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与原理
制冷原理与设备

制冷原理与设备引言制冷原理与设备是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的一项技术,旨在维持低温环境,实现食品储藏、医药物品保鲜、工业生产等不同领域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制冷的基本原理、不同类型的制冷设备以及它们的应用。
一、制冷原理制冷原理依据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和热力学循环的概念来实现。
以下将介绍两种常见的制冷原理:1. 蒸发制冷原理蒸发制冷原理是基于物质从液体到气态的相变过程中吸收热量的特性。
当液体蒸发时,其周围的环境会失去热量,从而降低温度。
制冷设备中常见的蒸发制冷原理应用包括压缩机制冷和蒸发冷却。
•压缩机制冷:压缩机制冷是通过压缩和膨胀工作介质来实现制冷的过程。
它涉及三个主要组件: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
压缩机压缩工作介质气体,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然后通过冷凝器降低温度并将热量释放到周围环境中。
最后,通过蒸发器使工作介质从液体变为气体,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从而降低温度。
•蒸发冷却:蒸发冷却是利用蒸发过程中吸收热量来降低温度的原理。
在蒸发冷却设备中,水或其他液体通过蒸发形成水蒸汽,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从而使环境温度降低。
2. 吸收制冷原理吸收制冷原理是基于物质溶解和结晶的特性来实现制冷的过程。
吸收制冷原理通过在特定条件下使工作介质吸收和释放热量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吸收制冷设备中常见的应用包括吸收式制冷和热泵。
•吸收式制冷:吸收式制冷设备通过工作介质(通常是铵盐和水的混合物)的相互作用来降低温度。
在吸收式制冷过程中,工作介质吸收环境中的热量,然后通过加热工作介质使其释放热量,并且使工作介质重新溶解。
这个循环重复进行,从而实现降温效果。
•热泵:热泵是一种利用吸收制冷原理的设备,它在供热和制冷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热泵通过循环工作介质的形式,将热量从一个热源转移到另一个热源。
例如,热泵可以将室外的低温空气中的热量吸收并传递到室内,从而提供室内供暖。
二、制冷设备除了蒸发制冷和吸收制冷原理外,制冷设备还有其他类型,以下将介绍其中的几种:1. 压缩机制冷设备压缩机制冷设备是最常见和广泛应用的制冷设备之一。
制冷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制冷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组成1. 引言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制冷设备,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大上?其实,它的工作原理就像咱们的冰箱,简单明了。
让我们一起“冷”静一下,看看这些设备是怎么让我们的饮料变得冰冰凉凉的!2. 制冷的基本原理2.1 热力学的秘密首先,制冷设备的核心是热力学原理,简单来说,就是“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这个道理就像夏天的时候,我们总想找个阴凉地儿待着,谁愿意待在烈日下呢?制冷设备就是借助这种原理,把热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让你在酷热的夏天里也能享受清凉。
2.2 制冷循环的魔法接下来,咱们要提到制冷循环。
这个过程就像做菜,分为几个步骤:首先,制冷剂(就是那种能吸热的液体)在蒸发器里吸收热量,然后变成气体;接着,这个气体被压缩机压缩,温度升高,最后在冷凝器里放出热量,变成液体,循环往复。
就这样,冰箱里永远保持着那个让人心动的低温。
3. 制冷设备的组成3.1 主要部件制冷设备的组成就像一个团队,各司其职。
首先是压缩机,它是整个制冷设备的心脏,负责把气体压缩并送到冷凝器。
然后是冷凝器,它就像一个散热器,把热量排出去,保持设备的高效运行。
接下来是蒸发器,咱们的制冷剂在这里工作,吸热降温。
最后,别忘了膨胀阀,它帮助控制制冷剂的流动,保持循环的平衡。
3.2 配件的重要性除了主要部件,还有一些小配件也不可忽视,比如过滤器和风扇。
过滤器就像一个守门员,阻止脏东西进入设备,保护设备的健康。
而风扇则负责让空气流动,帮助散热和循环,保证一切顺畅运行。
可以说,这些小配件在大局上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小结总之,制冷设备就像我们的好朋友,夏天里提供清凉,冬天里让我们享受温暖。
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组成,就像打开了一个神秘的宝箱,里面藏着无数的知识和乐趣。
希望大家在享受冷饮的同时,能对这些神奇的设备有更深入的了解!冷静对待生活的每一个“热”瞬间,让我们一起享受生活的美好吧!。
制冷原理与设备

3
pk, TK 2’ 2
po, To
4
1
0
理论循环p-h图
h
式中: v1—压缩机入口处状态点1的比体积。
制冷剂的质量流量:
qmqvv1h kg/s 式中: qvh—压缩机的理论输气量,m3/s。
(2)压缩过程和比功
p
理论比功:
与制冷剂的种类和 工作条件有关
节流过程特点 ➢ 节流过程是不可逆过程。。 ➢ 节流时绝热膨胀,对外不作功。。
p
3
pk, TK 2’ 2
po, To
4
1
0
理论循环p-h图
h
➢ 节流前后焓值不变;但节流过程非等焓过程。 h4h3
➢ 整个循环比功与压缩机的理论比功相等。
(5)制冷系数: q0 h1h4
w h2h1
p
3
pk, TK 2’ 2
制冷系数: 制冷循环的重要参数是制冷系数,工程上也称之为制冷装置的工作性能系数,用符号COP表示
。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下,冷库温度越低,制冷系数就越小。(因此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没有必 要把冷库的温度定得超乎寻常的低。这也是一切实际制冷循环遵循的原则。)
人工制冷的分类
制冷循环包括压缩式制冷循环、吸收式制冷循环、吸附式制冷循环、蒸气喷射制冷循环及半 导体制冷等。压缩式制冷循环又可分为压缩气体制冷循环和压缩蒸气制冷循环。目前世界上运行 的制冷装置绝大部分是压缩气体制冷循环。以往,制冷循环应用的制冷剂多半为商品名为氟利昂 的氯氟烃物质CFC、含氢氯氟烃HCFC和氨等。但由于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CFC、HCFC正逐渐 被对环境友善的新型制冷剂替代。
临界点K右边的粗实线为饱和蒸气线,线上任何 一点代表一个饱和蒸气状态,干度 x=1。
制冷原理与设备(第4章两级压缩制冷循环)

