能 是用来完成对数据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 控制器 是发布操作命令的装置,其主要功能是控制整个计算 机自动执行程序,指挥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的工作。 • 存储器 是计算机记忆信息的装置,其主要功能是保存程序和 数据。存储器可分为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两大类。 • 输入设备 是将程序、数据和命令转换成计算机能够接收的代 码信息的设备。 • 输出设备 是将计算机处理的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以人们通 常能够识别的字符、表格、图形和图像等形式表示出来的设备。
7
1.第一台计算机和计算机之父
• 冯· 诺依曼提出计算机的基本体系主要表现在如下 两方面: • 1)硬件思想: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五个部分组成。 • 2)软件思想:计算机中程序和数据均以二进制数 的形式存放在同一个存储器中。
8
2.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9
3.微机的发展
20
1.3 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
• • • • • • •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主板 中央处理器CPU 内部存储器 外部存储器 总线和接口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总结_01
� 8、运算器的功能是
计算机主要性能指标选择题
� 9、CPU的主要性能指标是
� A)字长、运算速度、时钟频率 � B)可靠性和精度 � C)耗电量和效率 � D)冷却效率
� 10、影响一台计算机性能的关键部件是
� A)CD-ROM � B)硬盘 � C)CPU � D)显示器
� A)引入CPU和内存储器的概念 � B)采用机器语言和十六进制 � C)采用二进制和存储程序控制的概念 � D)采用ASCII的编码系统
� 2、世界上第一台公认的电子计算机产生的年代是
� A)1943 � B)1946 � C)1950 � D)1951
计算机发展选择题
� 3、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件是
� 时钟频率也叫主频,是指计算机CPU的时钟频率。一般主频越高,计算 机的运算速度就越快。 � 主频的单位为兆赫兹(MHz)、吉赫兹(GHz)。 � P42.0/256M/80G/16XDVD/17
� 表示CPU是 Intel奔腾第4代,主频是3.0GHz,内存为256M,硬盘80G � 16倍速数字式多功能DVD光驱,17英寸彩色显示器
信息存储单位选择题
� 1、假设某台式计算机的内存储器容量为 128MB,硬盘容量为10GB。 硬盘容量是内存容量的:
� A)40倍 � B)60倍 � C)80倍 � D)100倍
� 2、1KB的精确数值是
� A)1024Bytes � B)1000Bytes � C)1024Bits � D)1000Bits
� 18、下列度量单位中,用来度量计算机外部设备传输率的是
� A)MB/s � B)MIPS � C)GHz � D)MB
计算机主要性能指标选择题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0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2 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一台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 分组成。硬件与软件结合,计算机才能正常运行。
11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2.1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硬件系统,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 、存储器(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 设备五大部件组成。其中,运算器和控制器统称为中央处 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是计算 机的核心部件,由它发号施令协调计算机各个部件有条 不紊地工作。 1. 运算器
7.计算机网络应用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加速了全球的信息化进程。所有的信 息资源连接成一个全球性的大型网络,包括文字、数据、图形 、图像和视频等各种形态的信息都可以在一个大型网络中交互
使用。
9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5
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根据信息的表示和处理方 式,有数字电子计算机、模拟电子计算机和数字模拟混合 电子计算机;根据用途来分,有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 机;根据计算机规模和性能来分,有巨型计算机、大型计 算机、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
7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3.数据处理
计算机数据处理指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经济与市场、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体规划等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对这些数据进 行计划、分析、计算、评估等操作。