qmg
(h2
h3) (h5 h3
h7 ) (h3 h6
h6 )
qmd
h2 h3
h7 h6
qmd
中冷器热平衡方程
因为 h5=h6 h7=h8
制冷原理及设备
4 双级压缩和复叠式制冷循环
高压级吸入的质量流量:
qmg
(h3
h2 h7 h6 )(h1
h7 )
Q0
3)系统的总耗功率
Pth = Pthd
4.2.1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
1、流程和特点 (多了压缩机,节流阀和中间冷却器)
1)由冷凝器流出的液体分为两路:
a.经膨胀阀1节流至Pm进入中冷器, 利用它的吸热来冷却低压级排气 和盘管中高压液体。蒸发了的蒸 汽同低压压缩机排气一起进入高 压级;
b.液体在中冷器盘管中被冷 却后,经膨胀阀2节流到P0, 在蒸发器中蒸发制冷。
2).制冷剂To↓Po↓,如R12 to=-67℃, Po=0.149bar 空气易渗入 系统,破坏循环正常运行。
3)Po↓V1↑qv↓,势必要求压缩机体积流量很大。
2、.使用条件
4)对制冷循环压力比的限制 5)受活塞式压缩机阀门结构特性的 限制
-60~-80℃ -80~-100℃ -100~-130℃
度和蒸发温度,单位均为℃。
– 上式不只适用于氨,在-40~40℃温度范围 内,对于R12也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制冷原理及设备
4 双级压缩和复叠式制冷循环
• 4.3.3 温度变动时制冷机特性
• 双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比较分析
– (1)中间不完全冷却循环的制冷系数要比中间完全冷却循环 的制冷系数小
– (2)在相同的冷却条件下,一级节流循环要比二级节流循环 的制冷系数小 • 1)一级节流可依靠高压制冷剂本身的压力供液到较远的 用冷场所,适用于大型制冷装置。 • 2)盘管中的高压制冷剂液体不与中间冷却器中的制冷剂 相接触,减少了润滑油进入蒸发器的机会,可提高热交换 设备的换热效果。 • 3)蒸发器和中间冷却器分别供液,便于操作控制,有利 于制冷系统的安全运行
制冷原理及设备

力系数)也只与热源的温度Tg,Ta和Tc有关;而
与工质的性质无关。
② Tg越高(驱动热源的品位越高)、Ta与Tc
越接, c 则越大;反之,越小。
W
c
Q0 W
Ta
1 / Tc
1
c
Ta
1 / Tc
1 (1 Ta
/ Tg )
制冷系数和热力系数只能用于评价相同温源的同
制冷原理及设备
主编:吴业正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绪论
制冷技术是为适应人们对低温的需要发展起来的。 (1)制冷 制冷:作为一门科学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 和一定
空间内将某物体冷却,使其温度降低到环境温度以下,并 保持这个低温。
制冷就是从物体中取出热量,将其排放 到环境介质中,以产生低于环境温度的 过程。(伴有能量补偿)
液体汽化制冷 蒸汽压缩式制冷 蒸汽吸收式制冷 蒸汽喷射式制冷 吸附制冷
热电制冷 涡流管制冷 空气膨胀制冷
液体汽化制冷
物质有三种集态:气态、液态、固态。物质集态的改 变称为相变。相变过程中,由于物质分子重新排列和 分子热运动速度的改变,会吸收或放出热量,这种热 量称作潜热。
物质发生从质密态到质稀态的相变时,将吸收潜热; 反之,当它发生由质稀态向质密态的相变时,放出潜 热。
11
损失;
⑥在各设备的连接管道中制冷剂不发生 0
h4=h5
h1
状态变化;
蒸汽压图缩制 2-4冷理理论论循循环环p
⑦制冷剂的冷凝温度等于冷却介质温度,
蒸发温度等于被冷却介质的温度。
没有传热温差。
h2 h h图
p
pk
34
p0
45
制冷设备的原理

制冷设备的原理制冷设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器,如冰箱、空调、冷柜等。
这些设备能够将周围的热量吸收进去,使内部温度下降,从而达到冷却的效果。
那么,制冷设备的原理是什么呢?1. 蒸发冷却原理制冷设备中普遍采用的原理是蒸发冷却。
蒸发冷却是指液体吸收热量时从液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从而完成能量转移。
具体来说,制冷设备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压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使其冷却并变回液体。
接着,制冷剂进入蒸发器,此时压力下降,使液体制冷剂蒸发成气体。
在蒸发的过程中,液体制冷剂吸收周围热源的热量,导致周围温度下降,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2. 压缩循环原理制冷设备中常用的压缩机循环原理是应用最广泛的制冷原理。
该原理通过反复循环制冷剂在高温和低温之间的相变过程,达到制冷效果。
具体过程如下:首先,制冷剂处于低温状态,通过蒸发器吸收热量变为气体。
然后,经过压缩机被压缩成高压气体。
随后,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内与外界环境交换热量,变为液体。
最后,通过膨胀阀降低压力,使液体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再次吸收周围的热量,实现制冷目的。
3. 吸收式制冷原理除了压缩循环原理,制冷设备中还有一种常见的制冷原理是吸收式制冷原理。
吸收式制冷原理主要应用于一些大型冷藏库、工业冷却设备等。
该原理利用吸收剂对制冷剂的吸附和解吸附过程来实现制冷效果。
具体来说,制冷设备中的吸收器中装填有吸收剂,当吸收剂与制冷剂接触时,吸附剂会吸附制冷剂成为溶液。
然后,通过加热的方式将制冷剂从溶液中解吸出来,获得纯净的制冷剂。
进而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吸收周围的热量,实现制冷效果。
制冷剂在蒸发后又重新进入吸收器,与吸收剂再次接触,不断循环,达到制冷效果。
综上所述,制冷设备的原理主要包括蒸发冷却原理、压缩循环原理和吸收式制冷原理。
通过这些原理,制冷设备能够吸收周围的热量,使内部温度下降,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这些原理的应用使得制冷设备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我们带来了舒适和便利。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件4.1

4.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
1、单位质量制冷量
制冷压缩机每输送1kg制冷剂从被冷却介质中制取 的冷量 ,q 0
q0 h1 h4 r 0(1 x4)
q0
Department of Power Engineering
4.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
2、单位容积制冷量
制冷压缩机每吸入1m³ 制冷剂蒸气(按吸气状态计) 经循环从被冷却介质中制取的冷量 , qv
单位质量制冷量与理论比功之比,ε0
Department of Power Engineering
4.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
6、热力完善度β
β=ε0/εc εc=TL/(TH- TL)= T0/(Tk- T0)
Department of Power Engineering
4.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
图4-2 理论循环在T-s图和lgp-h图上的表示
Department of Power Engineering
4.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
4.1.2 理论循环的性能指标及其计算 1、单位质量制冷量 2、单位容积制冷量 3、理论比功 4、单位冷凝热负荷 5、制冷系数
Department of Power Engineering
4.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
4.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组成及工作过程
压缩机(Compressor)
低温、低压蒸气→ 高压、过热蒸气
冷凝器(Condenser)
高压、过热蒸气→高压液体
节流元件(Expansion/Throttle valve)
高压液体→低温、低压两相流体
4、单位冷凝热负荷
制冷原理与设备

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
一点: 一点:
气相区 液相区 两相区
临界点C 临界点
三区: 三区:
液相区、 液相区、 两相区、 两相区、 气相区。 气相区。
五态: 五态:
过冷液状态、 过冷液状态、 饱和液状态、 饱和液状态、 湿蒸气状态、 湿蒸气状态、 饱和蒸气状态、 饱和蒸气状态、 过热蒸气状态。 过热蒸气状态。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图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原理
1.1.2 制冷循环过程
制冷剂蒸气压缩、冷凝成液体, 制冷剂蒸气压缩、冷凝成液体,放出热量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原理
1.1.2 制冷循环过程
冷凝后的制冷剂流经节流元件进入蒸发器。从入口端的高压pk降低到 低压p0,从高温tk降低到t0,并出现少量液体汽化变为蒸气。
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 1.2.1 理论循环的假设条件和压焓图
1.理论循环的假设条件 理论循环的假设条件
压缩过程为等熵过程; 压缩过程为等熵过程; 冷凝和蒸发是与冷、热源换热; 冷凝和蒸发是与冷、热源换热; 出蒸发器的为饱和蒸气,出冷凝器的为饱和液体; 出蒸发器的为饱和蒸气,出冷凝器的为饱和液体; 制冷剂流动过程中没有流动阻力损失; 制冷剂流动过程中没有流动阻力损失; 节流过程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 节流过程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
1.3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 1.3.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与理论循 环的区别 1.3.2 液体过冷、吸气过热及回热循环 液体过冷、 1.3.3 热交换及压力损失对制冷循环的影响 1.3.4 不凝性气体对制冷循环的影响 1.3.5 冷凝、蒸发过程传热温差对循环性能的 冷凝、 影响 1.3.6 实际制冷循环在压焓图上的表示及性能 指标
制冷原理及设备

制冷原理及设备
制冷原理是通过物质的相变过程实现的,主要涉及到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装置等设备。
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然后将高温高压气体传递给冷凝器。
在冷凝器中,制冷剂散发热量,从而被冷凝成高压液体。
接下来,高压液体通过节流装置进入蒸发器,此时制冷剂压力骤降,变成低压液体。
低压液体在蒸发器中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从而蒸发成低温低压气体。
最后,低温低压气体再次被吸入压缩机,形成一个循环。
制冷设备主要包括家用空调、商用冷柜、制冷车及工业冷机等。
家用空调通过制冷循环过程,将室内的热量排出室外,以保持室内的舒适温度。
商用冷柜则利用制冷循环原理,将室内热量吸收,将食品、药物等物品保持在低温状态,以延长其保存期限。
制冷车主要通过冷藏或冷冻方式,将货物保持在特定的温度区间内,确保货物的质量和新鲜度。
工业冷机则多用于工业制冷领域,包括化工、电子、食品等行业,满足不同领域对温度的要求。
总之,制冷原理是通过物质相变和制冷循环工作原理实现的,它在很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人们提供了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更好的储存和运输条件。
制冷原理与设备教材(PDF 136页)

3.制冷的分类
按照制冷所得到的低温范围,制冷技术划分为以 下4个领域:
普通制冷 120K以上 深度制冷 120K~20K 低温制冷 20K~0.3K 低温制冷 超低温制冷 0.3K以下 本课程主要讲普通制冷。
4.制冷技术的研究内容及理论基础
制冷技术主要研究以下三个方面: (1)研究获得低温的方法和有关的机理以及与此相应的制冷循环,并 对制冷循环进行热力学的分析和计算。(比如压缩式制冷) (2)研究制冷剂的性质,从而为制冷机提供性能满意的工作介质。 (3)研究实现制冷循环所必需的各种机械和技术设备,包括他们的工 作原理、性能分析、结构设计,以及制冷装置的流程组织、系统配 套设计。此外,还有热绝缘问题、制冷装置的自动化问题等等。
制冷与低温技术的应用领域举例 1. 空气调节
制冷和空调
的关系相互
联系又独立
图1-26 制冷与空调的关系
制冷在空调中的作用 (1)干式冷却
(2)减湿冷却
(3)减湿与干式冷却混合方式
2.人工环境
用人工方法构成各种人们所希望达到的环境条件,包 括地面的各种气候变化和高空宇宙及其它特殊的要求。
与制冷有关的人工环境试验有以下几种 (1) 低温环境试验 (2) 湿热试验 (3) 盐雾试验 (4) 多种气候试验 (5) 空间模拟试验
制冷技术的理论基础主要为热工的三大基础课程,即《工程热 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尤其是《工程热力 学》,学习和从事质量工作的人员应主要在这三门课程方面打好坚 实的理论基础。
5.制冷技术的发展历史
制冷技术的发展概括起来可分为两个阶段:
(1)天然冷源的应用阶段
是从古代~18世纪中期。 采水。
制冷原理与设备
热能教研室
制冷原理与设备