4.计算机辅助技术
计算机辅助技术包含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制造(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以下问题:1.计算机的发展简史、特点、分类及其应用领域2.数制的基本概念、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的转换以及数的原码、反码、补码表示法3.计算机中数据、字符、和汉字的编码4.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简单工作原理5.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概念和作用6.计算机的性能和技术指标以及计算机安全操作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1.1计算机简介1.1.1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是一种能快速而高效地完成信息处理的数字化电子设备,它能按照人们编写的程序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存储或传送,以便获得所期望的输出信息。
1.1.2 计算机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计算机进行分类1.依其处理数据的形态分类按处理数据的形态分类,可以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2.依其使用范围分类按其使用范围分类,可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3.依其本身性能分类这是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性能主要包括:字长、存储容量、运算速度、外部设备、允许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的用户多少和价格高低等。
根据这些性能可将计算机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1.1.3大型计算机时代对于大型机,通常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件不同而划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四代。
1.第一代计算机起始年代:1946—1958 主要电器元件:电子管运行速度:几千次/秒—几万次/秒内存储容量:1000—4000字节软件:用0和1表示的机器语言进行编程,无操作系统使用范围:主要用于军事和科学研究领域特点:体积庞大,造价昂贵,速度低,存储容量小,可靠性差,不易掌握2.第二代计算机起始年代:1958—1964 主要电器元件:晶体管运行速度:几十万次/秒内存储容量:几十万字节软件:出现了BASIC,FORTRAN等高级语言,出现了监控程序并发展为后来的操作系统。
使用范围:扩展到数据处理和事物管理等其它领域特点:晶体管计算机体积小、成本低、重量轻、功耗小、速度高、功能强和可靠性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
双总线 结 构
多总线 DMA控制器
1.2.2 各大组成部分概述
微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的,在硬 件上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微处理器(MPU) 存储器 I/O设备及接口
1. 微处理器
阶符Jf 阶码J 数符Sf 尾数(也叫有效数)S
阶码部分
尾数部分
其中:阶码一般用补码定点整数表示,尾数一般用 补码或原码定点小数表示。 为保证不损失有效数字,一般对尾数进行规格化处 理,即保证尾数的最高位是1,实际大小通过阶码来进行 调整。
例1.2 某计算机用32位表示一个浮点数,格式如下:
31 30 24 23 22 0
阶符
阶
码
数 符
尾
数
8位补码定点整数
24位补码定点小数
已知某数X的机器码为: “00001001101111110101000000000000” 求其真值。
解:X=(1.01111110101000000000000)补×2(00001001)补 =(1.10000001011000000000000)原×29 =-0.10000001011×29 =(-100000010.11)2 =(-258.75)10
微处理器典型结构示意图
地址总线(AB) 数据总线(DB) 内部总线及缓冲器 数据缓冲器
地址缓冲器
指令寄存(IR)
指令译码(ID)
(RS)
寄 通用寄存器组 存 器 堆栈指针(SP) 组 程序计数(PC)
累加(ACC) 累加锁存器
暂存器
算 术 逻 辑 单 元 ( A LU )
操作控(OC)
… … 控制总线(CB)
1.2.1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
1.2.2 计算机中有符号数的运算
1.2.3 计算机中无符号数的运算
1.2.4 计算机中的乘除法运算
1.3.1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
1.机器数和真值 2.有符号数的机器数表示方法
3.数的定点和浮点表示 4.无符号数的机器数表示方法
1. 机器数和真值
● 在计算机中使用的、连同符号位一起数字化了的 数,称为机器数。通常用一个数的最高位作为符 号位:0表示正数,1表示负数。
双总线结构示意图:
I/O总线
单总线 结 构
M
存储总线
P
外 设 I/O 接口 U M
双总线 结 构
多层总 线结构
特点:MPU可分别在两套总线上同时与 M和I/O口交换信息。
优点:展宽了总线带宽,提高了数据传 输速率。
多层总线结构示意图(以双层为例): 单总线 结 构 真正实现了多层总线上的并行工作。这 MPU 局部I/O 对等效总线带宽的增加,系统数据处理和 数据传输效率的提高,效果更明显。 局 全