制冷原理与设备制冷: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将某物体或流体冷却,使其温度降到环境温度以下,并保持这个低温。
制冷方法有四种:液体气化制冷、气体膨胀制冷、涡流管制冷和热电制冷。
液体气化制冷循环:由工质低压下汽化、蒸气升压、高压气液化和高压液体降压四个基本过程组成。
蒸气压缩式、吸收式、蒸气喷射式制冷都属于液体气化制冷。
以机械能或电能为补偿的:蒸气压缩式、热电制冷式制冷机以热能为补偿的:吸收式、蒸气喷射式、吸附式制冷机饱和状态:当液体处在密闭容器内时,若容器内除了液体及液体本身的蒸气外不存在任何其他气体,那么液体和蒸汽在某一压力下将达到平衡,这种状态称饱和状态。
汽化潜热:液体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该热量称为汽化潜热制冷系数、热力系数(性能系数COP)热力完善度压缩机:节流阀;蒸发器;冷凝器;过冷:制冷剂液体的温度低于同一压力下饱和状态的温度称为过冷。
两者之差称为过冷度。
制冷剂液体离开冷凝器进入节流阀之间往往具有一定的过冷度。
过冷总是有利的。
过热:制冷剂液体的温度高于同一压力下饱和状态的温度称为过热。
两者之差称为过热度。
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其中完全蒸发后人然要继续吸收一部分热量,这样,在他到达压缩机之前就处于过热状态。
有害过热和有效过热。
氨不宜采用过高的过热度,吸入蒸气的过热会对往复式压缩机的容积效率有所改善,所以,对氨而言,也希望有5 C左右的过热度闪发蒸气:液体节流产生的蒸气是饱和蒸气,又称闪发蒸气,以区别于加热液体后产生的饱和蒸气。
制冷★制冷: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将某物体或流体冷却,使其温度降到环境温度以下,并保持这个低温。
◆制冷方法有四种:液体气化制冷、气体膨胀制冷、涡流管制冷和热电制冷。
★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蒸汽压缩式制冷属于液体汽化制冷方式。
液体汽化制冷循环由工质低压下汽化、蒸汽升压、高压气液化和高压液体江亚四个基本过程组成。
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组成,用管道将其连成一个封闭的系统。
制冷原理及设备

空调设备
• 在车辆和建筑物内用于 改善空气质量和温度
• 常用制冷剂包括R-22、 R-410A和R-404A等
冷冻设备
• 用于冻结食品和医药等 物品,常见于餐饮业和
• 制常药用业制冷剂包括氨和二 氧化碳等
冷冻技术应用领域
1
食品加工
食品加工行业需要大规模的冷冻技术,以冷冻或冷藏肉类、蛋类、奶制品等
3
新方法和新科技
科技进步将推动制冷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例如,磁性制冷、医用降温等新技术的 出现将为未来的制冷技术提供更多的方法。
制冷循环流程
1 蒸发器
液态冷媒进入蒸发器时,它吸收周围环境的 热量,并转化为蒸气。
2 压缩机
蒸发器的蒸汽通过压缩机压缩为高温、高压 气体。
3 冷凝器
高温气体通过冷凝器时,散发热量并冷却为 液态冷媒。
4 节流阀
液态冷媒通过节流阀时,压力降低,温度下 降,再次转化为蒸汽形态。
常见的制冷设备
冷藏设备
• 用于冷藏食品或医药品, 常见于超市或药房
能效比
能源效率等级和评估标准指导选择制冷设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关键因素。
定期维护
设备一旦安装使用,就需要定期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扩大使用寿命以及减少维护次数。
节能环保的制冷技术
低温摄氏度制冷
按摩行业利用恒温提供服务,采 用低温摄氏度制冷,也能保存和 娱乐身体和心灵。
高温工作液制冷
高温工作液加热传统制冷环境使 温室气体比含水量比其他液体更 高,可以有效地减缓对全球变暖 的影响。
2
医疗保健
在制药和保健领域,冷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制药、血液储存等领域
3
制冷原理及相关设备课件(PPT 34页)

4
摄氏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把水的冰点作为0度, 沸点作为100度,在0度与100度之间均衡的刻成100格, 每格为l度,以符号℃表示。
华氏温度 在标准大气压下,把水的冰点定为32度, 而沸点定为212度、二者之间均衡的刻成180格,每格 为l度,以符号oF表示。
13
蒸发器在室内机的作用是使节流后的低压制冷剂在蒸发器吸收流 经管簇外侧的空气的热量,达到制冷降温的目的;
冷凝器在室外机内,作用是使压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 经过冷凝器向管簇外的空气放热,将室内热量排至室外。
14
节流装置:通过冷凝器后的液体氟利昂流过极细的毛细管时得到 减压,由高压、高压状态转为低温、低压状态,从而在进入蒸发 器后可立即汽化。
3
二、制冷常用名词解释
焓是湿空气的一个重要参数。是一个内能与压力位能之和的复合 状态参数。
在空调过程中,湿空气的状态经常发生变化,焓可以很方便确定 该状态变化过程中的热交换量。湿空气的变化过程是定压过程, 焓差等于热交换量。
比热:任何物质当加进热量,它的温度会升高。但相同质量的不 同物质,升高同样温度时,其所加进的热量是不一样的。为相互 比较,把l kg水温度升高1 ℃所需的热量定为4.19kJ。以此作为 标准,其它物质所需的热量与它的比值,称为比热。
8
导热系数是表示一种材料传导热量能力的一个物理量。 如两块同样厚的材料,一块是铜块,一块是软木块,把它们放在
比本身温度高的环境中,可立即感觉到铜块温度升高,而对软木 块则在短时间内感受不到。这说明两种材料对热量传导的能力不 同,把这种材料对热量的不同传导能力以数字表示就称为导热系 数,其数值等于:当材料层的厚度为 l m,两边温度差为1 ℃, 在 1 h内通过 l m2表面积所传导的热量,以符号l 表示,单位是 kcal/mh℃,国家法定单位是 W/mK或用 J/mhK表示,它们之间 的换算关系是:1W/mK = 0.860 kcal/mh℃。 不同材料有不同导热系数,它与材料的成份、密度、分子结构等 因素有关。 同一种材料,影响其导热系数的主要因素是密度和湿度。密度大 则导热系数大,湿度大则导热系数亦大。
制冷原理及相关设备

制冷原理及相关设备一、制冷原理制冷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的物理过程,将热量从低温环境中吸收,然后传递到高温环境中,从而实现将物体的温度降低的过程。
制冷原理的基础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的增加原理。
1. 压缩式制冷系统压缩式制冷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制冷方式。
它由四个主要组件组成: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
•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吸入,经过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然后将高温高压的气体排出。
•冷凝器: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放入冷凝器,通过流体或空气传热的方式,使其冷却并转化为高压液体。
•膨胀阀:控制高压液体制冷剂流量的阀门,将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放到低温低压区域,使其蒸发。
•蒸发器: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蒸发为制冷剂气体,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从而使环境温度下降。
2. 蒸发冷却原理蒸发冷却原理是利用液体蒸发时吸热的特性,通过蒸发剂的蒸发过程将周围环境的热量吸收,从而实现降低温度的目的。
蒸发冷却主要应用于一些小型空间或个人使用的冷却设备,如家用空调、冷风扇等。
二、相关设备1. 空调空调是一种常见的制冷设备,主要通过压缩式制冷系统实现室内温度的控制。
空调由室内机和室外机两部分组成。
•室内机:包括蒸发器和风扇,通过蒸发器吸收室内热量并通过风扇对室内空气进行循环,从而降低室内温度。
•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和冷凝器,通过压缩机将室内吸入的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然后放入冷凝器冷却并转化为高压液体。
2. 制冷冰箱制冷冰箱利用压缩式制冷系统实现食物和饮料的冷藏和冷冻。
它包括一个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工作原理与空调类似。
•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吸入并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冷凝器,通过传热的方式将热量散发到周围环境。
•高压液体进入膨胀阀膨胀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进入蒸发器。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食物和饮料的热量,使其冷藏和冷冻。
3. 制冷车载冰箱制冷车载冰箱是一种特殊的冰箱,用于在车辆中保持食物和饮料的冷藏和冷冻。
制冷设备原理

制冷设备原理一. 概述制冷设备是一种将热量从低温区域转移至高温区域的装置,通过降低温度来实现冷却的目的。
在现代生活中,制冷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医疗、工业等领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制冷设备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二. 制冷循环制冷设备的工作原理基于制冷循环,通常由四个基本组件组成: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装置。
制冷循环通过不断循环的流体(制冷剂)来完成制冷过程。
2.1 蒸发器蒸发器是制冷循环的起始点,其功能是将制冷剂从液态转化为气态,并吸收外界的热量。
制冷剂在蒸发器内部流动,与外界的物质(例如空气或水)接触时,吸收其热量,自身逐渐变为气态。
这个过程通过吸热来完成,使得蒸发器成为制冷设备的冷端。
2.2 压缩机压缩机是制冷循环的关键组件,其作用是将制冷剂气体加压,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
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气体抽入并压缩,在这个过程中对气体进行加热,使其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
2.3 冷凝器冷凝器位于制冷循环的高温端,其功能是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冷却成液态。
制冷剂在冷凝器内与外界容器(通常是冷却水或空气)接触,并放出热量。
这个过程通过散热来进行,使制冷剂冷却成液态。
2.4 节流装置节流装置是控制制冷剂过程中压力和温度的关键组件。
通常采用节流阀或者毛细管来实现。
节流装置的作用是限制制冷剂从高压区域流向低压区域的速度,从而使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时降低温度。
三. 制冷设备工作过程制冷设备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四个基本步骤: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
3.1 蒸发制冷设备开始工作时,制冷剂处于蒸发器中,通过吸热使其从液态转变为气态。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吸取蒸发器外部物质的热量,并降低蒸发器的温度。
3.2 压缩转化为气态的制冷剂经过蒸发器后,进入压缩机。
压缩机将制冷剂气体加压,使其温度和压力上升。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释放热量,温度升高。
3.3 冷凝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冷凝器,在与冷却介质接触的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下降。
制冷设备的工作原理有哪些