对值表示。 设机器数位长为n,则数X的原码定义为:
[X]原=
X=0X1X2…Xn-1(X≥0)
2n-1 +│X│=1X1X2…Xn-1(X≤0)
n位原码表示数值的范围: -(2n-1 - 1)〜+(2n-1 - 1) 数0的原码有两种不同的形式: [+0]原=000…0 [-0]原=100…0
列:有符号/无符号数,相加都是二进制加法:
( 01010010)2 + (10001111)2 = (11100001)2
当机器数代表无符号数时:
(82)10 + (143)10 = (225)10
当机器数代表有符号数时:
(1) 原码 (2) 反码 (3) 补码
1X1X2…Xn-1+1=2n -│X│=2n +X (X≤0) -2n-1~ +(2n-1-1)
n位补码表示数值的范围: 数0的补码只有一个: [+0]补=[-0]补=000…0(全0) 补码还原为真值的方法: 补码→原码→真值,而[X]原=[[X]补]补
特点
可被CPU随机的读 和写,断电后所有信息 会消失。
只能被CPU随机读取, 不能任意写入。断电后信 息不会丢失。
3. I/O设备及接口
微机通过I/O设备与外部交换信息,但两者 处理的信息从数据格式到逻辑时序一般不能 直接兼容,必须在两者之间引入连接电路,即 I/O接口电路。
1.3 微机的运算基础
(1) 原码 (2) 反码 (3) 补码
反码的定义 正数的反码表示与原码相同;负数的反码是将其 原码除符位外各位取反得到。即: [X]反= 0X1X2…Xn-1=X (X≥0) 1X1X2…Xn-1=(2n -1)-│X│ (X≤0)
n位反码表示数值的范围: -(2n-1 - 1)~+(2n-1 - 1)
1. 三总线结构
运算器 控制器 存储器 输入/输出设备 各部分间通过三条 总线相连,故这种 系统结构也称为三 总线结构。
微 型 计 算 机 系 统
硬件
系统软件
软件
应用软件
微型计算机三总线结构示意图:
AB
M P U
DB CB
三总线
RAM
ROM
I/O接口
外设
模块间的双向依赖关系变为各模块面向总线 的单向依赖关系,简化了微机的结构。使微机系 统易于扩充和维护。
2)BCD码
ASCII码一般在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中使用, 而二进制码和BCD码则在运算处理过程中使用。
1.3.2 计算机的运算
1. 补码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溢出与溢出判断
1. 补码的运算规则
有符号数运算
加减法运算: [XY]补 = [X]补 + [Y]补 求补运算: [-Y]补= 0-[Y]补
控制器
运算器
标志寄存器(FR)
2. 存储器(内存或主存)
——微机的存储记忆部件,用以存放数据和程序。
① 内存单元的地址和内容
内存由一个个内存单元组成,每 个单元中一般存放一个字节(8位) 的二进制信息。内存单元的总数 目叫内存容量。 内存中存放的数据和程序形式上 都是二进制数。 微机通过给每个内存单元规定不 同的地址来管理内存。
=2
n-
[Y]补
2n-1 - [Y]补+1 =
= [Y]补连同符号位取反加1(求补)
负数的补码 = 正数补码求补
例1.3 解:
X=33,Y=45,求X+Y、X-Y。 [X]补=00100001 [Y]补=00101101,[-Y]补=11010011
[X+Y]补=[X]补+[Y]补=01001110
③二进制位数相同的原码、反码、补码所能表示的数值范
围不完全相同。
3.数的定点和浮点表示
计算机中不用某个二进制位来表示小数点,而是隐含 规定小数点的位置。 根据小数点的位置是否固定,数的表示方法可分为定 点表示和浮点表示,相应的机器数就叫定点数或浮点数。 对于任一个二进制数X,通常可表示成: X=2J · S
[X-Y]补=[X]补+[-Y]补=11110100
所以, X+Y=[[X+Y]补]补=01001110=(+78)10
X-Y=[[X-Y]补]补=10001100=(-12)10
用补码表示计算机中有符号数的优点:
负数的补码与对应正数的补码之间的转换可用同一方法 --求补运算实现,因而可简化硬件; 可将减法变为加法运算,从而省去减法器; 有符号数和无符号数的加法运算可用同一加法器电路完 成,结果都正确。
数0的反码也有两种形式: [+0]反=000…0(全0) [-0]反=111…1(全1)
反码还原为真值的方法:
反码→原码→真值, 而[X]原=[[X]反]反
补码的定义: ---正数的补码表示与原码相同;负数的补码是将 其原码除符号位外各位取反加1而得到。即: [X]补= 0X1X2…Xn-1=X (X≥0)
结论: (1) 原码 (2) 反码 (3) 补码
①原码、反码、补码的最高位都是表示符号位。符号位为0
时,表示真值为正数,其余位都为真值。符号位为1时, 表示真值为负数,其余位除原码外不再是真值。 ②对于正数,三种编码都一样;对于负数,三种编码互不相 同。所以原码、反码、补码本质上是用来解决负数在机 器中表示的三种不同的编码方法。
地址
00000H 00001H 00002H
内容
10110010 11000111 00001100
• • •
01111110
F0000H
• • •
FFFFFH
01110010
内存示意图
② 内存操作
CPU对内存的操作有读、写两种。 将内存单元的内容
地址
00000H 00001H 00002H
内容
10110010 11000111 00001100
其中,S为数X的尾数,J为数X的阶码,2为阶码的底。
尾数S表示数X的全部有效数字,阶码J则指出了小数点 的位置。S值和J值均可正可负。当J固定时,表示是定点数; 当J值可变时,表示是浮点数。
(1)定点数
根据小数点固定的位置不同。定点数有定点(纯)整数 和定点(纯)小数两种。 定点整数 J=0,S为纯整数时,小数 点固定在数的最低位之后。
---微型计算机的运算和指挥控制中心
不同型号微机性能的差别首先在于其微处理器 性能的不同,而微处理器的性能又与它的内部结 构、硬件配置有关。每种微处理器有其特有的指 令系统,但无论哪种微处理器,其内部基本结构 总是相同的,都有控制器、运算器和内部总线及 缓冲器三大部分,每部分又各由一些基本部件组 成。
2.总线结构分类
根据总线组织方法的不同,总线结构可分 为以下三类: 单总线结构 双总线结构
多层总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