制冷设备的工作原理有哪些制冷设备的工作原理有多种,以下将详细介绍其中的三种主要原理。
1. 压缩冷凝循环制冷原理:这是最常见的制冷原理,也是家用冰箱和空调的工作原理。
其基本组成部分为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
工作流程如下:- 压缩机:将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吸入,通过机械作用将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
- 冷凝器:高温高压气体通过冷凝器散热,变成高温高压液体。
- 节流阀:高温高压液体通过节流阀降低压力,变成低温低压液体。
- 蒸发器:低温低压液体通过蒸发器吸热,从而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使蒸发器内的温度降低,并将制冷剂再次转化为低温低压气体,循环进行。
2. 吸收式制冷原理:吸收式制冷原理是利用一种吸收剂来吸收制冷剂的溶液,然后通过加热使溶液蒸发,从而达到制冷的效果。
其中吸收器、蒸发器、冷凝器和再生器是主要的组成部分。
工作流程如下:- 吸收器:制冷剂蒸汽和吸收剂在吸收器中反应,生成溶液。
- 蒸发器:溶液通过加热,蒸发制冷剂,从而吸热使蒸发器内的温度降低。
- 冷凝器:制冷剂蒸汽在冷凝器中被冷凝成液体,同时释放热量。
- 再生器:通过提高溶液温度来再生溶液,将溶液中的制冷剂蒸汽挥发出去,使溶液恢复到吸收器。
3. 热电制冷原理:热电制冷原理是利用热电材料在电磁场交变作用下产生热电效应,从而实现制冷。
其基本原理为热电效应与热功效应的耦合作用。
工作流程如下:- 热电元件:由两种不同的导电材料组成,一个热端与热源接触,一个冷端与制冷物体接触。
- 电磁场作用:电磁场的作用下,热端吸收热量而冷端释放热量,形成温度差。
- 热电效应:温度差引发热电效应,使得热电元件产生电荷移动。
- 热功效应:通过外部电路将热电效应转化为功效应,即将电荷移动转化为制冷效应,从而实现制冷。
以上是制冷设备的三种主要工作原理,分别是压缩冷凝循环制冷原理、吸收式制冷原理和热电制冷原理。
不同的制冷设备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制冷原理来实现制冷效果。
制冷机组制冷设备原理

制冷机组制冷设备原理制冷机组是一种用于冷却、制冷或保温的设备。
制冷机组主要由制冷剂流通系统、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组成。
它通过压缩制冷剂将室内的热量吸收,然后将热量排出室外,从而实现在冷凝器中制冷和在蒸发器中制热。
制冷机组的工作原理可用以下步骤描述:1. 压缩剂流通系统制冷机组中的制冷剂流通系统首先负责将制冷剂从蒸发器中循环到压缩机中。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会吸收室内的热量,并变成蒸汽状态。
蒸汽会经过压缩机,被压缩成高压蒸汽,然后流向冷凝器。
2. 冷凝器高压蒸汽在流经冷凝器时,会与外部的低温环境接触,因此会冷却并凝结成高压液态制冷剂,同时它会释放出吸收的热量。
在冷凝器中,制冷剂被移到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并被压缩,此时制冷剂的压力也会下降。
3. 膨胀阀凝结后的制冷剂被传到膨胀阀,在这里,高压液态制冷剂会通过膨胀阀节流,变成低压制冷剂,并且在节流的过程中,它还会吸收部分热量,从而达到了降低制冷剂温度的目的。
4. 蒸发器蒸发器是制冷机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起到冷却空气或物体的作用。
低压制冷剂流经蒸发器,从而吸收空气或物体的热量。
这样,制冷机组就能够将热量从空气或物体中吸收,然后将其放到外面的环境中。
制冷机组常见的制冷方法包括单级制冷、单级广义制冷、两级制冷和多级压缩机制冷。
在单级制冷系统中,一个压缩机和一个蒸发器被用于制冷。
在单级广义制冷系统中,多个蒸发器可以与一个压缩机相连,从而可以实现对多个房间的制冷。
两级制冷系统则基于靠近温度端和远离温度端的原理,在制冷剂流通系统中增加一个中间器件,以提高制冷系统的效率。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压缩机的压力,从而减少能量消耗。
多级压缩机制冷则是将多个压缩机组合成一个更高级别的系统,以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制冷量。
制冷机组作为一个重要的制冷设备,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制冷、空调制冷、医药制冷和食品保鲜等领域。
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制冷机组并选择最优的制冷方法,我们可以满足不同领域和应用的制冷需求。
制冷原理与制冷设备

制冷原理与制冷设备制冷是一种将热能从一个空间移动到另一个空间的过程,使得被冷却的空间温度下降,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热量的传递和排除,将空间中的热能转移出去。
在现代社会中,制冷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工业等各个领域,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本文将介绍制冷的基本原理以及常见的制冷设备。
一、制冷原理1. 蒸发冷却原理蒸发冷却是一种常见的制冷原理,它利用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的特性来降低空间的温度。
当液体处于低压环境下,其分子将从液态转化为气态,吸收周围的热量。
这个过程中,液体的温度将下降,从而使得周围的空气或物体的温度也随之下降。
通过控制蒸发的速率和循环系统的设计,可以实现对空间温度的制冷效果。
2. 压缩机制冷原理压缩机制冷是一种常用的制冷原理,它主要通过物质的压缩和膨胀来实现制冷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经过压缩机被压缩成高压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释放热量,使制冷剂转化为液体。
接着,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在蒸发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从而降低空间的温度。
二、常见的制冷设备空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商业场所的制冷设备。
它通过利用压缩机制冷原理将热量转移到室外,使得室内的空气温度下降。
空调设备由室内机和室外机组成,室内机通过冷凝器释放热量,室外机通过蒸发器吸收热量,实现制冷效果。
现代空调设备还具备除湿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
2. 冰箱冰箱是一种常见的家用制冷设备,它主要通过蒸发冷却原理来实现制冷效果。
冰箱内部有一个蒸发器,冷冻剂在其中蒸发吸热,使得冰箱内部的温度下降。
通过调节压缩机的工作状态和控制器的温度设定,可以实现冷藏和冷冻功能,保持食物的新鲜和品质。
3. 制冷车制冷车是一种用于运输食品、医药等易受温度影响的物品的专用车辆。
它通常配备有制冷设备和保温材料,可以在运输过程中保持物品的低温状态。
制冷车主要通过压缩机制冷原理来实现制冷效果,将车内的热量排出,实现对物品温度的控制。
4. 工业制冷设备工业制冷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电子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为帕尔帖效应和西伯克效应产生的强烈 程度取决于这两种材料的导热性和导电 空穴型(P型) 性,纯金属材料的导热性和导电性都好, 材料: 所以其帕尔帖效应和西伯克效应都很弱, 电子型(N型) 而半导体材料可以产生强烈的帕尔帖效应 和西伯克效应。 帕 西 尔 伯 贴 克 效 效 应 应 原 原 理 理 图 图
T-S图
LgP-h图
3.理想制冷循环:逆卡诺循环(原理图) 4.实际采用的制冷理论循环组成(原理图):
两个定压过程; 一个绝热压缩过程; 一个绝热节流过程。
5.特点(与卡诺循环比较):
①用节流阀代替膨胀机: ②损失膨胀功、产生“闪发气体”;但简化装置、便于调节, 产生节流损失。 ③用干压缩代替湿压缩;实现“干冲程”;但耗功量、制冷量 均增加,制冷系数下降。 ④产生过热损失
(1)商业及人民生活 比如人工冰厂、空调、冰箱、冷柜以及食品的冷冻冷藏、保鲜、 冷藏运输等。 (2)工业生产及农牧业 比如制药、啤酒、精密仪器车间等; 农作物的种子进行低温处理,人工气候育秧室、蔬菜水果的保 鲜等。 (3)建筑工程 比如挖掘隧道、建筑河堤时采用的“冻土法”。 (4)科学实验研究 如各种环境模拟装置中创造的人工环境。 (5)医疗卫生 如药品、疫苗及人体器官的冷藏保存,手术中采用低温麻醉等。 (6)尖端科学领域等 如微电子技术、能源、新型材料、宇宙开发等。
5. 低温电子技术 微波激射器必须冷到液氮或液氦温度,以使放大 器元素原子的热振荡不至于严重干扰微波的吸 收与发射。
超导量子干涉器即SQUIDs,被用在相当灵敏的 数字式磁力计和伏安表上。 在MHD系统、线性加速器和托克马克装置中,超 导磁体被用来产生强磁场。
6. 机械设计 运用与超导电性有关的Meissner效应,用磁场 代替油或空气作润滑剂,可以制成无磨擦轴承。 在船用推进系统中,无电力损失的超导电机已 获得应用。 偏差极小的超导陀螺也已经被研制出来。
制冷原理与设备
热能教研室
学时安排
章 数
绪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七章 实验
制冷方法
蒸气压缩式制冷 制冷剂及载冷剂
蒸发器和冷凝器
节流机构和辅助设备 多级蒸气压缩制冷及复叠式制冷
总 计
学时 2 3 8 4 6 4 3 2 32
第一章
绪论
1. 制冷的定义 作为一门科学,制冷是指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 和一定空间内将某舞厅或流体冷却,使其温度降到环境 温度以下,并保持这个低温。 因此,制冷不同于自然冷却。 2. 明确以下概念 (1)制冷剂:在制冷机中使用的工质称为制冷剂。 (2)制冷机:机械制冷中所需机器和设备的总合称为制冷机。 (3)制冷装置:将生产冷量的制冷机械和消耗冷量的设备结 合在一起的装置。
蒸气喷射器的原理图
特点: (1) 以热能为能量的补偿形式; (2) 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无运动部件,使用寿】 命长; (3) 效率低。(工作蒸汽的压力高,喷射器的流 动损失大。)
如果要获得更低的温度,工作介质可以采 用低沸点的工质,如氟利昂。
§1.2 吸附式制冷
吸附式制冷也是以“热能”为动力的能量转换系统。 工作原理: 一定的固体吸附剂对某种制冷剂气体具有吸附作用, 并且吸附能力随吸附剂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周期性地冷却 和加热吸附剂,使之对制冷剂交替吸附和解吸。吸附时制 冷剂液体蒸发,产生制冷作用,解吸时,释放出制冷剂气 体,并使之冷凝成液体,从而完成整个制冷循环。 工作介质:吸附剂和制冷剂; 常见的吸附工质对有: 沸石——水;硅胶——水,氯化钙——氨等
5.制冷技术的发展历史 制冷技术的发展概括起来可分为两个阶段:
(1)天然冷源的应用阶段
是从古代~18世纪中期。 采用的天然冷源主要是指冬季储存的天然冰和夏季 使用的深井水。 (2)机械制冷阶段 18世纪中期~今。 1755年是人工制冷史的起点。 现代制冷技术作为一门科学是由19世纪中后期发展起 来的,到20世纪具有更大的发展。
6.制冷技术的产生背景及应用 制冷是为适应人们对低温条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 起来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结晶,并随着现代技术的 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冷在工业、农业、 建筑、航天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作用和地位日益重 要。 制冷的应用几乎渗透到各个生产技术、科学领域以 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中,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 领域: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以沸石——水工质对为例说明其工作过程: 白天,吸附床受日光照射温度升高产生解析作用,从 沸石中脱附出水蒸汽,系统内的水蒸气压力升高,当达到 与环境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时,水蒸汽在冷凝器中凝结, 同时放出潜热,凝水储存在蒸发器中,夜间,吸附床冷下 来,沸石温度逐渐降低,它吸附水蒸汽的能力逐渐提高, 造成系统内压力降低,同时,蒸发器中的水不断蒸发出 来,用以补充沸石对水蒸汽的吸附,谁蒸发的过程吸热, 达到制冷的目的。 说明:吸附床的作用相当于压缩机所起的作用,单个 吸附床可实现间歇制冷,如想实现连续制冷,可采用两个 或多 蒸汽喷射式制冷
原理:和蒸汽压缩式及吸收式制冷相似,均是利用液体汽 化时吸收热量来制冷的。 系统组成:喷射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及泵五部分。 系统流程图:
工作过程: 用锅炉产生高温高压的工作蒸汽,将其送入喷嘴,膨 胀并以高速流动(流速可达1000m/s以上),于是在喷嘴 出口处,造成很低的压力,由于吸入室和蒸发器相连,所 以蒸发器中的压力也会很低,低温低压的部分水吸热而汽 化,将未汽化的水的温度降低。这部分低温水就可用于制 冷。蒸发器中产生的冷剂水蒸气和工作蒸汽在喷嘴出口处 混合,一起进入冷凝器,被外部的冷却水冷却而变成液态 水,这些冷凝水再由冷凝器引出,分两路,一路经过节流 降压后送往蒸发器,继续蒸发制冷,另一部分用泵提高压 力送往锅炉,重新加热产生工作蒸汽。
时速500km/h的低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已经在日 本投入试验运行。
7. 红外遥感技术
采用红外光学镜头可 以拍摄热源外形,并可以对 热源进行跟踪。一些红外材 料往往工作在120K以下的低 温下,使得热源遥感信号更 为清晰,为了拍摄高灵敏度 的信号往往需要更低的温度。 一般红外卫星需要 70-120K的低温,往往通 过斯特林制冷机、脉冲管 制冷机、辐射制冷器来实 现。 空间远红外观测则需 要2K以下的温度,往往通 过超流氦的冷却技术来实 现。
3.制冷的分类 按照制冷所得到的低温范围,制冷技术划分为以 下4个领域: 普通制冷 120K以上 深度制冷 120K~20K 低温制冷 20K~0.3K 低温制冷 超低温制冷 0.3K以下 本课程主要讲普通制冷。
4.制冷技术的研究内容及理论基础
制冷技术主要研究以下三个方面: (1)研究获得低温的方法和有关的机理以及与此相应的制冷循环,并 对制冷循环进行热力学的分析和计算。(比如压缩式制冷) (2)研究制冷剂的性质,从而为制冷机提供性能满意的工作介质。 (3)研究实现制冷循环所必需的各种机械和技术设备,包括他们的工 作原理、性能分析、结构设计,以及制冷装置的流程组织、系统配 套设计。此外,还有热绝缘问题、制冷装置的自动化问题等等。 制冷技术的理论基础主要为热工的三大基础课程,即《工程热 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尤其是《工程热力 学》,学习和从事质量工作的人员应主要在这三门课程方面打好坚 实的理论基础。
热电制冷的原理:
§1.4 涡流管制冷
原理:是使压缩气体产生涡流运动并分离成冷、热两部 分,其中冷气体用来制冷。 组成:喷嘴、涡流室、孔板、管子和控制阀。 原理图:
工作过程: 经过压缩并冷却到常温的气体(空气、CO2、N2等) 进入喷嘴,在喷嘴中膨胀并加速到音速,从切线方向射向 涡流室,形成自由涡流,自由涡轮的旋转角速度离中心越 近则越大,由于角速度不同,环形气流的层与层之间产生 摩擦,外层气流的角速度逐渐升高,动能增加,又由于与 管壁之间的摩擦,将部分动能变成了热能,故从控制阀流 出的气体具有较高的温度;而中心层部分的角速度逐渐降 低,失去能量,从孔板流出时温度较低,用于制冷。
10. 火箭推力系统与高能物理 所有大型的发射的飞行器均使用液氧作氧化剂。 宇宙飞船的推进也使用液氧和液氢。 观察研究大型粒子加速器产生的粒子的氢泡室 要用到液氢。 LHC-CERN
27km超导磁体
过冷态超流氦冷却
第二章
制冷方法
制冷的方法很多,常见的主要是以下四种: 液体汽化制冷、气体膨胀制冷、涡流管制冷及其热电 制冷。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液体汽化制冷(原理),它常 见的应用 形式又有以下四种: 蒸汽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和吸 附式制冷。 蒸汽压缩式制冷和吸收式制冷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 两种制冷方式,也是本课程所讲述的主要内容,我们会 在以后的章节中着重讲述,本节只简单介绍其它的制冷 方式。
制冷与低温技术的应用领域举例
1. 空气调节
制冷和空调
的关系相互
联系又独立 制冷在空调中的作用 (1)干式冷却 (2)减湿冷却 (3)减湿与干式冷却混合方式
图1-26 制冷与空调的关系
2.人工环境 用人工方法构成各种人们所希望达到的环境条件,包 括地面的各种气候变化和高空宇宙及其它特殊的要求。 与制冷有关的人工环境试验有以下几种 (1) 低温环境试验 (2) 湿热试验
8. 加工过程 炼钢时氧起到某些重要的作用。
制取氨时也用到低温系统。
压力容器加工时,将预成形的圆柱体放在冷却到液 氮温度的模具中,在容器中充入高压氮气,让其扩胀 15%,然后容器被从模具中移开并恢复到室温。使用 这个方法,材料的屈服强度能增加4至5倍。
9. 材料回收 目前低温技术是回收钢结构轮胎中橡胶的唯一 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采用了低温粉碎技术。 低温粉碎技术 利用材料在低温状态下的冷脆性能,对物料 进行粉粹。 材料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材料内部原子间距显 著减小,结合紧密的原子无退让余地,吸收外力 使其变形的能力很差,失去弹性而显示脆性。
§1.3 热电制冷
热电制冷利用的是热电效应(帕尔帖效应Peltire)的 原理达到制冷目的的。 热电效应:是指在两种不同导体组成的闭合回路中通 以直流电,当电流流过不同导体的界面时,就会使一个节 点变冷,从外界吸收热量;一个节点变热,向外界放出热 量,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即帕尔帖效应 帕尔帖效应的反效应是西伯克效应(Secbeck),就 是在两种导体组成的回路中,如果保持两接触点的温度不 同,就会在两个接触点之间产生一个电势差——即接触电 动势。